读小学数学教师有感

2024-07-19

读小学数学教师有感(精选10篇)

读小学数学教师有感 第1篇

读《小学数学教师》有感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人应长到老学到老,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数学教师》。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从《小学数学教师》中,我对解决问题的教学和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目标相对单纯;例题与习题条件无多余;问题基本不开放;呈现方式多为纯文字叙述式;题材没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问题现成且多为“人造”,缺乏“提出问题的过程”;仅在解题模式上下功夫,将解应用题套路等。而解决问题呈现的方式多样话,情境创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解决问题重视策略思考,培养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当然,我们也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和继承应用题教学的优势:突出对数量关系的教学(相差关系、份总关系、倍数关系等);掌握有效构建数学模型的一些具体方法: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掌

握分析与综合的思考方法,必须学会借助画图等辅助手段来帮助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加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从《小学数学教师》中,我对大约不等于估算,乘法的意义“几个几相加”要表述完整,知晓数学语音一定要准确无误,经得起推敲。《小学数学教师》中所讲的一些案例,如《认识11-20的反思之旅》,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现象,看了这篇文章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思路更清晰。

常读《小学数学教师》,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

我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今后,我将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将与《小学数学教师》共同成长!

读小学数学教师有感 第2篇

姜 红

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通过读书,让我们学会了本领,掌握了技能,得以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资本,通过读书,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我假期所读的书中,《好教师就是好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毕,感触颇丰。因为程校长的很多观点我都很赞同,读他的书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是那样的朴实而自然;又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在交流,是那样的真实而心动。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是的,从今天起,我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一篇篇,一幕幕,程老师的育人之道是那么得匠心独具,与众 不同。

在书中,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讲教师的职业修养“爱满天下”;二是讲育人之道——生命之爱、民主思想、人文情怀;三是讲学校管理——努力打造学校的品牌;四是讲语文教学观——让心灵自由呼吸;五是介绍部分语文教学的课堂实录;六讲作文指导——创新思维写华章。看完书,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身的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可谓受益匪浅。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有感 第3篇

一、对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研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我区课改实验始终把“全力打造适应课改需要的教师队伍”作为一个支点, 把有效地教研活动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突破口, 通过一系列举措, 引导教师走上研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在教研活动中, 又将《课标》培训、教材培训、教师基本功培训等各种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作为重点, 帮助教师转变观念, 提高师能。

但就本次“基本功比赛”来看, 教师的观念上发生了很大转变, 都能够按照《课标》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可在答辩环节中问题层出, 例如, 一位教师抽到的题目为“《课标》中对空间与图形内容有哪些调整?”由于教师对于《课标》研读不够, 这位教师对“空间与图形”包括哪些内容似乎都不很清楚, 回答后她自己也解释说自己是才工作三年的新教师, 可能对《课标》研读不透。但我想我们要走上讲台之前, 该掌握的、该熟知的内容、知识应该很多, 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 这些该做的准备, 新教师在师范院校里的学习和在新教师岗前培训时应该都有深入的学习与自己的理解, 走上教师岗位后, 我区“区教研室——学区 (片区) ——学校”三级教研网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形成了双向互动式教研机制, 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有了不间断地培训和指导, 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努力钻研, 业务上应该会很迅速地发展和提高, 但如果自身不去努力, 只是单纯地去上课而不研究《课程标准》, 不认真研究教材, 那上的课只能是空洞的, 没有内涵的, 甚至是没有发展可言的。

二、通读所带教材, 纵向横向研读

教师要上好课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如果教师对教材不熟悉, 或对教材中实质性的内容没有吃透, 上起课来必然穷于应付, 教学效果不可能好。

1. 教师应纵向浏览全套教材

教师要对所带学科的全套教材进行通读, 浏览一遍教材的主要内容, 了解全套教材共有几册、几章, 分布在哪些年级学习, 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 把握整个教材的结构体系。

但在“基本功比赛”中, 有位教师抽到了操作演示题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当时这位教师用了切割、拼补的方法将这个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如图1, 并说明拼补成长方形后就可以计算出梯形的面积了。

在场的几位评委都皱起了眉头, 这可以看做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一, 但并不是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可见, 这位教师并没有通读教材, 因为就她今天所讲的“梯形的面积”来看, 她至少应知道其他几个平面图形以及这几个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 教师应横向通读某一册教材

在新学期开学之前要通读要教的某一册教材, 通过通读全册教材, 全面了解全册教材有哪些教学内容, 要让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各个章节、各个单元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是什么, 从而正确地把握教材的深广度, 领会编排的意图。这样就可以为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和钻研某一单元教材、某一章节教材做好准备。

在“基本功比赛”中, 大家都注重了新课前的复习、预习工作, 但大部分教师却忽略了巩固练习后的延伸练习与拓展练习。本次说课的内容为“圆的面积”, 下一课时应学习环形面积, 在练习圆面积的计算后,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计算。例如, 计算3.14x52-3.14x32、3.14x (52-32) 等等, 既对本节课的计算做了延伸, 又对下节课环形的面积做了铺垫。可只有一位教师做了这样的延伸练习, 而大部分教师都忽视了课后的延伸。

三、备课中对学生重视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 备课的重点转移到了学生的发展上, 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要时刻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例如, 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

在本次“基本功比赛“中只涉及到教师, 我原本以为由于没有给学生上课所以对学生的重视度不能充分体现, 但在一名年轻男教师的说课中让大家深深体会到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 从开始说教材, 到说学生, 再到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都是从学生的发展着眼, 像这样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 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 回归教育的真谛, 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读小学数学教师有感 第4篇

一、 从数学的本质和发展看数学课本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向小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数学,课本上呈现的是大量的数与数的运算、图形与有关图形的计算、数学应用等,但教师应关注数学知识共性的东西,正如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哲学》一书中谈到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其中的模式,可认为是从许多例子中用抽象概括等方式获得的数学的概念、命题、问题和方法。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节中,课本呈现了两幅图和一段文字:“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从这里教师应该读到分数引入的必要性,读到学生在数量表达中碰到的困难,小一级计量单位与分数单位的一致性。其实,分数的概念与一般的数学概念一样,是从许多例子中提取共同的数学结构“单位‘1平均分成n份,这样的m份用数m/n表示”得到的。要理解分数的意义须从分数的实际问题中来,到分数的表达问题中去,其中单位“1”、平均分、分数单位、分数的表达成了概念理解的关键,而在具体情景中平均分的多样性、涂色表示分数时涂色区的离散性和多变性等,须教师与学生克服思维的惯性和视觉的局限,这更能体现对分数本质意义的理解。

教师要把数学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放到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把课本知识丰富起来,避免数学教学只是单纯地传递知识。在人教版“分数的意义”这一节后“你知道吗?”栏目中,课本介绍了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和古阿拉伯人在分数记法上的演变,这是数学史在数学课本上的渗透。笔者在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发现执教老师根本没有提及这部分内容,难道这部分内容不重要了吗?数学的表达追求简单,包括在记数法上。这个栏目向人们传递这样的信息:分数的记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是神来之笔,而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只有当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创造,才敢于去自我创造,变数学学习活动为重新发现、重新建构的过程。

二、 对照课程标准看数学课本

2011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并从“双基”发展到了“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课程标准关于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深层次的内容,也是当前课程标准落实的难点。数学知识可以说是无限的,但只有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才能对无限的数学知识有更好的把握,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有人说课本上数学知识是明线,数学思想方法是暗线,课本上数学知识是有形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无形的,无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有形的数学知识中贯穿始终。[1]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并没有形成线(序列),只是与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也不是无形以至于让人难以捉摸的,它就在数学知识的背后,有时只要显化,不必另外“渗透”。

在小学数学中有集合、符号化、函数、数形结合、化归、概率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它们在数学课本中以隐含的形式出现,需要学生感悟才能体会得到。它们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时常分散在各章节内,同一个数学问题有时还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在“比多少”一节中,人教版课本第一册给了我们一幅小猪扛木头造房子的图,课本没有给出一一对应的概念。说实在的,小学生一开始也没必要知道这样的数学术语,但建立一一对应是关键,在不知道整数大小关系之前通过点数来直接比较多少是不妥当的。一只小猪扛一根木头是一种对应,在图片上一只小猪与一根木头之间画一条线也是一种对应,教师从课本上不难发现这两点。还有其他的对应方式吗?在图中还可展开哪两类物体数量的比较?物体排列无序的状态下如何比较物体数量多少?比较多少时学生会受到物体大小、长度等非数量性因素的影响吗?这些问题是教师钻研教材时都应该想到的。

三、 从教材的编排和对比看数学课本

小学数学教师通常有低、中、高年段之分,大多数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年段内容比较熟悉,但对小学阶段总的教学内容缺乏宏观把握。数学课本的编写主要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兼顾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螺旋上升编排的。只有当教师对小学教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对局部内容的定位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同一范畴的内容被分块划分到不同的年段,教师要知道其内容是如何递进的。如有关时间方面的内容被划分为“认识钟表”“认识时间”“时、分、秒”“年、月、日”四块,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别安排在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新版安排在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块内容的教学重点分别对应于时间单位时、分、秒、日(天),具体教学要求分别为认识钟面且学会看整时、会读写几时几分、认识时间单位秒并学会时、分、秒换算、通过时间单位日来区分大小月和平闰年,知识的难易程度及前后关系清晰可见。

教师不能只熟悉一本或一套课本,还要了解国外课程改革的新动态,展开教材间的比较,还要从横向上把握数学课本,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独立学者马立平提出我国现在的课程标准多方面借鉴美国,由核心学科型结构转向条目并列型结构,这样的改变是否有充足的理由?[2]因为条目并列型结构容易生成小学数学越来越宽,越来越浅,使得结构不稳定、不连贯、不统一,所以马立平提出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这样的改变至少说明我们看到了中西方数学教育的差异,正在努力寻求中西方数学教育的中间地带,以弥补我国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不足。除了对国外的数学教育有所了解外,教师还要对国内不同版本的课本进行比较,特别是新旧版本的比较。通过新旧版本课本的对比,教师会对我国数学教育中的传统做法有一种客观的认识,清楚新课程改革想要达到的目标。

四、 从学生角度和教学设计需要看数学课本

新教师拿到数学课本,常常会觉得内容简单,而实际的课堂教学后会暴露出许多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数学课本。教师熟悉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但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习中会碰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课本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其实教学上的数学可分为学科数学、教师数学、学生数学三种,一般的数学教学由教师对学科数学处理后去影响学生数学[3]。可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背景不一样,两者同样看数学课本其感悟是不一样的,教师又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如在“分数意义”一节中,单位“1”的理解是难点,学生常常把一个物体看成单位“1”,不太会把一些物体看成单位“1”。考虑到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们可把一些物体圈起来看成一个整体(动态展示圈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一个整体通常叫单位“1”的真实含义。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课本知识时,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遵循古代“由博返约”的思想来阅读数学课本是一种好方法。教师在看数学课本的过程中,要联系相关数学知识和教学资源,添加注解、学生会碰到的问题等,使数学课本变厚。在理解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后,教师对课本内容想要表达什么有了清晰的认识,就会感到数学课本变薄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构思,使课本上静态的数学知识变成动态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可能,教师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不会迷失方向。

参考文献

[1] 蔡凌燕.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8(14).

[2] 马立平.美国小学数学内容结构之批评[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4).

[3] 黄新生.谈阅读数学教科书的重要性[J].数学通报,2002(3).

读《小学数学教师5项修炼》有感 第5篇

原创: 黄少锋 兰衍局名师工作室

作者简介

李 玲 玲

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厦门市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兼职教研员。追求“愉悦、简约、厚实”的教学风格,致力于培养“让孩子带得走的能力”。提出“学会自学、学会画图、学会讲数学故事”的小学数学教学主张。喜欢课堂,课堂也得到孩子们的喜欢。喜欢教学、读书、记录、研讨的教师生活。

内容简介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果想要成长,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呢?

本书作者结合自身从普通老师成长为全国名师的教育教学经历,以案例式的方式展现她20多年的数学教学智慧,提炼出名师成长的5项修炼:读懂孩子、理解数学、有效研究、追随智者、全面学习。

本书是一线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必备书,也可以作为数学教师培训用书。

第1项:读懂孩子

“研究学生,读懂学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保证和基础,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对于教师的成长也大有裨益。

一名好的数学教师,应该是能够读懂学生,从学生立场出发看待知识,进行教育的,这就要求我们把读懂孩子作为首要的一项修炼,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既要蹲下来,又要看得远。

第2项:理解数学

数学是什么?小学数学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数学是让人越学越聪明的学科,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是既“有营养”又“好吃”的美餐。这样的回答就够了吗?不,远远不够。也许,对这两个问题的追求永远不可能有完美的答案,但就在追问并用实践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离真正的答案更近了一些。

第3项:有效研究

什么是研究?什么是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做而且能做的研究?孔凡哲教授说:“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研究。”于伟教授说:“深入地思考就是在做研究。”研究,能让我们收获更多的职业幸福。

第4项:追随智者

教师作为一种专业,需要睿智、机智、理智、明智、大智、徳智。追随智者是一线教师快速成长的关键和要点,其本质、核心在于“主动寻找专业引领”。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正是这些智者,用他们的经验、智慧,在失落的时候给予鼓励,在迷茫的时候给予点拨,在成长之时给予喝彩。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停下脚步,并走得更好。

第5项:全面学习

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件与呼吸一样重要而有自然的事情,因为学习是教师精神成长的必经之路。学习,可以带来教师视野的融合、带来人生经验的增长。一位善于学习的教师,一定会深谙为师之道:教师的微笑、耐心和睿智,永远是孩子心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读后反思

读着玲玲老师的书中文章,如《陪着你们长大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多量出一些好孩子》、《今天你给了学生什么面孔》、《别急,慢慢来》,《多还孩子一点自由》……原来文章中的孩子是那么的熟悉,这不就是我们教的孩子嘛?原来孩子们都是一样的。

这学期由于工作调动原因我加入一所新学校,和我一样新加入的是我班那42名外来务工子女,我是他们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在孩子们第一天进校园前,就将教室打扫的干净整洁,布置板报,将书本包装成礼物,手牵手带着他们逛校园,让他们喜欢来学校学习;我在教室后面墙壁上贴满孩子优秀的手抄报,数字书写等作品,与孩子们一起欣赏这些优秀作品,让他们的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我在图书角放满适合孩子们读的绘本、图书,跟孩子们一起看书,然后分享读书心得,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阅读的习惯;我给孩子们上整理课,手把手的教孩子们如何整理书包,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愿意花两节课让班上每一位孩子上台发表自己班干部竞选演讲稿,因为我觉得敢展现自己很重要。虽然我班孩子相对于其他班孩子好动,没有其他班孩子安静,但我相信孩子成长需要时间,而我要做的是把握他们走的方向不偏离轨迹。我要和孩子们成为朋友,让孩子们喜欢我和像我一样喜欢数学;我要孩子们的童年里有我和数学,我的生活里是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充满欢声笑语。让孩子们愉快的学习数学,不是我教授了孩子多少知识,孩子们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让孩子们自发的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其实这是第二次读这本书,去年4月时读过一遍,犹记得读后我还在遗憾,遗憾对当时的孩子很多方面都没做好,之后虽然不断调整对待那些孩子的态度与方法,但书中的内容却渐渐淡忘,现再重温一遍,发现它其实已经在影响着我。这也许就是阅读的魅力吧!

读小学数学教师有感 第6篇

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在寒假空闲之余拜读了林碧珍、朱震坤老师的《给小学数学教师的46条建议》这本书,这本书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使他们的教学能与时俱进这一角度出发。来帮助年轻教师更快地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他们少走弯路,自我学习不断成长......书中的每一条建议均来自团队成员之前的经历,是一种对经历的觉醒,归纳,反思,探索。

书中提出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三个问题:

1、什么是数学?

2、什么是教育?

3、数学教育给学生留下了什么?的确是我们这些作为一线数学老师最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当你学校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是啊!数学教育除了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精神的教育数学教育给儿童的是思想,这才是让其受益终身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而不是仅仅教给孩子们一些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喜欢引起老师的注意,表现欲强,因而大部分的孩子喜欢自己说,而不喜欢别人说。所以,当课堂上当某个学生在发言时,教师要首先示意其它学生认真倾听,并要求学生在听完后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学生多进行目光交流,尊重学生的观点,教师应放低姿态融入学生的角色。这样,学生才敢大胆的表达,老师才能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想法,课堂才能迸发出磁性与魅力,达到灵性的境界。因此,教师应善于倾听,让学生把话说完。

有时候课下师生交流很愉快,可课堂上就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有我们充分的相信学生,认真倾听学生发言,适时地予以鼓励和点拨,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展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数学表达习惯的培养。

读小学数学教师有感 第7篇

——学习吴正宪心得体会

儿童学习数学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来习惯了的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课堂上,对孩子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并没有太多地在意,忽视了童年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失去了儿童的情趣。所以,唤起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要务。

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小学生学与生活联系的数学

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小学生在经历的生活中已经有过数学应用的体验,数学学习是对有关数学现象的重新认识,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总结与升华。

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造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数学情境。例如,学生在学习“年、月、日”之前,就已经知道“我今年过生日到明年过生日正好是一年”、“爸爸这个月领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正好是一个月”。这是多好的解读!他们把十分抽象的时间观念,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物化”出来。学生以身边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桥梁,逐步学会数学地思考,发现和得出数学的结论。同时,他们还将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2、让小学生学能听得懂的数学 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听不懂,学不会,还得被强迫着听,强迫着学”。教师要让小学生能听得懂数学,不仅要让数学学习内容贴近儿童实际,让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要把数学变得简单些、容易些、朴实些。简单些,就是用“熟悉的”去解释“陌生的”,用“具体的”去理解“抽象的”。容易些,就是把人为制造的难点降下来,减少整齐划

一、千篇一律的统一要求,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朴实些,就是不要刻意追求课堂的尽善尽美,鼓励学生用原生态的,甚至是有些粗糙的语言诠释自己对数学意义的理解。

3、让小学生学不太严格的数学

“三十六计,背为上计。”张奠宙教授就提出“充分运用直觉学习数学,是数学学习,特别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条准则。”小学数学不要过于强调对某些数学文字的表面理解,而应力求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本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数学语言尝试诠释对数学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把握住数学的魂。

4、让小学生学动手做的数学

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是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学生在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积累活动经验,提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从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以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要通过度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内角度数,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和,初步感知到它们的内角和是180度。在此基础上,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来加以验证,也可以通过折一折等实验操作活动,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动手操作不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发展。

5、让小学生学数形结合的数学

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数形结合的数学解读是小学生需要且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数形结合,即引导小学生充分利用直观的“形”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形象具体地表示出来。通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树形图、集合图、线段图等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理清数量关系,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创造的图形方法解释数学,用原汁原味的构思、丰富多彩的图画、独特的视角,展示儿童富有创造的思维过程。

读小学数学教师有感 第8篇

一、从数学的本质和发展看数学课本

作为一名教师, 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向小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数学, 课本上呈现的是大量的数与数的运算、图形与有关图形的计算、数学应用等, 但教师应关注数学知识共性的东西, 正如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哲学》一书中谈到“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其中的模式, 可认为是从许多例子中用抽象概括等方式获得的数学的概念、命题、问题和方法。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节中, 课本呈现了两幅图和一段文字:“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 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 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从这里教师应该读到分数引入的必要性, 读到学生在数量表达中碰到的困难, 小一级计量单位与分数单位的一致性。其实, 分数的概念与一般的数学概念一样, 是从许多例子中提取共同的数学结构“单位‘1’平均分成n份, 这样的m份用数m/n表示”得到的。要理解分数的意义须从分数的实际问题中来, 到分数的表达问题中去, 其中单位“1”、平均分、分数单位、分数的表达成了概念理解的关键, 而在具体情景中平均分的多样性、涂色表示分数时涂色区的离散性和多变性等, 须教师与学生克服思维的惯性和视觉的局限, 这更能体现对分数本质意义的理解。

教师要把数学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放到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才能把课本知识丰富起来, 避免数学教学只是单纯地传递知识。在人教版“分数的意义”这一节后“你知道吗?”栏目中, 课本介绍了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和古阿拉伯人在分数记法上的演变, 这是数学史在数学课本上的渗透。笔者在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发现执教老师根本没有提及这部分内容, 难道这部分内容不重要了吗?数学的表达追求简单, 包括在记数法上。这个栏目向人们传递这样的信息:分数的记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并非是神来之笔, 而是人类的一种创造,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只有当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创造, 才敢于去自我创造, 变数学学习活动为重新发现、重新建构的过程。

二、对照课程标准看数学课本

2011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并从“双基”发展到了“四基”, 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课程标准关于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深层次的内容, 也是当前课程标准落实的难点。数学知识可以说是无限的, 但只有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才能对无限的数学知识有更好的把握,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有人说课本上数学知识是明线, 数学思想方法是暗线, 课本上数学知识是有形的, 数学思想方法是无形的, 无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有形的数学知识中贯穿始终。[1]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并没有形成线 (序列) , 只是与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它也不是无形以至于让人难以捉摸的, 它就在数学知识的背后, 有时只要显化, 不必另外“渗透”。

在小学数学中有集合、符号化、函数、数形结合、化归、概率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它们在数学课本中以隐含的形式出现, 需要学生感悟才能体会得到。它们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时常分散在各章节内, 同一个数学问题有时还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在“比多少”一节中, 人教版课本第一册给了我们一幅小猪扛木头造房子的图, 课本没有给出一一对应的概念。说实在的, 小学生一开始也没必要知道这样的数学术语, 但建立一一对应是关键, 在不知道整数大小关系之前通过点数来直接比较多少是不妥当的。一只小猪扛一根木头是一种对应, 在图片上一只小猪与一根木头之间画一条线也是一种对应, 教师从课本上不难发现这两点。还有其他的对应方式吗?在图中还可展开哪两类物体数量的比较?物体排列无序的状态下如何比较物体数量多少?比较多少时学生会受到物体大小、长度等非数量性因素的影响吗?这些问题是教师钻研教材时都应该想到的。

三、从教材的编排和对比看数学课本

小学数学教师通常有低、中、高年段之分, 大多数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年段内容比较熟悉, 但对小学阶段总的教学内容缺乏宏观把握。数学课本的编写主要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 兼顾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螺旋上升编排的。只有当教师对小学教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 才能对局部内容的定位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同一范畴的内容被分块划分到不同的年段, 教师要知道其内容是如何递进的。如有关时间方面的内容被划分为“认识钟表”“认识时间”“时、分、秒”“年、月、日”四块,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别安排在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 (新版安排在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块内容的教学重点分别对应于时间单位时、分、秒、日 (天) , 具体教学要求分别为认识钟面且学会看整时、会读写几时几分、认识时间单位秒并学会时、分、秒换算、通过时间单位日来区分大小月和平闰年, 知识的难易程度及前后关系清晰可见。

教师不能只熟悉一本或一套课本, 还要了解国外课程改革的新动态, 展开教材间的比较, 还要从横向上把握数学课本, 避免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独立学者马立平提出我国现在的课程标准多方面借鉴美国, 由核心学科型结构转向条目并列型结构, 这样的改变是否有充足的理由?[2]因为条目并列型结构容易生成小学数学越来越宽, 越来越浅, 使得结构不稳定、不连贯、不统一, 所以马立平提出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这样的改变至少说明我们看到了中西方数学教育的差异, 正在努力寻求中西方数学教育的中间地带, 以弥补我国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不足。除了对国外的数学教育有所了解外, 教师还要对国内不同版本的课本进行比较, 特别是新旧版本的比较。通过新旧版本课本的对比, 教师会对我国数学教育中的传统做法有一种客观的认识, 清楚新课程改革想要达到的目标。

四、从学生角度和教学设计需要看数学课本

新教师拿到数学课本, 常常会觉得内容简单, 而实际的课堂教学后会暴露出许多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数学课本。教师熟悉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 但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习中会碰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课本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 而且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其实教学上的数学可分为学科数学、教师数学、学生数学三种, 一般的数学教学由教师对学科数学处理后去影响学生数学[3]。可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背景不一样, 两者同样看数学课本其感悟是不一样的, 教师又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如在“分数意义”一节中, 单位“1”的理解是难点, 学生常常把一个物体看成单位“1”, 不太会把一些物体看成单位“1”。考虑到学生的这种情况, 我们可把一些物体圈起来看成一个整体 (动态展示圈的过程) , 使学生理解一个整体通常叫单位“1”的真实含义。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课本知识时,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遵循古代“由博返约”的思想来阅读数学课本是一种好方法。教师在看数学课本的过程中, 要联系相关数学知识和教学资源, 添加注解、学生会碰到的问题等, 使数学课本变厚。在理解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后, 教师对课本内容想要表达什么有了清晰的认识, 就会感到数学课本变薄了。在此基础上,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构思, 使课本上静态的数学知识变成动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可能, 教师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不会迷失方向。

参考文献

[1]蔡凌燕.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J].教学与管理, 2008 (14) .

[2]马立平.美国小学数学内容结构之批评[J].数学教育学报, 2012, 21 (4) .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读懂学生 第9篇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怎么想比这重要一千倍。”由此可见,读懂学生非常重要。它既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以“读懂学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处处体现“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读懂学生呢?

一、了解“生情”,教学有的放矢

“生情”在这里指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基础差异、爱好特长等等。“备学生”也就是要在课前把学生的情况当作备课这一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备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班里大多数学生都处于哪种认知发展水平,学生在学科学习上有多大的发展潜力,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学生应有的一般思维水平与学习发展阶段,并据此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案。”教师还要有一种积极主动的行动,针对学生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所实施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充分地掌握了生情,才有可能在课堂上读懂学生,否则,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的放矢,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刀切”、“教师主宰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会有学生生命活力的体现,师生之间也难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比如,当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时,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把自己的想法在一张纸上写一写、画一画、和同伴说一说,这正是我们在课堂上读懂学生的好机会。这时,我们要认真观察和倾听,要敏锐地搜索学生的不同的想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围绕本课主题的“作品”(包括错误的),并在全班交流中组织有针对性的数学活动。再如,有的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暴漏错误的机会,巧妙地利用错误资源,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学生兴趣盎然,教学真正取得了实效。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

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包括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标准》特别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基础教育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教育重心的转移,即把过去单纯对知识、能力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发展更全面的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能力不是靠传授形成的,而是在数学活动中,靠学生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的。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对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数学活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第一,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简单地说,在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化是指学习者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第二,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决不只是模仿者和倾听着。正是因为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思考的学习过程,所以,学生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联系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丰富教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四、改变评价方法,多样性、多主体评价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在教学中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终结评价与形成评价并重,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互补。同时,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在数学学习评语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全面的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指出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比如:一学生对一些题目都能做,但速度却有些慢。可以这样进行评价:“优(四颗星),如果做题速度再快一些,那就是五星了,多神气啊!希望你继续努力,相信五星会属于你!”学生阅读了这个评语后,获得的是成功的体验,学好数学的自信以及争取更大进步的动力。在等级评价中,还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用生动有趣的图案来形象的表示。如用不同的脸谱、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花朵、不同的印章等表示等级。

读小学数学教师有感 第10篇

沈家门四小李豪群

学期中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师要知道的七件事》这本书,那些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素养吸引了我。书中,优秀教师用自己的职业成长之路,成功的教学思想、教学情节和教学反思,让我深深折服。读完此书,不禁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范老师说的七件事就是数学教师的日常工作,我这么多年做下来做好了吗?做齐了吗?做深了吗?哪些事是我比较拿手的呢?哪些事还需要努力?

我首先反思教学工作,想想我对自己的学生到底了解多少?仔细想一想,也把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比较,发现:自己当班主任的,由于与孩子们处得时间相对比较多,而且方方面面了解比较清楚。能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辅导、教育。可以说孩子们都很喜欢我,也喜欢上我的数学课。且孩子们课堂上的表现也令我满意,听讲认真、发言积极、叙述完整,还能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课后会围着我问这问那,告诉我家里的一些事。更有3、4个男孩子像“牛皮糖”一样总“粘”着我。可对其中一个班级呢?我确实没有花很多时间去了解自己的学生,只是更多的忙着上课、改作业、辅导订正作业,并没有多少时间与这个班级的孩子去交流、谈心等。因此,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我根本不知道。虽然有时课堂中孩子不佳的表现让我头疼,但并没意识到是自己出了问题,却是一味地与另一班相比去批评孩子。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的孩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数学教师。于是,我慢慢地在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前也抽一些时间与孩子们聊聊天,说说开心事。孩子作业中碰到了困难,我是耐着心地给予讲解、分析。对练习的好成绩积极表扬,并提出新的希望;对成绩不够理想的分析原因、进行鼓励。渐渐地,这个班的孩子与我的关系更亲近了。课间也愿意同我“套套近乎”,把一些开心的事与我一起分享。有人会拿着作业本主动来问怎样来解答了,并且作业的态度也认真了不少。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也更出色了,一个个专心地听着,开动脑筋,大胆发言。是的!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书,一个班的学生就是一系列的书。要是读不懂学生这本书、这一系列书,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同时,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有了一个最大的收获是: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书上说在“玩”中教数学、学数学是学生体验数学、喜欢上数学的好办法。这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让孩子看到的数学不是一张

严肃的面孔。如教学一年级《统计》一课,课前我准备了一段运动会上运动员入场的进行曲,放给学生听。学生马上来了兴致,都抢着说是开运动会时放的音乐。适时引导说:“今天“森林运动会”开幕了(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图),请小朋友看看有哪些代表队参加了比赛?”这时都争着说。我抓住时机又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通过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哪个代表队参加比赛的项目多?”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每个代表队分别来了多少小动物?”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最后哪个队得了冠军?”……我由此提出一些统计的要求和做法。显然,正是由于学生爱玩的天性,又非常熟悉情境中的生活,所以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兴致盎然。这也让我想到,其实我们的作业可以不必那么机械,只停留在读读写写上,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生活,动起来,玩起来。

上一篇:工厂消防知识下一篇:井底之蛙新传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