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树范文范文

2024-06-08

胡杨树范文范文(精选8篇)

胡杨树范文 第1篇

《杨树之歌》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

金针小学语文教研组供稿 执教者:金针小学王秀框 执教时间:20xx年3月15日(“课前一支歌”——齐唱《幸福歌》)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都很喜欢唱歌是吗?在什么时候最喜欢唱歌呢? 生1:我喜欢边走路边唱歌。生2:我在孤单的时候喜欢唱歌。生3:小弟弟哭的时候我总是唱歌哄他。

生4:爸爸妈妈过生日,我总是唱《生日歌》祝福他们。

师:你们都很爱唱歌,懂得通过歌声给自己、亲人带来快乐,都是懂事的好孩子,老师很高兴。今天,王老师要给你们带来一位也很喜欢唱歌的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杨树

师:对,是杨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赞美杨树的歌。板书课题后齐读——“杨树之歌”

师:看了这个课题后,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杨树唱了什么歌。生2:杨树唱歌给谁听? 生3:我想听一听杨树的歌声。

(情境导入环节的语言亲切而又简单,不但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师:很棒,老师最喜欢多思好问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吧!它能让你们找到刚才问题的答案。放录音,听朗读。

师:听完了这首歌,此时此刻你们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1:我想到了杨树成天哗啦啦地唱歌,多欢快呀。生2:杨树喜欢把歌唱给别人听,给别人带来了快乐。生3:我很想和杨树一起唱歌。自由朗读诗歌,自学生字新词。

(因本课生字少,施教者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师:老师看你们学得这样认真被感染了,我也想唱一唱这首歌,请同学们听一听老师的唱词读音有哪些跟你们不一样。(施教者通过范读帮助学生纠正字音,进一步提高生字的教学质量。)师:你们也学着老师再把这首歌认真地唱一遍吧!唱完说说这首诗共有几节?你喜欢哪个小节?把你的感受讲给大家听听。

三、细读课文,品味诗意

(一)学习第一节

生1:我知道了杨树每天从早到晚都喜欢唱歌。生2:我知道了杨树总是“哗啦啦”地唱歌。生3:我能感受到杨树唱歌时心情很欢快。

师:你们体会得很深刻,有风为大叶杨伴奏,有雨点和大叶杨合唱,歌声时而欢快,时而响亮,时而宁静,歌声中总是充满了快乐,你们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大叶杨的这种快乐吗?

生朗读后,师评价、指导:最后一句应读得小声些,因为杨树是在悄悄地唱歌。指名范读,然后齐读。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三节。请喜欢第二节诗的同学站起来齐读。

师:唱得好!你们明白了哪些问题呢?有什么不懂的需要帮助吗? 生1:我明白了原来大叶杨是把歌唱给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们听。生2:我想知道大叶杨唱了些什么?

师:对,叶杨成天哗啦啦地歌唱,它可能对小宝宝、老奶奶、老爷爷唱些什么呢?

生1:杨树对小宝宝唱“哗啦啦,哗啦啦,小宝宝,捉迷藏,真快乐。” 生2:杨树对老爷爷唱“哗啦啦,哗啦啦,老爷爷,下象棋,真悠闲。” 生3:杨树对老奶奶唱“哗啦啦,哗拉啦,老奶奶,聊家常,乐开怀。” 师:你们真棒,还会编歌词,祝你们长大后成了音乐家。假如你也是一棵杨树,你还会 在什么地方把歌唱给谁听呢?

生1:唱给下班了的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尽快消除疲劳,忘掉工作中的烦恼!

生2:唱给辛苦的清洁工,伴他劳动使他们轻松。

生3:我要唱一曲《常回家看看》给邻居家的叔叔阿姨听,劝他们常回家陪陪老人,对亲人多一点体贴、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照顾!生4:唱给我们的王老师听,祝她永远健康、美丽!……

(施教者让学生模仿第二节说几句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师:谢谢同学们!你们很懂事很善良,想象力也很丰富,你们像大叶杨一样给别人带来了很多的快乐,你们一定也很快乐,大叶杨也一定很快乐,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出这种诗情画意呢? 生:应该读出我们对大叶杨的感谢之情。小组朗读比赛、生评价。

师:大叶杨每天都在为人们默默地歌唱,它还可能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呢?接下来的第三节诗老师就让给你们自己去读懂!你们喜欢哪句话,可以站起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或者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读一读,问一问,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解决。大家自由地说一说吧!生:我喜欢这一句“感谢金色的太阳,春天它使我们翠绿,秋天它让我们染上金黄。” 师: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生:我觉得这样的景色很美!

师:哇!你感受到了杨树在春天和秋天不同的变化。在春天,它们一片翠绿;到了秋天,它们披上了金黄色的衣服!大叶杨之所以这样美丽,是谁的“功劳”啊? 生:太阳!

师:对,是太阳使它们变得美丽。

生:我最喜欢这一句“我们边唱边轻轻鼓掌”。师:说说你的体会好吗?

生:因为我读到这句话,心情特别愉快。

生:我喜欢这句话“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师:你也说说看!

生:这句话让人感觉很快乐,大叶杨为人们送去凉爽,我很喜欢它。师:对,我们应该感谢大叶杨。

生:我也喜欢这句“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但我不太理解这个“边唱边拉起手来”的意思。师:哪位同学理解了这句话?

生1:我觉得这句话是说大叶杨枝叶很茂密,树叶象一只只小手一样牵了起来。

生2:我想路旁的大叶杨肯定不止一棵,他们连在一起,加上树叶又多,就象一个个小朋友互相牵着手一样。他们一边拉着手一边唱着。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准确。同学们,太阳让大叶杨如此美丽,是谁让我们的大自然这样美丽,是谁让我们的生活这样美好呢? 生:是杨树。

师:对,是杨树给我们送来了歌声,它默默地为我们—— 生:奉献!

师:是啊!大叶杨将自己的歌声默默地奉献给了我们,还为我们遮阴挡雨。

生1:我们应该向它学习。生2:我们应该保护它。

师:ok!最后让我们齐唱《杨树之歌》吧!师生全体起立,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共同朗诵。

(施教者在第三节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围绕第三小节大胆提问、自主议论、入情入境、展开想象力,加入自己创造性的理解,让听课者既惊叹又佩服。)

五、拓展延伸,升华诗情

师:自然界像大叶杨这样的树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树朋友以及它的好处呢?

生1:夏天的柳树为我们撑起了一把绿色的大伞,我和同学们经常到树下乘凉、做游戏

生2:昨天,我看到一个电视画面:这次日本大地震时,一对夫妻(阿姨叔叔)一直抱着一棵大树,坚持了一个晚上,终于得到救护了!师:生命攸关时刻,是这棵树救了他们!树能我们带来了快乐和好处,树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空气、抵挡风沙、保护水土、减少灾害,保护环境,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1:我想把我喜欢的树画下来,配上一首诗,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

生2:我想在学校的树林旁边立一块木牌,写着“爱护树木,人人有责”。生3:我想在我家门前种一棵小树,绿化家园,美化环境。……

(施教者通过延伸拓展课堂,深层挖掘文本的德育因素,让学生进入角色当中,顺势升华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大叶杨默默奉献的精神,从内心深处赞美它,感谢它,学习它,象大叶杨一样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师:真好,阳春三月正是植树栽花的好季节。让我们行动起来植树造林,共同为我们的家园、校园增添一份绿意吧!

总评:听课者都认为王老师这一课的亮点在于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议,在重视读的实践中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整节课,从情境导入到初读课文,从精读课文到延伸拓展,每个环节无不渗透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胡杨树范文 第2篇

胡杨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为英雄,它百年不死,千年不倒,万年不朽的生命让我敬佩不已。它那艰难的生命历程如此难熬,但它却在生命的巅峰创造了辉煌。父亲掰开树干,那古老的树干向我们述说着自己的成长经历,褐红色的树干,使人不免感到古色古香,让人难以忘怀。

这胡杨不同於其它植物,其它的植物愈浇水,植物长的越旺盛。而胡杨却不同,它非常怕水,让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在乾旱的沙漠,植物成长必须有充足的水资源,胡杨之所以不浇水,是因为它把根扎到沙漠深处,那里有许多水资源等待它去吮吸,在它死後,体内有许多水,它,永远是商人的希望。

胡杨的歌 第3篇

独领风骚最黄色

奇幻遥渺神密

一生三千年

注定了你的美

看大漠西风

唯独你

听沙鸣

笑迎风

注定了永恒

而这只是陪衬

在挺立之拔中

沙漠之舟的骆驼

也拜在你的蔽阴下

当你通身透着绝色金黄

天天骄只是给了你

短短的几天

是风和阳光

选择了你

而跳动的顽强

却是人类的楷模

当西风送寒

人们会对你敬畏

当西风凛冽

人们又会

把你藏在心底

金黄依然在动容

它醉了人

更是你千年成长的精神

而你却只用了

人类的弹指一挥间

就是枯萎而去

也会千年不倒

挺立着身躯

在宣誓着不朽

当你倒下

我们面对着你

久久的去抚摸

只想说

天地转兮

光阴迫

思起兮

鬼神泣

当我们和古人一样

再次抱住这慰藉

在你千年不朽的身躯里

又留下了

多少茬

江南水乡的胡杨树 第4篇

2010年9月,江西省委组织部下达了援疆志愿工作者报名通知。3年的时间要求,让不少有兴趣的同行放弃了申请。很多家属情绪激烈,有的还要闹离婚。“当时,我女儿也只有6岁,老母亲还有高血压。”陶小平说道,去还是不去,成了一个问题。

“你去,我不反对;你不去,我也没意见。”妻子的一番话,让一直处于纠结之中的陶小平更是陷入了沉思,最终填写了申请表的他将那未知的结果视作命运的安排:“如果成了,履行的将是自己对梦的诺言;如果不成,也可以踏踏实实地在家履行自己作为儿子、父亲和丈夫的责任,无所遗憾。”

2010年12月26日下午,陶小平就从学校宿舍搬出。县教体局领导突然打来的电话,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这一选择,从某一刻开始就不仅仅只关乎自己的梦想了,而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 此去西行一万里 ■

陶小平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就坐了个够。

从南昌到郑州,从郑州到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到喀什,他一共乘坐了三班飞机,最后从喀什乘车抵达目的地阿克陶县时已是凌晨两点钟。就这样,陶小平从“大雄鸡”的腹部来到它扬起的尾羽末梢上。这两地,悬隔万里。

彼时的陶小平就好比二战中美军登陆诺曼底时的一名空降兵。出发时南昌的大街小巷的行道树还是熟悉的绿色,可等他第二天在阿克陶县睁开眼时,到处光秃秃的山、街上漫天的沙尘以及蒙着纱巾的行人却让他对这世界感到陌生。

“深处亚欧大陆腹地的阿克陶县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它的面积是南昌市的三倍多,人口却只有它的三十分之一。西部是有‘亚欧大陆屋脊之称的帕米尔高原,东部是我国最大沙漠所在地的塔里木盆地。这里全年降水量甚至比不上南昌个把小时下的雨……”虽然来之前,陶小平就有所心理准备,可真正遭遇状况时还是会措手不及。

房间里冷得像冰窖,他的脚后跟冻得裂出血来,鼻子因为空气的干燥充血,嗓子发哑,咽喉发痒,连上课也极其费力,他的皮肤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镀上了大西北的颜色……已患多年的季节性眼疾加重了,准备的药物不够用,附近又很难买到,眼睛奇痒难忍,泪流不止。

一天深夜,蜷缩在被子里的陶小平,突然感到自己的床来回摇颤,睡得迷迷糊糊的他想不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突然听到有人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大喊“地震了”,便猛地从床上跳了起来,穿着背心和裤衩冲进了天寒地冻的室外。恐慌让他忘记了寒冷。整整一夜,他都没有再睡着过。

自然条件的艰苦还算其次,心理上与家人分离的煎熬才是最难忍受的。

“如果有什么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妻子的抱怨深深地刺进了陶小平的心里。每天,他都要听到妻子报平安后才能安下心来。可是这天,女儿迟迟没有到家,夫妻俩在电话里哭成一片。原来,女儿只不过是到一个同学家去写作业了,听到那一声等得揪心的“爸爸”时,他生平第一次骂了女儿,电话那头,女儿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他觉得自己太自私了。

“这些苦,我从来也没向家人提及过。”陶小平说道,在那些不眠的夜里,看着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和年幼女儿的照片,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的场景他至今仍封存在记忆里。他怕一旦向家人提及,自己也经不起这选择是对是错的拷问。

■ 巍然挺立的胡杨树 ■

在阿克陶县,陶小平见到了传说中“活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的胡杨树。

可以想象,他在江南水乡时通过书本上了解到的胡杨树和苦于眼疾、风沙、水土不服时亲眼看到的胡杨树究竟有何不同。高大劲拔、傲然挺立的胡杨树,就生存在这无边无际、满目萧瑟的戈壁瀚海中。这傲然不屈的姿态让陶小平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命。

1998年的抚河上,一艘木船在疾风骤雨中打转,年轻的艄公被淋成落汤鸡,一旁扶着自行车的中学生吓得哇哇大哭,眼泪与雨水在他的脸上交汇。这个场景,陶小平永远忘不了,那个年轻的艄公是刚大学毕业便被分配到向塘农中的自己。

向塘农中是南昌县向塘镇最偏远的乡村中学。那时,到农中的路还是泥巴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其他分配下来的大学生忍受不了条件的艰苦纷纷放弃了,唯独陶小平不离不弃,任劳任怨,潜心教学,与农中的学生们打成一片,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大学生哥哥”。

当时学生到学校上课需自带桌凳,学生周聪聪没钱买,陶小平请人帮他做了一套,然后与他一起用自行车驮过去。过抚河的时候,艄公因为风雨很大不愿撑船,为了不耽误上课,陶小平抓起竹篙对周聪聪说:“我来撑船,你扶好自行车就行!”

陶小平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当时哪来的勇气,当船像脱缰的野马在雨中宽阔的河面上不受控制时,他的手在颤抖,是周聪聪的哭声让他冷静了下来:“一个教师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就算是在洪水中,不也要像一棵大树般坚强么?”

车子在帕米尔高原的盘山公路上来回穿行,旁边是悬崖峭壁。车窗外一连几个小时都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荒山,山的顶端常常是终年不化的积雪。陶小平经常这样坐在穿行阿克陶县的车上,他不由得想到在这大西北中顽强生长着的胡杨树,想起了自己对家人的愧疚和年轻时抚河上的那个自己。

“我要在这里做一棵傲然挺立的胡杨树。”一个信念在他的心里萌生。

■ 拼命三郎式的教学能手 ■

“陶老师,以前英语课对我而言,就是睡觉的课。但是你的课,我愿听,我天天想上你的英语课。可是我汉语都说不流利,英语,哎,简直就是天书……”维吾尔族小男生凯瑟尔江向陶小平抱怨。

不只是有一个学生有凯瑟尔江这样的想法:“陶老师,我能学好汉语就很不错了,为什么还要学英语?”可每听到学生这样说,陶小平都会慈爱地摸着学生的头,说:“英语能让我们交更多的朋友,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英语学好!”

陶小平支教的阿克陶县实验中学,是由原来的柯尔克孜中学和汉族学校合并而成的。学生有来自柯尔克孜、维吾尔、塔吉克、回、汉等民族,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上讲民族语,上课讲汉语。

为了让自己的课堂充满乐趣,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每天晚上陶小平都会备课到很晚,他的那扇窗户总是最后黑下来。本就不适应环境的他,一熬夜就更瘦了。朋友们经常说:“嘿,陶老师,早点休息,生命是本钱呢!”他总是心领这番好意,却想着:“如果我早睡的话,明天又该有好多凯瑟尔江在课堂上睡着了。”

他根据少数民族学生能歌善舞的特点,自编自导,把26个字母改编成舞曲,教学生们跳舞、做游戏;他把英语融于一个个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因此,他的课不仅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还吸引了不少别班的学生和教师来听。

阿依努斯卡和吾热古丽是那些常常出现在陶小平课堂后面听课的教师中的两位,也是他“一加二”结对帮扶的对象。她们的勤恳和上进让陶小平更感到压力。有一次,陶小平备课直到天亮。上课时她们看到陶小平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偷偷地给他买来眼膏,这让陶小平很感动。

陶小平每个星期都会听她们的课,帮助她们提高教学水平。有一次,陶小平为了能评她们的课,自己调课,满满一天上了八节课,结果第二天喉咙发炎,几乎连话也说不出来。

陶小平还积极走出校园,去玉麦二中和皮拉力一中等学校上公开课。他自己还经常举办讲座,用亲身经历谈如何做好老师,反响强烈。

■ 播洒在大西北的爱 ■

羊年春节,陶小平收到远在万里之遥的民族学生发来的拜年短信,其中有一条发自柯尔克孜族的女学生阿拉依姆。

阿拉依姆家在克孜勒陶乡,家庭收入仅靠养的几只羊。阿拉依姆的班主任说,学习勤奋刻苦的她很有可能会因为经济问题放弃读书。陶小平知道这个情况后,心急如焚,他找到阿拉依姆,说:“阿拉依姆,只要你认真读书,就会有出路的,有什么困难,陶老师可以帮你。”

陶小平每年拿出600元资助她,帮她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每到开学时,他都会给她准备学习用品。看见好书,就托朋友从南昌市新华书店买好寄到阿克陶县后给她。只要有空,他就会去问一问她的学习情况,帮她补习汉语。终于,阿拉依姆坚持了下来,如今,她顺利地成为了新疆塔里木大学的一名学生。

在陶小平眼中,这些民族学生始终是淳朴的、亲切的。他觉得只要用爱心、耐心,就一定能赢得孩子们的亲近和信任。

“陶老师,是你改变了我,没有你的教育和关心,我不知道我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在一次主题班会上,维吾尔族男孩伊利尔江满含泪水地对陶小平说,这让他瞬间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原本,伊利尔江是让其他教师都很头疼的一个学生,课堂上他困了便趴在桌上睡觉,不困也搞些小动作,或者起哄,扰乱课堂的秩序。老师在班上批评他一顿,或者罚他在办公室里站一节课,但这丝毫没有用。

陶小平意识到,伊利尔江的好动与叛逆可能只是表面,成绩很差的他也有被尊重、被关注的愿望。他找伊利尔江谈心,耐心地与他沟通起来。

自那以后,陶小平常常俯下身子,微笑着抚摸伊利尔江的脸。伊利尔江一旦有什么优点被他发现了,都会受到陶小平不遗余力的表扬,哪怕是捡起一个扫把,陶小平都大声称赞他。伊利尔江在陶小平的鼓励中尝到了甜头——原来自己也可以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姿态受到同学的关注,他也越来越向陶小平称赞的方向上发展。

由于陶小平的坚持和付出,他先后被阿克陶县评为优秀援疆干部、优秀援疆教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并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

胡杨树的作文 第5篇

胡杨是杨柳科中唯一能扎根戈壁沙漠的树种,耐干旱、而且生命力非常强。秋天的胡杨确实很美,金黄的叶子,苍劲的树杆,配上蓝天白云,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叶子黄的干脆,黄的一尘不染,黄的光彩照人。据说挺拔的胡杨树的叶子喂牛羊,能使牛羊肥壮、多奶。当地人说,叶子脱落的地方有一个芽孢,明年春天绿叶、新枝就从这里生长出来。树杆虬枝沧桑,千姿百态,能看到沙尘暴肆虐的痕迹,夕阳下,让人感到格外地凄凉。挺拔的胡杨树根深扎在沙漠里,到底有多深,谁也说不清楚。我想它能在无边的沙漠里生存,根肯定扎得很深很深。

“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胡杨的传奇,早已广为人知。但是,要知道感受这种传奇,你一定要走进沙漠。胡杨的魅力所在,就是因为它是荒漠中的生命。它御风沙,抗干旱,人称“沙漠英雄树”。胡杨林生长最茂盛的地方,可能就在塔里木河畔。因为塔里木河流域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然胡杨林分布区。站在塔河大桥上,但见两岸挺拔的胡杨树,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直奔向天尽头。不过,如果沿着沙漠公路,向前向前再向前,当你深入大漠深处,那干枯的挺拔的胡杨树,孤零零地耸立在黄沙之中,会让你的心灵遭遇真正的悲痛。

胡杨树的作文 第6篇

你瞧,他那又粗又壮的主干,任凭风吹沙打,霜袭雪压,它就是不倒。树皮上到处都有口子,像一位历经磨难的壮年汉子。而且,挺拔的胡杨树还非常耐旱,不像柔柔弱弱的月季花,一天不浇水,就失去往日的娇艳、美丽。

春天,挺拔的胡杨树长出了新的绿叶子。人们坐在树下,感到格外神清气爽。

夏天,挺拔的胡杨树长出了茂盛的枝叶,像一顶天然绿色的太阳伞。为人们遮住了太阳,并且送来阵阵凉风。

金秋十月,挺拔的胡杨树落叶了,枯黄的小叶子打着旋儿,不断落着。叶子在路上铺了一层又一层,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感觉舒服极了!下午太阳快落山了,太阳的余晖给挺拔的胡杨树罩上一些红晕,像一大片黄里透红的云。

冬天,挺拔的胡杨树没有一片叶子,光秃秃的枝干依然不屈不挠地挺立在风雪中。有一句话说的好:“挺拔的胡杨树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

我爱胡杨树作文 第7篇

在我居住的地方,向西走便可见到胡杨树。胡杨树长得可称得上“粗犷”二字,为了适应连年的风沙,“体格”十分粗壮,树干有的被风吹歪了,有的被吹倒了,有的树根露出大半……放眼望去,它们有的如盘踞一方的巨蟒,正在养精蓄锐;有的如在沙漠中摸爬滚打的将士,正在拼死挣扎;还有的像沙漠中无谓的探险者,靠最后一滴水,努力地拼搏着。

然而,人工栽培的胡杨树则截然不同,它们生长在院子里。有充足的阳光雨露,在主人的精心呵护下,长得高高瘦瘦,略显出“斯斯文文”的文弱书生的样子。

在院子的角落里,我看到几根断树残骸,据种树人说,那是被沙尘暴吹到的胡杨树枝。

我不禁想:同是胡杨树,却有着不同的命运。戈壁的胡杨在风雨的洗礼下,顽强地战胜了恶劣的自然条件,成为了真正的强者。院子里栽种的却无力与自然抗衡,变得弱不禁风,这岂不是与人一样吗?树似人,人似树,在逆境中生长的人,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有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在风雨面前不低头,就算歪了、倒了,总会有再指青天的那一刻!也许五年,也许十年,不干被黄沙掩埋,不干被困难折服,一如那戈壁上的胡杨,倒而不朽,不倒的是坚强的心,不朽的是刚毅的精神。

沙漠河流胡杨 第8篇

有人把胡杨誉为沙漠之魂,细想,不无道理。但胡杨能够成为沙漠之魂,它要仰仗河流对它的庇护。

沙漠里有不少河流,正是这些河流赋予了大漠戈壁以生命和灵动。若没有了这些河流,沙漠就成了一片死寂的沙海,自然,胡杨这个魂也可能随风飘散了。

人们常说,河流的家在大海。是的,海洋是河流最终的归宿。然而,沙漠河流却是例外。

从某种意义上讲,沙漠河流是悲哀的,她们一生下来便寻找着回家的路,倔强地向前奔腾着,遗憾的是, 浩瀚而干渴的沙漠未能让一条河流走出他的边界,条条奔腾的沙漠河流均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大漠深处,或者成为当地人称之为“海子”的湖泊,或者变为一片泛着白花花盐碱的沼泽。

不是沙漠 河流没有 翻越大漠的力量,而是沙漠需要河流,用广袤和博大挽留了河流。沙漠需要河流,胡杨更需要河流。河流善解沙意,也善解胡杨之意,做出了伟大的妥协和牺牲,便滞了脚步,温婉栖身在黄沙的怀抱,把沙漠当成了家、当成了最后的归宿。

胡杨之所以被誉为沙漠之魂,是因为胡杨具有“三个千年”的特质,即“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 倒而千年不腐”。本不想再重复此类赞美之词,但觉得真正要揭示胡杨的高贵品质,还真撇不开这“三个千年”。

胡杨的精神的确令人敬重。前不久,我去额济额拜访了胡杨。那天,我伫立在胡杨林里,炙热的太阳光照耀在胡杨树上,放眼一望, 一树一树的金黄、一片一片的金光、一团一团的火焰, 让人热血沸腾。劲风掠过, 千万叶片飒飒作响,在天高地阔的大漠之上,胡杨仿佛在对历史倾诉、在对未来歌唱。胡杨的长相不委婉也不修长,不纤秀也不婀娜,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沧桑。她的树干沧桑,树皮沧桑,树干上倒挂着浓密的老人胡须般的根须沧桑,她枝条沧桑,甚至连叶片也透着沧桑。沧桑即是胡杨的美,没了沧桑便不是胡杨。

胡杨不媚俗,也不哗众取宠。她生长在大漠戈壁深处, 甚至人迹罕至之地。有人欣赏也罢,无人疼爱也罢。春天来了,我发芽;__; 至深秋,一以贯之把叶子染黄,然后变红。胡杨特神奇, 能一夜之间把自己由墨绿变金黄,这种色彩的变化绝不是取悦于人类廉价的夸赞, 而是为色彩单调的大漠戈壁装点一道艳丽的风景。

胡杨的生 存条件是 所有树木中最恶劣的。她甚至每时每刻都在挑战生命的极限,又在每时每刻挑战生命极限中创造生命奇迹。沙漠里没有水,为了能够找到潮湿的泥沙,成年胡杨的根须能够钻进一百多米深的沙土里,精神是何等顽强啊! 酷暑,沙漠表层热浪灼人, 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严冬,凛冽的寒风里,西北高原气温又低至零下四五十摄氏度,毅力又是何等的坚韧啊!沙漠的水盐分很重,即使有少许积水,边缘也都覆盖着厚厚的白花花的盐碱, 这是其他任何树种都无法忍受的。

然而 , 无论胡杨 具有多么耐寒的品格与坚毅的精神,她毕竟也是生命,生命离不开水,离开水胡杨也会死亡。自然,沙漠河流就成了沙漠中胡杨树赖以生存的天然保护神。

塔里木河 , 祖国第一 大内陆河,巍峨的喀喇昆仑和天山,冰川积雪是它的源头,它拥有数千条支流, 流经两千一百多公里,但它流进罗布泊无人区,便无力前行,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了塔里木河的终结者。还有黑河,这条八百余公里长的沙漠河流,与塔里木河一样, 它走到哪,胡杨就长到哪儿;河流的走向,就是胡杨林带的走向。河流断了、在沙漠中消失了,胡杨也断了、胡杨林也消失了。河流为胡杨提供生命需要的墒情,胡杨为河流挡风阻沙, 二者相依相偎,相依相存, 相呵相护。

河流走不出沙漠,胡杨也走不出沙漠。

河流怎么 会轻易抛 弃情同手足的胡杨呢?河流虽然改道了,但胡杨强悍的根须会顺着湿润的河道重新萌生、重新孕育,新的胡杨林也会在蜿蜒的河道上重生。 我常想,人们把梅竹松称为 “岁寒三友”,那么,我也有个不恰当的想法:沙漠、 河流、胡杨,是不是西北高原的“戈壁三友”呢?

( 选自 《 散文百家 》2015年7期,有删改)

【阅读训练】

1.文章的结尾,作者把沙漠、河流、胡杨比喻为 “戈壁三友”,其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你用原文的话概括。

2.文章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呢?有什么作用?

3.胡杨被誉为“沙漠之魂”,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回答胡杨的特点是什么。

4.请你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前后连贯一致。

5.文中的结尾处提及塔里木河和黑河是为了交代什么内容呢?

(李传鹏设计)

《沙漠河流胡杨》参考答案:

上一篇: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新指南下一篇:银行服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