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河流域空间信息分析

2024-09-14

盘龙河流域空间信息分析(精选6篇)

盘龙河流域空间信息分析 第1篇

遥感和GIS辅助下的祖厉河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变化分析

以遥感数据和观测数据为数据源,基于改进的SEMMED土壤侵蚀模型,对祖厉河流域1999年和2001年土壤侵蚀的空间变换进行了模拟和对比.结果表明,流域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葛家岔站点附近、草滩站附近和北部葛家寨和靖远一带,流域中南部的土壤侵蚀通常小于北部.在北部的`屈吴山,以及与宁夏交界的月亮山还有华家岭由于植被覆盖度较高,很好的起到了减少径流,抑制土壤侵蚀的作用.降水的年际差异导致本区的土壤侵蚀年际差异较大.

作 者:张小文 ZHANG Xiao-wen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刊 名:遥感技术与应用  ISTIC PKU英文刊名: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年,卷(期):2009 24(6) 分类号:P208 TP79 关键词:土壤侵蚀   SEMMED模型   遥感GIS   Soil erosion   SEMMED   Remote sensing   GIS  

盘龙河流域空间信息分析 第2篇

小靖河流域07.8暴雨洪水分析

2007年8月12日1~7时,大埔县北部出现了历时短、强度大的暴雨天气,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暴涨,灾情严重.通过暴雨洪水调查分析,本场暴雨历时6h降雨量较稀遇,暴雨中心在超100~300年一遇之间.根据小靖河流域特性分析,暴雨集中的6h雨量都参与造峰,流域出口断面洪峰流量达660m3/s,重现期接近300年一遇.

作 者:张洪清 ZHANG Hong-qing 作者单位:广东省水文局梅州分局,广东,梅州,514021刊 名:广东水利水电英文刊名:GUANGDO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年,卷(期):2009“”(7)分类号:P333.2关键词:暴雨 洪水 分析 小靖河流域

盘龙河流域空间信息分析 第3篇

湘西地区的侗族居民主要分布在通道、芷江、邵阳、会同等地,其中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是侗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地处侗族人口的居住中心,为南北侗语方言部系的纽带位置,由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受外界文化影响较小,民族文化保存完好,这使得通道县成为我国侗文化品类最为齐全、传承最为完整、内涵最为丰富的地区。通道侗族自治县总面积2239平方公里,辖8镇13乡,人口22万,其中侗族人口达17.8万,占78.3%,是湖南最早成立的以侗族为主体的自治县,也是我国第二个成立的侗族自治县。

关于侗族的特色文化特别是侗族独特的建筑形式,国内已有了许多研究。蒋卫平[1]等考查了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的侗族古村落群,分析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风雨桥的文化特性,剖析了其独特的装饰艺术。杨颜菲[2]等将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侗锦”巧妙地运用到了建筑空间中,通过建筑的对比研究来了解侗族文化的空间设计特点。吴红宇等[3]对鼓楼的文化内涵和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析。岐周等[4]考察了侗寨以鼓楼为主的十大建筑公共环境设施群,通过公共建筑发掘侗族的文化核心,指出侗族的学习性的特质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发展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王俊等[5]对“南侗”的鼓楼的造型、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其建筑学价值、社会功能以及美学内涵。蒋馨梵等[6]以侗族传统建筑鼓楼、风雨桥等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了侗族文化的发展历程。除了鼓楼、风雨桥等公共建筑外,姜思华等[7]还以湘西南侗传统住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传统住宅单体空间构成方面的特点。此外,关于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也有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杨洪等[8]分析研究了湖南通道百里侗文化旅游长廊,他们从侗文化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区域的开发侗族思路。李苗等[9]着眼于湘西通道,以当地的侗族建筑、人文遗产、以及丰富的历史信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对现有侗文化遗产保护及发展规划的改进措施,寻求适合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对于侗族村落形态,罗康隆等[10]在对通道阳烂村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侗族对空间聚落与资源配置是按照侗族的文化逻辑而有序的配置,将自然资源、地方性制度和信仰体系一体化,通过它们有效地维护并实现了村落的发展。徐海燕等以通道侗族传统聚落为例,着眼于聚落中鼓楼空间场所的构成要素,解析侗族地域性公共场所的精神特征[11]。

在对于通道侗族建筑、文化、村寨等的诸多研究中,对于侗族村落空间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目前缺少相关的研究成果,因此本课题组以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侗寨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其中保存完好,且极具代表性的坪坦河流域侗族村寨,研究了其中主要的公共建筑、寨内空间格局、村落整体形态演变规律等,这对于发掘湘西侗族的民族文化特征、保护当地特有的聚落形式、开发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等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此外,本课题组也致力于将富有特色的侗民族文化应用于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之中。

1 坪坦河流域侗族村落简况

村落(聚落)是众多居住房屋构成的集合或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是由共同成员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从空间环境系统上讲,村落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组织和人文环境等子系统,在侗族居住区,村落表现为最为常见的侗寨。

通道县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侗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侗族先民在这里生活居住、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通道就成为“西南要服之地”,素称“南楚极地、百越襟喉”,这使得通道县成为侗民族传统农业、畜牧业、建筑、纺织、养蜂、印染、铸铁、绘画、耕种、雕塑等技术以及侗族古文学传说、古戏曲歌舞、古饮茶习俗、古祭祀礼仪、古婚姻制度等文化的发源地。通道县境内侗族分布主要集中于坪坦河流域地区,该地区受地理、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受外界干扰小,在一定程度上保存着原有完好的空间形态、建筑风格和质朴的民风民情,保留了较大历史沿革,建筑环境、建筑布局、村落选址基本保持原貌,并延续着独特的民俗民风和传统生活方式。本文主要考察了芋头侗寨、坪坦侗寨、横岭侗寨、高步侗寨等极具代表性且保存较好的侗族村落。

2 坪坦河流域侗寨社会形态考察分析

2.1 信仰体系

侗族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且侗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侗族地区其原有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以祖母神“萨”为核心的祖先和英雄崇拜;泛神论的自然崇拜;以及种类繁多的图腾崇拜。其中对“萨”神的崇拜最为普遍和广泛,历史最为悠久,内容最为丰富,祭祀仪式多种多样。同时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自然界是他们直接崇拜的对象,路旁会有土地庙。村落中的巨树,尤其杉树,被誉为神树。侗族信仰文化,深入人心。宗教活动具有浓厚的社交性与习俗性,充分体现了民族内聚力。在侗寨中,与宗教信仰相关的公共建筑比比皆是,其中最主要的有各种萨岁坛、散布于寨中的土地庙与神龛、飞山宫、城隍庙以及各族宗祠等,这些成为侗寨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村落讲究整体空间的次序性。民族的信仰使侗族村落表现了统一和谐的次序。侗族村落中,村民建房以侗族人的“风水”观为法则,遵循了某种潜在的规则,从而使得坪坦河流域的乡村聚落营建即使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也表现出统一和谐的次序。

2.2 社会组织

侗族社会组织结构以族姓为核心,各族姓之间有着牢固的民族文化共同性及强烈的民族群体意识。侗族的社会组织结构是由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统一。传统的侗族社会主要由家庭、房族、村寨、小款和大款组成。家庭式侗族社会最小的基本单位。侗寨社区是地缘和血缘的统一,依靠血缘关系形成的社会力量,具有天然的稳定倾向,这种以族姓为核心、以地域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形式使侗族社会集结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生产方式高度团结的民族凝聚力也是侗族文化较之其他相邻民族文化最显著不同的特点,同时也是侗族原生文化能相对较好保持下来的保证。在通道的各侗族村落中,以血缘和地缘关系形成的社会群体,直接影响了侗族村落形态的发展变化,如在芋头侗寨中,其主要的宗族有杨姓、吴姓、龙姓等,同一宗族在寨中聚集在一起,有共同的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通过宗族的规模和迁入的先后顺序就可以推断出该村落形态的发展过程。

社会组织最重要的功能是维持侗寨村寨的内部秩序和联合侗族村寨抵御外来势力的侵扰。社会组织的存在和运行一方面吸纳了广大的村落成员,另一方面还得到了所属村落居民的信任,被广大居民所信任。民间信仰和社会组织都具有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系统正常运作以及调节信众心理的作用。对侗族村落的空间形态起到了一定的凝聚的影响,是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2.3 生产方式

侗族人民世代耕作、渔猎,不商不贾,商品经济的观念在坪坦河流域侗寨内仍然十分淡薄,生产的目的以自我供给为主,其终日从事的农耕劳动即是其最重要的社会生产实践。侗族聚族而居,重集体、轻个人,讲求团结合作,大公无私,维护社会公益。此外,侗族也是一个重手工生产、重精神追求的民族,其手工业门类繁多,有纺织、织布、织锦、刺绣、蜡染、编织、酿酒、榨油、竹木等制作和鼓楼、风雨桥、干栏式木楼的建造等。

3 湘西侗族村落空间格局的演变

侗族村落是侗族居民集体迁徙而形成的村落集群系统,存在着一定的时间格局,各个侗寨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的差异也存在着不同的空间格局。侗族村落的发展格局呈自发形态,没有事先规划,根据地处河谷、近山傍水,村落建筑随地形伸展,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自然的、有序的村落风貌。

3.1 侗族村落格局的起源特征

侗族村落世代相沿“依山而寨、择险而居”的选址原则,处正面开阔,地势险要,四周兼有耕地、水源,既要求“险”以御外敌,又要求“安”以利生产生活,尽可能选择适于生存、具有良好生态条件的地方。

侗族村落的这种起源特征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一,生存防御性思维;侗族源于躲避战乱而迁徙的百越族后人,在战乱中被迫迁徙的历史造成了侗族先民的高度防卫思想。其二,传统农耕生产格局;侗族是传统的农耕民族,“不商不贾”,“惟事农桑”,其主要的生活动即是粮食作物耕种、渔猎采集等,因此在侗寨选址时会选择靠近良田水源以利于灌溉和渔猎。其三,大分散、小聚居的村落格局。

除了以上现实务实的选址原则,侗族村落的选址还会遵循侗族人的民族文化与传统信仰。这些信仰心理与民间审美观念掺合在一起,对村寨景观、产生了许多“约定俗成”的“法则”和“定律”,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侗寨的空间格局。如侗寨选址的风水习俗源于侗民对地形地貌的一种崇拜,对自然现象的神灵化。稻作取食模式使得侗族对水产生了原始的崇拜与依赖,因此在湘西地区的传统侗寨的布局模式中也充分地显示了侗族人对生存环境中“水”的选址于偏好。

3.2 侗族村落空间格局的形态发展

侗寨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期建筑群落的生长,湘西地区的侗寨群落生长其对自然环境表现出一种顺应、认同、崇敬之感。侗寨不会肆意地改变自然环境,而是尽可能地融入自然环境。侗寨以鼓楼为中心,依顺山形地貌而生长,建筑群顺应地形蜿蜒起伏、曲折有致,绝少开山劈地。这种建筑群落的生长模式,是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时间推移与侗寨规模的逐渐扩大,湘西地区侗寨的内部空间格局与村寨整体形态的发展演变都体现出明显的地方民族特色。

3.3 以公共建筑为中心的生长模式

侗族人特别重视寨中的公共建筑,鼓楼、风雨桥、戏台等在侗族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侗族村落以鼓楼、戏台等重要公共建筑构成了侗族村落的中心空间,这个中心空间不但是空间上的中心,对侗族人而言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中心,侗族村落空间则是以这个公共空间为中心构筑起来的,鼓楼成为整个村落的中心,处于村寨的主体和核心位置,是一个寨子中宗族的象征。在侗寨的发展过程中,民居建筑围绕着鼓楼为中心,不断地加建,这样以鼓楼为中心围合出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寨中中心空间,成为侗族人族内生活的公共空间。在农耕社会中,村落空间其实是人类在大自然中创造的一种与自然相隔离或相区别的文化设备。有了这个空间,人的生活与自然地生活就有了本质的区别,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有在这个空间才能得到保护和发挥。以芋头侗寨为例,芋头侗寨共有鼓楼4座,分布形成了上寨、中寨、下寨的中心空间,通过这些鼓楼的年代考察,就可以捋顺出芋头侗寨的村落发展的动态过程。

在侗寨发展的过程中,四通八达的寨内道路构成了村落形态格局的发展骨架,最终决定了侗族村落的空间形态。寨内的道路大多先顺山麓走势或平坝走势形成村寨的主要干道,由主干道延伸出若干次干道,次干道再次派生出多条小径,最终通往各家各户,犹如大树枝干的分布。道路与房屋穿插,路房关系无论怎样变化都共同维持着大地原生地貌生态环境的自然性。民居建筑分布于道路两旁,平行于道路或河流,密集排列、首尾相接,或依山势而上,形成一种自然顺势生长的演变形态。侗寨中民居在沿着寨内道路成组团片区形态,民居房屋之间间隔较小,巷道宽度约在1.7~2.0m左右,房屋屋檐相接,街巷空间狭小,采光较弱。公共建筑点缀在侗寨中,在公共建筑附近,会形成较大的开敞空间,若由民居街巷行走至此,会给人空间豁然开阔之感。

3.4 侗寨整体形态发展模式

沿河道两旁,呈带状延伸

典型的如芋头侗寨(图3.5),其位于今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境,坐落于芋头溪畔的深山幽谷之中,距县城西9公里,发源于太平山的芋头溪流属坪坦河支流,是整个村寨空间的轴线。全寨可分为上寨、中寨、下寨。整个村寨以芋头溪为主线,沿溪两岸呈带状延生发展。牙上寨包含山地村寨的两种布局方式,即民居沿着等高线分别凸向和凹向排列。中寨和下寨则是沿溪水在谷地呈带状延伸分布。

山脉环绕的川谷平地、成组成团

此种发展趋势的侗寨如高步侗寨由高升村、高上村、克中村组成,三个村辖岩寨、秧田、上寨、里边、龙姓、高坪六个屯。高步侗寨处于群山三面环绕之中,整个侗寨分在整体分布形态上来看,分成至少4个组团,并且每个组团至少有一座鼓楼形成该片区的中心。

依山就势、自然衍生

如中步侗寨,其座落在山脉如龙的盘龙山下,依山傍水而建,幢幢民居木楼依山分布,房屋朝向随山势而变,错落有致,自由随意。

建于河流一侧,坐坡朝河

如横岭侗寨,距县城双江镇西南18公里,是一个依山环水的侗寨。村寨距水很近,背靠长满杉树林的山脉,近水朝河,便于生活,在古时动荡时期更易于防御。

4 侗族村落的布局形式

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演变,侗族村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布局形式,通过考察研究,可以将侗寨的布局形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山脊型:是指坐落于山麓脊梁处的村寨,这种村寨有着比较好的居住舒适度,建筑的地势高,通风、光线条件都比较好,其周围的山地非常适合居民开展种植作业。山涧中的泉水溪流,给居民提供了必须的水源,并为居民开展水域养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山脊型村寨中民居建筑,多按山势高低,从上而下呈梯形展开建造。典型的山脊型侗寨如芋头侗寨的上寨部分。

山麓型:指依山傍水而设立于山脚的村寨。这种村寨由于地势束缚较小,村寨中的建筑较为密集,村寨规模较之山脊型要大,但其舒适度要比山脊型差。在村寨后山的山坡上,要种植风水林,宅内建筑的布局一般为典型的侗族村寨布局,在进出村寨的出入口处,要设置寨门。如芋头侗寨的中寨与下寨、阳烂侗寨等,都是较为典型的山麓型侗寨。

平坝型:建在坝子上的村寨。由于地势平缓,视线开阔,寨子一般规模较大,能达到两三百户。村寨中有溪流经过,但是并无山势的庇护,旧时为防强盗的袭扰,寨子周围会修建围墙,寨内布局为典型的村寨布局。平坝型以坪坦侗寨较为典型。

5 侗族村落的构成要素

侗寨空间是由不同层次的空间要素以一定的序列格局结合而成,从性质上考虑,可以将这些构成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包括其直观的街巷、建筑实体等,非物质要素指的是影响或支配物质要素外观、结构或组织形式的内在构成规律,以及审美情趣等等方面的因素,根据其起源,又可以划分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与人文要素。

道路是侗寨形态与格局的骨架,在侗寨中主要起到交通联系作用,可引导人的行动。在坪坦河流域,道路形态在形成和延伸的过程中,呈自发状态,没有固定的规划模式,而以方便出行、结合实地环境为主。寨内道路以步行为主,机动车道路可达村中主要公共建筑,如村中鼓楼、戏台等。街巷基于道路而成,由主要道路延伸至各民居片区。

侗族村落的空间形态以溪河为枢纽发展而来,寨内主要有三种不同形态的水体。一是线性流动的溪河,它是村寨发展的脉络。溪河寨中或寨旁流过,形成丰富的近水空间。造型优美的风雨桥跨河(溪)而建,形成良好的侗寨景观效果。二是面状静止的水塘,它是村寨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作为寨内的消防水源储备,平时可以作为鱼塘使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起到调节微环境的作用。此外还有点状分布的泉井,它是村寨的重要生活水源。湘西地区侗寨都有专门的井亭,并在井亭中置有坐凳供人休憩。这三种不同形式、不同功能的水系结构共同构成了侗族村寨丰富优美的水环境,体现了侗民族注重生态、善于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民族文化。

侗寨中的节点,主要是指村落中一些有特殊用途的公共建筑,并以此类公共建筑为中心形成的空间节点,如寨门、鼓楼和鼓楼坪广场,戏台,风雨桥、道路扩展处和交叉口、桥空间等。这些空间的出现,打破了空间的封闭感,丰富了村落空间层次。这些空间节点与道路系统、水体要素、民居建筑等共同构成了侗族村落的空间序列形态。侗寨的空间序列不仅反映了村落的形态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侗寨发展的时间序列。如芋头侗寨,其空间节点的布局形式体现了其线性、单一的空间序列形式,由于侗寨的发展与侗寨中的节点特别是公共建筑极其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该侗寨发展的动态形式。

坪坦河流域侗寨内的民居布局非常灵活,有的依山就势,有的沿河而建、有的随道路延伸,可形成半合空间、曲巷空间、骑楼空间、三角空间、灰空间、流动空间等,特别是民居形成的曲巷空间,有收有放、有开有合、有宽有窄、有露有盖、有明有暗、有弯有直、有折有曲,构成许多奇特的灰空间与点、线、面结合的流动空间。

6 结语

湘西通道县侗族古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色,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地方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合力作用的支配,随着侗族村落的发展,其空间形态也处于动态演变之中。本文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族村寨为主要的对象,对该地区的主要侗族村落进行了考察研究,探究与挖掘其空间形态的发展规律,研究结论如下:侗族村落的空间形态演变与侗族社会形态有密切的关系,受侗族信仰体系、生产模式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侗族村落的起源特征遵循三种因素考虑:生存防御性原则,依山傍水原则与大分散、小聚居格局分布规律,其中第一条和第二条在湘西地区最为常见。侗族村落空间格局中,围绕鼓楼、戏台等公共建筑形成了村落中心空间,村落的发展以中心空间为发展中心,其整体形态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沿河道呈带状延伸;山脉环绕成组成团;依山就势、自然衍生;建于河流一侧,坐坡朝河。发展过程中,侗族村落空间格局以村落中心空间为发源地,以道路为发展骨架,并有水体空间、节点空间作为点缀。侗族村落空间布局形式主要有山脊型、山麓型和平坝型三种类型。侗族村落空间形态发展的动态过程,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朴素的公益文化与生态理念,这些对于现代景观学与景观规划设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蒋卫平.湘西通道县侗族廻龙风雨桥的装饰艺术与文化特征[J].民族艺术研究,2012(4).

[2]杨颜菲,范伟.侗锦图案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1(24).

[3]吴红宇.侗族鼓楼的文化内涵与功能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0,02(4).

[4]岐周.侗寨鼓楼——侗乡环境公共设施的文化核心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4).

[5]王俊.侗族鼓楼的社会功能和美学内涵[J].云梦学刊,2007(6).

[6]蒋馨岚.侗族建筑文化遗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7]姜思华.湘西南侗传统住宅的空间构成研究[D].湖南大学,2011.

[8]杨洪,黄静,李树棋,刘艳.湖南通道“百里侗文化旅游长廊”开发研究[J].热带地理,2007(5).

[9]李苗.通道侗族村落建筑风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湖南大学,2011.

[10]罗康隆,麻春霞.论侗族民间生态智慧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价值[J].广西民族研究,2008(4).

盘龙河流域空间信息分析 第4篇

1地质概况

卢氏盆地位于卢氏县城附近的洛河两侧,呈NE向“X”状展布,面积约280km2,为山间断陷盆地。卢氏盆地作为华北地台南缘的一个山间盆地,是一个南侧单边下陷的小型山间断陷盆地,其充填样式为河流—湖泊,兼具冲积扇,充填方向以北侧为主,南侧为辅。卢氏盆地古近系分布于卢氏县城附近,与下伏元古界—古生界不整合接触,上被新近系和第四系不整合覆盖。自下而上划分为始新世张家村组、卢氏组和渐新世大峪组,冲积扇多分布于盆地南北边缘。

张家村组(E2zh)分布于盆地北部和东北部,形成时代为中始新世。总体岩性为复成分(杂基)砾岩、细粒长石岩屑砂岩、泥质细粒砂岩、粉砂岩,普遍含钙质结核及淋滤层。横向上岩性、岩相及其沉积环境均有变化,总体为山间盆地初始阶段河流、冲积扇、泛滥平原沉积。

卢氏组(E2l)分布于卢氏盆地中部、西南部,形成时代为晚始新世。总体为一套湖相灰白、灰绿色泥灰(白云)岩、泥岩、粉砂岩夹少量砂(砾)岩的沉积。横向上,盆地中心岩性变化不大,边缘岩性变化较大。

大峪组(E3d)分布于卢氏盆地南部,形成时代为渐新世。为一套河流、泛滥平原、冲积扇相复成分(杂基)砾岩、岩屑砂(粉砂)岩的沉积,个别地段有泥岩、泥灰岩沉积,岩石组合以砾岩—砂(粉砂)岩为主。

2盆地边缘冲积扇划分依据

冲积扇为高密度流快速堆积,它分布的地形地貌比较特殊,本身的岩性岩相较为独特,各个地质体叠覆关系也比较复杂,其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冲积扇一般特征,结合卢氏盆地的特点,确定了卢氏盆地冲积扇的划分依据

2.1地貌特征

多分布于沟口或河口,地形凸出,与周围地形不协调,多以沟口或河口为中心呈扇形展布。

2.2岩性特征

岩性比较单一,多为附近基岩成分,层理一般不明显,各岩性多为过渡关系,一般从沟(河)口向外,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

2.3砾石特征

砾石多呈次棱角状,弱一无分选,附近基岩成分,从沟口向外砾径变小,颗粒或杂基支撑,但在河口冲积扇中,特别是河道沉积,砾石多呈次圆状,略具分选性。

2.4岩相特征

根据岩性及沉积特征,划分不同类型的岩相,分析可能的成因解释,如泥石流、泥流、颗粒流、筛积、主河道、支河道、片流、洪泛沉积等。并根据以上特征识别出扇根、扇中和扇端。

2.5叠覆关系

一般冲积扇都是多次洪水事件所形成,每次事件的规模、所载物质成分、沉积的范围、对下伏地层冲刷程度、持续的时间都有差异,不同冲积扇其沉积特点亦存在差异。

3盆地边缘冲积扇的划分

根据以上关系特征,卢氏盆地可划分出南缘和北缘两个冲积扇系。北缘冲积扇系近北东东向沿盆地北缘分布,除郭家凹冲积扇外,其余由于持续时间短,规模比较小,难以单独表示;南缘冲积扇系近北东向沿盆地南缘及东南缘分布,持续时间长,规模比较大,可识别出范里、南沟口、孙家凹、磨上等5个规模比较大的冲积扇。

3.1郭家凹冲积扇(Egaf)

分布于盆地北缘北苏村郭家凹一带,出露面积约1.2km2,不整合于熊耳群、高山河组、官道口群之上,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可识别出主河道、扇根、扇中。郭家凹以西为主河道,部分地段可见河槽,由崩塌、冲洪积砾岩组成,砾石成分以安山岩、石英细粒砂岩、白云岩为主;郭家凹以东为扇根,呈扇形展布,主要由泥石流杂基砾岩组成,砾石成分同河道沉积;东湾以北为扇中,由泥质砂岩与砂砾岩不厚互层组成,砾石成分与扇根相近,略有磨圆,部分地段发育支河道沉积。扇内部与周边张家村组为过渡关系。

3.2范里冲洪种扇(Efaf)

分布于盆地东南缘范里、田峪沟一带,不整合于熊耳群之上,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出露面积约4.2km2。能识别出扇根、扇中。阳坡根、龙王庙一带为扇根,主要由泥石流杂基砾岩组成,竹园沟一带为扇中,主要由砾岩与砂岩(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组成。其中砾石以安山岩、白云岩、流纹岩为多,扇内部及与周边张家村组为过渡关系。范里冲积扇以其次棱角状砾石、成分相对单一、杂基一颗粒支撑与张家村组能够区分。

3.3南沟口冲积扇(Enaf)

分布于盆地东南缘,不整合于熊耳群之上,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出露面积约1.5km2,可以识别出扇根、扇中。南沟口一带为扇根,主要岩性为泥石流杂基砾岩;西凹一带为扇中,主要岩性为砾岩与砂(泥)岩不等厚互层。其中砾石成分以白云岩和安山岩及片麻岩为主,扇内部及与大峪组均为过渡关系。南沟口冲积扇以次棱角状砾石和杂基支撑区分于大峪组。以其杂基支撑和片麻岩砾岩区别于孙家凹冲积扇。

3.4孙家凹冲洪积(Esaf)

位于盆地南缘南部孙家凹及白家坪一带,出露面积约7km2,不整合于官道口群和熊耳群之上,能识别出扇根、扇中,扇端与大峪组二段不易区分,难以识别。孙家凹一带为扇根,由颗粒流、筛积流组成,砾石成分以白云岩、安山岩为多,约占60%以上。白家坪一带为扇中,由砾岩、泥砂岩不等厚互层组成。扇内部及与大峪组一、二段、南沟口冲积扇及磨上冲积扇为渐变关系,据胶结程度及接触关系看,南口沟、磨上两冲积扇最晚一次沉积晚于孙家凹冲积扇最晚一次沉积。孙家凹冲积扇以(次)棱角状砾石为主区分于大峪组,以其颗粒支撑为主,胶结坚硬区分于其他扇体。

3.5磨上冲积扇(Eanf)

位于盆地南缘中部磨上一带,不整合覆于官道口群、熊耳群之上,部分地段被第四系覆盖,出露面积约1.5km2,可以识别出扇根、扇中。扇根分布于庙沟、赵家岭一带,由泥石流杂基砾岩组成,扇中分布于二叉口、胡家凹一带,由砾岩与粉砂岩砂(泥岩、细砂岩)不等厚互层组成。岩石多呈杂基支撑。扇体内部及与大峪组多呈过渡关系。磨上冲积扇以成分相对单一、棱角状砾石、杂基支撑区分于大峪组,以其具较多碳质板岩、绢云(石英)千枚岩砾石,区别于其他扇体。

4边缘冲积扇沉积环境分析及形成时代讨论

盆地北缘冲积扇大部分形成时代应与张家村组形成时代相近,为中始新世。盆地南缘在整个古近纪不断下陷,地形一直處于陡峭状态,坡降相对大,汇水面积较小,盆地南侧基岩相对破碎,剥蚀区物源范围相对小而丰富,冲积扇大多数规模大,主或支河道不发育,为山口冲积扇。范里冲积扇部分扇中、扇端与张家村组为过渡关系,说明在盆地发育早期(中始新世)就开始接受冲积扇沉积,底基地形比较陡峭,沉积物厚度大,其结束时间应晚于张家村组沉积时间,与南缘其他冲积扇结束沉积时间相近,为渐新世。

南沟口冲积扇、孙家凹冲积扇、磨上冲积扇、吉家牙冲积扇的扇中、扇端,在露头上可见与大峪组呈过渡关系,其部分形成时代应与大峪组形成时间相当,但考虑到现在见到的扇体可能为表层沉积物,在地形如此陡峭的地区,深部应该还有扇体存在,其形成时间可能开始于盆地形成早期,即中始新世,结束大规模沉积时间不早于大峪组沉积时间,即渐新世。

5地质意义

从冲积扇在盆地边沿分布来看,北缘规模小,物源丰富且范围大,为河口冲积扇,大规模沉积发生在中始新世早期;南缘规模大,物源丰富且范围小,为山口冲积扇,大规模沉积开始于始新世,结束于渐新世末期。说明盆地北缘仅在中始新世早期(盆地发育初期),地形较陡峭,而南缘在整个古近纪(盆地整个发育期),地形一直处于陡峭形态。南侧岩层产状除靠近基岩处向北倾外,其余均向南倾,南缘基岩普遍破碎,由于盆地沉积中心自北向南不断南移,北部地层产状向南中等倾斜,南部地层层产状向南极缓倾斜,仅在盆地南缘上部部分地层产状有向北极缓倾斜。显示了盆地基底北侧不断抬升,南侧不断下降,使得早期北部向南原始缓倾地层变成向南中等倾斜,南部向北原始缓倾的地层变成向南极缓倾,仅在盆地南缘上部向北缓倾的地层还没完全变为南倾,只是变得更缓。这对于查明卢氏盆地单边下陷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分析豫西地区地质构造发展史和古地理变迁及气候变化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地质矿产局《河南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9年04月ISBN:7-116-00248-0

盘龙河流域空间信息分析 第5篇

洛泽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根据洛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对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由此提出洛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作 者:张正富 ZHANG Zheng-fu 作者单位:昭通市环境监测站,云南昭通,657000刊 名:环境科学导刊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年,卷(期):28(2)分类号:X522关键词:水质现状分析 污染防治 对策措施 洛泽河流域 昭通

盘龙河流域空间信息分析 第6篇

摘要:以地统计学经典理论分析了开孔河流域不同时期和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矿化度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异特征,揭示其浅层地下水含盐量的时空变异规律.对流域平原区约9 725 km2面积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不同时期(、和)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取得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半方差函数分析,得出该地区地下水矿化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明显的变异性.在空间尺度上,地下水矿化度在开都河中下游地区及其两岸灌区有增加的趋势,在孔雀河灌区沿流域方向自上而下逐渐加重,整体上看,孔雀河流域的地下水盐化要比开都河流域严重.在时间尺度上,研究区地下水随时间推移正向盐渍化加重方向发展.利用地学统计VARIWIN2.2和MAPGIS6.5软件绘制了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分布图,为该地区地下水盐分的管理以及今后防止土壤盐渍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干旱区地下水水质时空演变研究探索新方法.作 者:王水献 王云智 董新光 刘丰 WANG Shui-xian WANG Yun-zhi DONG Xin-guang LIU Feng 作者单位:王水献,董新光,刘丰,WANG Shui-xian,DONG Xin-guang,LIU Feng(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王云智,WANG Yun-zhi(新疆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质勘察分院,新疆,石河子,83)

上一篇:家具厂立项申请报告下一篇:学生体质调查与分析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