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试题库答案

2024-07-13

土地经济学试题库答案(精选6篇)

土地经济学试题库答案 第1篇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地

2、土地的自然供给

3、土地的经济供给

4、土地需求

5、级差地租

6、绝对地租

7、地租

8、地价

9、土地利用

10、土地集约利用

11、土地的规模利用

12、土地的利用规模

13、土地利用计划

14、土地计划利用

15、可持续发展

16、土地可持续利用

17、土地人口承载力

18、土地所有制

19、土地使用制

20、产权

21、土地所有权

22、土地使用权

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二、名词辨析 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

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土地经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土地经济学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土地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

A、功能的永久性

B、供给的稀缺性

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

A、土地储备制度

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

C、土地登记制度

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

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

A、气候条件

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

C、交通条件

D、社会需求

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

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

B、人均粮食占有量

C、土地的利用率

D、人均耕地占有量

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

A、屠能

B、马克思

C、詹姆斯.安得森

D、萨伊

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

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

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

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

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7、在我国

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

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

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

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

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

8、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 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

A、贴现系数法

B、投资回收期法

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

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

9、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说法错误的是:()

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

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

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与生产关系无关

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

A、地区性

B、唯一性

C、层次性

D、适应性

五、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

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

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

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E、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有:()

A、从经济实质上看

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

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

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 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

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

A、市场经济环境

B、土地产权明晰

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

D、必要的土地法规

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

4、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先调查、评价、规划 后开发利用

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 统筹安排用地比例

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

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

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

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TPP也达到最大值

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

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

E、理性的生产者

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

6、土地价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

A、公平原则

B、收益最大化原则

代原则

D、预期收益原则

E、供需原则

7、国有企业改革中

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包括:()

A、出让

B、保留行政划拨

作价入股

D、授权经营

E、租赁

C、替

C、8、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 正确的有:()

A、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

B、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

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

D、很难改变用途

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

9、下列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有:()

A、所谓总量 是指耕地数量的总和

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

C、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区域性

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

E、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总和不变

10、下列关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种说法 正确的有:()

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

B、我国境内外的一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都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

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 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

D、土地使用权出让

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 但经营性用地 只能采取招标和拍卖

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 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

六、简述题

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

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

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

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

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

10、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含哪些内容?

七、论述题

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

2、如何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格的?

4、论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及原因

5、请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该市的城市规划?

6、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善?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 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 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

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3、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

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

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

4、土地需求: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

5、级差地租: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

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6、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

7、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8、地价: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 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

9、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

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10、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 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11、土地的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 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 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

12、土地的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

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13、土地利用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 做出统筹安排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14、土地计划利用: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

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计划 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

15、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危害

16、土地可持续利用:既指满足当代人对土地利用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同时也不损害当代人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它利益

17、土地人口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投入水平下

用于农业生产的全部土地的生产潜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18、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

即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对土地的占有形式 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

19、土地使用制: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 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产权: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地役权

21、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 是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 可以细分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能

22、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

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

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

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

二、名词辨析

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被最终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

绝对地租是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级差地租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绝对地租来源是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

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 也就是在一定技术条件和投入水平下 一定面积土地上所获得的收入

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 是土地的自然属性

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土地市场运行模式是由土地制度所决定的一种土地市场结构 在不同模式下 土地按不同形式交易

土地市场运行机制是指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一定轨道和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

其核心是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决定机制

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蕴藏在土地市场模式中 并由其决定

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由土地肥力或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的差异带来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两者实质一致

都是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

级差地租Ⅱ要以级差地租Ⅰ为前提和基础 从历史上看

级差地租Ⅰ的产生先于级差地租Ⅱ 从一定时期的运动看

级差地租Ⅰ也是级差地租Ⅱ的出发点

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

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 因此

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错误

两者是有关系的

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 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 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正确 在某一土地市场 当土地价格持续上升 土地供给量增加 需求减少

一部分土地卖不出去

土地价格就会下降;当土地价格持续下降 土地需求增加 供给减少 出现短缺 土地价格就会上升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 收益减少

错误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收益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 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

错误

土地利用规模和土地规模利用不是相同的概念 前者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的数量的大小 而后者则主要是偏重对土地的使用 即尽可能地使土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 至少应该处于报酬不变的阶段 以获得最佳的土地规模效益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错误

农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布局提高区位地租和经营收益 不同的区位

其土地利用类型和集约化程度也不同 运费是影响农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却不是唯一因素;工业区位论是通过对运费、劳动费、集聚因素的综合分析 来寻求工业最优区位

以减少产品生产成本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错误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并不等同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

前者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

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其出让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而后者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

包括出售、交换与赠与 其转让主体无限制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A)

A、功能的永久性

B、供给的稀缺性

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C)

A、土地储备制度

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

C、土地登记制度

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

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D)

A、气候条件

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

C、交通条件

D、社会需求

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

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B)

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

B、人均粮食占有量

C、土地的利用率

D、人均耕地占有量

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

A、屠能

B、马克思

C、詹姆斯.安得森

D、萨伊

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B)

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

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

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

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7、在我国

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D)

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

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

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

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

8、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 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A)

A、贴现系数法

B、投资回收期法

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

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

9、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说法错误的是:(B)

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

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

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与生产关系无关

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B)

A、地区性

B、唯一性

C、层次性

D、适应性

五、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

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ABD)

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

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E、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有:(ABCDE)

A、从经济实质上看

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

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

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 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

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ABCDE)

A、市场经济环境

B、土地产权明晰

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

D、必要的土地法规

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

4、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先调查、评价、规划 后开发利用

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 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 统筹安排用地比例

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

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CD)

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

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TPP也达到最大值

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

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

E、理性的生产者

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

6、土地价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ACDE)

A、公平原则

B、收益最大化原则

C、替代原则

D、预期收益原则

E、供需原则

7、国有企业改革中

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包括:(ABCDE)

A、出让

B、保留行政划拨

C、作价入股

D、授权经营

E、租赁

8、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 正确的有:(ABD)

A、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

B、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

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

D、很难改变用途

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

9、下列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有:(BCD)

A、所谓总量 是指耕地数量的总和

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

C、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区域性

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

E、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总和不变

10、下列关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种说法 正确的有:(BDE)

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

B、我国境内外的一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都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

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 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

D、土地使用权出让

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 但经营性用地 只能采取招标和拍卖

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 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

六、简述题

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 就需要土地作为生存场所 需要土地提供粮食、衣料等 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外两大类 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 人口增长

自然就要求增加食物

进而要求增加农业用地;建房、修路及各种设施用地也会大量增加 总之

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 而土地总量却在一直在减少 所以我们要提高土地利用率

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很多

其中基本的因素有: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社会需求;产品价格;土地利用计划;土地供给者的行为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

(1)市场决策由微观经济主体做出 多考虑局部、当前利益

容易忽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

(2)市场不能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外部不解决性问题;

(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4)对于不按市场机制运作的部门 市场配置无能为力;

(5)土地在中国农村还带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

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就是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某种轨道、某种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 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

(1)在自由市场经济中

经济的运行全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 这就是市场机制 土地市场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 地价完全由市场的供给、需求来决定 同时

价格又通过自身的变动 来灵活地调节土地的供求关系 使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在这种市场中 政府不做任何干预

(2)所谓计划机制

是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 通过各种计划方式

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进行规范、调节和控制 这种机制以国家的宏观目标为依据 从而克服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 但缺乏市场机制所有的灵敏性 在市场中

计划机制主要是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 协调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

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1)农业土地的集约利用

①增加复种指数 提高全年光能利用率

②增加单产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

③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

提高土壤潜在生产力

④多层次利用光能空间 进行立体开发

提高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率

(2)非农用土地的集约利用就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经济效益

①应适当控制大城市 适度发展中小城市 城镇适当集中

建立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 充分发挥城市规模效益 节省城市建设用地;

②在城市内部 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 进行综合利用

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保证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

城市土地利用要向地上空间发展 实行立体作用

在保持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和高度

③城市土地利用还应向地下发展

修筑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

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土地上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 以获得土地的最佳报酬 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提高土地利用率

目的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效益 应着重于:

(1)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城市规模的大小有关 城市规模过大或过小

都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正常发挥 因此要建立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结构 城市规模效益 节省城市建设用地

(2)在城市内部 也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 进行综合利用;其次 要向地上空间发展 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和高度

(3)向地下发展

修筑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

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

所谓集聚经济是指

将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点所得到的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其表现为:

(1)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 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更多的公共服务 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3)企业和人口的集聚 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益

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

农业区位理论的核心是农业土地的区位地租

这一理论对于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大;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 围绕每一个城市或城市体系

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结构体系 按照农业区位理论进行农业布局 可以获取最大的区位地租 使农业经济总体效益最大

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

所谓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它包括:

(1)土地所有权

即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其具有完全性、排他性、恒久性、归一性、社会性的属性

(2)土地使用权

依法对一定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

(3)土地租赁权

是指土地所有权人或土地使用权人通过契约将土地占有权、狭义的土地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转让给他人

(4)土地抵押权

土地收押人对于土地抵押人不转移占有并继续使用收益而提供担保的土地

在债务不能履行时可将土地的拍卖价款作为受清偿的担保物权

(5)地役权

是在土地所有权上设定的一种他项权利

包括建筑支持权、采光权、取水权、眺望权、道路通行权等

(6)土地继承权、地上权、土地发展权等

10、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含哪些内容?

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在不改变城市土地国有的条件下

采取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有偿、有期限地出让给土地使用者;

(2)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权在使用年限内可以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 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3)需要继续使用的 经批准 期限可以延长

同时按当时市场情况补交地价

七、论述题

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

土地计划利用是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 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计划 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

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

(1)市场自身的局限性---市场失灵

由于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以及信息不完全的存在 市场配置具有其局限性 因此有必要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2)土地自身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土地的自然属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土地位置固定和质量差异的特性

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 决定了土地必须实行计划利用

土地的经济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以确定数量有限的、适合某种用途的土地的利用方式;土地不同用途之间的非合理性转变往往产生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3)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要求土地必须计划利用

2、如何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来看(1)应该使土地权属具体化 即要将现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形式

具体落实到每块土地上;(2)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或代表 作者认为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原则上应由独立核算的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来充当;(3)土地的集体所有者组织除应拥有比较完整的土地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外 还应拥有比较完整的土地处分权 即出卖、出租、出包、入股、抵押等权能

以便使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所有权权能能够比较充分地实现 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集体所有制

从而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及顺畅地流动和集中

从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方面看(1)应该明确承包经营权的性质 既不能否认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要求

也要使承包经营权变成真正的使用权;(2)完善承包经营权的权能结构

应将承包经营权应有的买卖、转让、入股、转租、抵押等各项权利完全赋予承包经营权的内涵 使之成为一完整的土地使用权 以利于土地使用权权利的充分实现(3)土地承包期长期化

制定一个较长期限是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土地使用权的根本保证(4)使承包经营权债权物权化(5)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能够发挥土地市场的作用 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格的?

影响土地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 凡是影响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或影响地租收益和土地还原利率的一切因素都是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

我们把这些因素分为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三类

(1)一般因素

指影响土地价格的一般的、普遍的、共同的因素 它对土地价格的总体水平产生影响 它包括:

①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决定土地市场的形态、土地供给及利用方式等 因而决定地价

②城市规划

土地因其用途和利用程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收益能力 即地租水平

而决定土地用途和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市规划 同一宗土地 规划为商业用途

其地价水平一般高于居住用途

③城市性质与宏观区位

城市性质不同 土地价格的总体水平也不同

其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向和形式 决定了土地的总需求 从而影响地价总水平同时

土地所处的宏观区位不同 其价格总水平也不同

如处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其城市地价总水平就不同

④ 土地利用计划

土地利用计划影响土地的供给 进而影响地价

⑤土地相关政策

主要有房地产开发政策、地价政策、与土地相关的税收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单一或综合实施 对地价影响较大

⑥人口状态

主要包括人口素质、人口密度和家庭人口结构等几方面 人口密度越大 家庭越小型化 土地需求就越大 地价水平就越高 人口素质好 地价就高

⑦经济发展状况

主要指经济发展速度、财政收支状况、储蓄投资水平、居民消费能力等 经济发展越快 一般地价水平越高

⑧社会安定状况

主要指国内政治局面、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国际环境状况、社会治安状况等 一般情况下

国内政局稳定、国际上和平与发展在为主流 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地价水平就上涨

(2)区域因素

区域因素是指对区域地价有总体影响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它包括:

①位置

区域位置指该区域在市场中所处的经济区位 它用时间和空间来衡量 一般地讲

与正效应因素(如商业中心)距离越近地价就越高 反之则越低

②基础设施条件

主要指对外交通、通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用事业服务设施的好坏和设备程度

③规划限制

城市规划对地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区域的土地利用性质、用地结构、用地限制条件等方面

④环境质量

主要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因素 包括地质、地势、水文、风向、社会治安、居民素质、人地比例、景观等

(3)个别因素

个别因素是宗地本身的条件和特征对宗地地价有影响的因素 如宗地面积、位置、形状、临街宽度、宗地开发程度、土地利用状况及规划条件、土壤肥力和地质条件等 土地用途不同

各因素对地价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如宗地位置和临街宽度对商业用途特别重要 而地质条件和土地规划限制则对居住用地影响很大

4、论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及原因

(1)级差地租:

①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自然力,即优越的自然条件 但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 仅是形成超额利润的自然基础 因为它是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自然基础

②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由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正是由于这种有限的优越自然条件被部分经营者垄断 因而能获得持久而稳定的超额利润 而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条件下 这部分超额利润就要转化为级差地租 归土地所有者占有

③级差地租因为形成条件的差异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土地肥力的差异和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差异是形成级差地租Ⅰ的条件

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 即为级差地租Ⅱ

(2)绝对地租:

①绝对地租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

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由于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成为其他部门向农业转移资本的一个障碍 如果不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绝对地租 资本就不能转向农业部门 即使最劣等的土地也是这样

②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是农业中能够形成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实体)的条件

③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是使超额利润保留在农业部门内部并使之转化为绝对地租的原因

(3)垄断地租:

①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某些土地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

能够生产某些特别名贵又非常稀缺的产品 这些产品就可以按照不仅大大超过生产价格 而且也超过其价值的垄断价格出售

②这种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

由于土地所有者拥有对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地所有权 因而转化为垄断地租 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

5、请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该市的城市规划?

在城市土地利用中 存在着明显的功能分区 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

各功能区的形成是城市土地区位利用的结果 可以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供指导 因此

城市土地功能分区是指导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

(1)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布局设想

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理论

即圈层说和级差地租理论认为:距市中心越近的圈层土地面积越小 级差地租越高;而不同行业支付地租的能力不同 根据城市内各种不同功能单位支付地租的能力曲线 可以划分出其各自的合理分布范围

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5种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设想

a、圈层布局设想

b、三维布局设想

c、扇形布局设想

d、多核心布局设想

e、多中心布局设想

(2)以成都市的城市规划为例

2004年成都市正式启动了新一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修编 完成了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基本确定了成都市空间发展的总体格局和战略方向.a、范围:

在此次总体规划修编中

城市的规划范围将由以往的三个层次简化为两个层次 即为成都市区(市区)和成都市除市区以外的市域

其中成都市区面积将由以往的598平方公里扩大到3681平方公里 整整扩大6倍,包括中心城区、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双流、温江、郫县

b、布局:

“一核”变“三核”:变“圈层式”为“扇叶式” 新总体规划制定并积极实施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决策 着力建设城东和城南两个副中心 将原有的一个“核”变成三个“核” 城市结构将由现在的密集“圈层式”向疏密结合的“扇叶式”、单一中心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根据修编后的城市总体规划

全市被划分为三个圈层:五城区及高新区为中心城;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华阳、双流、温江、郫县等7个城市组团为近郊区 并与中心城共同构成成都的主城区;远郊区则包括都江堰、邛崃、彭州、崇州、金堂、大邑、蒲江、新津四市四县

c、结果:修编工作完成后 成都市将按最新总体规划发展生产 一方面着力打造6个城市片区中心 拉开城市结构

重点发展南、东、北三个新城;另一方面 今后的旧城区(主要是中心城)将以CBD功能为主 发展写字楼、商务楼等

而原来旧城区的一些行政机关、居住区域将往周边区域拓展 以疏解城市功能 带动新区发展 另外

目前的120多个工业开发区将逐步外迁

并通过整合、合并等形式整合为20多个工业基地

总之

通过新一轮修编成都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将日趋完善 城市结构更加优化

从而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6、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善?

(1)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

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 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① 级差地租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被最终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

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级差地租包括级差地租Ⅰ(由于土地肥力差异和距离市场远近而形成)和级差地租Ⅱ(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形成)

② 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是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其来源是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③ 垄断地租

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用转化成的地租 其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者拥有对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地所有权 尤其是

随着城市土地的日益稀缺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性不断增强 垄断地租成为建筑地段地租的主体部分

(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地租

① 社会主义级差地租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形成级差地租的客观物质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仍然存在着 由于其形成

有各种不同因素在起作用 因此在分配时要统筹兼顾 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

一、在提及所有制条件下

级差地租Ⅰ主要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级差地租Ⅱ主要由承包农户所得;由于国家进行了投资和建设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的一部分应归国家所有

二、在土地国有制条件下

级差地租Ⅰ因全部归国家所有;级差地租Ⅱ主要归土地使用者所有 国家也应得到一部分

② 社会主义绝对地租

社会主义制度下 绝对地租是客观存在的

原因:农业的有机构成大大低于工业;存在着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并要求在经济上加以实现;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3)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在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运用

① 地租范围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 由于地租的存在

即土地所有权要在经济上得到体现 因此土地必须实行有偿使用

大力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或挂牌

金融、商业、房地产、娱乐、旅游等经营性、盈利性用地或其他有竞价条件的用地

都必须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

② 要体现土地的级差地租 实现土地产权主体的合法利益 必须使土地产权明晰化 尤其是农村集体土地

由于目前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即土地所有权主体也不够明确

土地经济学试题库答案 第2篇

1,土地

2,土地发展权

3。市场比较法

4判断改错题,1。土地所有权是依法对土地进行占有、使用并取得部分土地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

2。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3。土地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土地的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4。承租人对土地的使用条件是以承租人的意志而规定的。()

5。工业、商业和住宅用地的供求关系的一般性表现为:如地价上升,则供给增加,需求下降。()

6。适用于新开发土地的价格评估方法是市场比较法。()

7。土地国家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土地权属管理和土地法制管理等。()

8。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土地资源的投人增长幅度往往小于上地资源的投人增长幅度。()

9.在土地规模的扩大与规模报酬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中,递增土地规模报酬是指土地规模扩大的幅度小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

10。在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政策目标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

A.集体所有B。国家所有

C。个人所有D。社会所有

2。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是()。

A。市场原理B。价格理论

C.营销理论D。区位理论

3。土地的()基本无弹性。

A。经济供给B。自然供给

C。土地需求D.土地供给

五、问答题

1.如何切实有效的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经济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3篇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 约定借款期限自2010年3月25日起至2011年3月24日止。借款到期后, 乙银行一直未向甲公司主张过债权, 直至2013年4月15日, 乙银行将该笔债权转让给丙公司并通知了甲公司。2013年5月16日, 丁公司通过公开竞拍购买并接管了甲公司。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A.因乙银行转让债权通知了甲公司, 故甲公司不得对丙公司主张诉讼时效的抗辩B.甲公司债务的诉讼时效从2013年4月15日起中断C.丁公司债务的诉讼时效从2013年5月16日起中断D.丁公司有权向丙公司主张诉讼时效的抗辩

2.无权代理人甲以乙公司的名义与不知情的丙公司签订食用油买卖合同, 以次充好, 将劣质食用油卖给丙公司。合同中没有约定仲裁条款。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A.如果乙公司追认, 则丙公司有权通知乙公司撤销该合同B.如果乙公司追认, 则丙公司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合同C.无论乙公司是否追认, 丙公司均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合同D.无论乙公司是否追认, 丙公司均有权要求乙公司履行该合同

3.甲、乙结婚后购得房屋一套, 仅以甲的名义进行了房屋产权登记。后来甲、乙感情不和, 甲擅自将该房屋以市场价格出售给不知情的丙, 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A.买卖合同有效, 房屋所有权未转移B.买卖合同有效, 房屋所有权已转移C.买卖合同无效, 房屋所有权未转移D.买卖合同无效, 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4.甲与乙订立房屋租赁合同, 约定租期为5年。1年后, 甲将该房屋出售给丙, 但未通知承租人乙。不久, 乙以其优先购买权受到侵害为由, 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甲与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A.甲出售房屋无须通知乙B.甲出售房屋应当征得乙的同意C.丙有权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D.甲侵害了乙的优先购买权, 但甲与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5.甲有件玉器, 欲转让, 与乙签订合同, 约好10日后交货付款。第二天, 丙见该玉器, 愿以更高的价格购买, 甲遂与丙签订合同, 丙当即支付了80%的价款, 约好3天后交货。第三天, 甲又与丁订立合同, 将该玉器卖给丁, 并当场交付, 但丁仅支付了30%的价款。后乙、丙均要求甲履行合同, 诉至人民法院。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A.人民法院应认定丁取得了玉器的所有权B.人民法院应支持丙要求甲交付玉器的请求C.人民法院应支持乙要求甲交付玉器的请求D.第一份买卖合同有效, 第二份买卖合同、第三份买卖合同均无效

6.甲、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 约定违约方应向对方支付18万元的违约金。后甲违约, 给乙造成实际损失15万元。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A.甲应向乙支付违约金18万元, 不再支付其他费用或者赔偿损失B.甲应向乙赔偿损失15万元, 不再支付其他费用或者赔偿损失C.甲应向乙赔偿损失15万元并支付违约金18万元, 共计33万元D.甲应向乙赔偿损失15万元及其利息

7.甲公司向乙公司转让了一项技术秘密。技术转让合同履行完毕后, 经查该技术秘密是甲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从丙公司获得的, 但乙公司对此并不知情, 且支付了合理对价。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A.技术转让合同有效, 但甲公司应向丙公司承担侵权责任B.技术转让合同无效, 甲公司和乙公司应向丙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C.乙公司可在其取得时的范围内继续使用该技术秘密, 但应向丙公司支付合理的使用费D.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返还其支付的对价, 但不能要求甲公司赔偿其因此受到的损失

8.下列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的表述中, 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

A.经理应由股东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B.经理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C.经理负责制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方案D.经理可以出席董事会会议, 并有表决权

9.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设立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章程规定注册资本为100万元, 甲于公司设立时缴付出资40万元, 乙、丙则需在公司设立后第二年各自缴付出资30万元。公司章程对利润分配无特别规定。设立当年, 公司实现可分配利润10万元。下列关于该年度利润分配的表述中, 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

A.股东出资尚未缴足, 公司不得分配利润B.甲应分得4万元, 乙、丙各3万元C.甲应分得10万元, 乙、丙不得分配D.甲、乙、丙应平均分配

10.新余有限责任公司共有股东4人, 股东刘某为公司执行董事。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 在公司章程无特别规定的情形下, 刘某可以行使的职权是 () 。

A.决定公司的投资计划B.否决其他股东对外转让股权行为的效力C.决定聘任公司经理D.决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

11.下列关于股东或者合伙人知情权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A.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有权查阅并复制公司会计账簿B.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有权查阅并复制董事会会议记录C.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以知情权受到侵害为由, 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D.普通合伙人有权查阅合伙企业会计账簿等财务资料

12.香根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有股东甲、乙、丙三人, 分别持股51%、14%和35%。经营数年后, 公司又开设一家分店, 由丙任负责人。后因公司业绩不佳, 甲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 股东会作出决议将公司的分店转让。对该决议, 丙不同意。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A.丙可以以该决议程序违法为由, 主张撤销B.丙可以以该决议损害其利益为由, 提起解散公司诉讼C.丙可以要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D.公司可以以丙不履行股东义务为由, 以股东会决议解除其股东资格

13.某上市公司董事吴某, 持有该公司6%的股份。吴某将其持有的该公司股票在买入后的第5个月卖出, 获利600万元。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 关于此收益, 下列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 。

A.该收益应当全部归公司所有B.该收益应由公司董事会负责收回C.董事会不收回该收益的, 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限期收回D.董事会未在规定期限内执行股东关于收回吴某收益的要求的, 股东有权代替董事会以公司名义直接向法院提起收回该收益的诉讼

14.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 某上市公司的下列事项中, 不属于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是 () 。

A.增加注册资本的计划B.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C.财务总监发生变动D.监事会共5名监事, 其中2名发生变动

15.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 下列对要约收购的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 。

A.收购人在要约收购期内, 不得卖出被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B.在收购要约约定的承诺期限内, 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C.收购要约期限届满前15日内, 收购人不得变更收购要约, 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D.在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前5个交易日内, 预受股东不得撤回其对要约的接受

16.下列关于破产管理人的表述中, 符合破产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

A.个人担任管理人仅限于小额破产案件B.破产管理人可以由人民法院或者债权人会议聘任C.破产管理人的报酬由破产管理人与债权人会议协商确定D.破产管理人的报酬及收取情况, 应列入破产财产分配方案

17.根据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关于债权人会议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A.债权人会议是一个独立的民事权利主体B.债权人会议为决议机关和执行机关C.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有义务列席债权人会议D.债权人会议应有债务人的工会代表参加, 其有权对所有事项发表意见和表决

18.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 关于票据保证的下列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 。

A.票据上未记载保证日期的, 被保证人的背书日期为保证日期B.未记载被保证人名称的已承兑汇票, 承兑人为被保证人C.保证人为2人以上的, 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D.保证人清偿票据债务后, 可以对被保证人及其前手行使追索权

19.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 某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的下列事项中, 董事会有权直接决定的是 () 。

A.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B.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C.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D.分配利润

20.根据《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国有股东通过证券交易系统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时, 下列情形中, 应当事先报批的是 () 。

A.总股本为8亿股的上市公司, 国有控股股东在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内累计净转让股份的比例为上市公司总股本的4%, 且不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B.总股本为15亿股的上市公司, 国有控股股东在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内累计净转让股份的数量为4 000万股, 且不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C.总股本为20亿股的上市公司, 国有控股股东在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内累计净转让股份的比例为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 且不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D.国有参股股东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在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内累计净转让股份比例为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

21.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各项中, 属于法律禁止的纵向垄断协议的是 () 。

A.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B.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C.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D.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22.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关于合营企业的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 。

A.合营各方可在章程中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配利润B.合营企业应设立董事会并作为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C.合营企业章程中不得约定由总经理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D.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23.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有关投资者股权质押的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 。

A.投资者可以质押未缴付出资部分的股权B.在质押期间, 出质投资者作为企业投资者的身份不变, 未经出质投资者和企业其他投资者同意, 质权人不得转让出质股权C.未经质权人同意, 出质投资者不得将已出质的股权转让或再质押D.未按规定办理审批和备案的质押行为无效

24.根据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关于保障措施的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 。

A.商务部虽未收到采取保障措施的书面申请, 但有充分证据认为国内产业因进口产品数量增加而受到损害的, 也可以决定立案调查B.商务部根据调查结果, 可以作出初裁决定, 也可以直接作出终裁决定, 并予以公告C.临时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 自临时保障措施决定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 不得超过4个月D.在任何情况下, 一项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及其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0年

二、多项选择题

1.甲向乙借款, 欲以轿车作担保。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A.甲可就该轿车设立质权B.甲可就该轿车设立抵押权C.就该轿车的质权自登记时设立D.就该轿车的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2.甲乙约定卖方甲负责将所卖货物运送至买方乙指定的仓库。甲如约交货, 乙验收收货, 但甲未依约将产品合格证和原产地证明文件交给乙。乙已经支付80%的货款。交货当晚, 因山洪暴发, 乙仓库内的货物全部毁损。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A.乙应当支付剩余20%的货款B.甲未依约交付产品合格证与原产地证明, 构成违约, 但货物损失由乙承担C.乙有权要求解除合同, 并要求甲返还已支付的80%货款D.甲有权要求乙支付剩余的20%货款, 但应补交已经毁损的货物

3.陈某租住王某的房屋, 租期至2010年8月。王某欠陈某10万元货款, 应于2010年7月偿付。至2010年8月, 王某尚未清偿货款, 但要求收回房屋并请求陈某支付1万元到期租金。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关于陈某的权利的表述中, 不正确的有 () 。

A.陈某可以留置该房屋作为担保B.陈某可以出售房屋并优先受偿C.陈某可以应付租金抵销1万元货款D.陈某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而不交还房屋

4.甲、乙、丙、丁以普通合伙企业的形式开了一家餐馆。就该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 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A.如合伙协议未约定, 则甲等四人均享有对外签约权B.甲等四人可决定任命丙为该企业的对外签约权人C.不享有合伙事务执行权的合伙人, 以企业名义对外签订的合同一律无效D.不享有合伙事务执行权的合伙人, 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可担任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5.甲、乙、丙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 制定了公司章程。在公司章程中约定的下列事项中, 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 。

A.甲、乙、丙不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红利B.甲、乙、丙不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C.由董事会直接决定公司的对外投资事宜D.由董事会直接决定其他人经投资而成为公司股东

6.甲上市公司拟聘请独立董事。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候选人中, 没有资格担任该公司独立董事的有 () 。

A.王某, 因侵占财产被判刑, 3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B.张某, 甲上市公司投资的某全资子公司的法律顾问C.赵某, 个人负债100万元到期未清偿D.李某, 甲上市公司某监事的弟弟

7.某上市公司拟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情形中, 应当提交并购重组委审核的有 () 。

A.上市公司拟出售全部经营性资产, 同时购买其他资产B.上市公司拟出售资产的总额和购买资产的总额占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均达到60%C.上市公司拟出售资产的总额和购买资产的总额占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均达到80%D.上市公司拟向收购人购买的资产总额, 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90%

8.2013年3月, 债权人甲公司对债务人乙公司提出破产申请。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A.甲公司应提交乙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证据B.甲公司应提交乙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证据C.乙公司就甲公司提出的破产申请, 在收到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7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D.如乙公司对甲公司所负债务存在连带保证人丙公司, 则乙公司可以以丙公司具有清偿能力为由, 主张其不具备破产原因

9.尚友有限责任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 决定依照《企业破产法》进行重整。关于重整计划草案, 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A.在尚友公司自行管理财产与营业事务时, 由其自己制作重整计划草案B.债权人参加讨论重整计划草案的债权人会议时, 应按法定的债权分类, 分组对该草案进行表决C.出席会议的同一表决组的债权人过半数同意重整计划草案, 即为该组通过重整计划草案D.2/3以上表决组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重整计划即为通过

10.甲公司在与乙公司交易中获得由乙公司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一张, 付款人为丙银行。甲公司向丁某购买了一批货物, 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丁某以支付货款, 并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后丁某又将此汇票背书给张某, 张某在向丙银行提示承兑时遭拒绝。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 张某可对其行使追索权的有 () 。

A.丁某B.乙公司C.甲公司D.丙银行

11.甲、乙公司是某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下属的两个国有独资公司, 丙公司为甲公司总经理丁实际控制的私营企业。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交易中, 须经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的有 () 。

A.甲公司以市场价格转让机器设备给乙公司B.甲公司以市场价格转让机器设备给丙公司C.甲公司为乙公司的小额银行贷款提供担保D.甲公司为丙公司的小额银行贷款提供担保

12.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各项中, 属于对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有 () 。

A.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B.总资产周转率C.利润总额D.经济增加值

13.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情形中, 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有 () 。

A.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为推广新产品进行促销时,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B.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 限定交易相对人不得与其竞争对手进行交易C.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D.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 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14.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 下列各项中, 属于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的有 () 。

A.适应市场需求, 能够提高产品档次的项目B.属于国家逐步开放的产业的项目C.产品全部直接出口的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D.从事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勘探的项目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1】

甲上市公司 (以下简称“甲公司”) 于2006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股本总额为18 000万股。2014年7月4日, 甲公司发布公告, 甲公司拟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3 000万股普通股, 同时首次公开发行优先股。其发行优先股方案的部分要点如下:

(1) 本次拟公开发行优先股5 000万股, 拟募集资金50亿元。

(2) 本次拟发行的优先股每股面值100元, 按面值平价发行。

(3) 本次拟发行的优先股固定股息率为5%。

(4) 本次拟发行的优先股采取一次核准、分期发行的形式, 自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 6个月内实施首次发行, 且发行数量不少于总发行数量的50%, 剩余数量在24个月内发行完毕。

已知, 甲公司2014年6月末的净资产为108亿元, 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为2.60亿元。

2014年7月28日, 甲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对“为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而回购普通股”事项进行表决。出席本次股东大会的普通股股东所持有的表决权为12 000万股, 赞成票为9 000万股、反对票为3 000万股。7月29日, 对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王某书面要求甲公司以合理价格回购其股份, 被甲公司拒绝。

2014年7月30日, 甲公司将“减少注册资本”事项通知了已知的债权人, 但未在报纸上进行公告。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 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公司拟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发行数量和募集资金额是否符合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2) 甲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是否构成本次优先股发行的法定障碍?并说明理由。

(3) 甲公司临时股东大会通过的“为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而回购普通股”的决议是否符合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4) 甲公司拒绝回购王某股份的做法是否符合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5) 甲公司在减少注册资本的过程中对债权人的通知程序是否符合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案例2】

甲公司将1台挖掘机出租给乙公司, 租金共计10万元。为担保乙公司依约支付租金, 丙公司担任保证人, 丁公司以其机器设备设定抵押。经甲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口头同意, 乙公司将6万元的租金债务转让给戊公司。之后, 乙公司为资金周转将挖掘机分别以45万元和50万元的价格先后出卖给A公司和B公司, A公司和B公司均已付款, 但乙公司均未依约交付挖掘机。

因戊公司、乙公司一直未向甲公司支付租金, 甲公司便将挖掘机以48万元的价格出卖给王某, 约定由乙公司直接将挖掘机交付给王某, 王某首期付款20万元, 尾款28万元待收到挖掘机后分两次支付。此事, 甲公司通知了乙公司, 乙公司表示同意。

王某未及取得挖掘机便死亡。王某临终立下遗嘱, 其遗产由其子大王和小王继承, 遗嘱还指定小王为遗嘱执行人。因大王一直在外地工作, 同意王某遗产由小王保管, 但未进行遗产分割。在此期间, 小王未告知大王, 便将挖掘机以50万元的市场价格卖给不知情的方某。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 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 当A公司以乙公司在订立合同时对挖掘机无权处分为由, 主张其与乙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时, 能否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

(2) 当乙公司和戊公司均未向甲公司履行到期债务时, 如果当事人对担保责任的承担顺序事先未约定, 甲公司能否首先要求丙公司承担担保责任?甲公司能否要求丙公司就全部10万元的债务承担担保责任?如果丙公司承担了担保责任, 能否向丁公司进行追偿?并分别说明理由。

(3) 在王某死亡之前, 王某是否已经取得了该挖掘机的所有权?并说明理由。

(4) 方某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取得该挖掘机的所有权?

【案例3】

甲公司以10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订购一台机床, 根据合同约定, 2014年4月1日, 甲公司签发一张以乙公司为收款人、金额为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 (A银行已经承兑) , 到期日为2014年7月1日。

2014年4月4日, 乙公司的银行承兑汇票丢失, 被B拾得。4月5日, B伪造了乙公司的签章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知情的丙公司, C以乙公司为被保证人进行了票据保证的记载并签章 (保证人C在票据上记载了“保证”字样并签章) 。

4月10日, 丙公司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善意无过失的丁公司, 以支付货款。4月12日, 丁公司在戊公司的胁迫下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戊公司。

7月4日, 戊公司持票向A银行提示付款, A银行在明知戊公司不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况下, 仍向戊公司支付了100万元的票款。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 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 丙公司是否取得了票据权利?并说明理由。

(2) 丁公司是否取得了票据权利?并说明理由。

(3) A银行在明知戊公司不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况下, 仍向戊公司支付了100万元的票款, 丁公司的票据权利是否因此而消灭?并说明理由。

(4) 假设丁公司对戊公司提起票据返还诉讼并胜诉, 丁公司重新取得票据后, 如果丁公司向承兑人A银行请求付款而遭到拒绝, 在保全其票据权利后, 丁公司能否向乙公司和B行使追索权?并分别说明理由。

(5) 假设丁公司对戊公司提起票据返还诉讼并胜诉, 丁公司重新取得票据后, 如果丁公司向承兑人A银行请求付款而遭到拒绝, 在保全其票据权利后, 丁公司能否向C行使追索权?并说明理由。如果C对丁公司承担了票据责任后, C可以向哪些当事人行使再追索权?

【案例4】

甲上市公司 (以下简称“甲公司”) 于2006年4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12年12月31日, 其股本总额为8 000万股。

2013年6月15日, 债权人A公司以甲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甲公司对A公司的债权并无异议, 但对A公司的债权是否存在财产担保提出异议。7月1日, 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 同时指定了管理人。

在人民法院宣告甲公司破产之前, 8月10日, 持有甲公司12%股份的乙公司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请求对甲公司进行破产重整。人民法院经审查后认为, 该重整申请符合法律规定, 裁定甲公司重整。

重整期间, 经甲公司申请, 人民法院批准, 甲公司在管理人监督下自行管理公司财产和营业事务。8月20日, 对甲公司正在使用的生产设备享有抵押权的B公司要求拍卖该生产设备以清偿自己的债权, 被甲公司拒绝。8月22日, 甲公司为维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以其所有的一栋办公楼设定抵押向C银行借款1 000万元。8月25日, 甲公司的董事王某经管理人同意, 将其持有的甲公司股份10万股全部转让给李某。

10月10日, 甲公司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了重整计划草案。该草案的部分内容如下: (1) 甲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即甲公司向丙公司 (丙公司不属于甲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 非公开发行股票2 000万股, 作为对价, 丙公司将其持有的丁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丁公司”) 70%的股权转让给甲公司; (2)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拟订为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甲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5%。

经查:丙公司持有的丁公司70%的股权为2013年2月10日从戊公司手中购得。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 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债务人甲公司对债权人A公司的债权是否存在财产担保提出异议的情况下, 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做法是否违反了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2) 乙公司是否有资格提出破产重整的申请?并说明理由。

(3) 在重整期间, 甲公司能否拒绝B公司为清偿自己的债权而拍卖生产设备的要求?并说明理由。

(4) 在重整期间, 甲公司为向C银行借款而以其办公楼提供担保的做法是否符合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5) 在重整期间, 甲公司的董事王某将其持有的甲公司股份10万股全部转让给李某的做法是否符合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6) 甲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其向丙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和发行价格是否符合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丙公司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取得的甲公司股份, 自股份发行结束之日起多长时间内不得转让?并分别说明理由。

经济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D 5.A 6.A 7.C 8.B 9.C10.C 11.D 12.C 13.D 14.C 15.D 16.D 17.C18.A 19.A 20.D 21.D 22.A 23.A 24.C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 3.ABD 4.ABD 5.ABC 6.ABCD7.AC 8.AC 9.AB 10.AB 11.BD 12.CD 13.BD14.AC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1】

(1) 甲公司拟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发行数量和募集资金额均符合规定。根据规定, 公司已发行的优先股不得超过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的50%, 且筹资金额不得超过发行前净资产的50%, 已回购、转换的优先股不纳入计算。在本题中, 甲公司拟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发行数量未超过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的50%, 且筹资金额未超过发行前净资产的50%。

(2) 甲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构成本次优先股发行的法定障碍。根据规定, 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 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应当不少于优先股1年的股息。在本题中, 甲公司拟公开发行的优先股1年的股息为2.50亿元, 而甲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为2.60亿元, 符合规定。 (该考点超出了2014年教材的范围)

(3) 临时股东大会的决议符合规定。根据规定,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就回购普通股作出决议, 必须经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 (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 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4) 甲公司的做法符合规定。根据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有异议, 可以要求公司回购其股份。在本题中, 甲公司股东大会在审议“为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而回购普通股”事项时, 投反对票的股东王某无权请求甲公司回购其股份。

(5) 通知债权人的程序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 公司应当自作出减资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 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在本题中, 甲公司只是通知了已知债权人, 未于30日内在报纸上进行公告。

【案例2】

(1) 不能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根据规定, 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 (1) 甲公司可以首先要求丙公司承担担保责任。根据规定,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第三人提供的物保, 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 在当事人对担保责任的承担顺序事先未约定的情况下, 债权人可以执行第三人的物保, 也可以首先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本题中, 物保是第三人丁公司提供的, 因此, 债权人可以执行第三人的物保, 也可以首先要求保证人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2) 甲公司不能要求丙公司就全部10万元的债务承担担保责任。根据规定, 保证期间, 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 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部分, 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在本题中, 债务人乙公司将6万元的租金债务转让给戊公司时, 未取得保证人丙公司的书面同意。因此, 丙公司对未经其书面同意转让的6万元债务, 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3) 如果丙公司承担了担保责任, 不能向丁公司进行追偿。根据规定, 在保证与第三人提供的物保并存的情况下, 如果其中一人承担了担保责任, 则只能向主债务人追偿, 不能向另外一个担保人追偿。

(3) 王某已经取得了该挖掘机的所有权。根据规定,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 第三人依法占有该动产的, 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在本题中, 甲公司通过指示交付的方式, 将挖掘机的所有权转移给了王某。

(4) 王某死亡后, 挖掘机的所有权归大王和小王共同共有, 小王在未征得大王同意的情况下出卖挖掘机的行为, 构成无权处分。如果大王对小王出卖挖掘机的行为予以追认, 则无权处分转化为有权处分, 受让人方某取得挖掘机的所有权;如果大王不予追认, 方某如果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 方某可基于善意取得制度依法取得挖掘机的所有权。

【案例3】

(1) 丙公司不享有票据权利。根据规定, 因欺诈、偷盗、胁迫、恶意或者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的, 不得享有票据权利。在本题中, 丙公司明知B伪造了乙公司的签章, 仍受让票据, 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2) 丁公司享有票据权利。根据规定, 尽管丙公司不享有票据权利, 但是由于其形式上是票据权利人, 在其向丁公司背书转让时, 丁公司善意取得票据权利。

(3) 丁公司的票据权利并未消灭。根据规定, 如果付款人未尽审查义务, 对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票据付款, 或者存在恶意或者重大过失而付款的, 付款人的义务不能免除, 其他债务人也不能免除责任。也就是说, 票据关系并不因此而消灭, 真正票据权利人 (丁公司) 的票据权利仍然存在, 各个票据债务人 (包括承兑人) 的票据责任仍然继续存在。

(4) (1) 丁公司不能向乙公司行使追索权。根据规定, 在假冒他人名义的情形下, 被伪造人 (乙公司) 不承担票据责任。 (2) 丁公司不能向B行使追索权。根据规定, 由于伪造人 (B) 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在票据上签章, 因此不承担票据责任。

(5) (1) 丁公司可以向C行使追索权。根据规定, 如果被保证人的债务因“形式要件”的欠缺而无效, 保证人不承担票据责任;如果被保证人的债务因“实质要件”的欠缺而无效 (如签章伪造) , 则不影响票据保证的效力。在本题中, 被保证人乙公司的债务因“实质要件”的欠缺而无效, 但保证人C仍应对票据权利人丁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2) C对丁公司承担票据责任后, 有权向出票人甲公司、承兑人A银行行使再追索权。

【案例4】

(1) 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做法并不违反规定。根据规定, 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权是否存在担保等提出异议, 因其不影响破产原因的成立, 该异议不影响人民法院对破产申请的受理。

(2) 乙公司有资格提出破产重整的申请。根据规定, 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 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 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10%以上的出资人, 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3) 甲公司可以拒绝B公司的要求。根据规定, 在重整期间, 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的担保权应暂停行使;但是, 对企业重整无保留必要的担保财产, 经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同意, 担保权人可以行使担保权。

(4) 甲公司的做法符合规定。根据规定, 在重整期间, 债务人或者管理人为继续营业而借款的, 可以为该借款设定担保。

(5) 王某的做法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 在重整期间, 债务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向第三人转让其持有的债务人的股权。但是, 经人民法院同意的除外。在本题中, 王某未经人民法院同意, 将其持有的甲公司股份10万股全部转让给李某的做法不合法。

农村土地产权的法律经济学检视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土地产权;法律经济学;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D922.3;D9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58-03

一、农村土地产权及法律经济学

产权是指经济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在法律中则定义为所有权,包含对所有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一系列的权能[1]。显然,农村土地产权便是我国法律对土地这一特定对象规定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一系列权利的总和。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的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于国家或者集体。但国家或集体,他们人的集合体,其自身实际操作所有权的能力显然不足,这势必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正是基于此种历史经验,《土地管理法》第九条和第十四条将我国土地利用分为两部分:国有土地的非农使用和农村土地的农业生产使用。这就明确了农村地区土地的真正利用主体为广大农民群众,他们享有并有权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2]。将土地利用由完全的国家或集体主导转变为农民自主经营,增强了农民利用土地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土地利用的效率,同时也为农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满足农村他产业发展的需要,探索土地利用新出路已成必然。此时所有权与利用权的不一致便会导致对利益争夺的冲突,作为理性的市场主体,无论哪一方都不会放弃获得收益的权利,问题产生不可避免。产权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不明晰,所有权与利用权利的分离恰恰是我国的土地资源的问题的起点,在现实生活中围绕土地产权发生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许多学者注重从注释法学派概念法学的研究方法出发来研究土地产权,但这是一种偏离实践的方法,过分强调法律本身的逻辑结构,排除了经验和实证在法律研究中重要作用。而法律经济学则别具一格,它可以回答法律规则的两个基本问题:实证性和规范性。法律经济学把二者结合起来,分析法律规制对行为的影响以及法律规则的社会欲求,通过科学的的设计来达到希望达到的目的。农村土地产权是财产法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农村土地产权的研究建立在法律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理所当然,也是实至名归的。运用法律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做出分析,可以避免一些重大的法律失误,解决土地使用的法律瓶颈问题。

二、农村土地产权的法律经济学诠释

法律经济学对财产法相关制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第一,分析财产制度本身是否符合经济效率;第二,如何促进资源向效率更高的的使用方式转移[3]。因此,要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农村土地产权,首先必须清楚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现状以及其是否符合最佳经济效率设计。同时,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提高土地在经济发展中的效益,我们需要探索最佳的配置方式。

由于土地自身的稀缺性,作为理性的经济主体为追求其利益的最大化,对土地资源的竞争就在所难免。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导致交易的产生并引发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交易是制度的运行单位,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4]。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产业也蓬勃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对土地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土地资源配置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这也是土地产权问题凸显的重要原因。在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相关制度中,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重要性最为突出,因为它直接决定着交易成本的高低。交易成本低的土地产权设计会吸引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市场的竞争,同时这种竞争会把最优配置方式筛选出来,促进土地资源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是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接近帕累托最优[5]。

财产规则和责任规则是财产法中对财产保护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对土地产权的保护也应当遵循这两种原则[6]。在财产规则的保护下,法律对初始的权利进行划分界定后,一般是通过市场,在尊重权利人的意愿的前提下,交易双方基于一致的意思表示形成自愿交易。如果交易方无法就交易的产权达成一致意见,权利人有权终止交易的进行。因此,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以自由让渡为交易条件的产权转让。这种方式旨在遵循权利人自身的意志来保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给与权利持有人足够的尊重。与财产规则相对的责任规则,它不以自由让渡为交易条件,只是在法律对初始权利进行界定后,若权利受到侵害,即可要求侵害方给与适当的赔偿。然而赔偿的数额则以客观市场价格作为依据,排除了权利人的主观因素,大多情况下并不一定是权利人所期待的。因为在市场交易中有时会存在卖方垄断的情形,卖方或者出于要挟亦或出于心理因素,对权利物有过高的期许,这就会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不利于有效的市场资源配置的形成。这两种保护原则在土地产权的保护上各有优势:前者有利于土地产权人权利的保护,有利于土地资源有效率的配置;而后者则有利于消除交易中的阻碍因素,降低交易成本。在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保护中,应当注意两种原则之间的协调使用,从而达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我国农村土地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是不允许直接进入非农领域配置的,这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基础有着密切的关联。对于非农土地市场的需求,政府以自身为主导,通过征收的方式获取土地,再通过与需求方之间进行交易来达到目的。但是我国相关法律又规定我国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但受让方不得改变土地的用途[7]。因此,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的交易有两种命运:收归国有转向非农领域和转向其他经营主体继续进行农业生产。我国主要是基于计划经济历史传统的影响、国家土地规划和宏观调控的影响以及对公共粮食安全的考虑等确定农村土地的利用形式。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其合理性且符合国际惯例。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国家征收往往采取的是责任财产原则,这对于农村土地产权的保护十分不利。因为行政权力挤压原本属于市场调节的领域,降低了配置效益。而且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看出政府无形中成为了利益相关方,让利益相关方进行相关的规则的制定,很难避免权力寻租的发生。寻租的结果便是损害了社会效率,权力成为个别利益集团的获利工具。而我国法律之所以这么规定并在现实中实施,便是源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设计上的模糊性,其代价便是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漠视和保护不力[8]。

三、农村土地权产权的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一)产权不明晰的经济学分析

土地是一切物质财富的源泉,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土地资源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然而,这种贡献却建立在土地权利者权利牺牲的基础上。很多学者归纳我国的土地政策为“有意识的制度模糊”,农村土地产权的设计者将原本清晰地产权隐藏在分散的模棱两可法律的条文之中[9]。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机制还没能完全苏醒,过分强调土地的产权,会在无形中增加土地交易的谈判成本,通过国家主导完成土地配置,就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弥补了初期市场机制不足的缺陷,从而提高了土地配置的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正是基于这种模糊的产权制度设计,为国家进行土地配置的干预管理提供了法律基础。比如国家选择责任原则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保护,如果所有的主体都参与市场的谈判,无形中增加谈判的成本,延长土地配置的周期,降低配置的效率。而且土地本身所具有的不可移动的自然属性又会在无形中形成卖方垄断,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但是政府通过征收的手段,简化了中间的一系列的程序,取代市场中自发的无效率谈判行为,实现了降低交易成本,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制度的不确定性是制度运行的润滑剂,这对于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是有好处的,避免了许多社会冲突。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平成为当前社会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取向,模糊产权导致的社会不公问题亟待解决。强者取胜就是模糊产权的结果,当出现土地权益争议时,需要国家出面做出评判,而模糊产权的设计便会导致国家消极评判,使强者获得有利地位。另外,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便是模糊产权的外部性,上述问题是模糊产权的直接结果。国家作为利益相关方,手中掌握土地配置的权利,就很难避免其寻租行为。土地配置过程中所产生的增值财富很大程度上被政府、官员或者开发商攫取,形成相关的利益集团。但是随着土地价值的膨胀,农民自身也逐渐意识到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对土地利益的诉求也越来越高,加上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这种寻租行为本身是不符合经济学的效率原则的,所产生的后果必然阻碍社会的进步。另外,从经济学产权的观点来看,这种产权设计降低了政府在获取土地时的成本,在这样的条件下所形成的土地资源的配置无疑会扩大政府主导的成分,这就挤占了市场支配的空间。同时,由于土地的真正价值在这一过程中被行政行为所掩盖,便会低估土地的市场价值,造成土地资源配置的浪费。这些都违反了模糊制度设计的初衷,影响了土地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因此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势在必行。

(二)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的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存在诸多弊端,的确对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一步讨论。土地被利用才能发挥土地的最大权能,我国对农民对土地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即土地的使用权能。我们所探讨的对土地重新配置其实就是对土地利用权的重新配置。有学者提出用利用权代替使用权,因为使用权是所有权的一部分,让使用权和使所有权并列,更能突显其与传统的差异区别[10]。所以,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方向应当是把土地的利用权落到实处,同时对政府所有权进行限制。所有权属于绝对权,对其限制是否合理?国家和集体作为一个虚拟的主体,其本身不具备直接行使权力的能力,再者其已经把农村土地的利用权划归给农民,所以国家的所有权有点名不副实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因此把土地的利用权落实到农民自身并无不妥。另外,在物权法上还存在永益物权的法律制度。这样使得土地利用权由政府为主导转向市场为指导,通过自由谈判实现资源配置。当前我国市场机制已趋于完善,加之产业的多样化、规模化,不同产业不同的规模有着不同成本和报酬,由市场配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对国家或集体的所有权进行限制,有助于防止政府觊觎土地增值的巨大收益,滥用征收权力,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权利寻租[11]。所以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遵循公平赔偿原则,其最简单的经济学解释就是,能预防政府过度使用占用权。而公平原则则需要排除特权,需要遵循财产原则的财产保护原则。所以选择对国家权利的限制,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十分必要。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能盲目排除国家在这个过程的重要作用。作为市场的主体,如果直接让权力配置双方自由配置,他们就会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也许会回归之前的老问题:卖方垄断。而且土地资源作为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完全的市场化,并不是实现国家整体的经济收益的最佳选择,因为市场会出现失灵,此时的政府介入能够起到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

土地产权改变理论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进程却十分缓慢,我们不难看出各方主体之间的博弈,也可以预知要想彻底改变的现行的土地产权所要花费的精力和成本。所以完全改变似乎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选择。综合考量我们发现,在尊重现实基础上对农村土地产权进行完善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所以在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土地资源的配置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提高配置的效率,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坚持财产原则与责任原则相结合。在财产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同时兼顾责任原则,排除影响资源配置不利的因素。但这必须以规范政府的行为为前提,同时把政府定位为服务型政府,不参与利益的分配,减少政府的利益欲求,降低改革的阻力,防止改革后出现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劲.农村土地资本化:基于资本、产权和制度视角的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17.

〔2〕〔3〕黄军,黄睿.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J].农业考古,2010,(6):117,118.

〔4〕余永明.制度经济学与土地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及运作[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4,(1):79.

〔5〕[美]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6.

〔6〕柯华庆.法律经济学视野下的农村土地产权[J].法学杂志,2010,(9):14.

〔7〕[荷]皮特.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的变迁、产权和社会冲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

〔8〕〔9〕潘嘉玮.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收法律问题的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54.

〔10〕王军民.土地利用制度的法经济学思考--简论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法律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2009,(3):338.

〔11〕[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社,1997.71.

土地估价师地籍管理试题及答案 第5篇

(一)判断题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4.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5.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

6.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

7.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

8.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9.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

10.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用状况等调查。()

11.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

12.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

13.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

14.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和来源,地籍档案是地籍资料的归宿。()

15.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地籍档案同其他土地管理档案一起应分别由国务院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业务上受国家和地方县级以上同级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

16.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地籍档案与其他各类土地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和短期保存三种。()

17.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的保存价值的鉴定。()

18.地籍档案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地籍资料的标准化和案卷组织的标准化两方面的内容。()来源:考试大-土地估价师考试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地籍按功能分类的是()。

A.税收地籍B.产权地籍c.多用途地籍D.常规地籍

2.下列()不属于地籍管理的内容。

A.土地调查B.土地登记c.土地统计D.土地规划

3.城镇土地分类以用途为依据,全国城镇土地分为一级类和二级类的个数分别是()个。

A.10和26B.12和24C.12和24 D.10和2

44.地籍调查的基本单位是()。

A.县B.一宗地c.省D.某一级别土地

5.下列属于土地自然要素调查的是()。

A.交通状况调查B.地形调查c.供水设施调查D.能源调查

6.下列属于土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的是()。

A.水资源调查B.劳动力调查c.特种土宜调查D.植被调查

7.地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通过()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状及其面积的准确数据,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奠定基础。

A.土地登记B.地籍测量c.土地统计D.地籍档案

8.我国土地的基本登记机关是()。

A.县级人民政府B.乡镇人民政府

c.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D.省级土地行政管主管部门

9.土地登记以()为基本单元。

A.户B.宗地c.使用者D.街区

10.初始土地登记开始,土地登记机关采用一定的形式如公告、通知等,说明申请登记匿的范围、对象和地点。土地登记是按照()进行的。

A.用途不同划分后B.土地面积的大小

C.行政辖区D.登记时间先后 来源:考试大-土地估价师考试

11.下列不可以作为我国土地登记土地权利主体的是()。

A.国有土地使用者B.集体土地所有者

C.村委会D.他项权利者

12.初始登记的基本环节是()。

A.地籍调查B.土地权属审核C.注册登记D.颁发证书

1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以()为单位,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各类用地的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

A.宗地B.某一级别土地C.县D.省

14.土地证书是要根据土地登记卡填写。土地证书由土地管理部门填写,()颁发。

A.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D.以上答案都不对

15.现阶段国家土地统计报表由()种报表组成。

A.10B.12C.15 D.18

16.国家土地统计报表分为()和定期报表两类。

A.月报B.季报C.年报D.周报

17.土地统计报表每年的截止日期是()。

A.9月30日B.10月31日C.11月30日D.12月31日

18.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的鉴定。

A.使用价值B.保存价值C.真实性D.完整状况

19.()是地籍档案管理的起点,是地籍档案管理的首要环节。

A.档案的收集B.地籍档案的整理

C.地籍档案的分类D.地籍档案的立卷

20.闲置土地依法处置后土地权属和土地用途发生变化应依照()规定办理。

A.土地权属登记B.土地初始登记

C.土地变更登记D.土地抵押登记

21.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中采用二级分类体系,包括一级类和二级类的数量分别是()个。

A.8和48B.8和46C.10和46 D.10和48

22.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凡在()年内具有查考、利用、凭证作用的档案应长期保存。

A.10~20年B.20~30年C.30~40年D.30~50年 来源:考试

三)多项选择题

1.地籍是记载土地的()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A.位置与界址B.数量与质量c.权属关系D.用途

2.地籍的功能包括()和地籍的多目标服务功能。

A.地籍的税收功能B.地籍的产权保护功能

C.地籍的土地正常交易维护功能D.地籍的土地管理功能

3.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A.土地调查B.土地登记C.土地统计D.地籍档案管理

4.地籍管理必须遵循()基本原则。

A.地籍管理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法规制度实施

B.保证地籍资料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现实性

C.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D.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

5.下列属于土地条件调查的是()。

A.气候调查B.地形调查C.能源调查D.地质调查

6.地籍调查包括()。

A.土地调查B.权属调查C.地籍测量D.环境调查

7.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它包括()。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用途调查

C.地籍调查D.土地条件调查

8.地籍调查按其区域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两大部分。

A.建设用地地籍调查B.农村地籍调查

C.耕地地籍调查D.城镇地籍调查

9.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等调查。

A.宗地位置B.界线C.权属D.用途

10.土地登记的特点包括()、完整性和连续性。

A.统一性B.强制性c.惟一性D.可信性

11.土地登记的基本原则是()。

A.依法原则B.公示原则C.申请原则D.审查原则

12.土地代理登记的类型包括()。

A.委托代理B.法定代理C.指定代理D.协助代理

13.变更土地登记与初始土地登记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A.分散性和个别性B.经常性和及时性

C.连带性D.普遍性和整体性 来源:考试大-土地估

14.下列()方式需要进行变更登记。

A.土地征用B.企业兼并

C.土地使用权转让D.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

15.土地登记的权属审核分为()几个阶段。

A.初审B.审核C.公告D.批准

16.土地证书由土地管理部门填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土地证书包括()。

A.《国有土地使用证》B.《集体土地所有证》

C.《集体土地使用证》D.《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17.土地登记,依照我国土地法律的规定,主要开展()土地登记。

A.国有土地所有权B.国有土地使用权

C.集体土地所有权D.集体土地使用权

18.按照《土地登记原则》的规定,土地登记申请人在办理初始土地登记申请时,应向土地登记机关提交的文件资料为()。

A.《土地登记申请表》B.申请人身份证明

C.土地权属来源证明D.地上物权属证明

19.土地统计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即()。

A.土地统计工作B.土地统计资料

C.土地统计报告D.土地统计科学

20.土地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权属和利用状况。

A.土地的类型B.土地的面积

C.土地的质量D.土地的分布

21.现阶段国家土地统计报表按内容来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土地的()及其变更等情况的土地情况统计资料,另一类是反映土地管理机构的情况的。

A.利用B.数量C.地质状况D.权属

22.地籍档案归档前的整理工作包括()。

A.为地籍资料建立卡片B.对地籍资料进行鉴别

C.将地籍资料组成保管单位D.对保管单位进行编目

23.地籍档案管理是指以地籍档案为对象所进行的收集、整理归档、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A.保管B.统计C.利用D.开发

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以维护地籍档案的(),便于社会各方面有效利用。

A.完整B.准确C.系统D.安全

25.地籍档案统计是以()的形式,反映地籍档案及地籍档案工作的有关情况。

A.图件B.表册C.文字D.数字

26.地籍档案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A.库存总藏量统计B.案卷质量统计

C.年归档量统计D.档案利用情况统计

27.一般来说,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主要有()。

A.原始型服务模式B.传统型服务模式

土地经济学试题库答案 第6篇

②每一处沙(滩√ 摊),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蜜 密√)丛林中的薄(báo bó√)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③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xiě xuè√)管一样。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④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除√ 解决)干(喝 渴√),(滋润√ 滋养)我们的心田,(养育√ 抚养)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载(zǎi zài√)着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⑤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空气和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同样,空气也会给我们的子孙和所有的生物以生命。你们要照管好它们,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呢?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在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1.用√在文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3分)

上一篇:论领导力下一篇:主体结构验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