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风筝 教学反思

2024-08-06

鲁迅 风筝 教学反思(精选9篇)

鲁迅 风筝 教学反思 第1篇

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篇一: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鲁迅的作品向来令学生头痛,为了公开课不至于太难看,我也算是花了比较长的时间进行思考。对《风筝》这篇课文的研读,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对于教学设计,我则思索了更长时间。一直思索怎样教可以使学生读鲁迅的作品不累不吃力,但是苦于不得要领。等到快开课的前两天,我才突然间顿悟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突破口。但是,教学完成以后,现自己反思如下:、作为“作品”处理,而非阅读技能处理

我的教学目的是试着让学生去挖掘鲁迅作品里的深层次内涵,试着让学生去体悟鲁迅人格的深邃与魅力。教学目标不是针对阅读技能而言的,所以,这堂课上完了,学生想习得阅读技能或是阅读方法的训练,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的教学定位本不在此。、没有“导课”、“作者介绍”这些教学环节

作为公开课,老师学生心里都很清楚,上什么课谁都知道,不到万不得已,根本用不着“导课”这一环节。如果这样,我觉得那你就是在表演,表演给在场的听课老师看,是你老师自己在表演,而不是你在给学生上课。除非,你的“导课”环节确实很精彩,且体现了你的教学设计里头的某种核心的思想,且与下一个教学环节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否则,我想大可不必用“导课”这一环节。我自己很明显,我一直到临上课前,我还没找到这样准确且必不可少的“导课”设计,所以,我就没用这一环节。

“作者介绍”这一环节的设置省略,那是因为在上课前,本课的预习工作,我已经领着学生做了很多事情了。从网上下了一个介绍鲁迅的视频,播放给他们看;给他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些鲁迅其他作品;由于大一就通读过《鲁迅传》,写过小论文,所以对鲁迅我了解的也应该说比较多,我曾花时间讲过有关鲁迅的一些重要事迹。所以,通过预习工作,事实上,学生对鲁迅这个人已经有大体上的了解了。照这样来看,还有必要在课上花几分钟来介绍一下鲁迅吗?根本没有必要。、离“家常课”距离很远很远

一直以来,总坚信:越好的课越普通。家常课的味道是很重要的,给学生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但是,我这堂课是不行的。因为这前的预习工作就做了很多事,为上的课做了很多的铺垫,所以我的这堂课设计是不能随手拿来给其它的学生上的。要上也得有个前提,一学生对课文要读得比较熟,二学生之前预习工作要充分,对鲁迅这个人有比较整体的了解。

不具备这两个条件,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是接受不了的,肯定会晕头的。、教学问题设计既是缺陷也是困惑

这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问题呈现的,在这堂课的设计好以后,我自己也感觉问题较多,自己想整合成几个主问题,这样可以一条线贯穿下来。但是一直苦思冥想都一无所获。本来想请教虞老师的,后来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又没问。本来以为自己能想出来,但是事实证明,我是自不量力!我还是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一直想着把某几个问题删掉,精减成几个问题,但是,自己又比较“小气”,总感觉这几个问题都是挺重要的,不忍割舍任何一个。所以到最终开公开课的时候,主问题的设计与流程依然很糟糕,不尽如人意。、教学预设大于教学生成整堂课的教学,最失败之处就是每一个环节都是顺着我设计的环节一步一步往下走,而教学的动态生成可能并不是特别理想。就算学生有动态的生成,那也是在我的预料之内的,说的答案也是我所期望的答案。

教师理解是不是就一定要传授给学生?鲁迅作品《风筝》确实有很多隐喻意义,但是,这种深层的解读,是不是老师自己懂了,就一定要把它全教给学生呢?学生能接受的了吗?备学生远远比备教材重要。深知这一点的我,可是,或许是自己太自以为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总想把自己知道的都能传授给学生,所以,整堂课的控制上,问题的探究上,知识的呈现上,主要还是以我原先的预设为主,我设好了圈套,等着学生来钻。

不过,这堂课生成的部分还是有的。比如:最后,一问“通过以上的讨论,你觉得这篇课文还仅仅是在讲风筝吗?如果不是,那这篇课文还在传达什么呢?”,对于这一问的设计,是和我整堂课的教学定位相统一的,我预设的主要落点是倾向于鲁迅个人的深度自省与顽强抗争的命运意识与民族意识。我也知道,初一的学生很难理解到这一层,所以在这一步,我主要让学生各抒己见便可,读出自己的心得,并不要求理解到这个高度。学生的回答,有说亲情的,有说孩子教育的等等,这些都是我预设以外的,整堂课没有一个环节的设计和这种解读有密切关联,这些都是他们自己读出来的见解,都是他们自己的心得。我觉得这样很好!因为教师的理解并不等于学生的理解。况且,这种理解,学生也能自圆其说,讲得合情合理。我觉得这样挺好。

尽管这堂课总体以预设为主,但是,我自己的头脑是清醒的。在备课阶段,本来也想把教学定位在从“亲情”、“教育”这些角度来解读文本,但自己总是不愿意,因为我个人总觉得,这样解读离鲁迅作品的高度相差太远,这样解读太肤浅。一直思索着能够深入浅出的教学本文,因为鲁迅作品的隐喻意义探讨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真的是很大的难点。所以在课堂上,我也一直提醒自己,不要“灌输”,如果学生有的有难度,那就算了,大不了不解读,感觉感觉就可以了,否则,学生真的会晕头的。正如我所料,当我提出“为什么小兄弟会全然忘却?”这一问题时,学生感到很大的困难。为了思索的快些,我提醒学生:为什么小兄弟连自己当年的最爱“风筝”会忘记?你会忘了你的最爱吗?为什么小兄弟连自己最重要的精神都被虐杀了,还会忘记呢?怎样的人会连自己的精神被虐杀了,还会忘记?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讨论探究。为了不造成盲目讨论的假象,我要求学生先自己静心沉思后,再和同学交流看法。讨论结束后,学生的回答,应该说是出色的,他们确实是在思考。但是,学生理解问题的深度与我的预设肯定有距离。这是我上课前,自己也早就料到的。我直接把答案灌输给学生吗?我没有!我没有发表过多自己的看法,我也没有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一直在提示他们,一直暗示他们,是不是可以思考得更深刻一些?当我确定学生实在只能回答成这样了,我笑了笑,我反问他们:你们对自己的答案满意吗?有好多同学叫到:满意!我便说,好!你们自己满意就好!在这里,我没有强行灌输,哪怕学生的解读不是很深刻,比较粗糙,但是,学生自己都很满意了,就没有必要去多说什么了。、“先入为主”思想的危害

在本文的教学中,贴近文字的研读或是说朗读,是不太多的。一考虑到整堂课内容比较多,快时间来不及,二考虑到整堂课定位是通过本文学习解读鲁迅人格,而不是定位在阅读方法与阅读技能上,所以对课文贴近文字的朗读,这一工作,我是课外让学生在预习这一环节自己去完成的。而上课,就是谈论交流看法。好比《风筝》这篇作品,只是了解鲁迅人格的一个“用件”而已,并不是作为“例文”或是“定篇”或是“样本”处理。所以课堂上,贴近文字研读,是做得很不够的。

由于课前做了很多工作,加上作为鲁迅作品来深度挖掘鲁迅人格,会不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鲁迅写的文章,思想一定是很深刻的,只要是鲁迅的作品,里头一定包含着深度的社会反思与国民批判,一定包含着对民族命运的悲悯与思考,一定包含着对自我或国民的解剖,一定是一个反抗绝望抗争到底的勇士形象呢?学生以后,如果一拿到鲁迅的作品,头脑里就有这样一种框框,就有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我想这对阅读文本本身来说,是非常可怕的。>语文教学怎样去掉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色彩,怎样去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读出意思,读出深度,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篇二: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鲁迅的《风筝》是一篇散文,文章说的是“我”不许只有十岁左右的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仔细探究这篇散文,还可以悟到这样一层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惟有这样,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扞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帮助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

第一个问题,“你认为文中的‘我’爱弟弟吗?请从文中找依据分析。”学生认为,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是恨铁不成钢,是兄长对弟弟的管束。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层面,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难在第三层面,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这一层面,我设计的问题是:“精神虐杀的这一幕”说明什么呢? 但是探究还是遇到了难处,只能我做提示。这一层后面讲下来,觉得很吃力,好在只是进行一种尝试。看来,对于鲁迅的文章,如何让学生自觉挖深、而不是教师帮他挖,还得继续思考。

篇三: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从这学期开始,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总是非常注重对作者及课文中有名人物的剖析、拓展。上《风筝》这一课时,我也毫不例外地介绍起作者贾平凹来:“贾平凹,陕西丹凤人,生于1952年2月21日,毕业于西北大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浮躁》„„”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们班的A同学就叫了起来,“老师,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贾平凹,而是鲁迅。”“你为什么说是鲁迅?”“因为我昨天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上面写着《风筝》是鲁迅写的。”我明白了,原来他是把两篇同名的文章搞错了。我笑了笑,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其他学生。这时刘国正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明明就是贾平凹啊,你看,课文下面不是写着吗?‘本文作者贾平凹,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话音刚落,A同学就挠了挠后脑勺笑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实在是太粗心了,此《风筝》非彼《风筝》也。我赶紧抓住机会说:“其实,有很多文人写过《风筝》,贾平凹和鲁迅就是其中的两位。我们的A同学虽然粗心,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在预习的时候,能自觉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了不起。我们也要向他学习,但是千万别粗心,好吗?”听了我的话,A同学又腼腆地笑了。

风筝,飞吧,飞吧!

鲁迅 风筝 教学反思 第2篇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帮助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

第一个问题,“你认为文中的‘我’爱弟弟吗?请从文中找依据分析。”学生认为,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是恨铁不成钢,是兄长对弟弟的管束。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层面,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鲁迅 风筝 教学反思 第3篇

一、商品经济社会背景下人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取向使其部分人不喜欢鲁迅及其作品

进入新世纪后, 商品经济日趋繁荣成熟, 给人们物质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生活, 图书市场、各类媒体空前热闹, “众声喧哗”下, 人们的价值观念不断变化, 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形态, 不再像我们年轻时候那样单一, 有的喜欢周作人的美文, 有的认同林语堂的幽默, 有的热衷张爱玲的奇异。在许多人看来, 轻松地享受现实物质生活的繁荣远比体验沉重的精神生活更惬意, 鲁迅给人的是一种沉甸甸的重荷, 在及时行乐的消费时代, 这种重荷让人难以忍受, 所以他们将鲁迅及其作品束之高阁, 不愿背负鲁迅的精神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踟蹰。对这样一部分人, 我们不能生硬地批评指责, 既然是多元化, 就应该允许别人的选择。

二、社会主流话语对于鲁迅精神的低调宣传使得一些人未能真正了解鲁迅及其作品

本届政府始终围绕“以人文本”、“和谐社会”进行宣传, 这本无可非议, 甚至笔者也非常赞同, 其实, 鲁迅精神中贯穿始终的也是“以人为本”, 鲁迅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就是他的“人学思想”。不过, 主流话语在宣传的时候, 更注重“和谐”, “稳定”, 期望出现“太平盛世”, 而鲁迅的作品则多是无情地揭露社会的黑暗, 鞭挞人性、国民性的丑恶, 因此似乎与现实矛盾, 格格不入。不是吗, 你看主流媒体上大讲特讲的是孔子、老子、庄子, 是《红楼梦》、《三国演义》, 有讲鲁迅的吗? (也许有, 只是笔者孤陋寡闻) 。放眼望去, 满目都是“放下”、“舍得”、“技巧”。鲁迅的人学思想, 鲁迅的反抗黑暗、坚韧精神、拿来主义等深刻内涵, 在大众娱乐文化的喧嚣、浮躁中显得是那样弱小, 像星星之火, 只有极其少数的知识精英在研究在讲解鲁迅, 但他们的声音消失在“众声喧哗”里, 很难被大多数人听到听清。

三、中小学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隐失以及一些教师的错误引导使得青年学生抵触鲁迅及其作品

过去, 在中小学尤其是初中、高中的课文中, 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频繁出现, 我们这代人都非常熟悉诸如《孔乙己》、《祝福》、《风波》、《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拿来主义》、《资本家的丧家的乏走狗》等等文章, 老师在讲解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理解, 或深或浅, 或多或少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他们认识的鲁迅。可以说, 鲁迅作品以及鲁迅精神影响了好几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鲁迅就像一个民族英雄一样, 号召我们铲除旧时代旧思想——“扫荡这些食人者, 掀掉这筵席, 毁坏这厨房”, 建立一个“第三样的时代”。我们在老师给打开的鲁迅的世界里去认识国民性的丑恶, 准备着担当社会的重任——改造国民劣根性, 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然而今天, 不要说小学课本, 就是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文中, 鲁迅的作品正在逐渐淡化, 代之以优美温馨的抒情性的文字。当然, 笔者并不反对沈从文、周作人、林语堂们的文章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笔者也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 生活呈现多元的局面, 文学也应该多姿多彩。不过, 除了优美抒情的美文外, 也应该有点鲁迅的犀利坚硬的文章, 毕竟, 人性恶依然存在, 鲁迅式的深刻不能缺失。所以建议我们的中小学课文, 再多些鲁迅的文章, 让青年学子早一些、多一些接触鲁迅, 认识鲁迅。据说在英、法等国考大学, 无论文理科, 都要考莎士比亚、雨果等伟大的作家的作品, 其理由就是一个大学生连自己国家的大师的作品都不知道, 不配当大学生。由此推之, 鲁迅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领军人物, 他的作品也应该列入学生的必考内容。

令人遗憾的是, 中小学课文不仅减少了鲁迅的文章, 甚至有的不负责任的教师在解读鲁迅的时候, 不客观、不公正, 甚至把鲁迅说成是一个道德低下的伪君子 (对鲁迅的情感世界一知半解的人的结论) , 中小学生不明真相, 对鲁迅没有好感, 也就不喜欢他的作品, 抵触他的作品。

鲁迅《雪》教学反思 第4篇

一、教材分析

《雪》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以心灵之声为专题,意欲通过本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去分析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为了实现教材编者的意图,本案例力图创设开放、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把学生的个性阅读理解当作一种课程资源来加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充分地谈感受,议寓意,说理解,析语言,展示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多角度感知散文诗的描绘的意境,理解课文的所寄寓的思想,赏析作品精美的语言,深入领会散文诗《雪》的丰富内涵。

二、教学设计意图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优美的抒情篇章之一,文章篇幅虽然不长,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照描绘了“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两幅雪景图,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往事和现实的种种复杂感情,情感委婉含蓄,寓意隐晦深邃。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三、突出教学的几个重点

1、注重基本功训练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大基本功,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时候,我仍然把训练学生这四方面的能力放为重点: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文章内容,学会去听别人的发言,学会从读中领悟文章的内含。当然,鲁迅的文章向来是比较难以理解的,采取小组合作讨论、教师适当引导的学习方式易于同学们集体智慧的开发。由于学生阅历的因素,鲁迅的语言让学生独自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整体上还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学习对比手法

作者在这篇文章当中写了江南雪与朔方的雪,那么作者是怎样对它们进行各自的描绘的呢?又是怎样地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本人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是柔美的,北国的雪“随着旋风蓬勃奋飞”,是壮美的。我简要分析作者运用以物衬物和比喻的方法,写江南雪的美丽轻柔,令人喜爱,雪中“血红的山茶”“深黄的腊梅”“冷绿的杂草”,这丰富的色彩衬托了雪的美丽,“处子的皮肤”(解释“处子”:少女)又恰到好处的比喻了江南雪的轻柔,正因为如此,使作者似乎看到一点春意,所以作者说“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这些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雪的喜爱。由几位同学再分别朗诵这段文字,相互比较,谁读出了江南雪的轻柔美丽。

“作者写北国的雪就不同了”(过渡),由学生朗诵写北国雪的段落,点划写雪的关键词句:如粉如沙蓬勃的奋飞,灿灿的生光,包藏火焰的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然后让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讨论,明确作者以饱满的热情,用激情的笔调描写北国雪的猛烈狂放,振奋着人的精神。如果说作者写江南的雪,表达了对江南雪“美艳之至”的喜欢,那么写北国的雪,就是对北国雪“旋转而且升腾”之雄伟姿态的赞美了。

3、拓展析疑,揭示文章主旨

研读课文最后一段:有人说,理解了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也就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旨。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北方的雪的喜爱之情。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赞颂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这个结尾耐人寻味。

教师应该有乐观的人性观,善意的看待和评价学生的天性和行为,对每一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爱”和“鼓励”,需要一座架在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欣赏的桥梁。

泰戈尔曾在他的《飞鸟集》里让瀑布自己说道:“虽然……渴者只要少许的水便够了,但我却很愉快地给予了我全部的水。”这就是瀑布的精神:爱——慷慨、热烈、忘我!我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心教育,给学生以爱心、耐心、诚心,是一种真实的感情,是一种发自内心对祖国下一代的无私的爱。它不是做给学生看的,更不是做给领导看的。做教师应该真心实意地为孩子的成长着想,要深入他们的内心,理解他们的难处,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

3、微笑比发怒更有效

有些老师当学生出错的时候,总喜欢严厉地批评,结果学生不高兴,自己心里更难受。微笑教育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发怒、责备会使学生产生排斥、抵抗的心理。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老师带着真诚的微笑去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的信任感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听课便觉得轻松愉快,师生配合默契,从而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微笑的老师,不仅是指教师面带微笑,更多的是指教师由从心底对学生的爱而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鼓励、宽容……而学生,在教师的爱的滋润下勃勃生长,自信、大胆、永远微笑……

微笑能以柔克刚,起到“滴水穿石”的功效。对一些有意惹是生非的学生,老师不要急于找他们“磨嘴皮”,也不要急于采取“围、追、堵、截”的办法,更不要“请”出各路“诸侯”来助战,而是要冷静地观察,耐心地等待,当发现这类学生有“闪光点”时,就恰到好处地表扬他,恰如其分向他提出希望,并始终以亲切的微笑关注他,在这种微笑力量的感召下,“问题学生”粗野的“刚性”将被“柔化”。

老师的微笑是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愿每一位老师都学会微笑,每一天都能问问自己:“你今天对学生微笑了吗?”

写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第5篇

一、教学思路清晰。一开始,让学生谈自己放飞风筝的自由与快乐,引出课文兄弟俩对风筝的不同态度,由此矛盾而上演了一场“精神虐杀事件”。最后讨论体会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才是导致这场“精神虐杀”真正的罪魁祸首。

二、教学方法得当。我紧紧抓住“精神虐杀”,重点研读三、四自然段。如第三自然段中通过圈点、朗读,突出“出神、惊呼、高兴得跳跃”,让学生体会弟弟对风筝的酷爱以及表现弟弟天真活泼的形象。第四自然段,以动作、神态等描写著称。教学时采用的表演“我”毁风筝的片断,学生很是受启发。评点时,大多学生都能指出表演学生的不到位之处,甚至后来连“我”的“傲然”神态都能表现出来。朗读、表演,学生充分领略了“我”的毫不顾忌、无情践踏风筝的粗暴行径。

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思维的碰撞,难题顷刻瓦解。在讨论““我”还不是“罪魁祸首”?那导致这场“精神虐杀”悲剧的幕后真正“凶手”是谁呢?””这个问题时,我出示了鲁迅的生活背景以及写作的年代,大大帮助了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降低了这个难题的难度,以适应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各抒己见,有的从家庭背景出发述说,有的从不平等的长幼关系阐述,大部分同学认识到了这是封建教育思想导致的落后观念所致。即使他们说的不完整欠深入,但我还是一一予以了肯定。

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毁风筝事件中的“抓”、“掷”“踏”等动作描写以及“傲然”“绝望”的神态描写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再让学生表演,一定会比粗读立即表演的效果好。

这堂课是以“精神虐杀”来挖掘文章主题思想的,但上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阐述过多分析了人物性格以及讲了文章选材的事情,使整堂课有“散”架之感。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 第6篇

一、教学目标:

1.能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会运用本课的一些词语和顺序、倒序、插叙等记叙手法。2.能够领悟本文表达的情感,如手足之情、自我批判和对当时社会精神虐杀的批判等。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运用顺序、倒序、插叙等记叙手法。

2.能够领悟本文表达的情感,如手足之情、自我批判和对当时社会精神虐杀的批判等。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有首歌词这样写道“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带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每次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我们便会想到我们天真烂漫的童年。多么想重走一回童年,只因为风筝带给我们很多快乐,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课文,来了解一段一对兄弟之间关于风筝的故事。2.初读课文,请大家带着问题(全班读/抽读/默读)全文

任务:在读过程中划出段落序号;找出文中生字词;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有问题的地方做下记号。

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小时候毁掉了弟弟的风筝,二十年后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全然不记得了。

3.我的小兄弟受到“欺负”为什么不还手?中年后又全然忽视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即文本想要说什么)

(1)封建礼教虐杀人的天性。

(2)被虐杀的人毫无抗争,毫无怨言的忘记、忽视他们承受的不公正待遇。4.通过课文的叙述能说明哪些问题呢?

(2)封建礼教虐杀人的天性。

(2)被虐杀的人毫无抗争,装作毫无怨言的忘记、忽视他们承受的不公正待遇。

(3)时局的混乱纷争。

(4)社会环境的混杂,人际关系的冰冷。5.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开头:奠定全文情感基调,悲凉灰色的压抑。

结尾:呼应开头,漫延悲凉的气氛。

风筝读鲁迅风筝有感 第7篇

风筝,会勾起多少人儿时的回忆啊!鲁迅先生与风筝也有一段故事。饱含愧疚,但在亲情面前却真挚无比,动人无比,感人无比。

小的时候,我多渴望有只风筝。内蒙古的春风多深啊!好像专门为这里的孩子送来的礼物。一只又一只的风筝起飞了,欢乐了多少孩子的童年,又忧愁了多少孩子的记忆。内心渴望得到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的想法更加强烈了。

每天下午一放学,我就拉着妹妹的手,一起奔到有玉米秸秆的地头上,看他们放风筝。太阳的光是那么的长,黄昏是那么的柔和,头顶上簌簌的干瘪的玉米叶不停歇的随风唱着歌,我和妹妹紧紧的靠在一起,把整个身子都窝在玉米垛里,一直抬头望着填空中的风筝,讨论着他的样式,他们的名字,在打赌哪个会飞得最高。最高兴的就是,有哪个小伙伴独个儿来放风筝啦,看到我们在旁边,就会让我们帮他把风筝高高的扬起,那一刻仿佛是自己的风筝飞起来了。好像自己手中扬起的是天安门的五星红旗一样,双眼直勾勾的盯着他,内心暗暗的期待这个风筝会是这些当中的第一名。妹妹小我九岁,她也不过三岁而已,但是看着她黑黑的瞳孔也随着风筝而动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也特别想有一只风筝。

于是我和妹妹就会一起来央求妈妈,给我们买一只风筝。在提这件事情之前,我和妹妹总是很乖,常常会主动做些家务,也不看电视,提前写完作业。就等妈妈心情好的时候提出来,机会就会大很多,我们会好好的挑个时间,耐心的央求妈妈买一只风筝。结果就是被一句“这是男孩子完的东西”全部否决。一切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或许是我把头低的太低吧!妹妹也跟着忧郁起来,单纯的大瞳孔蒙上了一层薄雾。

记不清自己到底有没有因为没有买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风筝掉过眼泪了。总之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到后来还是有一只几乎一米长的黄色蜻蜓风筝的。

或许我永远也忘不掉的就是,在回家的路上,那条被我踩平了的玉米地的路,我抬头发现一只被挂在电线上的大风筝,飞也似的跑回了家,没头没脑的就拽着爸爸往出跑。“风筝”“风筝”。我知道当时我一定特别害怕在我们到之前有人发现了他。我高兴的跳着,跑动跑西的找长的木棍,眼巴巴的盯着他。直到捧在怀里。第一时间喊了妹妹,尽管时间已近过了黄昏,我们还是没有听妈妈的话等到明天就放了风筝。

《风筝》教学实录及课后反思 第8篇

一.案例描述

师:请同学解释词语, 惊异:惊奇和诧异;悲哀:伤心。 (让同学到黑板上写)

师:请同学读一、二两节, 说说“我”为什么惊异? (同位同学可讨论)

生⑴:故乡的风筝时节, 是在温暖的春二月, 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惊异”的是北京在冬天就有人放风筝了。

生⑵:故乡的风筝时节, 杨柳发芽, 山桃吐蕾, 而北京是“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惊异”的是北京在这样的季节就放起风筝了。

生⑶:我认为应当把前两个同学说的答案放在一起就更好了。

师:很好。读下面的课文, 说说“我”悲哀的原因。

生⑷:想起小时候对弟弟“精神虐杀”的一幕而悲哀。

师:原因是什么呢?

生⑸:“我”因无法补过而感到“悲哀”。

生⑹:“我”因得不到弟弟的原谅而感到“悲哀”。

生⑺:我认为弟弟有点麻木, 哥哥明明做错了, 却不去反抗, 可能认为哥哥这样做是对的。因此为弟弟感到“悲哀”。文中“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有过这样的事吗?”便是证明。 (掌声)

师:你们的发言都很精彩。特别是第四个同学的发言更是精彩。他的发言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说中国有两类人:一类是做稳了奴隶的人, 一类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看来弟弟属于 (学生齐声说) “做稳了奴隶的”那一类。

师:看看“惊异”和“悲哀”这两个词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⑵:引起下文。

师:请同学们读三四两节思考, “精神虐杀”的一幕指的是什么?

生⑻:“我”糟蹋了弟弟苦心孤诣偷做的一只风筝。你看: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 又将风轮掷在地下, 踏扁了。那不可一世、恼怒成凶的样子, 实在可憎。

生⑼:完全不顾弟弟的反映, 傲然走出, 留他绝望地站在屋里。“我”是凭力气、兄长的优势在欺负小弟弟, 瞧“我”那份蛮横劲, 令人讨厌。

师:作者在爷爷, 父亲死后, 家道中落, 遍尝人间的世态炎凉。母亲在家徒四壁的情况下, 继续让他们兄弟读书, 希望衰败的家能够中兴。“我”本身深受封建社会教育的影响, 也希望小弟弟能够认真读书, “我”认为玩风筝, 那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生⑼:经老师您一说, 我倒是能理解哥哥一点了。哥哥是恨铁不成钢啊。

生⑻:可以给弟弟讲清楚道理嘛, 不能那么粗暴、狠毒。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呀。

生⑽:哥哥根本没有看弟弟的表情, 更没有考虑弟弟的感受, 第四节“小弟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 失了色瑟缩着”, 害怕得脸都变颜色了, 而且在发抖。哥哥如果看看弟弟的惊吓之状, 也许就不会那么粗鲁的毁坏弟弟的风筝了。

生⑶:第三节有“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不但不爱, 并且嫌恶它, 因为那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哥哥当时也不大, 能够理解, 只是稍微过分点。

生⑾:七八两节也有交代, 等我知道错了, 是想补过的, 只是晚了, 他和我一样早已有胡子了。没办法。去讨弟弟的宽恕, 弟弟却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弟弟全然忘却了。

生⑿:小弟弟大概十岁内外罢, 多病, 瘦得不堪, 然而最喜欢风筝, 自己买不起, 我又不许放, 他只得张着小嘴, 呆看着空中出神, 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 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 他高兴得跳跃。小弟弟对风筝的喜欢达到了如此痴迷的地步。一个“最”字及弟弟看风筝时的痴呆神态、动作足以说明。弟弟又小, 又多病, 而且又瘦得不堪。又是自己动手做的风筝, 弟弟是一个多么令人同情怜爱聪明的儿童。那么残暴地毁坏了弟弟苦心孤诣做的风筝, 毫无疑问就是一种精神的虐杀。与虐待而致人死亡没什么两样。对弟弟是多么大的打击。比肉体的打击重多了。也可能毁坏了弟弟的聪明才智。最后留弟弟一人绝望地站在屋里。即使弟弟能原谅哥哥, 哥哥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要是我, 我是不能原谅自己的。无法补过, 又因弟弟麻木的全然忘却, 得不到原谅, 那哥哥的心情只能沉重着, 别无它法。这就是一种惩罚, 一种精神的惩罚。与其这样, 还不如躲到哪儿藏起来, 也许心情会好一点。 (掌声响起)

师:同学们的掌声是对你精彩发言的肯定, 说得有理有据, 令人叹服。

师:最好躲到哪儿去呢?

生⒀: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师:讨论讨论, 为什么?

生⒁:也许是看不到风筝, 看不到春天, 才能忘却对小弟弟精神虐杀的一幕, 摆脱悲哀吧。

生⑴:不是也许, 哥哥就是不想看到风筝, 看到春天, 只有这样, 才能忘却精神虐杀的一幕, 摆脱悲哀罢了。

师:那为什么悲哀又无可把握呢?

生⒂:是哥哥没想到的。

师:哥哥没想到什么, 能说得详细点吗?

生⑹:想补过, 错过了时间。如果弟弟真的原谅了, 自己的心情也许能好受一些, 而弟弟却全然忘却, 毫无怨恨, 精神被虐杀而不知, 这是何等的悲哀啊。是哥哥没有想到的, 因此无可把握。

生⒄: (前一同学刚坐下, 一生急忙站起) 哥哥当年不知道错误, 而现在知道了, 为自己的错误而后悔痛恨, 哥哥永远无法补过, 而感到心头悲凉。因此,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 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师:看来, 哥哥自己的良心受到了谴责, 精神上也得到了惩罚。

师:如果不是自己的亲弟弟, 哥哥良心还会受到了谴责, 精神上还会受到了惩罚吗? (请讨论、思考后再回答)

生⑷:不会的。躲还来不及呢。

生⒅:同样会的。我妈妈让我读过鲁迅先生写的《一件小事》, 我还知道鲁迅先生也是个伟大的人物, 所以一定会的。 (掌声)

师:同学送给你的掌声, 证明你说得正确。同时也说明鲁迅先生确实是个伟大的人物。

二.案例反思

这节课到这里已下课五分钟了。课前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 但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五十分钟, 是我没想到的。我为同学的踊跃表现和精彩发言而感动。课上的精彩之处, 有的地方是我有意预设的, 有的地方是生成的。如:说说悲哀原因的时候, ⑸⑹两个同学的发言我预设到了, 第⑺个同学的发言我预设了, 但我没想到学生能说出来, 而且语言又是那样的准确和深刻。特别是理解“精神虐杀”的一幕时, 第⑿个同学的发言, 是后来生成的, 很是精彩。同学们给他的掌声就是证明。还有临结束课文时, 第⒄个同学的发言使我想提问的不需再提问了, 他轻而易举的就给解决了。更让在座的听课老师吃惊的是:这是在普通班上的课。我上该课时, 主题定位很单一, 就是“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才知道游戏是儿童的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虐杀的一幕, 忽地在眼前展开, 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 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说到底, 就是“我”自己受到一次精神的惩罚, 良心受到谴责。最后一个问题, 是我课前没有预设的, 也是后来生成的。第 (18) 个同学的发言也很精彩。同学送给他掌声说明:一是他读了别人没有读过的书。二是他说出了和大多数同学不一致的答案。

鲁迅《风筝》中的儿童教育观 第9篇

一、理解儿童心理

文中这样描写放风筝的环境:“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简直是一幅生机勃发、春意盎然的图画。最妙的是,“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把天上风筝和地上孩子融为一体,风筝于空中翻飞、翩舞,孩子于地上追逐、跳跃,故曰“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作者内心“物我交融”的愉悦和美好与对儿童游戏的理解和欣赏溢于字间。接着,笔调一转,对体弱多病、活泼可爱、“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的形象,白描式简笔勾勒,流露出深深同情和理解:“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因“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可以想象,如果拥有自己的风筝,弟弟会是多么地开心!可惜,那时那地,“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我”为什么不能理解弟弟心理?父亲死后,受封建礼教之“长兄如父”的深刻影响,“我”自觉践行起监督、管教弟弟的权力来。又因为“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所以,就自以为是,全然不管“我以为”之谬,不管弟弟“最喜欢风筝”,坚决禁放。可见,不能理解儿童,是成人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不能平等对待儿童的缘故。以成人为中心,往往无视儿童心理,认为无需理解儿童;或者忽视儿童心理,不重视理解儿童,这为文中“我”的偏见所证明。而成人都由孩子长成,总是“忘却自己曾为孩子的情形”,“将他们看作一个蠢才,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看图识字》)。鲁迅曾回忆自己七岁时要去看五猖会的情景:“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父亲却要求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结果从清晨一直背到太阳升得很高(《五猖会》)。鉴于此经历,鲁迅绝不肯让海婴再尝他所受的一切(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对于“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鲁迅说:“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起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可见鲁迅是很理解孩子的。

二、尊重儿童天性

不能理解就不能尊重。“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因“买不起,我又不许放”,只能偷做。故乡的风筝时节,天上放的是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可是弟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用枯竹作翅骨,用小风轮作眼睛,用红纸条装饰,表现出儿童富于想象、创造的天性。对此,“我”不仅没有褒奖和鼓励,而且在弟弟“将要完工”之时,“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这简单的一“折”一“掷”一“踏”,就将弟弟“苦心孤诣”的杰作毁坏,多么地粗暴!然后“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全然不顾他此时此刻内心是多么痛苦!“我”如此“傲然”,是因为“我”是成人,“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再者,有“长兄为父”的“尚方宝剑”,岂是弱小幼童敢甚或能与之对抗的?这简直就是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精神虐杀”!而小小弟弟,只能眼睁睁看着爱物被糟蹋,只能逆来顺受、忍受欺凌、忍受痛苦,别无他法!做风筝是童心、童趣、童性的真性情,毁风筝则是冷酷、是伤害、是摧残,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对童心的无情压抑和刻意毁灭。从“我”的粗暴上,分明可见心理烙着虐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印记。既然“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对于“最正当的行为”的无端干涉,对于“儿童的天使”的粗暴践踏,不是对儿童天性的极大不尊又是什么?在此,作者分明表达了对粗暴阻止儿童游戏行为的批判,表达了对于儿童游戏的天性应予以真诚尊重的“意思”。

过去,“中国是大人用的玩具多:姨太太,鸦片枪,麻雀牌,科学灵乩,金刚法令,还有别的,忙个不了”(《玩具》),可偏偏“为小不尊”——因为孩子小,就不尊重其游戏的天性。时至今日,“大人们”是不是该想想怎样尊重儿童?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提出“幼者本位”,用时尚话说即“以儿童为本”。的确,儿童应该保有童心,儿童应该保持童性,童心童性理应在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个性特点的自由生活中充分展现。以儿童为本,就会最大限度避免对儿童天性的失尊,即使有失,也会及时纠正。“我”对自己扼杀弟弟天性的错误一直设法补过以求弟弟宽恕,虽然弟弟早已忘怀,但“我”却终日心重如铅,如此自责,不正体现了作者对人、尤其是对儿童的正当行为和权利应真诚尊重的思想吗?

三、呵护儿童身心

不理解不尊重,后果必是伤害。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呵护他、强他身体的最佳方法莫过于鼓励甚至陪同放风筝,因为放风筝是他的“最爱”,可是“我”没有。小兄弟私做风筝被发现,他窘迫不堪:“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这岂但只是因为胆小,更是其精神病态的外显。他偷做风筝,自以为非,被兄长发现才诚惶诚恐。“我”踏坏他“苦心孤诣”做的“即将完工”的风筝,他没有哭泣,没有怨恨,没有抗争,一个追求美与创造的幼小心灵痛苦无告,只是“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多么地让人可怜,可怜得让人心疼!这被践踏的岂止是一只风筝,更是一颗本应受到呵护的稚嫩的心!“绝望”貌似对小兄弟表情神态的轻轻点染,外化的却是“莫大于心死”的至重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极大,而且极远。中年后,当认识到对弟弟精神虐杀错误,“我”想到一个自以为“可行的”补过方法,“去讨他的宽恕”,他却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么?”“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这回轮到“我”彻底“绝望”了——断绝了所有的希望,让“我”求恕而不得。“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对于“精神虐杀”竟然“全然忘却,毫无怨恨”,这是多么可怕的忘却,多么骇人的麻木!但谁能否认,这麻木非当初“精神虐杀”所为?谁能否认,这不是对“施教者”(施虐者)精神的惩罚与教育方式的嘲弄?全然忘却,便没有痛苦,没有改变的要求,没有历史革新与进步;忘却,意味着“精神虐杀”将循环往复。这对全社会无疑都是永远的悲剧,令鲁迅感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论“赵难”与“逃难”》)。可时至今日,不能不说“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喏喏,才算一个好孩子”(《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自以为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上海的儿童》)。鲁迅几十年前的这些话,对于应当造就身心俱健的强者之教育,仍有现实意义。

上一篇:世界港口英文名称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