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立志 以行动践孝道

2024-07-23

修身立志 以行动践孝道(精选2篇)

修身立志 以行动践孝道 第1篇

修身立志 以行动践孝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修身立志 以行动践孝道》。身为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常驻心间,如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融入育人的道理,教导学生做一个有“善”之人,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而“百善孝为先”,从培养学生的“感恩父母”的意识观念做起,从亲身实践孝敬父母长辈的行动做起,引导督促整个班级形成一股“修身立志”的氛围,也是我一直以来为之不懈努力的教育方式。

修身立志,首先从做好自身的榜样示范开始。作为班主任,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从严格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做起,将感恩和孝顺的观念融入到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例如在父亲母亲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我会向学生展示一张自己做的卡片、买的一束花来送给自己的长辈,同时提醒学生要以实际行动向家中父母老人表示孝心,可以是一句简单的“节日快乐”,可以是主动帮长辈做力所能及之事,只要发自内心,就是最好的孝顺。

古人有言“聚沙成塔、聚水成涓”,平时点滴的积累可以凝聚成巨大的力量,教育更是如此。感恩行孝之道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务,而是需要从平时细小的细节做起。为此,我们整个班级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创建一个“羊跪乳、鸦反哺”的班级氛围,是我们采取的第一项措施。以“孝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每周一期,从董永卖身葬父

讲到黄香扇枕温衾,流传下来的孝义故事让整个班级都浸润在馥郁的孝德氛围中。

孝道是一种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对于生活在新社会中的学生而言,注重联系当下,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为此,从发掘学生的积极性入手,让他们积极搜寻现代社会的孝德故事,可以是自己家的尊老爱幼,可以是邻里之间的“老吾老幼吾幼”,可以是新闻报纸上报导的典型人物事迹......开展“每日一讲”活动,利用晨检十分钟,将这些看到、听到、或者亲身经历的故事讲述出来。从耳濡目染到亲口讲述,无形之中将“感恩、行孝”的观念深入到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中。久而久之,从践行孝道开始逐渐扩展到平时同学之间的相处、学习劲头的踊跃进步上,整个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而这样的一场教育,让身为一名教师的我,也从中受益匪浅。是谁说,现代社会已经人心浮躁,善心不在?是谁说,现在的孩子被家长宠溺过分已不知是非对错?在孩子们清澈的目光里,在他们还显稚嫩的言语里,我分明能够感受到流淌在炎黄子孙血液中对于长辈的尊敬与爱戴,对于传统美德的崇敬与向往,也分明能够看到,在这一代人的身上,闪耀着的关于明天、关于希望的光辉。

“路漫漫其修远兮”,孝德美行之路还在起步,而我们教书育人的征程也永不会止步!

谢谢大家!

修身立志 以行动践孝道 第2篇

人贵有志, 人需要有坚定的志向, 也必须有坚定的志向。人而无志, 则如无帅之兵, 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 没有方向, 没有目标, 在人生的战场上注定要吃大败仗, 那么如何来立志呢?子曰:“志于道”, 也就是立志以道, 这个“道”即为合乎人性, 顺应历史, 积极进取, 造福人类的正道。回望历史, 但凡成就一番大事业之人, 都是凭着道来立志的。陈胜于垄亩之中喊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冲天豪言, 身份虽卑微却早已心存大志, 做鸟中鸿鹄、人中英杰。移乾坤, 除暴世, 是他心中坚守的道。他最终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在人类历史上书写了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汉朝开国皇帝刘邦, 年轻的时候, 一次偶然的机会, 在秦始皇东游之时, 于人群中见其英姿, 慨然长呼“大丈夫生当如此”, 人生于世, 要活得像个真男人、大丈夫, 要顶天立地, 建一番旷世伟业。这是刘邦的立志之道。以此道为准则, 他斩白蛇起义, 投入到秦末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洪流之中, 并最终鼎定天下, 成为千古一帝。司马迁身遭腐刑, 忍受奇耻大辱, 却终能忍辱负重, 著书立传, 也是凭借坚定的志向, 他说道:“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探溯历史, 发现规律, 这是他的立志之道。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之下, 他完成了流传千古而不衰的史学巨著《史记》。岳飞的“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之志, 是报国之道, 战场杀敌, 保国平安, 终成抗金英雄, 成万世之楷模。周恩来少年时代即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振兴祖国, 复兴民族, 是他的立志之道。他成为伟大的开国元勋和我们敬爱的好总理。身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向先辈们学习, 心中有道, 立志以道, 确定正确的、坚定的、成就自身的、服务祖国的道。以此为基点, 确立志向, 实现理想。

有了坚定的志向, 还要有真才实学, 这就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劳动, 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丰富和超越。而一个人若想获得成功, 单靠有才是不够的, 还要有德。德即“高尚的品行, 良好的修养, 美好的节操和丰富的涵养”。古人认为, 优秀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 可见其推崇德才并重, 有德无才是能力水平问题, 不必以为羞耻, 而有才无德则是素质和修养问题, 这些人是高危分子, 极有可能给人类、给社会带来灾难, 比如秦桧是宋代状元, 可谓有才, 但是他勾结金国, 以“莫须有”之罪名, 陷害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 终遭千古唾骂, 被后世百姓以白铁铸成形貌, 叩伏于岳飞脚下, 古诗曰“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既有对德才兼备的岳飞的由衷赞美, 更有对有才无德的秦桧的厉声指斥。“德不孤, 必有邻”。一个人有高尚的品德, 那么一定会有人与他为伴, 与他为友;无德之人, 即使有朋友也只能是逢场作戏, 得不到真正的友情。“以德服人”, 让别人敬佩, 要靠自身高尚的品德, 而不是淫威。对恩德的敬佩是发自肺腑的, 而对淫威的屈服却是不得已的。诸葛亮讨伐孟获完全可以以武力征服之, 但他并未如此, 而是对其七擒七纵, 凭借自己的恩德使孟获真心诚意地归服蜀汉。《论语》中的修身、齐家、平天下, 第一条就是修身, 修身即立德。可见, 欲人敬, 先修德。身为中学生的我们, 在“德”上也要下功夫, 要不断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和美好节操, 懂文明讲礼貌, 知谦让、识大体、顾大局。要牢记:修身以德, 切莫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不容他人, 切莫缺德。这样我们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才会有真正的朋友, 才不会孤单。

在我们通往成就人生辉煌的道路上, 不可避免地要与很多人相处, 那么应该怀着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他人呢?孔子告诉我们“依于仁”。佛家讲究慈悲为怀, 是教导我们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三字经》中“泛爱众, 而亲仁”是要我们秉承“仁”道;孔子主张国君治国应施以“仁政”。可见, “仁”是我们的先贤圣人极力倡导的为人准则。行仁道, 方能成大业, 反之不行仁, 则必将为千夫所指而一败涂地。秦王扫六合, 何其雄哉?然只历二世, 便土崩瓦解, 何也?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时说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不施行仁义, 是它灭亡的根本原因。没有用一颗仁爱之心来善待百姓, 只知疯狂镇压和野蛮掠夺, 最终被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所推翻。由上所见, 小到与人相处, 大到治国安邦, 都离不开一个“仁”字, 所以身处校园的各位同学, 更应具有一颗仁爱之心, 去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 去善待你的父母、兄弟、亲人、朋友, 唯有这样, 才能收获幸福人生, 否则只能是孤家寡人, 茕茕孑立。

上一篇:母亲节的祝福优秀学生作文下一篇:雷人英语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