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文

2024-07-09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文(精选4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文 第1篇

因为人们的观念、认识不同,以此为垢,以彼为净。但这些所谓的垢净,是随人而异,也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没有绝对不变的标准。

(原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白话)观自在菩萨修行般若法门,当其功行圆满之时,心中如明镜照亮,明白地照见,五蕴皆空,身心无我,本然清净,于是由自觉而觉他,度化众生脱离苦海,同登觉悟之岸。

(原文)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白话)舍利子:色之表象离不开空之本质,而这本质离不开表象,它们不是两件对立的事物。色身本来就是空,而空也就是色身的本来面目。感受,知觉,动机,判断的精神现象与空相同,这与物质现象之色与空的等同是一样的道理。

(原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白话)舍利子:世间一切事物本来的性质,皆同一不二,平等无差别,既没有产生,也没有灭失,既无所谓污染,也便无所谓清净,既不会增长,也不会消减。所以观自在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到的这个五蕴皆空的.境界中,没有物质色身,也没有感受,知觉,意志,判断,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思维器官,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相应的感觉除去烦恼的思想,没有“六根”,“六境”,“六识”,没有烦恼,也没有除去烦恼的菩提,乃至没有生老死的十二因缘系列,也没有涅磐没有世间一切皆苦的念头,没有世间苦及其原因的说法,没有苦因可除的希望,没有修行而脱离苦痛的方法。总之,没有般若智慧,以此求般若便什么也不会得到。

(原文)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白话)修习般若法门由本来“无所得”的缘故,因而无所不得。诸菩萨依靠般若智慧到达彼岸,证得内心无牵无挂光明坦荡的境界;由于内心无牵无挂光明坦荡的境界便没有生死恐惧的心理不安,便没有世俗之人颠倒的梦想和痴迷的欲望。因此而最终达到涅磐。十方三世的诸佛,也依靠般若智慧而到达彼岸,证得至高无上的正等正觉。由此证明,般若法门即是神妙不可思议的诸佛之母,是破除生死碍障的脱苦之师,是最高圆满的一切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总持法门。它能解救一切苦厄,是真法实相而不是虚假的幻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文 第2篇

观世音菩萨在圆寂的过程中,灵魂出窍,照见原本五颜六色的世界突然空空荡荡。当然,人类的各种苦难也随之消失。观世音看到,躯体最终变成舍利骨。而这舍利骨,若隐若现,飘忽不定,时而空相,时而显出色状,在空与色中交替。舍利子是空还是色,完全取决于头脑中的意识。此种按意识来区分或分别事物的做法,比比皆是。观世音菩萨所看到的舍利子是虚无缥缈的,没有生死,没有净污,没有增减。由于万物皆空,空中无色,也就没有人为意识的分别。没有人类眼、耳、鼻、舌、身这五官的意识,也就没有视觉、声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物质感受。人类看不到,也就不会意识到,故而也就没有困惑不解,没有生老病死的担忧,更没有千辛万苦而不可逾越的障碍。人类窃喜得到的,实际上是心智上的小机灵。若舍弃,人类对于得失也就无所谓了。菩萨们若都能按这种大乘佛教智慧的生死观去圆寂,会发现世间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从而免去对死亡的恐惧,远离死亡前光怪陆离的异想,最终抵达安详涅槃的崇高境界。

过去、现在、未来三尊佛祖,是按照大乘佛教智慧的生死观去圆寂的,取得了大彻大悟的大智慧和开悟,从而知道了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智慧圆寂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经咒。此经咒是神明的,无以伦比的上上咒,可泯除一切苦难,真实不虚,因此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一部如同记录孔子所说,后为被称为“子曰”一般的经咒。以后凡见“咒曰”,皆指本心经。此天机,即大乘佛教生死观的天机,现公诸于众,是由本僧,即唐僧,“泄露”的。阿弥陀佛。

译者加注:

1.此白话文是继作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猜想》发表后,应读者之请,按《猜想》之注释,写出的白话文,是试图站在灵魂层面的猜想和解释。作者猜想唐僧在此,借这260个文字,只想说明从生到死这一件事,从生死悟出了佛法,而非解释佛法。以往对般若波罗蜜多的解释,是“智慧地达到彼岸”。达到彼岸是往生,就是死亡。我并不认为唐僧在此是想借助“心经”,提纲挈领地导引出整个佛法。若一字一释,一字一意,难免牵强附会,使得整个《心经》支离破碎,读者难解其意。那绝非是唐僧的本意。

2.心经对于苦难与死亡的解释非常到位。猜想毛泽东主席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也是引自《心经》,此乃是对《心经》最经典的解释。故此,人们若在弥留之际颂诵《心经》,会有归宿感,心态会变得更加平和。3.许多科学家,特别是物理学家,之所以崇尚《心经》,除了经过千辛万苦的奋斗,其心得与《心经》的字面信息有朴素的感悟和共振外,他们读懂了物质在人们眼界中的透明,即空,与物质在人们感官中的成像和不透明,即色,并不代表物质的本源。空与色的交替,只不过是人们思想和意识的不同分别,是“受想行识”的结果。其实,物质的本质都是空的,人们触摸到的物质差别,实际上是触摸到不同物质表面的电子层和电子数的差别。在物理学家眼里,所有物质都是空心的。《心经》对物质是空的描述,很接近当代物理学的解释。

冯清

2016年10月6日 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第3篇

由于根性的不同,也就所见不同而所证亦有别了。若了达苦等生灭已灭者,则见「真谛」理,证偏空涅盘,是二乘的证悟。

话再说回来,如何是「无苦、集、灭、道」?也就是说,菩萨以般若妙智照见苦等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清净本然,非但没有世间苦、集二谛的虚妄,就是出世间的道、灭二谛,在真空实相的理体上,也不存在它们的形迹。因为诸法空相中,是没有生灭修证可得的。自性空寂本无生死可了(无苦),亦无烦恼可断(无集),自性具足(功德智慧),本不待修(无道),亦无须证(无灭)。正如天台大师所说:「阴入皆如(真如),无苦可舍,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盘,无灭可证。」也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因为苦、集所依仍不外是五蕴之法,而菩萨行深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既空,则苦、集无所凭借。因为既然失去了生起的要素——五蕴,就自然没有所生的事实——苦集;同时既然没有所灭的对象——苦集,则又怎会有能灭的主体——道灭?由于众生迷故,所以说四谛法以对治之,而菩萨悟故,了知苦等全体即空即真,所以说:「无苦集灭道。」道理就是如此。

此四谛法,可以说是佛教的根本思想,因为一切教典都由四谛开展出来的。但从表面上看来,似乎专属小乘声闻所修之法,其实乃通一切大乘法门,这是怎么样的说法?

「谛」就是真理,也就是「三谛」理:即真谛、俗谛、中谛。而苦、集、灭、道四谛,都各各具有三谛理性。体达诸法皆空是真实的道理,名为「真谛」;体达理性之空不废事相之假,是真实的.道理,名为「俗谛」;体达空、假不二,性相一如是真实的道理,名为「中谛」。迷此谛理为凡夫,悟此谛理为佛、为圣者、为菩萨——对于谛理全迷者为凡夫(不知人人本具天然三谛之性德);中迷者为二乘(二乘迷中、俗二谛,唯悟真谛,故云中迷);少迷者为菩萨(菩萨只迷中谛,已悟真、俗二谛)。反过来说,少悟者为二乘(只悟真谛,未悟中、俗二谛);中悟者为菩萨(已悟真、俗二谛,只迷中谛);圆悟者为佛(彻悟三谛)。凡夫虽全然不悟,二乘虽悟但见真谛;菩萨所悟较深,尚未圆极、只见俗谛;佛则智无不极,悟无不彻,圆证中谛实相理。

由于根性的不同,也就所见不同而所证亦有别了。若了达苦等生灭已灭者,则见「真谛」理,证偏空涅盘,是二乘的证悟;了达苦等,当体如幻即空者,则见「俗谛」理,证但中涅盘,这是菩萨的证悟;了达苦等当体即实相者,则见「中谛」理,证究竟涅盘,这是佛的证悟。

简单地说,「谛」是具有「方便」和「胜义」二门:如审察三界唯苦无乐,此理真实──此「谛」字即作「审实」解,为「方便门」,属小乘。如了达苦等全体即真,各具真空实相之理──此「谛」字即指真理言,是为「胜义门」,属大乘。如《教观纲宗》云:「解苦无苦,而有真谛,况灭道耶?」亦如《法华经》所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由此可知,苦等当体即具寂灭之理。至于解苦无苦,而有中谛,则苦等当体即具实相之理。故本经云:「是诸法空相。」

是以,天台宗依《涅盘经》立「四种四谛」以配合四教:

生灭四谛:如上所说,这是小乘所修之法,为藏教摄。

无生四谛:了达一切诸法如幻如化,当体即空,解苦无苦,不为苦所苦;解集无集,不为集所转;知灭无灭,本无生灭;知道无道,不着法相。此为三乘共修之法,属通教所摄。

无量四谛:了达苦有无量相,一界已具众苦;集有无量相,有八万四千烦恼故;灭有无量相,有诸波罗密故;道有无量相,有八万四千法门故,此为权教菩萨所修之法,属别教所摄。

无作四谛:了达一切法,当体即是实相,无苦可舍,无集可断,无道可修,无灭可证,以实相之体离诸造作,故名无作;此独为大乘菩萨所修之法,属圆教所摄(观自在菩萨即是亲自证悟这种境界)。

此外,我们可以看见大乘菩萨的「四弘誓愿」亦是依于四谛而发的:

┌众生无边誓愿度─苦谛

四弘誓愿┼烦恼无尽誓愿断─集谛

├法门无量誓愿学─道谛

└佛道无上誓愿成─灭谛

如果再深入地研究,不难发现,佛教一大组织的内容,无论原始佛教与后期大乘佛教,均离不开四谛的范畴。由此可见,四谛确实是释尊一代说法的中心思想与大小诸乘一贯的根本教义。不过小乘是断灭现实界因果的苦、集二谛,而入于理想界因果的灭、道二谛;而大乘则是把苦、集二谛转化为纯粹化的灭、道二谛。也就是说,小乘是灭生死证涅盘,断烦恼得菩提;而大乘是了达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从根本上说,大、小乘的不同,乃在于四谛观之不同。由上述所引,足证四谛确乎通于大乘法门:如以变易生死为苦谛,法执未忘为集谛,六度、四摄为道谛,无住涅盘为灭谛;这就是大乘所修之四谛法。

全句的意思是说:没有生死「苦」的感觉,也没有贪爱的「集」因可断,没有寂「灭」的涅盘可证,也没有解脱的「道」法可修;因为自性本来解脱没有生死可舍,本来清净没有烦恼可断,本来空寂没有涅盘可证,本来具足没有菩提可修,所以说是「无苦、集、灭、道」。

四┌苦谛─苦果─世世受生老病死,以有身则苦┐

谛├集谛─苦因─念念起贪爱妄想,则恶业丛集┴世间因果─凡夫迷界

表├灭谛─乐果─灭除生死烦恼,证得涅盘寂灭┐

└道谛─乐因─勤修戒定慧,精进诸道品──┴出世间因果─圣者(佛、菩萨)悟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译文 第4篇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

心经白话译文:

以般若智慧观照自心而获得解脱自在的菩萨,修行极深的般若智慧时,观察洞见到集聚构成人我的肉体,感受,思想,意志,心识等五种要素,是因缘相依的生灭关系。他的本质是空,而非实体的存在。 菩萨因彻见这五种集聚的要素是缘起性空,所以脱离生老病死苦以及一切的痛苦。

舍利弗啊!肉体以及一切的物质现象,不是真实的存在,不外乎是因缘相互依存的生灭关系,所以物质和空并无差别;而空和 物质二者在本质上也没有不同,因此空不异於物质。 有人认為空是没有,物质是有,而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到物质就是空,空就是物质,犹如水和水波的关系,二者既是各别的,也是一体的。感受,思想,意志, 心识,同样也是如此。

舍利弗啊!这五种集聚的要素,从它缘起性空的本质来说,它既没有生起或灭失,也没有所谓污垢或清净,更不会增多或减少。所以,在缘起性空的本质上,物质,感受,思想,意志,心识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人对外界的认识,需透过眼,耳,鼻,舌,身体,意识六种感官与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等六种外境,分别相对应而认知一切,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人的一切认识作用各有不同,包括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甚至於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的识别作用共十八种,它们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不经由佛教导而独自开悟的缘觉圣者,因观照十二因缘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照见十二因缘是缘起性空的,所以不论是导致生死轮回的主因无明;或是灭尽无明, 甚至於生,老,病,死,或是因灭尽无明而脱离甚至於生老病死,也都不是实体的存在。 亲自听闻佛说法而证悟得声闻圣者,因观照四諦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见苦,苦的原因,灭苦而解脱,灭苦的方法这四諦是缘起性空的,不是实体的存在。

菩萨所证得的境界中,既不存有能证悟得般若智慧,也不存有所证得的境界,因為菩萨彻见一切是缘起性空的,一切是不可得 的,心不执著於一切。 使自己及一眾生都获得开悟的菩萨,由於修行可至生死彼岸的般若智慧,而通达空得真理,所以心中没有一丝牵掛及烦恼障碍;因而不恐惧生死,远离一切错误,不合理的思想,行為,妄想等等,终於达到寂灭无為的最高境界。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 因此,由以上可得知般若智慧是具有不可思议力量的密咒,是可破除一切愚痴黑暗的密咒,是至上的密咒,是可达成涅磐妙果无与伦比的密咒。它能去除一切的痛 苦,灾厄,是真实不变的真议真议。因此,宣说般若智慧的密咒如下: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与眾生一起去到生死的彼岸!愿迅速同证正觉,获得大成就!

心经简介

《心经》全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只有260个字)。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

《心经》系将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语,即是出自本经。

心经内容阐释

经名阐释

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1] 。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

“般若”为梵语音译,指通达妙智慧;

“波罗”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

“蜜多”为梵语音译,意为无极。可联想比如蜜蜂采花酿蜜,能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内容所探讨的主体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

“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代表前人走过的路途、独特而深入的经历或见解,借口述语言或文字记载来传承后世,以供人们做为参考指引

经文阐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文】相关文章: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破五蕴08-12

我对般若心经的一些看法08-08

阿波罗教育集团05-17

马可波罗英文简介07-10

献给阿波罗诗歌07-22

波罗中心小学档案规范化管理整改方案08-31

上一篇:村综合治理工作计划下一篇: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待遇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