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

2024-07-31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精选9篇)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 第1篇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

摘 要:数学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人才素质的培养。新课改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文章从我国数学教育改革背景入手,简要地分析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其改革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 现状 改革

一、数学教学改革的背景

1.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急剧加快,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间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科技的竞争。我国将“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作为其基础的数学休戚相关,“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社会发展是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驱动力。

2.数学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主要文化力量,数学素养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辐射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我们身边随时接触的一切数字化、信息化的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作为理性的化身,它已渗透到文化文明的各个领域,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隐到显,由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作为现代公民所需的重要文化素养即数学素养的要求更加突出了,必须反映到新的数学课程中来。现实生活的需求亟待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

3.坚实宽厚的基本知识是良好适应能力的根基,是环境变化中迅速更新知识技能的保障。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有着普遍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强调落实“双基”和培养“三个能力”,使得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这也是国际数学教育界所公认的优势。但是,数学教育的现状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基石,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也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

二、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现状

1.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型的教材内容、各级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免教学方法凝固化、模式化的倾向。但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凝固化、模式化,并极力将他们凝固了的模式推行到数学教学的各种场合,自觉、不自觉地夸大自己教学方法的优越性,贬低甚至排斥其它教学方法,忽视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互补性。

2. 教学方法的命名,应该能够反映这种教学方法的本质属性或有别于其他教学方法的显著特征。但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很难反映这一点,主观随意性很大,不够科学。有些教学方法的名称和内容不一致,即名称反映出的内涵与方法实施的具体做法是两回事,名实不符。有些教学方法缺乏教学理论依据,或者说很难用教学理论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论证和说明。

三、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策略

1.在教学内容方面

(1)删减过时、无用、繁难的教学内容: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使小学生能够较早地了解学数学的用处;删减一些繁难的内容,加强收集数据、选择条件的训练,使学生学会一些收集、处理数据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例如设计用表格、图画、文字叙述等形式反映数量关系,这样即可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实践对数学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数学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人们更需要的是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面对变化的情况迅速做出判断的能力,将获得的资料、数据转换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等。面对这样的社会需求,必须改变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重视数学教育与社会实际的联系,较好地满足社会的数学需求。一方面,应当改造原有的教学内容,用强调从生活实际引入数学知识,运用学生的知识背景发展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等措施,给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注入活力。另一方面,精选在现代或未来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知识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例如,估算、统计、概率、计算机的应用,以及与经济活动、信息交流等有密切关系的其它数学知识。

(3)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教材中,已经注意了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例如,集合、函数、统计的思想,计算机的编程思想、图形变换的思想、转化的方法、归纳法等等。但是,渗透的力度不够,有些思想或方法完全可以以某种方式让学生较早地体会或初步了解,例如,数的意识、概率的思想、建模思想、优化的思想等等。使小学生能通过数学学习活动积累科学思想、方法的感性经验,逐步形成灵活而缜密、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2.在教学思想方面

(1)数学意识的培养。怎样使学生养成主动地从数量上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认识数学符号、公式、图表是表示、交流和传递信息,解释、预测事物发展规律的最有效手段和工具;使学生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对变化了的数据情况会通过估计判断,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等等。

(2)自信心的培养。怎样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知识,主动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预测、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到成功的自豪感,体验自己能力不断发展的乐趣,树立不怕困难、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

(3)发展能力的培养。当前教育专家们认为,基础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形成学生的发展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据此观点,小学数学教学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一种科学合理且具有发展活力的知识结构,以及具有发展活力的能力基础。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3]小学数学教师.. (3):31.

[4]曹才翰. 数学教育心理学[M].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4.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 第2篇

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各个学校应认真贯彻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列》,从根本上解决由升学教育至素质教育的转变。在体育教学课程的安排上,要按照计划开足体育课,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2)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器材购置资金的投入。

(3)加强对年轻体育教师的培养,提高年轻体育教师的教育思想,注重年轻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

(4)在待遇上要改善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年轻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 第3篇

1、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小学武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水平的高低体现在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同时专业素质是一个教师是否具备教学能力的必要条件。而在我国小学目前的体育教师师资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专门的武术院校或者武术专项毕业的武术教师。这就导致武术教学的规范性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加之非武术专业的教师和专业的武术教师对于武术的理解也不同,非武术专业的教师对于武术大多只停留在表面,没有专业的武术教师理解的深和透。由此,在武术教学理念上、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手段的运用上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这就导致虽然同是进行相同内容的武术教学,但是不同教师所教出来的学生却明显有着区别。甚而,由于教师的缘故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产生厌烦情绪。此外,尽管部分教师是专业出身,但其在自身教学理念、教学能力上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造诣和水平,况且“以竞技运动、技能教学为主,课程设置较窄,缺乏人文氛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性强、灵活性差、知识面窄、文化基础薄弱。”“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无形中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上的欠缺。”这也导致小学武术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1.2、教学内容传统陈旧,缺乏创造性

目前大多数小学所采用的武术教学内容主要为五步拳、少年拳、初级长拳、简化太极拳等套路。不可否认这些拳种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代小学生所接触的世界是多样化的,具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如果长期按照以往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的话,很难保证现在的小学生能够接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与西方竞技运动相比,武术具有东方的神韵。然而在过分强调一招一式的套路教学教学时,我们看不到武术所具有的文化魅力、民族感染力。同样的教学内容教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初级长拳”、“初级剑”等初级的武术学了一遍又一遍,如此的武术内容缺乏新意,毫无创造性可言。最终导致武术魅力、武术文化的感染力、武术的对抗性、娱乐性的丧失,使得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逐渐减少,最终丧失了对武术运动的学习兴趣。

1.3、教学方法滞后,缺乏现代感

我国小学武术的教学方法多数是采用以教师为主,进行武术动作的讲解、示范、领做等,以学生为辅,通过模仿、跟学、跟练等方式来习得武术动作,整个教学活动主要是以集体教学和集体练习的方式展开。在通常的一堂课的时间,主要以技术动作的讲解和练习为主,着重强调技术动作的精准性、规范性以及统一性,重点纠正的是学生的动作错误。如此的小学武术教学方法在新形势下并不能完全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事倍功半。同时在既定的套路模式下,并不能有效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能一板一眼的教学,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僵硬练习。一节课下来,课堂毫无生气可言,没有欢声笑语、没有付出辛劳之后收获成功的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呆板,气氛沉闷,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大多数学校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忽视现代教学手段的引用,很少见到新手段、新方法的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小学武术教学的发展。

1.4、小学武术教学重技术,轻文化

武术教学相比于其他体育项目,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武术的文化性、民族性。武术在项目内涵上比其他体育项目更具有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武术教学更注重武术技术的传授,而武术文化教学却常常被忽视,学生大多只学到武术的技术动作,而对于武术当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却鲜有涉及。随着国外新兴体育运动不断的涌入中国市场,其在我国校园范围内也得到一定的传播,这使得广大学生对于国外运动的向往和仰慕之心越发严重。然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被冷落一旁,有“国粹”之称的武术,在面对外来拳种的渗透时却表现得并不自信,甚至有的学校取消了武术课,取而代之是一些国外的拳种,如跆拳道、搏击术等。面对这样情景,出现了学生“喜欢武术,而不愿上武术课”的尴尬现象。如此一来,武术在校园的文化传承上逐渐丧失了其应有的主体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外来拳种的广泛传播。这使得具有民族文化传承影响力的武术在小学教学当中逐渐被淡忘和冷落,这也使得整个学校武术的发展步入艰难的困境。

2、目前我国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2.1、整体提升小学武术教师师资水平

武术师资力量是小学武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武术教学教师队伍,对于小学武术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此,学校应重视武术师资培训工作,对于非武术专业教师要加强武术相关教学能力的培训,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以此来增进其对武术文化的了解,提升自我武术教学理念。对于武术专业的体育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武术修养,在武术理念、武术文化、武德等方面要集中培训,做到能够在自身胜任的情况下,还可以指导更多的年亲的、经验欠缺的武术教师,以此带动整体武术教师的发展。

2.2、丰富武术教学内容,满足多样化需求

丰富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当前实际,又要符合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摒弃以前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未来发展的需求,适度的创新、丰富教学内容,使之适合学生发展的规律与发展水平,最终适应学生发展需求。因此在丰富武术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到:(1)文化性,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增加一些时代性强的武术基础理论知识,可以适当结合体育游戏的情景模式来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以此来突出武术的民族传统的文化性;(2)多样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积极好动、思维活泼,对于新鲜事物好奇心强,过于古板和生硬的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到小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多样化的需求,尽可能的增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又有趣味的武术教学项目;(3)仪式性,培养小学生庄严的武术情怀,让其体验到学习武术是一项值得骄傲和引以为傲的事情。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武术教学当中,出入皆以礼相待,进行武术运动也要体现出自觉的认同感和庄重感;(4)层次性,尽量避免重复的武术教学,反复的教学只能让小学生感到百无聊赖而完全丧失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对此应开设多个内容供学生选择,如器械、拳术、攻防技术含义讲解、对练动作等不同内容的教学组合,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2.3、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由此,小学武术教学应当转变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尽量扮演一个主导者,一个引导人,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出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启发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所领悟。这样可以一改集体教学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和表现能力,充分展示自我的风采。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的模式,注重后进生的培养,但同时也要注意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适当的增加集体游戏、娱乐、竞赛的成分,以此达到活跃课堂练习的气氛。其次,适当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到小学武术教学当中。可以借助电影、电视、网络传媒等技术优势将武术技术、武术文化,通过视听化处理的方式展现出来,使人们从中受到教益和启发,影视作品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等武术文化内容对广大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在武术教学当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一些优美的武术表演以及武术动作通过影像的方式展现在小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增强小学生对于武术的画面感,从而更加全面的在生动、形象、直观中了解武术,喜欢武术,最终促进其在实践当中的运用和学习。

2.4、改变小学武术教学重技轻文,追求德艺兼修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武术教学具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礼仪修养教化、审美熏陶的使命。在小学武术教学当中,兼顾武术技艺和武术品德,一方面可以锻炼其体魄,强健其身心;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化,对其人格进行塑造,对其品德进行端正。通过武术的文化性熏陶可以使小学生从小培养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能文善武却不欺凌弱小的品德。因此,在小学武术教学当中应该强化武术文化的传承,转变只重视武术技艺的观念,贯彻“德艺兼修”的武术教育宗旨,应实施“以技术学练为中介、以礼仪和文化为两翼,以完善道德、体验文化为目标”的学校武术教育。通过学生对武术这一中国优秀文化的体悟、感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武术教学相比于其他体育项目,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武术的文化性、民族性。小学武术教学的繁荣,必须抓住武术文化、民族性这一点,这是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最特殊的地方,也是不同于国外拳种的地方。小学武术教学要实现以武术技艺教学为主向武术德艺兼修的局面。让小学生通过武术学习,体验到我国自身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领悟到武术中的民族精神。因此,在小学武术教学中,应注重加强武术文化研究、武术教学方法研究,把武术文化传承贯穿于武术教学的始终。

3、结语

武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身心兼修,德艺兼顾的本质,是培养小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小学武术教学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最初的阶段,对此一定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打好基础,将武术的民族文化贯穿在小学武术教学当中,培养出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针对当前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及其问题,应当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完善小学武术教学体系。加快重构武术教学教材体系,丰富武术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实施过程,完善充实教学形式,以此来繁荣我国学校武术教学,最终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锻炼服务。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揭示小学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来找到促进小学武术教学的改革措施:整体提升小学武术教师师资水平;丰富武术教学内容,满足多样化需求;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改变小学武术教学重技轻文,追求德艺兼修。

关键词:武术教学,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云崖,王震.“三艺通备”理念下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

[2]封慧歆.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与武术文化传承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9.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游泳教学;改革趋势

高校体育项目繁多,游泳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项,其不仅强健体魄,防病治病,塑身消脂,广泛运用于生产建设与军事上。在国外游泳是中小学必修的课程,其是归类于生存技能的范围中。而我国高校学生游泳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怎样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学会游泳,尽可能完成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多方面分析总结高校游泳教学成为了重中之重。

一、现阶段高校游泳教学的不足

1.不合理的游泳课程,游泳教学缺乏连续性,没能充分发挥游泳教育的作用

现阶段高校大多都仅限于一、二年级设立游泳课,学生还没形成游泳运动的习惯与意识,并且游泳运动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尽管学生们很喜欢游泳这一运动,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游泳技能与意识。

2.缺乏创新的指导思想,没能与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紧密联系

很多教师重视理论上的游泳教学,轻视实践上的教学;重视游泳的技术教学,轻视培养游泳习惯以及健身知识,没能全面发挥体育终身教育的影响。

3.缺乏专业的游泳教师,严重缺乏科研型的教师

游泳教师大多都是退役运动员,有的是其他体育项目兼并或转项而言,所以,相对其他体育项目而言,其师资力量单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大多沿用技能型教学,缺乏科研能力,与21世纪多元化的游泳教学目标仍有一段距离。

4.游泳教材陈旧,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教学方式生硬

我国高校的游泳教材内容基本没有进行更新,基本和中小学的教材相同,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套真正符合高校游泳教学的教材,教学内容千篇一律,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游泳的积极性。教学方式生硬,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二、21世纪我国高校游泳教学的改革趋向

1.丰富游泳教育的相关内容,尽可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21世纪,要想高校游泳教学得到质的飞跃,其教学内容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符合学生的整体发展,从而构建整体价值观念,不仅要研究游泳技能与学生素养的关系,还要重视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学习能力的变化。

高校有用的相关教材,不能沿用以往的教学内容,应该要与时俱进,适当增加一些娱乐休闲、强健体魄的水上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游泳的实践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从而培养游泳健身的习惯,为以后终身参加游泳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把游泳中的非经济性、趣味性、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系统地对其教学体系进行变革,对应地削减技能教学所占的比重,将重点转移到高校学生所感兴趣的游泳技能上,例如:增加实用性的救生技能,趣味性的水中游戏,健身性的反蛙泳;适当减少竞技性的游泳教学。

2.尽可能提高游泳的师资力量

要想高质量完成高校游泳教学的任务与目的,与游泳教师的质量有很大联系。现阶段,游泳教学的任务所执行的情况不乐观,与游泳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有关系。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的教师寥寥可数,大部分都是退役运动员、教练或其他体育项目转变的人员所担任的,其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比较薄弱,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游泳爱好者日益增多,所以亟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游泳师资队伍,先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再丰富其知识结构,探讨游泳这门学科的治学经验与内在规律。各所高校务必从游泳这门学科的整体发展着手,在培训经费许可的前提下,主动创造适合培训的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多专题、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机会,这样游泳师资与学生的游泳技能才能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3.改变大学生游泳教学课分班这一形式

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游泳教学课的一般授课形式是,一年级普修课,男生为主,女生合班的自然班授课;二年级专项课,根据学生个人的专长、爱好、兴趣进行和班授课,某些教学设施条件较好的学校是男、女分班。上述的授课形式,均没能充分照顾到每位学生对游泳的接受能力、身体机能等差异。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素质等等,在进行小组划分,这样班级上的每位学生都可以知道自己的薄弱点,相互学习,互相进步,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便于学生游泳能力的发展,将游泳培养成一种爱好,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吴诚.21世纪我国高校游泳教学现状及改革趋向探讨[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2:607-608

[2]杨胜梅.高校游泳教学现状分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04:78-80

[3]高峰杉.大连理工大学游泳课程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4]于兴洲.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游泳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5]张雨.黑龙江省高校公共体育游泳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174

我国报关模式现状及改革的方向 第5篇

0713090211

李德英

我国报关模式现状及改革的方向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单极和多极的矛盾继续加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全球经济失衡矛盾突出,贸易冲突和经济纠纷不断加剧,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由于处在各种利益的矛盾交汇点、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对内改革的第一线,海关执法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的作用更加明显,海关工作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国民经济、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安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通关模式的改革,为企业的实际操作带来许多便利条件,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使用何种报关方式。

关键词:发展现状报关程序 存在问题 报关模式 改革

一、我国报关行业的发展现状

(1)我国前阶段报关行业中专业、代理和自理报关企业形式共存,然而整个报关市场仍然以委托自理报关形式为主,报关企业在整个报关市场中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代表着我国当前报关专业化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行业管理尚未规范有序,全国地方报关协会尚未普及,既不能有效宏观调控报关市场,报关协会工作也难以全面开展。

(3)报关企业盲目发展,经营成份十分复杂,包含国营、民营、合作等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个别报关企业自然人与其“联营”或“挂靠”的经济法人实体并不存在真正的隶属关系,处于松散管理状态,行业难以统筹规划,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4)我国报关员学历以高中生为主,大学毕业较少。

(5)报关程序的信息化水平滞后。

(6)报关单位的海关评估等级整体不高。

(7)目前的报关业务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特别是实行了电子帐册和无纸化报关后。

二、报关程序

(1)进出口货物的申报

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在货物进出口时,应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按海关规定的格式填写进出口货物报关单,随附有关的货运、商业单据,同时提供批准货物进出口的证件,向海关申报。报关的主要单证有:进口货物报关单、随报关单交验的货运、商业单据。随报关单同时交验的货运和商业单据有:海运进口提货单;海运出口装货单;陆、空运运单;货物的发票;货物的装箱单等。需要说明的是如海关认为必要,报关单位还应交验贸易合同、定货卡片、产地证明等。

(2)进出口货物的查验

进出口货物,除海关总署特准查验的以外,都应接受海关查验。查验的目的是核对报关单证所报内容与实际到货是否相符,有无错报、漏报、瞒报、伪报等情况,审查货物的进出口是否合法。海关查验货物,应在海关规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如有特殊理由,事先报经海关同意,海关可以派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以外查询。申请人应提供往返交通工具和住宿并支付费用。海关查验货物时,要求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必须到场,并按海关的要求负责办理货物的搬移、拆装箱和查验货物的包装等工作。海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径行开验、复验或者提取货样、货物保管人应当到场作为见证人。

(3)进出口货物的放行

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经过审核报关单据、查验实际货物并依法办理了征收货物税费手续或减免税手续后,在有关单据上签盖放行章,货物的所有人或其代理人才能提取或装运货物。此时,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才算结束。另外,进出口货物因各种原因需海关特殊处理的,可向海关申请担保放行。海关对担保的范围和方式均有明确的规定。

由以上报关程序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繁琐复杂,因此许多地方也在积极探讨新的报关模式,出现了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模式,提前申报,货到验放模式,多点报关,口岸验放模式,以及分批进出,集中报关等模式,然而这些新的模式只为部分地区所采用。

三、我国报关行业存在的问题

(1)部分报关企业资质差、报关业务少、申报质量不高,导致口岸通关效率受到较大影响。

按现行规定,企业只需有5名报关员就可以在海关注册,并且注册后企业对报关员并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范。客观上使得部分企业资质差、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低、报关业务少,致使申报过程删改退单率大幅上升,通关效率受到较大影响。

(2)准入门槛放开以后,报关企业增速过快,导致市场竞争加剧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现象。据调查了解,部分报关企业采取承包、挂靠等不规范经营方式和回扣、互相压价等不正当的经营手段来拉拢客源,致使报关质量差、服务水平低,进而引发报关企业效益变差、客户不满意的情况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行业的经营环境,既增加了海关的行政执法成本、恶化了海关外部执法环境,同时也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3)外贸报关的专业人才不足,报关质量不高。

我国的科技水平在最近几年来达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对于海关、商检、报关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外贸易的报关手续繁多,程序复杂,报关业务的办理人员应精通法律、税法、对外贸易、商品特质,海关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以及办理报关多项手续的技能,但是在我国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体制下,这种人才能力的多方面发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尤其是我国加入WT0以后,对外贸易人员以及报关人员的短缺现象更加凸显出来。

(4)报关程序差异较大,出口退税显失公平。

在贸易企业商品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海关部门在货物的申报、检查验收、上缴税款以及方行等四个环节都设定了一些对大型外贸企业有利的优惠政策,为大型企业货物的快速通关提供了便利,但是对中小型贸易企业而言,就没有这样多的优惠政策,反而还会有相当的限制条件。国家税务部门在贸易企业出口退税业务的办理时,往往将大型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排在业务处理的前面,而民营中小型企业的贸易退税业务则需要排在最后。

(5)报关单填制不规范,随附单证提供不齐全、不及时,而报关员又缺乏总体复核,向海关申报时造成一定数量的退单和报关单修改。(6)报关员利用工作之便进行走私严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扰乱外贸秩序。

企业为了牟取暴利进行走私,报关员则为了一己之利成了走私企业的利用工具。报关员利用工作之便协助企业走私主要是通过伪报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金额、贸易性质、原产地、贸易国别、商品归类等进行的。通过向海关申报一个类似货物的品名,把高税率的商品报成低税率的商品,偷逃应纳税款;通过伪报货物的规格达到改变商品归类的目的;通过伪报价格达到少纳进口税的目的,或把一般贸易进口的货物伪报成加工贸易项下或特定减免税货物,则可以把原来需要缴纳进口税费,交验进出口许可证的货物,“变”成可保税、免税进口、免领进口许可证的货物等等。这些行为严重扰乱报关秩序,影响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税费的征收和统计,造成国家税费流失,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扰乱外贸秩序,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新报关模式

(1)先报检后报关

自2008年1月1日起,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将实施通关单联网核查。检验检疫部门有关人士强调,企业在报检、报关时,必须准确录入如实申报,并保证通关单与报关单相关申报内容一致。据介绍,此次海关和检验检疫联网核查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实现出入境货物通关单数据与报关单数据的联网核查,实现对进出境货物的严密监管。

(2)提前报关、实货放行

是指在舱单数据提前传输的前提下,货主提前传输报关单电子数据,海关提前进行审单作业、提前审核书面报关单证及征收税费,待货物实际到港后,由口岸海关办理实物查验及放行手续。新的通关模式改传统的货到报关为凭电子舱单接受报关,将大大缩短货物在港的滞留时间,不仅有利于加快口岸物流速度,满足“零库存”生产的需要,并将减少仓储、租箱等货物滞港费用,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3)属地报关,口岸验放

是指内陆进出口企业在属地海关报关,由属地海关办理接单审核、征收税费等通关手续,口岸海关对货物进行实货验放的一种新型通关方式。通俗地讲,内陆海关成为口岸海关的通关现场,所有手续在内陆海关完成后,可以直接在口岸提货或者装船,货物运抵口岸海关闸口后,计算机系统对申报信息与物流信息实施自动对比验放,从而使企业在内陆海关报关和在口岸海关报关完全一致,真正做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然而目前,允许申请“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资格的必须是AA类、A类等资信良好的企业。

启动这一通关模式后,企业“不出家门”就可以自主选择当地海关办理跨关区货物通关手续,并可直接在货物实际进出口口岸验放进出境。原来企业在当地海关和口岸海关都要办理申报手续,现在手续减少到了一次。货物运到港口,企业还可以提前申报,海关提前审核,货到后立即验放。使报关费用减少,通关成本降低,通关便捷,企业外贸竞争力增强。实施属地报关,企业可以就近报关,办理通关手续更加快捷,与当地海关的沟通联系更加方便,有利于企业及早了解通关政策规定,灵活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加快物流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成功地融合了海关无纸通关、网上支付、便捷通关、电子账册等便利通关措施,发挥海关通关改革的整体效能,实现了海关有效监管、高效运作的“双效”目标。

(4)多点报关、口岸验放

首先为进出口企业带来了便捷和高效,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和时间;其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货物通关、纳税手续实施属地办理,能带动报关、报检、货代、船代、物流业、银行、外管等相关业务发展,形成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的格局,更加优化我市的招商引资环境,为我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增长点。

五、改革方向

(1)报关流程重组,大胆试用新型报关模式

当前,我国海关借鉴转关运输的通关放行模式,提出了对于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提前报关方式,即:多点报关、提前申报、集中处理、口岸验放、属地报关;海关接受企业提前申报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进出口电子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审核、征税、统计分析、风险分析等作业,在货物到达后可采取查验或放行或分流、集中核销等多种通关放行模式。然而在实施流程重组的过程中,要考虑一般与特殊、东部与西部、港口口岸与内陆口岸等方面的均衡性,使流程重组更具有实效性。

(2)加快物流监管信息化体系的建设

目前,我国海关要提高服务能力,当务之急是要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减少审批程序的办事环节,对资源共享建立快捷有效的协调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与网络平台,提供

科学、高效报关程序的监管信息化系统。例如,建立报关企业“一站式”物流信息服务的平台,报关客户只要一次报关,就可以完成报关程序的海关监管、商检、口岸、运输、银行以及税务等等货物进出口工作。要提高查验的准确性,可以开发集装箱自动识别验核系统,对进出口货物实行有效的监控。

(3)海关监管要大力推行风险管理

海关监管的风险管理能提供风险防范和提高管理效益,有效地打击违法行为。对监管的情报、信息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一整套风险识别、估计、监控以及风险的处理等。当前在报关程序的查验环节上,海关普遍采用“细查细验”的原则,但这牺牲了通关放行的速度,致使工作效率不高,与当前众多合法企业的利益和对高效的追求是相悖的。因此,在海关运用风险管理中,要遵循“守法便利”的原则,对于极少数的风险系数较高、信誉度较低的企业和货物,实施“严查严验”的原则;而对于守法及信誉度较高的企业和货物提供便利和最高的报关程序效率。

(4)对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创新

在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创新上,海关应采取分类管理的措施。对于甲类高等级信誉企业,在报关程序上可以给予便利。例如,我国海关对海尔、联想、TCI 等高信誉企业的严格审查后,已经为这些企业审结征税,不再进行现场审查,而是通过信任快速放行后定期核查的管理方法及手段,使这些企业享受了便捷、快速通关放行的资质。

(5)发挥报关协会的作用,落实程序化衔接

注重落实了三个衔接程序化:首先把复核报关员的培训与海关对报关员扣分管理衔接起来。加强了对复核岗位报关员的培训和记分管理,在原来全体报关员普通扣分基础上提高了一个档次。其次,把报关企业复核制单与海关电子申请衔接起来。在申报中,报关企业报关员向海关提供有海关认可的电子代码,递交盖有复核印章的报关单,海关现场关员优惠放行复核报关单。对检查有误的报关单对复核报关员扣分,分满时由海关提供名单移交报关协会参加业务培训。再则,把复核报关员的管理与企管工作的要求衔接起来。报关协会通过对试行报关复核制度,有效地配合海关落实“报关员扣分管理办法”,不但提高报关单的质量,强化力了复核报关员的业务素质,也为将来的报关员的分级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小结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 第6篇

摘要:我国网球运动事业从娱乐体育体系转向终身体育体制的深远进程中,大范围的突破着该领域的研究阈。依据学校体育资金摄入、学生运动意识及科研论文发文量研究水平,中小学网球运动如何建立成专业的系统化教学体制的探析问题。本文致力于我国网球运动开展姿态、中小学网球运动教学成长轨迹和该运动项目的推广路径三要点研究进行探索问题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中小学网球教学;现状调查;前景展望

人们对网球运动的认识经历了从基本基础科学视域→自然科学视域→人文社科视域等科学互纵交叉的轨迹。从认识发展的轨迹反馈出,网球运动本质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化到现代化、娱乐性到专业性、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变革中。网球为了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已成为学校体育课课改的一部分,而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想得到普及与大力发展,就必须要建立在教育教学基础上,从而急切需要新的资源来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新鲜教学内容,则要求必备相配合的教学机制。因此,网球运动在中小学校适应性得以实施,探索式推进了网球运动的教育教学的发展机制,必定为网球运动的群众性得以大范围开展,并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网球运动这一事业的快速成长。

1我国网球运动开展姿态的研究

高丽萍的《中国大众网球运动现状分析》,把我国大众网球事业发展状况与国外网球事业水平相比较,在网球运动执行者人数、网球经济增产值与全国体育事业总值比、网球消费机制方面提出问题。作者对网球事业的普及度做了期望,①网球是一项高经济消耗运动,持续我国网球事业发展的前提是落实党十六大提出的民族最终奋斗目标,经济收入达到可观水平,网球经济改变匮乏状态;②大力开发网球运动的群众性,开展网球运动的大众性、全球性,从整体上打牢网球事业加速发展的基础。

冯加付的《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我国网球运动要想在世界网坛占有一定位置还有较大的距离,那么如何建立消除距离这一问题体质成为了作者调查该项运动项目的线索。作者通过对07年两场网球赛运动员、教练员的访谈分析,对拉近与世界网坛距离给出了研究开解:①青少年人群是网球运动选手最基本的选材方向,然后由于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开展的速度相对滞后,使得网球运动项目的普及度并不大,因而直接影响了具有网球天赋的青少年被发现的机会,导致网球运动选手的选材方向拉低,最终阻碍网球运动事业的顺利发展;②训练观念的传统化,使青少年网球运动管理受到约制。培养模式的过于单一化,运动员并没有创新的技术突破,机能的不理想,使竞技水平不利于面向高端对抗;③加大对我国网球运动各层次的投入力度,科学改革以助于运动员对网球运动产生一新的认识,科审制势有利于该运动项目的推广。

2我国中小学网球教学的发展轨迹历程

胡龙宇独撰的《浅议我国中小学网球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为网球运动界定了一理论概念,网球运动是人的脑智力与礼节并论、人体艺术与机能健康共存的一项绿色体育休闲运动项目。作者主要从校内硬件设施和教师授受水准两方面情况的分析建议性给出解决方案与必要努力:①学校体育力量的配合、教师人员的质与量是对中小学网球运动教学规模的保证,只有使专职网球教师的缺乏不再呈上升态势,才能确保建设出专业的教学体系;②正确的传授网球文化、素质理念,引导学生自发且有能力的接受网球运动,创造出适合网球运动的认知氛围,促进网球运动教学进上一个新阶段台阶;③控制网球教学力度,设计合适的教育模式,使教学内容符合该运动项目的发展走向。

戴立波、蒋立旗的《中小学网球初级教学的开展现状和发展策略》中谈及了网球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对提高与改善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体质有很重的调节功能。两位作者针对如何正确的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初级的网球运动教学及开展此项目的可行性提出了对应的意见。①专业的训练模式加速中小学学生优质体质的形成,推析中小学学生在青春期性格的极度不稳定性,组合不同特点、优势的学生,加进之间的互补培养;②网球运动最多的是实践层面的教育教学,若随心所欲的开展课程进度,只会使课程教学结构失去循序渐进的合理原则;③得力的协调中小学网球教学资源,实行符合教学素质的思想教育,符合中小学“身”、“心”安全发育的场地设置。

3对我国中小学网球的推广路径研究

郭兆萱的《中小学校网球教育现状及推进对策分析》中分析了我国网球运动在中小学校普及度得不到提高的最基本的几个因素:运动条件得到了限制,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场地支持开设这门运动课程、培养机制仍不健全,专业的网球教师师资匮乏、没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思维教育方式来进行教学工作,只有机械化的‘应试模式’、网球运动选手的选材方面并没有针对群众性进行,仅单一保留在‘体校’阶段的选拔与培育。针对这些直接影响我国网球运动在中小学校得以开展的因素给出以下应对措施:①在政治策略与经济方面给以恰当的投入,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适合网球运动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快网球运动群众化的实现,这样网球运动选手在“质”、“量”上均得到大力度的提高;②教师用专业网球理念培养学生对网球这一运动项目的正确认识,网球运动是全面性的运动,最重要的是以中小学学生的健康安全为运动目标;③教师要充分依据学校特色及各方面可开发条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教育教学,用专业技能帮助中小学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科学合理且正确的掌握网球的基本技能技巧及基础文化素质。

林娜的《山东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通过对多个省份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现状的分析来间接的对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明确出一个至今都围绕着科研人员和教练员的难题,如何构建出适合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结构体系,以使网球运动能够持续、快速的发展。如果在这一难题结构体系上面有所突破,必定会大力地推进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的迅速发展。①网球运动在我国的深入,原存在的网球培养体制不能满足社会和我国网球运动的需要,因此开辟了许多不同的培养途径来保证社会的需求。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方式有四种,其中职业化是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必要趋势;②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是建立在与文化体系学习时间的分割基础上,只有竞技能力而缺乏文化素养是不足以在网球领域立足的,要为运动选手的将来做出预算,在保障竞技能力高度的前提下,也要保证具有高层次的文化背景;③现行的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选手具有三级培养方式弊端,训练网球的时间远多于文化知识学习的时间,没有健全的保障体系,运动员为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盲目,训练周期长,没有针对项群的训练体系。

4总结与建议

4.1网球运动在中小学校的普及还需要比较完善的教育体制给予大力支持,在学校硬件设施、教练员师资力量、教学体系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改革空间;

4.2积极发现制约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得不到快速发展的因素,探索适合青少年网球运动在身体机能、受教育机制、竞赛机构的发展模式,为促进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做出理论贡献;

4.3加强教练员培养机制高度,教练员自身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运动员选手接触网球前沿层次的深浅,更容易轻松适应社会时代发展,并能提供更多的机会了解国际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态势;

4.4我国网球运动后备人才需要的是高层次文化背景和高竞技能力共有的运动选手,只有这样高度的运动员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网球运动在国际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丽萍.中国大众网球运动现状研究[J].网络财富,2010,10:158-159.[2]冯加付.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3]胡龙宇.浅议我国中小学网球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8:51-52.[4]戴立波,蒋立旗.中小学网球初级教学的开展现状和发展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1:119-120.[5]郭兆萱.中小学校网球教育现状及推进对策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5,06:159.[6]林娜.山东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作者简介: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 第7篇

——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现状及改革政策

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现状及改革政策

【摘要】:经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先行的应试教育制度越来越不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改革对策,突显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性和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生师比 现代教育制度高校创新体制

自19世纪末兴办京师大学堂开始,现代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过了一个多世纪。其间,经历萌芽、渐兴、初步发展、相对停滞、恢复发展和大规模高速发展这些时期。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很多的曲折,但也是为我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贡献主要的体现在增加了入学机会,培养了大部分的优秀人才,民办的高校也得到了发展,高等教育迈入国际化。但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冲击和挑战下,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紧迫问题。

在我们谈到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我们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是,现在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更高的要求,我们还不适应。

(二)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困扰着我们。去年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总额大概是1800多个亿,现在对相当多的地方院校来说,主要经费来源已经不是国家的财政性投入,而是收费。有的学校甚至收费占到了总经费的百分之七八十,而我们的收费在学校看来还是比较低的,但是,社会上对收费问题已经提出了比较强烈的疑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再进一步大幅提高收费。现在许多学校已经陷入了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据了解,教育部的学校在经费问题上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教育部所管理的学校去年年底贷款余额已经超过了200亿,其中个别怪物般庞大的大学贷款余额超过了30亿,每年光还利息就要将近两个亿,这个数字相当于国家每年给它的拨款。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江苏省,它的财政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江苏全省的高校贷款余额也超过了100个亿,这个问题非常突出,致使我们有些大学大楼盖起来了,但是内部的教学仪器空空荡荡,不能够满足需要。

(三)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从1998年到2004年我们的本专科学生数从340.7万增长到了1333.5万,同期我们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仅由40.7万人增长到85.84万人。显然,扩招后我们的学生老师比例一下就由以前的过低变成了学生老师比例过高,生师比过高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在一段时间内,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200人的外语课堂,外语课一般公认以16到17人为佳,三四十人在一个课堂里就已经很凑合了,200人怎么有开口的机会呢,没有开口的机会就谈不上外语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在师资的提高上也存在着问题。历来我们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工作就是一个薄弱环节,我们过去培养新教师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进行,一个学生毕业留校当老师,先给老教师当助教,帮着批改作业,听老教师怎样讲课,然后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去备课,再然后才是独立去讲课,而且还需要老教师在旁边听。这样一点一点地逐渐由上比较少的课到上比较多的课。但是,现在我发现,相当一些学校今天还是学生,明天就成为了教师,最多进行半周到一周的校纪校规等基本要求的培训就变成了教师,这样的教师他怎么能够教好学生。我们知道教师数从40.7万增长到85.84万人,增加了40多万,但在这个过程中又有着10万左右的老教师退出了现职,这就意味着我国目前50多万高校教师是教龄不足五六年的教师。在教育界有这么一条公认的惯例:没有五到十年的时间,是培养不出一个合格教师的。这样的话,实事求是地讲,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不够合格的。同时,我们教师的在岗提高大多是通过一边教学,一边进行科学研究总结自己的经验而进行的。在这种生师比很高的情况下,教师难以抽出时间来思考教学问题,进行教育问题研究,这样使得教师今后的发展又遇到了障碍,这个问题相当突出。如果不能够使这些不合格的教师变为合格的教师将会毁掉我们的高等教育。

(四)我们的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变化是在跑步进程中实现的,而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简单的变化问题,而是一定性质上的变化。主要特点就在于它的类型和模式的多样化,现在的学校种类五花八门,有研究型的、研究教学型的、教学研究型的、教学型的以及高专高职等各种各样的类型。对民办本科院校来说,现在我们经常会说培养应用型的本科高技能人才,但是现在只是这些名词提出来了,到底什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恐怕到现在为止,真正能讲清楚的人并不多。同时我们适用于本科生的教材并没有准备好,培养模式也没有确定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五)我们出现了大批的新建院校,在五六年里就新建了1000所高等学校,这些已经占到学校数目的一半,这些学校无论管理水平还是教学水平还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这些学校不能够和其他老的学校一样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这样的话我们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没有保证的。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政策的调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发展大于改革,教育在数量、规模上的发展令人瞩目;但在体制的更新和教育价值、教育品质的提升上乏善可陈。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对策

1、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

2、改变高等教育结构,使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相一致,并特别强调了农村高级人才短缺与培养问题;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提升和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结构的变化;

3、确立与我国区域化建设、城市空间布局相吻合的高等学校的布局结构。

4、加强产学研合作,打破体制壁垒,建立高校与研究机构一体化的体制;面向经济主战场,形成互动机制;

5、改革高等教育的体制与机制,由计划约束向需求约束转变,引入市场机制、加大供需关系调节,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与办学体制;

6、转变政府职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实施高等教育信息社会化工程,探索与市场经济相应的政府监测与管理体制;

7、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人员交流和课程教材的国际渗透,扩大合作办学、创办海外分校,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强外语教学。

8、我国高等改革重点应放在课程体系、教育信息化、教育创新体制、教学督导等几个方面。

(1)改革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人文”与“科学”课程结合;拓宽基础性课程,重视综合性课程;强化应用性课程。

(2)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切实增加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认真实施教育信息化项目;继续实施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3)构建高校创新体制:知识创新;考核创新;校风创新

(4)加强教学督导:加强督导员本身的素质,健全督导工作制度。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学校的教学优势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2]黄伟,社会转型与教学设计[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3]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2(5)。

[4]杨治华,钱军,从创新人才的特点看高校创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2(7)。

[5]刘翠霞,与时俱进全面加强高校创新教育[J],价值工程,2002(2)。

[6]刘智运,唐志远,教学需要督导,督导需要规范[J],中国高等教育,2002(6)。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 第8篇

经过多次的新课程通识培训和改革实验,广大教师逐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落实过程中,能够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人才观、师生观、教育观,课堂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得以体现,学习方式实现了向自主学习的转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明显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变化。在推进课程改革实验中,农村小学作为参与课改的一大主要阵地,与城区小学以及乡镇中心校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何推进村小课改,实现课改的均衡发展,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现状

1. 学校办学条件落后 , 新课改缺少硬件支持。农村小学大多地处偏远,在地域和交通方面处于劣势,而且由于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学生转入城镇学校就读,导致农村出现了大量不足百人的“袖珍学校”。有限的经费很难维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致使学校办学条件非常落后,信息化普及程度低,落后的教学手段给农村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困难。

2. 师资水平差 ,课改进程慢。由于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好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异的农村小学教师利用近年来县城学校公开选拔的机会进了城,造成农村优秀教师资源外流;加之近几年农村学校新分配教师大量增加,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由原来的“两头大、中间小”现象变成了“年轻教师占多数”的现象。而年轻教师居多,虽则他们知识结构新,接受新东西能力强、速度快,但教学经验严重不足,而大量优秀教师外流则导致这些年轻教师缺少有效的指导和引领,他们只能在学习中实践探索,很难在短时间内担负起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担,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就很困难。

3. 校本培训举步维艰 ,教师素质提升缓慢。校本培训是新形势下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措施,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开展起来。表现在:农村小学规模小,多数没有平行班,没有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来共同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互动交流,像“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等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就只能在跨年级同学科之间进行,收效甚微,对一些教材、教法的微观研究更谈不上深入、高效。要想提高教学研究、互动交流的实效性,就只能打破学校界限,在几所学校的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进行,但这样的活动根本不可能经常开展,否则,既不方便,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加之农村学校布局分散,经常性地开展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活动也不现实。

二、建议和对策

1. 整合教育资源 ,提高办学效益。目前很多地区都存在着很多“麻雀学校”,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针对这种状况,应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解决村级小学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的问题。各乡镇应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掉一些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扩大部分生源较好、地理位置较好的学校办学规模。并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让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到中心小学就读、在校住宿。这样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投资,既可保证重点,节省开支,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设备的作用,又可解决农村小学师资紧缺的问题和学生大量转学的现状,从而加快农村小学的课改发展步伐。

2.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课改能力。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彻底改变农村小学教师对课改的观望态度,让每个教师感觉到课改势在必行,不改不行,而且只能进不能退。二要加大课改培训力度,在继续实施省培计划、国培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让理论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的始终,使教师在理论与实践、实践与理论中层层推进。三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议上级部门能成立“课改讲师团”,继续实行“送教下乡”。通过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给教师一个范例,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帮助教师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让农村教师在家门口学到先进的课改经验。

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G623.5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压力较大,学习兴趣不足

随着“小升初”压力的不断加大,直接导致的现象就是,我国小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的大,不仅是功课多、课后作业多,就连课外辅导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兴起。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存在最普遍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压力一大,教学进度又是如此紧张,那么学生必然没有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学生的吸收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都会大受影响。

2.教学方式死板单调,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从我国现阶段的数学课堂来看,老师的教学模式都非常死板、单一。尤其在一些偏远和教育资源欠发达的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但是课程难度不断升级,知识构成越来越复杂、抽象,如果继续沿袭着过去的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主体,讲课、练习,学生被动地听,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不仅没有兴趣,效率也会大受影响。

3.数学知识的教学脱离实践运用

在我们现阶段的教学当中,不仅仅是数学,很多学科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基本都停留在学习书本上的内容,而这些知识,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指導作用。这样,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学无所用”的感觉,当有了这样的想法,则非常不利于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1.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之后,首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培养大家主动学习的能力。俗话说的好:“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同学们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想学、爱学。

2.有助于让学生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的,其实都不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能最大限度的应用于生活当中。当我们改革了教学策略,帮助大家学以致用,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指导实际生活的问题之后,大家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这个时候,就会发现知识的重要性,也会激发出更强的求知欲。

三、小学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1.要增强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1)抽象的数学语言生活化,理论知识实践化

首先,我们的数学老师要从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水平做起。在课前,要积极、认真的备课,细化知识难点和知识重点,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将死板、生硬、抽象的教材内容化为浅显、易懂、生活的语言。此外,也要将空洞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给学生。例如在讲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个理论时,不妨让大家自己动手来验证这一理论。自己动手做出三角形、四边形,亲自实践一对比,记忆更加深刻。

(2)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决教学题目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应用题是一个难点。很多题目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于生活当中。最经典的题目莫过于放水、储水问题,但是这个情景却非常脱离现实生活。可是当我们从实际生活出发,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例子来出题,就会引发大家的思考,例如:手机一边充电、一边玩儿,那么需要多久才能充满电?这样做题目背景,就不再是空谈,而是要解决我们每天都面对的问题,大家的学习兴趣也会被调动起来。

2.要打造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

(1)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

著名的一位学者曾经说过:“老师提问10个问题,其效果都不如学生自主的发问1个。”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学生自主提问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当你有了疑问,才会认识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想解决这个问题,促进对知识思考。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中,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要从培养大家主动发问开始。首先,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当中,首要的一点是认真做好课前预习,这样才能带着问题去听课。其次,老师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前,留出5到10分钟,供大家提问,针对这节课来提出难点,老师现场解答,这样既能及时发现不足,还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2)在课堂中要创造具体的学习情境

这点主要是针对中低年级的小学生。一项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年纪较小的孩子们,具象的思维能力,要远远好于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1+1对于他们来说很复杂,而1个苹果加1个苹果就很简单。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应该注意的一点是,要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因为这样对于小学生的理解、思维的走向、后续的吸收学习都会变得轻松不少。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数字加减法很难,可是如果把这些空洞的数字变成具体的实物,例如水果、小动物,大家会更加的容易理解。

3.加强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实践

(1)增强学生们的实践性学习

要想学以致用,离不开将数学生活化教学。我们要给大家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数学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到买菜储蓄,大到盖房子计算数据,都离不开数学来做指导。两点间的距离直线最短,那么我们不妨亲自走走,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通过日常一点一滴的观察、分析,能很好的培养大家对数字的敏感度,进而培养起数学思维。

(2)设计数学实践课题、增强学习积极性

我们不应该将测评方式继续停留在考试、分数上,应该开发思维、拓宽思路。可以在每学期进行开放式的课题实践,让大家分组进行,从而感受到生活和数学的息息相关。例如:收到的压岁钱,是理财更好,还是储蓄更好,如果是储蓄,是一次全部存起来,还是阶梯式的存储,人人参与,更能激发出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那么我们不断改革、打造一个高效、优质的课堂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正视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匡扶,不断摸索,采取更好的教学策略方法,来展开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江聪梅.小议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读写算:教师版》;2015

[2]张彬杰.关于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4

上一篇:专题中国近代化历程下一篇:浅谈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