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

2024-05-12

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精选9篇)

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 第1篇

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

在会议开始,我想用这样一句话送给每个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闪光点,或许有的孩子背灰尘蒙住了,我们要去擦亮它。今天,我们召开的提升教学质量研讨会,目的就是能够通过这样的交流更好地提高我们的合格率,最小化降低低分率,我们要思考,去剖析原因,提出有效措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至少在品德、精神面貌上、行为表现上是有所改变的。有思考,就会有措施,才会有行动。

第一个议程就是请任课老师对相应学生、班级进行分析。我们从语文先来,请一年5班老师先来。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那在上次的期末考试中,我们的陈晓静老师和王寒冰老师他们班级的及格率就达到百分之白,这个成绩源于他们平时在教学上的努力,他们肯定有着自己独到和有效的做法,现在就请他们两位交流他们的经验。

现在,教育局对如何提高学困生成绩十分重视,在区级五年级质量分析中,我们也看到领导们对学困生的重视。现在就请老师提出“助学行动”的相关要求。

请陈副对此次研讨会进行总结。

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 第2篇

第四十一期

文昌市会文中心小学中心办公室 2013年9月10日

会文镇庆祝第29个教师节 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讨会简讯

9月10日上午,会文镇召开庆祝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讨会议。会议在会文中心小学五楼多媒体教室举行,镇政府领导高富、邢展、林进前等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各村党支部书记、各小学校长等。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我镇过去一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任务,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努力让会文镇教育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首先,由会文中心小学的王康森校长作了教育工作报告。他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我们会文中心小学的教育工作进行总结:

一、肯定成绩,查找差距;

二、明确目标,抓好落实;

三、合力共为,营造氛围。

接着,由会文中心小学常务副校长冯青翠、烟墩小学校长吕烈森等各完小校校长进行工作总结汇报。然后,会文镇镇长邢展同志在发言中指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事关千秋万代,涉及千家万户。各校、各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立德育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内容,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重要保证,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促进公平公正,着力提高质量效益,着力维护和谐稳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实现会文镇“率先转型跨越、率先统筹城乡实现小康”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要办好学前教育,下功夫解决好“入学难”问题。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把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缩小义务教育差距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上到学、上起学。

最后,由镇委书记高富领导发言,他表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最有力的保障;将进一步加大教育统筹力度,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让尊师重教成为全社会的自觉风尚,为会文镇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抓好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教育发展和改革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镇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战线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再接再厉,勇创佳绩,为实现我镇由教育大镇向教育强镇的跨越而努力奋斗!

[通讯员:陈燕]

出席会议的全体领导

参加会议的各村委会书记和各小学校长

会文中心小学校长王康森同志进行工作汇报

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 第3篇

研讨会上,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各学科编辑就未来一年的组稿意图及计划与作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征询了作者对刊物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对“《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1~2012年度优秀作品”进行了表彰 (优秀作品获奖名单请关注本期内容) 。

云南教育报刊社社长、总编辑陈兴华在讲话中表示, 长期以来, 《云南教育》、《学生新报》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及学习理念, 推进教学改革, 推广好的学习经验, 走质量办刊的路子, 坚持为基层服务, 为学校服务, 做广大老师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为广大读者提供了高质量、高品位的精神食粮。云南教育报刊社麾下的所有报刊, 愿为所有胸怀远大理想的师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事业在近几年来也是发展得风生水起,只有不断地变革与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才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顺应我国发展的总潮流。随着我国这几年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国家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新形势下只有不断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好化学的基础就是要学会观察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是学问,教师在寻找教学资源时,就完全可以以日常生活当中的琐事为备课资源,这样设计出来的课堂,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教师在进行授课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当中的事情。初中化学教学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这一时期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为将来学生学好化学打好坚实的基础。只有通过高效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在根本上提高学习成绩,进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1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因

1.1素质教育的推行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国家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将教材嚼烂喂给学生,都是一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新时期已经逐渐的被淘汰下来了。素质教育的推行,促使新教育模式的出现,新的教育模式就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将教材嚼烂,而不再是全部依靠教师。素质教育的出现,是促使初中化学实现高效性的必然。

1.2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另一主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需要更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通过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社会发展需要更多具有新思想的年轻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根据新的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能够更好的与世界接轨。所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人才的输出,只有不断的完善教育体制,才能加大学校对社会的人才输出,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与精英。

2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并不只是存在于书本上的,化学更多的是存在于生活当中的。只有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上呈现百舸争流的局面。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优化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优化教学设计就是指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自身出发,设计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以生活为背景,列举的实力一定要贴近生活,而不能天马行空,真正的让学生理解每一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优化课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做一些化学实验,比如白纸显字试验,教师在上课前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溶液写好字,将白纸晾干即成白色,将稀氨水放在小型的喷雾容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刻显现所写的字。这种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进而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其次,加强课堂的互动环节。加强课堂的互动环节,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让教师充分的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便于查漏补缺。加强课堂的互动环节也能够一改传统的教学气氛,活跃气氛的同时,也能够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学生的喜好,以学生喜欢的事物为载体,来进行课堂教学,无疑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

2.2提高备课水平

提高备课水平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方法。教师的备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备课水平的直接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进行备课基本都是以书本为基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也都是以书本为主要的讲题。然而,在新的教学观念下,教师要想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好备课,新观念下的教学模式,应该以生活为基础,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严格按照生活当中发生的具体的事情。在备课资源的选择上,也应该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不能够天马行空,准备一些学生根本都不懂的东西。学好化学本来就是应该从生活开始。其次,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该多准备一些实验教学的环节,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试验,比如在进行备课时可以简单的准备一些有趣的实验,比如蜡烛燃烧实验,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实验,通过火柴的碳化程度告诉学生蜡烛燃烧的时候哪个部位的温度最高。教师备课的核心就是要多元化,在进行备课时,可以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实验环节、游戏环节以及抢答环节等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3善于适时表扬

适时表扬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质量的催化剂。如果说高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适时表扬就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质量的催化剂。任何教学都离不开表扬与惩处,对于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表扬,同时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也一定要予以鼓励,不能放任自流,对于初中生来说,事实的表扬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这句话说明了赞美的重要性。在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会出现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但是教师一定要合理的看待这个现象,对每一个学生做到认真负责,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时的对该学生进行赞美,但是一定要适度,不然会适得其反,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自负的心理。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不断的鼓励与赞美他们,是加强这些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的方法。比如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让其在课堂上完成比较简单的实验和习题,来在课堂上赞美这些学生。赞美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教师的赞美在学生的一生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适时地赞美学生,才能永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才能在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理念下的教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学生能够螺旋式的上升。

参考文献:

[1]韩冰.从化学竞赛透视初中生化学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化学教学. 2011(04)

[2]夏立先.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几点认识和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04)

[3]包朝龙.课堂中教师应关注什么?——2010年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评比启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1(Z1)

[4]甘茂盛,张建明.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现状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 第5篇

坚决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犹如出征的号令,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重温初心、感悟初心、践行初心。连日来,主题教育在全国各地深入展开。下面,如何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落实落细,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我想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要把牢坚定信仰这个出发点,在强化理论武装上取得新进展。一要在深入思考上下功夫。正所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稿子铺微信公众号整理,既要原原本本学原著,又要联系实际悟原理,只有真正学懂弄通,才能真信笃行。要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重要论述选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跟进学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文章,学习总书记关于对我省工作的指示精神,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二要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主题鲜明、逻辑严谨、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一理论体系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全部地而不是局部地学习领会其精髓要义,做到既知其言又知其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三要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入践行“三严三实”的工作作风,大力开展调查研究,自觉找差距、抓整改,结合现实问题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学以致

用、用有所成。通过学习,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我县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要把牢对党忠诚这个着力点,在推动党的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一要严守纪律规矩,做到令行禁止。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把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安身立命的“压舱石”,培养和树立执行高于一切的意识和态度,自觉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落实“五个必须”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不讲条件地执行每一项部署,不打折扣地落实好每一项工作。二要主动担当作为,全力开拓创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既意味着我们已经积累起促成质变的历史性成果,也意味着我们到了最艰巨的攻坚阶段,稿子铺微信公众号整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要摈弃那些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溜奸耍滑的“骑墙派”“官油子”,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强化政治担当、主动作为,克难攻坚、干事兴业,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三要始终严以修身,处处廉洁自律。对共产党员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品行修养决定胸怀气度,做人要有品格,用权要讲原则,做人要重形象。要深刻汲取X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时刻牢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三要把牢扎根群众这个支撑点,在全心为民服务上取得新进展。一要心中装着群众。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不断增强群众意识,深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公仆胸怀,奉行“万事民为先”的执政理念,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正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只有这样,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永远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党的各项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二要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善于联系群众,带头团结群众,和群众交朋友,稿子铺微信公众号整理,与群众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真心实意地做群众的贴心人。我们一定要带着真诚和善意沉下心来“走进去”,倾听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掌握工作的主动性。比如当前正在紧抓的脱贫攻坚工作,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主动走到群众中去,听实话、访实情、出实招、解难题。三要真心服务群众。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努力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群众的事情,看似民生小事,却是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要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要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四要把牢奋斗实干这个落脚点,在担当历史使命上取得新进展。一要要在价值观上认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党员干部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走什么样的道路,当面对各种风浪、考验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党靠着奋斗精神起家,更靠着奋斗精神发展,成就了一项又一项伟业。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锐意进取、永不放弃是共产党人奋斗精神的最鲜明体现。

我们领导干部要不断再造自己的价值观,从思想根本上认同共产党人奋斗精神的本质内涵,不断继承和发扬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才能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二要在工作上求实。当前我们的各项任务都比较繁重,比如房屋的征拆、项目的落地、改革的推进、民生的改善,都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坎,我们就是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攻城拔寨,要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机制、创新的办法,要敢于到征拆一线去练一练、项目一线去作战,敢于到改革的深水区趟一趟,用实干赢得掌声、赢得点赞、赢得未来。三要在责任上担当。使命在心,责任在肩,不惧任何困难挑战,一往无前,这是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员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力量所在。党员干部的奋斗精神不是喊口号,不是心血来潮拍脑袋,不是盲目武断瞎指挥,不是无原则、无鉴别的大包大揽,而是化为深沉的使命责任感,为了更好地完成党交付的任务,更好地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蓬勃发展,必须在恪守政治原则的基础上,以清醒的头脑、长远的眼光定决策、赶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完成的每项工作、取得的每项成果都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党员干部才能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 第6篇

初心和使命,承载着我们党初创时的希冀与信念、责任与担当。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深化对初心和使命深刻内涵的认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使命担当。具体到组织工作,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黑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为推动双鸭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要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也提出,稿子铺微信公众整理,要激发干部群众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明态度,为干部工作树立了鲜明导向。组织部门必须时时对表、处处对标,从选拔任用上引导干部争相担当,从管理方式上推动干部敢于担当,从工作氛围上激励干部乐于担当,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干部的精气神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

要在提升党管人才水平中践行初心使命。总书记2016年3月7日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向选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发展。当年5月25日考察黑龙江时强调,培育人才资源队伍,要着力破解怎么选对人、怎么留住人、怎么用好人问题。2018年9月28日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多方面采取措施,稿子铺微信公众整理,创造拴心留人的条件,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这些重要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组织部作为人才工作的牵头抓总部门,要认真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积极探索建立党管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管理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热爱双鸭山、扎根双鸭山、奉献双鸭山的优秀人才队伍。

要在持续深化作风整顿中践行初心使命。总书记在对我省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把改进干部作风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组织部门担负着推动全市作风整顿工作的重要责任,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改进干部作风的重要要求,按照省、市委深化作风整顿工作部署,协调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务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专项整治,常态开展明查暗访,集中攻坚解决作风顽疾,保证作风整顿常态长效。

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 第7篇

梅峰小学 游艳萍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两者是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水平,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依赖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实现。现在,本人就针对上学期期末测评的情况,并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是主阵地。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有扫描仪一样的眼睛,随时扫描课堂上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中等生及学困生的学习状态。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就看当班老师有没有能耐把中等及以下学生的成绩拉上来。每一次要讲题目时我都会先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然后再开始教学。

其次,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期末测评填空第4小题就出了平时特别容易混淆的题型:9的6倍是(),45是9的()倍,我想,如果题目出得更巧妙一点,改成:8的4倍是多少?9是3的几倍?相信更能考验孩子对这种概念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能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上学期期末测评时,选择题第3小题:“小明7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倍数,小明爸爸今年可能几岁”这是一道选择题,可选答案分别是:14岁,33岁,35岁。有的孩子看到是7的倍数就选,导致应选35选成了14,说明平时教学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孩子学生活中的数学,孩子自热而然就能理解现实生活中没有14岁就当爸爸的。又比如,这次期末测评还有一道题目,解决问题第3题,“8个碗,14跟筷子,一次最多可以供几位客人吃饭?”这道题是书上的知识,我记得当时做这道题时,很多孩子感觉困难,说白了他只认识字,但不明白字字组成句子后该句子表达的意思。但如果老师懂得从操作的层面引导孩子理解,把抽象的句子转嫁为通俗易懂小孩能够接受的常见事理中,小孩受到启发会慢慢对应用题感兴趣的。对这道题目理解也会更深刻。

最后我来谈谈良好的做题习惯,相信很多老师都知道,有的孩子,考卷一分下去,哎呀,可惜,这我会做,那个我没看清,这说明没有良好的做题习惯,就算会做的题目也可能做错,从而被扣了很多冤枉分。特别对于期末区统考这么简单的考卷,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就更重要了。

一、培养仔细审题习惯。

我经常对学生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舍得在审题上多花点时间,审题的基本方法是读题。“一读而过”不行,“一读而过,提笔就做,一做就错”这是规律。读题是做题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是能反映出学习能力的一个环节,读题一般至少分为三步。一是“通读”,就是要将题目所有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读一遍,特别是对于那些似曾相识的题目,要准确把握题目含义。二是“重点读”,就是根据通读对题目的了解情况,结合题目摘出关键词和关键条件。三是“返读”,就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再次阅读题目,以保证所用的条件和语句的准确性。根据三年级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这一特点,可以要求孩子手眼脑并用,用眼睛看,用手指读,动脑筋想。尽量让学生养成自己读题审题的好习惯,要相信小孩子是具有这个能力的。这样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就养成了做事认真、踏实稳定的好习惯。第一遍的高正确率完成胜过做完后多次的检查效果。体现在期末测评中,因为没有好的做题习惯而失分的题目有:填空第5小题“按规律填数”2、4、8、14、22、()、(),没有把规律一个一个地标出来,让孩子吧规律标出,有利于规律的得出,也有利于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填空第8小题,把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粗心的孩子就做成了“按从大到小排列”这时要求孩子平时读题过程中一边读一边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就很重要了。

二、培养认真计算习惯。

计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我们三年级现在主要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主要是让孩子掌握计算方法,要训练孩子冷静沉着地对待每一道题。特别是学生列竖式时看错数,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还可以训练学生单位时间内做题的正确率,不要一味地追求做题的数量。对于计算比较认真的孩子要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励孩子计算的认真习惯。

三、培养认真检查习惯。

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 第8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就业,质量文化

2016年6月9—11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UNESCO-IIEP)主办、厦门大学承办的“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的贡献”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2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国(境)内外高校及质量保障机构的180余名专家和代表围绕内部质量保障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与创新性、内部质量保障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与质量文化、内部质量保障的效果和影响因素、内外部质量保障的联结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现将会议的主要思想和观点综述如下。

一、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焦点问题

1. 外部教育质量保障框架对内部质量保障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开始,“教育质量”和“质量保障”成为各国教育改革普遍关注的焦点,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热潮。外部质量保障(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以下简称EQA)与内部质量保障(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以下简称IQA)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两个紧密联系、互为支撑的重要方面。本次研讨会上,专家与代表们首先从国家或区域层面的外部教育质量保障框架入手,探讨了质量保障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划分、政策与制度设计对IQA产生的影响。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作了题为“中国顶层设计的内外部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的主旨报告,着重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家制度体系,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文化,并指出,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中国政府聚焦“提高质量”和“内涵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设计并构建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平台、二支柱、三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一平台”是指建立国家质量监测数据平台;“二支柱"是指全面开展院校评估与高标准的专业认证;“三保证”是指发挥高校质量保障的内驱力、外部质量保障的外推力,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经验参与国际高教质量保障工作、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该制度充分发挥了高校质量保障的内驱力和外部质量保障的外推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高教质量保障活动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MMU)Duu Sheng Ong教授介绍了马来西亚教育部资历认证机构(MQA)所开展的工作,他认为,马来西亚院校审核(Institutional Audit)制度和《院校审核行为规范》(COPIA)对马来西亚高校IQA体系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肯尼亚晨星大学(Daystar University)质量保障中心主任Mike Kuria介绍了东非大学校际理事会(IUCEA)在开发东非区域共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框架,定期召开质量保障会议,交流各高校质量建设案例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他认为,IUCEA为东非地区不同文化、语言和发展背景的高校开展对话搭建了平台,为推动大学质量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迪奥普大学(Cheikh Anta Diop University)Mamadou Sarr教授则介绍了西非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情况,并指出,政府层面提供的绩效指标、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对于推动高校IQA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在质量管理与保障过程中,质量管理政策、方法、程序的制定,质量保障体系结构、内容的设计,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果。围绕“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性与创新”,各高校质量管理负责人展示了他们在内部质量保障工具使用和结构创新方面开展的研究,并通过对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和信息反馈,验证了IQA工具和手段使用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了如何改进和创新IQA结构、完善IQA体系等方面的建议。北卡罗来纳大学(UNC-Chapel Hill)荣誉教授David D.Dill对美国顶尖大学的内部质量管理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高校内部建立共享的价值观(shared values)、基于事实的学术质量判断、学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以及将IQA体系设计与大学发展规划及财政拨款政策相联系,对于IQA功效的发挥意义重大。巴林大学(UB)质量保障与认证中心主任Bassam Alhamad介绍了该校建立集权与分权相平衡的IQA体系结构的经验,他认为,以教学为中心,建立适度分权的IQA体系结构(学校层级的质量保障与认证中心、学院层级的学院质量管理办公室、系部层级的质量保障协会,以及专业层面的教师专业建设委员会和学生咨询委员会),并明晰各环节、各部门质量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是提升IQA功效的有效方法。塔尔卡大学(UT)前校长Pablo Villalobos介绍了该校IQA体系建设的案例,并指出,IQA体系建设应将学校战略规划的制定、质量保障项目的实施、绩效目标的达成与质量改进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循环上升的闭环结构,实现外部治理与内部保障的有效结合。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DE)高等教育质量发展中心主任Christian Ganseuer就如何设计有效的IQA体系结构提出了五点建议:(1)尊重院系及教师在IQA活动中的自主权;(2)以事实为依据开展质量评估,慎用奖惩措施;(3)加强管理层与普通教职员工的沟通,建立双方对话机制,使教职工充分理解质量管理工作的目标与意义,从而赢得教职员工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4)整合IQA与学校其他的管理活动,建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学校其他工作的连接,如IQA要与高校的规划相连接,与学校教职工的发展相连接,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管理闭环(close the loop);(5)以质量文化的发展引领质量建设工作。

3. 内部质量保障与就业。

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时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步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甚至普及化时代。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与毕业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正如马丁·特罗所言,“现在我们正迈入‘学习型社会’,很多人都在接受着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在此情形下,教育的目的和层次进一步分化,它可以向人们提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文凭和证书……因此,教育是否成功并不是靠考试成绩和毕业证书来证明,而是在于它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就业,更好地实现社会服务功能”[1]。“质量与就业”是本次大会的主题,而如何通过质量保障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受到与会代表的热议。英国开放大学商学院教授John Brennan认为,高等教育应帮助学生获得受用一生的知识和能力,如专业技能与竞争力、广阔的知识基础、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自信与理想等,让学生获得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工作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市场的新动向和新问题也促进了高校的改变,而IQA的作用就是让这种改变保持正确的方向,让学生和雇主在瞬息万变的劳动力市场中保持紧密联系,形成信息的双向流动,使双方受益。晨星大学的Mike Kuria主任介绍了该校通过雇主访谈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法,将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大学教学相结合,提高毕业生就业力的案例。他谈到,在肯尼亚毕业生普遍就业率不高,每个大学生平均需要5年才能找到工作。而晨星大学通过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践环节的指导、协调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方面都得到提升,该校目前就业率居全国第二。孟加拉国美国国际大学(AIUB)前副校长Charles Carillo Villanueva认为,通过开展教师督导、课程评价、项目评估、学生能力评估以及雇佣方参与课程评价,学生就业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他还强调校友工作室(Office of Placement and Alumni,OPA)的创办和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最后,专家们就如何改进IQA工具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如下建议:对市场和雇佣方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调研,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越多,搜集到的信息越全面,对学生的就业帮助就越大;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终身教育打下基础;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信息反馈机制,以提高学校和劳动力市场之间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4. 高校内部质量文化建设。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运用多种IQA工具和手段、制定相关的标准和制度规范,更需要进行质量文化的建设。在大学这样一种文化机构内,“质量”与“文化”如何融合,使之建立一种致力于追求高质量的文化,是本次大会的一大焦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主席Judith Eaton表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不仅需要内部质量体系的保障,还需要外部质量评估的推动,对高校而言,应在良好的质量文化和追求内涵发展之间达成共识和平衡。哥本哈根商学院(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荣誉教授Lee Harvey认为,“质量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与高校内部质量管理紧密相联,是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内在动力。但是,“质量文化”并不等同于“质量保障的文化”,真正的“质量文化”是“基于管理者、老师和所有学生的主动要求改进的意愿”,而不是对高校质量管理制度、要求和程序的服从和配合,更不是一种妥协,质量文化独立于任何官僚化的程序和规范。他强调,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活动的开展要赢得人们内心的认同(winning hearts and minds),而不是行为上的依从(compliance)。维也纳经济大学(WU)质量管理项目主任Oliver Vettori介绍了该校质量文化与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并指出,质量文化的发展依赖于充分的沟通,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基于信息交流和反馈建立高校与劳动力市场,高校管理层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机构。他还建议通过雇主调研、学生跟踪调查、课程评价等方式,搭建学校与劳动力市场、学生与老师,以及利益相关方之间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将IQA牢牢地根植于学校的质量文化建设当中。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介绍了应用型大学质量文化的经验,提出了“三全两化”的质量文化建设的思路与策略。他指出,“三全”是全员参与、全面评价和全过程监控;“两化”是常态化(常规性的工作要制度化、经常化、长期化)和信息化(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管理效率)。质量文化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强调把质量保障的思想发展成为每位教师、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文化性建设。

5. 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性和影响因素。

在质量保障活动开展的初始阶段,解决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及标准、质量管理技术方法及手段的有无是首要问题,而当质量保障活动进行到一定阶段,验证内部质量保障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升其功效成为了更加引人关注的话题。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以下简称IIEP)的Martin女士通过一项对全球311所高校参与的IQA实施情况的在线调研发现,政府和高校领导层的支持是建立高效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因素。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DE)高等教育与质量发展中心研究员Petra Pistor也在报告中指出,对于提升教育质量而言,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课程评估”(包括标准化的问卷调查、意见分享、深度交流、结果反馈),其次是“学生学习情况跟踪调查”和“专业自评”。他认为,决定IQA功效的关键因素是流程的可管控、高校领导层的支持、基层管理者与普通教师的共同参与,以及对教师自主性的尊重。巴林大学的Bassam主任也谈到,标准、政策、体系及流程对于内部质量管理固然重要,但政府的引导和高校领导层的支持是影响IQA的最关键因素。最后,专家们就如何提高IQA有效性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如向全体教职员工展示质量管理工作的愿景,让他们理解此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在参与IQA的过程中改变认识,减少对于IQA的抵触情绪;对教职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并掌握适宜的IQA工具;开展数据收集与分析,提供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精简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益,减少繁琐的文件撰写和重复性工作,等等。

6. 内部与外部质量保障的联结。

正如前文所述,EQA与IQA是教育保障体系内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而在实践中,如何实现EQA与IQA的联结和平衡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来自IIEP的Martin女士提出,质量保障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行为,各地区、各高校应在不同层次之间做好连贯和协调。EQA与IQA就像硬币的两个面,EQA提供了质量保障的方向和外部动力,但同时要考虑不同国家、地区和学校的要求;IQA提供了质量保障的内部动力,同时还要展示各高校的特色,两者既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又要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来自巴西的Dilvo Ristoff就EQA与IQA的关系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谈到,IQA就如同一粒粒“珠子”,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IQA,形态各异,植根于自身的文化之中。但如果缺乏外部指导,学校会爱上自己的目标而看不到全局,甚至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EQA就应该提供了一个外部的指导工具,将这些零散的“珠子”串联起来(即形成内外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完整体系)。智利校际发展中心的Maria-Jose Lemaitre指出,传统管理主义将焦点放在问责上,强调质量管理与评价独立于政府,同时要适应市场的变化。而系统论的观点则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应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联,将EQA与IQA结合成为一个完整体系。因此,她认为质量管理与保障不仅要回应来自外部(例如政府)的质量要求,还应从高校内部的需要出发,建立内部与外部评估的联系,共同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部高等教育学评估中心周爱军副主任认为,高等学校既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责任主体,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体,EQA的建设与实施要发挥对高校IQA的支持、服务、引领作用。他谈到,“中国教育部在2015年印发的有关推进管办评分离的文件,推进了国家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设,促进了政府依法办学,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机构开展社会性评价格局的形成。目前,IQA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工作都围绕它展开。今后,我们要努力实现IQA与EQA和管理机构层面的协同共治的局面,真正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二、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发展的新趋势

1. 强调“以生为本”的教育质量建设。

过去更多是从“教”的角度理解和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也更多的是强调高校教学资源与条件建设、教师素质与能力提高,以及教学方法改进等内容。但现在,学生的成就与发展成为了质量建设的主旨目标。在本次研讨会上,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Christian Ganseuer主任建议,要以关注学生学习体验为目标改进IQA工具和程序,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教师满意度调查和学生视角的课程评估等方式确保教学质量,为学生成长服务。巴林大学的Bassam Alhamad主任也谈到,“我们讨论IQA的有效性,最终目的还是在于服务学生,能否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服务、帮助学生就业是IQA有效性的最终体现,所有的技术、方法都应服务于这个主题”。合肥学院蔡敬民书记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如在教育理念上从知识输入导向到知识输出导向转变,从过去“我要求学生学什么”向“学生通过学习将来会干什么”转变;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大量的企业、行业调研为基础,提炼出专业的核心能力,开展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在课程改革中,从关注教师“教”向关注学生“学”转变;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中,以如何培养学生解决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

此外,与会专家就如何“以生为本”开展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提出了系列建议,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校园服务上,注重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学生信息反馈系统的建设,为学生学习提供优质服务;在质量保障上,通过对学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让学生参与到各级质量保障机构及其评估实践中去,发挥学生质量保障主体作用。

2. 提倡质量保障活动中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文中指出,教育作为一项“共同利益”,必须具备包容性,需要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程序,并且要开展适当的问责[2]。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渐被高等教育界采纳和接受,并定义为高等教育机构典型的组织特征,如何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挥各自的作用,并协调和平衡各参与者的利益和权力,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不可回避的话题。维也纳经济大学的Oliver Vettori主任指出,IQA不仅是一种工具和程序,更是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构建的一种永久的管理关系,在此理念下,“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他们的满意”成为了该校IQA体系建设的共同信仰。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也谈到,目前国内大学还普遍缺乏一种让各种社会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从学校外部来说,质量被认为是大学内部的事情,与社会无关;从学校内部讲,质量保障被认为是教学部门的事情,与其他管理部门无关;从领导层面讲,质量保障被认为是分管教学副校长的事情,与其他分管领导无关”,而实际上,教育质量保障需要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关心和全面参与。因此,他提倡国内大学应加快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3. 倡导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进行质量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复杂化,尤其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已很难胜任质量管理的责任,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越来越需要从经验走向科学,建立相对科学、规范的质量保障与监测机制。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学评估中心吴岩主任介绍了我国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设覆盖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立体化质量监测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高等教育质量常态监测,展现了国家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赞同。Oliver Vettori主任谈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有时会给人们带来困扰,我们需要有新的方法来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从而让教师们有更多地时间来实施教学上的创新。Martin女士也指出,“分析能力”非常重要,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开展信息收集,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此外,一些高校管理者也纷纷展示了他们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开展内部质量管理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论证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管理的准确性有效性、减轻工作人员负担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4. 侧重质量保障的完整性、系统性。

以往,IQA常常被视为保障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工具和程序,它们零散地分布于高校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体现在高校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中,有各自的服务对象和目标,发挥各自的功能。而现在,整合IQA的工具和程序,建立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而提升IQA的功效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次研讨会上,众多学者和专家就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问题提出了见解。如吴岩主任介绍了我国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构架和建设思路,他强调,要以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动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形成。周爱军副主任提出了高校IQA体系建设的六个核心要素,即:有标准、有组织、有人员、有监控、有反馈、有提高。Christian Ganseuer也指出,将单个的质量保障方法或者程序整合为内部质量保障的体系,使之系统化(from tools to a system),是提高IQA功效的重要方法。

5. 关注内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等教育管理与质量保障的内容庞大而复杂,各高校的发展阶段与质量管理水平也是千差万别,因此,需要针对各高校不同的发展情境和质量目标,提出不同的IQA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才能真正地对各高校起到示范和参考作用。IIEP从2014年起组织实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项目”(Exploring Good and Innovative Options in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简称“IQA项目”),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在此期间,项目组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访谈,对入选IQA项目的8所大学在内部质量保障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以统一的文本框架总结呈现出来,以确保案例的可比较、可借鉴,以期为各个国家和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大会各项议题,分别展示了各高校富有特色和成效的经验与案例,突破了以往笼统地谈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法与途径的局限,代之以在特定的组织情境和质量管理发展阶段下,展示各项措施和方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引导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研究向关注IQA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发展。

6. 注重内部质量保障手段的反馈环节。

随着完整、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质量保障的反馈环节也更加受到重视,而这恰恰是原先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常常被弱化或忽视的环节。开展质量保障活动的目的是保障并提高质量,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有高效的反馈机制。有专家提出,IQA系统应对高校的学术标准、学生学习情况和质量、公开信息的质量和教育条件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达到预期,这样,高校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来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进而生成相应的行动计划。有专家建议,高校内部保障制度的改进,应接受来自外部的改进意见,构建起多元化的外部反馈渠道,形成良好的内外部沟通与对话机制,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停留在评估形式上。

7. 重视高校内部的“质量文化”建设。

尽管质量管理和保障的技术手段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质量改进问题。从长远来看,只有“基于高校全体师生员工主动要求改进的意愿”,建立深入人心的“质量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建立改进和提高质量的长效机制。正是由于意识到技术手段的局限,“质量文化”近年来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并日益成为内部质量保障研究的核心。本次国际研讨会上,与会者不仅讨论了质量管理与质量文化的内在联系,并就如何培育和建设高校内部质量文化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UNESCO项目专家汪利兵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内部质量体系来保障,也同样需要外部质量评估来推动,对教育机构而言,质量文化的建设要与高校的内涵发展达成共识,协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部门主管Peter Wells在大会总结发言中进一步强调,“今天的大学里盛行研究文化,文化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词,但无论我们如何去理解和定义‘文化’一词,最关键的还是要建立适合本地区、本校的质量文化。”邬大光教授指出,目前中国大学更多关注管理制度,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形成质量文化。而在文化的形成时期,我们需要以制度建设推动文化的形成。对于如何培育和发展质量文化,专家们提出了如下建议:(1)增强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3)重视内部沟通并赋予教职工权力;(4)对质量管理的关键数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管理的科学性;(5)吸纳各方面人员(教师、学生、家长、雇主等等)的共同参与;(6)重视自评、评估后及时跟踪研究和改进工作;(7)质量政策、制度、文件须得到师生广泛认可和支持,等等。

参考文献

[1]Burrage M,Martin Trow.Twentieth Century Higher Education,elite to mass to universal[M].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10:605.

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 第9篇

关键词:黑木耳;袋料栽培;措施

中图分类号:S64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46-2

黑木耳富含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有清涤肠胃、减低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加之其栽培成本低、见效快,近年来得到不断的推广。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提高黑木耳袋料栽培产质量措施,为黑木耳袋料栽培提供参考。

1 产前准备措施

1.1 培养料的选择

黑木耳袋料栽培,培养料应结合地方实际,依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遵循经济的原则合理选择。主料可用阔叶树叶、阔叶树锯末、新稻草等;辅料可用麸皮、米糠等。要求培养料新鲜,无霉烂;锯末最好是旧木新锯的电锯锯末,因为有的树木再生能力强,新木组织尚未死亡,其有机物不能被黑木耳菌丝分解,影响菌丝生长繁殖。

1.2 场地的选择、消毒与灭菌

培菌室必须能够满足黑木耳对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的要求,培养室的空间不能过大,墙壁要求光滑平整,最好是水泥地面。选择好培菌室后,粉刷并用干木杆搭好发菌架,室内温度升到30℃左右保持24h,使杂菌孢子复活,后用0.2%的多菌灵溶液把室内的墙壁和菌架喷湿并保持室内湿度达到75%,再用15克/m3硫黄熏蒸灭菌,最后加温烘干室内墙壁和菌架。选择耳房要求光照通风良好,具有保温、保湿、防雨、管理方便等优点,栽培架中间应留一定宽度的管理通道。选好耳房后,在菌袋进入前3-5d,清洁耳房并用浓石灰浆清洗培养架,同时用甲醛加高锰酸钾或用硫磺0.5kg加甲醛0.5kg/m2,密闭熏蒸24h,熏蒸时必须加大耳房的空间湿度,以保证消毒效果。

1.3 种的准备

种的质量是黑木耳袋栽成功和获取高效益的前提。袋栽黑木耳,首先要保证母种必须是出耳快,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菌种。其次是栽培种必须符合菌丝生长健壮,长势强,掰开成块不散、萌发快、无老化、无杂菌感染等要求;肉眼观察菌丝洁白,全袋菌丝发育均匀,培养一个阶段后,袋壁间出现菊花状或梅花状的胶质原基;镜检观察黑木耳菌絲纤细,有分枝、粗细不均,常出现根状分枝,长相屈曲,有锁状联合等。

2 过程控制措施

2.1 培养料的配方与水分控制

培养料的配方和水分控制,是黑木耳菌丝发育的关键影响因素。培养料的配方要科学合理,培养料碳素过多而氮素不足,菌丝生长慢,生活力不强,反之又会造成菌丝徒长而不易出耳;培养料中含N量过多,培养料易发霉引起杂菌污染,因此应尽量采用防霉配方。培养料水分控制要根据培养料的不同,适当调节含水量,用阔叶树叶为主料,含水量应在55%左右;用锯末含水量应在62%左右。培养料水分控制手感要求,以手捏有湿润感但不成团即可,这样既满足菌丝发育对水分的要求,又可以提高透气性,促进菌丝向培养料的纵深蔓延,从而保证菌丝能摄取更多的养料。

2.2 拌料

拌料时应先干拌,后湿拌,要求一定要均匀,料拌后要焖2-3h,装袋前再拌一次,确保培养料吃水均匀。因为培养料湿度不一,会导致杀菌不彻底,易染杂菌。拌料操作要做到吃水均匀,水分适中,pH值适当,杜绝污染。

2.3 装袋

装袋时,先将袋底部的两个角向内塞,使袋底平稳,然后边装边压实,要求上下松紧一致,不能破袋,装料量为袋高的7/10左右为宜。圆棒打孔时,孔深距袋底2cm为宜,注意要倒出散料,以防堵眼。装袋封口时,把料袋口合拢压排空气后,顺时针拧一圈,手按住已拧好的袋口倒立于铁筐内,以备灭菌,此封口法在出、装锅和搬运时,便于拿放,要求双手握住料袋中部即可,倒袋压口灭菌定型后,袋不易开口。

2.4 培养料的灭菌

灭菌前,用纱布擦去袋表面的残留培养料,然后选择经济有效的灭菌方式,通常可采用常压锅灭菌。具体操作:将料袋全部倒扣装入锅内,封闭好锅门猛火加热,在2-3h内快速使蒸锅内温度达到100℃,保温灭菌6-8h后停火,并在蒸锅内焖一昼夜。次日早晨出锅。常压锅中途缺水时必须加90℃以上的开水,每加一次开水还需延长灭菌半小时。

2.5 接种量与接种操作

黑木耳袋栽接种量要适宜,过多,菌丝生长快,易衰老,成本增加;过少,黑木耳菌丝萌发生长慢, 延长了周期,还有可能导致杂菌生长;接种量的选择应结合当地气候以及培养料配方,一般以10%的接种量为宜。接种时要求操作者有严格的无菌概念,尽量做到无菌操作,接种空间一定要彻底灭菌;菌种所暴露或通过的空间,必须是无菌区。操作时,要严格认真,动作轻捷,不能说话,走动,尽量减少空气波动。

3 培菌控制措施

3.1 菌丝萌发定植期

发菌前5-10d,室内温度以26℃为宜,因为袋内温度即品温往往比室温高2-3℃。此期不需通风换气,但室内温度不能超过30℃以上,也不能过低.因为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菌丝一般在15-36℃之间均能生长,最适在22-28℃,当温度低于12℃高于38℃以上,菌丝体发育受抑制。

3.2 发菌中期

菌丝长至三分之一时应把室内温度降到24℃为宜。因为黑木耳在能够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室温偏低,生长发育慢些,菌丝体健壮,出的子实体也色深肉厚;室温偏高,发育速度快,菌丝易徒长,同时易衰老,子实体色淡质薄。同时高温发菌可造成菌丝老化,使菌丝长势变弱,产量低,木耳长不大就发生杂菌感染、流耳烂耳,使木耳菌袋减产或绝收。在此期每天检查一次有无杂菌出现,发现杂菌应马上拿出培养室,并对周围菌袋作好消毒和观察,同时要经常往地面撒白灰使室内干燥。

3.3 发菌中后期

菌丝开始进入生理成熟阶段,即将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此时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8-2℃为宜。要经常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新鲜。一般35-4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全袋。菌丝长满袋后,应用温差刺激见光继续培养10d左右,使菌丝充分吃透料,积聚大量营养物质,提高抗杂菌的能力,然后再转入割口催芽出耳管理。

4 出耳管理措施

4.1 原基形成期管理

此期应静风降温培养,保持室温18-20℃和较强光照,因为低温刺激以及增加光照能促使耳基形成,湿度80-85%,但一般不要直接向洞口喷水,只能勤喷,轻喷、少喷,每天向地面喷水2-3次,以满足湿度的要求。若此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过大,菌丝就会迅速生长,形成一层白色菌皮,会影响耳芽的发育和出现。一般7-10d,从割口处形成原基。

4.2 幼耳期的管理

从原基到耳芽的形成,大约需3-6d,此阶段应适当提高温度,控制在20-25℃,不得超过26℃,空气相对湿度85-90%,耳芽封满割口处,可直接往袋上面喷水,每天可喷1-2次,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以促使小耳形成。

4.3 成耳期管理

子实体由小耳长成大耳,一般需要10-20d左右,此阶段温度仍保持在20-25℃,空气湿度在85-95%,加强通风换气,增强光照,同时辅以少量直射光,要经常、少量、多次喷雾状水,要求上层多喷勤喷,下层少喷微喷,注意中午气温高时不能喷水,以满足木耳此阶段对光照及水分的要求。但要预防高温、高湿造成杂菌污染及产生流耳现象。总之耳片平展不卷边,有光泽湿润感即达到喷水最佳标准。

5 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黑木耳栽培过程中,常有杂菌和虫害发生,而造成生产上的损失。特别是在管理粗放和高温高湿下,往往病虫害发生严重,甚至无收。黑木耳的常见病虫害包括:病害如碳困、革耳、云芝、木霉、青霉、裂褶菌、朱红菌等,虫害如鱼儿虫、壳子虫、米象、蛞蝓、小马陆、弹尾虫、蓑衣虫等。黑木耳病虫害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从而提高黑木耳本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孽生条件和药剂防治三方面入手。

5.1 提高黑木耳本身抗病虫能力

选育优质高产,抗逆力强的菌种;创造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温度、湿度条件和营养条件,使黑木耳本身具有较强的与杂菌竞争的能力。

5.2 减少病虫害生长条件

清理好发菌室、耳房等,搞好耳房和栽培房等生产场地的消毒与灭菌;对感染性强的污染菌袋应及时隔离和烧毁。

5.3 药剂防治

黑木耳袋栽过程中,可采用以下药剂防治:用600-800倍液敌敌畏喷雾可杀死多种害虫;用5%食盐水或5%碱水可防治蛞蝓;用2%的可湿性三氯杀螨醇一千倍液喷雾可防治螨类;用1%石灰水或5%食盐水喷雾可防治线虫;用2%生石灰涂刷被杂菌危害部位可抑制杂菌蔓延等。

总之,影响黑木耳袋料栽培产质量的因素很多,结合菌种和当地实际,不断研讨总结提高黑木耳袋料栽培产质量的措施,是黑木耳袋料栽培工作中一项长期坚持的日常性任务。

参考文献

[1] 顾桂芬,周璧华.食用菌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北京农业大学食用菌室.

[2] 陈艳秋.优质黑木耳生产技术百问百答[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 吕树尧,黄金亮,刘丹.北方黑木耳袋料栽培三级菌快速生产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02.

上一篇:民情日记:坚持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下一篇:农村民事调解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