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建设范文

2024-06-11

体育建设范文(精选8篇)

体育建设 第1篇

学校体育建设对社区体育建设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及其结合进行探讨,阐述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形式和益处,指出二者结合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两者结合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作 者:王晓均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 WEST年,卷(期):“”(12)分类号:B84关键词:学校体育 社区体育 作用

体育建设 第2篇

“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需求,推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不断增强,体育服务需求日趋旺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亿,体育健身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载体,在保障群众体育健身权益、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方面日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加强和改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体育设施建设,努力增加投入,为人民群众开展体育健身创造条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体育场地已初步覆盖广大城乡,总量超过100万个。但总体上,公共体育设施仍不能满足群众快速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是供给不足,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1.2平方米,远低于日、韩等周边国家平均水平。初步调查显示,中西部地区的设施短缺问题最为突出,许多县(市、区)完全没有可供使用的大中型公共体育设施。二是布局不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明显。三是结构不合理,大型综合性比赛场馆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群众性健身场馆所占比例偏低。四是设施利用率不高,社会开放度不够。

大力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是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具体行动,对于提升国民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水平、拉动体育消费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良性运营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普遍参与的项目为重点,积极支持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便城乡居民就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规划制定、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保障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供给。积极培育各类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专业化机构,共同参与设施建设和运行。

三、整合资源、鼓励开放。充分利用各类闲置资源,努力增加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事业等单位的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

四、创新机制、持续运行。按照管办分离、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鼓励通过公建民营、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服务供给,切实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

第三章 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

建设目标

到2015年,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较大发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有条件的市(地)、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普遍建有体育场地,各类体育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有较大提高,开放时间明显增加,初步形成布 3 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

——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县都有公共体育场”; ——50%以上的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5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

——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第二节

主要建设任务

“十二五”期间,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建设一批符合地方实际和群众体育特点的公共体育设施。主要包括:

——在中西部地区(含参照执行中、西部政策的东部地区)尚无大中型公共体育设施的县(市、区),建设县级公共体育场,建设内容包括:400米环形跑道、标准尺寸足球场及单侧看台。

——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的县(市、区),建设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即能够开展多项群众性体育活动、不设置固定看台的综合性室内健身馆。

——在中西部地区尚无公共体育场地的行政村,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支持每个行政村建设1个简易硬化篮球场,并配置1副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

——建设和改造一批群众性户外健身场地,包括篮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场地,健身步道和儿童游憩场地等。

规划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应参照《“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 4 建设指导手册(试行)》(附件2),合理确定选址和建设规模,严格执行相关建设标准和安全要求。

第四章 资金筹措

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需多方筹措,多渠道解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支出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增加供给,不断改善群众性体育健身设施条件,确保建设项目不产生资金缺口。要加快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积极性。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多渠道加大投入,增加公共体育设施数量。要按照《全民健身条例》等相关规定,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增加财政投入,保障公共体育设施运行所需经费。

留归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加强监督管理。国家体育总局安排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主要用于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建设改造一批群众性户外健身场地。

中央安排预算内投资对县级体育场以及“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建设予以专项补助,根据中央财力情况,逐年安排。对西部地区、中东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其他享受西部政策 5 地区,中央补助不高于总投资的80%;对中部地区其他县(市)、东部地区享受中部政策地区,中央补助不高于总投资的60%;对东部地区其他县(市),中央按不高于总投资的25%补助。对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等特殊困难地区,按照有关规定,适当提高中央补助比例标准。

第五章 公共体育设施开放

纳入本规划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应保持公益性质,向公众开放。学校内的体育设施应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向广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

原则上,室外体育设施要创造条件免费开放。室内体育设施可依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相关规定,适当收取服务费用,收费项目和标准应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并对外公布。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

各地要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效率。要依托各类体育设施,建立健全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网络,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定,提供运动健身指导,宣讲科学健身知识。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加强科学化管理,不断提高设施使用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地方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督管理,6 明确公共体育设施开放范围和时间的最低要求,并帮助解决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将校园内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学校,有关部门应对其维护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各地要从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同时要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共同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二)合理规划,分级负责

各地要根据本规划要求,认真研究编制本地区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任务,统筹安排和优化配置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鼓励基层依托体育运动学校等现有设施建设公共体育场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鼓励社区利用公共空间和设施开辟群众健身场地。要研究制定发展政策,逐级落实建设、运行和管理责任,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努力推动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设施和资源,提供体育公共服务。

(三)加大投入,保障供给

各地要建立稳定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分级负担、各有侧重的原则,安排财政性专项建设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规划建设。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纳入规划建设的项目,需严格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建设项目不留资金缺口。认真贯彻实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划拨用地目录》(国土资源部令第9号)和《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5]156号)等文件规定,做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用地落实和储备,保障建设用地供给。

(四)创新机制,保障运行

各地应根据实际,对公共体育设施日常运行和维护给予经费补助,保障公共体育设施的正常运行。积极探索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完善和创新运营模式,对新建县级体育场、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鼓励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采取“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等方式,通过招投标选定各类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或企业负责管理运营。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在用水、用气、用电、用热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优惠。

(五)加强监管,强化约束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监管,明晰产权,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制定和完善设施建设、运行服务的相关 标准,大力推动公共体育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坚持基本建设程序,认真执行项目管理制、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要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防止建设资金挪作他用。要建立完善设施运营监管制度,提高设施运营效率,不得改变设施体育性质。推动完善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监管机制,加强绩效问责,建立规划实施评估体系,确保规划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体育建设 第3篇

1、体育强国的含义及我国体育事业的现状

1.1、体育强国

所谓体育强国, 很多学者认为, 只有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才能称之为体育强国, 即:均衡发展竞技体育、蓬勃发展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确保体育产业的兴旺发达、使体育文化魅力独具特色, 与此同时, 这也是判定国家体育标准的四个指标。在这四个指标中只有竞技体育是以竞争形势存在的, 体育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着内外双重挑战, 社会体育以及体育协调性则是由国家内部来完成的。因此, 必须首先确保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性才能确保体育强国的实现,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 并不是任何国家都能成为体育强国。

1.2、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

首先、通过四届奥运会我国金牌及奖牌数与体育强国的对比, 不难看出我国在竞技体育范畴内的整体水平还远不及传统的体育强国。

其次、以竞技体育所得金牌数来看, 我国的优势都体现在乒乓球、体操、羽毛球等传统项目上, 对于一些难度与美的田径、游泳以及三大球类项目上比较薄弱, 但正是这些项目才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 因此就这一点而言, 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处在一个不平衡状态。

第三、群众体育基础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有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 并且我国的群众体育投入相对落后。第四、严重缺乏体育文化。第五、体育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2、不同体育类型国家的形成原因

体育强国的形成。首先、这些体育强国都是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 这些国家不仅经济发展的飞快, 更是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现代很多体育项目都是体育强国国家发明并制定出来的。第三、世界性体育组织的创建对体育强国的形成起到了直观重要的作用。第四、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 是体育强国形成的必然因素。

3、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动力以及阻力

3.1、建设体育强国的动力所在

首先, 中国在经过了多番磨难之后终于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世界各国眼中。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发展各项体育事业成就“强国梦”的决心。以此同时, 体育事业也不例外, 都是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第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竞技体育上已经属于体育强国了, 这样就促进了我国在竞技体育综合竞争中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 我国是体育大国, 体育人口众多, 一旦社会体育得到蓬勃发展, 必能有力的促进我国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第三、体育事业成就的积累。在近六十多年来, 我国的体育事业在不断的刷新着金牌的历史纪录, 更是积累的大量的体育设施、服务体系以及人才队伍和完善的体育制度。这些成就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了内部动力。

3.2、目前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障碍

虽然我们在体育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是目前我们依然不属于体育强国的行列, 并且在大力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障碍存在, 其主要是薄弱的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发展体育事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其主要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使人们更加幸福。然而我国现行的体制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 即: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国家没有认识到学校体育及社会体育才是发展竞技体育的基础, 而我国的做法恰恰相反, 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虽然也提高了我国的体育成绩, 但这却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此外, 体教分离的培养人才模式也令我国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体育人才, 非常不利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我国现行的体育制度虽然可使我国在短时期内位列于体育强国范围内, 但是却并不利于长久的发展, 得不偿失, 这也是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

4、结束语

发展体育强国的梦想任重而道远, 也充满了多重考验, 这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理念, 寻求体育中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课外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第4篇

【关键词】:课外体育 校园体育文化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40-0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以课内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能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但是根据对一些高校的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较为完善,主要问题集中在课外体育方面,发展水平低,同体育课的差距较大,课内外一体化在实践中难于落实,高校体育难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整体效益。因此,本文通过对课外体育作用的分析,找出高校课外体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努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高校体育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课外体育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只有进行经常的体育锻炼,保持适宜的生理负荷量,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可以说,体质的增强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而在校学生除了每周两学时的体育课外,大部分的锻炼安排在课余时间,更何况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三、四年级已不开设体育课。因此,课外体育锻炼正常与否,不仅和一个学生的锻炼量(包括锻炼的频率和生理负荷量的大小)密切相关,而且锻炼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没有经常性的课外体育锻炼就不可能有效地增强体质。

课外体育活动的另一特点是锻炼形式的灵活性。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锻炼内容,锻炼时大多学生都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情绪的调节、大脑积极性的休息等具有明显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二、 课外体育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外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形式与内容,对于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可以说是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带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氛围与环境,是校园文化、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不仅需要课堂学习,需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情感的宣泄,课外体育活动恰好是满足他们这些需要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创造出校园体育文化的多样性,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适宜的环境。

2. 有助于弘扬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新精神

课外体育为学生的运动才能的发挥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发展运动的特长和爱好。例如:定期举办各种运动会,小型多样有趣的体育比赛,开展富有动感的校园体育节等,学生可借助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在参与和尽情享受校园体育文化中,使审美思维和创新能力时刻得到训练和提升。“鼓励创新”是体育运动的文化特征,这种特征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灵魂。

三、 高校课外体育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一)高校课外体育存在问题

传统的课外体育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辅导,难以满足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多样化的体育发展需要,由于教师个人精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对参加不同项目的学生进行系统辅导;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往往是以体育课教学内容为主,形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体育经费有限,无过多的资金扶持大学生开展课外的体育活动,在缺乏理论、技术指导的同时,活动组织质量不高,造成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

(二) 建立多元化课外体育活动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1.“1+1”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在所设置的体育专项课中,每个项目均组织课外锻炼辅导,配有专职的体育教师进行辅导答疑,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每周至少参加一次课外辅导,进行课外体育活动锻炼,这样既巩固教学效果,又增强体质,丰富业余生活,让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2.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体育竞赛的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竞赛形式与学生的技能水平、身体条件相匹配,并适当地改变竞赛规则,同时结合阶段教学计划与评价进行,并结合项目的特点广泛采用集体项目的竞赛与表演形式,如各单项竞赛、田径运动会、校园体育文化节,以及举办健美操、艺术体操等自创、自编、自演竞赛;团体操图案、队形设计竞赛;一般性或专门性准备活动设计方案竞赛;制定自我健身锻炼计划竞赛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校内外群体竞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体育活动中来。

3. 在组织管理上由体育部教师负责,充分利用群团组织,指导学生成立各种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形成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管理等工作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学生体育实践的重要环节。

4.加大对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力度和经费投资。要将课外体育活动与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结构,从而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底蕴。

体育建设校园文化 第5篇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也涵盖了体育物质文化、体育行为制度文化、体育精神文化三大类。这些文化不同层面的不同表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并通过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中来,也是我们所努力营造的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长期以来在渝中区存在场地狭小、体育器材品种多样但数量不足班额人数等情况,这些都是困扰着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随着阳光体育运动贯切及实施,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也根据实际状况,想一切办法,落实满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所需的场地、器材设施等,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也得到了积极的推进: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落实每天体育锻炼 1 小时,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丰富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并保证场地的使用,将班级的评比纳入其中,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落实到班。这无形中推动了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并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就是重新引起各领导层和家长对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不断完善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在课间锻炼的时间有限,篮球、足球、跑步这些项目受场地的影响很大,不好开展等。所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下才能将其深入的推进。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其次是体育精神的培养。我们在以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使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性,不管是竞技项目,还是其它项目,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在建设中以班为单位,迎合了学生的文化需要,组织各种比赛,为学生身体锻炼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适宜的环境,将有利于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这些都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形成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起着总要作用,这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会起到引领的作用。学生在紧张学习的间隙运用自己掌握的体育技能进行阳光体育运动,为校园带来了活力与生气,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倡导给校园带来了新的气象,为体育文化带来了新的动力,同样也会推到文化课的学习效率。所以只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自身特点,丰富活动形式,创造出丰富而生动的文化氛围,进而充实人们的精神境界,就会推动整个校园体育文化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的手段要丰富。我们利用校园内的广播、墙报、曾小的校报等媒体积极宣传、广泛传播“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等口号能够深入人心,也可以结合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活动的时机,营造体育锻炼氛围,宣传健康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使校园体育活动融入良好的舆论氛围。此外,应制定好学校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充分发挥共青团、班级、辅导员、学生干部、体育骨干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教师的引领和辅导作用,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估体系。实现体育场地、器材等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投入产生的效益方面来衡量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手段、方法等环节的实施效果。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的载体要得到师生的认同。载体的选择首先是为了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体育教学的需要,尤其是项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参与性,避免过分竞技化和只有少数人感兴趣的项目,应大量引入趣味性强、时代性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操作简单、大众性的体育娱乐项目,扩大直接参赛人数。活动形式也要多样化,比如请校内外专家配合“阳光体育运动”举办体育健康讲座,适当时机组织学生观赏体育比赛,运用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在生动热烈的比赛气氛感染之中,享受体育的魅力以及竞赛中体现出的体育精神,增强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还需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们要建设一支水平较高的、适合本校实际状况的竞技体育队伍,形成自己的校园体育传统,并在传统的积累过程中形成本校的传统与风气。这样,良好的校园体育传统与风气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形成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在学校教育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校园体育文化通过营造一种潜移默化的育人环境和方式逐渐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一定能够得到繁荣的持续的发展。

体育课程建设总结 第6篇

体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即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高校体育课程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如何不失时机地把握和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更新课程观念,打破僵化单一课程结构,拓展课程领域,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2002年8月,教育部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在总结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制订并下发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同时要求全国所有高校从2003年新学期开始施行。这标志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入一个崭新时期。《构建高校大体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改革实践在这一背景下启动,是对高校体育课程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的全方位、综合性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整个过程长达5年,包括方案制定与论证、课改实施与验证、特色形成与凝练等阶段。2003年体育课程被学校确定为第一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005年,我校体育课程被重庆市教委命名为市级精品课程。

1.方案制定与论证

2003年,我们在认真学习和领会《纲要》精神实质和总结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对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思想观念、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现状等广泛调查和深入分析论证,确定课程改革的宗旨、基本思路和改革目标。

课程建设宗旨:‚紧扣纲要,立足本校,突出特色‛。即课程改革必须符合《纲要》的要求,体现《纲要》的精髓,实现《纲要》规定的课程总体目标。立足学校自身实际,服务学校育人目标,突出师范院校特色。

课程建设思路:‚更新课程观念、开发课程资源、拓展课程领域、改革评价方法、重构课程体系‛。即打破单

一、狭窄、封闭的传统体育课程结构和评价办法,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将体育课堂、课余体育锻炼、运动竞赛训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纳入体育课程,打破课内外界限,构建大体育课程体系,发挥体育课程的最大功能。

课程建设目标:‚通过3—4年的努力,构建起具有本校特色的大体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能力。将体育课程建成市级重点课程‛。

基于以上的基本认识,我们制订了《涪陵师范学院体育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组织编写了《涪陵师范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总纲》和十三门系列课程教学大纲;自主开发了网上选课系统;出台了体育课程质量标准、体育教学规范;成立涪陵师范学院学生体育协会和七个单项体育俱乐部,建立健全了体协和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出台《涪陵师范学院学生体育竞赛管理办法》等。经有关专家和学校教务处对课程总体改革方案审议,从2003年秋起开始在全校施行。

2.课改实施与验证

按照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围绕课程建设目标,在‚创新一个模式、开发一个平台、改革一个办法、构建一个体系、建设一支队伍‛上,对体育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综合性改革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2.1拓展教学内容,推行‚必学+选学‛的课程模式

按照《纲要》的要求,改革陈旧、过分强调‚综合性‛教学内容,推行‚必学+选学‛的课程模式。‚必学‛内容的设置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统一性,又特别强调服务于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将与师范生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师范生体育素质(队列队形指挥、广播体操、运动竞赛组织方法、游泳、体育文化基础理论等)作为必学内容,提高学生未来工作的适应性。‚选学‛内容充分体现‚以生为本‛,满足学生兴趣、爱好需要。陆续开出了13门系列课程供学生选学,变‚拼盘式‛修读方式为‚自助餐式‛的修读方式。专家认为,‚‘必学+选学’的课程模式既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又具有师范院校的特色‛。

调查表明:学生对选课制表示‚支持‛的比例达89%;实行选课制后87%的学生对体育课变得‚更喜欢‛;学生对体育课表示‚满意‛的达82%。改革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有了显著变化,基本上走出了过去‚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怪圈。

2.2开发选课系统,搭建网上选课平台

基于web,依托校园网,自主开发建立网上选课系统,并不断完善其功能。选课系统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教师、课程、上课时间为目的,同时增加管理员管理功能和任课教师对所上课程学生的成绩管理功能。搭建网上选课平台为学生选课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处理课程信息的效率奠定基础。2003年以来,我们有计划地将任课教师信息、体育课程介绍、课程大纲、教案、教学录像上网,为学生深入了解课程信息、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专家认为:‚网上选课平台的建立,充分利用了现有课程资源,实现了课程信息的信息化和开放化,拓展了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2.3改革评价办法,构建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

按照《纲要》‚淡化甄别、面向全体,重视激励、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在评价方式上,由过去教师‚说了算‛改变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三结合‛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上将学生学习进步幅度、运动竞赛获奖以及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等情况纳入评价内容。构建起多元、综合、开放的课程评价体系。专家认为:‚多元、综合、开放的课程评价内容体现出人本价值和课程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和个性‛。

2.4强化领导,加大投入,搭建平台,确保大体育课程目标实现

通过强化体育工作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学生体协和单项体育俱乐部的作用,精心安排和设计运动竞赛活动,构建了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的、全面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确保大体育课程目标实现。

首先,学校调整充实校体委领导机构,设置群众性体育部和运动训练竞赛部两个科级单位,配备专职管理干部和人员,划拨专项经费。制定《涪陵师范

学院关于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将课程建设、校内外运动竞赛训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生体协和体育俱乐部建设纳入统一规划、指导和管理。从制度上为实现大体育课程的建设目标提供了保证。

第二,加强对学生体育协会及其下设的各单项体育俱乐部的领导和指导,积极支持和帮助学生体协和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开展工作。目前,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的校园健身辅导活动时间已经固化,每周有5000余人次参加各健身辅导站组织的活动,学生体协的各单项体育俱乐部会员达到8000余人。‚立体式、多渠道,广参与‛的校园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第三,精心安排和设计运动竞赛,并实现了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多样化、常态化。目前,每两年一届的‚体育文化节‛和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12.9‛长跑比赛、健美操比赛、新生广播体操比赛等校内运动竞赛已形成传统。

调查显示:学生对目前学校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满意‛度为80%;对校园健身指导‚满意‛度为76%。专家认为:‚既有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的课内外一体化大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大教育观在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成效显著,无疑值得其他高校的学习借鉴‛。2004、2005、2006年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分别为97%、97.5%、98%,优良率分别为?%、?%、?%,呈逐年提高的良好态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好转。

2.5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青年教师培养上采取‚一帮一‛(一个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结对帮助一个青年教师),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不断增加师资队伍人数的基础上,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2006年,开展了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技能培训活动,教师参与面达100%。通过培训,教师的质量意识、以人为本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能力普遍有所提高。通

过近几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高级职称教师为中坚,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发展态势良好。

3.特色形成与凝练

3.1‚必学+选学‛的课程模式既符合《纲要》的要求,又具有师范特色

高等教育既强调统一性,又重视个性。‚必学+选学‛的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纲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要求,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保障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同时,考虑到我校大多数学生今后将奔赴农村中小学工作的实际,将师范生体育素质(队列队形指挥、广播体操、运动竞赛组织方法、游泳、体育文化基础理论等)作为必学内容,提高适应农村中小学工作的能力。彰显了课程特色。

3.2政策支持,制度保障,构建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全面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确保大体育课程目标实现

一、狭窄、封闭的课程结构显然无法实现《纲要》确立的课程目标。宽领域、多元化课程目标的实现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相反,更多的要依靠学生主动、经常性地参加各种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来达成。学校通过强化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加大经费投入为构建大体育课程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加强对学生体育协会及其下设的各单项体育俱乐部的领导和指导,积极支持和帮助学生体协和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开展工作,使‚立体式、多渠道,广参与‛的校园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得以完善;通过精心安排和设计运动竞赛,实现了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多样化、常态化,起到了良好地示范和带动作用。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全面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确保大体育课程目标实现。

4.应用情况

(一)2005年,我校体育课程被重庆市教委批准为市级精品课程。该成果得到市教委领导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

(二)该成果受到兄弟院校关注,重庆三峡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工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到我校学习了解体育课程建设情况。该课程的改革思路和做

法得到兄弟院校的赞赏。

(三)《构建高校大体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的教学成果在长江师范学院5年的体育教育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对学校其他课程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在2007年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结项验收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四)该成果在学校实践5年中,受益学生超过15000人。实行选课制后87%的学生对体育课变得‚更喜欢‛;学生对体育课的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达82%。2004年、2005、2006年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分别为97%、97.5%、98%,优良率分别为?%、?%、?%,呈逐年提高的良好态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好转。对我校毕业生(2005年以后毕业)跟踪调查发现,85%的学校领导认为我校毕业生‚素质全面‛,‚班主任工作能力‛,有82%的毕业生能够‚指导学生开展班级体育活动‛,有21%的毕业生‚担任过兼职体育教师‛。

(五)研究成果在国内多家体育类期刊上发表。其中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等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在《渝西学院学报》、《四川体育科学》、《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等体育类期刊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观念与实践》发表4篇。

课程组

体育器材室建设方案 第7篇

1.1 器材的借、还制度:借还时必须由教师和指定人员(每班班长或体育委员二人负责)进行,非指定人员不得进入器材室。借、还时必须登记,并且由管理人员认可后方可离开。为保证活动时间,器材的借、还必须在课间课后进行,不在该课中进行,避免学生上课时间出来乱跑现象,否则不予办理,器材归还时要整理好,并且摆、放整齐。

1.2 器材室破坏时的赔偿制度:器材必须正确使用,正常老化无须赔偿,遗失或非正常破坏照价赔偿;个人借的由个人负责赔偿,集体借由集体处理赔偿。

1.3 器材的整理、补充与保养制度:建立体育器材账册,详细登记每件器材;器材存放做到条理化、系统化,以方便使用和管理,及时补充器材,并为学校购买新器材做好参谋工作

体育建设 第8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阳光体育运动,健康

2006年12月23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制定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国家对遏制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向全社会发出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动员令,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严重的状况敲响了警钟。那么,如何贯彻执行中央文件精神,使“阳光体育运动”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纸上或者口头上,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付出很大努力,同时,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也应进行深刻的反思。

1 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进行了多次全国范围的学生体质监测,但近20年来的结果却不尽理想。调查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水平也不断改善和提高,但是反映人体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却明显下降,出现了高身材形态,低身体素质的“外强中干”的特征。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组的报告:2000年与1985年相比,我国7-18岁学生的身高、体质量的平均值均有所增加,而学生的肺功能及速度、耐力、身体柔韧性素质均有明显下降。2002年和2004年的全国学生体质监测结果同样令人担忧,学生的身体形态继续呈“发福”趋势,超重以及肥胖的学生明显增多,而力量和爆发力等素质却继续下降。200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表明,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一个令人非常震惊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下一代的体质健康状况已经到了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地步。

2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知识和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精神的要求,大学生每天要保证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但实际情况却远远不能达到和落实这一要求,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资料显示,66%的在校大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造成这一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首先,中学阶段长期以来重智轻体的学业评价标准削弱了学校体育的地位,忽视了青少年阶段对身体健康发展的要求。高中阶段百万学生踏上了高考的独木桥,高考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少家长为了保证孩子多点学习时间而限制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只注重孩子吃好,穿好,却忽视了孩子的体质健康,从小就扼杀了孩子对运动的乐趣和渴望。其次,进入大学后,虽然高校的体育教育有所加强,学生也有了自主支配时间的主动权,但是,由于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第三,随着大多数高校扩大招生和学分制改革,学生人数比原来增加了一倍甚至更多,但是运动场馆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和改善,这也不能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另外,高校采用学分制教学管理后,因为教学资源分配的问题,许多体育课不得不安排在4:00-6:00之间,不仅占用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也占用了运动场地,造成有时间锻炼的学生没有运动场地,且经常造成上体育课的学生或老师与课外锻炼的学生因场地问题发生摩擦。

3 实施阳光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更加稀少,造成了中学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体育,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健康状况日渐恶化。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阳光体育运动”是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不断增强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因此,高校应该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同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统一起来。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沐浴阳光下,在高校形成浓郁的体育锻炼的氛围,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 围绕“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校体育建设

4.1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人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大学又是为国家、社会培养高水平建设人才的基地。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最大的资本不是实物资本,而是人力资本。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竞争也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力,但人才竞争是一个综合的竞争,不仅仅是智力和科技,还包括身体素质。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水平、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状况,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事,作为教育者决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从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及习惯。“阳光体育运动”号召的出台是新世纪我国政府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必须真正在教师和学生中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学校体育工作目的就是既要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技巧,又要提高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等能力,培养参加运动的兴趣和习惯。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掌握了运动的技能,养成了锻炼的习惯,认识了健康的重要,才能真正体会到运动的快乐,才能获得健康的体魄。

4.2 领导重视是抓好落实的关键

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要求“切实纠正那些对体育工作不重视的错误做法和倾向,真正把体育工作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来,列入工作议事日程”。著名教育家张伯苓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提倡体育目的,不仅在学校而在社会。”因此,学校的校长、书记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和落实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书记应亲自参与并动员和号召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班主任或辅导员、体育教师及学生会和学校体育社团要成为体育锻炼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采取多种方式形成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

4.3 建立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保障机制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保障监督机制,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纳入学校督导检查内容,促使两个《条例》在学校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也要求:要在保证体育课开足开好、不被挤占的前提下,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做好以上工作就必须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来保障。首先,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把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工作,提高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从“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高度来认识。第二,工作中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管理制度。学校主管领导要对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加强督导检查,及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适时推广先进经验。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第三,提高学生体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需要经费、场地和设施支持,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和进行,需全盘考虑体育课程、课余体育活动的整体安排。因此,要充分调动学校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提供必要的政策与物资保障,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开展。第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广泛宣传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使“健康第一”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广大学生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风气,才能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5 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我国青少年提出的新要求,其迫切性和重要性不亚于当年毛泽东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它是关系到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事,高校作为教育者和人才培养基地,我们更应该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高校要在“阳光体育运动”精神的指导下,积极落实和完成各项任务,认真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工作,力争85%以上的学生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全体学生至少掌握两项锻炼技能,85%以上的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学校体育单方面的任务,它是一个长期的,涉及国家大政方针的系统工程,学校体育并不是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根本办法,只是手段之一。只有全社会真正认识到“健康第一”的重要性、只有整个教育体制有所改革,学校、家长、学生不再被高考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重智轻体的传统旧观念,才能让广大青少年走进阳光下,享受体育和竞技带来的快乐,享受健康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EB/OL].[2006-12-20].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24556.htm.

[2]张新萍,杨茜.中国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制度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

[3]邢文华,张一民.1985-2000年中国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动态分析[M].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宋澎.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布[N].工人日报,2006-09-19(8).

[5]周济.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学校体育,2007(1).

[6]谢红春.论实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紧迫性与措施[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4).

上一篇:儿童节祝福语寄语下一篇:描写嘴的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