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散文范文

2024-07-12

床前明月散文范文(精选12篇)

床前明月散文 第1篇

床前明月散文

夜半醒来,有月光从窗户透射进来,轻佻,静谧,和着秋虫唧唧复唧唧的吟唱声,驻足在床前。“床前明月光”,无端地,脑海中映出了这句古诗,连带着,那唧唧复唧唧的虫唱声,也变幻成了平平仄仄的调子,清越悠扬,盈听于耳,悠悠然,竟不觉有些醉了。

有人说,月是故乡明。这个人,一定是客居他乡的异乡人,就如李白。这是那个在懵懂的童年把月亮呼作白玉盘的稚子,那时候,他的脑海里有一座玉砌的宫殿,宫殿前有一棵高大的桂树,宫殿里住着一个美丽的仙子,仙子有一只会捣药玉兔;那时候,他未经人事,天真烂漫,对着天边明月,呼出了儿童最可爱的想象。而经年之后,他尝尽了人世沉浮的辛酸,历经了世事变迁的无常,怀着羁旅客途的孤独,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吟出了异乡游子满怀的相思。那举头而望、低头沉吟的姿态,也永远地定格在时光里。

翻开唐诗宋词,古人吟月的诗作俯拾皆是,却总觉得,只有月与游子的`结合才是绝配。月与游子,本是天上地下的距离,却因为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的同构呼应,物性与人情产生共鸣,于是,人的相思忧愁,借月的具象,变得可感、可赏、可玩味。这月,也不再单纯是月了,而是成了浸染着游子感情的唯美意象。千百年来,在平仄变换的韵律里,它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或照在边关将士的铁衣上,或绕在闺中思妇的青丝边,或辗转在旅人的足迹中,或停泊在船头,或沉入江水中,或爬上柳梢头,或转朱阁、低绮户……然而,又觉得,唯有床前明月,最是具有意象美。

宁静的夜晚,当游子洗掉了一身的风尘与沧桑,解衣欲睡时,猛然发现了照在床头的明月;又或者,在夜阑人静之时,从睡梦中醒来,蒙眬迷离中,竟发觉有月光照在床头。那一刻,沐浴在清幽的月光中,又会是怎样一种情状呢?是相思盈怀中氤氲出甜蜜,还是愁绪满腹中回荡着幸福?是怀念着卿卿我我的甜蜜,还是感伤分钗断带的孤独?抑或是渴望举家团圆的欢乐,却又哀叹着形单影只的孤苦?床前,明月下,所有的情思交织、缠绕,糅合成一幅凄美哀婉的绝美画卷,缠绵而幽远,多情又凄凉,营造出一种缠绵悱恻、凄美哀婉的意象美,让人回味有加。

确然,时代不同,遭遇不同,心境不同,月也就有了分别:乱世流年,颠簸流离,明月映照出的,或许更多的是凄凉孤苦;而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明月映照出的,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童年时生活在乡村。很多次,深夜从睡梦中醒来,都会看到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那被花格子的窗帘滤过的月光,显得斑驳而又神秘,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不觉中,便神游天外了……蓦地,几声尖锐的叫声响起——那是夜游神猫头鹰的叫声,家里院墙外西北角有几棵大树,深夜时分,猫头鹰总是喜欢在那巡守,接连叫上一番。那声音并不婉转,而是很凄厉,总是让人有毛骨悚然的感觉,连带着月色也惊怖起来。当从神游中惊醒过来,才醒悟这黑夜该是睡觉的时候。掖紧了被窝,正准备蜷起身子睡觉时,屋檐下的燕子窝里,又传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有雏燕的啁啾声,有大燕挪动身体的声音,听到了,又忍不住想,那燕窝里,是不是有只小燕被它的兄弟姐妹挤到了,所以才会呓出声来?是不是有只小燕翻了个身,结果脱离了大燕羽翼的覆盖,然后大燕又赶紧张了下翅膀,把小燕子赶紧拢回自己翅膀下?又会想,燕窝里的情景,是不是和孵了小鸡的老母鸡撑开翅膀,把一个个小鸡都怀抱起来一样呢?不觉间,又迷失了。

也是在这样的月光下,我们兄弟姐妹四人曾围在母亲身边听母亲说故事。母亲讲的多是些神怪故事,就如狐妖变作女子,然后又摘掉头梳头发,这该是蒲松林《聊斋》里的桥段。而当讲狐妖吃人的情节,说到咬碎骨头时“咯噔噔,咯噔噔”的声音,似是响在心坎儿上,吓得我一个劲地往母亲怀里凑。

还有一回,村里来了爆爆米花的人,在山底下一户人家摆开了摊,父亲外出很晚才回来,然后带了玉米去爆爆米花,我和母亲在半山腰张望等待。夜风逼人,我冻得牙齿咯咯打架,母亲听到,笑了起来,我也笑了,接着,母亲把我揽进怀里。明月高悬,拉出一条长长的影子。

还有很多次,和伙伴们在月光下追逐游戏,间或跑回家中,从锅里抓一把粗粮炒面塞进嘴里,再抓一大把在手里,或是扒拉几口碗中的杂粮面,将嘴巴塞得鼓鼓的,便又跑去和伙伴们玩了。那时候,不觉得没有白面吃就有多苦,甚而在今天想来,总觉得那粗粮炒面特别香,那种大口扒饭最过瘾……

秋虫的吟唱还在继续,月亮辗转到了床头,明亮,清凉,似是一把照进记忆深处的玉笤,扫除了岁月覆盖其上的灰尘,让那些细碎的、未曾被在意过的历历往事,都在这异乡的月夜复苏、醒目,渐次清晰;又似是奔走在流年岁月中的故人,停驻了匆忙的脚步,转过身来,笑靥款款,深情凝望,那样别致,那样动人,让平凡的生命也摇曳出无尽的诗意,不知不觉间,便真真儿醉了。

床前明月散文 第2篇

独依高处,目之所穷。坤之漫漫,乾之悠悠。亲天然之气韵,乐静土之神游;闻雀鸟之幽鸣,见路人之匆匆。未觉落霞之崦嵫,红日沉于西楼。

青霄澹澹,寒意捐捐。风颯黯淡之林埜,月出旖旎之云端。普照天宫之寂寞,流清辉之于人间。纤柔若锦中之缕,令令如池上之冰。縈孤身而触冷面,映寒枝而撩碎影。寂寂之月,寥落之景,徒倚惹千古之绪,俯仰动沧桑之情。于是心有所触,希嘘成吟。

月明万古,圆损而阴晴。而四时之壮,朔望之形,绊有几多之情?春月之丽,世人之所醉。缺时则赏心之境,满时当良辰之美。行青草之径,嗅桃杏之馨,临风笑咏,把酒相怡。凝雅梦而忘杂情,久缠緜而长囬味。夏月之静,抚品物之精。缺则去人躁意,满则长人幽情。楼臺之上,庭院之间,清风拂芳树之影,虫音伴曼舞之萤。闭目悠然而念,伴月足以畅心。秋月之愁,自古之所有。缺损之时,势增别离之绪;圆满之刻,则更助相思之懮。明月当空,独上高楼,西风簫簫以落木,飞霜瑟瑟而寒秋。而寒烟笼月之际,更长鬱鬱之愁。冬月之清,沁人之心户。缺则凝慄冽之气,圆则旷寂寥之土。山埜似诉,江河如哭,幽愁满径,暗恨载途。茫然有沧桑之意,肃然成老态之属。使人身心俱寒,而生煢煢之孤。四时之月,三百之光。春夏閤为静美,秋冬閤为沧凉。而玉魄之涵,长接于四象。是故望月之情,惟物之心,方寸之境,得之自然而已矣。

夜光何德,损而又育?清光何道,动人衷肠?太白赋问月之咏,若虚著江月之章。景升看月,乐之秦淮謌舞;东坡对月,謌乎千里之望。悠悠百世,渺渺万载,月有何意?月有何情?空照宇宙之物,徒弄古今之心。嫦娥无意,玉镜无心,而人有悲欢之绪,常有纷扰之侵体,有遇月境,倚之言语以寄情。今思月之本性,省己身之不行,非有养兔之利,消长之空灵。弗通阴晴之机变,且浅悟明月之精。

散文中明月意象的诗性特征 第3篇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散文创作蔚为大观, 白话文散文在艰难创新的同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第一次在千年禁锢中走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文学家带着他们各自“以生命的血书写”的作品纷纷走上文坛。文学的最高精神是诗性, 散文也不例外。生命各迥异, 境界有大小。石评梅、丽尼和苏青三位以血泪书的作家写出了具有不同诗性特征的“明月”。作为物象的“明月”在不同诗性思维的关照下、不同的文本语境中产生不同的审美内涵, 形成具有特色的“明月”意象:“客观存在的月亮只有一个, 诗中出现的月亮千变万化。”从“明月”意象中考察其不同的诗性特征, 把握作者与时代的诗性精神。本文旨在通过具体分析三位作家笔下“明月”意象的诗性特征, 考察其散文中体现的时代精神, 恢复三轮被埋没的“明月”应有的光彩。

一.石评梅的“明月”

在浪漫思潮澎湃的“五四”时期里, 人生往往比传奇更加有传奇性。具有民国四大才女之名的石评梅年仅韶华就结束了短暂、浪漫的传奇一生。“她的遭遇太驳杂, 所以形成了她一种悲哀的人生观, 因之她赞美死, 她诅咒生。”人生经验在石评梅的散文中以“濡泪滴血的笔锋”呈现。

“黯淡的天幕下, 没有明月也无星光, 这宇宙像数千年的古墓”神秘性的悲剧色彩氛笼罩整篇《墓畔哀歌》。开篇, 春日的朝霞和冬的残梦、残月和孤坟、枯颜与姣容、白头翁和红颜少年等物象在作者意识与情感加工下形成真实与虚幻交叠的物象群, 为“明月”意象铺就了如梦如幻的大语境。《墓畔哀歌》是悼亡爱人与青春之作:“谁知道青春的残蕾已与你一同埋葬。”接下来, 石评梅表达对往昔爱情的忠贞不渝, 对人世艰辛的深切痛感:“我的心是深夜梦里寒光灼灼的残月”于是, 明月在历经世事之后变成“残月”, 但却不能舍弃爱情:“残月照着你的墓碑, 湖水绕着你的坟, 我爱, 这是我的梦, 也是你的梦。”可怜爱人已经死亡, 青春已经破灭:“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作者的感情已经受创:“我的心是深夜梦里, 寒光闪烁的残月。”“明月”是见证一切的第三只眼睛:“我们无语, 心海的浪波也只有月儿能领会”“明月”物象中涌动着哀怨凄绝的伤感情绪, 在浓厚诗意情绪与意识加工下的“明月”不再只是“唤起具体心理表象的文字符号, 构成本文的基本素材”的语象或是“由具体名物构成的语象”的物象, 而成为审美语境中的特殊“意象”。“明月”照见“两人梦想未来———梦碎———一人做梦不愿醒”的现实时间, 通过“明月/残月”的生成方式转换时空, 散文以“梦碎———两人梦想未来———一人做梦不愿醒”重新编码文本时间, 从而突显出“明月”意象。石评梅笔下的“明月”意象体现古典诗歌的诗情, 诉诸白话散文流畅、自然的笔调, 显现的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充满病痛、伤害、血和死亡的女体影像。”

在那个无以解忧的年代, 石评梅以笔诉情, 哀叹一代令女性身心俱痛的死亡体验。她的散文在悲叹个人境遇中具有喟叹对于追求至情至性的时代幻灭感的诗性品格。想要永生的青春和爱情, 却沉沦在病痛和死亡的痛苦中。沉沦的命运轨迹绞杀了这个充满青春浪漫想象的时代, 哀歌陪伴这“月夜”下孑立的孤影走向毁灭。

二.丽尼的“明月”

“三十年代散文创作的文体意识比前一时期大为加强。”“杂文、小品文和抒情性散文都各自有长足的发展。”相比较其他涉猎广泛的三十年代作家, 丽尼专心创作散文。他在面向灵魂独语的散文思想和文体之美的散文创作活动中建树颇高。巴金说:“可能人们已经忘记了他, 但是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者不会忘记他在现代散文的发展上所做的贡献。”

自诩为“夜之子”的丽尼在《黄昏之献》《春夜之献》中为流浪的灵魂唱出一首首离别的诗:月亮照临的山道、流泉哀诉的声音、医院边的坟场等语象组合成一个生者与死者对话的奇幻世界, 丽尼在梦中回忆道:“断裂的心弦, 也许弹不出好的曲调来吧?正如在那一天的夜晚。”他调动了诗人的触觉、视觉、听觉聚合的感觉方式, 塑造“如空虚的梦”的世界:在这里, 只有梦魂与夜之子两个人在对话。月亮是“仓惶的神态”, 风在喊叫死亡、星斗在唱挽歌。作者不断流动的意识与情感赋予了“月亮”物象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隐喻。丽尼对人生、对世界的超现实的理解, 强烈的独立时空感生成了具有高度自足新的新意象。面对时代的变迁, 怀忧的善良人只能在时空交错、梦境与现实交织中面对“月亮”长歌当哭:“梦一般的生活, 露水的世呀”月夜是逃避现实的个人天地, 正常的时空在这里无法再干涉“我”。这也正恰恰对比出在五四浪漫幻想破灭之后, 新生活呈现出一种令作者无法容忍、企图逃避的残酷事实。丽尼是一个痛苦的“善良人”。面对当下与过去对比, 梦与现实对比, 他通过书写忧郁而美丽的散文来排解。真是“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夜愁不能寐, 揽衣起徘徊。”个人的情感在广阔、浩淼的时空背景中显得十分软弱, 生命显示出更多的仓惶、无奈和神秘。灵魂的悲歌凝结成丽尼悲郁忧离的审美情感, 只能对“明月”诉说心肠。

在个人独行的路上, 无法解忧的丽尼在时空交错中为整个陷入政治分野的时代、陷入人生困境的人唱一首深情的挽歌。他用澎湃的感情、诗意的笔调面对“明月”书写了一个“野草”式的知识分子善良的灵魂。

三.苏青的“明月”

四十年代, 战争割裂了整个中国, 文坛也形成区域性的“孤岛”。苏青是四十年代年代上海“孤岛文学”中与张爱玲齐名一时的作家, “她比张爱玲更迟到一些, 有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她不来则已, 一来便很惊人, 她是那么活生生的, 被掩埋这么多年几乎不可能。”审视苏青散文成就, 应超过她已经取得的文学地位。

“茫无边际的黑海, 轻漾着一轮大圆月。”《海上的月亮》横空飞来第一句就将读者的视野带入“月夜”、“海上”的时空坐标中。月夜能令人静穆地思考。苏青看到这一钩“故乡屋顶上常见的淡黄月”立刻记起青年美丽却身为弃妇终成疯婆子的母亲。这不仅是苏青一生的恐惧, 也是人类对于生存压力的无可释放, 而只能寄怀独自面对明月的喟叹中。这轮“淡黄月”引发受过高等教育的苏青对历史的回望。但是苏青的“月亮”在接下来的审美观察中产生了新变。“海上的月亮消失了”, “我”被盲肠炎的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人还是要老、要病、要痛苦烦恼、要做噜哩噜苏事情的, 以至于死, 那捞什子月亮于他有什么用处呢?”苏青在月夜中体验到的不是战争纷纭、国家天下的痛苦, 是一个基于安生立命需求上衍生出的个人痛苦经验。她怀疑明月的光明, 怀疑希望:“海上的月亮是捉不到的, 即使捉到了也没有用, 结果还是一场失望。”“月亮”意象融入作者真诚的质疑与反思。这种全新的审美观促使“明月”意象完成了在本文中自足性的生成。这种全新的现代审美意识支撑了整篇文章的意象群的生成:从故乡的“淡黄月”、月下哭泣的女子、远离家乡的人到弱小可怜的孩子们。苏青的情感与意识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延伸中塑造“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多重意义空间乃至意象体系。”“月夜”意象成为沟通时空的桥梁, 具有“人生代代无穷已, 明月年年望相似”的哲理性思考。苏青不再限于情感的追忆, 更多对人生际遇的现实思考。

整篇围绕“明月”的意象群组合勾画出一个清醒而痛苦, 伟大而单纯的人的形象, 这是四十年代孤岛上千万“人”的形象:直面人生“光明”的谎言而痛斥之的伟大勇气, 支撑这一轮“海上的月亮”照耀整个“孤岛”。

三种“明月”意象的生成显现出三位作家不同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意识。石评梅在浪漫幻想中体验死亡, 体现出对青春理想永恒的哀叹;丽尼在直视惨淡的现实人生, 剖白自己内心的忧思和徘徊的体悟。苏青通过“明月”意象的穿越打通无限延伸的时空, 表达出对于现实人生困境的独立思考。他们在面对自我灵魂和命运的书写中展开了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记忆。

我们看到, 在现代散文文学史, 除了享有盛名的散文大家之外, 还有无数失落的作家与优秀的文本等待我们去发掘, 散文文体的文学价值不可忽视。但对于散文的研究, 多集中于名家、大家的作品, 甚少有具体文本的深入分析。像石评梅、丽尼和苏青这样优秀的散文家备受冷落。我们应该认识到, 散文同样具有高度的审美内涵与诗性特征, 具有丰富的个人与时代精神, 足以与小说、戏剧、诗歌相抗衡。本文希望以抛砖引玉的方式, 引起对散文文本研究的重视, 拓展对现代散文的研究视野, 以散文文本的研究方法挖掘更多失落的“明月”, 照亮新的散文史。

摘要:意象用于诗歌意象之外也可以分析散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散文成就卓越, 本文通过分析石评梅、丽尼和苏青散文中“明月”意象的生成过程考察散文的诗性精神, 探索现代中国散文的独立文体品格。

关键词:散文,意象,明月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J].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版) , 2007, (第2期) .

[3]裴斐著.诗缘情辨.成都市: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6.

[4]卫建民编选.魂归陶然亭-石评梅.[M]北京市: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5]石评梅著;张军, 琼熙编.石评梅散文全集.[M]郑州市:中原农民出版社, 1996.

[6]林幸谦.濡泪滴血的笔锋:论石评梅的女性病痛身体书写[J].文学评论, 2010, (第5期) .

[7]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8]巴金等著.忆丽尼.[M]北京市: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9]丽尼著.丽尼散文选集.[M]上海市: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10]王安忆.寻找苏青[J].上海文学, 1995, (第9期) .

床前明月散文 第4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在这首诗里所说的“床” 并不是我们睡觉的床,而是古人称之为“胡床”的马扎(图1)。

(1)“胡床”(马扎)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我们民族的起居习惯。

人类的起居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席地坐,一种叫垂足坐。垂足坐就是人坐在椅子上,腿垂着地。2000年前,亚洲地区的人们都是席地坐,直到今天,日本、韩国、朝鲜、印度、尼泊尔、泰国的人们还是席地坐。只有我们民族改变了起居习惯,由席地坐改为垂足坐。欧洲人在2000年前已经坐在椅子上了,为什么呢?因为欧洲气候比较湿冷,迫使他们高坐。亚洲地区尤其我国早期人类的文明是在黄河流域,这个地区气候比较干燥,相对来说人们坐在地上是可以生存的,这是那时候我们民族的起居习惯。

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

我们骨子里是一个席地而坐的民族,至今仍保留很多痕迹。比如说席位、出席、筵席。筵是铺在地上的大席子,席是铺在个人面前的小席子,这个小席子的地位比大席子高。所以就有了“席位”这个词汇。比如说我国在联合国有一个重要的席位,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奥运会的开幕式。这里的“席位”、“出席”这个词汇都跟我们民族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有关(图2)。

(2)从历史绘画可以看出我们曾经也是一个席地而坐的民族

我早年去过新疆,哈萨克民族的毡房保留的起居习惯就有点儿古制。屋子里全是地毯,人家招待我们吃饭,前面给你铺一个小毯子,那个毯子相当于桌子,上面搁食物和餐具,有碗筷,有馕、奶疙瘩、马奶子酒等。哈萨克人的这个小毯子就相当于汉族过去的小席子。

孔子说:席不正不坐。就是席子一定要摆正,这说的是一个规矩。《礼记》规定,群居五人,则长者必易席。就是5个人以上在一起的,德高望重者必须另外有一张席子。这就诞生出我们一个伟大的词汇——主席。就是主要席子上的那个男人,或者席子上的那个主要男人。我们的这个主席跟英文的主席(chairman)是完全不一样的,英文的主席(chairman)是指坐椅子的男人,我们是指席子中间的男人。如果我们当时是坐椅子的民族,主席这个词汇就叫“主椅”了,出席一定叫“出椅”,席位一定叫“椅位”了。

既然我们祖先是席地而坐的民族,那么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么改过来的呢?

我们可能就从李白说的那个“胡床”改过来的。

当我们还是席地而坐的民族时,游牧民族带给我们许多耳目一新的东西。游牧民族兄弟们翻身下马,从马背上取下一个东西坐在屁股底下,这个东西就叫马扎,就是马背上捆扎的东西。至今这个家具我们还在应用,这是影响我们中国人生存,改变我们生活起居的一种重要家具。

马扎学名叫“胡床”。我们知道,凡是胡字打头的一定是外来的,比如胡萝卜、胡椒、胡琴都是从西域传来的,胡床也是西域传给我们的。《后汉书》记载:东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这是我们有关胡床最早的记载。请注意,这8个词汇里只有胡坐是动词,其余全是名词。可见当时高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高坐起来决定了视野的一个变化,同时也决定家具高矮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起居的方式以坐姿为准。

我们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重新解释一下李白那首《静夜思》,他说的“床”就是马扎。他的语境在诗中说得非常清楚,他拎着一个马扎坐在院子里。因为如果躺在床上是不可以举头和低头的,顶多探个头看看床底下。我们知道,唐代建筑的门非常小,到了宋代才出现隔扇门。唐代之前的门是板门,不透光。窗也非常小。我国现存的唐代建筑有4座,比如山西的佛光寺、南禅寺,它窗户非常小,尤其糊上窗户纸,月光根本进不来。

杜甫有一首诗,可以作为对李白这首诗所写景物的佐证。杜甫的这首诗叫《树间》,他说:“岑寂双柑树,婆娑一院香。交柯低几杖,垂实碍衣裳。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杜诗说得很清楚:一个有月光的晚上,在院子里,坐胡床,就是坐在马扎上。

李白还有一首诗,对床前明月光做过诠释。他说:“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也是流传甚广的一首诗。他以一个小女孩的口吻说,我小的时候折了一支花在门前玩耍。我拿了一个马扎子坐在门口,小男孩骑着竹马围着我绕圈。他这样说得多清楚啊!但我们往往解释到这一点时就不通了,说郎骑着竹马绕着床转圈。且不说睡觉的床一边是顶着墙的,无法围着床绕圈子,单是小男孩诡秘地围着小女孩很暧昧地转来转去,就不是李白的原意。

白居易有一首诗叫《咏兴》,也对这个床做了另一番诠释。这是一首长诗,开头他说:“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他说得很清楚,就是水池中有一条小船,船上有一个胡床,我自个儿边倒酒边自个儿喝。

当我们了解这些唐诗后,就知道我们对李白这首流传最广的诗有一个误解,这个误解就来自于我们起居习惯千年以后的变化。

李白还有一首小诗写得很有意思,他说:“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他说得很清楚,挂胡床就是把马扎子折起来挂在墙上。所以,我们了解过去的文化一定要了解它强大的文化背景。

早在隋朝时,胡床就发生了一个变化。《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说,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隋炀帝有鲜卑血统,他反而特别忌讳胡人。胡人所有的事他都认为要改。胡床是交叉的,他就下令把胡床改称为“交床”。胡瓜改叫“黄瓜”,胡豆改叫“蚕豆”,胡桃改叫“核桃”,胡羊改叫“绵羊”等。

但是,民间彻底改过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到了唐代,甚至还晚的时间,这个交床一直叫胡床。我们现在一定要记住这样一个概念,床在早期是坐具,不是卧具。《说文》解释:床,安身之坐者。早期它的功能就是用来给人坐的。

明代有个人叫程大昌,他在《演繁露》里说:交床以木交午为足,足交午处复为圆穿,贯之以铁。敛之可挟,放之可坐;以其足交,故曰交床。他这里也说得很清楚了。

我国的起居习惯从东汉开始有记载,从东汉到唐是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到了唐代变化速度加快,发生了巨变。为什么呢?因为唐代的经济发达,外来的东西就多,人们活动的频率就加快,这就促使文化加快了变化。

了解中国绘画史的人都知道《韩熙载夜宴图》这件国宝。图中的人三坐两站,其中一人是盘腿坐在椅子上(图3)。

(3)《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盘腿坐在椅子上是一个习俗。韩熙载这么高的地位,让他垂足而坐也不是很舒服,所以盘腿坐在椅子上。这表明我们改变习惯的一个过程。

胡床(马扎)到宋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坐马扎子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靠、不能倚。宋代人图安逸,他要改造马扎子,他吸收圈椅上半部分的特征,移植到马扎子上,就变成了另一个坐具,这个坐具叫交椅(图4)。

(4)图组:圈椅(左)、交椅(右)

椅是一定有倚靠的,我们对比一下唐诗和宋词中关于交椅的区别,从中可以看出来它功能上的变化。

比如刘禹锡在《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诗中说:“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李颀在《赠张旭》诗说:“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盘踞在胡床上面。

宋词里是怎么说的呢?秦观在《纳凉》词(也有说是陆游写的)中说:“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这时开始有倚这个动作了。倚就是倚靠,说明这个胡床一定要有靠背。范成大在《北窗偶书》诗中说:“胡床憩午暑,帘影久徘徊。”憩是小憩,休息肯定要倚靠住。从这些诗歌的描述可以看出,胡床改为交椅的功能性进化过程。

交椅有什么特点呢?它首先是重量轻。宋人陶谷在《清异录》中记载:转缩须臾,重不数斤。就是瞬间即可打开或合上,份量很轻,可以折叠,便于携带。但它也有缺点,由于受力点在“交午处”,承重的中心部位肯定容易受到伤害。当它交叉时,所有的重量都落在这个点上,靠它撑住全部重量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它的缺点就是不太结实。

1996年,美国纽约佳士得公司拍卖过一只交椅,被美国一个富翁以50多万美元买下捐给明那波里斯博物馆。明那波里斯博物馆专门为这把交椅设了一个展区供人们参观。有一天,观众中来了一个大胖子,体重估计有300多斤。这胖子往上一坐,交椅“啪嚓嚓”被压散了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这椅子400多岁了,没想到终于毁在您这儿。他们聘请很多专家会诊,才把它重新修复了。

其实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也有人坐趴过这样的椅子,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

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记载:苏东坡有一回路过润州(今江苏镇江),润州当地的父母官隆重招待。招待有宴会,有演出,玩得特别高兴。最后散场时照例要唱一首歌,唱的是黄庭坚的一个词牌,叫作《茶》:“惟有一杯春草,解留连佳客”。什么意思呢?就是惟有这杯茶,最懂得我们留客的心情。唱完这支歌就算散场了。但是苏东坡看着满眼都是漂亮的歌伎,不想走了。他也是个生性幽默的人,就板着脸说:惟有一杯春草,怎么能让我吃草呢?说得众人扶着交椅笑得前仰后合。就在此时,“诸伎立东坡后,凭东坡胡床者,大笑绝倒,胡床遂折,东坡堕地。”苏东坡也摔过这么一个屁股墩(图5)。

(5)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画像

交椅还有很多功能,不是我们想象的就是坐一坐就拉倒了。《三国志·魏书·魏武帝》记载: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赤壁之战后,曹操有一次退到河边,正渡河时,马超突然赶到。可能是出于意外,也可能是假装镇定,曹操犹坐胡床不起,他就坐那儿不动了。最后被随从赶紧拉起来塞进船里过河。

野史中,明朝陆粲在《庚巳编·刘公望气》中有这么一段记载:鄱阳之役两军接战方酣,太祖据胡床,坐舟端,指挥将士。诚意伯刘公侍侧,忽色变,发谩言,引手挤上入舟。上方愕然,俄一飞炮至,击胡床为寸断,上赖而免。

这说的是什么故事呢?鄱阳湖一仗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战役,朱元璋的明军跟陈友谅的汉军最后决战,朱元璋坐在船上指挥,旁边的军师刘伯温忽然脸色大变,拉着朱元璋就往船舱里塞。就在朱元璋感到不解时,一发炮弹打来,把他刚才坐的胡床炸得粉碎。这段野史跟上面那段正史都说明,这个交椅的一个功能,就是在军事活动时使用,让高官休息。所以它又叫行椅,是行动中的椅子。

交椅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打猎时使用。《三国志》记载:曹丕去打猎,说是打猎,实际上是“猎戏”,事先把抓来的鹿关到笼子里。没想到底下的人一疏忽,把笼子门打开,鹿都跑光了。为此曹丕大怒,要把责任人全杀掉。这段记载是怎么形容的呢?说:帝大怒,踞胡床拔刀。就是坐在胡床上拔出刀子来要杀人。

我们还可以从《康熙南巡图上》看到这样的情景:康熙南巡时,在船上的交椅上坐着,其他人都站着。在康熙的早期绘画中的打猎图可以看到,康熙坐在交椅上,其他人都拿着弓箭站着。所以交椅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猎椅。皇帝出行打猎时,专门为皇帝扛着一把交椅,久而久之,交椅就成了权力的象征。坐第一把交椅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水浒传》、《金瓶梅》中也可以看到交椅的大量描写。比如《水浒传》说到排座次,都要把交椅摆好。《金瓶梅》第十六回中写道:李瓶儿为讨好西门庆,摆了一桌酒席,独独安了一张交椅,专门让西门庆坐,表示对西门庆的尊重。生活中的交椅,也逐渐变成了权力的象征。

我在报纸上看过一则广告,一个公司要聘请一个CEO(首席执行官)。广告词发出邀请:谁来坐这把交椅?不幸的是他不知交椅为何物,他画了一把玫瑰椅。其实玫瑰椅过去是小姐坐的,是家里地位低的人坐的。如果对中国的历史了解深刻一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谬误(图6)。

(6)玫瑰椅腿部没有交叉不能折叠收拢

交椅的形状有很多种,圆交椅是它最基本的形制,也是最高等级的形制。还有一种用来休息的是直背的,有点像躺椅。这种直背交椅在古画中可以看到。另外就是没有扶手,光有靠背的,也是作为休息用,等级相对比较低。我们了解这些知识,对收藏是有很大好处的。

我有一个多年的朋友,他爱好收藏。他问我什么椅子最值钱?我说中国的椅子到目前为止是交椅最贵。他说那我就收藏一把交椅吧。隔了一段时间,他真弄一把交椅给我看,他说这是宋朝的。

原来他自个儿奔山东找水浒的家乡去了,他到了山东郓城,带着图问人家哪儿有这样的椅子?他去之前我教给他一个知识,我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在当地找个行家领道,但我忘了说一句,找到行家你不能暴露你的意图。结果他找到行家以后,就说我想买交椅。那行家说你睡一宿吧,明儿我带你找去。估计他睡一宿,行家找一把交椅埋在一个地方了。第二天带他跑到乡下去,走到哪儿都拿着图找这椅子。一个老大爷说,我们家牲口棚里好像有这么一个,扔在那儿多少年了。他就迫不及待地钻进牲口棚,如获至宝地把这个交椅扛回北京。花多少钱他没好意思跟我说。我说你这把椅子新仿的。他说不可能,村里的人都说他们姓宋,是宋江的后代。

即使那个村子的人都姓宋,那个交椅就一定是真的吗?我告诉他这个东西一定是新的。我说这个很简单,你看着现在挺脏的吧?你拿热水弄点肥皂水刷一刷,它就锃新。隔了一个星期,他说他把椅子刷了一遍,所有的做旧痕迹全下去了。最后他承认这个东西是新仿的。

明月散文配乐朗诵 第5篇

独倚阑干处,回首泪满衣。几时曾见?几时团圆?皎皎河汉天,可奈明月千古竟无言!画楼依旧,人不见。彩笺已无有,相思朝朝谁可怜?举杯痛饮,何处成欢?离恨多苦,斜月曾照西楼畔。一弦弹出诗无眠。人如有情可上九重天。夜夜今朝,年年问月。春江花月几多愁?付与一江涛涛水东流。随影起舞吟旧痕,可叹乎?怨乎?欲圆却未圆,零零萧萧只见故人守楼台!寒山寺钟鸣,江枫渔火愁。人可道,谁伴君舞?寂寂无声人独受。翠微亭处,曾听得,马蹄催趁明月归。当年事,尘土逝,不见英雄路。瓜洲王荆公,明月何日还?最爱谪仙人,静夜思乡心。摩詰竹里馆,也现月相照。匆匆古今事,昨朝谁依旧?中秋可话婵娟处?几家团圆?几家寂寞?去去矣!明月可待千年,人间却如烟。何惆怅?莫哀伤!且吟明月寄相思,话到朱阁随风舞。诗酒共,清风明月好一处!聊赋一首明月歌,笑唱千古!吟罢骚人梦!

明月夜抒情散文 第6篇

夜,静得出奇,平日里竭嘶底里地时不时乱吼乱窜的风平息了,就连习习温软的微风也逃遁得无影无踪。风蜷缩在树叶下,怕自己扯出了云幕,遮住了人们遥寄的思念。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清冷的月辉,打湿的是我的心扉。去年今日明月夜,老母亲正与我一家赏月品茗话团圆,今夜母亲独眠孤坟冈。她是否在唱那古老的童谣:“月亮走,我也走,月亮姓刘我姓斗……”二边仿佛响起那细声细气地柔柔地哼唱,就像怕惊跑了天上月亮的魂,又像怕惊醒怀中娇儿的梦。今夜我想为我孤眠的母亲哼唱月光曲,这明月可否传递儿的心声?母亲可否感觉得到儿的悔恨和心痛?

明月已过中天,时光在流逝。对于自然,时间永是永恒的,但对于人类,时间的永恒不在于它的无穷无尽,在于冥冥之中的生离死别的那一刻。去年十二月初三日,我正在为欢送调离的老师忙碌,又准备参加一位教师的祖父的追悼会,当我接到母亲垂危的消息时,不得不安排好这些事才能离开。妻子开车和我往家里赶,半途接到电话,母亲已危在旦夕,我心急如星火,催促加速,在离家只十分钟路程时,电话里传来二弟的声音,二弟已是泣不成声了。妻子不得不减速,不停地擦眼泪。回到家,我紧紧抓着母亲的手,那手还有正常人的手温。这是无数次抚摸过我的手,这是无数次捧热着我冻红的稚嫩的脸的手,这是牵着我走过艰难岁月的手,我怎会相信,母亲因为儿女的成人,就这样撒手?兄弟们说,你早十分钟回来就好了,娘一直在等你啊!我抓着母亲的手,我想告诉母亲,我要做好我的工作,我没有想到娘走得如此之快。邻居们说,你早十分钟回来就好了,你娘就是不闭眼呢!我抓着娘尚有余温的手,这双为六个儿女烧茶煮饭,织布纳鞋、缝补浆洗的手,我不相信她会离我们而去。可是余温渐退,娘已渐行渐远。十分钟,十分钟成为了我一生的永远的悔和痛。

今夜“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母亲孤零零地被葬在一座童山的西南坡上,周围有几棵不足六尺高的针松;坡下是水流日夜潺潺的小圳。和西北角的十年前撒手人寰的父亲的坟遥遥相望。父亲的墓地处在开发区,不能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已亡人,成孤魂,明月夜,可相逢?两座孤坟,揪痛儿女心。

散文:明月回故乡 第7篇

又是一年中秋,我依然孤身在他乡。

弯弯的月挂在枝头,用每个静静的夜不断丰满自己,只待良辰来临的时候,带给人们最幸福的团圆之光。

秋风在今年来的比较早一些,吹破盛夏孑然的身影,数落无数的红花。有些惊喜,的是黯然神伤。伤大雁南飞,此去相聚温暖的南国,却不带走我的思念;伤果实累累,却没有我的灌溉催肥,让我苍白度过灿烂的岁月。

成双成对的友人热烈商议那一夜的欢乐庆典,而我只想举目远方,寻找炊烟袅袅,回忆家乡的味道。

那一年,风追着我的脚步,把我赶进人生的职场,从此一人奋斗在他乡。而今,8年光阴从头过,只留几丝白发,几丝哀愁。风雨几何,花开花落,我依然拼命追赶只留下背影的青春。只为报答远方的.山后,妈妈经常洗菜的小溪,爸爸日夜守护的山梨。8年前的,小溪孕育了我的满腔热血,山梨锻炼了我的健硕躯体。

记得离开村庄的那一天,在洒满前人汗水的山路上,爸爸要我最后一次远眺故乡,说:“不成汉子不回还。”汉子,在家乡,是有出息的男人。

我看见了,故乡的炊烟在天的边,炫着无数祝福的圈;妈妈的笑声在燕子的翅膀上,化作一声声清脆的叮咛;爸爸的威严在旭日的霞光,如炬又如明灯。我深深呼吸,撕开眼底,把一切铭记。然后,含着泪,挥挥手,高喊:“不成汉子不回还!”

从此“千里共婵娟”,一个人孤独送走8个中秋夜。寄过月饼,写过信,总在登上班车的一刹那,问自己,已经是汉子了吗?女友换了无数,却没有爱情;收入不菲,却难言快乐;身体健康,却赘肉丰厚。自己拿什么回故乡?放慢了脚步,重回喧嚣的城市,继续开拓属于自己的天空。

友人的庆典计划尘埃落定,我微笑着附和,却难掩思绪澎湃。

为了一句誓言,为了年少的梦,自己漂泊八载,只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却忘人间美景无数,原来情在天伦心间。成功的路有许多,汉子不能忘记孝道纲常。月能阴晴圆缺,父母已是风烛残。回家吧,回家看看,看看父母,看看牛羊,看看山顶上的明月。

眼前模糊起来,嬉戏的友人和纷繁的声音一下变得很遥远。一个清晰的声音传来:“儿啊,回家吧,团圆比什么都重要。”哦,是妈妈的声音,是爸爸的呼喊!原来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给每位友人留下短信,祝福他们节日快乐,一生团圆。

使劲拍打布满尘埃的行李包,装进几件衣裳和有七张泛黄的车票,我要回故乡。带回去8年的思念,8年的愧疚。

散文:明月回故乡 第8篇

中秋节夜的月就是亮,就是圆,圆圆的月亮让人浮想联翩,望着明亮的月儿,我想起了十八年前那个中秋夜晚。

那晚,我们是在船上。船在大海里漂游,我们站在船甲板上静静的望月。夜的海,铺满碎银,月如一条彩带,伴着船儿铺展开来。船无声响,风也安息,海也睡了,朦胧中仿佛置身于仙境,我在这样的意境里恍忽,忘却了是在哪里。

我和两位同志慢嚼细咽着月饼,品着红酒,谁也不说话。静静的,静静的在水雾弥漫中思念,思念如飘飞的云彩,飞回了故乡,飞回了家,家乡的月儿也一样的圆韵,一样的明亮,一样的让人肝肠寸断,一样的令人泪眼迷茫。

我没有在这样的夜晚里离开过家,从来没有。我的同志也和一样的在这样的夜晚里心情颤动。尽管都是大男人,可是在这样的夜晚里,我们谁都感觉到缺少太多的温情,缺少太多的欢声笑语,禁不住的偷偷抹泪,悄悄呜咽。

船在行,心也在动,我们就准备站在甲板上,伴着月儿等到天明。

随着一股香气的飘来,一位清秀而时尚的女子飘然而至,她微笑着请我们去餐厅,说那里正在举行舞会,都是陌生人,也都是同船的友人,中秋节的夜晚里,还有什么是陌生的吗?

我们随她来到了餐厅。不是很大的餐厅里容纳了船上的所有人。没有辉煌的灯光,也没有激扬的乐队,更没有铺着的红地毯。简陋中透着欢快,简单中扬溢着温情,整齐的节拍中,许多人舞动着,没有麦克的演唱者,更是把真情献给了大家。

我也被感染了,心情也瞬间感动,不知不觉地走近大家,足之舞之蹈之,竟然也抢着登台高唱了一曲《沈阳啊,我的故乡》。

那晚的一百多人,都不是亲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陌生人。可从那晚上开始都成为了熟人和朋友。大家互留电话,相赠礼物;紧紧拥抱,倾诉心语,泪水飘飞,温情扬溢。那是我终生难忘的场面,也是让我懂得了人间相亲相爱这个道理的最真实的场面。我在那段激情四射的时刻,忘记了家,忘记了亲人,也忘记了故乡和故乡的明月。故乡的明月他乡也圆啊!

那以后,我们都成为了朋友,有些人我们还常来常往,经常地聚会。那个美好的中秋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留下了美妙的记忆,这个美好的记忆足以让我们一生都感动。想想我们那个夜晚,再看看今天的现实,如若再有那样的一个中秋夜晚,还会有那样的感动和温馨吗?

散文:明月回故乡 第9篇

老舍去过巴黎,伦敦,可是他还是觉得那繁华的景,时尚的物,都抵不过自己的家乡北京小胡同。这时老舍对家的眷恋。

而对于我来说,北京的长城那么雄伟,山东的秦山那么高大,也比不上我家乡的青山绿水。多兰湖的水虽然没有洞庭湖那么清澈见底,但,那是家乡的水;神山虽然没有泰山那么高大,但,那是家乡的山,是家乡人心中永远的图腾。这里的景色虽然没有大城市那么华丽,壮观,但,那是家乡的景,这里的学校虽然没有大城市的教学质量好,但,那是我们家乡的校园啊!

不论再清澈的水,不论再高大的山,不论再华丽的景,不论再淳朴的风俗,都比不上我们的家乡内蒙古!

我也离开过自己的家乡7年,我走的时候才3岁,我也有过不舍,刚离开那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望着月亮,想我什么时候能再次回到我的家乡呢?

江水明月伊人散文 第10篇

江水明月伊人散文

都市的夜是寂静的。每当华灯初放的时候,在黄昏落日的余晖中,我都希望能够到长江边走一走,去吹一吹那江风,看一看夜景,感受一下都市的夜给我们带来的那一份独特的宁静与安详。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带上一卷凉席,独自踏上了去江边码头的征途。约莫十来分钟的车程,到达了目的地中华路码头。

码头也失去了白天的喧嚣,但水泥地上余温仍在,我只好将凉席铺在水泥地上,席地而坐。

隔江相望,对面就是繁华的汉口。这天下四大名镇之一的汉口,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桑之后,仍旧是那么繁华。想来也无愧于逸仙先生要把武汉建成“东方的芝加哥”的夙愿了。这时,江面上驶过一艘豪华的游轮,那低沉的汽笛声如一位年迈的老者在缓缓地讲述武汉百年来的兴衰史。我眼前不禁浮现出1931年武汉的特大洪水及武汉保卫战时的情景。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一切,但是这江堤、这江水却见证了这一切,我似乎从它们身上找到了答案。

这时,江面上刮起一阵江风,江面上立刻变成波光粼粼的了。我顺着江边的铁锁去感受江水的气息。我触摸到这冰凉的铁锁,心里不禁一颤,正是这铁锁,把炎黄二帝的子孙紧紧地锁在了一起。顿时,我对这铁锁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浩瀚的长江水啊,讲述了中华民族近五千年的文明史,又见证了多少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的`爱情故事……

江风渐渐大了,我真后悔没能把自己的长发留住,在此时不禁少了几分诗意。有人说剪短了自己的长发就剪断了一生的牵挂。我想,那源于内心的牵挂岂能如头发一般说剪断就能剪断的。

这时,那月亮也缓缓爬上了夜空,那银盘似的月亮也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跌宕起伏,我抬头仰望天空的那一轮皓月,想起今天是月圆之夜,不禁想起东坡先生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东坡先生把酒问青天,而我又能问谁呢?

古往今来,大凡文人墨客都喜欢咏月,仿佛月就是一种寄托,或寄托心愿,或寄托爱情,或寄托不幸,或寄托理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东坡先生的寄托;“旧时淮水东边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是刘禹锡的寄托;“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是王维的寄托;“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孟浩然的寄托。那一轮轮各不相同的月啊,你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一代代文人墨客为你而动情?

明月几时有散文 第11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题记

明月,在我有限的记忆里,总是那般美好。

月,是多少中国人年少时的回忆,中年时的怀念,垂暮时的念想。

少年时,不知愁为何物。那一轮圆月,便是归家路上的灯盏。夜晚从欢乐与疲劳里回家,月光总是守候在那里,不深不浅,不高不低,照亮了青石路上一串又一串孩童年代时的脚印。每日归家时,也许脚印不同了,但月光,总在那里。中秋时,总有那轮明月和月饼。总是和小伙伴一起,谈天说地,吃着月饼。天上皎洁的月,照着地下的月,地上金黄的月,也望着天上的月。总是如此,无忧无虑。月,总在哪里。

壮年时,稚嫩的脸上,被岁月雕刻上了几缕时光流走的印记。那一轮明月,便是遥远的家乡来的纸笺。水,还是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水;山,还是被一声G乃唤绿的山;月,也还是千里共婵娟的月。只是,身边早已是物是人非。当那个月圆之夜时,总会望着蔚蓝的`天空中的那片皎洁,望着与家乡相同的那轮婵娟,就像一封家书,乘着洁白的月光,回到了家乡的轩窗里。月,总在那里。

垂暮时,鬓已星星也。那一轮圆月,便是从回忆中走出的念想。皎洁的月光,从儿时的故乡和情谊里走来,乘载着或欢乐,或悲伤的泪水。一任阶前,看皎洁的月光落地,看这轮与儿时相同的月亮,带来的悠悠青草香,看这轮与儿时相同的月亮,带来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看这轮与儿时相同的月亮,带来的那年的回忆。这一片月光,能够带着回忆而来,总是如此。月,总在那里。

从年少至垂暮,从流年至韶华,从青丝至白首。那片月光,总是洒在故乡,总是洒在每个游子的心上。

月,总在那里。不深,也不浅;不高,叶不低。

清风明月散文 第12篇

茫茫九州千万里,上下纵横五千年。南北西东江山如画,不知醉了多少英雄豪杰,古今多少风流人物随风而去。万里江山今还在,不见古人来相对。

千万里,还是五千年,对我而言都是万般的沉重,无比的沉重。千万里茫茫无边,无比宽阔、雄伟,五千年波澜壮阔,何等苍凉、悲壮。五千年之后,我流落到这个世界,不是我愿意,全是天定,天意如此,我还有何言?人生短短几十个春秋,如若上天特别的垂爱,也就是一个世纪而已,以我短短的人生,如何穿越波澜壮阔的五千年,不累死至少也会被淹死。

如若不走进历史,无法知道历史的更替,更无法知一国之兴衰,一家之成败,古人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五千年的博大精深,更是古人留下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从古至今,人们都似乎遵循着这样的事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为了一世功名,半生寒窗苦读,可是真正衣锦还乡又能有几人,而不能衣锦还乡的则只能潦倒终生,因为读书之外的世界不属于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下地种田。

往往古代的文人都很清高,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世界万物离他们很远,可又独对治国安民了然于胸,更是胸怀治国安邦策略之栋梁。远离庙堂,独自低呤“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显然读书考取功名是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而往往在失意的.时候,不肯承认吧了,不然也不会有“范进中举”之千古笑谈。

这样的人何其多,甚至可以车载斗量,千年理不清,万年数不尽,只有深埋在黄土随风飘落。这冰山一角,让人诸多感概、惋惜。古人的绝望、悲伤,犹如今朝的我,千年之后如流水,埋骨他乡。

古人落魄之际的悲欢离合,却比不上波澜壮阔的日月星辰,他们如同大海里的针无影无踪,也不知千年过后是否还有人会提起,大概可能性不大,最多也只是茶余饭后的笑闻而已。这也难怪,五千年这浩淼的史册太薄了,薄得如一张纸,容不下寒窗苦读的寒门书生,也染不红尘世的风月。

帝王将相也不过一页纸,何况默默无闻的寒士,又如何求佛拜神化得半张纸,来写下他们的风月。一张纸,不少帝王将相终其一生也难以实现,更何况是他们。

这如何不叫人心酸,不叫人感伤。漂过几千年,千年的雨雪风霜留不住他们,如今也深埋青山,游于清风明月间,听林间白鸟鸣唱,听峡谷深处小流之音。无可否认,你是帝王将相,还是落魄寒士,也不论你是平民百姓,只要埋骨青山后,所有的全是平等的,谁都只能享受三尺黄土,哪怕你是帝王将相也不过如此。

寒门弟子只不过沧海的一颗小草,小草虽坚忍不拔、无坚不摧,无奈红尘无情,终不堪独领风骚,慢慢消失在滚滚洪流中无波亦无浪。

帝王之家则不同,尤其千古一帝秦始皇。短短数年间也不过一甲子,横扫六国何等虎视哉,摧枯拉朽之势六国雄师分崩离析,最终被秦国虎狼之师吞没,从此秦始皇真乃华夏大地上千古一帝,改变了日月星辰。

横扫六国也久远,虽然千古一帝名垂青史,二千多年后却也褪去了许多色彩,如今又有几人追忆。秦帝国横扫华夏大地,始皇最终君临天下,却无奈从汉朝至清朝的二千多年来,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甚至重复同一个故事,何其悲哀。“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过去的往事虽走远,始皇也深埋山林,二千多年来清风明月相伴,却也多了几分风雅。

这里,我却要咒骂秦始皇,因为你,从大汉至明清以来重复着你的故事,重复着你千年不变的传说,然而却没有人重复秦始皇的胸怀坦荡,一个人也没有他那坦荡的胸怀,而是全都视天下为囊中物,谁说这不该骂吗?

至今很多人无法弄清楚,以当时大秦帝国的国力修筑起万里长城,让人不可思议。一道万里长城,盖过了大秦帝国的所有,“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正见证了丰功伟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让不可一世的汉武大帝都自叹不如,更何况唐宗祖。

如若不统一文字,如今我又何知往事,纵观古今帝王将相,又有几位能留下实实在在的实惠,大多只是茶余饭后的美谈,除此一无所有。如今也不清楚多少饱学之士认为秦帝国的灭亡,缘于秦朝的暴政,比如说修筑万里长城,更甚者修筑皇陵,都是古今未有。然而却不知,自汉朝起直至清朝,唯大清王朝不曾修过长城,此外都修过长城,正是秦始皇的高瞻远瞩,为后世帝王清除了修筑万里长城的千古骂名,也正是秦始皇的勇于奉献,成就了汉武唐宗的千秋伟业。

真不知有多少要骂秦始皇,却不知有多少人正享受着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带来的财源滚滚,也由于秦始皇的千秋功过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再者一边评说秦始皇不仁道的政见,多少民工埋葬于万里长城下,千千万万民夫累死皇陵,这却是事实确凿,不过他们却打着研究秦始皇陵的大旗谋得一个清闲优厚的考古学家。

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万里长城,事实还是传说,其实事实也好,传说也罢,一段历史不光是枯燥乏味的往事,孟姜女千里寻夫却给这段历史增添了色彩斑斓的美味,何乐而不为?真实的往事还是传说一点也不重要了。

当然丞相李斯堪称秦始皇的肱骨之臣,尤其主张天下不分封,深受秦始皇的宠爱,也备受巨人的称赞。然功过不相低,他屈服中车府令赵高,篡改诏书作下千古奇案,致使大秦不是万万代。

秦始皇终生独揽大权,渐渐自信超越了事实,总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如果说秦始皇一生还有遗憾,还能遗憾的话,那就是传位一事,当时公子扶苏远在蒙恬大军,秦始皇无能为力,只能把传位寄托于上天了,在借他二千年可能也无法掌控大秦帝国的命运。

一个人对自己往往太过于自信,就会变得头脑发热失去冷静,误判各种各样的形势,导致灭顶之灾而恍然不觉。命由天定还是人定,总是因人而异,赵高同李斯费尽毕生之精力,命运终掌握在他们手中,反而公子扶苏及师傅蒙恬,手握三十万精锐之师终究一无所为,天意弄人还是不思上进,真可为深得道家精髓。

千秋功如同过眼云烟,虽统一了文字,书同文让后人明白更多,让几千年的往事历历在目,至此结束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反而儒家一枝独秀独占鳌头。

天与地失去了色彩,百花争艳的盛世告别了云彩,让人感叹往事的无常,往事如今只能回味。太多的往事催人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匆匆走过几许春秋,纠缠过几段往事,累了身心,苦了心声。

上一篇:去迪士尼游玩的作文下一篇:青年与改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