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

2024-08-17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精选6篇)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 第1篇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

关于2020年的电力规划,首先应对电力需求、建设规模、电力结构及其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深人的研究。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到2020年要使我国国民经济再翻两番这一目标,是我们电力发展规划的依据,也是目标。电力的发展及其供应,要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要为国民经济翻两番提供电力的可靠保证。关于到2020年的电力电量需求预测及供应的规划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例如全面小康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分析就涉及到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进行地区和国际的比较,及历史资料的分析对比研究工作,并做定性、定量的分析,其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需要进一步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但是对于2020年或更远的电力长期需求和供应的分析工作,在90年代以来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学校以及一些公司,国内与国际组织都陆续的开展了研究工作,进行了预测分析,并且已取得相当重要的研究成果,留下大量的研究资料。

根据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资料分析,预计到2020年全国需要的发电量为4.3万亿kWh,相应的装机容量为9.5亿kW左右。这与今后20年GDP平均增长速度为7.2%基本上是相适应的。电力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根据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的统计,其电力弹性系数约为0.82,也是基本吻合的。而且这一预测值也基本上在以前各种预测值的范围内。

到2020年全国达到4.3万亿kWh的电量,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电量约为2900kWh(按预测2020年全国人口数为14.7亿人),这只比2000年世界人均电量2500kWh略高,相当于美国50年代初,英国60年代初的水平,且比西班牙1982年人均占有电量(3100kWh)还低。而西班牙的用电水平是作为我国电力水平国际比较的参照量之一。

考虑到预测时期内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对2020年的发电量预计值,可取在3.8万亿、4.3万亿、4.7万亿kWh的高、中、低3个方案,相应发电装机容量将在8.5亿、9.5亿、10.5亿kW之间,而把4.3万亿kWh的发电量和9.5亿kW的装机容量,作为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所需要和保证20年内GDP再翻两番的基本方案。

根据上述预测,今后20年内,中国电力发展的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从2000年起到2020年的20年内需要增加装机容量将在6.3亿kW,平均每年要新增装机容量3000多万kW,如再考虑期间还有大量寿命期已到需要更新改造的设备,其建设规模将更为巨大。如何保证中国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非常重要与迫切问题,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对其能源供应、电源结构、电网结构技术进步、环境保护等进行全面研究。

关于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目的在于扩大可靠的和能支付得起的电力供应,同时减少负面的健康与环境影响,重点在于优化电源结构、扩大供应范围、激励提高效率、加速再生能源的利用。推广先进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我国的电力结构将包括电源结构、电网结构、电力的产业结构和电力技术结构。而电源结构则更大程度决定于能源结构,电网结构决定于电源布局与负荷分布,产业结构则决定于企业发展战略,技术结构则随科技进步、装备水平等而变动。

---------------

目前,从总体上说,我国平均的电力供应水平低,到1999年我国人均发电量979kWh,只为世界平均水平2479kWh的39%,为OECD发达国家8348kWh的12%;我国民用电比例更低,2000年我国人均生活用电为132kWh,只占总消费电量的13.7%,而发达国家达30%以上,按此推算,则相差近20倍;从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来看,1999年我国占10.9%,而OECD国家为19.2%,相差近1倍。从上述人均占有电量,人均生活电量和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3个指标,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电气化处于较低水平。而电力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桥梁,电气化水平低也就意味着社会总体的能源转换效率低,也是造成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电力的发展,提高电气化程度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而在发展电力的同时,必须重视电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重视电力自身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电力自身结构中突出的问题:

①电源与电网相比较而言,电网相对落后于电源的建设,电网结构薄弱损耗大。

②在电源结构中,水电及新能源发电比重较低,水电开发程度低,到2000年水电容量开发率为20%,电量开发率仅1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电开发率20%;核电和新能源比重极小,特别是核电到2000年仅为210万kW,仅为总装机容量的0.66%,电量的1.2%,而世界平均占到16%左右,从能源投人量来看,中国核能投人只占电源的1.3%,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0.2%(1999年)。

③发电设备技术结构不合理,调峰能力弱;技术经济指标差。在火电机组中,燃气轮机比例低,3亿kW多的机组中,燃机只有70。多万kW,燃机最大机组只有E级水平、单机17万kW。在电力能源结构中,1999年天然气只占0.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8.8%(1999年);我国煤电的比重大,且机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特别是超临界大机组,我国到2001年底只有780万kW,约占电力工业宏观管理火电机组容量的3%,加上在建容量也不到5%,而日本、俄罗斯等国超临界大机组比重大,如日本占到60%左右。至于调峰能力弱,主要由于火电机组的调节性能差,燃气轮机容量少,特别是抽水蓄能机组比例低。我国2000年统计抽水蓄能电站容量只有550万kW,占全国机组容量的1.8%,而世界平均水平达到3%左右。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20年内,根据我国能源结构及分布特点,要予以调整,并要按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

2020年我国电源结构规划设想

根据我国能源结构的状况,我国电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直到2020年都将以煤电为主,这是难以改变的。但为了努力减少电力对大气的CO2排放及,必须要尽可能降低煤电的比例,尽可能的早开发、多开发水电,并尽快增加核电、天然气及可再生新能源发电的比例。根据世界电力发展规律并结合中国的资源和技术供应情况,对2020年的电源结构的规划设想是:在9.5亿kW中,煤电为6亿kW,占63%(电量3万亿kWh,占4.3万亿kWh的70%);水电2亿kW,占21.1%(电量为7000亿kWh,占16%);另有抽水蓄能电站2500万W,占2.6%;核电4000万kW,占4.2%(电量2600亿kWh,占6%);气电7000万kW,占7.3%(电量3000亿kWh,占7%);新能源1500万kW,占1.5%(电量400亿kWh,占1%)。

(1)、煤电发展。

到2020年约为6亿kW,占总装机9.5亿kW的63.1%,发电址3亿kWh,占总电量的70%,比2000年火电装机的74.4%和电量的81%下降1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相应的发电量约3亿kWh需耗原煤约14亿t,占2020年原煤预计产旦20~22亿t的64%~70%左右。

这种电源结构是由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的。在世界化石燃料中,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其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其中煤炭比重在下降,油气比重在上升,世界平均从50年代初的煤占60%下降到90年代的初的30%,到1998年世界第一次出现全球天然气消耗占能源的比例超过了煤炭的比皿,到1999年煤下降到24.95%,而气上升到26%。但我国却不然,我国在化石燃料资源中,气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得多,因此我国能源一直以煤为基础,煤在能源中的比重一直踞高难下,1949年我国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为100%,随后逐年下降,但速度缓慢,到1990年煤仍占76.2%,直到2000年仍为67%,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多个百分点。根据初步分析,即使到2020年,我国煤在能源中的比重也在55%以上,而煤主要用于发电,因此在2020年煤电在全部发电量中占70%的预计也是难以再有大幅度下降的。

由于煤电的比重大,所以在进行电源规划时,特别是进行燃媒电站规划时,必须同时做好煤炭发展和运输的规划,将煤、电、运和环境保护的规划统一起来。协调发展。为了减轻电煤对运输的压力,因此要高度重视煤炭基地的煤电联合开发和外送电网的建设。特别是山西、陕西、宁夏、内蒙、贵州、东四盟等煤电基地的开发,要努力实现开发体制上的创新。这几个煤电基地可装机容量在1.5亿kW以上,如山西煤藏丰富,1997年的保有储量是2600多亿t,占全国的1/4,根据其水量可建2000万kW以上,蒙西根据其水量,规划可建6000万kW,东四盟可建2500万kW,陕北基地可建1000万kW,宁夏1000万kW,贵州规划3000万kW等等。煤电基地的电站建设规模,主要受水的制约,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空冷机组,以节约电厂用水,现在我们已掌握20万kW空冷机组的制造技术,30万kW的空冷机组正准备实施,60万kW的空冷机组要尽快掌握,并在煤电基地推广应用。

在大规模的燃煤发电站建设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技术装备的科技进步,要积极推广高效、经济、清洁、可靠并具有较好调节性能的装备的应用。要积极推广使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的发电设备,首先要在东部沿海的港口、路口电厂中推广应用,并要努力加快发电设备制造供应上的国产化、本地化。使发电热效率由目前一般亚临界机组的37%左右提高到45%左右,并要使火电设备的调峰能力达到50%以上,此外要高度重视燃煤电厂的环保问题与清洁燃烧。我国现有火电厂的单位发电量的CO2、SO2、NO2,的排放量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火电厂每发1kWh电的SO2排放比日本高出6.678,NO2高3.82g,CO2高0.93g。这涉及到发电热效率和脱硫、除氮等电力环保以及煤的清

洁燃烧等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问题。目前我国火电厂中装有脱硫设备的只有500多万kW,不到火电容量的2%,而发达国家的火电厂一般都装有脱硫装置,因此今后必须严格按国家规定,对含硫量超逐步推广循环流化床(CFBC)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等清洁煤燃烧技术,这对于我国大规模建设燃煤电厂来说更为迫切。因此必须抓紧“十·五”期间的白马30万kW的CFBC和山东烟台的30~40万kW的IGCC的示范工程试点,尽快总结经验,并实施国产化。

上述高效、清洁、节水、经济的电力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和充足的供应,这是实现我国电

力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电力的可靠经济供应的基础与前提。

(2)水电发展。

到2020年水电要达到2亿kw,占总装机容量的21.1%,电盘7000亿kWh,占总电量的16%;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达到2500万kW,占到总装机容量的2.6%,比2000年装机比重的24.9%下降了1个百分点,电量比重的17.8%下降1.8个百分点。但水电开发率已由2000年装机开发率的21%提高到2020的53%,电量开发率相当由12.6%提高到36%,都超过目前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水电开发速度比较慢,从1910年开始,经过90多年的开发,到2000年水电开发率只有12.6%,只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因此优先并加快开发水电,仍然是我国电力发展的基本方针,也是西部开发、西电东送的主要内容。争取在20年内将中部水电基本开发完,西部的大型水电也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即到2020年东部地区、中部的湘西、长江中游、红水河以及西部的乌江、澜抢江中下游和金沙江下游段、黄河上游基本开发完毕,容量在1.2亿kW左右,其中包括如红水河的龙滩、大藤峡,乌江的构皮滩、彭水,清江的水布娅,沉水的三板溪、金沙江的溪洛渡、向家坝,大渡河的瀑布沟,雅碧江的锦屏一、二级,澜沧江的小湾、糯扎渡、景洪,黄河上游的公伯峡、拉西瓦、黑山峡以及乌东德、白鹤滩、独松等等,另外还有一批中型水电站将在20多年内建成。

另外为了适应系统调峰要求,我们还要建设相当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比照世界平均抽水蓄能电站占总容量的测算,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到2020年应达到。2500万kW以上。这就要求20年内建设抽水蓄能机组约2000万kW,约需上百台的20万kW级的抽水蓄能机组,因此水头在200.左右,20万kW级大型蓄能机组成套设备要抓紧研究并实现国产化。

(3)核电发展。

到2020年,规划核电容量约为4000万kW,占总装机的4.2%,发电量的6%,比2000年

1.2%上升约5个百分点,使电源结构有所改善。

我国核电起步不晚,发展缓慢。2000年只有210万kW,到2002年末为370万kW,加上现在在建规模也只有870万kW。在“十·五”期间内计划开工600~800万kW规模的核电,已过去2年,至今一个也没有批准开工。

然而,核电是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经济、清洁”的电力,是实施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这也是全世界438座核电站运行近一万堆年的实践所证明了的。核能是目前世界电力技术发展水平下,技术上成熟、可以大规模用以替代矿物燃料电站。

并能有效地作为减少向大气排放CO2的根本措施。我国政府已承诺了控制的CO2排放的“京都协定书”,因此今后20年内必须高度重视我国核电的发展。特别在沿海能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地方,更应积极加速核电发展。现在我们,己选核电厂址在4000万kW左右,从现在开始抓紧到2020年使我国核电达到4000万kW是有可能的,但任务十分艰巨。而在进人21世纪后的世界核电复年兴的浪潮,应当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首先是要在思想认识上,上下左右要统一。同时要加快核电成套设备的国产化和设计自主化的步伐,使核电设备制造尽快实现国产化和本土化,以大大降低核电造价,并确保安全可靠性,提高运行的负荷因子,大幅度降低核电上网电价,使之具有与煤电同等的竞争力。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现在的广东岭澳电厂和秦山二期60万kW核电我们看到了希望。

在2020年以内建设的4000万kW核电站,在技术路线上建议原则上仍坚持以原定的100万级压水堆的路线,并充分吸取国际上的技术进步和改造的经验。具体堆型可在明确安全、经济及国产化率的条件下,通过国际标准来确定,并用以批量建设100万级核电站。这是充分发挥现有核电制造能力和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尽快实现核电设备供应和建设、管理上的国产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使我国核电”既安全,又经济”的可行路线。与此同时,还要在核电技术上加强开发研究,跟踪国际的先进技术,努力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堆型的核电,争取在20年内建设示范堆型,为20年后批量过渡到新一代堆型做好技术供应的准备。

(4)气电发展。

规划到2020年燃气发电的容量达7000万kW,占总装机容量的7.3%,电量约3000亿kWh,占总电量的7%。这将使20年内燃气轮机组的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多,使电源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由于我国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再加燃气轮机制造技术落后,所以在世界各国燃气轮机快速发展,在电力比例中很快上升时,我国仍处于很低水平。随着我国“西部开发”“西气东输”及海洋气和进口天然气的计划的启动,在“十·五”期间,国家计划安排建设10个电站23台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约800万kW,并拟打捆招标,实现技术转让,引进国外先进的F型35万KW级的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的制造技术,这可为今后我国气电的发展打下基础。

根据石化部门规划,到2020年全国天然气用量约2000亿澎,其中进口约600亿矽。根据建设部的能源密度最大的能贵,核电是预测到2020年全国天然气用于民用的约937亿m3,即约1000多亿m3可用于工业与发电,先初步按800亿m3用于发电能源系统,即其中700亿m3用于常规发电,100亿m3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一共约可建7000万kW左右的电站。

燃气轮机能否很快发展、达到预期的目标,关键在于天然气和燃气轮机设备供应的保证与天然气价格问题。我们规划中希望天然气发电比重的进一步提高,这也是电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同时也要理顺能源价格体系,„使天然气发电能与其他煤电、核电等电力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使气电成为可支付得起的电力,这同样也是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5)新能源发电。

规划到2020年达到1500万kW,占总装机的1.5%,发电量400亿kWh,占1%。新能源发电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潮汐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也包括地热发电和垃圾、生物质能发电等。

人类保护环境的较好出路是大力发展再生能源的利用,而再生能源利用的最好形式是通

过发电系统,将新能源转化为电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能源发电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新领域,虽然目前新能源只占总能源的2%左右,犹如一百年前的石油工业也只占商品能源的2%(1912年)。在新能源发电中,近20年内重点抓好风力发电。我国风力发电1986年起步,到1990年为0.41万kW,2000年为34.7万kW.10年间平均每年递增55%,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从2000--2020年,按年增20%左右来安排,则到2020年风力发电可达1500万kW左右。

风电场的发展,关键在于风电设备国产化和规模化,增大单机容量到2000kW左右,形成规模经济,从而将风电场造价降下来。目前国内正在生产600kW和660kW的风机,同时正在引进生产1300kW的风机。正如欧洲的风机由20世纪70年代的100kW提高到现在的2000kW,风力发电成本由1970年的16美分/(kWh)下降到1999年的6美分/(kWh).再加政府政策的支持,风力发电有可能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电能。

其他新能源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目前和今后20年内主要用于解决边远无电地区居民的供电。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和安装容址仅为世界的1%左右,我国目前初步统计太阳能单晶硅电池和非晶硅电池产旦在5MW,而世界光伏电池装机容量已达1500MW,光伏电他的能源转换效率已达16%~17%,且其造价和电价也大幅度降低。我国“十·五”规划高效晶硅太阳电池工业化生产达到年30MW的生产能力,发电容量达到5.3万kW;并规划开发5座3~5MW的屋顶并网发电系统和2座10~20MW的大型并网系统电站;以及开发薄膜太阳电池生产技术,建立0.5MW的实验生产线。这些都预示着到202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发电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对于解决边远无电地区的电网所未及的用电问题,将会起重要作用。

关于地热发电,我国已探明地热可用于发电的为150万kW(现已开发3.2万kW),“十·五”规划中,要建立KW级高温地热发电示范工程以及促进热泵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以进一步充分用好地热资源。

关于海洋能源我国也有很丰富的资源。据统计为4.6亿kW,其中潮汐能1.1亿kW(技术可开发2000多kW),温差、波浪和潮能等约2.4亿kW(技术可开发约为1.6亿kW)。现在我国潮汐发电装机已有1.1万kW,十五期间拟开发万千瓦级潮汐电站示范工程,并完成波浪发电示范装置。海洋能的使用也有广阔前景,特别对解决海岛地区的供电供水等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质能潜力巨大。据农业部评估,我国生物质能资源约为7亿t标煤。沼气等生物质能气化发电,十五期间拟建立3~5MW级的发电示范工程;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也拟在十五期间建立规模为100t/年的液体燃料示范工程;此外还有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等。使多种生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增加能源的供应,是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预计在今后20年内都会得到很快的发展,并成为电力供应的补充。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 第2篇

师、未来教育

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杨宗凯

【编辑:yangguangtop】

一、机遇与挑战

1.国际发展背景

地平线报告是美国新媒体联盟组织每年发布的关于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应用情况的一个报告,其内容主要通过网络工作的方式由相关教育学家、信息技术学家等提炼出来,从2002年开始,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每年都会对可能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的信息技术进行预测、分析,特别是2009年至2011年,地平线报告每年都对短期(1年)、中期(2~3年)、长期(4~5年)得到应用的技术设备及相关技术应用深度进行了科学定位。在2011年的地平线报告中提到,在1年内将采用的技术有电子书和移动终端;在未来2到3年内,增强现实技术并且开展游戏化学习;在未来4到5年内,基于手势的计算和学习分析技术将得到应用。可见,技术对改变教育、促进教育发展显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国2010年正式发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内容涉及学习方式变革、评估方式变革、教学方式变革、基础设施升级和应用系统重构,标志着在发达国家信息化对教育的作用已经从应用阶段进入变革阶段,意味着信息技术不只是工具,且信息化也不再仅仅停留在建设阶段。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程平台,免费共享33个学科门类的超过2000门课程(其中超过900门已汉化)。美国总统奥巴马早在2009 年就说:“到2020年,美国将重新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毕业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又如MIT的TEAL(Technology Enabled Active Learning)计划的目标就是实现彼此合作、高度互动,随之产生环境的大变革:教室就是实验室,网络教学系统、3D立体视觉仿真图形、实验动态仿真、桌上型实验设施、个人实时回馈系统等融合于教学之中。在终端设备方面,2009年美国加州开始普及中小学电子课本,2010年iPad的成功推广引发美国电子课本普及狂潮。

2007年英国98%的中学和100%的小学拥有互动电子白板,英国开放大学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网上大学,累计培养学生超过300万人。英国高校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2010-2012年发展战略的相关规划主要包含E-learning文化、研究环境、人员素质、共享服务、云计算和改变评估等内容。印度早在2004年就发射世界首枚专用教育卫星,为偏远地区提供远程教育服务。日本文部省于2010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指南》中规定未来5到10年实现以下内容:信息化的进展和学校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教育的学习与指导,使用ICT的思考方法,信息教育体系的推进与构建,德育与学校、家庭的区域合作,推进学校行政信息化,提高教师使用ICT 的指导能力,整治学校ICT环境,特殊教育信息化,教育委员会、学校的信息化体制。韩国教育信息化系列规划包括:教育网络工程、高校网络学习支持中心建设工程、学术研究数字化工程和国家教育信息系统。韩国政府近日还宣布将于2015年在全国中小学淘汰纸质课本,全部用电子课本替换;以平板电脑为主要形式的电子课本阅读器和个人学习终端将成为未来韩国中小学生的制式装备。

IT企业也在积极参与信息化的变革。在我国,教育部—微软(中国)创新学校的确定的终极目标是“教”与“学”能获得改变,提供有效率的教学模式,搭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支持1000间创新教室。英特尔

未来教育的目标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在职和职前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支持,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174万多名。

2.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我们各级各类教育在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很大困难,面临很大挑战。

(1)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共建共享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均衡、公平;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实践教学资源缺乏,产业对接水平较低,校校通尚未实现,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训、对接;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初具规模,但质量、应用水平不高,发展的关键在于优质、融合;继续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初步实践了网络办学,资源积累基础薄弱,开放大学尚未形成,发展的关键在于个性、灵活。

(2)基础设施的现状是天地网络初步成形,互联互通尚未实现,宽带尚未普及,发展的关键词是“解决有无、普及覆盖、性能提升”;资源与应用的现状是初具规模,质量、数量均显不足,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发展的关键词是“有无、能用、好用”;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是单个业务系统较多,业务环节尚未全部覆盖,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发展的关键词是“单个应用、数据互通、流程再造”;保障体系的现状是组织体系未理顺,资金投入机制未形成,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发展的关键词是“理顺机制、确保投入、规范发展”。

二、十年发展规划介绍

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意识问题、机制问题、经费问题和队伍问题。鉴于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体现了技术的作用,以技术驱动改革,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规划纲要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独立一章,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个重大项目之一。

《规划纲要》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包含三方面内容: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编制的思路就是教育要改变。信息化能够助力教育改变现状,这是一个出发点。①社会改变了,教育要能够应对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国际挑战;②教育要满足人民对优质、公平、终身、个性化等方面的期盼;③教学发生了改变,要求教育者、社会等相应改变以引领潮流;④教育在改革的同时,要考虑国情实际。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描述的“起步、应用、融合、创新”技术与教育融合路线图以及我国现实情况,我国教育与技术应用的融合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现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到2015年达到应用整合阶段;力争到2020年进入全面融合、部分创新阶段,即融合、创新阶段。

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分为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保障措施四个部分。所制订的教育信息化宏观发展指标最终将弥补现阶段发展的短腿,达到基本均衡,即基础设施上实现宽带全接入、终端全覆盖,资源上总量极大丰富、质量明显提升,管理信息化方面业务全覆盖、部分流程再造,应用上信息化能力显著提升,保障措施方面保障体系与机制发展成熟。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信息化教学应用重点突破,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数字化优质资源广泛共享,网络化基础设施全面覆盖。发展任务着力解决两大类问题:一是助力教育解决什么问题;二是信息化自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从2011年到2015年具体做5件事情:一是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平台层(基础云服务平台)、网络层(IPv6/ IPv4)、传输层;二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教育资源云;三是管理信息化,建立教育管理云;四是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在各级各类学校试点、示范、应用;五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包括能力培训、标准研发、研究支持、运维服务。在具体实现上要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包括政策、组织、技术和经费等方面。

三、未来发展展望

未来的教室一定是云端教室,包括电子课本、电子课桌、电子书包、电子白板……在资源方面,由模拟媒体到数字媒体,再到网络媒体,资源最终都在教育云上,内容达到极大丰富,从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必须具备创意与创新、沟通与协作、研究与获取信息、批判性思维、决策与解决问题、信息化公民素养、科技理论与应用六大能力。21世纪的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则包括引发学生学习与创意、设计开发信息时代的学习经验和评估准则、塑造信息时代的工作与学习模式、提升和塑造信息化公民责任感、从事专业发展与领导力培养几个方面。未来的教育管理者要具备富有远见的领导力、信息时代的学习文化、卓越的专业实践、系统性的改善信息化公民素养。在信息化环境下最终形成未来的教育生态,信息化教育教学不再是试点,不再是示范。针对此,2005年9月,哈佛大学发布的“开放ICT生态系统路线图”(Roadmap for Open ICT Ecosystem)报告给我们提供了参考蓝图——数字环境随时随地可以普适接入,网络资源像水、电、空气一样方便地广泛共享。教育教学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协作者,而不是简单的“传道者”;学生可以向周围的社区、网络资源等学习;管理者自主管理;学习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成为常态,最终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终身学习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

我国蔬菜产业未来十年发展重点 第3篇

主要预期目标:全国蔬菜单产水平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2015年达到2300公斤/亩, 2020年达到2500公斤/亩以上;蔬菜损耗率年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蔬菜商品化处理率提高到50%, 2020年提高到60%;2015年蔬菜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额达到1000元, 2020年达到1300元。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 保障蔬菜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 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蔬菜产业发展还存在市场价格波动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突出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商务部、水利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统计局等部门联合编制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 (以下简称《规划》) , 于2012年2月发布实施。

作为我国未来十年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规划》在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大中城市提高蔬菜供应保障能力提出了要求;划定了产业优势区域, 选定了产业发展重点县580个;提出了生产、流通及质量安全体系发展重点, 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一、未来十年蔬菜产业发展目标

未来十年我国人口数量仍处在上升期,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 商品菜需求量将呈现刚性增长趋势。2010年, 我国人均蔬菜占有量为370公斤。据测算, 到2020年, 我国新增人口近1亿人, 人均蔬菜占有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0公斤, 蔬菜加工品增加1000万吨, 届时我国蔬菜总需求量为58950万吨, 比2010年增加8950万吨。满足消费总需求和新增需求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和减少损耗解决。

1. 保障市场供给

通过稳面积、增单产、调结构、降损耗, 实现数量充足、品种多样、供应均衡, 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 单产水平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2015年达到2300公斤/亩, 2020年达到2500公斤/亩以上;蔬菜损耗率年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2. 合理调整结构

在保障总量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 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 优化区域布局, 提高淡季供应能力。在品种结构上, 根据需求适当增加叶菜类蔬菜;在区域结构上, 逐步形成合理的运输半径;在上市季节上, 提高淡季蔬菜供应能力。

3. 提高产品质量

全面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产品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2015年蔬菜商品化处理率提高到50%, 2020年提高到60%。

4. 完善流通体系

蔬菜批发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等市场网店逐步健全, 功能进一步完善, 产销关系更加紧密, 逐步形成立足蔬菜主产区和主销区, 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流转顺畅、竞争有序、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的现代蔬菜流通体系。

5. 增加农民收入

2015年蔬菜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额达到1000元, 2020年达到1300元。

二、蔬菜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 价格波动加剧

一是受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 蔬菜价格涨幅呈加大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07~2010各年, 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3%、10.7%、15.4%、18.7%, 2010年鲜菜价格上涨幅度是居民消费品平均价格上涨幅度3.3%的近6倍, 一些大城市的涨幅更高。二是受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 年际间蔬菜价格波动加大。如2008年受南方早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 2月上旬全国25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同比上涨95.3%。三是受信息不对称影响, 时常发生不同区域同一种蔬菜价格“贵贱两重天”的情况。四是受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品种间蔬菜价格差距拉大。受大城市近郊蔬菜生产萎缩的影响, 一旦出现运输困难等突发情况, 难以及时保障蔬菜供应, 容易引发市场和价格大幅波动, 产区“卖难”和销区“买贵”同时显现。再加上, 目前还缺乏足够的政策调控, 在生产、流通、安全、信息监测等方面资金投入不够;在蔬菜保险、税收、补贴、支持性价格、批发市场用地等方面政策不完善、不配套;支持政策不均衡、不稳定。特别是, 还有不少城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弱化, 措施不落实,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 对蔬菜产销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 出现了自给率大幅下降, 加剧了蔬菜市场价格的波动。

2. 质量安全隐患突出

我国蔬菜质量总体是安全的、食用是放心的, 但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时有发生。2010年豇豆、韭菜农残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 曾一度引发消费恐慌, 给当地蔬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杀虫灯、防虫网、黏虫色板、膜下滴灌等生态栽培技术控制农残效果明显, 但普及率较低;蔬菜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但标准化生产推进力度不大, 生产采标率低, 农药使用不够科学, 容易引起农残超标;监管手段弱, 监测与追溯体系不健全, 产地环境、农药、化肥、地膜等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等关键环节监管不足, 蔬菜生产经营规模小、环节多、产业链长也加大了监管难度, 致使部分农残超标蔬菜流入市场。

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蔬菜基础设施脆弱, 严重影响生产和流通发展, 极易造成市场供应和价格波动。近些年, 大量菜地由城郊向农区转移, 农区新建菜地水利设施建设跟不上, 排灌设施不足, 致使露地蔬菜单产不稳;温室、大棚设施建设标准低、不规范, 抗灾能力弱, 容易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 2008、2009年分别损毁60万亩、88万亩, 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在蔬菜的生产、流通环节存在采后处理不及时, 田头预冷、冷链设施不健全, 贮运设施设备落后、运距拉长等问题, 难以适应蔬菜新鲜易腐的特点;产销信息体系不完善, 农民种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造成部分蔬菜结构性、区域性、季节性过剩, 损耗量大幅增加, 给农民造成很大损失。根据有关部门测算, 果蔬流通腐损率高达20%~30%, 每年损失1000多亿元。农产品市场结构和布局不完善, 市场基础设施薄弱, 现代化水平低, 批发市场设施简陋, 分级、包装以及结算、信息系统等设施设备配套完善比例低;县乡农贸市场以街为市、以路为集的特征仍然明显, 城市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数量不足、摊位费高, 早、晚市在一些城市受到限制, 造成一些居民买菜难、买菜贵。

4. 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不强

由于投入少、研究资源分散、力量薄弱等原因, 蔬菜品种研发、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育种基础研究薄弱, 蔬菜种质资源收集、整理、评价及育种方法、技术等基础研究不够;育种目标与生产需求对接不够紧密, 在商品品质、复合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的育种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 难以适应设施栽培、加工出口、长途贩运蔬菜快速发展的需要;育种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 科研单位与企业衔接合作不够密切, 制约了成果的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进口蔬菜种子8000多吨, 销售额占全国蔬菜种子销售总额的25%, 尤其是春夏大白菜、白萝卜及设施栽培的红果番茄、茄子、彩色甜椒、青花菜、水果型黄瓜等种子主要依赖进口, 影响蔬菜产业安全。与此同时, 良种良法不配套, 栽培技术创新不够、储备不足, 基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人才短缺、手段落后、经费不足, 技术进村入户难,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烟粉虱、根结线虫、番茄黄花曲叶病毒、十字花科根肿病等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重;过量施用化肥, 有机肥施用不足, 加上连作引起的土壤盐渍化、酸化不断加重, 影响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 劳动成本大幅上涨, 轻简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也亟待加强。

三、蔬菜产业在生产领域环节的重点任务

1. 加快蔬菜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

进一步加大蔬菜品种选育力度, 促进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有机结合, 加强种质资源创新, 改进育种方法, 培育一批优质、抗病、高产、抗逆性强的蔬菜优良品种, 以提升国内优势品种, 替代部分进口品种。重点培育适合设施栽培的耐低温弱光、抗病、优质的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西甜瓜等专用品种, 适宜春、夏、秋等不同季节露地栽培的白菜、萝卜、结球甘蓝、菠菜等系列品种, 适合出口、加工的番茄、胡萝卜、洋葱等专用品种, 适应不同市场和饮食文化需求的芥菜、莲藕、食用菌等特色蔬菜品种。支持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紧密结合, 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按照良种良法相配套的原则, 加快栽培技术集成创新步伐, 推出一批安全优质、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实用栽培技术, 重点研究连作障碍治理技术, 制定适合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模式, 在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治理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究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掌握根结线虫、粉虱、韭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十字花科根肿病等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 集成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研究轻简栽培技术, 开发土地耕整、精量播种、水肥一体、设施环境调控等设施设备, 促进农机农艺结合, 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劳动效率, 全方位增强科技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2. 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

2020年前, 在蔬菜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 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示范场建设, 改善设施条件, 规范操作技术, 推动蔬菜育苗向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主要建设育苗日光温室 (北方) 、钢架大棚 (南方) , 配套遮阳降温、防寒保温、通风换气、水肥一体、育苗床架、基质装盘、播种、催芽等设施设备, 重点推广茄果类、瓜类、甘蓝类等蔬菜穴盘集约化育苗技术, 提高蔬菜育苗安全性和标准化水平。

3. 改善菜地基础设施条件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 改造升级原有生产基地, 适当规划新建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生产基地, 保障市场稳定供应。加强以水利设施和温室、大棚为重点的菜地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机耕道、电网配套, 增加低毒、低残留、高效及生物农药施用比例, 增施有机肥, 逐步建成能排能灌、土壤肥沃、通行便利、抗灾能力较强的高产稳产蔬菜生产基地, 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露地蔬菜产业重点县要加强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建设, 改善蔬菜生产条件。主要完善灌排设施, 灌排渠沟网络分设, 泵房和田间贮水池齐全, 根据条件和可能, 推进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同时, 建设路面硬化的田间主干道和支道, 配备生产用电设施, 配套农资、农机具库房及田头贮肥 (沼液) 池或堆肥场。设施蔬菜产业重点县要通过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 (北方) 、钢架大棚 (南方) , 提高蔬菜持续均衡生产能力。灌溉系统尽可能采用管道输水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 配备田间贮水池和排灌泵房, 完善排水系统,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完善田间道路、供电及其他设施。在搞好菜地灌排设施建设的同时, 加强水源及配套渠道等工程建设, 提高灌排保障能力。在灌溉设施配套较差的地区, 加强小微型灌溉工程或配套设施建设, 配备小型抗旱应急机具, 提高抗旱保收能力;在水资源紧缺地区, 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雨洪集蓄利用技术,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源保障能力;在降雨较多较集中的蔬菜生产区域, 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 提高抗洪排涝能力。

4. 加大田头预冷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把田头预冷等商品化处理设施作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主要内容之一, 加大支持力度, 加快建设步伐, 切实提高蔬菜商品质量、减少损耗。在外销量较大的产地和大中城市郊区, 按菜地面积和商品化处理需求, 配置相应的预冷设施、整理分级车间、冷藏库, 以及清洗、分级、包装等设备, 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扩大销售半径, 增强市场调剂能力。

5. 健全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加强蔬菜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建设, 完善服务设施, 强化服务手段, 增加工作经费, 提高人员素质, 切实提升新成果转化率和实用技术到位率。在全国蔬菜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重点县, 增强蔬菜技术推广服务能力, 配建一定面积的培训服务用房, 配置必要的培训、田间小气候观测、品质速测等设施设备和交通工具, 配备蔬菜栽培、植保、土肥等专业技术人员, 提高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建设县域性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基地, 开展引进试验、示范展示工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一批蔬菜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 配备施药机械和交通工具, 推进蔬菜病虫害统防统治。

6.建立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发布体系

在全国蔬菜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 建立由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重点县、省级数据处理中心、部级数据处理中心组成的蔬菜生产信息监测体系, 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 增强政府调控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以及生产主体的应对能力。重点建设网络信息平台, 配置网络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开发生产信息监测软件;开展蔬菜生产信息监测, 对全国大宗蔬菜的播种面积、产量、上市期和产地价格信息进行采集、分析、预测和发布, 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生产和预警信息, 合理错开播种期和收获期, 防止盲目生产, 避免集中大量上市或脱销断档, 促进生产稳定发展、市场平稳运行。

7.开发利用沼渣沼液

按照“政府扶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原则, 沼气和沼渣、沼液利用工程建设向蔬菜优势区域倾斜, 促进人畜粪便、菜地废弃物转化利用, 实现畜、沼、菜有机结合和循环发展。通过沼渣、沼液的合理使用, 改良菜地土壤, 减轻病虫危害, 提高蔬菜产品品质和产量。

8.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入世十年,我国物流未来发展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物流人才第三方物流物流技术

1.引言: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的发展催生了国际物流,国际物流在国际贸易的基础上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日益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联系也因此更加紧密。国际贸易的实现是商品完成从一国到另一国的转移,这就必须依赖于国际物流。当今,国际物流以服务国际贸易为导向,且现代物流体系飞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促使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因此,国际物流的发展必须根植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发展至今,它们已是伴生关系,互为因果,并互相产生着反馈作用。所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一定是与我国贸易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脱离了我国贸易的实际基本情况,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航向。入世的十年,我国的物流行业在曲折中发展,在幼小中走向成熟。

2.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量占我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入世十年,我国物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物流模式由直营向着合资等方式转变;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正悄然占据物流主导地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这给我国物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物流业并没有成体系发展,物流组织化程度较低,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规范化程度不高。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3.我国物流业未来发展方向

3.1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物流人才

要改善我国物流业现状,促进物流业的飞速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才!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物流业的振兴需要物流人才做出贡献。国际物流人才一方面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又需要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对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要求都很高。目前,我国很多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都不是研习物流专业出身,大多是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专业转而研究物流行业。另外,我国对国际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高校开设相关物流专业也相对较晚,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物流人才的专业化,不利于现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容易导致从事国际物流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短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靠大量从事物流实务的人员,另一方面更需要靠一大批从事物流研发的人员,这样才能将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经验引进到国内来,摒弃落后的管理制度,形成全新的、与世界接轨的物流体系。因此,我国在大力引进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同时,也应完善国际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把握国际物流人才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人才发展战略,从而推动我国物流向着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3.2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3PL)是指生产企业把自身所属的物流事务从企业自身分离出来,以签订合同的形式委托给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由他们实现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已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自身成本,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有利于发展国际物流服务市场,促进物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国内企业应逐步把自身的物流业务剥离出来,交给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同时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核心业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能充分提高整体物流的运作效率,大大降低企业成本。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在这样做:四川五粮液集团、川威集团、东方锅炉纷纷将其物流部门从自身核心业务中脱离出来,分别成立了四川安吉物流、通宇物流、东方物流,这些物流公司发展迅速,都已成为国家4A级物流企业。但这些都还不够,还需要更多企业参与进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有利于市场细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关于第四方物流也正逐步兴起。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资源。可以预见今后物流行业的发展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前进,前景非常广阔。

3.3强化物流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

先进的物流技术,是高效国际物流运作的强力支持,是企业实现“即时供应”(justin—time)和“零库存”(zeroinventory)的有力保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物流技术借助先进的管理系统和信息技术,如供应链管理(SCM)、管理信息系统(M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等,能充分整合物流业务流程,实现物流资源共享。例如EDI,它通过统一标准格式,实现“无纸交易”,这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使信息在世界各国企业间无障碍传播,提高了信息传输速度和准确性,使各企业能及时了解共享最新信息。我国物流企业如果能够熟练应用这些系统操作,将大大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结论

入世十年,我国物流飞速发展,在国际物流领域发出了更多的声音。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离发达国家的物流还有距离,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从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物流人才、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以及强化物流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等方面入手,一定能促成我国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倩.国际物流的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及建议[J].经济纵横.

2011.7.

[2]李克芳.国际营销下的国际物流发展策略[J].物流科技.2011.6.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 第5篇

对钢铁行业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的展望

2012年,受宏观经济形势低迷,全球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遇到一定困难,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较为严重,下游需求不振,出口不畅,钢铁产品价格不断回落,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根据行业发展周期以及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预计未来五年到十年钢铁行业的发展将是一个“逐步消化产能,积极优化结构,大力拓展技术”的过程,随着国家钢铁“十二五”规划的深入贯彻和推进,钢铁行业有望在五年到十年内逐步摆脱现阶段的被动局面。

一、市场需求低速增长

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继续拉动钢铁需求。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距离发达国家70%的标准仍有较大空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提高城镇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对钢铁行业是一个利好信号。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3%,距离工业化后期50%以上的参照标准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以我国目前工业化的速度来看,完成工业化至少仍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在该时期内钢铁消费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人均钢铁消费继续攀升。我国目前的人均钢铁消费距离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以美国为例,70年代美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年人均钢铁消费达到711千克,年均增速大约在5%左右,而2009年我国信观点

国人均钢铁消费只有416千克,如果以年均增长5%的速度来测算,要达到70年代美国的人均钢铁消费水平仍需要大约12年的时间。

预测数字显示,未来5-10年我国钢铁需求将呈现小幅增长态势。我国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预测,我国粗钢需求量可能在“十二五”期间进入峰值弧顶区,最高峰可能出现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峰值约7.7~8.2亿吨,相比目前增长0.7-1.2亿吨。世界钢铁协会预测,2020年中国钢材需求量将从2008年的4.76亿吨上升至9.08亿吨,钢材需求量年均增长率为5.5%。

二、产能过剩压力逐步缓解

“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仍将继续消化过剩产能,在国家层面主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推进兼并重组来实现。

一是淘汰落后产能进入攻坚期,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市场。钢铁“十二五”规划提出,继续严格执行节能、土地、环保等法律法规,综合运用差别电价、财政奖励、考核问责等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切实落实淘汰落后计划,严禁落后产能转移。要将上大与压小相结合,淘汰落后与新上项目相结合,根据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情况,优先核准淘汰落后任务完成较好地区和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

二是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有利于钢铁行业以需定产。钢铁“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重点国信观点

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充分发挥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的企业集团。重点推进完善鞍钢与攀钢、本钢、三钢等企业,宝钢与广东钢铁企业,武钢与云南、广西钢铁企业,首钢与吉林、贵州、山西等地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支持区域优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大幅减少钢铁企业数量,促进区域钢铁企业加快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形成6~7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巩固河北钢铁、山东钢铁重组成果,积极推进唐山渤海钢铁、太原钢铁开展兼并重组,引导河北、江苏、山东、山西、河南、云南等省内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以日本为例,日本在应对钢铁行业发展困境时采取的措施是加大行业的兼并与重组,组成钢铁企业“卡特尔”,在日本通产省的安排下,“卡特尔”成员就产量达成协议,使其市场份额保持了28年的稳定,另外,“卡特尔”还同出口的潜在地区谈判,签订了双向钢铁产品发货配额协议,有效保护了本国市场份额。

三、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基于市场优势、资源优势的钢铁行业新布局将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展开。钢铁“十二五”规划对优化区域布局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在巩固现有钢铁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二是继续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彻底改变东南沿海钢材供需矛盾,推进福建宁德钢铁基地建设,促国信观点

进海峡西岸经济发展。通过重大布局项目的建设,抑制过剩地区钢铁产能盲目扩张。三是在西部地区立足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结合区域差别化政策,适度发展钢铁工业,充分发挥攀西钒钛资源和包头稀土资源优势。

四、铁矿石保障能力有所增强

国家层面将强化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建设。钢铁“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新增境外铁矿石产能1亿吨以上。积极优化铁矿资源全球配置,鼓励钢铁企业建立与资源所在国利益共享的对外资源开发机制,实施投资区域多元化,在具有资源优势国家和地区以及周边国家,有序建立稳定、可靠的铁矿石、铬矿、锰矿、焦煤等原燃料供应基地和运输保障体系。

企业层面将积极推动境外铁矿石产能建设。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执行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主力银行,近年来为几内亚等铁矿石资源大国提供了国内资源综合开发的一系列咨询服务,为我国开展境外铁矿石产能建设打下一定基础,以几内亚为例,铁矿石资源量150亿吨,相当于目前我国年进口量的20倍,如果能顺利达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铁矿石供应问题,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澳大利亚等地的铁矿投资也取得一定进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境外铁矿石产能建设周期长、投入大,一些铁矿石资源大国距离远、运输成本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境外铁矿石产能建设对国内进口的支撑能力。

五、产品层次进一步提高 国信观点

一是普通钢材品种、质量和标准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将加强对建筑用螺纹钢筋、线材、中厚板和热轧板带等的钢铁产品品种开发,促进钢铁产品的不断换代升级;力求通过加强在工艺、技术装备、新产品新材料、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稳定性,从而满足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需求,支撑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是高端钢材积极推进进口替代。钢铁“十二五”规划中特别提到,对于进口量较大的高强高韧汽车用钢、硅钢片等品种应当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使国内市场自给率达到90%以上;对于船用耐蚀钢、低温压力容器板、高速铁路车轮及车轴钢、高压锅炉管等高端品种自给率应在2015年达到80%;400兆帕及以上高强度螺纹钢筋比例超过80%。政策中提到的重点品种,为资本投资于钢铁行业指明了方向。投资的产品品种应该是那些既能支撑整个产业链持续发展又能提高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钢铁品种。

三是更加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钢铁“十二五”规划提出,重点推进钢铁企业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以上。一方面,鼓励开发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节能减排为目的的新工艺、新技术,支持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开发钢铁新材料。具体表现为鼓励开发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技术,低品位、难选冶、共伴生矿资源开发与尾矿综合利用技术,非高炉炼铁技术,高效低成本洁净钢生产技术,近终形连铸轧成套国信观点

装备技术,高强、长寿、耐腐蚀产品制造技术,以及烧结脱硝脱二噁英等节能减排前沿技术。另一方面,着重在产学研机制上下功夫,力图将资金资源和智力资源统筹结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通过投入资金增强冶金科研院所、高校和工程设计单位创新动力,鼓励大型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工程设计单位和下游用户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完善钢铁工业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效钢材应用示范等技术创新平台。

六、节能减排深入推进

钢铁“十二五”规划提出,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不含铸造铁)、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重点钢铁企业焦炉干熄焦率达到9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18%,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和水耗相比2010年分别下降4.3%和2.5%,吨钢二氧化硫排放下降39%,吨钢化学需氧量下降7%,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7%以上。从节能减排主要指标的绝对目标下降幅度来看,相比“十一五”时期明显收窄,但考虑到起点较高,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较重。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 第6篇

水田中学金梅艳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全国各地兴起了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热潮。

我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刻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处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改革和发展,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与人民群众新期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第一,颁布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第二,颁布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第三,颁布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

第四,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通过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我也准确理解新世纪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把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是要深刻理解中央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始终坚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主题,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自觉遵循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上一篇:智力因素影响教学质量下一篇:家长会教案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