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店镇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

2024-06-26

大店镇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精选10篇)

大店镇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 第1篇

大店镇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

5月5日,由大店镇和大店镇高福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大店镇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的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班在镇委四楼会议室进行开班培训,来自全镇15个村的100多名村民接受了就业方面的培训。近年来,大店镇以“扩大输出规模,提高技能素质”为原则,切实加强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工作,使被转移农民工都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促使全镇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

大店镇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 第2篇

——周口店镇“X+1”培训模式与机制的研究

周口店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

赵月荣

农民培训模式和机制研究实施方案

——周口店镇“X+1”培训模式与机制的研究

周口店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赵月荣

一、目的意义

周口店镇处于经济转型期,如何解决农村劳动了择业困难和企业优质员工短缺的矛盾、如何培养新型农民和加快文化周口店建设、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满意度等问题。经广泛调研,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大力提倡终身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人学校大力开展各类培训是问需于民的客观需要,培训模式和机制保障是培训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背景)

周口店镇共有 24个行政村,16868户,常住人口42042人。农作物播种面积1100.7公顷。2012年全镇总收入:农林牧渔业17265.3万元,工业总产值146900万元,建筑业总产值6666万元,运输业总产值19117万元,批发零售业总产值5717万元,餐饮业总产值36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98元。经济总量和农民纯收入保持了连续增长的发展势头。究其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据分析有三条:一是强农惠农政策作用。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国家实行粮食保护价、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使农户普遍受益,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和科学种田的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农业生产率。二是旅游产业及工业产业的创新与给力。周口店坡峰岭景区、金陵十字寺景区的旅游业带动了餐饮业有了较大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周口店镇的知名度,工业产业稳步发展,新引进的合成橡胶实现工业产值4.98亿,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33.8%。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转变,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大量各类实用人才;特别是随着当前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农业功能内涵的拓展,需要大量掌握农业生产经营链条各环节专门技能的新型农民。当今农村社会中的农民大体可分为普通农民、专业农民、产业农民和创业农民四大类,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现状和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基本界定原则与方法,农村实用人才主要有五得类型:

1、生产型人才。是指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村劳动者,主要包括一些种植养殖生产能手。

2、经营型人才。指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从事工业、建筑、运输、商业、餐饮、中介和其他服务业等经营者,主要包括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

3、技术服务型人才。指农村中专门或主要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型人员,主要包括村级畜禽防疫员、植保机防员、农机作业驾驶员、农村能源建护员、农资经营者、农村生活资料经营者等。

4、社会服务型人才。指在农村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提供服务的各类人才,主要包括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文体艺术人才、村级金融保险员、村组管理干部、农村社区民政人才等。

5、技术带头型人才。指具有种植、养殖、加工、制造、建筑业等方面的特长和技能主要包括各类能工巧匠、技术带头人等。

当前农村最缺的人才是现代农业科技骨干人才、新技术服务人才、农村社会服务人才、农业创业人才、农产品加工人才等五种人才。

农民培训需求:普通型农民需要广普性的一般适用农业科技培训;专业型农民(主要是种植养殖大户)要求学习一些比较先进的实用技术;产业型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制造和其他产业农民)则要求深化专业知识;创业型农民除了要求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创业理念等方面的培训。培训需求因人而异。对于本乡本土40岁以上的农民大多数要求进行与产业化相对应的实用技术培训。这类农民要求进行短期培训、免费培训、面对面的培训,就近就地培训;对于种植特种作物,特种养殖的农民,一方面要求进行深入的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要求进行产供销加工一条龙服务网络培训;对于需要外出打工的农民迫切要求进行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必须与打工内容结合起来,目的是为了谋求更大发展,取得更好效益。同时,就近培训为民所求。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处在关键时期,传统的资源型产业退出历史舞台的任务仍然很艰巨;二是地区经济总量不足,产业支撑作用作用不强,招商引资的力度还有待加强;三是城市化发展进入建设阶段,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群众工作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对象

研究目标:探求合理有效的农民培训模式,检验“X+1”培训模式,建立适合周口店镇情的培训机制。

主要内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养途径与方式、新型市民培育方式,“X+1”培训模式检验 研究对象:辖区各层次居民

四、研究方法与策略

1、基础数据调研

依据研究方案制定数据调研方案,分组采样,确保研究数据的可信度,为研究取得一手资料。

2、分类实施培训的追踪分析

按照培训计划开足开齐各类培训,所有培训计划的实施都要进行全样本分析,并全程跟踪培训,积累各类研究资料。

3.实训基地的培训模式探究

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训基地,控制培训变量,准确填报培训数据,对培训效果科学分析。

4.信息反馈的数据分析及有效培训模式的推广

除了按计划有步骤推进培训活动,同时开展经验交流活动。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

1.党委、政府重视,精心组织

周口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有党委、政府的支持,各类培训推进顺利,人财物力便与协调。成人学校牵头积极协调辖区资源,精心组织培训,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

2.扎扎实实开展培训研究活动

自2006年周口店成人学校成立之日起,全镇培训资源开始整合,但是各类培训情况复杂,基本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政府主导的各类政策性培训;二是市场主导的学历及证照培训;三是农民自身发展需求的实用技术培训。成人学校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整合各类培训,既要为民所需,又要满足镇域内实际培训需求,为社会经济当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就决定成人学校工作开展的务实性和紧迫性,所以近几年来,扎扎实实开展培训活动是学校一以贯之的。

3.服务百姓,促和谐社会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了,百姓的实用技能提高了,工作起来干劲十足,即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能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六、研究进度

1、调研阶段

2、培训追踪阶段

3、数据统计分析阶段

4、培训模式探究总结阶段

5、培训机制建立阶段

6、总结推广阶段

七、人员组成与分工 课题组成员 组长:赵月荣 副组长:刘建文

成员:纪学芬、张立民、常少飞、陈铁、郭普敬、刘海涛、刘凤苹

八、研究基础

1.党委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

因为周口店镇党委高度重视学习型乡镇创建工作,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并随时进行检查、督导、评价,促使这项活动深入发展,深入民心,使百姓更加坚信党的正确领导,竖起河北镇的学习品牌。

2.精心组织实施,提供优质学习环境。

周口店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积极组织调研,了解百姓需求,协调辖区场地、人员等优质资源,保证学员按时参加培训,学有所成。

3.服务社区居民,促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一系列培训,逐步将成人学校打造为当地的终身学习服务基地,让所有的社区居民可以分享开放的学习的平台,形成时时学习、人人学习、处处学习的终身学习氛围,塑造周口店镇成人学校学习品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九、成果表述形式

农民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中国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教育问题。因此,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意义十分重大,它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需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1、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关部门应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一件大事来抓,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的任期目标。同时要按照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术服务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组织对农民分类培训,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将农民培训规划分解到乡镇,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培训机构,规定完成时限,明确检查验收标准,并抓好督促落实。

2、建立农民培训的长效工作运行机制。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应当包括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机制、稳定的投入机制、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在组织保障机制的建立上,要明确责任和义务,在乡村一级配备稳定的干部队伍,建立以贴近农村的实用技术培训渠道。在投入上既要保证工作经费,又要保证培训经费,将农民教育培训费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同时,解决农民培训阵地的培训手段、设施配套、更新问题,帮助解决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于农业实用技术及时走入千家万户,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在激励机制方面,要对那些长期从事农民培训工作,业绩突出的技术干部和相关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3、创新农民教育培训的模式。一般来说,农民居住分散,流动性强,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参差不齐,经济承受能力差别大,组织工作难度大,要结合实际,研究与创新适合农村农民参加学习的培训模式。要根据农村实际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举办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种、养、加工新技术培训班,重点培训当地主导产业最新实用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理念等。在培训形式上,可以采取课堂讲授与实验实训相结合、现场示范培训、课堂讲授与观看声像教学片相结合等有效方式,同时采取比较灵活的培训方法,把大多数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驾驭市场经济的新型农民。

周口店镇社区成人职业学校

大店镇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 第3篇

据不完全统计, 2009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10万, 201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 就业形势越发严峻。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出口往往是外贸企业的业务员、跟单员或外销员, 报关行的报关员, 单证行的单证员等等。贵州是一个外贸小省, 可提供的外贸就业岗位较少。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据贵阳海关提供统计资料显示, 2009年贵州外贸进出口总值与2008年相比大幅下降, 2009年全省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23.07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31.5%, 比上年减少10.6亿美元, 其中:出口13.58亿美元, 进口9.49亿美元, 分别比上年下降28.5%和35.4%。而与此同时, 2009年, 尽管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贵州省旅游经济依然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043亿人次, 同比增长27.46%;旅游总收入805.23亿元, 同比增长23.29%。 贵州省的旅游发展环境也得到进一步优化。2009年贵州省新增旅游星级宾馆44家, 总量达到323家。对于旅游饭店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 根据《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预测, 到2010年, 我省旅游行业人力资源总需求将达18.08万人, 2020年, 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将达32.96万人。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 如果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笔者所在的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都在外贸企业就业非常不现实也不可能。怎样拓宽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渠道, 培养学生职场技能成为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首要研究课题。

2拓宽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渠道

商务英语的专业知识涉及英语、贸易商科、文秘和交际学等方面。该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不仅应具备较好的英语语言知识、商贸基本知识、东西方文化基本概念, 而且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运作能力, 能适应职场需要,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根据以上背景分析, 笔者所在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商务英语教研室进行了人才市场需求调研, 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分为三个大类:国际贸易方向、旅游方向和商务文秘方向, 走“语言+商务+方向”的路子。将来进入国际贸易方向的学生有可能从事的职业是:国际贸易业务人员包括单证员、报关员、外销员、商务翻译等工作。将来进入涉外旅游方向的学生有可能从事的职业是:英文导游及涉外宾馆的接待及管理人员。将来进入涉外商务文秘方向的学生有可能从事的是:商务助理、外企业高级文员、外向型企业一般管理员等。针对这三个培养方向我们将培养目标设置为:本专业培养能用英语进行外贸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读、写、听、说、译等语言技能, 并掌握外贸活动的商务知识, 以较熟练的口语为特长, 以商务英语兼顾旅游、文秘英语为方向, 培养能用英语从事商务、旅游、外贸、文秘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3分模块教学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各方向技能

对于很多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 既需要培养英语的运用能力又要学习商务的知识, 更要提高运用英语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在两年半的学习中 (最后一学期实习) , 要达到以上的要求非常困难。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大多是应试型的, 听说的能力非常差。首先过语言关就很难, 然后学习过程中的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对外贸易实务又淘汰掉一批学生, 最后用英语来学习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洽谈、单证的制作又使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最终的结果是老师教得很累而吃力不讨好。

目前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是广东、江苏、山东等发达省份的学生但大部分学生来自边远的贵州山区。根据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贵州省情及我校学生实际情况, 在第一年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进行强化后我们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分流、分模块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使之能在两年半的学习中有一技之长在毕业后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的分析, 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进行调研, 对已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对在校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调研之后我们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分流方向设置了三个技能模块:国际贸易方向、涉外旅游方向和涉外商务文秘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地域、英语基础、能力、特长、爱好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来自发达省份对外贸易普遍和对国际贸易感兴趣的学生就选择国际贸易模块。口语好、形象气质较佳的学生就选择涉外旅游模块。做事细致适合办公室工作的学生就选择文秘模块。

国务院于2005年10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 提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要求“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此文件明确了培养学生技能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重要性, 也对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 无论是国际贸易实务方向还是旅游和商务文秘方向而言, 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将直接决定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前景。

商务英语学科是专门用途英语 (ESP) 即科技英语、商务英语和社科英语三个分支中的一支, 它也是一个语言、经济和管理三个方面的交叉学科。商务英语的概念应该是以英语为主, 以商务为辅。而商务英语的运用又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加良好的商务知识, 如何将它们很好地糅合在一起并灵活地加以运用, 需要商务英语教师在技能培养上动一番脑筋, 优化教材, 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

Dell Hymes 1972年在其《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一个完整的语言交际能力定义应包括四项内容:语法可能性 (程度) ;实用可行性 (程度) ;场合适用性 (程度) ;现实真实性 (程度) 。这四部分交际能力反映了话语者和听者的语法知识、心理语言学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和现场应用语言的能力。因此, 学生除了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 还应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以及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尤其是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技能实训中应尽可能地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现实真实性程度较高、贸易场合、涉外旅游场合以及涉外文秘场合关联度较高, 实用可行度较高的技能实训场景, 才能最终真正提高学生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

一方面, 要重视课内实践。高务英语专业应较大幅度地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 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注重课程和实训项目的综合化建设, 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际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针对不同课程, 分别采用课堂讨论、现场观摩、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内容教学。

另一方面, 专业方向各教学模块完成后还应进行相对应的模块综合实训,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际操作能力。

3.1国际贸易实务方向技能培养综合实训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 能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方向由英语语言能力、商务运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技能小模块构建成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 就业前景乐观。

我校鼓励学生考证并要求学生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中至少一证才能拿到毕业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国际货运代理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等都是该方向学生考证的选择。

对这个方向学生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各教学模块完成后进行综合模拟操作练习。现在有许多进出口业务的模拟软件, 对学生仿真模拟业务效果很好, 我校就购买了一套外贸实训软件, 在现有条件下, 主要通过实训教学模块与教学虚拟-现实操作结合起来, 让学生模拟多笔完整的真实业务。将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技能融会贯通起来。学生每次实训必须要在虚拟平台上扮演进口商和出口商以及银行、船公司、保险公司、海关等机构等不同角色, 进行业务流转操作练习, 以增强学生参与性, 而且有一定交易金额规定。这样通过模拟真实贸易背景的操作练习, 将教学模块内容统一贯穿起来, 使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有一个完整统一概念, 做到了“学”与“用”统一。不仅这样, 邀请一些外贸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到学校做讲座、答疑和对话是非常必要的, 它能使学生在学习中, 与社会同步发展, 对外贸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解。

3.2涉外旅游方向技能培养综合实训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初步具备运用英语提供旅游饭店接待服务、接待外宾等能力, 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我国旅游及高级饭店的接待和翻译工作的需要。

该专业方向由英语语言能力、涉外旅游及饭店服务能力两个技能小模块构建成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 就业前景乐观。该方向学生考证的选择为英语导游资格证和饭店英语等级证。

对这个方向学生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在各教学模块完成后进行综合模拟操作练习。饭店英语实训在学校酒店实训室完成前台、客房及餐饮的模拟实训。旅游英语实训在旅游实训室完成。在模拟的场景下扮演饭店接待员、涉外导游和客人角色, 通过不同角色地体验而达到涉外英语技能的提高, 储备实战所需的技能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3涉外商务文秘方向技能培养综合实训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能熟练运用英语,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汉语语言功底, 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并掌握办公自动化技术, 具备文秘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 熟悉商务活动流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面向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外向型企事业单位输送从事涉外事宜的商务秘书、经理助理或翻译以及公司行政、宣传、策划、公关等方面的人才。

该专业方向由英语语言能力、涉外文秘操作能力和计算机办公应用技术三个技能小模块构建成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 就业前景乐观。该方向学生考证的选择为秘书资格证。

对这个方向学生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在各教学模块完成后进行综合模拟操作练习。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办公室接待、函电写作实训、同声打字及速录实训;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外事接待实训、电话营销及市场调查实训;同时根据合作单位安排学生深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4结语

对学生进行分流, 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进行后续学习有几点好处:其一, 师资中的“双师型”教师可以成为某个模块方向的带头人, 更快更好地对该模块进行专业建设, 带动年轻老师。其二,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一旦选择好自己的模块就投入全部的力量进入这个模块的学习和训练, 因为范围缩小, 模块设计合理, 学生学习有信心, 就业形势乐观。自2005年我校商务英语专业进行分流以来, 我们的毕业生首就业率均超过了98%。

由此可见, 拓宽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渠道, 分模块教学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技能是提高该专业学生首就业率的良好办法之一。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提出拓宽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渠道, 分模块教学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技能是提高该专业学生首就业率的良好办法之一。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就业渠道,分模块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房宝娟.五年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业学校学报, 2009, (4) .

[2]王胜华, 郭跃, 肖细根.基于KAS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整合与实践能力培养[J].科技经济市场, 2006, (11) .

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路 第4篇

打工族心声:苦力工吃力不赚钱

最近,笔者一位姓杨的朋友高兴地说,去年他到一家烹饪技术学校学习厨师技能,经过半年学习,现在已经获得初级厨师证书。现在,小杨不是在为找工作而发愁,而是在为选择工作而发愁。据小杨本人说,现在已经有几家饭店向他抛出了“绣球”,月薪均在3000元左右。

小杨20岁出头,打工经历却已有四五年了。说起自己的打工经历,小杨十分感慨:“我只有初中文化,开始时又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所以只能从事一些苦力工作。我先后干过搬运工、泥瓦工,也曾到广东一些私企工作。这些工作都比较苦,工作时间长,但收入却十分微薄,月薪一般在1000元左右。后来,看到有技术的人特别容易找到工作,并且待遇也好,我一狠心就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到一家厨师培训学校学习烹饪技术,现在想要一份好一点的工作已不成问题了。”

来自四川的谢女士目前在一家服装厂当车衣工,月收入也是几千元。谢女士说,她以前也以为只要到广东打工,即便是当名服务员也能够赚大钱。后来,在事实面前她终于认识到:没有技术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于是谢女士下决心先学一门技术再找工作。目前谢女士已经掌握了一套制作服装的技术,找工作也得心应手了。

市场调查:企业需要技术工

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有一定专长的人员,这些人员无论是待遇还是工作环境,都比没有技术的人员优越。目前在劳务市场招聘具备电脑技术、驾驶技术、工件制造技术的工作岗位很多,这些岗位的月薪多为3000元左右。而对于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如服务员、搬运工、工厂普通员工,月薪多为1000元左右。

如今,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农民工技能的培训,也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的优惠政策。在新的打工生涯就要开始的时候,想要出去打工的农民朋友只要掌握这些信息,做好明确规划,打工族也可摆脱“放羊娃”的命运。只要不盲目打工,用扎实的技能提升自我,打工族也能成就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大店镇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 第5篇

——省女子职业技术学校家政服务培训红红火火

2月28日的青海,乍暖还寒,凉风袭人,而在湟中县徐家寨村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活动室里,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常,百姓们身穿“省女子职业技术学校”标志的红色制服,手拿家政公司的招聘合同,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省女子职业技术学校家政服务培训班结业典礼及现场招聘会在这里隆重举行,205名农村妇女经过10天的家政服务技能培训,顺利结业,100余名农村妇女和家政公司签订了用工合同。

据了解,省女子职校依次在城中区总寨镇的莫家沟、清河村、湟中县徐家寨村等4个贫困村为当地589名农村留守妇女开展了9期家政服务业培训,已有300余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了50%以上。西宁市有规模的家政公司纷纷到家政服务培训班结业现场招聘用工人员,大家一致认为,随着省女子职校学校家政服务培训班的深入开展,真正解决了家政公司的用工荒,必将从根本上改变西宁市家政服务员的素质低和员工短缺问题。

今年以来,省女子职业技术学校在省商务局和省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对我省的省情和家政公司的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针对目前西宁市家政服务刚刚起步,从业人员急缺的

大店镇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 第6篇

关键词:农民工,技能培训,返乡,再就业

本文从农民工现状出发, 对他们的现状做调查分析, 将农民工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仍在城市努力打拼的人, 另一类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返回农村的农民工的各方面的现状。针对他们在再就业中的劣势得出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本文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技能培训和成人教育做进一步分析, 也从中探寻返乡农民工在就业真正的短板在何处。农民工群体的数量本就十分庞大, 他们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都是默默无闻的, 如今他们的返乡在就业遇到困难不仅是自我的技术水平要提高, 国家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社会各界更要合理安排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选址和布局, 从而达到双赢。

1 农民工现状

1.1 城市农民工生活现状

许多常年在城市打工生活的农民工做的工作都是福利保险系数低, 且多为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许多农民工都是趁着年青多做一些体力活、累活, 这样工作时间做长了总是会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 例如:吉林省对农民工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走访, 从反馈的结果中分析得出:一是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技术性水平较低, 其中高达88.89%比例的人主要工作是涉及一点技术和主要依靠体力劳动的, 而仅仅只有11.11%的农民工涉及到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二是农民工几乎都在私营企业工作, 这一数据达到了100%, 而没有机会在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 因此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 将为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平台;三是农民工一般身兼两职, 虽然在外务工, 但外出就业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 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呈现出“候鸟式”流动趋势, 一般而言, 农民工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工作中特别是一些做流水线的农民工常年生活的环境压抑, 工作单调枯燥, 背井离乡, 对家人的思念以及逢年过节的气氛让他们心理上也很难得到满足。最重要的是由于自身没有掌握一项专业技术, 如果工作不稳定很难进行再就业, 并且到了一定年龄, 有了更年轻的力量工厂就不得不辞退老一批员工, 并且随着各地对工人、员工的专业能力要求提高, 机器更新换代加快, 很多凭着多少年的工作才积累下经验的老员工也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和要求。总的说来, 农民工因为没有专业的技术技能不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 就算工作了生理心理以及工作稳定性都得不到保障。

1.2 返乡农民工就业打算

随着农民工返乡的就业安置问题还有很多有待优化和解决的情况, 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热潮受到外贸形势比较严峻而订单急剧的减少、国家房地产市场政策的调控及国内外的经济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家的多项惠农政策也是鼓励农民工返乡的, 例如:保靖县争对返乡农民工实施“七补两贷三扶持”政策, 即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信息服务, 促进其重新就业创业。2013年以来, 该县共发放职业培训补贴700人50万元, 公益性岗位补贴174人51万元, 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资金92万元。县人社局累计注入县信用联社小额担保贷款基金600万元, 累计发放贷款6245万元, 小额担保贷款贴息285万元, 70%返乡农民工通过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实现创业就业。但回到家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农闲时多闲置在家, 一是因为家乡没有那么多的劳动需求量, 再就是返乡农民工没有掌握实在的技术, 所以很多工作都没法做。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便是返乡农民工闲置在家, 很难进行再就业。也有一部分务工人员转行做起小生意, 但是没有技术支持也难成规模, 反而成为街头巷尾城管的驱赶对象, 例如现在非常流行的路边夜市、小地摊等, 这不仅严重影响市容, 而且使城市道路更加拥堵, 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和车辆通行, 甚至造成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

2 返乡农民工培训渠道

2.1 技能培训

很多农民工没能进行再就业很大的制约就在于没有掌握一项专业的技能, 进行技能培训, 通过专业的学习掌握一项技术就可以使很多人突破这个瓶颈, 进行再就业找工作。技能培训要有一个针对性, 农民工个人要根据就业导向和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技能培训类别。技能培训也有很多方式, 有些是直接报培训班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学习, 这是很多人的选择, 特别是一些年轻人, 他们更愿意用这种方式共同学习掌握一想专业技能, 例如:保靖县充分利用本县培训中心的自有资源, 并且以沿海发达地区的用工需求为结合点, 以电焊工、电平车为龙头劳务输出品牌, 通过技能培训让返乡农民工重新掌握技能后再出去就业。继续巩固加强与宁波北仑区、广州文冲造船厂、广东格兰仕集团等8个早年建立的劳务输出基地联系, 实行“培训、输出、就业、维权”一条龙跟踪服务, 通过培训, 133人再次外出, 在8个基地实现稳定就业。但是要注意的问题就是, 在农村这样的培训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都不够先进, 技术更新日新月异, 这种学习方式虽然比较系统完成却不见得立马可以在实践中取得效果。

直接跟着有经验的人学, 也就是所谓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 这种方法主要是能够快速提供一些实践经验, 真正正确的理论指导是十分缺乏的。不管是那种方式都不够完善, 没有一种完全贴切符合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环境。总的来说也就是现在农民工的技能培训都不具备针对性, 在短期内无法规模发展。

2.2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是许多社会人员提升学历和技能的首选, 返乡农民工在成人教育学院学习到的东西回到家乡对于促进再就业也是十分有用的。这种成人教育有的是直接自考, 或者上成人教育培训班, 再者是上电大, 这3种方式都能在技能上给人一定的提升和促进。但是就现在农民工能够选择的范围十分狭窄, 并且农村不像城区信息交通那么发达, 农民工返乡后也并不是那么集中, 空余时间也很零散, 对于这样的学习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所以在返乡农民工中间并没有普及。

3 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途径

3.1 国家政策引导

农民工在城区工作但是各方面的待遇并不是很理想, 并且有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 很多人选择回到家乡。而回到家乡之后便面临着失业, 很难在家乡找到适合的工作进行再就业。国家在这一块可以制定一列类扶持措施, 针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出台政策, 把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还可以鼓励规模化种植和养殖, 一方面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还能带动片区农民就业。规范培训机构教学管理方式, 让返乡农民工技能学习能有一个相对靠谱的环境, 如:保靖县争对返乡农民工采取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培训为切入点, 围绕该县“一果两叶”产业建设重点, 开展创业技能培训, 并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学一技联一户解一难”活动, 深入开展培训进乡镇进农村活动, 让返乡农民工树立创业意识, 学习实用技能。2013年1~7月, 累计培训返乡农民工726人次, 其中55人实现成功创业, 带动163人就业。

3.2 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预见到农民工返乡的趋势都有外迁的打算, 在城区设厂一方面土地租金贵, 另一方面劳动成本高。而直接在农村设生产基地可以节约更多的成本, 也能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献一份力。特别是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可以与当地的大型养殖业、蔬果合作, 节约路途消耗, 同时为当地农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组织农民学习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科技知识, 是的规模大也有效益保证, 同时为加工线上的员工进行培训, 让他们学会专业的技能, 成为产品加工生产不可缺少的技术工人。

农民相互之间也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 让返乡农民工一帮一、一带多的方式相互促进, 相互学习。当地政府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为投资引商开辟道路, 兴修水利, 拓宽乡村道路, 覆盖电力、自来水和网络, 让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愿意到当地农村投资建厂, 也就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3.3 农民工注重自身专业能力提升

国家和社会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如此多的便利和机会, 农民工自己要注意抓住机会, 把握发展。在技能提升上要有主动性, 依靠自身的劳动力终究不能长久, 并且技术性低的工作工资也不高。农民工首先要对自身的技能要求重视起来, 组团参加培训和学习, 主动提升自我能力和技术水平。返乡农民工也可以通过自主创业来促进就业, 在外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回到家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 对家乡适合发展的产业有一定的把握, 对市场有一定考究后通过创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 提升经济收入, 也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培训岗位。

4 结语

本文根据实例分析和各方面的因素研究,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受到压抑, 不能得到较好的待遇, 并且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影响, 很多农民工都有返乡的趋势和打算。而返乡农民工不能实现再就业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专业的技能。不管是国家政策支持还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包括返乡农民工个人创业都是需要一定的技能做支撑的, 所以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农民工技能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农民工自己提升对自我技能培训的认识, 主动去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提升自我能力, 从而在各项就业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同时在各种劳动密集企业大规模迁徙到农村时有一定的优势去把握机会促进再就业。

参考文献

[1]刘忠霞, 易莉.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困境的社会学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9) .

[2]于华江, 汤民华.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长效机制的构建——以金融危机十七省返乡农民工实证调查为视角[J].经济界, 2009 (05) .

[3]杜毅.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以2834名农民工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 (01) .

大店镇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 第7篇

1.学历教育工作卓有成效

1.1招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搞好招生工作是农广校的办学之本,组织全市各分校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和发挥自身优势,招生实现新突破。通过全体办学人员的共同努力,全年共招收中专学员539人,超额完成省校下达的350人的招生指标;大专本科报名99人,录取54人。一是不断拓宽办学领域,提高办学层次。通过与吉林农业大学和梨树农村成人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开办了大专、本科函授班,改变了单一的中专办学层次,满足了更多人的需要,从而扩大了生源,稳定了办学规模。二是改盲目招生为重点招生。要做好招生工作,就要认真分析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开设急需专业。例如,针对水利开设了农田水利工程专业,针对林业开设了林业技术专业,针对企业开设了计算机专业,针对机关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等。三是制定有效的奖惩机制。给每位教师分配招生指标,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采取教师招学生,学生招学生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办学规模。

1.2教学管理不断完善 教学管理工作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环节。为此,该校重点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注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把教师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与每个人分担的业务工作、学校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纳入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二是严格执行各专业制定的教学辅导计划,按时组织学员参加辅导和考试,采取三包(包入学、包管理、包毕业)的管理办法为在校学员做好服务工作;三是想学员之所想、急学员之所急,为学员解决工学矛盾提供方便条件,保证生活、学习、工作三不误。

2.农民培训工作全面推进

2.1阳光工程培训顺利完成 在吉林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该校开设了病虫害防治、蔬菜园艺、信息员、草编技术、林蛙繁殖技术、沼气工、农村经纪人等专业,培训农民3870人。通过办班培训和现场讲解,有效提高了广大学员的科技素质、实践能力和带动能力。一是抓好开班的组织签到工作。签到工作由班主任、班长、小组长共同完成;班主任为学校指定的老师,班长由乡镇的具体工作人员担任,小组长由村干部担任。二是搞好开班仪式。在开班仪式上,向学员讲明培训单位、培训项目、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宣布培训班纪律及班委会成员。三是强化培训班管理。培训班每天实行课前点名、课间抽查、课后确认制度,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对达不到培训要求的取消培训资格。学员管理采取阳光办现场抽查和班主任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四是保证教学质量。抓好培训的各个环节,绝不走过场,特别是实践环节,坚决走到田间地头,耐心讲解,并不定期地进行回访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

2.2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蓬勃开展 根据农发办的培训要求,由培训教师组成科技服务队,深入各个村社,举办多层次、多类型的科技培训班,重点培训了玉米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养鸡技术、木耳栽培技术等内容;采取办班讲解、播放光碟、现场答疑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共计培训农民16.2万人次,发放资料2.5万份。一是建立领导体系,打牢实施基础。各分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培训项目工程领导小组”,并配有专职信息员。相关科室具体承担培训项目的宣传发动、进村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及日常管理工作。聘请具有中高级职称、业务精湛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讲师团。负责对各乡镇(街)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二是立足实际,高标准开展培训工作。根据每个培训村的主导产业,确定培训指导教师。培训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和特产三大方面。通过组织农民参加培训,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传授给广大种养业户,并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三是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针对培训对象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培训内容和地理分布等特点,在培训方式上,主要做到了“五结合”,即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室内讲解与田间实践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现场示范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模式相结合。通过多种培训形式,把先进的农业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四是严格操作,规范管理。将培训班的基本情况、农民学员资料、培训教师资料、每次培训指导工作开展情况等及时整理归档,并保存完整的影像资料,做到培训有声、指导有影,教师有画面、学员有场面。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培养了一批观念新、懂科技、技能强、善经营的生产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一村一品”发展。

2.3其他培训和职业鉴定工作扎实推进 顺利完成150人的农业创业培训任务,对肉鸡养殖、地栽木耳、蛋鸡饲养、林蛙养殖等实用技术,加强了指导回访工作。完成1500人的黑木耳栽培技术等专业的绿色证书培训任务。受省农广校重托,委托永吉县农广校分校,依托永吉县西阳镇马鞍山村村委会,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如广播、电视、报刊宣传资料等,对全村农民开展节能减排的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帮助农民掌握节能减排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成功承办了省农广校主办全国农广校系统考评员培训班,在蔬菜园艺工、农机维修工、植保工、畜牧工等专业上,完成281人的职业鉴定。

3.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取得新成效

一是建立健全了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了黨员长期受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召开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工作尽心尽职,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完善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按照吉林市农委的要求,在党风廉政建设、财务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消防安全等方面,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为完成全年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三是队伍管理取得新成绩。积极协调卫生医疗机构,由学校出资为市校全体教师员工免费做了1次全面身体检查。积极参加了吉林市农委系统建党90周年红歌演唱活动,获得优秀表演奖,在吉林市组织的“三帮双促”活动中,职工捐款2000多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

农民就业,培训什么? 第8篇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 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 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 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 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樊平,2009)。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国家统计局,2008)。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劳动部、教育部、财政部、建设部、科技部,200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的职业素质亟待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有关调查显示,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科技文化素质呈明显的正相关。我国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于农民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各级政府开展了很多农民工培训工程,社会各界包括各类培训学校也做出较大的努力,但是培训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根本问题就是对于农民就业应该培训什么,怎么培训还没有认识清楚。农民的就业培训终归要经得起劳动力市场的检验,也要倾听农民的声音。因此,对农民培训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要依据市场需要,要倾听农民的声音。

中央政府主导的“阳光工程”农民工培训规划把培训分为两大类:一是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二是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当前的培训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

这种分类是针对农民外出打工的实际需要按培训时间长短分类的,第一类明确了培训的内容,包括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这类培训主要是法规培训和简单的就业指导。第二类指明了重点培训的行业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要求按国家职业标准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标准是劳动部制定的。劳动部在制定有关标准和课程设置的时候只是考虑到工作岗位的需要,没有考虑农民非农就业的特殊需要。因此,按照这个标准设置农民培训的专业和课程是有缺陷的,对农民就业培训的专业和课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要回答农民就业培训究竟培训什么的问题,需要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专业设置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课程设置的问题。

一、培训什么专业

(一)市场视角

如果把已经进城农民工的就业岗位作为参考依据,当然是建筑、制造业、餐饮娱乐、保安等相关工作岗位占据主导地位。多数没文化没技术没接受过培训的农民也只能到这些岗位就业。在劳动力市场中,这些工种属于次属劳动力市场,工作不稳定,收入也较低。

在2008年一季度北京市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中,缺口最大的三个职业分别是:体力工人、清洁工和治保人员。这些行业就业者以农民工为主,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对这些行业就业的农民工,培训时进行引导性培训和短期培训基本就可以满足基本的要求。因为这类培训周期短、费用低,贫困人群容易接受,办学的费用也相对较少,这类培训成为民办学校和非政府组织涉足较多的培训领域。由于这类岗位本身对学历和技术要求不高,经过培训的劳动力更受欢迎,具有更强竞争力,工资也较高。但是,经过这类培训,农民也只能进入到次属劳动力市场,工作不稳定,工资低,几乎没有晋升的可能。

(二)农民工视角

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希望通过培训能找到收入更高、更稳定的工作。如果想要农民工更稳定地就业,就要让农民能够进入首属劳动力市场。北京某开发区是北京市正在崛起的一个开发区,企业多数是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制造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开发区的劳动力市场主要是首属劳动力市场,农民工能进入首属市场,工作会更稳定,收入会更高,也有更多再培训和升迁的机会,有利于农民融入城市社会,这种就业是高质量的就业。我们通过某开发区的用人需求可以大体了解新兴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资料来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外来务工青年状况调查数据统计http://www.cycrc.org/cnarticle_detail.asp?col=3&id=225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就业的岗位主要是建筑、企业、餐饮、保安、运输、服装、日用百货等岗位。阳光工程的规划跟农民工目前的就业岗位基本一致,强调着重培训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

在北京某开发区,中等学历及以下人员的需求占68.29%,专业要求主要是: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医药、化学、财会、机电一体化、质检、数控、塑料成型、模具、仪表专业。这些专业对师资、设施设备要求高,学费也较贵。目前主要是公办职业技术学校和一些实力雄厚的民办培训机构在从事这方面的培训。

资料来源: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力市场动态-2008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http://www.bjld.gov.cn/zxzx/gqxx/t20080513_402248006.htm

通过对农民培训意愿的调查,农民工的培训需求排在第一位的是计算机操作,25.5%认为自己需要学习计算机,其次,24.6%的农民工表示需要学习开车,再次,19.7%农民工想学外语,16.9%的人想学企业经营,14.3%的人想学习法律,13.3%的人想学习装饰装修,11.7%的人想学习财会,11.2%的人想学家电维修。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还是希望进入首属劳动力市场,获得稳定、体面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

通过对北京某开发区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民就业意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如果从提高农民就业数量出发,应该主要培训家政服务员、餐饮、酒店、保健、建筑、服装等相关专业。从提高农民就业质量,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出发,就应着重培训计算机、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医药、化学、财会、机电一体化、质检、数控、塑料成型、模具、仪表、计算机等专业。

二、培训哪些课程

一般而言职业教育和培训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教育、集体生活、集体活动中互动来完成的。但是由于各类职业工种都需要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计算能力,所以文化基础的培养也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必不可少的课程。

对于各工种应该培训什么课程,劳动部对各工种制定了标准和课程要求。各类学校基本上是按照这个要求去执行的。但是这个标准只规定了完成岗位职责的直接需要,不是针对农民工制定的。农民工的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农民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又要从农业社区进入工业社区,从农村社会进入城市社会还需要继续社会化,需要融入城市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还需要就业指导。表5是2005年12月笔者对朝阳区农民工调查的一个统计结果。

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按照劳动部的工种要求培训进行培训之外,农民的就业培训还应包括更多的就业指导、法律知识、道德知识、城市生活知识与规范,这些知识和规范的培养虽然跟工作岗位的具体操作有一些距离,但是这些知识是农民适应非农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些非政府组织针对农村大龄女童到城市就业的特殊需要开设女性卫生保健、心理健康和权益保护方面的课程,很受欢迎,效果良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培养动脑的能力比动手的能力更重要,培养学习的能力比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从企业调查的反映来看,农民就业培训除了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外,特别还需要文化素质和纪律观念、时间观念的培训。

总而言之,职业技能是就业培训的核心课程,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这是就业的基础;非技术课程,包括职业道德、文化基础、就业指导、法律法规、城市知识与文化观念等方面是就业的保证。为了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提高收入、保障权利,职业学校应该把技术课程和非技术课程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DB/OL],2006,3,16.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060316_402310923.htm

[2]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328-343

罗定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就业创业路 第9篇

罗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林伯荣告诉笔者,在罗定,像江女士一样受益于职业技能教育的各类劳动力不在少数。近年来,罗定市采取五个“十”的新举措,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化、技能化、规模化”转移就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截止到2011年底,罗定市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累计投入培训经费超过1500万元,共培训各类劳动力10多万人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万多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罗定籍在外务工经商创业人员达30多万人,年劳务收入逾40亿元。罗定市也因此先后获得“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和“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等多项荣誉。

据林伯荣介绍,罗定创新五个“十”举措具体是指:打造“十大镇村就业服务工作示范平台”、创建“十大创业培训基地”、做好转移就业“十个对接”、深入开展“十送”活动、破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十难”问题。

该市通过开展招聘会、信息发布等措施,将就业服务功能辐射延伸到每一个行政村,把就业服务工作做到农民家门口,带动当地及附近镇的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重点抓好电子元器件生产、建材行业、榃滨的肉桂生产加工、泗纶蒸笼生产等特色创业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整合社会力量办学资源,因地制宜创出了一条“借力、借脑、借势发展”的符合山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路子。另外,该市通过加强镇(街)—村—企招聘对接、拓展网上招聘平台对接、深化校企定向对接等方式,积极做好转移就业工作;积极开展送宣传、送资金、送信息、送岗位、送培训、送技能、送精神食粮、送就业服务、送健康、送温暖等服务活动。

大店镇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 第10篇

一、桂林市返乡农民工及其再就业情况

据桂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 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 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同期, 桂林市劳动力就业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突出表现在:大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 全市去年前三季度累计返乡不足2.5万人, 四季度末骤然增至9.91万人, 占当时外出务工农民工总数的30%;今年一季度桂林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631人, 比去年同期下降约13%, 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89人,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31人, 其他6611人。返乡农民工99116人, 已实现就业54791人, 其中就地就业11896人, 区外跨省就业32078人, 区内跨县转移就业10817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2645人, 比去年同期35013人增加21.8%。由此可见, 近10万返乡农民工6成以上已实现就业, 使全市就业状况呈现出基本稳定态势。但是, 全市还有近4成返乡农民工没有实现就业, 全市的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还是不小, 这是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 全社会共同关心才能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二、桂林市农机部门积极应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 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

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 除了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 全社会共同关心外, 我们认为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 提高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创业能力。去年四季度桂林市返乡农民工骤然增至9.91万人, 全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要求把稳定就业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就业, 作为当前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 多措并举, 全力维护就业局势稳定。对此, 市农机部门积极响应, 全力发挥农机部门直接服务“三农”的优势, 在全市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 到目前为止, 共培训了农民工13000多人次, 为返乡农民工就地再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 其中已有9000多人实现就地就业或创业, 大大地缓解了全市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压力。主要做法是:

1.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技术培训体系, 扩大招生范围, 降低入学门槛, 减少学费, 争取阳光政策。这些培训主要是原有的拖拉机驾驶员、摩托车驾驶员、农机修理工等培训。

2.整合资源, 面向农村、农民, 开展数控机床加工、挖掘机、铲车、钗车操作驾驶技术等较高的特种技术培训。

3.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配合桂林市农机部门近年来主推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 在全市广泛进行水稻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驾驶操作和维修保养技术培训。

4.加强对农机服务组织的组织者和经营者的经营管理培训和政策扶持。如农机部门除对农机化合作组织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外, 还对参加农机合作组织的农民在购置农机具时给予适当的额外补贴。

三、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基础能力不强、接受能力较差;培训起来比较困难。

2.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对培训认识不到位, 认为自己务工的都是些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工种, 参加培训没有必要, 宁愿呆在家里待业, 也不愿参加培训。

3.培训经费短缺。按国家有关法规, 有些农机技术培训是无偿培训, 而培训单位由于培训经费有限, 因此无法扩大培训业务。

四、提高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对策

提高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能力, 不仅仅是我们涉农部门应该做的, 更是我们农机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

1.要转变农民工培训观念。培训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农民工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认识不到提高技能对于找工作、提高收入的重要性。因此, 要调动农民工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内生需求, 即改“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

2.应该认识到这些返乡农民工大都是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年青人, 有冲劲、有想法, 他们是想做一番事业的。政府应该顺势引导, 并在工商、税收和金融等方面大开绿灯, 鼓励他们就业和创业;在农机方面应该鼓励他们购置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和建立农机化服务组织, 优先给予贷款或允许用农机具抵押贷款, 同时鼓励他们流转土地搞规模经营生产, 鼓励他们成为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 成为新型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领头人。

3.政府和财政部门需相应增加农机技术培训单位的培训经费, 增加培训教具和工具, 以使培训单位增加培训内容和时间, 提高培训质量。

4.农机技术培训单位要积极增添培训设备和加强培训能力, 提高培训人员素质。

上一篇:团总支秘书部9月计划下一篇: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试卷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