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蒂博代的文学批评“共和国”

2024-05-28

试析蒂博代的文学批评“共和国”(精选2篇)

试析蒂博代的文学批评“共和国” 第1篇

试析蒂博代的文学批评“共和国”

论文摘要:法国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的《六说文学批评》在文学批评史上享有很高声誉,他把文学批评分成三种类型: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并认为这三种形态组成一个和谐的文学批评“共和国”。本文尝试对这三种形态作简要的描述和评论,并指出其文学批评“共和国”的思想是符合文学批评多元化之实际的。

论文关键词:文学批评“共和国”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 大师的批评

引言

1922年,法国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Thbi an dte·IA-eb tr,1874一91 3)6连续作了六次有关文学批评的演讲,八年后,他将这些已陆续刊出的演讲稿集结成书,命名为《批评生理学》(中文版译作《六说文学批评》,三联书店20 2年,赵坚译。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六说》)。蒂博代把文学批评分为三种类型: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19 38年,瑞士文学批评家让·斯塔罗宾斯基说,“蒂博代对批评形态的界定还没有过时”。又过了四年,巴黎新索邦大学教授让一伊夫·塔迪埃在《20世纪的文学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版,史忠义译)一书中,再次肯定了蒂博代的分类。《六说》提出的文学批评共和国理论对当代文学批评界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自发的批评

自发的批评—又叫做口头批评,当日或现时的批评,趣味的批评—是一种公众批评,社交的批评和有教养者的批评。自发的批评由公众中那些“对事物进行猜测的思想敏锐的人进行”,是对同时代的作家和书籍的批评,批评方法以品位为主。

“巴黎真正的批评是在谈话中进行的。”骤存于三种文字形式中:在回忆录,通信和日记中保存下来的纯交谈式的口头批评;在通信,日记和私人手记中作者就文学问题发表的意见;报纸批评。其中,报纸批评逐渐成为自发批评的主要形式。对于自发的批评,“我们必须承认它在自身领域的优越。

那种犹如教授式的批评,知识分子气息过浓,过于咬文嚼字,过于受到历史的束缚,对新作品来说,对新作品得以存在的理由本身,即有别于过去来说,显得有些笨拙和有欠灵活。因此这里恰恰需要这种灵敏的、坦率的、自发的批评。”自发的批评是一种最常见的读者的批评,这些有文化修养又乐于读书的普通读者,读书只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并没有功利的目的,他们只是为了把自己的感受说与同好,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他们需要的不是学者日积月累的卡片、严谨绵密的分析和精细烦琐的注解,而是机智、敏感、生动迅速、还带着热气的反应。

自发的批评有三大缺点:其一,经常发生不读而评的情形。当人们没有时间阅读又不甘心保持沉默时,很容易人云亦云。其二,这种批评很容易演变成派别批评。其三,自发的批评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这点尤其表现在新闻式的报纸专栏评论中。报纸批评家为了被阅读而写作,他们的东西几乎没有人读第二遍。然而,传世之作的产生不是当代能管的事,自发的批评针对的是还没有分类的现实的文学界,它只需感受现时,理解现时,帮助现时自我表达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批评越来越成为自发的批评的主流,对文学发展的参与作用越来越大。报纸的批评,可能更大程度上代表着公众的意见,当批评家根文学惯例对一本新书大加讨伐的时候,或许报纸的批评却给予很高的评价。当然,受市场化、功利化的影响,报纸的批评或许掺杂着越来越多的商业“炒作”,易走向谈评,或转向酷评,或蓄意制造文学事件以耸视听。然而“决定一个人名声的当日批评首先写的是草稿”,一本新书出版以后,需要的是对话,无论炒作的多么喧嚣尘上,历史总会给出一个定论。报纸的批评所犯的错误是文学批评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至于它能否成为有益的部分,那是关系到报纸的批评自身操守的另一件事。

浅析蒂博代的文学批评论 第2篇

关键词:蒂博代;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大师的批评;文学批评共和国

法国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将其有关文学批评的部分演讲稿编辑成书,并为之命名《批评生理学》。在此书中,蒂博代将文学批评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他强调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批评方式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文学批评“共和国”。

一、三种批评形式的内涵特征

(一)自发的批评

自发的批评又叫口头批评、现时的批评,是一种有教养者的批评。它的主体并非是所有的读书人,而特定指那些本身文化素养很高、鉴赏品评力强的人。但是这些人往往具有述而不作的特点,他们对于文学的批评停留在与友人交流的层面不经常性的进行批评写作,即使要鉴赏他人的作品,也只是跟自己志趣相投的友人分享体悟。比如说,随着网络传媒的发展,大家更倾向于在博客、论坛中发表个人对某些作品的看法,与其他网友进行交流互动。

这些人对其他个体的作品进行品鉴,也只是为了赢得精神上的愉悦。而且这种批评不需要引经据典,也不需要面面俱到,更不需要那些刻板严谨的规律,具有自由的、活跃的、灵敏的、坦率的、生机勃勃的特点。这种口头的批评也并非无迹可寻,我们在个人的通信、日记、私人手记、回忆录、报纸等载体中都能寻到它们的踪影。

(二)职业的批评

职业的批评又叫教授的批评,是一个遵循来自讲道的某种形式的法则的人所进行的批评。进行职业批评的主体大多是专家,他们通常对作品进行阅读、研究和整理,采取理性的鉴赏、分类、解释的方法,很少去感悟式的品味。其自然的倾向是条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从事职业批评的专家总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数百年的文学史追根溯源,文学因此也被分为具有固定规则的各种体裁,并且一直不断的延续发展。出自职业批评家之手的批评文稿总是给人平淡、枯燥、古板的印象。

(三)大师的批评

这里的“大师”指的是那些已获得人们普遍认可的大作家,这种批评又称艺术家的批评或作家的批评,是一种寻美的批评。大作家在批评上各有各的风格,他们往往在运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与感受去细品所要批评的作品。在美学和文学的诸多问题上,他们会阐明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批评一般会形成普通美学。大师们认为,批评首先是一种理解和同情的行为,应该以富有创新精神的人为主体,其最完美的表现为浪漫派批评。蒂博代对这种批评充满期望,希望它“就是那种居于艺术最深处的批评”。

二、三种批评形式的局限性

在“文学批评的共和国”里,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各在其领地内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被它们自身光芒所吸引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们的暗淡面和局限性。

(一)自发的批评的缺点

自发的批评有三大缺点:首先,在评论过程中经常存在不读而评的现象。在某些交流活动中,经常会存在人们并没有读原作品,只是在道听途说的基础上加以评论的现象。这是口头批评最大的危险使得批评难以避免歪曲的观点。其次,这种批评很容易受团体性的影响,极易演变成派别间的批评。斯丹达尔说:“为了受到某一派别的赞赏,只需重复这一派别所憎恨或喜爱的老生常谈就够了。”[1]第三,自发的批评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它表达的是时髦的趣味,而时髦是一种老的最快的东西,我们难以预料它的变化和发展,很容易为后人诟病。

(二)职业的批评的危险性

职业的批评有两种危险:一是职业批评家并不是每次都会将自己要批评的对象全部读完或者细致体会。有时候因为时间关系等也会偷懒,常常依靠自己在当时阅读的回忆和所做的笔记,而且他们常会隐藏个人对作者的真情实感。有时候他们所表述的可能不是自己真正的想法,而是受外在因素影响而写出一些陈词滥调,导致他们做出毫无意义的事情。二是更为严重的顾虑病,即职业批评家们由于过于搜求证明材料,瞻前顾后地行为使得自己迟迟不能进行高效率的工作,从而导致职业的批评一事无成的后果。蒂博代虽说不想贬低职业的批评,但字里行间对职业批评固有的僵化作风颇有不满。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此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一本批评著作的生命就在于它是否引起批评,是否参加了对话,是否把它的震动传达给了超越它的活动,也就是说,它是否有欠完整,是否能引导读者纠正它的错误。”[2]在他看来,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的途径来避免这两种危险,必须要在注重鉴赏、排列、解释的同时让趣味与品鉴参与进来。

(三)大师的批评的不足

尽管蒂博代对大师的批评寄予厚望,但是他也指出了这种批评的不足之处:在对经典作品进行品评的时候,大师们通常运用自身的创作优势对作品进行精彩的解读,这也是其他的批评做不到的。但是,当它面对当代作家所著作品时,难免会因为一些现实因素而有失偏颇。大师的批评在对作品进行解读的时候,一方面进行理性客观的品评,但是由于受某些原因影响会造成互相吹捧的局面,使之蜕变成“作坊的批评”;然而,当他因感性因素影响对作品表达出不满时,容易造成文学派别间的相互抨击,形成“文学党派的批评”。

三、结语

蒂博代曾多次指出三种文学批评形态在“共和国”里并不是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它们互不相让甚至互相攻击。对此,蒂博代认为我们应该把三种文学批评看作三种活跃的倾向,它们组成了文学批评的“共和国”。而对于他们彼此之间的斗争,我们不应该阻止,也无需遗憾,我们只须记住这三种批评方式是并存的,它们虽然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但都对文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参与作用,我们应该允许和承认多种批评形态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法)阿尔贝·蒂博代,赵坚译.六说文学批评[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14-15

上一篇:高校思政处作风建设情况总结下一篇:竞聘副主办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