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2024-06-09

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精选8篇)

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第1篇

数据库技术与化工

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

摘要:本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一些关于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知识,在此谈谈我对“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在如今高信息化的世界,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信息化在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艰难的历程,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当然也存在很多问题。关键词:化工企业信息化 建设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国化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化工企业,仅有少部分拥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手段,并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信息化建设,部分化工企业仅有少量的计算机,且其仅仅用于财务和有关的企业数据处理方面。而美国在 20世纪九十年代初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日本的企业也计划在 21世纪初完成其信息化建设。现阶段我国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化工企业重视程度差别较大

由于对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知程度的不同,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受重视的程度也不一样,很多化工企业对于其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 有些化工企业甚至认为, 信息化建设就是买几台计算机联网, 开发信息化系统也只不过是找几个人编程那么简单, 所以对于信息化建设, 各化工企业在重视程度上有很大差别。

二.地域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不一致

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因受地域发展的不平衡而不相一致,大中型化工企业对于信息建设的需求比小型化工企业旺盛,沿海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化工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比内地旺盛。

三.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不一

目前,在各个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 ERPCRM、DRP、SCM、MRP、M IS等均有所实施。且各化工企业的开发手段也不尽一致,有自主开发的有联合开

1发的,有全套购进的, 而且各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效果也不尽一致。

四.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在已有信息化系统中,很多化工企业投资很大花费了很大的财力和物力但其实际效果却不是很大结果又重新购进一套系统,进行重复建设,这种情况对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很大的资源浪费。

中国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我国化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

1)化工企业本身对信息化认识不足。一部份化工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出现显偏差,相当一部分的化工企业把办公自动化系统、人事存储管理系统等功能性信息技术的运用看作是信息化;某些化工企业对信息化持怀疑态度,或是其自身条件较好而安于现状,认为不搞信息化建设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信息化

重视程度不够。调查显示,近两成的化工企业认为信息化对企业的发展和赢利起不到决定作用;有些化工企业的决策者习惯于经验,仅凭传统做法处理问题, 并没有意识到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决定着前途和命运;更有其者,有些化工企业领导及员工对信息化知之其少,不知道其作用、重要性及内容和实施步骤,而只是为了追赶潮流,讲究面子就买了一堆计算机或不适用的软件上信息化设。正基于这样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使得许多化工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进展缓慢,或者虽然有了设施有了制度但仅仅停留在表面,其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实现其应达到的目的。

2)化工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多数化工企业的管理者对信息化与企业本身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够, 在此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也相对有现。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化工企业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与国际同行业相比相差很大。

3)化工企业缺少信息化专业人才。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利用高新技术的发展过程, 它处于不断更新、不断发展之中。因此,化工企业必须有一批既熟悉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又初步掌握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较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调查普遍反映,当前化工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化工企业严重缺乏这种合型人才, 能够吸引这类人才的环境和激励机制也不理想, 即使一些经济效率较好的化工企业, 信息技术专才流动也非常频繁,大多数的化工企业认为,缺乏有较 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专才, 是企业信息化难以顺利开展的直接原因。

4)适合化工企业应用的软件较少。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工行业,在近年受到外国产品的激烈冲击,效益走下坡路。因此适合我国化工企业应用的专用性软件目前还很少。国外公司开发的化工类软件并不一定完全适合国内的情况,这些软件或是没有实现本土化,或是实现本土化后技术相对落后, 不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况且其价格极为昂贵,一般的化工企业难以接受。国内自主开发的化工行业软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化工企业的各种需求,而且用户化的程度也不高,许多化工企业虽经过长期调研反复论证但是仍难做出满意的决策。

5)缺少有针对性的为化工企业服务的信息机构。

化工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及运营,除了化工企业自己必须拥有一支信息技术的应用队伍处,还需要有懂化工、熟管理的专业信息服务机构的支持。他们能长期为化工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维护、扩充、升级、改造等有效的技术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化工企业在信息化实施和应用中产生的困扰和担心。中国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存在问题就必须要进行解决, 针对以上化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诸

多问题, 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的对策。

一.选择合适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由于化工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对于信息化建设, 部分化工企业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经验。所以,如果化工企业独立来搞信息化建设的话, 势必会走不少弯路, 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并很容易挫伤其积极性,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化工企业如果能够与有经验的信息化合作伙伴合作走联合开发之路的话, 既能获得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后续的服务, 又能由此来培养和锻炼化工企业自己的信息化专才, 可谓是一举多得。这里所说的合作伙伴,主要包括管理咨询公司(有丰富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化工院校及相关的科研机构(代表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产品供应商(保证产品质量和后续服务)和网络托管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比如中国化工网)等。化工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二 进行信息化培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领导

实施信息化之前,企业可以借助管理咨询公司或化工院校,对化工企业的管理者进行信息化知识教育和培训,让大家了解什么是信息化,实施信息化的必

要性及信息化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必须使他们认识到实施信息化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要求,不搞信息化建设,企业终将被淘汰,这是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另外,要成功实施信息化, 化工企业必须成立由一把手及主管领导挂帅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强有力的工作小组, 来领导、组织信息化方案的设计、开发、运行等一系列实施工作。

三 选择适当的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

针对化工企业而言,信息化建设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与本企业的效益挂钩,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要能通过信息化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不盲目攀比,不盲目求新求高,不搞面子工程。在某些具体领域中传统技术能解决的问题,不一定非得搞全套现代的高信息技术;在无力或无需实现高度集成信息化管理的情况下,先从简单的信息和信息管理问题着手;同属于信息化建设的范畴,国产化工类软件能解决的问题,不一定非得全套引入国外系统。

四 对化工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加以引导

国际有关部门及化工行业协会应把化工企业信息化与技术改造摆在同等的位置上,对前者加以重视和引导,硬性规定一些该上的项目,并出台一些措施,给予资金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开展由行业协会领导的化工企业上网工程,进行电子商务,重点支持大型化工企业上 ERP等适用的企业信息系统。

五.加强对复合型信息技术专才的培养

化工企业的决策者应认识到化工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并非只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事,它还涉及到化工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和管理层次,因此,企业必须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队伍, 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管理,计算机在系统开发和维护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应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使技术及管理人员熟悉计算机操作,化工企业通过信息化工作逐步为企业培养出一批既懂计算机又熟悉技术及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专才。

六 做好化工企业的资金预算,制订长期投资策略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化工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投资是一项长期投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转化为效益。对化工企业而言, 要增收节支,想方设法增加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比如大型技改项目中拨出部分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此外, 尤其是对私营化工企业来说,要划拨专项资金用于信息化建

设的资金投入,要详细规划, 严格执行。入WTO,我国化工企业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国际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仅将影响化工企业参与国际同行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还会影响整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势在必行,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化工行业组织、化工企业、化工院校及科研机构以及电信等部门的共同努力。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大型化工企业频频进入中国市场,使我国化工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资料显示我国化工企业虽然为数众多,但产业集中度低,关键技术欠缺,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这种个数不少,个头不大

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第2篇

一、背景

根据宜昌市城市大脑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危化品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的基本情况,以便科学和规范地编制全市危化品行业综合监管系统的总体建设方案。市经信局和应急局拟于2021年11月23日至12月20日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及东土科技赴各化工园区、各危化品生产企业开展全市化工行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摸底工作。

二、调研要求

1.1.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占地面积,所属园区,重点场所等基本信息。

1.2.企业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情况

已建好哪些关于生产安全的信息化系统。

已接入哪些设备,可监管哪些数据,数据对接方式。

还有哪些待建系统或需建系统。

1.3.企业能源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

水、电、气、汽,本期主要关注电能相关。

企业视频监控情况,关于安全生产的情况,数据对接方式。

1.4.企业消防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

是否建有消防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和规模。

1.5.企业环保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

是否建有环保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和规模。

1.6.中心机房建设情况

中心机房建设情况,场地是否有冗余,通电通网情况

1.7.其他需求

三、内容

1、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宜化太平洋化工有限公司、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宜都分公司、湖北大江化工

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宜化太平洋化工有限公司、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宜都分公司、湖北大江化工均属于宜化集团,位于宜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园。1970年投产。为响应“沿江1公里内化工企业“清零””政策,计划于2025年实现企业整体搬迁,目前宜化集团已经在施行搬迁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内容:

1.已完成建设ERP系统、能耗监测系统。

2.全厂区建设视频监控点位310处,重点覆盖重大危险源罐区、重点危化工艺装置、可燃/有毒区域泄漏区及厂区出入口。

3.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建立湖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报警系统(GDS系统)。

4.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5.内部运输车辆管理系统(手机APP)。

6.机房四厂区统一建设与中央控制室旁,已完成机房环境监测及预警系统,有冗余。

2、宜昌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宜昌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宜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内,为响应“沿江1公里内化工企业“清零””政策完成搬迁,规划建设分三期完成,总产能15000吨(其中一期8300吨,二期600吨,三期6100吨)目前一期已完成建设并于7月份投产。

企业信息化建设内容:

1.已完成建设企业DCS系统、SIS系统。

2.厂区建设监控点位152个,重点覆盖灌区、工艺工段出入口及核心公共区域。

3.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建立湖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报警系统(GDS系统)。

4.机房有冗余。

3、湖北羽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羽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宜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内,总占地80亩,员工人数56人,主要产品医药中间体,目前属于试运行阶段。

企业信息化建设内容:

1.已完成建设企业DCS系统、SIS系统。

2.视频监控(监控点位30余处)

3.消防报警系统与气体检测系统建设于本地,未安装远程传输装置。

4、宜昌鄂中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宜昌鄂中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位于宜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占地约600余亩,员工1000余人,20年完成税收3000余万元。涉及重大危险源两处(氨站、氯站)。为响应节能减排政策建设了余热发电系统。

企业信息化建设内容:

1.已完成建设企业DCS系统、SIS系统。

2.视频监控点位300余处。

3.应急指挥管理平台。

4.省污染源应急指挥管理平台。

5.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6.特种设备监测系统。

7.地磅系统。

8.消防系统报警系统目前在做升级改造,消防泵房采用双备份设置。

9.易制爆、易制毒。

5、宜昌星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宜昌星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宜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内,于2021年5月25日建成投产。

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1.已完成建设企业DCS系统、SIS系统。

2.视频监控系统(含一处高空瞭望)。

3.湖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4.企业级云桌面。

5.消防报警系统建设于本地,未实现远程传输。消防水池、消防泵房配备完善。

6.电力监测系统(仅采集数据及报警)。

7.机房建设有冗余。

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研究 第3篇

1) 在思想观念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竞争压力逐渐增大, 煤化工企业深切体会到信息化对于提高煤化工企业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性, 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达成共识。总体上看, 认识在不断提高, 但在实际操作上重视程度却相差很大。竞争环境变化促使许多煤化工企业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几年要抓的重点任务。 煤化工属于改革开放后新成长起来企业, 由于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 其信息化建设环境较好, 很多企业在创建时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 并且在我国能源结构下, 煤化工企业效益普遍较好, 煤化工产品种类繁多, 企业竞争环境便显得复杂, 竞争压力也就越大, 同时企业领导也已经意识只有企业信息化达到较高水平, 才能在今后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2) 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 我国煤化工企业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平台建设、软件系统购买和建设, 网络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目前, 绝大多数煤化工企业都上了微机系统, 建成了内部局域网, 能够通过网络共享数据和资源。内部网通过宽带与互联网相连, 可进入互联网进行资料查询。并通过互联网和集团公司内部网进行数据交换。 煤化工企业在硬件上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基本配置。许多煤化工企业都拥有许多先进信息设备、系统和技术, 如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大型数据库、煤化工专用软件设计与开发、 软硬件管理、维修维护技术, 在今后还将拥有多媒体和可视化等技术。在部分煤化工企业中, ERP ( 企业资源计划) 、CRM ( 客户资源管理) 等先进系统都有不同程度应用。

3) 在信息化应用程度和发展水平方面。目前, 我国大多数煤化工企业普遍建立了信息化管理机构, 但该机构管理水平和管理权限不是十分明确, 管理职能和其他机构存在重叠现象; 煤化工企业信息采集手段普遍采用信息化手段与人工手段相结合方法; 在煤化工企业内部普遍建立了局域网, 实现了政务信息共享。实现了信息安全保障, 政务信息、督办情况、会议通知等办公信息无纸化传输, 下一步要实现视频电话、视频会议等功能, 并要建立一个全面、深入、统一的信息平台, 实现各个不同系统之间集成, 如果是大型集团公司, 建立信息平台来实现各个子单位之间信息集成; 在网络营销方面, 煤化工企业上网数量逐渐增多, 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网站, 但是在绝大多数企业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停留在媒体简单扩充上, 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深层挖掘, 尤其是电子商务运用上还非常落后; 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决策还停留在原始依靠经验进行决策阶段, 煤化工企业信息化设施维护与保养与信息化发展还不相适应, 信息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相对滞后, 不能满足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总体来说, 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但在信息化应用深度和广度表面, 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给煤化工企业应该带来便捷、效率和效益。

总之, 我国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现状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分别是: 煤化工企业具备了一定信息化基础; 我国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企业信息化管理机构建设不完善; 煤化工企业总体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 电子商务发展缓慢。

2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 我国煤化工企业信息系统在信息化管理利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是我国煤化工企业信息化管理及系统建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 煤化工企业信息化战略未确定。信息化建设需要从战略角度出发进行规划和设计。信息化决策和规划是否上升到战略高度, 直接决定了企业战略导向、IT投资比例以及在项目实施时对涉及到流程、组织变革和文化培训决心与执行力。煤化工企业都提出了与自己经营战略相匹配信息化战略, 并且得到了显著成绩。在煤化工企业内部, 没有提出有关信息化建设决策, 也没有建立与机关管理和整个企业经营战略相匹配信息化战略, 更没有形成企业信息化建设长远规划。煤化工企业近几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 这与经营战略成功紧密相连, 但是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 如果还没有提出与之相适应信息化战略, 那么将会严重阻碍煤化工企业今后发展。

2) 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我国煤化工企业内部由于对信息化认识水平、管理基础、经济条件、人才条件不同, 信息化建设水平差距较大。有企业信息技术成熟及成本下降也使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而有企业信息化应用效果不好, 直接影响了企业积极性和对信息化投入程度, 信息化建设成了“样品”工程, 这对煤化工企业, 乃至煤化工园区信息规划和建设形成了巨大障碍。

3) 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规划, 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标准和规范, 煤化工企业缺乏企业整体信息架构规划, IT项目建设未能全盘考虑。企业下属各单位各自为政, 相互封闭, 缺乏统一协调与规划, 破坏了网络建设整体进程; 所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往往是采用自己标准, 各种系统软件, 自成体系, 互不兼容, 导致就事论事, 没有考虑长远发展。各系统之间信息资源相对独立, 数据接口冗余, 在对数据处理智能化、应用集成化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信息资源管理分散、利用率低, 数据交换接口不规范, 相应标准、规范制定不够及时, 导致信息标准不统一, 技术规范不健全, 应用系统互联互通性差, 共享度不高, 制约了信息化深入发展。此外信息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 上下层缺乏信息交流, 各信息用户界面风格不一, 操作复杂, 造成了企业资源信息分散, 信息共享难以实现, 下级上报报表和各种图表材料格式不一, 不具有可比性, 无法进行统计和对比, 由此造成通用性和兼容性比较差。

4) 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出现“分层”由于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时间不长, 经验积累不足, 致使企业信息化投入分布很不均衡。煤化工企业中间技术层, 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 但多数煤化工企业决策部门信息化建设依旧较为薄弱, 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 另一方面煤化工企业末梢, 如供应、销售、设备管理等环节信息化基本上都是空白, 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 两头小”格局。 目前, 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战术层”居多, 而处于企业“决策层”和“战略层”是相当薄弱, 这也是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点。

3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特征和难点

煤化工企业信息化特征与难点与其企业性质、企业管理内容及煤化工行业特点紧密联系, 其主要特征难点体现在如下方面。

3. 1煤化工企业生产数据管理难度大

1) 由于产品受煤化工企业大型设备温度、压力、设备效率等因素波动影响, 并且具有不可预知性。因此, 需要每时每刻对大型生产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需要和DCS系统进行通信获取现场数据, 进行处理实时跟踪、控制纠偏、动态调整等问题。

2) 目前, 我国煤化工企业应用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通常每隔1 s或0. 5 s就向系统数据库提交获取现场数据, 然后再通过信息集成平台上传, 因此, 首先要提供大量数据监测和采集点, 数据量非常大, 数据存储难度较大, 并且还要有历史回放功能, 以便日后查看。

3) 结合市场变化, 实时地控制生产成本, 也是煤化工企业达到高效益途径之一, 因此, 在数据采集和传输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但同时由于煤化工产品种类多, 工艺流程复杂, 所以大型设备数据分析也具有很大难度, 例如设备生产效率分析、设备总和效率评估以及确定影响设备生产效率要素等。

4) 煤化工企业信息数据使用单位分散。由于煤化工企业各生产车间或办事处建立时间不同, 致使都建有自己数据库, 有自己数据采集方法和规范。而且由于许多生产单位或外地机构没有数据维护能力, 仅能在需要时查询数据, 不可能给煤化工局配置大型数据库系统。基层单位无能力管理, 但基层单位却很需要这些数据来指导生产。

3. 2煤化工企业信息化程度参次不齐

由于煤化工经营业务种类范围广, 建厂时间不同, 发展程度也不一致, 并且生产产品业各不相同, 其各自建设信息化系统也往往存在差别。随着系统增多, 对信息化依赖程度不断增大, 煤工化企业上层要获取各部门或车间信息数据变得越来越困难。然而, 煤化工企业在进行整体信息化规划时, 不能简单把原有系统推倒并重新建立, 这是浪费资源, 也不可行。如何更好利用旧系统是必须考虑问题。因此在整合系统时, 深入分析同类系统在各部门或分厂特性, 找出其共同点与差异性, 进行系统改造、系统互连工作也就显得十分复杂。

摘要:煤化工企业信息化是贯彻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是带动煤化工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是增强煤化工企业竞争力,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 为引导煤化工信息化健康、快速的发展, 必须对煤化工信息化水平进行准确、合理的评价。从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挺.决策分析[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8:21-32.

[2]徐维祥.信息系统项目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1-15.

[3]郑建明, 王育红.信息测度方法模型分析[J].情报学报, 2002, 19 (6) :546-555.

[4]姜爱林.近年来中国信息化研究重点与热点问题[J].晋图学刊, 2002, 10 (9) :1-6.

化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途径 第4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化工企业;具体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16-01

创新性不足、流于形式、功利化色彩过重都是导致化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化工企业应该找准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建设健康向上、具有核心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从而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化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一)具有过重的功利化色彩。

化工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导致一些化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经济效益,认为政策和市场才是企业发展的依靠,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内在支撑作用,一些化工企业的领导要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与足够的重视,仅仅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一项政治任务[1]。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化。

一些化工企业尽管开始着手建设企业文化,但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表现出形式化的特点,仅仅提出了一些口号,企业文化不能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反映,也达不到促进生产、引领管理、凝聚共识的作用,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匹配。导致职工实际形成的价值观和企业倡导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三)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

由于化工企业普遍存在着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文化建设轻生产效率的问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引领生产、引领管理的重要作用,往往使用经济杠杆和行政命令来管理企业。与此同时文化建设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不足,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有限,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准确的定位,难以体现化工企业的特色。

二、化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具体途径

(一)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化工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避免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雷同性。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在思想上进行解放和创新,在实践上进行新的创造。要依靠职工的力量和智慧,鼓励广大职工为企业文化创建工作献计献策。对于新时代出现的一些新生事物也应该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做到与时俱进。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方式方法上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突破,例如积极利用网络、手机等作为媒体,建设化工企业的QQ群、微信群、论坛等等,并定期开展相应的线上和线下活动,收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二)化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重点是建设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成为化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所谓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声望和社会形象为基础,积极打造具有化工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使全体职工能够自觉地遵守这种价值观念。化工企业的集体价值观能够对本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社会追求进行直观的反映。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应该立足于企业的价值观转化为全体职工的价值观,从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来激发企业员工的乐于奉献、团结奋进、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化工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职工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推动化工企业的健康发展[2]。

(三)提高企业领导者的重视水平和决策水平。

企业管理者的文化对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化工企业的领导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化工企业的决策者不仅要具备化工行业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新思路、新变化和新思想有着积极的态度,不断提高化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开发新项目、开拓新市场、拓展新领域、推动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成为企业文化创建过程中的榜样。

(四)加强信誉文化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塑造。

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做好信誉文化建设。化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要以信誉为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信誉才能使本企业的化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因此信誉也是化工企业的效益和利润的最终保障。因此化工企业要提高效益意识和信誉意识,建立良好的职业信誉和职业道德,提高本企业在行业内的信誉度、美誉度和知名度。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着力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客户只有接受该企业的企业形象才会选择该企业生产的化工产品。而本企业生产的化工产品如果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那么用户也会对本企业的企业形象产生依赖,从而推动化工企业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化工企业的企业文化要将形象设计、CI设计作为一个工作重点,打造化工名品,为客戶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三、结语

化工企业要提高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以化工行业的价值观为核心,加强创新力度,提高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建立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长期发展战略,提高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同度和参与度,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通过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白炜,李治山,王金鹏,等.榆林能源化工企业企业文化研究[J]. 榆林学院学报. 2011(03)

[2]刘新易,程红礼,等.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为例浅谈企业文化建设[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12)

化工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第5篇

一、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公民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促进企业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委托安全环保部统一指导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公司办公室负责信息公开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公司各车间、部门依据本制度规定,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做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条 公司应当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公众披露环境信息,应有利于债权人、投资者、社会公众和政府管理部门了解企业环境保护情况,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第四条 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依法可以不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公开内容和形式

第四条 企业要公开下列环境信息:

(一)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产品及规模;

(二)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

(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依法处理处置信息,主要包括公司产品及危险废物名称、代码、产生量、处置(利用)量、处置(利用)去向、贮存量等;

(四)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及演练情况;

(七)依法缴纳排污费的情况;

(八)清洁生产实施情况;

(九)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十)按管理要求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第五条 通过公司网站、上级主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或者当地报刊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环境信息,可采取以下一种或者几种方式予以公开:

(一)专题会、公告或者公开发行的信息专刊;

(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三)信息公开服务、监督热线电话;

(四)本单位的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开栏、信息亭、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等场所或者设施;

(五)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信息的方式。第六条 企业自愿公开有利于保护生态、防治污染、履行社会环境责任的相关信息。

三、执行与监督

第七条 依照本制度规定向社会主动公开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司各车间、部门应当在制作、获得或者拥有该相关信息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经公司主要领导批复后,予以公开。

第八条 办公室负责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各部门、车间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通报。

第九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公司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四、附则

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第6篇

一、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员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企业安全进取精神;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等企业安全减灾工程技术能力;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种种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之总和。由此可见,企业安全文化包含了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和企业安全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2008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通过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新的标准已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安全文化的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确立了企业组织在建设良好安全文化方面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旨在帮助企业组织发展优秀的强势安全文化,实现卓越安全绩效的目标。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此有章可循,显示出了对安全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化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化工企业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危化品安全事故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其毒物泄露,爆炸等事故屡见不鲜:2007年7月26日沈阳市东陵区的一石油化学供销仓库发生丙烯酸乙酯泄漏,造成 附件在校37名学生中毒。2007年3月3日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镇柴村一民营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死1伤。2006年11月4日辽宁省营口市的世界最大的三聚氯氰生产企业德固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近百人中毒。

化工企业事故的频发使人们深刻的认识到安全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从根本上看是人素质的问题。调查发现,广大职工在安全管理上是被动的,要把职工这种被动的安全管理变为主动的自我安全管理,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使职工做每一项工作时都能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自我安全管理,倡导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化工企业安全物质文化

企业安全物质文化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保护职工身心健康与安全的工具、设施、材料、工艺、仪器仪表、护品护具等安全器物。一般也称企业生产的硬件,是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精神文化的条件。从安全物质文化中往往能体现出组织或企业领导的安全认识和态度,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折射出安全行为文化的成效。

在化工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全过程中,化工企业安全物质文化主要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考虑。

①安全帽、防毒器具、防静电服等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化工企

业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中毒,灼烫,碰撞、坠落等事故的发生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职工必须佩带劳动防护用品。

②各类超限自动保护、压力表、安全阀、呼吸阀等安全设备装置 超限自动保护装置用于化工企业主要是为了防止密闭容器压力突然身高、温度过高或者其他方式的过载,引起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导致设备破坏,甚至伤害事故的发生,主要用于反应釜、储罐、锅炉,物料输送管道等。

③有害气体报警仪、可燃气体检测器等各种预警预报装置 车间、库房以及厂房的隐蔽角落是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经常出没的地方。为了实现在线监测,有害气体报警仪、可燃气体检测器等各种预警预报装置实时监控系统是比不可少的条件,同时也要加大巡查力度。

④各类安全画报、安全标志、标语

在作业场所周围通过设列安全专栏和宣传橱窗,张贴安全画报,设计安全刊物和安全宣传板报,建立图文并茂的安全文化长廊,通过视觉影响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悬挂安全标语、安全警示牌、够引起人员工对不安全状态的注意,提高警觉。

⑤消防设施

大多数化工企业由于其高风险,比较重视消防、安全设施投入也较多,基本建立了消防安全网络,但消防设施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管理不到位,二是维护保养工作没有做足。

⑥企业的布局、总平面布置

企业的生产从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厂房的耐火等级、结构、防火间距、安全疏散、采光设计,厂房内外设备、管道的布局以及厂

址对周边最近环境敏感点(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风景名胜区、饮用水保护区等)的危害程度都与安全十分相关。

⑦物料的危险程度

生产中的原料、中间产品、副产品、最终产品、以及事故反应产品在不同的状态下分别具有相对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危险物质分析时要考虑:是否剧毒物质;是否易燃物质;是否不稳定、震敏性、或自燃性物质;是否监控物质。以及危险物料可能导致的危险性:急性中毒,火灾,爆炸,化学性灼伤及腐蚀等。

(二)化工企业安全精神文化

企业安全精神文化是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安全意识形态和安全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安全制度,一般也称企业生产的软件,是安全文化的内层部分,安全精神的物化会变成强大的安全生产动力。化工企业的安全精神文化可以分为化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化工企业安全行为文化、化工企业安全观念文化。

1、化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

安全制度文化包括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开展安全评价、落实国家颁布的安全法律法规、条例,以及企业为了安全生产而形成的安全奖惩、安全培训等各种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防范措施等。

①危险化学品国家相关法律条例的落实程度

针对实际情况,化工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安全生产,例如: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

理条例》(国务院令 行奖励,对安全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或奖励。值得注意的是,奖励制度执行要严格,并且做到公平公正。

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针对不同的教育培训对象和目的,开展安全文化教育培训工作,如为强化安全责任意识而开展的安全责任教育,为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和水平,提升员工安全素质而开展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例如为加强员工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而开展的安全应急教育培训等。

2、化工企业安全行为文化

化工企业安全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安全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①应急技能演练

对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进行有效的车间岗位应急处置、个人救生等应急技能训练。通过现场模拟方式,按应急预案进行。达到对可能发生的险情做到正确的判断、处置、求生的目的。

②安全知识竟赛

学习危化品相关管理基础知识,进行案例分析,熟练掌握生产工艺,企业内部进行安全知识竞赛,使职工对安全知识进行重温,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知识强化教育。

③安全标准化岗位和班组建设

企业生产最终落实到基层班组,因此进行班组、岗位进行安全标准化作业建设(防火、防电、防毒、防尘)是企业生产经济、安全的保障。通过定标准、定项目、定内容、硬件建设方式,在硬件建设上做到达标合格,提高硬件的本质安全化水平。

3、化工企业安全观念文化

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是指安全思想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准,在安全生产上,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宗旨、方针、目标、体制等方面。它包括:预防为主的观念、安全

1、企业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是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方法论。企业要以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人机和谐并重的安全文化理念,改善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注重树立以安全生产为荣,以事故为耻的安全荣辱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以安全文化为基点,配备完善的防护设施,杜绝煤气中毒、煤尘、碱尘、矿尘等职业病。定期对职工进行针对不同工作环境的有针对性的体检,积极为职工在工作中营造乐观、和谐的安全环境,使他们有归属感、安全感。

2、工作外的安全和工作安全同样重要。

杜邦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推出了工作外安全方案。杜邦公司同样做好员工八小时工作以外的安全教育、培训、应急预案等,全方位地关心员工的安全,已满足对职工安全意识的需要。比如对员工进行旅游安全教育、运动安全教育等。杜邦公司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3、加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加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要优化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努力形成为企业服务,对家庭负责的良好安全职业道德风尚。

4、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

江苏辉丰股份有限公司近年采用EHS管理体系是对员工的责任关怀的体现,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体现。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化工企业一般

多多少少涉及重氮化、酰化、胺化、硝化、醚化、氧化等高危工艺,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废气甚至有毒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液、废渣.直接影响着环境以及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EHS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保障生产环境的清洁和保障人员的健康、安全。

化工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提速 第7篇

工信部今年扩大项目推广领域

石油和化工行业将进一步推动化工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项目建设,促进行业“两化融合”,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行业能源管理水平及能源利用效率,进而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这是记者从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湖北宜昌召开的化工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获悉的。

石化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在会上表示,加强化工企业能源管理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有自身特点,生产连续性强、工序关联性大、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化工企业能源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化工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他指出,目前,石化联合会正在配合工信部节能司,针对化工分行业众多的特点,联合相关专业协会、集团公司和技术公司编制石油化工、氮肥、氯碱、纯碱、电石等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工信部节能司副司长罗荣彬表示,从今年开始,能源管理中心项目推广范围将逐步扩大至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等重点用能行业。他对化工行业提出3点要求,一是各级主管部门要把能源管理中心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企业能源利用技术进步、促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认真抓好组织落实,加强领导和行政监督,做好项目的跟踪指导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完工,实现预定节能效果;二是行业协会要加快能源管理中心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各相关企业要高标准、严要求开展项目建设。

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第8篇

一、昊华信息化工程的含义及定位

1. 昊华信息化工程的含义

关于信息化,有多种理解。在昊华,信息化主要是指企业管理信息化,它是实现管理革新的一个系统工程。昊华确定,实施信息化工程,就是使用现代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过程,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安全地改造,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信息化工程建设涵括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各类综合性管理信息化系统,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昊华信息化工程可从两方面来把握。从硬件方面看,它是指广泛采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传输基本实现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从软件方面看,它是指整合企业拥有的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从而达到对企业资源集中控制,产生出更高的生产效率,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2. 昊华信息化工程是我国化工产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早在20多年前,世界知名企业就纷纷启动了信息化工程。如今,这些企业更加重视以信息技术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国际数据中心(IDC)研究报告显示,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而企业信息化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10倍以上。纵观国外诸多知名化工企业,信息化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如德国巴斯夫公司推行SAP商务解决方案,实现20万种物料的实时批次管理;拜耳公司实施EH&S项目(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产品数据管理和报表系统管理。美国杜邦公司实施“一个杜邦”(One DuPont)计划,使其向全球化决策公司迈进,对杜邦不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反观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则大大落后于国际先进实践,化工产业信息化程度更低。为此,我国制定并实施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其中,中央企业信息化建设,被界定为国有资产监管信息化三大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专门从事化工产业并有广泛行业影响力的中央企业,昊华信息化工程不仅是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必将对我国化工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 昊华信息化工程定位:重中之重的首要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部署,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建新多次强调,要把信息化建设列为企业重中之重的首要工作,抓紧抓好。昊华公司也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并提出了:“加快实施昊华信息化建设步伐,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管理变革,建立适合昊华未来健康发展的全新业务模式,结合实际,应用ERP等信息技术手段改善管理,提高全体职工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推动信息化工程建设,对昊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业务板块重组后,昊华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氯碱、化肥等传统的基础化学品领域。在新的起点上,昊华需要转变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外延扩大规模转变为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信息化为切入点,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建项目效益的最大化、促进管理及机制的全面提升。

搞好信息化建设,又是国际化经营的需要。昊华提出发展外向型经济,对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现实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全球著名的化工公司都把产品、工厂乃至研发机构搬进了中国,直接与我们竞争。他们凭借着先进信息技术手段,产品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市场反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这些,把中国化工企业送上了一条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道路。要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我们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所以说,信息化建设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干、而且要干好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昊华实施信息化工程的基础和可行性

1. 中央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处于最有利的发展时期

目前,国家把信息化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制订一系列推动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在政策、支撑环境、标准化方面为昊华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从实践看,中央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能在信息化建设上,大幅度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

2.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推进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

昊华系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专业公司。当前,化工集团正紧锣密鼓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把信息化建设列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化工集团于2006年与源讯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对化工集团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通过规划,明确了化工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具体任务和主要措施。经过近一年的总体规划,化工集团于2007年10月召开信息化试点项目启动大会,正式启动财务变革、采购变革等9个项目,信息化建设试点及推广工作全面铺开。2008年7月,化工集团信息化建设项目已经从设计阶段正式转入到生产一线的大规模实施阶段。化工集团的积极推动,为昊华信息化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外部推动力。

3. 昊华公司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

近几年来,昊华公司把建设信息平台作为昊华总部建设“五个平台”的重要内容之一。2007年,公司召开了专门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多次进行论证,提出昊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建成了昊华网络控制中心,完成了总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将办公业务的处理、流转、管理过程电子化、信息化。重新构建了局域网结构,使网络构建更加合理、安全。这些信息化建设前期工作,为昊华信息化工程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昊华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及部署

1.昊华信息化工程的目标及总体思路

吴华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遵循“协调、渐进、高效、创新、安全”的指导原则,通过3到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支持公司业务发展的网络畅通、安全可靠、统一集成、先进实用的信息系统平台,信息化整体水平在国内化工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实现公司从传统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企业的转变,为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的提供强有力支撑,为国家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昊华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在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部署下,五年内完成全部重点项目建设;三年内,在新业务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在骨干企业实施财务变革、采购变革、导入客户管理、KPI管理。在条件成熟的企业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结合集团公司总体战略目标、以信息化工程建设为契机,带动基础产业创新,打造中国先进化工企业管理系统。

2.昊华信息化工程建设着力抓好的几项工作

为顺利推进昊华公司信息化工程建设任务,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信息化规划的编制及执行工作

规划工作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是项目前期工作和审批立项的基本依据。昊华业务领域复杂,地域分布广泛.制定并执行全面支持企业主营业务、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总体规划尤为关键。总体规划应围绕企业发展总体战略和主营业务进行,使规划与主营业务形成对应的支持关系。要明确主要数据及其信息流动关系,提出项目进度安排、优先次序和资金投入,分析人员需求趋势。同时,要严格执行信息化总体规划。按照规划中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优先级次序,制定年度信息技术项目计划,保证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集中投入到关键项目中去。

(2)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机构人员,建立考核制度,健全信息化工作体制

公司从专职领导、专业管理、责任到位、制度健全等方面,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公司领导要直接参与信息化重要决策,亲自协调推动重大信息化项目实施。明确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落实机构和人员,强化统一管理职能,提高信息化决策的执行和组织实施水平。

加强信息化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制定合理、可行的信息化建设进度、质量、效果等考核指标,将信息化建设成效列入公司各部门和各成员单位年度工作考核内容。通过加强绩效考核工作,促进信息化建设责任与权利紧密结合。

(3)加强信息化普及和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化应用水平

信息化工程是全员参与的重大工程。高度重视全员的信息化培训工作,要单列计划,单列时间。除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技术、精通信息系统管理、熟悉企业专业知识的多层次、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外,还要制订企业全员信息化培训计划,开展针对公司领导、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的信息化培训,重点解决观念转变和操作技能问题,不断提高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4)突出重点,抓好关键项目的建设、管理和应用

信息化建设属于技术和资金都高度密集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能有序高效进行,要在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提高信息技术项目实施效率和质量。要坚持规划和重大设计方案的专家论证评审制度,严格执行项目的立项审批程序。要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标。严格遵守财务制度,严格项目资金管理。

(5)加快梳理企业内部的组织和流程

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企业各方面的变革。昊华部分三级企业自身就是小集团,又有很多层级的法人实体,要尽快过渡到一级法人。部分企业内部存在着多个采购、销售部门,要抓紧进行业务的合并。要切实建立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的新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

(6)加强信息化工作学习交流,充分借鉴国际最佳实践

定期组织开展信息化工作交流研讨活动,及时通报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深入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面临的问题。建立公司信息化工作交流机制和载体,宣传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和成功做法,适时组织对信息化建设的检查评估。条件成熟时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借鉴国外知名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及合作,学习引进先进理念,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

上一篇:端午节五年级作文300字下一篇:防暑降温专项集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