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2024-08-31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第1篇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化材系1106班

进入大学,使我们向社会更靠近,脱离高中学习压力的我们,渴望一段美丽的爱情。对于处在成熟与懵懂的我们,对恋爱与婚姻又有何看法?现在我就做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

这是一份完全匿名的调查,不会泄露您的隐私,请您放心!也望您能认真填写!谢谢您的配合!

您的性别:女()男()

1、请问您觉得大学生一定要谈恋爱吗?()

A、一定要,大家都长大了B、不一定要,现在学习还是主要的C、随缘,遇到就谈

2、请问您赞同“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吗?()

A、赞同B、不赞同C、不知道

3、请问您觉得恋爱和结婚要一样性格的人吗?()

A、要B、不要C、随缘

4、请问您是否愿意一直陪着TA,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

A、愿意,只有一起经历过风浪,才算真正的感情B、不愿意,本来找个人就是享受的,干吗要陪TA痛苦C、随缘,遇到对的就坚持

5、请问您是否一定要找一个处?()

A、必须的,无法接受自己不是TA的第一个B、不一定,只要TA真心对我好C、随缘

6、请问您觉得结婚一定要通过双方父母的同意吗?()

A、必须的,结婚是大事B、不要。结婚是自己的事C、不知道

7、请问您觉得婚后的财产归谁管?()

A、女方B、男方C、双方共同管理

8、请问您支持“闪婚”吗?()

A、支持,遇到合适的有何不可B、不支持,风险太高了C、随缘

9、现在很流行“高富帅”“白富美”,请问您一定要这种吗?()

A、一定要B、不一定C、不知道

10、请问您择偶的条件是什么?()

A、长相B、家庭背景C、品格D、自己喜欢就好

11、请问您希望现在谈恋爱吗?为什么?()

A、希望。排解寂寞B、不希望。没意思C、无所谓

12、如果婚恋和工作、学习发生冲突,您会怎么选择?()

A、选择工作、学习,机会错过就难了B、选择婚恋,毕竟遇到一个人是缘C、不知道,还没有遇到这问题

13、如果感情成熟了,请问您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A、在大学时候B、大学毕业以后C、工作稳定以后

14、请问您认为恋爱和婚姻是什么关系?()

A、完全两码事B、恋爱是婚姻的前提C、可以婚后恋

15、请问您觉得婚前婚后可以一直保持和睦吗?()

A、可以,事在人为B、不可以,在一起总会有摩擦C、现在不清楚

16、在恋爱和婚姻中,请问您是否愿意为对方而改变?()

A、愿意,本来两个人就要互相磨合B、不愿意,我喜欢我是我的活着C、不清楚 再次谢谢您的配合!

2013年4月25日星期四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第2篇

姓 名: 学 号: 见正文第一页 系 别: 经济管理学院 班 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2年8月26日

二〇一二年八月

-0

女生:小学开始初恋的有1人,占3%;初中开始的有15人,占52%;高中开始的有7人,占24%;大学开始的有2人,占7%;还没开始的有4人,占14%。

题目

3、您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的基本看法是?

男生:认为应禁止的有1人,占3%;认为应限制的有1人,占2%;认为应任其发展的有11人,占26%;认为应正确引导的有29人,占69%。

女生:认为应禁止的有1人,占4%;认为应限制的有0人,占4%;认为应任其发展的有5人,占17%;认为应正确引导的有23人,占79%。

女生:希望通过朋友介绍的有4人,占10%;希望通过网上交友的有0人,占0%;希望通过校园工作或校园活动中的有11人,占27%;希望通过相亲的有0人,占0%;不强求的有22人,占53%;其他的有4人,占10%。

题目

6、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目的是?

男生:认为毕业后建立幸福家庭的有10人,占24%;认为满足生理需要的有1人,占2%;认为满足心理需要的有20人,占48%;喜欢这个过程的有10人,占24%;想证明自己魅力的有1人,占2%。

女生:认为毕业后建立幸福家庭的有9人,占31%;觉得好玩的有1人,占4%;认为满足心理需要的有7人,占24%;喜欢这个过程的有12人,占41%;认为满足生理需要以及想证明自己魅力均为0人。

男生:认为弊大于利的有1人,占2%;认为利大于弊的有2人,占5%;认为因人而异的有39人,占93%。

女生:认为弊大于利的有1人,占4%;认为利大于弊的有3人,占10%;认为因人而异的有25人,占86%。

题目

9、您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对学习的影响是?

男生:认为无不良影响的有5人,占12%;认为有不良影响的有2人,占5%;认为有促进作用的有6人,占14%;认为无法预测的有29人,占69%。

为恋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责任心的占24%;其他的占6%。

题目

11、您觉得大学生谈恋爱的坏处?

男生:认为恋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浪费很多时间的占17%;认为成功几率低的占17%;认为大学生心理并不完全成熟的占29%;认为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占20%;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17%。

女生:认为恋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浪费很多时间的占15%;认为成功几率低的占13%;认为大学生心理并不完全成熟的占30%;认为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占27%;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15%。

题目

12、您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男生:认为不好,自己坚决不这么做的占7%;认为很正常,自己也会这么做的占41%;认为可

题目

14、您认为婚姻与恋爱的关系是什么?

男生:认为专享于爱情,结不结婚视情况而定的占21%;认为相爱后要结婚,婚姻是恋爱的另一种形式的占60%;认为爱过即可,没必要结婚,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占5%;其他的占14%。

女生:认为专享于爱情,结不结婚视情况而定的占24%;认为相爱后要结婚,婚姻是恋爱的另一种形式的占55%;认为爱过即可,没必要结婚,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占0%;其他的占21%。

题目

15、假如让您选择,您会选择?

男生:48%选择喜欢自己的人;52%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0

题目

17、您觉得自己网恋的原因是什么?

男生:认为摆脱功利,倡导精神恋爱的占10%;认为不必负责任的占10%;认为失恋后需要关爱的占7%;认为新鲜的占7%;追求一种感觉,寻求一种体验的占26%;其他的占40%。

女生:认为摆脱功利,倡导精神恋爱的占10%;认为不必负责任的占4%;认为失恋后需要关爱的占7%;认为新鲜的占10%;追求一种感觉,寻求一种体验的占31%;其他的占38%。

题目

18、您在选择配偶时,愿意选择对方综合条件?

男生:14%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79%选择和自己差不多的;7%选择比自己低一点的。

题目20、如果谈恋爱,您父母态度是?

男生:6%的男生家长反对但是不强行干涉;55%支持,认为孩子成年了;29%如果两个人可以共同进步一起奋斗就不反对;2%无论是什么情况都反对并且强行干涉。

女生:24%的女生家长反对但是不强行干涉;24%支持,认为孩子成年了;52%如果两个人可以共同进步一起奋斗就不反对;0%无论是什么情况都反对并且强行干涉。

题目

21、您在选择配偶时如何考虑父母的意见?

男生:50%会以父母意见和自己感觉综合;48%以自己感觉为主;2%以父母意见为主。

题目

23、您认为什么时候结婚最佳?

男生:3%认为大学时候最佳;83%认为在步入社会找到稳定工作之后;12%认为该随缘;其他的占2%。

女生:0%认为大学时候最佳;83%认为在步入社会找到稳定工作之后;10%认为该随缘;其他的占7%。

题目

24、您认为男女双方结婚时的年龄为下列哪种情况最好?

男生:38%认为男大女小最好;33%认为男女差不多;29%认为随缘。

题目

26、您理想的家庭结构为?

男生:43%希望父母、自己、配偶、子女三代人一起住;26%认为自己和配偶;31%希望祖父母、父母、自己、配偶、子女四代人一起住。

女生:38%希望父母、自己、配偶、子女三代人一起住;48%认为自己和配偶;14%希望祖父母、父母、自己、配偶、子女四代人一起住。

题目

27、您赞成下列哪些行为?

男生:40%赞成婚检;15%赞成夫妻对方收入自理;15%赞成谈恋爱时花费AA制;2%赞成子女随女方姓;28%赞成婚后家务均担。

女生:学历占7%;样貌占8%;能力占18%;道德品质占19%;家庭背景占9%;相同城市,方言占11%;志趣相投占14%;亲友意见占7%;恋爱史占7%。

题目

29、如果您不谈恋爱,原因是什么?

男生:31%因为没有自己喜欢的人;5%怕家里人反对;55%因为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9%因为以学习为重。

女生:66%因为没有自己喜欢的人;3%怕家里人反对;24%因为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7%因为以学习为重。

0

女生:73%看情况;7%一定不会告诉;10%一定会告诉;10%应该会告诉。

题目

32、您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存在美好的爱情吗?

男生:9%认为基本不存在;55%认为少量存在;36%认为一定存在。

女生:3%认为基本不存在;38%认为少量存在;59%认为一定存在。

题目

33、您认为维持一段感情重要的是?

女生:认为爱情的占21%;经济占35%;相互需要占31%;双方父母支持占10%;其他的占3%。

题目

35、那么假如您失恋了,您会怎样与过去恋人相处呢?

男生:45%感觉有些尴尬,但可以争取好好相处;7%就此消沉,分手以后不再联系,也不再相信爱情;10%没经历过,无法想象;14%说不清楚;19%依然相信爱情,分手以后还可做好朋友;5%怨恨自己的恋人,从此成为陌路人。

说是件很幸福的事。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间的爱情逐渐与物质密不可分,对于男生来说他们对现在大学爱情的看法有认为没有世俗的虚伪,很真挚很单纯的;认为现在大学生的爱情已经和物质挂钩,但是还是很单纯的也有大部分人;不过也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生的爱情已经物质化了,掺杂了很多物质的成分的。而对女生来说现在大学的爱情认为没有世俗的虚伪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大学生的爱情已经和物质挂钩,不过她们还是相信爱情是很单纯的。可见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大部分认为现在大学生的爱情已经和物质挂钩,但是还是很单纯的,这也许就是青春年轻人单纯的心灵看法吧!

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大部分都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都是因人而异的,是好是坏是看自己如何让去对待它,如何去看待它。因此大学生谈恋爱对学习的影响是无法预测的,你可以说它对你没不良的影响,你也可以说它可以给你带来促进作用,也可以说它会带来良的影响。凡事有利必有弊,大学谈恋爱有好也有坏,如果大学生在恋爱中处理得当的话,是由很多好处的,例如恋爱可以称谓学习的调剂和两人进步的动力;大学生在恋爱中可以学会改善自己,包容别人的;有信任的人为自己分担快乐与悲伤;恋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责任心等等。反之恋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浪费很多时间,且走到最后的成功几率低;由于大学生心理并不完全成熟会因此影响人际关系等不良影响。

说到婚恋观,那么婚姻与恋爱又有什么关系呢,根据调查得知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大部分都认为相爱后要结婚,婚姻是恋爱的另一种形式,是持续彼此爱情的见证;也有人认为爱过即可,没必要结婚,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每一对恋爱的人都希望彼此可以走到最后,希望自己的爱情可以开花结果。在现代社会因恋爱而发生性行为的也很多,但我们知道婚前发生性行为对女生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有认为不好,自己坚决不这么做的男生占7%,女生占34%;认为很正常,自己也会这么做的男生占41%,女生占7%;认为可以接受但不会这么做的男生占33%,女生占45%;可见大部分女生还是比较爱护自己的,因为婚前发生性行为对女生的伤害比较大,一旦男方不要她了,那么她该怎么面对自己以后的幸福;而男生如果有责任心的、深爱对方的话一般不会做出伤害自己心爱的人的行为;所以希望每一个大学生都要为自己的以后负责,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要想想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一般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大部分男生会选自己喜欢的人,而女生则会选择喜欢自己的人,因为女生需要的是男友的呵护与关心,而男生喜欢自己的女友可以被自己保护,自己不但可以做她的白马王子还可以做她的骑士,给她想要的幸福;也只有男生自己喜欢的人他才会为此付出比较多,因此这样女生才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大部分人在大学谈恋爱是为了希望可以找到了解自己并且可以一起奋斗的人,但男女生对自己恋爱对象的要求又不一样,男生一般会选择能力和自己差不多的,因为这样两者的话题比较多;相反的女生一般会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男生,因为这样的男友会让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很有成就感;但也有小部分认识不这么想的。还没上大学时谈恋爱总是怕被父母知道,因为在大部分父母眼里谈恋爱会阻碍学习的进步,但上大学后大部分学生在谈恋爱时都会视情况而定来看要不要告诉父母;不过在选择配偶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考虑父母的意见,因为子女的幸福是他们最牵挂的事,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们,所以我们的配偶当然要经过父母的审核,再结合自己的感觉来决定对方是否适合自己。

对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 第3篇

大学生是社会中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一代, 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由于生理和社会的原因, 在婚恋关系中更容易受到伤害, 而且在不久的将来, 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会成为妻子、母亲, 她们的观念还可能影响新的一代或者几代人。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社会意识的逐渐开放, 这一课题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有研究发现, 在恋爱态度方面,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在校期间谈恋爱持赞成态度, 认为恋爱是婚姻的基础。在婚姻角色观方面的的研究发现, 大学生仍然比较赞同在夫妻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男高女低”的观念。在性观念的研究方面, 认为大学生的性观念处于中间状态, 但有性别差异, 男性比女性对性持更开放的态度。

在上述研究中, 对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婚恋观的研究并不多, 而且研究者大多采用自编问卷, 只对婚恋观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进行研究。本文根据西南大学苏红的研究结果, 认为大学生婚恋观可以包括恋爱动机、婚姻倾向、婚姻自主观、婚姻价值观、婚姻角色观、婚姻忠诚观和性爱抉择观七个因素。本研究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女大学生, 从多个方面对婚恋观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山西省四所大学420名1~4年级的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回收问卷398份, 其中有效问卷372份, 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3.47%。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苏红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 作为测量大学生婚恋观的工具。该问卷为自陈问卷, 采用李克特式五点计分法, 共有问题34个。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大学生婚恋观在其年级、个人居住情况、父母婚姻关系等上的差异

经统计, 大学生婚恋观的年级差异不显著 (F﹦2.256, P﹦0.082, P﹥0.05) 。大学生婚恋观在个人的居住情况上的差异不显著 (F﹦0.641, P﹦0.590, P﹥0.05) 。大学生婚恋观在父母婚姻关系上的差异不显著 (F﹦2.025, P﹦0.135, P﹥0.05) 。大学生的婚恋观在是否经常与父母交流有关婚恋与性爱的问题上差异不显著。

2、大学生的恋爱倾向和恋爱动机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有59.7%的女大学生认为“大学阶段最好谈下恋爱”, 只有14.5%的同学认为对大学阶段最好不要谈恋爱。认为“大学期间谈可以丰富恋爱经验”的占46.2%, 因为“学习生活太枯燥, 为了寻求一些新的刺激”的占22%, 认为谈恋爱“可以驱逐内心空虚”的占25.8%。

3、大学生的婚姻倾向

认为“婚姻在人生中不可缺少”占79.6%, 认为“结不结婚都无所谓”占15.1%, 认为“婚姻不适合我”的占14%。但是只有33.9%的人表示“渴望结婚, 过上家庭生活”。

4、大学生的婚姻自主观

认为“找伴侣时家人的意见很重要”占76.9%, 但是表示会听从家人安排的占27.4%;认为“自我做主的婚姻是好的婚姻”的人数占37.2%。

5、大学生的婚姻价值观

有59.1%的人认为“双方个性相符的婚姻是好的婚姻”, 有11.3%人认为“性生活和谐的婚姻是好的婚姻”。

6、大学生的婚姻忠诚观

有44.1%的人认为一生只能有一个婚姻伴侣, 72.6%和74.2%的人认为婚姻应该天长地久, 结了婚就不要轻易离婚。

四、讨论

1、大学生婚恋观在其年级、个人居住情况、父母婚姻关系等上的差异不显著

结果显示, 大学生婚恋观整体上不存在年级差异。大学生婚恋观在个人居住状况、父母婚姻关系、是否经常与父母交流有关婚恋与性爱问题上无显著差异。但是大学生的婚恋观作为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可能是由于样本人数较少, 评价父母婚姻关系“一般”和“很差”的人数较少 (样本的23%和3.2%) ;在居住状况上, 和父母居住的人数占95%以上, 其他两项合计不到5%。因此, 造成结果上可能存在偏差。

从被试构成情况可以看出, 在接受调查的372名女大学生中, 有55.4%被试来自农村, 有85.5%的被试为非独生子女。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出该省在人口构成上的一些特点, 这些特点同时也体现在该省大学生群体上 (该省本省生源较多) , 即多数来自农村家庭, 并且大多数为非独生子女。又由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女大学生, 这种比较特殊的人口结构对研究的样本产生了一定影响。

2、六成女大学生对恋爱持支持态度

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女大学生对大学期间的恋爱持支持的态度。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均已成熟。谈恋爱成为了大学校园很普遍的事情之一。大学环境较高中轻松很多, 学业情况基本稳定的大学生们开始考虑人生的另一课题——恋爱和婚姻。因此, 大多数女大学生对大学时期的恋爱持支持态度。这也是社会的正常现象, 或许我们该关注的问题不是大学生该不该谈恋爱, 而是大学生应该怎样谈恋爱。在恋爱动机方面的结果显示, 只有不到三成的女大学生认为谈恋爱的目的是“寻求新的刺激”和“驱逐内心空虚”, 说明大说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比较现实和明智的。

3、女大学生的婚姻倾向具有时代特点

参与调查的女大学生大多都认为“婚姻在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 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 从侧面可以看出当代女大学生的婚姻倾向具有比较传统的特点。但是表示“渴望结婚, 过上家庭生活”的人数只有三成, 说明目前多数女大学生还未把婚姻作为近期亟待解决的问题考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有知识有理想的新女性在社会中逐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一人生阶段, 婚姻不再是唯一的“人生大事”, 也不再是女性唯一的精神寄托, 这同时也反映出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在受到传统思想影响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点。

4、女大学生的婚姻自主观呈现独立自主的时代特点

数据明显的表明, 当代女大学生在选择配偶时表示愿意尊重家人的意见, 但并不盲从, 她们更加崇尚自主的婚姻。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模式在这一代年轻人中已经得不到广泛认同, 尤其是女性的婚姻自主观念与传统观念相比有了很大差异。这反映出女大学生的婚姻自主观带有独立自主的时代特点。

5、女大学生的婚姻价值观

调查显示, 大学生认为性不是维系婚姻最重要的基础, 她们更向往双方个性相符的婚姻, 也就是说当代女大学生在婚姻关系中更注重精神上的契合, 这种婚姻价值观带有一定的理智性的色彩。

6、女大学生的婚姻忠诚观

有关婚姻忠诚观的数据表明, 大学生能充分认识婚姻的严肃性, 能遵守婚恋的道德规范, 拥有比较健康的婚姻观念。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中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一代, 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由于生理和社会的原因, 在婚恋关系中更容易受到伤害, 他们的婚恋观更因得到特别关注。本文对400余名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做了调查分析, 以期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女大学生,婚恋观

参考文献

[1]胡利人, 徐益, 谭秋浩.低年级医学生婚恋观和性观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0, 8.

[2]罗萍, 封颖.从性别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J].武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3.

[3]苏红.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6.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性观念

中图分类号: C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0-143-2

0 引言

为了解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和特点,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黑龙江地区H大学200名在校女本科生展开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其中,大一学生46名,大二学生54名,大三学生42名,大四生58名;文科生79名,理科生44名,工科生41名,艺术生36名;有91名学生家庭所在地是农村,109名学生家庭所在地是城市;独生子女80名,非独生子女120名。本研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总结出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呈现的一些新特点。

1 早恋倾向与晚婚倾向并存

恋爱在当代女大学生中已经十分普遍。在“您现在的婚恋状态是什么”的调查中,“正在恋爱”的有79人,占据39.5%,“从未恋爱”的有27人,“已经失恋”的有94人,占据47%,“已婚”的为0人。这表明绝大部分女大学生有过恋爱经历,并且有很大比例的女学生经历过恋爱波折。为了进一步了解婚恋时机,本研究对女大学生恋爱的时机和结婚的理想年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1和表1-2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女大学生的初恋经历集中在中学阶段,占据比例近六成,这种时间分布较从前有所提前。近九成的女大学生的理想结婚年龄是26~30岁,这一数据十分集中,这表明女大学生晚婚的趋势比较明显。

2 恋爱与结婚相关性弱化

“大学恋爱是否会结婚”的调查得到了比较集中的调查结果。选择“大学恋爱最终结婚的可能性很大”的有51人,选择“大学恋爱有可能结婚,但可能性很小”的有149人,占据74.5%。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大学恋爱会最终结婚持悲观态度。“恋爱与结婚是什么关系”的调查结果也具有类似的倾向,结果如图2-1所示。

选择“恋爱对象理所应当是结婚对象”的有23人,选择“恋爱和结婚完全是两回事”的有58人,选择“恋爱能结婚是最好的,不能也无所谓”的有114人,有5人选择了“没有考虑过”。总之,认为恋爱与结婚关联性不大的女大学生占据了86%,这证明当代女大学生对恋爱和婚姻关联性的理解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3 婚恋媒介由传统方式向新媒体转化

传统的婚恋方式主要是亲友介绍和自主恋爱的方式。当代女大学生接受新媒体等恋爱渠道比较普遍,其中,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对新媒体等婚恋媒介的接受程度高于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如表3-1所示。

当下女大学生除了接受传统的亲友介绍的婚恋方式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已经接纳了新媒体的婚恋方式,尤其是婚恋网站。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网络的便捷、智能手机的普及等原因,电视相亲节目、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手机通讯软件等媒介也被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接受。总体而言,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对新媒体婚恋媒介的接受程度高于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然而,新媒体带来的婚恋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传递的婚恋观念并不都是积极的,需要政府和社会把好舆论关,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 恋爱受挫排解方式不足

“在恋爱中遭受挫折或失恋选择的排解方式”这一问题下,有141名被试选择了“向家人或朋友倾诉”,有93名被试选择了“采取运动、音乐等渠道发泄”,有40名被试选择了“藏在心中,自己排解”,有37名被试选择了“寻求新的恋爱对象”,有22人选择了“寻求心理咨询”,有16名被试选择“向学校或老师寻求帮助”。这说明恋爱受挫时,当代女大学生更愿意向亲人朋友诉说、自己排解或合理发泄,这是比较正确的做法,然而,很少有大学生愿意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寻求心理咨询,这表明,女大学生对向老师、咨询师寻求恋爱帮助存在抵触。

5 性开放程度较高

在性文化日渐开放的世界潮流下,我国当代女大学生也在经历着性解放。本文对当代女大学生性开放的程度展开调查。女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接纳程度如图5-1所示。

在200名被试中,有108名被试选择了可以接受,41名被试选择了无所谓,51名被试选择了坚决反对,只占25.5%的比率。这说明当代女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总体趋于宽容。在108名选择接受婚前性行为的女大学生中,父母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高中、初中和大学。考虑到我国60、70年代的教育国情,可以推测,在那时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其下一代女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接纳程度略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小学、初中的女大学生。此外,本文还调查了女大学生对同性恋、双性恋的接纳程度。在对同性恋、双性恋的看法中,有137个被试选择了“理解或支持”,选择“没有考虑过”的有28人,仅有35名被试选择了“难以接受”。总之,不论是对于婚前性行为,还是对于特殊性取向,当代女大学生的性开放程度都已经较高。

6 性知识储备不足

在性开放十分普遍的现实下,女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性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调查涉及了女大学生避孕的知识、意外怀孕的处理方法,以及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

女大学生避孕知识掌握的程度如图6-1所示。

在“您认为女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意外怀孕”的调查中,有114人选择“和男友商量解决办法”,有67人选择“去大医院咨询医生”,有40人选择“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商量解决办法”,有22人选择“与父母商量解决办法”,还有9人选择了“寻求心理援助”,没有人选择“自己偷偷找小医院流产”或“身心创伤独自隐瞒”。这一调查结果总体上说明当代女大学生应对意外怀孕的方式比较积极,但也说明当代女大学生更愿意寻求亲近的恋人、朋友帮助,胜于找专业的大医院咨询,也很少有人愿意将压力排解给心理咨询师,这样的选择仍然不够理智。

另外,本文调查了女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调查结果如表6-1所示。

获取性知识的最主要渠道是学校教育,占到六成。其次是同学或朋友交流。通过音像、文学作品及网络信息获取性知识的比率高于父母告知性知识的比率。总体上来看,当代女大学生性知识来源渠道是可靠的,但仍然有40%的女大学生没有从学校教育渠道获得性知识。此外,父母可能由于工作繁忙或羞于提起而对女儿性知识关注很少,朋友同学交流缺少权威性,通过音像、文学作品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网络信息稂莠不齐,可以见得当代女大学生性知识的来源渠道存在一定问题,可能导致女大学生性知识不足或存在错误。

通过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我国当下女大学生婚恋观总体上是积极的,她们敢于追求理想的爱情,注重精神生活,具有相对正确的婚恋价值判断。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婚恋媒介可靠性不足、婚恋受挫排解渠道不足、性知识相对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严重危害女大学生身心健康,阻碍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营造积极的婚恋价值导向是女大学生树立健康婚恋观的前提,学校是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最为重要的主体,家庭是培养女大学生积极婚恋观的持久支撑,女大学生自我教育是树立积极健康婚恋观的内在动力。然而,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事,也不是一方面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女大学生婚恋观会更加科学和理性。

参 考 文 献

[1] 范伟达.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实证研究——中国大陆十城市调查报告[R].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2010.

关于当代青年的婚恋观调查报告 第5篇

信息工程学院 2010级 软件102班梁子敬 刘沧生 柯蓉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对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婚恋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青年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婚恋观早已不同往日,抛开了旧日的保守、羞涩和传统的束缚。同时,就目前状况,当代青年卿卿我我、成双成对,早已是司空见惯;但是如果问起他们有怎样的婚恋观,他们总是表现出了:不了解自己是怎样对待婚恋与爱情的;所以有些青年在爱情,工作或者学业以及人生间产生了误区,痴迷于爱情,葬送了自己美好的青春与未来。下面我们就此问题,对江西理工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当代青年的婚恋观的调查,从而对于当代青年怎样面对爱情、婚姻、人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

一:当代青年对爱情的认识。

在大部分青年心中,爱情依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仍然期待着纯洁爱情的到来,所以就此表明出了当代青年对爱情还是十分重视得。比如对“您的爱情观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调查,其中53.5%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而25.23%的人表示一生只爱一个人,以上反映出了当代青年对爱情十分专一;而上述的两种观点的人数将近占80%,这又充分说明了爱情在当代青年心中还是神圣而值得用一生去期待的。

二:当代青年如何选择男女朋友。

被调研的青年将温柔体贴作为选择男女朋友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72.07%的人选择了此项。不难发现,当代青年在婚恋观中还是乐于去选择一个贤惠的女朋友或一个关心自己的男朋友;而其次的是温柔善良,由此显而易见的是,社会的价值趋向在青年的选择男女朋友上还是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点也是尤为可喜的。当代起青年比较年轻(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全定型,而思想活跃,可塑性非常强,同时在这阶段中对自己的信心也不足够,所以对未来婚姻的把握上也不够明确,这是情理之中的。但也不排除一部分同学负责的表现。在中国的道德体系中,男生和女生都比较喜欢温柔体贴的人。同时在调查中,也有68.47%的大学生选择了为人善良;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特别是女生,更是那种喜欢比较有责任心的人,在选择男朋友时也都希望遇见一个温柔善良的人。三: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开放程度

当代青年婚恋观念较为开放化,表现在78.38%的人对婚前性行为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认为在道德允许层面上是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的。传统的贞操观也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化,而这种趋势的蔓延必将大大影响到一个人的婚恋观。

四:当代青年的恋爱关系比较脆弱

当代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谈恋爱一般不考虑经济,地位,职业,家庭等社会性问题,浪漫色彩浓厚,表现为恋爱率高,巩固率低,能发展到缔结婚姻关系的寥寥无几。而且调查中,竟有63.16%的人不反对一夜情,当然,从中我们也看出西方文化带来冲击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而本质呢?这将影响当代青年在恋爱及婚后的生活态度。

五:当代青年对婚龄的看法

从调查中,我们得出的大学生愿意在25之前结婚的有6.31%,愿意在28岁

之前结婚的比例很大,为51.35%,表示会在30岁之后结婚的有9.01%,可见当代青年还是愿意晚些结婚,也就是在25之前有一个安稳的工作的之后在考虑结婚,在现实层面上,越早结婚也就意味着家庭的物质基础上不够牢固,毕竟25岁之前是大多数人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还不是很稳定,因此可见大学生就目前情况还是做出了一个比较明智的抉择。30岁之后结婚的人,在这个阶段上,大多已经能使自己有个稳定的工作或者已经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了,稳定的收入与生活环境都是幸福生活的契机,但结婚太晚也会使他们错过一些可贵而且以后再也找不到的东西。所以当代青年人面对何时结婚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做过一定考虑的。

六:当代青年对未婚生子的看法

也许在十来年前,未婚生子这种情况将不会被社会及公众所认可,甚至可以说会被排斥;而今根据数据,无法接受的仅有22.03%,从中反映出:大多数还是同意和认可这种未婚生子的情况,而并不是像传统那样坚决反对。

七:当代青年对“自己婚恋观产生的影响因素”的考虑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媒体的兴起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其中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观念。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所有影响因素中传统观念的占了大部分(将近百分之三十),从而反映了我们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对青年的婚姻观还是存在着较大的作用。

调查报告之结论与建设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第6篇

冼德庆

摘 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主要特点作了分析,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婚恋观,通过加强成才教育、性道德教育、心理辅导等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关键词:婚恋观 择偶标准 性道德

婚恋观,就是人们关于恋爱、婚姻问题的基本看法、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当代大学生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怎样的?最近,笔者以广东省12所高校的学生为对象,开展了大学生婚恋观抽象调查。以下是笔者对869份有效问卷统计数据的分析和看法。

一、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本次调查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对大学期间的婚恋态度较为理智

大学期间要不要恋爱?要不要结婚?如何认识和处理学业与恋爱和婚姻的关系?这是所有大学生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对“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恋爱的‘黄金时代’,也是青年人学习知识的‘黄金时代’,而从大学生的长远利益看,应当把完成学业放在第一位”问题的回答中,选择“赞成”的人数比例为83.8%;在对“假如遇上合适的恋人,你是否想在大学期间结婚”问题的回答中,选择“不想”的人数比例为59.9%。以上数据说明,多数大学生在对待学业与恋爱、结婚问题上的看法和态度还是明智和正确的。

(二)在择偶标准上,比较注重内在素质

择偶标准是恋爱观的核心内容。在本次调查中,笔者设计了“在下列选择配偶的条件或标准中,你最看重哪三个因素”的问题,并提供了“事业心与进取心”、“职业”、“才能”、“身材相貌”、“地位”、“人品”、“性格”、“家庭背景”和“身体健康”等选项供被调查者选择,统计结果表明,在所有被调查者的第一位的选择中,选择“事业心与进取心” 的人数比例为49.8%,选择“人品”的人数比例为18.5%,选择“身材相貌”的人数比例为11%;在所有被调查者的第二位的选择中,选择“人品”的人数比例为34.9%, 选择“性格”的人数比例为22%, 选择“才能”的人数比例为16.8%;在所有被调查者的第三位的选择中,选择“身体健康”的人数比例为28.6%, 选择“性格”的人数比例为28.3%, 选择“人品”的人数比例为13.9%。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多数学生把人品好、性格合适、事业心与进取心强这三条作为择偶时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择偶标准上趋于求真务实,看重对象的内在素质而不是对象的外部或外在的条件,注重组建一种感情内涵健康丰富的精神型恋爱关系,这种择偶标准与社会发展相同步,体现出强烈时代感。

(三)恋爱动机的消遣性较为明显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随着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发展,他们对异性有着交往的强烈冲动,对爱情和婚姻有着美好的憧憬和热烈的追求,这是大学生的共同特点。但是,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和目的,却有很大的差弃性。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对“你认为目前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是什么(可选择三项)”问题的回答中,排列在第一位的前三个因素依次是“排解孤独和寂寞”、“ 获得性体验”和“寻找精神慰藉和心理上的满足”,人数比例分别为52.6%、13.5%和10.8%;排列在第二位的前三个因素是“寻找精神慰藉和心理上的满足”、“排解孤独和寂寞”和“ 积累人生经验”,人数比例分别为43.8%、27.2%和14.9%;排列在第三位的前三个因素是“寻找精神慰藉和心理上的满足”、“ 寻找合适的终身伴侣”和“显示个人的价值”,人数比例分别为32.2%、30.6%和13.3%。以上数据说明,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和目的,主要是出于“排解孤独和寂寞”和“寻找精神慰藉和心理上的满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大学阶段学习紧张,生活单调乏味,部分大学生为了充实精神生活,弥补心理上的空虚,只要有机会,就会“潇洒走一回”。二是从众心理作崇。部分大学生看到身边的同学谈恋爱了,如果自己还没有,就会怕别人说他(她)没本事,于是也会找对象来谈。四是部分学生缺乏大志,对自己期望值低,不爱学习,导致生活空虚,于是恋爱便成了他们排解空虚和寂寞的手段。应当指出,出于排遣性的恋爱动机或目的是不健康的,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四)对非婚性行为表现出较大的宽容性

非婚性行为包括了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较为开放,对非婚性行为的态度表现出较大的宽容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上,有49.9%的被调查者认同“只要两人相爱,婚前发生性行为也无妨”的观点,有44.0%的被调查者认同“婚前同居有利于增进男女双方的相互了解”的观点。二是在对婚外恋的道德评价上,选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道德的”的人数比例为22.8%,选择“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道德的”的人数比例3.8%。三是在对“婚外性行为将破坏现有婚姻的稳定”问题的回答中,选择“反对”和“不清楚”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3.2%和14.6%。四是在对“对婚外恋应采取不干预主义”问题的回答中,选择“赞成”的人数比例为9.8%;选择“不清楚”的人数比例为15.6%。大学生对非婚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由大学生自身存在着模糊或错误的性观念和性道德评价标准造成的。二是社会上越来越开放的性观念,屡禁不止的卖淫嫖娼等“黄”流对校园的冲击。三是从媒体方面说,越来越多有关性的报道、广告,尤其是那些淫秽书刊以及难以控制的黄色网络文化,给大学生造成了负面的引导。四是避孕和人流技术的提高,使性与生育相分离,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必然的联系,从而使得违反两性道德行为的风险和代价大大减小,这也为大学生同居提供了条件和安全保障。

(五)两性道德评价的多元化更为明显

所谓两性道德评价的多元化,主要是指人们对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试婚、同性恋等现象有不同的道德评判。本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两性道德的评价,也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例如:在对“婚前性行为是当下大学生性体验的一种方式”问题的回答中,选择“赞成”的人数比例为36.4%,选择“反对”和“不清楚”的人数比例分别为33.8%和29.8%。在“你对婚外恋的看法”问题的回答中,选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道德的”的人数比例为22.8%,选择“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道德的”的人数比例3.8%,选择“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道德的”的人数比例48.0%,选择“说不清楚”的人数比例25.4%。造成大学生两性道德评价多元化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婚外恋、非婚同居等不道德行为持同情甚至赞赏态度的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等大量传播;二是社会舆论对这些行为太过宽容。

二、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对本次调查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从总体和主流上看是健康的,大多数学生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婚恋道德的标准去对待恋爱和婚姻问题。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部分大学生在婚恋和两性关系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倾向,必须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去加以教育和引导。笔者认为,在对大学生实施婚恋观教育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大学生的婚恋问题

恋爱和结婚是青年人身心发育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要求。青年人到了大学阶段产生对异性的追求以及对爱情和婚姻的憧憬,是一种不依教育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用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和对待大学生谈恋爱和结婚问题,在2005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前的数十年间,许多高校均把大学生谈恋爱视为洪水猛兽,采取严格禁止的态度。这种做法,压抑了大学生的正常需要和健康发展,使大学生形成很大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是不科学的。因此,采取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大学生的婚恋问题,是目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由于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恋爱的“黄金时代”,也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代”,同时还是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育者对待大学生的婚恋问题,既不能采取以往那种简单粗暴的、一律禁止的、“堵”的办法,也不能采取充耳不闻、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办法。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坚持疏导方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恋爱和婚姻中的各种关系,坚持学业与恋爱、事业与婚姻家庭、眼前需要与长远利益的和谐发展。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的婚恋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同时,随着对外开放、对外交流的扩大,中外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将会进一步加剧。因比,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将会长期持续,大学生在婚恋观上的多样性也会长期持续。这也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和精神需求差异性的一种体现。但是,正视我国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和大学生婚恋观的多样性,并不是要让这些性质各异的思想意识多元并存,任其自由发展,正确的选择是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引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也包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的婚恋观。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的婚恋观,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要引导大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恋爱、婚姻现象和处理恋爱、婚姻中的各种关系。二是要引导大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标难和道德评价标难,明白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卑劣的”、“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羞耻的”、“怎样做是善的,怎样做是恶的”。大学生只有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用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去对待和处理恋爱、婚姻中的各种问题。

(三)加强成才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加强大学生的成才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中,应当向大学生强调如下几点:一是要树立远大志向。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不仅需要爱情和家庭,更需要理想、信念和事业,切勿只顾女儿情长而忘记远大理想,切勿贪图眼前快活而忘记了长远的利益和发展。二是摆正学业与恋爱的关系。坚持学业与恋爱协调发展,在学业与恋爱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坚持把学业放在第一位,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投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切勿为了婚恋而荒废学业。三是摆正事业与爱情的关系。坚持以共同理想、共同事业作为建立爱情的基础,让爱情从属于事业,努力让爱情成为事业的动力,用爱情来推动事业。

(四)加强性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性道德观念 讲究性爱道德,是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恩格斯在谈到性爱问题时说:现代的性爱,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它是以互爱为前提的。恩格斯把性爱中的道德因素提到了重要位置,为人们的性爱行为提供了正确的道德指导。在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时,必须强化如下几点:

一是性爱与道德的关系。任何社会都有性道德,但性道德在不同的社会是不同的。人不同于动物,人是社会性的,是存在于一定的关系中的,自然受到各种交往规范的限制。性的需求是人的天然需求,是正当的,人有满足性的需求的权利,但满足需求的方式却有正当与否之分。自由是可贵的,但超越界限的自由不是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也就没有什么可贵可言。限制并不都是不光彩的,人类要在世上安全地、健康地生存下去,就离不开合理的限制。一切道德和法律其实都是对人类行为的限制,否则,人类只能在相互伤害和自我伤害中毁灭。因此,性权利的行使不能有悖于社会道德。应当让大学生认识到,只要我们的社会存在,只要我们作为婚姻家庭成员的角色存在,我们就不能够摆脱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性道德的约束就不可能消除,所以,我们不应当追求那种不受任何约束的个人的性的自由。

二是性爱的专一性与排他性。恩格斯说:“爱情在本质上是排它性的。”邓颖超同志说过:“男女的爱情,应该讲究忠实坚贞,应该是双方双信双守的专一,只有专一的爱情,才能巩固婚姻,获得幸福和愉快的生活。”这都说明,专一性和排他性是性爱的重要道德准则。所以,一个人不应该同时把性爱的感情倾注于两个以上的异性,也不应该同时接受两个以上异性的爱,否则是不道德的。三是性爱的诚实性。诚实是性爱的基石。俗话讲:欺骗不成夫妻。性爱本身是情感、心灵撞击的火花,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欺骗,任何欺骗的性爱,都是在沙滩上建楼阁,是经不住风吹浪打的,都只能带来苦果,造成悲剧。应当引导大学生用严肃认真和诚实信用的态度来对待恋爱,坚持以寻找合适终身伴侣作为恋爱的动机和目的,反对抱着“ 获得性体验”、“排解孤独和寂寞”和“寻找精神慰藉和心理上的满足”等不纯动机去谈恋爱。

四是性爱的非占有性。性爱的双方都是平等的,谁也不能占有谁,谁也不属于谁。因此,用自私、猜疑、嫉妒的心理对待对方,以及用限制对方正常的社会交往和人身自由等等,都是错误的。

(五)开展性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性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对生殖系统解剖、性生理的发展规律、性心理、避孕与优生、性病防治等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可以使大学生认识性心理和感情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掌握正确的两性交往准则,培养良好的道德责任感,消除对性问题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培养正确的性观念。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婚恋心理辅导

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对最近四年咨询记录中的2809例(次)的统计,四年间大学生咨询较多的问题依次分别为:感情问题(21.97%)、人际交往问题(21.93%)、情绪问题(16.77%)、学习问题(11.64%)、个性问题(10%)、神经症问题(6.98%)。这组数据说明,情感问题已成为目前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之一。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有关恋爱、婚姻以及性方面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当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通过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学会在热恋中科学合理地宣泄感情,学会感情的转移和升华,学会理性地控制自己;引导大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排解心理困扰,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耐挫能力,正确对待失恋以及恋爱、婚姻中碰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参考文献: [1]家庭杂志社家庭研究中心:《中国婚姻家庭:历程·前瞻》(中国妇女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备注: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第7篇

亲爱的弟兄、姊妹:

您好!我是本三A班宗教社会学“熊出没”小组的调查员,为了能够了解当代青年基督徒婚恋观的影响因素,本小组特别展开这次调查。您的建议将会为我们的调查提供宝贵的信息。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填写这份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所涉及的个人隐私我们会严格保密。

1.你的性别__A__

A.男B.女

2.你的年龄___B__

A.20-25岁B.25-30岁C.30岁以上

3.你的信仰年龄___C__

A.1-5年B.6-10年C.10年以上

4.你的信仰身份__A__

A.普通信徒B.神学生

5.你的家庭有无基督教信仰__A__

A.有(父母都是基督徒或有一方是基督徒)B.无

6.你的家庭背景_B__

A.父母健在B.单亲家庭C.父母不在7.你的家庭居住地_C__

A.大城市B.小城市C.乡镇

8.你目前的感情状况__B_

A.单身中,有婚恋的打算B.恋爱中C.单身没有恋爱的想法

9.你认为以下因素中,哪些会影响你的婚恋观(可多选)

□家庭经济条件√□地域√□工作□基督教信仰□父母的意见√□配偶的品格□外表□年龄√□性格

其他:文化程度

10.在你所选的因素中,你首先考虑或你认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品格(神学生不用填)

原因: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品格,品格不好再谈其他都是枉然。

11.你是否认为你的配偶一定要是基督徒_C__

A.是B.否C.无所谓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 第8篇

(一) 调研背景

大学生婚恋观是指大学生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等的基本观点, 是大学生对待婚姻、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婚恋观, 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 更关系到大学生将来的幸福。大学生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 青春期的激情、浪漫, 以及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 无疑增加了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的可行性, 他们对未来的婚姻与家庭有着初步设想, 并拥有去尝试性生活的机会。但是, 大学生关于爱情、婚姻、家庭、性等的想法也有较大的局限性, 难免会带来一些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偏差。

(二) 调研意义

恋爱与婚姻是人生的关键一环。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开放、自我、独立、随意、宽容的婚恋态度, 婚恋观价值观多元化、性爱关系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婚恋道德理性不成熟、主体角色不明确、家庭伦理意识不强烈等原因, 大学生的婚恋观也存在一些困惑、缺陷和矛盾。在新媒体环境下, 加强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研究, 不仅有助于调适大学生的婚恋观念、净化高校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 也有助于维系家庭稳定, 增进社会和谐。

二、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分析

本课题的问卷调查对象包括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江夏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莆田学院、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和厦门理工学院等福建省内各大高校的大学生。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 共发放问卷105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 有效率为95.2%。调查对象中, 男生、女生各50%。根据恋爱状态划分, “有恋爱经历, 已失恋”者占17%;“正在恋爱”者占38%;“无恋爱经历”者占36.5%;“单相思”者占8.5%。

(一) 大学生恋爱观

1. 恋爱动机。

针对“恋爱动机”的调查中, 男女生的恋爱动机差异明显。男生选择“丰富生活, 排遣寂寞”者为80%, “积累爱情经验, 体验美好人生”者为88%, “激发学习热情, 相互鼓励”者为56%, “寻找生活伴侣”者为83%, “证明自身魅力与价值”者为31%;“出于经济目的”者为2%。女生选择“丰富生活, 排遣寂寞”者为20%, “积累爱情经验, 体验美好人生”者为78%, “激发学习热情, 相互鼓励”者为63%, “寻找生活伴侣”者为83%, “证明自身魅力与价值”者为31%;“出于经济目的”者为2%。

针对“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人, 你会如何选择?”, 51%男生选择“主动追求”, 28%选择“一笑而过”;女生选择“主动追求”的仅占30%, 相反“等待对方主动追求”却占到了45%, 还有13%的选择了“单相思”。

2. 恋爱危机处理。

在“与恋人产生矛盾”时, 选择“因爱而宽容对方”的男生、女生分别占75%、53%;也有小部分学生选择“妥协退让”“据理力争, 绝不退让”。这说明, 在恋爱双方发生矛盾时, 大学生一般都能冷静处理。

当“如果您的恋人用情不专或移情别恋”时, 选择“和平分手”的男生、女生分别占56%、60%。也有小部分学生选择“顺其自然”“与之决裂”“用心挽回”。

一旦失恋了, 该找谁倾诉?选择向“朋友”和“同学”倾诉的男生占85%, 女生占70%;8%女生会选择自己的妈妈为倾诉对象, 而男生只占2%。还有小部分同学选择向兄弟姐妹、爸爸倾诉。

失恋的同学在对待前男女朋友的处理方式上, 针对“保持联系”“偶尔联系”“绝不联系”等选项, 选择“偶尔联系”的比例占60%左右。

失恋以后对待爱情的态度方面, 针对“依然相信爱情, 等待真爱”“不再相信爱情, 看破红尘”“对爱情既憧憬又恐惧”“重拾信心”等选项, 选择“依然相信爱情, 等待真爱”的男生、女生分别占50%、75%。

3. 爱情与学业。

“爱情与学业”的矛盾是校园爱情的难题。调查显示, 认为“爱情不会影响学业”的男生、女生比例分别是78%、80%, 男女生比例相当。问及“如果爱

·24·调研世界2012年第10期

情与学业发生冲突, 你会优先选择什么”时, 70%选择“学业”;75%女生优先选择学业, 男生为65%。

(二) 大学生婚姻观

1. 婚姻意愿及原因。

在看待“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时, 针对“爱情是婚姻的基础, 婚姻是爱情的升华, 没有爱情的婚姻不会长久”“爱情在婚姻里可有可无”“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没有爱情的婚姻照样维系”等选项, 选择“爱情是婚姻的基础, 婚姻可以是爱情的升华, 没有爱情的婚姻不会长久”的男生、女生比例分别是83%、90%。

问及择偶标准与条件时, 排在前3位的是“健康状况”“道德品质”和“爱情深浅”。其他依次是相貌、经济状况、籍贯和职业等。由此可见, 当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与条件日趋理性。

“如果父母反对你的婚恋”, 针对“努力争取父母支持和理解, 爱情更深”“不在乎父母的看法, 爱情丝毫不受影响”“尊重父母意愿, 忍痛割爱”等选项, 选择“努力争取父母支持和理解, 爱情更深”的男生、女生比例分别是79%、80%。13%男生表示不在乎父母的看法。相反, 女生会更在意父母的看法, 17%的女生表示如果父母反对, 会尊重父母意愿, 忍痛割爱。

2. 结婚年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 男性年满22周岁, 女性年满20周岁就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男女生在选择结婚年龄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在选择26~30岁结婚的被调查者中, 女生占80%, 男生59%;选择30岁以上结婚方面男生为30%, 女生为15%, 男生比女生高出15%。而在20~25岁结婚的选择中, 男生占21%, 女生占5%, 男生比例明显超过女生, 超出女生16%。

3. 婚姻忠诚度及婚姻史。

问及“婚姻是否都应从一而终”时, 54%男生、55%女生认为, 婚姻应从一而终;38%男生、40%女生认为, 应“视情况而定”;只有8%男生、5%女生认为, 可不从一而终。

婚外情是婚姻的雷区, 一碰或许就会爆炸。问及“您对‘婚外情’的态度”时, 73%女生表示反对, 而持相同态度男生只有55%。在理解和支持态度选择上, 男生都高于女生。

对于“婚外情对夫妻关系与家庭和谐有何影响”, 认为“违背家庭伦理, 使夫妻关系越来越糟, 导致家庭破碎”的女生占85%, 男生占65%;认为“无关痛痒, 对夫妻关系和家庭和谐无任何影响”的男生比例高出女生11%;认为“符合人性, 使夫妻关系更好”的男生比例高女生9%。

对于“是否介意未来伴侣有婚恋史”, 20%女生选择“介意”, 29%男生选择“介意”;35%女生“不介意”, 44%男生“不介意”;45%女生“视情况而定”, 男生占27%。

对于“是否介意未来伴侣有过性经历”, 20%女生选择“介意”, 36%男生选择“介意”;35%女生“不介意”, 44%男生“不介意”;45%女生“视情况而定”, 男生占20%。

4. 新婚姻观念模式。

随着网络的开放和普及, 许多婚恋新词汇应运而生, 如“毕婚族”、“丁克族”等。对毕婚族“支持”的男生、女生比例分别是14%、13%;对此“理解”的男生占45%, 女生占62%;对此“反对”的男生41%, 多于反对的女生25%。

针对“丁克家庭 (夫妻双方, 无小孩) ”“核心家庭 (父母小孩) ”“扩展家庭 (祖父母, 双方父母, 小孩) ”“主干家庭 (祖父母, 父母, 小孩) ”等婚后家庭模式, 男生选择“核心家庭”的比例高达60%, 女生选择“核心家庭”的比例为53%。选择“丁克家庭”模式的男生占14%, 女生占6%。

(三) 多元社会的爱情观念

1. 在校结婚。

对于“大学生在校结婚”, 表示“可以接受”的男生、女生比例分别是58%、80%;表示“支持”的男生、女生比例分别是26%、15%;表示反对的男生、女生比例分别是16%、5%。

当问及“如果条件成熟, 您认为自己在校期间会结婚吗”, 60%女生“不会”, 46%男生“不会”;选择“会”的女生占10%, 男生占26%, 其余“视情况而定”。

2. 婚前性行为与未婚同居。

在我国, 婚姻是性的合法渠道, 非婚性行为是社会舆论、社会道德所排斥的。5%的女生“支持”婚前性行为, 男生达26%。对“一夜情”表示“理解”的男女生所占比例各为50%;但男生“支持”一夜情的比例有21%, 而女生只有4%。

3. 性爱组合。

在“无性有爱”“有性有爱”“有性无爱”“无性无爱”等性爱组合方式中, 选择最佳组合方式“有性有爱”的男生、女生比例分别高达83%、90%。然而与之矛盾的是, “一夜情”或许就是“有性无爱”, 但52%男生、65%女生对一夜情表示“理解”;表示支持的男生、女生所占比例依次为26%、5%。

4. 对同性恋的看法。

社会大众对同性恋的看法不一, 有些人认为爱情与性别无关, 有些人认为其有悖道德伦理。对此, 大学生的态度比较宽容。60%男生、65%女生对同性恋表示“理解”;10%男生、5%女生“支持”, 30%男生、30%女生表示“反对”。

5. 贞操的重要性。

对于贞操重要性, 20%女生认为“对女性重要, 对男性无所谓”, 持此观点的男生占33%;3%女生认为“对男性重要, 对女生无所谓”, 男生占7%;67%女生、45%男生认为“对男女都重要”;仅10%女生、15%男生认为“对男女都无所谓”。从调查结果来看, 男生对女生的贞操要求高于对自己的要求, 而女生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极力保护自己的同时, 也希望男生自身能有较强的贞操观念。

三、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困惑与影响因素

1.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相对宽松, 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自由性、灵活性增强, 学习压力明显降低, 大学生充满了对爱情的好奇与向往, 渴求了解异性并得到异性的关注, 大学生的婚恋观逐渐形成。整合问卷调查的结果, 可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特点归纳为几点:大学生的婚恋观表现各异, 不同性别、年龄、籍贯、家庭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婚恋观具有一定差异;大学生的婚恋观日趋理性、务实、乐观、成熟;在对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婚姻忠诚度、性爱关系、未婚同居、毕婚族、在校结婚等问题的认知方面, 大

调研世界2012年第10期·25·

学生婚恋观兼具传统型、开放性;大学生对待爱情、婚姻、性的态度日益温和、宽容。

2.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困惑。

大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 生理与心理日渐成熟, 对爱情、婚姻、性充满好奇、憧憬。另一方面, 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 难以深入把握爱情、婚姻、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其婚恋观也存在一些困惑, 如:大学生恋爱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在恋爱危机处理、择偶、婚姻维系等方面的认知与态度中, 大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有待增强;面对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缭乱的外部情色事物的冲击, 大学生的爱情、婚姻认知免疫力有待提升;在处理爱情、婚姻、性等方面的难题时, 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待强化;大学生所掌握的婚恋知识、家庭伦理知识、性健康知识严重匮乏;部分大学生的交际圈子狭窄, 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诱发大学生压抑、内向、封闭、敏感的性格, 导致其情感认知能力脆弱, 婚恋观模糊;部分大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 复杂多变的家庭关系、脆弱的家庭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对爱情与婚姻的认知、态度与期望。

3.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一是个人因素。大学生的个性品质、道德修养、年龄、性别、社会阅历、知识结构、独生子女与否、交际圈子等, 都对大学生的婚恋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是家庭因素。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父母婚姻的好坏程度、父母的婚恋观、家庭和谐度、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频率、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等, 都对大学生的成长及其婚恋观造成极大影响。三是学校因素。大学生的婚恋观受到老师、同学、校园婚恋文化、校园恋爱比率、学校教育方式与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老师的婚恋观、婚姻状态、教育方法等都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四是社会文化因素。婚恋观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 人的社会生活无时无刻不受诸多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在这个方面尤其突出。社会婚恋价值观、社会公德与家庭伦理、新闻传媒、政府文化监管政策、文化娱乐设施、文化消费市场环境等, 都对大学生的婚恋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26·调研世界2012年第10期

四、调适大学生婚恋观的对策

(一) 政府:多措并举, 倡导家庭伦理

1. 加强婚恋观宣传教育。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婚恋文化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 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卫生部门、新闻出版部门、广播电视管理部门等政府机关应把婚恋观教育融化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理性、文明的婚恋观。

2. 加强网络监管, 净化网络氛围。

要规范网络企业进入与退出门槛, 加强日常网络监管, 推行网络实名制, 倡导网络文明。加大对色情网站、黄色网站的综合治理, 推进网络法制建设, 加大网络执法力度, 壮大执法队伍, 健全执法体系, 做到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文明上网。

3. 规范电视文化。

相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同伴影响, 电视媒介以其特定的传播影响力对青少年人生观、婚恋观等诸多方面起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要着力加强对电视节目的监管力度, 尤其要规范相亲类、选秀类、感情类、婚姻类等与婚恋观有关的电视节目, 并对婚恋题材的电视剧、电影、电视广告等严格把关。

(二) 高校:以生为本,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1. 加强婚恋教育, 凸显性教育。

调查显示, 在“高校是否有必要开设婚恋教育, 性教育课程”中9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 同时, 仅22.5%受访者所在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高等学校要重视婚恋观教育, 凸显性教育, 把思想品德修养、婚恋教育与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努力创造条件, 广泛组织开展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课余文体活动, 如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文化艺术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同时, 要鼓励大学生组建篮球社、文学社、排球社、书画社等学生社团。

3. 加强师生互动, 增进师生情谊。

要加强师生互动, 老师应设身处地,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 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 关注学生的日常心理与行为, 了解其兴趣爱好, 和学生打成一片, 及时、有效地为其排忧解难。学生也要增加自己与教师沟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 大学生:端正婚恋动机, 调适婚恋心态

1. 端正婚恋动机。

恋爱动机好坏, 关系到恋爱能否成功, 婚姻能否天长地久, 家庭能否幸福美满。有了良好的恋爱动机, 才能在恋爱过程中使爱情的心理结构逐步形成, 才能建立起经得住一切考验的高洁爱情和稳定婚姻。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良好的情感品质, 端正恋爱动机。

2. 加强道德修养, 增强婚恋责任意识。

道德品质是后天环境教育和自我修养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增强婚恋责任意识, 加强自我教育, 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当代大学生首先要自尊自重, 有所为, 有所不为, 加强道德修养, 增强婚恋责任意识。

3. 理性对待爱情与学业, 以学业为重。

大学生要正确看待爱情, 必须明确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不能本末倒置。当爱情与学业发生矛盾时, 应理智地使爱情服从学业, 保证完成学业。肩负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应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 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使青春更美好, 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四) 家庭:以爱为纽带, 构筑温馨、美满家庭

1. 父母率先垂范, 以爱维系家庭和谐。

父母应该做好典范, 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 树立素质教育理论, 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积极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大学生的恋爱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以爱维系家庭和谐。父母应和睦相处, 互敬互爱。对待孩子要充分尊重, 少命令, 多协商, 让孩子在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父母不应该随意爆粗口, 言行举止都应该礼貌大方。

2. 加强心理沟通与疏导, 以爱弥补代际鸿沟。

交谈是消除代沟、直接有效的沟通方式, 父母应主动创设谈话情境、营造交流氛围, 多与子女以心换心, 并且适当降低对子女的要求。家长应争取给孩子创造宽松和睦的环境, 不能按自己的好恶和标准来评价和要求孩子, 也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在家庭生活中, 家长要学会听取并接纳孩子的意见, 将双方的意见取长补短。父母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 由“权威式”“保姆式”关系变成“朋友式”的关系。父母应尊重子女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 并主动学习、与时俱进, 力求与子女建立共同语言。

参考文献

[1]张旗.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析论[J].安顺学院学报, 2012 (2) :60.

[2]范俊, 庄郁馨, 周春男.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研[J].社会人文, 2011 (5) :35.

[3]叶燕.莫坚义浅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人民论坛, 2010 (11) :15.

上一篇:给九年级优等学生的班主任评语下一篇:高一语文教学方法初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