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歌唱散文诗

2024-07-18

心灵的歌唱散文诗(精选8篇)

心灵的歌唱散文诗 第1篇

心灵的歌唱散文诗

《感谢天地》

感谢你给我的那一段流浪的生活。

感谢你给我留下了许多生命的诺言。

感谢你为我许下的那些人生誓言与目标。

是啊,所有的相思中,在你和我的心灵深处,牢牢地记住了那么一种精神,得失了悲欢所给予的无价之宝,灵魂感叹,永恒了千古绝唱的真善美丑恶,一次次的努力与争取,都得到了兑现。

流水,在我们的心中透明了爱的淳朴。

只好,把一个个为什么刻写在石壁上。

只好,把一个个的是与非塑成了石像。

只好,把一个个的真和假复印天地间。

只好,把一个个的无辜与惆怅赋予心。

(是你对我说:只要我们心中都有爱,天涯何处不芳草?从此,我在那一条十字路口上,默默地等待着你的归来,共同阅读着日记里所留下的那一首首美好诗歌……)

《风流情怀》

……是啊,天地淳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心灵永恒。

真的,有多少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又知多少。

春雨里,淋漓了你和我的思想,裸露的情怀,原始和现代了那一首首生命的乐章,诗情画意,豪迈了那一阵阵的脚步声。

秋水中,丰盈了我和你的梦寐以求,任凭月色和星光在深情地抚摸着最敏感最细微最迷人而又醉人的疼痛,神韵万千。

我们,都在那一片的山野和田园里耕种与收获,一切都是那样的来之不易,却永远着我们的.每一次的艰苦和辛劳……

人生的一切都甚至我们的想象中吗?

生活的酸甜都使我们明白了什么呢?

《心灵禅悟》

是啊,春华秋实。

是的,万类霜天。

是呀,扬鞭跃马。

我站在地平线上,呼唤苦乐,脚踏实地,为我们的真心,而万分的骄傲与荣幸。

就在许多的孤独梦想中,有一种生命的旺盛,有一种青春的力量,真实而强烈了你和我所理解中的伟岸与倩影,携手着最美好的事业,一道走进了开满鲜花的宫殿,瞬间的激动,在你的怀抱里我呢喃着从未有过的那一份份酸甜苦辣涩……

是那张帆影,在我的心目中澎湃。

禅坐在你的梦境,失眠了春秋。

禅坐在你的梦境,感动那片天地。

禅坐在你的梦境,心花怒放了真情。

心灵的歌唱散文诗 第2篇

舞台,可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舞台”既可以是让人站在上面表演的舞台,也可以是人心中的舞台,无需灯光,无需音乐,让心去表演。那么,我的舞台是怎样的呢?对此,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我自己:“你的舞台,纸笔飞扬。”

我心中,两个深紫的幕布之间,有一把锁,只要一点点的灵感和一枝勤快的笔,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打开。进了这个舞台,你就会发现,这里铺着洁白的地板,上面画着一条条“斑马线”,跟本子没有差别。

这时,你就得让心去流浪,随它在地板上留下什么痕迹,都不要管。因为用心写出来的东西,是真实的,是美妙的,是在烦心时写不出来的。我觉得心是非常可爱的,它很诚实。你不用刻意地去夸赞某样事物,如果你心里就认为它好,那赞美的语句会毫不犹豫地流淌出来,流淌在你的笔下。

我最准确地认识我的舞台,那是在一次现场作文比赛。没有妈妈的提醒,没有精心的准备,因为连题目也是刚刚才知道!我只感觉我的心在颤抖,我对自己已没有了信心。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笔,开始颤颤巍巍地写。突然,我的脑海里冒出了一句好词好句,紧接着又是一句……我听见我的心在说:“一个一个来。”于是我开始有条不紊地写。这种状态是我前所未有的,这使我意想不到。

这时,我的耳边没有场内那琐碎的`咳嗽声,也没有了电扇的嗡嗡声,只有我自己的书写的声音,那是我的音乐;窗外那和煦的阳光射了进来,虽不炫目,但很温暖,这是我的灯光。笔依然劳动着,就像话筒,声声不息地传达出我心灵的歌唱。我的舞台,就是这样,纸笔飞扬。

心灵的歌唱散文诗 第3篇

1 语文高效课堂之“活”——“活而不乱”

语文界前辈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 他是会随机应变的, 他的教室里是生气勃勃的。”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 那么, 在种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 它的名字叫做“活”, 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课堂教学应从哪些方面“活”起来呢?

1.1 让师生关系“活”起来

即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双方携起手来, 互相理解, 互相尊重, 密切合作, 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了感情倾向, 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 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韩愈说得好:“亲其师, 方能信其道。”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 教师对学生不热爱, 甚至见到学生就烦, 学生对教师毫无感情, 甚至见了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 双方在思想上首先就不愉快, 还谈什么愉快教学?!

1.2 让课堂气氛“活”起来

高效愉悦教学的最佳效果与良好的课堂气氛分不开。好的课堂气氛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相一致、相协调, 教与学双方的认知、思维活动必须有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应该是既静谧又炽热, 既活泼又紧张的, 既有播种的繁忙, 又有收割的喜悦, 既有在知识的皇宫里舒心的漫步, 又有攻克知识堡垒的激烈的战斗。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 乐而忘返;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 产生一种对崇高、悠扬而心旷神怡的美好境界的向往。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 提倡教师笑进课堂。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 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是创设和谐的、协调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其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满腔热忱来组织教学活动, 做到情绪饱满, 态度端庄、语言亲切, 富有激情, 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说话, 让学生感到听你的课是一种精神享受。再次, 要善于发挥正强化的作用。“正强化”这一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运用表扬、激励、肯定、鼓动等手段发掘一个人的优点使之得到及时巩固、发展, 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教师在语文课上经常使用正强化, 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和愉快的心情, 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

1.3 让教学方法“活”起来

(1)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多媒体教学能以它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 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 充分展示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能有效地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枯澡、乏味,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实践证明, 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尤其是电教媒体, 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它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 使学生的兴趣大增, 有助于实现“轻负高质”和实施高效愉悦教学, 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2) 启发兴趣, 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 通过师生平等交流, 培养独立思考,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 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 角色对换, 提倡“合作”。语文课堂上, 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角色对换, 部分知识、题目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讲, 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 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又可以加强学生记忆, 找出自己知识盲点, 懂得老师讲课的艰辛, 从而尊重老师, 与老师“情同意会”。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 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

此外, 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高效愉悦教学的过程中, 还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向无限的课外活动延伸, 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得到实践上的应用, 使学生更有趣、更有效地学习语文。

语文高效课堂要之“活”, 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参与意识, 使学生全身心投入, 以求效益最大化, 要切忌搞形式。真正的高效课堂还要把下面几点落到“实”处。

2 语文高效课堂之“实”——“实而不死”

2.1 备课应结合“实际”

在备课时, 我们往往面临许多的资料无从取舍。特别是网络技术在学校的运用, 让我们接触到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这些繁杂众多的教育资源中, 我们备课时, 一定要以求“实”的态度去进行选取, 选取那些最适用的, 最能让我们的课堂得心应手的东西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切不可过多过滥地堆砌在我们的备课中。我们应以教材为中心, 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 在反复思考该班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选取合适的辅助手段。如果离开了“实际”, 即使再优秀的教育设施, 再先进的教学手段, 再高超的个人素质, 也不可能真正达到良好课堂教学效果。

2.2 变革教学模式, 让课堂效益“实”起来

激发语文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很多, 总结起来基本理念却是一致的——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一种用预习和自学做支撑构建生本的语文课堂。先学是指学生以自主的方式先自学, 也就是预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学。自学的目标一是完成一些自己能完成的任务, 二是发现自己存在着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样有了反馈, 老师就能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 进一步鼓励学生学有所思, 思有所疑, 疑有所得。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先学后教, 顺学而导”, 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又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3 不片面追求课堂的表面繁荣, 让教学各环节“实”起来

知识如果没有总结、巩固, 最终效益不会太高。所以, 无论课堂如何改革, 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扎实”二字。

首先, 要抓实语文的能力训练过程与评价过程, 读、写、思要全面训练。知识性练习, 应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整个教材的训练要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训练”中得到提高。

其次, 要督促学生尽量当堂完成作业, 教师要做好督查与评价工作。自主不等于不问, 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到及时检查每节课所学的内容, 独立思考, 做到“日日清、周周清”。

2.4 精心设计问题, 使学生思维与情感体验落到“实”处

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 如何科学有效的设计问题, 从而使知识问题化, 问题层次化, 是关系到课堂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 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 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 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5 注重对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实效性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 往往很注重这些方面, 然而在一堂课当中, 并没有注重听说读写的实效, 而只是将这些方面让学生走马观花地粗略地表示一下, 而没真正落到实处。对学生能力培养没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一堂真正有实效性的课, 应引导学生充分研读文本, 让学生在文本中读、悟, 在文本中感受和体会, 教师适当引导, “四两拨千斤”便可培养其相应的能力。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其实是蕴含在课堂教学的点滴之中, 不要断然将其割裂开来。

金笼里自由心灵的歌唱 第4篇

What would happen on Nalan Rongruo’s words, if he was not been shut in the cage, and be set free in the natural world?

题辞: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当我们读到纳兰性德这样的词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最初的感觉似乎颇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或者“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一类词句的雄壮豪放气度。但读到下阕,又完全是另一种情调了: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真是“极缠绵婉约之致”了。同一位词人的同一首词里,呈现这样两种迥异的气韵,不值得奇怪吗?那倒也未必。上引陆游诗的下文不也紧接着就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鬂已先斑”,辛词的歇拍也是“可怜白发生”嘛。

所有这些同一篇作品中出现两种相异乃至相反情致的现象,如果只用一句风格的多样性或者性格组合的两重性来加以概括,当然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从诗人性格与环境的关系性格形成的复杂性和思想感情发展的变异性等多方面来探讨认识这个问题。

本文题辞所引欧阳修的“画眉鸟”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在”与“锁向金笼”两种不同处境中两种迥异心灵感受的体察。要了解纳兰词中的不同情调,先要认识他短促而不平常的境遇。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因避太子讳改名性德,别名容若。(1655-1685)只活了短短30岁。满洲正白旗人。父纳兰明珠,任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性德生长贵族之家,22岁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随后当上了跟自己同样年轻的康熙皇帝的一等侍从。单从仕途来说也可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荣耀之感。倒是因为自己的先祖与爱新觉罗氏的祖先有世仇,使他“惴惴有临履之忧。”加之他“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秉性如此,所以常常“闭门扫轨,萧然若寒素。客或诣者,辄避匿。拥书数千卷,弹琴咏诗,自娱悦而已。”

那么纳兰是否就是一个深度自闭与世隔绝的谦谦君子呢?不然。他性格中也不乏旷达豪放、慷慨热情、广爱交游的一面。徐乾学为他作的墓志铭赞他:“君所交游者,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吴江吴兆骞久徙绝塞,君闻其才名,赎而还之。坎坷失职之士走京师,生馆死殡,于赀财无所计者。”在他三百多首词作中,不少赠友抒怀之作。请以《金缕曲·赠梁汾》为其代表。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已。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梁汾是词人顾贞观的号。顾读此词,题辞:“岁丙辰(1676年),容若年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曲为余题照。”顾比性德大18岁,曾任闲职,因谗去官,在性德家做家庭教师,其身分、地位难与性德相匹,又是忘年交。纳兰词开即交代“德也狂生耳”,并不是自矜狂傲,相反是表示自己性情疏狂,崇尚天真,不拘礼法,用王国维的话叫做“豪杰之士”,借此打消对方与自己结交有攀附之嫌的顾虑。自己的贵族身分不过是“偶然间”碰上,丝毫不足介意。“有酒惟浇赵州土,”表明内心景慕战国时广纳天下贤士的赵平原君。“成生”即成德,自称。“不信道”有“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意思。怕是所谓“缘分”的作用,让我们成了知己。“青眼”句化用杜甫“短歌行”:“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阮籍见俗士对以白眼,只对嵇康好友才青眼相迎。我们青眼相对放声高歌又都年轻。“向尊前,拭尽英雄泪,”把自己和宦途失意的挚友同许为“英雄”,诗人豪壮胸怀可见一斑。至于所拭之泪,既包含了对顾坎坷遭遇的同情,也抒发了自己屈志难伸的遗憾。下阕从安慰对方着手:诬陷贤士是今古小人惯伎,对这些大可“冷笑置之而已。”接着交代自己与顾之间的交情是一诺千金终生同心的,乃至“后生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顾读后深受感动,也写了一首同牌词“酬容若见赠”,中有“不是世人争人欲杀,争(怎)显怜才真意?”“惭愧王孙图报薄,只千金,当洒平生泪。”

顾贞观本人就是一个富于正义感的热血之士,吴兆骞的“金缕曲”,就是脍炙人口的真情之作,纳兰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答应帮忙。经过纳兰多方努力,不避风险,不惜巨资,终于赎回了吴兆骞。(只有这个时候,纳兰才懂得把自己的出身地位只看成一种精神负担,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完全正确吧。)在欢迎吴归来的会上有人赋诗:“廿年词赋穷边志,万里冰霜匹马归。”用余秋雨的话来说:“这万里归来的‘匹马’真把人间友谊的力量载足了。”

前面提到,把纳兰比作一只鸟,他的歌声不是在山野茂林间的自由歌唱。他的歌声之所以哀愁多于欢乐,婉约超过豪放,正因为它是一直被放置在一个华贵精致的金笼里。锦衣玉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旁人眼中也许值得仰慕,而他内心深处不过是“惴惴有临履之忧”,时时像踩在深渊边薄冰上一样小心谨慎。在他给知己朋友写的信里就说得直截了当一些。《寄张修已简》:“又属入值(进宫值班)之期,万不得脱身;中心向往,不可言喻……曩者文酒为欢之事,今只堪梦想耳。”还说:“弟比来事鞍鞯间(出差、护驾出巡),益觉疲顿;发已种种(头发脱少),而执殳如昔。从前壮志,都已隳尽。弟是以甚慕魏公子之饮醇酒近妇人也。”正是这种“不得脱身”,“疲顿”“志尽”,等屈抑、苦闷的心境,严重摧残了词人的健康,导致英风年早逝。在感情生活上的不幸也促成了他的词风从豪放到悲恻方面的转化。他“甚慕”魏信陵君,又岂止是慕信陵君的功业和对这位公子不幸结局的深切同情。性德的朋友当然十分了解他绝不是贪“近妇人”的轻薄之徒。在他灿若流星的短促生命中,20岁时娶卢氏为妻,感情深笃,夫妻恩爱。仅3年卢氏离他而去。虽然续娶官氏,但对前妻的思念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七年都是刻骨不忘的。

按照裴多菲的不等式:自由>爱情>生命,作为所有志士仁人的心灵守则,纳兰词为我们暗示了在自由受禁锢的前提下,对人间至爱倾心相与的不懈追求。

后人对纳兰词的评价一向不低。钱仲联先生给《元明清词鉴赏词典》作序说:“纳兰性德是清代少数民族词人中的佼佼者,向有满洲词人第一之誉。”引周之琦所说:“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残唐坠绪,绝而复续。”又引王国维语:“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在所有对纳兰词的评价中,也有只看见其“哀感顽艳”的一面,而忽视其也有不平之气的另一面,像“婉丽凄清、沉幽骚屑、缠绵沉着、凄淡无聊”一类评语,真是层出不穷。他的诗《咏笼莺》、《拟古》等为我们提出了反证。就在词里,也已如前所述,是有其不泯的慷慨激扬的气质的,这就归结到本文题目所揭示的:纳兰词是被禁锢在金笼里的一颗自由心灵发出的真情歌唱。

用情感去体验,用心灵去歌唱 第5篇

—叙述幼儿园歌唱教学教研活动的感悟

歌唱教学一直是幼儿园进行艺术教育的一种方式。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网络上的流行歌曲很会唱,教材上的歌曲却没有兴趣。我园带着困惑开展了一系列歌唱教学的教研活动,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叙述如下:

一、观摩本园教师研讨课——发现问题

1.活动意图: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对现在的流行歌曲特别感兴趣,而且歌词都记得特别的牢。相反对教材中的很多歌曲表现出兴致缺失。那么,是不是能尝试用流行歌曲的旋律来填词,所以在这个活动中,用《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个流行歌曲的旋律来演绎狼和兔子的故事。

2.课后反思:

(1)幼儿非常喜欢这首歌曲,对歌词的掌握比较快,但在节奏的控制上还比较欠缺,有出现拖音和抢拍的现象。

(2)幼儿在用动作表现的时候,感觉他们放不开,可能是因为老师没有引导好。3.交流互动: 优点 :

(1)选材好。选自流行歌曲的音乐旋律,朗朗上口,小朋友很容易接受。

(2)游戏性浓。以故事为引子,以感情变化为主线,以兔子和狼的情境对话为内容,贯穿整个音乐活动,使整个歌唱过程充满游戏性,趣味性。

(3)自我发挥。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幼儿的自我发挥,让他们自己设计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兔子和老狼,注重幼儿自主想象创造。

不足:

(1)教师在这个活动中过分的强调了动作,反而忽略了其真正的教学任务——歌唱教学。这点,从幼儿一做动作就忘记歌词中就可以看出,其实最后孩子们对歌词是不太熟悉的。

(2)老师没有重视幼儿在歌唱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喊叫哪,节奏的不稳定呀等。这些在幼儿的歌唱教学中应是重要的一部分。

二、邀请省优秀教师来园上示范课——专业引领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邀请了省教坛新秀、杭幼师附属幼儿园的周玲美老师前来我园展示她的一个教学活动:小班歌唱活动《小汽车》。

1.活动意图:小班的孩子对汽车这类的东西总是很感兴趣的,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也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模仿汽车的叫声,还有开车的样子。所以就选择了这么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

2.课后反思:也许是借班,很多歌唱的基础和习惯都不太一样。所以感觉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并不是特别的满意。

3.交流互动: A.教师发言

教师1:要让孩子喜欢唱歌,很重要的条件是他们喜欢歌曲的内容和旋律,如果连我们老师都觉得歌曲歌词生涩,旋律生硬,那又如何能让孩子喜欢唱歌。所以,我认为歌曲的选材是极为重要的。应该选择旋律优美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歌曲。而且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对自己比较熟悉的角色和相关的歌词以及旋律都是比较喜欢的。所以老师应该选择适合该年龄段孩子的歌曲。象周老师的《小汽车》旋律也非常优美,歌词很形象。对小班的孩子来说是特别感兴趣的。

教师2:有很多时候,老师的情绪声音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唱歌的积极性。如果老师能情绪饱满的歌唱,那孩子的积极性也肯定会很高,如果老师自己也有气无力,那又怎么让孩子喜欢这个歌曲呐。

教师3:我倒觉得我们可以在形式上多考虑考虑。因为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当你面对同样的一首歌曲的时候,你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和单一的歌唱方法,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比如:分角色或者轮唱。

B.优秀教师谈经验感悟(周玲美): 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感悟:

a.选材。我们要学会对教材进行分析和理解。你拿到的教材是否适合本年龄段的孩子,它的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易点又在哪里?这首歌曲的价值是什么?是否有拓展的空间?就象我今天所选的《小汽车》,它的难点就在于小班孩子对“衣裳”这个词的经验不足,而且这句“大红衣裳亮眼睛会呀会唱歌”旋律有点长。它的易点在于歌曲的旋律轻快。我在处理这首歌曲的时候,关键是抓住了孩子愉快、轻松的情绪体验。如节奏的加入,可以使活动更加丰富不枯燥。b.教师的组织形式。选择孩子最喜欢的形式:游戏。在游戏的情境中参与会让孩子更加投入。在今天的这个活动中我有一个被动的游戏:观看小兔去做客,用这个来熟悉歌曲。有一个主动的参与,让孩子扮演小汽车,参与歌唱。始终让他们处于汽车这个情境中。

c.教师的引导。(1)自身要喜欢这个歌曲,要把自己的情绪、情感表现出来,以自身情感去感染幼儿。(2)师幼之间的一些互动,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氛围。

C、你问我答

问题1:周老师,你觉得在歌唱教学中,是否有创编动作的必要吗?

周玲美: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歌唱活动,是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作创编的,因为动作只是歌唱的一个辅助。而且作为歌唱活动的创编,也不应该只限于动作,还可以有人物、语气词等。如《买菜》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创编人物,“我和妈妈”“我和爸爸”,创编菜名,创编菜的表现等。《办家家》我在教学的时候创编了语气词“小菜炒好了呀!哇!”“味道好极了呀!啧啧”。歌唱活动中的动作应该是幼儿随意性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的。

问题2: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声音的处理?

周玲美:在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喊大叫的孩子。那么老师可以事先进行两种声音的范唱,让他们有一种好听和难听的对比。有亲身的感受。当然,有很重要的一条是老师自身的声音要轻柔。

三、聘请幼教专家进行当堂点评——名师诊断

由浙师大杭幼师的王春燕博士点评:我们老师刚才就音乐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作为一次园本教研,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氛围非常好,给了老师很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就此次教研活动,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材的设计和处理

1.主题思想、教育意义的理解。素材是健康的,幼儿喜欢的,能带来愉快情绪的,有反应幼儿生活经验的,有助于幼儿理解的。如《对面的兔子看过来》。它是流行歌曲的翻唱,是幼儿所喜欢的,所以孩子很喜欢。同时它的里面包含了一种情感的培养,弘扬了一种善良互助的的情感。

2.关注歌曲的基本情绪。对幼儿来说应该是欢快的、轻松的。3.关注歌曲的节奏和节拍。曲调是否优美、流畅。节拍是否平稳的。4.教师本身的状态。投入的程度,情绪的感染等。

(二)活动中问题的解决 1.喊叫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声音唱歌。同时老师的范唱是极为重要的,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幼儿。

2.唱与不会唱。今天的两个活动都存在这个问题。小朋友不太会唱歌,第一个活动,老师从头到尾都在唱,如果老师不唱会怎么样?事实上,有部分小朋友在老师停唱的那点时间里,就把歌词唱错了;第二个活动也一样。为什么小朋友不太会?我觉得一个旋律有点难,另外的是玩具的出现,打乱了他们学习的思维。所以我倒觉得,教师应该更注重设计一些能突出歌词的辅助活动。

四、总结教研活动的发展轨迹——实践感悟:

歌唱活动是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歌唱的过程中,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能得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歌唱教学也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种有效的、简便的、被广泛运用的手段。思其怎样让孩子喜欢唱歌,我们教师不妨从以下方面着手考虑。

(一)选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1.生理特征:首先要分析所选的歌曲是否适应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是否过于简单,是否超越了这个年纪所能理解的范围。其次考虑歌曲的曲调、节奏,分析歌曲的歌词、音域、节奏。歌词过于拗口,音域跳跃过大,节奏过强过于复杂,都会影响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

2.心理特征:考虑所选的歌曲内容是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再现,是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的歌曲。

(二)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1.以故事激发幼儿歌唱兴趣

一首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个优美的故事,一幅美妙的图画。教师可以在引入歌曲的的方法上,采取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激发他们更乐意用歌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图文结合记忆歌词

幼儿对图画的理解和记忆总是优越于对文字的记忆。我们教师不妨把歌词图画化。把歌词蕴涵在一幅幅的图画中。如歌曲《小鸟落落》教师就画了以下这样的图画。

,请

窝。

这 里 的 风 景 很 美,有

水。

可想而知,在这幅图的帮助下,幼儿学唱的兴致格外高涨,也学的特别快。

3.以游戏贯连整个歌唱过程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最乐意参加的一种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会不知不觉地掌握歌词,学会歌曲。如:小班音乐活动《小汽车》,教师就抓住了幼儿这一特点,在模仿小司机开车的游戏中,愉快地学唱歌曲。

(三)教学方法要多元化

单一的集体唱,跟唱,一遍一遍的唱,都容易造成幼儿对歌曲的厌倦。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歌唱。

1.轮唱。男女小朋友的轮唱,分句的轮唱。

2.分角色唱。这对于有情景性的,有明显角色区分的歌曲尤其适合。如《小花猫和灰老鼠》。

3.填空式唱法。

(1)歌词填空。如《办家家》教师可以唱歌唱部分,由幼儿填上“炒小菜炒小菜„„”对白部分,然后调换,由幼儿唱歌,教师念对白。以增加歌唱的乐趣。

(2)节奏填空。把空出来的歌词以节奏的形式敲打出来。如《小青蛙回家》“一只小青蛙呀,要呀要回家,蹦蹦XX,蹦蹦蹦XXX。”教师可以建议幼儿采用敲打不同的身体部分,变化不同的节奏。如此幼儿会保持相当高的学习兴趣。

(四)歌唱教学还要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歌唱时的情绪情感的表现是歌唱活动中的灵魂,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幼儿内在情感的培养,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中所蕴涵的情感,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愉悦的、和谐的态度。所以教师本身对歌曲的理解,对歌曲的表现将直接影响着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对于小年龄的幼儿,教师的表现应以夸张、明显为主。对于大班的孩子,教师则可以理性一些。但总体来说,教师在歌唱活动中的态度应该是亲切自然的,以轻唱的方法会更好。

经过这次全面的系统的歌唱活动的研讨后,我们老师都深有感触:在接下来的常规教研中,听到的不再是满口的抱怨声,更多的是她们在交流:今天我采用了什么样的方式,小朋友感觉都很快乐,而且学的也特快;今天的这首歌曲旋律还是比较优美的,但是歌词比较难懂,我尝试把歌词改动了一些效果也挺不错„„

快乐是相互的,快乐也是需要创造的。就让我们带着孩子,用心去聆听,用情感去体验,用快乐去歌唱。

附教案1:

大班歌唱活动:对面的兔子看过来

执教;五爱幼儿园 董晓芙 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幽默、轻松的气氛,并喜欢用歌声和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准备:

兔子和狼的图片若干。过程:

1、开始部分,发声练习。

(1)、教师讲故事,引出狼和兔子的对话。(2)、幼儿练习念歌词。

2、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一次,提问听了歌曲的感受。(2)、幼儿分别练习狼的歌曲和兔子的歌曲。(3)、完整跟唱歌曲一次,进行难点练习。(4)、完整演唱歌曲。(5)、分角色演唱歌曲。

3、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1)、男女分角色自由律动。(2)、幼儿创编“可爱”这个造型。(3)、幼儿面对面进行表演,结束。

教案2:

小班歌唱活动:小汽车

执教:浙师大杭幼师附属幼儿园玲美

目标:

1、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唱歌。

2、能大胆的表现自己。准备:

自制的玩具小汽车一辆。小狗、小鸭绒毛玩具等各一

周 过程:

一、情景演示

教师先出示小汽车,一起欣赏,说出小汽车的特点:大红衣裳、亮眼睛。(有助于理解歌词)

情景演示:森林幼儿园春游,帮助幼儿理解交通规则:绿灯行,红灯停。

二、师生一起歌唱《小汽车》

教师弹琴,幼儿清唱。教师指出歌唱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花的歌唱抒情散文 第6篇

在我的一生中,究竟看过多少花开花落的过程?自己已经说不清了,也记不清了。我一直在温饱中挣扎和徘徊,但对未来美好的渴望从没有停止过。早些时候,曾读过英国一句谚语:“心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爱的地方。”在逐渐习惯了风餐露宿,寄人篱下的生活以后,我听到窗外一朵野腊梅盛开的声音,幸福的花苞盈满了全部的展望。我一直把这种声音喻作一种歌唱,而这种歌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抹杀地理学上的概念,可以让我接近这平静的村庄,接近朴实的家园。

有一种歌唱注定是永恒的。多年以来,我的泪水一直汪在眼眶里,我总在一种记忆和聆听之间,嗅到野腊梅的清香,听到一种更为持久的歌唱。想想自己的一生,曾经越过千里的逝水,曾经越过万里的`忘川,但始终也无法逃脱一种命若琴弦的怀念。或许是因为我来自土地,便继承了土地所有的秉赋,于是在西北大地,在清风朗月中,我沉静着,聆听一朵腊梅花开的歌唱,这种需要心灵才能聆听的歌唱,只有一个人能够听懂,而这个人分明就是我。

花开的过程,是一种缓慢的过程。我用打量人的目光注视着那朵野腊梅,时间在过往中推移着,我没有出声,我怀着宗教的神秘不可言说。我关上抽屉,走出带有暗锁的房间,我聆听一朵花的歌唱。多少童年的梦想,多少被母亲熏及的肉香,在这里一一返回。我仿佛找到地久天长的相互抚摩。我发现,一个人站在旷野,聆听一朵野腊梅的歌唱,原来是幸福的,复杂的,连绵的,甚至悲喜交加。

我可以卸下我的怀念,在西北迷醉的天空下,我静静地坐了下来,我希望我是一个羔羊般的孩子,接近天生丽质的野腊梅,接近一种无忧无虑的歌唱,接纳阳光母亲的亲吻,抚摸。一剪独舞的梅花,燃红了我的眼睛,液态的火焰,带给我的感受是深刻而温暖的。我知道,纵使我是一粒尘埃,纵使我一无所有,只要我听到野腊梅的歌唱,我便会拥有爱,我的内心,除了爱,也只有爱了。

我们嘶哑歌唱的网络散文 第7篇

生活中有很多事都是这样的措手不及。在一次夜晚聊天中,朋友无意就说出他已和女友分手许久,我震惊不已。朋友是个很踏实上进的男孩子,很低调很安静。在他的身上往往能够看到一种深刻沉默和力量。他的女友是他的高中同学,女孩子个子瘦瘦小小的,有双很灵动的眼眸。朋友常说,只要她看着他的眼睛,估计他什么都愿意去做。很难想象,这样的话有一天真的会从他的口中说出。事实上,自从他遇上了她,他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他了。他在网上和我说,麦子啊,我经常不懂你们女生,怎么可以那么心狠,说分手就分手,一点挽回的余地都没有。我也很讶异,因为朋友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很厉害的.人,当初他喜欢上她,我们也惊讶不已。我知道朋友只是需要一个倾听者,我没回复,他又自顾自的往下说,当初明明是她先追我的,为什么她突然就不喜欢我了。我默然,心想是不是她发现他并不是她心目中所想要的那个他了呢。朋友继续絮叨,我真的很喜欢她,为什么她不给我挽回的余地呢,为什么我突然间就联系不上她了呢,为什么呢,为什么……朋友就像喝醉了一样,不停地回复为什么这三个字。我也觉得他醉了。终于,他稍稍冷静了一下,我回复他,我给你打个电话吧。他说,好。

电话接通,一两分钟的空白,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突然间听到他的哭声,低低的,一声一声,突然间抽泣的声音变大了,演变成了嚎啕大哭。一向从来不说脏话的朋友,一句又一句的“SHIT”,止也止不住。这次,我知道,他真的难过极了。我听着他的声音,自己也忍不住的难过,我难过的是无能为力。那一刻,我真的内心愤恨不已,很讨厌为什么平时那么能侃的自己现在不能安慰安慰他。朋友真的是个很不错的男孩子,但是他只是对朋友不错。朋友发泄完情绪,开始平实叙述他的事情。我才知道,原来事情是这样啊。

朋友对女友的确很关心,但也仅限于对她学业上的关心,他和她约定好了要上同一所大学,他一直很努力很努力,女孩子的成绩要比他差一点,他总是催促着女孩子努力学习。后来,女孩子遇到了一个很好的男闺蜜,他视而不见,因为是她追的他,他知道以及笃定她喜欢他。慢慢地,事情就变成了如今的模样。她提出和他分手,他痛苦不已。我不知道是不是她移情别恋,或者说不能忍受他对她的不在意。但我知道,他和她的确都没有到达某种层次的喜欢。她若真正的喜欢他,不会想到用旁人来刺激他,只会默默地保持好一定的距离。他若真正的喜欢她,他会留意她的一切信息,不会说除了她的手机、微信、QQ号以外都不知道。我知道朋友的伤心难过的确有喜欢的成分,毕竟3年多的感情就放在那里并不能轻易抹杀,但谁又能说或许他是不甘心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朋友的确是认为自己比女友更优秀的,事实的确也如此,所以在她和他分手的时候,他是如此错愕以至于不能接受。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默默和曾经亲近的人渐行渐远,有些时候甚至不知道明白的原因。可事情已经发生了,最重要的事不是去挽回,也不是去纠结事情为什么发生的原因,而是要勇敢的接受,然后整理心情去迎接下一个更好的拥抱。我们或许害怕付出,害怕受到伤害,但不付出哪里会来收获呢?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故事听听就好,可不能当真呢。

心灵的歌唱散文诗 第8篇

一、“真实”是散文创作的灵魂

在散文创作中是否可以进行虚构和想象?这是长期以来在散文研究中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 作为文学体裁, 如同小说、戏剧、诗歌一样, 散文创作应该也可以运用虚构和想象, 不能也不应该苛求散文创作确保绝对的客观真实。想象和虚构的主旨在于作家主体创造合乎人物性格和环境逻辑的艺术典型。回想1949-1976年“二十七年”的散文创作, 革命浪漫主义年代, 它的散文观正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和虚构的基础上。那个年代中, 作家主体“自我”几乎丧失殆尽, 在“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创作主旨下, 散文创作的“真实”则不复存在。政治+诗意的意境成为时代的特征, 而意境的形成也有着固定的模式, 它建立在艺术想象和虚构的基础之上。杨朔散文刻意寻求“意境”, 精心谋篇布局, 《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等那一篇篇经过精雕细刻的散文, 因为摒弃了作为散文灵魂的“真实”, 因此并未给读者带来心灵的启迪和享受。不论是刘白羽刻意歌颂的“英雄时代的英雄生活”, 还是秦牧、杨朔赋法用典、精心谋篇布局的时代佳作, 当散文创作离开了真实的土壤, 散文这种文学体裁就失去了其必要的存在价值。

笔者认为, “真实”是散文创作的灵魂, 也是散文这种文学体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而长期存在的理由。散文有其自身所揭示生活意义、表现人类情感的特殊方式, 它不需要引进其他文学体裁中高度运用“虚构和想象”来提升作品内涵的技法。散文不需要表白和口号, 不需要宏大叙事和政治视野, 它直指我们的内心, 是心灵史更是情感史, 它所散发出的是作者主体的人格、品位和精神向度。

二、“真情”是散文精神的核心

在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文本创作中, 作者可以超然物外以旁观者的身份, 冷静、客观地塑造人物形象, 刻意营构作品结构、安排曲折离奇的情节, 将自己的主旨呈现给读者和观众。而散文创作的灵魂是“真实”, 从这个角度出发, 作者主体的情思和意绪也就必须建立在“真情”的基础之上。也即散文创作直指我们的内心, 它是创业者个体意识领域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表达和再现。因此, 真情是散文精神的核心。

散文一向被看做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的透视镜, 因为散文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吟唱, 是主体人格的一种最真挚的表达方式。在散文中作家主体人格的体现最明显。作品的真诚与虚浮、轻浅与深邃、炽热与冰冷, 都是作者“自我”的真实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说, 散文直接展现的是作者的思想情绪和人格精神。我们从不同的作家作品中, 能够比小说更直接更清楚地感受到他们各自不同的“自我”。透过散文的字里行间, 一方面是创作者在沉重的现实生活中卸下面具真实自由表达自我的那种轻松与愉悦, 另一方面是读者怀着平实的心境阅读文字、体会作者感悟、获得与创作者共鸣的那种深切感动。作家、作品、读者、世界, 通过散文的方式联结起来, 而联结的那根丝带, 便是真心、真情与真义。杨绛的散文之所以打动人心吸引读者, 不仅因为她机敏睿智、通脱达观的人生态度, 更重要的是她将发自心底的“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对《回忆我的父亲》《记杨必》《记傅雷》《怀念石华父》《纪念温德先生》等文章, 杨绛说:“怀念的人, 从极亲到极疏;追忆的事, 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无论何种, 她都能舍大取小, 以温情的细节结构篇章, 既无阿谀溢美之词, 也无辛辣尖刻之语, 文风朴实、真诚, 远离功名利禄之心。写自家亲人的散文因为爱之深、感之切而尽情尽兴。父亲的严厉而温情, 母亲的温良和慈爱, 都让读者心中泛起股股暖流。怀着真情真爱的杨绛, 在她的眼中, 在她的笔下,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那么生动、丰富、充满了真情真趣, 从而打动了我们的内心。正如朱自清主张散文“意在表现自己”, 崇尚写“独到的秘密”。书写人的真性情, 抒发人的真性情, 虚内化外的自由表达精神, 由远及近, 由世界转向人的内心, 反映“本我”、“真我”、“自我”, 真正表达了文学是人学的源头。

三、“真义”是散文内在延伸的高度

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 散文的意义不仅只是创作者的自怜自唱, 真正艺术中的自我主体也并非完全孤立, 而是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种联系之中。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所说:“作为一个人, 他可以有一定的心情、意志和个人目的, 可是作为一个艺术家, 他是一个更高意义上的人——他是一个‘集体的人’, 一个具有人类无意识心理生活并使之具体化的人。”荣格所言旨在告诉我们, 创作者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不仅表达了自我的情感和思绪, 更重要的是文学作品中的“自我”不是脱离社会的个人存在, 而是带有集体性、时代性、社会性, 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从作家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情感。散文是作家主体人格呈现的最真实的表达方式, 通过散文作品, 作家会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体会, 以自己的语言和文本方式表达和呈现给读者,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他的内心秘密不仅只是他个人, 而更多的也表达了读者的内心, 唤起大家心灵深处的共鸣。个人认为, 这种共鸣, 便是散文内在延伸的高度, 是散文作品最终的指向意义和价值所在。

上世纪九十年代当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时, 伴随而来的是文学界出现的以女性散文、学者散文和思想随笔等形成的“散文热潮”。形成这一热潮并非偶然因素, 社会变革的浪潮为人们带来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 也引发了人们的内心的失落与痛楚。惶惑中的人们在物质世界的极大冲击下, 对新的人生道路的迷惘, 对自身前途的惆怅以及内心的极度失落, 都需要寻求一种前行的力量, 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而散文这种不涉及到塑造各种典型人物、没有更多的宏观叙事、不重点突出地反映社会变革, 不会提出并解决社会问题、没有主旋律等独特的文体, 便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读者对散文和随笔的关注, 旨在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 获得心灵的共鸣。与此同时, 我们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 散文作家对于个体人生重大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增加了散文这种文体所表现出的深度、广度与厚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便是这类作品, 它更多地体现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作者通过千百次的反思与追问, 苦苦思索并最终接受了生命残缺的事实, 理解了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 还理解了宇宙的浩渺、博大以及生命的坚韧与永恒。对其个人的意义在于“悟出了生命的重量, 在与心魂的对话中实现了自我的救赎”, 对于作为文体的“散文”来说, 无疑是观照心灵、抒写生命体验的范本。在无可逆转的命运面前, 我们只能积极“突围”而不是仓惶“逃遁”, 这是史铁生自己以及读者所体会出的人生真“义”, 通过《我与地坛》, 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濒于崩溃而顽强自救的灵魂, 而且更深切地感受和体会到了人生的悲怆和无奈。至此, 散文也因为真正深入到了人的内心, 表现了最隐秘最坦诚最真挚的思想和情感, 而变得无比厚重了。

今天, 散文的文学地位和社会意义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散文创作对客观生活的真实反映, 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自然、多样地通过真实的生活形象揭示真理, 担负起了过去只有小说才能担负的深刻表现社会、时代与人生的重担。真实、真情、真义, 这是我所认识和体会的散文创作的三个最基本的原则, 也是今后我将努力实践的三条准则。

摘要:文章从“真实、真情、真义”三个层面, 分别阐释了作者对散文创作的自我诠释, “真实”是散文创作的灵魂, “真情”是散文精神的核心, “真义”是散文内在延伸的高度, 是散文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上一篇:中国结反思下一篇:解读美国硅谷地区高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