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理论

2024-06-26

知识管理的理论(精选6篇)

知识管理的理论 第1篇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

摘要: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理论主线;现代化建设;民生;发展

任何一个成熟的理论学科,都有自己学科的理论主线。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关于剩余价值规律的阐释;国际贸易学的理论主线是关于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主义的分析;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理论主线则是关于对计划与市场及其关系的说明等。研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从主体看,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管理思想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内涵与体现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目的是研究现有条件下,如何合理配置组织的人、财、物等因素,以提高生产力水平。现代意义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年轻学科的勃勃向上。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通过对1980年前管理学领域的经典主张与重要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出了现代管理学的主要流派,即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

所谓现代管理理论,是继美国管理学家泰勒的规范管理理论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学科群,包括宏观方面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管理理论,中观方面的行业、系统、区域等管理理论,微观方面的组织、企业、学校、家庭等管理理论以及专业性的管理理论,例如工商、行政、财政、金融、市场、人力资源、风险危机、资源环境管理及领导科学等内容,企图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前,构建一个具有自适应力的理论体系。

以往管理学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重视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职能,强调效率并追求绩效;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现代管理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认为管理应当以人为本,强调权变管理是两个或更多可变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更侧重于应用并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以往管理学则认为组织的要素只包括人,忽视物和其他要素,过于强调规范、经验、条文而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性化的理论体系。

虽然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容庞大,而且各学说的内容与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组织、管理方式及运行模式,集中于效率与效益的获取。换一个角度考虑,也可以更加抽象地将现代管理学的研究概括为以下方面:

首先是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生产力与组织诸要素的关系相适应,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与利用生产要素的作用,从而将组织的生产要素有效、最大转化为实质性的需求均衡与社会效益;

其次是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合理设定组织制度,协调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与环境及其他相关者之间关系,促进组织以及组织与外部的和谐,调动与激发组织及其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再次是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行为与法律、政治、经济、道德等组织外部环境相适应,保证组织活动的合法、合理、合情。

可见,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实际上是组织内、外各类资源的分配以及各种关系的调节,归根结底就是配置与协调。

然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管理理论的“配置与协调”,而是必须体现与中国的国情基础相联系的必然与特征。既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管理实践为基础,其理论主线必然是符合中国特色管理实践的逻辑归结,与中国国情相一致,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一致,与民族复兴相一致,与实现富裕与文明相一致,走向民富国强。那么,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百多年来对于民富国强的渴望与追求!问题是,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一直是相对贫穷与落后,要打破贫穷现状实现民富愿景,就必须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要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强盛,就必须科学解决发展问题。民富是国强之本,民富才可能实现团结稳定,进而增强国家对外的整体实力,达到国强的效果。于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配置与协调”具体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就可以进一步概括为“民生与发展”了。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民生问题其实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吃穿住行用、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方面。发展问题就是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的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方式与过程。因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离不开民生与发展,民生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引领与指导。

回顾一下旧中国民贫国弱的屈辱和历史先哲的明鉴,有助于问题的认识。清朝末年,由于满清政府的腐化和列强的经济、政治侵凌,内忧外患、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为解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经济困境,孙中山响亮提出了民生问题,以此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重心和中心。他认为:民生为社会进化的重心,社会进化为历史的重心,归结到历史的重心是民生;民生问题才可以说是社会的源动力;要把历史上的政治和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以民生为社会的中心。

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呢?这就是发展,核心是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配合民生的价值取向,通过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相互配合增进下的动态变迁过程,对内提供国民机会使之提高并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能力,对外则促进国家永久适存于世界。孙中山民生与发展思想的整体目标是:民族、民权、民生;立国、建国、大同。只有民生,只有发展,只有复兴,只有自强,才能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历史条件及国际形势下,只有解决好民生与发展问题,实现民富国强,才是中华民族的唯一生路!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现代社会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任务是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与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现代化;具体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市场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缩小国民间差距及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尽快走到世界经济的前列。

以上内容无一不与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及社会生产的现代化、社会化密切相关。前者即为民生问题,后者就是发展问题。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本身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可见,“民生”蕴含于“发展”之中,而“发展”的道理及其精髓体现在“民生”之中。

民生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民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与利益问题,以富民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富强。第二,民生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走向文明与富强。第三,民生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基本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国。此外,民生还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富裕、健康、公平、正义、法治、和谐、安居乐业、富裕文明历来都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和期盼。可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与民生密切相关,民生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同时又是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要求与平台。民生范畴作为现代管理的中国式表达方式,既体现了现代管理活动与行为的本质内容,又彰显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发展”则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指变化的趋势与不断扩大的过程。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早期“发展”的主流思想是强调资本积累、计划性与工业化的重要性,倡导双元经济并存,注重结构主义分析,主张进口替代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后来关于“发展”的研究出现了若干明显的新趋势,主要是更多地采用了经验分析的`方法,注重实践,关注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进一步强调增长和发展的目标,研究的内容趋于具体化、国别化。

这种趋势,实际上与确定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是基本吻合的。管理学的发展则主要是指人的发展,具体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的和谐,包括生产进步、技术创新、人员结构调整以及规模性扩大、管理制度创新等,从而为社会及其基础形态、组织进步创造与提供有利的物质与文化条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包容的和谐发展;是既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谋求自身发展维护世界稳定的和平发展。可见,科学发展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实现形式,而且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路径与手段。

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意义在于: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本质追求;

第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第三,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统领国家各项工作的总方针。

总之,发展不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现代管理活动、过程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与手段。没有发展,管理就失去了意义;同样,没有管理,发展就是盲目与混乱的。

综上,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与归宿是民生,方式与过程是发展;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节点与关键词,故而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必不可少的理论主线。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才能实现发展,达成民富国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目的。

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研究的必要性

客观地看,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与中华民族近现代所追求的民富国强的伟大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要强调的是,不仅民富是国强之本,而且民是国的组成部分,肯定人、重视人,求发展、重民生是现代管理理论所认同的普适理念。为了实现民富国强的伟大振兴,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升,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就必须立足国情,放眼未来,客观、科学概括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

(一)理论主线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地位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辛亥革命以来在中国国情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学习并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的经验与理论,以追求和实现现代化为主题的现代管理理论体系。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以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管理理论,因此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现代化,西方管理理论中国化,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实践理论化及管理经验系统化是必然的。研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并根据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与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性而有所创新,是我国管理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探讨中国现代化管理理论的主线问题,从实践与主体看,侧重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民经济虽然有了巨大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与社会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不能不围绕着如何从理论上说明这一矛盾的理论路径、模式、程序、方法等诸方面展开,所涉及的一系列方面与问题必然是研究这一主要矛盾的理论延伸或深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正是为了阐释实现民富国强这一民族夙愿而进行的,其意义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

首先,准确概括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加深对该学科的认知。对于学科的理论主线概括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该学科内容的研究到位、深刻、科学与否。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准确概括其理论主线尤为重要。

其次,正确把握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明确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各学科的理论主线在学科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认识并把握这个大前提,对于推进学科研究以及逻辑结构,内容梳理才会更加客观、严密、公允,重点与要点才会更加突出。

再次,明确规范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掌控该学科的全面性。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必须避免主观性、片面性与僵化性。这些情况的出现,不能说与学科理论主线的归纳不明确、不规范无关。一般而言,学科的理论主线贯穿该学科的全内容、全过程。全面认识学科知识,深刻把握学科过程,重要方法是认识并抓住理论主线与重点,只有提纲挈领,才能纲举目张。

(二)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关键内容

民生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收入、教育、医疗、社保、住房问题,还包括反腐倡廉、政治文明、社会稳定、文化建设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当然,收入是保障民生最主要的物质手段,但只是整个民生问题中的浅层或表层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眼光不能仅仅盯在收入分配上,要统筹兼顾,全面解决,包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及住有所居等基本民生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无不与现代管理理论密切相关。

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和满足自身利益的基本活动与过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发展的系统机理、构成及其内在联系,解决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从而推进全面、协调、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就在于要增强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合理配置,统筹兼顾,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切实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和落后状况,实现民富国强。

(三)民生与发展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考虑,一方面,富民强国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已经明确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只有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稳定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和谐和稳定,从而体现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必要性。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必要内容,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起着衔接和支撑作用,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任务及目标考虑,其基本任务是总结规律、提高效率、促进发展、服务社会。为达到“总结规律”的学科目标,就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平台解决好民生需求和科学发展问题,切实强化该理论的基础性研究。与此同时,民生问题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问题是改善民生的同时需要快速反应的必然要求,必须与民生同步,是贯穿于整个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考虑,民生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并深化认识;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把民生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制,不仅是建设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民生与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相互制约与促进,贯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始终。

三、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研究的意义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首先是在关注民生与发展问题的同时推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首先,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对象、任务、方法和研究特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逻辑与构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国情基础与理论创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分期与发展阶段;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与重要原则;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与理论主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特征与学科特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与重要里程碑,等等。这些内容无一不与民生与发展问题相关联。在中国,离开了民生与发展,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就难以阐释清楚。

其次,应当明确,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其实也是民生与发展问题的不同理论形态或阐释方式,只不过是角度、层面、重点、表述有所不同罢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对于民生与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是在一般的普通背景下进行的,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整体条件下进行的,综合了新中国发展的多重矛盾,在整体考察上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具体问题上具有层次渐进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置放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之上,才能确立学科地位,打通学科命脉。

理论主线是学科建设的命脉,是理论研究的基轴与核心。抓住并突出理论主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才会得到实质性与快速性的发展。

(一)概括这一“理论主线”是推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民生与发展既是中国现代管理活动与过程中的重点与关键,又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客观存在,概括这一理论主线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任务。保障民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要以改善民生作为基础。民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发展亦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二者是与中国国情相一致,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一致,与民族复兴相一致,同时也与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是从中国式的现代管理中总结出来的重要基本理念。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必当概括并总结这一全新理念,使之上升为理论形态。

(二)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有助于系统地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精神,认识其理论内容是民生与发展的不同理论形态;有助于把握现实管理实践中丰富的民生与发展的内容和创新理念,从而揭示我国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先进思想和主旨精神;有助于客观把握学科命脉,持续推进学科建设,从而避免在学科研究过程中出现迷失与彷徨。

(三)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总结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一门正在创建中的崭新学科,其研究既包括对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考察,科学获取有利于中国特色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相关内容,也包括探索尚未被研究而又必然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和科学吸收,还包括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客观地规范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框架、范畴及体系。如此等等的一系列内容特征、研究特征、学科特征都与理论主线的研究分不开,并依赖于理论主线研究的深化与升华。

(四)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实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创新

认识并抓住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研究总结现代管理理论中国化的经验教训,系统化中国现代管理活动的经验,有助于推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进步、创新、完善。创建新学科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为明确发展方向作出理论指导。因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在其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激发理论的“火花”,从而减少或避免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曲折性、风险性,增强针对性、自觉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毅武.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逻辑要求[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6).

[2]王毅武.现代管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知识管理的理论 第2篇

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2、党员的八项义务是什么?

3、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什么?

二、论述题。

1、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后,你有何体会?

知识管理的理论 第3篇

从名词解释的角度说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 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使别人和自己共同来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如何能快速准确地达到我们既定的目标, 我们应当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一种巧妙而有效的手段, 而激励就是在现实的管理过程中, 通过某些刺激使人发奋起来, 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 从诱因和强化的角度, 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转化为内部心理的动力, 从而增强或减弱人的意志和行为, 来达到实现目标的目的。

一、激励的作用和意义

职业倦怠是指当人们因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强等工作本身所导致的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的过度要求, 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精力枯竭、筋疲力尽。所以适当的激励就能起到关键作用, 让我们在完成任务时事半功倍, 它所起的作用和使用的意义就不言自明了。

第一, 可以挖掘人员的内在潜力。激励就是创设满足各种需要的条件, 激发团体的动力, 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手段。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激励, 就是使其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 并引导被管理者积极地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式行动, 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

第二, 可以吸引组织所需的人才, 并保持组织人员的稳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智力劳动的作用日益显著, 组织内所拥有的各种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组织作用的发挥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管理者有效地运用各种激励方法, 也可以消除不满情绪, 增加其安全感、满意感, 增强组织的吸引力, 保持组织内精英人才的稳定性。

第三, 可以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任何一个团队中每个人的表现都有好、中、差之分, 对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 可以使先进的人受到鼓励, 继续保持其积极行为, 也可以使表现一般和较差的人受到鞭策,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激励的方法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为维持人们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求, 即为求生的本能, 而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发展的机会等高层需求才属于激励因素。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 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 量才录用, 注意对人员进行精神鼓励, 给所属人员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就是通过满足员工较高层次的需求, 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因而具有显著而有效的激励作用。下面通过以下十种激励方法来阐述激励的方法:

一是目标激励:目标激励, 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 诱发人的动机, 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二是责任激励:所谓责任激励, 就是让每个人认识并担负起他应负的责任, 激发其为所承担的任务而献身的精神、满足其成就感。三是工作激励:工作激励是一种直接激励, 就是让工作过程本身使人感到有兴趣、有吸引力, 从而调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晋升激励:晋升激励就是将表现好、素质高的员工提拔到高一级的岗位上去, 以进一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五是强化激励:所谓强化激励, 是指对人们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 使之巩固和发扬光大, 或者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 使之减弱和消退的过程。前者称为正强化, 后者称为负强化。六是参与激励:现代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 创造和提供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七是尊重激励:一个企业的发展基石是对员工个性的尊重和对员工能力真诚、坚定的信任。只有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 才能够激发员工的能动性。“尊重人是企业的成功之道”。八是荣誉激励:所谓荣誉激励, 是对那些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给予一定的荣誉, 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九是情感激励:所谓情感激励, 就是通过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激发员工的士气, 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十是成果激励:成果激励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 即利用人们对于成就感的追求来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现代考核体系,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考核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管理的真实效果。现阶段我们在考核上还比较粗放, 定性考核多, 定量考核少, 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在考核内容方法上可按照要素分解法, 对德、才、勤、绩四个方面的考核内容进行要素分解, 并细化、量化。可将考核分为“德才考核”与“勤绩考核”两个大项进行。将德、才考核放在年终进行, 将勤、绩考核放在平日, 最后将德、才、勤、绩四项得分相加, 得出其考核总成绩, 在考核基础上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判定落实知识、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研究制定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具体办法;积极试行年薪制, 持有股权等分配形式。

事实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激励手段实施起来比较复杂, 困难也较大。但是, 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可以通过与员工进行深入交流, 了解并记录每个员工的需求与期望, 寻找相应的激励措施, 设计和实施不同的激励方案, 以大大提高激励的效率。

(作者单位: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层勤务系学员一队)

摘要:管理主要是管人, 而管人就必须用人, 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他内在和外在潜能, 才能创造出一个团队和谐双赢的局面。文章基于当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通过大量实践总结, 提出了新概念管理理论——激励式管理理论。

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 第4篇

摘要: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理论主线;现代化建设;民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1-0037-04

任何一个成熟的理论学科,都有自己学科的理论主线。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关于剩余价值规律的阐释;国际贸易学的理论主线是关于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主义的分析;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理论主线则是关于对计划与市场及其关系的说明等。研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从主体看,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管理思想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内涵与体现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目的是研究现有条件下,如何合理配置组织的人、财、物等因素,以提高生产力水平。现代意义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年轻学科的勃勃向上。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通过对1980年前管理学领域的经典主张与重要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出了现代管理学的主要流派,即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所谓现代管理理论,是继美国管理学家泰勒的规范管理理论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学科群,包括宏观方面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管理理论,中观方面的行业、系统、区域等管理理论,微观方面的组织、企业、学校、家庭等管理理论以及专业性的管理理论,例如工商、行政、财政、金融、市场、人力资源、风险危机、资源环境管理及领导科学等内容,企图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前,构建一个具有自适应力的理论体系。以往管理学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重视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职能,强调效率并追求绩效;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现代管理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认为管理应当以人为本,强调权变管理是两个或更多可变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更侧重于应用并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以往管理学则认为组织的要素只包括人,忽视物和其他要素,过于强调规范、经验、条文而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性化的理论体系。

虽然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容庞大,而且各学说的内容与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组织、管理方式及运行模式,集中于效率与效益的获取。换一个角度考虑,也可以更加抽象地将现代管理学的研究概括为以下方面:首先是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生产力与组织诸要素的关系相适应,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与利用生产要素的作用,从而将组织的生产要素有效、最大转化为实质性的需求均衡与社会效益;其次是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合理设定组织制度,协调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与环境及其他相关者之间关系,促进组织以及组织与外部的和谐,调动与激发组织及其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再次是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行为与法律、政治、经济、道德等组织外部环境相适应,保证组织活动的合法、合理、合情。可见,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实际上是组织内、外各类资源的分配以及各种关系的调节,归根结底就是配置与协调。

然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管理理论的“配置与协调”,而是必须体现与中国的国情基础相联系的必然与特征。既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管理实践为基础,其理论主线必然是符合中国特色管理实践的逻辑归结,与中国国情相一致,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一致,与民族复兴相一致,与实现富裕与文明相一致,走向民富国强。那么,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百多年来对于民富国强的渴望与追求!问题是,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一直是相对贫穷与落后,要打破贫穷现状实现民富愿景,就必须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要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强盛,就必须科学解决发展问题。民富是国强之本,民富才可能实现团结稳定,进而增强国家对外的整体实力,达到国强的效果。于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配置与协调”具体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就可以进一步概括为“民生与发展”了。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民生问题其实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吃穿住行用、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方面。发展问题就是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的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方式与过程。因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离不开民生与发展,民生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引领与指导。

回顾一下旧中国民贫国弱的屈辱和历史先哲的明鉴,有助于问题的认识。清朝末年,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和列强的经济、政治侵凌,内忧外患、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为解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经济困境,孙中山响亮提出了民生问题,以此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重心和中心。他认为:民生为社会进化的重心,社会进化为历史的重心,归结到历史的重心是民生;民生问题才可以说是社会的源动力;要把历史上的政治和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以民生为社会的中心。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呢?这就是发展,核心是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配合民生的价值取向,通过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相互配合增进下的动态变迁过程,对内提供国民机会使之提高并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能力,对外则促进国家永久适存于世界。孙中山民生与发展思想的整体目标是:民族、民权、民生;立国、建国、大同。只有民生,只有发展,只有复兴,只有自强,才能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历史条件及国际形势下,只有解决好民生与发展问题,实现民富国强,才是中华民族的唯一生路!endprint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现代社会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任务是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与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现代化;具体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市场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缩小国民间差距及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尽快走到世界经济的前列。以上内容无一不与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及社会生产的现代化、社会化密切相关。前者即为民生问题,后者就是发展问题。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本身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可见,“民生”蕴含于“发展”之中,而“发展”的道理及其精髓体现在“民生”之中。

民生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民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与利益问题,以富民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富强。第二,民生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走向文明与富强。第三,民生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基本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国。此外,民生还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富裕、健康、公平、正义、法治、和谐、安居乐业、富裕文明历来都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和期盼。可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与民生密切相关,民生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同时又是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要求与平台。民生范畴作为现代管理的中国式表达方式,既体现了现代管理活动与行为的本质内容,又彰显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发展”则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指变化的趋势与不断扩大的过程。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早期“发展”的主流思想是强调资本积累、计划性与工业化的重要性,倡导双元经济并存,注重结构主义分析,主张进口替代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后来关于“发展”的研究出现了若干明显的新趋势,主要是更多地采用了经验分析的方法,注重实践,关注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进一步强调增长和发展的目标,研究的内容趋于具体化、国别化。这种趋势,实际上与确定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是基本吻合的。管理学的发展则主要是指人的发展,具体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的和谐,包括生产进步、技术创新、人员结构调整以及规模性扩大、管理制度创新等,从而为社会及其基础形态、组织进步创造与提供有利的物质与文化条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包容的和谐发展;是既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谋求自身发展维护世界稳定的和平发展。可见,科学发展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实现形式,而且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路径与手段。

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本质追求;第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第三,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统领国家各项工作的总方针。总之,发展不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现代管理活动、过程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与手段。没有发展,管理就失去了意义;同样,没有管理,发展就是盲目与混乱的。

综上,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与归宿是民生,方式与过程是发展;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节点与关键词,故而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必不可少的理论主线。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才能实现发展,达成民富国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目的。

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研究的必要性

客观地看,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与中华民族近现代所追求的民富国强的伟大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要强调的是,不仅民富是国强之本,而且民是国的组成部分,肯定人、重视人,求发展、重民生是现代管理理论所认同的普适理念。为了实现民富国强的伟大振兴,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升,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就必须立足国情,放眼未来,客观、科学概括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

(一)理论主线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地位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辛亥革命以来在中国国情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学习并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的经验与理论,以追求和实现现代化为主题的现代管理理论体系。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以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管理理论,因此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现代化,西方管理理论中国化,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实践理论化及管理经验系统化是必然的。研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并根据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与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性而有所创新,是我国管理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探讨中国现代化管理理论的主线问题,从实践与主体看,侧重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民经济虽然有了巨大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与社会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不能不围绕着如何从理论上说明这一矛盾的理论路径、模式、程序、方法等诸方面展开,所涉及的一系列方面与问题必然是研究这一主要矛盾的理论延伸或深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正是为了阐释实现民富国强这一民族夙愿而进行的,其意义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endprint

首先,准确概括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加深对该学科的认知。对于学科的理论主线概括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该学科内容的研究到位、深刻、科学与否。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准确概括其理论主线尤为重要。

其次,正确把握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明确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各学科的理论主线在学科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认识并把握这个大前提,对于推进学科研究以及逻辑结构,内容梳理才会更加客观、严密、公允,重点与要点才会更加突出。

再次,明确规范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掌控该学科的全面性。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必须避免主观性、片面性与僵化性。这些情况的出现,不能说与学科理论主线的归纳不明确、不规范无关。一般而言,学科的理论主线贯穿该学科的全内容、全过程。全面认识学科知识,深刻把握学科过程,重要方法是认识并抓住理论主线与重点,只有提纲挈领,才能纲举目张。

(二)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关键内容

民生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收入、教育、医疗、社保、住房问题,还包括反腐倡廉、政治文明、社会稳定、文化建设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当然,收入是保障民生最主要的物质手段,但只是整个民生问题中的浅层或表层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眼光不能仅仅盯在收入分配上,要统筹兼顾,全面解决,包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及住有所居等基本民生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无不与现代管理理论密切相关。

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和满足自身利益的基本活动与过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发展的系统机理、构成及其内在联系,解决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从而推进全面、协调、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就在于要增强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合理配置,统筹兼顾,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切实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和落后状况,实现民富国强。

(三)民生与发展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考虑,一方面,富民强国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已经明确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只有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稳定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和谐和稳定,从而体现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必要性。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必要内容,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起着衔接和支撑作用,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任务及目标考虑,其基本任务是总结规律、提高效率、促进发展、服务社会。为达到“总结规律”的学科目标,就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平台解决好民生需求和科学发展问题,切实强化该理论的基础性研究。与此同时,民生问题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问题是改善民生的同时需要快速反应的必然要求,必须与民生同步,是贯穿于整个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考虑,民生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并深化认识;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把民生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制,不仅是建设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民生与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相互制约与促进,贯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始终。

三、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研究的意义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首先是在关注民生与发展问题的同时推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首先,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对象、任务、方法和研究特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逻辑与构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国情基础与理论创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分期与发展阶段;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与重要原则;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与理论主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特征与学科特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与重要里程碑,等等。这些内容无一不与民生与发展问题相关联。在中国,离开了民生与发展,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就难以阐释清楚。

其次,应当明确,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其实也是民生与发展问题的不同理论形态或阐释方式,只不过是角度、层面、重点、表述有所不同罢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对于民生与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是在一般的普通背景下进行的,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整体条件下进行的,综合了新中国发展的多重矛盾,在整体考察上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具体问题上具有层次渐进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置放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之上,才能确立学科地位,打通学科命脉。

理论主线是学科建设的命脉,是理论研究的基轴与核心。抓住并突出理论主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才会得到实质性与快速性的发展。

(一)概括这一“理论主线”是推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民生与发展既是中国现代管理活动与过程中的重点与关键,又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客观存在,概括这一理论主线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任务。保障民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要以改善民生作为基础。民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发展亦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二者是与中国国情相一致,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一致,与民族复兴相一致,同时也与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是从中国式的现代管理中总结出来的重要基本理念。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必当概括并总结这一全新理念,使之上升为理论形态。

(二)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有助于系统地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精神,认识其理论内容是民生与发展的不同理论形态;有助于把握现实管理实践中丰富的民生与发展的内容和创新理念,从而揭示我国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先进思想和主旨精神;有助于客观把握学科命脉,持续推进学科建设,从而避免在学科研究过程中出现迷失与彷徨。

(三)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总结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一门正在创建中的崭新学科,其研究既包括对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考察,科学获取有利于中国特色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相关内容,也包括探索尚未被研究而又必然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和科学吸收,还包括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客观地规范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框架、范畴及体系。如此等等的一系列内容特征、研究特征、学科特征都与理论主线的研究分不开,并依赖于理论主线研究的深化与升华。

(四)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实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创新

认识并抓住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研究总结现代管理理论中国化的经验教训,系统化中国现代管理活动的经验,有助于推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进步、创新、完善。创建新学科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为明确发展方向作出理论指导。因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在其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激发理论的“火花”,从而减少或避免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曲折性、风险性,增强针对性、自觉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毅武.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逻辑要求[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6).

[2]王毅武.现代管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会计理论知识的考点 第5篇

1、会计的四个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常考的也就会计主体和会计分期假设。

例如: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必定是法律主体。

答案:错

说明: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企业的一个销售部门或一个分公司都可以是会计主体,但它们不是法律主体。

又如: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会计期间划分为()

a.年度;b.半年;c.季度;d.月份

答案:acd

2、会计原则部分的12个会计原则,常考的也就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配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例如:会计核算的可比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以便于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答案:错

说明:这是一贯性原则的要求。可比性是要求不同企业的核算口径应当一致,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是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

又如:当期发生的费用并不都是与当期收入配比。()

答案:对

说明:当期发生的费用可能与以前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如预提费用,也可能与以后的收入相配比如待摊费用。

再如:下列会计核算方法中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有()。

a.应收帐款坏帐核算的备抵法b.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

c.存货计价的加权平均法d.所得税核算的应付税款法

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 第6篇

一、心肺复苏的目的? 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包括:1.开放气道2.人工呼吸3.胸外按压。

三、如何判断患者呼吸?

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步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s,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

四、如何判断颈动脉搏动?

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10s,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五、在心跳骤停后多长时间内实施心肺复苏效果最佳?

4min内

六、胸外心脏按压的定位?

定位方法有两种:1.先以一手中指沿病人一侧胸廓下部肋缘向上摸到剑突处,示指并拢中指另一手掌根部沿胸骨下滑到示指,该手掌中心部分应该是按压部位。2.两乳头连线中点处也是按压部位。

七、按压深度及按压频率,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是多少?

按压深度:成人胸骨下陷4-5cm,幼儿胸骨下陷2-3cm,婴儿胸骨下陷1-2cm.按压频率:成人和小孩100次/分,新生儿12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1:1.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

八、人工呼吸吹气量为多大?时间是多少?

每次吹气量大约700-1000ml。每次吹气时间持续2s以上。

九、心肺复苏有效地基本指征

1.有意识恢复。2.面色逐渐红润3.可扪及大动脉搏动4.自主呼吸恢复。

九、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上一篇:电气维修规程下一篇:革命圣地井冈山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