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质监宣传工作之我见

2024-05-29

改进质监宣传工作之我见(精选8篇)

改进质监宣传工作之我见 第1篇

改进质监宣传工作之我见

改进质监宣传工作之我见

1、加强系统性在质监系统,从国家局、省局到基层单位,上上下下都很重视宣传工作,每人都下达任务指标,年终还要进行考核评比,奖优罚劣等。这些措施固然不可缺少,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因为考核结果主要是领导稿件见报,触电和上镜率,而现有的新闻媒体中,我们质监系统的几篇、几千篇

乃至几万篇稿件撒出去、登出来,基本上就是泥牛入海,无声无息,除了我们自己在统计数字以外,其他人很难注意到这些豆腐块或者豆腐条。特别是对于质量技术监督一些重要的工作举措,由于没有形成宣传链,在社会上形成不了强大的宣传态势,因而引不起社会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好范文版权所有

2、拓宽工作思路在宣传工作中,我们往往满足于“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常常沿着这样一种模式,即写稿----见报、触电、上镜,宣传工作的载体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宣传的形式拘泥于一定的模式,社会上的许多人只知道质监人整天在忙,但深入了解很难,社会影响力小。

3、增强时效性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决定了宣传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一些关键时候常常深度不够,因而错失了宣传报道的最佳时机,影响了宣传的效果和效力。

4、提高人员素质由于宣传工作的特点,宣传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宣传的质量和效果。在我们质监部门,专门宣传的人员不多,绝大多数是兼职的,许多宣传工作甚至是一线的干部职工边干边学,难免会影响宣传队伍工作的整体效果。

改进质监宣传工作之我见 第2篇

自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集团公司党组又下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20条规定》,西部钻探也下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确立形象自强意识,自觉从自身做起,彰显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和人格力量。在这里对如何落实规定的角度就不再论述,下面我从人文思想的角度出发,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

一是要敬畏法律。就是要强化法治意识,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制定法律是为公权力设限,有效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所以,法律主要是用来治权治“官”,治恶治劣。为此,领导干部要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切实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敬畏法律,就是要尊重法律的神圣,敬畏法律的威严,明白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谁都没有超越的特权。不得情大于法、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更不能以身试法。

二是要敬畏纪律。敬畏纪律,就是要充分尊重和维护纪律的权威与尊严,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群众,运用得不好则会贻误事业甚至葬送自己。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就要对纪律心存敬畏,严格遵守、严格执行秉公用权的各项规定,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是要敬畏人民群众。敬畏人民群众,就是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听取群众意见,为群众谋福利。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干部更要深刻认识到干群之间的这种鱼水关系,居安思危、处逸思劳,随时保持敬畏之心,不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把“为人民服务”变为“被人民服务”,把“鱼水”关系为“油水”关系。

四是要敬畏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敬畏历史,这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所思考的问题、所谋划的事情、所作出的决策、所开展的工作,都必须能够推动科学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二、领导干部要心胸宽广

宽广的心胸是领导干部的必要素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是否比普通公民更敢于舍弃,还是为工资多少而纠结、为职务的高低而抱怨、为个人的得失而徘徊,还是为了一点点利益,舍弃同事、舍弃朋友,在欲望中迷失?这一切都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卓越的远见,做到不偏不私,客观公正。因此,拥有宽广的心胸是领导干部具备的必要素质。

宽广的心胸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容人容事,重在容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浅显易懂。当前,国家各项事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各种难题和挑战接踵而至,这就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注重发扬民主,善听各方意见,乐纳“逆耳忠言”。倘若领导者自命不凡、鸡肠小肚、刚愎自用,听不进群众真话,容不得不同意见,一闻批评就跳起来,势必不利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利于推动事业发展。因此,宽广的心胸是领导决策和行动的前提,拥有宽广的胸襟,才能科学指导各项决策部署。

三、领导干部要心怀感恩

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做到“四个正确对待”。

第一,正确对待组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从入党宣誓那一刻起,就必须对党忠诚,为党的事业发展而奋斗。但是现在有些人没有能够理顺与组织的关系,总认为组织上欠自己的。当没有提拔的时候,就把原因归结于组织。当组织上没有用自己的时候,就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这样的态度是不利于工作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权力失控。如果对组织心怀感恩就能避免产生这样的不利情绪。

第二,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群众,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明白权力来自人民,更要服务于人民。对群众充满感恩的心怀,才能真正为群众所想,为百姓做事。

第三,正确对待下属。下属是领导干部的得力助手,是具体工作的落实者,对于完成领导干部的工作目标任务至关重要。因此,领导干部应以真心、真诚、真情去关心下属,帮助下属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充分调动下属以最好的情绪、最佳的精神、最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力求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

第四,正确对待自己。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只要人家尊重自己,感激自己,而自己不存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是很难有长远发展的。心存感激之心,是一种极其可贵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心怀感恩会让一个人变得谦逊,对人对事都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反之则会盲目自大,脱离实际。心怀感恩之心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也体现了领导干部的高尚品德和对他人的深切关怀。

改进质监宣传工作之我见 第3篇

一、探讨水利企业职工思政工作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产生的深刻变化使得水利企业职工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就目前来看, 很多水利企业由于宣传、教育与培训等工作的不足, 导致职工思想难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步伐, 加上对职工缺乏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思想意识的提升, 使得职工心理失衡, 对企业失去信心, 不管对企业还是对职工来说都是不好的。但这就是当前很对水利企业职工思政工作的现状,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

二、做好水利企业职工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职工思政工作同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做好水利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能稳定职工思想状态, 从而更好地组织和协调职工开展水利企业的各项工作, 这是因为职工思想状态的好坏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稳定了职工的思想状态, 就能有效提升其思想素质, 有利于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的培养, 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尤其是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 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

三、关于改进新时期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浅显之见

为更好的促进水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现代水利企业必须做好水利职工思政工作。以下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实践, 提出几点看法和见解。

(一) 坚持人本原则, 有针对性的层次分明的开展思政工作

水利企业思政工作的对象主要是水利职工, 因而在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本原则, 以提升水利企业职工是思想觉悟能力和道德水平为目的, 采取针对性的层次分明的思想工作, 摒弃传统的千篇一律的宣教。新时期思政工作讲究的是先进性和层次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 因而新时期的水利企业思政教育工作必须有一定的侧重点, 例如, 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 就应注重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 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 对于企业的一般职工, 就应注重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宣传, 加强有关社会与家庭的公德、美德知识的教育, 对于野外作业人员, 则应注重引导其遵纪守法和努力创业, 宣传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培养其良好的质量意识, 对于经济条件高的职工, 应注重引导他们致富思源和扶危解困, 对于经济条件较差、家庭负担较重、家庭生活存在的困难的职工, 则应鼓励其走出困境, 加大的扶持和帮扶力度, 重点开展自尊自爱自立等方面的艰苦奋斗的教育等等。换言之, 水利企业职工思政工作必须结合职工层次的不同、心理特点的不同、心理状态的差异, 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并针对性的进行开展思政工作, 确保思政工作做到基层、做到每一位职工的心坎。

(二) 借助不同的载体开展水利职工思政工作

为改进当前水利职工思政工作方法简单和模式落后的现状, 就必须借助不同的载体开展水利职工思政工作, 将思政工作的开展渗透到每位职工的日常工作于生活之中, 将单向教育模式变成双方情感的交流, 由传统的政工人员开展思政工作转成人人重视,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一是寓教于乐, 在宣教过程中达到双方的互动与娱乐, 这主要是人们生活的水平的提高, 带动职工在精神文化生活与娱乐的需求量和质的变革, 因而开展具有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在满足职工兴趣爱好的同时激励职工奋发向上, 陶冶职工情操, 启动职工心灵, 从而提升职工的思想觉悟;二是寓教于境, 通过宣教激发职工需要环境氛围的衬托, 开展的活动积极向上、健康有益, 直接带动职工接受宣教的感染, 拉近职工与企业之间的距离, 以不同层次和方式开展富有亲和力的活动, 有助于形成外有压力和内有动力的育人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思政宣教工作可谓相得益彰;三是寓教于管, 就是在宣教的同时还应加强管理, 使得宣教与管理成为思政工作的不竭动力, 二者之间相互补充和促进, 从而在宣教的同时实现职工的自我教育和管理。

(三) 着力打造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

水利职工思政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关心职工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职工的思想问题大多是由于实际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而导致的。基于此, 做职工思政工作如国不解决实际问题, 职工势必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关心职工疾苦, 多为职工办实事, 建立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 是做好水利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围绕水利职工的需要, 要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 深入调查研究, 广泛征求民意, 认真思考对策。大力实施“利民工程”。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解群众之所忧, 办群众之所盼, 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四、结语

总之, 探讨如何改进新时期水利职工思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现代水利企业, 必须高度重视职工思政工作, 并认识到当前存在的不足, 结合企业实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始终坚持人本原则, 有针对性的层次分明的、借助不同的载体开展水利职工思政工作, 着力打造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 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平.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沧桑, 2010.

[2]张立新.创新管理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 2012.

改进质监宣传工作之我见 第4篇

自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集团公司党组又下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20条规定》,西部钻探也下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确立形象自强意识,自觉从自身做起,彰显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和人格力量。在这里对如何落实规定的角度就不再论述,下面我从人文思想的角度出发,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

一是要敬畏法律。就是要强化法治意识,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制定法律是为公权力设限,有效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所以,法律主要是用来治权治“官”,治恶治劣。为此,领导干部要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切实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敬畏法律,就是要尊重法律的神圣,敬畏法律的威严,明白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谁都没有超越的特权。不得情大于法、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更不能以身试法。

二是要敬畏纪律。敬畏纪律,就是要充分尊重和维护纪律的权威与尊严,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群众,运用得不好则会贻误事业甚至葬送自己。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就要对纪律心存敬畏,严格遵守、严格执行秉公用权的各项规定,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是要敬畏人民群众。敬畏人民群众,就是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听取群众意见,为群众谋福利。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干部更要深刻认识到干群之间的这种鱼水关系,居安思危、处逸思劳,随时保持敬畏之心,不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把“为人民服务”变为“被人民服务”,把“鱼水”关系为“油水”关系。

四是要敬畏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敬畏历史,这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所思考的问题、所谋划的事情、所作出的决策、所开展的工作,都必须能够推动科学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二、领导干部要心胸宽广

宽广的心胸是领导干部的必要素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是否比普通公民更敢于舍弃,还是为工资多少而纠结、为职务的高低而抱怨、为个人的得失而徘徊,还是为了一点点利益,舍弃同事、舍弃朋友,在欲望中迷失?这一切都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卓越的远见,做到不偏不私,客观公正。因此,拥有宽广的心胸是领导干部具备的必要素质。

宽广的心胸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容人容事,重在容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浅显易懂。当前,国家各项事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各种难题和挑战接踵而至,这就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注重发扬民主,善听各方意见,乐纳“逆耳忠言”。倘若领导者自命不凡、鸡肠小肚、刚愎自用,听不进群众真话,容不得不同意见,一闻批评就跳起来,势必不利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利于推动事业发展。因此,宽广的心胸是领导决策和行动的前提,拥有宽广的胸襟,才能科学指导各项决策部署。

三、领导干部要心怀感恩

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做到“四个正确对待”。

第一,正确对待组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从入党宣誓那一刻起,就必须对党忠诚,为党的事业发展而奋斗。但是现在有些人没有能够理顺与组织的关系,总认为组织上欠自己的。当没有提拔的时候,就把原因归结于组织。当组织上没有用自己的时候,就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这样的态度是不利于工作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权力失控。如果对组织心怀感恩就能避免产生这样的不利情绪。

第二,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群众,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明白权力来自人民,更要服务于人民。对群众充满感恩的心怀,才能真正为群众所想,为百姓做事。

第三,正确对待下属。下属是领导干部的得力助手,是具体工作的落实者,对于完成领导干部的工作目标任务至关重要。因此,领导干部应以真心、真诚、真情去关心下属,帮助下属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充分调动下属以最好的情绪、最佳的精神、最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力求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

第四,正确对待自己。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只要人家尊重自己,感激自己,而自己不存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是很难有长远发展的。心存感激之心,是一种极其可贵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心怀感恩会让一个人变得谦逊,对人对事都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反之则会盲目自大,脱离实际。心怀感恩之心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也体现了领导干部的高尚品德和对他人的深切关怀。

改进质监宣传工作之我见 第5篇

摘要:新世纪新阶段要求延安精神是一种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一种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是一种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是一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它是保证我们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

关键词:延安精神;作风建设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延安精神,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弘扬延安精神的意义。

延安精神形成于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虽然它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但是,它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正因为如此,延安精神的实质同社会主义精神是一致的。所以,弘扬延安精神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依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

任何精神文化都是继承性与延续性的统一。同样,延安精神既是永恒的,又是发展的。永恒的是它的精髓和本质,发展的是它新鲜的时代特征。永恒的精髓和本质赋予延安精神持久的魅力,发展的时代特征赋予延安精神以蓬勃的活力。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推进企业做大做强的今天,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补充和丰富生动的时代内容。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它是一种政治坚定、方向执着的理想信念。党的一切事业,都是朝着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前进的,但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这种远大理想的实现还必须建立在逐步实践的基础上,只有把现实实践与远大理想紧密结合,才能最终实现远大理想。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更要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二)它是一种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要完成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走的路还很长、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所以,我们必须继续保持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

(三)它是一种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 以贯之的科学态度,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求真务实,关键是一个“真”字和一个“实”字。它要求我们求真理、讲真话、用真心,要求我们务实效、重实绩。求真务实,这个“真”,核心在于事物的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基本前提和根本要求。求真务实,这个“实”是要求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实效。

(四)它是一种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

1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这是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人类实践活动本质规定性的深刻阐发,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最新表达,也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应遵循道路的精辟概括。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只有通过创新,积极寻求变革,努力使观念、做法、理论和体制等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永葆我们党的生机和活力。

(五)它是一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权力行使者与权力所有者的关系、人民公仆与国家主人的关系、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使顺民心、谋民利、得民心的价值观,深深扎根在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中、体现在行动上。

三、如何弘扬延安精神,改进工作作风

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组织保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纲领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标志。在延安时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党和根据地军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政治保证。在今天,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依然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作为国有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学习和忠实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始终做到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和集团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立场上的坚定;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上级的决策部署,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团结和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企业的发展努力拼搏。

(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队伍的和谐稳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建设,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就是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保持队伍的和谐稳定。加强学习,提高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毛主席当年在王家坪深情地告诉岸英,从苏联回来了,还要到农村去,还要上好劳动大学这一课。透过这一历史画面,我们深感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必须长期坚持、边学边用、与时俱进,个人能力和素质才能有所提高。作为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方面的新知识、新理论,学习集团公司党委和行政的有关指示精神,还要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法律、专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提高自身思想觉悟、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奠定增强执行力的基础。勤政廉政,做廉洁奉公的楷模。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被称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

护和支持。从张思德同志的身上也集中体现出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反映出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延安精神对于我们强化宗旨观念、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永葆党员先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带头执行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机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以及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等制度,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密切联系群众是延安精神的一条重要经验,今天仍然是我们工作的法宝。作为身处基层一线的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把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常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倾听并真实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关心职工群众的合理利益,扎扎实实地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困难,并善于集中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共同努力奋斗。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时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当时的延安,实事求是蔚然成风,大兴学习理论之风、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总结经验之风,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今天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做好本单位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要崇尚真抓实干、雷厉风行、诚实守信的作风,反对作风飘浮、推诿扯皮、言行不一。要勇于克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善于用开放的、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要通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来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提升技术经济指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标志。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贯穿在生活、生产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更表现在政治品质和精神状态上,实质是一种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勤俭创业、奋发图强的伟大精神。如今,虽然时代不同了,条件变化了,历史任务也变了,我们的生活及工作条件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变。全体干部职工要弘扬延安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迎难而上,顽强攻坚,扎实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扎实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努力为公司创办产业,发展产业争争做贡献,为推动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再立新功。

改进质监宣传工作之我见 第6篇

高校德育工作方法改进之我见

作者:曾小岩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8期

[摘要]文章指出,要把德育工作融于专业教育中,以实践为基础,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交往对话,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和合作的氛围中完成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 工作方法 改进

[作者简介]曾小岩(1973-),男,江西吉安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 南昌 33001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2-0070-02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牵动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努力探索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寓德育于专业教育中

由于现今的高校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教授和学习上,因而将德育渗透进专业教学中,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各专业学科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大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开展德育的最经常的途径,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德育应渗透到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教学中,把专业知识教育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结合起来。在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有关专业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和训练大学生,帮助大学生逐步树立责任感,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

另外,课堂教学中渗透着大量的德育内容和因素,即使是非常抽象的自然学科,也渗透着许多德育因素。如自然科学研究中所倡导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等。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其本身就蕴涵了丰富的德育内容。这些内容以潜在的、渗透的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规范、观念等产生影响。因此,德育不仅仅是学生工作部门、思想政治课程老师或政治辅导员的任务,全体教师都应该有强烈的“育人”意识,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从而注重育人方法的研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比空洞的说教更富有感染力,也更为有效。

二、以实践为桥梁,保障学生知、情、意、行四方面协调发展

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协调发展与否,是衡量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因此,高校开展德育活动,不仅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磨炼他们的道德意志,实践他们的道德行为。而实践才是沟通“知识”与“道德”的纽带和桥梁。学校应该利用一切机构、手段、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情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大学生来说,除了学习理论、充分思考以外,感情上的共鸣、意志磨炼、身体力行等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是知、行统一的唯一途径。

为了加强德育实践,一方面,在德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活动教育法。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基础,而且在协作和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特别是合作活动和交往还有助于学生团结合作与集体思想的形成。美国教育家杜威极力反对教师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和道德术语,他嘲笑这种离开行为的道德教育是“离开肉体的骷髅”,主张学校要布置活生生的社会环境,叫学生生活其间,从而理解人与人相处之道,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因而,高校在德育过程中,应由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基础,以促进个体道德的整个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的,来组织德育活动。北方交大思想品德修养课在给大学生讲人生、讲理想、讲价值的同时,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道德实践。要求同学们自己找时间、找机会、找内容,做5课时的好事,而且要有对方的回执,成绩占30分。完成道德实践后,让每位同学把自己的道德实践的心理体会写成心得,然后自己给自己打分,说明为什么给自己打这个分,这个成绩占50%。这样做,学生不仅在自觉的活动中体会到为别人服务的快乐心理,有了新的人生体验,而且对思想品德课也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这课上得太有意思了①。”

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使大学生真正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让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很有必要,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高校德育应当充分重视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更好地了解社会及其对自身的要求,更好地强化自己的道德情感、道德能力,丰富自己的道德经验,养成自己的良好道德习惯。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大学生非常需要贴近现实的道德践行,我们应该以社会为背景,以活动为依托,实施践行德育。如成立义工团、家电义务维修队等,通过形式多样的献爱心活动,使青年在做中学,更直接地体验、接受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道德品质。一些国家在学生道德实践工作中往往是通过设置一些“硬性作业”来强制进行。如在周末要求大学生去社区的公共图书馆义务劳动;高中生进入大学必须有作为志愿者在社区进行服务性工作的经历,且参加这种“义务劳动”的时间要达到规定的标准。道德实践对于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正确对待生活,增强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自觉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以自律教育为目标,实现道德规范由外到内的转移

道德是一种自律的规范,无论是对道德的认知,还是道德的实践,都需要主体的自律性参与才能实现。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致命伤就是它忽视了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自律教育而非他律教育,有赖于学生内在主体精神的激发和激活。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基本行为能力与

道德认知能力且掌握了一定知识的群体,其道德生活要实现知行统一,首要的因素就必须化道德他律为道德自律,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信念、情感、意志。社会道德规范最初是作为外部世界的一个部分而为人们所感知的,通过这种感知的不断积累,大学生能够将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别开来,从而也将自己与外部的社会道德规范区别开来。但是,道德规范不能外在于大学生,它必须进入人的心灵,成为大学生的自我约束,成为大学生自我的导向力量,实现道德规范由外到内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做到:

1.以自我教育为纽带,实现从他律教育向自律教育的转变。自我教育是德育中的一种理想模式,它是指着眼于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通过道德实践,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不断唤醒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自我教育在我国传统德育中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即“内省”,且被实践证明是实现他律向自律转化的有效手段。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注重修身养性,“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②;毛泽东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刘少奇倡导“慎独”,等等。总之,理想人格的养成,道德信念的建构,都离不开个体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

2.培养良好的个体心理素质,磨炼道德意志。良好的个体心理素质既是道德运行的心理基础,也是实现知行统一的最基本的主观前提。大学生在形成了对于某种道德规范的信念之后,其行为的规范化就可能因此而具有坚定性、稳固性。但是,大学生的道德信念需要意志的保障。只有有了坚定的意志,才会有坚定的信念,然后才能有规范行为的稳固性。因此,有必要考察大学生的意志状况,并重视其意志抵抗力的磨炼,只有知、情、意协调发展,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其道德之“行”才具有了坚实的心理基础,道德之“知”向道德之“行”的转化才有了基本的前提。

3.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良知。化他律为自律,归根结底要落实到道德良知的培养上来。所谓“道德良知”,简单地讲,就是道德主体内心所具有的自律法律,它是道德内化为个人信念、情感、习惯而成的道德知觉,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它诉诸主体高度的道德自觉性。要培养起大学生的道德良知,一方面,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改革学校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内容,使它更切合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赏罚与考核机制,完善学校德育管理的手段,以强化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激发学生守德、行德的热情,抑制“知行脱节”现象的产生。

四、以交往对话为途径,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时期,高校德育困境的最佳解决方式是交往对话,即建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平等的基础上的商谈。新型的德育关系应区别于传统德育模式中的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向:(1)从灌输到引导的转向。这种转向意味着道德教育就其根本而言是启发、引导、陶冶、激励,而不是灌输、规训、控制。基于交

往对话的德育关注的是对个体学习生活、交往生活和日常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的引导,而不是把现有的道德规范灌输进个体的生活世界来规划个体的生活实践。(2)从凸显教育者的权威到关注个体价值与尊严的转向。如果说传统道德教育更多关注的是教育者的权威作用,那么基于交往对话的德育则旨在凸显人的价值与尊严,尊重每个人的生命存在,使对话本身成为个体价值与尊严显现的基本形式,并且通过主体间积极对话中的自我发现、自主建构,提升个体作为价值和尊严的存在。(3)从受教育者的被动应对到积极参与的转向。基于交往对话的道德教育,一方面反对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中的道德灌输和强制,在民主、平等、开放的教育情境中提高个体的参与意识,同时也反对个体的故步自封、唯我独尊、走向个人主义,倡导基于充分交流的道德认识,提高个体在教育情境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的可能性,真正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那么,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进行交往呢?首先,对教师来说,他要懂得自己虽然是施教者,但不能高高在上,把自己当成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否则将导致学生缺乏自我肯定的意识和自信心,从而造成学生主体性的丧失。而教学过程本身也应当是面向学生的、合作的,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决,反对教师单向权威。因此,应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使学生通过教育变得成熟,最终能够从教育中摆脱出来,具有独立的人格,以及独立的能力。其次,对学生来说,他应当把自己当做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到知识学习之中,通过与同学分享,与他人比较,与他人联系、会面、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学习,在与人交往中训练自己的预测力和判断力,在集体中学习。只有这样,师生双方才能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生动地展示自己,从而真切地感受自我价值的存在,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不仅是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教师也能在这种教学交往中受到洗礼和启迪,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最后,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对话交流。网络的出现虽然给高校德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利用网络来对学生开展德育。网络所具有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情感等内容的交流提供了传统德育方法无法企及的有效途径。网络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展课程的详细内容,提供各种参考资料,利用其双向交流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网络的双向互动的特性还为师生思想情感的交流创造了条件,网络的空间距离也创造了师生之间平等、信任、理解的情境。

五、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德育从制度走向人本

当代德育的趋势是从重视规范向重视人的自身发展转变,重视人本。德育的人本化强调教育本质功能在于实现人的德性的发展。从德育的实践看,德育的人本化内涵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上,更多地关注每一个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使之成为个体健康人生之必需;二是在德育的过程与方法上,更多地强调回归生活,实践体悟,淡化教育的痕迹。因此,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德育工作者应当考虑到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存在,具有自身的合理需要,如自由、尊严、平等、民主、价值实现等。大学生历来就是社会思

想变化的敏感者和先行者。当今大学生思想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的主体意识更强了,更自觉了,德育如果依然我行我素,不顾学生的发展现状,无视他们主体意识的彰显,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合理需要,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需要;要通过德育建设,给予学生切实而又合情的引导,不能行政命令式地强制、压抑学生,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中心还要考虑到由于个性的存在,不同的学生个体在品德形成中具有不同的特点;有时相同的德育实践活动作用于不同个体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由培养整齐划一的“政治人”向个性丰富的“社会人”和“道德人”转变。如果不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仍以“大一统”的规范对学生提出要求,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形同虚设,永远得不到真正的体现。

3.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主体精神。大学生的这种道德主体精神主要体现在:对自己作为道德主体的地位有自觉的意识;对道德的工具价值有明确的认识;对自己的道德义务与责任有清醒的认识;能够把对道德之知的接受过程变为主动探索和认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然、自己与社会的客观伦理关系的过程;把对道德之知的接受与内化过程变成分析、理解、变革现有道德的过程;把道德的实现过程当成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等等。总之,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自主性、思维创造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注释]

①董萍,李宪曾.这课上得太有意思了[N].光明日报,2005-05-17.②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1,53.[参考文献]

改进机关作风之我见一 第7篇

陈柏松 2013年11月2日

古语说得好,“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学、查、改”纪律作风心得体会。”道理虽然很浅显,却意味深长,值得回味,而某人某事的一点触动都能对这句话多一层感悟。参加工作9年了,每年春节结束后,各级政府、部门都会搞这么一次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活动。而在我看来,很多时候,这种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一个过场,就像每年的春晚一样,如同鸡肋般遭人诟病,却在众人的话题、不屑中以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生命力坚持了下来。这样的坚持,这样的角度,于我,可能却是相反面的嘲讽,难道真的随波逐流,放任自流了。主流的、向上的人生信条,与我的感触越来越微弱,越来越久远。自己仍心存侥幸的唯一,可能自己还是个易感动的人。在世风日下的今天,一些平凡人们的坚守,总是能在信仰迷失的前夜将我从自我麻木中唤醒,还有人在坚守自己的职业信念。以前对信念的理解一直很朦胧抽象。最近看了一本书,一本关于树立信念的书。这本书中所谈及的信念与我们主流媒体、主流人群所宣扬的信念本质上是一样的。它的阐述认为信念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潜意识里的渴望与目标的实现,中间所行径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信念物化动化的过程。口渴了,希望有一杯水,并且一定要得到它。这个过程有时候很简单。有时却很难,如你一个行走沙漠的人,这时的水就是一很难实现的目标。走出沙漠就是唯一的出路,而信念则是支撑你走下去的唯一出路。这就是信念的价值,说大点可能等同一条生命。我相信一直在坚守岗位的人就是有着顽强信念的人。如果说信念属于思想层次的,那么脚踏实地则是属于行动层面的。信念的坚持,并没有外界、神化的存在来帮助你思想,只有自己这个凡胎肉体。很多人一直活得很纠结,信念丧失或信念高不可及都是人纠结矛盾的其中原因,绝不是全部原因。脚踏实地也许才是一个人摆脱纠结的唯一出路。降低自己的目标,重新认知定位自己,从简单平凡的事情做起,也许只是一分钟的事情,你都会感觉到无限的满足。所以说,人真的不能好高鹜远,不知天高地厚,从自己能做的事情做起,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就已经无愧于心了。财富、地位都不是人定义成功的标准。无愧于心已足矣。重新审视这样类型的集中教育活动,其实,本质上,它就是一个帮助人坚定信念,端正行为态度的手段。也许也可以给它穿上政治洗脑、思想钳制的马甲,但是人总是憧憬、追求美好事物的,信念让我更愿意用一种积极、务实的想法来对待它。当然,它也会善待你的。我坚信。

在当前全国范围内都在积极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四风建设”大背景下,作为机关人员,如何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基层,并与之相互融合,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和谐、积极奋进的大团体,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响应国家号召的政治任务,更是顺应公司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提到工作作风,很多人都把“遵章守纪、完成工作本职工作”当做工作作风,这就把工作职责和作风混淆了。到底什么是工作作风?工作作风是人们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比如办事认真、一丝不苟,讲究效率、雷厉风行,谦虚谨慎、忠于职守等等这些都是工作作风。说到底是,工作作风就是一个人工作中的原则,是贯穿于工作过程中的一贯风格。

而机关作风不仅仅是指工作作风,它还包括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可以说,机关作风涵盖了一个人在工作中的思想和学习、上级与下级、工作加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机关作风建设这项工作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前段时间,央视曝光了两起政府机关人员刁难办事群众的案例。一个是在北京打工的小伙子回衡水老家办护照一办就办了大半年,这半年里往返6次之多。江苏省的小伙子自主创业,为了营业执照和法人执照的事,跑当地的相关部门前前后后就跑了十几次。

这两则新闻很典型的说明了政府机关办事拖沓、效率低下、处处刁难的工作作风。是的,这也是一种工作作风,但却是我们应该坚决摒弃的工作恶习。我们的机关几乎不存在这样的陋习,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大家的重视和警惕,因为一旦放纵、任其发展,“小毛病”也会成“大问题”。

一、办事爱“拖”。

办事爱“拖”,估计是每个公司、每个单位、每个机关部门都存在的现象。上午的事拖到下午做,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办,有人催着就动一动,没人过问就放着不闻不问。还有的是,基层员工来机关办事请,办事员非要让人等着自己把手头的活儿处理完了,再去办他们的事。一件件只要用心做就很快能办完、办好的工作,就这样一直被“拖”着办。这样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怎么能产生高的工作效率,怎么能产生高的工作质量?我们的机关这样的现象可能不像我说的这么严重,但是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每个人回去都好好反省一下,回过头检验一下自己的工作质量,看看自己是不是存在这样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家要有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用雷厉风行、扎扎实实的行动,为机关工作效率“提速”,使“拖”的各种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二、责任爱“推”。

人常说:在其位,谋其职,行其政,负其责。而实际却是:在其位,“不”谋其职,行其政,“不”负其责。对一件不好做的或者做了也不讨好的工作,负责部门就你推给我、我推给他;或者做了这件工作却没有做好,就千方百计地找借口,总能找到理由把责任推给别人。类似这样推诿扯皮的现象,其实在我们两级机关的工作中并不少见,光在公司早会上就出现过不少次。实际上,公司对各项工作的执行都是有明文规定,对责任部门也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可为什么一出现问题,还有会出现“踢皮球”的现象呢?我自己也时常反思总结,最终发现我们的部分领导层以及管理层人员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缺乏责任心;二是缺乏担当的勇气;三是没有破釜沉舟的魄力。要改变这一现状,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这需要我们机关工作人员个体和整体的素质过硬,也需要我们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要顺应发展、合理完善。

三、工作“虚、浮”。我们经常挂在嘴边说做工作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就在上周梅总传达集团会议精神时也提到:刘董事长特意强调了在改进机关作风方面,领导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但事实上仍有人做事流于表面,刻意夸大事实;解决问题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就事论事,照搬照套,不动脑筋,遇到困难就绕道走;说的永远比做得多,永远比做的好,工作应付了事,从不追求精益求精。当然,大多数两级机关的工作人员还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做出的工作成绩都是看得到、体验得到的,我们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是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混在里面、滥竽充数的“不良份子”。

四、“混”天度日。

别人上班,他也上班;别人下班,他也按时下班。对本职工作不上心,别人来问一概是“忙着呢,不清楚,问别人吧”;别人忙着工作,他是忙着串岗聊天。占着位子,拿着工资,混着日子,这样自己不做事,还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做的人在公司机关我还没有发现,二级机关需要彻查。这样的事情一经发现,绝对严惩不贷,从干部到管理人员,一并考核。我们养得起人才,却养不起闲人。

五、自由“散”漫。

上班无视劳动纪律,迟到的、早退的、中间溜号的,趁着上班没事就出去办私事的,上网聊天、购物、玩游戏的是大有人在。现在公司成立的机关整顿小组,天天检查,天天还是能查到迟到、早退的。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个人的不自觉。你在每次迟到的时候,想想为什么别人都能按时进厂,你就做不到?在你每次提前溜号走人的时候,想想为什么别人没有人看着、管着都能坚持到下班时间再走,你就不行?黑纸白字的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并没有挂得到处都是,但是人人都记在心里,用实际行动一起遵守并维护着,这就是道德的自我约束,这就是品质的彰显,这就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以上我们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两级机关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大家也不要“五十步而笑百步”,各单位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大问题的我们要全力改正,有小问题的我们要坚决、及时地将其苗头掐灭。

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建设工作。也许会有人产生疑问,上面说的一些问题并不是普遍现象,完全可以在短期内就整改好的,为何要花大力气、长期地去做这项工作?现在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

要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品格,看他说话、做事的方式就可以略知一二;同样,要想了解一个企业,去机关部门看看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就能见微知著。下面的员工到机关部门办事,往往是从机关科员开始,此时的机关的形象、作风的好坏体现在哪儿?就体现在他们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态度是否认真这些细微之处。这时的每一个环节都代表和反映着机关的作风,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机关的形象和威信。如果办事的是公司外面的人,那么机关人员的每一个细节都代表了公司的形象。好的口碑是口口相传传出来的,坏的形象同样也是一传十、十传百传播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良好的机关作风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就是企业形象的代言。

机关作风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说一直都是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中,尤其是国企中难以解决的固疾,暂时或许还没有形成大面积的普遍现象,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不见。蚁穴虽小,能毁千里长堤,对于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不良风气,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患于未然。

古人曾说:“十履而一跣,则跣者耻;十跣而一履,则履者耻。”就是说,十个人穿着鞋而一个人光着脚,那么光着脚的人就会感到羞耻;十个人光着脚而一个人穿着鞋,那么穿着鞋的人就会感到羞耻。这是人们普遍存在的趋同耻异的心理,同时也说明大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所以我们公司改进机关作风将从大处着眼,形成一个固若金汤、健康积极的精神环境,再将个别存在的“捣乱分子”逐个收服。

如今,我们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及“反四风”运动的东风,公司的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严明纪律,整肃工作风气。

“兵行从纪律,敌溃自奔忙”。如果不讲纪律,凡事都不能令行禁止,整个机关就像一盘散沙一样,自然就谈不上好作风。某些机关部门作风不严谨,总有人一再二、二再三地破坏劳动纪律,关键就是纪律松弛。劳动纪律在某些人眼里形同虚设,把公司当做菜市场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对工作就像买菜一样挑挑拣拣。这样的害群之马如果不加以惩治,那么整个部门乃至整个机关的风气都将被污染了。

所以,机关作风建设首先要有纪律和制度做保障,让所有的工作人员凡事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觉做到慎独的同事也能带动、感染身边的同事一起遵守和维护工作秩序,从而形成一个纪律严明、秩序井然的良好工作氛围,这样的工作团队才能成为公司健康发展的有力后盾。

二、领导率先垂范,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网上曾经就“群众眼里的作风转变”为主题做了一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求真务实,注重实干,不玩花套”、“严于律己,清廉清正”、“深入基层,联系实际,对群众有感情”是老百姓最欣赏的领导作风。同样,身为企业员工,也愿意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工作。

作为一名领导,要首先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而不是老想着自己手里有了多大的权力,如何为自己谋私谋利。俗语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一个部门领导自己都无视纪律,自己都带头破坏纪律,那么下属就会效仿领导的作为去放纵自己。而你再去训导他时,他便会以你的作为来反驳你的管教。有了这样的领导和下属,部门的风气会好到哪里去?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说,作为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各种纪律和制度,言传身教,是最有力量的“说教”。

三、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质量。

常言道:“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成就决定了他在人生中的表现成就。如果说智慧和能力像金子一样珍贵,那么勇于负责的精神则更为可贵。一个民族缺少勇于负责的精神,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一个组织缺少勇于负责的精神,这个组织就难以让人信任;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会失去自己的信誉和尊严,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甚至失去社会对自己的认可。

但有的人认为,讲责任太沉重,担责任是负担。甚至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别人不负责,我想负责也负不起来”——无法负责任;“大家都不负责,我一个人负责也白搭”——负责任无用;“别人对我不负责,我对别人负责是犯傻”——负责任吃亏。

凡此种种,是对责任观的歪曲理解。我们只有将自己承担的责任先担负起来,才能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负责,形成一种人人负责的氛围,而不能用自己的不负责去淡化负责的氛围。我们要明辨是非好坏,摒除那些歪曲的价值观,积极倡导和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在各自的岗位上创先争优,发挥才智,尽职尽责,不等不靠,不拖不延,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自己当天的每一项工作任务。

四、立足岗位,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管理职责的同时,更担当着为基层员工服务责任。现在我们大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是为了密切联系群众、努力服务广大群众,二也是为了唤醒我们机关人员的服务意识。我想,很多机关人员对下基层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下基层就是去指导工作。产生这样看法的,说明了其自身管理意识太浓,群众观念不强、服务意识太淡薄。

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基层是整个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个企业的基础。相对于机关工作人员来讲,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更为辛苦,条件更为艰苦。因此作为机关工作人员,不管是部门领导还是管理科员,在面对基层员工做工作的时候,应该更多地想到如何为基层员工提供便利,想到如何更好地为基层员工服务,急基层之所急,想基层之所想,牢固树立起为基层员工服务思想意识。要通过机关部门对基层服务观念和做法上的转变,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赢得基层员工的信任和赞扬,树立领导机关和干部的良好形象。

五、机关员工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更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我们的两级机关人员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自我塑造提升: 一是在思想方面,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加强自我教育和约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同时还要注重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积极健康的工作风貌和工作状态,充分发挥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在工作方面,遵纪守律,恪守岗位工作职责,熟悉业务知识,精通业务技能,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执行力坚持与时俱进,对各项工作任务勇于担当,以强烈的责任心、充沛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来,努力做到有令则行、行则迅速,有禁则止、止则彻底,不能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

这次我们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反四风”活动为契机,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为着眼点,对两级机关人员进行了培训,旨在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执行力,实现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质的飞跃。也希望今后,两级机关人员在工作中重实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共同营造出一个团结协作、人和气顺、和谐有序、崇尚实干的工作氛围,为公司的健康发展开创新风气、新高度、新局面。

改进质监宣传工作之我见 第8篇

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思想政治工作还有没有必要存在,许多人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把经济搞上去就行了,何必再搞思想政治工作呢。其实这些人是认识不到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的联系,思想政治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思想政治工作包含于企业管理之中。

所谓企业管理,就是指企业面向市场和用户,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充分利用其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等环境,使其内部拥有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以达到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而要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最大限度地把劳动力资源的潜力挖掘出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挥劳动者的聪明才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正是立足于培养与企业经营发展相适应的“四有”职工队伍为己任,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提高。因而它是包含在企业管理这一概念之中的。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具有不可分性。

就企业管理过程而言,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时刻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者在一定时间、空间内,为实现管理的目的必须将管理的基本要素——人、财、物,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并经常对这个系统内部的信息进行处理,使系统内部的状态与外部环境保持相对的平衡。在我国目前现代化管理手段尚无广泛普及的情况下,对技术、经济信息的处理尚可利用计算机去完成,而对人力要素的信息处理,如人的精力、情绪、工作态度、思想动态等,则必须借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带动、教育、疏导、服务等功能去完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很重要。

(三)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人的管理。

现代科学管理的基本论点承认,不应把人看成是以金钱调动积极性为唯一动力的“经济人”,而应看作是具有各种社会关系的“社会人”。对“社会人”的管理不应忽视社会环境和心里因素的影响。在企业中,劳动者的生产效力取决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决于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因而,对管理者而言,除了注意劳动者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外,更应注意劳动者在家庭及社会生活中的感情倾向。这样的管理更富于人情味,管理的效果更具有战略性和持久性,而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做人的工作,是从劳动者生产、生活的各个角度出发,去潜移默化人的情感、精神,去营造有利于劳动者为企业尽职尽责的社会环境,从而为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二、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改革和发展紧密相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而必须加强。然而,在社会转型期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研究探讨新思路、新方法,进行深入地改进,使之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强的针对性。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值得每个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的同志和每个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深思。下面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和认识水平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观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基本是:我说你听,把职工群众做为接受教育的主要对象,从内容的设置,到目的、要求、效果评定等,都是以怎么教育群众为中心。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从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所起的作用看,从当前存在的党风不正、干部队伍状况不理想的一些现象来看,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不仅是群众,也应该包括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不懈奋斗。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首先应该端正思想,转变观念,率先垂范,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以模范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这样才能把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好。郑培民、牛玉儒等一大批党的好干部的模范实践,充分说明了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有一套严格的组织机制做保障。

目前,一些企业或企业中的一些部门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机构一并再并,甚至不设一个政工岗,或形同虚设;企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一减再减,甚至随便让一些人兼管,兼而不管;从而使这些企业或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处于一种涣散状态。如此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如空中楼阁无从谈起,这种局势不扭转,势必造成企业中经济工作和思想工作“一手硬,一手软”,从而最终阻碍企业经济工作健康地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江泽民同志曾经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工作,所有的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做。同时又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要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建全。要充实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优化政工干部队伍的结构。这要作为一件大事抓紧去做。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点是做人的工作。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越来越注重对人的因素的管理。这也正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大有可为的领域,应该引起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应该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点落到做人的工作上来。首先必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通过多种形式与职工沟通、交流,一定要克服对职工漠不关心、我管你听的作风。真正关心职工,倾听职工的心声,就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有哪些解不开的思想疙瘩。这样做工作才能对症下药,达到疏通思想、化解矛盾的目的。第二,要知人善用,用人所长,力求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第三,要建立一套符合市场规范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流动机制,激励人去创造,去竞争,去超越,为职工提供一个充分施展自己的良好空间。第四,注重职工的教育培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职工的自身价值,把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实际,不搞“空对空”。

上一篇:如何写毕业生自我评价及就业意向?下一篇:区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