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帝为题的诗句

2024-09-20

以上帝为题的诗句(精选7篇)

以上帝为题的诗句 第1篇

以上帝为题的诗句

是没有开始的相遇,

还是稍纵即逝的别离。

夜晚的灯光串起了雨滴,

就像串起了我点点破碎的思绪。

习惯了想你,

正如我习惯了三月的的风,

习惯了六月的雨。

我把对你的眷恋,揉进浅浅的梦里,

融入了甜蜜,同时也融入了悲戚。

你在月亮上把我的.小窗升起,

我在月光下把你的影子捡起。

我融化在了你的眼里,

你却掉进了我的心里。

我求上帝,让我明白爱情的真谛。

上帝不许,只允我缓缓地老去。

我含恨而去,

才发现上帝已经为我写好了诗句。

但那描绘的不是过往的回忆,

而是一转身就能拥抱着的你。

以上帝的名义守望教育的幸福 第2篇

“去上班就是去祈祷。”还有什么更妙的语言比这句话更具魅力和感染力, 在一定意义上, 它是给了我们所有工作者无怨无悔去工作的一个理由。

真的是叹服上帝的聪慧, 就是多添了三个字:“去祈祷。”却产生如此巨大的魔力,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程式化教海生涯中, 它开启我重新审视自己美好职业的眼睛。

1. 以“上帝的名义去工作”

初为人师, 真是载满了无尽的理想、渴望和快乐, 那魔棍一般神奇的粉笔、那清澈透亮的一双双眼睛, 几乎耗费了我全部的激情和想象力……每天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 怀着一路跳跃的心情, 欢快地蹦上讲台, 我真的是无数次地感谢上苍, 感谢他赐予我这样一份神圣而光辉、美丽而丰实的职业。从没想过我是视它为天职还是谋生, 只是深深明白:从此以后, 我将承担起作为这根“魔棍”的指挥者的职责;承担起这些“眼睛”的启明灯的职责, 因为上天郑重地把这个重任委托给了我!我将承担起每个孩子的一生, 任重而道远!

抱着这样一份对工作“起码的尊敬和虔诚之心”, 我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以“上帝的名义去工作”, 不只是醒着的、连梦着的时间都是和孩子在一起, 这时候才发现, 我早已不属于自己而属于上帝, 冥冥中他一路相送,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从此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但我明白一点:那就是天正长路正高远, 只要“把工作看作是爱、祈祷和奖赏”, 那一定是神圣的、有生命意义的事业。

2. 去上班就是去祈祷

众所同知, 教师工作是苦的, 单调而繁锁, 在工作中我们遇到很多的困难和不如意是难免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让单调重复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把平淡无奇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记住, 去上班就是去祈祷。

因此教师快乐的关键是乐观向上的态度!因为态度比你的环境、金钱、天赋或者技能更重要。即使教师职业目前还不是我们从事自己理想中的工作, 但我们应转变个态度, 心甘情愿去做, 凭借对工作的热爱去发掘每个人内心蕴藏的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当你认为工作很幸福时, 便是那样投入, 精力充沛, 兴味盎然, 但如果对工作失去了兴趣, 感到工作是一种负担, 那不光是自己疲累, 工作起来也就感到索然无味, 力不从心。

由此, 把教学当事业乐多, 把教学当职业苦多。尽管“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朝气蓬勃, 积极向上的学子, 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勃发, 青春的活力和成长的魅力。我们在三尺讲台书写精彩人生, 看着通过我们的辛勤工作, 诲人不倦, 学生一天天进步、成长, 像园丁看着初春的花朵一日艳于一日, 像农人听着初秋玉米的拔节声一夜强于一夜, 不是特别快乐吗?看到我们一届又一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茁壮成长, 成为国家栋梁, 奔赴祖国大江南北不是特别快乐吗?

3. 坚守教师独有的这份幸福

作为教师, 最重要的, 是我们从学生成才中可以感受到我们生命燃烧的光亮和价值, 这是教师独有的一份幸福。我们从学生的一封封来信, 一张张节日贺卡, 一声声感激和祝福中可以感受到巨大的幸福。让我们从学生的成长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感受到教职业的光荣而伟大吧!

一切因爱而起!爱生活、爱事业、爱自然、爱世界!因为爱, 所以心思单纯!所以在许多时候, 能听到孩子们内心跳动的声音, 那么热烈, 那么纯粹!他们需要我们的引领, 需要与我们成为朋友, 更需要与我们一起分享所有的知识和智慧。在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之时, 他们同样给我们以信心、力量和希望。

以上帝的视角 观虚拟现实 第3篇

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相融合,先进的科技自然带来许多便捷,故有人一头扎进这个全新的世界——去拥抱去享受,却时时离不开那张虚拟网而断了与现实的联系。虚拟世界充满未知,欺诈勒索又时有发生,故有人一关上门便活在过去,拒绝这个快速的时代,却事事不通,摸不着头脑。因此,跳出固有的框架,用上帝的视角分别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并且思考如何生存尤为重要。

保持适当的距离,玩转虚拟现实。中庸之道本是先哲为人处世的智慧,不温不火,在积极接受的过程中又不失冷静理智的思考。“互联网+”是时下流行的,其组合面广且丰富多彩。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免去许多繁杂的步骤而享受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直达,快捷与高效也符合了时代的要求。如此便捷而高效,何乐而不为呢?

敢于尝试新的事物,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我们作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不沉湎,不排斥,时刻用上帝的视角去分析事物,亦是我们去伪存真的法宝。

保持适当的距离,传递人文关怀。在风飒飒雨霏霏之际,突然有客款扉,这是人们幻想的美好境界,而要在现代生活中保有这份“风雨故人来”的感动,更需要我们与虚拟世界保持适当的距离,去传递这份来之不易的感动和关怀。这种关怀也是如此简单——把一次聊天换成一次没有低头看屏幕的面对面谈话,把一次购物换成一家人逛街的闲适与讨价还价的乐趣,把一封祝福邮件换成一张自制的贺卡……时不时把指尖的触动换作行动的传达,我们的现实生活便会充满人情味。

犹记得《双城记》的开头:“这是一个最繁华的年代,这也是一个最萧条的时代。”当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冷静的分析与正确的态度至关重要,一味投入或一味排斥只会“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而保持适当的距离,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去选择,终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以上帝的视角观虚拟现实,以中庸之道留适当距离,我们可以在这个时代中更自如。

点 评

此文主要讨论“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文中主要观点为“与虚拟保持适当的距离”。有两点值得借鉴:

一是严密的思辨说理。文章论述的重心放在对虚拟生活应有的态度上,在论述时,却没有孤立地去论证,而是将它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联系、比较中分析说理,使得辨析客观实在,令人信服。

二是清晰的逻辑条理。文章先提出观点,接着从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的关系这一角度论述,然后从两个层面论述与“虚拟”保持适当距离的必要性,最后回归到观点上来,提出对待“虚拟”的态度与方法。起笔——展笔——收笔,全文始终围绕观点展开,张弛有度,逻辑条理非常清晰。

以上帝为题的诗句 第4篇

一、符号存在的不对称

虽然本文的主题是研究跨文化传播中符号使用出现的问题,但是这其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非是从跨文化传播时才存在,其中缘由应该从符号创造开始探究。由于世界各地生活生产环境、情况的不同,符号系统的产生、发展和完善也大有不同。

符号是可以指称其他事物的一切事物。它可以是音响、图案、线条、颜色或者实物。人类的语言也是一种符号,用于生活生产中的传递信息、实现交际。语言符号作为符号的一部分,是使用最广泛最频繁、也是体系性极强的符号。此外,文化浸透在语言之中,语言在文化中同样拥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语言符号的使用情况对跨文化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语言符号而言,能指和所指是一体两面。能指是语言的读音和文字,所指是语言在人心中对应的心理概念。不同人的教育背景、心理状况、认知习惯不同,所产生的心理概念也千差万别。此外,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意性也导致在跨文化传播中语言符号的歧义。

当基的因狩猎被捕开庭审理时,当地的牧师为基的充当翻译然而这项翻译工作让牧师觉得很难做好。并不是他不懂布希族的语言,而是英语中的“有罪”“非法”等词语在布希族的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汇。

语言是语言使用者对世界的认识的反映。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语言唯名论:客观现实的知识不受语言的影响。他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任意外在形式,不论语言是哪一种,思维均是一样的。一种思维可以用任何一种语言来表达,语言之间的翻译不会给思维表达带来问题。后来,美国人沃尔夫提出了语言相对论。语言相对论指出,语言从三个方面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认识:一是人的认识和感知系统,如对于尺寸大小、颜色辨别等;二是人的认知结构和世界观;三是逻辑本身的结构以及什么是符合逻辑。(2)

语言相对论论述了人的思维方式受到其所使用语言的影响。对于思维方式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博厄斯认为语言反映思维,沃尔夫则认为语言影响思维。笔者认为,语言和思维方式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任何一门语言的诞生都与其祖先的生产活动相关,语言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都是客观现实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人类祖先按照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创造了语言,这种语言体现了人类当时的思维方式。当后人继承这种语言时,也同时继承了祖先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认知。然而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系统也会同时进行微观调整。

布希族的语言中,没有与“有罪”“违法”“星期”等相关的词语,说明在他们的社会中没有相应的客观存在,所以他们的思维中也没有法律的概念。对于英文“有罪”这一符号,布希族语言没有相对应的能指,更没有所指。由此可见,布希族人所处的原始部落在语言符号上与当代文明社会有较强的不对称性。布希族的生产方式简单原始,上层建筑与之对应也十分纯粹。简单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打猎采摘挖树根,精神生活就是与动物和自然交流。没有经过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就没有与这些社会形态相匹配的符号积累。

二、符号能指所指的不对称性

符号的不对称是指在一种符号系统中某部分符号存在,而在另一种符号系统中不存在。更微观来讲,从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层面上,也存在不对称的现象。通过对电影《上帝也疯狂》的分析,笔者将符号能指和所指层面的不对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能指不同,所指不同

在电影《上帝也疯狂》中,一个飞行员在途经卡拉哈利沙漠时将一个可口可乐玻璃瓶扔出窗外,恰好被沙漠中的布希族人捡到,新的物品打破了原始生活的宁静,原本和谐共处的家庭变得嫉妒和彼此憎恨,他们将这个可乐瓶命名为“不祥之物”。

不论是“可口可乐瓶”还是“不祥之物”,都是对这一物体的称呼,都是这一物体的能指。对影片中接受过现代文明洗礼的“文明人”来讲,这一物体在他们心中引发的心理概念,也许会因为个人原因有所不同,然而大同小异。而对于布希族人基的的家庭来说,这一物品在他们的心中引发的心理概念却是与罪恶、争吵、厌恶相关的。

对于同样的一个实体,基的一家和电影中的“文明人”的称呼是不同的,内心指向的概念也是不同的。这是能指和所指的双重不同。

(二)能指不同,所指相同

在《上帝也疯狂》下部中,基的使用了一个布希族常用的肢体语言:将手放在对方的左肩上,表示问候的含义。这一动作,一开始让剧中的女主角很不适应,她试图以文明社会中的握手代替,但是她的动作让基的感到受到侵犯。

在这一互动过程里,双方心中的所指是一样的,即向对方问好。然而,肢体语言能指的差异,为他们的互动带来了麻烦。

同样的一处例子是在《上帝也疯狂》上部中,生物学博士为了向女教师证明确实有犀牛来过,向当地的土著人证实“犀牛看见火会跑来将火扑灭”。土著人摇了摇头。这让生物学博士更加为难,因为在当地人的肢体语言中摇头表示肯定,点头表示否定。这时,双方心中所指的含义都是“是”,但是对应的中介——能指的动作是不同的。

(三)能指相同,所指不同

然而布希族人也有自己的一套生活经验,是现代所谓的“文明人”多数所不知晓的。布希族人擅长根据沙漠上的痕迹辨别动物和人的信息。根据沙漠上的痕迹,他们可以辨别出“土狼有了新的女朋友”“印度豹的孩子不见了”“羚羊又开始向西迁移了”,沙漠上所有的信息都印在了沙上面。“沙的痕迹”是布希族熟悉的特殊的符号系统。对文明社会的人类来说,一切信息都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写在纸上和互联网上,只有少数受过专业训练的生物学家有阅读这项符号的本领,多数人看见这一符号只能大致辨别是动物还是人,是大人还是孩子。然而基的可以通过沙的痕迹判断自己孩子走失的详细信息。

足迹作为一种天然符号,布希族人经过实践和学习,掌握了一套从中得到信息的方法。这使每一种符号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对应的心理概念,完成了符号的意指过程。未经训练的文明社会人没有经过这一意指的过程,在心里对应的所指的概念是十分简单而模糊的。

三、含蓄意指的不对称

罗兰·巴特认为,“意指作用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过程,他是一种把能指和所指结合成一体的行为,这个行为的结果就是记号”(1)。例如,“月亮”一词,作为一种语言单位,是一种能指。由这个词语作为中介,指称人们心中具体的对于天上的月亮的概念。这时,人心中的概念和“月亮”这一词汇连接起来,成为一体,这个过程就是一次意指的完成。能指是符号的表达层面,用E表示。所指是符号的内容层面,用C表示。意指行为相当于这两层面之间的关系,关系用R表示,整个意指过程用ERC表示。

一个ERC是一个简单的意指过程,如图1-1。此外还存在另外两种情况:一是E1是由另一组E2R2C2组成;二是C1是由另一组E3R3C3组成。第一种情况即被称为含蓄意指;第二种情况被称为元语言。

含蓄意指是在能指一与所指二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是人进行联想的结果。“元语言通过寻找能指一与能指三的相关性,或推理出一种逻辑延伸,或建立一种阐释关系,从而构建意义。”(1)元语言中进行推理的逻辑部分与含蓄意指中的联想部分相比,后者受到文化的影响更加强烈。

在电影《上帝也疯狂》中,基的偶然看见金发碧眼性感高挑的女教师在树林里换衣服,当时基的想,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丑陋的人,她高大肥胖的身材让他感觉得用很多食物才能喂饱她,而她发白的长发更是让他觉得恐怖。

在当代文明社会,尤其白人的国度里,女教师的金发碧眼、高挑性感的身材都是女性时尚靓丽的符号。在这一过程中,女教师的金发碧眼,是一种能指。能指所中介的所指是对应的一种形象特征(图1-1)。当这一意指过程作为一个能指,其所指是时尚靓丽。这种二次意指的过程也被罗兰·巴特称为“神话”。在整个这一过程中,能指一“金发碧眼”与所指二“时尚靓丽”被人们的联想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广泛存在。然而,在影片《上帝也疯狂》中,由于布希族人和工业社会的“文明人”在想象、联想过程中社会认知、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对同一实体产生了不同的迷思。

与语言对人思维方式的影响相同,这种符号二次意指过程中的联想过程与社会文化、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也是互相影响、交互进行的。因为社会中符号的存在极为广泛,所以符号系统的形成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笔者认为,在符号的迷思形成的初始阶段,对同一符号进行相同的二次意指的人是比较少的。在同一地域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一个符号产生了不同的迷思,这些迷思统称为“迷思一”。在其他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这一符号也会产生迷思,这些迷思称为“迷思二”。虽然迷思一和迷思二中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迷思,但是这两种迷思内部之间的差异是要比这两种迷思之间的差异要小,并且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地域内部的不同迷思会随着生产生活中人类的协作逐渐地减少差异。此外,当一种迷思被最多的人拥护的时候,在迷思之间就会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尤其当大众传播时代来临,一些迷思会被电视广播海报等媒体以一种近乎“符号暴力”的方式传达给受众。比如,关于女性何为“美”的迷思就是被大众传播通过时尚杂志的封面以及广告模特的形象所定义的。当这一种迷思不断被强化,成为一种文化以后,会反过来影响其他迷思的产生和压制同一符号不同迷思的发展。

总的来说,影片中布希族人与“文明人”对同一符号的二次意指不同。这种二次意指上的不同,受到地域影响、生产生活的影响、已经形成的迷思的影响以及政治的影响,是导致含蓄意指不对称的缘由。

四、结语

在跨文化传播中,符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符号就好像人际沟通中的货币,不同国家的人使用不同种类的钱币进行贸易往来,他们在沟通的过程中符号就是进行语意传达的货币。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的货币种类不同、面值不同,在沟通中会产生一定的困扰。这种进行沟通交流的双方的符号差异,笔者称之为符号的不对称性。

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因社会发展、文化差异造成的符号存在的不对称性。即一方存在某种符号,另一方不存在。这种符号存在的不对称性可以是体系上的,也可以是具体的。此种情况需要双方进行更复杂的沟通以弥补一方欠缺的能指。二是因语言创造过程的差异、能指和所指的任意性造成的沟通双方能指和所指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需要双方改变文化中心主义的心理,以某一方的文化准则形式行事,才能进行有效沟通。三是含蓄意指的不同是由于各个民族联想能力、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而思维方式、联想能力的差异是由文化背景、地域因素等不同影响而成。虽然这种差异为跨文化交流带来了障碍,但是不同文化中各有特色的迷思也为世界文明的绚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释

1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页。

2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4-70页。

3(1)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以上帝为题的诗句 第5篇

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

———黑格尔

社会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便利,带来了更加优渥的生活,我们沉浸于对世界的改造,将自己视作胜利者,一脸傲视地看着自己完成的作品。一直忙于改造的人们,终于累了,想停下来享受慢生活,感受自然的时候,却发现自然已不自然,到处是人类运作留下的伤疤,而所谓的原始的地方,早已成为了游客区,人满为患,游客遍布,被践踏得面目全非。

于是我们想到了环保,想到了补救,而摄影师所能做的就是将世界各地的污染呈现在大家面前,唤起人类的觉醒,于是一批又一批黑烟、污水、采矿的照片被制造出来,但是这样的照片多了,就像是一种“污染消费”,人们刚开始会被其所动,时间久了也就麻木了。化工厂的污水依旧排向大小河川,发电厂的黑烟还是绵绵不断,石油照常倾泻向大海,没有丝毫的改变。

但是摄影师Fair却用另一种方式去呈现污染。抽象的图案,妖异的配色,当我们几乎要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时,却发现,这些其实是人类自己所为。这一切就像是自然给人类开的一个玩笑,将丑恶的东西隐藏于美丽之下,让人类不禁驻足观看,但是等定神观看之后才发现,其实隐藏在美丽之下的是这个星球最大的罪恶:溢漏,露天矿山,化工和石油泄漏,工业衰退和森林砍伐,这一切将自然弄得面目全非。一直蒙在鼓里的人类,醒然,震惊。也正如摄影师自己所说,“其实这个项目之所以那么成功,是因为美丽的影像夺人眼球,吸引人向内深看,希望了解每个图像到底是什么回事。如果照片中的美丽不存在,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效果”。而这些照片,也是摄影师在经过多年对污染问题的考察与研究之后,想出的最绝妙的方式。这也是自然给予人类最出其不意的教育。

以“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为题 第6篇

他们将于3月29~30日的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参加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2015中国服装论坛,共同探讨“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

将品牌价值物化为产品

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失去源动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就需要中国服装业通过特色化经营提质增效,实践出独有的商业价值。正如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所说,所谓的新常态,就是数量增长慢下来,质量增速提上去。

消费市场的变革,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着力点。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消费心理、购物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满足消费需求的升级,成为服装品牌的新任务。

新秩序正在酝酿,中国服装品牌急需贴近市场、适应产业规律、进行本位创新。即回到产品和服务本身,回到产业运行质量提升的根本轨道,大练基本功,提升品牌运营和消费服务的综合能力。于是,2015中国服装论坛主题定为: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

显然,这里的“产品”指的是“品牌产品”,即将品牌基因和内核价值物化。

这是核心价值的力量,行业的崛起必须伴之以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升。其决定着品牌走向,是获得消费者认同的心灵力量,也是品牌运作的根本原点。只有在核心价值指引下,产品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呼应市场,让品牌思想和设计体系物化为产品。

将文化用服饰表达

中国进入了品牌的产品时代,我们要不断追问:我们到底为社会和消费者引导什么,这是品牌之魂。接下来的关键,在于产品的打造。这是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品牌运作的基本方法论。把中国文化融会贯通,变成现代人的语言,用服装表达出来,从而和世界分享东方的生活方式,是中国服装产业发展之亟需。

在这次变革中,一批中国服装品牌已投身其中,践行品牌发展的新逻辑。例外、白领、依文、歌力思、播、汉帛??中国服装领军品牌们均把研发看作市场一线,努力提升把品牌独特风格、文化转化到产品中的能力,在向世界先进服装国家学习的同时,创建中国品牌的独立价值。

其实,这些品牌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服装论坛的参与者、支持者,甚至是主席团成员。而在接下来两天时间里,他们将在这里完成品牌的实验:探索国际化语境下的东方生活状态,将传统美学还原给真实的生活日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如1951年美国工业设计师雷蒙·罗维赴日演讲,给日本带来了巨大能量,山本耀司2012年中国服装论坛之旅也带来了一次智慧风暴,“设计师要始终贯穿自己的信念,做出中国服装。”的箴言仍在耳边,如今第二次中国服装论坛之行,在互联技术盛行的当下,他又会给中国同行哪些新的思考与见解?值得期待。

同时,法国高级定制时装品牌Alexis Mabille设计师Alexis Mabille及其品牌CEO Martin Mabille 、英国针织时装品牌 Artwork 缔造者Patrick Gottelie等著名设计师也将来到现场,和中国企业一起探讨消费、设计与时尚的未来。

无印良品的三驾马车:松井忠三、原研哉、深泽直人齐聚中国服装论坛,分享经济下行之时依然保持高增长的奥秘——始终站在消费立场来制作商品,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紧跟消费脚步,实践“良品美学”。

其实,寻找当代中国美学,正是中国服装论坛的密码,广邀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对品牌美学实验的完成,具有关键意义。

站在新的风口

“工业4.0”是德国政府2010年正式推出的《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其目的在于奠定德国在关键工业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成为指引未来工业生产的一种全新概念。

2014年,“工业4.0”成为探讨的热点方向,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概念。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 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这就代表着我们已经站立于新的风口浪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着组织、生产、渠道以及供应链管理方式的变革,还改变甚至颠覆着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和产业形态。

如何用信息技术去洞悉消费动向,进行产品研发和上下游集成创新,已成为产业变革、提升效率的重要内容。为此,2015中国服装论坛特意设置了风口论坛,以探讨工业4.0时代的商业趋势与模式创新、将商业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等热点话题。

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在探讨中。2015中国服装论坛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不仅对消费趋势和产业方向进行前瞻思考,还对传统手工艺与文化美学进行深度挖掘,以期和企业在这里完成一次年度品牌实验。

教育,以生命为题 第7篇

教育关注了生命,便有了生命的教育。教育,与生命相约,结下了一路不了情;教育,与生命相伴,引领着教育的人性化回归;教育,与生命同行,演绎着教育的光荣与梦想;教育,与生命为舞,演奏着教育的精彩篇章。生命教育,蕴涵了教育的全部;生命教育,是用生命的音符谱写的教育华章,是没有缺钙的教育渴望。因为生命,教育才有了存在的理由:生命是脆弱的,于是教育就有了保护生命的责任;生命是向上的,于是教育就有了开发生命潜能的责任;生命是有价值的,于是教育就有了提升生命质量的责任;生命是成长的,于是教育就有了让心中梦想放飞、让隐形翅膀飞翔的担当。

从本源上讲,教育就是丰富人的知识、发展人的思维、强健人的体魄、完善人的人格的生命历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生命教育。教育必须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触及生命的灵魂,激发生命的意识;教育应该充满生命活力,拨动生命琴弦,让人体验生命历程,提高生命质量,并不断升华个体的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教育必须高举生命之旗而行走,让生命在读书中读出快乐,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交往中感悟真诚,在做人中懂得尊重,在做事中学会负责,在坚持中领略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幸福。

教育绝不是一堂又一堂黑色墨水换红色分数的鏖战,而是在孩子们生命中铭刻的记忆,因为那是他们郑重而庄严的成长。为了生命这份情,我们就多了一些分数背后的反思和追问;为了生命这份情,透视今天的教育现状,我们就多了一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情节;为了生命这份情,寻求一种永恒的力量,让生命共享教育的福祉,感受人生四季的美好;为了生命这份情,我们就会把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视为我们一生的责任;为了生命这份情,教育要呵护每个生命体的尊严,因为尊严是生命之根;为了生命这份情,教育就要激发生命的自信,因为自信是生命之本;为了生命这份情,教育就要培养生命的自主,因为自主是生命之基;为了生命这份情,教育就要用圣洁之水来浇灌生命的心田,因为水是生命之源。

教育者用自己的生命阶梯架起了一座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每一个在这座桥梁上经过的生命都被注入了人类文明的新鲜血液,又带着这种新鲜血液去创造人类历史新的文明,去孕育更有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个体,建构新的生命意义。所以,教育必须以生命为支点。有了生命的支点,教育就会在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触及灵魂、涤荡污垢,就会在生命与生命的磨合中激发潜能、分享成功,就会在生命与生命的比较中完善历程、提升质量。以生命为支点,教育者就不会有挑剔的目光,就能顺应教育规律,理性看待生命的生长过程,静等朵朵花儿开放;以生命为支点,教育者就会永不停息地追求科学的人性教育、理智的人道教育、完善的人本教育、诗意的人文教育。

上一篇:环卫作业安全下一篇:党代会代表资格审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