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余秋雨范文

2024-08-06

道士塔余秋雨范文(精选9篇)

道士塔余秋雨 第1篇

“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辨

1.余秋雨在类似《道士塔》《阳关雪》《上海人》《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散文中,所表现的诚然是一种“感性体验”,同时又包容着他的理性思辨。他的“感性体验”发自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典章经籍、山川风物、世俗人情的领略、体悟,他以双重文化人格对它们予以谛视与观照,既是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积淀文化传统基因的大学教授,又是受西方文化思潮碰撞、为当今改革大潮与商品大潮所拥抱的现代人。于是他以继承文化传统、又批判文化传统的悖论,导入他的审美观照,因而生成某一种文化的与哲学的焦虑,一种浸濡历史沧桑感的困扰,以及走出困扰的使命意识,即他自己所称谓的“文化苦旅”。其实这正是余秋雨既与历史“撞击”、又与现实“撞击”,既欲走出历史、又欲走出现实的思想的“苦旅”。(吴周文《90年代:中国散文现在时》)

对当代散文的超越

2.余秋雨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不仅表现在思想文化境界上,还表现在强烈的主体意识方面。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有很强的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家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而这个具体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的。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于是,一处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出文化,最终由文化而透显出民族的存在状态。就这样,余秋雨的散文终于摆脱了以往40年散文的樊篱,从“小体会”“小摆设”“小哲理”等小家子气的审美规范中走出来,树立起了一座真正高大独立的主体形象。„„余秋雨散文中鲜明的主体意识固然来自作家渊博的文史知识和良好的文学天赋,但如果只靠这些,也只能写出掉书袋式的怀古悼亡之作,决不会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因此,真正纯净的主体意识,需要对历史的洞察,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的定力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借用先贤的话说,就是要摆脱“小人儒”而达到“君子儒”的境界。余秋雨的散文对俗常生活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已无所关注,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对现实历史进行着极其深切的眷顾,其中的欢愉、忧思、欣慰、苦恼都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契合,与当前处境中的高尚与卑微、深刻与虚浮息息相关,由此而构成了散文的多维结构立体化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以其丰富、高大和纯净的特质把当代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微观和宏观

3.如果说余秋雨从人生的角度给出了文化以丰富生动形象的涵限,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的话,那么立于民族、国邦角度的关切,则是宏观上对文化的构架。

这种关切体现于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华夏文化三者交融浑然为一体。他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

窟的文物遗藏联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难,“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何止是几箱文物被运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灵──文化,在列强刺刀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一个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时代面前痛苦着、呻吟着。

透过余秋雨散文把祖国河山、民族情感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的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那颗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他那凄切的乞求和呼唤,不仅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遗产,而且更深刻地蕴藏着爱国的内涵。

„„余秋雨的苦旅“文化”,不仅有着强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历史感。余秋雨散文的精邃的思辩、丰富宏魄的内涵,都导源于他的渊博精湛的史家修养。他的“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感,并不是对过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历史作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用文化把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在他那里,文化如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滚滚浪涛,推动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自序》)。《莫高窟》一文中的描述更具典型,“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历史的韵味可谓浓矣!《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他从画像的色流中,竟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历史的生气驱除了“文化苦旅”的单调和干枯,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活泼与洒脱,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张昭君等《血凝·精灵·积淀──〈文化苦旅〉的文化观》,《社会科学探索》)

高品位的审美心境

4.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都市繁华,一个人,悄悄地,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的烟尘的扑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而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这是真正的大忧患大悲怆,说是历史的泼墨一点都没夸张。你看整个“文化苦旅”,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的落脚点竟是南洋的垒垒丛冢。起初,你还会拥有一份自豪,一丝安慰,因为我们毕竟拥有过一个大唐盛世以及大唐盛世所创造下的辉煌的敦

煌文明,尽管后世不肖子孙是如何地把她糟踏了。接着你便感到了寒冷,因为文人的孤魂野鬼出现了,慢慢地你会沉默,你会忧伤,你会呜咽,最后面对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却不再操华语的异乡故人,你能不悲鸣?中国的文化啊,难道你真的就断送于此吗?难道你真的最终也像古埃及、古希腊一样文明沉沦了吗?不,不会的!《道士塔》《莫高窟》应是劫后的苏醒。《阳关雪》则早已跳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

余秋雨是那种乐意把笔浸润在历史沧桑之中,眼睛却时时关注着今天,也眺望着明天的文人,经历着山一程、水一程的坎坷,领纳着风一更雪一更的寒冷,这里面怎能没有沧桑?一座破旧斑驳的牌坊,一堵朱红剥落的庙宇的断壁残垣,一条海岸边被风霜侵蚀的废船,那是岁月的层层结痂的痕迹,那是岁月无声却残酷的铁蹄,人类所无法承受的无奈。在这里,沧桑成了一种人文景观,该需要多么高品位的审美心境啊!(田崇雪《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余秋雨散文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印象》)文化感叹

5.《道士塔》中,当我们随着作者愤懑冲激,也意欲随作者横立沙漠中,喝阻那些西方的文化强盗浩劫敦煌文物典籍的车队时,忽然又被作者“拦下了车队,又怎么办”的提问所震慑,情感的痛苦转瞬间转为思想的痛苦。

《道士塔》写到了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一个早晨“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开始他的粉刷”。我们甚至完全可以在这里读出黑色幽默,因为王道士粉刷的是千年流传的敦煌壁画!──这种生动又时时转换感情内涵的描述,充满在全部的余氏散文中,且经常是写得更精彩。

(偌大的中国句)如此忧愤之语,道出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爱以及对文化命运的无奈,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道士塔》正好印证了鲁迅的一段话:“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显然是一条有效的流水生产线。

(以上各段文字均摘录自萧朴编《感觉余秋雨》)

让绝大数中国人知道敦煌藏经洞的就是余秋雨的这篇带着幽怨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敦煌文献的散失,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沉重回顾,作者通过对王道士的渲染,给出了一个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形象。这个曾经给了绝大多数中国人以内心极大痛苦的愚昧的中国人,其实却有着另外的具有血肉的模样和人格,和余秋雨本人描述的相差很大。这也是余秋雨在此篇文章中的一个硬伤,把众多的历史积怨,以文人特有的方式,发泄到一个脆弱的个体身上,这是具有理性思考的绝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的,王道士曾经数次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做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包括涉险送这些古籍到地方政府,最后冒死写奏章给慈禧太后,这些都是余秋雨没有向此文的读者所袒露的,也就是这样一个冒死保护古籍,却连连失败的人。凭借着自我坚定的宗教信仰,为了清理当时的洞窟,出卖了珍贵的敦煌文献,余秋雨并没有仔细的描述那段坎坷的历史,却

以文人的特殊喜好,置王道士以死地——这也有“余”的优势,因为王道士不会和他争论,即便从道士塔里面走出来,也争辩不过这样一个所谓的为了文学痛苦并思考着的,以有知做盾牌的文人。

道士塔余秋雨 第2篇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道士塔》在他的代表性作品集《文化苦旅》中属于第一开篇,这篇散文自发表后的十余年内,反响很大,存在各种不同的争议,有肯定,有否定,有赞扬,有批评,不一而足。有人认为这篇散文存在虚构、戏剧化成分,因而不好;有人认为这篇散文对王道士的“罪行”戏剧化不公,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争论的,但基本的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篇散文写出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悲剧,不仅仅是王道士个人而已,而且写出了一个国家的政府和各级官吏在沉沦、庸俗的境地中,更加加剧了文化的浩劫和灾难;同时也映照出外国文化学者对文明的追索和渴求,两种不同的文明对文化的关注及重视、保存及研究的对比(所幸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新时期,默默继承和传递敦煌学的当代学人们,终于通过自身的努力,挽回了“敦煌学也在中国”的尊严)。这篇散文不仅写出了余秋雨内心个人的文化忧患意识,也写出了一个民族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承意识,亦一定程度涉及了东西方文明的对比(不管当时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篇文字不仅体现了余秋雨一开笔入手即抓住了文化传承的重要命题,也侧面抓住了文明的对比,而且以其后面完成的文化传承和文明思考一对照,反使这篇文字的重要性昭然可见[1]*;它不仅写出了前后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比照,也写出了当代学人对中华文化、文明强烈的文化忧患意识。这些我都不提了,我只着重提余秋雨在其中引用到的一首诗作;因为这首诗为他的这篇散文增添了不同寻常的份量,震撼过许多读者的心灵,而且这首诗作的内涵,也为他这篇散文增色不少,提供了一定的意蕴;甚至说不定,也为他当时写作此文提供了若干灵感。起码这首诗作的引用,为他恰到好处地表达他的情感提供了恰到好处的方式和手段。

应该确切地说,余秋雨在《道士塔》一文中引用了两个青年诗人的作品。——其中第一个,在第一节结尾,余秋雨写道:“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因这位诗人不详,无从查究,不提。我只侧重说第二个,也就是我九年来一直悬念和经过漫长的搜寻之后才终于得知的该诗的作者及其全文,也就是余秋雨在文中第三节具体引用到一部分的那一首诗。

为了表达更加清晰,我得具体引述。余秋雨在文中第三节写到斯坦因车队要运走敦煌的经卷时写道: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只是浮现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这首诗在余秋雨的这篇散文中很显眼,给人的印象也很深刻,它的引用寓意强硬的阻拦,即武的阻拦,为文章平添了一股英雄气概,极大地感染了读者。但是,余秋雨文中或文末没有任何说明和注释,绝大多数读者根本不知道这诗是谁写的,是哪一个“当代中国青年”写的?许多读者对这首诗产生了印象,甚至是深刻的印象,可是却不知道原诗的作者是谁,题目又叫作什么。除了文中所引的诗句之外,我们对其它的情况一概不知。没有任何踪迹可寻,想要查知却又无从入手,情况显得扑朔迷离。

我个人就是经历了九年之多的寻找——从1993年冬,到秋,才最终找到了原诗的`全文和作者的。这一发现可以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但是,这一疑问的解决,却用了九年时间!

先具体端出原诗吧:这首诗的原名叫做《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金勋爵》,作者是中国当代青年诗人晓桦(他当时是军旅诗人),全诗内容如下:

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

——致额尔金勋爵

晓桦

我佩服你

——额尔金勋爵

你敢于发布这样的命令

把古老东方的京都

投进熊熊大火

在每片焦土里埋下你的名字

和野草岁岁生长

我不佩服你

——额尔金勋爵

你根本没有敌手

没有敌手却建立功勋的英雄

比拼杀中倒下的战败者还耻辱

焚烧一座没有抵抗的园林

践踏一片不会说话的土地

那是小孩子的手都能胜任的

何用军人的膂力

但你毕竟以你的壮举

给你的后裔们留下

足以在餐桌上大嚼永远的威名

给你民族发黄的编年史

嵌上火光闪闪的骄傲的一页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我更希望

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

当然我决不会用原子武器

对你那单发的火枪

像你用重炮摧毁冷兵器

我希望你是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人

你会满意的

你的对手不再是猛勇而愚蠢的僧格林沁

在此

我谨向世界提醒一句

从我们这一代起

中国将不再给任何国度的军人

《道士塔》教学后记 第3篇

下面就我曾上余秋雨《道士塔》所遇到的情形来谈谈以上提出的问题。

余秋雨的《道士塔》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大意很好把握,但文章很长,所以我在授课时只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自理思路、自寻答案:1、在处理敦煌文物的过程中,王道士都做了些什么?2、对于王道士,余秋雨是怎样评价的?(从课文中找原话)3、对于这样的王道士,你又是如何看待的?理由何在?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在赏读课文时很容易找到答案,也是按照我预想中进行的。可是在第三个问题上就出现了分歧。当然,大多数学生的基本意见是一致的,都认为余秋雨将主要矛头指向道士王圆箓是不公正的。但是在自由发言时有两位同学不由自主地辩论起来,甲同学认为殖民者最大的特点是侵略和贪心,为了得到这些宝物他们会不远万里、不择手段,如果得不到宁可毁掉也不会让他人得到,并举了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例来证明王道士的低价变卖实质上是保护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文物,所以他倒是做了一件好事;而乙同学则说当时敦煌莫高窟地处偏僻的大沙漠,如果王道士不发现这些宝物或者说如果他不抱着邀功请赏的念头将文物送给那些官员,也许这些宝物就不会落入一个外国人之手,也就不会引来大批的冒险家,所以祸根还是由王道士引起的,那么指责批评他也无可厚非。甲乙两方的辩论精彩地进行着,这时他们的辩论又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兴趣,一位同学也认为错不在王道士,但却反驳甲提出的侵略者会不远万里来敦煌的观点。很明显,讨论的指向出现偏差,这时我提醒大家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同时我也不失时机地将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推出。正当我为这堂课可以圆满结束而高兴时,另一位同学语破天惊地冒出一句:祖先的文化在现实中真有那么重要吗?我们为什么不用他们留下的文化去换取更先进的文明?将这些文物放在博物馆也许能得到一丝赞叹,可如果把它们换成钱财去投资教育、进行科技研究不是更实在……

说实话,在备课过程中我的确没想到会出现这个环节,而且乍一听他说的也有道理,并且很有代表性,现在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疑问,比如像兵马俑,我们说它是文物,但有人认为那样一堆泥巴留着有什么用,研究它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此时,怎样对他的问题作出评价?肯定?抑或是模棱两可?还是……很明显,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祖先留下的遗产,我们后人是没有权利去变卖它的,更何况,如果卖掉这些文物,而研究历史时我们还得依靠外国,这岂不是一种悲哀?但这个问题我们此时不可能在课堂上花时间解决,我事先也没充分准备,所以我当时告诉学生可以在这周的练笔本上各抒己见,有可能我们还会举行一场辩论赛来探讨这个问题……

反思:虽然我当时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问题,但这堂课下来,我还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授课过程中,一个教师再怎么考虑全面都不可能想到四五十个学生可能会突然冒出的问题,面对学生突发性的提问,该怎么办?当学生思维出现误区时该怎么办?当学生转移问题时又该怎么办?而同时,一方面我们的课堂还必须承担着“引导人”、“塑造人”、“提升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国家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评价体系的改变,要从传统教学评价中过分偏重知识与技能,发展为一要评价知识与技能,二要评价过程与方法,三要评价情感与态度。尤其是要关注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合情、合理。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局面,教师该如何处理,既能让学生满意,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呢?……都说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可是面对这个常说常新的问题,面对学生那不可预估的大脑,教师又如何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境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备课到底应该备什么?什么才叫备课充分?……这些都成了我在那以后不断认识和考虑的问题。

余秋雨道士塔读书笔记 第4篇

一位逃荒到甘肃的湖北麻城农民,在那里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王道士为了一点金钱把莫高窟中价值连城的文物白白送给了欧美学者,此刻的中国人正为了那几毛钱的运费而不愿意把文物运到省城博物馆保管。他们不可能知道欧美学者是多么高兴自己从一个蠢人手中抢救出那么多遗产文物。

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之一,就这样被一个无名道士断送了。难道中华文化只是渺小的一个道士可以断送的?当时诺大的中国连几卷经文都存不下,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一个为了几毛钱都不愿意拿出救文物的国家,怎么可能保护好中国灿烂的文化。

文中作者引用了中国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几行诗句: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是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剩下的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马,远离天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一句句深入人心的话,无不表达出后人们对前人的痛惜。

余秋雨道士塔读后感 第5篇

然而自从读过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作品《道士塔》后我深刻感受到了莫高窟经历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历史的沧桑和无奈真正体味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术的荣辱和沦落.

在《道士塔》中作者运用传真的语言和生动的笔法使当时旧中国国民的代表人物--王道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的无知他的卑贱他的愚昧他“笑咪咪地数着那一点微不足道的银元”时的自以为得意都让读者感到无限的可悲可叹可哀可痛更让我们感到可愤可恨.

是的读着课文我们的心在滴血我们都会痛苦地思索:中华文化宝库遭到盗窃与破坏敦煌文物受到极大的损失这一切大都与当时莫高窟的主持道士王圆箓有关.但是酿成整个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又是什么呢

“洞窟里的壁画……暗乎乎的……亮堂一点多好呢……”于是王道士把它们粉刷“成了一片净白”;“中座的塑雕显得过分惹眼……体态过于招摇……”于是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几下就把“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19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与王道士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

余秋雨《道士塔》读后感 第6篇

已经不计其遍,但每每穿越书页,就如同和余氏一同谛听那段尘封的往事。

在长长的书页中,或许那只是个片断,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瞬,但每当深入这纷繁的文字,总感觉肩头有一种沉重,因此,我的艰辛的行走,常常也拿余氏的笔墨作为诠释,因为,我找不到其他参照物。

对他的文字,我一直无法释怀,诸如:……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钥匙挂在王道士的裤腰带上。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一切的一切,竟是这个肮脏的土道士。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

余氏,须仰视。其丰厚、其学识、其阔远,当是我国文化人士典范,其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文化的灵光。然而,他竟不为国人容,或者更严谨一点儿说,他不为所谓的文化容。他的真文化在刺痛着诸多文人学士孤陋的心底。

而余氏之价值,远非一片挞伐之声就能掩盖一二的。

想起那个红极一时的道士,他何德何能把持着一段历史,甚至为世人容?

而在多年以后,当我们应该聆听着文化的天籁,在余氏的笔端获取并享受心灵给养之时,些许人士便口诛笔伐,似乎欲践踏余氏直至齑粉而后快。

蚍蜉之态,憨傻可掬。

不知这是余秋雨的悲哀,还是文化的悲哀。

《道士塔》教学设计 第7篇

【创意说明】

《道士塔》是余秋雨先生散文集《文化苦旅》的首篇,是一篇饱含作者深情,有着深厚文化意蕴的散文。情感的体验是散文阅读的重点,理性的反思是阅读文化散文的更高要求。教学这篇散文,可以分为品读和反思两个步骤。品读主要有三个层次:感知认读,学生一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情感诵读,学生二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思辨悟读,学生三读课文,探讨散文主旨。这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由情入理,引导学生逐步把握课文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反思主要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谁是敦煌文物流失事件的罪魁祸首。这一教学过程采取的是以写促读的方法,将品读的最高层次思辨悟读与反思融合在一起。这样品读体情,反思悟理,品读反思,由情入理。

【教学目标】

1.品味散文语言,体验作者情感。

2.探究造成这场民族文化悲剧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法、诵读法、探究式阅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预设问题:

1.课文的标题“道士塔”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有悖于宗教的惯例?

提示:“道士”是道教的修行者,道士去世称为“羽化”,死后的葬法是坐缸或棺葬;“塔”是用来保存佛教有道高僧的骨灰的建筑。一个道教的修行者死后葬在佛教的圆寂塔内,这有悖于宗教的惯例。(这一问题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对宗教知识的积累。)

2.提问学生,王道士的圆寂塔修建在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是否合适?

提示:不合适,因为“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文中语),是他出卖了敦煌莫高窟中珍贵的文物,是他使得深藏于此的稀世珍宝流失世界各地。(这一问题将学生的目光逐步引向课文的中心人物王道士。)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抓住时机,板书“罪人”,引导学生思考,罪人有哪些罪行?王道士对敦煌石窟做了些什么?(这样学生的思考对象由王道士过渡到文本,学生一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堂教学进入品读的第一个层次:感知认读,把握课文内容。)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王道士所作所为造成的后果及其愚昧无知的表现,重点品读、体会如下句子:

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

这些叙述性的句子,看似平淡却融入了作者冷峻的情感,指导学生应读得含而不露。

概括王道士的罪行:粉刷壁画、砸碎雕像、礼送文物、贱卖精品。

2.多媒体投影有关莫高窟文物及藏经洞文献的相关内容。

多媒体课件所设置的情境使灿烂的敦煌文化和王道士的罪行在学生心中形成巨大的反差,学生会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时让学生谈一谈,面对王道士憨厚的笑脸,面对珍贵的藏经洞文献从眼前消失,你的心中涌动着怎样的情感。

三.二读课文,体验情感

1.学生沉浸在或悲伤或忧愤或无奈的情绪中,教师适时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文本,让学生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怎样诵读这些感情强烈的句子。(这样课堂教学进入品读的第二个层次,情感诵读,体验作者情感。)

多媒体课件显示教师预设内容:

①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愤怒)

②这是一个巨大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伤感、沉重)

③“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痛心、无奈)

④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得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们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悲愤)

⑤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茫然、痛苦)

⑥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作者情感的高潮,难以言状的痛苦、愤懑、无奈)

教师以第⑥句为例范读,此处是作者情感的高潮,难以言状的痛苦、愤懑、无奈交织在一起。指导学生应读得起伏有致,读出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取学生朗读、学生点评、教师范读、学生竞读、学生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提高朗读能力,进而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人也应为敦煌文物的流失负责?学生能很快地将愤怒的矛头指向清政府官员和外国冒险家、学者,学生的思考对象逐步扩大。

多媒体课件显示这三类人的图片资料,教师进行适当介绍。

四.三读课文,探讨主旨,由情入理

1.设置特殊情境,把课堂当作历史的审判庭,让学生为亲历此次事件的王道士、政府官员、外国冒险家和学者这三类人写下辩护词。这样以读促写,以读带写,将品读的最高形式思辨悟读与反思融和在一起。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三组,深入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交流整合课外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写下辩护词。构思辩护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课文反映出来的历史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培养。

多媒体课件显示教师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与学生交流:

①1900年5月王道士发现藏经洞,1905年俄国人勃鲁切夫第一个到达莫高窟,这中间有五年时间。

②文中提到的叶昌炽当时为甘肃学台、金石学家,其府第离敦煌近在咫尺,但他自始至终没有到实地考察。

③在学部任职的李盛铎、刘廷琛和京师大学堂教授方尔谦等人经过认真挑选,将选出的敦煌文书的精品收入自家书房。这些文书,或被变卖,或永远流失,没有一人没有一件交给国家。

④民国初年,张广建任职甘肃时,按敦煌文书的多少授以官职的大小。他攫取的藏品,后来经人转手卖给了日本的三井家族。

⑤“可以确定的是,斯坦因带回大英博物馆的东西没有一件流入私人之手,或被割裂,或被遗失的。”(《斯坦因传》)

⑥被法国人伯希和运走放在巴黎博物馆的文书,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件流入私人之手,或被割裂,或被遗失的记载和报道。

⑦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国家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对包括中国读者在内的全世界读者开放。很多中国学者就是在这两个地方开始他们的敦煌学研究的。

学生构思、交流、展示创作的辩护词,教师适当评价。

多媒体课件显示教师预设辩护词:

王道士:我只是一个道士,哪里知道什么叫文物!发现那个洞窟后,我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砌砖、上锁、报官。可五年了,大人并没有来,东西倒是让我送出了不少。再说洋大人很不错,他们是到敦煌来取经的,我又有不小的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官员:经费不足,运送、保护花销巨大,我们也是无能为力啊!再说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天朝上国,地大物博,我拿几卷经文回去研究应该算不了什么。老佛爷常教诲我们“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至于洋人,那是万万得罪不起的。

外国冒险家、学者: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中国的文物在沙漠中曝晒,作为学者,作为敦煌文献狂热的研究者,我们有保护的职责。看看你们中国的腐败与混乱,抢救文物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历史已经证明是我们让敦煌文物被世界所知,是我们让敦煌文化走向光明!

2.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主持这场历史大审判的法官,听完他们的辩护,你会宣布谁是罪魁祸首?

总结:这是一场没有结论的审判。面对这场历史的审判,我们会失落,我们会无奈,我们会沉默,但更多的会引发我们不尽的思索。愚昧无知的王道士、腐败无能的政府官员、巧取豪夺的外国冒险家和学者对敦煌文物的流失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谁都无法承担主要责任。“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这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的生存状态,反映了因袭千年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长城的烽火已经熄灭,千年的飞天魂归故国。古老的敦煌呼唤着一个强盛的中华,呼唤着更多无私无畏、强而有力的文化传承者,而这文化传承者就在我们中间,就是你我!(阐明散文主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五.课题研究,拓展延伸

为了使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下课前教师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课题并适当作出提示:

1.怎样公正、客观地评价王道士?(提示:如果不是王道士而是其它人发现藏经洞,结局会如何?)

2.分析敦煌文物流失的原因。(提示:可以从社会、时代、国民性、地域等诸多方面来思考这一问题)

3.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提供背景知识: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莫高窟不仅属于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还属于全人类。)

余秋雨《道士塔》读后感 第8篇

我不禁感动不已,然后买了一本<文化苦旅>,煞有介事地翻来翻去。但一个初一的小朋友又怎么能理解那遥不可及的文化呢,即使是现在的我也只是凭着一些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小心地去寻找若有若无的踪迹。

由于先前已经多次阅读了<文化苦旅>,读后难免少了些新鲜感。我会尽力表述自己的体会。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读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觉却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个字:“我好恨!”恨愚昧无知、愚蠢透顶的王道士;恨数不清的贪官污吏,把珍贵的文物随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们尽情地、冠冕堂皇地把书卷、画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们为什么不把密室得再隐蔽些、再牢固些,让文物过一百年再重见天日,让我国的研究者们好好地钻研。

但无论如何,那满满实实的一洞古物,已绝不再全属中国了。属于中国的,只有高价买回的微缩胶卷。

<道士塔>在写作手法上也极为优秀,讽刺、反语恰到好处,抒发感情时喷薄有力。一声憨厚的笑、一具无知的身躯、一方惨白的石屋、一缕尖锐的炊烟、一支载着一个文明古国文化的车队、一抹凄艳的晚霞、一片颤抖的清单,还有一群为了敦煌文献倾入一生心血的专家。

余秋雨散文《道士塔》原文及赏析 第9篇

《道士塔》原文: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家投来羡慕的眼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柔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

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1900年5月26日清晨,王道士依然早起,辛辛苦苦地清除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没想到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里边似乎还有一个隐藏的洞穴。王道士有点奇怪,急忙把洞穴打开,呵,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

现在,他正衔着旱烟管,扒在洞窟里随手翻检。他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只是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为何正好我在这儿时墙壁裂缝了呢?或许是神对我的酬劳。趁下次到县城,捡了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说这桩奇事。

县长是个文官,稍稍掂出了事情的分量。不久甘肃学台叶炽昌也知道了,他是金石专家,懂得洞窟的价值,建议藩台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只有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一点出来的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付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王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挂在了王道士的裤腰带上。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他们万里冲刺的最后一站,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一切的一切,竟是这个肮脏的王道士。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

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就像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纽扣换一篮青菜。要详细地复述这笔交换账,也许我的笔会不太沉稳,我只能简略地说: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5大箱、600多卷经卷......道士也有过犹豫,怕这样会得罪了神。解除这种犹豫十分简单,那个斯坦因就哄他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脚印,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了。好,既然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

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

没有走向省城,因为老爷早就说过,没有运费。好吧,那就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称伯希和为“贝大人讳希和”。他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银元,这是平常化缘很难得到的。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斯坦因他们回到国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的掌声。他们在叙述中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让外国听众感到,从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出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他们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浮现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对于这批学者,这些诗句或许太硬。但我确实想用这种方式,拦住他们的车队。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他们会说,你们无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于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我去时,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正在莫高窟举行。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了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选自2002年01月版《文化苦旅》)

【赏析】

《道士塔》和《莫高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如果说前者提示了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之悲剧,那么,后者则是对这一灿烂文化的赞叹和歌颂。两篇文章归结到一个主题: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这种文明是如此博大而辉煌,又是如此命运多舛。它历尽沧桑,迄今仍然生生不息。两篇文章是作者对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道士塔》全文四个部分。作者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展示了近代中国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带来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作者有“道士塔”作题目,寓意深刻。这座道士塔既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又是近代中国文明衰弱的标志。它是曾经发生过的、我们必须正视的历史。

第一部分记叙了外国冒险家疯狂地掠夺和俞劫数以万计的敦煌文物。作者的感情表面上是平静的,但平静中已涌动着无法遏目的悲愤。

第二部分点出敦煌文物被毁被盗的原因之一:愚昧和无知。劈头就是一段议论,悲愤之情跃然纸上。接着叙述王道士破坏敦煌文物的罪恶行径,无奈中兼有揶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作者悲痛之情的迸发,这是一种出于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的神圣之情。

第三部分揭示了造成敦煌国宝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旧中国的落后和腐败。作者用凿凿有据的事实告诉人们: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的浩劫和悲剧,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无奈之情。

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中华民族毕竟站起来了,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仍然在中国,敦煌学仍然在中国。比之前三部分,这一部分虽然简短,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复杂的,压抑、悲痛和自豪的心情交织在一起。“道士塔”作为民族文明的耻辱和衰败的象征虽然成为历史,但它足以警策每一个中国人:决不能重蹈覆辙。

赏析二: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成了一个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余秋雨《莫高窟》)在这里,最美的文字与“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融为一体,点燃了一个民族的激情。毋庸赘言,大凡飞天的后代无不神往于那千年的辉煌。追溯到东晋(公元336年),我们看到乐樽和尚的身影,正是他的虔诚和灵性,开始了莫高千年生命的孕育。那北魏的奔放豪迈,隋代的畅快柔美,唐代的瑰丽豪华,五代的温煦沉着,大宋的拘谨雅丽,元代的沉默冷清,在历史的长河里绽放、沉淀,拓延、生生不息。然而,这所的激情都在20世纪初的那场浩劫中变得苍白和苦涩了。

我们无法越过那个黑暗、屈辱而冷漠承德时代,就如走近莫高窟,就不得不面对那座丑陋而荒凉的道士塔一样。不管记忆中的敦煌多么绚烂多彩,富丽堂皇,都终究无法填满那空阔的藏经洞,无法洗去千佛洞中的惨白,无法抚平天边古老民族滴血的伤痕。而它——道士塔,却还如古迹一般完好地戳在那儿。我恨不得将这塔推翻,掘倒,猛挥血泪之鞭,鞭笞那早已腐臭的无知躯壳。是的,王圆簏,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这样“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身影,在20世纪初的中国本来随处可见,不同的是,偏偏他走了狗屎运,“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了“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历史的车辙就这样脱轨了。你还希望怎样呢?将洞窟刷白,将“婀娜的体态”换成“天师和灵宫”,对于一个老农,对于一个道士来讲,不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吗?他只是在尽个人的本分而已,况且,中国的平民向来都是最务实最本分的。如果要怪,也只能怪上天太“眷顾”这个卑微的人了,让他发现了藏经洞。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代,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处财源,王圆簏小农式的精明萌动了,就像“一颗纽扣换一篮青菜”,难以计数的瑰宝流失了,有人嘲笑他的荒诞,有人怒视他的卖国,固然不错,但是,我们忘了一个前提,那就是王圆簏根本不懂这些经卷的价值,更何谈“文物”“文化”“爱国”!他的可笑行径给莫高窟层层累聚的生命划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但也是这场文化浩劫中“错步上前的小丑”!那么,鞭惩那早已干枯的躯壳,也只是徒增伤痛和疲惫而已。何妨放任思绪更远些,你会发现王圆簏的周围,还有无数个王圆簏、张圆簏,但是谁有了这样千载难逢之机,都不会错过这“小丑”的角色。

20世纪的天空啊,那样阴沉昏暗,令人窒息。一个民族在这种缺氧状态下瘫痪了,沉默了。把持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张扬过,跋扈过,却怎么也不料想这最后的接力棒送错了对象,偌大个满清王朝竟找不出一个象样的子孙来承继祖业,他们最多称得上过“寄生虫”,骄傲自大,恃强凌弱,对了,还生得一身媚骨,学会了将祖宗的产业拱手让人,这一点可是让其先人望尘莫及的。(当然,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时代病)“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满清政府以自己的方式苟延残喘着。很难相信,这样的子孙会有什么文化意识,民族深情。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敦煌瑰宝,如果当时被完好地送到北京城,将会像当年的圆明园一样尸骸无存,而这将是另一场触目惊心的民族悲剧。总之,除非它像古楼兰一样神秘消失,否则在劫难逃!

车声辘辘,那是外国学者们凯旋的歌声,手执擎天利剑,我也只肯狠狠地怒视其远去的背影,决不阻拦。也许我能一时救下几件稀世珍宝,却终究救不下整个敦煌文化,在那个阴沉昏暗衰亡没落的时空下,他终将成为历史的殉葬品。

无无法想象归国后的斯坦因们大邀其功时的姿态,但我确定,无论他们怎样地修饰,或干脆更加露骨地说:“这就是从中国掠夺来的敦煌文物”,“中国”“敦煌”这几个字却是他们永远也抹杀不掉的,只要有这些残存的文物在,这几个字就会被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记起,敦煌文化就不会消亡。当年,日本学者滕枝晃曾怎样狂妄地断言:“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国外。”而今,他不得不承认:“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上一篇:党员带头致富方案下一篇:大师面对面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