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发保密管理规定v

2024-09-18

技术研发保密管理规定v(精选8篇)

技术研发保密管理规定v 第1篇

技术研发保密管理规定

一、总则

1.保护研发成果,维护公司根本利益。

2.本规定适用于全体技术研发人员和可能的涉密人员。

二、保密内容

1.研发规划书。

2.项目建议书、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市场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3.研发任务书、招标书、合同书、项目实施方案。4.试验大纲、进度计划

5.试验室、试验装置、试验设备与仪器。

6.阶段性成果报告、技术诀窍、工艺流程、产品样品。7.评审报告、会议记录。

8.研制报告、测试报告、试验报告、技术设计资料。9.项目结题报告。10.软件。

11.其它与技术研发相关的资料。

三、保密措施

1.绝密技术在保密期限内不得申请专利。2.机密、秘密技术申请专利应报CEO批准。

3.研发人员发表涉及研发项目内容的论文或参加与研发项目内容相关的学术交流,需经研究发展中心负责人批准。

4.涉及到绝密技术的特殊岗位事先应单独签订保密协议。

四、技术研发人员保密守则

1.严守技术秘密,技术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公司内外无关人员泄漏研发机密。

2.从事科研活动记录的相关文字信息整理归档,统一存放,无需保存的文字内容、保存电子文档的信息在没有存档必要时统一销毁,不得直接丢弃。

3.严格遵守文件(包括传真、计算机盘片)保密制度。电子图纸资料、技术文件必须加密保存。

4.未经许可,技术文件、图纸资料不准私自复印、外传,不得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引用秘密技术文件和资料。

5.技术研发人员离职、辞退、调动须办理交接手续,技术资料、图纸等与公司技术秘密相关的书面文档、电子文档不得带走。

五、附则

1.本规定自生效之日起执行。2.本规定由技术部负责解释。

技术研发保密管理规定v 第2篇

第一条 为维护公司利益,特制定本规定,研发部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第二条 研发部保密范围:

(一)技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现有的以及正在开发或构思之中的产品设计、源程序及相

关技术文档、技术方案、技术指标、研究开发报告、关键性算法、经验公式、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编程、数据库、设计图、数据库结构说明等。

(二)经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重要经营政策和计划,(包括公司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

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投资决策意向、经营项目及经营决策等);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意见书及可行性报告、市场分析、重要会议记录等。

第三条 严守秘密,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公司内外无关人员散布、泄漏研发机密。

第四条 从事研发活动记录的相关文字信息整理归档,统一存放,无需保存的文字内容、保存电子文档的信息在没有存档必要时同意销毁,不得直接丢弃。

第五条 秘密电子文件必须加密保存,不准携带秘密文件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不得在公共场所谈论秘密事项和交接秘密文件。

第六条 未经许可,秘密文件、资料不准私自复印、摘录和外传。

第七条 研发部成员离开办公区时,必须将文件放入抽屉中,重要文件必须上锁保存。

第八条 公司与研发无关人员及外来人员禁止向本部门员工询问与技术相关的内容。

第九条 发现失密、泄密现象要及时报告,认真处理。对失密、泄密者,公司将按照有关法律追究员工法律责任,员工必须赔偿由此而给公司造成的一切损失。

第十条 本规定的最终解释权属于公司。

第十一条

技术研发保密管理规定v 第3篇

1 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1 计算机信息辐射泄密

由于计算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采用的是电磁信号或者谐波辐射进行计算机信息的传播,这种传播的形式就会产生电磁辐射,假如在计算机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对相关的电磁辐射进行阻截和接收,在后续过程中进行提取处理,这种计算机信息就会被展现,这种问题就会导致计算机信息的泄密。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电磁辐射传播信号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与其他信息系统传播情况相比较,接收者接收到的信息更加的及时,准确,广泛,连续,并且还有一定的隐蔽性,在该过程中,出现计算机信息辐射泄密主要的原因,第一就是将计算机产生的信息产生的电磁波进行针对性的拦截;第二就是将含有计算机信息的电缆,信号线以及电源线进行导体的传播,这两种都不需要复杂的分析处理过程就可以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展现。

1.2 计算机信息网络泄密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计算机信息呈共享性的状态,在主机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通过相关的线路进行信息的转换于交流,在该过程中,就会出现信息泄密的问题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网络泄密的方式多种多样。

1.3 计算机信息介质泄密

在计算机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会出现相关介质的输出,这种介质的输出就是为了将计算机的信息进行合理的转移,但是在该过程中,也会出现计算机信息泄密的问题。由于计算机介质的信息量存储状况比较大,在信息转移的过程中,复制十分的快捷和方便,在计算机上并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计算机信息的转移,就会将重要的文件转移到一种无保护装置的介质中,所以介质泄密的问题十分的严重。

2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技术防护

2.1 计算机密码的设置

在计算机密码的设置中,主要就是保证计算机自身信息的存储以及传输过程的加密状况。

2.2 计算机鉴别验证技术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应该对于计算机使用者进行身份的认证以及识别,保证计算机信息的完整性展现。

2.3 计算机访问控制技术

在计算机访问技术的设置中,应该按照计算机使用者进行针对性的分类,按照使用者的不同将计算机的信息内容进行不同情况的展现。

2.5 计算机防火墙技术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传输量比较大,针对该问题,防火墙技术的实现就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最为关键的措施,该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计算机内部以及外部进行有效的隔离,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使用“允许”或者“拒绝”的口令进行相关数据信息流的执行,对计算机信息进入或者输出的状态进行网络服务以及访问审计的控制与管理。

2.6 计算机入侵检测技术

计算机入侵检测技术就是按照计算机使用的网络流量状况进行相关数据的报备,按照“异常状况”的阻截,根据已知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针对性信息流量的控制,按照相关数据统计之后的结果进行非正常操作的阻止等。计算机入侵检测技术就是按照网络现有的弱点进行针对性防护的一种系统技术设计,这种技术的实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实施要点。

3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

随着计算机使用状况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使用计算机的优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却往往忽视了计算机信息传递的安全保密问题,这种问题的忽视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计算机危险系数,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也出现了比较大的漏洞,使得在用户使用的状况下,会出现计算机网络不设防的问题,导致计算机的信息出现泄露的问题。针对现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相关针对性的保密管理不一致的,根据信息泄露的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当前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的背景下,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应该采取比较切实可行的方式提升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的管理要求,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程度进行完善,为计算机系统今后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4 结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建设,针对信息安全的问题也在不断地进行规范和管理,在现有的社会发展中,计算机信息的传递会变得更加广泛以及普遍,面对这种情况更应该将重点放在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之中,以保证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的安全提升,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今后的创新道路进行有力的铺垫。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建设,在现在的社会中进行信息资源的使用已经渐渐成为了国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信息资源渐渐变成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源保障,在该背景下,信息资源的保密应该是当下比较关键的问题。本文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技术防范和管理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

参考文献

[1]潘飞.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技术防范和管理[J].电子政务,2008:103-105.

[2]吴俊霖.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技术防范和管理[J].通讯世界,2014(19):13-14.

[3]陈永兴.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技术防范和管理[J].信息通信,2015(04):173-174.

[4]刘椰斐.公共部门信息保密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D].苏州:苏州大学,2010.

[5]杨志鹏.加强大理州党政机关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0.

[6]刘艳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0(20):61-62+58.

[7]陈文胜.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及安全管理浅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5(24):125-126.

[8]刘佳佳.浅谈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及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62.

[9]何敏.新形势下军队院校信息安全保密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

技术研发保密管理规定v 第4篇

对关注游戏产业和游戏产品的大多数人而言,游戏开发的技术人员是一个重要而陌生的群体。说重要是因为网络游戏和其他产业一样,技术支持是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而且网游产品是如此的特殊,技术的意义不仅仅是底层构架,也是玩点和内容的表达手段。说陌生,则是因为这些技术人才都是各游戏企业的宝贝,被保护的很严密,轻易不对外示人。2007年第一届中国游戏开发者大会(CGDC)召开时,会务工作人员神奇地发现,这些中国游戏产业的技术骨干们,大多连名片都没有。

游戏开发的技术层面可以分为策划、程序、美术、管理、安全、测试等六大领域。每个领域钻研下去都有高深的学问,而每个领域在学术研究上的突破,也会是商业上的飞跃。而且,每个领域几乎都和游戏产品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从开发者角度看,用技术手段反映文化内容是网络游戏自始自终的使命。

那么,在网游产业面临文化升级的关口,中国的游戏研发行业,如何跟上脚步并提供支持呢?这个问题太深太复杂。即便是专业人士要讲清楚这个问题也需要很长的篇幅。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直接面对技术的革新和演变,这在微观上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只能用宏观概括的眼光去掠影这个非常重要又非常专业的行业。

游戏研发中的封闭与合作以及东西方游戏开发方式的异同是游戏开发行业的两大热点话题。中国游戏开发者大会(CGDC)已经要开到第二届了,应该说,对行业中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各家企业和专业机构都有足够的认识。但商业保密的思想仍然是这种交流中难以解决又不好回避的矛盾。一方面希望得到外界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展示自己的核心财富。而且,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对他人讲述的经验和观点也存在质疑。这大大影响了中国游戏技术研发力量的整体提升。但这个问题不是能够简单地通过管理机构的指导来解决的。

但对于另一个问题,就完全看行业中的主观意向了。国外的游戏开发团队普遍要经过12个月到18个月团队培训磨合以保证维持良好的质量控制,一直到游戏项目完成。而国内现阶段还只是依靠美术、程序、策划三方面的总监来协作游戏,这样一个团队要十几个月中保持稳定都是有难度的。同样,对于国内的市场环境和盈利模式,海外的从业者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不理解。有位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学院的研究员在第一届中国游戏开发者大会上表示,不应该直接为了销售而设计虚拟道具,出售游戏中的权力不是好方法。但是,这个被中国市场普遍验证成功的模式在海外拓展的过程中也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也许正如完美时空的CEO池宇峰在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所说的,中国游戏企业并非没有内涵,而是要看如何发掘其内涵。

研发人员保密协议书 第5篇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公司有关规定,双方在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下,就甲方商业秘密保密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保密内容

1.甲方的交易秘密,包括但不限于商品产、供、销渠道,客户订单,买卖意向,成交或商谈的价格,商品性能、质量、数量、交货日期;

2.甲方的经营秘密,包括但不限于经营方针,投资决策意向,产品服务定价,市场分析,广告策略;

3.甲方的管理秘密,包括但不限于财务资料、人事资料、工资薪酬资料、物流资料;

4.甲方的技术秘密,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设计、产品图纸、生产机器、作业指引、工程设计图、生产制造工艺、制造技术、计算机程序、技术数据、专利技术、科研成果。

(二)保密范围

1.乙方在劳动合同期前所持有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秘密,经双方协议乙方同意被甲方应用和生产的;

2.乙方在劳动合同期内职务发明、工作成果、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

3.乙方在劳动合同期前甲方已有的商业秘密;

4.乙方在劳动合同期内甲方所拥有的商业秘密。

(三)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提供正常的工作条件,为乙方职务发明、科研成果提供良好的应用和生产条件,并根据创造的经济效益给予奖励;

2.乙方必须按甲方的要求从事经营、生产项目和科研项目的研发,并将生产、经营、研发成果、资料交甲方,甲方拥有所有权和处置权;

3.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利用甲方的商业秘密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撰写论文向第三者公布;

4.双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乙方不得向第三方公开甲方所拥有的未被公众知悉的商业秘密;

5.乙方必须严格遵守甲方的保密制度,防止泄露甲方的商业秘密;

6.双方协定竞业限止期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止期内乙方不得到生产同类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7.在劳动合同期内,甲方安排乙方任职涉密岗位,并给予乙方保密津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止期内,甲方需继续支付乙方保密津贴。

(四)保密期限

1.劳动合同期内;

2.甲方的专利技术未被公众知悉期内;

(五)解密期限

1.因履行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发生变化,乙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前月通知甲方,提前期即为脱密期限,由甲方采取脱密措施,安排乙方脱离涉密岗位;乙方应完整办妥涉秘资料的交接工作;

2.劳动合同终止双方无意续签的,提出方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前月通知对方,提前期即为脱密期限,由甲方采取脱密措施,安排乙方脱离涉密岗位;乙方应该接受甲方的工作安排并完整办妥涉秘资料的交接工作;

3.劳动合同解除或期满终止后,乙方必须信守本协议,不损害甲方利益。

(六)保密津贴

1.在劳动合同期内,甲方对乙方保守商业秘密予以保密津贴,甲方按月支付乙方保密津贴人民____ 元/月;

2.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止期内,经甲乙双方协定竞业限止期为____年,甲方对乙方保守商业秘密予以保密津贴,甲方按月支付乙方保密津贴人民____ 元/月;

3.在劳动合同期内,保密津贴每月____日与工资同时发放;

4.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止期内,保密津贴每月____日准时发放给乙方;

5.乙方调任非涉密岗位,甲方停止支付乙方保密津贴。

(七)违约责任

1.在劳动合同期内,乙方违反此协议,虽未造成甲方经济损失,但给甲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麻烦的,甲方有权调离乙方涉密岗位,停发保密津贴,并予以行政处分;

2.在劳动合同期内,乙方违反此协议,造成甲方轻微经济损失的,甲方可解除乙方的劳动合同;

3.在劳动合同期内,乙方违反此协议,造成甲方较大经济损失的,甲方予以乙方除名的行政处罚,并追索全部或部份乙方按月领取的保密津贴;

4.在劳动合同期内,乙方违反此协议,造成甲方重大经济损失的,甲方予以乙方除名的行政处罚,追索全部保密津贴;并追加经济损失赔偿,构成犯罪的,上诉人民法院,依法追究乙方刑事责任;

5.甲、方双方因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和违约责任的执行超过法律、法规、赋予双方权限的,可向甲方所在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八)其他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签名

技术研发保密管理规定v 第6篇

1.1 计算机信息辐射泄密

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还需要依靠一定的电力设备, 而在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寄生电磁信号以及谐波, 这些因素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将这些辐射的电磁信号有效的提取出来, 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就能够恢复这些信息, 导致泄密危险。这种窃取信息的手段更加隐蔽与及时。其中辐射发射与传导发射是其中最主要的2种方式。辐射发射就是信息在计算机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界发射;而传导发射主要是信息电磁波通过电源线以及其他导电体辐射向外界。

1.2 计算机网络泄密

计算机信息系统依靠网络而运行, 在网络中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同时主机和用户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也存在较大的泄密危险。一方面, 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中, 网络安全问题始终存在, 电脑黑客利用这些漏洞等, 就会给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窃取信息的危险;另一方面, 我国现阶段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 一些计算机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技术窃取国家安全信息。有时在信息管理过程中, 没有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物理隔离, 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1.3 内部人员泄密

内部人员泄密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第一, 内部工作人员相关知识薄弱, 不清楚电磁波辐射会导致信息泄露等, 因此在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过程中, 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最终导致泄密事件的发生。同时, 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过程中, 忽视了黑客攻击问题, 操作中漏洞较为严重, 给黑客提供了机会, 导致本机上的文件和数据丢失。第二,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是相关设备发生故障后, 内部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保密制度, 做好相关的消磁处理, 也没有专业化的检修, 导致修理过程中数据被窃取。

2 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应用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过会层中, 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技术形式, 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共享, 也给信息保密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不仅需要能够满足人们交流、资源共享等需求, 同时也应该做好对应的保密工作, 保证人们在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不会泄露。在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上, 很多国家都将信息保护当作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在保密技术研发上都投入了很多精力。与此同时, 窃密技术也在信息技术发展中得到发展, 给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 强化对系统的保密管理, 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 始终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任何丁点的设计漏洞都容易成为信息泄漏的通道, 也是不法分子窃取信息的途径。近几年, 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窃密事件屡见不鲜, 有关部门必须不断的强化安全防护与管理, 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作为国防建设重要目标。

3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技术有很多种, 包括防病毒技术、信道隐蔽技术、媒体介质技术、数据库技术、防火墙技术等等。

3.1 防病毒技术

传统的病毒处理主要是发现后分析, 分析后消灭, 这种事后处理的方式在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从技术层面上来讲, 需要在计算机信息系统服务器中安装防病毒功能模块, 同时利用防病毒软件定期的检测与杀毒。或者是安装相应的插件, 在网络接口处安装对应的防毒芯片。

3.2 信道隐蔽技术

很多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泄漏都是通过信道, 因此可以将宽带信道隐蔽, 具体的方式有几种:一方面可以再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中, 尽可能的减少隐蔽性的信道;同时对于计算机测试, 还需要对信道实施测量, 提升计算机内核的审计功能。

3.3 媒体介质技术

计算机信息系统泄密介质包括软盘、硬盘、磁盘、光盘等, 这些媒介容易被损坏、窃取等, 同时其中残留的信息还能够通过一些特殊的处理技术恢复。因此, 需要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媒体介质的管理, 采用分类标记的方式, 根据信息特征、保密级别等进行分类登记, 同时在介质中作上相应的标记。

3.4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安全在技术方式、安全要求等方面都和计算机信息系统极为相似。为了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策略。在技术层面上, 可以利用身份认证技术、信息传输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密钥技术等, 或者对传输媒介进行安全保护, 从根本上保证系统中信息的安全, 避免信息丢失或被窃取, 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同时, 在数据库周边安装警卫系统、警报警戒、出入控制等, 提高系统安全防护的级别。在对计算机网络非法入侵的监测、防伪、审查和追踪过程中, 通信网络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对应的安全防卫措施。终端用户在访问时, 可以通过网络管理的形式, 发放访问许可证书和有效口令, 以避免未经授权的用户进入通信网络, 并且利用密码、用户口令等控制用户的权限访问。在通信网络中健全数据鉴别机制, 以预防未被授权的用户对网络数据的删除、插入和修改等。

3.5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主要是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安全技术, 在公共网络以及专用网络中应用十分广泛, 特别是在接入互联网中更是应用广泛。在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 设置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就是防火墙, 防火墙是不同网络之间唯一的出入口, 本身抗攻击的能力较强。从技术原理上来说, 可以将防火墙看作是一个分析器、限制器和分离器, 能够对内部网以及互联网之间所有活动进行实时的监控, 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将危险的网络信息过滤, 让网络环境更加安全。

4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安全管理措施

4.1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制度始终是保证有效秩序的基础。为了提高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 提高安全管理质量, 必须建立与完善我国计算机保密有关的法律法规, 同时强化相关的执法力度等, 确保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制度建立过程中, 需要重视其可操作性与安全性, 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原则, 避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同时, 还需要完善有关的责任制度, 将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责任落实到个人, 避免内部工作人员因素导致的泄密问题出现, 提升保密防护质量。另外, 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中保密工作的监督, 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抽查, 发现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

4.2 加强宣传教育

针对我国目前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 还需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提高全民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一方面,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传播形式, 加大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宣传, 提高人们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 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民众, 让更多的网络用户参与到安全防护工作中, 营造一个全民防范的网络信息安全氛围。

4.3 信息安全立法, 创建更加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

针对网络安全案件不断增多的事实, 还需要通过法律这个强有力的手段加以保障。虽然我国先后制定了几部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文件, 规定了制造以及传播病毒是违法行为, 但是在病毒、黑客程序等界定上却十分模糊, 给执法带来很多困扰。因此, 加强立法, 还需要对此加以完善, 包括信息安全责任界定、赔偿问题等都需要有明确的表示, 加大执法力度, 对于危害网络安全的人员与组织进行严厉的打击, 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秩序的互联网信息环境。

5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 给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信息泄密的后果十分严重, 严重情况甚至会对国家的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因此, 必须采取有效的信息保密技术, 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切实提升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 为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佳佳.浅谈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及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9) :144-145.

[2]王义国.浅谈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技术[J].信息系统工程, 2014 (2) :65-68.

[3]方林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技术防范和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 2013 (12) :52-55.

技术研发保密管理规定v 第7篇

1 绩效管理概述

1.1 绩效管理的概念

绩效本身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定义方式,本文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定义,绩效属于组织所期望的直接结果,同时也是组织为了实现其自身所制定的目标展现在各个方面的输出,其中主要包括个人的绩效同组织绩效两个基本方面。绩效管理认为是组织直接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同组织的集团目标进行直接的结合,通过充分挖掘员工深入潜力的方式,有效地提升员工本身的业绩来最终实现组织集团目标的过程,绩效管理除了是对员工进行有效的业绩考核之外,更多的是对组织的整体绩效目标进行相关的设定以及分解、制定计划、实现目标等。

1.2 绩效管理的作用

绩效管理对于企业有以下几点作用。第一,能够改变以往管理中的缺陷。以往的绩效管理有着许多问题:如不具有科学性的考量依据;对日常的管理力度不够;考量反馈过于拖延,没有关注到被管理人员的心理;对管理结果的利用度不够等。只有建立了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第二,能够提高企业的人力管理工作。绩效管理发挥着作用,所管理的结果是让优秀研发人员的升职、加薪等的基础考量,对研发人员的素质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具有科学性的绩效管理制度能够使企业找出现有的问题,并随之作出调整,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一套具有科学性的绩效管理制度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所必不可少的。第三,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事实证明,高效的绩效管理制度,会有很多种方式来加快企业的竞争能力。利用职员的积极态度来实现目标的达成,并了解职员的工作行为,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能够使职员的工作效率不断提升。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到来,通过对于研发人员绩效管理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本领域的相关对策,对建立起具有科学性的绩效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进程背景下,在我国制造业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劣势下,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对企业的绩效管理提出了创新改革的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技术获得成功,但是,对于很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其绩效管理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是因为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战略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尽管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现今已经建立了内部员工管理体系,但目前内部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绩效管理体系,同时员工管理体系的评定标准不准确。在进行员工绩效指标的设置方面则存在着绩效考核指标过多、杂乱等问题,目前,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研发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中的关键指标主要包括研发目标达成率和客户开发率,绩效考核更加偏向于工作结果,同时还严重缺乏过程性指标的绩效考核内容。

2.2 绩效考核指标科学性较低

在研发人员考核的过程中,其中最难的就是指标的定位。目前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所采用的绩效指标一方面取决于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是员工的一系列因素,如工作态度、思想意识等。但是在绩效考核的科学合理利用方面以及指标体系的确定还不能进行全面的掌控。一般来说,员工的绩效是员工工作成果最直接评价。一些外国管理专家将这称为任务绩效;另一部分绩效指标指的是在日常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其工作成果对单位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无法用书面的形式进行呈现,主要指的是员工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工作态度等,通常被称为周边绩效。要形成一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仅是从现阶段的成果来衡量的,指标太过单一,其他指标并没有融入进去,作为考核的标准,使考核结果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在周边绩效中,所有的指标都是围绕结果来展开的,忽略了工作环节的重要程度。在考评的过程中,由于是人为的进行考核,难免会添加考核者的一些个人成见,说服性差,很难让员工认可和信服,在对员工行为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客观地去考核。这样的标准,跟实际的结果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出入,使考核结果并不理想。

2.3 绩效管理兑现度差

不能充分利用绩效考评结果是绩效管理兑现度差的主要原因。现今的绩效管理体系中主要坚持的是工作目标原则,管理过程一般是通过相应的原则进行硬性规定和管理,因此,严重缺乏人本管理思想。但是研发人员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根本,这样容易造成很多研发人员由于个人情绪问题对企业产生反感,具体表现在工作过程中对企业只有原则遵循,没有情感,使得研发人员对企业没有归属感,十分容易出现跳槽的现象。并且,由于企业的硬性管理和企业考核的标准,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研发人员工作评估以及实际的兑现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不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进行评定的状况,导致研发人员可能产生不公平对待的负面情绪,影响着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目标的实现。目前,企业对于研发人员绩效评价主要依赖于内部管理阶层的人员进行相关数据统计考核,在进行实际考核和数据处理中并没有完全做到公平、公正化对待,部分的管理层在进行绩效评价过程中带着私人的情绪,导致出现严重的绩效考核公平失效问题,研发人员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不利于企业绩效管理的进一步提升发展。

3 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的改善措施

3.1 健全绩效管理制度

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构建合理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结合企业管理者、员工以及其他的工会等部门人员进行共同的考核体系规划建设,形成关键绩效指标(KPI)绩效考核体系,保证员工能够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享受到公平、透明化的评定,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专业发展技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率,保证员工能够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优质化服务水平的目标,促进企业整体专业技能的提升,最终实现企业利润发展的最大化战略目标。同时还要进一步对员工的绩效目标进行制定,在进行员工绩效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且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进行企业短期经营目标、部门目标以及个人目标的制定,通过不断的反馈保证个人目标、部门目标以及企业目标能够一致,从而引导员工能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发挥最大的积极性向组织的目标方向努力。特别应加强对企业文化价值观的重新塑造,提升企业员工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培养其忠诚度;并借助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员工,促使其做出长久努力,发挥长效机制作用。

3.2 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

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还需要对各项相关的制度进行有效的创新发展,对于绩效管理革新来说,不仅仅需要有创造性而且要有很强的规范意识,规范和创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坚持创造性企业绩效管理就会变得死板,没有活力,如果没有规范性,则企业绩效管理就失去了其本意的约束和监督职能,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因此只有将两者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在新形势中发挥其职能,得到员工的支持和信任。坚持规范性,就是要求企业在定制政策和制度的时候,将企业本身也约束在其中,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制度,这样生活环境才能和谐美好。通过针对不同的工作类型进行规范、合理化绩效考核评价指标设置,实现企业内部个性化的绩效考核目标。

同时,企业内部的员工绩效考核要体现公平,并具有绩效考核的实际作用。员工绩效考核的内部管理应针对企业员工自身情况,并根据不同岗位进行设置,尽量将员工的付出与薪酬绩效考核之间能合理化发展,保证不同的员工能够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享受到公平、透明化的绩效考核作用,最终保证员工能够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样也可以将其他员工的付出与绩效考核进行比较,员工会觉得绩效考核是公平的,从而实现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作用。

3.3 充分利用绩效管理成果

通过科学化的绩效考核机制的实施,在进行员工绩效考核成果的管理过程中,则要充分利用考核机制下产生的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员工的工作状态以及整体的绩效水平,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考评员工水平,真正意义上发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目的,实现企业整体市场竞争水平的有效提升发展。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绝对的发展优势就必须抛弃原有的绩效管理的观念,通过采取相应的员工考核管理应对举措,从而与企业市场经营运行相适应。因此,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通过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和研究,能够根据绩效结果来进行适当的员工调动,同时还能够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对其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化的调整,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人力资源优势以及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实现企业整体发展目标。

4 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是以智力资源以及无形资产作为生产要素,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这对高新技术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经济属于网络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企业的绩效管理层次、信息传递速度以及绩效管理效率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知识经济也属于智力支撑型的经济,它对企业的绩效管理提出了快速转变的高速度要求,要求企业的绩效管理人员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通过快速转变思维的方式、科学化的对知识结构进行更新,坚持人本的绩效管理思想,高新技术企业只有通过绩效管理创新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获得发展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程群.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

[2]李永周,王月,阳静宁.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02).

[3]李永周,黄薇,刘旸.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工作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3).

[4]杨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绩效动态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

技术研发保密管理规定v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1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技术防范和管理工作是当前保密工作的重点之一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 互联网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谈及, 并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这就对信息的保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做到交流的需要, 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 这已成为当前保密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把保护自己的秘密和窃取他人的秘密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 纷纷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在保密和窃密上, 有效的促进了窃密技术的发展, 使窃密技术的水平得以不断的提高, 随着各种高新的窃密技术得以不断的产生,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了更大的威胁, 所以需要不断的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防范和保密管理的力度, 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设计时既无法达到尽善尽美, 其存在的任何隐患都会成为泄密的通道, 同时也成为窃密者进行窃密的重要目标和途径。近年来, 利用计算机系统来进行窃密的事件层出不穷, 这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和防范工作, 同时国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和防范也十分重视, 这已成为国家国防建设的重要战略计划。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各级党政机关和涉密部门都广泛的应用网络进行办公, 这样许多重要的机密文件都会存放在计算机当中, 成为各种敌对势力窃取的目标, 使国家的秘密信息面临着较大的威胁。所以目前计算机网络的窃密与反窃密已成为敌对双方的主战场。

2 面临的主要威胁

2.1 内部窃密和破坏

内部人员利用工作之便, 破坏网络系统, 或是有意、无意的对涉密信息进行泄露、对涉密信息进行更改, 或是未经授权偷窃机密信息、私自更改网络设置、记录信息等行为, 从而对秘密信息造成泄露。

2.2 截收

攻击者可以在信息传输的中途进行截收, 这主要是通过搭线或是安装截收装置等方式对信息进行截收时不会破坏到传输信息的内容, 所以轻易不会被察觉, 很难发现。

2.3 非法访问

非法访问通常可以分为黑客的非法侵入和合法用户无授权进行的操作。所以未经授权使用网络资源和未授权使用网络资源都是属于非法访问的行为。

2.4 破坏信息的完整性

攻击可能从三个方面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改变信息流的次序、时序, 更改信息的内容、形式;删除某个消息或消息的某些部分;在消息中插入一些信息, 让收方读不懂或接收错误的信息。

2.5 冒充

攻击者可能进行下列冒充:冒充领导发布命令、调阅文件;冒充主机欺骗合法主机及合法用户;冒充网络控制程序套取或修改使用权限、口令、密钥等信息, 越权使用网络设备和资源;接管合法用户、欺骗系统、占用合法用户的资源。

2.6 破坏系统的可用性

在通常情况下攻击者会对网络系统的可用性进行攻击。会导致合法用户无法正常的对网络资源进行访问, 对需要有严格时间要求的服务得不到响应, 或是彻底的对系统进行摧毁。

2.7 重演

重演指的是攻击者截获并录制信息, 然后在必要的时候重发或反复发送这些信息。

2.8 抵赖

可能出现下列抵赖行为:发信者事后否认曾经发送过某条消息;发信者事后否认曾经发送过某条消息的内容;发信者事后否认曾经接收过某条消息;发信者事后否认曾经接收过某条消息的内容。

2.9 其它威胁

对网络系统的威胁还包括计算机病毒、电磁泄漏、各种灾害、操作失误等。

3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 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专用网络与公用网络的互联环境之中, 尤其以接入Internet网络为甚。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 (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 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 能根据企业的安全政策控制 (允许、拒绝、监测) 出入网络的信息流, 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 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在逻辑上, 防火墙是一个分离器, 一个限制器, 也是一个分析器, 有效地监控了内部网和Internet之间的任何活动, 保证了内部网络的安全。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一个防火墙 (作为阻塞点、控制点) 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由于只有经过精心选择的应用协议才能通过防火墙, 所以网络环境变得更安全。

4 入侵检测技术

IETF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四个组件:事件产生器 (Event Generators) ;事件分析器 (Event An-alyzers) ;响应单元 (Response U-nits) 和事件数据库 (Event Data Bases) 。事件产生器的目的是从整个计算环境中获得事件, 并向系统的其他部分提供此事件。事件分析器分析得到的数据, 并产生分析结果。响应单元则是对分析结果做出反应的功能单元, 它可以做出切断连接、改变文件属性等强烈反应, 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报警。事件数据库是存放各种中间和最终数据的地方的统称, 它可以是复杂的数据库, 也可以是简单的文本文件。

5 数据加密技术

在目前网络中, 对其所传输的信息的安全性进行保障则是通过对数据加密来进行的, 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 可以有效的限制其对网络传输数据的访问权, 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设备及密钥加密等方法保护起来, 所形成的密文需要通过相同类型的加密设备和密钥来进行解密, 通常情况下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的类型可以分为不考虑解密问题;私用密钥加密技术和公开密钥加密技术三种。

6 安全协议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其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开始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道路迈进, 但只有当安全协议的建立和完善后, 才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走上规范化、标准化道路提供了最基本的因素。随着安全协议的建立, 目前已开放应用的安全协议已经有五种, 分别为加密协议、密钥管理协议、数据验证协议、安全审计协议、和防护协议。

参考文献

[1]丁霞军.基于ASP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其安全性研究 (学位论文) .安徽:安徽理工大学, 2005.[1]丁霞军.基于ASP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其安全性研究 (学位论文) .安徽:安徽理工大学, 2005.

[2]杨兵.网络系统安全技术研究及其在宝钢设备采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学位论文) .辽宁:东北大学, 2002.[2]杨兵.网络系统安全技术研究及其在宝钢设备采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学位论文) .辽宁:东北大学, 2002.

上一篇:对课堂观察的回归下一篇:医疗废物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