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24-08-07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心得

参加岗前培训受益匪浅,这是一个学习怎么把外汉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总的过程,感悟较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有压力的集中强化学习的确有利于加深对语法的记忆,我按老师给予的方式进行各类生词,语法点的整理,语法点的串编都是一遍又一遍的复习和记忆。

二:案例式的授课,打破了个人固有的思维模式,有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收集到更多良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试讲时如何开场白?试讲时应带有哪些目的?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展开自己的教学?滚雪球的教学方法到底是怎么用的。只要上课仔细听讲,善于总结,就会得到很多启发。

三:在岗前班,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开口授课,得到老师的适时点评,这对培养开口讲课的勇气有很大帮助的。特别对没有教学经验的学生来说,这意味着零的突破。

我想,只要自己有所准备,敢于大胆上台试讲,自信会慢慢培养出来的。岗前班的学习进度已经过半,感觉自己对外汉的学习似乎刚刚才开窍。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经过一周的学习,我感觉要成为一名好的外汉老师,最根本是任务是要充分理解课程,弄懂弄清各个语法点,掌握授课方式,技巧。像赵老师那样,上课不受媒介语限制,课程娴熟于心,哪国的学生都能教,是令人佩服的!

希望倡导无媒介语教学能成为IPA课程的一个亮点。

文章来源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学校儒森汉语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2篇

在儒森汉语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学校学习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的确是收获良多。

刚开始在学校学习对外汉语的时候的确是有点不适应,可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知识的缘故。但是随着学习的潜移默化,我也逐渐理清了思路。在课堂上会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就汉语本身来讲我也弥补了自己汉语知识的很多空白。从教学方法和授课方法上我更是从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再到可以适当运用,不但学会了如何去分析不同的教材,也学会了应该如何去面对学生讲课。最重要的是试讲部分,我觉得自己还是有进步的,最初试讲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从学生转变到老师是一个从汲取到给予的过程,我也深深体会到这个过渡是需要时间磨练的。

在上课前,新鲜事分享也很有助于扩展视野,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我们在这里可以分享自己特有的故事,这也是儒森给我们提供的一个良好的丰富见闻的平台。来到儒森学习,我的感觉就是收获很多,由衷的感谢儒森汉语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学校给我们提供的这些服务。

本文由上海儒森汉语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学校收集整理。

零基础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初探 第3篇

近年来, 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 各种对外汉语教学机构遍地开花, 从业者构成比较复杂, 素质良莠不齐, 其中新手教师队伍尤其庞大。本文所说的 “零基础”对外汉语教师, 指的是处于角色认知和关注生存阶段的, 几乎没有教学经验的, 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都较薄弱的, 教龄短、职称低的新手教师。本文将从这些教师的队伍构成、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新方式及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 对零基础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进行初步探索。

一、零基础对外汉语教师队伍构成

20世纪50年代,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开始起步, 由于国家的重视, 选拔出的对外汉语教学与管理人员大都是学界名流。 我国自1952年起开始向国外派遣精英赴任汉语教师。1965年国家组建了北京语言学院, 形成以 “北语” 为中心, 全国多所院校参与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经历了文革十年的中断后,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于80年代重新起步。1983年北京语言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 自此对外汉语事业有了科班出生的教师。

那时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中存在两种错误思想, 一是片面追求扩大招生从而获得经济效益; 二是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是 “小儿科”, 会说汉语的人都能教汉语, 导致业务不精教学质量低下的情况, 影响了对外汉语学科的声誉, 同时限制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90年代以来, 由于行业内专家的再三强调, 业内开始重视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素质的规范及教师素质的培养。自2007年国内第一批25所院校开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以来, 截止2016年, 已有105所高校开办了该专业。

虽然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性一再被强调, 也逐渐有了一批高学历的 “科班”毕业生, 但对外汉语业内教师构成仍然比较复杂,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 一) 从学术背景和学历看

目前正在从事或拟从事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师的学术背景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对外汉语专业及中文、外语等临近学科; 二是历史、哲学、新闻等相关文科专业; 三是其他专业。第一层次的教师有较好的专业功底, 包括语言知识和教学技巧知识, 第二层次的教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较突出, 第三层次的教师从事对外汉语事业大多处于热爱, 因此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 但专业知识相对薄弱。

从学历背景看, 不同水平的教学机构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不尽相同。在高校机构及中小学国际学校中从事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有研究生学历, 少部分本科学历; 一般营利性教学机构要求本科以上学历; 其他层次较低的中介, 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也相对较低。 此外, 年轻教师相对来说学历要求较高, 而老教师有经验者则可相对放宽要求。

( 二) 从教师选拔方式及来源看

国家汉办项目、外国在华汉语项目及中小学国际学校, 一般通过考试形式选拔教师, 参与者大多为相关专业在读或毕业学生; 对外汉语盈利机构大多通过应聘者投递简历, 机构进行交谈面试的方式选拔教师, 原则上要求相关专业, 但实际录用教师专业五花八门; 高校机构教师大多为教师互相介绍, 部分用人学校会有试讲, 而部分只需要简单面谈, 填写相关表格即可。

( 三) 从每天的工作时间看

分为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在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一般为全职, 而国内除部分机构编内教师、中小国际学校对外汉语教师为全职教师外, 兼职教师占有很大比例。

二、零起点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目标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的目标, 应该建立在培养和达成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上。

关于对外汉语应具备的素质, 国内不少学者都提出的自己的看法: 陆俭明认为: 对外汉语教师要树立很强的学科意识, 学习、研究意识和自尊自重的意识。教师应当明确,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教学是汉语言文字教学, 其他学科的教学从整体上来说都是为汉语言文字教学服务的”, 对外汉语教学又不仅仅是汉语言文字教学, 它 “必须走以汉语教学为基础的、开放性的兼容整合之路”1。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具备了学科意识, 才能明了自己的职责和所求。卞觉非指出21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当具备的时代意识, 除了师德、知识、外语水平、教学艺术外, 还应具有较高的使用电脑的能力2。 李泉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有学生意识、交际意识、语言意识、课型意识、目的意识等11种意识。他认为强化这些意识将有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3。黄宏、周健等人分别讨论了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问题。黄宏认为, 培养派遣到国外任教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培养他们应对在国外工作时的文化冲突从而预防文化休克的能力, 是出国师资培训工作的当务之急4。周健则指出, 对外汉语教师应当有双语、双文化的意识和自觉, 不仅要对汉语文化有深刻的认识, 同时对于学生的母语文化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从而能自觉地将文化比较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5。刘珣对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6点要求: 具有较系统的汉语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和规范的汉语口语书面语的熟练的运用能力; 熟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并且有将这些原则根据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到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能力; 具有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和中国社会的背景知识; 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具有学习第二语言的经历; 具有一定的组织工作能力6。

对于零起点教师, 由于他们学科背景复杂, 学历差别较大, 单单经过培训是很难达到以上预期目标的。所以应当相对放宽要求, 让他们先达到可以 “走上讲台”的标准, 至于其他素质则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

本文认为, 达到 “走上讲台”标准必须达成以下四个目标, 即拥有较完备的汉语基础知识、中华文化知识、一定的外语水平及教学技巧。汉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汉子、词汇、语法等汉语要素知识, 中华文化知识指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 外语水平指赴任国语言或中介语, 教学技巧则主要指教学方法。

三、培训内容的制定

( 一) 目前培训存在的问题

根据零起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目标, 我们可以进行培训内容的制定。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存在着许多问题, 具体有以下两点:

1. 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零起点对外汉语教师到任后将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 学生年龄从学龄前到成人不等, 教授年级从学前到大专院校不等, 学生学习目的亦有必修、选修、个人兴趣之分。同时教师之间也存在差异性, 不同学术及学历背景的教师希望侧重的培训内容也不相同。而同一机构对教师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基本相同, 同一批次的教师汇聚在一起进行培训, 缺乏针对性辅导。这就造成了培训效果不理想及培训资源的浪费。

2. 缺乏实操性和灵活性

目前的培训模式主要以知识内容讲授、老教师经验讲座、教学视频观摩为主, 被培训教师处于被灌输状态。但知道该如何教学和在实际教学中能否教好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加之零起点教师没有教学经验这一特点, 培训缺乏实操性。同时, 零起点教师缺乏教学经历也导致了对培训内容分辨力缺乏, 对什么阶段适合用什么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掌握的能力。

3. 缺乏对培训有效性的评估

评估是检测培训有效性十分重要的途径, 通过教师的反馈, 可以得知培训的收效如何, 对教师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发现存在的问题, 之后得以改进。而目前鲜有对这方面的评估。也就难以发现问题。有的培训机构采取一劳永逸的做法, 同样的内容和形式坚持多年未曾改变, 而对外汉语事业日新月异, 这样的培训也就丧失了时效性, 收效甚微。

( 二) 培训内容的制定

如前面所说, 零基础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掌握四个方面的内容, 分别是汉语基础知识、中华文化知识、外语能力和教学技巧。而面对目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 先对学生最缺乏及最想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了解, 然后制定培训方案, 在培训结束后也可通过调查问卷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从而了解培训效果, 以待下次改善。

下面为作者制作的调查样表, 采取封闭式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的方式进行问答。

四、结语

作为新兴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改善。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 师资队伍的培养仍是刻不容缓的, “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外汉语教育专业, 特别是发展硕士、博士学位课程, 培养新一代科班出身的汉语教师, 但就目前的急需来看, 这种办法只是杯水车薪, 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切实有效的办法是举办在职业务培训班。”7本文希望通过对教师培训的分析和讨论, 引起更多的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视。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培养出一支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过硬的教师队伍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付继伟.对外汉语兼职教师培训模式新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9月

[2]刘晓雨.对对外汉语教师业务培训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

[3]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4]丁安琪.美国夏威夷大学沉浸式汉语师资培训模式分析——兼谈国际汉语教师培训[J].课程·教材·教法, 2012年7月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4篇

【关 键 词】对外汉语;教师素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01-02

近年来,中国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实力为汉语走向世界创设了有利条件。随着汉语学习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我国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目前庞大的需求量,因此许多非专业教师也加入到对外汉语教学行列。但是人们目前对对外汉语教师职业的认识仍有很多误区,很多人认为只要能说上一口普通话的中国人就可以从事这个职业,尤其是许多非专业教师对该职业也缺乏应有的认识。殊不知,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学科教学,教师素质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为保障对外汉语教学持续高效的发展,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素质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优化知识结构促教学

优化知识结构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但任何学科、专业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门学科、专业之间彼此互相渗透、互为依存、相辅相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与时俱进,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迁移、整合是必需的。

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人文学科的基本素质,除掌握对外汉语专业本体知识以外,还要掌握有关平行学科的基础知识,在纵横交错的知识网中奠定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框架,注重加深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交叉,边缘学科的学习。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量的膨胀激增,加快了知识更新速度,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学习钻研,不断调整已有的知识结构。

对外汉语教师在具备语言本体知识这个教学基础上,还必须具备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实践知识。实践知识主要源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尤显重要。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对于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教学对象又是非中国本土文化下成长的特殊群体,留学生来自于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背景。其个体差异也相当大,对外汉语教师如果缺乏教学经验,势必造成教学中知识信息的误解。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实践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外语不仅可以增加教师同留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它可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汉语同外语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从而实现教学中知识正迁移的有效引导,负迁移某种程度的避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对外汉语教师凭借掌握的外语,可以更好地了解留学生,同时也能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创设情境,因情因境地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性教学。

(二)夯实专业知识促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各要素的知识和言语技能两个方面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语言各要素的教学主要是语音、词汇、语法几大方面的教学;言语技能教学则主要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很多留学生都是零起点的汉语学习者,所以要求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扎实、准确无误。

语音学习是汉语学习的起点,对外汉语教师准确的发音、正确的语音知识、标准的普通话不仅为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纠正学生语音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提供了有力保障。汉语是一种有质感的美丽语言,词汇丰富、义项颇多、语义复杂,语用功能差异巨大,承载的文化内涵深厚,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充分灵活地掌握汉语词汇知识,才能具备有效迅速解释词义、辨析词义的能力。留学生受母语影响,语法错误无法根除,因此课上往往不敢发言、课下畏惧说话,“聋哑汉语”现象屡屡出现。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充分掌握了汉语语法知识,才能有的放矢、敏锐地发现学生的语病,更正错误,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解决难点,把握重点。留学生在教师正确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巩固、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领会汉语语言的内在逻辑,正确使用汉语,逐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另外,规范化的汉字书写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能力。汉字这种方块表意文字,对于非汉文化圈的西方留学生来讲,既难写,又非常有意思,他们有着浓厚的书写汉字的兴趣,但笔画、笔顺、规范化的书写过程对留学生尤为重要,否则他们将无从下笔,宛若作画。教师正确的书写示范对留学生极为重要,同时教师丰富的文字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汉字的内涵、了解汉字、记忆汉字。

(三)改进教学方法促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教学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对外汉语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秉持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都是重要且必要的。

当下汉语课堂的分班,大部分都是由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决定的。很多年龄差异很大的留学生被分配在一个班级的现象并不罕见,同时留学生来自文化背景不同的各个国家,个体差异也很大。在一个年龄差异、个体差异都悬殊的班级,使用同版教材进行教学,已经意味着一种“难”。语言学习,特别是初期的语言学习,反反复复的训练、记忆过程,辛苦而枯燥,机械而疲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学方法不当,极易引发学生的厌倦情绪,导致严重的受挫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字本身又带有一定的难写难记性,因此对外汉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要拘泥于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模式,要灵活多变,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繁杂为简单,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启发引导,努力创设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感。此外,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手段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将视听引进课堂,同时也提供了身临其境般的模拟情景,加深了学生的感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教学活动因此更生动活泼。师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四)增强教学能力促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驾驭知识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样重要。留学生课堂成员组成复杂,年龄迥异,国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对外汉语课堂有其特殊性。教师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在留学生课堂更显重要。

对外汉语教师要具备调控能力,协调好留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种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冷场或由于某种意料之外的原因导致的课堂失控状况要有必要的应对措施,具备相应的应对能力。对外汉语课堂相对政治敏感性强,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关注,对彼此国家的关注,引发课堂上可能对老师提出某种意想不到的政治问题,教师不可忽视对这些问题的巧妙回答。信口开河或极为自我的回答可能招致学生的不满与抗议,因此教师要把握课堂大局,以授课为主,认真对待学生的非课堂问题,智慧地避免影响课堂教学的不利因素,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尊重异国文化,建立理解信任的情感关系,相互尊重包容。

另外,教学反思能力对促进教学也尤为重要。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教学中的失误乃至错误都是难免的,教师要敢于反思,敢于质疑,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素质。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树立起中国教育工作者执着认真的工作形象。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专业学科的教学,目前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知识与能力互为影响,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强化知识学习,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对外汉语教师的修为直接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这门学科,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蓓.试论现代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6).

[2]刘殉.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5篇

2010年10月我有幸被教育部公派到老挝国立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进行汉语援助教学工作。老挝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刚到的时候十分不 适应,这里气候长年炎热,食物以生食和冷食为主,再加上老挝被称为亚洲屋脊,属高原地区,总感觉心慌气短,很不适应。可是作为一名公派汉语教师,我此行的 目的就是要推广汉语,传播友谊。为了不辱使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理和心理的调整之后,我逐渐适应了老挝的工作和生活,也收获了经验和快乐。回忆这一年来 的生活历程,我觉得有三点体会最深:

第一,要善于与人沟通。国外生活不容易,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光靠自己的力量难以解决,这时候就要找人帮忙,只要抱着一颗真诚的心求助,不论是外 国人还是在国外的中国人,都还是乐于帮助的。如果遇到困难不去解决,而是自己拖着,就会心情越来越坏,事情越变越糟。我所在的学校位于万象市中心十多公里 处的郊区,周围十分荒凉,交通特别不便,门前仅有一趟固定路线的随叫随停的小巴经过。这种小巴是日本淘汰老爷车,非常破旧,有时甚至是人货、人畜同车,空 气污浊,拥挤不堪,路上还经常抛锚等待,10多公里的路程往往要走上一两个小时。有一段时间,我的热水器、电脑、电磁炉同时不工作了,因为距离市区遥远,出门不便,我就自己先倒腾了一番,可一连几天都没搞好,严重影响了心情和生活。有一天我上课时无意给学生说起老师的东西都坏了,没想到学生很快就请来了水 电工,给我修好了热水器,并带我到市里的修理店重装了电脑系统,买了新的电磁炉,极大的方便了我的生活。真的很感谢这些出手相助的学生朋友们,让我在异国 他乡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

第二,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在国外最难过的还是感情关,出国教师大都正当中年,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身上的责任和义务很重,在国外教书就等于把这些责任和 义务都推给了配偶,感情的牵绊和愧疚之情常常会使人情绪低落,特别是节日期间,更觉形单影只。我在老挝临近暑假的时候,家中突然传来噩耗,七十多岁的老父 查出癌症,医生断言只有半年的寿命。我一下子懵了,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中,可那时还没有放假,学生还在上课,毕业班的同学还在写作毕业论文,答辩尚未进行。如果此时离开,可能会延误学生的毕业时间。更不幸的是那几天家中还进了贼,偷走了一部新电脑,这简直是雪上加霜。当时我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一方面为自己 抛下家中年幼的孩子和病榻中的父亲没有尽到责任和义务而深深自责,一方面又为工作能不能按时完成而担忧。可理智告诉我不能老陷在这种负面的情绪中,事情必 须积极面对,既然暂时不能离开就要坚持将这边的工作做好,学期结束后再回家好好照顾老父,于是我主动跟家中保持电话联系,随时了解父亲的病情,当得知父亲 在积极治疗中,病情有所缓解后心情也稍稍放松,就这样将工作坚持最后放假。正是这是这段特殊时期的情感经历,才让我变得更加坚强乐观。

第三,要积极融入当地生活,体验独特的异域文化。国外教学虽然辛苦,但也不是完全无趣,要善于融入当地文化,充分体验异域文化的魅力,这也是一种独特的人 生体验。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佛寺林立,佛教节日众多,佛教仪式丰富多彩,在老挝我就充分体验了这种佛教文化的魅力。工作之余,我常到万象城里有着悠久历 史的寺庙到处走走看看,那些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寺庙建筑让我惊叹于人类古代文明的伟大,悠远的晨钟暮鼓又让我的心情特别的平和。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会 亲身参与一些佛教活动,既增长了见识又觉得特别有趣。每年的四月十三到十五日是老挝的传统节日泼水节,这一天我也会跟着老挝籍老师一起来到寺庙参与盛大的 佛教仪式,布施、听经、拴线、浴佛,不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地互相泼水祝福,彼此感受发自内心的那种快乐。这些佛教文化只有身在其中才可以真正体会到。

第二周对外汉语教师岗前培训心得 第6篇

经过这一周的岗前培训, 我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授课技术有了新的了解和认知。

换位思考 :

既然作为教学,教学者首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换位思考,去了解自己所要教授的内容是否能被准确的理解,所教授的内容容易让学生记忆, 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利用真实生活场景去拓展词汇的搭配.道具制作:

在制作教学道具过程中,经过大量制作并做课堂演示后,发现真正有用的道具是藏在心里的,以前制作的太多的道具很多是多余的.一个能敏捷思考,具有随机发散性思维的好老师,应该能够快速准确从现有的道具中找出最佳搭配组合的道具,作为语言教学的辅助功能。

只有当有了更好的用来解释的道具灵感后,才值得去做一些新的系列道具作为补充.当然这个经验需要漫长积累,期间的确有过这种感觉:自己仿佛是导演系的学生,需要设计每一个场景、台词 和道具,创造出各种主题。

场景和对白需要真实自然

尽管教学场景是我们刻画出来的,但还是要回归到真实生活场景中,让任何旁人看了都能够觉得能够接受,觉得语气顺畅,是在做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而不是在做翻译活动,更不应该是机械,反复地领读或审问式的教学.总之,我们有幸经过具有实战经验老师的调教后,我们的心也轻松了,原来外汉教学不是始终需要一本语法书放在身边,而是要把意境和话题的愿意完整地表达给学生,实质是中文与学生母语的自然敞开的交流。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7篇

2014年1月6日至1月10日,难忘的岗前培训第三周就这样飞逝而过了,在这难忘的第三周里,大家全情投入,教室里、大厅里、走廊上到处可见热烈的小组讨论,用现在的新词说:完全浸入式教学。

本周既有让我开心的事情也有让我难过的事情。开心的是:因为本周是我们岗前培训时间最多的、也是最充实的一周,学员们演绎着活生生的教学案例,台上全力以赴,台下热烈讨论,老师周到细致的导向点评,为困惑中的我们指明了方向;本周也是最为辛苦的一周,经常在晚上八九点还能看见班级同学的身影,夜已深,可同学们的讨论仍然继续着……当然也有让我难过的事情:首先,向我们敬爱的NINA老师致以我们最亲切的问候与美好祝愿,希望您尽早恢复健康,很开心看到您开心的样子,很喜欢您生动活泼的课堂。本周我自己也生病了,客服了自己身体上的不适与家庭琐事,确保上课时间,完成各项任务,虽然身体上很累,可是心里却想着再苦、再累——值!

下周,我们即将享受学习成果,收获学习的果实,理论考与实践考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坚信自己可以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地通过考试,进入到我梦寐已求的岗间学习,加入这个充满友爱、生机勃勃的大家庭!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提问研究 第8篇

众所周知, 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工具。也就是说, 教师是“舌耕为业”的职业。较好的语言表达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起码条件。教师语言贯穿于整个课堂, 也是历来课堂观察研究的重点。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提问更直接影响了师生间交流和课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乃至整个课堂的效度。师针对教学内容的提问、教师和学生就某个话题交流看法, 它的正确使用会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从而直接影响课堂的效度。

论文课堂观察的对象是对外汉语推广基地所提供的师范课堂视频, 针对的是语法点的讲解, 教师为北京语言大学王磊老师, 学生人数10人, 是多国籍汉语初级水平的学生。在我们统计的35个问题中展示性问题有33个, 约占总比的94%, 参考性问题有2个, 约占总比的6%。值得提出的是, 此次课堂观察的教师是汉语推广基地评选出的优秀教师, 其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的教师提问中策略对包括我在内的国际汉语教师专业的准对外汉语教师有很大的示范和启发作用。

二、具体分析与思考

1.教师提问

教师提问包括提问的类型、提问的策略、问题的分配和教师反馈四个方面。我们首先进行前三个选项的分析, 最后将教师的反馈专门拿出来另作讨论。

(1) 提问的类型

提问的类型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

展示性问题 (display questions) 指教师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 答案大多是唯一的, 不同回答者的回答大体相同或者完全一致, 一般都是低水平的问题。参考性问题 (referential questions) 是教师事前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没有固定的答案, 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 做出创造性的回答。这种问题往往要求学生有较高水平的思考。

教师提问是构成师生互动的重要起始, 问题的内容和类型关系到学生回答得如何以及汉语水平能否得到发展。我们设计该观察项, 就是为了考察目前国内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师提问的普遍类型, 从而为研究教学提供依据。

根据分析得出, 学生类型是汉语水平为初级的学生, 汉语交际能力尚不完备, 此课为语言点教学,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一个语法形式的运行, 所以其语言输入较为简单。给我们的启示是, 纵使参考性问题可以更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但是课堂问题的设置是为学习内容服务的, 面对汉语水平不高的学生, 在进行新的句型、语法讲解时, 其所需要的材料输入最好简单, 问题明确, 问题难点应该体现在语言点的运用而不是语料的组织和材料输入的理解上。

(2) 提问的策略

提问的策略也就是提问的一种技巧。我们这里分为重复、改述和转移。 (Oristein, 1990:Peaeoek, 1982:Jaeobsen.et, 1985)

重复:学生思维的速度有时跟不上教师讲课的速度, 因此教师提问时, 学生有时不能明白老师的问题, 这时教师常常会将问题再重复一次, 给学生重新理解思考问题的时间, 以帮助他们自己回答问题。

改述:当问题太难, 或者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问题时, 他可能会回答不出来, 这时教师会改变叙述的方式, 即先用简单的问题来引发学生, 以降低问题的难度。

转移:转移分为两种情况: (转移l) 是教师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练习或增强课堂互动的气氛, 问多个学生同样的问题, 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练习或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转移2) , 这种转移是被提问的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 教师将问题转向其他同学或全班同学。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甚至课堂的组织形式都有一定有影响, 所以设置这一项来观察教师提问的策略。该课中教师唯一运用的提问策略就是转移1 (即同一问题, 不同学生回答) , 转移1运用的越多, 学生练习的就越多, 越能够激发每个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此外, 从整个课堂提问来看, 教师的提问策略很少, 这正是教师能力的体现, 优秀的教师可以通过姿势语、借助教具、课堂规范语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讲自己的问题表达清楚, 不至于因为问题的改述和重复等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另外, 老师没有运用转移2 (即将问题丢给不同学生回答) , 基于此我们可以思考的是, 在学生没有正确回答出问题时, 不应该轻易将问题丢给其他同学, 这不仅避免挫伤学生积极性, 也争取了课堂时间。

(3) 问题的分配

问题的分配是指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以后, 这些问题具体分配到了哪些学生来回答。包括学生齐答、学生自愿回答、教师指定人回答和教师自己回答。

教师在课堂上问题的分配涉及到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问题。因此作为观察项出现在这里。

从表1可以看出, 35个问题中, 有2个问题, 是老师提出问题, 带入讨论, 不需要回答, 在回答的33个问题中, 学生齐答最多, 显然学生齐答很多时候是由于学生对这个问题能够解决, 很积极的参与, 所以可以做到一起回答。所以齐答的百分比越高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学生参与整个课堂的积极性越高。值得提出的是, 教师在选择学生齐答的情况下, 一般提出的都是新的问题, 针对于新问题, 集体回答, 使得同学之前互相影响和提醒, 共同解决, 这对同学来可以起到一个鼓励作用。另一个方面, 一般来讲学自愿回答的比重越大, 越能说明课堂的主动性越大。但该教师指人回答的比例比学生自愿回答的比例还高, 不过教师指人回答不是典型的点某些学生姓名回答问题, 也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比如更愿意指其中的某些同学回答。我们在课堂提问中可以视情况而定, 利用手势、姿势语而非只针对某部分同学的点名, 而是要照顾到全部学生的情绪,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感。从表一中, 可以看到教师没有自己回答问题的情况, 这一方面与问题的难道有关, 教师提问难道适当, 学生可以自己或者在教室的提示下解决。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额能力, 加深他们的印象, 提高学习效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教授、中文部主任刘乐宁先生在他的讲座中就提出, 一个优秀的语言教师是不会直接回答自己的问题, 课堂是属于学生与教师双方的, 一切教学法都建立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之上。直接给学生答案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得出答案, 二者相比, 其学习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桥梁, 是教师组织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最主要的工具。课堂语言是对外汉语教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唯一手段。其中教师提问更是教师课堂语言重中之重的一环, 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 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而教师提问语言的是否准确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文本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卜佳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特点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0.

[2]陈瑶.课堂观察方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0, 5.

[3]崔允螂、沈毅等.课堂观察20问答[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24) .

[4]高立群, 孙慧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量化工具的设计构想[J].世界汉语教学, 2007 (4) .

[5]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 (下)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 P296.

[6]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7]沐海.关于T单位测量标准[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8 (4) .

[8]邱志芳.试论卜unit平均长度对我国学生英文写作句法成熟性的意义[J].

[9]沙茜.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表的设计与实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10]魏立明.课堂观察任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市场部文员的职责表述下一篇:关于表彰2010年度全镇殡葬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