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文化范文

2024-06-10

云南民族文化范文(精选6篇)

云南民族文化 第1篇

试论云南民族文化产业

本文认为云南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因此开发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对实现云南经济、文化全面腾飞有着重要意义.该文还探讨了当前我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措施和建议.

作 者:张军毅 龙梅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政经系云南昆明 650092 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32(5) 分类号:G03 关键词: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资源   文化现象经济化  

云南民族文化 第2篇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分析

学院:地科院

专业:地理科学(师)

年(班)级:2010级02班

姓名:冯颖

学号:***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探析

摘要: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语言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在传统文化的保持和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类型、特征及时空变异。认为民族服饰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之一,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中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字:云南

少数民族

地域特征

民族服饰景观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25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和满族等。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 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1/3。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一、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影响

云南的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地形崎岖,山地多而平地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很大,海拔最高达6740m,最低只有76.4m;气候千变万化,冷热各不相同。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显著,滇西北地区位置偏北,海拔较高,全年偏于寒冷;滇中、滇东、滇西地区纬度和地势适中,气候较温和;滇南、滇东南地区纬度和海拔都较低,气候偏于炎热。就具体地域来说,情况又千差万别:山顶积雪严寒,山腰冷凉,山麓温和,坝子倔暖,江河谷底炎热。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从微观和宏观上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1)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

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 ;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秀美为基调。

居住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在服饰景观上也呈现出多样性。同是一种民族.居住在山地的与居住在坝区(小盆地)的民族服饰比较,有明显差别。山区全年气温比坝区低,偏于冷凉,气候变化大,一日多变,加上风大、潮湿,给人们的表着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例如,白族服装只是适合大理坝区的气候,住在海拔较高的洱源西山的白族,为抵御寒冷,身上则拉羊皮,并且一年四季如此。

大理山区高海拔地带的彝族,绝大多数人都常年按着整张羊皮做成的羊皮褂,女的还有一个既作为护腰又当做饰物的圆形绣花白团毡(彝族叫“裹背”)。这种服饰在坝区的白族和其他民族中是见不到的。

(2)地理环境对服饰的用料和形制产生直接的影响

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各民族选择的服饰面料和款式都与所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各地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用料,大多就地取材。滇西畜牧业较发达,普遍养羊,有的还饲养牦牛,能确保羊皮和羊毛、牦牛毛用于人们表装的需求,从牲畜养殖到衣服加工,基本上都由各家自己完成。其他地区各民族以麻、棉等天然纤维布、织锦、土布来缝制衣服。民族服饰的制作,在四十多年前多数是由各家手工操作完成的。近几十年,由于经济迅速发展,许多手工业逐渐让位于机械加工业,工业棉、毛织品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各民族制在用料来源因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尽管如此,人们在喜爱各种新衣料的同时,对各类具有传统特色的衣料仍保持着深探的感情。从形制特点看,由于云南民族众多,服饰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大致有:

 藏族、普米族和摩梭人男女都普遍穿戴的长衣(袍)裙裤靴装;  彝族、纳西族、白族、部分汉族和苗族男子的披皮或披毡衣裤装 ;

 汉族、白族、彝族、傣族、阿昌族、满族、纳西族、拉祜族、壮族、瑶族、哈尼族、傈僳族、回族的上衣下裤装;

 傣族、布朗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哈尼族、基诺族、苗族、藏族、怒 族、傈僳族女子的上衣下裙装等四种类型。如细致划分估计不下几十种。

藏族:长衣(袍)裙裤靴装 傣族:上衣下裙装

3)、地理环境对民族服饰的功能也有影响。

实用是民族服饰的基本功能,但地理环境影响着云南民族服饰的实用性。例如滇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藏族、怒族、僳僳族、纳西族等为适应寒冷的环境,在服饰的形式和用料上均有特别的考虑,对付寒冷和应付异常天气、御寒保暖成为这些地区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气候炎热地区的民族服饰具有与寒冷地区民族服饰不同的实用功能。例如居住在南亚热带湿热地区的傣族、哈尼族、佤族、拉枯族、布朗族等,他们或逐水而居、或深居山林,大多以从事水田稻作为生,为适应高温、多雨、雾大、潮湿、水流纵横等环境因素,防止日晒、透气纳凉、方便生活和生产活动则成为这些民族服饰韵主要功能。因此其服饰多以简洁、轻薄为特色。而适应环境,同时追求实用和美观,则在傣族服饰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实用性: 气候寒冷地区:御寒保暖成为这些地区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

气候炎热地区:防止日晒、透气纳凉、方便生活和生产活动则成为这些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

 美观性:

气候炎热地区:服饰多以简洁、轻薄为特色,实用而美观.二、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差异

根据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依据各民族服饰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形成过程,以及服饰的用料、制作工艺、形制和着装方式等服饰文化特质,将云南的民族服饰景观划分为滇西北区、滇中滇东区、滇西南区三个景观区域。在三个景观区域内分别形成特征和差异都较为明显的三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类型: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温暖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炎热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区划分 1)、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厚重,衣、裤、帽(包头)、鞋(靴)俱全,衣装层数较多,用料除麻、棉和野生纤维(如火草)织品外,还有天然毛皮或羊毛、牦牛毛制品(如毛布、毡等)。

2)、温暖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坝区民族夏天穿得较步、较薄,冬天才加上外套、棉衣、毛衣之类,四季穿着不同,服饰的季节性较明显。坝区农村居民从事水田劳作,男女衣装手袖和裤管较宽松,便于下田干活,同时为了在劳动时不拖泥带水,影响动作,男女皆穿坎肩,腰上系带或围腰,收柬自然下垂的衣服下摆。而腰带、围腰又具有装饰性,给衣装增添了美的感觉。典型者如大理白族和昆明农村汉族。白族主要环绕洱海而居,四季温和凉爽。白族女子一般穿右枉姊妹装,外罩一件棉布或毛褐、灯心绒、丝绒做的坎肩,系净色或绣花围腰,下穿长裤,.着绣花鞋或普通布鞋、皮鞋.头饰扎染巾和白毛巾,用长辫缠绕压住。其服饰紧凑、轻巧,一年中大多数时同都可以穿用,冬天才需增加一定的御寒装备。白族男子一般穿纽扣较多的对襟衣,外罩黑色或蓝色坎肩,下穿长裤,缠白布包头,服饰基词与女装相似,同环境、气候十分协调。各地坝区民族的服饰在气候因素的表现上,风格趋于接近。因气温年较差小,衣服的穿着基调四季大致相同,只需在冬天加上棉、毛衣即可,装束偏于简单、轻巧。

珞巴族服饰——柔软保暖

3)、炎热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边沿地带,即德宏州、西双版纳州和临沧地区、思茅地区、保山地区、红河治州、文山州部分县区的坝子与河谷地带,属于亚热带,年平均气温较高.长夏无冬,气候炎热。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民族,以简单、轻薄、凉爽透风为各民族服饰的主调。傣族服饰可以说是气候炎热地区各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

女子上衣下裙; 男子上衣下裤(瑞丽也有穿裙的),裤管较宽大,用料多数选择浅色、柔 软、较薄、透气性能好的布料; 喜穿凉鞋、拖鞋或光脚。如:热带地区的傣族服装“ 五无”,即 “ 帽无顶、衣无领、裙无腰、裤无裆、鞋无帮”。

三、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时空变异

1)、少数民族服饰的纵向发展

民族服饰的纵向发展即对不同时代民族服饰特征的比较。云南民族服饰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各民族服饰是经过提长时期的发展演变才逐渐形的,不同时代的少数民族服饰在用料、形制、制作工艺及其功能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早期云南各民族的服饰比较简陋、功能单一,以遮体、保暖为主。

*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经济的发展 和纺织技术的提高,纺织品种类增加,衣服样式增多。分为:一是羽装,即用羽毛做的衣服和裙子;二是尾服——衣服的后面挂着一张动物毛皮,拖 着一根长长的尾 巴;三是条纹布衣 ;四是披毡;五是其他各类长短衣服,大概有十多种。

* 唐宋时期是云南民族服饰发展较快的时期。

* 元代至清代,云南民族的纺织、印染、绣花等技艺继续向前发展,少数民族服装各式各样。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云南民族服饰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 2 0世纪 6 0年代,云南各地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服装主要都采用本地本民族生产的衣 料缝制,穿传统服装的人居多。

* 6 0年代以后,由于工业衣料和成衣供应增加,云南内地城乡的衣着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男子穿涤卡布中山装和涤棉、的确凉衬衫的猛增。“ 文革”时期,出现了穿绿军装的热潮,对民族传统服饰带来的冲击不小。

* 8 0年代中期以后,市场逐渐活跃,服饰商品琳琅满目,款式繁多。* 现在,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大致有三种情形:

一是日常生活中仍普遍穿戴的传统服装,如白族、纳西族、傣族、彝族、哈尼族、苗族、瑶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其中女性穿传统服装的比例比男性高;

二是传统服装平时穿的少,仅喜庆节日、祭祀活动才穿戴的服饰;

三是仅老年人穿而年轻人不穿的服装,年轻人即使穿戴,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作了改进;

四是随着旅游宣传和旅游开发而使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的民族传统服饰得以推广,如傣、撒尼、白、佤等民族的服饰。2)、少数民族服饰的空间变异

在云南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中,各民族之间自古以来就频繁地进行着各种文化交往,而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无不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并在交往中相互借鉴、融合和吸纳。这种现象在汉族分布区的边缘地带较为普遍,在这一地带坝区居住的回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壮族和布依族等,由于与汉族临近或杂居,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因而在服饰上汉化特征较显著,尤其是男子服饰已与汉族无太大差别。

民族服饰文化的自然交融,一方面丰富了各民族穿戴的内容;一方面又导致民族服饰的差异性不断弱化、相似性逐渐增加,使处于强势的汉文化的地域空间不断向弱

势的少数民族地区扩展。

四、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发展是否会因审美观的变化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相反的方向,甚至被现代信息社会文明所同化,使其逐渐丧失民族原有的特质。这是长期以来民族文化保护者们最为担忧的一种现象和过程。1)少数民族服饰经济价值的利用

经济学的角度讲,民族服饰文化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对于区域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就云南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显现出的地位和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区域优势已被社会各界所认同,云南在实施建立“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战略中,必将把那些包括服饰文化在内的民族特色文化与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持、继承和开发利用视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平时穿少数民族服装能增加地方风情,可以将身上的刺绣图案和挂件进行整理和装裱,作为旅游品出售。路南县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人就是身穿民族服装卖她们服装上的刺绣、挂包、手工艺品而获得经济效益,并有专门的制作者,也认识到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重要意义和经济价值,实现民族服饰的时代精神民族服饰的款式、实用功能、艺术效果也有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及现代审美意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也促使民族服饰文化要和时代发展的脉搏共跳动,所以民族服饰文化也存在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不管民族服饰文化怎样发展都不能脱离老的血脉,保持了老的血脉,就延续了本民族活的文化生命,也为保护和发展多元民族服饰文化做出了贡献。云南以自己神奇的山势地貌、多样化的立体气候、神奇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姿的少数民族形象吸引着世人,这些是我省发展旅游事业的先天优势,使云南成为旅游大省。但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浪潮的冲击下,我省的少数民族中青少年汉化严重,民族服饰文化己经流失。正如画家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少数民族服饰需要自身发展,不断完善,使之充实到时代文化的长河之中,使之丰富

多彩、生动活泼,与多元文化共存,也才显出本民族顽强的生命力。2)少数民族服饰传统文化的利用

云南的民族服饰文化不应当被忽视,更不应当被曲解为原始和落后。云南传统服饰文化的综述云南传统服饰文化服饰以其众多的服型、多姿的款式、缤纷的色彩及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已经构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类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融入了一些特殊的文化内涵。在看似简单的衣装中,却融入了一些鲜活而生动的文化内容。因此,服饰不再是简单的衣装,而是一种包含着丰富文化内容的载体,故我们称之为“文化”。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可用“多”、“丰”、“彩”、“巧”来形容。“多”,一是民族多,二是服型多。“丰”,是文化内涵积存丰厚。“彩”,即色彩丰富,斑斓多姿。“巧”,构图严谨,疏密有致,巧夺天工。

当民族的文化作为景区的主体参与到地域旅游活动中来时,民族服饰则是最直观也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种旅游景观。民族服饰淀积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游客的视觉中,面对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民族服饰,他们的追求得到的是美感与真实的结合。因此,在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应当对民族服饰给予足够的重视,从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到民族服饰的制作者与穿戴者,都必须了解和尊重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和现实意义的民族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云南民族文化影视表现手法初探 第3篇

一、用影视人类学的观点解读云南民族文化

所谓影视人类学, 就是用影像的方式记录、研究人类文明与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从广义上讲“一切影像都是人类学的”, 因为影像的真实记录本性, 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的影片, 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或多或少地总能为我们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形态提供直观的依据。“它不仅从多个角度对人类行为的视觉形象加以研究, 而且致力于促进日益精密的视觉化研究方法在人类学研究、教学以及文化交流中的运用。这其中结合了多个领域, 比如艺术人类学、照片和人类学电影在人类学中的运用、空间关系学 (或者对空间的社会文化功能的研究) 、跨文化的认知研究以及视觉符号学研究。” (《麦克米兰人类学词典》转引自《影视人类学——思想与实验》2P邓卫荣刘静民族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从这个意义上讲, 影视人类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的新兴边缘学科, 是一两个专业、一两个学科的研究能力所不及的。因此, 我们在一些问题上认识的欠缺是难免的。从狭义上讲, 影视人类学是运用影像的表现规律及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拍摄具有人类学意义的纪录片替代人类学的文本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 “人类学意义的纪录片”已不同于过去, 影像只是人类学研究文本的实证依据和“附属说明”, 而是文本之外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人类学研究成果。在影视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 为我们运用影视人类学的方法, 保护、研究云南民族文化, 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1. 视听语言与人类学的关系

我们用影视人类学来表现云南民族文化现象, 实际是用视听语言来表达人类学的理念。在此, 我们要对视听语言与人类学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在影视人类学中, 影像应服从并服务于人类学的学科表达, 而人类学的学科表达应遵循视听语言的表达规律。有人将视听语言纳入艺术的范畴, 将人类学纳入科学的范畴, 称两者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把本来属于艺术范畴的影视手段用到了人类学研究的科学领域。” (《影视人类学概论》4P张江华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对此, 笔者认为:以影视手段为媒介的视听语言并非艺术。视听语言只是一个表达、交流的工具, 但通过一定规律的构成, 有可能成为艺术。就像文字语言一样, 只有将这些符号有机组合, 才能成为诗歌、小说等艺术作品, 而应用文体诸如借条、假条之类的文字语言, 能说它们是艺术吗?在此, 笔者认为:视听语言在人类学的研究中就只是一个工具。影视人类学纪录片是否具有艺术性, 要看其是否遵循艺术的规律来进行创作、其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由于影视人类学创作形式的特殊性, 其成果 (影视人类学纪录片) 应该和文字语言人类学文本研究成果享有同等的学术地位。我们运用视听语言记录云南民族文化, 就是要达到人类学抢救、留存、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2. 并非只是影像

我们从保护云南民族文化的角度, 运用影视人类学的观点、方法来进行纪录片创作, 但由于多样性的云南民族文化, 其复杂的表象与内涵的关系, 并非仅仅用影像所能表达的。因此, 我们在创作涉及云南民族文化题材的影视人类学影片时, 应用人类学的观点来解读云南民族文化的内涵。这对作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运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云南民族文化现象, 从“多义”的现实中寻找出表象与内涵表现的规律。其次, 要对拍摄对象进行深入地研究, 对物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心态文化的逻辑规律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影像在表现外在形态时, 用抽象的文化理念作为支撑。“画面的直接形象通过巧妙结合可以产生联想性、含蓄性的意指作用, 使之产生出引申意义和相关意义来。” (《纪录片创作论纲》182-183P中大年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2005年6月第五次印刷) 如彝族的“毕摩”在做祭祀时, 是其内涵自然崇拜的外在显现。此时, 一两个镜头显然不能表现, 应该是通过剪辑的一组镜头或是一个段落, 并与前后段落相呼应, 完成一个概念的表述。在必要时还可以借助影像表现的其它手段, 如解说、提示性的字幕等。影像只是一种手段或形式, 而影像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才是表达的本质。

二、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的关键

源于纪录片的影视人类学“客观真实”的创作原则与记录片创作渊源颇深。创作过程和创作方法几乎一致, 只是目的不同。纪录片创作本身就是对选题从表象感性认知到本质理性的认知过程, 这是一个主观的、极具个性的过程。“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27P宋杰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纪录片创作因人而异, 本无固定的模式。但以保护记录云南民族文化状态为目的的影视人类学纪录片, 应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创作。

面对异彩纷呈的云南民族文化, 不免让人产生难以抑制的创作冲动。但拿起摄像机, 往往又会觉得无从下手。拍什么, 怎么拍?是我们在创作中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也是关键的一个问题。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价值, 也左右着作者的创作情绪。纪录片由于其较长的拍摄周期和相对困难的拍摄条件。尤其是拍摄云南民族文化题材的影视人类学纪录片, 条件的艰辛难以想象。如果作者对创作的选题都缺乏自信, 很可能会草草收场, 甚至半途而废。一般来说一个好的选题, 往往会让作者保持着较为长久的创作亢奋, 产生持之以恒的创作态度和敏锐的创作感受能力。因此, 选题也可以说是作品成功与否的第一步。

1. 选题的目的定位:

你创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在电视台播出, 是为了保护民族文化, 是为了普及人类学知识, 是为了商业利益, 是为了自我欣赏……?如此种种, 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心态, 直接左右着我们在创作中的一系列行为。包括我们创作的方式、态度以及影片的形式等等。因此, 在创作之前, 我们一定要对即将进行创作的影片做一个明确的目的定位, 并将这一目的定位贯穿在整个影片拍摄制作的全过程。

2. 选题的人文关注:

从影视人类学的创作目的看, 是展示人的, 表现人的生存状态, 留存人类文化现象。所以影视人类学创作的选题题材是非常宽泛的。由于其学科的性质, 此类纪录片的创作选题可大可小。大到一种文化、一个族群的现状和生存状态, 小到一个个体的行为、一个符号的解读等等。但由于影视人类学纪录片是依附于人来诠释作者的观点的, 因此, 影视人类学纪录片的选题应充分注意到人的因素, 全方位、多角度地关注人与文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现状与未来, 选择与人息息相关的主题, 着力表达人类所共有的情感。

3. 选题的“可视性”:

影像的优势在于具象的视听语言, 可视性是视听表达的基础, 是我们在进行创作前最基本的考虑。如果题材过于理论化、过于抽象, 缺乏视听吸引力, 其作品的创作目的是难以达到的。可视性包括拍摄对象的形象、拍摄对象的性格、故事情节、文化形态的外部特征等。如拍摄对象是否具有美感, 其形象是否典型, 性格特征如何, 是否具有故事性, 物态文化特征和心态文化的关系及视听表现的视觉效果等。

鱼与熊掌可兼得

——论主持人语言的规范性与个性

孙玉婷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75001)

在人们的眼里, 播音员主持人是令人羡慕的职业, 他们总是穿着漂亮整齐的衣服, 妆容精致, 精神饱满的出现在电视荧幕上, 向受众传播各种信息, 他们语言优美, 仪态大方, 善良可亲, 让人喜爱。他们不是明星, 却像明星一样受人瞩目。所以,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了播音员、主持人的队伍, 为这个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为广播电视事业增添了靓丽、时尚的色彩, 可是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在播音员、主持人张扬个性的同时, 播音工作应有的庄重性和规范性正逐渐被忽视。现在, 很多主持人说话嗲声嗲气, 有“港台腔”, 甚至有的干脆就在普通话中间夹杂方言, 认为这样主持节目才显得有亲和力, 并且美其名曰“个性的体现”。主持人语言规范, 普通话标准, 反而被指责为“刻板、僵硬、缺乏个性”。在他们看来, 规范性就像枷锁, 制约了个性的发展。

什么是优秀的主持人呢?每个人心中的答案可能都不同, 有人认为主持人应该能说标准的普通话, 有人认为主持人反应要敏捷, 有人认为主持人要和蔼可亲, 还有人认为主持人言语要犀利、有机锋……电视节目的多种多样, 大众审美标准的差异, 决定了节目主持人也应该是风格不一的。这种不同其实就体现在主持人的“个性”上。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处处强调个性的时代, 这就决定着电视节目需要个性化的传播方式, 僵化死板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再也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只有那种个性鲜明, 独具魅力的传播才能备受青睐。主持人是受时代影响应运而生的, 个性化是主持人节目的重要特点。

所谓个性,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 可见个性是与众不同的。北京广播学院的吴郁教授在她的专著中说, 主持人的本质特征是“个性化”和“人格化”, 更进一步提出个性应当体现在语言上:“个性是主持魅力的核心, 语言又是主持人个性展露最重要的窗口。”她在《优势与挑战》一文中说:语言能力是一个人的思维、学识、情趣、个性的诸种因素的综合表现。“在《关于主持人发展的多样化和规范化》中说:“语言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 是主持人传播信息、沟通受众、交流情感、发挥个性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载体。”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他的语言也往往是充满个性色彩的。比如, 崔永元, 幽默;白岩松, 犀利;张越, 深切的理解和丰富的同情心……

所谓规范性, 就是指主持人在语言学范畴内必须遵循普通话的规范性。广播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体, 要服务大众, 引导大众, 就要让大众能听得懂。所以, 主持人应该坚持语言的规范性, 用

4. 选题的“可操作性”:

即选题拍摄的可行性。比如, 纪录片视听表达的长处是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件或故事。如果我们选择一个已经发生过后, 难以再现的题材, “可操作性”就差。如果使用大量的搬演、再现, 势必降低作品的真实性, 同时也降低了作品人类学实证资料的价值。另外, 一个好的选题, 但拍摄难度较大, 如需要大量的资金, 作者难以承担;需要大量的时间, 作者无法满足等等。“可操作性”主要指选题要与作者的实际能力相符, 不要盲目贪大、贪全。只要认真深入细致的观察, 踏踏实实去创作, 一个不起眼的题材, 往往也能做出内涵深邃的片子。

5. 选题的“预见性”:

这里所说的预见性, 也可以说是一种灵感。是作者对选题潜在价值的直观认知。是作者知识积累、长期观察和创作实践的结果。

在选题的“预见性”方面, 影视人类学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又有所不同。传统纪录片的前期方案往往是感性的、不确定的, 最后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 在拍摄中很多情节是随机的, 也许最后成片的结果会与最初的创作设想大相径庭。而影视人类学纪录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创作工作。我们中国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 语言情况复杂, 有“十里不同音”之说, 普通话作为共同语, 在社会交流和沟通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 普通话语音标准, 语法规范, 听起来抑扬顿挫, 充满了节奏的艺术美感。

语言规范,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语音规范。主要是指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轻重格式、语流音变等要符合规范。主持人的语言, 有着传播普通话的示范作用, 很多人会学习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人的发音, 不规范、过于随意的语言会对受众产生误导, 造成负面的影响。我们国家规定, 主持人上岗之前, 应该通过普通话测试, 达到相应的普通话水平才能上岗。

其次, 用词规范。很多人为了表示“个性”, 经常用普通话的语音讲一些不规范的词语, 比如北京话把聊天叫“侃大山”, 陕西话叫“諞闲传”, 东北人叫“唠嗑”等等。不规范的用词让主持人语言在传播中失去了普遍性, 让大部分受众难以理解, 无法接受。

第三, 语法规范。主持人语言要符合汉语的语法规范, 说话要有逻辑, 不能颠三倒四, 如央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韩乔生的解说, 就经常出错, 让人哭笑不得, 什么“……随着守门员一声哨响, 比赛结束了……”, “×××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这球进了!姜还是老的辣, ××队10号小将再立新功。”, “马尔代夫队今天超水平发挥了150%!”, “这名队员的身高达到了1.90厘米”, “9号维阿一脚射门, 守门员维阿把球扑了出来, 好险啊!”等等

有人认为规范性和个性就像硬币的两个方面, 完全相反, 水火不容。这其实是非常可笑的, 是对规范性的误读, 规范性是一种共性, 它是共性的存在基础。人生活在社会中, 作为社会的一员, 就必须遵循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没有共性, 个性就没有生存空间和审美空间。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并不矛盾。一个语言充满个性的主持人, 一样可以是语言规范化的主持人。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董卿, 经常主持大型晚会, 她的语言大气, 庄重, 规范, 优美, 深受观众喜爱。

一名节目主持人能够在受众中树立起美好的形象, 为受众所喜爱, 主要还是靠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但这种个性化的语言, 不能是随意浅薄的表达, 应该是建立在语言的规范性上面的。规范性和个性是不矛盾的, 它们都是提高主持人语言能力的要求, 恰如鱼和熊掌, 可以兼得。

片是在人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创作, 其拍摄方案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 较为理性的, 虽然在拍摄中随机性也很强, 但其开放性的结果, 一般是可以预见的。

“预见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题材的人类学价值预见性, 这个较为直观, 只要具备一定的人类学知识, 一般不难判断。二是题材的拍摄过程的预见性, 指拍摄的难易程度、拍摄的趋向、影像的视觉效果、拍摄的结果等等。由于影视人类学纪录片侧重于客观真实的纪录, 是呈现一种状态, 其结果是开放性的、是观者思维参与形成的。因此, 拍摄过程往往又是可控的、可预见的。

云南民族文化知识丛书 第4篇

该丛书打破以往分民族、分地域从面上介绍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做法,改为从专题角度进行介绍,既突破了民族、地域的限制,又保证了知识的整体性,为读者专题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知识提供了方便。每个知识点的介绍深入浅出,既无纯学术著作的艰深晦涩,又无一般通俗读物的泛泛而谈。书的作者均是多年研究云南民族文化的专家,所写的专题均是自己最拿手的部分。因此,每个知识点均是专家多年研究后得出的结果,既非主观意见,又非无知妄说,而是充分吸收现有学术成果基础上的知识汇集。仔细翻阅每一本书,还会发现每本书自成体系,而整套书又构成了云南民族文化知识大体系,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系统性的结合。

丛书的定位是知识性普及读物,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要,语言生动、流畅,编排新颖,图文并茂,还配有许多精美图片以增强读者的感性认识。

云南民族文化 第5篇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险,丰富多彩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对于具有非物质文化的音乐而言又有它自身的价值。通过课堂把少数民族音乐教授给当代中学生在把这种非物质文化传承下去的同时又让当代的中学生了解各个少数民族文化。让当代的少数民族中学生不忘本,让其他民族的人也体会其中的意义。怎样才能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中学传承下去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云南中学老师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素质;

2、在教学设备上要有所改进;

3、用丰富多彩的教授方法让云南中学生了解学习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做好以上三方面笔者认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中学不一定得到最好的传承,但也一定不会被遗忘。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

音乐

走进

中学课堂

思考

一、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中学的现状

1.当代云南中学生了解本土音乐的少之又少

笔者通过抽取曲靖市师宗县丹凤一中的1200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真是令人惊叹不已。喜欢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学生还不到5%,而知道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也不足20%,而其他的同学则是不喜欢、不知道或者是讨厌。当笔者问到少数民族的同学时她们甚至也有不知道自己民族歌曲的同学,更不要提别的少数民族歌曲她们知道不知道了。当笔者知道这一调查结果时,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未来感到无比担忧。

2.当代云南中学教师向学生教授过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几乎为零

笔者对曲靖市师宗县丹凤一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丹凤一中总的有5名音乐教师但是他们每年上的课中几乎没有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他们只是进行课本上的教学,没有专门涉及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即使有扩充的内容也只是一些流行的或常见的歌曲。而在教学工具、教学环境上学校没有专门的云南

少数民族音乐的乐器和一些教学设备。环境、师资上的问题都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云南中学中得不到很好传承的重大原因。

3.当代云南中学生大多不喜欢当地少数民族音乐

很多的云南中学生大多不喜欢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他们觉得少数民族歌曲大多是高音占歌曲的大部分,他们的年龄根本唱不了那样的高度;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就对自己没信心,觉得自己是唱不好的所以就不愿意尝试。另外他们觉得自己中学没有发展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环境,如果自己一个人听就会被视为与同学脱节与流行脱节。假如自己中学有一个发展云南民族音乐好的环境和氛围这种流行趋势会带动大家一起学习的。其实很多云南中学生并不是不喜欢少数民族音乐,只是没有这个习惯,如果大多数人都在听民歌,那么我相信许多中学生也会去听去学。但是笔者几乎没有遇过经常听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中学生。不管是从音乐网站、市场出售的音像制品云南少数民族音乐都被淹没在新潮、流行、外来音乐的大潮中,在这样的环境下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又怎样能引起当代中学生的注意呢!要是我们能在教学中运用一些培养兴趣的方法去引导他们那么他们可能会很喜欢。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色彩非常强,魅力也非常大。但由于时代的发展,有些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形式等都已经与现代中学生的意识拉开了距离。时代在变,中学生的审美也在变,怎样让更多的云南中学生喜欢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怎样让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更受欢迎,怎样让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更好的发展,云南的民族音乐工作者和音乐教育者任重而道远!

二、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走进云南中学课堂刻不容缓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是云南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云南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它是云南民族精神与人格精神的审美体现与高度升华,是云南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6]它对培养当代中学学生热爱本民族的精神,以及继承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潜移默化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有着深远意义。

对于云南未来的发展和云南人民自身而言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艺术传播体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课堂上需要民族音乐、校园生活需要民族音乐、国家先进文化的体现需要民族音乐、民族的未来需要民族音乐。然而

由于一直以来形成的教育传统观念及外来文化的侵入,使得云南学校音乐教育与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之间存在代沟与脱节现象。[7]因此,云南的中学教育应该作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云南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21世纪云南中学院校的音乐教育肩负着把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很好的传播下去的重任。

如何让这种文化传承发展下去呢?在发展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事业中,突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是能否把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下去的关键所在,作为21世纪的云南中学生就成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群体了。为此,对云南中学生进行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刻不容缓。所以云南音乐教育者必须引导学生学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知识,给学生展现少数民族音乐的机会,要特别强调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现在的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都是从民间音乐当中吸取了营养。青年人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希望;[8]着重培养他们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树立起他们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保护和挖掘的意识,担负起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的主要责任。

三、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该如何走进云南中学课堂

(一)培养云南中学老师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素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年轻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掌握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能力的源泉,没有音乐的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9] 云南中学音乐教师担负着发展云南中学音乐教育,提高云南中学音乐素质的重任,要使云南中学学生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音乐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道德修养、专业技能、教育知识、教学能力、身心素质、创新素质等,教育者要运用自己的综合素质,把音乐中的情感挖掘出来,并把这种情感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传导给学生,一节课才算是成功的课。[10]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尤其是自己的民族意识得到提升;作为当云南音乐教育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作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者,云南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1.音乐教师要热爱自己从事的学科和学生

爱是教师手中不可随便离开的魔方,产生的魔力是不可估量的。音乐教师从事的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多方面的高深修养和奉献精神。音乐教师的德才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学科、只有热爱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才会去努力研究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这一学科,才可能用自己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学科的爱去引导和启迪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知识的追求;用真切而饱满的情感去陶冶学生的情操;用跳跃的音符将学生带入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大千世界;使学生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美妙,进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更多的学生喜欢、热爱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为了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教师更加热爱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云南音乐教师更加了解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如:组织云南音乐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采风、组织他们参加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组织教师听有关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讲座等等。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的兴趣,喜欢这个老师就喜欢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布置的作业,努力提高这一学科的成绩。而学生喜欢什么样老师?那么学生一定会告诉你,他喜欢他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11]但老师光心中有爱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把师爱传达给学生,如何用行动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得到。如:“黄玉兰老师所说有爱心;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和爱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火热的心去温暖学生。”[12] 2.云南音乐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

作为一名云南中学音乐教师,除必须掌握本专业的歌唱、器乐、舞蹈、指挥、乐理、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及重要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乐理论外,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也要有所了解,尤其作为一名云南的音乐教师只有做到了博学多识,多才多艺,才能在教学之时运用自如,特别是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历史知识方面的东西必须比别的音乐老师掌握的更多,了解的更深入才能把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更好的传播给学生。如:教师在教学生唱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时必须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故事,他们生活的地区环境,此故事中有怎样的文化背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理等,都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必须了解的。另外作为云南

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假如有某少数民族的特长那么这些特长往往能引起学生对教师和学科的极大兴趣,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一种动力,用自己的少数民族特长去吸引学生在教学中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法宝。3.音乐教学要生动活泼

一节好的音乐课,从学生脸上可以看出来,音乐教师要灵活巧妙地组织教学,要重视音乐课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耳、动脑、动肢体。在上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课时更加要让课堂生动活泼,借此让学生也体会到音乐中的情感。上课前老师尤其要组织好各种教具,如少数民族图片、各种饰品、生活用具等。只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表演能力[13]。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来表演音乐中的情境、表演少数民族音乐的各种活动,例如跳舞、生活中的习惯、模仿此少数民族乐器的声音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让同学更加喜欢这堂课,也使这堂课更加生动活泼。

(二)在教学设备上要有所改进

教学设备是教学的关键,没有适合的教学设备就上不了一堂好课,怎样才算是好的教学设备呢?不是什么教学设备都适合上好所有音乐课。对于云南少数民族而言要具备它自己需要的教学设备才能上好一堂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课。除有平时音乐课所需要的教学设备外什么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课的有用教具呢,笔者认为必须有各少数民族的乐器,不在乎多只要具有代表性就可以。有各少数民族的服饰,还必须有各少数民族的资料、史料、和想关的音乐材料。具备以上的需要再加上老师的专业素质一定会是一堂好的音乐课。创设良好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氛围,学校可利用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手段宣传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播云南少数民族民族音乐的知识,组织云南民乐学习兴趣小组、组织云南民族乐队、举办民歌、广泛收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歌。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兴趣、传授音乐知识,提高民族音乐的演唱、演奏能力,真正实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提高云南中学生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素质。

(三)多元化的教授方式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云南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也是一节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课成败的关键。[14]例如,我在教学生云南彝族歌曲《阿诗玛》时笔者会问谁到过石林,那里最著名的是什么引出阿诗玛的故事,然后讲给他们听达到吸引同学们注意力的目的。让同学们欣赏彝族和阿诗玛的图片以达到让同学们更多的记住彝族和阿诗玛的故事及歌曲从而进入主题。2.扩展欣赏范围,领略云南民族音乐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中学生们更加了解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之花在学生心中盛开;[15]可以扩学生的展欣赏范围如:抽出某个时间来让他们欣赏《云南印象》:近两个小时的现场舞台演出,生动的展现了云南地区缤纷绚烂的文化,包括石屏花腰彝歌舞,烟盒舞、版纳鼓、孔雀舞等众多民族艺术。还引导学生去关注青年歌手大奖赛中的原生态唱法中的云南歌曲,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等等的一些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去体会;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更多的领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

结语

云南少数音乐走进云南中学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代的云南中学肩负着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重任,然而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走进云南中学对云南中学生自身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走进云南中学对培养云南中学生的爱国热情,对本民族、本地区的热爱之情有很大的作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走进云南中学课堂也时刻提醒云南各族人民不要忘本。所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走进云南中学课堂是必须的,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耶胡迪.梅纽因.人类的音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2]克奈夫.西方音乐社会学现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7月.[3]温 静.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N].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 10期.[4]史春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N].昆明大学学报,2008年 3月29日.[5]周楷模.云南民族音乐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2000年6月.[6]杨清茹.浅议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教育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年12月18日.[7]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年1月7日.[8]张伯瑜,章红.世界音乐殿堂[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9年2月:01页.[9]张万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2007年6月 28日.[10]王群卫,李菊.全国教育获奖论文精选[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年9月:89页

[11] 张万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2007年6月 28日.[12] 黄玉兰.用爱感动学生——班主任工作经验.2009年5月4日.[13]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14] 陆学凯,王纵林.如何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年1月9日.[15] 于晶.民族音乐之花在学生心中盛开--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年1月26日.简介: 姓名:毛敏

出生年月:1983年3月16日 性别:男 族别:汉 籍贯:云南师宗 学历:学士学位

工作单位:师宗县高良名族中学

主要教学科目:音乐

云南跨境民族问题 第6篇

解释风险: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更直接地说,社会风险意味着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就变成了现实性,社会风险就转变成了社会危机,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当前中国社会风险的累积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构成了潜在的、相当大的威胁,从而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就云南而言存在的社会社会风险中就有跨境民族问题,跨境民族的存在与相关国家的边疆政治密切相关,这不仅表现在跨境民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缓和政治体系之间的对峙或冲突,以民间形式展开相关国家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还可能表现为边疆安全的政治问题,进而可能引发相关国家之间的国际纠纷。中国少数民族的边疆分布与跨境民族问题的存在,将对国家边防产生重大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到国家安全与少数民族工作的重要联系。

云南跨境民族的形成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并与泰国临近。边境线长4061公里,是我国从陆路通向东南亚进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云南又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有26种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1400万,占全省总人口4100万的三分之一,是全国民族成分最多的省。5000人以上世居的少数民族有25种;其中15种民族为云南独有,它们是: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20种民族跨境(毗连)而居,它们是:壮族、傣族、布依族、苗族、瑶族、彝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怒族、独龙族、阿昌族、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白族、回族、藏族、汉族,另外还有尚待识别的克木人、拉基人、芒人、普标人群体。其人口少的有数千,多的达数百万。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因生存需要、或因内部斗争、或因民族矛盾而迁徙,有的则因国界划分,形成了跨境民族。各跨境民族虽然分属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但由于他们是同一民族,有共同语言、共同的民族意识和密切的社会经济交往,因此,跨境民族问题是国际政治中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造成云南跨境民族问题的原因

(一)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跨境民族不仅与本国的其他民族相比较,还与边境另一边的同族同胞作比较,他们有更强的精神后盾和物质后盾,总是指望边境对面的同胞能为自己做点什么,民族统一是其中的一个神圣的召唤。

(二)跨境民族的自我意识达到相当程度。

(三)国家民族政策在经济和政治地位上造成的民族间的不平等。

(四)民族利益问题是形成跨境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民族的利益纷争,决定了跨境民族问题的演变趋势。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应当深入了解不同跨境民族的不同要求,采取妥善的民族政策;更应该防微杜渐,防止跨境民族问题的形成或升级。跨境民族问题是影响国际地缘政治的大问题,可能诱发对国家的离心力,危及国家的领土主权,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云南跨境民族问题对国家安全的主要影响

(一)一些跨境民族地区贫困面大,自我发展能力弱。

云南边境一线有16个贫困县,其中13个是民族自治县,有109个省定扶贫攻坚乡。这些地方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都很弱,特别是解放后才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的拉祜、傈僳、怒、独龙、佤族等民族,社会发育程度很低,生产力水平不高,普遍表现为民族性贫困。

(二)战争遗留问题严重,战后恢复发展特别艰难。

1353公里的中越边境一线,从解放至1988年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这里的各族人民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到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数代人为保卫祖国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因为战争,许多工厂、农村、商店、机关、学校被夷为平地,严重的战争后遗问题还在困扰当地干部群众,因为战争,边境地区错过了经济建设的大好时机,至今仍处于贫困落后状况。

(三)周边国家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比我国更为开放优惠的政策,对我边境地区造成影响。特别是越南政府,一改其在我对越自卫反击时歧视、排斥跨境民族和解除其民族干部的做法,选用了大批侬、岱、泰等民族干部,对与我接壤的北部边境地区实行比我更为优惠的经贸政策;促使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比我方“战区”快,造成我方跨境民族心理上的不平衡,若长此下去,难免会导致人心向背。

(四)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对我进行分裂、渗透活动,形势严峻。

维护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对策与措施

1、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反对不正确的、歧视少数民族的民族观

2、在经济、文化方面,制定了少数民族经济政策、教育政策、文化政策、人口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3、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党和国家均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制定了相应政策,并且通过贯彻这些政策,使各民族都拥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自由的权利,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自由的权利,以及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4、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的规定,公安机关与其它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开展侦查调查和防范控制,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妥善处理社会热点问题,消除不安定因素,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内社会政治稳定

5、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消除不安定因素

6、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7、大力培养民族干部,争取、团结民族上层人士。

8、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上一篇:申报小学高级教师总结下一篇:融资租赁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