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的地位

2024-05-27

公共关系的地位(精选8篇)

公共关系的地位 第1篇

试述组织、公众、传播沟通在公共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公共关系是指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即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也就是说公共关系既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组织,是代表一种目的、利益和任务的一个团体,它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公众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利益和任务而进行相互交流的对象,它是公共关系的客体;传播沟通是一个组织与公众或另一个组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一种媒介,它是公共关系的手段。

【关键词】:公共关系 组织 公众 传播沟通 【正 文】: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它的产生至今不过几十年时间,但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传播和运用,显示出了它独特的功能。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达程度的一个标志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公共关系也随之引进,当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公共关系的沟通协调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公共关系”一词的首次出现是在1807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国会演说。公共关系是由英文“Public Relations”(P.R.)翻译而来的,中文可译为“公共关系”或“公众关系”,简称 “公关”。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公共关系是公开的、公众的,而不是秘密的、少数人的公共关系;二是公共关系研究的不是一种关系,二是多种关系。英国公共关系学会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在组织和它的公众之间建立和维持相互了解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持续过程。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它既可以是一种状态,又可以是一种活动,还可以是一种学说,更可以是一种观念和职业。因此,可以清楚地看出,组成公共关系的三个要素:社会组织、公众和传播沟通,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可以说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对象或客体,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媒介手段。

一、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

社会组织可以简称组织,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组织,它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履行一定职能而组成的利益和任务的一个社会机构或社会团体。公共关系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组织引起、运用和操作的,因此,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机构和公共关系人员在内,便构成了公共关系的主体。

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

所谓公众,即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任何一个组织都处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之中,也就是组织所面临的各种社会条件以及各类内外部公众。公共关系的重要职能就是通过创造性的工作,给自身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最佳的社会公共关系环境,使自己适应于环境,也使环境适用于自己。公共关系的根本目标,就是努力使组织与其各种社会公众达到相互适应、相互合作。公众既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根据地,也是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唯一工作对象,因此,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

三、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媒介或手段。

传播沟通是人类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分享。从总体来讲,公共关系的一切活动都是传播活动,主要有四个层面的作用,一是交流信息,二是传送感情,三是影响公众态度,四是引发公众行为。在公共关系中,它不仅是通过传播媒介的大众传播,而是更多的人际传播;不仅是信息传播,而且更多的是指信息沟通、感情传送和形象传播。因此,传播沟通起着媒介或手段的作用。

综上所述,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主导性;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具有权威性;传播是公共关系的手段和媒介,具有效能性。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协调适应是公共关系运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公共关系的内在要求。

公共关系的地位 第2篇

1.1满足基层人民的文化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要求也越来越高。县级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可以其丰富的文化展览活动、多姿多彩的文艺活动、各种各样的文化培训活动,来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群众可以借助文化馆,开展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拓宽群众的精神文明教育面。县级文化馆在开展群众精神文化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体现着其的广泛性、基础性、普及性。

1.2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县级文化馆在基层群众中,开展着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内容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娱乐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群众的思想。群众在参与娱乐活动中,身心愉悦放松,并且汲取着文化教育的养分,提升群众的内心精神世界。通过文化馆活动的组织,增强了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在文化馆组织的活动中,尤其是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宣传,促使群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有助于唤醒群众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培养民族情结。

1.3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县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因其贴近群众生活、接地气,而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县级文化馆在普及文化精神、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提升了我国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道德水平,有利于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我国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

2县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服务策略

2.1以为民服务为立足点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县文化馆的建设本身是为了传播先进文化,提升人民文化水平,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为使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应从硬件设施和软件质量两方面着手,始终以为民服务为立足点。首先,加强县级部门对文化馆的重视程度,以《文化馆建设标准》为主要建设目标,不断扩大文化馆的规模,开展多种活动来丰富文化传播形式,以信息化网站、便捷化的参与等各种网络建设为突破点,使县级文化馆硬件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其次,应进一步贯彻国家文化部的精神,努力做好省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工作。还要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人员责任制,为免费开放制度的实施提供保障。同时健全工作人员激励制度,以人们的满意度为考核指标,从县级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专业水平等多方面进行测评,为提升整体服务质量,真正实现县级文化馆为人民服务,做好充分的保障工作。

2.2以大众文化为着力点,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县级文化馆是为了普及文化知识,组织大众文娱活动而建设,其文化宣传内容多来自人们日常生活。因而如何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县级文化馆发展的主题。为提升县级文化馆整体服务质量,必须发挥其良好的引领作用。县级文化馆是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当引领地区的文化发展思潮,成为先进文化的首要传播渠道,同时也是政府设立的文化活动场地,应充分保证大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因此县级文化馆要汲取地区的优秀文化资源,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发现文化内涵,努力打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同时发挥其辐射作用,引起高度关注,推动县级文化发展。文化活动开展也要确保重心下移,以贴近大众生活为原则,使文化特色深入人心,不断得以强化,从而保证县级文化馆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辐射作用。

2.3以主流价值为切入点,升华创新服务理念

公共关系的地位 第3篇

一、社会档案意识决定档案工作生存和发展的成败

1.社会档案意识决定档案工作的价值体现。社会上普遍存在以下档案意识:档案工作无非是把收集来的资料加以整理保存,需要利用时查阅而已;档案工作离自己很遥远,只有自己的档案才与自己有关,否则那都是政府机关单位的事;档案信息资源很难获取,档案材料收集归档与己无关;个人不可能通过档案和档案工作了解国家和机关单位权力运行的方式和规则,从而维护自身权益。诸如此类的档案意识会直接导致漠视和忽视档案工作,档案资源利用率不高,档案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最终导致档案工作地位下滑。

这里说的是档案价值体现削弱,并不是说利用率降低影响档案的固有价值。笔者非常赞同杨立人老师关于档案的备用品价值观点。“在档案馆中,有很多档案默默地保存在库房中,平时较少被利用,有些档案几十年未曾被调过一次档,但它已经发挥了保障作用,这是档案价值的特点。”[2]29档案可以为国家和个人提供参考咨询和凭证作用,并不是非得要人们频繁地去查阅档案,很多档案材料只是在需要辨清某个历史事实的时候才发挥它的价值,并且档案的凭证价值有时是不可估量的。

2.社会档案意识关乎档案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国家档案意识是社会档案意识的顶层意识,直接决定了国家档案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和贯彻落实情况。从1956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到1987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1996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等,充分反映了历届国家领导人是充分重视和关心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档案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在贯彻落实上很多流于形式,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2014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当前加强档案工作纲领性文件。《意见》施行的首要目的就是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加大档案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推动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其中谈到当前档案工作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首要原因是“一些地区和部门不够重视档案工作”,也就是档案意识问题。

3. 社会档案意识影响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热情。档案工作的开展,档案工作地位的提高,最终要依靠档案工作者来推动和实现,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精神是档案工作成败的生命线。受各种社会档案意识的影响,档案工作者一谈到自己从事的职业,总是底气不足,缺乏应有的从业热情。例如,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高校在编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学历水平,很多高校档案工作者都是档案专业本科、硕士甚至于博士毕业生,但是这些高学历的专业人员在进行理论研究时,由于受到学科和学缘的制约,难以形成气候;在晋职、晋升时又处于劣势,同工难以同酬,导致档案专业人员很苦恼,专业不干可惜,干了很揪心。

二、增强社会档案意识,提高档案工作社会地位

1.完善档案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和督查督办力度。国家档案意识是社会档案意识的刚性保障,是档案工作地位得以建立、巩固和提高的根本基础。相对于欧美许多国家,我国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事业成果少、起步晚。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档案工作法律法规的得以建立和完善,保障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但总体来说,从建国到现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相对较少,并且许多集中在50年代和80年代,很多规范性文件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现代办公和科学管理和研究而发展的。各级档案主管部门要通过国家档案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利用法制的强制力,来宣传、保障和推动社会档案意识的增强,一方面让档案工作者在履行档案工作义务的同时,享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与之相关各项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和待遇。另一方面,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档案是什么,为什么要重视档案工作,哪些行为是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行为,进而了解档案工作为什么是党和国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档案工作是每个人的重要职责。

2.加强档案和档案工作宣传力度,提高档案职业的认可度。“由于受经济发展、文化水平以及档案馆工作方式与手段局限性的限制,不同社会地位和文化层面的社会公众对档案馆的价值与作用了解的层面也相差甚远。”[3]48目前社会上大部分群体对档案和档案工作以及档案工作机构,认识模糊,不甚了解。档案宣传就是要通过各级各类档案馆(室)、网站、新闻、展览、文件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普及档案教育等等途径和方式,不断提高各种社会档案意识,包括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意识、从业意识、专业意识、文化意识、信息知识意识和利用意识等等。让社会最大限度地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认识档案和档案工作为何、有哪些、谁在管、怎么用的问题。例如,笔者在高校经常碰到很多高校毕业学生查找自己的学生档案,绝大部分学生对档案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即使是教职员工也不是很清楚。诸如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基本概念,各种专门档案有何不同,档案传递方式,档案如何利用,哪些档案资源可以利用等等。所以在高校,就要想方设法让教职员工和学生了解高校档案工作是干什么的,档案工作价值在哪里,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人事档案以及其他各种专门档案是如何形成、运转的,学校档案工作和文书工作、资料工作、保密工作、机要工作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等等。

3.提高档案工作者自身的档案意识,做好档案基础性工作。档案工作者作为档案信息、档案知识最直接的管理和传播者,要热爱档案和档案工作,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利用现代办公手段,不断改进档案工作方式方法,成为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主体。社会上很多人虽然不否认档案学理论,但是认为档案工作不需太多的知识理论。所以档案工作者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加强理论素养,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有为才有位,才会得到全社会的认可。20末和21世纪初的教育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随着机构人员的缩减,档案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2014年《意见》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国家加强档案工作的决心,所有档案工作者必须要坚定信念,借此东风、励志前行,把档案工作做大做强。

4.做好档案编研工作,不断改进档案利用水平。档案编研和信息资源开发,是档案工作的立足之本。利用现代办公手段整理和优化组合档案信息资源,广泛了解档案用户的需求,改变传统档案利用工作的被动性,主动提供服务,让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源来服务社会,让社会真真切切看到档案工作的价值,是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另一有效手段。20世纪80年代档案事业之所以呈现繁荣景象,得益于各种档案学会和学术活动的繁荣,以及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空前发展,能从庞杂繁多的档案文献中加工出大量有用的档案信息资源,使得档案和档案工作在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参考咨询、资治资政、信息查询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档案利用数量增多、利用领域扩大、利用方式的变化,档案和档案工作自然会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意见》中指出:加大开发力度。努力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唯此,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引起社会关注,增强社会意识。

5.做好档案信息公开工作,让更多人了解、接触和享有档案信息资源。加大档案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开公布力度,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让档案真正成为活的有用的信息资源,从而促进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传统意义上的档案工作是为国家统治者提供服务的,人民群众是难以一见更不要说享有利用的权利。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社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级各类档案机构要最大限度地开放和公开档案资源,让各种社会群体享有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权利。政府和机关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有效地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利用。只有当整个社会通过档案工作为工作、生活和科研活动提供优质信息资源服务的时候,档案工作地位的提高和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摘要:本文从档案意识着笔,结合高校档案工作实际,论述了社会档案意识对档案工作及其社会地位的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强化社会档案意识,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社会地位,最终达到推动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财富与政治地位的关系 第4篇

政治呈现并非政治现实

如此或明或暗的一种政治指控,却不幸犯了一个最简单的逻辑错误:误把政治呈现当成了政治现实。或者说,误把人大政协中民营企业家的大量出现,当成了政治权利的体现。

事实上,人们似乎已经把民营企业家在人大政协之中的呈现当成了政治常态或者习以为常,而恰恰忘却了民营企业家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尤其在人大政协之中的出现,不过是短短的20年时间。

而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未形成企业与政治,或商人与政府之间的对话渠道。

显然,当下的中国,似乎正在朝着这样的一个方向行进,亦即形成企业与政治之间的对话渠道而非对立。但是,目前的架构显然并非一个正式的政治对话框架。政协乃是一个议政机构,政协委员的作用仅仅是对地方或国家政策起咨询作用,其对于政治决策的实际过程并无决定性的作用,自然也就无法对政治生活产生实质性的推进;而人大的确具有立法机关的作用,但是,其立法过程依然是在政治先决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是说,人大代表的作用更多的乃是一个表决作用,立法全过程并不为人大代表所决定。企业家代表确然可以提出提案,然而无论如何,他们的人数在总体代表中所占不过3%,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也就自然无法对立法过程有效干预。

政治决策分三大板块,立法、行政、司法。民营企业家不过在立法中占有微不足道的小比例而已,对于行政与司法,根本无从置喙,如何影响政治呢?

三大误区

所谓的企业家参政议政,终究其意义何在?

人类走出洞穴进入社会,便逐渐分化,形成不同的职业与人群。所谓的精英与庸众、政治家与平民、企业家与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无非以人的社会身份划分。于是每个人群都有着每个人群的利益与特别需求所在。参政议政,无非是扩大自身所在的利益,寻求本身所在阶层的利益最大化。

企业家参政议政,其自然目的,也就是代表自己所在的企业家阶层,在政治领域中寻求符合企业家利益更广阔的政策空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的批评,不过是对政治本质的无知的虚假指控。

因此,对于企业家的参政议政存在三大根本性错误:

其一,参政议政乃是对企业家政治身份的提升。政治乃是一门专业性的行业,而非业余的爱好。任何一个立法、司法与行政的过程,都涉及公共利益。因此,政治需要专业化。企业家的确可以拥有参政议政的权限,但如此权限,所需要的是其专门化的转型。在发达国家中,与政协人大对应的议会机构,乃是全职性的职务,不容许兼职的存在。在担任议员的过程中,企业家必须放弃其原本工作,而进行全职的议员工作。立法所需要的过程,拥有包括咨询民意、考察论证、会见选民、游说敌对等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智力的工作,惟有全职的时间与精力的投入,才能完成。而中国的企业家无一放弃其原本的企业管理工作。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尹明善,原本准备出售企业以专业从事政协副主席工作,却被劝阻,理由是要更好地办好企业。于是,政治变成一项业余爱好,显然与其政治职业的本质相冲突。

其二,参政议政意味着政治权利的提升。政治权利乃是对于公共事务管理与行政所拥有的权限。企业家在政协人大之中,对于政治决策的影响,显然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事实上,按照《农民日报》的报道,截至2012年2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78人,其中官员、公务员代表2491人,民企员工代表仅占16人,农民代表仅占13人。所以,学者熊培云称中国处在普遍的“权利的贫困”之中,除了政治架构之外,所有阶层的政治权利同等贫困,说不上什么政治权利的提升。

要记住的是,拥有权力者与拥有财富者之间的利益交换,他们的“名利场”并不在正式的国家制度之中,而在日常的暗箱交易。一旦交换完成,资本已成权力的一部分,他们要维护现行的结构而不是破坏。而民营企业的寻租,带来的终究是自身利益的损毁,并不在正式政治制度中体现。

其三,参政议政是企业家的政治通路。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并不是企业家用财富交换来的,如果是这样,就会随着财富的增减,随时发生变异。财富水涨船高,政治待遇逐步升级;财富缩水消失,政治待遇随时作废。这并非一条稳固而切实的政治道路,而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利益交换。

企业家与普通的公众并无二致,他们与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学生都一样,不过是社会的公民而已。任何一个社会最为可靠的政治道路,都不过是公民获得政治参与的权利。而这种权利并非来自于恩赐,而是通过正式的制度安排,按照所有公民一致的政治参与途径来获得。这也就是所谓“公民待遇”的根本所在。惟有依靠公民本身的身份与力量所参与的政治,方才是一个社会的政治道路的康庄大道。

企业家的确拥有比普通公民更加优越的政治参与途径。因为政治本身乃是一项需要大量财富投资的行业,因此企业家获得政治道路的先决条件,就比普通公民具有优势。这也是欧美大量的政治家族、巨富政客存在的原因。

师生关系中教师引导地位论文 第5篇

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倾向:教师因过分强调让学生主动探究而放弃了教师必要的教学引导与点拨;教师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流于形式,导致课堂互动低效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因缺乏充分的课前预设和把握动态生成的教学智慧以致引导无力使课堂教学目标偏移。所以我们要把“合理引导”作为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 合理引导 有效互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

但在一些课堂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表面形式“动”得多,思维本质“动”得少;学生单方面“动”得多,师生交互“动”得少……表面上课堂气氛看似非常热闹,但这样的“动”有时非但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还可能对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如何才能使互动更有效呢?教师必须要有正确有效的引导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深度达成。

一、预设引导,有效互动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并不是随意互动就能提高课堂质量的,也不是单凭教师的意愿,想什么时候互动就什么时候互动就能有效果的。真正的互动,应当是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课堂互动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钻研教材、精心预设、合理引导。

1.在教学重难点的掌握处。

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通常都有明确的目的,互动的内容服从于特定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作为教师,要深入领会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使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级教师陈建先《鞋匠的儿子》教学片断,在引导读出参议员对林肯先后的不同态度后,并在黑板上板书对应的词“羞辱、赞叹”。并让学生质疑,生1说:“我想知道参议员的态度为什么发生变化。”老师并没有停止于此,引导到:“你能不能变一种问法,但意思不变?”生想了一会儿答到:“林肯说了什么让参议员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老师还不满足,又引导到:“谁换一个角度再来说一说?”学生被老师这么一引导,有了新想法:“林肯的话让参议员感到了什么?”陈老师就是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语,在质疑引导提问修正的互动过程中把重点引向了林肯的三次话语中。

2.在学生情感的需要处。

学生的智力活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他自身的情绪意志背景。情绪意志的状态既可以推动智力活动的积极开展,也可以阻抑智力活动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而,当学生情感需要触动时,恰当的互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级教师窦桂梅《再见了,亲人》教学片断

师:(出示大娘照片)这就是李大娘和志愿军战士张喜挥泪告别的情景。回首往事,情更深,意更浓,谁想和大娘“诵”别

生(深情地朗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

师:可是大娘怎么忍心和亲人志愿军分别呢

然后窦老师分别引导学生用请求、恳求、哀求、命令的语气来读分别时的话语。

从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窦老师就是通过抓住四种不同语气的朗读互动,创设了一个情感互动场,把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提向了高潮,对军民之间的情和意的感受就更深了。

3.在信息含量丰富的语言处。

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小到一字、一词或是一个标点,大到几个段落,都是信息传达的载体,在这些载体背后蕴藏的信息量是不等的。文本信息有别于音、画信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成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文本“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生成性,抓住信息含量最丰富的语言文字就能有效触动互动。

王崧舟《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片断。王老师出示两句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这两段话问,哪一段话给你留下慢镜头的感觉?学生说第一句话。接着王老师以母亲的背、脸、眼追问学生,现在是怎样的?记忆中又是怎样的?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感受母亲的操劳。

王老师以倒装句为突破口,创设情境让学生捕捉文字背后的信息,在一次次的互动中读厚了文本,读懂了母亲。

二、动态引导,有效互动的助推器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的各不相同,决定了课堂互动的复杂多变。在课堂互动中,有时会生成一些有创意的信息资源,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会使这些有创意的信息资源或陈述不清、或偏离方向、或存在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点拨。

1.“引”个别人的亮点为所有人的亮点。

课堂亮点是一种珍贵的课程资源,它可分为预设和生成两种。预设的课堂亮点是精心设计的,教师自然善加利用。而生成的亮点往往是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一个思维火花。此时,教师应及时发现这种稍从即逝的生成资源,抓住它,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还要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变为全体的创造,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例: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让孩子以草船借箭为话题随便说点什么。学生甲说:“老师,我觉得这题目上‘借’字不妥当,不应该是草船借箭,人家曹操也没答应借啊,我觉得是草船骗箭。”他的话音刚落,其他的学生也赞同,并疑惑地看着教师。教师说:“骗说得有道理,但到底用骗,还是用借呢?同学们都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学生乙思考后答:“我认为这里有种感情色彩,诸葛亮是个正面人物,所以得用借不能说是骗。”学生丙发表意见道:“我觉得就是借,因为有借就有还啊,我们知道在火烧赤壁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不是把这些借来的箭还给了曹操吗这个‘借’字更能体现诸葛亮足智多谋啊。”……

教师抓住学生回答中的亮点进行探讨,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更好的理解了“借”的含义,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2.“引”错误资源为有价值资源。

“教学就是即席创作”。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在创造有价值资源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错误资源。这些错误资源是对教师教学理念和智慧的挑战。教师如果轻轻滑过或者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都会造成对资源的极大浪费。正确的做法是,面对学生的“错误”,迅速进行判断、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窦桂梅老师在教学《三打白骨精》时,让学生聊一聊故事中的人物。一学生说:“我敬佩白骨精,因为她有着锲而不舍,非常执着的精神”。教师没有及时批判她观点的对错,而是通过课的教学一步步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学生很清楚地意识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想吃唐僧肉,妖精有一颗狡猾贪婪而丑陋的心。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当然就不会再有敬佩白骨精之说了。

3.“引”低质量资源为高质量资源。

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常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交流讨论中,学生的发言常常或者内容芜杂,重点不清;或者语言罗嗦,不得要领;或者浅尝辄止,喉不到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顺藤摸瓜,或点拨、或概括、或补充,相机诱导、要言不烦,则可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或多向发展。

如薛法根老师的《番茄太阳》,老师问,如果有一天,明明真失去了双腿,她会快乐吗?把双腿献给了其他人,她会快乐吗?请同学们看课文描写明明的话,注意作者所看到的盲童是怎样的。之后一生说:“完蛋了。”接着薛老师引导学生,课文中的明明一生下来就是看不见的,只能摸,但是她和你一样吗?完蛋了吗?读课文中描写明明摸东西的句子(指该生读),然后让该生闭上眼睛,拉着他的手,创设情境引导他用心去体会明明用手摸蔬菜、用心感受太阳的快乐,从而使这个学生真正体会、理解到了盲童明明的自信和快乐,读懂了“心底有了快乐,光明还会远吗?”的深刻含义。

公共关系的地位 第6篇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内含着一个深刻而重要的 思想和前提,即确认和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重要构成 部分,这意味着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不只是指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同时也还包 括着不占统治地位的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十五大报告的这一重要思想,作为对我国社会 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从理论上也就确认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 经济基础地位。这就从根本上彻底否定了将经济基础界定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传 统观点。实践和理论都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对经济基础的传统观念进行深刻反思,正视对 其提出的挑战,确立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作为不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经济 基础地位。

一、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不会抹煞不同社会质的区别

何为经济基础?传统观点认为,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譬如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主 义公有制。照此推论,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不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反而是其对 立物和异己力量。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就难免不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 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加以限制、排斥。然而,将经济基础归结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 系却是不正确的。应当看到,经济基础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不是等同关系, 在一般意义上两者之间只是一种包含关系,前者包括着后者,但不能将前者归结为后者 ,当然,这并不否认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中根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

首先,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不会改变上层建筑的性质。在传统的观 点看来,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其基本理由之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 产关系决定各社会形态的性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其经济基础 的性质决定的,而经济基础的性质则又是由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 在明确了它们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我们说,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 系所决定,这是正确的。但却不能因此就将经济基础归结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传 统观点之所以拒绝承认不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地位,是认为,上层建筑的性 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若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纳入经济基础范畴 ,那就会影响、改变经济基础的性质,从而改变上层建筑的性质。我们认为,这种担心 或推论是没有根据的。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这并不会 影响、改变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一基本关系或原则。 根据唯物史观,上层建筑的性质的确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但就决定上层建 筑的性质而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既不是直接也不是独立地对上层建筑性质起决定 作用的,若是可以直接、独立决定,那么一个社会同时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这 样上层建筑的性质将如何确定?应当看到,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直接决定的是经济 基础的性质,进而才是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当说上层建筑的性质是 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时,这实际上是在表明,这一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 是以相对于同时并存的处于从属地位的生产关系而确定的,它是以经济基础或者说是以 同时并存的各种生产关系“代表”的身份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否则,占统治地位的生 产关系也就不能以“统治地位”的身份出现。在这里,“统治地位”正体现在它对经济 基础性质的“统治”上。我们说,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不能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从而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这并非因为它不属于经济基础,而是因为它在经济基础 中不占统治地位。由此可见,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这样 一种内在联系决不意味着经济基础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一种生产关系能否占 统治地位,这是在同时并存的不同形式生产关系之间,就其地位、作用相互比较而体现 出来的,这种比较不是在经济基础之外,而是在经济基础内部或本身不同组成部分之间 进行的比较。所谓“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的生产关系”,这只能理解为,一种生产关系当 它一经产生作为生产关系而存在时,它同时相对于上层建筑也就作为其经济基础的构成 部分而存在,至于它能否占统治地位,这是在确立自身经济基础地位之后的另一个问题 。就经济基础意义上,硬要给生产关系加以“占统治地位”的限定,这岂不是画蛇添足 !一种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和能够决定经济基

公共关系的地位 第7篇

【导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军转干考试中考察的重要内容。中公教育军转网为广大军转干部整理2015年军转干考试必备政治常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供2015年军队转业干部备考。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更加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全新的局面。

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在多维视角下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内涵的当代阐释,是超越后发展国家的发展困境并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核心。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更多信息请加入:北京军转干交流群378248227

2015 年军转干更多信息请关注:

公共关系的地位 第8篇

目前,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日益完善, 具备了推进社会文化养老服务的基础和条件。以厦门市为例, 近年来, 市政府投入31.9亿元, 新建和改建了厦门文化艺术中心、集美新城文化中心、五缘湾艺术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如今, 全市6个行政区共有10个公共图书馆, 7个文化馆, 7个青少年宫, 17个各类博物馆和纪念馆, 39个镇 (街) 综合文化站, 482个村 (居) 文化活动室, 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明显改善,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基本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 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为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文化养老”中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提升居家养老水平,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社会基础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 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居家养老是目前养老的主要形式。受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影响, 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愿离开家庭和社区, 便让他们在自己家里和社区接受生活照料, 这一服务形式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但是, 居家养老的内容局限在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 因此, 老年人的文化活动还得借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社会参与。

目前, 厦门市将养老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 利用各种途径, 为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便利:

1. 实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整体建设工程。

利用社会保障卡作为统一的借书证, 实现全市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通过在社区创办图书馆分馆和图书流通点, 仅厦门市图书馆、厦门市少儿图书馆就建有43个分馆、58个图书流通点, 常年开展送书进社区活动。依托国家数字图书馆厦门分馆, 向居家读者提供远程访问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使很多老年人不出社区、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借书服务。

2. 实行流动文化馆送文化服务工程。

通过“美术大篷车”“基层文化辅导中心”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演出、展览、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如厦门市文化馆就在基层社区设有15个文化活动基地 (示范点) , 结合当地特色文化, 开展艺术辅导, 实现“镇镇有品牌”“村村有特色”的文化项目创建活动。涌现出莲花褒歌、洪塘腰鼓、金炳拍胸舞、新圩女合唱团、内厝南音演唱等特色项目, 参与活动的大多数是老年人。

3. 实行广播、电视全覆盖工程。

开展“温馨家园”电影放映走进村村社社, 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 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 实现了含自然村在内的农村有线电视全覆盖。在全市155个行政村和93个村改居社区建立了有线广播室, 1266个自然村安装了户外喇叭或调频音箱, 实现了农村有线广播全覆盖。

正是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 使得老年人很好地融入了社区集体活动, 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了居家养老的水平。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适应文化养老需求、保障其文化权益的有力载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养老理念也与时俱进, 追求精神文化养老成为一种主流。许多老人不论退休前在什么岗位工作, 退休后都成为了一名“文艺工作者”。健康的文化活动, 成为保障、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内容。同时,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国家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鼓励老年人从事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多姿多彩。

就厦门市而言, 市文化馆针对老年群众文化需求, 每年开设中老年民间舞蹈、中老年健身舞、中老年合唱、中老年国画、中老年古筝、中老年电钢琴、中老年排舞、中老年模特、中老年书法以及摄影、国标舞、文学创作、京剧、越剧等二十多项艺术培训和沙龙项目, 全部免费向中老年群众开放。各区文化馆, 市、区两级青少年宫和市老人活动中心, 均开辟老年人活动室, 提供曲艺、舞蹈、音乐、绘画、书法等活动场所, 举办一系列的文化培训活动, 经常组织老人腰鼓、广场舞大赛、老年专场文艺演出、老少同乐趣味活动, 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文化活动。市、区两级10家公共图书馆, 均设置老年人专座和专用助阅设备, 举办老人保健专题讲座等……

由此可见, 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保障文化养老及老年人文化权益的关键与有力载体。实难想象, 如果离开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养老将如何开展。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提高老年人知识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渠道

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其独特的功能, 在提高老年人幸福感、促进其心理健康方面,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退出工作岗位之后, 老年人往往会发生一些心理变化, 比如空虚、寂寞、焦虑、忧伤、抑郁等, 即所谓的“退休综合症”, 将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有资料显示, 近4成的城乡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存在严重孤独感的老年人占13.31%。产生孤独的首要原因是“独居无人做伴”, 其后依次是“退休后无事可做”“自身性格原因”“子女探望少”“没有自己合适的社区活动”等。这些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通过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常言道, 活到老, 学到老。退休之后, 老年人步入第二人生, 对学习新的知识, 掌握新的技能, 参与文化活动, 紧跟时代步伐有着强烈的愿望与追求。比如厦门市文化馆老年培训活动招生网络报名时, 由于报名人数爆棚, 导致报名系统几乎“瘫痪”。1200个招生名额, 不到半小时就已报满, 有的项目甚至出现了“秒杀”现象。

因此, 将养老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除“退休综合症”:一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群聚效应, 让老年人相互沟通、增进友谊, 变“独居无人伴”为“朋友遍天下”, 孤独感得到排解;二是通过书法、歌舞、棋牌、科学讲座等各种培训活动, “老有所学”, 增长知识, 获得快乐, 可避免“退休后无事可做”的消极心态;三是心病还需心药治, 不少老年心理疾病的治疗, 必须配合积极的社会环境, 改变其存在的社会基础。而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活动, 为治疗老年人的心理疾病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基础。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体现老有所为、实现老有所成的重要平台

不少老年人政治坚定、思想常新、阅历丰富、拥有经验、具备特长, 他们乐于利用这些优势,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发挥余热, 做出贡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 老年人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应当得到全社会的重视、珍惜。各系统、各单位应支持、组织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 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专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体现老有所为、实现老有所成的重要平台。比如厦门老年文化艺术节创办9年来, 围绕“丰富老年文化生活,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题, 坚持面向基层老年组织、面向广大老年人的发展方向, 突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特色, 目前已成为规模宏大、参与面广、人数最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两岸老年文化交流盛会。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 发挥自身作用, 老有所为、老有所成在此得到充分体现。

如今, 老年人是各种群众文艺活动的主体。厦门市较有影响的群众业余文艺团体, 如老朋友艺术团、老战士合唱团、双拥艺术团、集美农民曲艺队、金炳拍胸舞等, 都是以老年人为主在组织、在活动。“温馨厦门”广场文化活动是厦门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全市近百个社区广场经常举办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合唱、卡拉OK、服饰展演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公益演出, 不少组织者、参与者都是老年人。

近几年来, 老年人也成为文化志愿者的主力之一。老年文化志愿者作词作曲、编排舞蹈, 教合唱、书法、绘画、健身舞等, 乐此不疲。在社区街巷、农村田头、文化广场, 都能看到老年文化志愿者的身影。

上一篇:经济学开题报告范文下一篇:水杉树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