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育儿故事心得:温暖的亲子关系

2024-08-10

家庭育儿故事心得:温暖的亲子关系(精选11篇)

家庭育儿故事心得:温暖的亲子关系 第1篇

2012年的夏天,乐乐小宝贝终于如期来到我们身边。

在他没有出生之前,一家人坐一起闲聊,说起乐乐姑姑家的小姐姐叫可可,所以不管男孩女孩,都叫做乐乐,这样家里就有了“可乐组合”,乐爸和我也都希望他永远快快乐乐,因而小家伙生下来后,我们就叫他“乐乐”。

记得出产房后,第一次看到他皱巴巴且通红的小脸,从来不觉得这样的他会丑,只顾去感叹小生命的神奇,兴奋的和乐爸讨论眼睛像谁,鼻子像谁,嘴巴像谁,哪怕那个时候他还紧闭着眼睛只管自己呼呼大睡,偶尔啼哭两声表示他的降临。

到了现在,乐乐已经五岁半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本能的吮吸母乳、第一次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起来、第一次开始爬动,以及第一次战战兢兢地举起两只小手努力寻找平衡走路的样子,每一个第一次都让我们惊喜连连且感动得热泪盈眶。现在再回想,似乎一切都在眼前。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乐乐已经从一个襁褓中的小婴儿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幼儿园大班的哥哥了。幼儿园老师给了乐乐非常高的评价:懂事积极又乖巧,老师找不到他有什么缺点。

但是作为乐乐的爸爸妈妈,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生怕赶不上宝贝成长的步伐。乐乐有这个年龄该有的聪明、调皮、好学,偶尔也会耍点小赖皮,一切都刚刚好!

在乐乐成长的过程中,有太多有趣或是温暖的场景。

记得在乐乐三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带着他和朋友们聚会,聊天过程中,大家说到还是怀着宝贝的时候轻松一些。在一旁玩玩具的乐乐听到后,连忙问道:“妈妈,我小时候是在你肚子里面的吗?”我回答道“是呀,宝贝!”他很平静的说:“妈妈,你把嘴巴张开吧!”我和朋友们都很惊讶,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要回到妈妈肚子里。”

听完之后我心里非常感动,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可儿子也是妈妈温暖的小情人。不由得给乐乐一个大大的拥抱。

乐乐四岁那年,家里的小侄子涵涵在我们家上幼儿园,乐乐上中班,涵涵上小班。

有了涵涵的陪伴,乐乐更懂得怎么当哥哥了。

涵涵吃饭非常慢,而且饭粒会撒落一地,乐乐很耐心地做示范,有时会主动请缨喂弟弟。涵涵玩耍时老是会忘记上厕所,尿到裤子上,我们轮着责备涵涵时,乐乐会保护弟弟:“你们不要说涵涵了,他都已经很难过了,他知道会改了。”

这时,我会想起看过很多育儿方面的文字,批评、指责和埋怨只是大人们的发泄,不要用吼骂的语言伤害幼小的心灵,我们没有做好,但是乐乐做到了。

有时乐乐和涵涵也玩点套路。一天晚上洗漱时间,为了让两孩子不磨蹭,我们约定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谁赢了就先洗脚。乐乐灵机一动,眯着小眼对涵涵说:“小涵涵,你出‘剪刀’,我出‘布’啊!”涵涵似乎听话地点点头,两人一起喊:“剪刀石头布!”结果,乐乐出的是“石头”,涵涵出的却是“布”。

这到底是谁在套路谁呀!孩子们的世界是总是欢乐而又古灵精怪的。

乐乐五岁了,一直在学习跆拳道。今年8月,教练通知他可以参加跆拳道晋级考试,第一次接触到“考试”这一词,乐乐问我是什么意思。正在想怎样详细清楚地回答他时,他说:“妈妈,你百度吧,准确点。”一句话说得我哭笑不得。

这些暖心的经历,还有很多很多……

对于乐乐的成长,乐爸和我虽然没有细致地记录他每一次的变化和进步,但是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不仅是陪伴着孩子进步,作为父母也受益匪浅。

我们一起在这样温暖的亲子关系中互相学习,彼此依赖,成就更好的自己!

家庭育儿故事心得:温暖的亲子关系 第2篇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亲子关系的质量好坏,对于儿童的生理、心理、智力及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亲子关系不良,家庭教育不当,将使孩子带着不健全的心理和个性品质走向社会,社会适应不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和行为问题就难以避免。

爱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本能,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职责,但恰当的爱,科学合理的教育,并非本能可以办到。千百年来,做父母一直是靠本能,靠自己的直觉,做好做坏没有人评判,只要气息尚存,家长的职权就无人敢罢免。但是今天,父母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的义务,不仅仅是给孩子生命,满足孩子的`温饱就足亦,将孩子培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帮助孩子在智力、情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才能称之为合格的父母。

家庭育儿故事心得:温暖的亲子关系 第3篇

关键词:家庭伦理,亲子关系,家庭模式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学和深邃的人性原则, 包含了对家庭的规律性及真理性的认识, 凝聚了人们在婚姻家庭伦理探索和实践中产生的道德精华, 家庭伦理不仅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和基点, 而且对传统家庭观念的稳定性和长久性, 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有重要的影响。

伦理思想是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总和的反应, 伦理思想的变化表明了人们对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新调整。中国人从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向现代家庭伦理思维的蜕变更是对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产生着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传统家庭伦理进行初步探索, 观察现代家庭伦理已经发生的种种变化, 为现代和谐家庭建设添砖加瓦。

一、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规范

1. 传统家庭伦理的来源

中国传统家庭是专制型家庭, 这是与专制社会相适应的, 其伦理思想大多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在每一个大家庭中, 都有一个最高权力的拥有者, 他们掌管家庭各项事务, 对家庭成员实行专制统治, 这就是所谓的家长制。这是依靠严格的辈分尊卑, 男女尊卑, 长幼尊卑的家庭等级制度所维护的。

2. 传统家庭伦理的表现及影响

⑴主要表现。依据专制型家庭的特征, 辈分尊卑主要表现在父子关系上,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连接, 在以父亲计算世系的传统社会的理念中, 父子关系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因为儿子通常是父亲的继承者, 女儿出嫁则不是, 只有父子关系超越了其他关系具有传递性。

男尊女卑则是调节夫妻关系的主要观念, 这种观念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 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因为男性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幼尊卑则主要体现在兄弟关系中, 同胞兄弟里, 年纪较长者为尊, 这种长幼尊卑关系不可逾越, 因为在传统家庭中首先是否认平等的。

⑵产生的影响。总体上来说, 我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和宗法制度而生的, 宗法等级制度的基础就是家庭本位的伦理思想。我国传统的小农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独立生产, 每一个家庭作为独立的体系自给自足, 不依靠他人, 所以家庭提供了每个成员的所有生活必备资料,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因此对家庭产生了很强的依赖, 这就加剧了家庭成员的等级心理。

我国传统的家庭关系中, “父慈子孝”的观念极其严重, 子女必须对父母亲毕恭毕敬, 孝敬父母, 尊重父母, 婚姻大事等由父母决定, 基本上不能违背父母的意志和想法。不然就要受到传统礼教的抨击及社会舆论的批评, 传统的家庭关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关系。

二、现代家庭伦理发生巨大变化

1. 背景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 这种过渡不仅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也体现在家庭关系中。传统婚姻依靠经济、政治、文化传统尤其是婚姻伦理观做支撑, 而现代婚姻则靠情感维持, 相对于传统婚姻来说, 现代婚姻的数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 但是稳定性却不如从前坚固, 家庭的规模、家庭结构、家庭伦理关系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2. 现状

随着农业向工业的逐步转移, 社会劳动方式从以手工为主向以机械、智能化为主方向转变, 自然分工减弱, 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复杂分工, 人们的活动圈子也从家庭走向了社会, 以“家长”为代表的社会权威也逐渐被削弱。

时至今日, 平等、民主、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家庭成员因为首先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 因而人格也相应独立, 对父辈的依赖逐渐减弱。这些因素共同推动着家庭关系朝平等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家庭成员之间已由等级服从关系转向民主平等关系。

三、家庭重心的改变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1. 现代家庭模式的转变

⑴突出特点。在现代社会, 虽然家庭关系的轴心已由纵向转为横向, 但是, 作为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亲子关系, 依然是维系家庭稳定的最重要因素, 亲子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与传统家庭伦理关系不同的是, 现代家庭关系的重心已由过去的尊老下移到了年轻一辈, 尤其是子代, 家庭中的成年者越来越把关注点放在子代身上, 长者已不是家庭关注的重点,

⑵作用因素。传统家庭模式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下进行的, 尊卑差等、长幼有序被赋予了一定的传承性。年轻一代的生活资料和经验是从父辈那里继承而来的, 甚至所有的生活技能都来源于父辈的言传身教。因此父辈拥有绝对权威, 决定了子辈的生活。

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知识更新速度也与日俱增, 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元, 年长者的经验和权威受到了挑战。在当今倡导求新、求异、求快的时代背景下, 年轻代凸显出了自身的优势, 更加快速的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 就导致生活中家庭重心的下移, 使得年轻一代成为家庭生活的支撑点和重心, 对子代的培养也成为家庭的重中之重。

2. 影响

⑴家庭关系转变。家庭关系的下移, 对于消解传统家长制有一定作用, 能使家庭乃至社会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 有利于建设平等的家庭关系。但是也引发了代际冲突, 对传统“孝”道提出了挑战, 也给现代家庭关系伦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⑵父母的权威性受到制约。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使得独生子女逐渐居于家庭主导地位, 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增大, 也使独生子女的数量不断增加, 父母都是独生子女, 生育的孩子更是独生子女, 间接的使得子女对于父母、祖辈变成不可替代的唯一。

家长往往会倾注所有的能力为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由于这种现象的普遍扩大, 祖父母的观念走入一个溺爱困境, 要什么就给什么、想怎样就怎样、父母管教孩子时过分制止。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 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丧失了主导权, 他在纠正孩子错误行为方式时, 受到自己父母对他的干预和制约, 使得孩子的一些偏差性行为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因受到中国传统“孝道”的影响, 他没有极力挑战自己父亲的权威, 使得他在家庭中的角色淡化。而祖父母的行为也会导致孩子在犯错的时候不能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而是想着寻求祖父母的庇护, 错失认真改正的良机。

⑶家庭教育的作用削弱。在现代社会,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 家庭教育也因此具有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家庭对儿童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熏陶、个性的形成, 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则是家庭教育传播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社会, 亲子关系以父权为主, 子女往往因为对父权的恐惧而被迫接受各种知识。但是随着家庭重心的下移, 家庭关注的重点都转移到子代身上, 容易产生溺爱孩子的倾向。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过程中, 父母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同时, 给予正确的引导, 祖父母也需要放开对子女的制约, 使父母能充分的管教孩子。

四、亲情伦理对于构建现代和谐家庭的思考

在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发展中, 不仅仅包含着父亲与子女的关系, 更有父亲与其自己父亲的关系, 祖辈与子辈的关系, 因此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是家庭稳定和谐、子女健康成长的基础。

现代的家庭结构已经从大家庭转化为核心家庭, 我们要借鉴传统亲情伦理的方方面面构建现代家庭关系, 使得现代家庭关系能够满足当前家庭的需求。

首先要提倡“孝”和“敬”, 改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现状, 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及时的交流与沟通, 尽量使他们减少孤独感, 同时积极协调家庭关系中不和谐的方面, 使其得到及时的改善。

同时, 要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家庭重心下移的趋向下, 重视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 积极纠正孩子的行为偏差问题。父母对于子女不应该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生活条件的提供, 更重要的是对子女的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教育子女与孝敬父母发生冲突时, 应该积极的协调, 商讨解决的办法, 而不是消极的躲避。

本质上讲, 家庭是一个以情感道德维系的共同体, 健康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成长。重新认识和改造亲情伦理观念, 有助于现代家庭关系的和谐和亲子关系的建立。现代家庭关系中提倡的规范和准则, 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对传统亲情伦理的重新解读和认知, 既要继承又要摒弃, 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取其所需, 适应现代家庭发展的需要, 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54-57.

[2]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178-182.

[3]陆士帧, 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 第4篇

亲子关系有其独特的生物学基础和心理学意义,是人类社会最亲密的关系之一。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来说,可确保其生存,有助于塑造其性格;对于父母来说,它可能是最能给人带来满足感的人生经历,也是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努力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具备哪些特质?父母怎样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法国哲学家卢梭认为,人的成长必须接受教育,“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加以控制的。”从卢梭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内在发展是父母不能决定的,父母的教育作用就在于利用周围事物的有利因素,促进孩子的内在发展。因此,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来说,父母是外在因素,孩子自身的成长是内在因素。既然这样,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担当怎样的角色,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呢?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指导”。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分别阐述了环境的指导作用、社会指导的模式和在教育上的应用。他认为,指导是“把在任何一个时间起作用的冲动集中到某一特殊的目的上,并使一连串的动作有前后一贯的顺序”。“在社会情境中,儿童必须把他的行动方法,参照别人正在做的事情,使他所用的方法适合。这样就能指导他们的行动,达到共同的结果,并使参与者有共同的理解。”“教育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兴趣和理解的认同达到这种内在的控制。”

一、家庭教育的指导应遵循的原则

杜威的“教育即指导”思想应用于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父母指导孩子发展,父母的角色即“指导者”。家庭教育中的指导,必须遵循方向性、集中性和连续性三个原则。

第一是指导的方向性原则,也就是父母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我们必须对我们所欲培养的人才类型持有某种观念,然后才能对我们认为最优良的教育持有明确的意见。”父母要对孩子的发展有一个预期的目标,家庭教育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目标不仅使家庭教育有明确的方向,而且能够调控家庭教育的过程。大多数父母希望孩子将来拥有一个幸福满意的生活,能够与他人合作,在社会生活中贡献出自己的才能。要实现这样的期望,父母就要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健康的体格,优良的品性,求知的愿望和能力,丰富的情感以及审美的情趣,并使这些方面得到和谐、自由、统一的发展。

第二是指导的集中性原则。在父母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生许许多多意料不到的事情。这些看似零散的、孤立的、无目的的事件,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往往蕴含着教育的时机。父母要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排除不必要的纷扰,把偶然发生的事件转化为孩子发展的契机。这样父母就把指导集中于孩子的内在发展,集中于家庭教育的目标。

第三是指导的连续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贯穿于孩子成长发展的始终,这样孩子的发展才能前后一致,保持和谐。否则,容易使孩子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心理和行为的混乱。

二、父母对孩子的指导途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指导作用是经由什么途径实现的呢?家庭教育中的指导,是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生活、共同活动中,通过沟通和理解实现的。家庭教育的目标使孩子获得良好的发展,父母与孩子在共同的生活与活动中,通过积极沟通,达到相互理解,形成共同的心理倾向。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教育就如春风化雨一般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于润物无声中达到理想的境地。亲子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父母用心体会,在交流与沟通中探索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沟通的水平,才能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首先,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要放下权威的架子,以民主的态度与孩子交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民主的交流方式表现在许多方面。父母要给孩子发言权,鼓励孩子就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父母要耐心地倾听孩子讲话,并对孩子说的话有所回应,使他感觉到你不仅在听他讲话,而且关注他所说的内容,使孩子有一种受重视和被尊重的感觉。在这样一种民主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会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与父母交流。

其次,父母要把孩子当作家庭中平等的一员,让孩子参与家庭中一些事务的决策,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懂得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这样,孩子就会主动关心家人,关心家里的事情。当孩子参与了家务劳动,父母要真诚地对孩子表示感谢、赞赏和肯定,使他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和满足感。这样,孩子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家庭事务和家务劳动,能够从中发展出自我管理能力,懂得关心父母,从而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

再次,沟通需要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话题往往存在于共同感兴趣的事物之中,因此父母要投其所好,关注孩子喜欢的事物。父母可以与孩子共读一本好书,共同观看孩子喜欢的电影,与孩子一起欣赏音乐、绘画,接触自然等。从这些共同的活动中,父母可以了解孩子喜欢的事物,相互之间有共同语言,在沟通中有广泛的话题、丰富的内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就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最后,父母了解孩子的需要并给予有效沟通的帮助,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比如孩子考试失利一定很沮丧和难过,这时父母首先要接纳并安慰孩子,使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查找考试失利的原因,帮助孩子制订新的学习策略,督促孩子有效执行新的学习策略,使他在下一次考试中重建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获得了父母心理上的支持和有效的帮助,他从中学习到如何应对挫折,学习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通过共同活动而进行的沟通,使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行为是为他的利益考虑,真正关心他的成长,因而他就会发自内心地尊敬并服从父母;通过沟通,父母也能了解孩子的所思所为,根据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反应,及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适合孩子的发展。这正如杜威所说:“如果每个人把他自己行动的结果看作和别人所做的事情有关,并考虑他们的行为对他自己的结果,那么他们就有了共同的思想,他们的行为就有了共同的愿望。在各个人之间有一种了解,这种共同的了解控制着每个人的行动。”家庭教育就是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了解中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作者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胜利庄路12号,济南,250031)

家庭亲子游戏的故事 第5篇

道具:门

人物:小朋友和一位家长

念词: 问:一、二、三,听好了,我的密码***

答:听到了,一、二、三

你的密码***

方法:把门关上,一方与另一方隔与一扇门,家长在门上敲击简单节奏(以简短为主),节奏可以快、可以慢,可以弱、可以强,孩子在门的另一头模仿,三遍模仿全对,开门邀请孩子进来,并且奖励一颗小星星,输了脸上贴纸条。家长可以与孩子轮换。

游戏五:《猫咪和七只小白鼠》故事类

道具:音条乐器也可以钢琴、电子琴等

人物:家长

方法:说故事的时候,跟着故事情节敲击乐器

目的: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同时识别7个音符

小猫咪做了一个美梦,她穿着漂亮的公主裙,在舞台上弹钢琴(轻轻敲击乐器,速度慢),她美妙的琴声使观众着魔。几天过去了,猫咪老是想着那梦中的情景,真希望能拥有一架琴。有一天,猫咪小姐一觉醒来,居然发现屋里有一座新钢琴,她乐得直蹦跳(快速的敲击)。(边说边慢慢的敲击琴键)从此美妙的琴声不断地传来,在大森林里荡漾。她的琴声惊动了森林里的七只小白鼠,它们心神不宁,也想去弹-下。最小的白鼠建议大家-起去看看,但是大伙又怕被猫咪抓住给吃了。它们偷偷来到猫咪家,在钢琴上蹦啊跳啊,“叮咚咚”(敲三下)的琴声从它们脚下跳出,这声音惊动了猫咪,猫咪非常气愤:“看我不把你们抓起来才怪呢?”可是她心里又怪痒痒的,因为她想在小白鼠面前露一手,想到这里,她就兴冲冲地去喊小白鼠:“喂”。一听到这声音,七只小白鼠吓得屁滚尿流,撒腿就跑。“喂,别跑,我不吃你们,我是来和你们一起玩的。”猫咪让小白鼠在琴键上排成队,给它们取了名字,依次叫“多、来、米、发、索、拉、西”(说一个音符敲击对应的琴键,一共7个),猫咪亲自指挥,在她的精彩指挥下,一个个音符从它们脚下蹦出,串成了一个美好的旋律。(问宝宝:故事里七只小白鼠宝宝它们的名字是什么呀!你能敲给我听吗?)

游戏六(马凌编):《一只笨狗熊》(适合5岁以上岁的小朋友)

道具:一只鼓、一个音条乐器,也可以只是架钢琴或电子琴

人物:家长和宝宝

方法:家长说故事的时候,家长和宝宝跟着故事情节敲击乐器

说故事前跟宝宝说:当我说到狗熊时候,宝宝扮演大狗熊,用鼓慢慢的敲打或敲击钢琴的低音键由弱渐强,因为熊很重很饿。

当我说到小鸟的时候,我们一起快速敲击音条或快速随意敲击高音区琴键。

当我说到小河的时候,家长或孩子用棒滑动音条从高音到低音不停的来回滑动,也可用一只手指在钢琴上每个琴键从高到低不停滑动。

目的:让孩子感受每个动物对应的节奏形象外,对音响效果如:由强渐弱、由弱渐强的理解。

在一个密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其中也住着一只笨狗熊。有一天狗熊肚子饿死了,它慢慢的从森林深处走出来觅食(用鼓慢慢的敲打或敲击钢琴的低音键由弱渐强),它的肚子饿死了。这时候它抬头看见树上停着几只小鸟,看着它们欢乐的唱着歌(快速敲击音条或快速随意敲击高音区琴键)笨熊马上跑到树底下对小鸟说:“我要吃掉你们。”小鸟一听吓的叫叫嚷嚷的飞走了(快速敲击音条或快速随意敲击高音区琴键),熊很生气想:我只说了一句话,就把眼前的美餐都吓跑了。这时,这只大笨熊突然听到背后有不停的声音说着:”大笨熊,大笨熊!”,它急忙转身一看,没有什么动物嘛!寻声过去原来是一条欢快的小溪哗哗流着(家长或孩子用棒滑动音条从高音到低音不停的来回滑动,也可用一只手指在钢琴上每个琴键从高到低不停滑动)。熊发怒了,说:“讨厌的小溪,你们竟敢说我,我要吃了你们!”,溪水们说:“吃吧!我们多的是。”笨熊咕噜咕噜的不停的喝着水吃了个水饱,最后难受的打了个嗝,灰溜溜的走回森林深处去了(用鼓慢慢的敲打或敲击钢琴的低音键由强渐弱),这只大笨熊可真笨。

游戏七:《猜一猜》

道具:塑料袋、钥匙串、玻璃杯、一双筷子、一张纸、家里某个乐器、等

人物:家长和孩子

方法:让孩子看桌子上准备的物件,同时听每个不同发出的声音,随后背过身子,家长随机抽取一个物件发声后,让孩子转过身猜出。可有奖罚,能让游戏更有意思。

道具:钢琴或电子琴

人物:家长和孩子

方法:孩子背对家长,家长在琴键上

do/re/mi/fa/sol/la/si,7个音

符范围中任意弹下一个键,让孩子说出。

记录家庭教育故事的亲子日记 第6篇

今天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中秋节,做了几个大家爱吃的菜,为了公平我们谁都没喝酒都喝的纯奶,大宝今天可以畅所欲言,把他看过的《中国通史》《三十六计》讲给大家听,小宝在客厅与卧室之间来回爬行玩的不亦乐乎,到了晚上我们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吃我和大宝昨天亲手做的月饼,虽然由于天气原因不能赏月但是大家的情绪仍十分高涨,还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幸福啊!

记录家庭教育故事的亲子日记 第7篇

一年一度的中秋马上过去,每一年都有每一年的趣事,今年回老家与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开开心心其乐无穷,真舍不得离开,孩子在家也是玩的非常尽兴,在菜园里摘菜、扒玉米皮、摘菜园里的辣椒、烧地锅、晚上打牌....在老家呆两天孩子还说“妈妈这两天过的太快啦,真想停下来多呆会。”确实在老家感觉空气清新、心情愉悦。

作者|陈富永

为单亲家庭子女塑造和谐亲子关系 第8篇

近年来,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随着离婚率的提高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家庭残缺给青少年子女心理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情感上, 由于较易被忽视, 一些孩子因长期抑郁而变得性情孤僻, 对他人、对社会极端冷漠, 缺乏责任感;甚至有的孩子对父母的态度由失望到厌恶以至仇恨, 产生反社会行为。在情绪上, 受父母离异的打击, 一些孩子情绪变化激烈, 消极情绪往往多于积极情绪, 表现为喜怒无常、悲观失望、易发怒和烦躁等。在人际关系上, 由于离异家庭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 缺少健全的父母保护氛围以及与家庭成员之间友好相处的体验, 变得不相信人与人之间会存在友好的亲密关系, 表现为乐群性差, 攻击性行为明显等等[1]。离异家庭的子女出现上述心理健康问题有其自身原因。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 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急风暴雨期”。生理上的逐步成熟使青少年产生成人感, 他们希望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力, 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 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限, 许多期望不能实现, 以至产生挫折感, 面临种种心理危机[2]。但与此同时, 青少年并不是孤立于父母而存在的, 亲子之间在不断地发生着相互作用。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或症状的产生、发展和维持, 与他们同父母之间不良的交往方式和家庭结构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单亲家庭子女更是如此[3]。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助于营造民主、宽松、信任的家庭氛围, 使家庭成员感受到亲情的珍贵和美好, 是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的必要条件。因此,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要运用心理辅导技巧, 对青少年的家庭背景、父母的教养态度、亲子沟通模式等予以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 教授亲子沟通的技巧, 帮助父母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 消除亲子间产生的隔阂和冷漠, 塑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为青少年及其父母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在此, 笔者试图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 阐明塑造和谐亲子关系在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小明 (化名) , 男, 14岁, 初中一年级学生;小明的父母在几年前离异, 他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在近一年的时间里, 小明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在学校表现不好, 与母亲———张女士 (化名) 的关系也非常紧张。张女士找到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寻求帮助。从事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教师一共安排了四次面谈, 第一次面谈的对象是张女士, 第二次至第四次面谈的对象是张女士和小明。为了更清楚的展示本案例的进程以及心理辅导的技巧, 笔者着重介绍第一次和第二次面谈的部分对话。以下从事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教师简称T, 张女士简称Z, 小明简称X。

1. 第一次面谈。

T:非常高兴您能放下工作到这儿来。但很遗憾, 小明今天没有来。

Z:哦, 小明感冒了。

T:请先谈谈您遇到的问题吧?

Z:小明这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了, 这次期中考试成绩退后了二十几名。我简直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T:哦, 他对学习没兴趣。那他平时是如何表现的呢?

Z:他特别讨厌写作业, 每天都是在我的监督下才能完成作业。他以前并不是这样的, 真是让人困惑极了!

T:听起来您对他很失望啊?

Z:唉……谁不想望子成龙啊!小明爸爸几年前就跟我离婚了, 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小明身上, 可这孩子就是不争气。我有时可能对他管教严厉了一些, 但这不也都是为他好吗!

T:您是怎样管教他的呢?

Z:督促他写作业, 好好学习, 不准贪玩。不能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T:您刚才说的“严厉”是什么意思呢?

Z:比如, 他因贪玩完不成第二天的作业, 我会罚他写完作业再睡觉。

T:这样做有效果吗?

Z:没有!这就是我来这里的原因。T:您愿意试试别的方法吗?

Z:当然!但我想不出别的办法。我知道的方法都已经试过了, 没什么效果。

T:我相信我们会想出办法来的, 但首先我必须对所发生的事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除了不爱学习, 小明还有什么方面让你感到困惑呢?

Z:他什么都不听我的, 在学校表现也不好。T:“什么都不听你的”, 能具体讲讲吗?

Z:小明一回家就玩电脑、不写作业、把屋子弄得乱糟糟的……我教育他的话, 他根本听不进去。

T:他不听话时都是如何反应的?是直接说“不”还是摆出会做的样子, 其实根本就不去做?

Z:他大多数时候都是答应一声, 但根本不会去做。不过他很少直接和我顶嘴。

T:当他不按您说的做时, 您会怎么样?

Z:那要看我让他做的是什么事和我当时的心情。有时我干脆就自己做了;有时我会非常生气, 冲他大发脾气。

T:这样做起作用吗?

Z:刚开始还有点儿用, 后来他就肆无忌惮了, 不把这当回儿事。

T:这么说, 您是要他按照您的要求去做事情, 但他总违抗您的命令。是吗?

Z:是的。

T:他在学校的表现怎么样?

Z:老师说他在课堂上经常扰乱课堂秩序, 现在居然还和别的同学打架。

T:小明的这些问题是以前就有呢, 还是近来发生的?

Z:自他上初中以来吧, 快一年了。

T:在刚才您提到的小明成绩下降、不听话和在学校的表现不好这几个问题中, 您最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呢?

Z:让他听话, 像现在这样下去, 我真难以再忍受了!

T:那让我们一起想办法先解决“不听话”这个问题, 所以下次谈话小明很有必要参加。

Z:好的。您多费心了, 小明就交给您了!

T:小明的成长需要您、我和小明三方共同努力。或许我们能从小明身上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是和他共同进步的!

面谈技巧剖析:

第一, 通过共感理解, 建立合作关系。在面谈初期, 来访者往往会对其所困扰的问题持有较模糊的认识, 情感体验相对复杂, 还有可能对心理辅导存有疑虑, 因而也许不会马上接纳辅导者[4]。在这种情况下, 辅导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运用共感理解与来访者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所谓共感理解, 即辅导者运用沟通技巧, 把自己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传达给对方[5]。如“很高兴您能放下工作到这儿来”, 是以积极的话语对张女士的到来表示欢迎, 从而为咨询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再例如, “听起来您对他很失望啊?”是由于来访者只是叙述了某件事, 并没有说出她的主观情绪体验;咨询者却敏锐觉察到了其内心的强烈情绪, 准确地做出反应。

第二, 适切的提问。适切的提问可以促进心理辅导的顺利展开, 本次面谈主要运用了以下三种提问方式:A.了解基本信息的提问。在心理辅导面谈初期, 了解来访者为什么要来寻求帮助 (求询来访的动机) 、现在的状况如何、为何苦恼等基本信息的提问, 可以为深入面谈提供初级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如, “请先谈谈您遇到的问题吧?”“小明的这些问题是以前就有呢, 还是近来发生的?”B.明确化的提问。当来访者所谈的问题含糊不清、暧昧的时候, 咨询者确切的语言可以帮助其整理思路, 明确自己复杂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用开放式提问, 如“他对学习没兴趣。那他平时是如何表现的呢?”, “您是怎样管教他的呢”及“您刚才说的‘严厉’是什么意思呢”等等;也可以用封闭式的提问, 如“您是要他按照您的要求去做事情, 但他总违抗您的命令, 是吗?”C.焦点化的提问。此类问题是心理辅导者把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及以感情综合整理后, 将提问聚焦、明确来访者所存在问题的本质。否则, 眉毛胡子一把抓, 有可能避重就轻。如:“除了不爱学习, 小明还有什么方面让你感到困惑呢?”“在刚才您提到的小明成绩下降、不听话和在学校的表现不好这几个问题中, 您最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呢?”。心理辅导者通过一系列的适当提问得知, 最令张女困惑的问题, 并不是一开始提到的小明学习成绩下降, 而是想让小明听她的话。

2. 第二次面谈。

T:很高兴见到你, 小明!能和我说说你有什么爱好吗?

X:我喜欢踢足球、听音乐、玩游戏……

T:好啊, 喜欢足球。你踢什么位置?

X:前锋。

T:不错嘛!你喜欢和谁一起玩呢?

X:小亮、小勇、小涛……好多人呢。

T:很好!你妈妈和我曾经谈过话, 我们可以先让她谈谈她的苦恼, 然后我非常愿意听听你的意见。

Z、X:好吧!

Z:我就是想让你听话些。我说什么你都不听, 这样妈妈很生气。

X:听什么话?

Z:比如按时回家, 好好写作业, 按时睡觉, 收拾你的屋子……

X:那些我都做了!

Z:有时你是做了, 但都是在我对你发火以后!

X:我做了我该做的事。

T:看来大家的看法有些不同。妈妈认为小明不按她的要求去做事, 而小明认为做了应该做的事。

Z、X:是这样的。

T:我们最好把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 这对解决问题很有帮助。你们只需要每人准备一张纸, 在纸的左边记录下张女士要求小明做的事, 在右边记录下小明是否做了。你们两人都能坚持记录吗?

Z:可以。不过把他们都记下来可够我忙的。

T:我知道您很关心小明, 想让他有责任感。

Z:好吧, 我会按您所要求的去做。

T:小明, 你可以做到吗?如果你坚持到下周二, 我们就会有六天的记录了。

X:没问题。

T:记住, 你们要做的只是记录下所发生的事情, 并不需要去努力改变什么。

Z、X:嗯!

面谈技巧剖析:

第一, 关注和尊重。小明初次来访, 难免感到紧张不安。辅导者友善的提问 (如, “能和我说说你有什么爱好吗?”和“你喜欢和谁一起玩呢?”) , 有助于小明消除恐惧和猜忌, 创造了轻松、包容的氛围, 发展了与小明相互信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 辅导者没有直接转述张女士的话, 并表明愿意听小明的“想法”。这使小明觉得被关注和尊重, 从而真正接受辅导者, 向其敞开心扉。

第二, 积极再定义。家庭成员看待问题或事件的角度不一样, 会导致亲子矛盾的产生, 阻碍家庭问题的解决。了解到小明和张女士就“小明是否听话”这一问题产生分歧, 辅导者避免用积极———消极、好的———坏的、应该———不应该等非此即彼的评判方式, 而是站在中立的立场把问题定义为“大家的看法有些不同”。这样有利于减轻母子双方的心理压力, 缓和紧张的局面。

第三, 自我治疗。由于辅导者无法介入到小明的日常生活中, 因而, 到底张女士对小明所提的要求是否合适, 小明又在多大程度上违抗了张女士的命令, 这一切都不得而知。到这一阶段, 辅导者与母子双方的沟通很顺畅, 彼此之间也有了良好的信任度。所以, 辅导者不失时机地向母子提出合作的要求:通过采用自我观察、自我记录的方法, 帮助张女士和小明认识他们自身的行为, 以及彼此相互作用的方式。这样既有助于澄清事实真相, 为以后的干预工作做铺垫, 又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3. 第三次面谈。

本次面谈主要是对来访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结果发现, 张女士和小明同时报告张女士平均每天向小明提出十项要求, 小明听从母亲要求的平均水平为40%。根据这种情况, 辅导者进一步提出如下干预措施:第一, 建议张女士对小明应履行的任务作清晰归纳, 每天对小明提出的要求不超过五个。第二, 坚持记录。第三, 如果小明完成任务, 实行奖励。第四, 母子两人每天拿出20分钟的时间共同讨论生活中有意思的事。让小明做主选择话题先陈述, 如果两人意见不一致, 允许个人保留意见或平等协商解决。

面谈技巧剖析:

第一, 责权明确。从母子报告的情况来看, 事情并不像张女士所报告的那样糟糕, 小明有40%的时候是很听话的。辅导者建议张女士明确小明的责任和权利, 对哪些是小明该做的事做出明确的规定 (提出要求限定在5个以内) 。这样的契约形式既有助于母亲对儿子的教导和管理, 也有助于孩子对纪律、规则的认同和接受。

第二, 正面强化。表扬与鼓励有助于个体增强自信,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起到正强化的作用。所以, 家长要善于适度表扬孩子的进步。话语的称赞、物质的奖励、对孩子承诺的兑现都是有效的鼓励方式。

第三, 心灵沟通。母子之间的沟通是此次心理辅导中最重要的一环。有了沟通, 才有了彼此理解的希望, 有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正处在青少年期的小明, 自我意识高涨, 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不喜欢母亲对他的生活有太多的干涉和管理。辅导者向小明及张女士布置沟通任务, 有助于让母亲了解孩子的心声, 平等交流, 促进彼此相互理解。

4. 第四次面谈。

张女士报告说, 在七天时间里, 小明听从要求的平均水平为80%。母子二人每天都会有一次谈话, 从最初不时的沉默和争执, 发展到后来平心静气地讨论和容纳对方不同的意见。小明的学习态度也端正了许多, 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自觉完成老师的作业。张女士和小明都对这些进展和改变感到愉快和兴奋。辅导者对两人的变化给予了积极的肯定。经张女士和辅导者双方探讨, 决定中止咨询。最后, 辅导者留出了一段时间, 与张女士和小明共同回顾了心理辅导的全部过程, 并请他们讲讲自己所发生的变化及感受。

面谈技巧剖析:

张女士和小明发生的积极改变是可喜的, 辅导者对此予以肯定。此次心理辅导的关键是为小明和张女士提供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 使他们能充分的了解进而接纳自己和对方,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 在心理面谈的结束阶段, 请来访者与辅导者共同回顾心理辅导的历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可以使来访者对辅导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体察, 从而对心理辅导、对自己、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感悟。

三、小结

青少年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很大程度上是由复杂的家庭生活和家庭矛盾造成的。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为了弥补另一方家长的缺失, 对孩子付出更多的爱, 但也往往走入无法理智施予这种爱的误区, 他们的爱变成了孩子沉重的负担而不是成长的甘露[6]。在本案例的单亲家庭中, 母亲占有绝对的权威, 通过发号施令向儿子提出种种要求, 在遭到儿子的无言反抗后, 恼怒的母亲只能通过大发脾气强制儿子执行。家庭的权力紧紧地集中在母亲手中, 这种权力分配方式使得孩子没有合理表达思想的途径, 更强化了他漠然反抗母亲的态度, 如此下去导致恶性循环。心理辅导者从系统观的角度看待亲子关系, 通过运用一定的面谈技巧, 有效地缓解了母子之间沟通不良、关系紧张的局面, 起到了良好的穿针引线的作用, 促进了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另外, 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 应该了解自己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学会如何在把握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 与其进行深入而广泛的交流, 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摘要:近年来, 单亲家庭青少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随着离婚率的提高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并不是孤立于父母而存在的,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的必要条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要运用心理辅导技巧, 对青少年的家庭背景、父母的教养态度、亲子沟通模式等予以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帮助父母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 消除亲子间产生的隔阂和冷漠, 塑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为青少年及其父母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

关键词: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3]方晓义, 张日昇.咨询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张日昇.咨询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5]耿柳娜, 朱艳新.心理咨询中的共感[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

家庭育儿故事心得:温暖的亲子关系 第9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成长环境 厌学

离异家庭是一个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的社会名词,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父母离异而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离异家庭子女,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群体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在青少年阶段,随着“成人感”的产生,少年要求摆脱父母的束缚,按自己的意志生活,而父母又不能理解子女的这种独立的需要,因此亲子关系紧张不协调,两代人之间常常缺乏交流和沟通,彼此抱怨、误解[1]。父母认为孩子越来越不听话,难以管教,而子女则把父母看成顽固、守旧,不愿再听父母的唠叨,渴望冲出家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冲突也时有发生,对青少年来说,不良的家庭气氛会影响其个性发展和人格塑造,同时会对学习产生障碍。因此,减少或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拉近两代人的心理差距是至关重要的。

一.亲子关系的含义

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其他各种人际关系相比,亲子关系有以下特性:一是抚养与被抚养的关系;二是生活在共同的空间,经济上关联密切,亲子关系在情感上尤其表现出亲密性;三是父母对子女常表现出无私而博大的爱,而子女对父母则由孩童的依赖转为对双亲的孝敬。

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亲子关系对子女来说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亲子关系是—个人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微观的社会关系。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孩子总是受到父母有意无意的持久、反复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从幼年起就向孩子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逐渐使其成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要求,父母也是孩子最早模仿的榜样,孩子都是努力追随着父母的言行举止。

家庭条件,包括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父母职业性质、文化水平、人格素养等都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生活道路。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的整体气氛每时每刻都在感化和影响着孩子。这些影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逐渐反映到他们的个性结构中,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亲子关系对可塑性强、模仿力强的的少年来说,具有不可逆转的影响。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使青少年对家庭产生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并能形成积极、独立的态度,富于创造性,平稳地度过“心理断乳期”,走向成人社会;而不良的亲子关系则会使父母和子女间矛盾激化,刺激青少年反抗行为增多,在社交、脑力劳动、学习等方面表现出困难,对青少年家庭观的形成成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一生的遗憾。

三.离异家庭环境中亲子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在现代社会中,夫妻离异、家庭解体已日益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80年代以来,离婚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1.学习方面

离异家庭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庭孩子,而且这种落后状态在7~13岁各个年龄阶段中都能显示出来。父母离异对子女来说是痛苦的,必须面对只能选择父母中―方的现状。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且客观环境也不利于孩子安心学习。

2.情绪情感方面

离异家庭子女的情绪情感发展也出现障碍,尤其是青少年阶段,情绪情感容易冲动,也是日趋丰富的时期。父母离异导致他们消极情绪占优势,他们有的为父母离婚感到羞耻,觉得低人一等而自卑心理严重;有的不愿同别人谈话而喜欢孤独;有的对成人怀有敌意,还有的则忧伤、烦闷、看破一切。同时,父母离异使子女丧失安全感,产生恐惧感。离异家庭中,男孩多具有明显的情绪不稳和倔强,而女孩则表现为更多的焦虑。

3.个性特征方面

离异家庭子女容易产生某些性格缺陷,比如自卑、孤僻、怯懦、粗暴等。破裂家庭的夫妻由于感情纠葛、不仅无力顾及孩子的精神世界,有时连孩子的生活都无暇顾及,常给孩子带来不能摆脱的情感负担,使孩子的心理上的积极因素被抑制,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创伤!

离异家庭的孩子容易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怨恨,并泛化到对其他人和社会的不信任感,易形成情感冷漠、孤独怪癖、我行我素的人格特征。尤其是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外界影响和教育使之转变,很容易成为犯罪行为的心理基础。据学者调查,我国违法犯法犯罪青少年大约有10-30%来自离异家庭[2]。

四.良好亲子关系沟通策略

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子女在各方面表现出的差异虽有—定的必然性,但并不绝对,其差异程度由许多方面因素所制约,而且离异家庭子女存在的问题如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也是可以弥补和矫正的。

(一)正确、诚恳的态度

代际沟通是消除两代人隔阂、促进亲子关系向和谐转化的一个良好途径。代际沟通是指两个世代之间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方面的认同,是为了缩小和消除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由于年龄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所受教育不同带来的各种差异达到彼此适应的一种认知行为。要达到代际之间相互沟通,首先必须采取正确的诚恳的态度。

1.相互尊重

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角色是截然不同的。父母得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使子女有机会接受适当的教育,从而长大成人成才,而子女则正好处于接受教育的地位,客观上就存在了相互对立的可能性。有时,父母为了维护长辈的尊严还会摆出一副“真理化身”的模样,这对独立意识日趋强烈烈、自尊心很强的青少年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无形中便有了心理隔阂,妨碍两代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所以,父母要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便要像朋友式地交流思想和情感,而达到这一效果的基础便是确立人格平等的观念。

2.相互信任

正因为在不少亲子关系中缺乏人格的平等,彼此间也就难以相互信任。父母与子女相互猜疑、疏远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青春期,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拥有自己内心的一点秘密,而不少父母对此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他们以为孩子一旦有秘密瞒着自己,就一定是做了“见不得人的坏事,否则尽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做。于是,有的父母会时不时地窥探子女上锁的抽屉,有的甚至强行翻阅子女的日记,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妨碍了代际间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影响了亲子关系。对于青少年来说,信任是他们与父母之间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也是冲突的焦点。如果父母能给予子女充分的信任,子女反而会向着他们所期待的方面发展。

3.相互体谅

父母和子女在希望对方在某些方面接受自己意见的同时,必须准备在另一些方面接受对方的意见,如果双方都能移情地从对方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去体察其心理需要和个性特征,那么父母和子女之间就能取得相互谅解。为求得相互谅解,父母与子女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应该充分说明理由。应当毫无顾忌地坦诚交流,使对方有机会充分了解自己的看法。不要先认定对方“听不懂”、“头脑陈旧”或“思想幼稚”,只要肯以平静诚恳的态度表达出来,就容易达到彼此的理解。

(二)恰当的沟通方法

亲子之间具备了良好的心理态度,还要选择恰到好处的沟通方法以便自然地相互交流、彼此理解。

1.家庭共同活动

可以抽时间组织家庭成员共同参加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达到彼此沟通与理解。在合作中体会相互之间的关心和帮助,创造出温暖的家庭气氛;休假日共同外出郊游踏青,形成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一起观看电影,通过对影片的评论来了解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等等。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活动,可以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接触和了解,有利于彼此沟通。

2.交谈

尽管父母与子女间的交谈存在诸多心理障碍,尤其是两代人单独谈话更是如此。但是,只要彼此之间都具备了开放和平等的心理和良好的态度,能够像朋友那样坐下来交谈,克服不耐烦的情绪,平心静气地听完对方的倾诉,并作出相应的回报,交谈无疑仍不失为一种增进理解的好方法[3]。但是,在交谈中父母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尊长的口吻,这种语气是交谈的―大碍,会引起子女的反感。既然已经决心坐下来坦诚交谈,就不要再用训斥的态度对待孩子。对子女身上的不足之处可以指出,当双方意见相左时,不要立即强求统一,可以先各自保留意见或选择一个“折中性”的观点。

3.父母主动接近孩子

对于父母来说,还可以主动地通过以下办法来获得子女的理解与信赖。这就是经常和孩子谈论自己的工作,很多子女都想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父母多谈谈自己上作的内容、责任感、成绩、挫折以及与同事的关系等,对对青少年是极有帮助的,既可使他们感觉到父母是把自己当大人看平等相处,又可令他们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如果有可能的话,父母甚至可以偶尔带子女一起去上班,让他能更了解自己的日常生活情况。

有些父母在事业上干得非常成功出色,但子女却并不认为他们是合格的父母。因,孩子更需要父母在家中与自己一起度过课余时间,他们渴望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对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来说,可能还会有很多烦恼或困惑等着父母与自己一起分担或探讨。所以,父母应该多与子女在一起,别频繁外出,也不要工作过度。

4.多发现子女的优点

对长大的孩子,切不可不经过了解就给予不公平的批评。青少年时期孩子的自尊心特别强烈,父母不应该说任何使孩子感到“丢面子”的事,尤其是和他的同伴在一起时更不能轻易批评他。有时父母对孩子的批评过度或不公正,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并导致子女对自己的敬而远之。父母应当多发现子女的优点,以表扬和鼓励来代替喋喋不休的嘱咐和批评。

总之,亲子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构成不可逾越的鸿沟,并没有构成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父母和子女双方都能寻找机会交换意见和互相了解,并从对方的立场和观点去设想,互相理解就就容易多了。

参考文献

[1]申继亮著.青春不困扰-心理与人生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钱铭怡著.心理咨询与治疗[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3]刘守旗著.当代青少年心理行为透视[M].安微人民出版社,1994

该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河南省农村中学生成长环境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14]-JKGHC-0154.

【亲子关系决定家庭教育成败】 第10篇

【亲子关系决定家庭教育成败】

当前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不是教育而是关系,父母的误区往往在于过于关注教育,却忽略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培育。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校教育是这样,家庭教育更是这样,亲子关系好,家庭教育才能成功;亲子关系糟糕,家庭教育一定失败

家庭育儿故事心得:温暖的亲子关系 第11篇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出现问题,我们往往会抱怨孩子、抱怨伴侣,很难去想到自己的问题。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事情的根结往往在于我们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只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问题的外化而已。

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起点和最深的梦乡。我们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我们只是伟大的父母行列中的一个环节。我们的父母穷尽半生精力,给了我们在他们力所能及和所知道范围内的最好的对待,也许他们的言行、情绪伤害过我们,但他们也曾是家庭中被不妥当对待的孩子,只能本能地以代代相传的、伤人的方式来爱我们。如果我们打开视野和心胸,看清家庭系统的来龙去脉之后,对我们有着艰辛童年的父母,也许能增添许多的谅解和亲近。

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对待他(她)的方式折射出我们内心里和自己的关系。因为,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很多人对此可能表现出疑惑,那么就让我们来从心解读亲子关系吧

亲子关系是五伦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姊妹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的基础,亲子教育类的课程或工作坊如果只解决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老师如果只教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让父母可以用这些方法“搞定”小孩,让他(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么这种课程就是不完全的,借用完形心理疗法的术语说就是“未完成”的。因为当父母自身不成长,仅仅把注意力焦点放在孩子身上,可能会在长程、动态的养育孩子过程中出现更多、更严重的问题。因此,亲子训练要着重解决和提升三个层次的亲子关系能力,我把这三个层次称为亲子关系的三重门。随着成长的大门次第打开,我们的心胸、视野和能力会完全不同,我们会成为完全不同的人。

亲子关系的第一层含义指的是我们和我们父母的关系,这个关系决定了成年后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我们在父母身边或父母的影响下成长的时间长达二十多年,即使结婚、成家、有了孩子,我们可能还生活在父母的近旁或他们的庇护之下。我们的基本观念都来自我们的童年,来自父母养育我们的方式;我们的自我评价由父母对我们的评价决定,我们的个性和人格几乎完全由父母所组成的原生家庭塑造。

如果父母非常和蔼可亲,我们能够在随和的环境中长大,那么我们很可能就成为一个随和的家长;与此相反,由严厉的父母养大的孩子则很可能成为比较严

厉的父亲或母亲。我们都会在某些方面变得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上尤其如此。或许我们会想,“在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中,有的做法我是绝对不会仿效的。”可是,当我们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可能忽然发现我们的父母也曾对我们说过同样的话,连语气和用词都一模一样!每个做父母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我们都一样。即使现在没有,将来也一定会有。就算父母已然年老需要我们来照顾、呵护,或者由我们来决定他们的生活,甚至父母已经离世,他们对我们的影响也仍然存在,甚至左右和决定着我们的生命。

如果我们经由学习而在内在(心灵层次)成长,也许我们会审视一下父母养育我们的过程: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他们做了哪些有益而又颇具建设性的事情呢?他们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期待、塑造和影响?他们的生命中有多少未完成心愿(事件)?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们?我们拥有怎样的生命?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家长?

社会文化的变迁如此之快,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移民。我们所有的人都在努力了解和适应这个社会,适应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成年之后的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需要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抛开父母的经验去寻找自己生活的方向。我们小时侯的经历如今已完全不适合我们的孩子,我们需要靠觉察和顿悟,成为自己的主人,找到自己的个性并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不再仅仅是父母的影子或社会标准的傀儡;成为更加自信的父母,更合格、更卓越的父母,最大可能地支持、协助我们的孩子成长,塑造他(她)健全的人格,激发他(她)无比的潜能。

亲子关系的第二层含义是我们和我们自己的(内在孩童)关系。

这个关系决定了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然后如何延展开来对待别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内在孩童”,我们虽然在年龄和生理上长大了,却因小时候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没有被允许的情绪、没有充分发展的潜能或被伤害的经验,在内心里还存留着脆弱、受伤、需要被关心的童稚小孩,这就是“内在孩童”(与之对应,我们心中还住着“内在父母”-------被我们内化和认同的父母的价值观和规则)。在儿时成长的经验中,这个内在孩童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或受伤了,孩童的情绪感受和态度,会被带到成人之后我们的生活中影响身体、心理、情绪、关系、感情、工作,甚至左右我们所做的一切,而且更多地是在现实生活中制造困境和问题。成年之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很多是内在孩童受伤的反应和映射。

例如在我们5岁时,受到很深的伤害,无论是来自父母还是年长六岁以上的兄姊,无论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造成的,那时的我们所感受到的愤怒、悲伤,对于现在已是成人的我们,早已是过去的情感,可那种情感太强烈,以至于深深刻在我们幼小心灵的深处,那个5岁的小孩一直留在我们的内心,他(她)需要通过已是成人的我们找到他(她),聆听他(她)对那个情感的倾诉,并协助他(她)长大。

內在孩童是我们的自我、天生人格、天赋、本能、直觉力和情感。每个人都有內在孩童,我们都有一个敏感、直觉、本能的自我。荣格说过:“孩童”只是用以表明心灵上的事实,这个词表示的不仅是存在于遥远过去的一些事,它同时也是存在于现在的某些事,也就是,潜意识中有一个系统时刻在发挥作用,它的目的是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去平衡和矫正不可避免的偏颇、错误和浪费。

如果生命一直美好、顺利、和谐,沒有大的挫折,那么我们可能觉察不到內在孩童的存在。只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谁会一直生活在如天堂一样的人生里呢?!当我们遇上危机或冲突;当我们觉得不快乐与悲痛时,若不能认识或连结我们的內在孩童,将有碍于我们恢复情感的平衡。当我们想要成为一名具有爱心的父母,为自己和家庭负起责任时,我们就有责任先爱我们的“内在孩童”--尽管我们认为这孩子没有可爱之处。如果我们老是认为自己很懦弱、笨拙、相貌丑陋、没有魅力、没能力也没聪明才智,那么,我们会同样去看待我们的孩子和伴侣,挑剔他们,指责他们,试图改造他们。因此,真正成为具有爱心的父母意谓着首先改变我们对自己的看法。现在,我们必须以正常的眼光看待自己,从为内在孩童增加爱的空间或环境开始,没有批评,没有遗弃,没有恐吓,也没有羞辱,只有爱、接纳、关怀、尊重、慈悲,疗愈内在孩童的创伤,支持、滋养他(她)长大,接受和褒扬我们的本性,就象我们爱自己真正的孩子一样。

我们必须去成为自己内在孩童的慈母、慈父,不论我们是男是女,都兼具内在孩童的父亲与母亲的角色。如果你是个男人,并不表示不能如母亲般对待内在小男孩;如果你是个女人,也不是不能如父亲般对待内在小女孩。如果我们不能对内在孩童负起父亲和母亲的责任,内在孩童将会往别处寻找可以取代的对象。抗拒保护自己的女人将寻找一名男子或一名父亲来保护自己,并和那人建立共同依赖关系;拒绝注意内心和对感觉负责的男人将会去寻找一名女人或一名母亲来照顾他;同样的,他也会依赖这个女人,而建立共同依赖的关系,然后在关系中

重现当年的种种痛苦和伤害。婚姻将出现各种问题、伤害以至于仳离,而两个人却不知所为何来。当我们在感情路上磕磕绊绊的时候,首先需要做功课的地方,不是我们与那个男人(女人)的关系,而是我们和父母以及内在孩童的和解之路。

如果我们看不到我们的内在孩童,对她(他)的正面、负面的情绪感受没有觉察,那么我们就看不到、感受不到别人;如果我们不爱我们的内在孩童(我们自己),我们就没有能力爱孩子和伴侣;如果我们不能做内在孩童的父母,协助、滋养他(她)长大,我们也无法协助、滋养我们真正的孩子。

亲子关系的第三层才是我们和我们孩子的关系,它呈现出的任何面貌和状态都是受前两层关系的决定和影响。

这个关系是很多父母最关注的焦点,却是完形教育亲子训练要解决的最后一个层次,因为前两个层次的亲子关系解决不好,就不会有和谐的我们和真正的孩子的关系。

生命中最重要的无过于爱了。我们每一个人第一次感受到爱大都来源于我们的父母。如果在成长的重要阶段(0---12岁),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或者我们没有得到充分的、无条件的爱,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内在孩童)就会出问题,我们的亲密关系、身心健康、事业、孩子都会受到影响。对于容易在外部世界中感受到压力和负面情绪的人,完形亲子训练会要他们回到那个没有完成的渴望中去,重新和自己的父母建立爱的关系和连接,重新和自己建立亲密的关系。一旦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能接触到内心中和父母真实的关系,我们对自己的态度也会很快改变。而身为父母的我们的小小改变,会使身边的孩子大大地不同。

如果只把训练、改变、提升的焦点放在亲子关系技巧上,就好比是只改良种子而不关注土地。再优良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里,它也很难有所成就。父母所组成的原生家庭,就是孩子的土壤,孩子在家庭里被塑造成人。所有人都会说:“这孩子(长相、举止、行为、性格),多象他(她)爸爸(妈妈)!”没有人会说:“这孩子(长相、举止、行为、性格),多象他(她)老师!”即使是最有责任心、爱心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力也远远比不上父母。父母引导孩子成长的高度,只能到达自己成长的高度。所以,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自己要先成长!

无论我们作为何种角色:孩子、父母、别人的伴侣,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情绪困扰,比如恐惧(焦虑)、愤怒、悲伤(无力感),如果我们不再用“内在父母”去批评它,抗拒它,不去合理化它,不去投射它,而是接纳和觉察它,付出最大、最多的爱给自己,那么,改变和康复就开始了。接纳、觉察是消融负面情绪的最好方法,也是走向心理疗愈的方式。爱是最终的疗愈力量,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要想真正爱父母,爱孩子,要从爱自己开始。因为,我们只能给别人我们有的东西。拥有真爱,才能付出真爱。

一旦承认了自己的恐惧、悲伤、痛苦、创伤、退缩、嫉妒、愤怒,和分裂感,我们便已踏上宽恕、健康之旅了,既不再为那些感觉辩护,也不谴责它们,只是允许自己察觉到它们的存在。下列的方式能帮助我们与那些感觉同在,而不逃避(否认它们),或是归咎于外在原因

(投射它们)。

●承认我们的感觉

●不为那些感觉辩解或自责

●接受感觉,并允许自己去感受它

●让感觉对我们诉说

●尊重感觉,把它当成一种内在的沟通

●对自己的感觉负责。如“我”感到生气、悲伤、受到伤害等

●不要求别人对我们的感受负责,自己始终与感受同在●不把感受理性化。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感觉并不重要

●当与感受同在时,便不难觉察到自己此刻缺乏爱心,不论是对自己或别人 ●允许这讯息渗入心内,与此感觉同在,直到它开始转变。。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上一篇:西藏自治区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下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大公鸡》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