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日记诗歌范文

2024-07-03

高中日记诗歌范文(精选18篇)

高中日记诗歌 第1篇

高中日记诗歌

到底怎样才能修炼成为一个

内敛而由处变不惊 简单 纯粹的人呢

时光太瘦 指缝太宽

虽说如此 为何却又总觉岁月难熬呢

青春在我这里只感乏味 毫无活力呢

时光太匆匆

月满又如弓

是什么让我只愿停留

停留在好似久远的童年

是那个强说是愁的少年

在笔下如蝇般的抱怨

抱怨青春与彼之昏暗

他在渴望

渴望的不是自由与悸动

是那水波的涟漪

青山的笑靥

还有 还有那潋滟的清泉

为什么

让我不住的想念

想念那梦萦环绕的感觉

是那个强说是愁的少年

在梦中不断的地重复

重复童年给彼之绚烂

他在呼喊

呼喊的不是不舍与留恋

是那歌声的`曼妙

舞步的快感

还有 还有那喧闹的每天

童年啊童年

尽管不舍

我还是要郑重地

给你道一声——

再见

即将远航的你 的我

许下再见的心愿

待你我破茧

我们再见

高中日记诗歌 第2篇

最近,有一件事

让我的心耿耿于怀

忧郁、担心

害怕发生意外

想阻止,又怕受伤害

我不知如何是好

又不敢对人表白

只好独自吞咽这

人世间的痛苦与无奈

犹豫不决的心

不吐不快

最终,下定决心

对他说出我的感慨

鼓起勇气

与邪恶较量

阻止违法行为

防患于未然的灾害

虽然,遭到了

恶语的.伤害

但,正义之心

让我,一吐为快

如,他一意孤行

还想投机取巧

那我,还是无奈

只有,等待

等待命运的安排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探析 第3篇

当前,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鉴赏诗歌的兴趣, 丰富他们的情感, 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审美情趣, 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是新课改的初衷, 也是对我们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 对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进行探究, 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回归文本

现在, 某些语文课堂已经逐渐出现边缘化的现象——很多时候都忽视文本, 只把文本当教学的引子, 而把教学重心放到了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课外内容的拓展上。应该说, 常态的阅读教学, 尤其是诗词教学, 应该建立在对文本以及和文本相关的副文本的阅读基础上, 应该让学生通过认真读书, 读出书的意味, 读出自己的心得。至于教师, 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和方式,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品味到原汁原味的作品。比如, 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应该先从题目切入找出怀古诗的一般特点, 再通过“赏眼前之景——想历史人物——抒一己之怀”三个步骤引导学生解读诗歌, 从而让学生读出景物的特点、人物的形象与自己的感慨。时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语文教学对“回归文本”的呼唤也越来越迫切了。

1.“回归文本”符合新课程发展的要求

首先, 要让学生读懂诗词, 这关系着教学的深度与效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全面深入地钻研后, 可以站在认知的高度对学生的解读进行有效指导。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之本, 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 坚持教材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本色。虽然教学内容不完全等同于教材内容, 但不可否认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教材教”原则上要求教师利用“教材”这一载体, 从语文课堂的目标任务出发去选择相对合理的“教学内容”, 但无论如何所选内容都应该立足于教材。

其次, 让学生的阅读体验建立在文本研读上, 这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设计中任何一处延伸或挖掘都是建立在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的。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体验, 而要最先接触和体验的就是文本本身, 因为没有直接接触文本, 任何的解读都是虚幻的“空中楼阁”。

2.“回归文本”可以凸显诗词本身的价值

回归文本, 用好教材, 并不是所谓的“以本为本”。教材中的选文是专家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比如,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声声慢》这两首词无论从形式上说还是从内容上看, 都是宋词中的典范之作——学习这两首词, 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它们本身所具有的精妙之处, 还可以从中探究出两宋词坛不同流派的不同特征和两位词人的生活经历, 甚至还可以窥探到宋词在整个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这样的文本不好好利用岂不可惜?

二、走近诗歌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 应当注重从多个角度切入,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在情感, 并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切入点找准了, 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别致生动。

我们可以从形象翻译诗歌入手, 引导学生感知诗歌内容。比如我们在学习朱熹的《观书有感》时, 我们就可以做这样的翻译: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 像一面打开的镜子, 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 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再把翻译与题目联系起来理解, 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情感便很明朗了。

我们也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要抓住这些意象, 仔细体味, 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 从而准确“入情”。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抓住了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向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 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些意向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 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

我们还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某一表达技巧角度切入分析。比如我们学习杜审言的《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我们就可以抓住这首诗的对比反衬手法进行深入分析, 诗歌前两句是虚与实的对比、乐与悲的对比, 后两句是人与物的对比。全诗借景抒情, 通过对比反衬, 流露出了浓厚的悲思愁绪。除对比外,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都可以作为分析一首诗的切入点。

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 在具体分析时, 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 而应该综合并用, 尽可能地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深入。

三、教学强化朗读

1. 培养自由朗读的习惯, 提升早读课的效率

早读课基本上都是自由朗读, 教师应该让学生选择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因为, 只有教师放开要求, 学生才不会被既定的解读限制, 才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 学生的朗读兴趣才会被激发。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安排好自习计划, 指导学生利用好早读课的时间。只有这样, “自由朗读”才不会成为“自由散漫”的朗读。

2. 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也是体现教师指导最集中的地方。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把握诗词, 就一定要教会学生朗读诗词。朗读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识记并背诵诗词, 而是要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和风格。自由朗读时, 学生要注重多元解读。课堂上, 教师要突破传统的以齐读代替一切朗读活动的做法, 结合学生的朗读特点和教学内容确定朗读方式,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找到自己的风格, 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内驱力。

3. 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 提升课后巩固的效率

课堂上的一切指导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课后学以致用。因此, 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脱离教师的“帮扶”, 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勤加练习。当然, 除了利用好课堂展示之外,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小组研讨、集体竞赛、公益演出等平台, 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朗读形式, 在朗读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浅淡高中诗歌鉴赏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诗歌;鉴赏

诗以抒情为本,作者情感的抒发往往比较含蓄、隐晦,这就为我们的鉴赏带来了难度。那么,我们该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步入诗的殿堂,获取美的享受,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质”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加强朗读,感知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是一种节奏感强又有韵律的文学样式,因此,加强朗读,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也可以从中获取音乐的美、画面的美和情调的美。但在朗读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要把握诗的节拍和韵律;②要有感情地朗读。

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遣责……无不倾泻在诗的字里行间。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同时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这样才能体味诗中的绘画美情调美等。

二、知人论世,理解诗歌的情调美

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优秀的诗作无不是现实生活的高度的艺术概括,不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就难以也无法切实、准确地把握诗的内容。

如戴望舒的《雨巷》,表面上,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一个忧伤的爱情诗,但只要我们了解到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诗人因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才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中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三、抓意象、明意境,想象诗中的形象美、绘画美和意境美

1.意象

即诗人的意中之象,就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客观物象包括天地间的一切,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台楼阁等。在诗中,诗人往往用这些意象来描绘意境,抒发感情,因此我们在鉴赏时一定要抓住这些意象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诗歌的形象美。如: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该散曲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典型意象渲染出一派凄凉萧条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又如元代张可久的《清江引·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该曲抓住“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等最能表现秋景的意象营造了一幅萧瑟的秋景。

2.意境

“意”是情意、意绪,即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的生活图景。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意”与“境”高度融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读诗而能品味它的意境,正是审美意识的萌芽。我们欣赏诗,只有进入意境,才能切实领悟诗意,体味作者的情态和获得美感。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选取了“驿外”、“断桥”、“黄昏”“风和雨”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梅花所处环境的荒凉,恶劣以及所受到了打击的画面,流露出词人寂寞无奈、孤芳自赏的消极心态。

四、分析表现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美

1.抒情方式

(1)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3)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如普希金的《致大海》诗人通过采用呼告的手法,表现了他绝不忘记大海的誓言,决心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为自由奋斗不息的情怀。

2.表现技巧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这样我们才会在鉴赏诗歌时获取更多的美感。

常见的艺术手法有:烘托、用典、虚实、象征、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动静结合等。

如:欧阳修的《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夜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赏析:物是人非,对比鲜明。

五、咀嚼语言,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似浅近,但是最基本的。”(《叶圣陶论创作》)可见,赏析诗歌中,语言分析十分重要。分析品味诗歌的语言,就是从分析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抒情性进而达到对诗歌深层意蕴的把握。

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山之多;“遍”字写出红之广;“层”字写出树林重迭之状;“染”字着意刻画出枫林仿佛是人有意染成一般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句写的是近景,“透”字表现了江水的碧绿清澈,形象可感,而“争”字则给平静的江面增添了昂扬的动感。真可谓景中寓情,情中显志,而所有的这一切都蕴含在这些(当然还有其他词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中。

在古诗词中,中国古代诗人也特别强调用炼字、炼句来增强诗句的动感。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赏析:“闹”字人格化,比“浓”更凸现出红杏挂满技头,争奇斗妍的盎然春意,且动感十足,意态传神。

“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

赏析:“弄”字拟人化,比“投、落”字更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皎月破云而出,月下花影斑驳,风中花影摇动,花枝招展,化静为动,化美为媚。

总的来说,诗歌鉴赏的难度不算太大,只要对诗歌饶有兴趣,运用一些恰当的方法和技巧去赏析它,我们定能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从而步入诗的殿堂,获取美的享受。

心情日记诗歌 第5篇

午后

与阳光对坐

慵懒的

不想、不念

不言、不语

挥洒着静谧的时光

任它随便的溜走......

一个人

一个夜

静得只听见

时光在

嘀嗒、嘀嗒

不知疲惫的.行走

此刻

应该与所有的一切

道声,晚安

而你

依旧不肯睡去

时光,可否

走得慢些

再慢些......

终归是修行不够

一些不入眼的风景

终入不了眼

一些不入心的言语

终入不了心

过往红尘

或多或少

若有若无的擦肩

偶尔还是会

一一在记忆中浮现

乱了思绪

乱了平静

只因是凡人

皆是凡心

日子总在修行中

修行中......

将双眸

轻轻地合上

在一首入耳的

单曲循环中陶醉

用心去感受

夜的静谧

思绪略带着伤感

在音符中时起时落

无关所有

于己真的是

一种美好的享受......

再次,遇见

落花的痛

定格在刹那

不过,只是刹那而已

心若释然

那一季的疼痛

终不会泛滥

花开的香味

蔓延在空气中

小坐记忆,稍稍停留

再慢慢的散去

抹不掉的

妥帖安放在心里

爱的日记 诗歌 第6篇

漂泊的手帕终于停下

月亮是幻觉

浪花扑向海岸

假如,我走到了海洋

抚摸着清凉的风

星星是泪水

倾述着悲伤

假如,我走到了海洋

请用羽毛将我埋葬

黑夜是沉默

响起一首首忧伤的歌

假如,我走到了海洋

在冥夜里我将生出翅膀

向着天空

爱的日记 诗歌 第7篇

穿过几户人家。

白墙黑瓦。

云淡风轻。

随手记下的几句话,

犹如花瓣的唇印,

指尖的波纹。

或喜或忧。

太阳的微笑远远的,

飘落在风的肩上。

墙上的斑点,

忽明忽暗。

那把淌着泪的竖琴

遥望着一座城池。

爱不远万里,

诗歌与高中历史教学 第8篇

关键词:诗歌,中学历史教学,运用

常言道:文史不分家。“诗言史,史含诗”,文史结合历来是中国学术的传统。有些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且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有的诗词甚至概括了历史现象的本质,总结了历史规律。因此,现今保存下来的许多作品对学习和研究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类作品作为重要的文献资料在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如果写得好,会比历史记载更能反映社会风貌” (1) ,“在具体材料的运用上,史家往往利用文学作品以充实、丰富历史著作的内容” (2) 。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管是何种文学题材,何种文学体裁,文学作品都是对鲜活的现实生活的反映,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从这个角度看,文艺作品是可以作为说明历史问题的补充材料的。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便尝试以诗证史,写出了著名的《元白诗笺证稿》。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如此紧密,难以分割。故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史料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来,作为背景铺垫、情境创设、问题启发的有效载体。这能丰富教师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课程标准也要求历史教育应成为“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因此诗歌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进行对比呈现,培养思维能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动机最好来自获取知识本身,即由对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引起自觉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稳定、最重要、最有效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手段。

诗歌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形式特点看,学生易于掌握,形成历史认识,培养“历史思维”。中学生认识历史时,往往容易停留在历史事件的表象,而不太习惯将历史事件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深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将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联系。教师借助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加深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同一问题的评价,不同诗人往往给出不尽相同的评价,例如在评价大运河时,诸多诗人都有涉及,而且评价多样。例如: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李敬方《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同为唐朝诗人,但三人对大运河的评价却大不相同,形成对立的意境。在课堂里引用,有利于搭建自由交流思想的平台,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欲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二、激发爱国情怀,实现美育功能

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便是“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课程标准也有“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适当选用诗歌等形式的文学作品,有利于实现历史教育的美育功能。

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文学作品,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历史想象,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培养“历史思维”,并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例如,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揭示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顽强不屈的根源,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学生拥有开阔的胸襟和树立远大的志向。

三、诗歌运用的适度原则

文学作品有史料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应用到历史课堂中来,也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文学作品的辅助,更不能将历史课上成语文课。历史课堂引用文学作品,并不是探究其思想内涵,也不是欣赏其意境情趣,更不是钻研其遣词造句,而是分析过滤出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史实、历史结论服务。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避免过多地介绍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要注意文学作品引用得是否适当、适时。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学习不仅是对过往史实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思考历史、感悟历史。我认为要实现感性呈现和理性求索,文学作品是非常合适的载体,但要特别注意厘清历史与文学的区别,对于那些过于强调主观感受和有违历史事实的诗词,尽量不加引用。

运用文学作品激活历史教学,既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相应策略,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努力做到平俗易解,适度引用,紧扣教学标准,并具备一定的美感等原则。这既有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

[2]吕霞, 王刚.谈诗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育, 2006, (7下) :80.

[3]唐惠中.咏史诗词与历史教学.吴中学刊, 1997, 第11卷, (3) :91.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第9篇

(一)兴趣较低,阅读面也较为狭窄,同时积累量也相对比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记诵的状态,在知识的迁移上容易受到约束和限制,缺乏一种宏观审读,也就更谈不上个性悟读或者审美解读,最终造成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上非常的茫然,一切为了考试而学习,未真正领悟到古诗词所蕴含的各种艺术美,自然而然其自身的文学素养也就得不到提高。

(二)教学策略过于单一和形式化

古诗词自身具备内容含蓄、语言凝练、表达巧妙、文句变形且语义跳跃等特征,而这些特征也使得其并不像白话那样浅显易懂。对于大部分古诗词而言,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文句的挖掘就可明白其内在所蕴含的意义,而这无疑也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加大了难度。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仍旧采用的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古诗词自身语言所具备的灵活气韵得不到展现,使其审美趣味逐渐下降,最终使学生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受到影响、限制,造成其教学质量低下。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策略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来。同时,我们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走近诗歌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在情感与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切入点找准了,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别致生动。我们可以从形象翻译诗歌入手,引导学生感知诗歌内容。比如我们在学习朱熹的《观书有感》时,我们就可以做这样的形象翻译: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再把翻译与题目联系起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情感便很明朗了。我们也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向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向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我们还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某一表达技巧角度切入分析。比如我们学习杜审言的《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我们就可以抓住这首诗的对比反衬手法进行深入分析,诗歌前两句是虚与实的对比、乐与悲的对比,后两句是人与物的对比。全诗借景抒情,通过对比反衬,变现了浓厚的悲思愁绪。除对比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都可以作为分析一首诗的切入点。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在具体分析时,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而应该综合并用,尽可能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深入。

(三)鉴赏诗歌

鉴赏诗歌是高考考试内容的重要一项,因此也备受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我们必须明白,积淀是第一步,然后才能有鉴赏能力的提高。离开了积淀,鉴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考考试说明中规定了鉴赏的两方面内容。即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的思想内容。鉴于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诗歌形象。诗歌是依靠形象来表情达意的。有人把这种形象称为意境。应该说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但在意境分析中,我们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片面地用教参上的观点去套原文。而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参与、去分析诗歌,诗无达诂,也许学生的分析可能粗浅,但那是学生自己的观点,应该值得鼓励。同时在诗歌分析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依据原诗去进行分析,不要空洞分析,同时学会知人论世、辨证地加以分析。

2.语言及表达特色。在诗歌中如果将形象划归到内容上,那么,语言及表达特色则更多地属于形式表达。由于学识环境的影响,每个诗人都会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关于这一点,历代诗歌评论家都有杰出的评价,教参上也有很多论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分析、介绍每位诗人的语言及表达特色,通过鉴赏分析诗歌,使学生加深对语言及表达特色的认识,进而能够独立赏析诗歌。

考试不会考课本上现成的知识,但是考的是学生的能力。就古诗教学来讲,很少考的是对课本上古诗的赏析,但赏析能力却来自课内。所以我在诗歌教学中,在讲到赏析的时候,应让学生少背教条,而更多地从诗歌本身出发,通过对诗歌本身的分析,养成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登高》这首律诗时,古今对它的分析应该说多如牛毛,但我们不可能给学生一一例举。我认为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它、背诵它。在背诵的基础上,去分析它的诗歌形象。如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首先要记住它描写了三种景象,那这三种景象的特点是什么呢?风“急”,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了那呼呼的风声,而这呼呼的风声又何尝不是作者内心那强烈的不平、满腔的悲愤,怀才不遇的潦倒心境难以平静,而天“高”,辽阔的天空和作者个人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反照,猿“啸哀”,猿的哀鸣和作者的不平不是恰相呼应吗?分析形象,就是根据诗歌内容本身进行分析,而不是根据教参去分析,教参是参考,而不是教条。我们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爱的日记 诗歌 第10篇

犹如——受伤的爱。

日记上的背影,

渐渐模糊。

“我爱听你唱的

所有的歌,我爱你

春天般的表情……”

井边,忙碌的她

突然想起他

和他的这句话。

她曾无数次设想——

他们再次相见的场景。

彼此的欢笑,心跳,

天空的色彩,形状。

一切,一切的一切。

雨,来得悄无声息。

一滴一滴,沿着

温润的指尖滑入

灵魂的深处。

“如果有一天——

我遍寻不着你的心,

也无法解开命运的密码,

我的爱终将凋零。”

“有没有一个地方

属于我和你,真正地

属于我和你……”

“白天的我,一片空白。

等到了夜晚,摊开

那本半旧的日记,

我内心的伤痛便能

减轻一分。”

这些是她想说的话。

这些也是她没能说出的话。

因为年轻,他们曾互相伤害对方。

所以她总爱留着齐耳短发,

一如他们初见时的模样。

如果老去,失去记忆,

她愿意放下——

那本属于青春的

分手日记诗歌 第11篇

只是不太去用它,

可是在他离开之后,

我几乎每天都写

写下关于对他的想念

写下他不在的煎熬

我也知道

他不可能再回来

曾经

有朋友问我

真的放下他了吗

我的回答很果断:是

而我自己也对自己说:

我已经把他放下了

可是骗得了别人

也骗不了自己的心

而我也不想再这么伪装下去了

分手日记诗歌 第12篇

他让我变成了一个傻瓜

他让我有了很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被人甩

第一次让我那么无法自拔

......

他离开之后

我只有把他的思念写在这本日记本上

他永远也不知道

我在乎他的.程度

回忆日记

我发现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意境教学 第13篇

1.借助丰富的教学材料,以跟读、阅读、朗诵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的教学不同于常规的课文教学,其实际教学任务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强化学生对于诗歌中出现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把握,还要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阅读、品味的能力,进而为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高中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有效的措施来不断的推进学生诗歌阅读与品位的能力。随着国家对于高中教育的重视与扶持,大多数高中都完成了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配备,而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化,教师备课资源的获取渠道也更加的便捷。因此,在现代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有效的搜集教学资源,进而借助教学资源的帮助,以跟读、阅读、朗诵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

例如在 《再别康桥》 这首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以正常的备课内容保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工具来下载相关的配乐诗朗诵以及单独的背景音乐。进而在基础知识教学工作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标准的 《再别康桥》 朗诵录音,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读感受诗歌的意境。同时,在学生掌握基本感情的表达方法后,教师也可以邀请部分的学生以配乐朗诵的进行来体味整首诗歌,进而再次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以及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效果的发挥提供有力的保障。

2.教学过程中抓住有效的契机,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意境

诗歌意境的体会当然不仅仅在于对于诗歌的重复朗读,很多时候,高中课堂上,教师对诗歌的拆借、诗歌含义的解读以及诗歌写作手法的讲解同样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诗歌整体把握的能力,进而强化学生感受诗歌意境的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于诗歌的讲解尤其是诗歌写作手法的教授,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相关的契机来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模仿写作,以诗歌的写作以及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直观的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都会远离家乡去其他城市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而这一美好而又伤感的未来情景就可以作为诗歌的素材来指引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在 《我爱这土地》 这首诗歌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诗人艾青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讲解,进而在诗歌讲授课程完结后,教师可以以远离家乡这一素材为主题,让学生尝试进行模仿创作。这种形式下,学生对于家乡土地的热爱之情都会被激发出来,同时,在诗歌的模仿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好的对 《我爱这土地》 这首诗歌进行深入的体会,进而在自己的作品与教材作品的对比下,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感受更加的深刻,对于应试教育环境下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了更好的渠道与锻炼方式。

3.以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强化学生借助诗歌意境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

高中语文知识内容繁多、知识点错综复杂,因此,其整个语文教学效果的维持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诗歌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虽然其整个课程的内容量并不多,但其对于学生文化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诗歌的教学以及诗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巩固与拓展。所以在高中诗歌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本年级内进行探讨研究,以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的强化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效果,进而再次提升学生借助诗歌意境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

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第1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意象  诵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09

诗歌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财富,如何去品读、研析、讲授,是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由于古汉语音义的特殊性,使得以它为载体的诗歌艺术,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同时,诗歌教学和其他语文教学一样,核心在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去理解诗歌所蕴含的美,增加他们的学诗热情并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

一、鉴赏诗歌要重视诵读

诗歌原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音韵、节奏,只有通过反复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曾说过“三分诗,七分读”。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的韵律美、音乐美、绘画美,进而体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诵读可以读出诗歌所传递的美感,诵读大致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

1.正确朗读。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要读准字音,并在朗读的时候要做到不颠倒、增减字、词,并要力求读通顺诗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

2.流利朗读。这是以第一阶段为基础,朗读时做到节奏分明,句读清楚,并且能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这一阶段是诗歌鉴赏的基础,是由诗歌的表层意义向深层含义过渡的必经阶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诗是诗人心灵的燃烧,情感的喷发。《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也就是领悟到了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

有了以上诵读的基础,就可以为我们进一步鉴赏诗歌带来了便利。诗歌教学的重点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诗歌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总之,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可以较深刻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能较好的鉴赏诗歌。

二、鉴赏诗歌要抓住意象

诗歌的主旨是什么?诗是言志的,歌是抒情的,诗歌的主旨就是用来言志抒情。志与情在人们认识事物的概念中属于理性的内容。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有哪些呢?人类认识事物离不开以下几个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等等。诗歌如果要表达理性的主旨,就必须先要通过感性的事物,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的关键一步。

所谓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体现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往往以个体形式出现并营造出一种氛围,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因此,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仔细品味,通过联想、想像感悟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风、酒、雁、黄花、细雨、梧桐等意象来诉说词人战乱漂泊历尽磨难与内心痛苦煎熬的孤独凄惨心情,倾诉着词人哀愁凄凉、孤寂无依且无比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象并引导学生去深入挖掘文本,就能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不过,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让学生积累一些常用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月(明月,新月、残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思念家乡、亲人,渲染悲寂氛围;斜阳夕阳,大多表现昏黄暮色中万千愁思;大雁,多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柳,表达对人的留恋。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了诗歌中意象就很容易理解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好的鉴赏诗歌

古典诗歌大多是想像和激情的语言。它或寄情于花草山水,或抒发个人情感人生遭遇。诗歌中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审美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的和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由文字感知升华到心灵的体味,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弥补教师常规教学中的不足,可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他们投入到诗歌所营造的特定的氛围情趣中,并通过声音来传递情感,用形传意,寓教于乐。比如在讲授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可用图片将清晨的冷月,清冷的客店,孤寂的板桥和冷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用多媒体表现晨起鸡的鸣叫声音。又例如在教柳永的《雨霖铃》时,可以用画面展示怎样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直观而醒目的画面学生容易理解且也容易接受。语文课上,教师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在短时间里使学生看到清晰而直观的画面,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作品的审美情趣。

父亲日记诗歌 第15篇

枯黄地沉睡了半个世纪

在一张老照片上嫩绿地醒来

从母亲蹒跚的记忆里

溢出了潺潺的溪流声

从一本日记里传来

你脚步的铿锵声

探源心理与生俱来

尽管父亲早已隐遁天涯

我依旧想触摸他的爱恨荣辱

他的路上车轮滚滚

离小憩的驿站只差一步之憾

却成为故事悲壮的断崖

捧读你如捧奔流的血脉

如捧起殷红的`图腾

看你斑驳的根须

我只是你情绪上的一个凝结

吸纳你的养分,如继承

山的巍峨水的润泽

回想你五十元烹饪全家生活

无不为你喝彩

回味清澈如冰的快乐

我们仍然心痒难挠

读岁月深处的皱折

品寻那个年代的痛楚

那时,你的水面波澜壮阔

满目燃情熠熠生辉

从你的深度里只打捞出

那一截光阴的语录和虔诚

以及老年月干干净净的

诗歌朗诵会日记 第16篇

我用了张隆泽的音乐,因为当时读得太聚精会神了,我没有听清楚音乐,但当张隆泽读的时候,我便听清楚了,那声音好听极了,让我沉浸在音乐的旋律之中,我相信,我读的时候,肯定也很美妙。

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上去读的时候都很紧张,只有少数不紧张,我就是上去很紧张,总害怕出错的那一部分,我还没上去读的时候,很是兴奋,当一听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我的心就怦怦跳起来了,但我还是装出一副不紧张的样子,而且装出很自然的心态,确保不被人发现我是装的。我上去读了,读得还算不错,只是读错了一个字,但我想,也没什么事的。

我们唱完后还有奖品要抽,我同位比我上的早,他抽了一个天蓝色的小兔子,好可爱,我心里想:如果我也能有一个这么可爱的小兔子就好了!于是,我很盼望我能赶快上去。的确,我很快就上去了,表演完节目之后我就开始抽,那一刻,我心里紧张和兴奋到了极限,我在纸箱里摸索了几下,然后把手一提,就抽了一个,但是,不是一个很瘦的,是一个很胖的,我希望和别人换一下,可是,没人和我换,太悲惨了。

我们班同学表演的节目有很多,像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冬、明日歌、元旦等,每个人都表演得很好,我表演的是纸船——寄母亲的词,是冰心最著名的词了,我自我感学不错。

打工日记-现代诗歌 第17篇

自从踏上离别的列车

家乡就是那贴疗伤的草药

总在黑暗的惆怅里将你呼唤

总在日渐苍老的相思里

将一剂儿时的快乐投影

投影在你渐渐稀疏的华发里

不看青天的眼睛,不问蓝调的离别

只将数载光阴贴在南方的上空

将一片丹心刻画在无悔的青春

那些种植在异乡小小的希望

就会开花,开在梦里故乡

就会开在你苍老的不悔的波心

多想将我日渐瘦去的光阴

多想将我眼里的幸福

多想将我黑黑的.发

播种。种在你的心上

种在你的眼里,种在你的光阴里

可是那些浅显的新愁总在

初睡的华梦里把我惊扰

现如今,我什么都没有

就剩下这些消瘦的文字

我天天摆弄着它们,摆弄着

是否将你的相思带回

高中现代诗歌教学漫谈 第18篇

本人认为, 校园中, 诗无人问津, 原因有二:一是受“快餐式消费”的影响。因为诗是耐读品, 不像搞笑读本, 愉悦立竿见影, 也不像豆芽菜洒水就长, 长得快。可是, 诸如“豆芽菜”的读物毕竟不能给读者尤其是学生以精神营养。二是多数学生看不懂, 所以, 他对诗视而不见或退避三舍。

任何文学作品的欣赏都离不开联想和想像, 现代诗歌的鉴赏也不例外。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感悟诗歌的内涵, 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 就是联想和想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 如“请同学们团上眼睛, 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 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并让同学们描述出自己头脑中的画面, 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 同学们大多能结合诗歌内容有所想, 有所说, 当然学生此时所说的已不完全是诗之内容了, 而总是带有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了。有些同学一读到《化石吟》时, 就不禁想象到恐龙这个曾是称霸地球的生灵, 如何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生动画面。有些学生所描述的《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带着孩子夜游天街”的情景简直就是另一个神话世界, 此人遐想。

鉴赏诗, 终极目的就要缘诗取义。赏诗难也就难在怎样把握诗的含义。诗人作诗以诗思构筑, 而诗思的直捷手段就是“远取譬”, 也就是隐喻化。

现代诗的隐喻与古诗以及散文的隐喻有着本质的区别, 古诗采用隐喻带有约定俗成或延续性。譬如,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 这些传颂千古的诗行里, 杨柳便与人间的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咏柳诗中有借柳抒写离愁别恨的。李商隐在《杨柳枝词》中写道:“含烟惹雾每依依, 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 半留相送半迎归。”诗人咏柳而抒别情, 笔下柳条亦多情依依, 并由折柳相送而生出折柳“迎归”的联想。前后两个“柳”是同质架构的。散文隐喻虽说没有古诗那种写法, 但它只是表现手法, 而不是构思方法或思维方式。

然而, 现代诗则不然, 它撷取的隐喻十分讲究“陌生化”, 决不跟前人相同, 也不与他人或自己雷同, 必须是本文的“阿堵”, 并且跟整体意义相关联。如, 食指的《相信未来》 (苏教版必修一) 中, 别的不说, 单说前三层用三个隐喻写下“相信未来”:

1.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2.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3.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这可以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翅膀, 畅所欲言。最后教师自己也可发表解诗的技巧, 即, 1.知人论世法, 它是指要了解诗人的兴趣爱好、写作的时代背景、写作意图;2.文本互文法, 是指文本以外的其他文本表现的内容及形式;3.等价替代或平行对照法, 有诗句与诗句平行对照的, 也有诗句与其他文本对照的, 或者说字词, 形、音、义相互替代的。第一句, 承接着前句“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他仍然希望“灰烬”复燃, 但当时黑暗势力猖獗, 时势仍处冬天, 然而诗人以“远取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诗人自明雪是要化掉的, 写下的“相信未来”可能成泡影, 但他又连续写下两个。孩子的笔体是稚嫩的, 显得力量不够, 但写在大地上, 厚实的大地总能承载“希望”。诗人用腾挪笔法, 隐喻兼长。这连续写下三个“相信未来”, 颠覆恶势力虽显底气不足, 但已完全表明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只要同全诗联接起来, 尤其最后四句:

朋友, 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这稚嫩的声音立马变得铿锵有力, 成了战斗的号角。

现当代诗歌大都用词巧妙、文笔细腻、语言华丽, 是研究现当代汉语词汇的重要参照, 具体到苏教版的现当代诗歌教学, 就要培养学生的诗文朗读能力。

现代诗歌语言优美, 文笔清新, 具有天然之韵律美, 非常适合高中生朗读与背诵。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歌教学的要求就是培养高中生的诗歌朗读习惯与能力。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逐渐领悟诗歌之内涵、诗歌之情感。同时, 诵读几遍下来还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理解词句的深意, 提升现代诗歌素养。一首《错误》, 轻声细读, 寂寞之情, 哀怨之意, 弥漫纸间, 惆怅了一个时代。散文的美, 在于松弛散淡美, 而不在于爆发张力, 要是有, 也没有像诗那样具有爆炸力;小说的美, 全在追求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下人的个性形象的内在美, 要是小说有张力也就于此。诗的张力具有诗的“核聚变力”或者说拥有极大的吸附力。

上一篇:期末总结表彰大会串词下一篇:七年级写柳树的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