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

2024-05-29

浅谈英语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精选7篇)

浅谈英语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 第1篇

词语的异常搭配是为了语言的某种语用修辞效果而刻意创造的,正确地把握这种偏离常规所创造的修辞效果,就必须根据语言的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语言之所以表情达意,是和语境不相分离的。本文就语境方面讨论如何理解在人脑中产生新鲜刺激的异常搭配。

语言作为一个全民的交际工具,具有一套明确一致的规范,使语言使用者在这种共同遵守习惯化的语言规范下,顺利清楚地表达接受,才能交流思想感情达到相互了解,但是说话者或言语的创造者往往故意违反这种语言规范,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从而达到某种“陌生化”效应。人往往具有“猎奇”的心理特征,对语言也是如此。常见的,出现频率高的语言形式常会失去“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很难再引起人们的兴致,而言语的发出者为了吸引接受者的注意力,有意识地采用一些“不合情理”“不合语法规则”而又耐人寻味的新鲜语句,使接受者体验最初表面的模糊不解到思路回转,迁引联系后的“豁然开朗”的过程,使语言取得好的修辞效果,“把我们从语言对我们的感觉所产生的麻醉效力中解脱出来。”(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这种可称为“突出”(foregrounding)语言现象可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层,字音层,句法层,词汇层,语义层,甚至是在方言,语域中出现。(胡壮麟,《语言学教程》)本篇集中讨论是词汇层面上的词汇的异常搭配现象。这是从词与词之前的横向组合来看。我们知道,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是受到语法限制和语义限制的。合乎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的是常规搭配,反之,则是异常搭配。在一首经典流行歌曲中有这么一句歌词:“……爱过你的爱,痛过你的痛,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乍一看,这样的动宾搭配似乎都不符合常规,违反了选择限制条件,无论从语法上看还是从语义上看。但这样的异常搭配反而给人以陌生感新鲜感,耐人回味,引起人们兴趣,进一步思考“爱过……爱,痛过……痛,快乐着……快乐,幸福着……幸福”的深义,也是这首歌传唱至今的“秘方”之一。

我们会认为异常搭配是用词不当,会 影响 到语言交际,但实际上把这种有意冲破搭配规则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则产生了“别有洞天”的修辞效果。我们知道,语言环境对理解语言至关重要。早在20世纪30年代,波兰人类学家Melinowski首度提出术语“context of situation”,他认为,语言是“行为的方式”即“言有所为”,不是“思想的信号”即“言有所述”。“话语和环境相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后来英国语言学Firth继承和 发展 了他的观点,把“context”的含义加以引申,认为不仅一句话的上句或下句,一段话的上段或下段是“context”而且语言与 社会 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叫“context”。结合语境来诠释语言,这对如何理解词语的异常搭配似乎更为重要。接受者借助语言环境,包括所提供的上下文联系和非语言环境,包括社会场合情景,文化语境等,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这些看似令人费解的组合重新加以诠释。所谓异常组合的“异常修辞效果”也只有建立在语境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认可。反之,它们也只能保持语法或语义的“不合常理”“不合逻辑”而无深义。下面就分别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来阐释词语的异常搭配是如何做到“无理之妙”的。

浅谈英语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 第2篇

(4) “蜜蜂是在酿蜜,也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荔枝蜜》)

“酿造”是“利用发酵作用制造”,按常规搭配,它只能和“蜂蜜,酒,醋,酱油”等搭配,不能和“生活”搭配,而这里为什么能用这样的超常搭配,而不选择“建设生活”这个读者可以直接接受的组合搭配呢?这就要和外部语境联系起来理解。首先,作者和读者都具有这样的常识:他们都知道,蜂蜜和美好生活,酿蜜和建设美好生活有两个共同点:第一,蜜甜,美好生活也甜,都令人舒心。第二,蜂蜜与美好生活的都是长期辛劳创造积累的成果。这是两个相互能联系的客观基础。仅此并不够,还需通过想象和联想将两者联系起来,这是心理基础,所以客观基础和心理基础构成的外部语境,为实现这个异常搭配的特殊修辞效果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

(5) The talk about raising taxes was a red flag to many voters.

此例中,the talk was a red flag是异常搭配,在语义上是不合逻辑的,red flag是来自西班牙斗牛的民俗,公牛看见红布就处于激动、愤怒的`感情状态。该搭配通过文化背景知识让人产生联想,形象地表现出“关于增税的谈论”对选民的刺激,就像red flag 对公牛产生刺激一样。The talk was a red flag 的联想的展开离不开red flag 所出的文化世界,就这个异常搭配的创造来说,它不仅仅服从于具体语境,而且还服从于文化指令,将语义寓于某种形象之中。而就其效果来说,正是文化为我们提供外部语境,使我们把握这个异常搭配的实际意旨。

所以在非语言语境中文化语境的 影响 力是不容忽视的,当今 社会 中出现的许多新颖的词语异常搭配也是社会文化语境的一种体现。也只有透过社会文化风潮这面,我们才能揭示出这些新鲜词组隐藏在不合理的字面意义下的合理性。再如:在经历“红色年代”的汉语词汇,如今又步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绿色 时代 :绿色办公,绿色电脑,绿色希望,绿色电视机,绿色冰箱等。这些新鲜的组合搭配在“绿色文化”进入社会主流之前是不能接受或是不合常理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环境文化的影响。高度发达的饿 工业 文明,让人类的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资源面临枯竭,污染日益严重,生态严重破坏,人和 自然 的矛盾空前尖锐。有了这样的文化背景,我们就能正确理解这些异常搭配的真实含义了,同时,它们也在进一步推动所体现文化的充实和 发展 。

结语

英语中词语的超常规搭配与语境 第3篇

关键词:语境,超常规搭配,内部语境,外部语境

语言作为一个全民的交际工具, 具有一套明确一致的规范。语言使用者只有共同遵守这种习惯化的语言规范, 顺利清楚地表达接受, 才能使交流思想感情达到相互了解, 但是, 人往往具有“猎奇”的心理特征, 对语言也是如此。凡是留心的人都不难发现, 日常的语言已“自动化”和“惯例化”了。这些成了一种固定模式的“正确”的语言形式往往失去了“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 很难再引起人们的兴致, 因此无论是在口头交际还是书面表达中, 言语的发出者为了吸引接受者的注意力, 往往故意违反这种语言规范, 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 有意识地采用一些“不合情理”“不合语法规则”而又耐人寻味的新鲜语句, 使接受者体验从最初表面的模糊不解到思路回转, 迁引联系后的“豁然开朗”的过程, 使语言取得好的修辞效果, “把我们从语言对我们的感觉所产生的麻醉效力中解脱出来”。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68) 即通过词语的超常规搭配来达到某种“陌生化”效应, 如修辞中的轭式搭配 (Zeugma) 和移就 (Hypallage) 等。这种被称为“突出” (foregrounding) 的语言现象可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 如语音层、字音层、句法层、词汇层、语义层, 甚至是在方言、语域中出现。笔者在这里主要讨论词汇层面上的超常规搭配现象。这是从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来看。我们知道, 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是受到语法限制和语义限制的。合乎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的是常规搭配, 反之, 则是异常搭配。在一首经典流行歌曲中有这么一句歌词:“……爱过你的爱, 痛过你的痛, 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 幸福着你的幸福……”乍一看, 这样的动宾搭配似乎都不符合常规, 违反了选择限制条件, 无论从语法上看还是从语义上看。但这样的超常规搭配反而给人以陌生感、新鲜感, 耐人回味, 引起人们兴趣, 进一步思考“爱过……爱, 痛过……痛, 快乐着……快乐, 幸福着……幸福”的深义, 这或许就是这首歌传唱至今的“秘方”之一吧。

可能有人会认为超常规搭配是用词不当, 会影响到语言交际, 但实际上如果把这种有意冲破搭配规则的用法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 则会产生“别有洞天”的修辞效果。大家知道, 语言环境对理解语言至关重要。早在20世纪30年代, 波兰人类学家Melinowski首度提出术语“context of situation”, 他认为, 语言是“行为的方式”即“言有所为”, 不是“思想的信号”即“言有所述”。“话语和环境相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语言环境对于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后来英国语言学Firth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观点, 把“context”的含义加以引申, 认为不仅一句话的上句或下句, 一段话的上段或下段是“context”, 而且语言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叫“context”。结合语境来诠释语言, 这对如何理解词语的异常搭配尤为重要。接受者借助语言环境, 包括所提供的上下文联系和非语言环境, 包括社会场合情景、文化语境等, 发挥想象和联想, 将这些看似令人费解的组合重新加以诠释。所谓异常组合的“异常修辞效果”也只有建立在语境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认可。反之, 它们也只能保持语法或语义的“不合常理”“不合逻辑”而毫无深义。下面就分别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来阐释词语的超常规搭配是如何做到“无理之妙”的。

1.语言语境和词语的超常规搭配

语言语境, 是对语境的狭义理解, 它指言语内部环境, 既是口头上的前言后语的关系, 也是书面上的前后文关系。孤立的词语只有词典意义, 不能表示信息的丰富内涵。某些词语, 看似文不对题, 或某些词语组合搭配看似矛盾, 但联系了一定的上下文理解, 其深层含义往往比“常规搭配”更具有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如:

(1) I had no outlook, but an uplook rather.My place in society was at the bottom.

我没有人生观, 倒是有“向上爬观”。我在社会上处于底层地位。

(Jake London:What Life Means to Me)

uplook是从前面的outlook仿造而来的, 没有outlook, uplook无从理解, 这个nonce word使语言显得非常生动, 表现出诙谐幽默的意味, 取得了新奇别致的效果。

(2) At noon Mrs.Turpin would get out of bed and humor, put on kimono, airs, and the water to boil for coffee. (O.Henry)

中午时分特宾夫人从床上起来, 心情不好, 穿上和服, 架子十足地灌上水去烧开来冲咖啡。

这一句中, get out of后面有两个宾语, 一个是bed, 另一个是humor, 前者属于规范搭配, 而后者则属于非规范搭配。put on后面与三个名词搭配:put on kimono是“穿上和服”属于规范搭配;put on airs是习语“摆架子”也是规范搭配;而put on water却在逻辑上说不通, 是非规范搭配。这种顺势的表达使非规范搭配依靠规范搭配得到了受话人的认可, 从而就在特定的语境中暂时地在语法和逻辑上获得了成立与通过, 而它造成的修辞效果却是既有趣又独特。

(3) Lawsuit consumes time, and money, and rest, and friends.

诉讼使人丧失时间、金钱和安宁也使人失去朋友。

这是一句英语谚语, 其中consume friends是非规范搭配, 不能单独使用, 但在这里不仅可以让人接受, 而且给人以新奇感, 因为在语义上有内在联系, 它所产生的语义优势超越了形式上的不协调, 并形成了一种得体的新颖表达方式。

2.非语言语境与词语的超常规搭配

非语言语境也称外部语境, 它既包括社会历史背景 (现实社会环境, 包括时代、民族、地区) , 也包括文化传统、生活习俗, 既包括地点、场合、对象, 还包括使用语言的人物、身份、处境、心情等。因此, 在理解词语的异常搭配的过程中, 更不能脱离非语言语境。因为异常搭配的创造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发话者或作者不凭空随意将两个毫无关联的词语拼凑在一起, 为了创新而创新, 那样便毫无意义。它们必须根据具体语言环境, 根据某种文化根源的理据, 根据他自己当时的心情等“有感而发”, 只有将词语的异常搭配结合语境考虑, 它才具有讨论的价值。所以特殊语境是词语异常搭配的基础, 也是检验其修辞效果的条件。试看下面例子:

(4) He crashed down a protesting chair.

他哗啦一声坐上一把提出抗议的椅子。

此句中, protesting chair也是一种超常规搭配, 因为椅子是不会提出抗议的, 抗议是作为一种语境存在于说话人与听话人的一个原因在于它的声音激昂慷慨的声音, 而正是在这一点上, 因不堪重负而发出唧唧喳喳的声音的椅子就与抗议有了相似之点, 由此便达到了既生动又幽默的修辞效果。

(5) The talk about raising taxes was a red flag to many voters.

关于增税的谈论激怒了很多选民。

此例中, the talk was a red flag是异常搭配, 在语义上是不合逻辑的, red flag是来自西班牙斗牛的民俗, 公牛看见红布就处于激动、愤怒的感情状态。该搭配通过文化背景知识让人产生联想, 形象地表现出“关于增税的谈论”对选民的刺激, 就像red flag对公牛产生刺激一样。The talk was a red flag的联想的展开离不开red flag所出的文化语境, 就这个异常搭配的创造来说, 它不仅仅服从于具体语境, 还服从于文化指令, 将语义寓于某种形象之中。而就其效果来说, 正是文化为我们提供外部语境, 我们才能把握这个异常搭配的实际意义。

(6) The American society saw a gnawing poverty during the year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在大萧条的时期, 美国社会陷入极度贫困的状态。

Gnaw一词原意是虫子咬人、啮人或使腐蚀。在大萧条时期, 美国人民的确贫困得痛苦不堪, 用gnaw来描述贫困虽不合逻辑, 不合常规, 然而仔细品味起来, 却只有这样的超常规搭配, 才能特别有力地表达美国人民心中对大萧条的确切感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在非语言语境中文化语境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当今社会中出现的许多新颖的词语异常搭配也是社会文化语境的一种体现, 如绿色办公、绿色电脑、绿色希望、绿色电视机、绿色冰箱等。这些新鲜的组合搭配在“绿色文化”进入社会主流之前是不能接受或是不合常理的。究其原因, 主要是环境文化的影响。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 让人类的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资源面临枯竭, 污染日益严重, 生态严重破坏, 人和自然的矛盾空前尖锐。有了这样的文化背景, 我们就能正确理解这些异常搭配的真实含义了。也只有透过社会文化风潮这面透视镜, 我们才能揭示出这些新鲜词组隐藏在不合理的字面意义下的合理性。

总之, 孤立地看一个词、一个句子, 是看不出好坏、优劣的。语言运用得好不好是对语境而言的。语言创造者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 创造某种突出价值, 偏离突出语言的常规组合方法和规范, 对语言进行创造性的再组合, 其过程离不开语言本身的语境和外部语境的参与。同样, 在接受者对这些改造后的搭配组合进行意义的重新建构过程中, 也必须结合各种语境所提供的信息, 将这些看似费解的词语后的语用意义挖掘出来。因此, 异常搭配绝不是胡乱搭配, 绝不是脱离语境一时兴起而玩的文字游戏。它的产生和运用只能在特定的语境中, 否则那就成了真正的“异常”了。

参考文献

[1]白健.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与词语的超常搭配.思茅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9.3:1-2.

[2]曹京渊.异常搭配的语义语用分析.福建外语, 2000, 3.

[3]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4]寸镇东.语境与修辞.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

[5]胡壮麟.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6]李鑫华.英语辞格详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彭增安.语用修辞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8.

浅谈英语词语搭配错误 第4篇

关键词:词语搭配;错误分析;教学启示

引言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如何正确地使用词语搭配是一个难点。本文从母语干扰、错误使用近义词、和孤立记忆单词三个方面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词汇搭配错误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学生词语搭配能力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学生作文中的词语搭配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

词语搭配错误是学生英语表达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英语中的一个难点。词语搭配错误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对词汇知识掌握的局限性,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英语词汇搭配错误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分析。

1.母语干扰造成搭配错误

一些学生经常把汉语中的搭配直接翻译成英语,从而产生了错误的词语搭配。例如:

The main task is to strengthen the economy.

此句中学生用“strengthen”和“economy”的错误搭配来表达“增强经济”的意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学生把“strengthen”等同于汉语中的“增强”,从而生成了错误搭配。朗文高级英语词典中对于“strengthen”给出的解释是:“使坚强、使更加坚固”;而对于“economy”给出的搭配有:improve the economy; boost the economy.可见这个句子中的“strengthen”是受到母语影响所致。

2. 错误使用近义词进行搭配

有时学生在写作中会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进行搭配,因此会使用与该词意义相近的,自己比较熟悉的词来进行替换,从而造成搭配错误。例如:

Are there any empty positions in your company?

此句中学生想表达“空缺的职位”(vacant position),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只能用自己熟悉的“empty”来代替,造成了错误的搭配。

在英语中,从一个单词的词义无法判断它的搭配范围。在语义学中,词汇的意义包括它的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英语中许多词汇在语义上相似,而且在英汉词典中可以找到相同的汉语解释,但是在搭配使用上却存在差别。这些惯用搭配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加以特殊记忆。

3. 孤立地记忆单词导致搭配错误

学生在在记忆英语词汇时,只关注单个词汇的意义,并和相应的汉语词汇建立对等关系,而不去考虑一个单词和其他词的横向组合关系。例如在学习英语单词“temptation”时,学生只记住了temptation和汉语里的“诱惑”是对等的意思,并没有把常用的搭配“yield to the temptation”或:“resist the temptation”作为一个整体储存在记忆中。因此在使用时,所能提取的也只是一个孤立的单词,导致写作时出现了诸如“bear the temptation”,“fight the temptation”等错误搭配。以上列举的用词错误并非学生作文中的所有语病,本文指出这些毛病是为了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为了避免用词不当这一问题,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必须做到精读、泛读、多写、多练,不断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熟练掌握英语写作中的常用词语及表达方式,弄清同义、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切实提高英语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切忌望文生义,按照汉语的方式选词、造句。碰到不会写或模棱两可的词应查字典或向知者请教。

二、.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

英语词语搭配是词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一个单词却不了解它的搭配范围,可以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了这个单词。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词语搭配能力,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在词汇教学中应避免让学生通过背诵词汇表孤立地记忆单词。在语义学中,词语的意义包括该词的外延意义(denotative meaning ),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和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等很多层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强调不同语境中的词语以不同形式的排列组合的特点。例如教授名词时,应注意与之搭配的动词或形容词组成的固定搭配、自由搭配等,例如sharp/pointed/cutting remarks。此外还应强调搭配的选择限制,例如同样表示“苗条”的意思,“slim”和“slender”的搭配范围就有所不同。两者都可构成“slim figure”、“slender figure”的搭配,但是“slender”的搭配范围还包括“slender income”“slender margin”等,因此可见,教授词汇时应向学生强调将词汇以横向搭配的方式,构成“语块”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以备提取。

第二,讲解近义词时要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别。对于一些难以解释的细微差别,应把英文解释列出以供参考。例如在汉语里同样表示“空的”,英语单词“empty”和“vacant”的英文解释分别如下:

Empty:not containing anything;

Vacant:(of a space of place, esp. one that is usually filled or intend to be filled) empty.

由于汉语解释不够精确,不能体现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所以应当培养学生遇到生词查询英英词典的习惯。尤其应向学生强调的是,背单词一定不能满足于只记住一个词的中文解释,而是要通过英文解释,精确地掌握该词的外延、内涵、以及搭配意义。

第三,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词汇搭配的重要性,并使他们养成以语块为单位输出语言的习惯,教师应设计一些以词语搭配为目的练习。例如填空题,连线题,翻译题,改错题等等。首先教师可以把课上学过词汇列出,让学生进行连线搭配,加深学生对于词语搭配的印象;其次,教师可以把课文中的词语搭配做成填空练习,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使用正确的词语进行搭配,进一步加强巩固所学的知识;此外,通过把课文中学过的搭配进行英汉互译,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更好的理解英语和汉语的表达差异;最后,教师应向学生强调,在英语写作中应有意识地应用所学的词汇搭配,并能发现且避免一些常见的搭配错误。

三、结束语

本文从母语干扰、错误使用近义词、和孤立记忆单词三个方面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词汇搭配错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方面的建议。对学生词语搭配错误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也对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Firth, J.R.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12

[2] 陈万霞,英语学习者作文中的搭配错误分析 [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60-62

[3] 汪榕培,英语词语搭配新探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38

浅谈英语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 第5篇

语义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 它是通过一定的语音形式所表示出来的内容。语言中各种语言单位所表示的意义统称为语义, 诸如词素的词义、词的意义、词组的意义乃至句子的意义。而语言中的各种单位, 包括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和各成分之间所反映的结构关系的意义也都称之为语义。但本研究仅探讨与词相关的语义。

谈及语义必定涉及语义场 (semantic field, 又为lexical field) 问题。语义场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 (王今铮等1986:446) 认为, 任何语言的意义都是一个体系, 这个体系由若干个语义场构成。所谓语义场, 就是以某一概念的语义为核心, 同其他与之有联系的语义所形成的语义范围。实际上, 语义场是按照概念体系划分出来的概念的系列。同属一个系列的词都从属于一个较大的类概念。于是, 由一个大的类概念包含的许多属概念或具体概念所构成的系列称作语义场, 如所有表示家具的词形成家具词语义场, 表示颜色的词形成颜色词语义场等。

在语音、语法、语义 (词汇) 语言三要素中, 语义是文化最基本的载体, 承载着一个民族文化发生、发展、形成、传承的全过程。因此, “每一个词都是语言学的微观世界, 都是文献、文化的缩影” (冯天瑜等2007:75) 。同时, 民族语言的发展历史、地理位置、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社会习惯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等又制约、影响语义。

相应地, 语义分割 (又为语义分类) 细度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如一种文化中有的词语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缺失;一种文化中的概括性表达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分割成许多词语来描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爱斯基摩人关于雪的词语, 他们对“雪”这一概念的分割多达22种 (蔡基刚2008:275) 。然而, 汉语中的“雪”与英语中的“snow”及法语中的“neigh”却表达相同的概念。究其原因, 爱斯基摩人终日生活在雪的环境中———住雪屋 (igloo) , 穿雪鞋, 用雪橇运输。显然, 雪已成为爱斯基摩人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样, 一种文化中受到高度关注的事物, 语义分割必然细化, 类义词多;反之亦然。

对语义与文化之间互动关系的探讨和研究 (蔡基刚2008;张再红2010;Leech1981;Palmer 1981等) 已引起国内外语言学界的普遍重视。然而, 就语义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对英语词语搭配习得有何教学上的启示这一论题探讨得不够深入。鉴于语义是词语搭配的基础, 同时, 词语搭配又受语言发展历史、地理位置、文化习俗、社会习惯、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等文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笔者认为, 研究和探讨语义分割细度的文化成因对习得英语词语搭配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更具有广泛的教学实践意义。英语学习者不仅能够习得词语搭配, 更能深入了解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意义。

二、文化成因

(一) 英语发展历史

英语词汇语义分割细度与英语发展历史息息相关。迄今为止, 英语为世界上词汇量最庞大的语言, 这是英语从其他语言中大量借词的结果。早在公元7世纪, 由于宗教原因, 英语里就已出现了第一批与宗教有关的拉丁借词如church, bishop, Caesar等。随后, 从英吉利人改奉基督教到诺曼底人征服英格兰这五个世纪中, 拉丁词更是源源不断地渗入英语。此时, 除了与基督教相关的词汇外, 还包括涉及人生各方面的词汇, 如cowl, purse, press, chess, pear, lily, palm等。公元1066年, 诺曼底征服英格兰为英语带来大批法语借词, 如to save, to travel, medicine, tragedy, comedy等。大量法语词早已成为英语的核心词汇。在当时的英国, 讲法语不仅是一种时尚, 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以至于产生了这样一种观点, 即“一个人除非会点法语, 否则人家会看不起他的” (莫塞1990:50) 。另外, 英语和法语组成的词语更是今天一直沿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和写作技巧, 如first and foremost, heart and soul, ask and demand等。到了16世纪, 欧洲的文艺复兴再次使大批抽象或学术性拉丁希腊词语进入英语, 而这一次, 拉丁希腊词语保持其地道的拉丁或希腊语的形式, 如拉丁语的genius, area, exit, series;希腊语的dilemma, dogma, climax, crisis等。除了主要从法语和拉丁语借入大量词汇外, 在英语里几乎可以找到世界上任何语言的借词, 如斯堪的纳维亚语的sister, window;德语的noodle, zither;西班牙语的cargo, cigar;汉语的kowtow, ginseng;日语、意大利语、荷兰语、俄语等, 不一而足。

Palmer (1981:88) 曾指出:“英语同义词特别丰富是有历史原因的, 英语词汇有两个来源, 一是盎格鲁-撒克逊语, 一是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换句话说, 英语中很多词至少有三个同义词, 分别来自法语、盎格鲁-撒克逊语以及拉丁语和希腊语, 如形容词holy (神圣的) 来自盎格鲁, sacred来自法语, consecrated来自拉丁语。动词ask (询问) 来自盎格鲁语;question来自法语;interrogate来自拉丁语。名词fear (恐惧) 来自盎格鲁语;terror来自法语;trepidation来自拉丁语。英语里, 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为其词汇的核心, 而法语、拉丁语大量存在于这三类词中。显然, 法语、拉丁语早已与英语相交融。

(二) 岛国的地理位置

每个民族都生活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中, 词汇语义分割细度与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自然环境的特点和状况会真实、完全地反映在一个民族的词汇中。英国位于大西洋的大不列颠岛, 与欧洲大陆相望。岛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英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与水密不可分。有水必然有鱼, 因此鱼在英国民族文化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应地, 英语里与鱼相关的词语异常丰富、类义词多、语义分割细化, 仅关于鱼类名称就多达51个。除常用词fish (鱼) , eel (鳝鱼) , goldfish (金鱼) 外, 还有brill (菱鲆鱼) , catfish (鲶鱼) , flounder (鲽鱼) 等次用词。每一类鱼大多用单纯词表达 (汉语除了“鱼”, 其他鱼的相关表达都是复合词) , 有些鱼类甚至有几个同义词, 如比目鱼dab, turbot, flat fish;草鱼grass carp, Chinese ide;带鱼hairtail, cutlass;胖头鱼big head, variegated carp;银鱼ice fish, whitebait, salangid等。其次, 与鱼相关的短语、谚语十分丰富、细化, 可指人、指事或英语文化的方方面面, 例如a big fish大人物;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喻人) 不要班门弄斧;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 (喻人) 好鱼居水底;英语Drink like a fish在汉语里则为“牛饮” (汉民族以农耕为主, 而在不发达时期, 耕地离不开牛、马) 。

同样, 岛国的地理位置也使英语具有十分丰富和分割细化入微的关于船的词汇语义场。除了普通词汇如boat (小船) , craft (船) , barge (平底运货船) 外, 也有galley (古希腊或古罗马由奴隶划桨的长帆船) , frigate (护卫舰) , pontoon (支撑浮桥的) 浮舟等77个单纯词。然而, 在汉语里, 除了“船”一个单纯词外, 其他表达这一概念的都是复合词。

(三) 民族文化成因

1. 理性思维模式

英民族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长期抗争中, 逐渐形成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杨元刚 (2008:256) 认为:“讲英语的民族崇尚主客二分的理性思维模式。自古希腊起, 西方人认识和把握真理的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抽象的逻辑思维, ‘分析学’被视为一切科学的工具, 因此, 非常注重实证和分析, 长此以往, 逻辑思维和实证分析便成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英语民族重逻辑、重推理、重分析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上则表现为用词精准、词汇语义分割细化和一词一物性。例如, 汉语的“红”可为“红星, 红茶, 红眼, 红运, 红头文件, 红利股”等。英语则充分显示出用词的一词一物性, 如red star (红星) , black tea (红茶) , blood-shot eye (红眼) , good luck (红运) , official document (红头文件) , bonus stock (红利股) 等。汉语一个“红”对应英语有red, black, bloodshot, good, official, bonus等不同的词。

2.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

科技高度发展与语义分割细度成正比。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早已使英、美等国成为汽车王国。对英美人而言, 汽车不仅仅是普通的交通工具, 还是驾车人身份、社会地位的象征, 更是人们的最爱, 甚至享有像人一样的身份、地位和昵称。这一现象充分反映在语言中, 在英语里表现为汽车语义场大、词汇多、语义分割细化。除普通词汇car (小汽车) 、truck (卡车) 、coach (长途公共汽车) 外, 更有coupe (双门小轿车) 、sedan (小轿车) 、convertible (折蓬轿车) 等66个表示车辆的单纯词。其中, 仅car一词就有23个同义词, 汽车语义分类细, 类义词丰富成为必然。正如奈达 (引自谭载喜1999:171) 所讲,

任一语义域中词语数量的多少与语词分类的复杂程度, 通常取决于: (1) 特定文化的焦点是什么, 如在工业发达的国家, 科技词汇多而分类细致; (2) 特定文化内部各个小范畴的焦点是什么。如植物学家可有许多关于植物的表达法, 分类非常精细;而巫医或哲学家在这一方面的表达就相对地缺乏。相反, 巫医和哲学家在他们各自的行业里却可以有许许多多的语言表达法。

3. 民俗文化

英美人对狗的钟爱明显超出其他国家。在其文化中, 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有的英美家庭甚至把狗视为家庭成员, 有名字, 有昵称, 与主人同桌进食, 有独立居住的小房子, 甚至在私家车里设有专座, 狗几乎可以享受人所能享受的一切待遇, 他们对狗的钟爱程度可见一斑。这种民俗文化反映在语言上, 表现为语义场大、词语多、分类细。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dog (狗) , bitch (母狗) , pup (小狗) , 还有cocker (猎用小猎狗) , collie (柯利牧羊犬) , whelp (幼犬) 等43个独立词。与狗相关的短语、格言、谚语数目众多, 常常以狗喻人, 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喻人) (风水轮流转) ;a lucky dog (幸运儿) 等。

三、文化成因与英语词语搭配

叶蜚声和徐通锵 (1991:61) 认为:“词汇差异是语言差异的最直接体现,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 是语言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 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 涉及的面亦最为广泛。”不同的民族文化制约、影响着词汇语义分割细度, 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语义是词语搭配的基础和关键。而语义分割细度又制约、决定词语如何组合、如何搭配。因此, 词语搭配受民族文化制约和影响, 带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这也是词语搭配成为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的难点与盲点的主要原因。正如Scrivener (1994:73) 所言, “词汇是活在自己语言中的, 尽管词典可以介绍一个单词的一定意义, 但它不能使我们了解这个词在自己语言中使用的真谛 (诀窍) ”。

(一) 同义词与词语搭配

同义词 (synonym) 是指在意义上与另一个相同或几乎相同的词。语言中意义完全相同的词很少。大部分同义词是一个义项或几个义项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词相同。尽管同义词意义相近, 但由于词的来源不同或意义有细微差别, 他们的搭配 (广义上的搭配) 通常不同。由于英语发展史原因, 英语有大量的同义词。通过搭配来辨析同义词不失为词汇教学中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1. 不同来源的同义词尽管意义相同, 但搭配各异。

例如, ask (盎格鲁) 和interrogate (拉丁语) 都有“询问, 问”之意, 但ask可与question搭配, 即ask a question;而interrogate则不然, 但可表达为interrogate sb. (类链接或语法搭配) 。又如, hug (盎格鲁) 与embrace (法语) 都有“紧抱, 拥抱”之意, 二者都可用于hug (embrace) sb., 但只有embrace可与抽象意义的名词组成v.+n.搭配, 即embrace the concept (the cause, the idea, the faith, the future) , 而hug无此搭配。通过搭配来辨析不同来源的同义词比纯理论上的对比与探讨更实际、更简单易行, 并能给学习者以深刻印象。

2. 不同来源的同义词语体不同。

来源于盎格鲁的词汇多用于口语等非正式文体中, 尤其是短语动词, 数量多, 语义广, 搭配能力强。这些短语“与最常用的动词结合, 英语在语义构成方面达到了无可比拟的丰富” (莫塞, 1990:159) 。例如, take in有多达9个义项, 而与之同义的单纯词deceive (法语) 一般只用于deceive sb. (语法搭配) 。来自法语的词汇多用于正式文体, 而拉丁语源词汇则多用于科学、技术和宗教领域。

(二) 下义词与词语搭配

英语发展史、地理位置、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不仅使英语拥有大量同义词, 而且使英语有丰富细化的下义词。下义词大量存在是社会生活和交际的需要。根据语言经济性原则, 有需要才有可能去命名。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 下义词将越来越丰富。例如汉语“你乘车来的?”一句中, “车”这个上义词在英语里没有对应词。vehicle指“车辆, 交通工具”, 但它不能用于by vehicle这个prep.+n.的搭配中, 在英语里一定要交代清楚所乘车辆。英语各种车辆词汇丰富, 语义分割细化, 如“Do you come by bus (by taxi...) ”。这里不仅要进行语码转换, 更需要思维转换。倘若认为汉语的“车”正好与英语的vehicle同义, 便脱口而出“Do you come by vehicle?”将大错特错。因此, 在进行英汉词语搭配对比教学时, 要把造成词汇现状的文化因素加以考虑, 避免出错。再如, 汉语“你吃饭了吗?”如不进行语码转换、更主要的是思维转换, 若直译为“Do you have your meal?”就会犯同样的错误。在英语里, 尽管meal意为“饭, 一顿饭”, 但用在“吃饭”这个v.+n.组合里就要用下义词Do you have your lunch (breakfast...) ?

(三) 一词一物性与词语搭配

讲英语的民族重逻辑、重推理、重分析, 而说汉语的民族重整体、重意合、重直感, 这些都是文化因素使然。反映在语言上, 便表现为英语用词具体、精准、一词一物;而汉语则笼统、概括。例如, 汉语动词“开”, 可与名词搭配为“开门、开电视、开拖拉机、开会、开工厂、开支票、开除”等。英语则需answer the door (开门) , turn on the TV (开电视) , drive a tractor (开拖拉机) , attend a meeting (开会) , set up a factory (开工厂) , write out a check (开支票) , fire a worker (开除) 等。可见, 汉语中的“开”对应英语中的“answer, turn on, drive, attend, set up, write out和fire”7个具体动词。又如, 汉语形容词“生”有如下名词搭配, “生水、生手、生丝、生柿子、生石灰、生字”等;英语中则有unboiled water (生水) , a green hand (生手) , raw silk (生丝) , unripe persimmon (生柿子) , quick lime (生石灰) , new word (生字) 。英语用词精准、具体可见一斑。

四、结语

邓炎昌和刘润清 (1989:159) 认为:“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将文化因素引入英语词汇教学中来, 不仅必要而且迫切。在深入了解英语词汇语义分割细度的文化成因的基础上, 再进行英汉词语搭配对比教学, 将有助于学生轻松、正确地习得词语搭配。

摘要:语言与文化双生双息——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是文化的管窥、镜像, 它承载着一个民族文化发生、发展和传承的全过程;同时, 文化又制约、影响着语言。语言是词的语言, 词汇的语义是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 语义分割细度受文化影响与制约。语义是词语搭配的基础和关键, 而词语搭配既体现鲜明的词汇文化特征, 但也是词汇习得的瓶颈。本文拟通过探讨英语的发展历史、地理位置、民族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发展、民俗文化等文化因素与语义分割细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建议将文化因素引进英语词汇教学, 从而促进词语搭配习得的正确理解与接受。

关键词:语义,分割细度,文化成因,词语搭配

参考文献

蔡基刚.2008.英汉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邓炎昌, 刘润清.1989.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冯天瑜, 刘建辉, 聂长顺.2007.语义的文化变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莫塞, 费尔南得.1990.英语简史[M].水天同, 刘世沐, 金国芬,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谭载喜.1999.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王今铮, 王钢, 孙延璋, 等.1986.简明语言学词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杨元刚.2008.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叶蜚声, 徐通锵.1991.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再红.2010.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Leech, G.1981.Semantics[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Palmer, F.1981.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认知语境与英语词语理解 第6篇

语言是每一个人类社会中都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而在语言的理解中,对于词汇的意义的理解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什么是“意义”?语言学中对于意义的解释一直都不曾中断。例如C.K.奥格登和I.A.理查兹在他们1923年出版的《意义的意义》中就列出了意义的16个大范畴、22个子范畴。除此之外还有Leech的意义七分法,还有语境理论下、行为主义理论下和概念论下对于意义的定义。虽然人们以及不同的理论下都对于“意义”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却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大致上人们还是将“意义”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的只关心的是语言本身的意义,这种意义往往不受语境的干扰,这种就是我们语义学所研究的“意义”。往往它是单词本身所包含的意义,例如在字典当中chain的意义只是指“a series of connected metal rings, used forpulling or fastening things; a length of chain used for a particularpurpose(链子;链条;锁链)”。“语义三角”是语义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但是这种理论不仅无法解释例如to, how, of这样的词,而且也无法解释单词的多义现象。于是另一个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语用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研究语言在语境因素下的意义,例如当两个人在购物中心闲逛的时候,突然一个人突然指着房子说了一声“chain”,这个时候另一个人对于这个单词的理解绝对不是这个单词本身的意义,听话人会理解到对方想要表达的是“连锁商店”这一类的意义。而本篇文章则着重去讨论在语境的因素影响下词语的语用意义。

一、认知语境

语境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语言表达的情境,最初习惯的对于语境的理解就是指文本(text)范围内的上下文(context)。但是这种语境的定义却是不完整的这种语境实际上只能算是语境的一种,而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上下文以外的多种语境。1923年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从此之后,包括Firth,Hymes等中外语言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对于语境的定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在美国、欧洲兴起,并且迅速成为语言学研究的前沿。随着对认知语言学的不断研究,人们开始将认知语言学与语境相结合并逐渐发展出认知语境这一概念。可以说认知语境是语境的进一步发展,语境从最初的语言层面上逐渐发展到客观物质世界层面直到现今的认知层面,经历了这样的三个阶段。也正是因为如此,认知语境和语境在本质上虽然相同,但是却仍然有着许多的不同。认知语言学是人类对于世界的经验,是我们感受和概念化的世界。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认知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活动,是我们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存在,同样认知语境也是人们在经验、认识基础上对某一个概念的心理认知构造网络。人类在对世界的接触过程中,会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所有信息,在人类的大脑中进行一系列的整理、排列、分类等处理方式,通过人类的大脑对外部世界认知化、结构化,最终将具体的信息形成抽象的概念储存在大脑中。认知语境是将我们所经历的经验内在化大脑中并形成的一个固定的模块,它的存在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对于语言的隐形信息得到充分的认识。例如说如果我们在考试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到时间了”这样的一句话,但是这个时间是指什么时间?哪一天的时间?当我们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我们并不会产生上述的疑惑,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将考场上老师这样一个背景,以及在这个情况下所说出的“时间”的所代表的意义,交卷和时间这样的理解,作为一种经验、情形、心理图示、百科信息内在化为我们的认知语境。所以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可以立即明白其中所指代的意义。在传统语境学中,人们认为语境是交际双方已知的,给定的,人们通过上下文和客观语境等具体语境去理解意义的。可以说在传统语境学中,人们将语境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先于话语而存在的,但是认知语境的出现却和传统的语境出现了完全的不同。关联理论在语用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由Sperber和Wilson(1986)年提出的“认知环境”这样一个概念,第一次提出了语境的认知性。关联理论中对于认知语境有过定义,Sperber和Wilson认为在语言交际中,听话者对世界的假设以概念表征(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构成用来处理新信息的认知语境。关联理论下的认知语境不再认为语境是静态的,而是提出了语境是动态的一个过程。因为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 “共同的背景知识”也并不完全,而且随着交谈的进行两个人的语境也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例如小张问小王今天有没有作业,而当听话者的小王回答了小张的问题,告诉他今天有作业,那么小张就得到了新的信息,他所处的状态就已经不再是最初那个不知道有作业的状态了。所以显而易见随着交流的不断进行,说话者与听话者所需要理解对方话语所需的语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人们在语言交际时是动态的,所以与之相应的语境也应该是动态的。

二、认知语境对于英语词汇学习的作用

1.认知语境与词语的隐喻意义。隐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语言现象,可以说隐喻的思想在人类的思维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习惯于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理解那些对于自己抽象的、或是不熟悉的事物,而对于隐喻理解和生成都要依靠人们的认知语境,可以说人们对于隐喻的认识往往还要依靠“认知”的力量,因为人们在理解的时候,需要将未知的概念通过大脑中已经认知化、结构化的概念进行识解,可以说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

1980年,美国当代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在他们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的概念,他们认为“隐喻普遍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可以说他们从认知的角度去分析和解释隐喻,隐喻是和认知有着很深的联系的,人们随着经验的增长,在大脑中所储存的系统的认知语境也就越多,对于世界的认知程度越深,那么人们就更加擅长运用自己大脑中的认知语境去理解隐喻意义。人们从自身的概念出发以认知语境为依据从而理解话语或是词语的隐喻含义。所以当我们理解“green hand”这样的词语时,我们很少将它理解成“绿色的手”而是将它理解成“新手”,因为在英文当中绿色往往就会与自然当中绿树、绿草所联系,而这些事物的共同特征就是都含有朝气蓬勃的含义,给人一种新生的感觉。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个词的时候,绿色这个词就首先会刺激到我们大脑中对于绿色早有的认知,所以也就更容易去理解 “green”的含义了。从You are in high spirits.(你兴高采烈的。)这句话中,我们知道此处high代表着情绪的高涨,因为high本身的所含有的意义往往是指“离地面远的”、“高处的”、“高的”的意思,而此时我们人类身体和文化的经验在我们大脑中形成的认知语境则会让我们在接受到“高的”的这一个信息后,我们的大脑会产生“高的身体”、“声调的高”、“地位高”或者是“价值高”等信息,同时我们在看到“spirits”这个单词的时候,我们会想到的是“精神、情绪、态度”等。此时我们会将这样的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在大脑中联系起来。“高”对应的是“情绪的高涨”,从而可以明白这句话的意义。

2.认知语境与词语的语用含义。认知语境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我们上面所说的隐喻含义之外,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的理解词语的语用含义。单词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仅仅指他本身的含义,很多单词往往都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密切相关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义词。多义词的出现实际为语言的学习者减轻了相当多的负担,同一个单词可以拥有多种意义,但是同样也为我们判断单词的具体意义造成了困难,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单词所处的语境去判断一个单词在这个语境下的准确含义。认知语境是我们大脑对于经验、知识等系统化在我们大脑中的一种存在,不论是语言的交际,还是对于词汇意义的确定,我们都需要依靠认知语境,例如当我们听到某一句话“the family thatlives three doors up from us”中的“door”这一词的时候,这个新的信息就会刺激我们大脑中的认知域,此时我们的大脑中会出现和“door”相关的概念,我们首先在脑中会反映最直接的信息,那就是门边、门口、出入口这样的一类信息并从而激活与门相关的动作和行为,例如敲门、关门、开门、锁门等行为。但是当我们看到单词“family”时,我们会发觉此时“door”的意思并不是指门,因为“family”的意思为“家族、家庭”的意思,所以此时我们就会将有关于“door”与“family”这两个的认知语境联系在一起,并从中选取“door”的准确含义,从而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在此处的“door”指的是“住户”、“人家”这样的隐形信息。同样在句子“He breaks the record”我们都知道record是一个多义词,而在此处我们既可以把它理解成“记录”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唱片”或是“经历”等意思,所以此时认知语境的存在非常的重要,随着认知语境的不同,我们对于这个单词的理解也会随之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多义词的理解,认知语境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然认知语境也会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借代含义,在我们对于语言理解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词语的修辞含义,而此时我们的认知语境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对于很多单词的理解,如果没有我们大脑中早已存在的认知语境的话是很难理解的。我们都知道对于隐喻的理解是我们要清楚找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而同时借代是要求我们必须能够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可以说如果听话者(或是学习者)如果没有一定的认知语境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的话,是很难理解词语的修辞含义的。例如在“sharp tongue” 这样一个短语中,人的舌头不可能锋利,能够锋利的只有人所说的话语,但是人们早已将这种身体部位可以取代它所具有的能力这样一个经验以固定的知识草案模型存储在我们的大脑中,当我们将它与“sharp”搭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sharp”所要修饰的是语言,所以这个短语表示的是“尖酸刻薄的言语”。而对于 “Have you ever readShakespeare?”这一句话的理解关键就在“Shakespeare”的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单词代表的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当我们再一次看到“read”这个单词的时候,我们明白要去读的并不是作家,而是他的作品。同样当我们听到Beware of the bottle(谨防喝醉酒)当我们听到这个语境下的bottle一词时,会马上把bottle与“喝酒”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在我们听到bottle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中会接受到bottle这样一个信息,在我们的大脑中就会刺激到大脑中已经形成的固定的知识草案。也就是说我们说到bottle就会想到装酒的容器,那么我们的大脑中就会想到喝酒的这样一个动作,从而形成这样的逐步联想,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词语的意义。

三、结语

浅谈语境与对外汉语词语释义教学 第7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境,词语释义,教学

词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释义是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的首要环节, 也是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的关键性问题。学生在了解词语意义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运用词语, 因此如何使学生既容易又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义, 一直以来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教师关注的问题, 也是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

一、关于语境的构成

关于语境的构成, 学术界的看法不尽相同。黄伯荣、廖序东 (1991) 认为:“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王德春 (1898) 提出语境由客观语境和主观语境两大部分组成。客观因素分为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 主观因素分为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心情等。“立足于语境同语言的关系, 可以分出‘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种” (王建华, 2002) 。在此我们采用王建华关于语境构成的观点。

二、词语意义

关于词语意义的研究, 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于词语意义, 学术界看法也有分歧。大多数学者认为词语意义可以分为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 (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 如符淮青 (1985) , 黄伯荣、廖序东 (1991) 。伍铁平 (2006) 提出词义包括概念内容和联想内容。高燕 (2008) 认为词义的内容包括词汇意义、色彩义、语法意义三个部分。

以上有关词语意义的观点, 其词汇意义的外延有大有小, 基本包括概念意义和色彩义。伍铁平对词汇意义的观点外延比较大;高燕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词义所包含的内容作了一定的扩展, 但仍然不够。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 我们认为词语意义不仅仅指词典中的释义即理性意义,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词语释义的范围远远超过这些。我们教给留学生的, 不应是语言中静态的词语, 应该是动态的, 也就是学生如何使用这个词。一个词总是出现在特定的上下文语境中, 正是语言环境才使得一个词具有某种特定的含义。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词语释义除了词典中的释义以外, 还应该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用色彩、语法意义, 以及附着于这个词概念义之上的联想意义, 等等。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特别是语用色彩, 往往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 解释词的这些意义需要结合语境。附着于概念义之上的联想意义最不容易把握, 不同的民族因文化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联想, 即使同一民族的人, 因为对同一词语因生活经验、对世界的认识不同, 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联想。例如“单位”一词, 在中国大陆, 不仅指工作部门,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指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处所, 也是各方面需求的依靠, 这些意义西方人很难理解;而对于“单位”一词, 母语为汉语的人因自己经历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联想, 比如对“单位”的感情等都可能有差别。

三、语境与词语释义

语境对对外汉语词语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词语的意义具有模糊性和概括性, 语境具有使词义单一化、具体化的功能。大多数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 词语释义和使用都离不开语言环境。实践证明, 语境条件下的词语学习优于无语境条件下的词语学习。

高燕 (2008) 将词语释义的方法概括为直接法、理据法、对比法、核心词归类法、语境法五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语境进行释义, 关键在于如何将各种隐性语境要素转换为可把握的显性要素, 这些要素最终主要通过设计的例句即恰当的上下文语境体现出来。恰当的例句会体现词语出现的典型语境, 能够显示词语的意义, 体现用法和语用条件。因此设计例句的过程就必然要以语境为依据, 最大限度地将各种隐性语境要素转化为显性的可把握的上下文语境。

语境分为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种。我们设计的例句最终是以言内语境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设计出来的例句同时也负载着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

1. 言内语境与词语释义

言内语境又分为句际语境和语篇语境两种 (王建华, 2002) , 也就是上下文语境。所教词语所处语境可大可小, 可以是短语, 可以是单句, 可以是复句, 可以是语篇, 等等。最小言内语境体现为词与词的搭配。例句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该词的意义和搭配情况。比如解释“起飞”一词, 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上下文语境:

(1) 飞机起飞。

(2) 飞机8点起飞。

(3) 飞机从哪儿起飞?

该语境一方面对显示“起飞”一词的意义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对留学生把握该词的使用方法及语用条件都有帮助。

言内语境本身就是比较稳定的, 是显性的。一切与词语释义相关的语境因素都要借助于言内语境, 通过言内语境来彰显, 也是留学生借以理解词语意义的最直接的媒介。

2. 言伴语境与词语释义

言伴语境又分为“现场语境”和“伴随语境”两种 (王建华, 2002) 。第二语言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交际化, 通过交际化的课堂行为培养学生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 这必然要求我们在设计例句时充分考虑现场语境 (时间、地点、对象、场合、境况、话题、事件、目的等) 和伴随语境 (语体、风格、情绪、体态、关系、媒介等) 。积极灵活地运用这些因素, 才能使设计的例句贴近留学生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才能更有实用价值。比如解释“管用”一词, 如果你知道班上某位同学经常肚子疼, 我们就可以这样设计:A同学经常肚子疼, 吃了药就不疼了, 这种药很有效, 那么我们可以说这种药怎么样?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这种药很管用。”这样设计例句的好处一方面将“管用”一词的意义、用法显示出来, 另一方面例句中涉及的人是大家都熟悉的, 有身在其中的熟悉感, 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觉得学了能用得着, 不枯燥,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场语境处于半隐性状态, 较易于显性化。对于我们所要教授的某个具体的词, 我们应该考虑该词出现的典型语境:该词常出现在什么场合, 常用于什么对象, 时间、地点有何要求, 等等。在设计具体语境时, 将与该词相关的现场语境因素变为显性的上下文语境, 从而起到词语释义的作用。例如“下榻”一词, 该词常用在大人物身上, 重要场合中, 我们就可以设计这样的上下文语境:

(4) 美国总统下榻在北京大饭店。

(5) 这是胡锦涛下榻的宾馆。

伴随语境 (语体、风格、情绪、体态、关系、媒介等) , 经常体现为非言语性因素, 一般不需要转变为上下文语境。在解释词语意义时, 充分发挥这一类语境因素的作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敲”一词, 我们就可以做出“敲”的动作来学习。

3. 言外语境与词语释义

言外语境又分为“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背景语境”两种 (王建华, 2002) 。社会文化语境包括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民族习俗、时代背景、社会心理等因素;认知背景语境包括整个现实世界的百科知识、非现实的虚拟世界的知识等因素。言外语境是内隐式的, 最不易把握的。

在设计例句时, 应该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了解, 将足够多的背景信息显性化, 变为上下文语境, 让学生了解所教词语的语义背景和文化内涵, 便于更好地理解把握该词语。例如“居然”一词, 《发展汉语》初级汉语 (下) 第十七课解释为:“副词, 意外的, 想不到地。”之后举例如下:

(6) 想不到你这么聪明的人居然也会受骗。

(7) 我的梦想居然实现了。

(8) 没想到他居然会一个人去沙漠旅行。

(9) 他居然不和家人商量就辞了职。

(10) 反对他的人居然是他的好朋友!

母语为汉语的人看了之后都明白, 但是对于留学生来说, 这五个例句很难理解, 起不到解释“居然”一词的作用, 也就是说这五个例句在解释“居然”一词时是无效的。因为在设计例句时, 没有考虑“居然”一词的言外语境因素, 没有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我们可以将隐性的背景信息显性化为上下文语境, 上面的例句进行修改为:

(11) 他很聪明, 不会上当受骗, 想不到他居然受骗了。

(12) 我觉得我的梦想不可能实现, 可是居然实现了。

(13) 我认为他一定不会一个人去沙漠旅行, 没想到他居然一个人去了。

(14) 我觉得辞职应该和家人商量, 他居然不和家人商量就辞职了。

(15) 反对他的人最不应该是他的好朋友, 可是没想到反对他的人居然就是他的好朋友。

设计上下文语境时还应该注意整个现实世界的百科知识、非现实的虚拟世界的知识等因素的普遍性, 确保不会因对百科知识或非现实的虚拟世界的知识理解不同影响对词语的意义理解。例如学习“不禁”一词:

(16) 看见红豆, 她不禁想起远方的丈夫。 (转引自徐铭, 2009)

对于例 (16) 的设计, “红豆”一词就可能会因留学生对其缺少必要的百科知识而无法理解“不禁”的意义。因为在汉语里“红豆”又称“相思豆”, 自古以来象征情侣相思或爱情, 但这些内容往往不为留学生所共知, 所以在设计上下文语境时, 要将这些隐性的百科知识转变为显性的靠上下文语境可以表现出来的要素。例如我们可以将其重新设计为:

(17) 看见结婚照, 她不禁想起远方的丈夫。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2]王德春, 陈晨.现代修辞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9.

[3]王建华.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J].语言文字应用, 2002, (3) .

[4]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6]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九九重阳节敬老情下一篇:绿化养护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