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个案分享

2024-07-24

人文关怀个案分享(精选7篇)

人文关怀个案分享 第1篇

人文关怀故事分享

“天使”是传说中神仙的使者,是幸福和温暖的象征。我们的职业被誉为“白衣天使”,是人们对护士形象美和内在美的深情赞誉。一袭飘然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无数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倾听治疗碗盘的协奏曲;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我们感受生存和死亡的交响乐章。我们负责着病区的点点滴滴,大到医疗救护,小到更换衣物,哪里没有她们穿梭的身影。而关怀就是连接护士和病人的桥梁,它让我们从相识到相知,让我们直接有了心与心的沟通。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5月29日下午,骨科A6病房内,传来了一片欢歌笑语,住院患者王阿姨在这里和护理人员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而特殊的日子—55岁生日。十多名护理人员为患者王阿姨送上生日鮮花。王阿姨被这意外的惊喜感动得热泪盈眶,原来是责任护士悄悄记下了她的生日,利用大家下班休息时间安排了这个特别的生日会。王阿姨是一位患有左髌骨骨折的患者,因丈夫与孩子都在异地工作,平日行动不便的她总是独来独往,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也是孑然一人,当天的生日会更是令她惊喜万分,潸然泪下,她说:“过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在生日时收到鲜花,还有生日歌,真是太意外,太感谢了!”在生日会上,王阿姨一直洋溢着孩童般灿烂的笑容,她感激的话语也深深地温暖了所有护理人员的心。

一束鲜花,一句祝福的话语,凝聚着我科所有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祝福,同时从细节上体现着我科护士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记得去年冬天收治了一位胸椎骨折伴截瘫的婆婆,双下肢不全瘫,情绪不稳,作为她的责任护士我耐心向病人讲疾病的病因及治疗,使病人对疾病有了初步认识,又一次次做心理疏导,使病人慢慢平静下来。在病人心里状态很好的情况下,进行治疗与康复训练,从手的控制训练,到下肢肌力,关节活动度及感觉的恢复,每一步都很艰难,一次次手抬起放下,一次次腿抬起放下,患侧肌肉按摩、翻身、扣背,每次训练下来,都让她大汗淋漓,气喘吁呼。但就在这点滴训练之中,病人慢慢下地,可做简单事,大小便可以控制。自信心又重新回到病人的脸上,这位病人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感谢你又让我重新回归生活。

其实人文关怀并不复杂,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它可以蕴含在我们平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当中。病人焦急挂号时,它在我们耐心解答的话语里;病人输液时,它在我们温婉轻柔的动作里;病人出院时,它在我们祝愿康复的祝福里。这一个个微笑,一份份祝福就是人文关怀。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们每一个护理工作者对待患者都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那样,我深信,终有一天,人们眼中“冰冷的”医院会变成“温暖的”医院!

人文关怀个案分享 第2篇

一.案例分析

长虹社区阳光逸城位于杭州市城北丁桥镇,是市政府推进民生建设,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背景下新建成的廉租房公租房集中社区。本小区共有廉租房及公租房800套,目前入住率约为70%。因本小区是杭州市保障性住房最集中的社区之一,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生活困难,促进他们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力的提高成了我们社区的工作重点。

徐大伯是一名81岁的独居老人,2012年6月从上城区迁来本社区。徐大伯年轻时因盗窃罪,妻子与其离婚,膝下无子无女,孤苦伶仃。并且他身患晚期直肠癌及白内障,又没有退休金,长期处于贫病交加之中。去年年底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时期,因医药费报销申请周期长,该居民又急需救助款来支付医药费用,加上孤苦无依,生活穷困,徐大伯的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社区了解到该情况之后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决定介入帮助徐大伯。

(1)收集信息,了解服务对象

询问: 徐大伯没有朋友,也没有子女,唯一的发小也去世了,只有发小的女儿偶尔前来照顾他。据她介绍,徐大伯年轻时曾经家境殷实,受过良好教育,毕业于复旦大学,但文革时期遭到迫害,家道中落,加上遭受婚姻失败的双重打击,徐大伯此后一直郁郁不得志。迫于生计,徐大伯长期在外打工,一直到七十多岁年老体弱才回到杭州。多年的打工生涯并没有给徐大伯带来多少财富,反而因为患上了绝症,导致生活更加穷困。

走访:通过上门走访我们发现,徐大伯虽然身患重病,但求生意志顽强,一直不放弃希望,其生活尚能自理,交流没有障碍。家里十分清贫,时值寒冬,没有空调的日子不知道年老病患的徐大伯怎么度过。

(2)从收集的信息中,分析徐大伯的需要

1.社会救助的需要。徐大伯是直肠癌晚期,需要化疗,三次下来医疗费巨大,徐大伯没有退休金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医药费除了救助之外,本人无力承担。

2.生活照顾需要。虽然徐大伯生活勉强能够自理,但是毕竟徐大伯已经81岁高龄,眼睛患有白内障,又由于长期与癌症病魔做抗争,他的身体日渐虚弱,孤身居住,无儿无女的他非常需要他人照顾。

3.心理治疗的需要。作为一个50年代的名校大学生和富家少爷,徐大伯曾经拥有羡煞旁人的显赫光环,与如今的惨淡人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大半辈子的郁郁不得志和晚年的凄凉境遇一定让他倍感挫败,造成他丧失自信,心理失衡,封闭孤僻,急需心理引导。

4.社会交往的需要。社会性是人的自然属性。每个人都有融入社会,获得社会认同感归属感的需求。徐大伯没有亲属,也没有朋友,孤身一人,他非常需要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更多的参与社会生活,从而释放压力,排解苦闷,有利于他的身心健康和病情康复。

二.工作计划(1)方案目标

帮助徐大伯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满足他的医疗需求,生活需求,精神需求,让他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2)方案实施策略

1.与徐大伯沟通,取得他的信任,听取他的具体诉求。2.向上级部门汇报徐大伯的情况,充分发掘帮扶救助渠道,尽可能的为徐大伯申请更多救助,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

3.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鼓励他面对困境,勇敢战胜病魔,建立自信并多多参与社会活动,推动身心的健康发展。

4.因徐大伯没有亲属朋友,社区承担托管责任,通过社工走访,居家养老和邻里互助照顾徐大伯的日常生活。

5.开展丰富的老人活动,让徐大伯能多参与社会交往,包括知识讲座,书法棋类交流,康乐小组等各种活动,满足其精神需求,发展社会能力及自我潜能,并且让他一展所长,发挥余热,得到自我价值的满足,让他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三.方案执行

首先,徐大伯所在的片区责任社工与他沟通,得知徐大伯目前主要的困难是市级临时救助的医药费救助金一直没有下来,而他原本就因癌症耗光了所有积蓄,后续的治疗还需源源不断的投入。跟他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徐大伯因为直肠癌的治疗受了不少的苦,时常要忍受病痛的煎熬。同时,当年的亲人散落各地,早已失去了联络,也没有什么朋友,唯一偶尔照顾他的发小女儿也在他搬来长虹社区并办理完低保之后不再来看他了。通过细心聆听和同理心的感受,我们可以体会到徐大伯不仅要忍受病痛之苦,还要承受孤独的煎熬。除了医药费之外,徐大伯还反应了他生活的困难。由于身体不好,社区离看病的大医院又相距较远,平时看病需要来往于城郊之间,还要面对医院人多手续繁杂等各种困难而无人帮助,让他苦不堪言。除此之外,当他做完化疗,身体虚弱,家里也没有人照顾他;家里一贫如洗,空调也没有,寒冬或者酷暑都非常难熬,这些都让徐大伯倍感无助。

其次,了解到徐大伯的情况之后我们社区立即将救助徐大伯作为当前重点工作。社区领导召集帮扶救助岗位,老龄岗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帮助徐大伯。会上安排,社区书记及帮扶分管领导负责跟上级部门汇报该居民的情况,请求帮助,并争取更多的救助和更大的政策优惠;帮扶救助人员将徐大伯设为四级管理体系中的最高级别,对其重点照顾。在低保的办理过程中由帮扶工作人员代其打无房证明,单身证明等材料。在社区发放各类救助金的时候由工作人员送上门。有优惠政策如临时救助,老年人免费健齿行动等,或者社区通知事项时对徐大伯优先告知,优先办理;老龄工作人员负责为徐大伯申请居家养老,隔天上门帮其处理家务和负责日常照看;公益性岗位大姐分头行动。一位负责每天代徐大伯买饭并送上门,其他两位负责陪同徐大伯去医院看病,并负责定期的上门走访关心;社区工作人员也跟徐大伯的邻居介绍了他的基本情况,请周围邻居多多照顾。

在与上级汇报之后,镇领导及帮扶工作人员同本社区领导共同商讨决定,针对徐大伯市级医药费临时救助之外的剩余部分,立即为他申请区级以及镇级临时救助,镇临时救助金到位速度快,能够为徐大伯解燃眉之急。同时因徐大伯病情严重,经常需要住院治疗,社区启用医药费垫付机制,缓解他的经济压力。并且因他生活困苦,还将为他免费安装空调。

随后,社区帮扶人员为他申请了区级以及镇级的临时救助。镇级的临时救助金很快地得到了下发。对于还不够的医药费,社区为他办理了医药费垫付,直接把费用达到医院账户。而空调也及时地为徐大伯送来了政府关怀的暖风。徐大伯看病时,公益性大姐陪伴不离,拎包,挂号,取药···帮了徐大伯不少忙。回来时徐大伯对公益性大姐满是感激,连连道谢。平时的生活中,居家养老人员隔天过来照顾,公益性大姐也会每天送饭,有时候还会亲自下厨为徐大伯做几道可口小菜和小点,让徐大伯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此外,我社区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人员对徐大伯进行了心理疏导。让他正确看待人生的无常,从容面对往日的成功和如今的困境,以乐观的心态挑战病魔,并让他肯定自己,建立自信,鼓励他多参与社区活动,促进身心健康。社区的文体工作者请徐大伯来到书画社为社区居民展示并指导书法,让徐大伯一展所长并且以此得到自我价值的满足,得到肯定和自信。社区开展知识讲座,游园活动,元宵活动等都邀请徐大伯来参加,以此丰富徐大伯的精神生活,发展他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老有所乐。四.方案评估 通过介入,徐大伯的困难基本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品质都得到了提高,人也开朗许多:在医疗方面,我们对他提供了尽可能多渠道的救助,包括各级临时救助和医药费垫付。同时,每次徐大伯去看病,我们的公益性岗位大姐都会陪同照顾;在日常生活方面,低保为他提供生活保障,帮扶救助人员在帮他办理过程中,尽量代其提供资料,免除他的奔波劳累。居家养老提供定期的帮助和看护,公益性岗位大姐不仅每天走访,还为徐大伯买饭送饭甚至亲自做饭,让他倍感社区儿女的家庭温暖,填补了他没有子女亲戚的亲情空白;在精神生活方面,我们为徐大伯进行了心理疏导,鼓励他积极面对困境。还利用图书馆,老年活动室,道德大讲堂等活动阵地为徐大伯提供教与学的机会。一方面发展他的社会能力,让他融入社会,一方面让他发挥余热,肯定自我,丰富生活。从多方面入手的帮助让徐大伯基本达到了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五.专业反思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承载着每个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需要立足基本,从社区抓起,不然和谐社区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作为一名社工,要推进社区和谐,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们犹如奋斗在最前线的战士:既承担对上的责任,下情上达,分担政府职能,做好百姓和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又承担对下的责任,传达落实各项政策,为百姓提供帮助,真心服务。要真正做到上为政府排忧,下为居民解难,我们就必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满足现状,而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品质。

人文关怀个案分享 第3篇

(一) 何谓灾难新闻

汶川地震是中国的一次国难, 是中国人面对自然灾难进行的一场战争。抗震救灾期间, 广大观众在24小时直播的新闻节目中重新审视个人、社会、甚至人类本身。相当一段时间, 举国上下处于悲伤、哀思、众志成城的情绪中。因此, 被称作“黑色新闻”的灾难新闻, 实际上是一种带着“泪水”、“情感”、“价值观”的新闻。[1]

(二) 何谓人文关怀

《周易》这本书当中有一段话:“刚柔相交,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天文学是研究日月星辰的分布和运行的一门学问, 通过观察天文可以了解四时的变化, 春夏秋冬, 二十四节气。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这样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 “观乎天文”, 懂得四时, 懂得节气, 及时地播种、耕耘、收获这样才能丰衣足食, 才能向大自然索取到我们维持生命的条件。“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是讲通过观察人类的文明现象, 人类的文化现象, 以此教化民众, 使天下成为一个理想的天下, 理想的社会。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精神, 是指人对人类自身关怀的一种自觉意识,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 人的生命意义的关心、维护和追求。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 就在于有人文, 有自己独特的精神。[2]

从学科层面理解人文精神, 可以将它看作是从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中提升出来的系列价值观念、共同准则和规范特点等。人文精神体现为以人为中心 (开掘主体感受) 、推崇觉智、追求美好, 重在达就良善、实现浪漫情怀、向往健全完美的人格等价值理念。人文精神的鲜明指向性就是人本身, 而不是客观外界的物的状况。通俗地说, 人文精神即是以人为本, 尊重人, 理解人, 关心人, 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价值趋向。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 注重情感、直觉、人格塑造等方面, 人文关怀是其世俗体现。

二、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体现

(一) 源于“善良“的真实情感是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体现的内在基础

“感人心者, 莫先乎于情”。人的感情是建立在一定思想基础之上, 并且受世界观所制约。尽管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人皆有之, 但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所引起的感情反应, 不可能没有差异。这里有积极、健康、高尚和消极、颓废、低俗之分。前者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息息相关, 符合时代精神, 这样的真实情感与善是相统一的, 因而是美的。[3]善良, 实际上是社会上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某地震博物馆负责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提起32年前 (1976年) 的唐山大地震, 现在40岁以上的人都觉得仿佛昨天发生的惨痛的事情。提起这次的汶川大地震, 从懂事的孩子到白发老人无不为之牵动着,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感同身受, 还源于人心灵深处的善良本质。汶川地震报道中我们的播音员、主持人正是怀着善良之心, 做到了同情关爱, 做到了对灾区人民的感动身受。下面是某卫视台的女主持人在直播中说的一段话:

“无论是与灾难抗争的民众, 还是在第一时间奔向灾区的党和政府领导人, 抑或是自觉自愿投入救灾的救援人员, 在这次灾难中, 我们应该礼赞的太多。今天, 我们想致以敬意的, 是灾难中的孩子们……当人们在北川县一个幼儿园的废墟中发现不满7岁的小姑娘任思雨时, 她已经身负重伤, 下半身沾满鲜血。但她没有哭喊, 反而安慰废墟外救援的人:‘叔叔, 我不怕, 你们不要担心。’工具很简单, 救险进展缓慢。就在大家着急之时, 孩子突然唱起了儿歌:两只老虎跑得快……事后, 天真的孩子说:‘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 你们听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累。’”

整段话语洋溢着人间的真情, 张扬着灾区孩子的乐观和顽强, 预示着新的希望。看了这段直播之后, 很多观众留下了感动和幸福的泪水。笔者认为, 这段直播之所以感人至深, 是因为这位女播音是用“善良的真情”来讲述的, 是用“心”来表达的。

当讲述汶川地震为了救孩子而失去了生命的母亲的感人事迹时,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文静做了下面的点评:“我们不知道她的名字, 但她有一个每个人都熟悉的名字, 那就是———妈妈。在大灾难面前, 母爱蕴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我相信, 这样的故事也一样会如此的感动你, 也一样会让你流泪。”

有了这份善良, 这份纯真, 我们的主持人才会做了这样的评价, 相信每一个有爱心的人听了这样的话, 都会引起强烈的共鸣。

(二) 准确及时的信息播报、得体的语言和尊重的态度是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体现的外在形式

灾难报道应该满足基本的心理需求, 如同情、理解、爱和尊重。灾难对安全构成威胁时, 人的生命为最高准则:关注人的命运, 表达同情;尊重隐私;尊重受众。汶川地震报道中, 只有生命最重要, 这是人道主义的做法, 是普世价值观的延展。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发挥了渲导抚慰的功能。在公共危机中, 人们有一种普遍的焦虑, 媒体如果能够利用传播心理学的知识, 最大限度的恰当表达, 就会起到情感稀释、陶冶、唤起, 情绪节制和转换作用。[4]

四川卫视女主播宁远在地震发生后的三天时间里, 一刻也没有休息, 甚至有时来不及化妆。在余震不断发生的情况下, 有时一条相关信息宁远需要反复播报十几遍, 正是在这种信息传递过程中, 人们减少了恐慌程度, 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从而有效避免了更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中央电视台李小萌深入灾区采访灾朱元云的一组画面以客观的事实为基础关注生命个体, 以尊重、同情、理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整个采访围绕灾民的受灾情况→政府的救助→劝说灾民不要回家 (因为危险) →尊重灾民选择 (注意安全) 展开, 用纪实的手法, 讲述了灾民的状况及所思所想, 闪烁着人文关怀的耀眼光芒。

在白岩松与李小萌连线时, 李小萌说了这样一番话:“……给我们的冲击是什么呢?宽大的胸怀, 和家里遇难的村民的话:‘逝去的人没办法, 但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 我们要好好活下去。’……平淡的采访中充满着 (汶川地震灾民的) 平静、接受和顽强。”

李小萌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和尊重, 得体而又入微的语言表达, 使传媒人与灾民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 以致于该组画面上传网络视频后, 引起观众和网民的极大的情感共鸣。

(三)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弘扬人间大爱是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体现的职业使命

作为一名新闻播音员, 不仅代表了个人形象, 也代表了电视台形象, 甚至国家形象, 所以更应该严格自律, 在工作以及生活中作出表率,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这是新闻播音主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5]

歌德曾说:“无论惩罚人, 还是关爱人, 必须把人当人看。”当特大灾难不期而至, 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恐惧则是人的本真和本能。正视人的痛苦、直面人的血泪, 恰如展现人的坚强一样, 当是媒体应有的报道内容和关注姿态。此次, 我国媒体对灾民的“切肤之痛”不忽视、不回避, 对灾区的伤亡人数不掩饰、不迟报, 展现了一种郑重的解读、特别的尊重。同时, 媒体也就“心灵对血泪的承载力”予以深刻的拷问和质询, 赋予新闻报道“普世”的人生价值, 使受众对事件产生合乎理性的移情作用, 这一过程类似悲剧赋予观众的净化作用和升华效果, 具有积极意义。[6]

汶川地震发生后, 成都余震不断。四川卫视主播宁远在广电大楼摇晃、提词器左右摇摆的情况下, 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和其他的工作人员一起进行直播报道。宁远曾这样说:“现在想来有些后怕, 但是我们当时确实做到了一个传媒人该做的, 我们不能给大家传递恐慌, 而是让大家坚强的面对灾难, 团结起来携手前行。”

中央电视台郎永淳在一次救灾捐助现场讲了两个让他难忘的两个故事:其一, 是成都一名大学生在父母遇难后, 主动当起了志愿者救助他人。郎永淳评价道:“我们每个人遇到挫折、困难都应该坚强起来, 同时尽我们所能伸出手帮助别人, 也许每个人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 但所有力量汇聚起来, 这种力量是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的, 任何国家都不能轻视的。”其二, 是一位母亲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保护了自己的孩子。郎永淳评价道:“如果说四川汶川的所有百姓是孩子的话, 我们的国家就是母亲, 母亲一定会保护好孩子。”

打开网上搜索引擎, 查找“四川地震中主持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 你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温家宝总理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 乘以13亿, 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 除以13亿, 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现在我们要说:一个很小的善心, 乘以13亿, 都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很大的困难, 除以13亿, 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三、关于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体现的几点思考

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中, 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体现让人敬仰和感动, 他们用自己的工作实践诠释了“新闻既是事实又是人学, 是同人密不可分的‘事学’, ”[7]为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增加了新的内涵, 为人文关怀在灾难新闻中的体现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然而, 笔者认为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体现也有不太妥当的地方。具体表现如下:

(一) 情绪失控

有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直播过程中讲述灾难故事时“泣不成声”, 这显然是不太妥当的, 是情绪失控的表现。电视播音主持肩负着社会责任, 代表着媒体的形象, 甚至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我们经常说“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要源于生活, 要高于生活”, 就是要求我们在灾难新闻中怀着真实情感的同时, 更要理性的表达, 不能用自身的情感代替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即使受到再大的触动, 也要尽量摒弃“小我”, 用“大我”工作 (这里的“小我”指自己、自身;“大我”指媒体或国家形象代言人) 。

(二) “人文关怀”不足

汶川地震报道中, 主持人能够在只有一张写有震中、震级的纸条的情况下就走进直播室, 采编系统把寻找信息的过程展现在直播中的方式进行直播报道, 显现的是媒体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 更检验的是主持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然而有的电视播音主持却为了配合直播, 一味要求现场记者与刚刚获救的灾民电话连线, 结果病人失去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 留下了终生的遗憾。这不能不说明我们有些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的不足甚至缺失。有研究者曾指出, 一位优秀的国外记者面对遭灾的人们, 选择了沉默, 选择了与受灾者在一起, 而不去注重录制电视同期声。抢救生命是大家共同关注的, 媒体也是如此, 主持人如何表达?如何能妙笔生花、最大限度地打动人, 却又要真实客观, 保持着与被报道对象的“安全”距离, 不得不让人去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晶红, 张俊德.谈灾难新闻中的情感情感因素与媒介表达[J].新闻记者:2008, 26 (7) :3437.

[2]高金声.人文精神与医学使命[J].唐山劳动日报:2009122:6.

[3]吴弘毅.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415.

[4]周岩.当电视遭遇灾难中国电视媒体突发事件应对高层论坛主题对话综述[J].新闻记者:2008, 26 (8) :3638.

[5]舒文萍.论新闻播音主持的社会责任感[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版, 2008, (15) :39.

[6]靖鸣, 李兴达.人本理念的传媒实践汶川震灾报道得失谈[J].新闻记者:2008, 26 (7) :4143.

关怀·分享·新阅读 第4篇

邀请您一同以坚持和热情,播下行动的种籽

在我们心之所系的土地上

继续耕耘下一个文化盛世

创造生命共同的精彩新页

诚品满20岁了!3月12日,诚品邀请云门创办人林怀民、天下杂志发行人殷允芃、政大台湾研究所所长陈芳明、亚都丽致总裁严长寿、作家龙应台等五人,以“关怀与分享”为题发表演说。龙应台指出,诚品的存在反映了台湾文明、经济及读者阅读状态的刻度;严长寿则认为,台湾的未来应往建立“生活王国”方向前进,而诚品是在台湾社会的沃土上,孕育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表示,20年前决定从事书店工作,并非来自一种冲动,也不敢以推广人文、艺术阅读者自居,而是源于切身的体验而生,试图追求一个较圆润完整的生命。人类文明进化的过程中,需要人文、政治、经济等三股力量相辅相成,诚品仅是台湾社会文化活动面向的一环,诚品很幸运在许多人的照拂下成长,因此在20周年的此际,也想对台湾这块土地及人民表达关怀与感恩!

诚品代表台湾的一种价值与坚持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也以诚品股东的身份,表达对爱书人读者、文化工作者的感谢,让诚品成为时时又尽情演出的文化场所。他说,诚品带给大家最美好的经验,是感知“文化”可以既单简又深入,期待他的故乡花莲早一点有一家诚品书店。

林怀民谈到学生时期常蹲在书店一角看书,有一次在某家书店巧遇当时知名导演李翰祥,看到李翰祥随手拿起的任一本书,都由他的助理捧到柜台结账,当下便心生“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现在的年轻人相较下是幸福的;他认为,如果说诚品是台湾的骄傲,那是因为她代表台湾的一种价值、一种坚持。

陈芳明则提到,在1989年6月底时踏上睽违15年的故乡土地,发现年少时的旧梦都无法再续,但当朋友带着他到诚品书店感受台湾的改变后,便生出新的梦了,以美国各州为例,各州首府建物左边是图书馆,右边是法院,代表尊重知识与遵守法律的态度,因此我们从格局可看到一个地方文明的程度有多高,不像台湾的总统府右边是法院左边是台湾银行。陈芳明认为,一本书的重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情与意志,而一家书店的份量则可以改变一个社会的体质。

对于许多人一再提及诚品是台湾的骄傲,龙应台说,享受诚品书店的人不止是华文人口,像这样的书店在香港是不可能出现的,这样的一家书店代表的是台湾文明走到哪一个刻度、经济的发展如何丰美成熟、以及台湾读者的成熟度,因此诚品是一个非常台湾的书店,显示出台湾文明成熟的走向。

阅读分享计划 传递温暖

诚品20周年活動包括“阅读分享计划”,邀请读者捐出家中不再阅读的书,透过循环阅读为书籍创造再生价值,藉由分享书籍传递温暖,同时广为搜集资源不足学校及民间单位的数据,除主动联系协助外,更欢迎需要书籍的单位上网提出需求。透过“阅读分享计划”,诚品将积极扮演书籍媒合平台的角色,建立捐赠端与需求端的媒合网络,将原本独立分散的力量汇流聚合,且定期公布募书最新动态与捐赠对象,发行会员电子报,串连起社会分享与正面的力量。

诚品在调查、联系或访视后,将就单位需求采取计划性重点募书的方式,把书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而参与“阅读分享计划”的读者,则随时可将捐赠书籍投入全台45家诚品门市、21所云门舞蹈教室,及台中有情门总店的“分享书箱”中;首批募书将提供新竹“书香再传计划”,在全台上百个种籽书房之间轮动。

另外,针对偏乡地区儿童的阅读需求,诚品“移动图书馆”今年持续与“纸风车319乡村儿童艺术工程”活动合作,共同前进偏乡地区提供阅读服务。此外,诚品自2007年起深入校园,邀请各领域杰出人士至全台高中职学校举办讲座,与求知欲最旺盛的高中职学生分享阅读与梦想的人生经验;2008年以“大师·大器”为题,向诗人余光中、小说家白先勇两位大师致敬;今年校园讲座自四月起又将深入全台高中职校,介绍小说家黄春明、诗人周梦蝶的作品。

台湾电影20 看见台湾创作力

20年来文化意识的高度提升,长期累积成社会珍贵的资产,文化创意产业已获政府列为发展重点;而随着两岸三通政策的推动,台湾应以更宏观的视野关照华人文化圈,并找到参与利基。诚品周年庆期间,举办“改变的关键──台湾文化影响力论坛”,从“文化空间”、“文化创意产业”、“华人文化圈”三大面向,邀请台大城乡所所长夏铸九、行政院政务委员曾志朗、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子贤、亚都丽致集团总裁严长寿、学学文创志业副董事长詹伟雄、香港文化评论家梁文道两两对谈,论坛由新新闻周报副社长杨照主持。

也是在1989年,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开启台片新里程碑,20年来,台湾这座岛屿接连不断产生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诚品在20周年庆活动中,严选十部让台湾骄傲地走出去,也让世界看见这片土地蕴藏无穷创作力的台片,在敦南店B2视听室播映,除《悲情城市》外,还包括蔡明亮《爱情万岁》(1994年)、张作骥《黑暗之光》等。

名家驻店玩装置 分享阅读旅程

在“分享阅读”的发想下,在诚品二十周年庆期间,当读者走入全台诚品各分店时,将惊喜地欣赏到店店不同的装置艺术!

在敦南店2楼选品区及信义店3楼Forum,由十组具有深度阅读习惯的夫妇、好友或是师徒,如工艺艺术家王侠军及王筱杰父女,以图文纪录生命的雷骧及用音乐穿透人心的雷光夏父女,影评人黄建业、闻天祥师徒等,推荐至2020年仍值得细品的书籍、音乐、电影,共同推出“连结阅读新能量推荐展”。其他诚品分店则以“我的阅读旅程”为题,邀请阅读风格各有其趣的艺文人士,针对各式情境分享自己的阅读旅程,如第一次深刻感到五感苏醒的阅读经验?哪本书是开始了停不下来的?一辈子一定要读的一本书等。

艺文人士在诚品各店展其风华,当代读者则可透过“2020如果诚品……”征件活动,构筑诚品的未来。诚品表示,1995年敦南店搬迁时举办“看不见的书店”征件活动,促成敦南店在1999年成为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今年诚品邀请读者再度大声说出心目中理想书店的模样,创作形式不拘,可以是文字、音乐、影像、图像以及表演或装置等。

全台诚品书店同步盛大联展“关怀·分享·新阅读”主题书展,从“跨界关怀”“富足之境”、“分享最快乐”、“关怀大无限”等四大面向,严选逾70本好书以飨读者,透过阅读,达到心灵饱满与丰厚的富足之境。

诚品相信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都能写出一本动人的生命之书,因此设计“读书写字”经典笔记系列,邀请读者写下阅读书籍、阅读生活的种种心情,逐页书写自己的阅读旅程。

诚品推会员新制 互动更紧密

为感谢读者20年来的鼓励与支持,诚品3月推出“诚品人会员新制”。诚品指出,有别于信用卡机制的会员新制,以读者的权益为思考原点,不仅由读者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成为诚品会员,且建立与读者更紧密互动的点数累积兑换机制,只要诚品人会员一年内到店消费笔次达八次,不限消费累积金额即可续会一年。

人文关怀个案分享 第5篇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人文关怀,情感

一、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一般来说, 灾难新闻可以理解为“天灾”和“人祸”。因此, 灾难新闻的处理是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和媒体报道水平的直接检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 灾难新闻有突发性、震撼性、多样化几个特点。比如 :2001年9月11日, 恐怖分子劫持民航客机撞入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及五角大厦, 9·11事件瞬间造成近3000人死亡 ;2003年4月, SARS ( 非典型肺炎 ) 在全球迅速蔓延, 尤其在东亚、东南亚和加拿大的多伦多最为严重。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起印度洋沿岸巨大海啸, 对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巨大破坏, 有超过20万人在此次海啸事件中丧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这些都属于灾难新闻。

孟子曰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恻隐, 就是人最基本的同情心, 是起码的人性。人文关怀, 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在新闻传媒中, 就是以人为本,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将人作为新闻传播的中心价值取向。

二、“云南鲁甸地震”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体现

新闻报道中努力体现人文关怀, 是媒体文明和成熟的标准。目前, 我国现行的社会环境之下, 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媒体的新闻报道也是如此。在“云南鲁甸地震”报道中, 国内媒体表现出良好的人文关怀。

1. 源于“善良”的真实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 :待人处事, 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 ;与人交往, 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 ;对己要求, 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以来, 云南省的媒体记者们快速反应、奋勇向前, 用自己的辛勤付出, 第一时间向关心灾区的人们介绍地震灾情、讲述救灾进展、记录灾难面前的人性与大爱。云南卫视的《云南新闻联播》主持人这样说道 :“让我们记住这些来自抢险救灾一线的画面, 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传递更多温暖的力量。愿逝者安息, 生者坚强!”这段话语饱含真情, 看了直播之后, 很多观众留下了泪水。之所以感人, 是因为媒体在用真情讲述。

2. 得体的语言和尊重的态度

灾难新闻一般是充满肉体伤亡和精神创伤的。因此生命的消亡是报道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何在客观报道的同时表现对生命的尊重, 应该是所有媒体应该考虑的问题。经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媒体表现, 国内媒体处理灾难新闻已经有了很多值得推广的报道经验。在鲁甸地震后全国性的救灾活动中, 记者迅速跟进, 前往救灾一线, 表现出职业精神, 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尤其是央视、凤凰卫视、云南卫视等主流媒体的记者, 在采访中表现出得体的语言和行动。例如, 当采访正在参与紧急救援的武警官兵的时候, 记者看出他们的疲惫时, 记者马上收起话筒, 向观众解释 :他们太累了, 我们让他休息吧。然而, 在境外媒体的报道和照片上, 却出现了一些惨烈的视频和照片, 丝毫没有顾忌死者的尊严和观众的感受。这些视频和照片无疑有着巨大的冲击力, 却将媒体的职业道德和人本关怀丢失殆尽。

主持人的语言和态度也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比如2014年8月5日, 《焦点访谈》中主持人敬一丹在《生命救援》报道中说道 :“云南鲁甸”抗震救灾, 最黄金的72小时现在还剩下21小时。时间越往前推进人们就越能体会到这次救灾工作的难度之大, 但困难没能阻止救援队伍抢救生命的努力。现在各方救援力量都把救人放在了第一位, 都在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整个过程, 语气、语调表达十分得体, 关切中充满着哀思和尊敬。

3.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 国内主流媒体都高度关注, 及时将消息传播给受众。以央视为例, 8月3日晚央视《新闻联播》, 播出一条动态消息《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 8月4日连续播出【云南鲁甸6.5级地震】专题, 共5条新闻, 《地震已造成398人遇难》、《救援昼夜进行分秒不停抢救生命》、《震区近日存在5-6级余震可能》、《普京就云南地震向习近平表示哀悼》、《潘基文对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表示悲痛》, 此后, 每天保证两条新闻是来自鲁甸的最新消息 ;央视《焦点访谈》8月4让播出《驰援灾区》、8月5日播出《生命救援》、8月6日播出《为了生命》、8月8日播出《鲁甸 :万斤切糕千里来》等等。

此外, 媒体在灾难新闻这种悲剧报道中具有敏感的洞察力, 避免使用大量冲击视觉的图片和视频, 避免伤害到公众情感, 带来负面影响。在面对生死的时候, 现代媒体技术记录伤亡镜头并不难, 但是这样对公众造成的伤害, 不利于问题的建设性解决。

三、关于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

面对灾难新闻, 媒体要报道真相, 也要影响舆论。笔者认为, 将人文关怀贯穿到报道中, 是媒体必须履行的责任。新闻报道既记录不幸也警醒社会 , 为社会营造一个灾难无情人有情的健康氛围。

1. 将人文关怀加入到新闻媒体建设中。新闻媒体是一个强大的文化载体,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 担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对人的尊重和理解, 应该全国媒体都应该遵守和学习的准则。

2. 挖掘灾难背后的故事。表面化的伤亡数字和灾难程度, 让人们了解真实情况之后, 产生悲观和恐慌。往往在灾难背后, 却有很多正能量的人物和事情, 可以让整个社会为之鼓舞。受灾人民与灾害斗争的顽强精神, 普通人、军人、社会群体在救援中表现出的崇高品质, 都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

3. 把握真实性和人文关怀的关系。人文关怀也要适度, 新闻报道的基本前提是以客观事实为准, 以公正报道为准。过多的“人文关怀”, 甚至煽情主义泛滥, 扭曲了新闻本身的价值。掩盖灾情的新闻和歌舞升平的新闻都是对受众的不尊重, 偏离了社会主义新闻报道应有的方向。

人文关怀个案分享 第6篇

一﹑志当存高远

高职生中不乏志向远大者, 但就其总数而言, 却为凤毛麟角。一些后进生, 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人则缠绵于二人的情感世界之中, 全然忘却了校园文明的有关规定, 课内课外, 亲热举动频现;更有甚者, 参与赌博、诈骗、打架斗殴事件, 酿成校园流血事件。这些问题学生, 虽然人数不多, 但影响力极强, 带坏了班风、学风, 危及整个校园的稳定, 影响学校的正常运作。这些学生, 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亦无远大志向可言, 缺乏学习动力, 置功课、学业于九霄云外, 多门功课不及格, 也不以为意。其实, 一些中等的学生, 也存在着志向不明确或不坚定的情况,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 得不到及时的指导, 极有可能滑向后进生的行列。当这样的学生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时, 我们应该感到责任的重大。“思想有多高, 行动有多远”, 我们当以“救死扶伤, 治病救人”的高度责任感来重塑其思想。我的方法是不厌其烦地、深入浅出地、趣味盎然地向他们介绍、阐释上述有关立志的方方面面, 直至其认同, 获得其共鸣, 部分学生, 需经数次谈话, 才能取得这样的结果。其后, 即引导他们立志。我往往结合他们所学专业, 建议, 鼓励他们学好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不用说, 他们会提出千万条反对的理由。这时我们自己要冷静, 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长, 教会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 促动他们找回自信;我们还需要分析行业的优点, 指出其竞争程度, 既使学生看到希望, 又让他们感到压力;注重引导后进生向先进生学习, 向学兄学姐中的优秀分子学习, 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紧接着, 我会要求学生写出一份书面的行动计划, 计划中当包括怎样上课, 晚自习做哪些事, 每一目标的实现方案和进度。我定期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能做到这一点, 学生也就不会无所事事甚而至于惹是生非了, 而且还真正走上了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正途。

二﹑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 查禁鸦片时期, 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其中, 就上联而言, 林则徐的本意是指要集思广益, 把事情办得更好。但其引申意则较为广泛, 我们也可以将之理解为要豁达大度, 胸怀宽广,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曾国藩说, “君子立志, 应有包融世间一切人和一切物的胸怀”,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高职院校有的在全省范围内招生, 有的则在全国范围内招生, 学生来自各地, 性格、脾气﹑喜好各异, 这给新生之间、新生和老生之间的友好相处带来一些困难。与此同时, 一些学生会走出校园, 逛街购物, 或到校外打短工, 一些社会上的闲杂人员也经常会混入校园, 因此, 高职生必须学会和注重人际交往。高职生群体中, 理智、成熟、老练者为数不多, 反而为数不少的学生感情用事, 容易冲动。其中, 那些志向不明, 缺乏学习动力者, 大部分时间在校内外闲混, 往往会因为恋爱问题, 债务纠纷, 有时甚至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滋生出种种矛盾, 成为诸多校园突发事件的隐患, 严重影响到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包容一切的理念, 因为人是社会人, 而不是自然人, 既要融入社会, 又要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复杂性, 绝不能以个人的喜好和顺眼不顺眼来论断他人之是非, 从而可以避免不少无谓的麻烦。另一方面, 也要教会学生包容矛盾。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 存在矛盾是正常的, 要以包容的心态一笑置之, 而不是将正常的矛盾转化为心中的仇恨, 然后再伺机报复。高职生能够深切领会并切身践行“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思想, 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业精于勤, 荒于嬉

韩愈在《进学解》中提出:“业精于勤, 荒于嬉;行成于思, 毁于随”。前半句意思是说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 反之, 其荒废则是因为嬉戏。好多高职生不能严于律己, 课堂上睡觉, 晚自习讲话的现象司空见惯;有些人短期内尚能安心学习, 但长期坚持, 则难于上青天;有些人自信心严重缺乏, 影响了勤奋。古语云:“万恶懒为首”。我们必须反复的告诫高职生, 一个学生不勤于学习, 就相当于懒惰, 游手好闲, 不学无术, 使他们从反面认识到勤奋的重要性。对于知难而退, 缺乏自信者, 给他们阐释“希望在绝望中产生”, “失败乃成功之母”,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屡败屡战等一些道理, 勉励他们坚持、再坚持, 度过“黎明前的黑暗”, 就能迎来曙光。对于以前因志向不明而不能够做到勤奋者, 则要严格检查其计划落实情况, 催其奋进, 弥补前之过失。

四﹑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一诗中写道:“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高职生爱美者甚多, 有人甚至在课堂上梳妆打扮。我们要鼓励他们多读书, 通过提高自己的涵养, 通过优雅的言谈举止, 通过自己的气质来展示自己的价值, 自己的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 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思辨能力, 应变能力。而学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 翱翔于书海, 并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是一效率较高的途径。当学生卷不释手之时, 我们的诸多教育目的也就实现了, 诸多隐患也就消失于无形之中了。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 高职生的接受能力差一些, 知识面窄一些, 思想的深度浅一些, 行动的自觉性弱一些, 而中国传统文化又博大精深, 高职生自己知之不多, 所以, 需要我们老师多做些工作, 反复地向学生讲解, 直至他们明白其道理, 并切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样, 我们就夯实了把高职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思想基础。

摘要:人文关怀缺失, 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现象。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利用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 引导高职生立志、做人、做事、读书, 可以有效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文关怀,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诸葛义, 诸葛倬.诸葛孔明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 1986.

多元评价与人文关怀 第7篇

一、评价内容全面化

1. 建立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了听说读写评价表,主要是评价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述能力、阅读的感悟及积累能力,这是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则根据课内、课外划分为四个评价板块:“以听促说,听说相长,积累句式,灵活运用”“研究性学习,观察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以读激趣,以读生情,以读促悟”“拓展阅读,品味积累”。三级指标则细分为12个评价标准,等第采取星级制(三星至五星)。

2. 单元练习的改革

我们力求每单元一次的考核都能凸现综合能力的评价,卷面突破传统格局,采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式,以听促思,以读促悟,加大主观题的练习量,力求做到听有所悟,读有所感。在评分边上,教师相应地有人情味地写上激励语:“你是大家的好榜样!”“别泄气,你能行!”激励最能将人的潜力发展到极致,别具一格的评价语能化解冷冰冰的分数,多一些呵护与关怀。

二、评价时机全程化

全程评价的拓展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之产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强大的内驱力,并使其参与意识持久地存在,最终成为一种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

“读中游”拓展活动

目标评价:德育目标,体会“书香为伴快乐游”的乐趣,感受山河之美,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愫,提高审美情趣,积淀人文素养;技能目标,以“读”为载体,体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通过交流、感悟,多层次展示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程评价:前期评价,多渠道阅读、浏览,收集“十大风景名胜”的相关信息,并交流“我心中的十大风景名胜”;中期评价,筛选、整理信息,胜景介绍各自成篇,交流感悟(读后感);后期评价,选择“十大”中的最爱,制作成小报,展示成果,介绍“旅游指南”。

技能评价:多渠道阅读,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网络,从图书馆到电子阅览室……体现在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多方式交流,大组到小组,从口头抒怀到落笔成文……体现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多角度展示,从图片收集到资料准备,从小报排版到内容设计……体现思考、创新的能力。

成果评价:(见下图)。

三、评价态度细致化

如果说知识技能是琴,那情感态度便是弦,缺一物,则音不全,也就难以弹奏出学习活动的最强音。

1. 温馨的评价语言

把评价变成友情提示——“再努力些就成功啦!”“自信满满,掌声多多!”“你真棒,如果声音再响亮些,你会表现得更出色!”“你的进步可真大,要相信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

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内驱力,直接影响了他们参与学习实践的积极程度、遇到困难时的态度与行为、获得的成功体验和自信程度等。

2. 新颖的评价内容

我们从三方面来实施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积极参与度、团结协作度、勇于创新度。评价方式分自评、互评和教师评。评价结果以星级制为准:“优秀”为五颗星,“良好”为四颗星,为体现鼓励为主的评价原则,不设三颗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人文关怀个案分享】相关文章:

人文关怀05-22

人文关怀服务06-05

人文关怀理论07-16

人文关怀精神09-03

人文关怀论文提纲09-06

护理人文关怀制度08-22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05-13

人文关怀经典句子07-28

体育课堂的人文关怀05-09

乡土中国的人文关怀07-25

上一篇:救护车消毒管理制度下一篇:健康教案我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