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说课稿)

2024-08-26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说课稿)(精选8篇)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说课稿) 第1篇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说课稿)

城关街道南苑中学 魏秀珍 2013-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全一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七大方面进行简单的讲解。

一、首先来进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前提。初中思想品德主要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教育等内容,我研说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向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的主题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共设置了两个项目的内容:第一个项目“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主要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正确选择,是我国的战略决策;第二个项目是“我们在行动”,主要讲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对公民的要求。第一个项目是第二项目的铺垫。我所说的第一个项目由两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第一个层次“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感知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并对这些状况做出正确的价值评价。第二个层次“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是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进而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整节课内容是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地进行,沿着“感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编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的关注热点。学生通过前面8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习,认识到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为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性,正确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付诸行动,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这是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融入社会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从而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能力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资源环境、关爱自然的能力。知识目标:通过对具

体材料的分析,让学生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严峻性;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中,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是本课的重点。因为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走可持续发展战道路是正确的选择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只有实施这一战略才能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的关系。从理论本身的抽象程度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抽象程度较高,初中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二、学情分析:为了顺利实现课标和教材预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就要进行学情分析。在认知方面,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还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只是一些浅显的认知,特别是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理解国家的政策和措施还有一定难度,而现实生活中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现象随处可见,理论与现实反差大,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困惑。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由于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缺乏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多观察和思考,分析与交流,并及时给与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真正能够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践行者。

三、教学模式: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潍坊市生态育人理念,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活动化、活动系列化,进行情境教学,设计各种情境导入、导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走近生活、拓展提升,通过不同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到理性的认识,达到知行统一、明理践行。

四、教学设计: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2——3分钟)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导入新课,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这一环节我以“地球的三声叹息”导入新课,拟人化的语言生动形象,触动学生内心,激发学生思考和感悟,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有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引出这节课研讨主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节二〗自主学习明确问题,(约5分钟)这是学生课前预习准备的内容,抽出两个小组代表写在黑板的两侧便于课堂有

效学习。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学生自主预习的综合检测。〖环节三〗情境导学 合作探究(约20分钟)

本环节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设计了三个活动尝试解决,来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的目标。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一: 探究人口问题的严峻性

以三幅图片、两组数据了解世界人口状况和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设置问题:查一查: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议一议:以上特点反映了我国存在什么问题?它有哪些影响? 想一想: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我们以该怎么办? 活动二:探究资源问题的严峻性

通过数据进行“关于一次性筷子的探讨”

1、你和你的家人使用过一次性筷子吗?

2、你知道一次性筷子是怎样制成的吗?

3、你是否想过,使用它会给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那些危害呢?

通过表格感悟,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探究我们是怎样利用这些资源的?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紧迫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评价,充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活动三: 探究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展示学生课前自拍的四副图片:魏家庄村东头的垃圾和白色污染、某工厂废水排放、弥河某处的臭水、沂山路上烧烤漫画,老师还准备了一副:“可爱的企鹅”。学生合作探究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参与社会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又巩固了学习成果,还有利于指导学生今后的行动,从而健康成长。

〖环节四〗情境体验 走近生活 约10分钟 请大家一起欣赏“变了味的古诗”,通过点拨归纳 提炼升华,得出结论: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我们该怎么办?在这里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综合归纳、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欣赏古诗这种轻松愉快地方式突破本课的难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的正确选择,同时理解运用将知识系统化。〖环节五〗 课堂检测 拓展提升(约5分钟)

人——从——众的人口变化、森——林——木资源变化,以及当今社会洪水、干旱、地震、沙尘暴、泥石流等等极端天气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早日实现18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五、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样可以让学生思路清晰、要点明确、掌握牢固,收到好的学习效果。这是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图示。

六、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评价中,不仅要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评价,还要对情感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形成性评价。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评价内容围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质疑释疑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来评价。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多元化评价以激励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我会适时激励小组后进生,让后进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以加分的方式鼓励。合作效果特别好的小组我会额外加分,激励小组间的竞争。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力求打造高效、活力、开放的思品课堂。随着信息教育技术的发展,我们更方便地利用共享的网络音像视频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运用“班班通”增强课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思想品德课教学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时政性,在教学中,把当前的时政热点与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巧妙地引入课堂,引起学生的关注、讨论。这样既能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时效性,又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主动性,更有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校本资源包括教师、学生、校园和教室环境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召开“美化校园”、“我爱我校”主题班会,我校花圃的宣传标语、横幅等打造环保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学生自身资源是指教师课前有计划、有指导的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或探究活动,如讨论、辩论、办主题手抄报、主题演讲、发倡议书、走访座谈等等。

我的说课完毕,有不当之处敬请老师们提出宝贵建议。谢谢大家!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说课稿) 第2篇

金庄中学 杨志义

各位评委领导: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走依法治国之路》。对于本节课我主要从教材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思路

一、说教材:

(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懂得走依法治国之路的重要性。本课内容是上一节课《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与前面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是学好后一节课《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的思想基础,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依法治国是管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从而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依法治国方略的涵义,懂得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在国家生活中究竟发挥着哪些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全面正确地理解依法治国的意义,这其中懂得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则是重点中的难点。

因为:

1、只有认识到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公民才能自觉自愿地守法,才能为下一节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奠定思想基础,所以说是重点。

2、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社会稳定、民主政治4个方面,这4方面尤其民主政治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对民主政治认识模糊,在此基础上,课本单独有一段指出依法治国是是现代社会的标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那更是理论性强而且高度抽象,但课本没做任何的解释。这一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和把握,所以是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为了通过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三要义”——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我在教学中选择了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即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为教学创设一定的生动活泼的情境、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注重从基本事实中导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深刻问题浅显化,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多媒体辅助教学,又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2、说学法:

1)比较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呈现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逐步由感性认识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2)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分析、讨论、探索,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今后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环节:

让学生欣赏歌曲《家和万事兴》,以歌曲导入新课。

教师:正如歌中所唱的: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作为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你希望自己的祖国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教师:相信每一个爱国的人都希望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愿望的实现要靠党的正确领导,要靠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也要靠依法治国作为保障。

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为什么要依法治国?由此导入课题:《走依法治国之路》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新课自然顺畅导入。另外,我在学生欣赏完歌曲后设计的问题:你希望自己的祖国是什么样的,也为讲好实行依法治国的意义做好了铺垫。

(二)讲授新课环节:

1、关于依法治国的含义。这一部分内容采取的是自主探究法。先把依法治国这一抽象的概念,分解成领导者、主体、客体、依据、目的、要求几个部分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谈自己的理解,然后在教师的点拨下总结归纳得出依法治国的含义。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自主探究。但这一部分内容不能让学生简单地背诵,为了让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所以采用了先分解,再总结归纳的方法。

2、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1)法治在民主政治方面的作用。通过学习前面的章节,学生已经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一步,我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式,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下列问题,并做到问题的设计层层推进:我们国家的权力属于谁?我国有十三亿多人口,能不能人人都去执掌政权?那又怎样实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呢?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而且可以使思想产生冲突。

第二步,我在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基础上,结合图片讲解,指出首先选出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并授权公职人员去处理国家生活中的各种具体事务后,又提出一问:如何保证公职人员在行使行使权力时能符合人民的利益而不是滥用职权呢?

52岁的刘希银是丰台区长辛店镇辛庄村的村民,在今年2月25日长辛店镇选举一名人大代表前,刘希银以10元钱一张的价格拉选票。7月8日,丰台检察院以涉嫌犯破坏选举罪对刘希银提起公诉。

贿选、暴力选举等将被严厉打击

要求:对以金钱或者其他财物贿赂选民或者代表的,对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对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的,对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进行压制、报复或有其他违法行为的,要依照选举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严格依法处理。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取消城乡差别,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城乡选举首次“同票同权”。

第三步,在交流后我指出,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公职人员依法行政就是按照人民的意志、愿望、要求去做事情,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得接受人民监督,从而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现实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紧密结合学生原有知识,做到问题的设计层层推进,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或者说就像给学生搭建一个台阶,使学生拾级而上,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听取两院工作报告,是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确实是人民当家作主,强化学生的民主意识。

(2)法治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首先是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播放剪辑后的近期食品安全问题视频,随后提出问题启发同学们思考:“面对这种不讲诚信,昧了良心的生产者经营者,如果仅靠舆论监督、道德谴责行不行?那你会怎么做?”很自然引到法律途径。

第二步是联系抢盐**,用法律小博士谈法的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法律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在经济活动中,全国那么多的商品生产者、销售者、还有13亿多的消费者,离开了法律、没了规矩行不行?为什么?

第三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市场经济中有利有弊,为了能得到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种种弊端,必须用法律来引导、规范、制约和保障,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进行,可以说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第一步播放食品安全相关视频短片,为的是有效地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第三步,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理性认识的提升。

(3)法治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市场经济过渡到文化建设后,我首先展示学校为教育学生远离网吧召开的部分学生、家长会图片,可是只靠学校教育,收效甚微,不过近两年,就很难再查到上网吧的未成年学生了。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学生说网吧老板不让进,我就接着问,网吧老板为什么不让学生进?是不是所有的网吧老板都良心发现?在学生短暂的讨论后,我在多媒体上展示从网上截取的我市文化局整治网吧的新闻报道,案例三: 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我市积极响应,以校园为重点,一查周边有无黑网吧等不良娱乐场所,除了坚决取缔“黑网吧”和非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外,还将对多家网吧形成监控,一旦发现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就将予以重罚,接待8个以上未成年人的,还将被吊销许可证。二对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物进行公开销毁。此项行动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防止不良文化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学生对法律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豁然开朗。

设计意图:之所以选择这个案例是因为它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尤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实,学生自己有切身体会,最能说明问题;随后补充了一个依法打击色情表演网站的新闻报道视频,使学生对法治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

(4)法治在保持社会治安方面的作用。首先用多媒体展示重庆黑恶势力用暴力侵犯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社会稳定事件的图片。创设这一情境后,我设计了一道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与选择,去体会法律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然后结合警察抓罪犯的图片从理论上提升,结合前面学过的法律有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国家强制力,所以决定了依靠法律是最重要、最可靠的保障,补充介绍了在维护社会治安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刑法,尤其是治安处罚法。设计意图: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比较、去选择,远胜于教师的说教。警察抓罪犯的图片,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这一部分内容离学生生活近,学生容易理解,加上后面民主政治教学难度大,时间紧,所以没有再展开讲。

(5)在讲完法律在保持社会治安方面的作用的基础上,我开始引导学生突破本课的难点——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我在这里引用了古时候鲁国国王实行人治的案例。然后提出问题:你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将人治与法治进行对比、分析,启发学生思考:哪个更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哪个更文明进步?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我在做小结时联系前面的已有知识,给学生进行理论提升,今天我们国家的法律确立了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根本原则;它的制定、修改有严格的程序,它不因政府的更迭、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随意改变。依法治国这无疑是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进步,是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现代社会的标志。难点突破此时水到渠成,学生已认同并信服了依法治国这一治

国方略。接着进一步给学生指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给学生指出这是物质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给学生指出这是精神文明),还表现在能否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给学生指出这是政治文明),这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方面。

设计意图:本节课前面用来创设情境的材料,我尽可能采用新颖的材料、社会时政热点,只是为了让学生将中国古代人治与现代的法治进行对比,我在这里引用了古时候鲁国国王实行人治的案例,用这个案例来引导学生将人治与法治进行对比、分析,启发学生思考、感悟。课本中没有提及这“三个文明”,但我既依据教材,又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小结升华:新授部分到这里基本结束,接下来是谈收获,让学生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盘点,对知识进行系统总结,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个完整的认识,然后是走进生活,对学生导之以行。

(四)走进生活:请你参与

1.结合参考资料,请谈谈你看待上述行为?

(友情提示:可以从行为的本质、危害两个角度回答)

2.生活万花筒

搜集我们身边的事例,说说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类似的行为。

3.出谋划策

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请积极探寻制裁这一行为的好办法,(1)国家应

(2)青少年应

设计意图: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检测反馈 巩固提升

最后课堂寄语

与学生共勉。法令兴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懂得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共享国泰民安和谐盛世。

最后在寄语中结束本课。最终做到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笃之以信、导之以行,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

四、说板书设计

五、说收获与反思:

用心走专业发展之路 第3篇

●用自由的心感受专业发展

拥有自由的心态, 对我们专业发展的影响会很大。不要再为学生学习的随意性苦恼, 通过课堂、课外与学生的成长互动, 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不要单纯比较课堂教学课时、课程地位, 要认识到信息技术也有它的学科特性, 它知识更新快, 技术应用宽泛灵活, 由此我们可以从教育细节中获得更多的力量。例如, 对学生作品的一次欣赏讨论, 与学生一次就先进技术的交流分享, 对机器故障的难题的破除, 把心从单调教学中释放, 用自由的心去感受专业发展, 让智慧闪亮。

我们教师不能完全掌握新技术也没有关系的, 重要的是具有教育的掌控力。教育掌控能力的提高会带动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多循环。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样化, 同一种功能可能可以用很多种软件来实现。例如, 讲图像处理时, 教师使用PS软件, 课上发现很多学生更熟悉可牛、美图秀秀, 很多学生对PS技术并不很感兴趣。作为教师, 我们不能刻板地强调书本上的知识, 可以鼓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图像软件和个性化技术, 让他们自己创意在活动中展现、交流, 从而喜欢上图像的技术, 由此会超越一般的裁切、滤镜操作去了解更多的暗房、拼图、修饰等风格个性化的新技术。用开放的心, 用自由的心态, 开心地跟学生一起来个“图像技术沙龙”, 拼一拼谁的技术更好、更炫吧!

●用诚挚的心体会专业发展

教育工作面对的是学生, 而不是机器, 我不仅仅是教给他们技术, 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灵。因为技术有问题可以很容易地纠正, 但是心灵有问题却难以诊断、难以医治。我们的专业成长需要用诚挚的心体会专业发展, 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相关的知识, 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

例如, 对“优秀生”和“后进生”的界定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交织的矛盾。外围的人基本凭学习成绩这一条标准, 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表现却大不相同。我们懂得, 有创造力的学生加工信息的方式往往与众不同, 由此他们的学习方式也不同, 他们更偏重于有实践的机会等, 对掌握知识的程度达成时有缺失, 他们因此“不合格”。

如何面对这些“不合格”?如何让他们回归创造力的本原?教师用良好的专业素养、用诚挚的心可以诠释这个教育过程。

学生林的妈妈特别疼爱孩子, 给林买了他特别喜欢的手机、Pad, 并认为给他规定好游戏的时间, 就不该和学习发生冲突。可是林没有让妈妈省心, 他不写作业, 只喜欢玩手机和电脑游戏, 每天无精打采。终于有一天, 林和妈妈之间发生了争执, 妈妈认为:我要求不高, 就是写完作业, 做不到就是对父母的辜负。林认为:作业是我的事情, 父母不应该天天盯着我。求助于教师, 教师分析:家长是任职最早、任期最长的老师, 在家庭教育中, 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及时和孩子沟通, 没有花时间洞悉孩子的真正需要, 也就没有建立起牢固的亲子关系。物质的满足不能是认真学习的交换条件, 学习好习惯也非物质的满足可以养成。当前, 不应该是督促他完成作业, 而应是改善亲子关系, 给孩子适当鼓励, 让他自信自主去学习。自此, 林的爸爸妈妈周末会主动带孩子去爬山, 参加朋友聚会, 主动给他自由的上网时间, 林从沉迷于电脑改成合理地应用电脑, 于是, 爸妈担心的作业不再是问题。

●用艺术的心成就专业发展

教师是学生的领航人, 教师要负责对学生和课堂进行全局管理, 不断良性提高教育执行力。很多时候, 我们都能看到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 老师能发现, 家长也如此。找到问题, 如何落实教育?怎样表达才能让学生理解并接受?这就需要教师的专业智慧。教育就像一部精彩电影, 一个好教师要有导演的统筹能力、编剧的策划力、演员的表现力, 应该是德艺双馨的教育“艺术家”。用艺术的心培养学生, 在享受教育之美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活动小组中经常遇到一种尴尬情境, 某个学生的成绩下降了, 家长就认为是“技术爱好”耽误了学习, 不同意他们继续参加。然而, 却往往事与愿违, 这些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爱好与信心, 成绩并没有得到提高。其实, 不管哪个学科的教师, 使命并不只是传授特定领域的知识。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会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终将迁移到更多的领域, 让学生受益终生。

学生闫各科成绩都不及格, 父母着急上火, 他却不慌不忙。其实他也着急, 只是缺的知识点太多, 无从下手, 失去了信心。

首先, 我告诉他要成为技术创新的高手, 你已经体会到了编程是需要很多学科知识的, 就单拿数学来说吧, 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学得好的。但是, 如果沉下心来, 也不是困难的事。因为数学, 就是一种数量的思考方式, 这与程序就是一种代码的思考方式是相通的。

然后, 我帮助他规划设计他的“技术人生”:如果要成为真正的技术高手, 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是需要有相当的文化学科知识来打底的, 这样才能底蕴深厚, 才有更多发展的机会与平台, 所以学习要有目标和责任感。一起分析成绩不佳的根源, 因为上课听课不专心, 平时不用心。帮助他设计自己的近期计划, 充分利用假期或周末进行自我补课。建立学习记录本, 从最有信心的几个学科开始, 交叉安排, 从书本最简单的知识开头, 记录知识点, 完成练习。如果有不会的问题, 找老师解决, 做到不存知识点的遗漏。

做了规划以后, 学习中间有疲倦了, 甚至想放弃, 我要求家长要配合老师、学生及时安排活动, 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 并及时关注和督促。切忌每天数次盘问、质疑孩子的学习进度, 在静心学习一段时间后, 闫的数学成绩有了突出的表现, 父母和老师及时进行关注, 鼓励他:数学你能赶上, 物理化学也不是问题啊。如此破一成二, 让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进一步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 后面的学习更多了自发的努力。

丝绸之路 说课稿 第4篇

《丝绸之路》文章以历史上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引入,不但吸引读者,而且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二、说教法

1.《丝绸之路》文章介绍的内容时空跨度较大,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复杂,学生对此了解不多。我课前布置了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2.这是一篇以介绍历史为主的文章,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丝绸之路开辟艰难。

3.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让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三、说目标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语文阅读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项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认的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程序我设计共分五步走:

第一步:交流资料,质疑引入。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能对课文有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与交流中对课文产生兴趣,从而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我设计了读课题质疑环节。

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等问题。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已对课文进行了初步的阅读了,也能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一探究竟的欲望了。

接着,让学生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对此主要采取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各组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的方式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是因为学生生活与丝绸之路的历史相差太远了,又由于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对此了解不多,但互相交流能让生在交流资源、共享中互相补充,以丰富内涵,有助于学习课文。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主要以学生自读自评为主,教师查读为辅。让生在诵读中实现与文体初次对话,扫清字词障碍,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谈自己的收获。你知道了什么?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文本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他们的汇报过程就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体现自己从文本获取知识的过程。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并鼓励学生细听互评。这样设计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评议能力。

第三步: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段,甚至第一句,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文中语言文字,与文本进行对话,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我引导学生运用“粗、精、品”三读的阅读方法,结合课后思考题,进行具体学习,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

首先,粗读第1、2自然段:这部分不是课文重点在文中是起烘托证明的作用,因此只要学生读后能体会丝绸的高知名度就行,主要安排教学程序如下: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随机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

接着,精读3―7自然段: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主要讲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所遇到的困难。这是值得学生精读体会的。于是,我在教学这部分时就重在让学生读相关语句,抓出重点词句去体会,并要求以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体会。因此,我安排如下: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2.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从哪里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从哪里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从哪些词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从哪些词句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在此部分教学过程中,我还穿插了过度段的教学。因为我认为学语文一定要学方法,认识过度段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读文中理解文义,在写作中谋篇布局。于是我安排如下教学: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2)全班交流得出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

(3)再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4)全班交流又得出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此时教师可联系文本总结过渡段的作用和意义。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最后,品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对丝绸之路的作用影响的一个总结,内容较浅显,学生自读就读懂,因此我在教学该段时以学生自学为主。

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总结丝绸之路的作用

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第四步:情感升华:阅读文章的最境界是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让学生在情感上有所悟就尤其重要。由于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不够,不足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完全了解张骞的艰辛,于是我在此就收集了相关资料以补充课文,让学生能更深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作用。

最后一步,我安排了复述课文这一环节。因为作为四年级语文教学学生能复述課文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我主要让学生以导游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组内练说再在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随时提醒学生抓关键词句来复述课文,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

《走月亮》说课稿 第5篇

快乐阅读

——《走月亮》说课稿

桐城市孔城中心小学 崔爱平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以“明月”为主题,主体课文有两首古诗、一篇散文和一篇报道。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欢快幸福的笔调,描写“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和所感。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高、村静、水香、塘趣、果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本文语言精妙、别致、富有诗意,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充分地读,认真地品,尽可能地多背一些,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计划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下面主要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②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激发学生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3、教学重、难点

本文给我们最主要的感受是文辞优美,因此把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谈自己的切身体会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阅读中要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自我阅读能力;要珍视学生感情语言的个体性、差异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树立开放的语文学习观,力求使课堂成为生活的、本真的、人文的课堂。

1、教法

①读与想象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引领学生通过文字向画面,发挥想象,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解决教学重点。

②读与品味语言结合法;词语的理解仍是四年级教学的重点,文本语言精妙、别致、富有诗意。通过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体悟感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想想——议议——练练”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发挥想象,陶冶情操。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下面首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散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吴然和《走月亮》以及云南的洱海、点苍山。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交流反馈,开放课堂。

1、检测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

2、提问: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这是对学生搜集资料等自学能力的考察。)

3、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4、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尝试让孩子去总结、概括)

接下来重点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开始,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孩子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月光的照射下的乡村景色美丽极了,真是令人陶醉。我和妈妈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在明亮的月光下散步,我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小作者发现的这些美丽的景色,我们大家是否曾经留意过。现在我们一定要用心来读课文,体会作者是用了多么美丽的语言写出了我们也许曾经有过的感受。

(二)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要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感受力,要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感情,用这种情愫的陶冶,让学生触景生情。新课标倡导: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要我们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所以,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诵读为主线,抓住了几处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1、布置学生自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要求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思考这些语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体悟阅读中的情感乐趣。)

2、小组交流。

这样富有诗意的文章,学生不仅喜欢自己反复诵读,更愿意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与他人交流,小组交流中给每个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争论,在生生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3、汇报交流。

教师通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和其中蕴涵的真挚的亲情。

①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流着”一词两次使用,朗读时要强调。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但正是这种语言,才将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

“多少可爱”引导学生读出喜悦的心情。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一个“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影在水中的月景,同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月亮、水塘和我们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②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小作者和妈妈伴着月光走过许多的地方,除了从重叠用“走过”这个词感受到,还可以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来? 引导学生想象:我和阿妈还去了哪些地方?月光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孩子会有很多奇异和美丽的想象。这样的交流也是一种美的陶醉,这样的阅读正是快乐的源泉。)

4、共同探究。

①课文为什么反复写“我和阿妈走月亮”?

“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四次。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既抒发了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也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联全文的作用。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

③如果你和爸爸或妈妈走月亮,你想去哪里走月亮,动动你的五官,说说你在走月亮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

语文教学重在体悟,学生的感受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美的欣赏是不能缺少的。我们教给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感悟,感悟文美、景美、情美、人更美。

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也同样会感染我们,让学生深情地读:“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读了课文,孩子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乡村月夜的美丽,体会到作者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三)联系实际,畅谈感受。

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师: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1、完成课文《走月亮》课堂摘录本,摘录好词好句,积累描写景色的段落句子。

2、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练笔: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孙子数天上的星星„„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你的日记本上吧。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走月亮

吴然

月亮

明亮柔和

“我”和阿妈

在溪边 在田埂上

美好景色

《走,我们去植树》说课稿 第6篇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丝绸之路》说课稿 第7篇

1、说教材分析:

我所说的教学内容出自首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中的第四课。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属于历史常识,是从灿烂的历史文明角度来看世界。具体到《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这一主题,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古老的丝绸之路,其二,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在两部分中又都包含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容,我把本主题从新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部分进行教学,每部分中都介绍路线的开通、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我将有关陆上丝绸之路的内容(即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友好使者张骞、玄奘的故事)做为第一课时,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

这样做,能在第一课时中既让学生清楚认识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又能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第二课时的时候孩子们能应用第一课时中用到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是以一种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2、说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仍有片面性;好奇心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

他们已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接触了一些相关的信息,他们对丝绸之路这个名词有印象,但是不太清楚丝绸之路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对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张骞也是知其人但是不太知其事。因此本节课上,既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浅显的已有知识经验,充实和丰富学生对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上友好使者的认识。

3、说教学方式与手段: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本课时采用“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说教学目标:

目标确立的依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依据以上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特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查找、听、读故事、小组交流、说感受等方式,使学生知道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张骞、玄奘;培养学生读图及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丝绸之路开通的艰辛及开通的重要意义,认识、理解不同文化的交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体会平等、友好往来的重要。

在以上教学目标中,本课时教学的重点有两个:

一是知道丝绸之路的简单知识。

二是体会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和重要意义。

第二个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我通过以下五个环节完成。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使用的是“看图片说一说”的活动,我出示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让孩子们认识就说出名字,从学生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顺序效果)

出示图片

2、“你们知道吗,它们在过去还有一个名字,一起看看!”(遮挡功能的使用),让孩子们再读一读。这时孩子们会很自然的想到:他们为什么还叫这样的名字啊?在孩子们表达出他们的这种感受后,我说“它们这样的名字和它们的来历有关系。”

3、(下拉图6)指图说明:“它们是我国古代的胡人生活的地区,在我国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为胡,来自那里的东西就被称为胡瓜、胡豆了。古时候,还把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称为西域,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及其以西的地区。”进而提出问题“那么在古时候,这些胡人的物品是怎么来到中原地区的?”

图6

引出本课的重点学习内容丝绸之路。板书:丝绸之路。

4、通过和学生的谈话“关于丝绸之路,你知道些什么?想知道什么?”了解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

(用学生熟悉的物品图片引入,激发兴趣,开始新课的学习。)

第二个环节,认识丝绸之路,是通过看路线图,查找、交流的活动完成的。

1、我充分利用了课本提供的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图7),将图提供给学生,并引导全班学生共同交流“看图的时候,我们应该先看什么”(明确看图要先看清图的名字、图上方向、图例,然后再看图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组织2人一组的学习。

图7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本环节教学是在学生2人一组的自主读图活动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使学生获得丝绸之路的出发地、到达地,丝绸之路到达的范围等知识。培养学生读图,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补充到“丝绸之路全长有7000多千米,联系了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是一条线路长,范围广,所到的地方多的道路,它是联系东西方的重要通道。”从而落实了本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

第三个环节,了解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是通过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这样三个活动完成的。

1、听故事前,先用课件出示图8,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张骞这个人,进而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张骞手里拿的叫“节”,节是代表使者身份的信物,使臣持节就表示是国家派出去的,现在“使节”一词还在使用。(通过此介绍,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文明对现在的影响。)

图8

2、“张骞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你知道为什么吗?”引领后面的学习。

3、讲故事,教师就结合图9讲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故事。让学生听故事时带着这样一个任务:“边听故事边想一想:从这个故事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图9

利用拖动复制功能,将故事中重要地方停顿,更明确张骞出使路线。

教师在故事讲到“张骞从长安出发,向西行进,一路上他们必须走在崇山峻岭、人烟稀少的地方”时,出示图10,故意停顿,让学生此时此地设想一下:“张骞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或危险”。帮助学生体会张骞出使西域途中遇到的艰辛。

图10

4、在听完故事后继续追问:张骞没有完成联合大月氏的任务,他是不是白去了?说说你的理由。

(在本环节中,我用故事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回到了20xx多年前,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了解张骞这个人,了解他不怕困难、信念坚定的个人品质,设身处地的理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艰辛,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突破了“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这一难点。)

5、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学生阅读的是课本78页上“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文字”,读后,不仅让学生说一说“知道了什么”,还进一步引导学生算一算“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距今多少年了?”出示图11,学生从图中标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年份公元1、标出现在的年份xxxx年,然后在白板上进行计算第二次出使西域距离今年多少年。

图11

想一想“为什么称张骞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通过“读一读”明确开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通过“算一算”感受丝绸之路的古老,同时板书:古老;通过“想一想”理解张骞是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6、在读故事后,组织一个学生动手的小组体验活动。我给每组学生一些丝绸之路上传递物品的小图片,让学生们从这些图片中挑出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到中原地区的是哪些?传递到西域的物品有哪些?出示图12

请几位同学将物品分类,利用白板的拖动功能,将物品拖到相应的圈里。

7、思考交流:传递的这些物品给西域各国和中原地区带来了什么好处?

在活动后,教师总结到:“在这条路上传递的众多物品中,以丝绸的影响最大,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第一次把中国中原地区经过新疆到中亚的陆上通道翻译成SILKROAD,丝绸之路由此得名。”

8、继续补充介绍“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各国的商人们来到我国做买卖,这是人们之间的贸易交流;一些佛教僧人来我国传播佛法,这是一种文化的交流。随着交往的深入,佛教逐渐在我国传播开来。

9、讲故事,主要是让学生说一说他们课前了解到的玄奘西游的经历,从而认识丝绸之路上的另一位友好使者玄奘。

图13

在本环节的最后,我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为什么称张骞、玄奘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提升学生对张骞、玄奘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的友好作用的认识。

(在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这几个活动中,认识了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使学生体会丝绸之路在中西各国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友好往来带来的好处,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第四个环节,是通过看图片、听介绍,了解丝绸之路的兴衰。

以看“现在的丝绸之路的图片”、听“老师讲丝绸之路的兴衰”,来了解丝绸之路的20xx多年来的发展变化过程,感受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图14

(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方和我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丝绸之路的路线也随着发生变化,到最繁盛的时期甚至形成了道路网。后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为过度使用水等自然资源,再加上战争等原因,丝绸之路也一度衰落。现代的丝绸之路,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它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同时在原丝绸之路基础上修建的亚欧大陆桥,更是欧亚大陆东西最便捷的通道。)

图14

第五个环节,想一想,说一说。

想:“这节课,你是怎么样学习的?”,说“通过什么,学习了什么?”从而师生共同总结出“本课是通过读图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通过学习故事,知道了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和开通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既回忆了本课的学习过程,明确总结出本课的学习方法,总结了全课,又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好了准备。这也是体现本课的教学特色之处。

板书是现代教学的要求,它能够更直观的体现出本次教学的重点,利用板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回忆本次教学的思路,直观的板书使得学生在视觉上回顾本次教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

走科技发展之路 第8篇

关键词:科技发展,基本做法,初步经验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市场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随着汇率不断变更, 工人工资不断上升, 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继续生产低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已难以为继, 企业发展走什么路必须作出理性的选择。

要实现企业产品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实现产品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变;实现企业由低效益向高效益转变, 必需走科技发展之路。浙江诚德包装有限公司十年来实施科技发展方针, 产值由2002年的2000多万元发展到2011年1.30亿元, 税收由2003年的78万元发展到2011年的932万元, 利润由2003年的34万元发展到2011年的1092万元, 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一、坚持科技创新, 走科技发展之路

多年来, 公司在以下三个基本环节进行科技创新, 围绕节能增效进行科技创新;围绕提升产品质量进行科技创新;围绕提高企业研发能力, 不断开发新产品进行科技创新。这三个基本环节的科技创新, 提高了企业的研发能力, 提升了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 企业节能降耗有效地降低了企业成本, 企业效益在高科技产品层面上大幅度上升, 成功夯实了科技型企业的根基。

1. 围绕节能减排, 降耗增效开展科技创新。

节约资源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公司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积极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加快淘汰高耗能设备是节能的重点工作。2006年开始每年对设备投入大量资金, 至今新增节能设备及设备升级改造投入1200万元, 淘汰高耗能印刷机3台, 制袋机12台, 改造5台电加热印刷机;2011年率先使用天然气加热印刷机, 投入经费150万元, 改造前综合能耗920吨标准煤/年, 改造后综合能耗为825吨标准煤/年, 综合能耗降低15%。更换公司全部非节能灯, 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5项。强化内部管理, 完善节能减排, 根据工作特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 每月做好车辆出勤统计和油量管理, 调动驾驶人员节能积极性, 发挥他们在行业节能降耗工作中的智慧, 从源头上严格控制能耗增量。在日常生活中, 教育广大干部职工, 节约一滴水、一度电, 在节约能源的同时, 爱护环境, 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 使“诚德更美, 社会和谐”。

2. 围绕提升产品质量开展科技创新。

随着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 食品包装被称作是“特殊食品添加剂”, 在一定程度上, 食品包装已经成为食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高度重视企业质量管理, 从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生产过程和测量分析抓起, 通过制定企业质量方针、规定企业质量目标、建立责任制度、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于2010年先后通过了QS认证、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体系认证, 产品报废率从2009年的1.8%减少到2010年的1%, 两年相比损耗减少近百万元。

随着国外市场的拓展, 公司管理不断与国际接轨, 建立实施HACCP计划, 在2011年通过HACCP的认证, 配备相应资源, 通过加强培训等手段提高产品安全意识和产品安全管理能力, 通过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确保公司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和产品安全管理业绩的不断提高。

3. 围绕提高研发能力, 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开展科技创新。

实践表明, 企业科技投入占销售1%, 企业处境困难;企业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2%, 只能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企业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3%~5%, 企业才有竞争力。世界500强, 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大多在10%左右。所以, 企业投入和产品研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是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升级换代的关键环节。为此, 公司于2007年专门组织技术专业人才成立“技术部”, 投入自主研发项目, 2008年投入研发经费275万元, 2008年产值为4518万元;2009年投入研发经费306万元, 2009年产值5782万元;2010年投入研发经费346万元, 2010年产值10030万元;2011年投入研发经费556万元, 2011年产值13065万元。至今企业拥有注册实用新型专利12项, 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4%~6%区间, 高新技术产品占当年总收入60%以上, 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30%以上, 其中研发人员占当年职工总数10%以上, 成为科技型企业。公司经过十多年改造、科技创新、强化管理, 已获得快速发展, 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质量放心单位、全国质量服务诚信示范单位、温州市专利示范企业, 获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授予商品条码印刷资格、获规范化项目验收合格证书, 苍南县成长型企业, 苍南县百强企业, 苍南县纳税大户。2007年“鸡年松月饼包装袋”荣获第五届中国包装印刷行业产品质量评比铜奖, 同年“PLAXTERS食品袋”、“鸡年松月饼包装袋”荣获浙江包装印刷行业优秀产品奖。

二、抓人才、拓营销, 为科技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为科技产品拓展市场空间

1.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 人才是市场竞争取胜的根本。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公司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整合人力资源, 实行人才创新战略, 逐步建立完善用人机制, 注重人性化管理及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努力降低招聘成本, 注意提高招聘的工作效率, 进行人才梯队建设, 每年参加温州市面向全国企业现场招聘会, 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2. 公司重视员工的培养教育工作, 通

过组织学习、培训及派遣外训等手段, 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 每年至少组织3次基层管理人员到同行业参观学习, 建立三级教育培训制度, 每月对新进员工进行新岗位培训, 每季度对全体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等相关培训。重点介绍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和危险部位, 用一些典型事故的实例去剖析讲解。通过培训最大限度地使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 做到人岗相适, 人尽其用。制定绩效管理制度, 通过对业绩的考核, 做到奖惩分明。

3. 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规, 维护劳动

者的基本权益, 通过工会组织, 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保险福利等相关事项, 签订集体的书面协议, 承诺每年工资不低于10%的递增, 为企业业务开展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 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到目前为止, 在职员工300多名,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多名, 大专以上人员达50多名。在全国普遍用工荒时节, 公司人员流动率保持在3%左右, 管理人员流动率低于0.5%

4. 狠抓市场营销, 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上一篇:分部验收会议纪要下一篇:给夏天的一封信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