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研组活动计划

2024-08-13

幼儿园社会教研组活动计划(精选8篇)

幼儿园社会教研组活动计划 第1篇

篇一:2015年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2015年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春季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教研工作以园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深化特色教育教学为核心,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

二、工作重点:

为了适应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本学期我们将在提高加强师德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上多努力。

1、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善学习、善思考、重积累、勤反思,努力成为一个心理健康者,营造和谐的小社会。通过业务培训学习,主题教育,团组织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使教师之间融洽协作,形成一股凝聚力和向心力。全园只有恪守师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进取才能与园俱进,与时俱进。

2、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以多种形式促进教师成长。根据幼儿园的发展目标,以发展和创新为动力,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我们将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方法,鼓励教师不断充电、充实自我。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园内园外相结合、专业知识和业余知识相结合。

3、精心指导好新教师的教学业务。以年级组为中心,依托骨干教师,认真抓好新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形式,不断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开展教学评比活动,为新教师成长搭建舞台。(二)切实落实教学常规工作,确保保教质量:

1、要求教师认真按《纲要》精神,结合本班幼儿实际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认真做好每节课的课前准备,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教学内容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渗透游戏活动,同时坚持保教并重原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富有个性的发展。

2、继续开展集体备课工作,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后进行说课,然后进行集体讨论。使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3、抓好班级常规,规范一日活动,加强对班级常规教师常规的检查工作。各班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班级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活动,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一日常规作为教师经常性的工作,杜绝各种安全隐患行为的发生,做到耐心细致,常抓不懈,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园风。

4、以考核细则规范教师教育教学常规,本学期将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的管理,组织教师学习细则,并以此为准绳指导规范教学工作秩序,培养良好的教育行为。(三)营造教科研氛围,提高教科研实效。

1、随着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许多新的问题会不断涌现。我们要密切关注教研的发展动向,发现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切实有效的探究和创新,深入开展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共同合作研究。定期开展全园性的研讨、交流活动,解决教研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汲取他园、他人的教育科研成果。并根据幼儿园的实际,认真开展好各项教研工作。

2、以人为本,提升教师教研水平。幼儿教师是《纲要》与幼儿发展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将从教师发展需要出发,把教科研与教学研究、继续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业务水平,努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加强园本培训。

3、本学期我们将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请专家来园示范指导或组织教师到其他幼儿园观摩示范课;让教师们走近更多的专家、名师,在与专家、名师的直接对话中掌握新的教育动态与策略,进一步领悟教育的真谛,提高教师的教育和研究能力。

4、注重教学反思。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我们在学习新理论、新观念的同时,要加强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在研究理论、研究别人经验、研究自身教育行为的过程中,提高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本学期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理论学习与研讨,更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写好教学活动反思,及各项活动总结,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个专业型、研究型的教师。

(四)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1、积极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社会化个性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之一,其中角色游戏是促进幼儿社会化、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各班要按计划开展好角色游戏,做好指导工作。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以半成品为主,充分利用活动室、走廊、操场等合理设置游戏场地,指导幼儿开展生动的游戏,增进幼儿间的相互交往与合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开展好角色游戏的同时,各班要结合主题需要合理创设区角活动环境,结合本班的实际,安排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开展游戏。并根据本次游戏情况对下一次游戏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游戏之后要及时记录并反思。

2、注重积极体验,培养幼儿健全人格

本学期接踵而至的节日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积极利用三八妇女节、植树节、五一劳动、六一节等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善于利用周边人文资源对幼儿进行爱妈妈、爱老师、爱他人、爱祖国的教育。根据园务计划还将举行六一文艺汇演。

3、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等行为习惯,将会使人一生受益。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重视幼儿的养成教育,注意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有礼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乐意探究、善于合作、主动交往、学会分享的良好品行及健康、活泼、开朗的良好个性。小班幼儿要重点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中班幼儿要重点培养其自理服务和自我保护能力;大班大大班幼儿则要重点培养其规则意识和良好的学习及行为习惯,如看书、绘画、写字的姿势,握笔的方法、积极思维、大胆表达的习惯与能力等。

4、突出特色教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继续开展好英语,音乐,手指游戏,蒙氏数学课活动。5.继续做好《幼儿成长档案》。定期开展幼儿成长档案评比活动,通过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更好的完善成长档案内容,使幼儿成长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从学习,生活,游戏等多方面展现幼儿成长的点点滴滴。

(五)积极开展家园互动,增强家园合力

教师要认真做好家访工作,灵活利用校讯通、家长园地、家长开放半日、六一文艺汇演等多种途径和方法,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以取得家园联系良好地效果。(六)做好幼小衔接,为入小学作准备。

1、鼓励幼儿自带图书在课余时间阅读并与同伴分享,运用讲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幼儿的思想教育,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幼儿按时到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排队做到静、齐、快。做好值日生工作。诚实、不说谎话。同伴之间团结友爱。集体活动遵守秩序,不吵闹,认真参加活动。

3、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写、读姿势。上课时做到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老师及其他小朋友的讲述,养成要说话先举手的好习惯。要求幼儿发言时要讲完整话、普通话、响亮话。按时完成老师课堂上布置的作业。爱护图书、学习用品等。

4,学前班下学期游戏时间逐渐减少,作息时间逐步向小学化靠拢。定期召开学前班幼儿家长会。

三、各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召开教研会议,传达教研计划,明确学期任务。

2、制订园内各类工作计划

4,在班级开展“欢欢喜喜过新年”谈话活动。5,安定幼儿情绪,加强班级常规教育。6,召开新学期幼儿家长会。三月份:

1、开展“我的好妈妈”主题活动以及庆祝“三八”妇女节手工活动。2组织各科教师进行优质课教研活动。3三月份保教工作小结。四月份:

1、继续学习研究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师随堂课听课评课活动。2,公开课活动小结。

2、准备成长足迹。幼儿创意美术大赛作品。五月份:

1、做好“五一”幼儿安全教育工作,通过课例或其他方式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2、筹备“六一”各项活动。

3、开展“欢庆六一”家园同乐亲子活动。六月份:

1、继续学习研究教学方法,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师课例及教师经验交流。2,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各科转入复习,大班,大大班准备迎接期末考试。七月份:

1、开展教学效果实质抽查活动.2.各班做好期末工作小结。3,教研工作总结。

幼儿园2014-2015年第二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上学期,幼儿园继续强化和细化幼儿园各项管理工作;严抓幼儿园常规工作;严抓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为了更好的实现未来目标,本学期幼儿园将以加强教师礼仪培训和常规教学管理为重点;以抓教研为突破口,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全面开展新的教学课程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工作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在教育局计划的引领下,围绕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的目标,全面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工作,切实转变观念,以适应当前改革的需要,从而更好的服务家长,促进全体幼儿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情况分析:

通过对上学期工作的反思和总结,对工作有了深的认识和理解:

1、教育教学方面:如何促进教育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发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作用,和谐高品质的教育,突显幼儿园教育的优势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篇二:2014年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乡饮中心幼儿园2014-2015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依据学前工作重点和幼儿园自身的发展需求,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规范教研组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改进教育实践,加强日常保教工作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现制定本教研计划如下:

二、现状分析

1、在教研组建设方面,大家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同伴互助效果明显。

2、在队伍建设方面,上学期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中发挥着组织作用作用,骨干教师队伍刚刚萌芽,青年教师有所进步,创新意识强,但还需加强日常教学的各项基本功。

3、上学期充分开展以各类游戏形式展开教育教学,通过园内观摩,家长开放日均得到良好的评价,下学期继续保持教学游戏化。

4、在教研内容上,从制定教研计划入手,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缺乏对幼儿学习特点的了解。本学期继续将幼儿一日常规研究、指导教师备课作为园本教研的落脚点。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自我反思。

三、工作重点

1、深入学习领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更新教师观念,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保教工作实践,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3、扎实开展教师如何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学习常规的指导工作,继续深入教育游戏化;对教师在备课中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指导,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

4、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5、有计划地进行园内教学观摩研讨、评比活动。

四、各月份工作安排: 八月

1、做好开学工作,更换班级主题墙,美化园内环境。

2、组织召开园内第一次教研组长会议,制定本学期幼儿园发展目标,制定学习《指南》计划。九月

1、各教师制定教学、班务、区域活动计划。

2、规范教师备课笔记,指导一日活动安排。

3、做好师徒结对相关工作。

4、组织新学期家长会。十月

1、教师讲故事比赛活动,月底评选。

2、各班级区角活动评比活动。

3、组织开展大、中、小班亲子运动。十一月

1、组织教师参加园级弹唱比赛。

2、开展教师音乐教学活动大比拼。

3、加强教学管理考核,坚持日常抽查听课,定期进行评估小结。十二月

1、开展庆“元旦“文艺演出活动。

2、组织全园教师开展教学公开观摩活动,组织教师评教。

3、开展幼儿园半日开放活动。一月

1、总结本学期各项工作。

。篇三:幼儿园2015下半年教研工作计划 幼儿园2015下半年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园务工作计划的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集体备课、定期进行课题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本学期教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教师在工作之余,要坚持学习,及时转变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以科学的教育方式组织学习,以饱满的教育热情对待孩子。为此本学期我们通过有目的地定期开展教科研学习活动和自学相结合,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1.积极借阅幼教刊物,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做好理论学习笔记,并且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同时,积极参与本园观摩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及授课水平。

2.进一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指南》将深入学习贯彻、积极探索、切实落到实处。积极参与教师再培训教育。三.注重业务培养,提高保教质量

1.本学期我们将实行新的保教常规制度,以进一步落实和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新的制度力求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生活环节、集中教育活动、游戏教育活动以及保教人员学习和日常工作常规方面。幼儿园期望通过这种常规制度的导向引导大家注重落实一日保教规范,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注重幼儿的游戏教学,使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按计划落实保教管理。结合保教一线的具体问题,经常深入一线,观摩活动,及时有效地实施保教管理,对教学过程、一日保教活动进行探讨,思考并提出适宜的意见与建议。切实为保教一线服好务。

2.根据本段、本班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各类计划。本学期调整为每周五上交纸质周计划、每月27日上交各类纸质计划(反思、观察记录、外出学习记录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进行规范和指导。

四.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其辐射作用

1.研讨是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重要形式,建立教研活动制度,它能为每个人提供较充分的表达思想、观点的机会,让思想和观念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本学期我们采取的研讨方式有:

(1)分年级组研讨。教研组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研实效,本学期教研重点针对新教材、区域活动、《指南》解读、等主题教育等进行研讨,对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提出来,大家相互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并适时做好资料积累(备查),避免以后在教学中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集中研讨。扎实推进“周二教研日”和“每听必评”两项制度。利用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以结对带教的形式,以老带新的方法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

2.环境创设要为教育教学服务。区域环境按照幼儿智力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投放游戏材料,提高区域游戏活动水平,本学期还将开展环境创设比赛。

3.不断反思,善于总结。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在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认真组织幼儿深入观察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分析,并不断调整计划,改进教育行为,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四.以服务家长为宗旨,切切实实做好家长工作

1.开学初,各班精心设计家长园地版面,做到美观新颖,题材多样。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填写“家园联系手册”。本学期计划召开家长座谈会一次;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一次;设立“园长信箱”,积极采纳家长的好建议;以电话联系、家访等多种形式继续开展好家访活动;各班每月一次更换家长园地,增强家长对自己孩子情况的掌握及对园里工作的了解。2.继续发动家长为幼儿自制足够数量的体育玩具,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本学期将在期初期末进行两次家长问卷调查,以找到我们工作的不足和优势,更好地为孩子服务。月份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关于户外活动音乐及内容形式的选择

2、年级组主题一通研、主题二通研、3、年级组集体备课

4、家长会材料研讨

5、区域活动展评 十月份

1、年级组主题三通研、集体备课

2、教学能手教师说课、磨课、评课

3、家长开放日方案研讨、亲子运动会方案研讨

4、《指南》解读

5、外出学习汇报(暂定)十一月份:

1、园内普听课说课、评课

2、“亲子运动会”经验交流

3、年级组主题四通研、集体备课

4、关于米罗可儿创意美术活动中不同材料活动的开展(如水粉、水墨、剪纸等

5、区域活动经验交流 十二月份:

1、年级组主题五通研、集体备课

2、庆元旦活动。

3、研讨:如何写好幼儿评语。

4、米罗可儿创意美术经验交流

5、弹唱基本功比赛 一月份:

1、年级组主题六通研、集体备课

2、课题方案制定、研讨

3、效果展示材料准备

4、学期总结座谈会

幼儿园社会教研组活动计划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小学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制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随着道德与法治品德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道德与法制、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我校一、二年级将全面使用道德与法制教材,三、四、五、六年级将使用品德与社会教材,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品社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3.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发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评价方式方法。可以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既要有学生的调查记录、自我评价,又有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寄语。

(二)规范和优化教研制度,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1.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形成教研氛围: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2.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

3.改进上课和评价模式

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三)积极教研活动,增加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进发展。本学期重点通过继续学习《如何提高思品课堂实效性》相关理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相关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践经验。

三、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份:制订教学进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规范课堂秩序,上好每一节课。

十月份:积极参加主题研究阶段性课例研讨活动,进行常态化集体备课活动。

幼儿园专题教研活动的探索 第3篇

一、幼儿园专题教研活动现状

目前, 幼儿园很多教师在教学上还是机械灌输多, 启发式教学少, 有些教师的教学创新也常常流于形式, 调查表明, 教研组的专题教研活动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借口教学任务重, 无时间组织教研活动, 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园内搞教研活动费时又费力, 既耽误了工作, 又影响了教学。究其原因, 是因为有些教师认为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只是走过场, 搞形式, 研究的专题不是来自教师身边的问题, 教研活动质量得不到保证, 因此很多老师对教研组活动失去兴趣, 找出各种借口不参加教研组的专题教研活动。

二是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没有掌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方法, 不能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不少教师平时对教学理论和幼儿日常生活关注得不够,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没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教研活动中很难碰撞出火花。

三是为应付检查而开展教研活动, 不少幼儿园对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重视不够, 幼儿园组织教研活动, 有计划但并不能严格按计划开展或并不真正执行。有时候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和幼儿园领导的检查, 不得已交流几节公开活动, 教师上课评课也只是流于形式, 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二、有效开展幼儿园专题教研活动的策略

专题教研活动, 即教研组或备课组围绕一个特定的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是一种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教研活动的专题在教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需要而产生。与常规的教研活动相比, 它具有更深入、更规范、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等特点。所以, 在有效开展幼儿园专题教研活动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确立专题

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前, 教研组可每学期确立两到三个专题。专题的确立有两种途径, 一是落实好市级教研活动的专题, 落实好上级教研部门统一确定的有关专题研究的计划, 再根据幼儿园教师实际需求细化专题教学研究的内容。二是提出园级教研活动专题, 教研活动的专题也可以由教师结合自身的特点, 教师和幼儿的需要进行落实。如某幼儿园的专题教研活动一为落实市级专题活动, 内容是“幼儿集体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二为幼儿园教研组自己提出的专题“集体教学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专题的确立必须做到几个注意:注意将“立足点”与上级教研部门研究专题同步;注意将“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注意将“切入点”放在挖掘幼儿的潜力上。

(二) 制定计划

研究专题确立后, 根据幼儿园、教师和班级幼儿的实际, 确定教研组专题教研活动的主要目标与内容。在大专题的前提下要求各年段备课组确定好本年段的小专题, 如某幼儿园围绕“幼儿集体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这个大专题, 小班备课组细化为“小班幼儿在语言领域集体教学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专题;中班备课组细化为“中班幼儿在科学领域集体教学中专注力培养”的研究专题;大班备课组细化为“大班幼儿在数学领域集体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专题。同时, 幼儿园教研室还就各年段专题研究活动内容制定了详实具体的研究计划, 确定专题教研活动的负责人, 规定每一阶段必须完成的研究任务和预期想要达到的目的, 以保障各专题研究小组的专题研究活动能够顺利实施。

(三) 落实实施

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研活动能使教师更快、更好地走进专题教研活动中来。专题研究活动主要通过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有机结合, 专题研究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来落实实施。具体做到五结合, 即: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个体实践与观课、议课相结合;个体反思与集体交流研讨相结合;个体成果与专题成果相结合;随时总结与阶段性总结相结合。

(四) 完善评价,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园专题教研活动开展的质量如何, 关键要看教研活动是否全员参与, 幼儿的潜力是否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挖掘, 全组教师的创造潜能是否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为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教研组可以完善专题化活动的评价方式, 采用“自评→互评→组长总评”的三级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可以为:

1.参与度。包括教学设计思路交流, 观课、议课的意见发表, 反思交流与案例、总结、认识的交流。

2.专题研究过程。包括专题研究时老师们参考了哪些资料, 与教师研究了什么问题, 收集过什么资料。

3.专题研究成效。包括在研究过程中教研组采纳了某位教师的几条有价值的问题与建议, 该教师取得了什么专题研究成果等。

以上三项内容根据表现可以划分为A、B、C三个等级。评价中, 不仅要关注教研组成员中人人参与研究的过程, 关注参与的量, 还应关注教师参与专题研究的质, 对专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教研组专题教研活动的特点和成效

从实践来看, 专题教研活动与以往传统的教研活动相比, 有着明显的优势和生机, 它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及教师自身潜能发挥和素质提高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 系列化

专题教研活动, 相对以往的教研活动它具有系列化的特点。它不是零乱的、孤立的、随意性的活动, 而是有计划, 有步骤, 定人、定时、定内容的活动, 专题的设计和内容的安排都有条有理, 是一种具有系统性和整合性的教学研究活动。

(二) 课题化

专题教研活动打破了常规的教研活动为“搞活动”而活动的形式化。在专题确立后, 整个教研组或备课组的老师必须要去搜集与专题相关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动态和新观点, 并且加以归纳、整理和提炼, 从搜集材料、交流反思到对教育教学具体的实践, 都是在进行着一项有序的研究, 特别是小课题的开展, 使专题带动了课题, 教学带动了研究, 整个教研活动具有课题化。

(三) 针对性

专题教研活动从选题、制定计划到整个研究操作都极具针对性。一是针对园本教研活动本身, 解决了教研流于形式, 研而不实的现象;二是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 让教师重新审视自己, 重新审视教学活动, 使教师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培养;三是针对教学中碰到的实际, “学, 然后知不足”, 教亦然, 专题教研活动以“园本”为基础, 专题也大多以教师自身的教学问题、教学实际为话题, 针对性强, 贴近教学实际。

(四) 可操作性

专题教研活动作为园本教研的一个组成部分, 既具有实效性, 也具有可操作性, 从确定主题到实施都容易操作。所选的专题可大可小, 大到有关幼儿园工作的系统性问题, 小到一个班级, 一节活动甚至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 操作性比较强, 从园本教研角度出发, 对幼儿园的其他教研活动也具有启示性和仿效作用。

幼儿园社会教研组活动计划 第4篇

【关键词】推进 教研 社会领域 流程策略 共同愿景

幼儿园社会领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关系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情绪情感的发展。由于社会领域活动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存在一定困难,社会课往往被老师们视为是比较难上的课。那么,如何层次推进区级幼儿园社会领域教研活动,让广大教师开拓思维,勇于实践,不再畏惧社会课呢?作为南京市幼儿园社会教研组核心成员,参与过市级教研活动之后,引领自己所在区域的幼儿教师进行社会领域的教学研究,是我责无旁贷的任务。为此,我做出了以下的思考与实践。

一、 情感推进

(一) 激发个人情感,分享互促提升

区级幼儿园社会教研组的教师来自区内所有的幼儿园,她们具有不同的学历水平、教学素养。有的是稚嫩迷茫的年轻教师,有的是人到中年的发展期教师,还有的是成熟稳重的骨干教师。每位教师进入社会教研组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教师是主动参与,有些教师是领导安排,有些教师是盲目跟从,还有些教师是临时顶替。如何引领这样一支队伍对社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呢?我认为,需要从情感入手,让教师们对社会教研组产生喜爱、依恋的情感,愿意投入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在民主、平等、开放、包容的环境中进行教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教师对社会教研组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应该是“社会”这个教研组带给教师们不一样的成长感受。

为此,我们在社会教研组内营造了紧密的人际联系体系,组内建立了QQ群、博客圈,还有年级组、地区小团队,这样可以让区级教研组这种松散组织中的成员跨越时空的界限,通过各种方式时常得以联系沟通;同时在组内大力倡导一种共同愿景,那就是“凝聚智慧、携手前行、真诚开放、自我超越”,提倡组内的教师无论是何种年龄、何种资历、何种级别都要做到与人坦诚相待,互帮互助。于是,每次观摩活动前,组内的几位骨干教师都会帮忙为执教者备课,贡献自己的智慧,启迪他人的思考;将个人的冥思苦想变成集体的思维碰撞,以此减轻执教者的压力,不再将开课当成是一次个人的孤独奋斗;将开课教师的教案发到群里,提供给其他教师相互质疑、相互研讨和相互鼓励。这样一来,组内教师们的交流互动多了起来,如李老师的教学实践部分用红花、蓝花找朋友,是否能更改成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交往片段的回放,这样会令孩子熟悉一些;王老师这次活动的设计突破了我的想象,好期待看到你的教学现场呀;等等。而当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QQ群、博客圈、区级教育信息网中一定会及时发布关于课题的新闻稿件,将本次教研活动中最为突出的部分提出表扬,梳理大家的意见建议,指明今后的研究方向。当开课教师的亮丽风采迅捷展现,当大家的赞扬鼓励洋溢四周的时候,执教者的成功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 营造宽松氛围,等待渐进成长

教研组一般以三年为一个研究周期,在这三年中,我们力求让每位教师都能尝试在组内执教一节社会课,体验一下社会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和实践策略,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社会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教师积极报名,希望能够借助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尝试实践,有的教师自信不够,退缩不前。为此,我们尊重每位教师的选择,让她们在自己认为的恰当时机展示课题。一旦教师接受任务,我们便为他们提供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如开课需要的材料、图片、幻灯、视频等,做到组员共享,避免了由此而来的资源浪费。在开课之前,我们为执教者磨课试教,让执教者对于社会课题的开展方式和组织流程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力争能够在社会集体教学中创造多元情境和开展行为实践,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获得社会领域核心经验的感悟理解,实现知情意行的成长体验。一般来说,教研组内的教师经过前期的集体备课、教案研磨、一到两次的试教反思,在组内展示课题的时候还是相对成功的,基本能够把握社会教学活动的流程策略,实践方式也较为生动丰富。这样的成功给了组员们很大的鼓舞,她们回园之后多半成了园内社会课题的先行者和领头人。

但是,社会教学毕竟不同于其他领域,不是在新授知识,而是帮助孩子们梳理经验。在这之中,只有教师对孩子的前期状况具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才能以自身的教育智慧与孩子进行有效互动。在组内进行观摩教学时,部分教师还是将社会集体教学理解操作成为一节干巴巴的“说教课”。当这样的情况发生后,我们与其耐心沟通,记录课堂实况,帮助她们分析活动中幼儿的情绪情感反映、提问互动效益、目标达成效度等问题,以此来反思“是否能有更加适宜的方式实践此课题”“是否从孩子的角度关注教育活动的有趣有效”, 鼓励教师为观摩活动的辛苦付出,表扬她们的点滴进步。如教学幻灯的制作技术全面、课题内容的选择巧妙适宜、为教学活动而做出的知识储备深入完善等等,以此为她们卸下失败的包袱,敞开心扉,听取建议。因为,教育是一个慢生长的过程,不疾不徐,方能达到心灵上的从容。作为社会课题研究者,更加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教师的成长,允许失败,鼓励进步,保持激情,如此才能使教师在宽松的氛围下有勇气和信心投入到今后的教研活动之中。同时,我们允许组内部分教师做一个冷静观望者和安静聆听者,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不能希望所有教师在刚进入教研组时就能够具有研究的热情和开课的勇气,允许部分教师有一个适应过程,暂时隐蔽退后,当组内团结愉悦、开放进取的教研氛围逐渐形成时,这些教师的默然观望也逐渐变成了殷切期待和勇敢尝试。

二、 策略推进

(一) 成熟课例引领,学习思考跟进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之中,社会课因其实践操作上的不确定性,以至于很多幼儿园不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实践课题,而是将社会课“渗透”掉。但是,社会课还是有其独特的价值的,它能够集中解决在某个发展阶段孩子共同面临的问题。另外,社会教学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孩子生活,又服务于孩子生活。为此,我们将南京市幼儿园社会教研组的一些成熟经典课例引入教研活动中,让教师们从模仿学习开始,逐步探索社会集体教学的实践方式和指导策略。

我们从自我意识、规则、交往、民族文化四个方面找寻一些经典课例,让教研组内相对成熟的一些老师尝试执教。如九月份时执教小班的自我意识类课题《好听的名字》,教师以喜羊羊的形象出现,邀请幼儿去羊村做客来展开教学,通过和羊羊家族的成员打招呼,幼儿主动介绍自己的名字,达到愿意说出自己名字的目的。继而创设灰太狼来袭的场景,引导幼儿听到自己的名字后给予应答,增强孩子对自己名字的敏感性。整个教学活动犹如童话剧,充满游戏性、趣味性。四月份时执教中班的文化类课题《美丽的家乡南京》,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出现,带领着孩子们乘坐“大巴车”游览中山陵—紫金山—梅花山—莫愁湖—夫子庙,在看山看水、吃吃玩玩、走走说说的过程中了解南京的名胜风景和相关文化,最后加入“招聘小导游”的游戏活动激发孩子积极性,帮助孩子重温自己曾经去过的景点,活跃气氛引发感受。整个活动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边游览边学习,在自然的状态下梳理经验,补充知识。这些较为成熟的经典课例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教学现场,让组内的教师们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和经验概括,知道了社会课可以用“游戏体验”为桥梁,引发幼儿思考;也可以凭“生活经验”为通道,催发情感抒发;还可以引“操作探究”为载体,强化感同身受。

(二) 勇于挑战失败,思索构筑新篇

当经典成熟的社会集体教学实践一段时间之后,我们鼓励教师们从模仿学习逐步走向思考创新,针对曾经执教不太成功的课题或是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课例来重新尝试。这样一来,教师们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的课题,到底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是将社会集体教学流于说教,毫无趣味,孩子们没有获得真正的体验;还是为了追求热闹,特意制造了许多环节和情境,孩子的经验却是在原地不动?例如,大班社会活动《宝贵的时间》,为了让孩子们理解“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教师使用了观看植物动物生长图片、重温一日作息时间表、观看动画片“叮铃的一天”、观看小视频“小猴子等明天”等多种手段。一节课纷繁复杂,教师和孩子都忙碌不已,最后的结果却还是看到了孩子们迷茫不解的眼神。为此,我们请教师思考,原因出在哪里?最后教师们得出结论:幼儿的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因为孩子的学习方式是“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因此,必须改变繁杂的环节,用孩子能够熟悉认同、操作理解的素材实践这节课。于是,教师们选择了能够让孩子做出直观对比的婴儿爬和长大跳绳的照片以及穿小时候的衣物等感受自己随着时间流逝而长大,再用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对应孩子的生活内容感受一天的时间,然后孩子们尝试两次操作练习(做10以内计算题、包糖果、穿珠跳绳等)用来对比数量,体验1分钟时间可以做些什么,最后通过观看刘翔夺冠的视频来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可以通过刻苦练习来完成得更快更好。孩子们在这些具体的情境和熟悉的人物中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对“时间”这个抽象概念的认同实现了经验重组上的大步提升,教学活动中充满了趣味性、适宜性和挑战性。教师们在课题研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教学方法手段是为提升儿童经验服务这一主旨,对社会教学活动的素材选择和策略运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 方法推进

(一) 反思传统方式,重建教研文化

传统的区级教研活动多半以课例研究为主,每一个月集中一次,听课评课,结束领任务,期末交小结。教师们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方式单一,因而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在我区社会教研组中,我们常说,我们的社会教育要让孩子“融入社会、快乐成长”,那就必须从自身做起,让教研活动的形式丰富而多元,让参与者的状态轻松而快乐。因为,教师是文化的体现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教研氛围中,才能将外在责任与义务内化为自身的发展动力。在教研活动中,对于最具操作性的问题,我们请年轻教师说说,对于比较灵活复杂的问题,就请有一定经验的老师回答。这样可以避免年轻教师因受到成熟教师的观点影响而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看法的现象发生。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年轻教师变得更加大胆主动,突破惰性,积极参与。我们根据教研组内大部分教师都是孩子妈妈的情况,请她们分类阅读不同的书籍,如男生的妈妈阅读台湾作家刘墉的成功系列全书《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创造自己》,女生的妈妈阅读池莉的《怎样爱你都不够》《来吧,孩子》《立》,孩子正在上小学的妈妈阅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孩子是小宝宝的妈妈阅读《二十一世纪我最棒系列丛书》——让教师们通过这样的阅读学会从多个视角了解孩子,结合自己孩子的成长轨迹探索更加符合儿童心理的教育方法。在这样的教研论坛上,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意犹未尽,这样的活动让教师们觉得自己在组内不仅仅是被培训、被引领,更是在民主、平等的交流谈话中发现自我、成就自我。那么这样的教研活动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专业成长,还有通过阅读和思考带来的比专业成长更具价值的心灵的成熟。

(二) 尝试交流互动,携手开创未来

随着区级社会教研活动的深入推进,我们开始尝试跨区交流。 因为我们知道,较之其他领域的教学,社会领域在园内受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借助教研组的力量,借助集体的智慧,我们跨区进行社会领域的研究。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大家感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着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都愿意深刻领悟和悉心研究社会课题,那么,我们并不孤单!我们走出城北小镇,来到宁南郊区,送教了一节中班的社会活动《萤火虫找朋友》。当送教活动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时,宁南郊区社会教研组的老师们说:“原来社会教学还有这么多流程和策略,这下我们理解了;原来孩子们的生活中,还有这么多可以挖掘的线索啊,掩卷深思,这样的交流活动带给我们一些欣喜,一些感悟。”

1. 跨区交流活动让我们的老师更加自信。身处城北小镇和宁南郊区,我们的教师接受市级培训的机会并不多,相对于底蕴深厚、快速发展的市区名园来说,我们更加需要从最基础的课题实践做起,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师在行动中思考,在研究中总结。跨区交流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一个具有普遍话题意义、操作性强的课题在另一园所的成功实践也告诉我们,我们必须遵循教育家杜威先生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让我们教研组实践出来的课题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这也让我们同处于郊区的幼儿教师,在课题实践之后,对社会教学活动的把握更有自信。

2. 跨区交流活动让我们的研究更加深入。我们知道,每到教师公开课中,教师选择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的内容较多。这是因为社会教学中,教学素材的选择、找寻比较困难;活动的把握随机性大;教育的效果不像其他领域那样立竿见影。那么,跨区交流活动也让新成立的宁南郊区的幼儿园社会教研组看到了社会集体教学活动轻松快乐的一面:我们可以用表演律动引出话题,以欣赏故事作为媒介,以是非判断作为核心,以迁移经验来巩固,以快乐体验为结束。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对社会课题的认识,走出单纯说教的牢笼,关注教学细节,把握社会教育的契机,不断提升教学艺术与能力。

3. 跨区交流活动让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课题的研究一定要立足幼儿发展的实际,一定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既考虑到各园的园本化发展,更要考虑大众化需要。因此在课题的选择及施教时,我们不刻意追求课题高大、形式的新颖,而要注重操作的简便易行、活动的趣味适宜。我们认为这才是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我们倡导社会教研组的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对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要贯穿在生活中,因为社会教育的契机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让我们在孩子的世界里学会聆听、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引导,用智慧的眼睛和宽容的胸怀引领孩子们的成长。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当我们层次推进区级幼儿园社会领域教研活动之后,“凝聚智慧、携手前行、真诚开放、自我超越”的共同愿景在区幼儿园社会教研组成员深深浅浅的脚印中由口号变成了现实,至此,我们有了脚踏实地、深扎泥土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吴立保.社会资本视野中的园本教研支持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5(12).

[2] 曾艳.基于专业学习的园本教研的内涵及其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4).

[3] 陈里霞,毛龙珍.园本教研制度建设之案例解析——以江西师大幼儿园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4] 罗晓红.园本教研引领 提升教师专业水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3).

[5] 孙丽华.浅谈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J].现代交际,2014(6).

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5篇

1、组织实施“学为中心”和“有效学习”变革实验项目

“学为中心”要成为全组老师新学期教科研工作的中心,每位老师在制定开课计划、备课组在进行备课组活动时,都要以此为指导思想,推进教学改革。

组建“有效学习”课题研究团队,开展“有效学习”课堂模式研究,探索操作方法和策略。

2、深入教学调研,加强教学指导

紧密配合学校各个年段的教学调研,深入开展教学调研,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走进课堂,走近教师,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加强教学指导。通过听课、座谈等方式,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科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促进学生发展。

3、研究考试改革,落实教学实效

高度重视初中思想品德学科闭卷考试的政策变化,通过备课组活动、校本教研等活动,研究社会思品闭卷考试形势下的教学要求。注重学习效果研究,尤其是要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策略,促进学生群体均衡发展。

4、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师命题能力

无论是今年学科素养比赛的需要,还是闭卷考的新要求,提升青年教师的命题能力是当务之急的迫切任务。借助今年自己在八年级段的机会,让备课组长合理分工单元卷命制任务,让每一个青年教师参与整卷命制,然后集体研讨,自己指导点拨。

5、助力青年教师,引领教学关键期

XX中学的教师团队尤为年轻,刚入行的新教师及教龄五年内的新教师比例居高。通过师徒结对、新教师定期开课等方式,促进新教师成长;借助市直及市里各项业务比赛等平台,合全组之力,全力帮助近五年教龄的青年教师获得新的发展平台。

6、深化校本教研,养成学科组文化

社会、思品教研组校本研训计划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我们将以“基于小班化课堂教学有效学习的变革项目”为中心,认真学习实施《义务教育法》,以“继承好传统,实现新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准绳,牢固树立四个质量意识,开展教研组的工作。认真总结上学期教研工作的成效,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广泛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引导教师反思小班化教学现状,研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主动参与课程改革;引导教师增强课程意识,用好教材,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小班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激励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改善工作方式,提高专业水平。

二、工作重点

1、坚持“在小班化情境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领会新课标理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思品教学和社会教学的针对性,突出其教育功能。

2、切实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组织。健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为科学合理地组织小班化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积极参与县、学区组织的各种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公开课,示范课,以促进教师参与本学科的教学研究。

3、以“减负增效”为追求积极推进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

4、以教师素养提升为宗旨,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不断提高教研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工作安排:

时间

主要活动

3.6-11

集体备课(主题:小班化教学之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文本解读 主备:吴xx)

3.19-25

公开课(主题:基于小班化条件下的有效教学 主讲:叶xx )

观课议课(主题:基于小班化条件下的有效教学 主评:王xx)

4.2-8

教学技能比赛(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教师说课比赛 参与者:本组成员)

4.16-22

集体备课(主题:在小班化教学之如何利用好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 主备:陈xx)

5.7-13

公开课(主题:基于小班化条件下的有效教学 主讲:叶会水 )

第一学期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7篇

为全面落实我校学科教研组建设工作,我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动力,突出课程与文化相渗透的战略,借助于多种形式,全面开展课程建设,全面推进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尊严,形成自觉和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和学习氛围,为学校的教研组建设和发展不断努力。

主要工作:

1、关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发挥教研组优势,利用黑板报、绿地间等每一个方寸、每一个角落,因地制宜营造具有浓郁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创建“书香”校园、“诗意校园”添砖加瓦。

2、教研组工作目标:争创校优秀教研组 中考成绩争取有所进步

3、教学常规制度建设:教学常规制度化、常态化,教研集体化、信息化。

教研常态化:每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教研和学习活动。

各年段备课组长:初一社会 杨颖颖 初二社会 鞠国秀 初三 张秀

教研集体化:创建教学资料库,形成集体备课、集体学习、集体研讨、集体发展的教研氛围,形成教研凝聚力。

做好校本培训,整合教、科、研资源,搭建互动的教、科、研平台,注重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关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推动特色校园创建工作。

三、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开展时事教学。

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多样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法制大讲堂、时事政治大课堂等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资源,对学生进行自觉和自我负责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创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时事教学。时事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开展时事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时事渗透。在时事教学中可以采取即时发布新闻、即兴时事点评,搞时事专题讲座,召开时事专题座谈会,组织时事知识测验和竞赛,鼓励学生写时事点评小论文等几种形式。时事教学可以培养同学们对国内外形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综合素质。

四、做好组内说课、公开课工作。

第三周开始布置和着手组内说课、公开课工作,努力做到:集体备课――自主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的程序,集思广益,不断打磨,在活动中让每个老师都受益。要求做到公开课一要“新”:上课的理念要新,思路要新,手段要新。二要“趣”:课堂上教者要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三要“活”:教法要灵活,教材要活用,学生要教活。四要“实”:内容要充实,训练要扎实,目标要落实。

时间

活动内容

主持人

第三周

9.17―9.23

教研组会议

鞠国秀

第七周

10.15-10.21

八年级集体备课

鞠国秀

第八周

10.22-10.28

九年级集体备课

张 秀

第九周

10.29―11.4

七年级集体备课

杨颖颖

第十周

11.5―11.11

公开课、七年级

杨颖颖、吴陈林

第十二周

11.19-11.25

公开课 八年级

鞠国秀

第十三周

11.26―12.2

九年级公开课

张 秀

社会教研组

幼儿园社会教研组活动计划 第8篇

在探讨如何提高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有效性这个问题前, 我们有必要对现实中所存在的一些不利现象加以分析, 从而探索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1. 教研活动时间不足。

由于幼儿园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幼儿, 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需要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在班级里。教师往往一整天或一个半天都在带班的教室里。因此, 幼儿园精心安排的一些教研专题讨论, 往往只有一半教师能参加, 另一半老师因为带班而不能参与现场教研讨论。即便是参加讨论了, 也因时间的限定而匆匆结束, 很少再有时间组织全体老师进行“专题教研”交流。

2. 教研活动处于原水平重复。

由于参与教研的教师只有一半且不断变化着, 教师对每次教研活动所开展讨论的主题并不十分清晰, 对主题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最终的共识也总有一部分老师不清楚不知晓, 导致同样内容的教研话题一直在重复, 难以在原来的教研基础上有所推进并提高。

3. 教研实效弱。

在幼儿园教研活动中, 我们常常会针对实践中的问题, 研讨教师的教学组织策略、解决教师的困惑、解读幼儿活动状态等。但是由于这些教研信息传递的滞后或拷贝走样, 真正落实到全员的教学实践会大打折扣, 教研活动的内容并不能很好地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 使得教研归教研, 实践归实践, 两者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 使教研活动没有实效或实效较差。

4. 教研活动效率低。

教研活动讨论的主要议题有时会因教师事先准备不足, 在进入现场研究时难以及时投入。某一次现场讨论的热门话题, 因缺少一个可以继续交流的氛围而中断, 教师思考的热情、直觉感受因教研活动的延后而降低, 虽然两周后又再次围绕此主题开展教研, 但教师的热情和思想火花已消失。这种状况使得教研活动的效率很低。

如何改变这种教研活动现状?让全体教师能跟进幼儿园的教研节奏?让教师阶段关注的热点问题能不受固定教研时间的限制, 而随时随地延续讨论?偶然在AGE06网上看到有的老师自行在网上即时交流探讨经验, 相互寻求帮助解惑。我们认为, 应该及时抓住这一自发现象, 将这种交流转变为教研管理的有意识行为, 通过拓展教研时空, 利用网络共享交流的突出特点, 为教师专业讨论和研究反思提供良好的平台, 借助于这一平台, 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二、网上教研是信息传递的有效载体

针对我园现场教研的不足, 运用网络速度快、信息发布及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优势, 创建教师网络交流平台。老师可以在网上收到推荐、建议和提示;在论坛上围绕主题自主发表观点, 分享交流学习体会。利用网络丰富教研内涵, 教师在关键问题上都有机会介入讨论并发表见解, 有助于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形成共识, 这使得提高教研效益成为一种可能。拓展网上教研平台, 更多的是想建构一种民主自主、平等对话、协商合作的幼儿园新教研文化, 这种新文化将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一个又一个教师的心灵, 渗透在一次又一次的教研活动中, 对改善教师教育行为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新思想、新理念的快捷传递是我们网上教研内容之一。我们运用信息流转及时告知老师在网上收看, 有学前教育专家的观点论述, 感受学前教育的前沿信息, 拓展思路, 避免囿于同一水平教研。同样, 我们在网上发布幼儿园研究的动态信息、近期研究的重点、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以及日常教育的调整、存在问题的整改等均在网络上传达到全体老师, 使提高我园的教研效益成为可能。这些信息的传递, 能让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请老师利用发贴、邮件等方式及时回复读后感和观后感, 教研组长可以对各种贴子的观点进行归类, 从教学质量意识、问题意识、课程意识、反思意识等角度, 用教师理解的语言归纳整理, 帮助教师内化专家的观点, 让教师在某一问题上理清思路达成共识, 使我们的研究不迷失方向, 更具有导航的作用。

三、围绕教研专题开展对话

随着新课程教材在我园的推进, 解决教师的困惑、分享成功的经验也成为我们网上教研论坛的内容之一, 凸现问题来源于教师困惑———真问题, 由大教研组长担当版主开设网上论坛。

我们的论坛主题有“新课程教材实施中的困惑”、“操作包使用的好建议”、“使用新课程教材的粗浅感受”等, 引导老师们直接直白地表达真实的想法, 提出困惑疑惑、分享成功经验。另外在发贴、回贴的互动中, 培养教师自觉地产生发表观点的欲望, 引导教师共同关注教学现象, 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 解决教师的真问题。通过核心问题的发贴、回贴、互动形成教师可操作的方法, 在实践、再修改、再实践的两种教研形式交互浸润中, 使教师逐步养成思考与调整的习惯, 催化教师的专业的提升。

论坛———主题“我使用新课程教材的粗浅感受”的网上论坛 (摘录)

教研组长网上对大家说: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研讨, 每位老师都在大小教研进行了素材点转化为有效教学活动的实践, 在此过程中, 每位老师也相应有了一些点滴体会。今天借此论坛进行一次大教研组活动, 敬请大家畅所欲言, 也希望在浏览各位的体会后对大家都有所帮助。

论坛教研时间为:4月7日~4月20日。烦请老师们安排好时间在有效的教研时间段参与教研。

A老师:

经过大教研多次的观摩以及自己亲临实践后, 我发现素材点的运用, 难在对教材核心价值的把握, 如果价值把握有偏差就会导致过程中导向性的错误, 整个活动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我的体会是要把握好教材的核心价值, 首先要读透教材, 挖掘隐藏在其中涵义。并且, 要与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相结合。二期课改注重站位于幼儿, 如果脱离幼儿生活的教学, 就是空谈。这是我的一些想法, 不知姐妹们有无同感?

B老师:

我觉得, 从素材点到集体教学活动转化, 我们首先要思考是:这个活动的成立价值, 凸现对本年龄段、本班幼儿发展的意义。对于核心价值的把握:我会思考活动与幼儿培养目标的关系?思考活动与幼儿当前乃至今后发展的关系?可能是幼儿基本知识经验的提升, 可能是给予幼儿成长中需求、或者成长中碰到问题解决……当然, 我还会不断翻阅“纲要”“指南”以及本主题目标, 更会去关注幼儿的现状, 因为它们给我提示, 从而来落实我的集体教学活动大致框架……呵呵, 需要不断历练呀!

教研组长:

看了楼上老师们的帖子, 在将素材点转化为集体教学活动具体操作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1.解读的重要。把每一个素材点置于当前主题背景中进行解读, 对此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解读, 对本班幼儿的经验等解读。伴随着这些解读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活动为何要以集体活动形式成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立依据和价值。其实“解读”仅仅只是一个我们老师的一个外显行为, “读懂理解”却是我们老师一个内化真功夫。我想对这个内化真功夫的历练, 老师们一定感受颇多, 欢迎其它老师也来说说。

D老师:确实对于幼儿的分析是很难的, 因为作为成人, 要做到真正了解幼儿实为不易, 只能说是读些幼儿的想法, 或者与幼儿走得近些吧!在实践中, 我走进幼儿是这样做的:投石问路, 即创设环境有时放些材料、有时与幼儿聊天等。在幼儿的活动中, 关注活动情况、看幼儿的反应、听幼儿的对话。在与幼儿的对话中, 了解幼儿关注的问题、存在的困惑、争论的话题等。这样来帮助我把握幼儿的现状, 再来思考我的活动要赋予怎样的要求。

我们形成这样的共识:在网上论坛上不需要高谈阔论, 可以是瞬间的灵感、教学的感悟, 或者经过多日思考和实践的结果, 以及解决某个问题的小建议或小策略等。可以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主动与老师们交谈, 同事之间面对面地讨论辨析, 你一言我一语使问题越辩越明。更重要的是通过真诚对话与交流, 能使教师内隐的有价值思想得到外显和明朗, 每个教师都能在网上反复阅读别人的观点, 并在其中得到启示和帮助, 并使园本教研浸润教师的心灵, 使交流述说在教师的心中遍地开花!从上述实录, 我们看到诸多的教师在网上发表的观点, 从对教材的解读、核心价值的判断到对幼儿经验的解读。这样的过程能改善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状态, 增强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 再生出幼儿园网上教研的文化。

四、网上教研延续现场教研主题

对于网上教研, 我们把它视为在另一种维度上继续开展的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定期在网上与大家沟通, 既有教研主题教研形式的告知, 也有上次教研活动的总结, 更有一些教研重点的提示, 这些都促使着教研活动更加富有实效。

A教研组长的话:

本学期教研专题为“素材点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活动”开展教研活动, 形式依然是结合实践课例展开分析研讨。我发给大家的材料您看过了吗?专家关键处点评和点拨是否能让你茅塞顿开呢?是否对您设计思考活动有所启示和帮助呢?希望在下周一的大教研活动中, 您能带着专家给我们的真知灼见, 带着自己的理解来参加研讨, 提高我们教研活动研讨的有效性, 也稍稍加快我们向前迈进的步伐。

B下周研讨重点:

1.你是否认可本次活动的价值定位 (即核心价值取向) , 赞同与不赞同均要说出自己的理由。不赞同请尝试说说自己给予的价值定位。

2.课例中目标与呈现过程是否一致 (即整体环节设计与目标要追求的价值匹配度) 。

3.每一个环节里, 老师分解展开目标价值时, 所选的内容点、组织实施的策略、方法、途径是否层层递进, 突出重点 (即老师用什么内容, 用哪些策略, 通过哪些方法和途进去提升幼儿的核心经验的) ?

借助网络, 我们把研讨所体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策略及时传递给每一位教师, 及时链接上次教研重点, 提示本次教研思考内容。教师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浏览或按需下载,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学习、还可以延续上次教研的反思通过发贴与同伴交流, 使教研活动贯穿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全程中, 教师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 推动他们螺旋式地提升专业能力。

上一篇:人生的另一面作文下一篇:三年级家长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