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的论文

2024-08-14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的论文(精选6篇)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的论文 第1篇

内容摘要: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在灵活就业方面意愿强烈的毕业生最终更多的选择正规就业方式,国家保障措施、就业观念、学校的就业引导等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取向,应完善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艺术类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平衡发展、鼓励自主创业。

关键词: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

近些年,我国就业队伍不断扩大,就业岗位争夺日趋激烈,历年大学生毕业数量有增无减,从2004年的280万人到2010年的631万人。就业岗位不增反减,很多企业在2009年的国家政策下大大透支了2010年、2011年的用人指标,扩招潜力大大“透支”,就业需求大为减少。近些年来如火如荼的“艺考热”也将艺术类学生的毕业、就业问题推向了封口浪尖,具中国社科院2009年《社会蓝皮书》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中,艺术类专业位居榜首。

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艺术类学生本身应该适应社会的需求寻找更多、更灵活的就业方式,其中,灵活就业((FlexibleEmployment)这样新的就业形式、就业观就显得尤为的适用。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在2002年撰写的《我国灵活就业问题研究报告》对这个概念作了如下界定: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几方面不同而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属于“非正规就业”。

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是指毕业生没有按照劳动力市场规范就业的方式而获得职业,通过个体企业就业、阶段性就业、钟点工、临时工、季节工等用工形式获得收入。

一、艺术类学生灵活就业的优势所在(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孕育可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所有

制形式显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新行业、新领域的不断扩张、服务业的日趋多元为大学生灵活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二)80后、90后学生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灵活就业的青睐,针对此次研究随机选取四川师范大学2012届毕业生中的艺术类毕业生311人,进行关于灵活就业问卷调查,该问卷反复试测3次,信度、效度都做了相应的修正,得出结果有146人,占46.95%的学生有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想法,其中女生占43.83%,男生占56.17%。有意愿选择灵活就业的学生中51.23%表示对灵活就业这样的新就业形式有信心。他们比起父辈还有普通类学生来说崇尚自由、追求自我实现的欲望更强,个性鲜明,在自主性和灵活性上都有所增强。

(三)在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艺术类市场潜力巨大,针对一些艺术团、教育培训机构等雇佣兼职老师、教练等这样的机会毕业生们应该较好的把握,或者尽早的积累经验和资金准备自主创业。

二、艺术类学生灵活就业的现状和问题

虽然灵活就业对于艺术类学生或者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但在实践中得出,有灵活就业或创业意向的毕业生较多,而最终确定单位时选择灵活就业方式的同学却大量减少,说明实践中灵活就业这种新型的就业方式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艺术类毕业生文化课程相对薄弱,近些年以“艺考”为名走高考捷径的人不在少数,综合能力、元认知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法律、金融等知识相对欠缺。

(二)缺乏专门的法规和相应的社会保障配套措施或法律法规贯彻不到位,目前政府对“灵活就业”这一弱势群体或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界定不明确。国家的养老、医疗、失业的社会保障没有涵盖“灵活就业”,这是制约“灵活就业”方式发展的重大障碍。现行社会保险制度设计本身就存在缺陷。

(三)工资待遇偏低。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健全,一些雇佣方利用当前“一职难求的现状”,把“灵活就业”的大学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他们的工资可能刚刚到正式签约学生的65%,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往往没有得到有力的贯彻,灵活就业者的基本生活问题得不到保障,学习成本和工作收益也让毕业生们处境尴尬。

(四)学生自身观念和家长观念的束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工作稳定,行业体面,毕业生受家长思维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南京针对艺术学院2006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随机问卷调查308人,访谈16人,男、女生的艾森克人格量表测试得出结果发现,女生的择业信心与男生有显著差(P=0.034),男生较女生对于择业更有信心。这种择业心态,反映了社会刻板印象和家长的教养要求导致女生在一定阶段出现“男主女从”心理和一些单位的性别要求让女生产生了挫败感。

(五)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多。

1、“灵活就业”的学生创业初期势必面临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国家缺乏对中小企业与个人的信贷和担保制度,很难得到贷款。

2、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颇多但是落实情况普遍不。

3、缺乏专业的创业指导、咨询机构,因为在大学里学生基本学习的是专业知识,针对创业方面的系统知识有所涉及但是的确相对较少。

三、促进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措施

(一)国家政策方面,健全灵活就业者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灵活处理的社会保险费缴纳和支付制度,尽快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能够覆盖包括灵活就业的所有从业人员,让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使国家的最低工资标准的贯彻力度加强,保障灵活就业者的合法权益。

(二)营造良好就业氛围,注重对灵活就业的宣传,让学校的教学、专业评估、学科建设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结合起来,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将就业指导与安全稳定齐抓共管。

(三)学校在培养学生艺术类专业能力的同时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让学生们综合平衡发展,积累灵活就业资本。除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外,艺术类高校还要教授学生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等。更可以运用校企联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这样学生才会在毕业的时候拥有自己特有的判断力。

(四)转变就业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就业的真正意义,树立良好的心态,准确的给自己定位,丢掉传统的“面子”观念。尤其女生更要提高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抗挫折能力在灵活就业这个新型的就业形式上去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五)鼓励自主创业,学生在校期间,鼓励学生在培训中心等机构带课,熟悉其商业运作模式,并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相关创业知识,积极调整心态为创业做好充足的心理与知识准备,学校可以通过模拟创业或实习为毕业生创业积累相应的经验,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总之,艺术类高校灵活就业任重道远,推进灵活就业应成为艺术类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针对艺术类毕业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指导,不断探索灵活就业的各种形式,还值得各位高校就业工作者深思。

参考文献:

【1】吴燕,灵活就业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的新选择CNKI,【2】陈亚红,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008-4614-(2010)05-0061-03

【3】于翊平李志强(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类毕业生择业心理特点及辅导,读书育人,高教论坛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的论文 第2篇

摘要:创意人才的素质关系着创意经济的发展,而艺术教育关乎着创意人才的培养。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创意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急需在创意人才培养目标、创意人才的团队意识与竞争意识、创意人才的时代性与开放性等方面制订出合理有效的培养策略,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创意经济;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人才需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创意经济定义为:“结合创意生产和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为无形的文化内涵,这些内容基本上受著作权保障,形式是物质的商品或非物质的服务”的经济形态。[1]英国《英国创意产业报告》中将创意产业定义为:“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的产业。”[2]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则普遍认为创意经济是来源于个人创意或传统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和运用,能够创造财富、增强就业机会,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行业组织或经济形态,并根据区域经济侧重点的不同大致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文化艺术产业、设计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三类。按照美国学者佛罗里达关于创意经济的“3T”理论,创意经济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创意人才(Talent)、技术(Technology)和包容(Toler—ance),我们不难看出,创意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是人本思想的回归,以及人们对“效率为先”的工业化生产的反叛,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凝聚、创意的发掘、技术的跨界与融合和产业集群效应来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高附加值、个性化和价值优先等特征的经济行为。创意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更高层次后经济形态递进发展的尝试,也是人类社会整体进步和经济发展改革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创意经济发展及其人才需求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创意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模式,也逐渐演变成世界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新的平台,被世界主要经济体赞誉为经济转型的主要依托。据约翰霍金斯的《创意经济》一书中的数据显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财富,并以超过5%的速度逐年递增。[2]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与创意产业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产值2.25万亿美元,超过电信业全球产值(1.57万亿美元),并超越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1.9万亿美元)。从业人数2950万,占世界总人口的1%。[1]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改造,逐步淘汰一些过去引以为重的资源型、资金驱动型落后的产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创意经济正是因为附加值高、可持续性等特征迎合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科技、文化的高度繁荣促使国家提出“民族复兴”“文化自信”等发展战略,而创意经济又是以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为基础的,是世界各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高度契合国家发展的目标、定位。当前,中国的创意经济正在飞速的发展,形成了国家级、地市级和特色创意小镇“三位一体”的创意发展格局,,经过国家审批的创业园区就高达2500家以上,尤其是,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突破5%,成为区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创意经济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凸显创意人才的短缺。据《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文化产品占世界市场19%的份额,表明我国有较强的文化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能力。而在文化创造力方面,从事创意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却不足1%,与发达国家或城市的差距相当大(如纽约为12%,伦敦为14%,东京为15%)。[3]这表明我国创意经济的发展仍然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且从业人员多集中在产品生产与销售上,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服务、创意管理与市场研发类创意人才不足以满足我国创意产业的需求。因此,提升创意人才培养的质量,扩大创意人才的储备,成为当前中国创意产业各个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高校艺术教育与创意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

制定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将创意经济的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2]根据这个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这个定义被无数致力于发展创意经济的国家或地区所采用,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延伸。在东亚地区,基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创意经济一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根植于当代科技发展(尤其指智能数字技术、互联网+和新传媒)的基础上,以文化、艺术等形式与经济高度结合为特征,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为主,向人们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与娱乐产品为目的的新型产业形式。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动漫、游戏)、音乐、表演艺术、电视广播等行业基本上都属于广泛的艺术类产业范畴,至于广告、出版、和软件等行业也需要有一定的艺术基础来作为支撑的。因此,西方不少学者将创意经济理解以文化为根基,以艺术为灵魂,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新的艺术经济形态。高校艺术教育不同于中小学以审美和基本功为主的教育形式,它不仅向学生传递出更加丰富的艺术知识、专业的艺术技能和深邃的艺术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与智慧。“高校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敏捷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三、创意经济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策略

高校艺术教育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抓住历史机遇,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出适合创意经济发展的培训体系,不仅能够较好地满足形势发展需要,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还能够较好地实现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促进艺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一)确立创意人才的定位,制定出适合创意经济现实需求的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创意人才的概念,美国学者佛罗里达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指出:创意人才是从事“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工作的人。由此可以看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人才是指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创意提出开拓性的观念,并能够利用自我的创作技能或手段将新的观念转化为新的技术或是内容,从而为社会提供高价值的、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创意基础和创意能力的培养,诸如相关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实践经验、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学习能力、社交能力、问题分析与转化能力、经营能力、敬业精神等素质与能力,又要关注创意人才自身的性格的培养,诸如思辨能力、批判质疑精神、包容性和抗风险打击能力等人格因素,二者合一,方为完整。高校艺术教育作为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制定出适合创意经济现实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高校艺术教育要确认培养目标是复合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综合型或学科交叉型人才,具备多个专业之间的知识交融与综合能力,具有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思维活跃和应用能力较强等基本特征,而应用型人才主要指从事社会实践的专门技术人才,强调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能力。高校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人才培养的`目的也不仅仅局限于掌握或运用某种专业技能,它有着更加广泛的社会意义和使命担当,特别是创意经济时代,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多的倾向于创新性、高素质、综合运用与原始创意,而不是从事低端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创意经济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定位更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次,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要求。按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录》及其相关说明可明确看出,对于高校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技能、了解文化事业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内外艺术的发展状况。这样的培养要求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创意人才的需求,创意的本身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统一,专业知识与技能只是培养要求中最为基础的部分,而核心在于创新意识、思维与创新人格的培养。因此,高校艺术教育除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问题分析与转化能力、科学的思辨能力等,把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统一起来,使学生成为时代需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二)注重创意产业人才集聚效应,加强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团队意识与竞争意识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已经成为创意经济未来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马歇尔提出的空间集聚外在性理论主要针对一般产业产业的空间集聚,而迈克尔波特的创意产业集聚理论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大量创意产业关联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和人才的空间集聚,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现象。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空间集聚将融合文化、产业、人才和消费者,是以设计、咨询、艺术等创意服务为主体的企业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开放与创作、实践与体验、生产与销售、消费与展示共存的多元化产业生态群。在这个生态群中创意人才依靠团队协同作战,形成合作与竞争共存的态势,推动着产业的整体进步。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其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倾向于单项的课堂教育模式,即注重培养每一个学生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技能与理论基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职业倾向,更忽视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导致人才质量千篇 一律的局面,不利于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和学科的优势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竞争意识的培养。据资料显示,美国、日本、韩国等创意经济发达国家,为了使艺术教育更好的支撑创意经济的发展,大学艺术教育普遍实行团队制或工作坊制,以具体项目或案列为基础,实现团队间的合作与竞争,凝聚起一大批优秀的创意团队,为创意经济的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优秀人才。鉴于此,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创意团队的构建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化普通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工作室在导师的带领下以项目或竞赛活动为基础,以赛代练,强调学员之间的配合、沟通、协作与竞争,形成团队间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健康发展。二是弱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广泛组织不同院系的学生参与到各自院系自建项目、校级孵化工厂项目或其他社会项目中去,依据学生的个性与专长,以创意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将学生分为若干创意团队,确保每个团队拥有原始创意人员、市场化与艺术产品开发人员、策划与艺术品经营人员和创意管理人员,赋予每个团队不同的职责与任务,展开团队间的联合与竞争,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三)把握创意经济发展趋势,强化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性与开放性

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促使创意经济的内涵和外延日趋宽泛,它已不是创始之初英国所界定的13各行业,而泛指与艺术、文化、科技、信息、休闲、娱乐等精神心理性服务活动或产品相关,满足小康形态下人们精神文化娱乐需求所有行业的集合体。正如美国学者詹姆斯奥康纳所言,“可以断言,地方和区域战略后的任务是找到一种可以把文化产业与更广泛的制造业部门联系起来的方式,创造性、风险、创新和信息、知识与文化在全球经济中将具有核心作用”[5]。面对这个趋势,高校艺术教育要想培育出合格的创意人才,就必须进行变革,突破传统固化教育理念,打破师资现有结构,将高科技和新观念融入教育之中,强化人才培养的时代性与开放性。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性是指教学体系要符合时代发展的理念,教学内容要切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要融入时代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培养出的学生要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与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时代的需求使得高校艺术教育必须进行如下改革。1.教学体系。新的教学体系要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深校企合作、强化团队意识,注重学科集群与跨学科整合教育,夯实文化素质与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有独立的思想、丰富的知识、深厚的文化积淀、熟练的技能和较强创造力创意艺术人才。2.教学内容。创意时代的高校艺术教育不要将专业课程划分过细,凝聚相近或相似的课程,产生一批具有优势效益的课程群,教学以案例、项目或竞赛为主,将教学内容融入实践中,不断增加艺术品投资、经营,文化艺术品牌建设与管理,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数字艺术的管理与运营等市场需要的前沿课程,增加学生实践实训与社会调研的学分比例,增加讲座的实践性、促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弹性和多元化。3.教学方法。课堂上以个性辅导、案例探讨、团队实践为主,广泛使用新媒体,利用微信等时代化社交平台和大数据的力量,构建出全方位学生辅导答疑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体系,让学生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形成个性化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长久以来,高校艺术教学中始终存在着“重技法、轻理论”“重课堂、轻课外”“重专业、轻素质”“重基础、轻前沿”;师资队伍中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研究、轻实践”等不良现象。创意时代要求我们在教学理念、学科机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实行多学科并行发展,跨学科融合发展;教学中要以课堂教学与市场实践并重的双向人才培养模式代替课堂教学为主的单项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进西方优秀教学评价理念,以综合素质与创造力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原则;倡导师生平等,提倡师生团队,强化师生交流、协助机制,不断拓展师资渠道,实现校内指导老师与市场指导老师并轨的“双导师制”;积极引进那些学历不高,但经验丰富的市场专业人才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学科带头人引领专业发展,实现师资引进的多元化,才能在把握常规的基础上实现超越,满足创意人才的现实需求。正如美国学者奥斯汀说言:“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正从工业化制造向艺术化创造转变,创造而不是制造,艺术化而不是工业化,成为创新的新意所在。”[6]我国正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历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因此,高校艺术教育一定要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进行教育改革,以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综合文化素质和个性化为改革的切入点,调整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重视高校艺术教育的时代性与开放性,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创意人才。

参考文献:

[1]闵洁.艺术商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7).

[2]龚兆雄.英国创意产业政策对英国电影的影响及启示[J].考试周刊,(60).

[3]张晓明,王家新,章建刚.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曹瑞忻.论创意产业视野下交叉型人才的培养[J].装饰,(9).

[6]罗布奥斯汀.艺术过程:管理者需要向艺术家学习的工作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的论文 第3篇

(一)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规模过大

当前,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很多大学把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学校创收的专业, 没有从自己所在地域的特点、文化特色, 学校专业优势等方面来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 造成了专业设置上的重复和浪费。近几年来, 由于唯生源是图, 国内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万人规模的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这种规模扩张, 特别是新办专业的地方院校,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 难以遵循艺术设计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 这种情况导致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体系结构趋于学科化、同质化:办学层次浅, 更趋向学科性。专业教育只限于基本专业理论和基本专业技能的传授, 实践教学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进行。

(二)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不适应时代当下的要求

很多地方高校在教育管理上欠缺程序性、规范性。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上课随意性很大, 因人设课、盲目增减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因为短时间内快速膨胀, 教师队伍建设不容乐观, 科研学术水准参差不齐, 更无法说到良好的梯队建设了。

此外, 虽然我国工艺美术高等教育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 具有现代意义的以工业产品为主体的设计教育却只有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艺术设计教育多从美术教育派生而来并且多从工艺美术专业更名而来, 是一种以美术为基础的设计模式, 一直不大重视与技术、经济的联系, 也不考虑经济对设计的影响, 沿袭这种设计模式使得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束缚。

(三)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增大

数据显示, 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随着2009年全国611万人从高校毕业, 待就业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这个数字约等同于中国高校扩招之初———1999年全社会所有拥有大学毕业文凭者的总和。那时, 全国各类高校待就业毕业生还不到30万。而目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年权益状况报告》显示, 中国高校毕业生待业率已达到15%左右, 远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

造成这一现状, 最直观的原因便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根据2009年11月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的消息, 全国普通高校由1998年的1022所增加到2008年的2263所, 增长比例超过120%。其中, 地方高校由1998年的759所增加到2008年的2152所, 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数目则锐减———这是高校大量合并所致。地方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数由1998年的225.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1850.5万人, 增幅达8倍之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的如此庞大的毕业生数量, 让社会需求无法消化,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成为事实。而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尤甚——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区间分布》显示, 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 尽管有些学校的部分艺术专业就业率较高, 但还有一些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率低于60%。

(四)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师资建设严重滞后

相当多的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比例失衡, 其中严格意义上的设计人才比例很小;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也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艺术设计教师队伍在教学中明显与社会、市场、时代的要求相脱离;社会急需的一些新专业 (如数字媒体技术等) 教师情况堪忧:本专业毕业的教师多数学历职称较低, 教学经验不足, 非本专业毕业的教师多数为其他艺术专业毕业, 而后经短期进修后上岗的, 很难说完全胜任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

(五)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偏低

囿于历史原因, 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一直以来以文科生为主要生源。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受社会需求的影响, 功利心过重, 片面地要求子女报考艺术设计类专业, 造成一窝蜂式的艺考热。很多考生都是考前经过短期填鸭式的专业突击而后报考的。可以想象, 这样的生源进入学校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这些对设计既无兴趣又无天分的学生不具备足够的艺术思维或创造力。此外, 近年来大量理工科院校兴办艺术设计专业以及社会对工科人才的需求, 使得很多理科学生也能够报考艺术设计专业。很多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并无兴趣, 但从就业及收入等方面因素考量, 最终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 基础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相对缺失使得艺术设计专业的理工类学生整体艺术修养与专业技能层次相对偏低。

二、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研究

针对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 转变旧有的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 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 改进教学方法, 重视教育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构建出我国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体系, 使艺术设计教育办出自己的特色, 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一) 合理控制招生规模, 避免重复专业的设立

地方高校应避免以往大而全式的跟风浪潮, 合理考量自身的专业设置, 建立一批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专业, 把在校生数量控制在自身师资条件和教学设施条件等综合因素的评估范畴之内,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与毕业生质量。

(二) 改革教学模式, 优化培养目标, 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应该找准自身定位, 创建符合地方高校发展长远规划的, 重视地域特色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全新课程体系, 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同时, 应该利用地方高校的学科优势, 与本地区的经济需要相结合, 深化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为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创作良好的运作模式。

(三) 以人为本, 重视艺术设计教学的主体, 确立人性化的教学理念

包括依靠和壮大提高教师队伍, 逐步提高师资水平和抓紧教学梯队的组织建设;尊重科学的教育规律, 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等等。

总之, 尽管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但只要立足自身实际, 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学科建设, 用以人为本科的理念应对具体教学, 就能够与时俱进, 不断壮大和发展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 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

摘要: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对中国的就业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与深刻的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大环境, 当前地方高校应当立足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 有效整合各项资源, 切实践行产学研一体化, 科学调整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是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关键词: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林细莲.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及应对措施[J].社科纵横, 2009, (5) .

[2]冯建军.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J].江西教育科研, 2000, (10) .

[3]王果胜.大众化教育与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 2003, (1) .

[4]刘旭东.论教学制度创新与学校文化重建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17) .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的论文 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趋势

一、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规模过大

当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大学把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学校创收的专业,没有从自己所在地域的特点、文化特色,学校专业优势等方面来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造成了专业设置上的重复和浪费。近几年来,由于唯生源是图,国内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万人规模的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这种规模扩张,特别是新办专业的地方院校,由于各种条件限制,难以遵循艺术设计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这种情况导致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体系结构趋于学科化、同质化:办学层次浅,更趋向学科性。专业教育只限于基本专业理论和基本专业技能的传授,实践教学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进行。

(二)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不适应时代当下的要求

很多地方高校在教育管理上欠缺程序性、规范性。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上课随意性很大,因人设课、盲目增减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因为短时间内快速膨胀,教师队伍建设不容乐观,科研学术水准参差不齐,更无法说到良好的梯队建设了。

此外,虽然我国工艺美术高等教育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具有现代意义的以工业产品为主体的设计教育却只有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艺术设计教育多从美术教育派生而来并且多从工艺美术专业更名而来,是一种以美术为基础的设计模式,一直不大重视与技术、经济的联系,也不考虑经济对设计的影响,沿袭这种设计模式使得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束缚。

(三)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增大

数据显示,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随着2009年全国611万人从高校毕业,待就业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这个数字约等同于中国高校扩招之初——1999年全社会所有拥有大学毕业文凭者的总和。那时,全国各类高校待就业毕业生还不到30万。而目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年权益状况报告》显示,中国高校毕业生待业率已达到15%左右,远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

造成这一现状,最直观的原因便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根据2009年11月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的消息,全国普通高校由1998年的1022所增加到2008年的2263所,增长比例超过120%。其中,地方高校由1998年的759所增加到2008年的215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数目则锐减——这是高校大量合并所致。地方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数由1998年的225.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1850.5万人,增幅达8倍之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的如此庞大的毕业生数量,让社会需求无法消化,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成为事实。而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尤甚——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区间分布》显示,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尽管有些学校的部分艺术专业就业率较高,但还有一些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率低于60%。

(四)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师资建设严重滞后

相当多的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比例失衡,其中严格意义上的设计人才比例很小;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也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艺术设计教师队伍在教学中明显与社会、市场、时代的要求相脱离;社会急需的一些新专业(如数字媒体技术等)教师情况堪忧:本专业毕业的教师多数学历职称较低,教学经验不足,非本专业毕业的教师多数为其他艺术专业毕业,而后经短期进修后上岗的,很难说完全胜任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

(五)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偏低

囿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一直以来以文科生为主要生源。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受社会需求的影响,功利心过重,片面地要求子女报考艺术设计类专业,造成一窝蜂式的艺考热。很多考生都是考前经过短期填鸭式的专业突击而后报考的。可以想象,这样的生源进入学校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这些对设计既无兴趣又无天分的学生不具备足够的艺术思维或创造力。此外,近年来大量理工科院校兴办艺术设计专业以及社会对工科人才的需求,使得很多理科学生也能够报考艺术设计专业。很多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并无兴趣,但从就业及收入等方面因素考量,最终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相对缺失使得艺术设计专业的理工类学生整体艺术修养与专业技能层次相对偏低。

二、地方高校藝术设计教育发展研究

针对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转变旧有的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教育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构建出我国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体系,使艺术设计教育办出自己的特色,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一)合理控制招生规模,避免重复专业的设立

地方高校应避免以往大而全式的跟风浪潮,合理考量自身的专业设置,建立一批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专业,把在校生数量控制在自身师资条件和教学设施条件等综合因素的评估范畴之内,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与毕业生质量。

(二)改革教学模式,优化培养目标,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应该找准自身定位,创建符合地方高校发展长远规划的,重视地域特色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全新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同时,应该利用地方高校的学科优势,与本地区的经济需要相结合,深化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为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创作良好的运作模式。

(三)以人为本,重视艺术设计教学的主体,确立人性化的教学理念

包括依靠和壮大提高教师队伍,逐步提高师资水平和抓紧教学梯队的组织建设;尊重科学的教育规律,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等等。

总之,尽管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立足自身实际,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学科建设,用以人为本科的理念应对具体教学,就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壮大和发展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细莲.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及应对措施[J].社科纵横,2009,(5).

[2]冯建军.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J].江西教育科研,2000,(10).

[3]王果胜.大众化教育与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3,(1).

[4]刘旭东.论教学制度创新与学校文化重建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7).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的论文 第5篇

我国关于创业教育的倡导、研究和实践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至今进行了二十多年。但就高校的重视度、大学生创新思维、大学生创业在全体学生中的所占比例、研究领域的成果而言,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则远远落后。创新创业教育从政策层面、战略层面得以大力倡导和引领则开始于近两年。在2015年3月份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总理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新创业文化。社会赋予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和之前不同,传统的创业教育更侧重于强调大学毕业生创业率的高低,新提出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强调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能力有条件有需求者创业活动的开展,创业率的高低只是衡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指标之一而非唯一指标。在这一大前提下,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追溯

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追溯,其目的是分析以往此方面研究的关注点和实践方面的发展程度,分析其所获取的成绩、研究和实践的空白点,为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做好铺垫。

1.1理论研究回顾

国外虽然没有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但是更多研究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其本质和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相同的。近十年国内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徐茂华(2009)、赵世浩(2015)等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价值取向和基本目标的研究;张鸽(2012)彭振芳(2015)等以某一大学为例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李昌八(2015)等以网络为平台的创业创新教育课程设置研究。从信息平台的搭建、微课内容的开发及团队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创业就业教育的微课程可行性探索;李昆益(2013)、赵世浩(2015)等对某类专业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1.2实践发展追溯

在国外,创业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始于1947哈佛大学创业企业管理课程的开设,随后相继形成了哈佛大学的“注重经验”模式、斯坦福大学的“系统思考”模式及百森商学院的“强化意识”模式,这些模式自成体系,但均注重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如“创业融资”“创业营销”等。在国内,开展创业创新教育课程改革高校有很多,有特色且出成效的主要有以下几所:北京大学构建了“课堂思辨+网络互动+大赛训练+创业实践”的4G创新创业教育方法;清华大学构建了创意、创新、创业“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1.3综合分析

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研究数量少: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平台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检索词对2005-2015年进行主题路径检索的文章为23篇,进行篇名路径检索结果为71篇。研究方向分散:对理论知识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而透彻的分析研究较少,以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为对象的研究较少,缺乏研究的针对性和实证性。在教学实践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数量不少,但取得成效的不多。尤其是绝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学生学到的知识缺乏系统性。本研究旨在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在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2研究方法选择与数据分析

2.1方法选择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访谈法和调查法。对一些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对相关主管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然后对访谈的资料分析整理。访谈的主要问题涉及到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数量,所开设课程的名称,课程选用的教材,课程开设的针对对象,隶属的管理部门,是否有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学时,是否分配学分,是必修还是选修,在高校的哪一级学生中开设,是否有相关课程的实训课程,课程开设的效果如何,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是否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否建设了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实训系统,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和困难,提高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最主要应从哪些方面着手等。调查中对这些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并在访谈结束后对记录内容进行整理,形成文字材料。对学生的信息收集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

2.2对数据的定性分析

调查的四所高校中,每一所高校都开设了创业基础相关的课程,只是所选教材或开设课程的称谓不同,有的为《创业基础》、有的为《创业学》、有的为《大学生创业指导》,有的将创业基础课程的内容融入了各个院系的专业教学过程;调查的高校中对此类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设置不同,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为32学时,2个学分,少数高校设置为72学时,4个学分;此类课程均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课程的隶属部门不同,有的隶属于招生就业部门,有的隶属于教务部门;有的有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有的初步建立了课程体系但不完善,有的则比较完善;各所高校都有较为完善的创业实训系统;但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整体不太理想,专职教师较少,只有极个别高校有较充分的专职教师配备。在大学生对当前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认同度及效果等的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认为高校缺乏专门的创业指导老师,高校为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太少,高校没有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应课程和知识支持。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创业老师虽然引导了学生从创新思路解决问题,但做得还不够好;也有少量学生认为教师完全没有引导学生从创新思路方面解决问题。接受调查的395位同学中193人认为创新型人才具备的重要素质中“独到的思维方式”最为重要,其次为“探索精神”“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责任感”“团队精神”“高科技素养”等。有44%的学生认为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的课程不能够很好的考核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有46%的学生则认为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完全不能考核出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水平。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未来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以“案例分析研究”和“实操演练”为主,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模拟”“专家讲座”“名师讲座”也是不错的教学模式;更多学生认为应该以“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作为创业指导的课程主体。在希望开始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内容和方式调查中,44%的学生认为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应作为穿个指导课程的主体,有25%的学生认为应开设创业必修课程及由创业者成功者讲授创业经验,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定期举办创业者及企业家讲座。

3研究结论

3.1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滞后

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地方高校尚无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和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与学生就业指导融合在一起。二是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门的科班出身的创新创业的教师,教师大都是兼职,主要来自于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其他一些学院的教师,这些教师不仅要承担自己的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创业基础的课程教学工作。造成这些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的课程教学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学校相关部门对此工作也处于摸索发展阶段,能够借鉴的经验只有一些在此方面起步较早的国内高校和一些国外高校的成熟做法。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任教师数量极其少,即使兼职教师的数量也不能够满足全校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3.2学时、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理论课时数量少,实践课时和理论课时脱节。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时量偏少,大多数为32学时,部分高校还将此32学时划分为理论与实践课时两大类。以宜春学院为例,创业基础课的理论课时安排为16学时,也即8次大课。实践课时教学计划安排为16学时,但由于设施、师资、操作难度等原因实际并没有开展实践课教学。因为师资力量有限,在课堂教学安排上,均采取了大班教学。如笔者所授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为4个班级,合计160人左右,大班教学很难实现有效的互动,教学效果不明显。

3.3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教师采取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被动的吸收一些枯燥的知识,使得学生的课堂兴趣大大下降。大部分学生上课来听课,没有教材、笔记本,只带一只手机,更有甚者耳朵还戴着耳机,教师前去干涉,则表示很不耐烦。教学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的内容较少,和学生专业结合的创业案例较少,创业教育没有和专业相融合,专家与名师讲座较少。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这直接体现在期末的创业项目报告的反馈中。学生们学期末提交的创业计划书很少有学生或团队是自己真正构思的一些想法、思路,大多都是从网络上参照别人的创业计划书修改而成,有的直接拷贝,所以呈现在教师眼中的都是在学校周边经营“奶茶店”“咖啡馆”“甜品店”“超市”等项目,毫无创新思维可言。

3.4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初见成效

从近几年几所高校学生参与各种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创业大赛来看,获取了一定的成效。在学校号召、教师动员及学生热衷共同的作用下,一些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创业大赛,并有部分学生在省级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各大学的部分学生也积极地投入到各类创业实践中,有的取得了成功,如宜春学院涌现出了朱霖望、黎江等一批创业典型。这些创业大赛的佼佼者和创业的初步成功者无疑和政府、高校重视创业的大环境有关,也和高校对创新创业实践和对各项赛事的重视度有关。

4几点思考

4.1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目的任何一个行动都有其背后的根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首先是为了适应社会的潮流、顺应政府的政策导向,但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高校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等大的背景下,高校要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教育理念,明确课程开设的真正目的。本文认为,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创新型个性,使受教育者具有基本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结构、创业能力。基于此,本研究对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做了调查,并思考根据需求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4.2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梯式需求

通过调研,研究小组发现,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人占有比例不同。本文根据研究数据把大学生的需求层次分为:基本需求、中等需求和高等需求三个层次。基本需求指大学生希望过课程学习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了解基本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政策;中等需求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基础之上的,指大学生除了基本需求希望的到满足之外,还希望自己能参与更多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过课程学习,提升自己大学期间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高等需求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和中等需求之上的,指大学生在上述需求满足之上,希望实实在在地从事创业活动,以创业代替就业。从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需求层次比例分配来看,三层次需求的人数百分比分别约为:22%、73%和5%,这说明相当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在大学期间参与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仅有极少部分学生希望以创业的方式就业。

4.3分层次的课程体系设置

本文提出进阶式的系列课程体系。主要思路是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受教育需求来界定课程关键目标,然后再根据课程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对于仅仅有基本需求的学生,将课程关键目标确定为创业意愿、创新意识及创新创业素质的教育,可以考虑开设创业基础、创业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意识塑造、创业心理学、创业政策等课程,同时增设与创业直接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显性课程,以弥补创业显性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采取在全校学生中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而且采取大班教学,有条件的采用小班化教学,学时设置为32学时。对具有中等需求的学生,将课程关键目标确定为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帮扶大学生参与各种创业赛事,建议开设创业项目计划、相关法律法规、团队精神训练、行业动态、相关市场分析、模拟创业演示等课程,采取小班化教学,对各个专业中有中等需求的学生采取小班化教学,为了方便讨论和指导,每个教学班人数为25人左右,学时设置为72学时,其中包含了专家讲座、创业项目指导以及实践课学时。对于具有高等需求的学生,将课程关键目标确定为协助大学生完善创业的前期准备及开业工作,建议开设创办公司(企业)流程介绍、创业融资方式方法介绍与帮扶、一对一课程指导、创业项目的可行性评估与开展等课程,采取团队教学的方式,即每几个创业团队安排1~2名指导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理论课程和创业过程的教学和指导,教学时间可以安排在大三和大四,课时可以灵活设置。如此设置可以有效提高不同需求层次的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5结语

全国范围内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动已经开始,高校也已经拉开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帷幕,但由于各种原因,创新创业教育在绝大多数高校仍处于“高开低走”之势,无论是课程的设置、学时的设置、实践课的安排较为随意,没有成体系,系统性有待提高。本研究提出要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并针对目标开设相应的系列课程,以提升现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加强其针对性,期望此研究能丰富现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内容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

参考文献: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的论文 第6篇

摘要: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办学方向不明、学科定位不准、毕业生就业困难、教材设置混乱、专业发展后劲不足等。这些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学科的良性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五个方面下工夫:明确学科方向;确定恰当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拓展学生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加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教育技术 本科专业 思考

据统计,目前全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累计达到220个,教育技术硕士点达到78个,另外还有8个博士点和4个博士后流动站尹河南省现有河南大学等10所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口,除河南大学为省部共建高校外,其余9所院校均为省属地方性院校。地方性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究竟该如何发展?是以重点大学为跟踪导向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还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按照现有重点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来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还是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些都是需要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不可否认,重点院校具有“排头兵”和“风向标”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表面风光的背后已经出现了办学方向不明、学科定位不准、毕业生就业困难、教材设置混乱、专业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势必影响我省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促进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科学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人才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对专业改革作了一些实践探索,最后取得了一些成效,以期为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现状

1.培养目标方面

笔者在对我省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10所高校进行调查(主要是通过查阅学校网站和从学生假期实习作业中获取的资料)后发现,这些学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方面大同小异。如某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地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高级计算机操作能力、课件制作能力、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能力和校园网络综合管理能力,能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看似宏伟,实则定位不清。目前学生和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普遍看法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多而不精,缺乏专业特色。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往往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电子技术方面的水平不如物理专业的学生,教育研究和教学设计方面的水平不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方面的水平不如影视专业和新闻专业的学生。这些不足很容易使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失去竞争能力,造成就业难。

2.课程方面

(1)内容过杂,重复现象严重

由于对教育技术学定位理解不同,各高校的课程体系也不尽相同。调查发现,我省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涉及理学、工学、新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内容。课程门数多、内容交叉重复是这一专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实际中则是专业课程讲授缺乏深度,浅尝辄止,造成学生“广而不精”,即什么都知道一些却什么都不精通。

(2)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教育技术学专业许多核心课程都有很强的应用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无法体现这一特点。主干核心课程的学习停留在课堂教学上,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理论层次的教学过多,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虽然讲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但只处于让学生识记或领会的层面,没有达到教会学生应用的水平。而书面作业设计的成果也大多只是闭门造车,无从检验效果。如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本来是作为连接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学科”,却因有限的课时而限制了实践教学内容,结果这门课最终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3)教材理论性过强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体现。以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的主干课程教材为例,这套教材学术性极强,但思辨性也极强,笔者认为更适合作研究生教材。因为本科生还未掌握相关媒体技术的知识以及运用技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经验,让他们进行枯燥的学术探讨,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教材内容“消化不良”。

3.就业方面

为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笔者借助网络进行了大量调查,并通过课下、假期实习等方式对在校的和已毕业的届学生共计3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在对数据进行记录、挑选和整理的基础上,笔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得出结论。从对在校生的调查中可以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在戈就业发愁。虽然部分学生从大一就开始考虑就业问题,但比于忽略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更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系纺的掌握,以致大学四年碌碌无为。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方式大致分为三类:统考、应聘及其他。通过对调查数据进摘处理发现,70%的毕业生是通过地方统考的方式来实现勃业的,通过人才市场应聘就业的则相对较少,还不到总数跳30%。这种就业的格局从根本上限制了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4.师资方面

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大都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对本专业信心不足,并直接反映在教学和科研上。笔者作为专业负责人曾经与教师探讨过专业发展问题,教师大都对专业发展的担忧和迷茫,对专业研究不感兴趣,在教学和科研中缺乏创造性。另外,由于教育技术学是交叉学科,有关领导误认为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可以教授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其中有些教师本身就缺乏教育学知识积淀,更不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性,教学中拿起课本就讲课,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去整体把握课程,而是孤立地看待这门课。殊不知,教育技术学是很具系统性的,这个专业开设的每一门课都需要围绕着专业核心来统筹讲授,这个核心就是媒体和系统。

二、思考与建议

1明确学科方向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理依据。因此,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跟踪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基础上,也就是以学科知识体系来规范专业建设,建设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专业。作为教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与信息技术学的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所谓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它需要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其次体现在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主要有系统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三大理论作支撑,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因此必然属于教育科学,是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的社会科学。

2确定恰当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前沿学科,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因此不可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制订出完备的`培养计划。地方性院校不同于重点院校,因此要扬长避短,人才培养要为地方服务,这就要求专业培养目标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地方性院校本科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主要是媒体技术能力,这是本科学生的核心能力。因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要遵循“技术先行”的原则,即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媒体技术,地方性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的是熟谙教育规律又精通各种技术并能够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人才。

3.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

调查发现,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中有超过半数的人在从事教学工作,另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在it业从事教育软件及数字媒体开发等工作。商丘师范学院结合就业现状并综合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安排的实际情况,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分为三个方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25学分)、教育软件工程方向(23学分)和数字媒体技术方向(14学分),并据此制订了新的课程计划,在大三对学生实行分方向培养。

新方案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践课程和假期实习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适当压缩理论课时,加大实验、实践课时。调整选修课课时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即增加人文经典课的开设,如增加《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影视作品欣赏》等课程;“有所不为”即适当压缩纯理科课程的课时。对于教材使用问题,商丘师范学院主要是在教学中把重复的内容删去,博采众长。

4.拓展学生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技术工匠,而是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注重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素养,还应包括有利于学生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开展校内素质拓展训练。例如:与科研工作相结合,通过让学生主持或参与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研能力;通过参与多媒体制作竞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改革的关键归根结底在于教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理念先进、素质全面的师资队伍。因此,地方高校加快教育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既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长久之策,也是克服现有困难的当务之急。商丘师范学院采取三项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一是有计划地派出青年教师外出访学、参观交流,二是经常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三是在制定的“十二五”中长期规划中把“引进高层次人才”列人其中。这些措施为现有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改变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了他们的学术水平。

上一篇:感恩与人生的作文下一篇:保安领班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