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思路

2024-07-12

**区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思路(精选7篇)

**区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思路 第1篇

**区在总结2006年工作的基础上,及早筹划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六个下工夫”的工作思路:

(一)在推进惩防体系上下工夫。抓好《实施纲要》各项任务的分解、落实和督查工作,全区上下联动、各项工作相互衔接,教育、制度、监督、改革和惩治等项工作的协同推进。

(二)在整体推进反腐败三项重点工作上工夫。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继续保持查案力度,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突破案件的整体合力。继续纠正在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

(三)在加强教育制度监督上下功夫。继续深化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把主题教育融入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使腐败行为无机可乘;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十制度,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保证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

(四)在服务经济建设上下工夫。建立重点项目督查考评体系,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市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追究行政过错责任。

(五)在推进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上下工夫。按照全区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设立网上行政监察监督模块,完成1808项行政行为的流程固化和网上运行工作,建成物理化行政服务大厅,逐步实现和完善权力阳光运行的有效监管机制。

(六)在自身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加强机关内部监督管理,建立二级考核连带责任,努力塑造为民、务实、清廉和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

**区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思路 第2篇

近日,我区召开了五届二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7年全区要突出“一个核心”、瞄准“两大目标”、着力“三业并举”、实施“四联战略”、推进“五大工程”的发展战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近5亿元,这就是我区的中心工作,是重之中重,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也要围绕这个战略来开展。为此,2007年,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既从严治标,惩治腐败,又着力治本,预防腐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强化创新意识,抓特色促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区“关于加强各级党组织民主集中制的巡视监督制度”。2007年,我们将按照省委六届四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加强各级党组织民主集中制中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的要求,建立落实民主集中制情况巡视监督制度,组建由区委有关领导组成的巡视监督领导机构。巡视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级党组织对民主集中制的相关制度的学习情况,查阅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学习记录、体会等;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及党内选举等相关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党内生活是否正常;党员的权力是否真正得到维护;在强化党内监督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效果;对重大事项是否集体讨论、民主决策,有没有“一言堂”现象等等。巡视工作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进行,尤其要对重大事项运作情况进行抽查,对损害党的集体领导,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败坏干部队伍风气,助长消极腐败现象的要进行严肃查处。

二是进一步深化设立中小学纪检监察员工作。2007年,我们将主要在巩固成果、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上下功夫,注重抓实效,试行“垂直管理、立体监督”机制。在全区选择3到5所中小学搞试点,直接派驻纪检监察员,其个人档案、工资待遇和组织关系全部由文教局纪委管理,列入文教局纪委编制,其职级与该校校长平级,与学校之间无隶属关系。这项工作的开展将为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监督同级一把手探索新路子。

三是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2007年,我们将把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做为重中之重在倡导“读书、调研、写文章”的基础上,搞好“营造三种氛围,创建三型机关”活动。即营造校园氛围,创建学习型机关;营造家庭氛围,创建团结型机关;营造企业氛围,创建竞争型机关。将市纪委、监察局下达的各项任务量化到科室,落实到人头,年终进行全面考核,对完成任务较好的给予奖励,完不成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通过系列活动使纪检监察干部的全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全面提升,政治面貌和整体素质有一个较大提高。

二、强化服务意识,保稳定促发展

要进一步完善“110举报、代码举报和署名举报”体系建设,做好广泛的宣传,让全社会都参与到反腐败工作中来。同时要实行全员信访首问责任制、办理信访案件终身负责制和预约接访工作制度,按照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方便群众的原则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方便群众就近反映问题,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保持社会稳定。

要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在继续查办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的同时,加大对虚报浮夸捞取荣誉、公款游山玩水、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打击力度。实行办案责任制,完成市下达任务,结案率达到100,重点抓好在全区有震动、有影响的大要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一乡一镇纪委要各自独立完成3件以上,其它纪委(纪检组)也要确保完成1起案件的查处。要加强办案工作的组织与协调,明确纪委书记要做好牵头协调工作,对办案不力的单位和部门要限期纠正,对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甚至干扰办案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涉企案件要采取优先立案,优先调查,优先审理,优先处理的工作方法,为企业创造正常的生产经营环境。

三、强化责任意识,转作风促发展

1、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把这项工作做为龙头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大四方面的工作力度。第一是严格责任分解,明确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职责和任务。第二是严格责任考核,经过考核要评出先进单位予以表彰。第三是健全工作档案。第四要严肃责任追究,对不负责任,工作不到位的主管领导进行追究,全年追究案件不少于3起。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自觉性。

**区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思路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外来婚嫁人员、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劳教收容人员、性病门诊就诊者、抗-HIV阳性者配偶、男男性接触人群、部分外出务工人群和留守家属、既往有偿献血史人群、孕产妇、高校学生, 共检测9 003例。其中, 男3 846例, 女5 157例, 年龄9岁~71岁。

1.2 方法

采集对象的静脉血3 mL~5 mL, 分离血清, 按《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 (2004版) 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测, 初筛试验使用珠海丽珠ELISA双抗原夹心法试剂, 复核试验为北京华大吉比爱ELISA双抗原夹心法试剂, 外部质控血清为北京华大吉比爱HIV弱阳性对照 (2.5倍的Cut-off值) 。以上所有检测试剂均经国家FDA批准, 批检合格, 有效期内使用, 并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和结果判断, 初筛阳性血清送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认实验室免疫印迹法 (HIV Blot2.2) 确认。

2 结果

2.1 不同月份HIV抗体检测情况

本研究共检测各类血清标本9 003份, 初筛检测抗-HIV阳性8例, 确认抗-HIV阳性8例, 均为HIV-1型抗体, 阳性率0.089%;其中1月~6月检测4 008例, 阳性5例 (0.125%) , 7月~12月检测3 935例, 阳性3例 (0.076%) 。其中, AIDS 1例 (外出务工者, 已死亡) 。

2.2 不同人群HIV抗体检测情况

8例抗-HIV阳性者分别为外来婚嫁人群3例, 娱乐业女性性服务人群1例, 男性外出务工人群2例 (1例为HIV感染者丈夫) , 留守妇女1例 (HIV感染者配偶) , 男男性接触人群1例。见表2。

2.3 人群分布

共检测男性3 846人, 抗-HIV阳性3例, 阳性率0.078%, 抗-HIV阳性3例的年龄分别为21岁、28岁、60岁;共检测女性5 157人, 抗-HIV阳性5例, 阳性率0.097%, 抗-HIV阳性5例的年龄分别为18岁、22岁、28岁、28岁、59岁。死亡的1例为男性, 年龄60岁。6例抗-HIV阳性者为农民, 2例为娱乐业从事性服务人员 (男、女各1名) 。各年龄段检测结果见表3。

2.4 地区分布

本组8例抗-HIV阳性者中, 潘黄镇2例 (行政中心所在镇) , 秦南镇2例 (其中1例男性已发病死亡) , 龙冈镇2例, 中兴镇2例。4例为本地人;3例为外来婚嫁人员, 分别是越南1例, 云南双江2例;1例为重庆籍居住盐都区外来人员。

2.5 传播途径

本组8例抗-HIV阳性者均为性接触传播。其中, 潘黄镇2例, 1例为娱乐场所性服务者, 1例为男男性行为 (MSM) 服务生。龙冈镇2例, 夫妻关系, 妻子是越南人, 在越南从事性服务感染后婚嫁到本地, 结婚后传染给丈夫, 妻子和丈夫于2006年11月先后检出抗-HIV阳性, 至今未生育子女。秦南镇2例, 夫妻关系, 丈夫于2001年—2005年在江苏昆山打工时多次嫖娼, 2006年6月因阑尾炎住院, 术前手术时检出抗-HIV阳性, 于2006年9月发病死亡, 生前通过性行为传染给妻子, 妻子于2006年8月检出抗-HIV阳性, 其5个子女及7个孙子 (女) 抗-HIV均阴性。中兴镇2例来自云南双江, 在当地从事性服务行业, 婚嫁到盐都区中兴镇1个月检出抗-HIV阳性后, 性生活时采取全程使用安全套的干预措施, 至2008年7月其丈夫未检出HIV抗体, 均未生育。

3 讨论

盐城市盐都区自1997年开展艾滋病高危人群HIV抗体检测, 于2006年6月在外出务工人群中检出首例HIV感染者后, 相继在外来婚嫁人员, HIV感染者配偶中发现HIV感染者, 并出现1例AIDS病人死亡病例[1]。2007年9月同时在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发现HIV感染者。 2005年—2007年盐都区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 盐都区HIV/AIDS病人集中在外来婚嫁人群、外出务工人群、性服务人群及HIV抗体阳性者配偶, 此模式与其他沿海城市相同[2]。原因是近几年本地区外来婚嫁人员流入上升, 大部分来自于艾滋病高流行的贫困地区, 加之本地外出务工农民增多, 他们的流动性大, 增加了艾滋病的传入和传播机会。本地区女性、男性性服务人群中均发现HIV感染者, 对艾滋病防控工作增添了难度。

盐都区近两年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 在劳教收容人员、性病门诊就诊者、既往有偿献血这部分艾滋病高危人群中未检出HIV感染者, 与相关文献报道有差异[3,4]。8例HIV/AIDS病人均为性行为感染, 男女比例为3∶5, 与相关文献报道有差异[3,4]。原因可能为盐都区HIV/AIDS病人以外源性性行为输入为主, 且感染群体较少, 仅仅是局限在特定的人群内以性行为方式传播。

本次报道的8例HIV/AIDS病人中, 6例为18岁~60岁的青壮年农民, 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5]。原因是此类人群流动范围大, 人员组成复杂, 且处于性行为活跃期, 加之他们文化素养低, 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差, 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且他们会充当HIV感染的桥梁人群, 把HIV带回家传播给性伴侣和孩子[6], 这方面应引起卫生防病工作的重视。

盐城市盐都区地处沿海城市区域, 目前HIV/AIDS虽然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流行水平, 从2005年—2007年HIV/AIDS检测结果来看, 艾滋病已呈现从HIV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外来人群向本地人群扩散的危险, 随着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流动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大, 娱乐、服务行业中从事性服务工作人群、静脉吸毒人群、男男性接触者群体的增多, 加大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难度, 如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将会影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艾滋病疫情的监测力度, 开展一般人群的HIV/AIDS筛查检测工作, 最大限度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二是强化娱乐服务场所特定人群、男男性接触者群体的艾滋病干预项目力度, 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 降低HIV感染的高危行为[7]。三是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管理教育, 为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 如戒毒、美沙酮替代疗法、提供洁净注射器等。四是加强婚姻的健康管理, 特别是对外来婚嫁人员倡导婚前体检, 减少艾滋病传染源的输入。五是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和职业暴露的培训, 使所有医务人员了解并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 在医疗工作中强化防护措施, 杜绝HIV医源性传播。六是开展全员 (特别是城郊农民) 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 利用各种形式提高群众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有效地阻止艾滋病在盐都区蔓延的势头。

摘要:[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不同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现状与特征, 为今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盐都区不同人群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HIV的资料。[结果]本研究共检测不同人群血清9 003份, 初筛检测抗-HIV阳性8例, 确认抗-HIV阳性8例, 阳性率0.089%。其中, AIDS 1例 (已死亡) , 外来婚嫁人员3例, 女性性服务者1例, 男男性接触1例, 外出务工人员2例, 留守妇女1例;男3例, 女5例;抗-HIV阳性者配偶检出2例;8例抗-HIV阳性者均为性接触传播。[结论]盐都区属艾滋病低流行区, 应加强全民健康教育, 提高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的自我防范意识。

关键词:不同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艾滋病,检测分析,流行现状

参考文献

[1]王荣堂, 朱晓华.2006年盐城市盐都区艾滋病高危人群抗-HI V检测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08, 14 (5) :417-418.

[2]吴方, 周爱林, 刘党民.浙江省海宁市HI V/AIDS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1) :157-168.

[3]王陇德.中国艾滋病流行与控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7-24.

[4]唐雅清, 张崛, 马树波.北京市昌平区2001~2006年艾滋病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7 (10) :1838-1839.

[5]李庆平, 孙晓红, 张秀绘.滨州市1995~2005年艾滋病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1) :143-144.

[6]汤后林, 吕繁.桥梁人群在艾滋病病毒传播中的作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 (2) :192-194.

**区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思路 第4篇

一、严格执法,认真履行好煤矿安全监察职能。

1、强化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编制《福建煤监局2007年度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计划》,提出了“抓两头带中间,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监察与服务并重”的工作思路,根据煤矿生产的不同季节、水文、气候等特点,按照“重点监察在点、专项监察在线、定期监察在面”的原则,强化“三项监察”。重点监控煤矿事故多发地区、多发矿井和灾害严重矿井,重点监察煤矿水害防治、顶板管理和“一通三防”,抓好节假日、“两会”、“十七大”等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期间的重点监察。全年累计监察138个矿井,发现各类安全隐患810条,下达(制作)各类执法文书417份,责令26家煤矿停止井下作业(施工)、撤出作业人员,对33家煤矿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分别作出警告、停产整顿、罚款和暂扣《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累计实施经济处罚130.447万元,收缴率达100 %。对在监察执法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严格做好后期跟踪检查,整改率为100%。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均及时立案调查,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公正、详细地查明违法违规事实。2007年查处的26个行政处罚案件中,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保证了行政执法的及时性和威慑力。我局编写的《依法监察,规范执法,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效能》一文,在10月份全国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受到充分肯定。

2、严肃煤矿安全事故查处。认真贯彻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2007年发生的23起煤矿事故,均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和要求,依法立案调查,将事故原因分析透彻,准确认定和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指导企业制定针对性强的整改措施;并举一反三,以典型事故为案例,广泛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促进区域范围内所有矿井共同整改提高。龙岩永定“10·7”透水事故发生后,丁明干副局长带领事故调查处有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过程指导现场的施救工作。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对全省所有煤矿水害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2006年发生的43起事故的结案情况、处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促落实,并进行案例整理,编印了2006年福建省煤矿事故案例汇编。对今年已结案的20起事故调查报告及时做出批复,将处理情况向全社会通报,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3、强化部门联合执法。积极协调省经贸委、国土资源厅、工商局等部门,成立经常性协调机构,建立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事故调查、煤矿关闭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等联合审批、联合调查、联合执法机制。先后5次联合成立检查组,就落实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春节期间煤矿停产检修及节后复工各项准备工作、煤矿整顿关闭、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建设项目执行“三同时”工作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以及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等开展联合督查,形成了多部门、多层次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我局监察人员每次深入基层,都会主动联系市、县两级安监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让基层派人跟随、配合,促进基层真心实意地配合我局抓好日常监管,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

二、突出重点,有效减少事故并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1、扎实抓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根据工作部署,先后于4、6、9月份专题下发《关于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开展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督查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水害防治的通知》,要求各煤矿企业按照赵铁锤局长视察福建煤矿时提出的水害防治“八有”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水害防治工作。6月份,针对雨季来临,我局与省经贸委等单位成立联合督查组,对龙岩、三明、泉州、南平等地区和福煤集团所属煤矿的水害防治及隐患排查、治理、报告等工作进行专项督查,针对发现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具体指导意见,认真落实防范措施。9月份,要求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福煤集团把水害隐患排查作为深入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开展水害隐患排查专项行动,落实防洪防汛防透水各项措施。为深刻吸取永定县“10·7”透水事故死亡5人的教训,我局下发紧急通知并组织有关人员,对全省煤矿水害问题开展一次全面疏理,排查隐患,实施有效的整改;责令永定全县所有煤矿停产整顿,要求水害问题没有解决的矿井,不能复工生产。

2、不断强化顶板事故预防。福建局始终把顶板事故预防作为监察工作的重点之一,监察人员每次下矿,都亲自深入巷道,进入采掘工作面实地检查,对于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能及时整改的当场要求煤矿企业进行整改,一时无法完成的都要指定县煤行办负责督促落实,限期反馈整改情况;对存在重大隐患或整改不到位的,则坚决责令停产整顿。督促煤矿企业健全完善、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求总工程师和煤矿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要遵循顶板事故预防的规律特点,建立健全自查自纠制度。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全年共培训煤矿“三项岗位人员”8249人,有4万多名一线矿工参加安全培训,紧紧依靠人员素质提高促进顶板工作有人管,有办法管,管得住,管得好。

3、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报告和治理专项的有关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及时将上级的有关精神和要求传达到基层,对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早部署、早治理。结合每月的监察任务,先后4次派出监察组分赴各地,就地方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制定实施方案、开展自查自纠和落实隐患整改等进行检查指导。9月份与省经贸委联合成立专项检查组,分赴龙岩、三明、泉州等地,就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自查自纠和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10、11月份,结合国庆和“十七大”期间的安全工作,认真组织“回头看”活动,重点针对国务院督查组在福建督查时提出的问题,督促及时整改;对前一阶段排查治理工作不认真、效果不明显的单位和煤矿企业,要求他们重新“补课”;对已经查出、但尚未彻底治理的重大隐患,逐条落实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提高整改率;对一般性隐患,防止经常反复。据统计,去年6至10月份,全省332家生产矿井、10处基建矿井都认真组织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行动,累计自查隐患17600条,整改16882条,整改率95.9%,其中:重大隐患813条,整改率100%;列入治理计划重大隐患7条,安排治理资金112.8万元,目前基本上全部完成整改工作。

三、开拓进取,扎实推进“落实年”、“攻坚年”各项工作

1、坚决完成整顿关闭任务。根据国务院安办的统一部署,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分期分批深入基层,逐个市、县(区)做好与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沟通协调,紧紧依靠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基层各部门,按照关闭矿井的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关闭工作。今年我省按时完成了29家矿井的关闭任务,三年完成关闭小煤矿98家,超额完成10家。7月份,我局专门派出监察人员对已关闭的29对矿井实施抽查,督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日常巡查制度,落实地方监管责任,严防已关闭矿井“死灰复燃”。龙岩、三明、泉州等地均建立、制订了全市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职责、制度及配套扶持、补偿和减免经济政策,组织监督、检查各产煤县(市、区)人民政府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任务、目标落实情况。大部分产煤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也相应建立了关闭矿井日常巡回检查制度。

2、扎实推动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主动联系省经贸委和国土厅,共同研究制定煤炭资源整合整体方案,及时出台了《关于煤矿建设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福建省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暂行标准》两个配套性文件,简化了资源整合审批程序,大大节约了煤矿企业的工作成本和工作时间,调动了企业主的积极性。上半年,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永定县、大田县等县市进行试点,积极指导试点县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6月份,我局组织监察人员赴龙岩市,向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传达推动煤炭资源整合、解决煤炭资源整合项目矿区范围划定等有关精神。目前,省经贸委已批复的全省62个煤炭资源整合项目正处于立项之中。

3、有效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编印《福建煤监局推动小煤矿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基本作法和下步工作打算》、《福建省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实施意见》。在永定县组织召开全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及规范煤炭开采秩序现场会。4月初,与省经贸委联合印发了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意见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有力推进全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活动。目前,全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省共有56家煤矿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建设,并已基本完成建设工程。

4、全面实施科技兴煤、科技兴安策略。今年共向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等部门提出了《福建省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开发研究》等五个煤矿安全科研项目的申报,其中《煤矿风险辩识系统研究与开发》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省科技厅批准为2007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我局积极向省发改委申请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并以福煤集团为试点,研究建设符合福建省情矿情需求的安全监控系统,分批次在各县(市、区)加以推广,最终将建成全省联网,实现监控手段数字化,有效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成立了煤矿安全生产专家组,先后分6批次对全省5个重点产煤县40多家有代表性的矿井进行了技术指导,共发现煤矿安全问题100多个,帮助煤矿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0多项,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区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思路 第5篇

区科委2006年工作总结2007年思路

2006年科委科协简要总结

一、组织实施科技项目

1至10月,完成国家级、市级、区级各类项目197项(包括农医类)。复审验收跟踪项目66项。完成262家科技企业换发证工作。其中:

申报国家级各类项目25项。申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19项;申报国家级新产品1项;申报国家级火炬计划2项;申报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3项。

申报市级各类项目93项。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计划32项(9项获资助),上海市重点新产品计划9项(其中4项获资助),上海新市火炬计划7项,组织认定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1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再创新计划项目2项;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6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5项(获二等奖1个,3等奖1个);组织认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10家(其中首批获批7家);上海市科技创新人1人(神力)。

立项并实施区级各类项目79项。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计划8项;认定15家企业为奉贤区高新技术企业;区高转项目5项;创建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区级科技发展基金立项46项(农医方面)。

完成其它各类复审、验收、跟踪项目66项。创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奉贤)基地1个;配合市科委完成上海市种子资金项目验收6项;配合市高新办完成现有5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复审工作(其中:48家企业通过复审,3家企业自动放弃);完成国家863计划执行情况跟踪调查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跟踪调查2项;完成项目鉴定5项,成果登记3项。

完成各类科技计划统计。完成262家科技企业的网上年检工作,换发科技企业联系服务证267份。完成完成2006年奉贤区春季网点土利用动态监测简析。

二、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区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思路 第6篇

及2007年—2011年工作计划

(政府工作报告素材)

一、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来,我们认真按照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扎实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建设,全面促进农村“两个社会”构建。

(一)加强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我们把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作为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龙头工程。在开展村庄整治中,我们实施了以“五型(保护复建型、整治建设型、分步集聚型、套式社区型、高层公寓型)”为模式的村庄建设,重点突出一线两翼(一线就是104国道和路泽太沿线、两翼就是指位于中心城区的东部组团主要包括路南街道、峰江街道,西部组团主要包括桐屿街道、螺洋街道)的建设改造作为“五型”模式成片推进的重点整治区域,辐射带动了全区村庄整治工作。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实行以奖代补和单项工程补助等政策,全区的村庄整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2006年新增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个、市级示范村个、区级示范村 个,整治合格村 个(2006年待年底验收合格后确定)。自2003年实施村庄整治工程以来,区、镇(街道)两级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2多亿元,累计完成村庄整治180个,建成省市区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个,提前一年完成省市下达的村

庄整治任务。

我们在深入实施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龙头带动作用的同时,整合了“村庄规划”、“农民饮用水”、“万里清水河道”、“乡村康庄”等一系列建设工程,开展了以“五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住宅美化)、四清(清理垃圾、清理河道、清理小冶炼、清理场外固废拆解)三拆(拆除违法建筑、拆除违章建筑、拆除拾荒族窝棚)两改(改水、改厕)一构建(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垃圾统一处理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2003年来,新增通村道路112.6公里,新增农村绿地面积59.4万平方米,新增农村公共厕所119座,新增农村垃圾箱3596只,清除露天粪坑7845只。彻底取缔农村1309家小冶炼作坊,规范场外固废拆解3800户,建成10个镇(街道)级垃圾中转站,全区有185个行政村建立专职卫生保洁队伍,垃圾处理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机制,城乡垃圾处理覆盖面达85%以上。区、镇(街道)、村道硬化率达100%,村内主干道硬化村数达90%以上,公交通村率达98%,全区形成了半小时交通圈。全区污水处理覆盖到6个街道1个镇,全区污水处理率达52.3%,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0%。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供水管网通村率达9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建立了306个放心店和41家小型超市遍布全区301个行政村。全区幼儿入托率达95.5%、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99%、初升高比例达96%。全区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94%,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实现有线电视、有线电话和移动电话覆盖率100%,宽带建设延伸到村。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面貌极大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的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不断提高,从而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的构建。

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现场会参观点线创建任务圆满完成。今年8月份,在我市召开的第三次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现场会,不但规模

大、档次高,也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召开的一届现场会,而且省市确定把我区作为这次现场会期间的主要参观点之一,我区为做好迎检工作,同时,把这次现场会的参观作为展现我区村庄整治和城乡一体化推进成果的难得机遇。为此,我区主要在现场会参观的“路泽太、104国道、迎宾大道、财富大道”沿两侧和在“两个参观点”螺洋街道藉池村、桐屿街道小稠村,集中开展了违章建筑拆除、赤膊墙粉刷、破旧老屋改造、环境卫生整治、参观点线的绿化美化等开展专项大整治行动。自今年3月份,通过精心组织、大力宣传,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完成了参观点线的创建任务。期间,共清理沿线垃圾6240吨,拆除两违建筑68650平方米,整治赤膊墙23.4万平方米,改造破旧房2万平方米,整治河道8.36公里,青山白化400亩,新种苗木25.5万株,新增草坪4万多平方米。参观点线整治成果成为了我区村庄整治和城乡一体化推进的一个亮丽缩影,受到了省、市领导和参观领导的高度评价。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加快农民就业转移

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是富裕农民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加快农民就业转移的关键,我区按照“订单培训、政府买单”的方式,区、镇(街道)财政每年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深入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要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过程中,不断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网络,设置28种技能和实用知识培训。而且,从我们路桥的产业、人员分布和经济状况实际出发,提出了适合路桥实际的以项目为依托、推进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以产业链为钮带,成片推进农民岗位技能和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以落地企业为平台,开展订单式培训,推进农民转移就业的“三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模式,今年整村推进培训63个,重点加强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以及加强对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者的绿色证书和农业实用

技术培训,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民,以培训促转移,以培训促增收。至今年9月,完成农民素质培训13667人,转移就业4369人。自2004年开展农民素质培训以来,已累计培训了55294人,转移就业14780人,达到以培训促增收的目的。

(三)开展“百村百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深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我区以开展“百村百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为载体,积极鼓励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先富起来的企业家与自己的家乡或经济欠发达村,深入实施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带动农村,从而达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的收入,实行城乡和谐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推进步伐。今年9月6日,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区性的“百村百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会上,区委书记马晓晖,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米良都作了重要讲话,区级有关部门还专门进行了调研,制订了实施方案,出台了结对企业在用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项活动,通过“政府引导、部门牵头、村企主体、社会参与”,今年以来,全区开展村企结对120个,落实合作项目84个,合作资金1790万元,到位资金560万元。

(四)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今年,我区通过严格选派标准,搞好任前培训,抓新老交接,继续选派了第三批农村工作指导员下驻全区各村居开展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深入实施。

二、2007年工作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机制,深入实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深化农村改革,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以镇级机构、区镇管理体制、村级运行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

村综合改革。全面开展村级集体资产经营。通过整理老宅基地和空闲废弃地、用好用活村集体留地和资产经营等途径,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实施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政策扶持力度,新农村建设相关项目资金要向经济薄弱村倾斜,加快以“三百”工程为载体的集体资产经营行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同时抓好1-2个经济强村的集体资产股改试点,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创新体制。发挥我区市场和工业优势,以“村企结对”为平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深化村企结对帮扶制度,优先考虑照顾欠发达村庄开展“百村百企”结对共建设新农村活动。扶持和加快农家乐旅游事业的发展建设,创建农家乐特色村,促进农民转产转业,促进农民增收。2007年,全区“百村百企”结对合作项目计划达到120个,合作资金达到3600万元,其中无偿捐助资金达到1200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1200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深入实施村庄整治,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继续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作为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龙头带动工程,继续实施以“五型(保护复建型、整治建设型、分步集聚型、套式社区型、高层公寓型)”为模式的村庄建设,不断巩固村庄整治成果。进一步整合“村庄规划”、“农民饮用水”、“万里清水河道”、“乡村康庄”等一系列建设工程,认真开展以“五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住宅美化)、四清(清理垃圾、清理河道、清理小冶炼、清理场外固废拆解)三拆(拆除违法建筑、拆除违章建筑、拆除拾荒族窝棚)两改(改水、改厕)一构建(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垃圾统一处理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财政投入,加强工作力度,建设全面小康村,构建和谐新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推进。2007年计划新增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个、市级示范村个、区级示范村 个,整治合格村 个。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加强农民就业转移

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健全

培训机制,加大培训投入,实施订单式培训,努力形成“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带培训”的格局。鼓励支持企业吸纳本区劳动力,建立农民工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深入实施“三推进”整村推进培训,第一个推进是以项目为依托,推进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在金清等沿海地区进行捕捞和水产养殖培训;在金清、蓬街等东部农业生产区域开展瓜菜培训;在横街、新桥等中部地区开展模塑、印刷等培训;在峰江、路南、路北等城郊地区开展汽模生产等培训;西部地区开展塑胶生产等工种的技术培训;环山地区可以对农民进行水果生产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以点带面,推动当地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第二个推进是以产业链为钮带,成片推进农民岗位技能和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根据各地产业集聚特点开展跨村、跨镇培训,在新桥、横街的模具、印刷行业比较发达且地域相邻,尝试联合办班培训;在相邻几个村产业基本相同,统一组织办班培训,不但利于人员的组织、培训,更能有效提高转移就业效果。第三个推进是以落地企业为平台,开展订单式培训,推进农民转移就业。依托龙头企业尤其是村企建立培训、实习基地,以全区“百村百企结对”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发挥企业现有技术骨干的力量,开展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务工农民的技能水平。2007年,确保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期15000人,力争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700人。

(四)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加强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培育发展中心镇、中心村,集聚优化村庄布局,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规划建立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联系合理,位置适中,供水、用水、环境等条件良好,村庄相对密集、有一定设施和规模、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村等行政村联合组成的中心村建设,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建设,中心村作一个服务中心,设置农业生产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商贸设施、文教体卫设施等,从而发挥对周边村庄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2007年-2011年工作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总思路和总抓手,今年的五年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深入实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努力奋斗,真抓实干,拼搏创新,到2011年进一步加快我区城乡一体化推进步伐,实现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健全,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农民素质知识化,基层管理民主化。总的目标:

---生产发展。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力明显增强,农村经济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增长,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区域经济结构和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村人口和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生活宽裕。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农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教育、文化、医疗、保障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公共服务网络覆盖到所有中心村,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170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3%以下,人均住房面积达到60平方米,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基本健全,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5%。

---乡风文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人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得到转变,树立起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新风尚,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全区建成个文

明村和个基层文化俱乐部;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全面完成10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训。

---村容整洁。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根本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区完成所有301个行政村的村庄整治,建成50个以上省市级示范村;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0%,生活污水达标处理率达到6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管理民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党领导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充满活力,村民自治组织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全面规范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农民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

根据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继续以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龙头带动,积极改善村容村貌,全面开展以“保护复建型、整治建设型、分步集聚型、套式社区型、高层公寓型”为五种模式的村庄建设,深入实施以“五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住宅美化)、四清(清理垃圾、清理河道、清理小冶炼、清理场外固废拆解)三拆(拆除违法建筑、拆除违章建筑、拆除拾荒族窝棚)两改(改水、改厕)一构建(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垃圾统一处理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实行点线面结合、梯度推进,促进城乡面貌改变。到2010年,全面完成全区301个行政村村庄整治建设,建成50个以上省市级示范村,使全区村庄面貌得到整体改善。加强村内主要道路两侧、河道池塘沿岸和村民住宅周围的绿化建设,加快建设“生态村镇”,切实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二)全面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加强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培育发展中心镇、中心村,集聚优化村庄布局,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加强重大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加快形成中心(城区)——次中心(金清)——一般镇——中心村的四级梯度结构的城乡发展体系,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强化产业支撑,壮大经济实力,使中心镇成为联系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农村人口的集聚点。规划建立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联系合理,位置适中,供水、用水、环境等条件良好,村庄相对密集、有一定设施和规模、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村等行政村联合组成的中心村建设,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建设,中心村作一个服务中心,设置农业生产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商贸设施、文教体卫设施等,从而发挥对周边村庄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加快以“三百”工程为载体的集体资产经营行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同时抓好经济强村的集体资产股改试点,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创新体制。加快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民的转产转业,扶持和加快农家乐旅游事业的发展建设。大力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政策扶持力度,新农村建设相关项目资金要向经济薄弱村倾斜。加强经济薄弱村农民素质培训和就业转移,发挥我区市场和工业优势,以“村企结对”为平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深化村企结对帮扶制度,优先考虑照顾欠发达村庄开展“百村百企”结对共建设新农村活动。到2011年,全区“百村百企”合作项目达到410个,合作资金达到4.2亿元,其中无偿捐助资金达到7200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7000人,促进全区村居协调发展。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

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深入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民,以培训转移,以培训促增收。按照“订单培训、政府买单”的方式,大力培训市场需求量大的制造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服务人才,打造特色劳务品牌。适应市场

需求,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开展分类培训。大力开展“三推进”整村培训,重点抓好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适应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要求,加强对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者的绿色证书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健全农民工的岗位培训机制。落实培训优惠政策,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把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的规定比例提取培训经费用于职工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完善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健全城乡就业服务公共网络,建立动态化管理的劳动力资源和用工信息库,把就业服务延伸到农村社区。鼓励支持工商企业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探索建立企业征地规模与招用本地农民工数量挂钩制度,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到2010年完成全区所有10万人农民闲置劳动力培训任务,转移农业劳动力7万人以上。

**区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思路 第7篇

一、工作回顾严明党的纪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严明党的纪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促进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是换届之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全面推进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建设的开端之年,工程多、任务重、压力大。区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证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履行监察职能,确保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履行监察职能,确保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职能对发展示范区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围绕征地拆迁、大额资金使用、项目进展、工作人员作风等情况,开展效能监察,推动了拆迁补偿工作顺利开展,实现780户动迁村民100%签约。

二是加强政府投资工程监督管理。对48个以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投入的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立项检查,围绕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概预算管理、招投标、洽商变更、合同履行、资金使用、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工程进度及竣工验收等环节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制定《区加强政府投资重大工程项目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意见》和《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有效加强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建设工程优质、资金安全、干部廉洁。

三是对政府采购、财政评审和公务员、事业编录用考试进行监督,保障了上述工作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

四是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监督检查,参与了置业有限公司高尔夫球场挖土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对南关村党支部书记在中高路“11·3”较大安全生产事故中失职问题进行了立案查处。

五是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防汛等工作开展专项执法监察,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建立长效机制,加大集中整治力度,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建立长效机制,加大集中整治力度,法监察推进“拆违打非”常态化管理。

推进“拆违打非”常态化管理。

一是开展违法居住类建设项目专项治理。制定下发了《区关于违法居住类建设项目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查控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专项治理责任追究方案》,明确了各镇乡和各部门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的责任,建立了查办案件联动机制。

二是对专项治理项目拆除工作进行督办,全区拆除违法建设面积15.7万平方米,特别是对顶风违法建设的别墅项目等70宗重点项目分四批进行了拆除,拆除面积达13.6万平方米。督办的项目全都做到了“双停四撤”。

三是依照区《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若干规定(试行)》,对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进行了预警约谈。

四是制定下发了区《关于健全完善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机制的意见》和《区查处违法建设和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责任追究办法》,构建“查违打非”长效工作机制,严肃查处和坚决打击各种违规违法占用土地和建设行为。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一是认真做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第三阶段排查工作,排查项目23个,三个阶段共查出的170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69个。

二是与区治理办组成联合检查组,多次对问题多、难度大的项目单位进行检查,通过现场督促、约谈项目单位负责人等方式,提高整改完成率。

三是会同区发改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督促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履行监管职能,防止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边纠边犯”;联合区检察院等6家单位出台了《关于在工程建设及政府采购领域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实行廉洁准入管理的实施办法》,构建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绩效考评工作。

全面推进绩效考评工作。

一是制定下发了《区机关绩效考评办法》,89个绩效考评对象在确定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填报了《机关绩效责任说明书》,各单位共上报年

度主要业务工作365项,承担的折子工程102项、区政府投资重点工程26项、拟办好事实事32项。

二是加强日常管理,从工作任务、情况报告、效能投诉、档案管理4个层面对各单位进行日常考评,通过自查和抽查的方式,对全区72家单位开展半年绩效工作检查,对责任单位提出可行性建议,推动了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是制定下

发了《区评议党政部门活动实施方案》,改进基层评议方式,将大部分基层评议活动与党风廉政责任制检查一同进行,减轻了基层负担。目前,全区绩效考评工作正在按既定方案进行。严肃换届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气正的换届环境。严肃换届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会同区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工作方案》和《关于召开严肃换届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召开全区大会对严肃换届纪律,工作进行部署。开展严肃换届纪律专题谈心谈话活动,会同区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同全区148名二级班子主要领导进行了专题谈心谈话。要求全区各二级班子都召开一次以“严肃换届工作纪律”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聘请10名换届纪律特约监督员,对换届工作进行监督。加大对违反换届纪律案件的查处力度,要求有关业务室加大工作力度,对涉及换届纪律的信访举报要做到100%初核。在区第四次党代会召开期间,由区纪委书记任组长,加强换届纪律监督。

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巡视工作。

一是协助区委起草了《中共巡视工作市区委关于开展巡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巡视工作相关制度规定,召开全区工作大会,启动巡视工作。

二是制定了巡视工作规程,统一规范了巡视工作方案、巡视工作报告和反馈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组织巡视组到海淀、甘肃等地学习经验,推动巡视工作开展。

三是对巡视工作进行指导,目前已经完成了两批巡视工作;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提出工作建议并上报区委,推动解决和堵塞了一些单位在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继续贯彻落实《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实施办法》和《<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实施办法>任务分工方案表》重点抓39个牵头单位119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年初,修订完善并下发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检查考核评价标准一览表》。3月3日,召开区纪委三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工作进行了部署。年底,安排部署专项检查工作,要求全区各单位就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自查,并组成9个检查组,由区委常委带队,采取“听、述、测、看”四种方式,对70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向市纪委上报了自查报告,向区委常委会上报了检查报告。

抓好党员干部监督管理。

一是为近900名处级干部更新了抓好党员干部监督管理干部监督管理勤廉档案,为200余人、300余单位出具了廉政鉴定。对34名处级新任职领导干部进行了廉政谈话并签订廉政承诺书。

二是制定了《区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任务分工方案》,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在日常监督的基础上,开展专项检查,向市纪委上报了自查报告,并与24名局级干部、800余名处级干部签订了《市党员领导干部遵守<廉政准则>承诺书》,确保《廉政准则》贯彻执行到位。

三是组织召开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扎实开展党务公开工作。扎实开展党务公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关于党的基党务公开工作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制定下发了《区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召开全区大会进行全面部署。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党务公开工作,健全完善了基层党务公开制度。各单位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完成了党务公开栏(橱窗)、电子触摸屏、信息网络等载体的制作,实现了“公开形式标准化、公开内容规范化和公开工作制度化”的基本目标。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和市关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于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成立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区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召开全区大会进行部署。目前,我区已完成公务用车使用情况登记工作,下一步将按照市里精神开展纠正清理工作。

(三)加强信访举报、案件检查和案件审理工作

一是进一步规范信访举报件的办理。制定了《关于加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案件办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关于信访举报件的处理办法》分别对信访举报案件线,索筛选、交办范围及办理程序、督办范围及方式、直接查办及审核等作了明确规定。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以及网络电话举报156件次,驻矛盾调处中心窗口接待群众来访251批591人次。进京越级集体访3批、个体访14批,比去年分别减少72.7%、56.3%,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得到了市纪委的充分肯定。

二是积极开展信访监督工作。制定了《关于加强信访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全区实施“一谈、一书、一建议、一通报”的信访监督工作方法。全年对24名处级领导和44名科级及以下干部进行了信访提醒谈话,向4名副处级领导下达了《信访通知书》,建议1个正处级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三是坚持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每月三排查制度,对排查出的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提早介入、提早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是深入开展专项资金信访风险评估监督检查。对区农委、财政局、住建委及部分镇乡进行了重点部署,要求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认真对本单位专项资金信访风险进行评估。各单位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查找不足、完善措施,对本单位专项资金使用进行了全面评估,确保了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严厉惩处腐败分子。

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严厉惩处腐败分子。

一是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查办案件工作。年初以纪委1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案件检查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就加大对查办案件工作的领导力度、加大案源线索排查与管理、加大案件初核工作力度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整合办案资源,形成办案合力。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查处和预防工作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并从公安,局、检察院、审计局、经管站等部门聘请了7名特约案件检查员,根据需要直接参与办案,为突破大要案奠定了基础。

三是加大对基层办案工作的指导力度,由委局班子成员带队到52个基层单位对案件查办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进行了针对性指导。

四是开辟“医疗救护绿色通道”,切实保障办案安全。全年共完成新立案35件,其中自查自办案件10件,坚决查办了乡原副乡长及其他3名工作人员改造中贪污、受贿案和原乡长玩忽职守案,案件已经移送司法机关。

认真履行案件审理工作职责。

一是坚持案件审理“二十四字”认真履行案件审理工作职责。基本要求,严格落实《区县纪委监察局实行统一审理工作的办法(试行),抓好案件统一审理工作,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全年》共审核违纪案件3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0人。

二是采取提前介入的方式,对区内发生的两起较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进行业务指导,保证了案件查处的快速、及时和质量。

三是采取逐案进行培训的方法,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自办案件的指导,提高基层办案水平,同时为基层办案提供协调服务。

四是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办理申诉案件,切实维护党员的申诉权利。

五是继续实行《纪律处分决定执行告知制度》,加强案件处分执行工作。

(四)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完善

坚持把廉政风险防控作为深入推进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龙头工程来抓。年初以纪委1号文件形式印发的《实施意见》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从全区的整体情况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措施有力,亮点纷呈,扎实有效。

一是夯实基础工作。加强对区级和处级班子“三重一大”事项的风险防控与监督,制定完善了领导班子“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细则,区四套班子集体和个人都填写了《廉政风险点和防控措施一览表》;对处级领导干部廉政风险防控的格式和流程进行了统一规范,实现全程监督、进度划

一、人无遗漏;加强对农村班子权力运行风险防控和规范,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廉政风险防控格式化管理模式。

二是实行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化管理。全区各镇乡、有关单位确定了至少1个重点工作进行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化管理,每个镇乡确定了3—5个重点村开展廉政风险防控。

三是积极构建廉政风险动态预警机制。构建对单位的预警机制,采取内部自警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将涉及人、权、钱事项的重点岗位、人员列入高风险监控网络进行动态监督检查;构建对个人的预警机制,对新任、转任、离任的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坚持廉政谈话制度,做到早提示、早防范,对出现倾向性问题的个别处级领导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进行预警谈话。

四是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全区各单位都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增加廉政风险防控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绩效考核和政治文明考核中的比重。

(五)以“五关十廉”专项教育活动为主线,反腐倡廉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大

继续开展“五关十廉”专项教育活动。下发了《“五关十廉”专项教育活动工作意见》要求各单位重点完善学廉、考廉、谈廉、诺廉、述廉5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效能提升、干部勤政廉政的目标。各单位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普遍建立了“学、考、谈、诺、述”5项制度。各镇乡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对关键岗位干部组织开展了廉政知识考试,与村干部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并组织村干部和镇乡机关科级干部开展了“勤廉双述”活动。深入开展廉政文化示范典型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廉政文化示范典型创建活动。下发了《关于深入典型创建活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典型创建活动的通知》《区廉政文化“六进”示范典型建设标准》等文件,不断拓展廉政文化建设领域,使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典型精品化。今年,全区共评选出精品工程5个、廉政文化示范典型31个、“五关十廉”示范单位32个。乡被确定为30个市级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联系点之一。

开展反腐倡廉系列警示教育活动。

一是举办了“弘扬清风正气,唱响时代新歌”廉政文艺专场演出。

二是开展了反腐倡廉主题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263篇,对其中38篇优秀征文进行了表彰。

三是组织了284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参观了警示教育基地。

四是编写了反腐倡廉教材《警示录》,选取近几年我区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18个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

五是举办了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展览,展出近年来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57个典型案例,全区近3000名党员干部参观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六是开展了“勤廉公仆”评选活动,从66名候选人中,落实初步人选12名。坚持日常宣教工作不放松。每月第一个星期五下午在电坚持日常宣教工作不放松。视台播放党风廉政教育片;每月编发一期《警言警事》;为领导干部推荐《人生五章》和《今镜百鉴》两本书;组织开展了向金超杰同志学习活动;安排处级领导干部撰写廉政体会文章,共收到读书思廉体会文章201篇、党课66篇,评选出优秀文章49篇、优秀党课20篇;按照市纪委要求,组织开展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征文活动,共征集稿件86篇,评选出3篇优秀稿件上报市纪委,其中1篇荣获二等奖,1篇荣获优秀奖。5月26日,到我区就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等工作进行调研,对我区开展的“五关十廉”专项教育活动和“八个一”日常宣教工作机制给予了高度评价。

(六)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

继续深入开展“双治双促”专项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双治双促”专项活动。一是下发了《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双治双促”专项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将“中梗阻”也就是中层干部作风不正问题以及在个别基层机关干部和农村干部身上存在的“庸懒散”等不良风气作为重点整治内容。二是做好群众投诉受理,共受理群众诉求205件次,其中行政不作为71件次,行政乱作为13件次,慢作为、推诿扯皮和其他类投诉121件次,投诉中心开展直查43件次,督办51件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告知111件次。三是加大直查快办力度,严肃处理行政违规违法案件,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全年共对5人进行了诫勉谈话,要求2人写出书面检查,并建议所在单位在机关大会上进行通报批评。四是对全区16个基层服务大厅进行网上监督和季度巡查暗访,并对暗访情况进行反馈,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优化区域软环境。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突出问题。一是以推动政府部门作风转变和公共服务行业“服务规范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监督作用,在全区451个基层站所开展了民主评议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和服务行为。二是深化纠风专项治理工作。以减轻基层负担为目标,认真开展清理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以加强学校收费行为监管为重点,与区教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教育收费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意见》,扎实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以减轻村级组织负担、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目标,认真落实《关于开展向村级组织收费专项清理整顿活动的通知》要求,坚决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医德医风教育为重点,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深化治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三是认真办好行风热线,全年共承接市政风行风热线反馈问题53件次,已办结49件次;区行风热线共播出122期,解决群众问题82个,有效化解了一批群众生活中积压的难题,得到了群众的肯定。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

(七)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化

深入推进镇乡招投标管理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农村“三资”深入推进镇乡招投标管理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农村“三资”管理。一是深入部分镇乡对推进招投标工作进行了调研,召开了管理。部分镇乡主管领导参加的片会,了解基层单位招投标工作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指导。二是对镇乡招投标工作进行立项行政检查,主要检查以来各镇乡落实《关于镇乡招投标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镇乡招投标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情况。检查分自查、重点检查和结项三个阶段,各镇乡均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了自查报告。委局领导带队深入等镇对推进镇乡招投标工作进行了实地检查和深入调研。检查发现,各镇乡招投标管理服务中心在实现村集体资金合理使用、资产保值增值、资源有序利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但是,也存在诸如村级资金使用、资产处置、资源发包项目少、镇乡党政一把手重视不够、缺少专职人员等问题。下一步,将着重在这些方面狠下功夫,采取有效举措,切实发挥镇乡招投标管理服务中心在维护农村集体利益、农民合法权益、农村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区农村干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增强农村干部的廉洁履行职责意识;深入开展村干部“勤廉双述”工作,修订《区村级干部述职述廉实施意见》,增加了“点题述职述廉”环节,加大群众监督力度;积极推进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印章和村级财务账款委托镇乡统一管理工作;村级财务公开有新突破,正在向逐笔公开推进;配合民政局开展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力度。

(八)大力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和队伍建设,干部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

9号文件、10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中纪委9号、10号文件、市纪委15号文件精神,充实纪检监察力量。充实纪检监察力量。年初以区委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强区纪检监察机关及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和市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市区监察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纪委机关增设了3个室、2个科级事业单位,增加了14个编制;成立区委巡视组,下设三个小组,人员15名;6个区直单位增设了纪委、纪检组,6个区直单位增设监察科;结合换届,在14个镇乡、2个街道全部健全了机构,成立监察科,纪检监察干部不少于3人。区第四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纪委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区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力度。大力加强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大力加强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在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干部能力建设。织部署开展了“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创建活动和“适应‘五化’要求,增强发展动力,建设京郊经济强区”主题教育,在机关内部继续开展“双评双考”活动,努力在纪检监察机关树立起讲学习、重品行、守纪律、比奉献的新风正气。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力度,组织了3批次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中纪委、市纪委组织的业务培训。11月2日,我区作为全市四个典型之一,在创建“三型机关”第一阶段总结会上介绍工作经验。,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和部门仍呈易发多发态势,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一是一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比较薄弱,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二是个别单位和部门对案件查办、廉政风险防控、“五关十廉”等重点工作推进力度不够、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工作抓的没有特色;三是有些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和工作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明年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纪检监察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家文化中心的发展目标以及区“十二五”规划和区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加快推进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建设,全面构建繁荣和谐的新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加强对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

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认真抓好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会议所确定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对发展示范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加强对国有企业转制、改组、兼并等改革工作的监督检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绩效考评工作,进一步提高绩效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加强政府投资工程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区加强政府投资重大工程项目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意见》和《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文件精神,促使政府投资工程建设达到廉洁、优质、高效的目标。加强对耕地保护和集约利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关于健全完善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机制的意见》和《区查处违法建设和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责任追究办法》,严肃查处和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违规占用土地和建设行为。协助区委做好巡视工作,加强对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正确行使职责、运用权力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和监督,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严明党纪和政纪。

(二)坚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和坚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改进各级干部作风建设

大力践行和弘扬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第四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推进“双治双促”专项活动,加大勤廉问责力度,坚决整治“庸懒散”等不良风气,提升机关效能。扎实推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情况的监督检查,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积极应对“四个考验”,切实防范“四个危险”,努力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从人民群众最关切、感受最深、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努力拓宽案源线索渠道,强化案件治本功能,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的排查化解。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努力构建纠风工作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推动各部门进一步转变和优化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保障基层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四)深化源头治理,进一步加强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深化源头治理,深化“五关十廉”专项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公职人员抵御腐败的能力。大力开展廉政文化示范典型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特色化、精品化、阵地化、大众化。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围绕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抓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工作规划》的收官工作,同时,加强调查研究,起草并实施《区2013—2017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任务分解方案》,不断取得体系建设阶段性成果。

(五)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深化镇乡招投标改革工作,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招投标范围,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加强对村级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深入推进“点题述职述廉”工作。深入推进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印章和村级财务账款委托镇乡统一管理工作,村级财务实现逐笔公开。切实发挥好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力度。

(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

上一篇:除法的含义教学反思下一篇:实验室污水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