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公司企业文化

2024-07-19

昌盛公司企业文化(精选4篇)

昌盛公司企业文化 第1篇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教案设计:何书辉 政史系1104班 学号:201103510145

一、教学课题: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二、教学课时:1

三、课标要求:通过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秦汉时期先进的科技成就——造纸术、数学、地理、医学。掌握造纸术、地动仪。

2、过程与方法: 自学和分组讨论“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和“秦汉时期科技成就领先世界的原因”,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4、本课的主题是秦汉文化,而全文则着重体现“昌盛”2字。所以我们应该认识秦汉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特殊历史地位。本课主要介绍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

五、本课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造纸术的出现,以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造纸原料太过昂贵,影响发展。

2、造纸术的改进者蔡伦,以及改进后的造纸术如何促进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推动的文化普及,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

张衡和他的地动仪。

1、地动仪的现实原理和历史作用。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能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它的历史作用是具有积极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创造力。

六、本课难点:本课在编制上要求需要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以及一些科学原理。有些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还有在对造纸术的学习中,应该要注意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的区别。

七、学情分析:这个时期初一学生由于刚从小学升入中学,行为仍属规范,但是对于新鲜事物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参与意愿倾向。可以加强引导学生参与谈论,加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但是仅限于带领,而不能过于放松讨论,会影响课堂纪律,影响教学。

八、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地动仪模型

九、教学过程:

[导入]之前我们学习了秦朝统一中国,制定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那么在秦朝时,大家都是怎么书写的呢?[答:竹简]到了后来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接下来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演示板书)

在秦以前,大家书写都用竹简来记录。虽然竹简价廉且物产丰富,但是却很笨重。大家看一下这个材料

【材料】据说,秦始皇一天批阅的竹木简奏章重1多斤,到了汉武帝时依然难免其苦,大家教材,这是文人东方朔给汉武帝上的一个奏本,用了3000片竹简,两个人吃力地抬进宫,汉武帝看了一个月。

[展示课本原图材料]]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造纸技术,今天已在许多地方出土了汉代的纸张,大家请看屏幕。

[演示纸出土的地点] 纸是人们受到什么的启发而造出来的呢?大家看这个“纸”字的偏旁,对,与丝织有关。人们用上好的蚕茧抽丝织物,一些劣质的茧只能制成丝棉。制丝棉要把蚕茧煮烂,再放在水竹席上打烂做成丝棉,这时竹席上会留下一些丝,干后形成薄丝棉片,揭下可以用来书写文字,由此受到启发人们制成了丝絮纸,后来,人们又用麻做原料制成麻纤维纸。但无论是絮纸还是麻纸,其原料来源少,纸的质量还有一些欠缺,真正使我国造纸术名扬世界还是在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迫切对文化的需求促使造纸技术的改进。105年,宦官蔡伦总结以前人们的造纸经验,经过反复试验,改进了造纸术。后来造纸术随着阿拉伯人的足迹传遍了世界各地。

[演示丝绸之路的幻灯片]

秦汉时期数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全书分九章,故称《九章算术》,这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数学专著,奠定了我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主要有:

1、《神农本草经》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是东汉时期编成的一部伟大的医书。张仲景奠定了中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张仲景为“医圣”

华佗创造了麻沸散 是最早有记载的麻醉药物。是世界医学的一个伟大的创举。同时华佗还创造了五禽戏。有一则材料体现了华佗高超的医术。

【材料】关羽曾经在樊城战曹仁中毒箭落马,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几天后,有一人身穿素衣来到帐前,此人姓华名佗,听关云长是天下英雄,偶中箭伤,特来治疗。华佗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切开臂膀再一次治疗箭伤,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完全除掉毒药,这样以后,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下棋喝酒,谈笑自若。

【地震仪】秦汉时期还有许多成就在世界上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看一下大科学家张衡。他制造了演示日月星辰运行的浑天仪,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大家看这张图。[展示地震仪的构造图]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惯性原理。就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坐车一样。那边动了我们就会导向那边。地动仪的内部有一根铁棒,各有八角,铸有八条龙,张开嘴,嘴里含着球。当地震时,铁棒就会倒向地震方向,龙嘴里的小球就掉进了对应龙嘴下面的蛤蟆嘴里。这在当时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发明!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同等的地动仪早1700多年。

张衡除制造地动仪、浑天仪外,还在文学、史学、数学、天文、历法、地理、机械制造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所以我们应称其为伟大的科学家。为了纪念张衡在天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国际天文组织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山。

[展示张衡像和月球那座山脉的图片]

十、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大家要注重掌握有哪些发明创造、有哪些人物、他(它)们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地位。

十一、作业设计:

1、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B] A、张衡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2、医术高明,善于外科手术,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的事([A]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珍

十二、板书设计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一、纸的发明、改进和传播:

从竹木简、帛到纸[西汉时发明造纸术] 造纸术的改进:

蔡伦改进造纸术[时间、历史意义]

二、数学成就:

《九章算术》出现的时间和对世界的贡献

三、医学成就: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华佗 麻沸散 五禽戏

两者大概出现的时间和他们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四、科学成就: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时间、历史意义)

昌盛公司企业文化 第2篇

教学目标

1、了解秦汉时期的科技和医学成就,包括纸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地动仪、华佗和张仲景。

2、体验、感悟古代科技发明的过程。

3、认识秦汉时期我国科技水平的领先地位及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地位分析:

秦汉时期文化是秦汉时期历史的重要内容,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这一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医学和数学的成就和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在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世界科技领域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时期,秦汉时期的科技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先进的科学技术又是与秦汉时期的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这一时期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它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秦汉时期的先进科学技术,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这些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劳动后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重点分析:

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它不仅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而且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数学和医学方面的成就 成书于东汉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九章算术》的思想方法对我国古代数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隋唐之际,《九章算术》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更被译成多种文字。

这一时期中国的医学水平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对以后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华佗也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生,他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又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誉为“神医”。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此项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3.张衡发明地动仪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在东汉时期,地震更加频繁,给人们带极大的痛苦,由于当时对地震现象还不能做出科学地解释,以为是神灵主宰,造成了人们的恐惧。张衡冲破神学迷信思想的束缚,制造出地动仪,通过实际检测,宣扬了他的科学观念,具有进步意义。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此类的发明早1700多年,显示出我国古代科学家非凡的创造力。

难点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于地震的知识只是初步了解,物理还没有学习,而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无论是地震学知识,还是物理上的力学知识,都是学生难以深刻理解的;对于地动仪的作用学生容易误以为只有预报、预测地震才有用,而对及早了解地震的意义认识不足,这些都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因而将这一部分内容定为难点。

重点突破方案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请学生阅读课文和有关图片,找出造纸术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陶器、龟甲、青铜器、竹木简或帛。

2.请学生阅读课文和有关图片,了解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成“蔡侯纸”。

3.请学生结合书上造纸术外传示意图,制作我国造纸术外传时间表,并搜集史料,讨论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4.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可简单介绍纸的生产原理和过程,或课外带领学生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生产工艺,亲身感知历史。

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1.请学生阅读课文和小字内容,了解张仲景和华伦的主要医学成就。

2.请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张仲景和华伦的故事,感受他们身上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课难点突破方案 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

1.利用PowerPoint演示地动仪的工作情况,使学生感受动态效果。2.搜集有关张衡在科学方面的贡献的资料,感受张衡的科学精神。教学设计思想

以电脑课件演示,使科技成就能够让初一的学生初步理解,科技成就的发明过程和简单工作原理。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造纸术、数学、医学

教学难点: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和一些科技名词的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容啊!

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演示板书)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造纸技术,今天已在许多地方出土了汉代的纸张,大家请看屏幕。(演示纸出土的地点)纸在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最主要是用作书写材料。大家想一下,古今中外,在纸发明以前,人们用什么作书写材料呢?(学生回答略)这些书写材料同纸相比,有什么缺点呢?(演示纸同其他书写材料优缺点对比,停在汉纸)竹木简在纸发明以前是人们的主要书写材料,但由于竹木简很笨重,带来许多不便。据说,秦始皇一天批阅的竹木简奏章重120多斤,到了汉武帝时依然难免其苦,大家教材,这是文人东方朔给汉武帝上的一个奏本,用了3000片竹简,两个人吃力地抬进宫,汉武帝看了一个月。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轻便、实用、经济的书写材料,于是造纸术应运而生。大量的考古发掘都发现了属于西汉前期的纸,从而证明了纸的发明是在西汉。人们最先造出来的纸叫絮纸,后来发展为麻纤维纸,再改进为植物纤维纸。(演示纸的改进)纸是人们受到什么的启发而造出来的呢?大家看这个“纸”字的偏旁,对,与丝织有关。人们用上好的蚕茧抽丝织物,一些劣质的茧只能制成丝棉。制丝棉要把蚕茧煮烂,再放在水竹席上打烂做成丝棉,这时竹席上会留下一些丝,干后形成薄丝棉片,揭下可以用来书写文字,由此受到启发人们制成了丝絮纸,后来,人们又用麻做原料制成麻纤维纸。但无论是絮纸还是麻纸,其原料来源少,纸的质量还有一些欠缺,真正使我国造纸术名扬世界还是在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

昌盛公司企业文化 第3篇

近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辽宁考察工作时指出, 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为振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人类因奉献而伟大, 企业因文化而繁荣。辽宁是我国现代工业的摇篮, 也是劳模辈出的地方。新时期的劳模更是把人生追求和事业融为一体, 在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同时, 也将劳模精神注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大连市劳动模范、大连昌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丁长林, 就是其中之一。

从“龙祥家园”到“龙祥新家园”, 再到“怡凤园”“昌盛经典”, 丁长林操盘的每一个项目, 无论是口碑还是业绩, 都令人赞叹。更重要的是, 他仅用几年时间, 就培育出了一种以“责任”为核心的新型房地产企业文化。

品牌奇迹背后的文化推手

品牌是企业综合价值的体现, 品牌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被公众所接受, 也就拥有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和持续发展潜力。作为“昌盛”品牌的缔造者、文化的推动者, 丁长林及其领导的“昌盛”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2005年, 丁长林进军辽南重镇瓦房店市房地产市场。迄今为止, 昌盛的开发总面积已达70万平方米, 并保持着“一年一个楼盘”的速度。

丁长林深知:“房地产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产业, 要想在异地开发中获得成功, 必须“打好开局”。“龙祥家园”是昌盛在瓦房店开发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 而昌盛的第一次亮相就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不仅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交付使用、当年见效益的“龙祥速度”, 而且凭借科学合理的户型设计、超一流的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为业主们所称道。很快, “龙祥家园”就成为瓦房店市的模范住宅小区。

在丁长林看来, 建筑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一方面, 要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建好房;另一方面, 更要讲诚信, 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努力迎合市场需求。房地产企业的品牌形象是靠诚信树立起来的, 失去诚信, 就没有品牌;没有诚信, 房地产开发商就失去了走向市场的通行证。

接下来, “文化推手”在昌盛的第二个房地产项目——“龙样新家园”的建设过程中, 也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整个项目从开工到交房仅用不到半年时间, 而且在建筑规模与设计、配套设施及景观建设、新型建材使用等各个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这也使“龙样新家园”成为当时瓦房店市最高档的住宅社区之一。独具特色的南进户设计, 为业主出行提供了方便;商住分离的建设布局, 更大大方便了业主的日常生活;合理的景观设计, 使得业主居住更舒适、安心……

“文化推手”不仅创造了“龙祥速度”, 更缔造出“昌盛经典”。总开发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昌盛经典”, 不仅是昌盛品牌战略的全新产物, 更是昌盛企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该住宅工程项目, 仅一期就实现产值9亿元, 创利税2亿2700万元。这使昌盛不仅成为当地房地产行业的排头兵, 更成为当地纳税大户。而企业的无形资本和软实力, 也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最低价格VS最高标准

房地产市场由于同质化严重、差异化竞争, 主要表现在品牌优势和附加值上。因此, 优秀的地产品牌文化已成为房地产行业持久竞争的关键, 并贯穿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

作为劳动模范, 丁长林用事实诠释: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最终就是企业品牌的竞争。产品的性价比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而企业的品牌在市场日渐成熟的今天, 对产品的销售速度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 企业文化绝不是概念性的, 也不仅仅是品牌形象型的, 而应该是客户欣赏型企业文化。

“以最低价格和最高标准回馈社会”, 是昌盛企业文化主导思想之一。国家近期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 对众多像昌盛这样的房地产企业影响很大。丁长林考虑最多的, 则是如何才能在“最低价格”与“最高标准”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昌盛开发的很多楼盘, 都被市民誉为高品质住宅样板。而这些楼盘的价格, 却基本被控制在每平方米3000~5000元, 这在当地属于经济房的价位。

“我们不仅要建好房子, 更要建让老百姓都能买得起的好房子”, 丁长林一语道破了这其中的关键。

为了这样一个目标, 昌盛公司的施工技术人员花费了大量的心思, 小到建筑物上的一砖一瓦, 大到楼盘周边的环境设计, 无处不体现着人文关怀和居住价值。他们聘请著名的中美合资设计院, 进行打破传统的时尚设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人员严格到对于工地上的每一包水泥、每一根钢筋的标号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他们建造的楼房可以抵御7~8级的地震。

熟悉丁长林的人都知道, 他特别看重楼盘的品质, 例如:“龙祥新家园”的外墙完全采用干挂理石, 比起一般外墙涂料, 成本要高上几倍;窗户全部采用断桥铝, 比起普通塑钢窗每平方米要高上100多块……很多材料在非专业人士眼中, 或许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在丁长林看来, 品牌打造应该是一个诚信的概念。

几年间, 昌盛承建的工程项目接连荣获辽宁省示范小区、大连广厦杯等奖项。企业也被评为大连市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大连市诚信企业、辽宁省知名信誉企业。而丁长林更看重的, 则是百姓的口碑。

没有浮夸的宣传, 也没有漫无边际的许诺, 有的只是看得见的品质, 昌盛总是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从动迁安置到工程结算, 从销售承诺到物业管理与维修等等, 都有很好的口碑, 并且得到广泛的认可。

和谐动迁公益致远

每种企业文化都有自己的使命, 并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家成长型的房地产企业, 昌盛在努力解决好房地产开发中的动迁问题和为社会提供高品质住宅的同时, 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回报社会, 善尽责任”。

记者与丁长林董事长谈论昌盛文化的过程中, 发现很多“特殊现象”:比如, 他们倡导“工程一定要一期比一期好”, 总是给自己“施压”;比如, 他们不仅从来不拖欠员工工资, 而且一直通过发展企业来不断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比如, 房地产开发项目最难做的就是动迁工作, 他们从搞房地产开发的第一天起, 在动迁中就没有发生一例上访事件, 创造了“和谐动迁”的奇迹;比如, 他们每年都会按照纳税额2%的比例拨出专款, 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

谈及这些, 作为大连市人大代表和瓦房店市政协委员的丁长林解释说, 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建立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之上的, 回报社会理应成为企业应尽的责任。房地产企业的首要责任就是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 而动迁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声誉, 更关乎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离不开动迁, 动迁也成了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 很多由于“钉子户”导致整个工程延期的现象时有发生。

几年来, 昌盛在项目的动迁、拆迁、回迁安置中, 始终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在保障动迁户利益的同时, 对困难户还有着特殊的优惠政策, 在回迁时为他们提供远远超出原有面积的新房, 并将专项资金捐给慈善机构, 请他们统一调配给困难群众使用。在项目开发过程中, 总是坚持微利开发。将利润降到最低, 把品质提到最高。这一低一高对于企业来说, 的确是减少了利润, 但却可以让广大购房者得到更多的实惠。

卡耐基在《财富的福音》中说, 富人使用财富最明智的方式就是用于造福社会公众事业。丁长林一直在用公益的方式修正着公众对房地产行业“重利轻义”的文化偏见, 这也是致力于长远发展的昌盛文化的魅力所在。

昌盛公司企业文化 第4篇

中华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期:春秋战国。书生们(诸子)就凭一张嘴两条腿,走遍天下宣扬自己的理想信念,最为难得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得到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另外,这些人到处游说、争鸣、骂人,也没有被哪个诸侯王拿来一刀切了的,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混得好的,如孙子、吴子、管子、商鞅,能够在一大国施展拳脚;至于苏秦佩六国相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至于成果,真是五彩纷呈,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丰富、最自由的时代。诸子之中,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比如《尸子》等许多人的著述言论没有流传下来,可惜之至。

中华文化昌盛的第二个时期,是魏晋时期。其自由程度,远远不如春秋战国,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嵇康等不少人掉了脑袋;绵延三百年不衰的谢安家族也难免,比如大名鼎鼎的谢灵运。但魏晋的贡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人性”“自由”解放的思想,之前都是国家社会至上。魏晋时期人好清谈玄理没有什么实际价值,而在理论上,则又流于虚无、诡辩。竹林七贤隐士风范、陶渊明世外的田园智慧,都是很多后人无法向背的。

中华历史上第三个文化繁荣时期,可能出乎大家意外,是民国时期。

民国的文化人物,涉猎广泛,影响深远,其思想光芒四射、其精神独立自由、其行为狂放不羁、其主义标新立异、其智慧至今无人超越。这些彪炳史册、成就恢宏的文化人物诸如康有为、马一浮、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黄侃、金岳霖、余嘉锡、杨树达、柳怡征、赵元任、李方桂、郭沫若、李济、董作宾、梁思成、陈梦家、萧公权、钱端升、陈康、刘文典、唐兰、蒋廷黻、罗常培、潘光旦、凌纯声、张岱年诸位。这些大人物构成了民国时期文化精神的底色,这些人物的思想照亮了那个阴霾凄凉时代国人的心灵。民国是家破的,民国是落难的,民国是疾苦的,民国是惨烈的,但因为有这些文化的大师,民国的精神是丰富的,民国的气节是高贵的,民国的思想是卓越的,民国的教育是有成就的,民国的人心是厚重的。

民国文化的繁荣、思想的辉煌,更体现在学术成就硕果累累,学术大师璀璨耀眼。就学术成就而言,用自成系统的观念,学术成就蔚为大观,学术大师风起云涌:

王国维 他主要对甲骨文证史进行了范式性的处理,并以此作为甲骨文研究的指导依据。(这就排除了将一切甲骨文的研究及识别者,纳入学术大师的弊端。) 援引西方美学观念,对中国传统式的文学鉴赏,予以了学术形态化。

汤用彤 对中国佛教史进行了符合现代西式学术范式的处理。

王力 王力的研究比较专门,不太容易将其马列化,对汉语语言学的研究,蔚为大师,尽管我并不赞成他将汉语予以西式的语法化及词性化。

冯友兰 用西方哲学的标准,重构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称之为“中国哲学”。

顾颉刚 应用西式历史研究范式,对中国历史予以了重新整理与解释,为此后的中国史重建,以及新的史学范式的重建进行了方法论澄清。

翦伯赞与范文澜 系统地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重新解释了中国历史,是为“马克思主义史学”。

侯外庐与任继愈 系统地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重新解释了由冯友兰发明的“中国哲学”,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熊十力 熊十力其实很难符合这个标准,但考虑到带动了一个被我们视为新儒学的整个学派的振起,姑且算他是学术大师吧。其实如果新儒学派的后辈中,真有人能将新儒学予以,哪怕是框架性的体系解释,也就轮不到熊十力了。

吕思勉、陈垣、陈寅恪 属于史料库式的传统史学家。坚守中国传统史学范式,认为史学就是还原或曰陈述史实;缺乏将其传统史学理解予以理论化,建构出一种系统体系的学术意识。他们符合传统学术大师的标准,不符合现代西式学术大师的要求。

民国文化的繁荣,不仅体现在学术言论上,更体现在那些社会脊梁的行为举止。民国时期的自由、解放、人性、主义、气节、正义、情爱、家国,都因为民国精英人物的诠释而使文化更具有生命、更具有张力,民国文化和人生韵事也光怪陆离精彩纷呈:

徐志摩,爱上林徽因,跟陆小曼结成眷属,最后却为了赶林徽因的一个讲座,在济南坠机身亡;汪精卫,在成为汉奸之前,是个很好的革命青年,他的诗在民国算是顶尖水平了,有“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样的句子;文化名人金岳霖,只爱林徽因一人,而且为此一生未娶;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他们的私人关系一直不错,而且保持着很密切的交往;金岳霖有一段时间就住在梁思成林徽因的家中。那代人的才,那代人的情,今人实在无法想象。鲁迅,骂人,刀架在脖子上还骂,却在与许广平的两地书中抒发个人郁闷后的情愫;张伯驹,是个真正的文人,一部《古文观止》可以倒背如流。《二十四史》,他20多岁时便已读完了两遍。294卷的《资治通鉴》他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那时过目不忘、博闻强记的大师,如陈寅恪、钱钟书;袁克定,袁世凯的大公子,日本入侵后,拒绝与日本人合作,生活贫困潦倒,后投奔表弟张伯驹;黄浦军校,培养了多少将军和骁勇的战将,战场上生死厮杀,场下同学校友把酒言志,真正是各为其主,美国的西点军校,一定相形见绌。民国是一个多色彩的时代,民国是我们文化最贴近的时代,民国的人文逸事是我们国人精神最近的样板。

民国成为中华文化第三次的巅峰,是任何人所始料不及的。这场源于中西文化碰撞、政治家国巨变的文化争鸣,正是中国人铮铮铁骨的诠释。民国文化是一道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大餐,没有被传承,却被无情遗忘。

上一篇:关于坚持的议论文:坚持的回报下一篇:教师招聘考试之教案如何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