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2024-08-06

水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精选8篇)

水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1篇

一、复习导入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水》,作家马朝虎在《水》一文中,以回忆的笔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特殊的图画,一群特殊的人们,一种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老师这儿有一首小诗,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出示: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繁星》

(指名两位读)

2、是啊,童年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水就是马朝虎的童年梦,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引说“缺水的地方”,水成了--。请我喝水,不如--,所以童年的我有个最大的期盼,谁知道?(雨天洗澡、)在炎炎的夏天希望--(勺水纳凉)

二、体悟水的珍贵

1、为什么下雨天和纳凉让我们如此期盼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去品读这段生活的滋味。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字中的画面。(生自由读书)

2、这段文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如果请你有文中的词语来说,你会选择什么词?(欣喜、欢乐、痛快)

3、一场雨,让哪些人如此的痛快呢?雨中的人们是如何的兴奋和痛快?如果你再次走进这段文字,仔子细细地朗读,你会对雨中的这种兴奋和痛快感受得更深刻。(学生再次大声的读)(出示)

交流:

(1)“脱得光溜溜的”:

师:全身光溜溜的,这时,孩子们眼中只有……(生:水)心里面也只有……(水)

(2)“奔跑跳跃、大呼小叫”:

师: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读(示范)生读

师:会读书的孩子,不仅从文字中看到画面,还能听到文字背后的声音,雨中的孩子在叫什么?喊什么?(真痛快,下雨天终于来了,我终于洗到澡啦……)

提示:把你高兴的劲儿说出来。大声喊。

(3)我们一起把高兴的劲儿读出来(奔跑跳跃、大呼小叫)

(4)你还从她朗读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痛快和兴奋?(生谈)

师:作者说“我们在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什么叫“尽情的享受”?(想怎样就怎样)

师:全身“脱的光溜溜的”叫……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就叫做……“仰起头大口地吃着来自空中的水”也叫做……

(5)引读:一场雨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大人们也加入了进来,只是他们还略带羞涩(引读)--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6)透过这场令村民欣喜若狂的雨,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我看到一位老人他用枯瘦的手接着天空中的水,喃喃地说“终于下雨了”) 我在雨中看到了一位姑娘,他正在洗去脸上积了多日的污垢,正在拢一拢秀发;我看到了一位小伙子,他光着上身,举着双臂,大声呼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你还看到了什么?(我还看到了树,正在咕咕地喝着水.我还看到牛羊们都跑出来,仰着头喝水)

(7)同学们,这不就是雨中的一场狂欢吗?干裂的土地,黝黑的身体,想啊,盼啊,什么时候能下场雨啊,你听,哗啦啦,下雨啦,让我们一起投入这欢快的雨中吧。(配乐朗读)

4、如果没有这样一天天的期盼,没有这样一日日的渴望,也就没有下雨天如此的痛快,这样的日子就象我们过节一样,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那么在炎炎的烈日中我们又期盼什么呢?(用一勺水冲凉)

(1)母亲的一勺水,到底给我们四兄弟带来什么不一样特殊的感受呢?读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听好要求,读出自己,想象文中人物的体会,第二争取读出问题就更好了,第三,做好批注。写在旁边。

(出示: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做好批注)

(2)这勺水到底给我们带来怎么样奇妙的感受呢?谁先来。(交流)

哪些同学对他这句话也有感受的?(每一寸皮肤都在渴望着水……)

这是何等的满足?还有,吗?

师:凉凉的风加上凉凉的水,感觉好极了。

生:……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的水,母亲很节约水资源。

师:你感受到水的气息了吗?(感受到干渴)全身的毛孔都充满了对水的渴望。

生:母亲……“饿坏了。我感觉到我们对水的渴望不仅是渴,而且是饿。

师:(引读)

师:“饿“了,真的”饿“了,真的”饿“坏了。同学们,你们看,因为饿坏了,。才有了着期盼的眼神,因为饿坏了,才有了排队取水的耐心,才因为饿坏了,有了这一路挑水的艰辛,更有了雨天洗澡,勺水纳凉的舒心。水就象可爱的小精灵在逗弄着我们的每一个细胞,再让我们轻轻读读这种饿坏的感觉!(配乐朗读)

师:其实这段话也打动了老师,瞧,老师把它改成了一首诗,想听听吗?(师配乐朗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觉?(水太珍贵了)

(3)一勺水令我们有了非常幸福的感觉,我们不难发现,这里虽然缺水,但他们却充满快乐、幸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幸福。再来读读冰心的小诗。你一定更有感悟。(配乐齐读)

(4)水是珍贵的,这与水有关的童年也是(引说)--珍贵的。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珍惜水,从我做起)

[水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水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2篇

响水县实验小学 李云霞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水的珍贵。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朗读,感受水的珍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题叫《水》„„但我必须要写下这个字(板书课题:26 水),因为没有了水,他们靠什么生存下去呢 ?

也许老师的开场白显得有些沉重了,但我相信,你们看了这些画面后,心里也会像我一样的沉甸甸。

2.播放缺水地区的图片,配上低沉的音乐。3.看了这些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看了这些画面,你还想不到什么? 过渡:其实你想不到的还有很多,读了课文你会有更多的想不到。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读。

2.老师很想知道这些长句子你们读得怎么样了? 出示6个长句子,抽学生朗读。(1)相机正音:“储”是翘舌音

“血管里血的流动”“血”前一个读“xuè”,后一个读“xiě”。(2)随机指导生字:“膝”右边是上中下结构,下面不要写成独体字“水”,请同学们在书中田字格里,把这个字认认真真地描一描。

3.我们刚才读了课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过渡: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话题:课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让我想不到? 2.学生默读课文,圈圈画画有关语句。

3.组织交流(抓住关键词句,通过读、听,感受水的珍贵)(1)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特别让你想不到?不要直接说出来,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好吗? 其他同学仔细听,听的时候静心凝神,善于倾听,是学习语文的一项基本功。你一定会听出什么的?

谁听出来啦?听出了什么?

指名读这句话,感受水来之不易,水的珍贵。(板书:珍贵)(2)“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请你再读一遍,让我们仔细听。

我们听出来了,他把哪个字的字音读得最重?让我们再次齐读,通过读把信息传给他人。

大家通过重读“最”字,是想告诉人们什么?(3)“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你想不到什么?

教师补充:同学们,我们这里1吨水费大约2元,而严重缺水的地区1吨水的水费超过50元,他们一年的收入还不到1000元,他们的一年的收入就是不吃不用,也不够喝水的呀!难怪村里人常说,引读“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水的珍贵)。

(4)“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我们期盼下雨吗?

他们期盼在下雨天里(洗澡)。为什么只在雨天洗澡?平常为什么不洗? 孩子们雨中洗澡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心情如何?哪些词语告诉了我们? 我们平常洗澡也是这样子吗? 创境朗读:捧起书,让我们痛痛快快地读,感受他们痛快的“淋浴”吧!

通过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了什么?

他们为什么这样疯狂?捧起书,让我们再次朗读感受孩子们的疯狂。(感受水的珍贵)

(5)“特别是在夏天„„将要被风干的感觉。” “风干”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想想过年时,我们常会见到被风干的什么? 这里指什么被风干?

此时他们身体里失去最多的是什么?

课文第4自然段就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四兄弟失水过多的样子,此时我们四兄弟,(引读)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

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失去最多的是什么?此时,如果你是那四兄弟中的一位,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你最希望的是什么? 你最渴望的是什么? 你唯一需要的是什么? 你唯一希望的是什么? „„

当你遇到了水时,是什么感觉?引读“顿时„„‘啊啊’大叫了起来。”

谁给我们洗澡?多少水?几个人? 学习生字“勺”的书写 教师在黑板上指导书写,通过字中间“丶”的指导,让学生感受水的稀缺、水的珍贵、洗澡的不易、洗澡的快乐。

教师做母亲表演用一勺水给孩子洗澡。引出课文第5自然段。学生练读第5自然段,体会洗澡的感受。

真想不到,一勺水竟带给我们如此奇妙的感受,让我们再次朗读,再次分享这份奇妙。

仔细听老师的提示语,我想看看有多少同学能及时地读出文中相应的句子。

(四)回顾课文 1.《不了情》音乐响起。2.创设情境,回顾课文,读课题。

3.虽然我和我的乡亲饱受缺水的折磨,但我们仍生活得很快乐,这是为什么?下一次课我们将细细品读课文。

4.播放“希望之水”图片。

(五)课外实践

1.根据课文内容,改一改,唱一唱《不了情》。2.用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板书设计:

26.水

水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3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第32页的《数字与信息》。根据教材特点, 结合聋生实际, 本课教学在网络平台上进行, 分两课时完成,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字与信息的关系, 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方法, 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及其应用价值。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尝试应用数字对信息进行处理, 培养其收集信息、选取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让学生尝试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交流信息, 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数字表达信息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尝试应用数字来处理信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创建“数字与信息”的专题学习网站。专题网站地址:61.177.200.130。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老师请大家看一幅图, 这台MP3是陈老师在商场里看到的, 同时我还发现MP3旁边有张标签, 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 (显示课件)

“大特价”的标签上面还有一些数字, 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做答……

总结:这张标签告诉我们A11型号、容量128兆的MP3, 原价149元, 现价119元。这就是数字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板书:数字与信息)

[说明]华罗庚曾经说过, 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而“数字与信息”是比较抽象的, 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日常生活中“商场大特价”的标签引入, 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 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 网上交流

1.比较两幅图片 (火警119、大特价119元) 中数字表示意思的不同, 引出编码以及编码的读法。

小结:数码不但能表示数量多少, 还可以表达一定的信息。

2.出示图片 (110 112 114 117 121 122 12315) 从这些数字编码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有不了解的自己上网查找获取信息, 并通过网络平台交流。

3.引申:还能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吗?

4.思考:这些数字组成的电话号码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了解编码的简洁性。

5.分辨相同数字 (112 121) 所表达的不同信息。揭示编码的规律性。

小结:将数字进行有规则的编码后, 就能准确地表达信息了。

6.了解邮政编码所表达的信息。

(1) 阅读课本或专题网站。

(2) 集体交流, 利用多媒体课件, 解读邮政编码的编排规则。

[说明]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曾给广大学生赠言“数学好玩”, 而传统教学中“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个三角板 (圆规) ”就是数学教师的全部, 这又如何能堪此重负?于是, 在学生面前展示的便是抽象的理论以及千篇一律的授课方式, 数学的特性在学生们心目中就是难学、难懂、单调、枯燥, 远离生活, 远离实用, 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部分的内容通过课件和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改变了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接受器的优势, 使教材“活”起来。通过比、说、看、查等途径, 使广泛存在于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而常被忽视的“数学”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 “数字与信息”这一看似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有趣。

三、归纳小结, 巩固应用

邮政编码共有6个数字组成, 是按前两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三个数字代表市, 第四个数字代表县级市, 最后两个数字代表乡政的规律排列的。

通过刚才的学习, 大家对邮政编码有了初步的了解, 那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 我们去专题网站上去完成几个小练习。

切换到网站, 指导说明, 学生作业。

1.上网查找自己家的邮编。

2.老师这儿有一个邮政编码, 你能找到它具体的地址吗?

3.根据专题网站给的图片, 你能找到它们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吗?

4.去年我们学校有许多同学考上了山东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老师想给他们写封信, 地址有了, 你能根据地址帮老师查到邮政编码吗?

(学生网上作业)

(学生上传作业)

师点评:学生说说自己家的邮政编码各位分别表示什么?点评学生根据邮编查到的具体地址。点评学生根据地址或图片查到的邮政编码。

通过点评作业揭示邮政编码的唯一性。

观看“邮递工作者分检信件和机器分拣信件的录像”, 了解邮政编码的作用。

[说明]搭建及时沟通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 解决了常规数学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开阔了学生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扩大了交流的范围, 增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更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通过这个平台上传作业, 并及时展现在大屏幕上, 教师即时点评, 使得学生内心的需要得到满足, 提高了课堂效益。

四、拓展应用, 提高能力

浏览专题网站上用数字编码来表达信息的例子。

说说生活见到的用数字编码来表达信息的例子。

用所学的知识给宾馆大楼的房间编号。在专题网站的“练一练”中完成作业。

1.自主练习。

2.上传作业、集体交流。

[说明]学生在专题网站上了解了不同行业编码的编排方法, 获取了大量信息, 丰富了编码的知识, 为学生的思维拓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拓展应用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形成来源于生活, 提炼于生活, 而知识的学习要回归与生活, 还原与生活。设计为宾馆房间编号这一练习, 旨在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达到技能与知识的双提高。

水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4篇

1. 几场瑞雪后,春天的脚步已渐渐走向我们。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像朱自清一样满怀着对春天的深情写下了众多优美的诗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品读两首古诗。(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导入,既是联系新知,又作为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含蓄地揭示了诗文。

二、 学习《游园不值》

1. 借助图画,理解词义

(1) 出示与诗文相关的图画,引导观察: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 图中之人就是宋代诗人叶绍翁,他曾在西湖一带长期隐居,这是他在一天雨过天晴之后去拜访友人,写下的千古名篇。(指名读题)相机理解“不值”。

(3) 诗人在这次未遇到主人的游园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4)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5) 诗句中有些字比较难懂,我们可以借助图来弄明白。看看图,你知道了哪些词的意思?

① “苍苔”见过吗?在图中找到苍苔。苍苔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春雨过后就会从地面长出来。

② 屐,(指图)木底鞋。

柴扉:柴门,用柴和树枝编成的一扇门。

【设计意图】古诗词义的理解比较枯燥,教师利用画面,既降低了学生理解词义的难度,也避免了教师琐碎的讲解。

(6) 诗中的“怜”是什么意思呢?记得曾经学过的“可怜九月初三夜”诗句吗?那里的“怜”指什么?两个“怜”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7) 师小结:理解诗文词义的方法很多,看来利用插图、联系旧知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 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1) 读一读前两句诗,你知道诗题“游园不值”的原因吗?用上“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2) 诗人此时此刻是什么样的心境?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扫兴啊!带着这样的心境读一读前两句诗。

(3) 诗人是乘兴而来,现在要败兴而归了吗?教师引读后两句诗,读后提问:诗人此时心情怎样?

(4) 诗人看到什么而欣喜?仅仅是这一枝红杏让诗人欣喜?再读后两句诗。

(5) 诗的语言是凝练的,要想走进诗中,我们还得学会想象,想象诗外画,诗外音,诗外情。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试想推开这扇柴扉,诗人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于是学生的思维便闪烁着灵动的光辉。一番再造想象让学生步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并生发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3. 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1) 园中的景美不胜收,岂是这一堵矮墙能关得住的呀!诗人顿时豁然开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让我们把这样的情感融入朗读中吧!

(2) (多媒体展现美好春光)面对园中美景,现在你就是叶绍翁,谁愿意来吟诵一下这首诗?

【设计意图】在学生反复吟诵诗句,情感有了较深的积淀后,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展示平台,让他们换位赏读,学生兴趣盎然,整首诗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三、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 引入诗题,看图知大意

(1) 这课还有一首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在这首诗里,诗人又写了什么样的春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齐读诗题,相机理解“宿”“徐公店”。

(2) 指名读诗,其他同学想一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3) 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看看图,再读读诗文,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篱落()的小径()的树

()的蝴蝶()的菜花()的儿童

(5)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把握诗文的主要内容:诗人杨万里住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里,那一天,他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的门外,他看到……

【设计意图】诗句的感情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教师应摒弃独白,辅以画面,从诗中找景物,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地把握诗的主旨,领略诗中的风光。

2. 启发想象,吟诵入境

(1) 诗文最后一句是“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什么不说“飞入菜花看不清”呢?“清”比“寻”读起来似乎更顺口,为什么诗人要用“寻”呢?(点出了孩童追黄蝶的欢快场景,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了)

(2) “无处寻”留给我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透过这三个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以外的镜头:你仔细看,能看到黄蝶停歇、飞舞,儿童追跑捕蝶的情景;你仔细听,能听到儿童追蝶时的欢叫声、叹息声。展开想象,把这些内容说给同桌听。

(3) 这景、这人,俨然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图画,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比较、想象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

四、 总结赏析,拓展积累

1. 今天我们学的两首古诗都是写春天的,虽然角度不同,景致不同,但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春之美,让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诗。

2. 春色是诗人笔下生生不息的主题,来读读这些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设计意图】课内外整合,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通过诵读既可以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又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

水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5篇

设计意图:

1.本课教学以讲述缺水的苦引出本文的中心――“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并以此为教学的切入口,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水珍贵”的相关语句。第一、二自然段的教学,我主要是引领学生感悟、赏析文中重点语句,结合课文的阅读,领悟中心内容,这样以来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的感触。

2.第三、四小节的重点语句,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从而发现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而第二小节的“雨中洗澡”与第四小节的“一勺水给我们带来的享受”是最细腻生动的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是体现“有水快乐”的部分,只有充分感悟水给村子里人带来的欢乐,才能体会到没水时的苦涩,欢乐愈多,苦涩就会愈多。教学中,我采取紧扣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想象,读悟结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领悟水的珍贵,感受文字中所含的情。为揭示反衬手法的运用,奠定好基础。

3.课文结尾母亲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意味无穷,我引领学生想象,并尝试练笔,从而引领学生体味到语言现象背后的东西,体味到作者“藏”在语言里独特的生活感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最珍贵的东西。”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3. 体会作者以苦写乐的方法,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让孩子真切地感受水的珍贵,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让学生体验缺水之艰难,要珍惜水资源。

2. 缺水是苦涩的,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快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猜字谜:669   400   110

猜猜这三个数字和我们人类密不可分的什么有关?板书:水

出示:中国有669座城市,有400座缺水,110座严重缺水。

2.城市缺水还能维持基本生活,缺水的偏僻山村又是怎样生活的呢?(多媒体出示图片)

看了这几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在村子里什么最珍贵?

用课文里的一句话说就是--板书: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二、品读课文,感受水的珍贵。

1.为什么“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出示: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才能挑上一担回家。

(1)“二十公里”有多远?作比较:从这儿去青口单趟才10里路,一个来回才10公里。走这么长的路能挑多少水呢?(一担)所以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2)是不是到那就能挑走呢?(小小的泉眼,一个村子,等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3)指导朗读。

没有水的日子真是--(苦)啊!谁能读出这份艰辛,这份苦?指名读,齐读。

(4)所以当时村里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因此--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过渡:水是这个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吃都吃不上,为什么马朝虎先生还写了两次沐浴的事情,这是两次怎样的沐浴?

2.对照学案第二题,分小组自学课文第2-6自然段。

(1)出示学案:

①自由读2-6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有关人们沐浴的语句,圈出关键的动词,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②哪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写下自己的感受。

③这是两次怎样的沐浴?请你给这两次沐浴分别加上一个标题。

(2)分组自学,探究交流。

(3)小组汇报交流。

预设:

第一次沐浴

(1)孩子:脱得光溜溜,奔跳跳跃,大呼小叫,尽情享受。板书:乐

是啊,久旱无雨,天降甘霖,如果你是这些孩子,你会怎样欢呼大叫呢?(指名欢呼)那就让我们大声的叫吧,喊吧!(下雨喽!洗澡喽!……)

(2)理解“吃”。为什么用吃?(太缺水了,这儿的水比饭还珍贵)

(3)大人们也加入到洗澡的行列中来,特别是女人们也来洗澡,那时候那女有别,可想而知人们对水是多么渴望,所以说--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4)指导朗读--“只有在下雨的时候……长衣长裤。”读出人们的高兴、痛快。

(5)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还觉得人们仅仅是在洗澡吗?(这哪里是在洗澡啊,分明是在享受,是在过节,并且是在过狂欢节啊!是在享受上天恩赐的这次沐浴,我们称这次沐浴为--天浴。)

板书:天浴

(6)人们在狂欢,我还看到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水窖的大门--?因为:这样美好的日子太少了,第二自然段的哪个词也表达了这种意思?(期盼)所以说--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体会炎热与干燥

过渡:那儿一年也下不了几次雨,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出示图片)你们有什么感觉?用书上的句子说一说。

①相机出示: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

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风干的感觉。

我们四兄弟,像四根……排在了母亲的跟前。

②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读出干燥与炎热。

③师:太热了,你们的声音仿佛把我带进了炎热的大西北,我要被你们烤化了,所以这个时候,(出示水窖图片)生: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师讲述:而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那一刻的到来,当我们这四根狗尾巴草,从小到大排在母亲跟前的时候,奇迹就诞生了。

第二次沐浴

(1)看课本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妈妈在用勺子给他们四兄弟洗澡)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场沐浴的?哪个场面让你记忆深刻?谈谈你的收获。

(2)理解“滑过”和“吮吸”。

三个“滑过”换成“流过”成吗?为什么?(“滑过”慢,是在享受,“流过”太快了)

“吸吮”:他们太长时间没洗澡了,连毛孔都饿坏了。

(3)指导朗读--“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谁能读出这种身心舒服的感觉?

(4)一勺水,四兄弟,是什么浴?(勺浴)板书:勺浴

洗的这样痛快,这样舒服,难怪母亲说:“你们真的饿坏了。”母亲这句话里的哪个字眼吸引了你的眼球?(饿)说出你的看法。(我们的身体处于缺水的饥饿状态)所以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1.同学们,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了“苦”,但从这两次沐浴中,我们体会到的都是沐浴的快乐,这快乐是真快乐吗?雨水洗澡的痛快,反衬出平时不能洗澡的苦,一勺水洗四兄弟的舒服,反衬出平时无水淋浴的难受,这就是反衬写法。(板书:反衬)没有写苦,反而让我们觉得更苦,无声胜有声,所以说--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2.“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工程在正式启动,(出示资料)它解决了数以万计的灾民饮水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此时此刻,你觉得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3.从我做起,节约用水,请你设计一条节约用水的宣传语,呼吁身边的人节约用水。

4.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再读课题--水。(老师觉得这水很珍贵,因为这里有你们的爱。)

四、作业设计。

1.自己设计一些有关节约用水的小妙招,在班级交流推广。

2.记下自己学完本课的真实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缺水苦

水   最珍贵            尽情享受水

有水乐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笔调清新,描写细腻,读着真切感人。

本文作者通篇紧扣水的珍贵这一中心展开,叙述了三个场景:1、村里人到十公里之外的泉眼边排队取水;2、下雨时,用雨水来洗澡;3、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冲凉解暑。

教学时,我们就以感受水的珍贵作为整堂课的教学主线来组织教学。如在第一幕场景中,我们抓住四个数量词“十公里之外”、“一处很小的”“一个小时”“一担”感受当地取水极为困难,因而可见水的珍贵;“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村里人把水看得比酒还要重要,进一步说明了水的珍贵。

第二、第三两个场景,虽写的是人们得到水的快乐,但这快乐的背后却隐藏着缺水的痛苦,也正表明了水的珍贵。因而在学生感受快乐的同时,我通过及时的小结,让学生回到中心句“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加深对水的珍贵的感受。这样的教学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思路清晰,整体感悟深刻。

在作者笔下,水是如此珍贵,但对于身处沿海地区的我们,是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的,因而,如何让孩子真切地感受水的珍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几个情境来让学生体会:通过情境的体会,让学生想象文中人们取水难的痛苦,体会水的珍贵。

水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6篇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酿雪朴素默默花瓣长寿笔墨纸砚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三味书屋”的位置,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深冬,在这酿雪的天气,我们跟随吴伯箫先生来到绍兴,过一道石桥踏进黑油竹门,来到三味书屋,游览这样一处景点。

看着书上的图,看看三味书屋里有什么?生看图后交流,教师随机按学生的发言顺序板书:八仙桌、椅子、匾牌、一幅画、先生的座位、学生书桌、鲁迅书桌。

3.设问:假如现在你要把三味书屋介绍给别人,按照黑板上的顺序介绍,同学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很乱,没顺序)

4.指导:介绍一个处所的摆设或陈设首先要有条理,有顺序,有重点,要让别人听明白室内都有哪些东西,分别摆在什么地方的。

5.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的呢?默读第2、3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①指名读②讨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介绍了哪些陈设?(方位顺序:南墙上--东面正中--画前面--东北角上)

6.过渡:作者在这两段中除了重点写三味书屋的陈设,还写了哪些内容?(作者闻到的和想到的)

三、精读4、5自然段

1.过渡:这股令作者无限欣喜的纯净疏淡的清香是不是腊梅的香味呢?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个究竟。默读课文4、5节,画出课文中写梅花的句子。

2.赏读第5自然段

a.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b.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韵致”“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等词的意思。

d.腊梅花美在哪儿?(形态美,味道美,品质美)

e.指导朗读这段话。

3.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

①历来许多文人吟颂梅花,它还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被称为“群花之魁”。想想看,有哪些吟颂梅花的诗句?《梅花》《墨梅》《卜算子咏梅》

②梅花有气魄、有品格、有骨气,人们爱梅花是爱它的不畏严寒、爱它的傲雪开放,爱它的冰清玉洁。我国历来有很多像梅花一样的人,鲁迅就是其中一位。

三、精读6-8自然段,体会另一个“早”的来历

1.读第7节:奔走“当铺”和“药铺”心情怎样?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鲁迅每天早晨所做的事情:天才蒙蒙亮,鲁迅就已经早早的起床了,他首先要做什么?(找能当的东西)接着呢?(去当铺)再往下,他手里紧握着钱往那里跑?(药铺)药拿到手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吧?(还要回家)回到家总可以歇会儿了吧?(还要上书塾)每天早上要做这么多事,能不忙吗?所以是--奔走,而且是--天天。谁来读好这句。鲁迅有时一个早上还不止一次的跑当铺,有时当到的钱还不够买药,有时当铺的老板还不要他带来的东西,他只得再回家去拿。跑在路上,如果是你,心情会怎样?(着急)会想些什么?(上学要迟到了)一起读这句,感受他生活的艰辛。

2.不过,有一天,鲁迅上学还是迟到了,引读:--素以品行方正……早。

3.生活的重担虽然压在他瘦弱的肩上,面对老师严厉的话语,他什么也没说,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心里会想…‥。

4.是啊,就是一次小小的迟到,却深深地烙在了鲁迅的心中,成了他的座右铭,他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5.齐读第8节:你觉得“东风第一枝”指的仅仅是梅花吗?再次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

鲁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与恶势力战斗的一生,被毛泽东誉为“民族魂”,人们说鲁迅是一朵梅花,一朵永不凋谢的梅花,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梅花开得最早,而鲁迅也时时早,事事早。)(以花喻人,用腊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来比喻鲁迅一生的品格就像腊梅花一样。)

四、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还可以用什么作课题?(访问三味书屋、东风第一枝)为什么以“早”为题目呢?

2.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呐喊》。

3.你能从梅花、荷花、粉笔、小草等事物中选择一个描写来赞美一个人吗?

4.语文补充练习

水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7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九个生字。

3、了解母亲怎样为作者启蒙,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二、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是《月光启蒙》。(课件出示课题)

2、注意“蒙”字的写法,“蒙”是草字头,最早的意思是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缠绕依附在别的植物上,所以“蒙”字有“覆盖”的意思。“蒙”字平宝盖下面有几横?对,是两横,表示一层盖在一层上面,所以是两横。“启”字是什么意思呢?是打开的意思,所以从字面上来看,“启蒙”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打开,使原先遮盖的东西能够看见。

3、这篇课文的作者名叫孙友田,是一位十分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煤矿诗人”。他写过许多优秀的诗歌,我们一起来读读其中的几句:(课件出示诗句)

万年煤层打个滚,一山乌金往外冒。黑宝石,往外跑,满山满谷金光照。一路大声喊:我是煤,我要燃烧!

4、孙友田的这些诗句,感情充沛,想象丰富,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振奋人心。那么,孙友田是怎样成长为一名诗人的呢?他曾写过一篇散文,名叫《月光母亲》,回忆了孩童时代,母亲对他的启蒙教育。他在文中深情地说道“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由此可见,孙友田能走上文学这条道路,和母亲的启蒙教育是分不开的。那么,母亲是用什么为他启蒙,又为他启了什么蒙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5、同学们,到了高年级,读课文应该不成问题了,但这篇课文中的有些字不大好读,我请同学来读读看--(课件出示词语,定格延长)

篱笆混沌筛大米

时辰俺们莲花落

“笆”、“辰”两个字都读轻声,莲花落同学们听过吗?它又叫“数来宝”,早在宋代就开始流传了。语言通俗易懂,在民间广为流传,是民间曲艺的一种。

6、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课件出示要求)自由、轻声读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作者回忆了母亲用什么方式为他启蒙,用笔把相应的内容画出来。(动画:读读想想画画)

7、同学们,课文主要写了母亲在“我”童年时代用(课件出示内容)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等方式为我启蒙。

第二板块:民歌启蒙

1、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天资聪颖的母亲给作者吟唱什么样的歌谣呢?

谁来读第一首?(课件出示歌谣一)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谁来读第二首?(课件出示歌谣二)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2、母亲是怎样为作者吟唱这些歌谣的?我们一起来看这一小节。(课件出示内容)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里立刻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三月的和风”是什么感觉?“小溪的流水”呢?是的,都是那么轻柔,那么恬静。母亲的歌声不仅能让皮肤感觉得到,能用耳朵倾听得到,甚至还能给人带来味觉上的享受,让我们捧起书,轻轻地,慢慢地,舒缓地来读一读。

3、母亲用唱歌谣的方式,让优美的旋律和十足韵味,在作者幼小的心田深深地扎下了根。

第三板块:故事启蒙

1、美妙的不仅仅是这些歌谣,还有一个又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课文)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

2、“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过,这些故事有什么特点呢?母亲还会给作者讲些什么故事呢?同学们想想议议(动画:想想议议)

3、一个个故事,在作者心中埋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同时,也给作者的心灵插上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的翅膀。

第四板块:童谣启蒙

1、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夏夜里的童谣:(课件出示童谣)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2、三首童谣,自由念,可以拍手,可以跺脚,可以拍桌子,甚至可以叫着喊着读,觉得怎么畅快你就怎么读。(课件定格,时间延长)

3、同学们,发现这些童谣有什么特点了吗?它们的节奏是那么明快,语言是那么生动。这样的节奏,这样的语言,对孙友田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五板块:谜语启蒙

1、母亲还用什么为作者启蒙呢?对,是谜语,一个个谜语,启迪了作者的心智,让他变得更加聪明了。

第六板块:月光启蒙

1、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课件出示要点)母亲用歌谣让作者深受优美旋律和音韵的熏陶,用神话故事开启了想象的世界,用琅琅上口的童谣培养节奏感,又用谜语增长智慧。所以作者会说,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明明是母亲为我启蒙,课题为什么说是“月光启蒙”呢?

2、首先,母亲是在夜晚的月光下为作者启蒙的,其次,母爱就像柔和的月光,潜移默化地教育着作者,指引着作者。在母亲的影响下,作者的文思和诗情不断地扎根、生长、酝酿,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诗人。

水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8篇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语句平实但又感人至深的叙事散文, 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 字里行间都释放着那清新含蓄如茉莉般的芬芳与光泽, 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芳香怡人。文章笔触细腻, 选材典型, 字里行间弥漫着真情, 充盈着真爱, 是一篇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 悟中促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品词析句, 引导学生揣摩文章所蕴含的深意, 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浓浓情意, 从而使认识与感情得到升华。同时, 注重课内外的紧密结合, 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9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朴素的语言文字, 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 从而理解“爱如茉莉”的深意。

教学重点:

品读文章的细节, 感受父母之间如茉莉般平淡而感人的真爱。

教学难点:

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情, 初识茉莉之美

1.同学们, 喜欢花吗? (学生交流) 老师也跟大家一样喜欢花, 尤其是—— (播放图片) 这种花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茉莉”。 (板书:茉莉)

2.“茉莉”是两个生字, 通过预习, 谁已经会写这两个字了, 请上来写在黑板上。 (交流记住“茉莉”这两个字的写法)

3.在你的眼中, 茉莉是什么样子的?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茉莉花的特点。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情感, 像茉莉一样平淡, 像茉莉一样纯洁, 它弥漫在我们的身边, 静静地流淌在我们的生活中, 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从而让我们感到生活的温暖、幸福。这就是—— (补充课题, 齐读)

【设计理念:抓住课题这一关键, 由“茉莉”入手, 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 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教学一开始便爱意弥漫】

二、初读感知, 寻觅茉莉之爱

1.自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指名说说初读课文的一般要求, 教师相机小结。

(1) 读准字音, 认清生字字形。

(2) 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 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4) 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待会儿与大家一起交流。

2.检查交流。

(1) 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2) 指名读课文, 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 理解一些词语。

(3) 映子眼中的茉莉花是什么样的?请大家画出文中具体描写茉莉花的语句。

(交流并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3.梳理概括。

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初读文本, 侧重在认读感知训练, 所以, 首先要读通句子, 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难懂的词语作重点指导;其次要整体感知, 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印象, 并引导学生顺势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三、品赏体悟, 分享真爱之情

作者最初认为茉莉是那样平淡无奇, 可后来却觉得它是如此洁白纯净又散发着缕缕幽香, 这中间经历了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追随作者的笔墨, 走进她父母的生活中。

1.质疑“爱如茉莉”之问号。

(1) “爱如茉莉”是谁说出来的呢?起初作者赞同吗?带着这个问题, 咱们到文中第1至5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2) 抓住咽回的“这也叫爱”体会作者的不信。

(3) 为什么作者觉得“像茉莉一样的爱不叫爱”?结合课文描述, 引导学生体会“平淡无奇”。 (洁白——色彩不鲜艳;幽香——香味不浓烈;花小——不惹人注意)

2.见证“爱如茉莉”之句号。

(1) 作者心中的疑惑终于被她经历的一幕幕场景解除了。请同学们自主品读第6~16自然段, 画出那些令你感受到“爱如茉莉”的细节, 如一句感人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恬静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悟。如果完成了就用你那清新含笑的眸子看着我。

(2) 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一处令你感受到如茉莉一样的爱的细节, 把它读给大家听, 注意要读出你的感情, 读完之后说出你的感悟。

预设如下:

▲第二天早晨, 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 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 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 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 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抓住“虚弱”和妈妈的语言与学生交流, 感悟妈妈对爸爸的一片真爱。

小结:平凡的饺子, 善意的谎言, 让我们感受到爱是妈妈对爸爸的牵挂、了解。

▲然而, 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 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 便直奔医院。此后, 他每天都去医院。

(1) 爸爸是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文中没有告诉我们, 你来猜一猜。

(2) 揣摩“直奔”的词义, 指导“奔” (bèn) 的读音。 (3) 抓住“直奔”想象画面, 体会爸爸焦急的心情。爸爸一身疲惫, 但他顾不上就直奔医院;爸爸非常口渴, 但他顾不上就直奔医院;爸爸非常饿, 但他顾不上就直奔医院。

【设计理念:从语音入手抓住对“奔”字的感受, 从语义的理解感受当时父亲的心情。引导学生关注、感悟文字的温度】

(4) 还可以从哪个词中感受出来?抓住“每天”感受爸爸对妈妈天长日久无微不至的关怀。

小结:是的, 爱是心有灵犀, 爱是爸爸对妈妈的担心、焦急。

▲一天清晨, 我按照爸爸的叮嘱, 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时, 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 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 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 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 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 这段话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爸爸妈妈执手而眠) 你觉得这画面怎样? (温馨、幸福、美好)

(2) 你从这段话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能够感受到真爱? (抓住“叮嘱”“紧握”“恬静的微笑”“探”等词语与学生交流感悟)

(3) “紧握”一词你体会到什么? (爸爸要传递的还是一份温暖、关爱、爱的力量)

(4) 体会“探”:写阳光还可以用哪个词? (照、射) 替换着读读看, 想想“探”字好在哪里? (爸爸妈妈执手而眠, 阳光也不想打扰这眼前的美好画面)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 感受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接近语言的真相】

(5) 谁能将这个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 读出画面的温馨美好。

小结:手握着手, 心连着心, 没有惊天动地, 没有豪言壮语, 爱就是这静静的守候, 默默的关心。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 轻轻放下妈妈的手, 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出门边, 把我拉了出去。

抓住“似乎”“轻轻放下”“蹑手蹑脚”体会到爸爸特别爱妈妈。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 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 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 手脚都麻木了。”

(1) 爸爸真的睡着了吗?从哪里可以知道?

(2) 妈妈真的睡着了吗?又从哪里可以知道?

(3) 他们既然都没有睡着, 却为什么都要让对方认为自己睡着了呢?

小结:真爱无言, 大爱无声。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 爱是妈妈精心伪装的假睡。

▲病房里, 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 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袅袅地钻进心里的仅仅是茉莉的幽香吗? (幽香的是气味, 不可能钻进心里, 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 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设计理念:通过具体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的含义】

3.赞美“爱如茉莉”之感叹号。

(1) 在这么多的细节里, 映子也对父母间的爱有了更多的理解。她不由得发出感慨——齐读最后一小节。

(2) 你是如何来理解这句话的?为什么要“哦”?作者的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要重复说“爱如茉莉”?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曾经, 当妈妈告诉我真爱就像茉莉时, 我“差点笑出声来”。那是因为我觉得真爱太难寻, 而茉莉太普通。现在, 我认为真爱就如茉莉一样, 这是因为我明白了真爱不需要豪言壮语, 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但真切感人, 芳香怡人。这句话照应前文, 点明主旨)

(3) 原来爱随处可见, 随处可感, 它果真如茉莉般平淡无奇, 却耐人寻味啊!千言万语, 汇成一句话: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

四、总结升华, 明了真爱之谛

1.爸爸、妈妈的爱流淌在生活的细节中, 看似平淡, 却是真情永久。此时此刻, 我找到了爱!出示一首爱的小诗, 引导学生深情朗读。

爱是什么?

爱是妈妈的牵挂;

爱是爸爸的叮嘱;

爱是妈妈嘴角挂着的微笑;

爱是爸爸紧握着妈妈的那双手;

爱是清晨淡淡的阳光;

爱是病房里那簇芳香的茉莉;

……

2.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处处都弥漫着爱的痕迹, 你找到了吗?用一句话, 写出你对爱的理解。 (生叙写, 表达自己的感悟)

【设计理念:写感受的过程, 就是梳理自己思想和思考学习所得的时间, 以这样的方式, 把文本中的语言温度转化为自己的文字温度】

五、拓展延伸, 传播茉莉之爱

上一篇:救赎的经典句子下一篇:怀想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