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虚》观后感

2024-06-22

《宾虚》观后感(精选7篇)

《宾虚》观后感 第1篇

2016-2017学年第1学期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13级 《影视文学鉴赏》课程期末考查试卷A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_______

考试形式:论文考试

论文题目:评电影《宾虚》 答题要求

论文思路:刘·华莱士是美国杰出小说家,他的小说《宾虚》(1880)是米切尔·玛格丽特的《飘》(1936)之前最畅销的美国唱片小说,曾4次被拍成电影,1次拍成电视剧,多次改编成动画片和舞台剧。1959年改编的电影《宾虚》曾获得11项奥斯卡奖,该纪录只被《泰坦尼克号》和《魔戒:国王归来》追平过,却从未被超越。请认真观看电影《宾虚》,以“自助者天助之,助人者人助之”为题,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影评。或自拟题目。

论文要求:联系电影1959年版本的电影《宾虚》进行分析,观点明确,事实准确,材料丰富,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文字流畅,具有说服力。

观电影《宾虚》有感

《宾虚》改编自卢·华莱士的长篇小说《基督故事》,影片场面壮观,气势恢弘,荣获了11项奥斯卡大奖,创下了奥斯卡史上前所未有的纪录。它以新约时代为历史背景,以犹太人宾虚同罗马指挥官玛瑟拉之间的爱恨情仇为主线,通过个人之间的冲突反映了罗马帝国对异族异域的侵略扩张和残暴统治,表现了犹太人民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坚定信仰。当两个人几经波折,终在赛马场上重逢,借着一场空前的马车战,他们的恩怨随着滚滚黄沙湮没在风中……

(一)关于恶的必然性

梅撒拉绝对是个恶人,这个宾虚曾经的朋友在电影开始不久就露出了狰狞面目。耶路撒冷新任总督奎忒斯抵达以色列,其部下、军团司令官梅撒拉凯旋回到故乡,得意非凡。他遇见了儿时的伙伴--改信基督教的犹太王子宾虚,梅撒拉希望宾虚配合他治理此地,并要宾虚将那些犹太反叛者的名字告诉他,正义的宾虚严辞拒绝了,两人成了冤家。梅撒拉为了在犹太人面前建立统治者的威信,他不讲一点人情味地首先拿自己最好的朋友开刀。是他一手造成了宾虚和他的家人的全部苦难,他后来的全部经历,包括被流放,他的奴隶生涯,遇到耶稣以及遇到使他得以东山再起的罗马执政官阿列斯,所有这些,如果没有梅撒拉,都不可能发生。梅撒拉用自己不屈不挠的恶推进着情节,同时也把我们的主人公推近上帝。可以说,没有梅撒拉,也就没有宾虚,如果没有梅撒拉,宾虚也许就会在耶路撒冷终老一生,不可能实践他的那些英雄事迹,也不可能走进上帝的怀抱。我们在这里需要总结出的一个结论是:恶不仅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和发展的动力,也是推动个人自我发展的动力,更是推动个人皈依上帝的动力。也就是说,恶对于社会是永远必须的,对于宗教也永远是必须的。恶的存在是宗教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恶,那么救赎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梅撒拉是必须存在的,他不得不存在,上帝出于自己的需要创造了梅撒拉,正象他出于自己的需要创造了出卖耶稣的犹大一样,他们以自己的恶帮助别人成就了他们的善,正是由于他们,上帝精心导演的这一出悲喜剧才得以继续演下去。

在他们反目成仇之前,梅撒拉和宾虚本来是儿时的伙伴,很好的朋友,因此他们必然是有许多共性的,而在他们反目成仇之后,两个人都被仇恨所支配,虽然他们的际遇不同,但在此一点上他们又是何其相似!例如宾虚的妹妹误伤了总督,可是梅撒拉在明知是误伤的情况下,是仇恨让他下令将宾虚一家当谋反者统统抓起来,宾虚被流放,宾虚的母亲和妹妹则被罚做苦役。当宾虚重返耶路撒冷并成为一名著名的角斗士时候,梅撒拉因为仇恨和嫉妒,提出要和宾虚来个战车竞赛。在竞赛那一天,两人加鞭催马,互相追赶,竞争场面十分残酷,梅撒拉眼里充满仇恨,一心想杀死宾虚,在比赛过程中不时地暗害宾虚。另一方面,当宾虚自己被流放,母亲和妹妹被梅撒拉陷害被罚做苦役,其实仇恨的种子已经被埋下了。当宾虚被流放,成为奴隶,宾虚心里仇恨的种子早已发芽,他一心只想着报仇和找回亲人。当宾虚得知母亲和妹妹仔牢中染上麻风病,不敢见宾虚,误以为亲人已死的宾虚决定报仇,在竞技赛中打败了梅撒拉并令他重伤。后来,宾虚看到母亲和妹妹的惨状,心中充满仇恨,连耶稣出山布道也无法平息宾虚心中的仇恨。

仇恨成了宾虚和梅撒拉生活的共同主题,所以,在此意义上,他们其实是同一个人,梅撒拉就是宾虚,宾虚就是梅撒拉,正象宾虚的未婚妻对宾虚所说:“你的眼里充满了仇恨,就像梅撒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善恶同源的结论,善并不外在于恶,有时它和恶是一体两面的,由善到恶其实不过是翻一个身而已。或者说善和恶之间的距离有可能不过是一张纸,如果没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在这部电影中表现为信仰的力量),善很容易突破那层窗户纸从而走向恶。

(二)对恶的惩罚以及宽恕

梅撒拉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他死了,死在了车轮下。这是恶的必然结局。而胜利者宾虚得到了上帝的眷顾,完成了对自己灵魂的救赎。我们在这里也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一个人的救赎必然伴随着另一个人万劫不复的沉沦,对于梅撒拉,显然,上帝从来就没打算拯救他,在上帝的世界里,似乎也遵循某种守恒原则,他给一些人天堂的梯子的同时也必然会将另一些人打入地狱。

梅撒拉的死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在比赛时想尽一切办法要伤害宾虚,但最后不但没有伤害到宾虚,而且还把自己也甩下了马车。宾虚只是在和他比赛,他并没有杀他,是他自己杀死了自己。于是便有了这样一个结论,即恶自己会消灭自己。除非他不去伤害别人,如果他去这样做,那么这个伤害最终会施加到他自己身上,正像梅撒拉一心想要杀害宾虚最后却杀死了自己一样。

这里又分明提醒我们:对恶的惩罚只能是恶本身,而不能是善!善如果实施这种惩罚将有可能使自己也转变为恶,从而形成无休无止的恶的循环。因此,梅撒拉是不应当由宾虚杀死的(虽然他并非没有这样的主观意图),能够对他进行惩罚的,不是哪个人而是上帝的律法。这一点同金庸小说中的凤天南不应当由一直想杀他的胡斐杀死是一个道理。

一个人眼里如果充满了仇恨,他就会被恶所控制,而原有的内心的善则会一点点地溜走,在仇恨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原则,那就是宽恕,我想宾虚在那个电闪雷鸣之夜,在那个流血的十字架下,领悟到的恐怕也不外乎就是这些道理吧!

(三)关于苦难的必然性

由于梅撒拉的陷害,宾虚在自己的人生中饱受折磨,母亲与妹妹被打入黑牢,他自己被流放,在饥渴、疲劳和毒打的折磨下几近死亡,好不容易找到母亲和妹妹,她们却得了麻风病。梅撒拉是造成这一切苦难的罪魁祸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苦难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救赎的道路正是一条苦难的道路,正像上帝可以降罪于没有任何过错的约伯使他经历世间最残忍的折磨,正像耶稣必须让自己流血,让自己被钉上十字架饱受摧残才能完成这一救赎一样。人只有通过苦难才能彻底脱离恶抵达信仰,这个观念也就成为基督教理论中的应有之义,所以即便没有结尾的那个乐观结局,仍然无损于这一信仰,因为在根本上这个宗教对世界命运的预言是悲观的,“他从未许诺地上有幸福和极乐”。

(四)关于最后的神迹

虽然苦难是抵达彼岸的必由之路,但人类毕竟是以其脆弱的肉身来承当苦难的,这就有一个限度问题,我们是不是真能够始终无怨无悔将这一切承担下来并始终心怀感恩?我们真的能够不需要任何安慰就能像神子那样勇敢地背负起十字架?细看电影中的几个的情节安排给出了回答。

四次喝水,第一次押送官不给宾虚水喝,耶稣在其痛苦之时前来,同时赠与的还有使他坚定了对神期待的超越眼神;第二次宾虚两次救下执政官,使他享用大胜的殊荣,执政官拿起水先给这样一个奴隶,再亲自喝了剩下的。表明执政官不仅要把他带离海上的受奴役身份,还会报答其以厚爱;第三次,宾虚知道自己的母亲和妹妹还活着,却已经得了麻疯病不能再过正常人的生活,对生活和信仰绝望,在耶稣布道的山脚小溪捧水解渴,边喝边说到了气愤处将手里的水甩下;最后一次,耶稣被判刑扛着自己的十字架走向刑场,途中宾虚认出自己的恩人为他解渴,送到嘴边被罗马士兵一脚踢开,即耶稣不喝嘴边的水,不愿使用上帝之子的能力逃脱处刑,而是要执行其父上帝的意志,自愿为人类赎罪,宾虚也又一次看到耶稣的从容眼神感到震惊,他在耶稣的脸上读到的是“宽恕”",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复仇带来的将是更多的仇杀与痛苦,于是他放弃了“流血”的念头,放下了对罗马的仇恨。

影片的最后,神迹降临。突然间天地黑暗、暴雨倾盆,耶稣的血从十字架上流下,奇迹发生了——宾虚和他的母亲及妹妹的麻风病竟然神奇般地好了,生命的光泽重新回到她们的脸上。不幸的一家在信仰的阳光下终于团聚了,天主赐给了他们生命的永恒!狂风暴雨过后,迎接他们的是灿烂的阳光。这个情节使我们如释重负也使我们感慨万千,它使一部史诗电影在最后关头转变为神话!但正是这个情节将基督教作为一种救赎理论的软肋暴露出来,当这一宗教将自己巍峨的大厦建立在神迹上面,那么随着神迹的远遁,这一大厦也终将倾覆。我们人类永远是需要用这样的乐观结局来安慰的人类,可以残忍地设想,如果这一神迹没有发生,宾虚还会坚定地选择对上帝的信仰么?他不会!他更有可能陷入绝望,陷入虚无!上帝高估了人类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如果没有神迹显现,人类宁愿选择虚无而不是投靠上帝,正像今天的人类所做的那样。

《宾虚》观后感 第2篇

一个苦难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历史上被灭亡的种族有很多,而犹太人的苦难之所以还被人记着,是因为犹太人中间出了一个大智慧的人——耶稣。

整部影片讲述了两个故事:宾虚的故事,以及耶稣的故事;其中耶稣的故事更为完整,电影一开始就在讲耶稣的诞生,电影最后也讲耶稣的死与复活。

有人说:不了解《新约圣经》的人,不了解基督教教义的人,很难看懂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我们可以从宾虚的身上看到基督教教义如何从犹太教里脱胎而出,又对犹太教的不足作出突破。犹太教强调律法,而基督教强调爱,那种爱是来自心底的,那不只是对自己的爱,对自己信仰的神的爱,而是对他人的爱,甚至包括对敌人的爱。耶稣让人们放下武力,拿起宽容,因为爱是比武力更为强大的力量;因为暴力,让犹太人亡国灭种;但因为爱,又让犹太人把上帝的国建在每个人的心里,永生不灭。

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场面是赛马的时候。心细的人应该会发现,米斯拉拥有犀利的战车,拥有有健硕的马,而更主要的是,他御马的方法是用鞭子,用鞭子狠狠的打;而宾虚是用“爱”来驾驭马,他根本就没有带鞭子。尽管在体育竞赛中,暴力似乎比爱更有力量,而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爱对暴力的完胜。宾虚完胜,而米斯拉身死。整个画面

拍得很唯美,1959年是没有电脑特技的时代,那是一个真实而动人心魄的场面。没有谁看到这个场面不热血沸腾的!

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但是当他们站到角斗场/比赛场的时候,他们公平了。因为在这里他们比的不是身份地位,他们比的是命的长久。而生命最公平,每人只有一次。神从来没有离弃过宾虚,只要犹太人信他,不抛弃他,按神的话语做事情,犹太人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起上帝的国度!

《荒野猎人》观后感 第3篇

而生存、死亡、父子情, 正是《荒野猎人》所展示的情节, 如果再加上主角和妻子的爱情, 以及为儿子的复仇, 那满满的价值观正如拉萨尔所言:“这是成就一部伟大电影的必备元素!”

但在我看来, 伟大的电影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输出价值观!《荒野猎人》输出的价值观是:信念!

生存和复仇是贯穿全片的两个主题。小李子扮演的主角格拉斯意外碰到了一头母熊, 与熊搏斗后他身负重伤, 队长雇佣了两个人约翰·菲茨杰拉德和吉姆·布里杰来照顾他。贪婪凶残的菲茨杰拉德杀死了他的儿子霍克, 并将他活埋抛弃在冰天雪地里, 但他以惊人而强大的意志力活了下来, 匍匐着寻找生机, 从这里开始, 所有的考验都是生死考验:

他生吃活鱼, 他在湍流中求生, 为了粘合伤口, 他往伤口撒火药, 然后点燃, 他生吃野牛肝脏, 他被印第安人追杀, 他掉下悬崖, 他剖开马的肚子, 为了取暖冰天雪地里全裸把自己藏在马肚子里……为了一个信念, 茹毛饮血, 向死而生!

事实上, 也有不少影迷看完电影后吐槽, 如果只是看野外生存游戏, 看贝爷就可以了, 钻木取火、衣不蔽体什么的都太low。的确, 如果只是把它当成是野外生存的冒险剧, 不值得奥斯卡为它颁奖。但电影之所以是电影, 而非真人秀, 其魅力就在于, 它告诉你凭什么能在野外生存, 这才是给人内心冲击的地方。

向死而生, 是因为有活下去的执念。在电影的开头, 我们可以看到格拉斯一家三口在一起的画面, 伴随着女人的旁白:“As long as you can still grab a breath, you fight, keepbreathing.”这句旁白贯穿全片, 在每次格拉斯接近死亡时这句旁白都会响起, 呼唤着他, 请努力活着。

支撑格拉斯活下去的信念是复仇, 这股信念之力, 超出了常人的范围。就像我们在《勇敢的心》中听威廉·华莱士大喊“Freedom”,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听安迪一遍一遍地在心里喊“hope”, 所有能支撑人坚持下去的理由, 成了电影艺术中最震撼人心的元素, 如拉萨尔所言, 无论是五十年前还是五十年后, 都能打动观影者。

信念的力量更表现在复仇完成之后。当大仇得报, 所有的坚持与执着不再, 活下去的寄托便消失了。《荒野猎人》英文名The Revenant, 亡魂或者游魂。影片中, 格拉斯在儿子死后曾见到一次幻象, 破败的教堂, 摇晃的钟, 从墙上剥离的圣像, 以及逐渐走近自己的儿子, 与之拥抱。当然镜头中他只是在抱一棵树——如他崩溃的信仰, 作为一个荒野之中近似于孤魂野鬼、一无所有的人, 唯一的信仰早已被复仇取代, 一旦复仇完成, 只能遁入虚无。这也是为什么当仇人在自己手中, 他又说了句:“The revenge is in God's hand's, not mine.”影片的结尾, 他空洞的眼神, 如同亡魂。

当然, 影片最震撼人心的是求生的过程。镜头之下, 白色而冷酷的落基山脉以及平原、草原、冰原、针叶森林、湖泊、湍急的河流汇集一处, 极限的环境之下, 愈能激发人的潜能, 就像华莱士最后留下了自由的种子 (伊莎贝拉生下了他的孩子) , 安迪成功越狱, 自由和希望给观影者种下了种子一样, 《荒野猎人》中, 信念的种子也在格拉斯求生的路上一路播撒, 开花结果!

《荒野猎人》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冲奥之作, 专业陪跑二十年后, 凭借在该片中出色的表现, 他终于一举夺得影帝。影片沉重而血腥, 在尖叫地看完这150分钟的长片后, 我还是得说, 没错, 这就是我喜欢的主旋律电影。

摘自秦朔朋友圈

史诗巨片《宾虚》的文化分析 第4篇

这部长达220分钟的巨片是根据刘易斯•华莱士(Lewis Wallace,1827-1905)成书于1880年的小说《宾虚—基督的故事》改编而成。故事讲述了发生在犹太耶路撒冷地区时间跨度约三十三年的事情,讲述了一位名叫犹大•宾虚(Judah Ben-Hur)的犹太王子在罗马的残酷统治时期,拒绝出卖自己的民族和同胞,以帮助罗马政府耶路撒冷新任总督的指挥官梅萨拉(Messala)的统治,于是遭到了这个儿时好友的背叛陷害,梅萨拉找借口将宾虚流放,将宾虚的母亲和妹妹关进地牢。在家破人亡的境遇下,满怀内心的仇恨,宾虚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复仇。这只是整部片子中“明”的一个故事,另一个“暗”的故事是关于耶稣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耶稣的故事更完整,因为片子是以耶稣的诞生开始,又以耶稣的死和复活结尾,影片的结尾字幕和开头字幕相呼应,使用了米开朗基罗著名的西斯庭教堂穹顶壁画《创造亚当》,这样形成了一个包孕式的结构。片中这一明一暗的两条线交织着发展,宾虚经历着人生的大起大落,处事态度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段打碎原有观念的转折情节,而促使他每一次思想的转变都可以看到它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基督教义的启迪。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主人公在基督里成长的故事。

二、体裁的含混

此片一改以往圣经故事片说教的风格,从一开始就充满的戏剧张力,到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的展示,到情节发展的抑扬顿挫,都可作为古典电影叙事手法的典范。对古罗马统治时期罗马皇权不可一世的再现,以宾虚这个身名显赫的犹太贵族为代表所折射出犹太民族所受的苦难,这些都很容易让观众感受到此片的史诗品质。正如许多对该片的介绍词中所提到的它是一部史诗巨片。可是,影片最后耶稣蒙难后显示神迹,宾虚一家惊奇地发现,生命的光泽重新回到他们的脸上,可怕的麻风病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情节使一部史诗电影在最后关头转变为神话!这部影片的经典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它是史诗还是神话呢?作者和导演让这部作品二者兼具又有何用意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却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这部片子的文化意蕴。

史诗是一种以长篇叙事为体裁讲述英雄人物(来源于历史或神话中)的经历或事迹的诗。“史诗”这个词在现代语文中,多用来指虚构的文艺作品,其特点是背景庞大、人物众多,涉及大量的虚构地理,时间跨度大的叙事作品。巴赫金在《小说理论》中提出长篇史诗的体裁特征首先表现为描写一个民族庄严的过去;其次,长篇史诗渊源于民间传说;再次,史诗所表现的世界与歌手的时代横亘着绝对的史诗距离。[1]

什么是神话呢?简而言之,神话就是一个民族口耳相传的传说,表达该民族对宇宙、万物、人类起源的理解。马克思的阐释认为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产生于远古时代,“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2]神话与宗教有其内在关系,事实上,神话可以说是早期的宗教,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卡西尔说:“神话从一开始就是潜在的宗教。” 加拿大学者诺思洛普•弗莱在其著作《批评的解剖》中指出“基督”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神启意象,“基督既是上帝又是单个人,又是上帝之羊、生命之树;他是生命之藤,我们则是藤上的分枝;他是被建筑者所丢弃的石头,而重建起的神庙则意指他站起的身体。”同时弗莱指出:“在文学发展中,神启意象适用于神话模式……它们把读者引向文学的核心——未经置换变形的隐喻的和神话的世界。”[3]

不论是用“史诗”还是“神话”来描述《宾虚》这个视觉文本,我们都是在用它们的比喻意义。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们也并非泾渭分明,存在重合交叉的地方。因此无论是用史诗还是神话来描述它都有一定的道理。《宾虚》确实史诗般的再现了犹太民族处于罗马残酷统治时期所受的深重苦难,同时也用艺术的手法表现了耶稣基督的降临、传道、蒙难,这些宗教史上和人类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部包裹在史诗外衣下的正统宗教片,它成功影射了文化斗争,新旧理念更迭。

三、创作背景

从作品的体裁入手了解了它的本质内容以后,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从创作者和所反映的内容之间“横亘着绝对的史诗距离”来揭示该影片背后的文化现象。

刘易斯•华莱士是印第安人,参加过美国内战的战士,也是政治家、外交家。他与美国政治家兼演讲家罗伯特•英格索尔(Robert Ingersoll,1838-1899)的相遇直接促成了该小说的写成,当作家听到了罗和朋友们关于“上帝、耶稣、神性”等问题的激烈讨论,罗高举唯理论的大旗不容乐观地预测了基督教的终结。作家汗颜于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一无所知。

而当时美国社会又是一副什么样的图景呢?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具有得天独厚发展工业的条件,工业革命激化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矛盾,促使了美国内战的爆发,结束了奴隶制。南北战争后,美国财富出现了惊人的大规模的增长。在思想文化界,实用主义(Pragmatism)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用主义认为,当代哲学划分为两种主要分歧,一种是理性主义者,是重感情的、理智的、乐观的、有宗教信仰和相信意志自由的;另一种是经验主义者,是不动感情的、凭感觉的、悲观的、无宗教信仰和相信因果关系的。实用主义则是要在上述两者之间找出一条中间道路来,是经验主义思想方法与人类的比较具有宗教性需要的适当的调和者。[4]实用主义者认为自己是多元论的,既忠于事实,又不反对神学观点。实用主义最初发生在英国和美国的哲学家中,在20世纪初,在美国发展成一种运动,并且蔓延到欧洲大陆,主要是法国和意大利。

受此哲学思潮的影响,自由主义神学盛行,人们高扬理性,以理性为信仰的试金石,在阅读《圣经》时,宣扬“去神话话”,否认基督的神性,只强调基督的道德典范,认为凭借基督的道德典范即可建立人间天国,而摒弃福音中的童女生子、基督三日复活、福音书神迹等具有神话色彩的内容。

当华莱士先生认真地研究《圣经》中关于耶稣基督的记载,和当时的罗马帝国历史背景以及犹太巴勒斯坦等细节时,他对上帝和耶稣基督的观点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华莱士改变了原先只是想作为一种消遣来写一本关于耶稣的书的想法,他不同意他的朋友罗伯特所说的一切,并且用他的书去告诉人们事实是怎么样的。1880年成书后从销售量和被读者接受的程度上都证明了它的成功,《宾虚》在作者生前就卖出二百多万册,而直到现在,此书仍在再版发行。

而出品于1959年的电影《宾虚》又有着什么样的创作背景呢?随着二战的爆发,战争的残暴摧垮了人们建立人间天国的美梦,自由主义神学已经式微,在普世范围内福音派神学兴起,重新强调《圣经》中的神迹。而此时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人们需要虔诚的宗教信仰对他们的精神救治,需要对为人类钉十字架的耶稣基督的皈依与信靠。就象影片中一样:不论是罗马统治者犯下的罪恶,还是宾虚和他的犹太民族心中的苦毒,皆需耶稣基督的救赎。

四、基督的教义

从以上的创作背景去了解这部影片,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它的史诗特质和神话元素,知道它们是创作者的独运匠心。而从基督教的产生和对《新约圣经》教义的了解,也是加深对这部影片理解的关键。

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产生于古罗马,是古代希伯莱文化与古代希腊文化融合的结晶,它对古希伯莱和古希腊文化有许多吸取和继承,也受到了许多限制和影响,还有对这两种文化的拒斥批判和推陈出新。基督教实际上是把犹太教和希腊思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宗教与文化关系中的一个有趣现象。这在《新约圣经》中有充分的体现。基督教强调来自心底的爱,不只是对自己的爱,对自己信仰的神的爱,而是对他人的爱,甚至包括对敌人的爱。耶稣让人们放下手中的剑,拿起宽容,因为爱是比暴力更为强大的力量。

这部片子阐述了耶稣关于爱的思想,尽管耶稣在影片中只展现了一个背影和模糊的脸,但我们知道他无所不在,第一次,宾虚在快渴死的时候祷告:“我的神啊,求你救救我!”,耶稣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的面前,给了他一瓢水饮用。那个罗马军官看到耶稣的时候,竟然不敢直视他的平和,暴力在爱的面前退却。第二次,宾虚在救执政官的时候,执政官对宾虚说:“你的神救了你,也顺便救了罗马军队”。第三次,耶稣在死后升天的刹那,因着艾斯特对耶稣的信心,治愈了宾虚母亲和妹妹的麻风病。神从来没有离弃过宾虚。

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场面也是全剧三个高潮之一的竞技场车马大战。细心的人应该会发现,梅萨拉有犀利的战车,有健硕的马,但是御马的方法是用鞭子,用鞭子狠狠抽打;而宾虚是用“爱”来驾驭马,他根本就没有带鞭子。而最终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爱对暴力的完胜。梅撒拉最终死在了车轮下。这是恶的必然结局。而胜利者宾虚得到了上帝的眷顾,完成了对自己灵魂的救赎。梅撒拉在临终前向宾虚透露了他母亲和妹妹仍活在麻风谷的讯息,使本已绝望的宾虚重燃与家人团聚的希望。此时,基督教的“宽恕之道”取代了原先的“个人仇恨”成为主宰影片最后半小时的中心思想。编导将整个故事从个人恩怨提升到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民族斗争,终而点出超越国界的宗教救赎精神才是解救世人罪恶的根本之道,使全片的艺术层次达到了一种哲学境界,而非单纯的英雄故事。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影片《宾虚》生动再现了一页发生在古罗马时代的基督教文化发展史。它的成功得益于有一个好的故事框架,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影片的三段结构展开得很隐匿,衔接过渡自然,每段都有一场高潮戏。三段高潮互为因果,层层推进。最后一个高潮已成为电影史上最杰出的耶稣受难的再现。影片的主题思想反映出与时代精神的契合,这类宗教题材的电影在二战后安抚了人们饱受战争摧残的心灵,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传统信仰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会畅行不衰,因为信仰毕竟代表着人类对生命和存在的终极意义的一种探求。

[1](俄)M•巴赫金.《小说理论》[M]. 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宾虚影评 第5篇

在去泰洛斯途中,干渴快要死亡的时候,他躺倒在地无力的呼求:“上帝,救救我!”耶稣来到他身边,给他喝了足够的水,让他充满了活下去的力量。

第三次在船上遇到敌军时,因之前他的脚镣已被解开而得以逃脱并救了护政官,并被护政官收为养子,成了他权力和家产的继承人。

第四次和米撒拉赛马,米撒拉使用的是战车,车轮上是尖利的齿轮,齿轮把宾虚的战车弄得破败不堪,米撒拉挥舞手中的马鞭狠狠抽打他,这时宾虚奋力夺过马鞭,同样教训了米撒拉,突然米撒拉战车翻了,米撒拉死了,这时的宾虚得到了极高的荣誉,被罗马人所景仰。

米撒拉代表了黑暗权势的力量,但是那个幽暗的世代最终被上帝的力量摧毁。米撒拉死了,那些撒旦之子最终将走向死亡,宾虚胜利了,这世界的国必要成为我主和我主耶稣基督的国!

宾虚赢了,他胜利了,但是仇恨却远远没有结束,当他知道深爱的母亲和妹妹在麻风谷过着不见光日的非人生活时,对罗马政权的仇恨使他接近疯狂,恋人以斯塔应对他的仇恨心态绝望地说:“我感觉你变成了米撒拉!”

人的仇恨心理会毁掉一个人,仇恨会把自己囚在牢笼里。

宾虚影评 第6篇

一个苦难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历史上被灭亡的种族有很多,而犹太人的苦难之因此还被人记着,是正因犹太人中间出了一个大智慧的人——耶稣。

整部片子实际上是两个故事:宾虚的故事,以及耶稣的故事,其中耶稣的故事更完整。影片一开始就是在讲耶稣的诞生,影片最后讲耶稣的死和复活(就是在十字架前走过的牧羊的那个牧羊人)。

我们从宾虚的身上看到了基督教教义如何从犹太教里脱胎而出,又如何针对犹太教的.不足作出突破。犹太教强调律法,但律法并不能救赎犹太人,犹太人依旧家破人亡。而基督教强调来自心底的爱,不只是对自己的爱,对自己信仰的神的爱,而是对他人的爱,甚至包括对敌人的爱。耶稣让人们放下手中的剑,拿起宽容,正因爱是比暴力更为强大的力量。正因暴力,犹太人亡国灭种;但正因爱,犹太人把上帝的国建在每个人的心里,永生不灭。

不了解《新约圣经》的人,不了解基督教教义的人,很难看懂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意思。这部片子忠实地阐述了耶稣关于爱的思想,尽管耶稣在影片中只展现了一个背影和模糊的脸,但我们知道他无所不在,第一次,宾虚在快渴死的时候祷告:“我的神啊,求你救救我!”,耶稣就自然而然地出此刻他的面前,给了他一瓢水引用。那个罗马军官看到耶稣的时候,竟然不敢直视他的平和,暴力在爱的面前退却。第二次,宾虚在救执政官的时候,执政官对宾虚说:“你的神救了你,也顺便救了罗马军队”。第三次,耶稣在死后升天的刹那,因着艾斯特对耶稣的信心,救好了宾虚的母亲和妹妹的麻风病。神从来没有离弃过宾虚,只要犹太人信他,不抛弃他,按神的话语做事情,犹太人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起上帝的国度!

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场面是赛马的场面。细心的人就应会发现,米斯拉有犀利的战车,有健硕的马,更主要的是,他御马的方法是用鞭子,用鞭子狠狠抽打;而宾虚是用“爱”来驾驭马,他根本就没有带鞭子。尽管在体育竞赛中,暴力似乎比爱更有力量,而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爱对暴力的完胜。宾虚完胜,而米斯拉身死。整个画面拍得很唯美,1959年是没有电脑特技的时代,那是一个真实而动人心魄的场面。没有谁看到这个场面不热血沸腾的!

观《宾虚》有感 第7篇

文学院2009级10班卢琴学号:200902141014 联系方式:1539029961

1关于《宾虚》的一点感悟

前言:中国有宗教而中国人普遍没有宗教信仰。不知是荣幸还是不幸,我就是这句话的一个例证,所以在上《圣经文学研究》这门课时,我的内心是矛盾的,因为大部分西方人都有信仰(不仅仅是宗教信仰)而在中国文化熏陶下的我却没有,于是在看《圣经文学作品选》时,我的第一个感觉:神(四川话里特有那种的含义)——不能理解西方人对有关他们信仰的不可思议的坚持与想象。所以我选择了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观看电影的方式来写下自己的一点感悟。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管是在生活中、文学作品中或是影视中,我们都能感觉得到她的存在,如空气的张扬弥漫,在哪儿我们都能呼吸得到。《宾虚》这部电影所描绘的爱,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在令我感动的同时也觉心酸„„

四年前,他,犹大·宾虚是她的主人;她,埃丝塔是他的奴隶。他们是相爱的,可我们却没有看到他们卿卿我我的情景也没有听到他们甜言蜜语的情话,但在她要按照父亲的意愿嫁做商人妇时,他问她:“Do you love this man?”她鼓足勇气地回答:“I will learn to love him!”如此简单的问答却将他们浓厚的情意展现得淋漓尽致。那句痛彻心扉的“如果你不是新娘,我就要和你吻别”让人心疼;那句哽咽难过的“如果我不是新娘,就用不着说再见”让人无奈。他把自由给了她,却向她索取那枚带有她的气息的象征着奴隶身份的戒指,还不忘深情地告诉她,他要戴着这枚戒指,直到遇到他要娶的女人。

四年中,她满怀希望从不曾放弃,一心一意的等着他;他也在水深火热中坚持着„„

四年后,他回来了,戴着她的戒指回来了。他们在曾离别的房间里旧事重提,爱的火苗历经岁月燃烧成了熊熊大火。她不再是四年前即为人妇的新娘,他不再是四年前的主人宾虚,他们拥抱诉相思,眼泪见真情,有情人终成眷属„„

可是,他不仅带回了自己带回了爱还带回了更多的仇恨,对梅萨拉的仇恨,对罗马统治的仇恨。他要回来复仇——那莫须有的罪名害苦了他和他挚爱的母亲、妹妹还害苦了他的仆人朋友。是的,他要回来复仇。流放途中遭受的毒打、炎热、疲惫、口渴折磨得他奄奄一息,是耶稣的那瓢水坚定了他活下去的信心。战舰里不见天日、超负荷的体力划桨以及那无情的怒骂与鞭打,让多少健壮的汉子羸弱下来并走向死亡。试问,谁能在那时的战舰里以划桨的水手身份活上一年?可他犹大·宾虚却完完整整地活了三年而且更加强壮有力。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下来?那就是和爱相对立的仇恨。是的,仇恨不仅让他坚持下来,还让他与阿里士(战舰执政官)结了一段尘缘:仇恨的目光让阿里士记住了他并给了他双脚的自由,他更是在危难时刻救了阿里士并多次阻止了阿里士的自杀。那时的人们,懂得感恩,即使是自己的仇敌只要他有恩于自己那么真诚的感谢

是必不可少的,于是阿里士带着他凯旋罗马,一起享受胜利的荣耀并收他为养子。

他没有在罗马安享舒适的生活却孤身一人回到了故里,因为仇恨紧紧地拽着他以及对母亲、妹妹和埃丝特的爱牵引着他。

权力,吞噬了梅瑟拉还吞噬了他与宾虚的友情,不仅毁灭了他还毁灭了宾虚一家更毁灭了数以万计的下层人民。为了使叛乱者泄气更为了权力,梅瑟拉毫不心软地判了他儿时的玩伴宾虚的罪,还是莫须有的罪。于是他凭借着自己的凶狠迈向了权力而远离了朋友更为他四年后这场“角斗之战”(生命之战)埋下了厄运的种子。可见,权力有时候也会成为捣乱分子,特别是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权力。

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但当他们以角斗士的身份站在角斗场的时候,他们公平了,因为在角斗场上,他们比的不是身份地位的高低、钱财的多少,他们比的是命的韧性。而生命最公平——每个人只有一次。心虚驱使梅萨拉驾着战轮车上了竞技场,而宾虚呢,因为母亲与妹妹苦死狱中这个善意的谎言显得更为坦荡。仇恨的力量在他的身上愈演愈烈而对埃丝特的爱也给了他坚持下去的理由。于是,他奋不顾身、竭力一搏„„梅萨拉耍了心计,心计最终也耍了他的命。导演很聪明,他没有让驰骋战场的梅萨拉在“敌人”面前懦弱地死去;导演也很仁慈,他让梅萨拉对宾虚说出了事情的真相:他的母亲与妹妹并没有死而是住进了麻风谷并嘱咐他亲自去找她们,因为只有他才能认得她们。或许梅萨拉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情就是将这个事实告诉了宾虚。在友谊面前,权力最终还是低下了它高昂的下巴。

当从梅萨拉口中得知母亲与妹妹还活着的事实,宾虚的激动无以言表,他立马飞身前往麻风谷并撞上了前来给他母亲和妹妹送食物的埃丝特„„一阵激烈地争吵„„但埃丝特还是不忘嘱托地极力劝解他要用她们愿意的方式来爱她们。在偷看到她们蒙头遮面的模样,听到她们急切地询问埃丝特“犹大还好吗?”“他快乐吗?”,他的整个面部扭成了一团,揪心的痛啊!在回家的途中,他们碰到了听耶稣传教的众人,埃丝特随众听了耶稣的传教在归家后劝宾虚放下仇恨,不要生活在仇恨中,但已被仇恨养活了四年的宾虚哪里肯听„„后来埃丝特再去给宾虚的母亲与妹妹送食物时,并劝她们与自己去见耶稣,无巧不成电影,宾虚也在这时来到了麻风谷。即使妹妹病得躲在帐子里,他也在阴暗低矮的洞里找到了她,于是他们四人离开了麻风谷去寻找耶稣寻找希望。但这时耶稣已被审判而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宾虚认出了耶稣,原来在流放途中给他那瓢水喝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背着十字架艰难前行的人。他以同样的方式回馈了耶稣也从耶稣的脸上读到了“宽恕”,读到了“慈悲”,读到了埃丝特所说的“爱你的敌人,善待仇视利用你的敌人”,在眼神交流地瞬间,他意识到了复仇带来的将是更多的仇杀与痛苦。于是,他放弃了“流血”的念头——耶稣最后的声音拿走了他手中的利剑。

耶稣死的瞬间,天地黑暗、暴雨如注、雷闪电鸣,他的血顺水而流,洗刷着世人的罪恶,他用他的死换来了世人的重生。宾虚的母亲与妹妹的病也随同耶稣见了上帝,不幸的一家在信仰的阳关下终于团聚了,他们明白了生命的永

恒更明白了慈悲的人有福,因为他们将得到慈悲。而我也感受到了信仰的强大力量。

这部电影看似在描述宾虚的部分人生经历,但实际上要展现的却是宾虚被耶稣从外到内的信仰征服。在整部影片中,耶稣从头到尾都没有现过正面而仅仅以高大宽厚的背影出现在观众的视线而且还只是出现在开头与结尾处。这是导演的用意——他要让观众自己去感受那无形的信仰的强大力量。我也明白了,信仰是一个可贵的东西而没有信仰更是可怕,因为有信仰所以有约束,没有了信仰约束也不复存在。

上一篇:2020牢记殷切嘱托忠诚践行使命心得体会下一篇:碧霞社区2010创建文明城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