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 太原市 万柏林区 简介

2024-06-23

山西省 太原市 万柏林区 简介(精选4篇)

山西省 太原市 万柏林区 简介 第1篇

山西省 太原市 万柏林区 简介

万柏林区是太原市中心城区之一,区域面积53.75平方公里,人口43万,行政建制13个街道办事处,区机关驻地在西矿街35号。

万柏林区具有优势的地理位置。东面是隔河(汾河)相望繁华的南北城区,南靠驰名中外的晋祠旅游胜地和晋阳湖开发区,西临绵延起伏地下煤炭资源丰富的龙山山脉,北面是乡镇企业发达的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是太原市市区的西大门,区内道路宽阔,交通便捷,有主次干道200多条,以区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的城市道路,似如网状,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公共交通车辆线路10多条,素有“十里长安大街”之美誉的迎泽大街,由东向西直逼西山脚下,境内的太原铁路西站与石太、京原、南北同浦、太焦、沪原等主要干线相连。新扩建的太原机场、太旧高速公路缩短了河西同世界各地的距离。水、电、煤气、电话、邮电等市政配套设施比较先进齐全。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方便了群众生活。

万柏林区是一个新型的工矿区。经过几十年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万柏林区形成了以煤炭、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电子、金融、科研及高科技术开发为主的现代化城区。驻区国省市工矿企业达120多家,在城区南部有华北地区较大的太原第一热电厂、太原化学工业集团、太原焦化厂、太原磷肥厂、太原化肥厂、太原化工厂,形成了电力化工区。在城区西部以全国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山西矿务局、太原水泥厂、太原铝厂、太原石膏厂为主开成了煤炭建材工业区。在城区中北部以国营晋西机器厂、国营汾西机器厂、国营三益电子计算机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为主形成了轻重机械和电子产品制造区。万柏林区近临驰名中外的晋祠旅游胜地、天龙山石窟等名胜古迹,并可借太原市的地利之便,参观浏览云岗石窟、佛教圣地五台山、广胜寺、玄中寺、小西天、帝王庙、关帝庙、卦山、悬空寺、乔家大院等风景名胜。

山西省 太原市 万柏林区 简介 第2篇

万教字[2007]102号

万柏林区教育局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万柏林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树立教育全新形象,创造教育一流业绩”为总体思路,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圆满完成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区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加强机关纪律作风整顿,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 教育局将加强机关纪律作风整顿,作为提高整体工作效能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建成团结奋进的竞争型机关、开拓进取的创新型机关和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机关,营造求真务实、严明有序的工作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形成了风正气顺心和、干事创业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 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领导干部起带头作用:对基层教职工中层领导要带头;对中层领导教育局领导要带头;对群众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行为,影响和带动机关纪律作风的转变。抓团结战斗,增强对干部的凝聚力;抓振奋精神,增强对干部的鼓舞力;抓廉洁奉公,增强对干部的感召力;抓亲自务实,增强对干部的推动力。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以及改革创新的精神。教育局坚持每星期五下午的政治理论学习,并要求围绕主题作好学习笔记、进行学习小结、写出心得体会。一年来,先后组织学习了“八六八制度”、党的“十七大”等文件精神,以此引领和带动教育局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为契机,推动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强化双评工作,坚持一牌一卡,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对反映的意见和要求定期进行归纳、反馈和整改,牢固树立教育局领导班子团结、开拓、实干、廉政的新形象。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狠抓思想政治教育、机关事务管理和业务管理三大制度建设。完善了四项党委工作制度,业务管理方面的十二项行为规范,机关事务方面的八项管理规定,制定了40余种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作为规范性文件印发全体干部职工的手中。进一步强化了各个科室的岗位职能,对每个科室的工作程序进行了具体的环节分解,环节与环节之间都约之以严格的程序,克服了科室之间的扯皮现象,发挥了科室之间密切合作的整体效能,形成了完备的相互协作的管理机制。

三是严格规范管理。依照《万柏林区2007年纠风工作要点》、— 2 — 《太原市万柏林区关于做好“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大型宣传报道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加强机关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实施意见》(万教字[2007]61号),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创新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制定了万柏林区教育系统工作人员行为准则,在全局机关制定工作日志制度并下发工作日志手册,将工作日志与个人评优评先相结合,与岗位考核相结合,把工作日志制度纳入到工作人员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教育局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总结一月的工作情况,找出问题症结,寻找对策,指导工作,每月考核结果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评先授奖的依据,从而调动了全局上下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机关纪律作风大整顿,有力地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全局上下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实现了较大的转变和提高,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振奋精神,开创了全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为龙头,提升全区义务教育总体水平

(一)加大力度改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一是加快信息技术建设。按照国家三部委批复我省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出台了《2006太原市万柏林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万教字[2006]99号),投资54.4万元,完成了对45所项目学校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工程。为全区6所初中(模式三)配备30+1机房6套,为全区小学(模式二)配备电脑68台、彩电34台,为

— 3 — 5个教学点(模式一)配备电视5台,并投资8.2万元配套电脑桌椅。二是按照万柏林区教育技术装备三年规划,全面完成2007建设项目。投资进行全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工程。通过招标方式,投入70.7025万元为全区中小学装备图书20多万册,投入30万元配套教学仪器,投入42.5万元配套音体美卫教学器材和设备,全面完成了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室的配备任务。三是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众纺路小学、桥西小学、西铭中学、兴华街小学、公园路小学的操场改造任务,投资近600万元完成了东社中学、小井峪二中、区实验小学的塑胶操场建设,使全区义务教育的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提升,得到了省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成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区政府出台了《万柏林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万政办[2007]25号)文件。2007年拨付农村中小学校免杂费135.98万元、公用经费92.38万元、转移支付143万元,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为农村中小学校免教科书10.9万元,补助贫困寄宿生14.18万元,无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的现象。在拨付经费过程中,适当向薄弱学校倾斜,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三)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一是全面落实中小学管理规程。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文件精神,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治校,通过各种形式,对全区规范办学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特别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工作的监察力度。二是加大控辍保学— 4 — 力度。合理调整学区划分,保证了全区适龄儿童少年按照“划片、就近、免试”的原则按时入学。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小学毕业合格率均达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初中毕业合格率99.6%、巩固率99.4%;残疾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5%以上,巩固率为100%。继续实行学籍微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入学、休学、转学、留级、借读、毕业等学籍管理规定。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按规定实现就近入学,保障了农民工子女的权益。

(四)深化课程改革。一是全面贯彻新课程计划,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新课程理念和“四项突破”为指导,狠抓新课程实验的推进工作。采取“研究、指导、服务”的方式,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意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培训。采取“捆绑带动、轴动发展”方式,提升中小学教师“实施课标,使用教材”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 “大校带小校、强校带弱校”,形成了城乡联动、捆绑带动、轴动发展的研究共同体。二是不断加强学科基地校的建设,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涌现出12所优秀基地校,其中东社中学还被确立为首批“全国新世纪初中数学实验示范学校”和“太原市初中数学学科实验基地校”,区实验小学、区第二实验小学被语文报社、中国语文教学论坛命名为全国首批青年名师培养基地、语文教改示范学校。三是依托学科基地校的建设,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组织开展了各学科基地校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中小学“新课程、新理念、— 5 — 新课堂”教学研讨与展示活动,组织参加中小学多媒体教育教学评选活动,举办了万柏林区首届“中小学教学标兵评选活动”、“初中数学优质课说课评比活动”、“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等系列活动,增强了教师课程研究开发意识,提高了实施课标、使用教材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四是组织中小学教研员、中学校长、骨干教师60余人,分批赴山东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更新理念、创新管理、结合实际改革课堂教学。

三、完善培训考核机制,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严格管理。按照“科学核编、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和教师职务聘任制。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不断提升教师进入中小学任教的学历层次。在区属各校教师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对新接收的部分企业学校教师也进行了聘用。截止目前,全区1684名教师(部分接收的企业学校因未核编,尚未进行)全部参加了岗位聘用。对干部人事档案实行微机管理,推进档案信息化、人员信息数字化建设。对全区2263名在职教职工进行了人员信息的核查和审批工作,为全区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做好准备。认真核实原企业学校的人员档案,完成2005年、2006年教职工工资补差工作。

推动各项管理机制向纵深发展。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结合庆祝第二十三个人民教师节,评选表彰优秀教师80名、先进教育工作者23名。完善考核机制,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和校长聘任制,定期对全区学校领导进行评价考核,奖优罚劣,— 6 — 促使整体工作目标全面得到落实。创新用人机制,出台培养与选拔后备干部的实施办法。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中青年教师走上校级领导岗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锐意进取、生机勃勃,推动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是强化培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全方位推进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让教师在掌握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的培训。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和电大工作站的作用,先后组织教师职务、信息技术、继续教育、新课程实施等各个层次的教师培训,共达3485人次。坚持和完善校长与骨干教师培训机制,组织全区校长进行岗位培训与提高培训,开设“校长论坛”,交流办学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对17名申报市学科带头人与65名申报市骨干的教师进行了培训、考核。结合全区中小学图书装备工作,对全区61名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实现了教育技术图书装备的规范化管理。

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万柏林区关于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滚动入围、严格考核、专家引路、跟踪培养、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培养造就思想品德优良、教学功底扎实、学术成就显著、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师资队伍。以“行风双评”为载体,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组织全区中小学幼儿园2649名教师进行法律考试,提高全区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法制素养;通过自我反思、学生评价、家长问卷调查等形式,推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通过人民满意的“十佳百优”教师、师德标兵、优秀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评比,选树师德师风的模范。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涌现出一批省市师德建设

— 7 — 标兵,推动了教育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四是认真开展支教工作。认真落实省、市、区关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制定下发了《关于2007年万柏林区教育系统小教高级教师到山区学校支教的安排意见》(万教函[2007]136号),建立山区及边远学校支教制度,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缓解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共安排74名教师分赴王封乡等学校支教,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改信息利用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带到农村学校,促进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这项工作作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一个亮点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四、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

(一)加强德育工作,弘扬民族精神

充分挖掘德育资源,确立开展“国学经典”校本研究课题、开设“国学经典”校本课程。采取“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组织区域性国学知识竞赛、在校园里修建“国学文化墙”等多种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向中小学生推荐《三字经》、《千字文》等一系列国学经典书目,强化中小学生国学功底。将国学知识教育与学生的养成教育、德育教育相结合,互相渗透,相互融合,促进青少年德性与智性共同成长。举办“省德育示范校开放日活动”,以示范校在确立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方法、加强德育研究、创建德育氛围、优化德育队伍、创建德育特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引领、辐射、推动全区各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立足校内,联系家庭,结合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开展 “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革命传统教育“三个一”系列活动,开展“弘— 8 — 扬孝道文化”等主题教育,将孝德教育落到实处。

(二)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以特色化办学为目标,树立办学新理念。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挖掘特色,铸造品牌,以学校传统优势为突破口,努力打造学校文化特色。在思想道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外语教育、艺术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建设各具特色的中小学校。出现了以“理解教育”为理念的玉河街小学、以“国学教育”为特征的桥西小学、以“绿色校园”为目标的公园路小学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学校,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校园文化特色,提升了中小学办学品位。

建立了以学校为主渠道,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络。以活动为载体,充实教育内涵。在全区组织开展“万柏林区学校艺术教育活动月活动”、“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展评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小学电脑作品评选活动”等系列活动,获得了“优秀组织奖”、“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奖项,参加活动作品达10102件(篇),获奖人数达8265人(次),我区化二建小学杜美娟同学的电脑作品《七色阳光》被推荐到中央电教馆参加全国比赛。依托学校开展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校园集体舞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文体活动,坚持所有学校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在全区教育系统掀起了广泛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举办“构建和谐社会,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全区中小学生征文展评活动,参赛作品达1800件;贯彻《太原市中小学生一日常规(试行)》。优化学生品质,锤炼学生品格,培养复合— 9 — 型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强化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

贯彻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山西省学校安全管理日志制度的通知>的通知》(并教政函[2007] 1号)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建立<山西省学校安全管理日志>制度的通知》(万教字[2007]3号),印制并发放《山西省学校安全管理日志》4000余册,与各中小学、幼儿园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利用黑板报、宣传单、讲座、专题片、课堂随机教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交通、火灾、食物中毒等事故以及防盗、防抢、防治传染性疾病、毒品预防等知识教育,开展了“学校打闹不可取”、“学生参与校园安全隐患大搜索”等安全教育活动。针对各校实际情况进行“路队安全”、“火灾逃生”、“预防楼道挤压”等安全演练,促进自护,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预防各类事故的应急能力。对教室、办公室、宿舍、财务室、实验室、食堂、机房等进行全面排查,彻底排除了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了我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今年有9所学校通过了区级依法治校评审组的验收。

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开展创建“无烟学校”活动、启动“食品放心工程”,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对开设食堂学校的管理和从业人员60余人进行培训,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建立健全卫生保健室、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专兼职的校医、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积极开展爱眼护眼活动,举办万— 10 — 柏林区小学生乒乓球、篮球、足球、跳绳、踢毽子比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水平;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成了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加强“六病”防治工作,组织传染病防控专题培训,全面完成了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工作。

(四)细化管理,促进各项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化幼教改革。成立幼儿教育中心教研组,召开“幼小衔接”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开办家长学校,实行星级幼儿园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达标升级,全区幼教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2007年我区被市政府命名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先进县。

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充分发挥街道文教干事骨干带动作用,结合创建文明城区,积极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继续开展科技兴乡工作,依托乡、村两级成技校,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达11700人次,组织职工岗位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达8636人次,今年,化客头街办“科技兴乡”工作顺利通过了市政府的验收;正确引导民办教育,严格审查,强化管理,规范办学,做好民办教育机构的审批换证工作。

严肃考风考纪,规范招生行为。建立了一整套完备、严密的工作程序,确保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各个环节公开、公正、公平,圆满地完成了各类招生考试任务。

五、开展中小学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

— 11 — 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按照区政府《关于行政区划后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管理体制变更的意见》(万政[2007]10号)文件精神,撤消原西铭乡、小井峪乡、东社街办等三个乡街中心校,各中心校所辖中小学的行政、业务等由区教育局统一管理,理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真正实现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推进企业学校接收工作。结合企业学校移交大力开展教育资源整合。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盘活教育资源,实现规模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2007年万柏林区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精神,撤消原太原电石厂小学、原太钢十七校等薄弱学校,实现规模办学,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要。完成了西峪小学的交接工作,在做好接收工作的同时,保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了全区教育大局的稳定。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仍是“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工作任务。个别学校超班容量,学生厕所蹲位不足,小学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存在着兼课现象,影响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随着企业学校移交万柏林区,全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撤销薄弱学校,扩大办学规模。

二○○七年十二月五日 主题词:教育 工作总结

山西省 太原市 万柏林区 简介 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万柏林区2006~2008年梅毒报告病例。

1.2 方法

将报告卡分年导入Excel软件, 进行流病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6~2008年梅毒报告例数分别为168、229和243例, 发病率分别为29.47/10万、40.07/10万和42.41/10万。2007年胎传梅毒发病率上升最多, 为997.32/%;三期梅毒发病率下降了100.00/%。2008年二期梅毒发病率上升最多, 为70.99/%, 胎传梅毒发病率下降了27.46/%。 (表1)

2.2 年龄分布

2006~2008年梅毒发病率最高的是70岁及以上年龄组, 分别为479.81/10万、1 047.90/10万和667.78/10万, 1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低, 分别为5.64/10万、2.89/10万和11.74/10万, 3~14岁均无病例报告。 (表2)

2.3 职业分布

三年间, 在各种职业中梅毒发病率最高的为家政、家务及待业, 其次是工人和离退休人员, 其构成比分别是为20.94%、19.69%、15.94%;所占比例最小的是餐饮食品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和长途驾驶人员, 构成比均为0.16%。 (表3)

2.4 地区分布

2006~2008年各区域均有病例报告, 其中2006年发病率最高的是王封乡, 为102.13/10万;最低的是化客头街办, 为5.45/10万;2007年发病率最高的是兴华街办, 为72.76/10万, 最低是杜儿坪街办, 为15.55/10万, 化客头街办无病例报告;2008年发病率最高的是兴华街办, 为79.65/10万;最低是王封乡, 为11.24/10万。 (表4)

3 讨论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 人们性观念开放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梅毒近几年发病率持续上升。8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这种现象出现可能与老年的细胞免疫功能不稳定或较低, 很多患者不去正规的医疗部门就诊, 治疗不够彻底等原因有关, 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2]。20~45岁年龄组居第二位, 与人们对待性的态度在改变, 婚前性行为增多, 及与此年龄组处于性活跃期等因素有关;11~20岁年龄组也有散在病例发生, 与首次性行为的时间提前, 性知识不足和性卫生观念较差等原因有关[3]。由于取消强制婚检, 0岁儿童胎传梅毒明显增加。离退休人员、无正当职业及外出务工人员发病率较高, 可能与他们丧偶、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及存在卖淫嫖娼等社会现象等有关;工人发病也较高, 这与个人经济水平、生活方式等有关;隐性梅毒发病率较高, 与病人没有得到真正有效、规范的治疗, 且缺乏症状易被忽视有关。女性梅毒发病率高于男性, 部分原因是男性一期梅毒易于发现, 主动求医者多, 也易于诊断。而较多的女性一期梅毒往往因临床症状不明显而易被误诊或漏诊, 表现出潜伏梅毒女性多于男性这一特征;再者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也是梅毒发病率高于男性的原因之一。兴华街道办、南寒街道办和万柏林街道办处于城乡结合部, 当地流动人口比较大, 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故此三地地发病率较高;西铭街道办和王峰乡煤窑多, 在此工作的多数是外来青壮年单身人员, 而且此人群素质相对较差, 又处于性活跃期, 梅毒发病率也较高[4]。要提高防治意识, 反对高危性行为, 加强性道德、性卫生及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利用各种媒体、各种场所宣传性病的危害, 以及对某些高危人群, 尤其有不洁性生活的配偶进行性卫生宣传。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降低高危行为, 是预防感染梅毒的根本措施[5]。

参考文献

[1]韩国柱, 邵长庚.我国梅毒流行和临床特点[J].中华医学会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 5.

[2]陆敏, 郑平.老年艾滋病、梅毒病例分析报告[N].第十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6.

[3]文其, 韦成全.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流行情况[J].中国热带医学, 2007, (01) .

[4]陈文金.梅毒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的初步探讨[J].中国性科学, 2004, 13 (2) .

山西省 太原市 万柏林区 简介 第4篇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02-1

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鸟治虫等。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对人安全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2 生物防治的内容与方法

生物防治实际上就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治理害虫。害虫的天敌很多,每一种害虫都有自己的天敌。

2.1 害虫的天敌主要有三类生物

(1)天敌昆虫,有寄生害虫卵、幼虫、蛹或成虫的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如瓢虫、草蛉等。(2)食虫动物(蜘蛛类、蛙类、鸟兽类等)。(3)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2.2 以虫治虫

以虫治虫是应用最早、最广泛、最为成功的方法之一。我国解放以后,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很快,在50年代利用澳州瓢虫防治吹绵蚧,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利用赤眼蜂防治蔗螟,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从70年代起全国各地全面地开展了利用赤眼蜂防治多种害虫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防治对象有:玉米螟、松毛虫、松梢螟及其他果树、蔬菜害虫。赤眼蜂和肿腿蜂逐步进入工厂化生产。

2.2.1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 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in

-drolimidllats) 是国内利用较多的赤眼蜂,一般用柞蚕卵、蓖麻蚕、松毛虫等的卵繁殖,用以防治松毛虫、玉米螟、草果卷叶峨、梨小食心虫、白粉蝶等效果甚好。

赤眼蜂产卵于寄松毛虫卵内,吸收松毛虫的卵汁完成自己幼虫、蛹、成虫的发育全过程。松毛虫赤眼蜂的有效寄生半径为10-17m。

2.2.2 瓢虫 世界上记录的瓢虫有4200余种,其中五分之四左右是捕食性的,少部分是取食植物、取食真菌的。瓢虫主要用来防治棉蚜、介壳虫。

原雁北地区林科所利用红点唇瓢虫防治杨园蚧。红点唇瓢虫分布范围很广,成虫、幼虫都能捕食杨园蚧。成虫日均捕食杨园蚧29.04头。幼虫全期能捕食157头。在晋北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从每年的4月成虫开始活动至10月都取食杨园蚧。

2.2.3 蚂蚁 蚂蚁的种类很多,都是合剿群栖,食性很杂,大多数蚂蚁是捕食性的,在森林和草原中捕食害虫,成为抑制害虫的重要天敌。广东电白县用黑蚂蚁防治松毛虫。但是有些蚂蚁种类与蚜虫、介壳虫等共生,取食这些昆虫分泌出来的糖蜜,并不伤害这些害虫。

2.3 以微生物治虫

昆虫会生病,病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非传染性的疾病,如:缺乏食物而出现营养病,体内某器官功能失调出现代谢病;另一种是传染病,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

2.3.1 昆虫的病毒病 昆虫的病毒只有在昆虫的体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具有高度的寄生专一性。昆虫病毒经昆虫口服而感染致病,死亡虫体存在大量的病毒粒子,体色变的较浅或稍呈乳白色,有些呈靛兰色,表皮脆弱易破裂,流出含有大量病毒的液体。被同种昆虫吃下去就会感染致病。死于病毒的昆虫一般无臭味。

应用于害虫防治的种类主要有三个类别群:细胞核多角体病毒;细胞质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由于病毒的专化性和极强的感染力。只能以同种昆虫进行活体培养来生产病毒制剂。

2.3.2 昆虫的细菌病 病原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只能靠寄生或腐生生活。从昆虫体中分离出能致病的细菌有90多个种和变种。应用最多的是芽孢杆菌,如:苏云金杆菌。当昆虫感病后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或烦燥不安引起败血症,死后的幼虫体颜色加深,迅速变为褐色或黑色,体驱软化失去原形,由此被称作“软化病”,而且产生恶臭味。

2.3.3 昆虫的真菌病 真菌是一类低等的、无叶绿素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植物。能引起昆虫疾病的真菌有530余种,均称为虫生真菌。这类真菌,以其菌丝或孢子侵入昆虫体内,继而发出大量菌丝体,菌丝体产生孢子,可随风或水流进行再浸染。

被真菌侵染而死亡的虫体僵硬,体表满布菌和孢子。应用多的如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玉米螟都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应用时机得当,才能收到好的防治效果。

2.4 以食虫动物防治

包括鸟类、爬行纲(如蜥蜴、壁虎、蛤蚧等)、两栖纲(青蛙、蟾蜍等)、哺乳动物(蝙蝠、獾、野猪等)。鸟类(啄木鸟、喜鹊、杜鹃等)在控制森林害虫上起着重要作用,鼹鼠、獾等也是森林害虫的重要天敌。山东在1972年报道一对大斑啄木鸟可以控制500亩林的各种害虫。有人观察到一只山雀一天食虫量相当于它的体重。

在我国保护和招引鸟类防治害虫就用的比较广。灵丘林场、金沙滩林场等学山东挂鸟巢招引大斑啄木鸟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具体做法:取直径17cm以上,50-60cm长的腐心木,于秋季(10月)挂在林地高度4-6m,用来招引大斑啄木鸟。

2.5 以激素防治

昆虫的内激素和外激素都可用于治虫。近年来推广应用的灭幼脲类制剂,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松毛虫表皮的几丁质一般占40%左右),使幼虫在蜕皮时不能形成新表皮,因而变态受阻或畸形而死亡。

灭幼脲类对人畜安全,对天敌影响小,具有高效、低毒、长残效。山西省于1984年开始试用灭幼脲Ⅰ、Ⅲ号药剂,防治舞毒蛾、油松毛虫效果显著,舞毒蛾的虫口密度由每株31.08头,下降到0.24头。虫口减退率达99.2%。

上一篇:乡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下一篇:西药房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