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学心得体会

2024-07-25

思品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思品教学心得体会 第1篇

思品教学心得

吴雪莲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一堂思想政治课的成功与否,其关键点已集中到如何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我从实践中总结出几点心得,一、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首先要为学习创造宽松的教育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给一些适当的平等的参与机会,增进学 生的自主性意识。老师要当好指导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发 学生对道德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争论中去发现问题,提高认识,建立新概念,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所验证的观点去分析判断周围的其它事例。

2、以小组调查、讨论开展学习活动。教育可通过分小组学习方式,使更多的学生有自由表达机会,这样学生从不同角度能认识和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教师经常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学生自我接纳,自我激励,能够在自然、轻松、和谐、民主的条件下主动把外部的情绪表现,逐步转化为内部的情感体验,实现道德内化。

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要帮助学生自我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当前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特殊的家庭地位中,存在着任性、骄横、自私、抑郁等不良心理行为。教师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锻炼心理品质。

2、增强学生生活道德规范的意识,培养责任心。教师应把培养责任心融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平时可通过思想品德教学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抱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教育学习做事认真,诚实守信,能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任。

三、增强学生生活体验。老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运用直观具体的教学内容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具体道德情境中,培养他们辨析是非、善恶、美丑,帮助学生在道德判断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别人的言行来认识判断自己的言行,学会自我选择,择善而从,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行为。

思想品德教学心得

吴雪莲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一堂思想政治课的成功与否,其关键点已集中到如何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我认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原则去做。第一,尊重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构成者之一,尊重理教育原则和教育本质的要求,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个性特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自觉性、自主性、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的品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并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满堂灌,学生不是接受器,而是不断地在学习中发展的人。所以要让学生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无限的的创造力和潜力。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不仅仅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以让学生体味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初一第三课《善于调节情绪》时,针对现在独生子女个性强,情绪不稳定,容易受不良情绪干扰学习生活的普遍现象,我在学生中首先进行了大讨论,《当我不高兴的时候》,同学们一下子就来劲了,在课前都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每位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讲出自己的心里话,连平时最不喜欢说话的同学也大胆讲出自己的心声。课堂上,同学们把老师当成心理医生,倾吐自己的委屈、不解、茫然,使同学们新鲜又感到自己融入到学习中,成为一堂思想交流课,即尊重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性,又使学生了解,情绪不稳定并非只有自己才有,而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第三课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也从实践中得到证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教学活动要丰富有趣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联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兴趣能使学生的个性积极化,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自信心,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有最充分的感知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其中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动机,激发兴趣,发展个性的最佳选择,通过小品表演,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感知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讨论、辩论、演讲、质疑、析疑、解疑等大脑的思维活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学习的理性分析能力,使其主体精神在主动获取知识,积极思维后产生动力,得到弘扬。在初一的教学中,我就大量采用现场表演、分组大辩论、即席演讲等活动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寓知识教学于活动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内在的潜能和个性特征也得到充分挖掘。政治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之一。例如第三课,第一框题《情绪——奇妙的“窗口”》我的就让学生现场表演喜、怒、哀、惧,大部分同学都纷纷登台表演,整个课堂活跃异常,同学们对情绪的变化,面部表情,言语声调,身体姿势等表现形式非常感兴趣,一个个的表演即使同学们训练了表演能力,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内接受了书本知识,增强了对理论的实际理解,这种亲身的体会是教师的说教所不能达到的,学生的能力在兴趣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第三,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倡导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强调受教育者德智体储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须以学生个性的弘扬,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为目的。素质教育强调的学生主体性也要求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和组织下主动地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个性特征。课堂上采用活动教学的方式本身不是目的,仅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些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动力,从而提高能力,发展个性,把思想政治课变成师生互动、学生探求,主体弘扬的课堂,变说教的课堂为互动的课堂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由教实践我感到:什么时候把发展个性,提高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目的;什么时候政治课就受欢迎,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什么时候违背了这一宗旨;什么时候政治课就备受冷落,就枯燥乏味。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面临诸多的难题和挑战,但不论怎样,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使这门课唤发生机和活力,也只有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才能展现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思品教学心得体会 第2篇

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角色也在发生很大的转变。为此我认真学习巩固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改进教法,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在新时期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并把它们融会贯通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充分运用网络教学的优势,丰富了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加强学习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方法,以适应当前的现代化教学。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本人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使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三、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因此本人针对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特点,经常通过谈心、主题探究等方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渗透赏识教育,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四、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及教研活动

为了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自己的教学水平,我虚心的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法,还深入课堂听其他老师的课,并做好听课纪录,博取众长,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教师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进取。

五、以一颗平常的心态诚恳的对待工作

思品教学心得体会 第3篇

一、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参与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因素, 是促使其认真学习的强大动力, 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前提, 是成功的秘诀。

1. 创设问题情景, 产生悬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现时案例, 创设教学情景, 调动学生情绪, 营造良好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用生动幽默的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人曾经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教师采用生动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 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活”起来, 一个优秀教师的语言应像一个强大的磁场, 紧紧地吸住学生。

3. 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原来有的政治教材, 内容空缺, 所以许多学生不爱上。现行的陕教版思品教材, 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全新版块模式, 全新的学习方式, 贴切的学习内容, 使那种满堂灌的学习方式也成为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 体现出“学习即生活, 生活即学习”的理念。这种教材, 就更需要思品教师很好地把握教学这个“度”, 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探究式教学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知识, 在探究中掌握知识,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率。

1.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每节课前的5分钟“新闻发布”, 学生由先前的不敢说、不愿说发展成了后来的争着说, 甚至提前找我开“后门”:“老师, 我今天想说两个新闻, 可以么?”这样,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培养和展示, 同时也促使他们经常翻阅有益资料, 减少了“精神垃圾食品”的污染机会,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采用讨论、辩论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思想的火花是在碰撞中产生的。”结合实际适, 时让学生以讨论、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3. 开展第二课堂, 抓紧抓好活动课。

思品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都很强的特点。如果学生没有实践的机会, 学习仅限于课堂, 久而久之, 那种单调的感觉又会重现。有计划地开展第二课堂, 结合相应内容, 认真上好活动课尤为重要。例如:专题讨论、专题演讲、主题活动等等。

思品教学心得体会 第4篇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从课程目标看,具有人文性和方向性。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纯学科的逻辑,这就决定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它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加以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点体会,不当之处请斧正。

一、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如何营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呢?

1、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益义的游戏活动等。2、以身作则,以理服人。3、遇事有耐心,对学生要多一点关爱。4、课堂上多些微笑。

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使用多媒精当激趣

1、自制软件,创设情境。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恰当的导入方法,可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乐意学习。电教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电教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情感。在实践中,我常常利用电教媒体的声像直接感染学生,切入新课。例如“行行出状元”的教学中,我穿上状元服、戴上状元帽,录制了开场白:“在下状元先生,听说现代社会也有一些人被称为状元,同学们,哪种人可以被称为是现代状元呢?”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营造了浓厚的探索学习氛围。

2、精选像带,明理悟道。明理是《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依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是什么,并进一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现代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而电化教育具有直观、形象、吸引人的优越性,利用电教媒体,可以把文字教材中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形象、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音像感染,升华认识。在平常教学时,我们不仅要求让学生学文明理,更应使学生认识得到升华,产生正确行为的内驱力,为转化为道德行为奠定情感基础。比如,在“家庭因我更美丽”的教学中,课堂将要结束时,我播放了歌曲《我爱我的家》,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许多学生眼含泪花,跟着乐曲一起高歌。

4、摄制特写,知行统一。《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学生能否把客观要求内化为自我的精神需要,实现知行的统一。这是教学的深化阶段。在这个阶段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对错美丑,增强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

三、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以下两点:

1、要与生活实际相吻合。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美国重返太平洋”和“钓鱼岛争端”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而作业则是就这两个问题与父母展开讨论,使课堂得到了延伸。

2、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件事令我不能忘怀。学生张华交给我一元钱,说是捡到的,而他已是那天早上第四位捡到一元钱的学生了。哪个马大哈撒了一地的一元硬币,还偏偏让我们班这群幸运儿一人一个的捡到了?第二节课,张华胃疼,几经询问,果然是将父母给的早餐钱“拾金不昧”了,其它几个,见张华“招供”,也跟着“坦白从宽”。这件事刨根究底,应怪我上一课时单纯的表扬拾金不昧的具体例子,忽视了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留下了“拾金不昧后遗症”。我意识到,这是活生生的教育内容。便写下一则通知:“亲爱的孩子们,郑老师一介寒士,不懂经营,没有副业,不买早餐,今天例外,临时客串,请鹏和其他三位同学下课后到二楼办公室解决吃饭问题。请记住,跟获得表扬相比,永远是你的诚实与健康更为重要。”

四、创设活动丰富多样

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这样一来,他们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在具体创设活动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根据内容确定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

2、根据知识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期与下期中都有对家庭生活关注的内容,上期的要求是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下期则侧重于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参与和对父母家人爱的表达。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初中思品教师教学大比武心得体会 第5篇

桃映中学:杨富昌

2012年4月18日到20日,我参加全县范围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大比武”活动,在活动中聆听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课,收获良多。首先感谢县教研室金盛老师和我校领导对我的关注和培养,为我提供宝贵的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机会。

在短短3天我认真聆听了全县各个学校优秀教师们的精彩执课程。教师们一堂堂精彩的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那些优秀的教师们的课时,我才发现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重温校园生活片段,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我想这一点对于教一年级的是受益匪浅的,用鼓励的语言激孩子们,因此,我在我们班也创立了一套鼓励的话语:“棒棒棒,你真棒!继续努力会更棒。”小孩子们对此很喜欢也很受用。但是以后应该注意单调枯燥的机械语言,做到声情俱茂。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

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

四、这些课教育学生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我将会和我的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对思品教学的一点体会doc 第6篇

——我对《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点体会

格中小 作者:刘珏

摘要: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生活》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关键词:思品 教学 体会

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生活》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做以下几点:

一、访一访,观察生活

有的主题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但他们往往熟视无睹或知道的很少。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仔细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生活的情趣和观察能力。如在讲《金色的秋天》这一单元的主题时,我邀请班主任配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到森林公园里、田野里去观察,并给学生布置了观察的任务。要求到教室后能说出秋天的样子,画一幅秋天的画。明确了观察任务,同学们仔细观察、细心的感受秋天的变化。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简直是太快乐了!回到了教室,一个个都显得异常兴奋,有的竟能口述一段百来字的秋天景象,还有的画出了美丽的秋天。只有通过细心观察了,学生才能得心应手。

二、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个主题内容都是以图画和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主题内容时,就要把图画、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教学时应借助于情景的创设再现主题内容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如把主题图画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可以把图画、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内容的感悟。如在教学《诚实勇敢的我》这一单元的主题内容时,可以审编一些“说谎话害处大”和“说真话,人人爱”的故事情境,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

三、学一学,体验生活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请情境,把主题内容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在教学《在温暖的集体里》这一单元的主题内容时,可让学生充分回忆、想象我们班在学校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并用多媒体再现我们班在学校歌咏比赛、广播体操比赛、运动会中的种种表现。当学生看到歌咏比赛的情境时,全班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表情,不由自主都跟着唱起了歌儿;当学生看到运动会中800米赛跑的情境时,都不约而同地喊出了“张小威,加油!„„”“噢!张小威得了第一名!”这些欢呼声、歌声不正是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感受吗?

四、再现生活,学习道德。

教学中,我们不要去传授那些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知识和经验,不要把学习只看成是掌握某些书本知识和语言符号。这样的课程学习达不到本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才能学习生活和道德,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

在课堂上,我的做法是(1)努力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2)通过自身的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3)摹拟某种生活情景,如扮演、编故事等,在这种“准生活”摹拟中学习。在讨论“我们选谁来当班干部”这一话题时,学生的发言是多元化的。这是源于学生已有的经验不等同,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原来的班级干部选举的方式方法不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五、让学生享受一种快乐生活。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而忽视教育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是从生活出发,是为了生活的,那未,首先就要让学生过好他们的教育生活、课程生活。我们说,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那未我们的课程生活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应当充满“童趣”和“童乐”,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快乐喜悦的享受。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重:

1.从感性活动中得到快乐和喜悦。在课程中的感性活动包括:游戏、扮演、各种竞赛等等,在这种种感性活动中学生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它满足学生好动的天性。

2.从主动作业中获得快乐和喜悦。新课程、新教材有许多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辨析,并且由他们自己作出的表达等等的主动作业,这一切都会使儿童感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得到某种成就感,从中获得快乐和喜悦。3.这种自我实现在一个充满相互交往、沟通的课堂生活中也易于得到他人(老师、同学)的肯定和赞许。

4.在新的课程生活中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都能满足个体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在这种交往中他又能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得到集体、小组的认同,看到自己在小组中合作中的力量,找到了自己与他人之间许多共同感受,这些都是令学生快乐的事。

思品教学心得体会 第7篇

千阳县南寨中学李晓刚

一、教案的编制要简单、清晰、有效

1、元素齐全。我校制定了标准的格式,一案包括:

①课题信息:年级、学科、课题、备课老师、授课时间。

②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③重难点

④课型及流程

⑤教学反思

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学生的行为、板书设计。

2、简单

一案实质上是课堂活动方案,目的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过程设计上重点体现课型、流程和目标。把每个流程板块的目标任务和学习方案交代清楚,至于环节的详细步骤和涉及到的知识不必在教案中不出现。因为让学生按照老师的安排的步骤按部就班进行,有悖于有效教学的`本意,具体步骤可完全有小组自主进行,这个过程有很多可能发生。

3、注重板书设计

现行的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体系不清楚,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教材的层次性把握不清,所以板书设计的目的就是知识点浓缩化,体系清晰化。

二、关于“三单”的编写及应用

1、导读单就是教材知识体系化问题化的过程,范围仅局限于课本,难度属于初级,作用学生根据导读问题能顺利的自学,明确基本知识点,了解知识的体系,所以,题目以填空和简单为主。

2、问题生成单必不可少。有的老师认为现在学生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就去掉或和训练单合并为一单,这点我认为是不妥的。因为有效教学的内涵之一就是关注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益和质量。在有效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策略性、智慧性指导,指导学生学会单位时间内如何提高学习绩效.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问题有效教学的载体,三单设计没有问题生成单,何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学生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普遍的事实,我的做法是生成单教师先给出1-2个课本重点问题,再留空白部分给学生,后来全留空白给学生书写生成的问题。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发现提出问题的。学生可以生成重要的现成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和自己发现的新问题。比如:导读单和课本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资料上不能解决的的问题,以及生活中困扰你的相关的问题。

每个学习组提出的问题很多,就要合并,推后等办法进行筛选集中,相似相同的问题合并,有的问题涉及后面章节就退后,最后集中到一起的问题就那么几个,这样通过由简到难的逐步练习学生就会慢慢学会生成问题了。

3、问题训练单的问题增加图片分析、情景分析和活动设计题目的比重,目的就是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准确简单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型初探

思品课型我认为比较适合的是“发现生成课”或“发现生成课+问题解决课”。

思品教学自主学习的几点体会 第8篇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课堂上, 教师要用亲切的教态, 和谐生动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发扬民主, 爱护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如果学生有不正确的发言, 教师应及时纠正, 及时引导。并且做到不歧视差生, 让他们回答一些浅显的问题,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如思品课第五册第四课《礼貌待人》一课, 首先创设情境, 由一首《咱们从小讲礼貌》的歌曲引出课题, 让学生在歌唱中学习, 并且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提出: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充分讨论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在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谁勇敢》一课时, 因为课文内容较贴近生活, 学生基本能理解本课内容, 所以提出一些浅显的问题, 在学生充分讨论后, 让一些差生来回答, 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如, 在《走进青春》一课的教学中, 我们可运用歌曲《小小少年》来创设情境, 设疑引思。音乐的导入体现了青春欢快的节拍, 唱出了成长的烦恼, 同时也点明了本节课的目标。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小小少年”随着年岁由小变大, 他的烦恼增加了?“小小少年有哪些烦恼呢?”“小小少年面对烦恼又该怎么办呢?”等等。这一程序旨在创设与课堂所学知识相关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逐步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勇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营造气氛, 积极自主

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师生之间的和谐融洽, 有笑声, 有争议, 书声琅琅, 议论纷纷。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 更利于学生相互交流。热情地鼓励学生发言、读书, “你真聪明”, “你知道的真多”, “你学习得真好”。这些激励性的评价, 为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自主学习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应注意以下四点:1.给学生自由, 放开学生、不牵着学生鼻子走, 不包办代替, 不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充分发表意见, 把收集的事实和自己的想法充分讲出来;3.鼓励发表不同意见, 允许发表错误意见;4.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特别是和自己不同的意见。

三、自学课文, 自主讨论

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当好主人, 而不是代替学生当主人, 所以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自主探究是自主学习模式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核心环节。

1. 初读课文。

教学时以读书为主要活动,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在自学中解决问题, 达到自悟。同时对课文中疑难问题加以勾画圈点批注。如果学生通过自学提出了问题, 教师应加以肯定鼓励。

2. 深入讨论, 拓展思维, 明确观点。

针对学生提出对于理解课文最关键的建议 (问题、方法) 等, 让学生再读课文互相讨论、互相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如教学《礼貌待人》时学生问:为什么要礼貌待人呢?教师首先肯定这个问题问得好, 然后抓住“和谐”、“美好”等词语, 让学生反复读课文, 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

讨论应以多种形式进行, 或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或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时选派组长进行发言, 把本组的讨论结果详细汇报出来。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四、重视体验, 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体验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心的体验, 是让学生从道德认识到对认知的升华, 乃至最后道德行为的形成, 是经历了一次次难以忘怀的心路历程, 也揭示出体验教育的深刻内涵——看过的容易忘记, 听过的容易忽略, 只有亲身实践, 用心体验过的才会刻骨铭心。“纸上得来终觉浅, 心中悟出始觉深”, 只有亲身体验, 才能将抽象化为具体, 将理论化为事实, 将结论化为过程。

“孝敬父母”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由于种种原因, 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已经是比较陌生了。为了进一步强化在学生心中产生的概念, 我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家庭中的小王子、小公主”:脏袜子随手仍给父母洗, 菜不好吃叫妈妈重烧, 做作业让父母陪着, 不懂就耍赖……看着自己平时在家中的种种不良表现, 学生们都脸红了。此时, 他们内心体验到的是自责, 是惭愧。

思品教学心得体会 第9篇

思想品德教学一般应按激情、明理、导行、小结四步进行。激情是基础,明理是关键,导行是目的,小结是巩固提高。

一、激情。所谓激情,就是激发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觉情绪体验,它是由于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另一种是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它是通过人的想象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激情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故事激情、音乐激情、音像激情等。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年级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激情方法。如:我在教学七年级《创建新集体》一文时,选用了音像激情法。上课时,播放奥运会的颁奖仪式录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们随着雄壮的国歌一次次地在奥运体育馆冉冉升起时,全班学生无不兴高采烈、群情激昂,自然地整个教学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着。

二、明理。明理,就是讲道理,即教师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调讲述、阐述课文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明理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直接明理阶段,即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中的某人或某事所体现的道理;二是深化明理阶段,即直接明理的升华,也就是在理解课文故事中某人或某事所体现的道理的基础上,更透彻、更广义地理解课文故事中所蕴含的更深刻的道理。思品课教学的重点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道理、分清是非、辨别真伪,这是思品课教学的关键所在。如教学七年级《学会控制情绪》一文,我通过讲叙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对被盗一事泰然处之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之后,出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不开心的事?”“遇到不开心的事你有什么样的心情?”“你通过读课文、听故事、看图片、一事一议得到了什么启迪?”“以前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时的想法对吗?应该怎么办?”……同学们争先恐后,积极回答,通过辨析使学生明白了:凡事要心胸开阔,要性格开朗,学会调控情绪。

三、导行。导行即指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了道理,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始终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言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这是思品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其最终点。如教学《创建新集体》一文时,当学生明白了要喜欢和同学在一起,应该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道理之后,教师利用练习中的辨析题让学生进行表演,使他们体会做游戏时抢先、赖皮、和同学打架都是不对的,这样大家都玩不好,还影响团结,使之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强化正确行为的作用,促进知行统一。

四、小结。小结可以用课堂小结的方式,让学生轮流承担这一工作。可以讲收获、谈疑惑、说体会、表见解,其他同学则可作点评、纠偏差、补不足。小结也可以采用情境训练的方式,根据教学进程布置少量情境作业,让学生按所设情境谈认识、说感受;还可以直接由教师运用精炼、幽默的语言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受到启迪思考。

思品心得体会 第10篇

吉安县永阳中学

肖建德

为了全面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转变学习方式,使思想品德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凸显学生主体性,发挥教师组织、指导、评价、服务功能作用,2010年9月以来,我们对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形成了导入和目标呈现———独学与小组讨论———展示与点拨拓展———运用与反馈小结的四个新授课型的基本环节的教学模式。

一、导入和目标呈现。好的精彩的导入和目标呈现,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也为教学过程创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也为一堂高效的课堂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每个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的导入和目标呈现作精心的设计和布局。下面结合我上课的一些例子谈谈如何导入和目标呈现。

1、利用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导入。这种导入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挖掘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它贴近学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初三第二课第二站《学会理财》时,我用学生过年的压岁钱现象导入。一提到压岁钱,学生情绪高昂,话语纷纷,每个同学跃跃欲试。在听完同学们对压岁钱的使用后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地合理地使用压岁钱?引起学生的思考,导入课题,出示教学目标和独学提纲,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合理消费和科学理财。这样的导入自然、贴切,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采用故事导入。听故事是学生最大的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用这种方式导入。如初二上册中《勇于承担责任》我用“暴走妈妈”的故事,使学生深受感动,渲染了情感氛围。讲完后我提出了“暴走妈妈承担了什么责任?你是她的子女又该承担了什么责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出示教学目标和独学提纲,引导学生独学,探究问题。在初二下册第四课第一站《抗拒不良诱惑》中我讲述两个小学生在电子游戏室丧命的故事,让学生震撼。然后提出“小学生为什么会丧命?我们应受到什么启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这些故事学生听的入迷,从无形中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喜欢上我的课。但注意的是,故事不易太长,要与课文内容密切,讲述时要声情并茂,在故事中嵌入问题适时引起学生思考,通过故事自然引导学生自学课文。

3、采用多媒体导入。多媒体可以播放图片影片,有图画和声音,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初三的第八课第一站《多民族的国家》,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服装,激起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兴趣,提出“同学们想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的知识?”的问题引入学生自学。在讲第二站《促进民族团结》时用多媒体播放“2009年7月15日新疆乌鲁木齐的打砸烧抢事件”,激起学生们对歹徒的愤怒,提出“我们应如何促进民族团结?”的问题引入学生自学。在第三站《维护国家统一》时播放“香港、澳门回归时”的视频,挑起学生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带出香港、澳门成功回归在于实施“一国两制”方针的话题,引入学生自学探究问题。

4、采用时事导入。思想品德课是与时事分不开的,用教材内容分析时事热点是中考一个重要能力的考查,所以上课时向学生灌输一些时事知识是必需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在讲新课前采用时事导入其好处是很多的,如讲授初三第四课第一站《中国走向世界》时我介绍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博会,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在世界上的地位后导入新课,学生根据自学提示独学课文。在讲授初三第六课第一站《社会发展的引擎》时引用“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时事引起学生对科技的重视,用“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科技?”的问题引入学生自学课文。在讲授初三第七课第一站《法治的国家》时,我用“钓鱼执法”的时事引起同学们对我国法律遵守、执行问题思考,说明我国必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用“我国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问题引入学生自学课文。

思想品德课新授课的导入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和布局,为自己精彩高效的课堂增添艺术之花。

目标呈现一般是用小黑板或者多媒体把教学的三维目标展示出来。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要包括学习目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探讨的问题。自学提纲在自学前展示。

导入和目标呈现的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导入的时间把握不准,导入的方式不确切,在导入的内容选择上不恰当,导入的内容与教材内容衔接不自然;目标呈现中的三维目标不是很具体,自学提纲设计得深度把握不准,对学生自学启示不到位等等。这些需要我们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二、独学与小组讨论。学生围绕呈现的学习目标,或依据下发的导学案或独学提要自学教材,整体把握课本内容,查阅资料,解答相关问题,标注重点,捕捉疑难问题。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独学中遇到的难题。

为使学生做到高效的独学,教师正确的做法是:(1)设置导入独学情景,激发学生的独学热情。“动机产生于需要”,在学生独学前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设计导入独学情景,可以是故事、问题等。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独学的效果。(2)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自学提纲,引导学生独学。编制提纲要包括学习目的,学习的重点和难点。(3)对学生独学作出要求。如果没有要求,学生会漫无目的,无关紧要的去看或不去看书。要求是学生上课准备自学本,在自学本上做好读书笔记,记下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独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得到的收获。(4)教给学生独学的方法。第一,粗读,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以及内容分几部分(角度)。第二,细读,找出教材中重要的概念、观点,具体问题。第三,精读,侧重对重要的概念、观点理解和记忆,设置新的问题。(5)加强对学生独学的监督和指导。教师应走到学生当中去,观察学生独学情况,监督不认真的同学,引导学生独学的方向,把握独学的进度。

小组讨论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环境,精心设计内容,给予学生充足的合作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摸索出小组讨论的模式分为四个步骤:情景诱导——小组活动——交流反馈——归纳评价。

1.情景诱导。教师通过适当的讲述,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小组讨论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引导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小组活动之中。接着教师出示设计好的讨论内容,讨论内容既要针对教学目标,又要突出讨论的特点:应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和开放性。学生讨论的问题是值得争辩、探讨、质疑的问题和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2.小组活动。小组成功合作学习的前提是科学地组合小组成员。小组成员的分配一般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即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因素对全班同学进行均匀地分组。保证每组成员的水平大致一致,能够进行公平的竞争。同时小组成员中的合理分工是合作学习成功重要条件。在小组中一定要分工明确:由谁组织,以哪种形式发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由谁进行归纳总结,由谁记录,同学记录其他同学做什么等等。总之要求小组各成员在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就要求选出一个有一定组织能力、负责任的组长,由组长来分配任务和监督学习。再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自始至终教师要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地开展。

3.交流反馈。小组讨论学习之后,针对各组的研究结果要进行展示,展示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派代表发言,也可以演板,也可以相互交流互看互评。各组在展示过程中进行比较和辩论、审视和修正,自觉弥补不足和欠缺。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中有创意的想法,关注学生独特的见解,抓住契机适时引导和启发。

4.归纳评价。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根据合作情况进行概括、归纳、补充,帮助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指明方向,指导行动。尤其要指出的是应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展示与点拨拓展。展示是把学生独学与小组讨论的成果告诉大家。其形式有很多,如同学之间交换自学本,相互检查、交流,从中得到启发;如由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言或写在黑板上,大家批评改正。然而不管哪一种展示方式,教师都要作出评价,并有针对性的启发、点拔、拓展,设置新的问题和情景,把学习引向深入。

四、运用与反馈小结。通过运用让学生掌握“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一些问题。运用分为课堂运用和课后运用。运用的方式方法很多,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栏目和一些材料进行练习,也可以选择配套教辅资料相关的题型进行训

练;可以是一般基础知识的练习,也可以进行探究实践活动;既可以口头、书面、演板,也可以模拟表演。知识运用后要以多种形式及时评改、评价,并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分析原因,找出规律与联系,然后总结强化课本知识。

上一篇:语言文字工作教师管理制度下一篇: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