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边县中医院传染病管理及信息报告制度

2024-06-17

盐边县中医院传染病管理及信息报告制度(精选8篇)

盐边县中医院传染病管理及信息报告制度 第1篇

盐边县中医院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根据《盐边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通知(盐卫计办【2016】148号)》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管理及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传染病的报告率和报告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和《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宏

副组长:冯艳、肖声远、刘登国

组 员:吉各结呷、王英、李平群、谭继勇、杨永艳、刘冰、陈相全、罗义林、夏崇玉、刘正荣、沈久凯、潘德菊、宋学峰、鲁桂芳、黄汉美。

二、疫情的管理:

(一)、疫情报告的病种:

1、法定传染病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1 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4)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恙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肝吸虫病、水痘、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疾病及死亡、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AFP(急性起病、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并办有肌肉弛缓性麻痹(软瘫)的一组疾病)、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塞卡病毒病、其他。

(二)、报告的时限及方法: 甲类:

发现甲类传染病及属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时,尽快报告公共卫生科,同时填写传染病报2 告卡交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于2小时内向县疾控机构报告,并网上直报。

乙、丙类:

1、发现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时,尽快报告公共卫生科,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交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于24小时内向县疾控机构报告,并网上直报。

2、发现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等所有的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并按甲类传染病要求报卡、上报。

注意:水痘、恙虫病、肝吸虫病也要填写传染病疫情卡,及时网上直报。

三、门诊日志的书写、传染登记薄的登记、填卡报卡制度:

1、门诊日志的书写:要严格按规定书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诊断、就诊日期和初诊或复诊七项,不能缺项、缺页、错项;字迹要工整、清晰可辩,诊断项明确,特别强调的是如诊断是传染病及传染病疑似病例一定要记录详细地址。

2、发现传染病或及传染病疑似病例时,应及时进行传染病登记,传染病薄比门诊日志增加了报告人和报告时间两项,不得漏登。

化验室登记:包括姓名、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日期和霍乱、艾滋病、脊髓灰质炎、炭疽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3 检验的病人住址等五项。

3、发现传染病或及传染病疑似病例时,应及时、准确地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字迹清楚、无逻辑错误),填卡项目包括报告类别、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户口地址、现住地址、病名、发病日期、初诊日期、既往史(病毒性肝炎)、报告日期、报告单位和报告人(≤14岁加填家长姓名)等14项。

4、“报病卡”填写应书写清楚,项目齐全,不得涂改。填写不合格者,重填者作“迟报”论处,不能重填者按“漏报”处理,如因迟报、漏报造成不良后果者,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

5、临床科室、检验室等必须建立传染病登记本,记录项目和内容与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一致,在发现传染病及疑似病例时,必须进行传染病登记

四、传染病报告卡收、存及网络直报制度:

1、公共卫生科在收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后,经核对无误,及时将传染病报告卡归档保存,建立登记簿做好报告卡收卡登记,记录好收卡时间。

2、公共卫生科在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后,在网络直报规定时间内进行网络直报并记录下网络直报完成时的时间。

注:所有的传染病均需进行网络直报

其具体规定是:甲类及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2小时内;乙类传染病:6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进行网4 络直报。

3、传染病报告卡的收、存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由公共卫生科完成,传染病报告卡统一归档,按月装订,存放三年,随时接受卫生主管部门的检查。

五、学习培训制度:

1、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辅导;

2、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条例、传染病监测信息工作指南、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工作管理技术规范等。

六、岗位责任人制:

建立岗位责任人制,实行层级管理,职责分明,各负其责,杜绝漏报。

1、凡是诊治病人的医务人员均为法定报告责任人。

2、科主任为科室管理责任人,每周对科室的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进行检查、核对和审查,负责督促科室医务人员做好门诊日志登记,杜绝传染病漏登、漏报。

3、公共卫生科为收卡责任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卡的收管、存档及做好全院的传染病登记核对工作,并随时对科室传染病登记本进行检查。

4、公共卫生科为传染病网络直报录入责任人,负责日常的网络直报录入工作,并做好网络直报记录。

5、公共卫生科为传染病报告主管科室。

七、疫情自查制度:

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执行。

1、自查小组每月自查一次,总结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严防漏报。

2、查科室传染病信息专用登记簿;查科室的门诊日志。

3、查检验科检验结果登记簿、传染病信息登记簿。

4、查公共卫生科传染病信息报告卡及存档登记簿。

5、查传染病网络直报登记簿。

6、查漏报各环节的情况,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写出书面处理意见并存档。

7、每月将信息管理自查情况汇总向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小组和院领导汇报。

8、建立医院传染病管理及信息报告管理检查登记簿,记录每月检查及奖罚情况。

八、传染病防治管理奖罚制度:

公共卫生科每月进行统计,对相关人员进行奖罚。

1、按照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落实奖惩制度;

2、全年度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先进科室给予300元年终奖励,科主任50元奖励;

3、根据传染病检查上报情况对工作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年终100元奖励;

4、对发现传染病未能及时填卡上报或漏报的,根据情节6 严重,按如下方案进行处理:

(1)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50元处罚,情节严重,造成疫情播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科主任负连带责任;

(2)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及以上者,扣除责任人当月超时劳务费,并全院通报,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3)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及以上者,扣除责任人3个月超时劳务费,并给予警告处分。

(4)传染病信息填报不完善(包括门诊登记薄、传染病登记薄、传染病报告卡、出入院登记薄之一),每例给予20元罚款。

九、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各级医生在诊疗工作中,若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各类传染病,必须按规定报告,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交公共卫生科。

2、对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及乙类传染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必须在1小时内报告公共卫生科,同时填写传染病报病卡,公共卫生科接到报告后,必须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3、对突发事件与传染病暴发时,不管甲、乙和丙类均要尽快报告,公共卫生科接到报告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通知县疾控中心。

盐边县中医院传染病管理及信息报告制度 第2篇

传染病应急防控和信息报送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指导意见》,结合当前传染病防控工作,特重新修订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吸取预防“非典”的工作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构建预防为主的防控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工作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保证不出现传染病疫情为目标,认真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控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稳定。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学校公共卫生水平,落实防控措施,做好日常检测,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2、依法管理,落实责任制

在教育局的领导下,成立一把手负责的学校防控传染性疾病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防控传染性疾病工作的决策领导工作,制定工作应急预案。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落实防控传染性疾病的各项措施,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根据疫情预测和变化情况,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全校预防传染性疾病工作的实施。疫情发生时立即报告县疾控部门和教育局,并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落实防控工作措施。

认真落实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疫情报告和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和责任追究。学校防控工作采取层层追究责任制度,防控出现一般失误,通报批评,出现重大失误,扣除当月效益奖,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3、分级控制、快速反应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将疫情分为三个等级进行预警,实行分级防控。按照教育局疫情应急响应方案,发生不同等级疫情,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方案。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按照“四早”的要求,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加强对传染病的管理,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1、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政策,将传染病防控工作做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工作计划,并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落实传染病防控的各项工作。

2、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其成员包括校长、主管副校长、主管主任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随着学校人事变动,领导小组成员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和职责分工如下:

组长:常务副校长(全面负责学校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副组长:协助校长负责学校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组员:工会主席(负责全校的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职工预防监测组负责人)负责全校教职工的防控工作的监测。

德育处主任(学生预防监测组负责人)负责全校学生的防控工作的监测及宣传工作。

办公室主任:负责学校的防控工作的信息上传下达,发现疑似疫情及时上报县疾控中心和教育局。具体负责全校信息监测及防病宣传工作、消毒工作。

总务主任:(后勤保障、消毒处置组负责人)负责全校防控工作的物质保障工作。

四、将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健全各项传染病管理制度,及时汇总、分析学校传染病信息,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做好相关工作记录。

2、信息报送制度

建立信息报送系统,保证日常信息畅通,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信息报送责任人要备有有效联系方式,其工作电话、手机、家庭电话等要打印成册,分发上报,保证日常工 3 作信息和疫情发生时联络畅通,要求上报程序清楚明确、责任到人并绘制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图,在学校显著位置张贴。

学校出现疫情上报流程

⑴在疫情出现的预警阶段全校各班均要建立学生联络网,凡在假期、双休日或居家观察期间,都要按照规定时间通过打电话或发短信向小组长报告。

⑵各班小组长都要按照规定时间通过打电话或发短信向班主任报告。

⑶班主任接到小组长报告后,再重点了解确认新的体温异常者,核实完毕按规定时间将本班情况向年级组长报告,特殊情况第一时间直接向德育处和主管校长报告(确诊的、隔离的、危重的)。

⑷德育处按规定时间通报给主管校长、校长后通过电话传给疾控中心和教育局。

五、建立学校传染病登记和复课检诊制度

1、如发现学生中出现疫情或疑似疫情,要将患传染病学生情况按要求填写在《传染病疫情登记本》,并将登记本长期保存。

2、学校对患传染病的学生复课要实行复课检诊双证明制度,即患传染病的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必须由县级以上医院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进班复课。卫生室应将学生的诊断证明和复课证明归档,以备查验。

六、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

1、坚持学校晨午检制度,班主任老师应认真检查班内学生的缺勤情况和健康情况,协助德育处做好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追踪,并将相关信息每日上报给德育处。

2、班主任负责学生因病缺勤统计,每学期上报“因病缺课统计表”。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校医应及时上报疫情,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疫情追踪调查并做好记录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七、落实《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和《重要场所的消毒制度》

1、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总务处要定期对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走廊等学生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园公共设施、公共用具进行消毒,特殊时期每日一次。要作好记录。协同德育处搞好校园环境卫生,消灭卫生死角。

2、总务处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消毒并记录,特殊时期每日一次。

3、发现患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及时对其接触过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八、做好学生的免疫接种和体检管理工作

1、学校应按计划免疫工作要求、配合疾控中心开展学生免疫接种工作。

2、认真做好在校学生的体检工作。对体质特异学生情况要进行跟踪并记录存档。

九、加强宣传工作

1、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防控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和法制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摒弃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勤洗手、勤通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家长会或向家长发放通知书的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要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体质。学校各部门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落实责任到位,检查范围到位,从高、从严、从细、从实做好预防传染病的各项工作,要抓紧抓好具体环节,在保证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前提下,要做到各项工作具体扎实、系统、快速、到位,同时要保证信息畅通、准确、快速、真实、责任到人,狠抓落实,不留死角。

此应急预案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盐边县中医院传染病管理及信息报告制度 第3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2010年7月, 我院以医院信息系统为依托, 与北京东华公司合作, 运用数据接口技术, 建立“医院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传染病管理系统”, 实现“传染病管理系统”与门诊及病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 实现了院内法定传染病的网络化报告和监控。

1.2 方法

在门、急诊医生工作站, 建立门、急诊报卡模块;在住院电子病历系统, 建立住院医生报卡模块。临床医生不用再手工填写纸质传染病报告卡, 直接在医生工作站上报传染病疫情。在预防保健部建立管理模块, 赋予系统维护、查询、审核、监控、分析、反馈等功能[2]。防疫专职人员及时对所有上报的报告卡进行查询、审核、退回、打印等操作, 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 并实行实时监控。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为了检验“传染病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 特针对2010年 (信息管理前) 、2011年 (信息管理后) 我院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见表1、表2。

2.1 减少了传染病的漏报

从表1可看出, 传染病漏报率从2010年的2.43%下降到2011年的0.21%。两年比较χ2=47.606,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传染病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 有效地减少了传染病的漏报。

2.2 提高了报卡质量

从表2可看出传染病报卡完整率从2010年的88.01%上升到2011年的99.92%。两年比较χ2

=345.122,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报卡完整率明显提高, 有效地提高了报卡质量。

3 讨论

3.1 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管理中的优点

3.1.1 优化了报病流程。

(1) 临床医生在工作站点击“新建传染病报告卡”, 系统自动生成一张报告卡, 系统已自动导入临床信息系统中的部分患者信息, 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电话等;诊断日期、填卡日期, 系统自动默认为当天日期;报卡医生默认为医生工作站的登录医生。医生需录入未填完整的信息, 如疾病诊断、疾病分类、发病日期等, 这些项目均可在下拉框中选择。填写完整后, 点击“上报”, 一张传染病报告卡即存入系统[3]。 (2) 医生在工作站进行报卡, 不用再手写纸质传染病报告卡, 节省了临床医生的报卡时间, 使报卡变得及时、方便、快捷[4]。如医生不确定该患者是否为复诊病例, 可直接在系统输入患者此次就诊的ID号, 如患者既往已报卡, 系统会自动打开历史报卡信息界面, 既避免了医生重报, 又方便医生直接完成订正报告。 (3) 取消了传统纸质传染病报告卡, 既省略了卡片运送时间, 又避免了运输环节中可能造成的卡片遗失和整个过程中的污染问题[5]。

3.1.2 减少了传染病的漏报。

传染病漏报调查是医院开展传染病报告主动监测的主要形式[6]。通过系统的上报、审核及日常监控, 同时, 通过将“南方医学检验信息系统”和“放射报告系统”中的传染病诊断信息, 与临床传染病报告进行核对的方法进行传染病的漏报调查, 双管齐下, 有效地减少了传染病的漏报。

3.1.3 提高了报告卡的质量。

系统生成的传染病报告卡各项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保持一致, 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系统的设置控制了报卡的逻辑错误, 如*号项目为必填项目, 不得为空, 否则无法完成上报;14岁以下儿童必须填写父母姓名及托幼机构或学校名称及班级;发病日期不得晚于诊断日期和报告日期等。电脑打印报告卡杜绝了手工填写报告卡的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涂改等不合格现象, 确保了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7]。我院从2010年7月开始全面启用“传染病管理系统”,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多途径、交互式的传染病报告反馈机制, 使传染病报告质量有了很大提高[8]。

3.1.4 提升了监控效率和管理水平。

防疫专职人员可进行传染病字典维护、ICD10和别名维护、传染病附卡及项目维护。在其管理界面, 可导出当天全院报出的传染病报告卡, 进行错项、漏项、重报等的审核, 审核通过后, 打印生成纸质传染病报告卡, 并及时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完成疫情上报。若审核不通过, 需写明“不通过原因”, 并退卡。防疫专职人员可通过系统监控对全院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及时发现“初诊”的漏报传染病病例, 与临床医生及时沟通、反馈, 核实情况, 减少传染病漏报和迟报[9]。防疫专职人员还可定期导出传染病报告数据, 统计、分类工作也变得简便, 及时做出疫情分析, 反馈给临床和上级部门,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10]。

3.2 存在问题

我院的“医院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传染病管理系统”还存在一些尚待改进的地方, 如:该系统目前尚无门诊医生临床诊断后的报卡提醒功能, 容易造成传染病漏报;此外, 实现“医院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传染病管理系统”与“南方医学检验系统”、“放射报告系统”的数据共享, 是我院信息化工作的努力方向[11]。

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第4篇

【关键词】 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75-0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得到控制,但是传染病的发生率却呈攀升趋势,为了能使传染病得到抑制,各大医院已经开始采用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能对传染病进行全流程的监测、分析等,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1 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介绍

1.1 所采用的系统概况 在医院的所有信息系统中,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系统,其采用了B/S构架,并在后台采用SQL2003企业版大型数据库,而前段则采用程序使用JAVA编程,前端应用程序使用范围较广,被整合到医院的各个部门,例如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以及放射工作站,将其用来采集传染病管理的数据。在医院信息系统当中,容纳了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的信息资料,由于程序中一个菜单值对应一个功能,所以可容量大量的信息,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1.2 可对疫情做统计并管理传染病患者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月对疫情做系统分析后,将其告知上级分管领导,使其了解到传染病的发病起因、以及高发人群,对这些患者的入院情况和药物使用情况作基本的了解,为了完善患者的管理,医院需从系统中提取传染病患者的相关信息,并且防保科每周须通过依托网上数据生成,对生成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考核,从而全方面促进传染病传播的预防工作,推进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

2.1 降低病菌的报告率(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率),并保证报告的质量 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到医院当中,当医护人员填写病人的诊断结果完毕后,此时系统会在第一时间里向医生进行提示,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将其上报。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提示功能,有利于提高医生的报卡率,避免出现漏报、迟报的现象,及时报卡能有效降低病毒传播的速率。相反,还可保证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系统将医护人员提供的信息与信息系统进行共享数据,对于一些手报工卡出现的字迹模糊不清、项目填写不全的现象,一律拒绝,此方法保证了患者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2.2 提高传染病信息管理效率与疫情的工作效率 由于我院已开始采用信息系统即医生站和检验科LIS,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研究,在不久将采用传染病网路管理和电子报告形式,这样一来就可在规定的时间当中对病情进行归类分析。一般是降低疫情的种类、科室分布和例数通过计算机做系统的分析,计算机将其数据整理,以图表的方式展现出来,结果一目了然,大大节省了人力,与传统的人工统计分析相比,其效率不可比及,并且准确性高于人工计算,尤其是数据庞大时,人工计算难免会出现错误[2]。所以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医院疫情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在计算方面胜于人工计算,在报告卡方面也占优势,传统的纸质报告卡由人工进行填写,常常出现字迹不清、潦草等现象,但是现如今的电子报告卡,根据报告卡信息内容,将其制作成“传染病登记本”,并以电子版的形式展现出来,克服了报告信息模糊不清的现象,并且还可节省预防保健科人工收卡这一环节的工作,大大减少了预防保健科的工作量。不仅如此,对于已报的报告卡还可进行删除、修订等,体现了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高科技性能。除此之外,还能对传染病疫情做监测,便于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中了解到传染病传播的状况,全面控制病情的传播,其次还能对特种病情做跟踪监管,一发现病情发展呈现攀升趋势时,可马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防止传染病的继续传播、蔓延,给人们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将医生站、检验科LIS、传染病网路管理以及电子报告这四者相结合,不但可使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更方便、更快捷的目,而且可达到全面杜绝传染病的漏报、迟报的效果,提高传染病信息管理效率与疫情报告的工作效率以及报卡质量。

3 讨 论

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分为几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传染病疫情监控系统主要負责科室传染病疫情的评分工作和项目检查工作,以及每个患者入院到出院情况都一一进行监测,并将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每个数据都可查询,同时也具有录入功能,并且反应出患者的预报和反馈情况。至于位于科室工作站的子系统,则是对患者做相应的管理,患者的化验情况、检查情况等,都会反馈给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检查化验结果,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就我国目前的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来看,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该系统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并能对管理质量做分析、评价,提高了疫情报告的质量,并能推动预防保健科的管理工作,但是若是能将此系统和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相联系起来,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会更加健全,现如今负责疫情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对本院的疫情信息做管理,还需将全院的疫情报告输入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这一环节常常出现漏报、迟报甚至是错报的现象。如将两系统连接起来,则省略了该环节,既节省人力,又可提高工作效率。

我国各大医院目前采用C/S构架,并且后台使用SQLSERVER2000企业版大型数据库,前端应用程序使用PowerBuilder7编程,随后把采集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所有运用到的软件都集成到各个需要报告法定传染病的计算机工作站上,从而形成一个遍及整个医院的传染病报告和控制网络,能够对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控,对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群.医院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3):33.

[2] 李晓华,李辉,杨国斌,等.一站式服务在门诊流程改造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36(04):114-115.

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第5篇

一、总则

(一)目的

1、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和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质量,及时、准确地掌握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细则》、《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三)疫情报告及信息管理工作的原则

1、按照“依法报告,依法管理”的原则。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

2、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的通报与公布,按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试行)》执行。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及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熟练掌握传染病诊断、报告、隔离消毒及疫情处理的程序,切实增强传染病疫情报告意识,发现传染病病例要认真做好传染病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时限内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2、责任报告人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共39种

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或疾病预防控制科负责全院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数据的备份及资料的存档。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7、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8、检验科、放射科应根据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

9、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10、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11、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12、诊治传染病病人时,要按规定作好消毒、隔离工作。

13、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作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每天或每周一次传染病漏报自查,做好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册、自查统计、奖惩情况等资料收集并存档。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保存三年。

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第6篇

1.成立由院分管领导、医务科、临床、检验、放射等相关科室成员组成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每月对院内各科室开展传染病管理检查,对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直接与相关责任人当月工资挂勾。

2.院内各科室均建立《法定传染病患者登记本》;首诊医生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诊断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部分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3.对于甲类和甲类管理的法定传染病实验室检测阳性结果,要立即向临床开单医生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科室报告,并立即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对于其他乙类、丙类法定传染病实验室检测阳性结果,要及时向临床科室开单医生通报结果,并在当天将汇总的相关阳性结果信息向疫情报告管理科室通报;临床科室在明确诊断后,对法定传染病及时填卡报告。

4.医务科疫情管理人员每天签收各科室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填报内容,保证内容完整;对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及某些特殊病例须及时组织对病人进行会诊、调查,在不能排除的情况下,及时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本院领导报告疫情。规范做好传染病登记工作。

5.医务科疫情管理人员每周查阅全院本周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检验结果,发现漏报及时补报;每月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每季度对本辖区医疗机构上报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书面形式、通过会议或传阅方式在院内通报;在接到县疾控中心发送的疫情分析资料后,应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一周内通过会议、传阅等形式通报至相关领导、科室。

6.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条例、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诊断标准等;培训资料归档及时,资料齐全,应包括培训计划、小结、签到、讲义、考核等资料。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第7篇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实时监控制度

1、传防科负责人每天应登录系统,浏览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2、疫情管理员必须每天至少6次上网浏览情报告信息,上、下午各三次,对报告的卡片进行查询、审核。

3、审核时发现有问题的卡片要及时核对,确保疫情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查询内容包括从上次浏览后到本次的卡片及其近期病例分布,查询有无问题卡片及麻疹、乙脑等特殊、少见病例。

5、关注有无聚集性病例,对可能暴发的疫情进行预警。

6、对初次审核后诊断等报告信息有变动的卡片,要及时进行订正。

7、定期进行查重,每天至少查重一次。

8、每次查询后认真填写《传染病疫情信息查询记录本》。

9、对以上监控中发现的各种异常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反馈到各医院。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分析与应用制度

1、每月对直报网中获取的疫情信息进行分析一次,并形成疫情简报。

26、疫情网络计算机不得随意使用外来软件或来历不明的软件。

7、疫情网络计算机应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坚持每周杀毒。

8、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必须每月更改密码,严防泄漏。

9、定期对疫情直报网的数据进行备份,每月备份一次,年终对全年数据进行统一备份。

10、备份的数据应包括传染病个案、统计分析报表。

11、备份数据以XLS文件形式导出,保存在光盘或系统盘以外的硬盘中。

五、节假日疫情值班制度

1、双休日、节假日实行疫情值班制度。

2、值班工作内容与平时疫情管理工作内容一致。

3、值班人员应确保24小时值班电话畅通。

4、值班人员可在办公室或家里值班,及时对网报疫情进行浏览审核,接到疫情电话应及时上报、和处理。

5、值班时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6、值班人员应及时做好各项值班记录。

盐边县中医院传染病管理及信息报告制度 第8篇

1 我院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 年门诊量350余万人次, 年住院12余万人次。近3年来, 年平均报告传染病病例7200例左右。此项工作由预防保健科一名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的管理工作, 专职人员每天到各楼层传染病报告箱中收集信息并手工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然后再手工录入到“国家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 不仅耗时费力, 工作效率低, 填写的卡片容易丢失, 还不利于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不高。鉴于此, 我院依托原有的信息系统, 信息科和预防保健科相互配合, 共同研发了“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 并作为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一项子系统。

我院全院进行统一部署, 预防保健科依据需求对信息系统提出要求, 信息科软件开发组则按照其要求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我们在军字一号HIS系统上建立了“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采用B/S构架, 后台采用ORACLE大型数据库存储与处理数据, 前端应用“.NET”框架、“C#语言”编程, 并与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医院检验系统 (LIS系统) 、放射检查系统 (PACS系统) 信息整合, 从而能够高效、准确地采集传染病报告的相关信息, 且操作方便、快捷。

1.1 传染病宣传模块

我院动态地将传染病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疫情动态、流行特征、各科室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传染病报告奖惩情况等信息及时分享到我院的互联网上[3], 以供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学习掌握。

1.2 传染病信息初报模块

该模块为临床医生发现传染病例后, 通过军字一号系统登录用户名、密码, 将新发传染病的信息上报。该模块住院病人基本信息与门诊信息同步, 通过输入病人ID号, 其基本信息就无需手工录入, 只需要点击“传染病报告”进行上报, 报告时间自动生成, 报告内容自动上传, 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1.3 传染病信息审核查询模块

该模块为“预防保健科”传染病疫情管理专职人员对各科室初报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 检查有无缺项、漏项, 有无重复提交传染病信息报表等, 对审核通过的传染病信息报表, 由疫情专职人员将其上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4 门诊、住院病人传染病自查模块

通过该模块, 疫情专职管理人员输入“传染病名称”, 系统每日则自动查询全院门急诊和住院病人有无新发传染病例, 再与临床医生上报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对比。已经上报过的传染病病例, 系统显示为绿色, 还未上报的病例, 系统则显示为红色, 如此, 以便于疫情专职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科室迟报、漏报的传染病病例, 从而可有效地杜绝传染病信息迟报和漏报的发生。

1.5 传染病数据统计模块

我院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给全院各科室和管理部门依据其职责、功能设置了不同的权限, 可方便、快捷、全面地统计并报告传染病情况, 且可分科室、传染病病种、时间段、年龄、地区等项目进行统计。

3 效果

3.1 简化工作流程

在我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以后, 医生在办公室使用任意一台军字一号电脑都可以填报传染病信息报告卡, 然后将信息上传。以前手工填写传染病信息报告卡平均得花3~4min时间, 再步行到保健科还得花10min左右时间, 现在填写和报送传染病信息报告卡总共只需要10~15S的时间, 极大地简化了工作流程, 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规范了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

以前传染病信息报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信息填写不全、容易漏项, 如地址不详细, 电话号码没填写, 身份证号码没填写, 以及医生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等问题。我院自使用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后, 医生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界面只需要输入患者ID号, 系统就会自动显示患者的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等。医生只需在系统中点击传染病信息报告, 其报告时间系统会自动生成, 报告人默认为系统登录人。电子传染病信息报告卡生成后, 经预防保健科疫情专职人员审核后打印存档, 同时也保存电子档案一份, 用以保证传染病报告卡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3.3 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

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是有效降低临床感染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对院内感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4]。传统的传染病纸质信息报告卡由医护人员提交到预防保健科, 在医生填写报告卡和传递报告卡的过程中, 报告卡则有可能经过污染区、半污染区又传到了清洁区, 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使用信息系统上报传染病报告卡后, 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直接从网上信息系统打印报告卡并存档, 减少了报告卡片的流通环节, 可有效地阻断潜在的传染源, 可大大地降低因医源性感染而患病的几率[5]。

3.4 提高了传染病整体管理水平

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后, 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专职人员则可以每日查询门诊和住院病人是否有新发传染病例的发生, 通过强大的系统检索功能, 能够有效地杜绝传染病信息的漏报和迟报;还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地向各科室宣传、反馈传染病诊疗方面最新政策和规章制度, 并可及时通报疫情信息。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是医院实现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有利措施, 可极大地提高医院传染病管理的整体水平[6]。

4 讨论

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与以前传统的手工报告模式相比, 虽然有很多优势, 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还是存在一些缺陷, 如系统尚不具备预警报告功能, 会导致首诊医生有可能将新发传染病漏报或迟报, 等等。为此, 我们在下一步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设置中, 在军字一号医生工作站中凡是初诊为39种法定传染病之一的疾病, 系统就会自动弹出“请及时上报传染病信息报告卡”的项目框, 只有处理了该项目框, 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这样才能保证传染病信息不漏报、不迟报, 这也是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的地方。

总之,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 在以后的工作中, 应根据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需要, 对系统功能逐步加以完善, 使之更好地为临床医生和医院管理服务, 真正提高传染病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并杜绝迟报、漏报、重复报告的现象发生。

摘要:该院在医院信息系统基础上, 采用B/S构架, 后台采用ORACLE大型数据库存储与处理数据, 前端应用“.NET”框架、“C#语言”编程, 构建了涉及医院管理部门、临床医技科室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宣传”“信息初报”“信息审核查询”“自查”“数据统计”5大模块, 能够对医院各科室上报的传染病信息及时进行审核、上报、统计、分析、查询。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报告模式, 简化了工作流程,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也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并杜绝了迟报、漏报、重复报告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宋敏, 米春香, 黄才惠, 等.医院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疫情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31) :175-176.

[2]吕少丽.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关口前移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8 (9) :1262-1263.

[3]钟初雷, 陶映, 章泽豹.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12) :1397-1399.

[4]李庆虹, 王传礼, 李进, 等.加强传染病管理与医院感染管理[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27 (12) :5366-5368.

[5]唐彦, 李玉荣, 郭晓东, 等.传染病医院住院部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3) :546-548+557.

上一篇:老师,请学会倾听下一篇:高考16字押韵标语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