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积教学反思

2024-07-23

高中体积教学反思(精选19篇)

高中体积教学反思 第1篇

高中化学《气体摩尔体积》教学反思

气体摩尔体积是中学化学中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必考点,在一节课的45分钟里,要完成结论的得到,微观原因的分析,定义的学习及应用,任务重,每年授课老师都很头疼的一节课,今天在多年经验基础上不断改进,我本人人为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总结如下:

1、充分预习

由于,我们学生基础知识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往年课本上的“科学探究”关于1mol物质的体积都不会计算或懒于计算,微观分析也是一知半解,致使课堂时间非常紧,往往讲不完或刚刚引出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就下课。今年我前一天就明确要求必须预习且必须阅读课文至少3遍,填写预习报告,是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点有初步印象,课堂的学习和问题才会有针对性。

2、明确学习目的

课堂上,我先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一遍,画出重点词句,反复理解。后再要求学生合上课本能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了解本节要学习的对象为气体,以及气体摩尔体积有规律。并提问为什么只研究气体。使课文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的对象和目的明确,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得到充分的理解。

3、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在讲到固体和液体的摩尔体积的无规律时候,除了课本的科学探究计算,用数据来说明问题以外,在13页配有的插图也可以作为实例,而且使用图片更增强了感性认识。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内涵外延都得到了充分理解。所以本节课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学习其实我只是一两句话就结束了。而且,22.4L/mol只是一个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值,以及非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也可以为22.4L/mol,学生的接受都非常快,这一点是我始料未及的。同时,本节课还做了相应的练习,使新学知识点得到巩固,我认为,非常成功。

高中体积教学反思 第2篇

小高庄小学 张丽君

一、故事引入,在活跃气氛中引发兴趣

从《乌鸦喝水》故事引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激发了求知的内驱力,而且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乌鸦喝水》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石头子占了水的空间,使水上升,乌鸦就喝到了水”,接着倒水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现到石头确实是占据了空间,而且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很自然地引出了体积概念。

二、联系实际,充分利用教具,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尤其感受1cm3,1dm3,1m3 的实际大小是个难点。因此,利用形象教具,建立空间观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如:从学具盒中找出1cm3 的正方体摸一摸,演示1dm3 的正方体教具,同时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学生说出了很多身边物体的体积接近1cm3 和1dm3。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对1cm3 和1dm3 实际大小有了较深度的认识;对1m3 大小认识时,我仿书上的样子做了1立方米的框架,放在墙角,让学生依次进入,居然能容纳3、4个学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对1m3 的大小有了明确的认识,教学效果非常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

三、注重比较,区别1cm、1cm2、1m3 时,让学生说出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外,更是让学生动手比画一下,三者区别,练习题中“数学日记”一题,也注重了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

四、不足之处:

1、关注学生情感不够,对学生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第3篇

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推导公式过程中, 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3.在探究公式的过程中, 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并通过活动,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提出问题, 激发兴趣

师:揭示课题后, 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能求出圆锥的体积。

生1:变成圆柱体。

生2:变成长方体。

生3:放入水中求上涨的水的体积。

生4:把空圆锥装满水倒入量杯或量筒。

…………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 都是把圆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今天, 我们共同探究一种更为一般的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你愿意选择哪一种立体图形来作为研究的工具?

生:圆柱体。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和圆锥的共同点很多, 都有一个曲面, 而且底面都是圆形。

生:我猜想它们的体积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师:请各小组从实验器材 (两只圆柱和两只圆锥容器) 中选一只圆柱和圆锥, 做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二、动手实验, 合作探索

师:请小组合作, 利用圆柱容器、圆锥容器、水进行实验, 共同探究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6个小组展开合作实验:有的拿着圆柱, 有的拿着圆锥, 用圆锥装水往圆柱里倒, 有的用圆柱装满水再倒入圆锥, 有的观察水的高度, 有的记录实验数据。必须说明的是, 其中三个小组使用的圆柱和圆锥分别是等底等高的, 另外三个小组使用的分别是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或底高均不相等的。

三、汇报交流, 引出冲突

师:通过实验, 你们有何发现?

组1:我们实验时, 用圆锥三次装满水连续倒在圆柱里, 圆柱正好装满。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组2:我们用圆柱装满水往圆锥里倒, 等到圆锥第三次装满水, 圆柱里的水也正好倒完。这说明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组3:我们组实验的结果与前面两组基本一致。

组4:我们用圆锥三次装满水连续往圆柱里倒, 圆柱并没有装满, 所以, 我们认为圆锥的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1/3。

组5:我们组实验时, 用圆锥装满水往圆柱里倒, 倒完第二次后圆柱就满了。

组6:我们还要快, 圆锥第一次装满水倒入圆柱后, 圆柱就满了。

师:根据这些实验组的汇报, 把结论分成两大类: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2、圆锥体积不是圆柱的的三分之一。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同样的实验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呢?

学生陷入了沉思, 开始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回顾。

生:是不是我们实验所用的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差别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 学生开始用各种方式比较各组所用的圆柱和圆锥, 也有的拿起尺开始测量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

四、柳暗花明, 又一春

师:请小组相互间交流一下, 找一找结论不一样的原因。

持有两种不同观点的实验小组互换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操作。

生再次汇报交流, 经过辨析, 得出结论: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如果不等底不等高, 圆锥的体积有可能不是圆柱的1/3。

概括公式V锥=V柱=1/3sh

(等底等高)

五、巩固练习

(一) 判断:用手势来回答

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

2.一个圆柱, 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 高是5分米, 它的体积是20立方分米 ()

3.把一个圆柱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 削去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 ()

(二) 思考题

你能想办法算出你手中圆锥体的体积吗?说说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等底等高V=1/3Sh

七、反思

1.注重体验, 引导发现

重视数学学习过程的体验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体验使学习过程不仅成为知识增长的过程, 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在圆锥体积公式的学习, 关键是建构“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这一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形成, 靠文字解释和直观形象的观摩演示, 都是苍白无力的, 它需要学生发自内心、倾心投入的亲身体验。于是便有了上述实验, 学生们借助不同的学具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同样的实验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呢?”再次发问引发了学生对实验材料的对比与反思。结果可想而知, 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一认知重点因充分体验而获得深刻领悟。

2.精心预设、有效指导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案的预设中, 必须对学生的直接经验有所估计, 使教学成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直接经验的逻辑归纳和引申, 增加学生学习的体验性和生成性。文中先通过发散性的问题, 让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方法自由地想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 再加以巧妙引导, 使学生自然想到选择“圆柱”作为研究工具。由此看出, 我们不但要使学生能够进行某种目的和意义的实验操作, 还要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这样才真正体现实验操作的价值。

3.尊重选择, 发展个性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第4篇

一、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

上课之初,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和圆柱形水杯的容积,开门见山地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把“知识绣球”抛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妙方。他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圆柱体积的算法可能与长方体体积的算法有关。于是,我顺水推舟,让他们回忆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便于学生猜想,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萌生独立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愿望。

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探索新知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虽然学校条件有限,没有现成的学具可供学生实践操作,但是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利用课前准备的一个大萝卜和一把小刀作为学生道具。在推导时,我先选出两名同学轮流上前演示,把圆柱形教具的底面平分成16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照课本上的图拼起来,圆柱体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其他同学用提前准备好的圆柱形萝卜,完成切拼活动。接着,引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相当于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课件演示,巩固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观看课件: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不仅对这个切拼过程一目了然,同时又加深理解了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和方法。

四、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解题的灵活性,我在设计练习时多花了些心思去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于是采用了分层练习策略。

小结时,提醒学生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做到面面俱到,逐层深入。同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审题,注意单位统一。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取的知识层次化、系统化,而且提高了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灵活选择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第5篇

苏荔

本节课先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在讨论观察中感悟物体占有空间,并用一长方形和一长方体放在地面上,让学生体会“空间“这一词语的真正含义。为体积意义的理解做下铺垫。然后通过举例比较观察,说明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出体积的概念。教材通过迁移类推引出物体的单位,引导学生由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想到要比较长方体的体积也需要统一的的体积单位,并介绍了这些体积单位的字母表示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搭建一个正方体并找出生活中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的物体,摸一摸书包课本,再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的大小,从而在头脑中行成表意,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尤其在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让学生依次进入,是学习气氛达到高潮,同时使学生真真切切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这一教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第6篇

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充分的直观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拼摆,想象等多种活动,积累感知,建立表象,形成观念,教学时从比较线的长短,平面图形的大小,立体图象的大小引入,让学生在与“长度”,“面积”等概念的比较中认识“体积”便与帮助学生在概念系统中理解新概念。首先是通过观察实验,从实验情境中领悟物体占有空间→物体所占有空间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接着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实物的大小,体验到要确切知道物体体积的大小,要用体积单位来计算,并将学生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专作猜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比划,想象,比较,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通过小组合作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体积大小,深化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计量体积,这是看物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最后,对全课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整体认知。巩固练习对教科书练习的第一题稍作引申,放在最后,要求学生记录下摆出的几种不同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它的体积,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为下一课学习体积的计算做铺垫。通过以上的教学,效果比较细,学生做练习题正确率比较高。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第7篇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接触体积的概念,加之活经验不足、对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不强,教学难度较大。教材不熟时间又紧,我便在网上观看了几位老师的教学视频,便采取“拿来主义”依葫芦画飘的在自己的课堂上用,却没有深入思考每个环节的活动该占的比重,通过这一环节我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或者说我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导致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缺少了水到渠成的知识生成。

2、课堂教学不够严谨,细节处失误较多。

平时教学我重算理轻算法,导致部分学生心里明白,说不出来。又因为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也不注意数学专业术语的精准性、板书规范性及对学生解题步骤,格式,书写的要求,长期以来导致学生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没有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平时我总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要学的知识是学习效率的体现,从未要求学习提前预习也很少课后复习,却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不愿自主学习,不会自主学习,慢慢地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高中体积教学反思 第8篇

教学内容

《圆锥和圆锥的体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师 (出示一个圆锥模型) :用什么方法能求出这个圆锥的体积呢?

(学生的方法有:把它放入水中, 求上升的水的体积;把空圆锥装满水倒入量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容器, 等等)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 但我们能不能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那样, 探究出一种更为一般的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呢?

生1:我们也可以运用转化的思想, 把圆锥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

师:转化思想在我们数学中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大家想一想, 圆锥能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什么立体图形呢?

生2:我觉得圆锥和圆柱有很多相同点, 它们的体积应该有一定的关系.

(同学们都表示赞同)

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从实验器材 (1号圆柱、2号圆柱、1号圆锥、2号圆锥) 中任选一个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 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发现? (注:其中1号圆柱和1号圆锥等底等高.)

学生实验、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

师: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分为两大类: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2.圆柱的体积不是圆锥的3倍.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论呢?

学生反思得到选择的器材可能不同, 经过调查:得到第一个结论的同学都是选用的1号圆柱和1号圆锥, 其他同学也选这两个器材试一试, 找一找结论不同的原因.

学生再次实验, 并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二、课后反思

(一) 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课堂操作似乎成为新课程的一个标志, 老师们为了体现自己课堂的新理念, 想方设法让实验操作进入课堂.但为了不至于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也为了学生自主活动的结果都不出乎我们的预设, 教师们又不得不为课堂操作进入顺畅的绿色通道做铺垫.于是越俎代庖, 操作就变成了实验验证.这样的操作虽然学生也处于活动之中, 但这种实验操作是在教师的控制之下进行的, 至于研究方法的确定, 实验材料的选择都有教师事先安排.在这种实验操作中, 学生也许理解了数学知识, 但却没有获得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而在这节课中, 我通过一个发散性的问题, 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有序地整理、组合、运用.让学生再次体会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再加以巧妙引导, 使学生不但要明确实验的目的, 更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操作的价值.

(二) 让学生成为实验操作的主人

在圆锥体积的推导设计中, 我查阅了大量资料, 看到很多教师的设计, 总是直接为学生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进行操作验证.而这节课中, 学生根据观察、思考, 认为圆锥和圆柱有很多相似点, 因此, 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圆锥和圆柱的实验器材, 让学生做实验操作的主人, 自己选择实验器材去实验, 由于选择的器材不同, 实验的结果也会不同, 这样的实验能引发学生的争论、反思, 这样的操作才会更有价值.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也就是说, 课堂中仅仅有整齐划一、按部就班的操作过程是远远不够的.

(三) 让实验操作引发学生的反思

对实验操作进行反思, 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

1. 对实验操作的结论进行反思

本节课中, 由于学生选择的实验器材不同, 有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 也有不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 因此就有了不同的实验结论, 这时学生自然而然会对不同的实验结论进行反思、讨论, 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应该说, 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得出的结论进行反思, 是实验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且这个环节比单纯的实验操作重要得多.

2. 对操作的过程进行反思

关于体积与容积的教学反思 第9篇

关键词: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学习;回归

体积与容积部分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采用了教材上把一个物体放在水中,水面上升了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来帮助学生感受、领会体积的概念,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

但是,上课时,我的教学过程也出现了“意外”。在学习完成预设的实验后,学生对体积与容积的认识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为了强化知识,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问学生:有两个5升大的玻璃杯,一个装满玉米,另一个装满小米,现在,要把玉米和小米装进一个大杯子里,这个杯子的容积至少是多少?大多数学生回答:至少需要10升的杯子。只有极少数的几个同学回答说:可以比10升的杯子小一些,比如8升或9升。教室里分成几派,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我让学生们静下来,选代表说说理由。一些学生认为:一个体积的物体加另一个体积的物体等于两个物体的体

积。另一些学生认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体积加1体积可能小于2体积,比如玉米之间的间隙大,小米之间间隙小,1体积小米加到1体积玉米中,体积肯定小于2个体积。还有的学生说:如果5升水中放入一个5升的方木块,木块浮在水面,水面刻度肯定小于10升。等学生基本说完自己的意见后,我引导学生一个一个进行分析。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讨论,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死板的知识也有伪知识,需要回归生活,具体验证。学生在学习中知道了生活真实一面,对体积与容积的学习又加深了一步。

上完课后书写教学后记时,我认为教学设计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多个角度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作为切入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感觉到“做数学”的快乐。同时数学课堂也要注意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教师一定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感受生活,尽可能地让他们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积极发言、相互辩论中闪现创新的火花,让学生自主探索“做数学”,让生活成为学习的最重要课堂。

《圆锥体积》教学反思 第10篇

2、陶行知先生倡导“手脑联盟”,他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就是要学生手脑并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能给学生创造人人参与,既动手又动脑的情景,就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不同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3、实验后的交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力的催化剂。在交流中,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不仅理解了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

圆柱体积教学反思 第11篇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圆柱的认识”等相关的形体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因为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个难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从而获得知识。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反思如下:

;圆柱体积教学反思 第12篇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本节课中,我从生活情境入手,先复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然后顺势提出“如何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这一全课的核心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猜测、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做数学”的过程。伴随着问题的圆满解决,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满足。在体验“生活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与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获得了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需的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在本节课中,我让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尽量延长小组交流的时间,试图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其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的价值不在技能而在思想,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不是安排了一整套指令让学生进行程序操作,获得一点基本技能,而是提供了相关知识背景、实验素材,使用了“对我们有帮助吗?”“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样想的?”等这样一些指向探索的话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建构自己的数学,而不是去模仿复制别人的数学。因为我想:自己的,才是有价值的`。

三、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溶液等体积混合规律的实例反思 第13篇

一 结合实例推导规律公式

例1:已知溶质为A的溶液, 密度大于1g/cm-3。现将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ω1和ω2 (ω1>ω2) 的A溶液按等体积混合, 混合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 () 。

A.大于 (ω1+ω2) /2 B.等于 (ω1+ω2) /2

C.小于 (ω1+ω2) /2 D.等于ω1+ω2

解析:设ω1和ω2的A溶液的密度分别为ρ1、ρ2, 各取体积为V m L, 混合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ω。

根据溶液稀释定律:

因为, A溶液的密度大于1, 浓度越大, 密度越大, 即ρ1>ρ2, 所以, ρ1/ρ2>1, ρ1/ρ2+1>2。

故答案为A。

例2:已知溶质为B的溶液, 密度小于1g/cm-3。现将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ω1和ω2 (ω1>ω2) 的B溶液按等体积混合, 混合溶液中B的质量分数为 () 。

A.大于 (ω1+ω2) /2 B.等于 (ω1+ω2) /2

C.小于 (ω1+ω2) /2 D.等于ω1+ω2

解析:设ω1和ω2的B溶液的密度分别为ρ1, ρ2, 各取体积为V m L, 混合溶液中B的质量分数为ω。

根据溶液稀释定律:

因为, A溶液的密度小于1, 浓度越大 (ω1>ω2) , 密度越小, 即ρ1<ρ2, 所以, ρ1/ρ2<1, ρ1/ρ2+1<2。

故答案为C。

二 总结规律公式

由以上两例推导过程可推理出同溶质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规律。设混合两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ω1、ω2,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质量分数为ω (混) , 则相应的规律公式为:

若溶液ρ>1g/cm-3, 则混合后ω (混) > (ω1+ω2) /2;

若溶液ρ<1g/cm-3, 则混合后ω (混) < (ω1+ω2) /2。

三 利用规律公式解题举例

例3: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7a%的H2SO4溶液按等体积混合, 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 () 。

A.4a%B.8a%C.大于4a%D.小于4a%

解析:因为H2SO4溶液的密度ρ大于1g/cm-3, 则混合后ω (混) > (a%+7a%) /2=4a%, 故答案为C。

例4:已知氨水的密度为0.990g/cm-3时, NH3的质量分数为2%, 氨水的密度为0.930g/cm-3, NH3的质量分数为18%。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5a%的氨水按等体积混合, 则混合溶液中NH3的质量分数为 ( ) 。

A.3a%B.6a%C.大于3a%D.小于3a%

解析:因为氨水溶液的密度ρ小于1, 则混合后, ω (混) < (a%+5a%) =3a%, 故答案为D。

根据这个规律也可以利用极限法思想来求溶液和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范围。

例5:已知35%的Na OH溶液的密度为1.38g/cm-3, 现在用等体积的水将其稀释, 则稀释后的Na 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大于17.5%B.等于17.5%

C.小于17.5%D.无法计算

解析:因为Na OH溶液的密度大于1g/cm-3, 把水看成质量分数为0的Na OH溶液, 则ω (混) > (35%+0%) /2=17.5%。故答案为A。

例6:室温条件下, 用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4a%的氨水和纯水等体积混合, 则混合溶液中NH3的质量分数为 () 。

A.2a%B.5a%C.大于2a%D.小于2a%

高中体积教学反思 第14篇

《圆柱体积》教学反思 第15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

上课开始提出“我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它们的体积怎样求?现在我想知道这块橡皮泥的体积或这个瓶子的容积,该怎么办?”学生提出“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的形状,把瓶子里装满水,再倒入一个长方体的盒子里,就可以求出来瓶子的容积了”。这样不断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了“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二、知识过程,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什么?大部分学生猜测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底面积×高。然后小组同学想办法加以验证。有的组将圆柱体橡皮泥捏成长方体,计算出了橡皮泥的体积。有的组通过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将圆柱体分成若干等分后再拼成长方体。通过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然后让学生比较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与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确信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三、在讨论交流中学。

通过实验验证之后,让学生看书自学,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自己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小组进行如下讨论:

(1)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的圆柱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3)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柱高有什么关系?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还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圆柱体积》教学反思 第16篇

学生进行圆柱体积公式探究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更多的学具提供给学生,只一个教具。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我把操作的机会给了个别学生。接着再结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感受“把圆柱的底面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起来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宽是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高是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非常遗憾的是学生基本没有亲身参与操作,。但我使用了课件-----把圆柱体沿着它的直径切成诺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展示切拼过程.学生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也一目了然.

《圆柱体积》教学反思 第17篇

《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 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由于圆柱和长方体都是直柱体,长方体的体积是底面积×高,因而我引导学生猜想圆柱的体积是否也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接着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也就是验证说明。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新课改教学的重要理念,因而我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的“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的方法,即“怎样把圆柱转化成已知的形体”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接着就“怎样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这个问题,让他们观察、研究、讨论。学生受到以前“圆的面积”推导过程的启发,都知道应把圆柱平均分成若干份切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由于学生没有学具,因此我用教具演示整个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底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的什么?(周长的一半即π r)长方体底面的宽相当于圆柱底面的什么?(圆的半径r)再根据长方体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V=π r2 × h或V=S×h。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发现提供了空间。

我觉得本课比较成功的一点是学生除了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外,还懂得了“类比猜想 验证说明”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说是既授之于“鱼”,又授之于“渔”。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第18篇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 使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 基础性与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 使之对不同阶段与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建立多元, 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 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的孩子, 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在学习的时候心里的一个变化过程是影响英语学习的一个关键。他们在刚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十分好奇, 学习兴趣特别浓厚, 但随着课程的加深, 词汇量的增多, 记单词对他们来说很困难, 能够读懂的句子就越来越少。因此, 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自信心倍受打击, 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也不利于我们实施教学, 为了更好的开展英语教学, 清楚的了解学生的需求是关键。

其实, 像我们这样学校的孩子, 想要学好英语的愿望是有的, 只是, 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存在着很多心里障碍。1、矛盾的心理。李阳说过:“英语是永远学不出来的!英语是苦练出来的!”很多孩子是很好学的, 但是, 他们怕吃苦, 不能坚持。今天记的单词, 明天又忘记了, 因为感觉自己的工作都是徒劳, 所以, 这样反复几次他们就不愿意继续下去了。2、怕羞的心理。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 要想更好的使用这个工具, 那就得加强练习。有一大部分孩子, 因为英语基础太差, 很多单词记不住, 也不能用完整的英语表达, 怕出错, 不敢开口, 也怕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丑, 怕别人笑话。还有一部分孩子, 他们有问题, 可是, 他们怕自己的问题太简单, 不好意思问。这样以来, 这些问题就像雪球一样, 越滚越大, 造成了知识的脱节, 学习上遇到重重障碍, 自信心受到了打击。3、畏难的心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 课程难度也有所增加, 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了。面对这些问题, 有些孩子在受到一两次打击后就放弃了。4、自卑心理。因为, 一个班的人数很多, 所以, 难免有顾及不到的, 有些孩子就认为, 老师没有关注他, 一定是自己不好, 很自卑, 学习积极性不高。5、逆反的心理。高中阶段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 你越是强迫他学习, 他越不想学。所以, 作为老师, 了解学生的心理是教学中的一部分, 关心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有句话说得好, “要想游泳就得到游泳池里去。”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 就得到学生中去。

心理学家B.S.布卢姆说过:“学校学习中的学多个别差异是认为的, 偶然的, 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只在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实的条件, 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在世界上能学会的东西。”“Where there is will, there is a way.”因此, 作为老师, 我们不应当放弃一个学生。只要他们心中有梦, 那我们就应当帮他们去实现他们的梦。在英语教学中, 有的学生基础教差, 所以在上课, 布置任务的时候,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比如:背诵和阅读的要求。对于成绩好的同学, 可以要求对简单的阅读文章进行背诵;对于中等成绩的, 可以要求他们背其中的一些句子, 同时要求阅读整篇文章;对于成绩稍差一点的, 可以要求他们先读生词, 然后完成阅读。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这样, 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也可以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in learning.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本身感兴趣, 他就会深入地, 兴致勃勃的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这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更好的开展, 使学生从会学到学会, 在这六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学习, 积累, 并总结出以下几点:1、加强备课。课前熟悉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正确把握难易程度。另外, 一门语言的学习, 离不开它的文化背景, 所以, 在备课的时候也应注意将课堂内容与其相关的文化背景相结合。如:我们在学习The British Isles的时候了解到了英国的天气:It is mild with a lot of rain.这个时候就应提及到, 英国人见面和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的不同, 根据各国的文化习惯, 中国人常喜欢问:“吃饭了吗?”而英国人见面常喜欢谈论天气, “What’s the weather like?”“It is a fine day!”等等。2、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存在有很强的逆反心理, 所以, 在教学中我们应主要采取鼓励, 说教的方式。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 因此, 不要当很多同学的面直接对某个同学进行批评。他们的虚荣心也很强, 对于他们的进步, 或取得的成绩, 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 因此, 不要吝啬一句表扬的话。另外,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给例句的时候, 例句内容要贴近他们的生活, 最好也是他们感兴趣的, 比如:我在讲marry这个单词的时候, 有的同学记忆很模糊了, 我就给他们举了一个例:Xie Na married Zhang Jie in September.这时候他们都知道了这个单词的意思了。而且印象也会很深刻。3、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复习工作。高三的时候主要是复习, 这时候, 学生的学习任务很多, 学习时间加长, 所以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学要特别注意, 切忌复习的量过大, 长时间反复做同样的工作, 复习之后应给学生巩固和练习的机会。4、注意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可以走下讲台, 到学生中去,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 手势和眼神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不要一味的讲, 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的情感, 个性, 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 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 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高中体积教学反思 第19篇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1)揭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2)出示上图:谁来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你会算这三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吗?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指名说一说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各怎样计算?

2.

(1)刚才复习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容器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区别吗?

(2)出示上图:你还记得这四种图形的体积怎样求吗?字母公式是什么?

(3)指名汇报。

(4)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些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还记得吗?

(5)小组交流。结合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过程。

3.求下面立体图形的体积。(课件出示)

(1)一个正方体,底面周长是8dm。

(2) 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12cm的正方形,高是50cm。

(3)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cm,高是5cm。

(4)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3cm,高是4.5cm。

(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下面我们就来运用这些公式。

(2)学生逐题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间卧室地面的面积是15( )

(2)一瓶牛奶大约有250( )

(3)一间教室的空间大约是144( )

(4)一台微波炉的体积是92( ),容积是25( )

(1)师: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有哪些?我们学过的体积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有哪些?如果物体是液体时,它的体积我们一般用什么来表示?

(2)学生完成填空,指名回答。

5、0.5m3=( )dm3   4050dm3=(  )m3

0.09dm3=( )cm3   60cm3=(  )dm3

1.04L=( )mL 75mL=(  )cm3

(1)提问:相邻体积间的进率是多少?

(2)学生完成填空,指名回答。

6.过渡:刚才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拓展训练(课件逐题出现问题,逐一进行解答)

1.一个长方体鱼缸,长4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米。

(1)它的左侧面的玻璃打碎了,要重新配一块。重新配上的玻璃是多少平方厘米?是多少平方分米?

(2)如果把金鱼缸放在柜子上,柜子上至少留出多大的面积?

(3)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4)李叔叔在购买这个鱼缸时为了方便携带,用一个外包装是长42厘米,宽42厘米,高38厘米的长方体纸箱来装。做这样一个纸箱至少需要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接头处忽略不计)

(5)鱼缸所占的空间有多大?

(6)在鱼缸里注入32000毫升水,水深多少厘米?(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

(7)再往水里放入一些鹅卵石,水面上升了5厘米。鹅卵石的体积一共是多少立方厘米?

(8)如果鱼缸玻璃的厚度是2厘米,那么鱼缸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2.制作下面圆柱形物体,至少各需要多少铁皮?

油桶:底面半径4dm 高12dm;水桶L底面直径40cm  高50cm;通风管:管口周长0.628m长1.2m。

(1)提问:这三个物体的形状各有什么特点?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学反思】

如果说新课教学是“画龙”,那么复习则是“点睛”。但很多老师感到“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怎样才能让复习课上的更有效呢?下面谈谈结合这节课的设计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梳理

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课的一开始,我让学生回忆了什么叫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各应该怎样算,接着让学生回忆了什么叫体积?什么叫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计算公式是什么?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整理、合作讨论参与,最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梳理成出知识网络。   二、建立知识系统注重拓展延伸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对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另外在复习课中要精心设计开放性、综合性的习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

总之,上好复习课,需要老师敢于放手,敢于创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参与全过程,学生将带给你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样的教学一定会更加的扎实有效。

上一篇:学习十八三中全会演讲稿演讲下一篇:刘伟班会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