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规划方案范文

2024-07-26

村级规划方案范文(精选10篇)

村级规划方案 第1篇

一、规划编制依据

以xx政办[20xx]106号和xx教材[20xx]2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xx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三年规划为依据(20xx―20xx),结合xxxx地区的实际,科学规划,认真落实。

二、规划编制构想

20xx年至20xx年主要是落实基地面积,力争达到农村寄宿制学校校有基地。20xx年至20xx年为完善基地功能,科学调整基地种养殖结构,提高基地效益。

三、规划编制原则

1、xx区十四个乡镇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目标,农村寄宿制中学、小学以上级文件为准。

2、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数以现有学生数从九年级往下推算,每隔一年向后推一年。

3、基地个数按寄宿制学校每校至少一个的标准建设,基地面积按生均10平方数建设。

4、蔬菜的产值按市场价计算。

5、助学助教投入不低于收入的百分之四十。

四、落实的措施与要求

1、成立xx区农村寄宿制学校蔬菜副食基地“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由xx区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和勤办主任为副组长,各寄宿制学校校长为领导成员,由xx区勤工办具体负责协调督导落实。

2、区教育局将落实“菜篮子工程”作为学校的年度责任目标,落实到年度考核之中。

3、各寄宿制学校校长为落实蔬菜事事副食基地“菜篮子工程”的第一责任人。

村级规划方案 第2篇

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根据省、市有关要求,县新农办决定于2011年5月起对全县73个建制村(社区)开展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上级安排部署,现制订我镇编制工作方案如下:

一、任务安排

成立村级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乡(镇)主要领导、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农业、土地、林业等管理部门成员组成,负责本乡(镇)各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组织、指导、检查、督促和验收。各建制村成立规划编制小组,规划编制以各建制村(社区)下派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指导员为主成立编制小组,开展相关编制工作,编制小组组成需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成员由新农村指导员(组长)、村主任(或副主任)、大学生村官等组成。县新农办负责全县村(社区)级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的协调工作。

此次规划编制期限为2011年-2020年。

二、编制过程与时间安排

1、编制工作培训。将于2011年5月底安排规划编制工作培训会,邀请西南林业大学有关规划方面的专家教授,就编制方法、内容等进行全面培训。参加培训人员为各乡镇主管新农村建设副书记、各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各村主任。

2、时间进度安排。2011年6月1日至10日,各建制村(社区)成立编制工作小组,安排编制工作。-1-

6月10日-7月30日,完成总体规划初稿。

8月1日-10日,各乡镇完成各村(社区)总体规划的初步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8月10日-20日,各建制村(社区)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规划修订。

9月1日-10日,各乡镇完成对各村(社区)总体规划的验收与审批。并将所有总体规划报县新农办备案。

附:元江县村级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元江县东峨镇

村级规划方案 第3篇

土地利用分区是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核心内容之一,对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方向、落实区域发展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土地利用分区也是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重要内容[1,3]。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科学划分土地利用区是科学编制规划,有效落实规划任务的基础。由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微观性、综合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其土地利用分区承担的任务与划分的原则、方法将不同于宏观层面规划,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本文以重庆市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试点工作为基础,探讨村级土地利用分区的任务和原则,以期为村级土地利用分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村级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和任务

1.1 村级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

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性的客观反映,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关键内容,也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对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方向、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微观层面的规划,重点解决村域土地如何进行组织利用、生产经营管理和指导实际土地利用管理等问题。因此,在现有土地利用分区框架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村域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土地生产组织方式和各类发展规划,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划分土地利用区,既是促进村域产业发展,服务村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控制指标,有效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实现土地组织利用、生产经营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一体化的重要手段[5]。

1.2 村级土地利用分区的任务

村域是基层土地利用组织区域范围,任何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决策与措施都必须通过村级来落实和实施。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将村域土地利用与具体产业发展充分结合起来,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更具体、更精细的指导,促进村域经济健康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因此,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承担着多重任务:(1)服务村域产业与经济发展。促进村域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的首要任务,要求土地利用分区落实产业发展用地与布局,有利于土地生产经营。(2)落实上级规划各项控制指标。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细化和深化,要求把基本农田面积、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规模等规划控制指标落实到具体的图斑,有效实现土地用途管制。(3)协调生产经营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在村级这个基层的区域范围内,土地利用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必须实现一体化管理才能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4)协调村域各类规划。在村域范围内共同存在产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等各类规划,土地利用区的划分实际上是一个反复协调、综合平衡各类规划的过程。

2 村级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

村级土地利用分区是指导村域土地利用方向,促进土地规模利用的重要基础,是落实产业发展规划和用途管制制度,推进村内土地利用民主管理的必要途径。因此,在土地利用分区过程中应遵循:(1)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促进规模经营。由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村域经营方式将发生变化,因此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土地组织形式要有利于土地利用,促进规模经营。(2)结合产业规划,符合产业布局。农村发展需要产业支撑,村级产业发展状况决定着村的未来。因此,村级土地利用分区要以产业发展方向为基础,结合土地条件和土地利用的一般规律,定位、定量地逐一落实。(3)尊重当地群众与业主意见。村域土地利用的主体是众多生产者和经营者,因此在土地利用分区的划定过程中要充分吸纳群众的意见。同时,业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投资者,应在允许范围内尊重他们的意见,与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相匹配。(4)以道路、河沟等线状地物为界线。线状地物是在长期的土地生产经营中自然形成的分割土地的重要界线,其两侧的土地利用存在一定的差异,以线状地物为界线划分土地利用区,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挥土地资源优势。

3 村级土地利用分区类型和方法

3.1 村级土地利用分区类型

在我国现行的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分区一般可分为土地利用地域分区和土地利用用途分区两种不同性质的分区模式。土地利用地域分区是根据自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条件的地域分异规律,保持行政界线的完整性,确定区域土地利用方向、结构和布局而划分的土地利用综合区,一般采用自然区划方法,分区类型以区域自然条件特点和土地利用主导方向命名,主要用于全国、省、地(市)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用途分区是在土地资源适宜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上级规划的要求,按照同一土地利用管制而划分的土地用途区[5,6],一般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等用途类型区[7],主要用于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现有土地利用分区从不同层次对规划区内的土地进行了划分,明确了不同分区的土地利用方向,制定了各区的用途管制制度,对大范围确定主要发展方向和主导用途起到了引导作用,但从国内土地管理的实践来看,现行的土地利用分区类型还比较粗放与宽泛[8],宏观性较强,侧重单纯的土地管理,缺乏与实际土地利用、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

在村域土地利用中,较小的区域范围内土地利用方式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多种用地类型相互交叉,镶嵌形成不同的用地景观或格局,不易形成大面积、用途一致的区域。当宏观性土地利用分区由小比例尺向大比例尺逐层落实时,就会出现与实际不一致的情况,不能满足微观规划中土地利用和用途管制制度的有效实施[9]。因此,针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村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功能定位和土地管理的需求,结合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构建一个既可与村域其他相关规划融合协调,合理安排各业用地,又能与上级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落实各项控制指标和土地用途管制的分区体系。按照上述理论分析,构建一个两级土地利用分区体系:一级分区为产业功能分区,以区域主导产业命名分区类型,服务于村域产业经济发展;二级分区为用途管制分片,以区域土地主导用途命名分区类型,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力求将土地组织利用、生产经营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三者融为一体。

3.2 村级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村级土地利用分区方法有以特尔斐法、综合分析法、主导因素法为主的定性分析方法,以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叠置法为主的GIS技术分析方法以及三种方法的结合使用[10,11,12,13]。

在村域这个面积较小、微观的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等外部条件几乎相同,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宜采用主要适用于土地利用方式区域差异显著、分区界限明显易定的综合分析法,且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图件一般为1∶2000的大比例尺图件,图斑是最基础的构图单位。若以图斑为评价单元,图斑的相关属性数据获取难度较大,相对差异性不明显,以选取评价单元和构建指标体系为基础的定量聚类分区方法也不适宜。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导、实施土地利用的依据。在村域范围内,村集体组织、村民与业主共同参与决策村域土地利用:村集体组织是村域土地的所有者,是土地利用的组织、安排方面的指挥中心;村民是村域土地的直接经营者和管理者,对实际土地利用方向、性质、布局拥有决策权和支配权;业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投资者,参与土地的生产经营。因此,土地利用分区要实现村域土地组织利用、生产经营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的有机结合,须充分尊重当地群众意愿并引进业主意见。因此,村级土地利用分区的方法应不同于宏观层面的分区方法,迫切需要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公众参与式分区方法,在此基础上辅助GIS技术,使土地利用分区更加科学。

4 结论

村级规划方案 第4篇

关键词:规划环评;规划方案;优化调整;环境目标

中图分类号:X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075-01

进行规划环评的意义主要在于使环境的规划更加的科学,科学的规划环评可以从根源上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现象的出现,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规划环评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对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规划,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现,从而使社会在发展的同时可以在最弱的环境损坏和影响下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的建议是在规划环评工作进行的重要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对规划环评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浅,这主要是因为规划环评是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所以现今我国规划环评实际工作开展时经常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制约了我国规划环评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1规划环评的思路

通常情况下,规划环评的步骤都是按照一条固定的流程实现的,根据相关经验可得出这条流程主要是指“规划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承载力分析→规划环评结论”。首先,对规划方案包含的规划区域周围的环境条件进行具体的调查和研究,然后再对这些调查和研究的结果进行具体和全面的分析,得出该区域环境因规划所形成的环境影响,再将社会发展与环境承受力两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具体的对该区域规划环评工作进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将分析出来的结果与环境影响及区域评价的指标三方面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之后,提出相应的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的建议;最后,在综合考虑规划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该区域的规划规模、结构、布局等三方面因素对规划方案提出相应的调整意见。因此,在规划环评中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必须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结合相关案例,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和周围环境的承载力上对整个规划环评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2结合案例来分析规划环评的协调性

2.1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来进行分析

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进行分析有助于规划师更快的了解当地规划环评所处的环境背景,避免在进行规划工作时对不同部门与层次进行规划时出现冲突或者断链情况的出现,所以对规划协调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不仅是规划环评中不能缺少的过程,还是对规划环评中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中非常重要的技术要点。我们可以将规划环评中的规划协调性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领域之内,不同规划内容一致和互相促进的程度”,主要包含了规划的相容性和互动性等两个方面,其中规划的相容性主要反映的不同规划之间存在的静态关系,而规划的互动性则体现了在通过一定的协调手段之后,根据需要将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各个规划之间能够互相适应,并达到相容形成一种和谐的动态关系。对规划环评中的规划协调性进行分析的过程分别包含了对规划所处的政策背景信息进行整合与筛选、对规划协调性进行评价以及对规划中出现的冲突和矛盾进行协调等三方面。在规划环评调查所得的生态环境报告中,需要将当地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规划环评方案的影响重点考虑进来,故而在设计规划环评的方案并对规划环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注意对规划与当地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上位规划之间的符合性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还需要规划和同为有关规划的协调性,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功能区域的整体规划、周边环境保护的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周围城市或城镇的整体规划、土地的利用规划以及能源和资源利用的整体规划等各方面规划因素之间的协调性。整理和归纳之后从规划的协调性来进行整体的分析,关键是要突出不同的规划之间产生的各项矛盾与冲突,然后再对规划方案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建议。

2.2案例分析

以我国某工业园区作为案例对象进行研究。然后通过对该工业园区所在地与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与规划方案的影响以及规划的协调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发现该工业园区规划中的有一部分使用的土地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出现了较大的矛盾与冲突。在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区域是属于不能用于建设的,更不用说用于修建工业园区等极易破坏生态环境的工程,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用地。而因为该工业园区与生态环境功能区域规划产生冲突的区域主要属于围垦区,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围垦的滩涂作为建设用地应该要划入重点准入区。因此,可以看出通过规划环评的规划方案提出了调整该地生态环境区域的建议,有效的协调了双方的矛盾与冲突。

3环境承载力分析

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指在一段时间之内,在其它条件不变且周围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规划环评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规划环评对环境的承载力进行分析,是建立在对规划环评区域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具体的调查的基础上的,然后在对规划环评工作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经讨论和研究之后,对环境质量是否达标、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扰动情况等方面因素进行明确的评价,并在测算出周围环境纳污能力的基础上,对规划开发会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的符合性进行相应的明确。然后,对制约规划环评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总结性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案调整建议。

4结语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区别,规划环评所设计的环境影响评价在范围上明显更加的宽广且包含的内容也更多,所以就需要综合周围环境各方面因素信息,整体的对规划环评的方案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进行规划环评的目标并不只是为了能够提出一些减少环境危害的建议,而且还需要对规划环评的具体方案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建议,这也是一项规划环评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自己对规划环评的理解,结合某工业园区的实例,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来对规划环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供相关的规划环评工作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 曹晓红,吕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农村建设规划环评工作实践[J].环境保护,2009,(2).

[2] 黄川友.规划环评的问题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9,(18).

[3] 佘春娇,陈伟亚.工业开发区规划环评水环境总量控制指标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12).

[4] 池金萍,周利萍,马树海,等.规划环评中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的要点和案例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7).

[5] 李慧明,王磊,刘倩,等.环境经济评价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4).

[6] 麦方代,周鹏.规划环评助力绿色矿区发展——山西阳泉矿区总体规划环评实践[J].环境保护,2009,(20).

3村级脱贫规划 第5篇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镇党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要求,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我村2017年顺利脱贫,再经过3年巩固提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脱贫规划。

一、行政村基本情况

小辛营位于北城街道办事处北1公里处,全村共有小辛营,陈营两个自然村,八个村民组,450户1953人,耕地面积1100亩,党员20人,2014年以来,小辛营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136人,其中2014年脱贫5户26人,2015年脱贫0户0人,2016年计划脱贫13户55人,2017年计划脱贫12户33人。

二、具体脱贫措施

1、产业发展脱贫。一是产业扶贫基地。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利用种植、养殖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办事处苏楼窦全云成立了“沈丘县四季阳光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肉猪、山羊养殖场,带动小辛营全村贫困户16户未脱贫贫困户入股养殖产业扶贫基地,每户每年增收500元。

2、转移就业脱贫。一是依托本村紧靠县城各个行业,产业优势,介绍贫困户务工,带动贫困户16户59人,每户每年增收12000元。二是依托技术培训及本村人士介绍到新农贸市场务工,带动贫困户5户18人,年均增收可达到25000元。

3、基础设施脱贫。一是道路建设。2016年新建道路1100平方米。二是安全饮水。全村450户全部吃上自来水。三是村室、文化广场、标准化卫生室建设。2017年已申报在小辛营自然村建设文化广场占地600多平方米,标准化卫生室占地210平方米。四是农网改造、村村通宽带2017年全部完成。

4、教育培训脱贫。一是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2016年培训2户,2017年培训4户,实现转移就业。二是全面落实省市县贫困生资助政策。

5、金融服务脱贫。帮扶带动贫困户申请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计划申请2户。

6、医疗保险救助脱贫。一是对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实行免费参合;二是全面落实大病报补政策。

7、社会参与脱贫。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开发。

8、社保兜底脱贫。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等实现脱贫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实行动态管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一名乡镇科级干部任组长,驻村队员、村两委干部、镇包村干部为成员。

(二)夯实脱贫责任。夯实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户不脱贫,帮扶人不脱钩。村级组织要发挥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作用,主动对接上级帮扶力量,主动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带领全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提升脱贫攻坚能力;加强党员发展教育,扩大脱贫帮扶队伍;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

(四)营造宣传氛围。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励贫困群众坚定脱贫的信心,增强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

村级双联规划 第6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意见》和《余湾乡关于在全乡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在本村扎实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结合我村实际,提出如下实施规划。

一、目的意义

在全村广泛深入地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强化“三农”工作、加快扶贫开发、推动跨越发展、实现我村全面奔小康的重大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机关干部作风、锻炼培养干部的重大探索;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重大实践。通过开展这项行动,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提高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切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标,稳步落实“六大任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整体联动。市、县、乡干部全面参与,明确责任,上下齐动,分期分批,常年不断。

2、加持综合带动。通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促进本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当的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发展。

3、坚持务求实效。因社因户制宜,尽心尽力而为,解民忧、济民困、帮民富,不实现小康目标不脱钩,使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4、坚持常抓不懈。立足“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简历长效机制,完善工作措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开展下去。

(三)工作目标

1、广大干部受教育。通过这项行动,使各级干部理解社情民意,知道民生疾苦,懂得爱岗敬业,宗旨观念更加牢固,为民服务全心全意。

2、人民群众得实惠。通过这项行动,使群众收入快速增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全乡平均水平。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治理显著提高。

3、农村发展上台阶。通过这项行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扶贫开发更加有效,农村社会更加和谐,你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2012年发展规划

村级工作规划精选 第7篇

一、健全领导机构,村成立建设新农村领导小组,村支部书记为组长,财经治保委员为副组长,妇女委员和党小组长、无职党员岗长、村民小组长为成员,认真接受镇文明新村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

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村从实际出发,全面规划-全村范围内以基础建设为主的文明新村,真正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始终当作中心工作。

三、以村部为中心,以小组连片进行规划,具体要落实好饶家垸小组,团结垸小组,黄泥榜小组,高塔岩小组中心垸建设。实现“一个中心,四个重点”,对一些分散户向中心垸搬迁,不断改造和完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使全村楼房化比例达到60%。

四、规划是举措,关键靠落实,村要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具体技术指导下,搞好测量和制图,起好步,通过艰苦努力,取得政治、物质、精神“三个文明”建设成果。

五、抢抓机遇,克服困难,树立信心,转变作风,努力把产业化建设茶叶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减负作为突破口,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和落实好文明新村建设的新居、能源沼气、卫生安全饮水、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六、认真学习建设文明新村的先进典型经验,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把别人的成功经验进行消化和吸收。

村级规划方案 第8篇

1.1 贵州可持续森林经营项目开展情况

中国政府和德国政府于2005年6月签署了政府间财政合作协议, 2007年7月中国财政部与德国复兴银行签署了财政协议, 之后又签订了项目分立协议, 将贵州省可持续森林经营项目 (以下简称项目) 纳入中德财政合作中国南方森林可持续经营整体项目之内, 并将可持续与近自然林业原则纳入中国林业政策与计划制定的探索之中。项目在试点社区林区通过森林经营单位开展可持续森林经营。森林经营单位是以村、村民组或者个体农户为基础进行组织, 将其作为森林经营实施主体, 以近自然林业可持续森林经营为原则, 采用参与式方法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目前, 项目共完成65个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 编制面积达到20000hm2以上, 其中实施面积已达到6500 hm2以上, 在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

1.2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存在的问题

经林权制度改革后, 南方集体林区绝大部分集体林地的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已经归个人所有, 造成了以家庭为主的分散林业生产现状, 分散林业生产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低, 经营规模不景气;管理水平不高, 资源利用率低;林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融资困难;产品标准化低, 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1]。不同农户不同的经营兴趣可能会导致相互间协调困难, 特别是如果完全以户为单位, 需要投入更多劳动力管护, 造成管理成本增高。然而, 就分散的家庭经营来说, 成本提高就意味着收益减少, 如果林业生产低于其他产业的利润, 林农就会放弃经营[2]。根据项目实施地的全面走访调查发现, 这些地方之前基本上没有开展有序的森林经营活动, 更没有深入到可持续森林经营层面。

2 试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2.1 基本信息

包括:森林经营单位名称、森林经营方案有效期、建议的修订年度、编案日期或期间、参与规划人员、方案的审查、森林经营方案批准等基本内容。

2.2 森林经营单位及其森林资源概述

森林经营单位位置、森林经营单位成立时间及组织形式、森林边界及其划分由来、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历史、主要森林功能和森林类型的统计数据一览表、林分状况的简要描述 (立地条件、主要树种和稀有树种及分布, 经营条件, 特殊立地, 受损情况, 面临风险等) 、森林资源调查的概要性结果 (面积、林分类型、发育阶段、密度、蓄积、更新情况、受损情况等) 。

2.3 森林经营的目标

长期经营目标 (生态、经济、社会层面) 、十年规划的主要目标 (所有小班经营目标的归纳汇总) 、计划的营林措施一览表、十年规划期内总费用与收益计划 (收入与支出) , 包括所需的劳动力以及项目提供的补助。

2.4 其他各种计划

森林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森林保护方案、边界划分、标牌和维护、巡护、防火、关于放牧和收集薪材的规定等。

2.5 林分描述、活动规划表与记录

林分描述与规划表, 包含:小班/林分编号和面积、林分描述及调查结果、规划期内的经营目标及生产目标、营林措施相关的指示。

活动记录表/执行情况表, 在所计划的营林操作实施后填写, 包括至少的信息有:实施日期/期间、作业区域、采伐木总株数、采伐的蓄积总量、观察结果。

2.6 专题图纸

位置示意图/总体布局图 (比例尺1:25, 000左右) ;营林规划图 (比例尺1:10, 000) 。

3 经营方案编制的程序和步骤

3.1 实施主体确定

3.1.1 森林资源预调查:

利用贵州省第3次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成果或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资料对村级森林资源状况进行预评估, 主要评估林地总面积、乔木林面积以及可采取人工干预措施的森林面积, 考察其是否具备实施项目的资源条件。

3.1.2 成立森林经营单位:

县项目办在森林资源预调查的基础之上, 经与村支两委沟通、召开村民大会宣传森林经营理念、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森林经营委员会, 森林经营委员会与县项目办签订相关协议后, 确立森林经营方案实施主体。

3.1.3 实施主体:

一般是以村为单位、村民组为单位, 或者是联户经营 (要求集中连片) 为单位编制经营方案。

3.2 森林经营规划

3.2.1 设定长期的经营目标:

告知森林经营单位, 森林经营单位就该长期目标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3.2.2 小班区划:

草拟地图、小班和林分清单。

3.2.3 小班/细班调查及经营规划:

完整填写外业规划调查表。

3.2.4 其他规划:

森林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森林保护计划。

3.2.5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及制图:

按照模版编写书面文档, 包括规划结果表, 完善规划图。

4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特点及建议

4.1 实施主体明确

之前, 我们没有或者很少有在南方集体林区编制森林经营单位级别的森林经营方案, 也没有获得足够的经验或信息来评判森林经营方案实施主体不明确对于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影响, 但从县级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情况来看, 所有权和经营权错位带来较多的弊端。首先是林权所有者应该是经营权拥有者, 但大部分林权所有者并不知道森林经营方案是什么, 也不知自家林地是否要开展经营活动、开展什么经营活动、什么时候开展、怎么开展、有什么好处或坏处;其次县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在实施主体不明确或者传统惯性思维情况下其实施主体就是县级林业主管部门, 但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在失去林地所有权者支持的情况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在法理上是说不通的, 并且面对整个县的集体林地也无力实施, 也承担不了这样的巨额投入, 因为他们无权获得间伐收益, 或者长期的经营收益。

4.2 外业工作量降低

与传统调查方法相比项目采用的外业调查技术不同之处有以下3个方面:

4.2.1 采用样圆调查技术。

圆形样地与方形样地相比, 不用进行周界测量, 也没有闭合差的要求, 因此样圆调查技术能够节约大量的外业调查时间。

4.2.2 定性因子与定量因子结合。

本项目采用穿越式调查方法, 将样圆调查定量数据与线路观察定性评价结合予以综合评价, 能够定性的则以定性评价代之, 减少了外业调查数据收集的工作量。有经验的调查人员知道, 无论设置多么周全和完善的调查因子, 其数据都不能够完整的反映林分状况, 即完全依赖于数据分析往往会导致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

4.2.3 满足于经营需求的数据精度, 而非单纯的追求数据精度的科学性。

对于森林经营措施和实施年度等两项核心问题的确定而言, 技术人员通过穿越式调查, 完全可以通过目测现地确定实施措施和年度, 除了需要做采伐作业设计的林分外多数经营措施类型并不需要设置样地;另外项目规定的以5cm为一个径阶也有利于目测技术的应用。

4.3 文本编写难度降低

(1) 在项目内, 评价一个森林经营方案的优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外业调查数据精度是否能够满足于确定经营措施的需要;b.经营措施类型及规划年度是否合理;c.数据统计是否有误, 文字是否通顺;d.主要内容是否齐全;e.方案编制程序是否符合项目规定。

(2) 与其他的方案文本评审或审查相比, 在本项目内森林经营方案的不同点有:a.本项目内经营方案审查重点是在外业把关, 而不是专家评审会;b.对于文字和表格审查, 主要参考标准是看得懂、能应用;c.不需要在文本撰写优美程度方面有过多的要求, 避免反复修改;d.只要能够满足基本描述和特征描述, 并不需要追求文本篇幅和论述的完整性;e.尽量利用数据库软件的统计结果表格, 不需要技术人员单独测算;f.避免了生长预测以及财务测算等的相对复杂计算;g.本项目森林经营方案编辑的内容必须对森林经营活动有指导意义, 否则可以不必编写。

5 参与式方法的作用

本项目采用了参与式方法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 林主意愿得到了充分尊重, 具体体现在:

5.1 方案编制的前期工作

对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前期工作 (即组织成立森林经营委员会或森林经营单位) 已经积淀了参与式工作基础, 林主或林主代表已经同意对其所有的林分开展森林经营活动。

5.2 外业调查中的交流与沟通

在森林经营方案外业调查过程中, 项目办技术人员和森林经营单位代表共同进行外业调查, 其间有3个方面作用:其一是林主或林主代表参与了森林经营措施的确定过程, 其经营权得到了体现和尊重;其二是林主或林主代表有充分的机会与县项目办技术人员做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包括对经营措施的理解、实施方法、对森林经营的认识、对林分经营的意义、预期收益、生态环境的好处等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探讨;其三是县项目办技术人员可以获得林主或林主代表的想法、意愿或者经营难度, 以及其他方面相关建议等。

5.3 实施过程中的培训

在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过程中, 做到了及时有效的培训, 并且灵活组织施工方式。每一个新开展经营活动的森林经营单位都要对其进行技术培训, 至少做到森林经营委员会主要成员能够基本理解和应用;根据当地劳动力情况和林主意愿, 至少有2种施工方式给予选择, 一是自主实施, 自得的劳务报酬;另一种是在协商好劳务报酬分配的前提下组织专业队进行施工。

5.4 监测与信息反馈

在项目实施之后, 县项目办和监测中心及时进行监测, 做到了实施效果评价与信息反馈。在监测过程中邀请林主代表或者实施人员到场共同探讨和评价实施效果, 实施效果较好的给予赞赏, 发现有问题的提出来现场讨论, 并给出合理化的整改建议;县项目办和监测中心对于一个小班实施总体合格与否给予相对宽松的尺度, 发现问题并不完全意味着不合格, 问题更多的作用是作为现场探讨的例子, 而不必对林农的实施技术过于苛刻, 以免伤害其积极性, 当然恶意破坏的需要请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出面处理。

参考文献

[1]伍士林, 蔡细平, 谷红兵.分散林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的对策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 (双月刊) , 2006, 26 (1) :76-79

金领家庭理财规划方案 第9篇

郭先生打算今年换置大一点的房子,过年回家接父母过来居住。郭先生和郭太太一直有相伴全球旅游的愿望。郭先生希望自己60岁退休后能和郭太太做花甲背包客,实现年轻时的梦想。

家庭财务状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郭先生家共有资产170万元,包括房产、银行存款和股票。目前家庭负债为零,财务风险很低。

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郭先生家庭年总收入53万元,工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100%。家庭收入来源单一,可尝试增加投资途径获得理财收入。家庭月支出1.1万元,占月总收入的27.5%,明显低于50%的安全消费水平,家庭储蓄能力高。

理财规划建议

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郭先生家现处于家庭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理财并非是家庭财务发出警告时的解救之星,而是排除隐患防微杜渐的预防卫士。

应急准备

一般应急储备金以家庭月支出的3~6倍为宜,郭先生家每月支出1.1万元,可从现有活期存款中划出6万元作为家庭应急准备金。

长期保障

郭先生和郭太太有必要为家庭成员配置商业保险作为补充。首先为郭先生配置保额150万~300万元,年交保费3万~4.5万元的重疾险、意外险和定期寿险。然后为郭太太配置保额约90万~180万元,年交保费1.8万~2.7万元的相应保险。最后可为孩子购置健康险和意外医疗险等。保险配置总支出控制在5万元,可用年终奖支付。

房产换置

郭先生打算在附近购置一套120平方米的商品房,按该地段均价1.67万元/平方米计算,需要房款200万元。郭先生家现住房也是贷款购买,适用第二套房政策,需首付60%。另外,广州《住房公积金贷款须知》规定,两人或两人以上购买同一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为80万元。郭先生家需首付120万元,剩余80万元可采用公积金贷款。当前采用公积金贷款的利率如表3所示。

建议选择5年期分期付款,每月还贷14734元。房子装修大约花销30万元,可由定期存款支取。

孩子教育金

郭先生夫妇俩打算送儿子去美国上大学,挑选学校、确定留学方案金领一族时间上很难安排过来,不如选择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综合广州市各留学服务中介公司的报价,费用需8万元左右。

美国4年制公立大学的平均学费(不包括住宿和伙食费)接近2万美元。私立大学学费大体在2.5万~5万美元。以美国留学每年学费、生活费30万元人民币计算,4年留学共需120万元。郭先生的儿子今年12岁,距离上大学还有6年时间,建议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来筹措。

6年的投资期限属于中长投资期,若按年投资收益率8%计算,每月定投1.4万元,6年后可获得128.8万元,刚好能满足孩子留美求学的资金需求。郭先生希望能分散国内市场风险,也可搭配不同市场的指数基金做组合定投,如50%定投国内沪深300指数基金,50%定投海外QDII指数基金。

退休养老生活

在未来5~6年,郭先生家每月房贷付款额以及基金定投额相加约2.9万元,与规划后的每月节余大体相等。送孩子出国读书后,郭先生房贷也已还清。郭先可用10年时间为夫妇二人的花甲背包梦建立物质基础,而10年的投资周期相对来说较长,可以见证一个经济周期的轮回,只要长期坚持并结合市场动态适时调整,实现8%的年投资收益率将是较大概率事件。每月的流动收入仍建议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进行投资,每月定投2.9万元,按8%的预期投资收益率计算,10年后这项养老基金中将有530万元的不菲金额,畅游全世界安享晚年将不是难事。

其他规划

针对理财目标做好相应规划后,郭先生还有部分闲置资产,可用于提升家庭生活品质及资产保值增值投资。一是扣除应急储备金后剩余的4万元活期存款,可作为每年固定的家庭旅游基金,郭先生和太太可利用假期出游的机会增加与孩子以及父母之间的交流,感受家庭生活的其乐融融。这笔资金可购买货币基金或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二是投在股市的10万元资金可持观望态度。由于目前股市低迷,且四季度各项指标显示经济有企稳回升现象,加之郭先生并不急需这笔钱,可继续持有,待到行情好转时再赎回转投债券型基金,将资产交由专业人士打理,进一步降低风险。

具体实施策略

(1)保留6万元活期存款作为家庭的应急储备金,剩余4万元购买货币基金或1年期银行理财产品,用作家庭每年出游的旅游基金。

(2)现有的10万元股票继续持有,待行情好转时可考虑赎回再申购债券型基金。每年5万元年终奖按主次顺序为家庭成员购买商业保险。

(3)出售现有房产获得120万元作为新房的首付款,剩余80万元申请公积金贷款,每月还贷14734元,分5年还清。30万元定期存款取出用于新房装修。

(4)每月结余中7000元定投国内沪深300指数基金,7000元定投QDII指数基金,为儿子将来赴美留学筹措120万元的教育基金。

(5)6年后,将月节余的2.9万元坚持做基金组合定投,为退休后的全球旅行及养老生活筹措资金。由于这部分资金较充裕,也可在儿子成家立业之时赎回部分定投基金作为儿子买房结婚的启动资金,具体视儿子毕业后的工作情况而定。由于基金定投存在一定风险,退休后不宜再坚持,可以全部赎回然后将资金分成3份, 一份购买保本型基金,一份购买国债,一份以活期存款的形式持有。

陈玉罡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财务与投资系副主任

村级规划方案 第10篇

xx 村位于 xx 县南部,驻 xx 乡政府所在地,距离 xx 县城约 44 公里,交通条件落后。土地面积约 1.08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1371 亩,山林面积 9460 亩,人均林地面积 4.05亩。总人口 453 户 2337 人,其中贫困人口 54 户 240 人,低保户 15 户 32 人,五保户 5 户 5 人。致贫原因主要是村民创收能力不强、产业发展不力、内生动力不足、信息不灵、交通偏僻。

(一)工作目标

2020 年是脱贫攻坚的提质之年,重点抓好村合作社产业发展,完善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美丽乡村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二)工作重点

1、抓好农村合作社产业发展。一是扩大产业种植规模。组织 3 个农村合作社及时总结种植经验教训,在保证效益的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其中,文辉合作社红薯种植规模达到 150 亩;展宏合作社马铃薯种植规模达到 150 亩;蓝桥合作社黄花菜种植规模达到 150 亩。1-2 月份,帮助合作社做好土地流转工作;3-4 月份,帮助指导各类产业的种植;5-6月份,协调市县有关产业技术人员进村指导产业种植情况;

7-8 月份,帮助联系产品销售渠道。二是推动产业多元化。在确保效益的前提,根据市场需求状况,探索发展 1-2 特色产业,力求效益多元化,拓宽增收渠道。其中,文辉合作社探索发展百亩花海和农庄建设,计划投入资金约 40 万元;展宏合作社探索发展香茹及反季蔬菜种植产业,计划投入资金约 20 万元。1-2 月份,做好前期规划和土地流转工作;3-4月份,做好育苗种植。

2、抓好困难村民的重点帮扶。一是继续抓好贫困户的帮扶。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要求,加强对重点困难贫困户的帮扶力度,确保不出现返贫现象。二是做好困难村民的帮扶工作。对个别不在贫困户之列,又家庭存在实际困难的村民,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实现村民共同致富。

3、抓好舜水河两岸防洪综合治理。(1)建设目的。一是确保舜水片沿岸农田免受山洪灾害。二是打造沿河两岸风光带。(2)建设规模。一是修建防洪堤。在舜水河两岸各修建 1 条长约 3 公里、高约 3 米的防洪堤,满足雨季防洪需要。计划建设资金约 200 万元。二是修建沿河道路。在舜水河靠村一线修建 1 条长约 3 公里、宽约 3.5 米的沿河道路,方便日常出行。计划建设资金约 100 万。(3)资金来源。一是列入扶贫项目向县水利部门申请立项;二是市财政局资金帮扶。(4)工作安排。2018 年 7-8 月份,向县水利部门申请立项,做好资料申报工作。2020 年 3-4 月份,做好前期规划工

作。7-8 月份,开工建设。

4、抓好村容村貌综合治理。村容村貌综合治理,是建设美丽 xx 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三步组织实施。一是抓好全村空心房的拆除。3-5 月份,按照保留村民空心房土地所有权与资金补偿的办法,动员村民对全村所有空心房进行拆除,清理村庄周边危房及巷道内的草堆、粪堆、土堆、垃圾堆以及门前私搭乱建的柴草棚,为下步乡村绿化美化打好基础。二是建设休闲娱乐场所。7-9 月份,分别在桥市片、舜水片各建 1 个村民休闲娱乐广场,满足村民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其中桥市片拟在新修建的村综合服务中心处,与新建村综合服务中心一并规划建设;舜水片拟在原村委会地点建设。同时,利用村庄周边空闲地,修建小型观赏景点及政策宣传栏,提升美丽乡村品质。共需资金约 20 万元。三是绿化美化。10-12 月份,发动群众在村民房前屋后开展植树活动,同时,利用空心房闲置地,动员村民种植时令蔬菜,四周围好栅栏,既方便了村民,又绿化美化了居住环境。

5、抓好村综合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建设。一是抓好综合服务平台办公用品购置。3-4 月份,在建好村综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购置电脑、办公桌椅、资料柜等办公用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共需资金约 20 万元。二是抓好电商服务平台建设。5-6 月份,为推动村产业发展,拟在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电商服务平台,方便村民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信息,拓

宽销售渠道。共需资金约 5 万元。

上一篇:演讲技巧的培训下一篇:第一次月考九年级政治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