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提升产品价值分析

2024-07-02

产品提升产品价值分析(精选6篇)

产品提升产品价值分析 第1篇

营销策略:五种方法提升你的产品价值

购买宝马车的人有时候不是最在乎车子的本身跑得多快,能开多久,他们购买的是宝马车的价值,即开宝马的感觉和开宝马的那种身份象征。买奔驰的人选择的是一种尊贵的身份。所以在笔者看来,塑造产品的价值不是简单的说几句:“我的东西好、我的东西很好、我的东西真的很好。”这么简单。对产品本身卖点的了解,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把握才是关键。尤其是后者,比尔盖茨准确把握了个人电脑的未来需求成就了微软;乔布斯知道年轻人会喜欢什么样的手机和个人电脑,才成就了今天的苹果霸业!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客户在购买的时候看中的不是你的产品,往往看中的是你产品的价值。

一.环境和氛围提升产品价值

同样一杯咖啡,口感、原材料、杯子大小都一样的情况下。在路边店买是八块钱,老板赚四块钱。在星巴克卖三十八块,老板赚三十四块。前者的利润率扣除直接和间接的全部成本后为百分之二十,而星巴克可以达到百分之五百以上,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那是因为在星巴克喝咖啡,咖啡只是你消费的一部分。除了咖啡,你还要为星巴克的文化氛围、咖啡厅的环境,甚至包括你要为你听到的每一首音乐买单。

在笔者的品牌营销总裁班上,有一位福建的茶老板曾经分亨过他的一个亲身经历案例。最开始他卖茶叶是论数量,一斤一斤的卖,一麻袋一麻袋的卖。这样做了十年,他有五千亩茶园,却依然发展不大。直到几年茶协组织他们到日本和台湾去考察,看到日本人在喝茶之前要沐浴、焚香、更衣,喝茶前还有精彩的茶道和茶艺表演。他说,当他经过这样一般折腾后非常口渴,他说他当时即使喝白开水也会感觉很甜。何况在那种氛围下,自己不但了解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茶有了一种新的情感。而且张开了自己的每一个毛细血孔,所以喝到的每一口茶都如同甘露一般。他还发现,别人卖的一杯茶就等于他的一麻袋茶叶的价格。回来后,他每与客户谈生意,首先必从茶文化开始。因为只有把茶文化做足了功夫,他的茶叶才能卖出高价。

二.量化你的价值

如果你给予别人的产品价值是无法量化的,别人是很难相信你的产品的,用数据说话比你空口说白话好一百倍,所以要量化你的价值,从实际价值和心理价值两个方面进行量化,比如,你的产品可以给别人增加收入或减少支出成本,这就是你的产品带给别人的实际价值。心理的价值是客户内心深处的满足,是一种感觉!是满足他们的欲望、实现他们的梦想的东西。比如告诉他们使用产品的结果,更轻松、更快捷、更安全。

三.用材料和工艺来塑造产品的价值

劳斯莱斯汽车有什么理由那么贵?一方面,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年产量只有几千辆,连世界大汽车公司产量的零头都不够。但从另一角度看,却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劳斯莱斯汽车公司会告诉你,他最大的特别是一直坚持手工生产。车主可以看到生产的全过程,比如劳斯莱斯的发动机是完全由手工来制造的。

一台散热器要花费一个工人整整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然后对它进行打磨加工,又要用去5个小时。据统计,制作一个方向盘要15个小时,装配一辆车身需要31个小时,安装一台发动机要6天。正因为如此,它在装配线上每分钟只能移动6英寸。制作一辆4门车要两个半月,每一辆车都要经过5000英里的测试。这一切都告诉你一个道理,就是这量车用的是最好的材料,用这么长的时间精心打造。你不多出点钱正常吗?国内乐百氏的“二十七层净化”营销方案,告诉你纯净水的生产工艺,也是这方面非常成功的例子。

四.产品的稀有性和独特定位

一瓶水在武汉的价值与他在非洲沙漠中的价值会不会一样?在长江边上,我们感觉不到水的珍贵。而当水出现在沙漠中,他就等同于生命、珍贵过黄金!在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要打造产品的稀有性,可以在两个方面做文章。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发现“新大陆”、新市场,在旧市场过剩的产品,在新市场还是稀缺的。另一方面,风青杨认为要发掘产品与众不同的功能与效用。同样是牙膏,你可以选择美白、防驻、洁齿、抗过敏等各种各样的阵地。同样是洗发水,你可以选择养发、护发、防脱发、亮发、黑发、去头屑等不同的功能定位。

五.打造你的品牌和培养你的粉丝

在笔者看来,品牌是覆盖在产品上的一种情感认同。比如现在的年轻女生都喜欢“超级女声”中的李宇春,那正说明李宇春这个“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习惯、行为等品牌元素符合这些女生心中的情感需要,这就产生了价值,这个价值是李宇春所对应的群体的情感需要,而不是她自己的需要。这就是品牌的价值。再比如说两个人谈恋爱,如果有好感了,那是通过不断接触和了解慢慢培养(塑造)起来的;两个人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互相之间有了默契和好感,这也是通过时间塑造和磨练出来的。在风青杨看来,品牌正是通过不断的认知和了解,让你对他产生了感情与依赖。

例如,在我刚看到一个人的时候,对这个人产生的不会是品牌好感,只能是产品好感。有人说某个人长得漂亮一看就喜欢,这是产品好感,品牌好感是需要交流的,是两个人交往一段时间之后,产生的一种情感需求和认同。所以说品牌是什么?品牌是覆盖在产品上的一种情感利益认同,它是产品对应群体的情感价值的满足。像星巴克、苹果因为个性与理念都拥有众多疯狂的粉丝。这些粉丝成为了他们的消费主力军和忠实宣传者。

勿用质疑,所有的销售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证明自己的产品物超所值。销售的过程,其实就是让客户了解产品的价值远远高于卖给他的价格。当顾客认识的价值远远的大于产品本身的价格的时候,顾客就会及时选择成交;当顾客认识的价值等于产品本身的价格的时候,顾客就会犹豫甚至选择判断,这个产品是否真正有必要进行购买;当顾客认识的价值远远的低于产品本身的价格的时候,顾客就会选择离开,因为产品的价格已经脱离了产品的价值。通过这个对比公式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消费者而言,价值对价格的比较是决定顾客是否真正购买的一个关键因素,那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在产品销售的时候,要通过专业的营销来塑造产品的价值。

产品提升产品价值分析 第2篇

——浅谈西格尔电梯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电梯数量在不断增加,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程度逐步加深。与此同时,电梯使用的安全性及性能备受使用者的关注,这就需要电梯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各个环节都要精细化,电梯的各个流程都非常重要,从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售后等,各个环节都不可忽视。西格尔电梯在企业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提升电梯产品的价值,全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梯品牌,电梯生产流程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电梯质量的优劣,市场售后是市场营销的保障,是深化客户的主战场。在电梯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只有通过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把握住市场主导。追求服务的高品质、高效率和人文化,同时给予客户周到的售后服务,体贴客户所需,创造产品的最大价值。西格尔电梯在今年以开展“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活动为契机,以创建西格尔电梯品牌为目标,结合电梯厂实际,开展了“创品牌、夺优质”劳动竞赛,电梯安全隐患排查、职工课堂等活动,不断创新经营机制,积极在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大力推行西格尔电梯品牌形象的打造,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生产经营任务,累计回收资金965万元。在生产经营上,今年西格尔电梯厂共完成了纯良南苑小高层12台电梯、锦绣龙轩A区38台电梯的生产任务以及胜利花苑246台电梯选型

配置。在质保体系上,1月西格尔电梯厂通过了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整机型式试验,6月通过了四年一次的电梯B级资质的换证评审,8月通过了控制柜型式试验。在基础建设上,公司对生产车间进行大力改造,即将落成的西格尔电梯试验塔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唯一一座现代化的电梯实验中心。今年西格尔电梯全面完成了工程处下达的各项指标,推动了电梯厂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承揽优质电梯项目,做精品工程。西格尔电梯项目部在承揽工程方面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市场体系,在选择项目时依据相关政策尽量选择那些造价目标明确、资金周转快、进度款支付及时、施工周期短、企业诚信好的项目。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制定精细化电梯合同,维权保障更有利。合同是约定双方关系的协议,在制定合同时优化条款,明确双方责任。西格尔电梯项目部今年所承揽的工程都处于乙方单位的位置,这就要求在制定合同条款时接受甲方所明确的条款。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就需要我们尽量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利益,明确合同条款内容,使我们乙方单位在合同维权方面更有利。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抓电梯生产,严保电梯质量。在生产过程中,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西格尔电梯厂认真组织各个部门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加班加点进行电梯各配件产品的生产和采购工作。在产品质量方面,西格尔电梯厂严把质量关,始终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为了保证电梯采购配件的加工质量和供货时间,西格尔电梯厂采取从源头着手加强采购质量管理,严格审查各供应商的生产资质,同时对轿厢、控制柜等重要配件供应厂家派出人员进行了驻场检验。产品入厂后又按照批次进行入厂检验,不仅对外观进行检验,还通过各种检测仪器对其技术指标和性能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是否达到质量要求。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构建电梯精细文化,用细节完善品牌。以“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创效年”活动为主线,不断推进精细管理规范在基层的贯彻落实,从细节处完善西格尔电梯品牌。一是规范标准。在西格尔电梯生产车间,项目部严格执行“3C”程序文件,结合自身特点,逐步形成从产品的图纸会审、原材料的进场验收、产品制作工序到产品的出厂检验等一套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二是规范流程。从电梯配件销售订单到技术分解,从采购、生产部件确认到生产包装,每个流程分工清晰、责任明确。对每一批产品的加工制造,都实行质量目标责任书管理,坚持工序提前把关,实施工序交接单和质量验收单双检制,把“三工序”管理细化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三是规范现场。通过落实“5S”管理,解决了现场生产的浪费现象,经过清扫、清洁后的设备运转率提高了20%,突发故障率降低了2%,半年来生产过程的返工和不良率,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0.5%。目前,西格尔电梯验收合格率100%,目前已承揽电梯390余台,锦华西区电梯安装

工程被评为东营市2009“质量诚信、用户满意”示范工程。

五、实施精细化管理,构建完善的电梯售后服务体系。西格尔电梯具有专业的售后服务体系,设立了远程监控中心,实施24小时客户服务,可远距离、全天候监控网络内的电梯运行状况,维保地区涉及油田、东营及周边城市,让客户在使用高质量电梯产品的同时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突出责任管理,强化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西格尔电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就是客观的认识到电梯在使用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电梯管理中得利弊,提高电梯企业经营效率,为电梯安全高效运行创造条件。今年以来,西格尔电梯厂各项工作踏上计划步伐,以“精细化管理,比学赶帮超”活动为契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工程处党委、工程处领导的正确引领下,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以踏实工作创建西格尔电梯品牌,统一思想,严把质量,努力提高电梯生产效率,扩大电梯销售区域,全面完成工程处下达的各项指标,推动电梯厂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刘森

西格尔电梯项目部

分析产品功能, 提升产品价值 第3篇

关键词:产品功能,产品价值,价值工程

“国庆”长假, 重读《文史博览》, 2013年第03期刊登了一篇“钢盔害惨日本兵”的文篇, 作者萨文在文章中介绍说:日军在黑龙江和马占山将军的作战中期间, 钢盔确实减少了日本兵的伤亡, 但也给日本人带来了不小的烦恼。首先是钢盔的里衬太薄, 在黑龙江寒冷的天气里, 出汗以后如果不加处理, 很快脑袋就会和钢盔冻在一起, 强行摘取, 无意中会连皮肉扯下。而最初日军对这种古怪的情况不会处理, 用暖水浇钢盔进行救护, 结果造成被冻结的头皮直接剥离。日军宿营的时候, 经常听到头和钢盔冻在一起的新兵摘钢盔时发出阵阵哀号。攻占齐齐哈尔, 日军阵亡三百余人, 因为冻伤减员的却几乎达到两千, 其中不少就是这种“钢盔头”伤。

日苏诺门坎之战, 日军又发现大量日兵尽管戴着钢盔, 依然在作战中因头部中弹而死, 反而是不戴钢盔的没有这样高的比率。原来, 日军当时使用的钢盔, 前面正中有一个很大的红色星星, 红色是最醒目的, 老远就能被发现, 瞄着小红太阳开枪, 钢盔成了靶子, 中弹的日军士兵, 多半是头盔正中被一枪命中的。

以上两则的历史轶事, 平常人可能幸灾乐祸地讲:侵略者都没有好下场!活该!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无法淹没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深的痛苦烙印, 也无法洗涤中国近代史一系列耻辱的不平等条约;在中日甲午战争两个甲子年的今天;我们痛定思痛地, 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将12月13日南京大屠确定为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历史让事实告知我们并让我们探索,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2个甲子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 清军31500人死亡、而日军13306人死亡, 清军死亡人数比日军多18194人, 是日军的2.4倍, 日本获胜, 签订耻辱的中日《马关条约》;日俄战争, 俄国88429人死亡, 而日军32904人死亡, 是日军的2.69倍, 日本获胜。 (引自百度)

军事家和政治家从不同角度分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本人就“钢盔”的发明、功能、作用, 采用价值工程管理方法, 分析日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1914年, 法国将军亚得里安在看望伤员时, 听到一个伤员说, 敌人打炮时, 很多人被炸死了, 他只受了轻伤, 原因是他把铁锅扣脑袋上了。于是亚得里安将军来了灵感, 根据铁锅弧形形状, 可以让弹片大多会滑飞, 保护脆弱头部的原理, 便让工厂照葫芦画瓢, 造钢盔装备部队, 结果伤亡率大大减少。据统计, 二战中以美军为例, 由于装备了钢盔, 使7万人免于伤亡。钢盔的基本功能是防止火炮散弹的, 一旦穿透力强的子弹击中钢盔的中心, 一样能够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带有小红太阳的钢盔, 成了醒目的靶子, 成为了无视钢盔基本功能的牺牲品……现代人们根据钢盔的基本功能, 拓展并赋予钢盔一个个新的功能 (辅助功能) , 从而钢盔从战争中进入了和平年代, 它成为保护生命的得力的劳保用品———安全帽。

价值工程是通过对产品功能的分析, 正确处理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来节约资源、降低产品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一个产品只有具备有用性, 才能被人们接受, 才能成为一个商品;而有用性的大小, 决定着人们喜爱程度的;商品价格与该商品的使用寿命的比例关系, 是人们购买商品的重要标准。因此:

①创造并赋予一个个产品新的基本功能, 是满足人类日益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需要的根本动力;一部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史, 就是由人利用工具到制造工具, 钻木取火、陶罐、青铜、乃至蒸汽机、电报、炸药、直流电、交流电、原子能、抗菌素等等新产品组成的。创造并赋予一个个产品新的基本功能, 这样的产品, 它的功能就会无穷大, 因此带给人类发展进程具有巨大的作用;它的研发成本可能也会无穷大, 而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可能忽略不计。一旦谁创造并 (拥有) 这个产品 (发明) , 谁将在市场经济中拥有无尽的财富, 一个强大的国家或企业无不拥有雄厚的基础科研力量。

②拓展并赋予一个个产品新的功能或辅助功能, 这样的产品, 在人类发展进程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人类从发现地球磁场, 到应用磁场———无线电;从单一的二进位制的电报到无线电广播 (单项收听) , 到无线电视 (单项收听及画面) , 到互联网的即时互动。无不建立在电磁场基本原理之中的。苹果手机在其总裁乔布斯的帅领下, 在保证手机通话、短信等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利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契机, 制造出苹果神话;反观老牌手机劲旅诺基亚等市场占有率逐步下降、自至破产倒闭;现在家庭家家都有的微波炉, 是1945年美国雷达工程师斯彭塞发现的———微波具有的热效应。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产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微波加热, 将微波炉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大幅下降, 微波炉进入了千家万户;这些企业是微波炉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是微波炉行业专项技术的拥有者;这些企业的利润无法预计。你懂的, 为什么中国许多产品的毛利润很低很低, 是因为我们没有创造并赋予或者拓展并赋予一个个产品新的功能。如果日军钢盔在设计时能根据天气情况, 多加一层保温材料, 士兵们在并且在激烈运动之后, 能及时摘下钢盔, 伤亡率就会大幅下降,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我们化工集团的发展之路, 同时应征着“创造并赋予或者拓展并赋予一个个产品新的功能”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水壶除垢, 到锅炉除垢, 到所有热交器除垢;从除垢剂到许许多多的专利技术。

③一个产品的功能不是越多越好。价值工程管理方法告诉我们, 一个产品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基本上, 添加任何辅助功能, 必将增加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而基本功能与必要的辅助功能完美结合, 就能实现1+1>2的效果, 反之亦然。手表它的基本功能是计时 (看时间) , 时间的正确性是手表的主要指标;如果一块机械手表附加了日期、指南针、潜水、红外线等等辅助功能, 且不计算某个辅助功能的增加, 增加了成本, 如果一旦某个辅助功能出现问题, 就将影响整个手表的质量。如果日军的钢盔上没有醒目大大的红星, 狙击手怎么能够在瞬间找到目标呢?

参考文献

[1]李婕.网络环境下基于需求的用户创新激励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2]郑秋荣.通感在触屏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 2010.

产品提升产品价值分析 第4篇

基金项目:本论文受到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重点项目(13-ZZ-JG-11)资助。

【摘要】为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经营水平,转变乡村旅游产业资源依赖的粗放型经营模式,重视乡村旅游产品价值创造成为实现转型解决目前问题的突破口,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乡村旅游产品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指出旅游者进行产品消费的层次性和驱动动因。从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消费的整体体验出发,归纳了乡村旅游产品顾客价值创造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顾客价值;产品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3.002

自从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的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以来,各地方政府开始大力扶植乡村旅游的发展,山东省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实施方案中提出把乡村旅游业培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新亮点。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多元化休假制度日趋合理,再加上人们旅游消费个性化需求强烈,乡村旅游成为旅游经济新的亮点。经过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正面临着产业转型的时机。但乡村旅游资源依赖性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向以精耕细作式满足旅游个性化需求的市场主导型经营模式转变还存在难以突破的困境,诸如盲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资源严重浪费和保护不足;经营产品单一,价格战四起,经济效益下降;经营水平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质量普遍较低等。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很多,但如何解决这些困难还要回归本源。

企业利用资源整合手段创造出可以用来交换的价值,而价值凝结在产品上,如何生产出优秀的产品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乡村旅游也不例外。行业是由各类企业组成的,宁高宁认为,企业所有保证盈利的策略中结果性的、目的性的,与你要服务客户接触最直接、影响最大的,也是企业经营规律中最稳定和不断被重复验证的就是企业的产品,其实产品也是企业管理的所有复杂冗长环节全部为之努力的部分[1]。如何能不断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是服务行业获得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乡村旅游经过自发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之后,要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大踏步前进,必须转变思路,对市场进行精耕细作的开发和经营,这意味着乡村旅游要瞄准市场变化,不断创造需求,增加产品价值满足需求,实现交换和利润的增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早,一般集中在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如Blaine and Golan(1993)、Dernoi(1991)、Fleischer & Pizam(1997)、Page & Getz(1997)、Ady Milman(1998)。英国Richard Sharpley(2001)认为缺少支持、经营者缺乏训练、基础设施薄弱、旅游资源匮乏、营销水平低下等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障碍。导致乡村旅游开发失败的原因在于构思拙劣或计划不足,缺乏专业机构的指导常常导致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严重等。

国内关于乡村旅游价值创造的研究多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其旅游价值,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建议,如冯淑华和方志远对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价值研究及开发模式探讨分析[2]、韩卢敏研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和价值取向[3],王琼英、唐代剑从产品视角进行顾客价值创造从而为乡村旅游产品经营提供借鉴的研究多涉及到产品的一部分功能[4],方百寿等对土特产品旅游开发策略探讨[5], 李兵对乡村旅游纪念品体验化开发探析[6]。因此本文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尚属首次。

二、乡村旅游产品顾客价值创造的驱动机理

(一)乡村旅游需要是顾客价值创造的内在动因

顾客是否会与购买企业产品,关键在于交换获得的东西是否有价值。而人们为什么认为某个东西有价值,原因在于这个东西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需要是指个体在生存过程中对既缺乏又渴望得到的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活动。需要常以一种“缺乏感”体验,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导致为推动人进行活动。为了消除心理紧张状态,人们愿意通过交换来获得愉悦和放松,这样消费动机就产生了。从这一角度上来讲,乡村旅游产品就是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形成的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可以用来交换的产品。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乡村旅游消费满足人们各个层次的需求,或为享受美食以满足生理需要,或为品尝绿色生态食品满足安全的需要,或为乡村的淳朴和热情,结交相同爱好的朋友以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或为拍一张照片发布在网络上以证明曾经到此一游的虚荣心以满足被尊重的需要,或为自身的喜好和价值观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各个层次需要互相依赖,彼此重叠,人的需要满足程度与健康成正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任何需要的真正满足都有助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二)乡村旅游顾客价值蕴含在全部消费体验中

乡村旅游产品是旅游消费者消费的对象,消费者凭借它获得满足和身心健康。产品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交换的指向,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消费者在交换双方中占据绝对的优势,掌握着交换是否能够进行的决定权。因此,经营者要完成交换,需要通过消费者的眼光来看待产品中蕴含的价值,考虑是产品中的什么因素驱使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解剖”产品,必须考察消费者整个购买和消费过程,由此产生了产品整体概念。乡村旅游产品的整体概念可以概括为人们通过购买行为在乡村旅游消费中能够满足某些需要的事务的总和,既包括有物质形态的产品实体,又包括非物质形态的利益,通常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产品核心层次,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利益,是顾客真正要买的东西,因而在产品整体概念中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并不是为了占有或获得产品本身,而是为了获得能满足某种需要的效用或利益。乡村旅游产品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体验产品,是消费者花费了一定的时间、金钱、精力和体力而换取的一次经历。消费者之所以选择乡村旅游,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从乡村旅游中可以获得别的旅游形式无法获取的体验,这是乡村旅游产品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产品具有吸引力的基础。如何增加旅游消费者在乡村旅游中的体验是增加乡村旅游产品价值的基本途径。

第二个层次是有形产品层次。是指消费者据以判断产品核心利益的实体和形象,包括质量、品牌、宣传手册等。乡村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消费者在购买了乡村旅游产品之后,即使不满意也无法退还,加上旅游消费属于高消费范畴,这些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风险。如何消除消费者的购买顾虑,将无形的产品有形化和可感知化,是经营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比如消费者入住乡村宾馆,干净卫生是他们最基本的需要,怎样让消费者知道经营者提供的住宿是干净舒适的,仅靠宣传显然让人难以相信,经营者需要通过一些方式让消费者看到或感觉到。比如,卫生洁具要注明“已消毒”会让消费者感觉有点好感,消费者就会有所放心。床单是洁白的而不是农村家用的粗布花床单或被罩,让人感觉很卫生。餐厅消毒柜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且电源是开通的,从消毒柜里拿出的碗筷是温热的,让人感觉餐具是消毒过的。经营者通过便条和告知的形式,白床单和消毒柜把抽象的服务具体化且形象化,消费者在这里住宿吃饭就会放心,不然消费者就可能拒绝消费或留下遗憾。

第三个层次是附加产品层次,消费者能够从产品购买与消费中获得的其他利益。如为消费者旅游提供信贷、产品品质保证、旅游咨询、赠品、售后服务等,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展开和用户要求不断提高,附加产品越来越成为竞争获胜的重要手段,服务业是竞争性比较强的行业,技术门槛低,资金门槛低,所以当一家服务业创新一种新产品而吸引消费者时,其他企业很容易就模仿过去。继而所有企业提供的产品都大同小异,变得雷同化。对于高度雷同化的产品,有形产品层次和附加产品层次的竞争就成为竞争的焦点,这点对服务业尤为重要。

三、乡村旅游顾客价值创造策略

(一)乡村旅游体验是为消费者创造的核心价值

随着人们旅游消费经验的提供,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到此一游”的需求,开始追求能彰显自己个性的产品和服务,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情感需求的比重增加,消费者更乐于主动参与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消费过程更感性化和个性化,越来越重视在购买旅游产品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己心理需求和情趣偏好的特定体验。

1.感官式体验。在各种感官刺激中,视觉是最主要的体验。乡村旅游景观和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在颜色搭配和形状上力求独具一格,又相互配合,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比如乡村旅馆的颜色和建筑风格要协调一致,其他的辅助设施建设如购物商店、休憩设备、洗手间等无论从名称到建筑风格都要服从景区的文化主题,与主建筑单体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突出主题又于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7]。又比如,乡村的种植景观和一年四季各类花草果蔬的色彩变化搭配,也要注意带给旅游者不同的经历和感受。此外还要杜绝诸如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厕所卫生差等“视觉污染”。除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也是感官刺激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涧潺潺的流水声、乡村特有的鸡鸣声、浓郁的花香、甘美的果实、取之自然的建筑材质等等都会让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将各种感官刺激有效整合有助于旅游者形成难忘的旅游体验。

2.情感式体验。经营者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密切关注消费者的需求,牵住消费者的情感,扣住消费者的心,向消费者提供他们真正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对于符合自己心意,能满足其实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会产生积极主动的情绪和情感。放松身心、回归自然、享受亲情天伦、追忆怀旧等成为人们向往乡村旅游的因素,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情感,创造情感体验,使消费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环境当中。比如保持古色古香的村落,引起消费者对遥远年代的回忆;为家庭享受亲情快乐准备的家庭套餐,全家齐动手,亲自采摘蔬菜准备一顿美餐;为情侣们彰显个性而准备的战争婚纱拍摄场景等等。

3.思考式体验。思考式体验是以创意的方式引起消费者惊奇、兴趣和对问题的统一或各异的思考,通过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如高科技农业生态园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游览体验,观摩学习,自主探究,使游客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并由此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和自豪感。台湾的乡村旅游大多数成为中小学生校外学习基地,当地政府采取行政立法的形式,促使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农村,在实地了解大自然知识。

4.互动式体验。互动式体验是通过创造条件,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增加顾客对产品的接触点,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释放自己的兴趣、爱好、想象力、抱负。由此,消费者可以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而不是传统地接受企业千篇一律的固化服务。通过角色来激发消费者,使其生活形态得以改变,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经营者通过乡村旅游产品设计,营造消费者能参与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和农耕生活,体验乡村生活的艰辛和乐趣。如把易于体验的部分布局成采摘园、乡村工艺作坊、乡村集市的产品区,以自采自制自买的方式亲身体验农产品制作过程[8],为已经远离乡村生活的消费者提供亲近大自然,感受宁静的乡村和淳朴民风的机会,从而获得短暂的放松和安宁。

(二)创造消费者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及竞争对手的不断模仿,不同乡村旅游的产品在核心价值创造上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过前期的产品,另一方面旅游消费者随着旅游消费的成熟,对产品的非核心价值越来越重视,甚至超过对产品核心价值本身的关注。如消费者参加乡村旅游不仅是为了获得不一样的旅游体验,还因为它是一种时尚生活的象征或由品牌溢价带来的心理满足感。乡村旅游经营者应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产品创造,摆脱传统产品概念的束缚,未来乡村旅游竞争的获胜者将不仅懂得如何增强旅游体验,还会从产品质量档次、品牌、售后服务等方面赢得竞争优势。

1.把脉消费需求提高满足程度。质量是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其需求程度的评价,消费者使用产品,总对产品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往往受到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会使人们对同一产品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经营者管理产品的质量,应把消费者对产品有共同需求的部分应尽量标准化和规范化,如对卫生和服务程序的要求,需要形成统一的规范的做法。山东省旅游局运作的全省好客人家农家乐星级评定,有助于规范乡村旅游质量标准。通过山东省旅游局对乡村旅游质量标准的市场宣传,消费者已经把是否悬挂“好客人家示范点”牌子作为消费取舍的标准。而对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部分作为产品特色来经营。

2.创造产品特色树立品牌形象。品牌从本质上来讲是指产品或企业特色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投射,这种特色不是企业自封的,而是消费者打心里认可的一种特色。针对某一品牌,消费者就认为这个牌子的产品与其他产品不一样,它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有了品牌,消费者就很容易作出选择。没有品牌时,消费者认为所有的产品都一样,就会选择最便宜的。这样,经营者就不得不打价格战。旅游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一致性的特点,需要消费者前来生产地进行消费,在未消费之前,消费者已经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为了降低成本,消费者会选择知名度或品牌美誉度比较高的产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某些景点扎堆的原因。特别在节假日,某些景点人满为患,而另一些景点泠泠清清,呈现冰火两重天。所以,旅游产品比起有形产品,品牌和知名度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更大,乡村旅游产品也符合这一规律。

3.设计产品“包装”重视形象宣传。宣传手册和其他的宣传材料犹如乡村旅游产品的包装,乡村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的特点,无法拿出来向异地的消费者展示,只能利用宣传手册之类的宣传资料展示给消费者。展示的内容和设计风格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三)创造产品附加价值成为竞争获胜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属于服务业的一部分,消费者在消费乡村旅游产品时对细节比较敏感,细节就构成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对于很多乡村旅游产品,很多地方的做法大同小异,提供服务的内容也差不多,只是某些细节做得不一样,这些细节让消费者产生不同的消费感受,让客人感觉自己是受人信赖的,增加就餐的愉悦度和轻松感。

1.提供信贷扩大销售机会。经营者如能与金融机构合作,为旅游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或先消费后付费的服务,就会刺激一些目前有强烈出游愿望但又囊中羞涩游客的出游动机,也会帮助暂时缺少流动资金而耽误出游的消费者。这种服务方式在旅游业正悄然兴起,如:中信银行与艺龙旅行网合作的艺龙旅行信用卡,可免费获得意外保险,如果从固定网址预订酒店也可享受10%的回馈;中国银行与携程旅行网推出的中银携程信用卡,既可预订携程的各种产品,还可以在中国银行全国8000多家优惠商户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及服务;在国外最常用的旅游信用卡是世界通用的美元卡,只要持有一张美元卡就基本适用于境外所有国家的刷卡消费和预借现金,而且年费也比较便宜。有些银行为消费者结算方便考虑,推出了欧元卡和日元卡等业务。

2.提供产品品质保证打消消费顾虑。由于乡村旅游本身的特点,属于无形性产品看不见摸不着,服务设施比较简陋,公共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如垃圾处理站等,服务人员都是农民,人们脑海里对中国农民的形象已经固化。消费者对乡村旅游总怀有顾虑,经营者应考虑如何消除消费者的顾虑,提供产品品质保障是其中的方法之一,服务承诺有助于增强消费者消费的信心,化解旅游业的信任危机。

3.开展旅游咨询方便信息获取。乡村旅游一般地处偏僻,隐藏在深山中,这既是乡村旅游的优势,也是乡村旅游的劣势。地处偏僻不容易“遭受现代文明的侵蚀”,保留了原生态纯自然的景观,为人们放松身心,远离喧嚣,亲近大自然提供了绝佳的去处。但地处偏僻使得交通不便,如何到达和保证安全成为让人们头痛的问题。如果消费者很容易找到和获得有关乡村旅游的信息,人们的出行就会变得简单。旅游信息越详细,让消费者心中有数,旅游就很容易成行。

4.完善售后服务完整消费体验。消费者乡村旅游活动结束,经营者也赚取了利润,但消费者的体验还没有结束,经营者仍需要继续经营。乡村旅游的售后服务之一是可以建立一个某某乡村旅游VIP俱乐部,吸纳对乡村旅游具有特色贡献的游客,如某名人或明星、具有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游客、多次重游的游客等为会员,发放会员卡。VIP会员不仅享受价格优惠,还享受乡村旅游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会员拥有会员卡还可以转借亲戚、朋友、家人使用,这样不仅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魅力,还可以挖掘新的顾客。

四、结束语

创造产品价值、提高营销水平是乡村旅游产业实现经营转型的必备条件,从顾客购买完整体验过程分析乡村旅游产品的本质和消费形成的驱动因素,寻找乡村旅游产业经营之道,促进产业升级。未来乡村旅游产业的竞争不再是天然资源的较量,而是整体经营水平的竞争。本文完整地论述了乡村旅游产品顾客价值创造的整个体系,为乡村旅游产品的整体经营提供了指导建议。但在每一项顾客价值创造要素上的分析尚显粗糙,有待进一步研究深入。

参考文献

[1]宁高宁.企业长期不在利润区对社会也是伤害,绿公司[N],2012年11月06日.

[2]冯淑华、方志远.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价值研究及开发模式探讨,江西社会科学[J],2004年12期,230-234.

[3]韩卢敏.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和价值取向,滁州学院学报[J],2011年01期,61-62.

[4]王琼英、唐代剑.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价值再造,农业经济问题[J],2012年11期,66-69.

[5]方百寿、张芳芳、侯跃栓.土特产品旅游开发策略探讨,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0年01期,1-4.

[6]李兵.乡村旅游纪念品体验化开发探析,江苏商论[J],2008年07期,75-77.

[7]盛晓兰.苏州乡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以苏州旺山生态园为例,苏州大学学位论文[D],2010年,36-40.

[8]甘智文,杨主泉,伍朝辉.乡村旅游体验营销探讨,合作经济与科技[J],2013年08期,86-88.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rural tourism products and transformation extensive management pattern of tourism industry, it is the effective solution of the current issue of the reforming breach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rural tourism product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rural tourism products to create value on based of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consumption of rural tourism products. The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of rural tourism products of customer value creation have been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results.

舆情分析的主要产品及其价值研究 第5篇

引言

近年来,中国社会进入矛盾多发期,经济发展的同时,改革步履维艰。底层民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中产阶级同样感到生存威胁。以微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web2.0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因此各阶层频繁上网喊话,网络舆论空前繁荣,且不断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件中来,通过监督政府作出透明决策,促进司法公正等手段,起到左右事态发展的作用,促进社会公正。

另一方面,无论从制度、法规还是网友素质方面来考量,我们都可以认定中国当下网络环境尚未成熟,可以说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常出现网络诈骗,网络伤害、网络暴力等现象。但网络的作用在当今中国显然是正面为主,有助于帮助我们冲破诸多制度的牢笼,摆脱旧观念的桎梏,倒逼改革。因此,主管部门不应该因噎废 食,害怕网络的失控。而要积极引导网络舆论,使其发展成为一股更理性的建设力量。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网络舆论成为一股愈发强大的社会建设力量。因此,随之而生的网络舆情分析就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政府、企业、NGO组织和试图通过参与网络言论改变社会的网友本身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由于个人能力和本科论文篇幅限制,本论文主要根据本人实际实习和工作经验所接触到的舆情分析主要产品作以梳理,而省略掉了网络舆情载体、现状特点和 专业舆情分析师的工作流程和必备素质等较繁杂和系统的内容。当然,舆情产品作为分析工作的最终呈现,必然是建立在舆情分析师对网络舆论敏锐的感知和科学的 抽样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的。因此,在论文第二大部分,虽未系统研究,仍对网络、舆情、分析进行了简要概括,以使对该领域陌生的朋友有初步认识。

此外,本文所研究的舆情产品主要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产品和人民网舆情频道为主,并辅以其他舆情机构和个人的主要舆情分析形式,基本涵盖主流舆情产品类别。

网络、舆情、分析 概述

1、网络发展现状考量

首先,从数字和网民结构等硬性指标考量: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值得关注的是,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为73.4%,手机使用率正不断逼近传统台式电脑的使用率。同时,微博在2011年迅速崛起,微博使用人数在这一年达到24988万人,比上一年暴涨近300%。报告显示,2010年网民的微博使用率仅占13.8%,而2011年该数据猛涨到48.7%;从数量上看,2010年微博使用人数仅有6311万,2011年则暴涨近300%,达到24988万人

2011年,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等娱乐应用的用户规模有小幅增长,但使用率均有下滑。相比之下,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则较上一年增加14.6%,达到3.25亿人,使用率提升至63.4%,成为中国网民继即时通信、搜索、音乐、新闻之后的第五大应用。(《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数字移民的高峰期。网民规模达到5亿,这已相当于一个大洲的人口;一年增长5000多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这是从实体空间向互联网的虚拟空间的“移民”,表明人们把工作和生活的更多内容转移到了互联网上。(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1月17日 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移民” 中国网民数达5.13亿)

其次,从舆情发展方面考量: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自2007年中国经历了网络舆论热潮,2008年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周久耕由于“天价烟”,被网友“人肉搜索”最终被曝光并受到司法处理。2009年 “邓玉娇案”中,正是由于网络民意对当地政府产生巨大压力,法院改判邓玉娇“防卫过当”,有罪免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表明,舆论表象背 后是网民日益觉醒的权利意识。亿万网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和推动网络舆论的成长壮大,成为比西方国家互联网还要发达的网络舆论场,而且这种影响方兴未 艾。(《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刘鹏飞著)

第三,从网络生态方面考量:

近年来,“网络水军”、“网络推手”、“删帖公司”、“代骂公司”层出不穷通过散播谣言、恶意炒作话题等方式制造虚假“网络民意”,严重扰乱网络秩序。

由于矛盾凸显,法治滞后于网络发展,在各种政治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网络舆论领域难免泥沙俱下,网络环境混乱,充满戾气,虚拟言论生态亟需规范是当下又一网络现状。

2、网络舆情概念、范围、划分简述

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概念并没有唯一定论,简单来说网络舆情就是一种“网络言论的存在”,因此,考察这些言论的网络载体对舆情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明白了舆情在哪里,才能简单高效科学的捕捉到舆情,而后才可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判。网络舆情信息从源头上来说,可分为四个大部分。互联网言论、传统媒体网络版、无线即时通讯工具、新型社交性媒体。其中,互联网言论主要集中于:论坛/bbs、网络新闻、新闻跟帖、博客/空间、网络视频、网络调查、网络访谈等;传统媒体网络版又可细分为体制内媒体、市场化媒体和境外媒体;无线即时通讯工具包括手机短信、移动网络、qq群、msn群以及窗口签名等形式;新兴社交型媒体方面,微博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跻身重要网络舆论平台,同时吸引大量政府和官员进驻。另外就是社交网站,国内的如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网等。

综观网络舆论场的分布我们发现:“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忠实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人们在微博客、BBS、QQ、博客上议论时事,针砭社会,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改写了‘舆论引导新格局’。”(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 语)人民网评:打通“两个舆论场”2011年07月11日

因此,“当下的舆情监测最主要的是要追踪第二块舆论场,搜集和了解决策反馈,把握社情民意,为促进官民顺畅沟通和良性对话效力。”(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 语)

3、舆情分析工作简述

舆情分析工作专业性较强,需要多学科知识背景,和经验的积累才能较好地完成舆情分析的工作。首页舆情分析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传播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储备,且对中国当前社会有清晰和深刻的认识,能宏观把握、微观分析多层面的社会矛盾。

其次在分析过程,第一要科学抽样,合理高效运用大众搜索工具和专业舆情检索平台。

舆情研判和作出舆情应对点评、给出应对建议,是舆情分析工作最终指向所在。需要根据舆情所处的不同周期依据一定指标作出点评,而若想给出科学有效的建议,就需要舆情分析师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把握舆情发展规律。

舆情分析的主要产品及意义探究

近年来,舆情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学术机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重视。-+++不同机构和个人由于出发点不同会生产出不同舆情分析产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且部分舆情产品多作为内部资料,不对外公开,本论文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所有的几种不同类型舆情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出版了国内惟一一份有正式刊号《网络舆情》的内参,并承担了很多网络舆论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舆情监测与形象传播研究”、201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与效果评估信息平台建设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年中国社会思想动态”、中国社科院年度《社会蓝皮书》网络舆情部分(2007年-2011年)等。

经过多年运营,其舆情监测研究已形成一套较成熟的体系,并形成以下品牌性舆情产品:“一周舆情综述”、“舆情评论”、“舆情速递”、“舆情访谈”、“舆情排行榜”、“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2007—2011)”、“内部舆情报告”、“《网络舆情》杂志”。下面,本文将分别介绍以上八类产品,并探究其对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

1、一周舆情综述

舆情综述,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舆情文章形式,可以以时间(通常为一星期)、公共事件、网络现象(网络流行语 网络恶搞)、网络思潮、突然爆发的网络情感等为写作单位,因此,以不同标准写就的舆情综述,样式不尽相同,并没有固定格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在《中国青年报》开设的舆情专栏“一周舆情综述”在国内有较大影响,该专栏每周一更新,内容上涵盖过去一周内网络热点事件、热点现象、热点言论以及网络上的流行思想等。以4月21日刊于《中国青年报》的综述为例,作者选取了当周网络最热四件事,分别为“青岛植树”、“毒胶囊”、“吴英案死刑未核准”和“院长告别演说叩问高校行政化”一事,既有正面也有负面,既解读舆论又引领舆论,抓住了热点事件,把握了重点现象,触及了焦点矛盾。

舆 情综述作为一种重要舆情产品受到多家传统媒体青睐,除《中国青年报》外,《云南信息报》也推出舆情报告专栏;《新京报》的“微言大义”每天更新,得到好 评;《新快报》基于微博的一周舆情综述专栏“微言宋听”由知名评论人宋石男撰写,其笔触轻松风格幽默又不失社会关怀,吸引大批读者。

与当下国内舆情的契合点及其意义

当前中国媒体尤其是网络上每天都有新的舆情热点爆发,每一个被关注的热点背后都隐藏着亟待解决的社会矛盾,每一种虚拟的网络现象都是现实社会国民心态的折射。舆情综述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通过及时总结舆情,反应问题和现象。

然而,它又不是对网络热点的简单梳理,而是以一种客观角度看待网络主流舆论,不迎合任何舆论。也不是被动的去梳理已然被炒得火爆的热点,而较多的去打捞 沉默的声音,推广有价值的声音和思想,希冀通过反思网络改进社会管理。如2012年2月27日刊于中青报的《一周舆情综述:让全社会监督政府“洗脸”》 一文中,提到的“清理冷漠标语,更要杜绝黑恶治理”和“曲靖宣传部长发起‘抗旱随手拍’”,严格意义上说并非当周网络舆情热点,甚至未引起多大舆论反响,但两件事背后反映的问题却是绝对的社会热点。作者仍因其对社会的敏锐感知,将其写入当周舆情综述,通过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探讨“计划生育”和“民间公益”两 大问题。

虚拟的网络就像现实中的广场,只有站得足够高,才能看到广场的每一个角落,判断哪些是有价值的声音和思想。高质量的舆情综通过把控舆情热点,反映社 会矛盾,反思社会管理,提升舆论的监督效果;通过点评舆情热点,提炼民意,提醒社会各界重视舆论,引导沟通,化解社会戾气,促进社会和谐。

祝华新先生对舆情专栏这样总结:这个专栏不一定覆盖了所有引起网民关注的热点舆情,但集腋成裘,从中可以看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改良,民众对社会正义的渴求,还有不断进步的传播技术下,政府回应社情民意的诚意和艰苦努力。(总结一年网络舆情 政府封堵信息被指“惰政”——2010年11月5日 中国青年报)

然而,由于形势和篇幅限制,舆情综述更多的关注热点事件、现象,侧重宏观把握,缺乏微观分析;主观性较强,部分作者在写作舆情综述时,很容易过多关注负面现象负面情绪,缺乏对网络真善美的感知和推广。

2、舆情评论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推出针对网络舆论状况的评论,试图通过解析网络上的社情民意,评论社会,可以说是开启了通过评论舆情评论社会的窗户。2011年7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推出“善待网络和网民舆论”系列舆情评论(共计五篇)分别为:打通“两个舆论场”、为“网络问政”喝彩、对话“意见领袖”、网络舆论的“生态治理”、网民、人民和公民。以上五篇舆情评论以“郭美美”、“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网络问政”等2011年网络热点事件和人物作为评论切入点,提出“打通两个舆论场”、“优化网络生态”等深层次网络问题。这一系列评论作为人民网评连续发表,显示出体制内媒体对于网络的开放态度和理性思考,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获得好评。

与当下国内舆情的契合点及其意义

由于网民素质较低,网络文化土壤厚度不够,近年在各种公共事件讨论中,网络舆论众声喧哗,浮躁。在这样的背景下,舆情评论作为一种深度舆情产品加深了舆情分析的思想性。

舆 情评论并不需要很强的时效性。往往在很多舆情热点事件趋于平静后,适时推出一篇舆情评论,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和反思政府管理、社会制度等内容。与普通 新闻评论不同的是,舆情评论不是一个人的观点,而是作者对“民意”的提炼,是网友合力创作的评论。极力吸收网络舆论中的理性建设力量。

以最新一期人民舆情为例,四月1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这将三公话题再次推到公众面前。舆评作者通过对普通民众对三公问题的期待和对媒体评论观点的提炼,尽可能深入把握舆论诉求,以舆论的真实声音进行评论,借舆论诉求提醒有关部门:晒三公重要,治理更重要。

网上有句戏谑语“高手在民间”。其实网友的言论中的精华常令人拍案叫绝,且与普通新闻评论相比,舆情评论可谓博采众长,更具说服力。目前平面媒体虽多开有评论版面,但舆情评论的形式还较少出现,有待开拓。

3、舆情速递

舆情速递是政府、媒体、学术研究机构和第三方舆情软件公司(如中科点击)都会每天坚持制作的舆情产品。甚至可以说,舆情速递的好坏,能直接检验舆情监测机构是否专业和敏锐。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每日舆情速递”包括“热门新闻跟帖”、“论坛热帖速递”、“意见领袖博文推荐”和“微博热门话题”四大部分。依据其数据说明,其中的热门新闻跟帖数据来源于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四家门户24小时内新闻排行,排行依据为跟帖评论数;论坛热帖速递数据来源于天涯社区、网易论坛、凤凰论坛等15家知名网络社区时政类板块24小时内热帖排行,排行依据综合点击量和回复数;意见领袖博文推荐数据来源于200余位具有影响力的知名意见领袖24小时内博文排行,排行依据综合点击量和回复数;微博热门话题数据来源于新浪、腾讯微博当日热门话题排行,排行依据综合转推数和评论数。以上数据基本涵盖当今几大舆论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舆论的聚焦点。据舆情监测室相关负责人员介绍,以上数据依据强大的监测平台,具备科学性。

与当下国内舆情的契合点及其意义

当前,由于矛盾多发,我国依托新闻爆料的网络舆论热潮不断,网络随时都有新爆点。舆情速递是每日最新舆情的动态呈现,通过阅读每日舆情速递,相关机构个人可以迅速掌握最受网友关心的新闻、最新热点言论、最受关注的爆料帖等信息。

另一方面,网友注意力的动态变化并非没有规律。纵观多日舆情速递,不难发现,时政、社会、民生等负面消息容易得到网友关注,激发网友讨论热情,网友 注意力的落脚点是当下社会现实的写照。因此,关心中国社会变革的机构或个人同样可以通过总结每日舆情热点的变化规律,感知国民心态,解构社会矛盾,并将其 作为现实决策的依据。

通过舆情速递来看最近一周以来最受网友关注的新闻和论坛帖子发现,“军人拍强拆照被羁押”、“河南景区李姓游客免费”、“信访局长上访”、“卫生部打击 医闹”、“港商卖禁书遭诉”、“日本买钓鱼岛”、“菲律宾解决黄岩岛”等事件是最受人关注的新闻,以上新闻事件折射出的的信访、强拆、医患关系等问题是当 前中国民众讨论最多的社会矛盾,因此与其有关的新闻会成为舆情热点是必然;菲律宾和日本的新闻背后是多年来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近年来大凡触及民族感情的 一些新闻总容易引发大量点击和跟帖,甚至引发打着爱国主义旗号的群体行动。

综上所述,舆情速递最大的功能在于让我们知道公众在关心什么,是怎么想的和想要怎么做。这对政府应对舆论,作出反应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每日舆情速递栏目)

4、舆情热点嘉宾访谈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舆情会商室”栏目,针对一段时期内热点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关注点、社会现象、政府管理、民生热点等邀请重量级嘉宾进行舆情在线访谈,并开放访谈室,使普通网友可以与专家学者就热点事件进行在线交流。

访谈以问答形式进行,言论环境宽松自由,在观点和思想的碰撞中,网友和嘉宾共同解析舆情,思考解决办法。主持人常以热点话题、敏感话题、矛盾聚焦点直接 提问,嘉宾回答针对性强。与国内的电视访谈和大陆传统媒体的访谈相比,舆情会商室访谈内容可谓含金量高、有态度。

此外,其访谈思路开阔,话题广泛,涉及政治学法学、经济管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人文学科、科学技术、国际研究等从民生小事到国家外交的多层面问题。其访谈对象既有资中筠、何冰、于建嵘、展江这样的专家学者,贵阳市市长、河南省兰考县孟寨村党支部书记这样的党政官员,也有胡彬、司马平邦这样的媒体人,还有宋石男这样的知名网游以及普通网友和公共事件当事人,能给人及时而深刻的意见。

以2010年6月10日的舆情访谈为例,当期主题为:从6·9爆吧事件看网络狂欢的杀伤力。邀请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知名自由撰稿人宋石男和活跃网友孙文涛作访谈嘉宾。在轰动一时的6.9圣战发生的第二天,舆情会商室敏锐抓住这一网络热点,从社会学的群众运动、爱国主义、中国媒体环境等角度进行解析,探讨。得出“6.9圣战”跟爱国无关,只会导向民粹行动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主流媒体在类似事件报道中,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的洗脑伎俩。最后还与网友进行探讨,回答网友问题。与当下国内舆情的契合点及其意义

如上所述,舆情会商室在及时追踪网络热点的基础上,邀请有态度,学识渊博的各类社会名流,进行深度解读,引导舆论朝向理性方向发展。

最新几期舆情会商室关注了“公民理性质疑青岛植树”、“河南副局长持枪殴打记者”、和“毒胶囊事件”在分析舆论背后的民意和批评政府方面其言论自由 程度和解读的思想深度与被禁锢的传统媒体和过度娱乐化的网络媒体相比,难能可贵。舆情访谈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在线舆情产品,填补了突发舆情中深度意见上的空 白,在碎片化的网络意见中很有市场,具有推广意义。

然而,访谈想做得有营养,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地方互联网监管部门。言论自由不会从天而降,只有靠每个人在每件事中争取每一句话的自由。从这个角度说,舆情访谈可以尝试通过知名专家学者的言论,不断拓展网络言论的边界。

(胡泳、宋石男、孙文涛:从6·9爆吧事件看网络狂欢的杀伤力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0.6.10 http://yq.people.com.cn/Forum/postDetail.aspx?ID=000018831)

5、舆情排行榜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推出的舆情排行榜类型多样,既有以时间为单位的舆情事件热度排行榜,也有关注政务微博的十大官员排行榜,还有关注平民的十大草根微博排行榜和十大平民网事等。各种不同排行榜也让我们能从不同层面认识一个更全面的网络。

本文在此重点关注的是,舆情监测室每季度定期推出的《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该排行榜根据多家境内外报刊的新闻报道和评论,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众多论坛/BBS,几百名网络“意见领袖”博客,以及微博客、QQ群和播客网站,梳理出每季度的十件“舆情热点事件”,并按照“官方响应、信息透明度、地方公信力”3个常规指标,以及“动态反应、官员问责、网络技巧”3个特殊指标,对十件“舆情热点事件”的政府应对、处置能力做出评估,同时总结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教训,推广经验。

“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中”六个评估指标,“官方响应”,指的是地方党政机构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的响应和表达情况,包含响应速度、应对态度、响应层级(是否有党政主要领导人、部门领导人和警方发声);“信息透明度”,即地方党政机构的新闻发布的透明度,官方媒体报道情况,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管理,以及对外媒体的态度等;“地方公信力”,即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发酵前后对政府的信任度、满意度,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地方党政机关形象的综合影响;“动态反应”,即地方党政机构随着舆情的发酵,矛盾的激化或转移,迅速调整立场、更换手法;“官员问责”,即对舆论关注的不作为或无良官员做出处理;“网络技巧”,即很好地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和意见沟通,熟悉网络宣传和引导技巧。

该榜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表现进行分项评估,得出蓝、黄、橙、红四色级别,警报程度相应由低到高。其中总分20.00分(含)以上为蓝色,表示政府应对总体较为得体;总分10.00—20.00分(不含)为黄色,表示政府应对有待进一步加强;总分5.00—10.00(不含)为橙色,表示政府应对存在明显问题;总分5.00分(不含)以下为红色,表示政府应对严重失当,存在重大缺陷。

与当下国内舆情的契合点及其意义

以《2011年第4季 度地方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为例,“云南楚雄农业执法车公车私用“事件和“陕西西安绿领巾”事件中,两地相关政府部门因官方相应及时、信息透明度高、官员 问责合理,综合得分较高,应对能力为蓝色级别,排在前两位。而“江西宜黄免职官员复出”事件和“河南宋庆龄基金会雕像事件”中,地方政府相应缓慢,针对公 众疑问信息披露不力,官员问责缺失,网络技巧欠缺导致其应对能力为红色等级,排在末位。

与排行榜表格同时发布的还有针对是个事件的详细舆情应对分析,总结舆情应对能力较高地方的经验、技巧,指出表现差的地方政府应吸取的教训,给出应对建议。地方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自2009年起推出,现在已形成每季度发布一期的规律,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引起媒体和网友的好评。“排行榜”向地方政府和基层领导干部普及网络舆情应对意识和理念,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出了警示,有助于地方政府改进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推动政府与舆论的良性互动。(2011年第四季度地方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以诚相见》——新京报 2009年07月25日)

6、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分析报告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主要盈利形式之一,即与各级政府部门、各种类型企业合作,提供有针对性的舆情分析报告给合作对象,作为其决策的内参。

从 类别上来说,舆情报告可分为事件型和时间型两大类。顾名思义,事件型报告即针对某件有关某政府或企业的突发事件,或网络热点的舆情分析。时间型是一段时间 内与某地方政府或企业有关的舆情热点的集合,依此来观察某地网络舆情趋势,从而方便宏观把握,因势利导。实际上,以一段时间为单位的舆情报告是事件型舆情 报告的集合。因此,本文在此重点研究探讨更具代表性的事件型报告。一个完整的事件型报告主要包括六大部分。

首先,事件概述,依据时间线索梳理事件前因后果。注重事件发展的关键点。

其次,舆论关注度走势,通过搜索工具的高级应用和专业检索平台统计出一段时间内每天的媒体报道数量,通过图表(主要是折线图)配以解释性文字,厘清事件发 展每个阶段的舆情关注情况,方便进行舆情研判,预测舆情走势。当然,舆论关注走势更适合复杂、跌宕起伏的事件,是乱象中的规律。第三,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通过科学抽样,总结网友观点的倾向,通过饼图呈现。并附上不同观点网友的代表言论。

第四,媒体观点倾向性分析,同样通过抽样,总结出媒体评论的主要观点,并附上代表性媒体言论。

第五,舆情点评,此部分是一个舆情分析报告中最具原创性部分,也最能体现舆情分析师能力的高下。主要包括:网络舆情态势的点评,并根据观察分析结果预测舆情发展走势;点评事件当事人或单位舆情应对过程,给出进一步的舆情应对建议;总结舆情应对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以舆情监测室针对最近曝光的“毒胶囊”推出的分析报告为例,报告分析结果显示,42%的网友对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表示担忧、21%的网友对社会诚信的缺失导致企业无良表示担心、18%网友要求严惩相关责任人、15%网友要求严惩政府的相关责任人。网友代表性言论指出,该问题最主要就是政府监管的问题,次要才是社会诚信的缺失。在主流媒体意见方面,报告列出光明网、大众网、求是理论网等媒体意见,呼吁加强监管,重建社会诚信。

此外,报告通过展示舆论形成过程,指出毒胶囊最早由央视主持人赵普通过“微博”曝光,引发网友关注,最终揭开其黑暗面纱,引起震动。这反映了传统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中的诸多弊端和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引人深思。观察多个报告发现,舆情报告结构并不复杂,但要想尽可能真实反映舆情、提出专业有效的应对建议并不容易,需要舆情分析师熟练运用网络搜索工具,运用科学抽样方法,在长期舆情工作中积累经验,细心观察,揣摩网络传播规律。

与当下国内舆情的契合点及其意义和问题

网络舆论的力量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绕不开的“难题”。不少地方政府是真正欢迎舆论监督也希望能及时感知舆论,有力引导;也有一大 部分政府把网络舆论视为眼中钉,总想除之而后快。不管怎么说,无视网络舆论的总是死的很惨。在此背景下,专业舆情分析报告成了政府重金购买的内部资料。

然而,部分野蛮的地方政府却把舆情监测,变成了“舆情监控”。面对批评声音不是早发现早治疗,而是早发现早消灭。由此,真实敏锐反应网络的报告反而成了 帮凶,极为尴尬。因此,我认为产品推出方,在有关此项目的合作中,有必要作出必要说明,清晰界定舆情报告决策参考的性质。

7、《网络舆情》内参杂志

由人民网主办,人民日报主管,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负责编辑出版的《网络舆情》杂志是中国第一本具有国家正式刊号的网络舆情刊物,以互联网为主要信息来源、反映社情民意和舆情动向。目前《网络舆情》杂志一周三刊:研究版、时事版和企业版。

研究版侧重于专家观点、分析数据、专题研究等;时事版侧重于热点话题、排行榜等,进一步提高权威性和时效性;企业版以“专业意见,创造价值”为宗旨,从网络舆论反馈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政府的产业政策,以及企业的社会发展环境。

以“时政版”为例,包括“一周舆情综述”、“舆情排行榜”、“舆情进行时”、“网上调查”、“舆情回音壁”、“外媒看点”、“封面专题”、“有话网 上说”、“地方信息”、“政策信息”、“重要言论”等栏目,眼界开阔,见解深刻,专业而实用,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目前的品牌产品之一。

与当下国内舆情的契合点及其意义和问题

从价值上来说,《网络舆情》帮助领导干部“读网”,梳理和客观呈现互联网上的热点舆情以及多种意见构成,包括网民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反馈,对地方施政和行业发展的评价,互联网上的社会思潮,专家对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进程的见解。同时,介绍境外媒体网站上对中国事务的评论,关注国际重大事件特别是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有影响的事件,帮助领导干部拓展视野。此外该刊还特别关注各地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形成路径,总结政府危机管理、媒体关系的得失,为领导干部提供应对参考。(人民在线网站 《网络舆情》杂志介绍)

8、中国互联网年度舆情分析报告

从2007年 开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连续五年为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撰写“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总结一年网络热点,宏观把握社会动向、分析社会矛盾、研究互联网舆论载体的变化、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舆论引导提出建议等。每年的年度舆情分析报告都会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纵观五年报告,虽然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舆论载体转变、网络舆论表达途径和政府与网民互动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以《2011年中国互联网年度舆情分析报告》为例,该报告包含六大部分:20件年度网络热点事件和网络流行语、网络言论载体的新变化、从网络舆情看社会的新发展、政府舆论危机应对与社会管理创新、网络舆论生态治理、2012网络舆情展望。

报告为我们梳理了“动车事故”、“小悦悦事件”、“郭美美事件”为代表的年度事件和“淘宝体”、“撑腰体”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语。

在舆论载体变化上,报告研究结果显示,微博大行其道的同时,传统论坛正在丧失其“霸主”地位,移动媒体开始展露头角。

从舆情背后的社会矛盾变化来说,各阶层上网喊话成为新特点,政府公信力成为大问题,社会诚信缺失引发大讨论,社会矛盾引发的对抗性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有所增强;严峻的经济形势导致东部地区同样大量发生了热点事件。

从危机应对和政府管理上来看,互联网舆情“倒逼”改革机制发挥明显作用;政府的舆情理念暴露深层次问题,有待加强;政务微博大发展,拓展了官民互动空间;政府亟需构建网上统一战线,并与民间自组织合作改进社会治理。

从舆论生态治理方面来说,“微博辟谣”对遏制网络谣言起到重要作用;网络议题时政味道浓,负面新闻多,应该鼓励网络人群分流、议题分化;鼓励各阶层参与网上讨论自由发挥观点,平衡舆论生态;加强记者的“自媒体”账户管理;最终要把网络舆论引向制度化参与。

最后年度报告根据本年舆情所呈现出的特点作出2012舆情展望:

(一)微博客达到巅峰,部分网友回归BBS和博客、(二)网上社交娱乐更加广泛,移动互联助力发展、(三)传统媒体发展变革,全媒体时代加速到来、(四)网络问政持续推进,舆情热点继续升温。

与当下国内舆情的契合点及其意义和问题

社会公共事件和网络流行语集中反映了转型中的社会矛盾和国民心态。报告在此基础上研究网络舆论在其中的展现特点和发挥的作用,并总结经验,提出建议,旨在促进网络自身良性发展,进而推进社会进步,是人民网最重要最具深度也最具社会关怀的舆情产品。结语

产品提升产品价值分析 第6篇

崔 立 勇

(中共潍坊市委党校,山东 潍坊 262406)

[摘 要] 潍坊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传统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依靠同业、同质竞争已经难以彰显潍坊农业优势。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群众需求的提高抓好农业品牌化建设。通过加强领导与考核,抓好宣传与培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深化农业产业化升级,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等途径,推进品牌农业发展,培育潍坊农业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 农业 品牌 路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消费进入了讲营养、讲安全的新阶段,农产品品牌观念大大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已从价格竞争发展到品牌竞争。品牌意味着市场,品牌意味着效益。

潍坊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传统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依靠同业、同质竞争已经难以彰显潍坊农业优势。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群众需求的提高抓好农业品牌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培育潍坊农业发展新优势。这些年来潍坊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目前潍坊市共有1200多个农产品在工商注册了商标,在有效期内的“三品”品牌1463个,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28个。但仍存在着部分农业生产经营业户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品牌杂、规模小,品牌企业整体实力弱,品牌保护工作力度不够,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面小,政策扶持与支撑力度不够等制约品牌农业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从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入手,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潍坊农业发展新优势。

一、加强领导与考核,切实重视农业品牌建设

潍坊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家庭经营收入仍是潍坊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生产经营如何,农产品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农民的收入,关系农民生活水平,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提升潍坊市的知名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潍坊农业品牌的建设。但是,虽然这些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把培育潍坊农业发展新优势作为一项重大决策,但随着农村提留、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的取消,部分领导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明显不高,对农业品牌的建设关系度不够,这成为制约潍坊农业品牌建设的主要因素。对此,一定要加强领导与考核,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潍坊农业新优势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二、抓好宣传与培训,提升农产品品牌意识

提升农产品品牌意识,培育农产品品牌,主体是内因、是核心、是关键。要以提高农民的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为重点,加大各层次农民的培训力度:一是搞好农村带头人和实用人才培训。要发挥农广校的优势,以提高社区干部学历教育为突破口,搞好培训招生和管理;要组织搞好对农业园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社区

分管农业负责人、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带头人和实用人才的培训。二是加大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对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拥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农民开展培训。三是搞好社区新型农民培训。充分利用社区服务平台,发挥农业科技远程视频培训系统作用,根据农时季节,组织农业首席专家或外聘专家教授举办技术讲座,每年举办大型培训班、社区培训班,大规模培训农民。四是认真实施农民培训项目。组织农民参加阳光工程培训、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活动。

三、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引导发展农业品牌

培育潍坊农业发展新优势,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事关我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事关我市农业能否继续领跑全国。对此,一定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潍坊农业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用活用好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将其优先安排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带动金融、民间、企业、外资等社会资本及人才、技术等因素进园入区,着力破解示范基地发展担保难、贷款难问题。重点引进一批实力雄厚、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企业投资示范基地建设。在破解土地制约瓶颈方面,既要在依法、自愿、有偿前提下合理引导土地流转,又要积极对上争取用地指标优先用于示范基地建设。同时,认真研究制定税收减免、示范基地企业出口创汇及人才引导等优惠政策,为示范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加快农业园区建设,打造品牌农业发展载体

一是搞好规划引领。要按照规划设计科学、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要求,集聚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大力发展农业种植园区、科技园区、种苗园区,形成园区化发展新格局,园区内农产品要求通过认证,提升农业品牌化水平。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要求,在设施农业发展较好镇街,培育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高科技农业创新园等现代农业园区,重点规范完善千亩以上农业示范园。通过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每处镇街新建2处以上规模大、水平高、配套完善、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二是鼓励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出台相关扶持奖励政策,鼓励引导各类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形成以社会工商资本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高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三是培育特色农业社区。要立足社区产业发展,积极培植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社区经济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提升社区新建园区建设质量和档次,打造种植业特色品牌社区。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夯实品牌农业发展基础

要围绕发展品牌农业,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实现全域、全品种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健全监管体系机制。健全完善市、镇、社区三级监管体系,逐级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包靠人员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责任清晰,监管、检测、执法、服务“四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监管网络。全面落实和完善农业

投入品市场准入、连锁经营、质量承诺等制度,逐步建立有奖举报和质量可追溯制度,为全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提供体系机制保障。二是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加强对农产品从农业投入品销售使用、田间生产到采收上市的全程监管,尤其加大农业投入品源头监管力度。深入开展“放心农资进社区”活动,狠抓大要案查处,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不法行为。三是加强生产基地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品购进使用、技术规范、生产档案、质量检测、包装销售等方面管理,逐步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提高各县市区检测中心实验室建设水平,争取通过省级资质认定,增加对叶菜类、可生食类农产品及认证农产品的抽检数量和频率;按照“七有”标准,完善镇街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建设,加强检测人员技术培训,确保检测工作正常运行,实现市镇检测数据共享,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发展品牌农业奠定良好基础。

六、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积极培育农业品牌

一是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借鉴先进县市的做法,尽快研究出台我市鼓励农业品牌创建的相关扶持政策,促进我市品牌农业快速发展。充分挖掘我市区域优势和传统优势,筛选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优势农产品,采取整合资源、改造工艺、加大品种选育力度等措施,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新特农产品,努力打造档次高、叫得响的高端农业品牌。二是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在认证中的主体作用,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证,在严把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认证数量,促进农业品牌总量膨胀。三是搞好农业品牌运营。加强指导与协调,鼓励龙头企业联合打造区域集合品牌,形成整体优势,提高竞争力。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农业品牌的公益性宣传,使生产者创品牌、消费者识品牌、用品牌的意识不断增强,进一步提高农业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提高我市农产品知名度。四是创造公平的农业品牌市场竞争环境。规范“三品”基地管理及标志使用监管,组织开展打假治假、保护品牌专用权、查处虚假广告,运用法律保护名牌产品和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竞争,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农业品牌的市场环境。

七、深化农业产业化升级,提升品牌农业整体实力

一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纽带作用。要以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和省种植大户补助政策为切入点,加大种植业专业合作社、农场建设鼓励力度,规范完善一批粮食、蔬菜、果茶等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具有典型指导作用的农产品生产合作农场或合作社。要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园区(生产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高端、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或园区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坚持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路子,进一步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组织分散的农民参加产业化生产,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意识。二是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为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积极开展种植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统计调查和梳理摸底工作,并加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指导和服务,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创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以建设“国

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为抓手,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打造“中国食品谷”农产品加工基地。鼓励龙头企业下沉农村社区,设立原料生产基地,开办加工车间,以企业先进理念,带动社区产业发展壮大,订单农业覆盖面达到60%以上,农户参与产业化生产经营的比例达到85%以上。围绕新兴的花卉、苗木、果茶等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龙头。加快龙头企业升级,培强做大现有龙头。引导、鼓励发展前景好、产业集中度高、市场潜力大的中小型农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抱团合作、品牌嫁接、资本运作等方式,膨胀规模,做强实力,形成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组织龙头企业建立定期联系、沟通交流机制,实现技术、信息、市场等资源共享,形成规模竞争优势,共同拓展国内外高端市场,促进品牌农业发展。

上一篇:2019学生会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手段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