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预测作文材料(作文指导)

2024-09-02

高考预测作文材料(作文指导)(精选6篇)

高考预测作文材料(作文指导) 第1篇

点石成金今年可能考材料作文

要点:切忌就事论事和扩写材料

这两年,我省语文 学科自主命题作文都是“材料加话题”作文,对考生来说,把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可能会有所变化,三位名师一致分析认为,今年我省的作文命题可能会是材料作文,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应多阅读此类文体,那么,如何来把握材料,从而让自己的作文能够取得理想的分数呢?

三位老师认为,关键是要总体把握材料的寓意。严雪英老师还特别提醒,考生在遇到材料作文时,千万不要犯了两个忌讳,一是切忌就事论事,二是切忌扩写材料。一般比较常规或是稳妥的做法是,借材料引申发挥,联系到当前的社会、生活。此外,在找寻创新角度方面,要特别谨慎。三位老师建议,在驾驭能力强、写作水平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考虑求新创新,但希望大多数考生还是走平稳路线,因为求新者如果把握不当,容易偏题,在这种重要的大考中,不宜冒险。

明师主张

严雪英

查漏补缺激活“内存”

将近几个月来所做的专项及综合练习及时拿出来巩固消化,查漏补缺,看看自己哪部分内容还没有完全吃透,重点复习自己经常出错的部分,做到有的放矢。弥补欠缺的方法是做单项强化训练,回顾近几年来的同类高考试题,然后再做一些最新模拟试卷中的同类考题,力求事半功倍。

不少考生有记日记和写随笔的良好习惯,更有不少考生三年来摘录了大量文质俱佳的美文,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考试资源,在临考前要将这些“内存”激活,“重温旧梦”,以便寻找可以借鉴的鲜活的素材。

熊名甲

规范答题卷面整洁

要注重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如现代文阅读的主观题,解答时应遵循这样的步骤:第一,阅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段首句、过渡句、段尾总结句),分层把握内容;第二,按序做题,阅读题干,题干中涉及的语句要回读到原文,依照原文做出准确判断;第三,整理答案,使语句通顺,符合题干的要求,答案复杂的最好分层做答。

语文 试卷采用的是网上阅卷的形式,这就对同学们答卷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要求更高,所以,在语文 的答卷中,“规范”显得尤为重要。除了答题时注意按要求规范格式外,还包括干净整洁的卷面。

吴歆

三个回归注重技巧

高考语文 复习要做好“三个回归”:回归到课本中、回归到以往老师讲课中、回归到已做过的试卷和练习中。回归到课本,因为高考很可能会考书本上的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成语辨析等,还有背诵的8分只要把握好课本中的东西就可以得分。回归到以往老师讲课中,要巩固好以往所学习的知识。

在考试中,答题也是有一定的技巧,比如:考到诗歌鉴赏的题目,那就一定会涉及诗歌的主要意象和诗人的情感,这两条在答题中一定要提到,即使题目中没有明确的问到。

热线摘录

提高作文写作能力是关键

邱先生:我孙女这次二模考了500多分,请问老师这个成绩如何,高考语文 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熊名甲:高考的第一门就是语文 ,所以考好语文 显得十分重要。从二模的成绩来看,这个成绩还算可以。但这次二模考试,南昌大部分考生的客观题和作文分数普遍较低,不太理想。而作文的分数高、上升空间大,考生在原基础上提高5至10分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高考前一定要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答选择题和小阅读要注意什么

黄同学:每次语文 模拟考试时,选择题和小阅读失分都较多,我该如何提高这块?

严雪英:选择题一般有语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成语应用、辨析病句、标点符号等几块内容。考生应考时,要特别注意词语的语音和声调,考生往往因声调把握不准而导致失分较多。做答时,应了解出题的含义。

大阅读注意文章前后兼顾

李先生:大阅读题目的信息量大、文章较长,读起来很费时,请问该如何把握?

严雪英:做大阅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将其中的主旨找出来。同时,一定要注意文章的前后兼顾、精通文脉。考生在做答时,不要只考虑整篇文章中的某一块信息。然后是分清主次、掌握修辞、理解内蕴。

语言知识综合运用灵活性强

王同学:我是赣州考生,语言知识综合运用是我的弱项,请问做答时该注意哪些方面?

吴歆:这个题型灵活性很强,考得较常见的是仿句、单句改多句、多句改单句、压缩句意等。考仿句时要特别注意弄清其隐含的信息;考单句改多句时,一定要注意句子之间连接通顺,时间的先后顺序等;多句改单句时,要先确定主、谓、宾,把其提取出来,然后再把剩余的语句放置到定、状、补当中;考压缩句意,主要是把握好中心思想,类似写段落大意。

高考预测作文材料(作文指导) 第2篇

【题目】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一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去,羊拼命地逃,最终从一个小偏洞仓皇逃窜。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一个更小一点的洞逃生了。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了。第三天,来了一只小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小松鼠上蹿下跳,最终,小松鼠从洞顶的一个通道跑掉了。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留下余地,活出品位

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这只狼比灰太狼还要倒霉。它忙碌了三天,却是自掘坟墓。它之所以死亡,固然有弱肉强食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它没给自己留下余地。如果人如此狼,则品位太低。“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况的确是有的,但还是多条后路比较好。

余地留给自己。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的堂屋上挂着一块匾,上书“留余”二字。宽备窄用,生意兴隆,康家便有了骏马一天也跑不了一圈的大庄园。庄园里还有一条精心设计的地道,以便主人在紧急情况下逃脱。山西平遥古城的县衙里也有一条地道。这些都是留后路的例子。

余地留给他人。人大多不是圣人,尴尬时需要一个台阶,穷困时需要一点救助,绝望时需要一条出路,如果没有回旋余地,必然激化他们与社会的矛盾。

余地留给生命。为什么要“网开一面”?为什么提倡“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因为一个人把一个地区的动物都灭了,周围的人吃什么?这个人的子孙吃什么?现在东海每年都有禁渔期,草原也有禁牧期,希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更多地出现。

余地留给艺术。中国画大都讲究“留白”,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雕刻也需要留下修改的余地。琵琶女在演奏中也曾出现这样的情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音乐上的“留白”。白居易写完琵琶女的演奏后,并未急于收笔,而是写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二句,让人产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遐思,则是文学上的“留白”,深得艺术的要旨。

余地产生品位。比尔·盖茨主动退位,让人感到亲切;本·拉登搞恐怖袭击,只能自断后路。美国耗时十年,终于将其击毙。老虎再贪婪,也会给秃鹫和鬣狗留一副狼的骨架的。

衣服宽松则舒适,时间宽裕则悠闲,空间宽阔则坦荡,心胸宽广则豁达。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让我们留下余地,活出品位。

预测作文二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

边缘是让人平静的地方,它的质朴和别样让生活其中的人受益良多,甚至还吸引中心的人们探寻它的魅力。只要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

【范文三篇】

一、心系中心,不畏边缘

无论是抽象还是具体,总有中心边缘之分。中心与边缘这对关系是辩证存在的,在边缘的映衬下,中心显得更加“高大上”,拥有着更多的便利、机会和认同。因此,中心成了大多数人的向往和追逐的目标,在边缘 的人们努力奔向着中心。重要的是,不必在乎自己在边缘的处境,心中要坚信会进入中心。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勺子,便成为中心;而绝大多数人只能从边缘眺望中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心。你可以现在在边缘,但绝不能抱怨,如果你想成为中心,就一定要心系中心,渴望到中心,甚至成为中心。“重要的不是你是谁,重要的你想成为谁。”心系中心,哪怕身在边缘。唯有此,在边缘的我们会从眺望中心,变为迈入中心。

“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契诃夫这样感叹道。诚然,追求更好的生活、更高的目标是人之天性,从边缘想挤进中心也是无可厚非的。罗本岛锌皮房中的曼德拉可谓地处政治的边缘,但他却心系缓解种族矛盾的中心,27年不忘初衷,用自己伟大的心灵为南非民主建设架起桥梁。27年的牢狱生活,在边缘的小角落,但不仅没有削弱曼德拉目标,反而使他更加坚信自己的信念,身在监狱,心却一直紧随南非政坛。可见,无论身在多偏僻的边缘,心系中心是秘诀。

“没有了希望,一个人就不能维持他的信仰,保守他的精神,或保全他的内心纯洁。”巴尔扎克如是思考。是的,心系中心,是保持在边缘却亦能拥有持续追逐中心的希望。正如北宋范仲淹在四次被贬谪后,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时,亦能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高尚节操。虽距皇帝千里之遥,却心系皇帝,永远在心中贴近中心。

心系中心,就不畏身处边缘,无论迈入中心的机会多么渺茫,但那毕竟是心中的希望。那是潘多拉魔盒中人类最后的法宝,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助你迈入那曾经眺望无数次的中心。

二、花开边缘,不曾凄凉

中心之处,不乏香车宝马,川流不息,更有繁花似锦,碧树银台。只怕庸人忙忙碌碌,迷失在了中心地带的拥塞,似锦的人生最后还是沦为平庸。

边缘之隅,兴许大雪弥漫,星空暗淡,平添彻骨寒意,无限悲凉。只要人心永不沉沦,去探寻那边缘地域的魅力,平凡的生活终究也会流光溢彩。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位失掉王位的国王。”的确,我们从生活的夹缝中获益良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在找寻属于自己王位的过程。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像梁衡所说:“正常生活中人人可以为王,只是我们不必在意这王国的大小。”无论你身处何方,若是你心笃定,永不沉沦,纵然只是村夫之乐、平民之趣,也可以变成沉甸甸的王冠,在边缘的帷幕前熠熠生辉,闪耀着如中心地带般的光芒。

其实,大多时候,最明亮的中心地带总是最迷惘,最繁华的庙堂之高却总是最凄凉;最冷清的边缘之处不见得没有花开遍野,最寂寥的江湖之远不一定缺失铁血燕然。六朝之后,初唐的社会靡艳娇奢,多少白衣飘飘的诗人,渴望着一赋动帝王,招封至京城。于是,他们于洛阳,吟咏自己安享富贵的闲情逸致;于长安,描写帝王城居的宏丽繁盛来讴歌太平。纵然是身居旖丽的中心,可那满纸的六朝遗风,通篇的靡靡之音,是换不来认可的。

当那份繁华,无缘得触,当他们被迫远离京城,当赴任偏远之地漫游道中。他们才真正的发现,江湖之远的忧患之作,比那庙堂之高的盛世繁华,更有价值。于是,才会有抽离繁华之外的惊警,流芳万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亦同,古有忧国忧民的诗人,恣意纵横,一字千钧;今有“走到人生边上”的低调作家,陶陶然专心治学。

菜根谭有言:“世人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世间花迎鸟笑,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的确,边缘之处人烟荒芜,冷烟寒月,怎奈,唯其寂静,得其深远,唯其清冷,得其安然。或许是未曾跻身,反思时才会想的更加清楚;或许是一直远离,回望时才会看得更加真切。

既然如此,何必执拗于身处何处?心在哪里,中心就在哪里,边缘之地,鲜花自然开放,边缘之地,不曾寂寞凄凉。待明日,我心自定,问天下谁人不识君? 文

三、心在哪里,中心就在哪里

这是一个争当英雄的时代,人人都渴望挤到社会的舞台中心。的确,中心意味着机遇、关注、成功,它的确非常美好。然而,就在挤向中心的过程中,多少人迷失在人流中,成了永远的边缘。其实边缘未必不是一个新的中心,只要我们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只要我们安心于脚下,我们就在中心。

“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阿久悠如是说。如果我们身处边缘,那么正如阿久悠这句话,不必强求自己向中心进发,而是要心在中心,不沉沦,不放弃。梭罗,生活在瓦尔登湖畔,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并写出了《瓦尔登湖》。门罗,生活在加拿大的边远小

镇,坚持勤勉写作,最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了文学上的至高荣誉。高更,生活在塔希提岛上脱去了文明的衣服,独身一人赤裸裸地置身于伟大的自然之中,画出了传世名作。他们,既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傲人的天赋,生活在边缘,心却向往广阔的天空,承受着边缘的痛苦,却也在这里坚持内心的选择,于是他们成为了中心。

“虽然我们都嘲笑追逐影子的人,但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却都在追逐影子。”华兹华斯如是说。我们的心决定我们是不是中心,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决定我们会成为什么。然而,在生活中却很少有人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正像追逐影子的人,一开始都充满希望,最后只不过选错了方向。大多数人艰难地奔向中心,却永远也不能到达,他们抱怨自己没有富庶的家境,没有过硬的人脉,没有成才的环境。而他们在抱怨时,身在农村的俞敏洪,早已立下了考去北大的决心;刚刚成人的马云,早就拥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志向。心之所向,便是中心,他们在边缘,并不沉沦,而是用心拥抱世界,默默努力,最后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中心。

心之所向,便是中心。中心是极容易迷失的,因为身处中心往往看不清自己,他们丧失了在中心的那颗心,而身处边缘却能时时认清自己。设想如果在中心迷失,那么挤进中心的意义又在哪里?只要不沉沦,我们的心在哪里,中心就在哪里。

预测作文三:反对奴化,尊重天性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铁笼子里关了五只猴,实验者放进一挂香蕉,五只猴顿时兴奋起来,其中一只率先伸出手臂去抓。这时,实验者用高压水枪攻击五只猴,那四只尚无行动的猴子都受到了惩罚。过了一会儿,又一只猴窜到香蕉跟前,高压水枪的集体惩罚再次启动。几个回合下来,猴子都变得老实了,竟没无一只敢再尝试。这时,实验者换进一只新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一进笼子就直奔香蕉而去,这时,四只吃尽苦头的猴子一拥而上,阻挠它接近香蕉,以免大家跟着受罪。等猴子一只只置换完毕,五只新猴面对香蕉皆不敢造次,个个循规蹈矩,成了“自律”的一群。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反对奴化,尊重天性

猴子吃香蕉本是天性,但这种天性却在高压统治下泯灭了。如果这些猴子要做的是坏事,当然应该强力制止,要求其“自律”;但“民以食为先,食以味为先”,猴子想吃点香蕉就受此折磨,并在吃过一系列苦头之后形成了奴性,不是很悲哀吗?而对猴子进行集体惩罚的高压水枪手们,不就是残暴统治者和各种卫道士的象征吗?

中国现在的很多动物园都被私人承包了。于是东北虎成批被饿死,死后肉上餐桌,骨头泡酒。活着的老虎往往是收取照相费的工具。河南登封一家动物园整天饿着一头熊,这头熊逮住机会咬死了饲养员;当时应该是熊冬眠的季节,但熊竟然饿得睡不着觉,不发飙才怪。更有甚者,从活熊身上开一刀,插入导管,提取胆汁药用,自私得很!所有这些,都是统治上的高压与残暴,都是对动物的榨取与迫害!这些暴行推及人类,自然会有破觚为圜、九族尽诛的连坐制度,自然会有包身工里的“芦柴棒”,自然难免劳教所里的“骷髅死”。

自从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迅速恶化为“男女授受不亲”,以致妇女要缠小脚,破坏生理结构!三妻四妾的假道学们以虐杀为手段给重心不稳的贞节牌坊奠基。难怪《诗经》刚刚在德国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因为《诗经》时代的人们的天性不受一点压抑,表现得淋漓尽致、毫无挂碍!印度还不如中国。电影《月亮河》末尾提到,因为宗教的流毒和传统的余孽,印度至今仍有三千万寡妇。印度法律早就允许寡妇改嫁,却不能驱除历史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阴影。

狄更斯笔下的雾都孤儿多要点汤就招来异样的眼光;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想喝口水都那么难,也只有天使般的爱斯梅拉达能给他帮助;托尔斯泰描写的玛斯洛娃,莫泊桑塑造的羊脂球,还有那个德伯家的苔丝,王夫人淫威下的金钏儿,那个不是像猴子一样,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思想正深入人心。还是国歌写得好:“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高压水枪算什么,冲上去,吃掉香蕉!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揭露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写满“吃人”二字,其实吃掉的还有人的天性。鲁迅的结尾是“救救孩子„„”。

预测作文四

【题目】

翅膀是鸟的悲剧,它把生命带入永恒的异乡——(俄)伊万﹒日丹诺夫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文题分析】

①翅膀(身高,容貌,出身,门第;文学才华,施政水平,书画造诣,襟怀抱负等等)在造就个体生命成功的同时,也造成了生命个体的悲剧。(顺着材料写)

②翅膀造成的这种生命个体的悲剧,从社会的发展的许多角度看,促进了人类的进步。(逆着材料写)

③把上面两者结合起来。其实就是辩证认识翅膀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个体和社会中的不同呈现问题。

当然顺逆的角度之中都包含着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更重要的要看学生对这个命题的精彩回应。

【范文】

一、翅膀与风雨

草蜢轻笑鸟儿的翅膀,终日令鸟儿流离异乡,却不知因为双翼,鸟儿尽览人间旖旎风光;矮草嘲讽大树高耸招风,有雷电磨砺,却不知树梢与云端逗弃之畅快。为了梦的翅膀,历经流离困苦,但终识人间美景,四海为家,心自为家又何妨?

拥有梦想,正如拥有了双翼,纵有困苦孤独,但亦拥有了自由的太空和世间的风景。

诗词是叶嘉莹的翅膀。自幼研习诗词,诗词世界令她流连忘返。也正因诗词,叶嘉莹一生流离,没有安身之所,经历生死离别。但也因为诗词的爱抚宽慰与保护,她不忘初心,笑看人生,心甘做诗词的摆渡人,引渡飞行中迷茫之人找寻自己内心的安巢。诗词的翅膀带她飞过了疼苦,到达了士的彼岸。

真理是卢梭的翅膀。为了追求真理和自由,卢梭断然拒绝国王送来的斗金,自己却过着温饱都不足的生活,“我不为面包而写作,我一生只为真理。”正如卢梭所说,为了让真理的翅膀可以自由飞翔,他放弃了名与利,历经穷困潦倒,却收获了单薄的人生,自由的人生,真切爽朗,充满真理的人生,他自己正真珍视喜爱的人生。

国学是王国维的翅膀。王国维生活朴素,节俭,潜心研究国学,面对生活的艰辛不曾抱怨,当翅膀补折,前朝文火破败,他却毅然投入湖中,随文化而去,随伴他一生的双翼而去,这是何等的坚贞,任性如他,认真如他,为了心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翅膀,生命又如何,他们便是生命的全部。

翅膀是鸟的悲剧,但因惧怕翅膀带来的苦难风雨,终日藏匿于地面才是更大的悲剧,正如惧怕社会的磨砺的青年,空有一身本领,终日困于家中心甘啃老;正如担心扶起老人后负责,便匆匆而走却在网上谩骂不扶老人的过客;亦如社会上众多之人,身边之人等等所为......拥有翅膀,会经历风雨,会远离他乡,但拥有翅膀,你也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天空,更加旖旎的风光。

不要惧怕风雨流离,挥动双翼,向更加高远的青天飞翔!文

二、不要让“翅膀”沦为悲剧

翅膀是鸟儿赖以飞翔的骄傲,何以沦为悲剧?有了翅膀,鸟儿便要远离地面,不得不飞行,不得不背井离乡,这便是悲剧。

而人类,由远古野蛮时代走到今天,也进化出了“翅膀”——科技。跨洋通讯、日行万里、上天入海。人类依仗着这黑色羽翼,肆意地翱翔。人类开始变得狂妄,化工废料倒入大海、铲车开进丛林,平原沦为导弹试验田„„

人类不停地为自己增添羽翼,但我们可曾看到过自身的悲剧?

尼尔·波兹曼曾说:“毁灭自己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我们热衷于钻研科技,提高生产力,热衷于饲喂人类心中名为欲望的野兽。诚然,科技为我们带来了进步,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当我们看到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当我们看到首都笼罩在雾霾之下,当我们看到人类亲手制造的武器却对准了无辜的平民百姓时,我们还笑得出来吗?

高速的科技发展,更是带来了人类灵魂的堕落,物欲的追求空虚了我们的内心。“抬头族”习惯终日在电脑旁看“会动的图画”,“低头族”忙着在手机上晒照片刷屏。科技成了人类的信仰,在它的统治下,自然万物不再丰富、浪漫,仅仅成了能量的提供者。这样的人类创造出了机械一般的自己,对周围的人与事物与自然缺少了那一份爱,仅将自己封闭在空间有限的屏幕中。如同里尔克所说:“事物成了虚假的事物,人的生活只剩下了生活的假象。”

然而看到这些,就要把所有的罪恶归咎于科技吗?科技本身并没有罪过。科技无非是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

改变事物的手段,手段本身无所谓好坏。

纪伯伦曾说:“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是人类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我们所发展的科技的初衷。科技,不正是为了使人类生活得更好而存在吗?而现在,科技是把锋利的双刃剑,当我们拿着它披荆斩棘时,陶醉于前进的兴奋却丝毫没有注意到它已划伤自己的手,正直指人类的心脏。

拥有翅膀,本不是悲剧;而拥有科技,更不应是悲剧。一味追求科技却伤到自己,是愚蠢的;而摒弃科技,重回原始,那更是愚不可及。我们何不用道德约束自己的目的,控制科技的后果,使之造福于人类与地球?

不应再让黑色羽翼下的人类的纯洁内心继续堕落!科技应为人所用,造福人与世界!

翅膀,应是我们的骄傲,不应沦为悲剧!

预测作文六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为经常受到猫的袭击,老鼠们终日提心吊胆,非常苦恼,于是就开会商量躲避猫的办法。一只老鼠说:“猫走得那么轻,一点也听不到它的声音。如果在它的脖子上挂个铃铛,我们一听到铃声就可以逃跑了。”大家对它的提议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一致通过。这时,一只年老的老鼠站起来说:“这个办法是非常好的,但派谁去把铃铛挂到猫的脖子上呢?”老鼠们开始推来推去:“你去挂!”“不,你去!”它们就这么互相推,所以一直到现在,猫还是照旧捉住老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符合实际,办法才好

理论是灰色的,唯有生活之树长青。老鼠给猫挂铃铛,那是找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理论只能屈居第二。目标要恰当,办法要可行,理论要科学,做人要实际。

目标要恰当。猴子捞月亮是徒劳无功的,曾经的“超英赶美”适得其反。若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就要从客观条件和精神状态出发制定目标。

办法要可行。面对强秦的威胁,燕国太子丹不是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改善民生,增强军队战斗力,却聘请刺客荆轲去杀嬴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其实,即便成功了,也无法阻挡秦统一中国的步伐。而刺秦只是加快了燕国的灭亡。所以说,符合实际,办法才好。而符合实际的根本在于把握规律,有的办法虽好,也不是万能钥匙。韩非子在《五蠹》中提到:“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施行仁政、能言善辩本来是好事,但在强盗逻辑下也会带来危害。

理论要科学。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做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并指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但孟子的理论在战国时代是不可能被重视的。因为各个诸侯国的统治者都穷奢极欲,作威作福,动辄大兴土木,还要争地盘,各国贵族也在窝里斗,能让老百姓有个一亩三分地交交地租就不错了。再说,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人还是普通老百姓吗?贵族们的肉还没吃够,会让平民喝肉汤吗?所以说,孟子的理想在当时只是乌托邦。

做人要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矛盾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不一定非要对着干。老鼠斗不过猫,躲着就好了。实力相当时,面对挑衅,若采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办法,以德服人,往往能取得最佳效果。要不然,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甚至两败俱伤。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何如鹬蚌各自松口,鹬高飞、蚌深潜?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定按规律办事,一定找实用办法。

预测作文七:向背后的推力致敬

【题目】

鲜花是美的,鲜花首先是开在你的心上,鲜艳和芬芳才能活跃在你的指间。而此时,你必须明白,促成鲜花开放的,是那窗前那树梢里透过的一缕阳光。

读了以上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师题解】这则材料富有诗意,意蕴曲幽,包含生活哲理。对于材料,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材料的类型,并找准材料间的逻辑。这是一则寓意型材料,鲜花是核心,美丽、开放与阳光是它意蕴的延伸。要触摸鲜花的鲜艳与芬芳,就需要用心去感受,要让鲜花“开在你的心上”;在感受到鲜花的第一重美之后,我们更要知道这

美丽背后的因素,也就是“促成鲜花开放的,是那窗前那树梢里透过的一缕阳光”,这是更深层的写作。写作时可以围绕材料的多层意蕴拓展、引申,在立意方面多层挖掘,写出感悟,烛照生活。

【简评】本文最大的亮点是感悟至深,结构清晰。在鲜花与阳光关系的论述里,作者以推力二字概括,可谓简洁。从历史回顾的高度,看到了辉煌背后的推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以李安等典型事例,阳光、土壤、发动机做类比,感悟到推力的潜在影响,并引申到感恩之情与治国之道,感悟很深;思维逐步推进,正反对比鲜明,结尾回到国人对推力的重视与感恩上,并以意境式画面收笔,思路清晰。

【范文】向背后的推力致敬

环视历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数风流人物,他们的伟业令人仰慕。而到过莫斯科无名英雄墓瞻仰的人,才蓦然感到,无名英雄对二战胜利的巨大影响。

“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人看到了将帅的功成而忽略了枯死的万骨?马克思唯物主义论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理性的目光下,辉煌背后的推力更值得致敬!

功成名就的毛泽东深情地称徐特立为他一生的恩师,二度捧起奥斯卡奖杯的李安在致贺时首先亲吻在背后无声支持他事业的妻子,有人在二战结束后德国城市的废墟中看到了窗台上盛开的玫瑰花,因此断定这个民族必然能够浴火重生,他们都重视并深谙成功背后的推力。

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鲜花的美,而容易忽略促成鲜花开放的那窗前、树梢透过的阳光,很多时候是源于感恩的缺失。我们知道,失去了阳光,鲜花就会枯萎;失去了土壤的养分,种子不会发芽;奔驰而过的再华丽的车身,也是由那看不见的发动机来驱动。以此推论,人若是失去了赖以支撑的推力,存在与价值的实现都无以依附!

很多人一旦登上成功的巅峰时,就容易自我膨胀,唯我独尊,而忘记创业时别人的帮助,缺乏感恩情怀!秦始皇横扫六合也是借助万千冲锋陷阵的士卒,当他位及最高位时,却漠视一切残暴恣睢,何来感恩与抚慰?而唐太宗却以君舟民水的思维治理国家,始兴贞观之治,其中史鉴,几人能懂,几人能悟,又几人能身体力行?

手捧璀璨的珍珠,我们要依稀看到那晶莹的光泽里隐射出的蚌壳的艰难孕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故而,真人杰者要目光俯视,感恩成就自我者,致敬推力!做到这些,辉煌就离你不远;漠视这些,失败也会接踵而至。

殷鉴于前,悟行在后。如今,我们国家的发展已是一日千里,今非昔比,这离不开亿万国人的勤奋与努力。我们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民生福祉,我们为地震民众举行国葬,我们倾注全力从利比亚撤侨„„自上而下的对推力的重视与感恩,已蔚然成风。

因为阳光般的推力,我们强大;因为鲜花般的美丽,我们感恩!

高考作文预测与备考方略 第3篇

一、近五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总结

综观近五年的高考作文命题, 可谓是守正出新、稳中有变, 还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 大体表现为如下六点:

1.题型稳定, “新材料作文”唱主角。

在2013 年的18 道作文题中, 材料作文有17道, 半命题作文有1 道;2014 年, 18 道作文题全部都是材料作文;2015 年, 共有15 道作文题, 其中材料作文14 道, 命题作文1 道。由此可见, 材料作文是近年高考作文题的主要题型。

2.关注生活感知与情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积极地深入生活, 正确地认识生活, 及时地总结生活体验, 更深刻地认识社会, 以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高中生在社会生活中或亲历, 或目睹, 或耳闻, 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与认知。所以, 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考作文题在生活感知、关注情感方面有明显的体现。

3.富有时代气息。

高考作文命题, 从提供的材料内容上说, 都紧贴时事热点, 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色彩, 突出时代精神。比如2013 年北京卷关于“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的对话, 取材于2013 年5 月15 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的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紧扣时代脉搏的文题, 不仅透射出命题者灵光一闪的命题智慧, 而且更能激发出考生的构思灵光, 让他们充分展开联想, 畅达阐述看法。

4.弘扬社会正能量。

高考作文命题总体上体现出高考改革方向, 弘扬时代精神,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 形成“一点四面”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 材料立意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主流文化导向, 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5.思辨色彩浓厚。

新课程标准提出, 应培养学生“思想敏锐, 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 理性认识、思辨能力的考查是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目标。如, 2011年上海卷的文题, 直接给出两句看似完全对立的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在这种对立中, 需要考生思考“都会过去”的是什么, “都不会过去”的又是什么, 为什么“都会过去”又“都不会过去”。在这种对立思考中, 考生的认识深度与思辨能力得以更充分地展现。

6.文题具有启发性。

近年高考作文题, 多选取了富有暗示性与启发性、较为弹性的材料, 既为考生预留了较为宽广的空间, 便于考生多角度打开思路和多样化立意, 又能让高者得其高、低者得其低, 使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各自应有水平, 从而很好地体现高考的区分和选拔功能。

二、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展望

在前文对高考作文命题总结的基础上, 我们简略地对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做一梳理:

1.材料作文依然会占上风。

材料作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完善, 人们对这种命题形式特点和功能的认识逐步深入, 其考查效果获得一致认同, 因此, 越来越多的考区采用这种命题形式。同时, 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和启发性, 增加材料与生活的联系点, 引发更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便于做更广泛的关于社会生活的逻辑引申, 同时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使考生的立意能力得到更好的考查。因而, 在材料作文命题探索不断取得积极进展的情况下, 这一命题趋势短时期内不会被逆转。

2.思辨色彩依然不会减弱。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作文“发展等级”中对“深刻”这一项的陈述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提示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 观点具有启发性。”这一说明其实也就是强调了写作文要有思辨色彩。注重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 是近五年高考作文的“常态”。如2015 年, 四川卷的“老实与聪明”, 湖北卷的“蓄积与喷涌”, 浙江卷的“‘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与“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 像这种或体现思辨性, 或为二元对立型的作文题目, 将依然会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向。如此文题, 需要系统的全面的多角度的思辨方式与辩证思维能力。

3.主流文化导向依然是风向标。

考生所写的作文, 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 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主流文化导向, 这不仅是考纲作出的要求, 更是社会对每一个健康成长的青少年提出的要求。哪些内容能体现出主流文化的导向呢?比如, 传递正能量的时代热点、道德模范人物、国家倡导的价值取向等, 都有可能会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风向标。

4.注重体验依然是基调。

高考作文命题要贴近生活、“接地气”, 要能够“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避免为文造情”, 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要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因而, 注重体验、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与社会, 将依然会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调。

三、高考作文备考方略

1.两个关注。

一要关注生活, 二要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可以使他们感受生活, 从生活中感悟出情感的珍贵, 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可以使他们发现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 使其明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另外, 关注生活与社会, 也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最好途径。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要走进生活, 体验生活, 关注社会, 感悟社会, 激发写作欲望, 这样才能写出自我风采。

2.三个提升。

一要提升观照力。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叫视力,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才叫眼光。在高考作文中, 观照力主要指审视文题的眼光和眼界。有眼光, 才有审视的长度;有眼界, 才有审视的宽度。

二要提升开掘力。角度决定观念, “涉浅水者得鱼虾, 涉深水者得蛟龙”。在高考中, 开掘力主要指开掘的角度和深度。展开多角度开掘, 才能整体把握, 从片面走向全面;展开深度开掘, 才能由表及里, 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三要提升思辨力。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视角, 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次的高低。在高考作文中, 思辨力主要指统筹考虑、辩证分析的能力。只有统筹考虑, 才能把握事物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只有辩证分析, 才能把握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3.三个强化。

一要强化审题意识。高考作文的第一个要求是“符合题意”, 即指文章的主旨必须符合规定。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审题, 是第一位的, 也是最关键的。

二要强化思维训练。写作时学生要学会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挖掘新的角度, 从而灵活地运用在作文中。

高考预测作文材料(作文指导) 第4篇

社会热点“拼爹”背后的冷思考。

【预测依据】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大国崛起》、辽宁卷《高晓松醉驾案》等社会热点作文。

【2012高考金题预测】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楚天金报》报导,武汉一家长给上幼儿园的孩子设计名片,详细标注自己的“身份”。该家长坦称,如果幼儿家长有一定的官职、地位,或者经济条件优越,老师就可能给予孩子更多关注。

2011年9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叔叔奥扬戈·奥巴马酒醉驾车案在马萨诸塞州开庭审理,当天他在辩护律师的陪同下来到当地法院,进行庭审。但这位总统叔叔始终没有表明“我侄子是总统”的“身份”。

2011年春晚,农民工“身份”的旭日阳刚翻唱的《春天里》让无数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为何“情不自禁”,显然,真正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两位歌手的朴素酣畅,也不仅仅是俩人人格精神的坚韧执著,而是《春天里》唱响了“草根力量”崛起的乐章。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 选准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关注现实的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学生能轻易地找出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并提取出关键词“身份”。

“身份”隐现于诸多新闻事件中 ,从“你是哪个单位的”的骄横,到“我爸是李刚”的张狂;从“蚁族”艰难的处境,到对“阶层固化”的焦虑;从个别地方招录干部子女的红头文件,到“拼爹就业”背后的无奈……都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们基于不同“身份”之上的生存状态。身份,已成为标签,成为尺度,有人想炫耀它,有人想掩盖它。本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一、论述“身份”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及现实状况。

二、论述处处讲“身份”的利弊,辩证地看待“身份”。

三、思考“身份”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比如教育、历史、文化等,并以此呼唤公平、和谐等。

四、“身份”折射出的是这个社会的国民心态及文明发展程度,由此可反思工业文明下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和素养迎接未来的发展。

【佳作展示】

百年前有孙中山之喟叹“大清国人人有病,乃愚昧、封建之病”;今有作家许宏语曰“中国人,人人皆有‘两性人格’之病”。中国人,何病之有?只因那荒唐的“身份”意识,把国人弄出了个“身份之病”,人人都病得不轻。

身份非毒,却胜似毒。“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自先秦之初,“硕鼠”的肆无忌惮,至魏晋之交,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专权垄断;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忿起呼号,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落魄凄凉……

及至当下,身份之差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李刚事件的热议纷纷,除了因为他开车撞倒人之外,更因为他的身份——官二代;郭美美母女遭到铺天盖地的批评,除了因为她们肆意地炫富之外,更因为她的“身份”——中国红十字商会总经理。所以武汉一家长给上幼儿园的孩子设计名片,并详细标注自己的“身份” 也就不足为怪了。

身份,即名也。有人用名为自己谋利,有人却视它如粪土,依旧在名利这些烟雾中过自己真正想要的恬淡的生活。

有人称她是著名的大作家,她却说“配不上”;有人赞她的书十分畅销,她却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草尖上的短暂时光”。她有好多身份,作家、翻译家、钱锺书的夫人,但她一生中,只在乎那最后一个身份,她就是杨绛。拒绝记者,拒绝出席作品研讨会,她拒绝了一个作家都该做的事情,年近百岁的她,全心全意地存在于钱锺书夫人这个身份中。

然而,反观当下,又有多少人因为“身份”而被拒之门外呢?一大批“蚁族”在就业的巨大压力下踽踽独行;高考招生多少高校考的是“爹”而不是学;多少农民工子女还在城市人冷漠的侧视中巴巴望着学校的门槛。所以2011年春晚,农民工“身份”的旭日阳刚翻唱的《春天里》让无数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因为他吹响了“草根力量”崛起的号角。

身份不是才学,它推动不了社会的进步;身份不是美德,它辅助不了灵魂的发展。众人只会对炫耀身份等现象予以谩骂,却不懂得对此施以解决之良方!众人只云为富不仁之可恶,却忘记了自己也在附庸权势,众人只知制度、人心之缺憾,却不知身份之病乃是国人之剧痛!

我们应该以思想和社会舆论为武器,用思想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重视身份问题造成的危害,用媒体及其他方式监督那些有身份的公仆们,减少贫困差距,消除不公平现象,慢慢淡化人们的“身份意识”。

让我们用“公平”来化解正在恶性循环的“身份”问题,为共创干净的蓝天下的和谐社会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点评】

文章从孙中山的喟叹入笔,分析了“身份”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并给予批判,然后联系现实,正反对比,指出滥用“身份”标签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最后提出解决方法。文章立意深刻,切中时弊,内容充实,说理完整,实乃上乘之作!

2017高考材料作文预测及 第5篇

【2016年高考预测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庄子在《人间世》中有一则故事:南伯子藄(qí)到商丘去游玩,看到了一棵巨大而茂盛的树,这棵树与众不同,千乘车马都可以在它的绿荫下隐庇。然而子藄上前仔细地观看,发现这棵树枝丫弯弯曲曲不能做栋梁;木心是空的不能做棺材;舔一下树叶,嘴就会受伤而溃烂;闻一闻气味,就会使人大醉三日醒不来。于是子藄得出结论:这是一棵无用的树,所以能够长得这样的高大。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背景】

(1)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我们这个时代,为了有用,人们都急于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转换为可以兑现的价值,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占有率、影视收视率、考试成功率、升官发财率等等成为衡量有没有用、成不成功的主要标准。功利主义、普遍的金钱焦虑正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

(2)在2012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王安忆作了题为“教育的意义”的发言,提出了一个“有用与无用”的问题,她建议同学们“不要尽去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

【写作思路】

立意:主要抓住“子藄得出结论:这是一棵无用的树,所以能够长得这样的高大”一句中关于“无用”的结论,由此生发开去,探讨“有用”与“无用”的问题。

结构:什么是“有用”“无用”(摆出论点)——为什么“有用”“无用”(两者关系)——怎样才能正确认识“无用”(结论)。

论据:

1、“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似乎已成定理。人生而有用,一无所用的人总被人无情地唤作“废人”,毫无余地让人怀疑其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人似乎只有建立一番功勋、成就一番伟业,才算得上是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他人,不枉此生了。因此,人生在世,十有八九的人都在汲汲进取、不敢松怠地追逐所谓的“有用”。不知疲倦地追求所谓的“有用”的人,往往容易陷入迷途之中,找不到方向。或殚精竭力,机关算尽、或心胸狭窄,排挤诽谤、或阿谀奉承,委曲求全、甚至作奸犯科、无恶不作……一些聪明的人开始审视,开始反思,这有用是否真的“有用”?无用是否就是无用?

2、庄子在《人间世》中庄子对这种“无用”的啧啧赞言,不由得我思考起这无用中所蕴含的深意来。何为无用?《庄子》成书已达千年,茫茫时间阻隔,但人们仍可以从字里行间里去揣度思想家所表达的深意和韵味。“无用”是什么都不擅长吗?什么都不去干预吗?成天无所事事,一无所成吗?从庄子在《人间世》中举的几个例子,比如前面举的南伯子薺到商丘看到的那颗硕大无比的树,似乎是这样。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也不争强好胜,反而能够消除烦恼,免除嫉妒者的排挤和迫害,精力反而旺盛,能够长生久视呢!但我们断不能如此断章取义,仔细阅读全文的话,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判断实在是太草率,太幼稚了。庄子以硕大无比的树为例,只是为了说明当人以“无用”的心态、方式去生活的时候,便可以做到不被人侵犯,无忧无虑,长生久视了。

3、如交朋友吧,有的人喜欢“结势”,有的人喜欢“结心”,随着现实势利的考虑,总以为结交有权有势的朋友最受用,结交有财有利的朋友极实用,但是在觥筹交错、谄媚逢迎的场合里,去镜子里照一照自己的样子,就会明白这种友谊并不美的。哪里比得上同心知交,一无互相利用的价值,也一无言谈上的禁忌,心境坦然,不想有甚么用处,才是情谊间最美的。

4、也许有人会说,中国人的“美”字,由“羊大”构成,羊长大了滋味才美,认为中国人的美是起于实用,那是由于美的字义太抽象,不易传述,才找一种具体的滋味来造字,原始人的造字,并不能代表数千年来中国人正统的审美观,中国人是最懂得“无用之用”的民族,只可惜近代以来只顾现实势利,误以“有用”为第一罢了。

5、鹰犬是可以作为爪牙之用的,比起舞风唳月的鹤来说,有用多了,但就是少那分带点仙气的逸态。鹅鸭是肉蛋都可以食用的,比起忘机得趣的鸥来说,有用多了,但就是少那分引人远思的翎羽。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鹤高贵于鹰,鸥高贵于鹅,出尘的东西胜过红尘里的东西,无用的禽鸟胜过有用的家禽。

【佳作展示】

要想“有用”,应多些“无用”之思

“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有用”,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读书学习,要“学以致用”,自然要重视“有用”的东西,但也不能急功近利,只讲“现实主义”,不讲“浪漫主义”,人还有精神上的诉求,需要空灵和超脱,正如那棵“无用”的大树(引材料)。

生活在物质丰富今天的我们,是不是应当“多想些无用的价值”,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复旦一位教师表示,“有用”能让学生踏上社会后,吃饱肚子,获得经济独立。而社会发展,也非“有用”不能维持。他不忧虑学生无远大理想,倒担心他们过早地向往“无用”境界,忽视基本功。当今时代,未缺“无用”之思,实乏“有用”之才。

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惜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学生读书成才,自然不能忽视学习“有用”的东西,以便“踏上社会后,能吃饱肚子,获得经济独立”,乃至过上富裕的生活。然而,人不同于动物,不是活着就是一切,不是只关心有助于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殖的“有用”东西。人是万物之灵,“生命本是一张由意义构成的丰富之网”,需要大量对“吃饱肚子”虽然“无用”,但却富有“意义”能充实灵魂的东西。人要在“务实”中生存,更要在“务虚”中提升。那些能使精神升腾的东西,虽说对“吃饱肚子”无用,但却常常较“有用”的东西高贵。比如猪羊的肉可食,无疑是“有用”的东西,而龙凤是幻想的产物,对人的实际生活是“无用”的,可是,龙凤的地位却远远高于猪羊,“无用”所以胜于“有用”,在于龙凤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吻合人们的精神企求。再如,梅有子也有花,梅子是水果,可食,而梅花则无实用,只能供人欣赏。可是,历来人们赞咏的,多是梅花,而非梅子。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名句,在对美的欣赏中,借物抒情,赞美了人应有高雅品格和幽逸情趣,有力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样,梅花、梅诗,也就成了“无用之用”。年轻学子的成长。是生存技能的成长,更是良好精神的成长,是需要“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的。

同时,重视“无用”的价值,还在于要破破当前危害特大的急功近利心态。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应当“风光长宜放眼量”。人类史上不少的重大发现发明,开始多被视为“无用”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始初只局限在实验室里,曾被讥讽为“毫无用处”,法拉第回答说:“那么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随后,运用电磁原理发明了电动机,人类由此步入电气时代,“无用成大用”。当下,社会上迷漫着急躁浮躁之风,做什么事恨不得都能“一口吃成胖子”,这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技教育界难于造就突出拔尖人才,遂有“钱学森之问”。解读这一“问”,自然会涉及多方面原因,不过,内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只求“有用”,不容“无用”。要培养出突出的“有用”人才,需要宁静致远,潜心研究,“无用而大用”。时下所以缺少“有用之才”,并非“无用”之思太多,相反,而是“无用”之思太少。基于此,我以为,提出“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是有积极意义的。

有用与无用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即使那棵大树真的没什么价值,但至少它能给人们以隐庇本身就是“有用”了。(引材料)。

“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驾鹰、走狗、掼交、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荷兰王子专程向他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的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一段时间。人人力争上游自然是好,否则也不会有这30余年经济奇迹。但有用之学主宰一切,成功学成时代主旋律,又使当今社会如一个典型“上火”型社会:心中欲望太强、步子太大、动作难免变形,所谓“步子太大扯着蛋”是也。

人体上火了,喝剂凉茶能去火。社会上火了,亦需一剂能清心降火的药方:做点无用的事,关心点与己无关的事。前者清心,缓和焦虑症,自己与自己和解;后者解毒,消化社会戾气,与社会达成和解。

说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功利的父母绝不为过,早教经济、学区房、奥数班甚至已成为庞大“教育经济”的一部分,身处其中的中国父母,外人眼中是“虎妈”,自己心中是“孩奴”,里外都不是人。

18世纪的法国人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高考预测作文材料(作文指导) 第6篇

死亡与生存――20高考作文预测之名言式材料作文预测

原创: 王高平

哲人说:有了死亡,人们向往的一切东西,名声、金钱等都成了渺小的事情。

也有人说,正是因为有了死亡,追求才如此重要甚至神圣,否则人们只剩下无限等待死亡。

以上材料,给了你哪些启示或感悟?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立意:

1. 面对死亡,一切都是小事,在纷繁复杂的当世,要洒脱而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既然物质的、欲望的一切带不走,就应该在纯粹的精神世界里自由翱翔;

2. 我们无法带走活着时所拥有的一切,却可以为后世创造无数有价值的精神财富,真正让后世铭记的是我们伟大的人格与精神;

3. 死亡在不远的前方,但命运的过程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用自我纯粹的追求对抗死亡的召唤,固然结局已定,但必会无怨无悔;

人固有一死,但与其等待死亡,不如乐观而勇敢地去追求、去拼搏、去开创属于自己的独特生命历程。

死着

大石桥市高级中学级24班

张爱佳

你,早已看清了眼前的路。

不是你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是你内心的认知如平静的湖面般透亮。你明白,人,从一出生便已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你清楚,道路千万条,任谁都逃不过来自死亡地狱的召唤,从没有人例外。

你放肆地笑,仰望深邃的穹苍,俯视苍茫的大地,你笑世间人们的愚昧与腐朽,你睨视那些每天忙碌渺小似蝼蚁般的人们。“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梦想而拼搏,要不断用汗水浇灌生命的花朵,给自己一个无悔的人生,圆自己不朽的珍珠梦,纵然结果在前方的`道路中扑朔迷离,那又何妨?”他们不断地狡辩着,你不耐烦地摇着头。

你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矫健的步伐,忍俊不禁,满是不屑,心中暗想:何谓梦想?天上的浮云罢了。

你依旧自由自在地过着你向往的生活,每天悠闲享乐,得过且过,在你的世外桃源里,你感慨:这才是人生的真谛,可惜,世人皆浊,唯我独清!

日子如流水般毫无波澜地淌过,水从不倒流,登上了时间的绿皮火车,就不会再有返程的机会。可渐渐地,你突然发现,你的鬓角已有寸寸银丝闪耀,你的皮肤开始褶皱干枯,你的眼神早比不上以往的敏锐与明亮,你的行动也开始迟钝缓慢,你老了,你开始惧怕已离你不久的死亡。

此刻,回头望去, 你看到那些曾经被你万般嘲讽的人们,你想在他们身上寻求心灵上的慰藉,不料,那些曾经你所谓的认识不清、白斑嘲弄的人,在面对死亡时却是这般的平和与安详,从容与自得。你彷徨,你迷惘,你不解。他们对你莞尔一笑:“努力过了,便不再后悔,人生别无遗憾。”你大吃一惊,转而,恍然大悟……

人生并不是用来挥霍与肆意享受的,而是奋斗的,拼搏的,纵然人生的长度已定,又为何不去拓展人生的宽度呢?你明白了,却也晚了。

如今,再想让自己的人生无憾,早已无计可施,你无力的躺在病榻上,年事已高,懊恼,沮丧,一边一边追问着,一切还能重来么?可一切已经结束了。你悔恨以前的自己,悔恨以前的年少轻狂,泪水若开闸的洪水,汩汩而下,你破旧的衣衫,浸湿了一片又一片,长声叹息之后,慢慢,你闭上了那双浑浊的老眼。

你终带着遗憾离去。

一觉醒来,你,已是大汗淋漓……

【共计:842字】

教师点评:

鲍德里亚警示我们:死亡把事情安排得很好,因为正是你缺席的事实,使这个世界明显更不值得生活于其中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高考预测作文材料(作文指导)】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预测08-19

2019高考作文预测12-06

2016高考作文预测07-02

高考作文热点预测05-26

高考作文预测范文05-30

预测高考作文范文06-09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07-12

高考作文立意预测07-12

高考作文方向预测07-12

预测上海高考作文08-09

上一篇:做最好的自己作文700字-初三写人作文下一篇: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管理制度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