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急指挥中心

2024-07-01

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精选8篇)

城市应急指挥中心 第1篇

城市应急指挥中心

一、系统概述

智慧城市一站式指挥中心以“1+1”的建设模式,即“日常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实现城市管理的基础数据展示、流程监督监控、事件处置协同调度等多种功能,可进行集中实时监控、预警、统计分析、绩效考核;采用多屏幕同时展示各种主题内容和关联会议内容;便于各部门工作人员快速发现问题、处置事件、观察动态、统计分析,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二、功能示意图

三、特色功能 资源整合

政府各部门分散的信息化资源进行互联互通,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横向到边打破部门壁垒,纵向到底打破层级阻隔,搭建标准统一、组织规范、互联互通、高效运转的指挥中心。

闭环接报

信息接报系统提供电话、网站、微博、公众号、邮件等多种接报手段。采用包括信息报送、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七步闭环流程,构建一个跨部门的沟通渠道,创建一个全闭环的协同机制。多维值守

多维值守终端融合通讯、监控、统计报表等功能,集语音、视频、数据通信于一体,可随时随地组建现场音视频会议,将事件现场的音、视频以及重要数据实时传输给指挥中心,实现身临其境的事件处置、指挥调度,以便做出快捷的处置决策。

联席办公

实现民政、人社、工商、教育、卫生、城管等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交互、统一部署,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的一体化综合操作平台,实行分权分域准入机制,实现“一中心”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让用户只打一个电话、只找一个中心,办理所有事,提高办事效率。

应急指挥 一站式指挥中心以“功能全面、信息共享、方便指挥”为目标,整合语音、视频监控/会议、指挥调度、集群对讲、GIS业务、3D实景、3G/4G单兵、应急预案以及行政部门等内容,建立集多种技术、多种功能、多种职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网络化、可视化的智慧城市指挥决策中枢。

城市应急指挥中心 第2篇

问题的总结(防空)

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是城市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城市危机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该系统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事件等频频发生。如何高效的利用有限资源,建设适合本城市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变得非常迫切,这对提高政府的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市民提供快捷的紧急救援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新更合理的安全支撑,体现政府新的职能的重要手段。

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是城市公共安全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代表政府实施协调、指挥、调度的重要机构和场所,是反映一个城市应急和危机管理水平及城市综合信息化应用的标志,也是城市危机管理的重要支撑设施。随着我市《杭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即将出台,我市应急体系中需要解决的应急目标逐渐明朗,用什么样技术和手段解决变得十分紧迫,建设怎样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关系到该中心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建设怎么样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国内外没有固定的模式,虽然国外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多年,也是各不相同,加上国内各地区经济和发展不平衡及地域特点不同,也没有统一的建设模式,这需要我们充分考虑本市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好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基础性研究,对建设杭州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政府管理体系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技术体系关系的协调

从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来看,所建的系统平台将统一各应急反应业务,提高了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但也带来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体制冲突,这还包含着各个部门自身长期工作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挥方法和习惯之间的协调,怎样体现良好协调关系的指挥平台是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首先要

精心考虑的问题。另外,我国的政府体系多数是树形的垂直构架,其行政特征是对上负责,而快速反应机制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是以事件为中心的扁平结构,要求其对事件直接负责,这种结构和管理的不一致是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和运行也需要协调的问题。

2、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目前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设多数是基于特定灾种,将不同类型的应急指挥系统或信息系统按照一定的预案要求,进行的需求组合和系统集成。更多的是体现“面向过去和已知”这个概念,应急事件虽有一定的共性,但不可预见性是城市应急的个性特征,怎样建设即“面向过去和已知”又能面向不确定的“未知”,既能贯彻预案又能适应一些从未出现过的综合性、边缘性应急事件,使建设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具有“脑子”作用,能为决策人员提供一个便利的、交互式的操作平台,迅速、动态地识别事件,构造针对特定应急事件地信息处理和调度系统,真正体现建设的意义所在,这是衡量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先进型和长期性的重要指标。

3、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建设专业化、智能化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必须建立一套适应指挥的应用标准和应用支撑标准体系,虽然各职能部门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相当的成果,但存在着各自建设带来的问题,缺乏相对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这对建设综合性和基础性的指挥中心带来内联问题,同时这标准还应包括对应急事件的描述机制、数据单元描述、技术接口描述等,使建设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只有一种“共同语言”,怎样确定适合我市应急指挥救援系统范围内的规范标准,这对建设具有生命力的指挥中心避免出现“信息孤岛”有着重要意义。

4、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各指挥中心的网络构架

目前的指挥构架有决策型、管理型和协调型等数种,体现不同的指挥特征和效果,不同的指挥结构形成不同的指挥网络,城市已有不少部门针对一些特定类型的事件建有各自的指挥中心,虽现有的部分中心内部建设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和先进性,但系统对外部的延伸仍缺乏手段。构架一个合理的全市范畴的城市

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第3篇

在美国“9.11事件”、国内2008年1月特大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等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意义凸显, 即在紧急事态下城市电网的应急处理, 确保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已经成为电网企业一项重要工作。大中城市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更成为当前该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大中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越发重要, 更是因为随着大中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也使得这项工作的实现越发困难、复杂。为此, 建立有效的城市电网应急机制, 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城市电网应急处理体系不仅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的存亡, 而且更关系着国家的国防安全, 这既是电网企业的企业职责, 更是电力行业的社会责任。

在这一背景下, 国家电网公司与江苏省电力公司签订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技专项任务合同, 委托江苏省电力公司承担“城市电网应急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的科技创新任务, 并希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的应急处理信息平台积累建设经验和推广经验。

1 设计思路

从项目的示范效应、城市发展规模、城市电网建设特点及电网信息化建设基础等多个层面考虑,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 是江苏省的政治文化中心, 其电网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建成500k V跨越长江“O”形双环网、220k V城区双环网、110k V辐射互联、10k V“网格状”供电的坚强架构, 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因此, 南京市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典型示范意义, 为此, 江苏省电力公司确定以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作为省公司试点单位, 率先完成大营销战略为指导的营销一部四中心改革和生产一部四中心改革工作, 并依托该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进行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

在系统建设方面, 以信息系统为手段, 充分利用江苏省电力公司现有信息化建设资源和以往成功信息系统的建设经验, 整合公司各类信息系统资源, 以江苏省电力公司营销组织体系、生产体制改革成果为突破点, 建设一套具有示范作用的“城市电网应急处理管理信息系统”, 以此建立有效的城市电网应急处理综合信息平台。

从指挥中心的实际应用功能出发, 系统以“应急指挥和平战结合”为设计原则, 并确定如下设计思路。

(1) 满足省公司扁平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管理要求。营销一部四中心和生产一部四中心建设既是省公司管理扁平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要求, 也是大营销专业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应急指挥中心应集中体现上述管理要求, 其中扁平化、集约化更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危机发生时电力应急指挥的效率和效果。因此, 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以确保公司营销、生产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公司本部与生产、营销两大生产基地信息联络为项目实现重点。为满足电力生产和营销管理应急指挥和电网运行管理的需要, 进一步提高改革后公司应急抢修响应速度, 本项目重点实施了生产机构专项改革及生产基地应急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

(2) 满足极端情况下电力生产和营销服务要求, 确保极端情况下供电保障和服务保证。

(3) 满足电网故障发生后, 电力应急预案启动后的快速应急指挥、系统恢复运行等功能。

(4) 满足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要求。系统在设计、实现过程中充分考虑南京城区地域特点, 并结合已有的电力信息化建设成果, 在南京公司本部设计建设了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直连的电视电话会议中心, 设计建设了具备电视电话会议功能的南京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会议室及晨会会议室, 与城北基地、雨花基地及各区县供电公司实现互动, 信息调阅共享, 协调功能可见, 从而实现了南京电力应急指挥预先确定的覆盖网格化、指挥灵活性、搭建简便性的灵活、实用、经济的设计要求。

以上述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为准则, 从系统实现层面分析, 主要包括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硬件系统及“南京城市电网应急指挥软件平台”。其中硬件系统主要实现信号采集、电力营销、生产情况集中展示、命令发布硬件实现等功能;软件平台则重点针对应急指挥和平时应用, 进行指挥系统的功能开发。

为实现上述建设目标, 建成后的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覆盖南京公司本部、城北基地、雨花基地及浦口、高淳、溧水、六合等县级供电公司, 基本满足了应急指挥中心反应迅速、指挥得力的设计目标。

2 硬件系统

南京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包括公司本部、城北、雨花基地、县公司电视电话会场, 考虑战时及其他危机因素, 除南京供电公司设计主中心外, 另设城北基地为辅助中心, 具体部署如下。

(1) 南京供电公司本部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室、电子会议室、晨会会议室, 3个会议室可实时实现联动, 并针对基层县公司、营销和生产基地实现互动, 保证了与上级单位及与各下级单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的需要, 并为应急时指挥的即见即得提供了可能。

(2) 电视电话会议室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的分会场, 可同时将视频信息转发到电子会议室以及雨花和城北基地。

(3) 电子会议室作为全公司的应急指挥会议室, 可直接连接晨会会议室, 并实现与城北基地、雨花基地的互动。一般性的生产协调指挥在城北基地生产指挥中心亦可全部完成。

(4) 应急指挥会议室, 即电子会议室所能协调、调阅的信息, 在城北生产指挥中心都可直接查看。

通过上述部署, 实现了应急指挥硬件架构的灵活、实用, 并且由于上述部署最大程度借用了以往电视电话会议资源, 在电子会议室提供了应急指挥中心与其他横向资源等外部资源的互联, 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建设资源共享、经济可行的设计思想。

就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硬件系统而言, 其核心内容为应急指挥中心智能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 应急指挥中心智能系统主要实现南京电力营销和生产即时信息的集中显示;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实现应急指挥系统的视频会议功能。

应急指挥中心智能系统由指挥中心大屏幕系统、辅助屏幕显示子系统、会议发言子系统、扩声子系统、数字音频处理子系统、信号采集与切换子系统、集中控制子系统等组成。

以南京供电应急指挥中心城北生产基地会场为例, 系统设计方案中, 大屏幕显示系统由1台103英寸PDP等离子显示器和4台50英寸PDP等离子显示器几部分组成, 其原理及示意如图1所示。

系统通过视频矩阵和RGB矩阵, 直接采集生产数据, 并在大屏幕集中显示, 为紧急状态下的领导行为决策提供依据。

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

从应急指挥中心功能分区的需要出发, 会场东西两端各吊装一台高清晰彩色会议摄像机, 作为视频会议的主摄像, 视频终端获取的音频信号则接入数字音频处理器进行处理。从系统的高效利用和日常功能需求出发, 在非应急状态下, 电视电话会议室主要应用于收看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的电视电话会议;应急指挥会议室重点承担重点接待任务, 也可作为主会场召开公司本部的电视电话会议;晨会会议室为公司每日的调度晨会会议室, 与城北基地、雨花基地互动, 同时晨会会议室作为3方会议的主会场;城北基地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主要为生产专业会议室, 同时作为生产各类信息汇总、会商场所。

3 软件平台功能实现

按照应急指挥和平战结合的设计原则, 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在电网紧急情况下启动应急功能; (2) 平时则主要应用于生产和营销的每日管理。

有鉴于此, 系统按照应用模式分别开发了紧急模式、晨会模式、供方会模式、视频会模式、反事故演习模式等各种模式功能, 完成南京市供电公司应急指挥和营销生产日常管理。

3.1 紧急模式

紧急模式, 主要应用于战时及紧急状态情况, 具体实现功能包括:

(1) 形成战时或紧急状态下连接地方政府、市公安局 (交通管理局) 、城市应急指挥部与其他相关各分指挥部面对面的视频图像和语音的同步连接;

(2) 将应急信息平台中的现场故障信息、数字照片、抢修队伍位置、应急物资状况、电网设备情况、电网负荷情况显示在中心指挥部以及相关的基层指挥部;

(3) 可通过移动卫星视频采集系统, 将重大现场的视频图像和声音传递到中心指挥部, 并在各相关分指挥部中共享, 同时可以实现视频和语音的互动;

(4) 将远方的各级专家通过会议系统集中在网络上, 形成迅速的技术决策支持;

(5) 通过远程电话接入的方式, 将事件的全过程通过语音的方式共享给远方外出的主管领导, 并接受相关指令;

(6) 可在大屏幕投影上实时进行各种画面预定义组合、切换;

(7) 可实现多路信号在大屏幕系统的切换显示;

(8) 可实现对应急指挥中心灯光、音响等环境设备的集中控制;

(9) 可实现对指挥控制台显示设备的集中控制。

3.2 晨会模式

该模式以市公司晨会会议室为主会场, 城北和雨花基地为分会场。晨会会议室主会场大屏显示控制PC信号, 2个PDP分别显示城北和雨花分会场视频信号;城北和雨花分会场大屏显示晨会会议室主会场控制PC信号, 画中画显示晨会会议室视频信号。

3.3 供方会模式

该模式以市公司晨会会议室为主会场, 市局电子会议室、城北和雨花基地为分会场。主会场大屏显示控制PC信号, 2个PDP分别显示城北和雨花分会场视频信号;市公司电子会议室、城北和雨花分会场大屏显示晨会会议室主会场控制PC信号, 画中画显示晨会会议室视频信号。

3.4 视频会议功能

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可在一楼显示, 也可通过它扩大到雨花、城北基地, 解决南京会场较小的问题。今后, 供电所所长、营销专业的领导、专职等可就近在雨花基地集中收看, 四大生产中心的领导专职可在城北基地集中收看。

3.5 反事故演习功能

公司每年定期举行的电网反事故演习会场可设在城北基地生产应急指挥中心, 在此, 各类信息可随时调阅, 尤其是各种视频信息、DTS、生产MIS、GIS等信息。

3.6 其他扩展功能

利用公司目前多个电子会议系统的功能, 可组合、综合实现各种特殊会议形式和应急指挥之需, 满足多路视频、音频、画面、数据的切换, 从而实现扩展功能。

4 实用效果

系统目前已经在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投入使用, 由于系统在设计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应急指挥和平战结合原则, 目前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电力营销与生产的日常管理, 保证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确保了战时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响应。

(1) 城市电网应急指挥的硬件环境与南京城市电网应急指挥软件平台结合, 构成了南京城市电网应急指挥中心系统, 完成了城市电网应急处理管理信息系统项目预期目标, 确保了电网突发事件高效、快速的处理。

(2) 促进了公司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系统建成后, 通过系统的晨会功能, 减少了2基地领导在公司与本部间的奔波, 节约了时间、精力,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企业会议成本。此外每周的供方会也可3地同开, 网、省公司的电视电话会议亦可同步转发到公司基地, 大大减少了基地人员, 尤其是供电所人员来回公司本部的烦恼, 也减轻了公司本部人员、车辆的压力。

(3) 目前, 南京市供电公司电网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已全面进入实用化阶段, 在2009年的春节反事故演习中, 表现出了极好的应用效果。在城北基地生产指挥中心, 借助于应急指挥平台、变电站视屏监控系统、供电生产MIS系统、配电GIS系统、输电GIS系统、调度SCADA系统、DTS系统以及鼓楼区城市网格管理系统等多系统联合, 各类信息纷纷汇总至指挥中心, 为电网故障快速处理提供了手段。

在具体开发实现过程中, 本系统的开发选择了有国内电力行业背景的软件公司承担, 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系统未来的安全性和扩展性要求。

就系统而言, 将在以下2个方面开展项目深化工作。

(1) 虽然本系统的研发、设计与应用都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 在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平战结合, 扩大了其应用面, 但系统在软件功能方面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为此, 未来系统将在电子会议的组合功能及应急指挥辅助中心等几方面深化该系统功能, 为南京电网生产和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目前, 系统已经在南京供电公司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并有效促进了南京供电公司大营销布局的营销一部四中心组织体制和生产体制一部四中心的建设。随着江苏省电力公司大营销改革工作的深入, 本系统将在江苏省电力公司13个地级市公司进行应用推广, 并将以此为基础建设江苏省电力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

摘要:在美国“9.11事件”、国内2008年1月的特大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等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建设大中型重点城市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意义凸显。依托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 南京市供电公司开展了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本项目以应急指挥和平战结合为设计原则, 重点进行了应急指挥的硬件环境与“南京城市电网应急指挥软件平台”的建设, 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南京供电公司得到了广泛应用, 获得了较好效果。从设计思路、系统体系架构及软件实现功能等几个方面对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进行了分析, 并对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说明。

城市应急指挥中心 第4篇

【关键词】交通;应急指挥中心;软件支撑系统

广东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应急指挥中心应该是一个包含对外服务网站、呼叫中心于一体的综合对外客户服务中心,通过与高速公路系统内部的系统(监控、收费、管理信息等)进行信息交换,从内部各系统获取相关信息,完成客户提出的交通信息查询处理,以及为客户访问交通信息资源提供接口支持和应用数据。临时应急指挥中心作为过渡性指挥中心,是以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花都监控中心为基础,租用电信运营商网络专线,实现与花都监控中心功能基本一致的临时指挥中心。

交通集团临时应急指挥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花都监控中心的报警信息,汇集并显示突发事件现场的图像,并根据应急预案的指导意见对现场救援指挥工作进行远程指导。从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考虑,应急指挥系统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临时应急指挥中心硬件设备系统、临时应急指挥中心与花都监控中心的通信系统、临时应急指挥中心软件支撑系统。本文主要探讨临时应急指挥中心软件支撑系统。

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指挥系统的计算机需要一系列的软件支撑其运行。支撑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软件以及应用软件两部分。

1、操作系统软件

工作站平台软件采用Windows系列产品,如Windows XP、Windows Vista等;计算机应安装防毒软件,防病毒软件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和测试。网络杀毒软件采用瑞星网络版。

2、应用软件

应急指挥系统的应用软件主要包括系统管理软件、图形计算机软件、视频监控软件、应急预案管理软件、报表查询软件、事件录入软件等。应用软件将满足以下需求:

2.1操作使用要求。①计算机与操作员之间应采用图形用户界面(GUI),具备良好的图标按钮、菜单选择和图形显示等视窗访问环境;②人机界面中各种图标、文字均为中文显示,应采用国标GB2312汉字显示。中文输入方法应为中国大陆流行的汉语拼音或五笔字型输入法;③人机界面要求美观、简洁、易操作,颜色配比及背景协调,避免值班人员产生眩目和疲劳感;④软件易于学会且方便用键盘或鼠标操作。使用者执行操作时不用任何程序语言知识,便能方便灵活地操作系统;⑤后台软件应采用模块化结构,移植、扩充方便,各模块之间完全平滑過渡,可自动执行监控流程;

2.2系统运行维护要求。①系统应是适用于本项目监控系统集成、完成监控系统功能要求、并具有扩充功能的软件;②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移植、扩充便利,具有二次开发、修正应用软件的能力。系统能迅速重新编排及输入更新模块,在启动一个新模块时能使干扰降到最低;如果新的模块不能正常运行,系统有能力恢复旧模块。③系统软件平台应当是可靠性高、具备容错、自诊断、纠错能力,以保证系统出现小故障时,不至于重新启动或死机;不会因软件本身故障,而导致系统的运转异常。

2.3系统接口要求。监控中心的监控系统应具备与消防、医疗、交警、抢修等部门互通信息的接口,以便出现异常事件能及时得到以上部门的帮助。

2.4系统的安全设置要求。①系统应具有分级保密功能,对不同层次和职责人员,应分别设置不同的操作使用权限,设置不同的操作口令和密码,防止越轨存取和修改,保证数据的完整性;②对于重要的控制操作,系统软件具备自动注销功能,当操作员以具有控制操作等高权限登录到系统管理软件后,如果应用软件检测到在一定时间段内没有发现任何用户操作活动(即系统没有检测到键盘或鼠标活动),系统将自动注销该用户的登录,以防止其它操作员以该用户的权限进行一些不恰当的操作。③选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备保护能力,防止断电、重新启动可能对数据造成的破坏;④系统应具有自动恢复能力,能在故障排除后自动将各控制器硬盘上的数据传送到服务器上;⑤系统不允许其它软件拷入与操作;⑥系统可对值班员的操作进行存储、记录、打印。

2.5系统的安全和运行要求。①计算机软件能完成系统每日的备份及重要文档的存盘,并带有时间记录,以便在需要时可复制每日的数据或调出历史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工作。②计算机系统应能动态保持1年的监控数据,并在每年的年终形成报表后提醒值班员手动将数据导出,通过光盘刻录机存入光盘,分类保存,在光盘上标注光盘记录的内容、刻录时间、刻录人员等信息。③本项目监控软件应具有数据校验、纠错、同步功能,对于错误的数据应进行分析、并纠错,避免错误数据被采用,对于新的数据应同步到数据库中,避免数据重复,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实用性和完整性。

2.6质量性能需求。本系统质量性能需求包括先进性、可扩充性、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效率性、灵活性、健壮性。

(1)先进性。系统在设计上尽可能采用成熟的或主流的先进技术,并考虑全省联网、统一监控管理的趋势,系统应能适应未来5至10年的技术发展。网络计算模式采用多层分布式处理模式(Multi-Tiers);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开发方法(OOD+OOP)。

(2)可扩充性。系统应为各级管理模式提供方便的参数设置,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管理模式;系统采用分布式开放设计及模块化管理,扩充简单、快捷。

(3)可靠性。应急指挥中心服务器、电源等采用容错设计,保障系统数据的可靠性;配备可靠性高、性能优良、故障少,安全性好、经过鉴定,具有连续品牌的设备,其产品具有通用标准接口,并且其配套消耗品在国内市场易于采购;采用RAID1/RAID5技术,保障数据的可靠性;采用Distributed Transaction技术,保障数据传送的完整性及可靠性;系统中采用日志管理,以保障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及一致性。

(4)安全性。采取五级安全控制,即网络安全级、系统安全级、应用安全级、用户安全级和数据安全级;访问权限的设置应由路网管理中心统一安排,限制网络中的互相访问;系统通过在路由器设置访问列表及防火墙技术,确保网络层安全;系统内的所有用户均有用户级安全措施。用户根据授权的帐号登陆应用程序,系统自动记录各用户的操作过程,以方便稽查;对系统关键数据的存储采用先变换加密后存储的方式,以保证系统数据层的安全等;系统的软件和数据,未经授权不能复制、转移和删除;定期检查病毒,在线查毒,防止病毒入侵。

(5)实用性。系统界面清晰、简洁、美观,应能考虑到用户长期操作的特点,尽可能采用对人眼有益的环保色。系统操作流程简洁实用、易于掌握,并有充分的提示信息指导用户操作。

(6)灵活性。系统可灵活设置的参数包括:系统结构设置、系统设备信息设置、数据采集时间设置、系统参数设置、操作员权限设置等。

(7)健壮性。保证系统内所有原始数据的一致性及完整性,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健壮性;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健壮性;保证外部设备的健壮性;保证通信的健壮性。

应急指挥中心设计原则 第5篇

1、应急指挥中心系统的设计目标 1.1、应急指挥功能

(1)、实现紧急情况的收集、显示、上报功能。即在指挥中心内能通过网络传输和其他通信方式实时接收、显示、上报紧急情况的现场文字、图片、语言信息,并能通过终端服务器和显示屏随时调阅紧急情况子系统的文字、图片信息;

(2)实现远程指挥功能。在执行突发任务时,可依托网络,运用语言、文字、图片信息迅速实现对各个子系统和现场实时远程指挥;

(3)实现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功能。即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以及其它相关软件,迅速查询,显示警力部署状况,进行战术计算,为拟制处置预案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1.2、远程监控功能

(1)通过卫星信道输送视频信号,实现对“处突”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可预留端口);

(2)通过装备GPS终端,实现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地图上实时显示参战警员的位置,为局领导正确实施指挥提供依据。(可预留端口);

(3)利用地、市的“三级网”,实现对各子系统所有监控目标实时监控或调阅。1.3 视频会议功能

(1)实现召开各类会议的功能;(2)实现召开远程视频会议的功能。

2、设计思想

(1)以指挥中心信息管理、地理信息管理、大屏幕监控及显示、指挥调度为核心,提高管理效率、管理精度、管理力度;

(2)基于开放式技术,提供系统在容量、功能等各个方面发展的基础,保护投资;(3)模块化支持业务功能变化的升级;

(4)高可靠性,具备极高的处理容错能力和平台容错设计,并能保证数据安全;(5)先进、实用、成熟的管理系统;(6)友好的操作界面。

2.1、应急指挥中心系统设计遵循的原则

(1)可靠性:系统运行要建立在坚实的软件、硬件基础上,这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应急指挥中心系统管理软件与操作系统及其他应用软件应有比较明确的接口规范。应用系统要经过反复测试,有较强的容错能力,确保可靠运行;

(2)实用性:软件开发要依据应急指挥中心的具体工作需要,必须符合指挥中心的工作流程;

(3)先进性:系统开发的起点要高,采用的软件平台要尽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公认较先进的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模块化程序设计和先进的设计思想,最终使系统在技术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可扩展性:系统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进程,要求系统能够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出现,有足够的扩展升级的余地;

通过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可以实现上下级之间的命令下达、工作汇报、文件实时传送、事件监控及纪录等多项功能,极大地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2.2、应急指挥中心系统的总体构成(1)大屏幕显示系统;(2)接处警系统;(3)信息管理系统;

应急指挥中心解说词 第6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来到省法院应急指挥中心参观指导!应急指挥中心是根据省法院党组关于加强机关安全保卫建设的有关要求,按照“科技强警、统一指挥、快速响应,信息共享”的原则而建成的,具体实现了以下功能:

一、机关内外部可视化管理功能:

(这是我们XXX,XXX,XXX和XXX门口的图像)

指挥中心通过监控大屏幕,利用遍布在机关大楼内外部的近200个高清网络摄像头实现对省法院机关大楼内部各楼层,外部楼院各处,地下车库以及枪械库,财务室、档案室等重要部位实施24小时可视化管理,专用的视频服务器硬盘容量可以提供30天内所有摄像头录像,随时可以查看、提取,该可视化管理系统的使用提高了机关大楼内外部安全管理正规化水平,确保了省法院机关安全稳定。

二、多警联动调度功能:

指挥中心通过和省公安厅110指挥中心、消防支队辖区中队指挥中心之间专线调度,在发生应急突发情况时,省公安厅110指挥中心和辖区消防中队指挥中心会根据现场情况,优先处理,第一时间调派辖区派出所、交巡警、火警出警,实现多警联动。

三、警车GPS卫星定位系统功能:

院内所有警用车辆都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此系统

1的使用实现了警用车辆的动态调度管理,并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对任务警车实现卫星导航,为警车执行任务时及时、准确的提供了路线保障,同时完全杜绝了各种违规使用警车行为。

应急指挥中心的工作总结 第7篇

紧紧围绕“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的职能要求,按照《xxxx区xxxx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推进我区应急管理工作实现了新发展。

1.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了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一是构建了较完善的基层应急组织体系。印发了《xxxx区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工作方案》,积极推进街道、社区基层应急组织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健全了街道、社区应急组织体系。目前,全区4个街道、18个社区均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小组,100%的中小学校和重点高危企业也成立了应急管理机构,区、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做到了“事有人管、急有人应”。二是完善了应急预案体系。按照计划,完成了《xxxx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33个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目前,我区有区级各类应急预案95 个,基本覆盖辖区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我中心已将22个常用的应急预案及应急管理规范性文件编印成册,发到了全区各级领导和应急管理工作者手中。三是启动了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中心牵头组织拟定了《xxxx区应急物资储备方案(试行)》并已在全区印发执行,全面规范了应急物资储备原则、方式、数量、品种、应急响应等,为有效提高物资保障能力奠定了基础。联合区信息办开发了xxxx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技术开发需求说明已经完成,进入实质开发阶段。四是加强了应急队伍建设。会同团区委、区社工中心组建了区应急志愿者义工队伍,并组织了培训。与区人武部协调,增加了民兵应急分队应急知识、技能训练内容,提高了民兵应急分队的应急救援能力。各专业应急机构、街道整合了专业应急队伍。

2.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高质量完成了政务值守任务。一是加强各级值班室建设。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政务值班工作的通知》(深盐办[xxxx]28号)和《xxxx区各级值班室值班手册》,明确了各级领导和值班室职责,规范了政务值守各项工作环节。区总值班室引入了具备实时录音、短信群发、语音呼叫、辅助研判等功能为一体的应急值守平台系统,为各街道值班室配备了视、音频应急电话系统,畅通了快速报送渠道,提高了信息报送的效率。目前,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都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较好的发挥了政务值守、信息报送、综合协调、先期处置的作用。二是拓宽信息渠道。组建了基层信息员队伍,聘请了媒体、社区、医院、企业一线的34名同志为“区突发公共事件基层信息员”,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奖励办法,组织了信息搜集、报送培训,扩大了信息来源。三是建立信息报送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印发了《xxxx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规则》(深盐办[xxxx]23号)和《关于切实加强重大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深盐办[xxxx]45号),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报送主体、内容、标准、时限、责任追究等,建立了信息报送通报制度和政务值班抽查制度,全年共抽查555 人次。全年向市应急指挥中心报送较大级以上级别突发公共事件信息33件次,接收各街道、各部门报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620件次,没有发生一起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现象,也没有发生传达领导及上级机关批示指示不及时、跟踪协调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3.创新应急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一是加大了演练力度。全年完成组织、协调、参与各种演练演习19次,其中我中心主办或联合职能部门举办综合演练2次,如联合xxxx 消防大队5月份举行了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联合区教育局、农林水局5月份举办中小学暴雨、台风逃生演习,参与了区卫生局举办的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和大批伤员救治应急演习。各专业应急机构已全部完成演练演习计划。二是创新应急宣教方式。编印了《xxxx区居民应急指南》(第二版),委托物流企业派发到辖区居民家庭、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区宿舍、星级宾馆酒店和重点企业员工、机关干部手中,共发放60000余册;分季节推出了《xxxx区居民应急知识挂图》,发放到各社区、企业、学校张贴;按照市统一部署,8月30日在全区18个社区设点宣传应急知识,发放《xxxx市公众应急常识》xxxxx余册,组织《xxxx市公众应急常识》有奖知识竞赛活动,收回有效答卷19703份,15位市民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我中心、区教育局和4个街道办事处还获得了全市有奖知识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制作应急公益电视广告;在《xxxx商报?xxxx新闻》开辟“应急知多D”专栏,向市民普及应急常识。各街道、各专业应急机构也组织了专题讲座、宣传日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了公众和基层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知灾、防灾、救灾能力。三是开展了专项应急培训。7月份,举行了全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培训班,对全区基层信息员、各街道值班室、区直各部门办公室负责信息报送工作的同志进行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及有关法规、规章解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及工作机制要求,信息的编写与报送等培训。结合10月份全市开展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协调和配合区安委会在全区发放应急安全手册1600余份,发放宣传材料30000余份。区安委会为13132人次的企业员工提供了免费安全生产公共培训。

4.完善联动应急机制,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一是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在春节等重大节日、南山“2?27”、龙岗“9?20”火灾之后及全国、全省“两会”前等重要敏感时期,都集中组织了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对排查出来的风险隐患进行动态管理,制定应对措施,及时治理整改,把风险隐患消灭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研判和预警工作。定期对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提出防控或处置建议,供区领导决策参考,全年共编印《应急信息快报》131期,提出建议76条(次),制作《值班信息呈报件》37份,得到市领导批示1次、区领导批示 40次,42篇书面材料被市政府《每日值班情况》、《应急情况反映》等应急管理刊物刊发,较好地为化解或控制各类风险隐患的提供了决策参考。三是加强现场处置工作。已初步建立了分级处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按事件不同级别启动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机制。在现场处置中,坚持领导靠前指挥,以事件主管单位为主、部门分工合作,充分发挥专业人员作用,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全年,辖区发生的74宗突发公共事件都得到了快速及时处理,确保了辖区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加强了单项多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研究,为有效应对台风暴雨对xxxx港码头、xxxx后方陆域交通的影响,制定印发了《xxxx港区后方陆域疏导交通应急事件处置工作指引》(深盐府办[xxxx]47号),实现了政府、企业联动应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针对群体性的事件呈多发趋势,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印发了《xxxx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实施办法(试行)》,规范了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处置工作,全年发生的39宗(次)较大以上级别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都得到了及时妥善处置,没有引发大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不稳定。

二、努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1.圆满完成奥运特别防护期信访维稳工作任务。一是认真部署,落实责任。6月28日中央联席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区先后在区五套班子领导碰头会和区委常委会上对奥运特别防护期信访维稳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召开全区性信访维稳工作会议7次,及时贯彻会议精神,分解工作任务。同时,加强跟踪督导,派出2个督导组分赴各街道和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并充分利用我区实行月度量化考核制度的优势,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管理。二是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三次“拉网式”大排查,筛选确定了14宗存在越级上访隐患的重点案件,并及时落实了“四定三包”(即: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包案件调查、包问题处理、包人员稳定)工作措施。综合运用行政、司法、人民调解等多种手段解决信访人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做到一手抓问题解决,一手抓稳控,14宗案件的266名主要涉案上访人全部稳定在辖区。三是积极落实稳控和劝返工作措施。认真制定进京劝返工作方案,派出工作人员参加驻京前方工作组。对可能在奥运特别防护期越级上访的重点人员进行深入排查。全区信访维稳工作的同志保持高强度、超常规的工作状态,对排查出来的人员,采取有力措施,把他们稳控在当地。

2.扎实开展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从2004年3月至今,我区坚持实行五套班子领导每日接访制度,每个工作日均安排区五套班子1名领导负责接访群众。由于信访渠道的畅通和领导负责制的落实到位,在7月开始开展的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中,我区并未出现群众集中上访的“信访高峰”现象,信访秩序保持稳定有序的良好状态。主要做法:一是认真做好公示公告工作,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根据大接访活动方案,提前一周通过新闻媒体公布接访的时间、地点和形式,使群众深入了解、积极支持和有序参与。二是坚持接访、约访、下访三位一体,促进问题解决。在坚持区领导每日接访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大接访活动,开展约访、带案下访活动,提高领导接访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效率。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期间,区委、区政府领导共下访群众11批47人次。三是实行领导包案,切实落实责任主体。“大接访”活动中所有接访的案件全部由接访领导负责包案,包案领导全程参与案件的调查、协调和处理,直至“案结事了”。“大接访”活动期间,区委、区政府领导共接访群众157批690人次,当场解决43批次,事后已解决103批次,办结率93%。四是实行各职能部门陪访,区、街道联动接访。各街道和信访量较大的部门,每天安排街道、部门领导值班接访。每逢区委书记和区长接访日,各街道党工委书记同步开展接访活动。来访事项涉及的职能部门无条件参与接访活动。

3.深入推进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我区认真开展了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区领导张波、林电雄、梁景海、黄小琼同志先后主持召开3次全区性的会议,专题研究重信重访案件的办理工作。区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牵头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先后排查了17宗重信重访疑难信访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有关部门协调联动,集中力量攻克了一批“钉子案”、“骨头案”,如郝莉莉上访案。如郝莉莉(赫莉莉是国家信访局掌握的重点上访人员之一)上访案,今年以来,海山街道户籍居民郝莉莉多次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方式,反映其与邻居之间的私人恩怨、住房建筑质量和房产证办理等问题。郝莉莉来访后,我区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多次进行协调处理。但此人性格偏执、刚烈,且因邻里纠纷比较激烈,长期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其10月 15日晚,还专程到国家安监局“9?20”龙岗火灾事故调查组下榻的麒麟山庄,企图拦截相关领导反映情况。我区获悉情况后,马上将其接回,并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孙静同志进行包案处理。10月16日,xxxx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静同志召集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接访了郝莉莉,认真听取其反映,对其要求一一作出回应,并耐心细致地做好其思想工作。10月20日,我中心主要负责人召集各有关部门召开了案件协调会,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安排区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做闵秀娟朋友的工作,由她们出面做通闵秀娟的思想工作,尽量不与郝莉莉发生冲突。经有关单位多次耐心劝解,双方当事人于11月7日,在街道办等部门的见证下,互敬茶水,互相道歉,握手言和,表示今后不再发生冲突。11月底,郝莉莉到我中心信访大厅回访,表示感谢关心和帮助,促使其与闵秀娟等纠纷得到彻底化解。目前已办结的重信重访案件有7宗,已得到化解的案件有5宗,其他案件也处于可控状态。同时,加大对初信初访案件的协调办理力度,对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置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促进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4.妥善处理集体访和群体性的事件。我区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妥善处理各类集体访,使我区的越级集体访量连年在全市各区中保持末位。全年,我区共发生各类集体访213批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5%。其中部分案件涉及面广,人数多,政策性较强,处理难度较大,但由于策略对头、方法得当、处理及时,绝大部分群体访事件都在辖区内得到彻底解决,个别暂未解决的案件也处于可控状态。如10月份,海山街道xxxx互耀时装有限公司因拖欠员工工资发生劳资争议,引发员工多次到市、区上访。事件发生后,市、区领导高度重视,部门联动协调,反应快速,及时妥善解决了工人的欠薪问题,使得事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平息,维护了社会稳定。

5.切实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我区按照《xxxx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要求,切实加强对辖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一是进一步加强对辖区信访隐患的排查,要求各街道办事处及信访量较大的部门,定期上报来信来访情况及存在的信访隐患问题,重要敏感时期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二是进一步加强信访信息工作,及时向领导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供决策参考。全年共编发各类信访简报42期。三是提前介入,超前化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如xxxx年6月份,我区获悉深盐二通道的即将通车可能导致梧桐山隧道公司出现不稳定因素,立即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提前对隐患进行分析研判,加强与市交通局、xxxx港集团等单位的沟通协调,最终及时妥善化解了隐患,维护了社会稳定。

6.积极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一是与区检察院建立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包括建立信访信息通报制度、信访件双向移送制度、重大信访事项协作处理机制和检察官参与区领导接访活动,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有力推动政府依法行政。综合协调机制实施以来,收效明显:一是利用检察官的法律专业知识,为领导依法处理群众上访提供法律参考意见;二是有力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从源头上减少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发生;三是为信访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指引,引导信访人依法理性反映诉求,提高辖区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四是增强检察官对社情民意的掌握,提升检察官的群众工作能力,同时拓展了检察案源,加强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五是强化公正司法观念,转变司法人员一些旧的司法观念,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二是引入社工工作机制,探索行政救济和社会救济的衔接机制。通过社工心理干预和疏导工作,安抚上访群众的情绪,促进信访过程中的沟通,推动问题解决。同时,对个别疑难信访案件,及时交由社工进行专案跟进。目前,驻点我中心的社工已介入跟进信访案例共20多宗,其中涉及家庭暴力、婚恋、家庭不和谐等问题都已得到较好的解决。

三、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1.全面落实“问题管理”,加强作风建设。成立了中心“问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执行相关工作方案,进一步落实层级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开展经常性检查,及时分析汇总各类问题,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应急、信访问题尽早处理,必要时还提请区领导审批,迅速开展排查调处工作。全年通过“问题管理”系统提交各类“问题”1条,办理各类“问题”1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报告不及时等情况及时督促限期整改,进一步严格工作纪律,确保工作落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探讨 第8篇

关键词:电力,应急,指挥,建立

现有的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诸多缺点和不足, 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 势必会影响应急指挥工作的顺利进行。长此以往, 势必会影响国家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增加电网故障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1 电力应急指挥中心

1.1 定义

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是相关电力企业应对因自然灾害、紧急事故、社会安全事件、信息安全事故等重大事故而导致的国家电网生产运行受到严重威胁、供电系统设备受到严重损伤、大面积停电等严重问题进行应急性综合处理的组织和指挥场所。

1.2 组成

遵照国家相关要求, 电力公司建立的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应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分别是指挥场所、基础支撑系统以及应用系统。场所是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硬件条件。电力应急指挥中线的基础支撑系统是指其发挥各项功能的基础技术、设备以及手段, 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视频采集及显示系统、会议电视及电话会议系统、网络系统、通讯系统、集中控制系统、信息接入及互联系统等等。 应用系统主要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 融入GIS、GP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 充分利用电力公司的信息化成果, 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相关的信息交换平台。 众所周知, 应急指挥应用系统是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 原则上应该覆盖电力公司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理的业务范围。主要的业务范围包括:日常管理、资源管理、值班管理、预警管理、辅助指挥、培训演习、信息整合等。

1.3 功能介绍

上文提到, 应急指挥应用系统是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 应该日常管理、资源管理、值班等功能, 现具体介绍如下。

1.3.1 预警、预测功能

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能够接受应急预警信息, 并根据预警级别通过相关人员, 并启动相应的预警信号。 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能够实现典型自然灾害对电网设施的影响分析, 并在地理信息图上加以标注。

1.3.2 应急预案管理功能

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能够根据预警信号的级别, 自动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 为事故的后续处理做好准备工作。

1.3.3 信息整合功能

省级电力应急指挥和各地的市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应该时间相互贯通, 在自然灾害发生和电网故障时, 应该实现现场信息的快速接入。 接入的信息应该包括电网运行的实时相关信息、变电站视频监控信息、生产信息、物资管理信息、日常气象、水情信息、灾情以及社会相关信息。

1.3.4 信息处理功能

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在应急管理过程中, 应该实现对人、财、物以及电网的损失数据做出统计和分析, 对典型的灾害信息在地理图上形成合成显示, 实现与电网设施的分析管理, 可实现电网突发事件对公共评价的统计和分析功能。各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应该通过电视会议系统、网络信息系统对应急事件进行有效会商。

1.3.5 辅助决策功能

作为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应该具备分级、分类应急启动、监测、退出辅助决策功能;及时评估电网的受损情况, 并实现预案的数字化执行功能, 形成辅助指挥方案, 实现对应急过程的记录、整理以及过程重现。

2 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中存应注意的问题

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工程量大, 建设周期较短,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容易遇到种种问题。 有关人员应该积极协调各个部门, 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加强新技术融入, 以下问题需特别注意。

2.1 规范建设

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设计和建设, 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在国家规定标准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和建设。参考指导依据, 对各个应急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技术指标加以规范, 确保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2.2 网络安全

在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过程中, 应该注重网络安全的监管。 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在设计过程中, 应该接入调度信息、内网信息、外网信息,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实行专网专用。有关人员应该合理规划外网、内网以及调度专网的网络接入点, 避免在同一计算内进行网络切换操作。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应该加强计算机质量管理, 定期杀毒, 省级软件, 确保应急管理指挥中心系统软件的稳定运行和安全运行。

2.3 合理布线

本文建议, 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在布线过程中应该适当留有余地。 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是一个新项目, 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需求。 在布线过程中, 综合布线系统应该为指挥场所提高语言、数据、控制信号的连接。 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 每个指挥席位应该至少预留三个信息点, 一个为语音点, 两个为数据点。受到场地的限制, 指挥去和控制区应该布置在同一个大厅中, 在控制席中预留6 个信息点, 1 个VGA输入点还有1 个电源点。

3 结语

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应对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等意外因素导致电网运行异常、大面积停电等严重问题, 减少因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 作为电力公司, 应该积极推进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和规划, 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减少因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文彬.KVM技术在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化, 2009, 11:36-37.

[2]李伟, 李燕, 江其生.省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信息化建设[J].医疗卫生装备, 2011, 01:33-34+37.

[3]徐希源, 曹俊喜, 渠晓峰, 郭雨松, 门永生.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基础支撑系统的智能化建设[J].电气应用, 2013, S1:269-271.

[4]李为为.省级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探讨[J].中国交通信息化, 2015, 07:18-20.

上一篇:我也是一束阳光作文650字下一篇:政府单位报告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