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下期)

2024-07-13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下期)(精选12篇)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下期) 第1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搞好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以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根据《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要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规范信息技术课,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本期教学内容安排。

根据我校的计算机软硬件实际情况,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要点》,拟定学期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1、三年级下期:

信息技术常识(计算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特点)会设置桌面主题(墙纸、屏幕保护、外观)、画画、使用金山打字通汉字录入练习与使用写字板进行汉字编排练习、益智游戏。

2、四年级下期:

信息技术常识(电脑中常见的单位以换算)、WORD文档的使用(文档的建立、更名、窗口的认识<了解WINDOWS程序窗口的组成、最大化、最小化、关闭、还原、移动、改变窗口大小、排列窗口>、页面的设置(大小、边框等)、文字的录入(正确使用光标控制键)、文字的编辑(字体、字号、字色、风格、下划线、着重号等)、益智游戏

3、五年级下期:

信息技术常识、WORD文档的表格使用(插入规定行列的表格、合并和折分单元格、插入或删除行或列、美化表格、文字美化、表格套用格式、边框底纹、对齐方式、表格内数据的简单计算)、简便几何图形的绘制、组合的运用等。

4、六年级下期:

信息技术常识、EXCEL电子表格的使用、INTERNET(基础知识)(怎样在IE中浏览主页、怎样在互联网中搜寻资料、怎样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申请邮箱、发收电子邮件

三、信息技术教育活动。

1、本期拟举行一次分年段的计算机操作竞赛,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另一方面检验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效果。比赛内容安排如下:

三年级:指法。四、五、六年级:汉字录入。

2、做好期末考评工作

根据学期学习内容,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在学期末自拟考评内容对学生一学期来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做好考评表格的填写与反馈与存档工作,做信息技术教学走向规范化。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学期的学习中均得到发展。

3、做好课件制作的指导工作。

四、制定与认真落实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电脑室管理制度(详见制度)。

2、建立学校教师办公电脑管理制度(详见制度)。

3、建立学校多媒体教室使用制度(详见制度)。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下期) 第2篇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1、学习基础:该年级在上学年的时候学习了word的基础,对于word中的庞大功能及特殊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的很好,对于该册教材的内容,学习起来是比较轻松的。

2、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四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比较好,上课大多学生能自己管好自己,能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操作,但部分学生特别是男生有爱上课偷偷摸摸玩游戏的毛病,不过全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非常的强烈。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经省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新教材,从教材的结果和内容来看,与以前使用的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教

材相比较难但很实用,而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这套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体现出了各阶段的侧重点,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的这本教材的主要学习内容为:

WORD第二阶段教学(艺术字、文本框、日历模板等);互联网第一阶段教学(互联网概念、浏览器、搜索引擎、网页内容的获得和再现,在WORD中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本册还包括部分基础知识和文件操作技巧的教学,从以上阶段的学习内容来看,本书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相关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不要的基础。

三、教改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教材的教学我将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以任务为驱动,以提高学生兴趣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的达成教学任务的完成。

对优生采用重点辅导,适当的超教材进行培养,同时鼓励和组织这部分优生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竞赛并力争取得等级奖励;对弱差生要耐心辅导,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以尽快缩短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四、教学进度安排

1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 110巧用浏览器 1

2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 111收藏自己喜欢的网站 1

3用艺术字美化标题 112没有网址能查到需要的信息吗 14奇妙灵活的文本框 113网页内容的获得和使用 2

5设计贺卡 214利用网络制作你的旅游行程路线图 26word画图工具 2综合实践活动 2

7在Word中制作月历 1

8准备进入网络世界 1

9初识互联网 1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下期) 第3篇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愿望和兴趣”和在生活中、身边以及生产实践中, 让学生知道观察和实验研究物理, 是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初中物理的开篇章节———“科学之旅”的主要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的思路如下: (1)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物理教学的情境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2) 阐明物理是有趣的要通过一组富有趣味性、效果明显、过程简单的实验。 (3) 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亲手实验的乐趣, 教师和学生要亲手操作一组实验, 实验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的配合, 展开师生互动, 让学生感受物理有用的同时, 对物理研究什么进一步说明。 (4) 为了让学生感受科学精神, 引入物理学家牛顿的科学发现故事, 同时为了增强趣味性, 介绍几位有名科学家的故事。 (5) 为了让学生体会如何“实验”和“观察”, 通过“磁现象”这组能让学生理解的实验投影显示, 创设情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法是“观察和实验”。 (6) 为了让学生实践, 作业中设计可动手做、取材容易三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引导学生喜爱物理实验。

教学准备:演示的实验器材要准备投影仪、电、声、力光等等, 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和设备。

二、导入“科学之旅”,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

导语:今天让我们乘坐科学之舟———物理 (板书) 这门新课程, 去月球旅行, 开启我们的新的科学之旅吧!

课件播放:通过小学科学课的学习, 同学们已经有了一些对月球的了解, 现在我们来科学的设想一下, 未来月球的新居民区, 针对展示图说说相关月球的知识。

学生讲述:人在月球上会飘起来, 也可以调的很高, 月球上没有空气、风、水、声音。

教师讲述:同学们知道很多啊, 但是我们要知其然, 也要知其所以然。为了解除我们更多的谜团, 就要我们学习物理等方面的知识。

过渡语:目前, 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在月球上已经联合建立了国际空间站, 我国的神九也已经登上了月球, 并且将来在月球上, 我们也会有我们自己的空间站, 到那个时候, 月球和地球互相之间的来往已经不足为奇。因此就让我们现在开始积极地准备吧, 学好物理科学知识。

三、新授

1. 人教版有趣、有用的物理

导语:物理现象十分有趣, 是一个个的谜, 千变万化。

首先利用多媒体对实验装置画面图2、3、4进行分别展示, 提出问题, 通过互动后, 再由教师演示实验, 师生共同观察演示实验。

(1) 如图1:教师提出问题:“用冷水能够使热水沸腾吗?不用加热吗?”教师在在学生将信将疑猜想的时候演示实验, 并且简单的说理:“原来啊, 这是气压造成的”。

(2) 如图2:老师进行提问:“你们知道彩色电视机是怎么产生各种颜色的吗?”在学生们进行猜测后, 教师出示实验装置转动陀螺, 让学生认真观察纸板上的颜色, 然后去掉某种圆形纸板上的色纸, 再重新做实验, 让学生说出变化。教师解疑:“原来是利用色光的混合, 电视机才能调出各种颜色的”。

(3) 如图3:把一个喇叭用硬纸片糊起来, 做成一个“小舞台”, 在音乐声中让台上的小人起舞, 在观察中, 学生会产生疑惑, 小人为什么在喇叭响的时候能够翩翩起舞呢?教师解疑:“原来震动的发声体能够使小人跳舞啊。”学生开始人人动手实验。 (4) 为了使书仍旧留在原地, 快速抽动书本压住纸条; (5) 用摩擦后的钢笔去吸引纸屑。

分析探究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学生和老师举例交流, 互动, 鼓励学生在多媒体同步展示一下五个实验, 大胆的说出有关实验演示的应用, 使学生通过这个环节认识到有趣、有用的物理学习, 同时说明物理研究什么。

实验演示 (1) 提出纯物质、制药等利用低温沸腾的热现象; (2) 彩虹、彩电等物体颜色之谜的光现象; (3) 人耳听声音和电视等发声体振动的声现象; (4) 乘客公交车在刹车的时候前倾物体惯性的力学现象; (5) 化纤物容易带啪啪声和灰尘等带电吸引轻小物体的电现象。

板书:物理学声、光、力、电、热等等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可以通过以上学习知道。

2. 怎么学好物理

导语:我们对物理已经感受到了有趣、有用, 也知道了研究物理学什么, 那么怎么才能学好物理呢?利用多媒体制作的动画形式展示课本的四幅图, 了解牛顿对物理是怎么研究的。

牛顿猜想:为了使月球不逃离力的作用, 要拉住它。也许跟拉着物体使它落向地面的力是一样的。牛顿通过此猜想发现了万有吸引定律。

教师结合上面所述, 还可以讲述一些趣味的物理学家故事, 如:牛顿在读书思考的时候, 把怀表当成了鸡蛋煮;在洗澡的时候, 阿基米德发现了皇冠鉴别真假的方法, 激动地高呼“我发现了”当时冲出澡堂都忘记穿衣服。正是物理学家对这些现象观察、思考、探究、实验, 才有了多彩的科学世界。

人教版书: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通过大家的熟悉的磁铁吸铁的现象我们来说明如何进行实验, 初步感受如何观察和实验。

实验演示 (6) 磁铁两极磁性强, 两端吸引铁屑多; (7) 异名磁极相吸, 同名刺激相斥; (8) 为了方便学生的观察, 通过投影仪呈现分布条形磁体周围的铁屑和小磁针的状况, 采用旋转360°的动画效果立体呈现然后分布磁感线的状况。

实验总结, 并板书:重视物理的实验和观察学习;联系社会和实际;重在理解, 勤于思考。

总结

师生对本课节的主要内容共同回忆:有趣有用的物理、对声、热、光、电、力等自然现象进行物理研究;观察、实验、思考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 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下期) 第4篇

1.课程标准要求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内容。高中地理必修3主要以某一典型区域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其自然与人文信息的提取、分析、研究、规划、整治等,都离不开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本节课的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探究兴趣,又能使学生掌握运用基本的现代科学技术对地理环境进行研究的方法,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教材共划分四个主要部分:前三部分分别是RS、GPS、GIS,教材介绍其概念、原理、特点以及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等有关内容;最后一部分介绍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的联系。

3.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高二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但本节课的地理图表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学生有一定的认知难度。“3S”技术的概念、原理等部分,教材语言多为抽象性较强的理论,需教师结合材料、多媒体进行展示、模拟、举例,将其具体化、形象化。

学习动力:本节内容结合了许多地理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期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运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说出RS在资源普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中的应用;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多种途径与多种手段收集、整理地理信息,并应用到新课学习中,在生活中发现和体验GPS、RS、GIS技术的应用及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亲历体验地理信息技术给工农业生产、生活带来的便捷,从而更加热爱科学,不断学习和探索科学知识。

2.教学重难点

重点:RS、GPS、GIS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及教学实际的需要。

难点:RS、GPS、GIS的原理及区别;数字地球的含义。

依据:本节知识属于现代科学技术,内容新、技术性强,专业抽象术语较多。学生对于“3S”技术的原理区分难度较大,故确定为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选择

比较归纳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法,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异同,寻找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如对比分析“3S”技术之间的区别。

读图分析法:学会读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教会学生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必须贯穿整个地理教育过程。如遥感地图、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等。

创设情境法:通过多媒体模拟演示,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收集“3S”技术的最新应用的视频短片、图片或文字材料,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演示法:本节内容较抽象,采用演示法可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如用Google Earth 演示GIS 的图层,用Google Earth查找武汉二中等。

问题探究法: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所学地理知识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注重创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可设计如下导入:播放视频“我省启用GPS押运高考试卷”,武汉市使用GPS对所有的高考试卷运卷车辆进行实时跟踪监控,从而提高高考试卷的安全保密系数。

☆全球定位系统

1.联系生活,形成概念(3分钟)

首先提问学生GPS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然后用美国飞行员打伊拉克时只要知道坐标就可以扔炸弹及珠穆朗玛峰的高程测量事例,引出GPS的定位(定经度、纬度、高程)功能;用GPS监控运钞车是否按预定路线行走引出GPS的导航功能;进而引出GPS的定义。

2.模拟实验,了解过程(4分钟)

引导学生做空间定位小实验,取两支削好的铅笔,分别用左右手握住,使得笔尖相对,相距约5厘米。请闭上一只眼睛,试着把两支笔的笔尖对在一起。其它条件不变,请睁开双眼,重新试着把两支笔的笔尖对在一起。体验一下,分别用一只眼睛或两只眼睛,在哪种情况下两个笔尖更容易对准?为什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讲解GPS的组成及工作过程。在讲用户设备部分时展示专业的GPS接收机,并展示带有导航功能的手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观看视频,深化应用(4分钟)

从Google Earth 中截取武汉二中的图片,讲解图片下方我校的经度、纬度、高程。联系生活中GPS的应用,讲解GPS的工作特点。播放“世界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两段视频,激发学生对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遥感

1.创设情境,获得概念(2分钟)

学习遥感之前,先给学生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武汉二中的照片,另一张是用卫星获取的武汉二中的图片,让学生比较其拍摄距离的远近。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问题探究,了解程序(4分钟)

联系必修1的太阳辐射过程的知识,讲解RS的工作过程,并请学生比较照相的程序与遥感的程序有哪些异同?找出遥感的特点?以天气预报卫星云图的形成过程讲解遥感的工作程序,并举例讲解遥感的工作原理,然后简要分析遥感的特点。

3.结合实例,分析应用(6分钟)

遥感的应用是遥感知识学习的重点,本节主要采用案例法来讲解遥感的应用。首先以1980年和2002年武汉市的城区面积的遥感影像图分析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然后以两幅乞力马扎罗山的积雪图片分析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最后以两幅汶川地震的遥感影像和四幅1998年洪灾的遥感影像分析遥感在自然灾害防御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1.创设情境,引出概念(1分钟)

展示两张图片,武汉市的遥感影像图与武汉市的电子地图,讲解武汉市的电子地图是通过对遥感影像图分析和处理以后得到的图片,引出GIS的概念。

2.动画演示,理解程序(3分钟)

GIS的工作程序比较抽象,为突破此难点,采用Google Earth 动态演示武汉市电子地图的制作过程,主要是引入Google Earth,先在Google Earth 上找到武汉市,然后引入Google Earth左边图层的概念,将武汉市各地物进行分类,然后以不同的图层进行存储,给学生演示左边图层中的道路、水域、地点、交通、维基百科等图层,让学生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程序。

3.问题探究,分析应用(6分钟)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一个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从汉口火车站到我校最便捷的公交线路,应查找哪些资料?引出学生比较熟悉的百度地图,并联系生活实际,展示武汉市的站台智能公交和手机智能公交,这些都体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查询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GIS,管理者可以传送交通拥挤情况等案例来得出GIS的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等。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归纳异同,区分功能(1分钟)

比较3S技术的异同,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RS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GPS的主要功能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引入数字地球的概念。

2.自主活动,理解概念(3分钟)

数字地球的软件之一就是Google Earth,请学生上台用Google Earth查找武汉二中,学生非常感兴趣,能够在Google Earth上找到地球上的任意一个地方,课堂氛围很活跃。学生找到后,教师总结并举例说明数字地球的应用。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板书设计及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中可辅以板书设计,在进行课堂小结时直接用黑板板书进行小结即可。板书设计除简明扼要、美观规范外,还要启发学生思维,揭示本节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总结回顾的同时加深理解和掌握,板书设计如图1。

2.课后作业

作业一:下载手机智能公交软件安装到自己的手机上(下载地址:http://www.wbus.cn)。请学生在乘坐公交车时,使用武汉“智能公交”软件查询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及换乘信息。使用智能公交为从天河机场、武汉各火车站、汽车站到我校的朋友做一个交通指南。

作业二:下载Google Earth 安装到电脑上,找到武汉二中、你家所在的小区、你理想的大学及任意你想去的地方,体验“世界在你手中”的愉悦和地理信息技术带给生活的便捷。

五、教学反思

教学观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围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选取教学素材,体现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采用创设情境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联系学生身边的3S技术应用案例,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教学技术:应用电子白板让学生进行活动,师生互动性好。使用Google Earth演示GIS的图层,突破难点,效果较好。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确立,始终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切实达到教学活动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下期) 第5篇

一、情况分析

1、信息技术状况

信息技术装备的改善,促进了我校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除低年级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外,中高年级已按要求开足开齐。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 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各部分设备名称、计算机的应用及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学会了如何开关机,认识了键盘,并学会了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知道了部分特殊键的作用,部分学生还学会了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练习画画。除此以外,所有学生都接受了计算机上机实习规则、计算机机房的清洁维护等教育,都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使我校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现特拟定信息技术课学科教学实施计划。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情: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同时对计算机充满了无知和好奇。我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四、四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四年级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教学总目标: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3、学会利用IE浏览器上网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并整理成库,学会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简单的文档。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学会初步的文字输入方法,逐步提高文字的输入速度。

三、实施计划的措施: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采用放教学录相,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 键)、落实一个“行”字(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认知能力训练);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 用、创新实践)。

4、加强教师业务知识和上机能力的培训

四、具体内容安排:

四年级主要学习内容: 了解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利用IE浏览器上网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简单的文档,中文版Win98基本操作。

点: 利用IE浏览器上网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简单的文档

点:

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简单的文档

五、教学进度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第一单元:遨游网络 生活在网络中 第二课时使浏览更方便 第三课时查找动画学英语

第四课时查找资料更方便——搜索引擎

人教版一年级下期美术教学计划 第6篇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25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美术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20课。本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富有情趣和启发性。通过组织学生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造型表现方面: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方面: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方面: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方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第一课 影子的游戏

第二课 走近大自然

第三课 花地毯

第四课 分蛋糕

第五课 有趣的半圆形

第六课 摸一摸、画一画

第七课 小挂饰

第八课 瓢虫的花衣裳

第十课 泡泡飞呀飞

第十一课 太空里的植物

第十二课 妈妈的节日第十三课 香甜的水果第十四课 运动场上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下期) 第7篇

一、法。

2、把4.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缩小到它的()。

3、4.08吨〇4吨800千克7.92〇8.02

0.3米〇3分米680克〇6.8千克4、1元零8分=()元3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3千米=()米4.58千米=()千米()米5、456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6、三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所得的差是()位小数。

7、一个三角形最多有()个直角,最少要有()个锐角

8、近似数的结果一般的说3.0要比3精确。因为3.0表示精确到了()位,3表示精确到了()位,所以3.0后面的“0”不能去掉。

9、把下面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2884÷28=103150-103=4747×25=1175,10、用木条钉一个三角形,用手一拉不易变形,说明三角形具有()性,它的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

二、判断:(每题2分)

1、每相邻的两个小数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0.2和0.20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3、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各数的末尾对齐。()

4、从一楼到二楼需要10秒钟,从一楼到五楼需要50秒钟.()

5、准确数都小于近似数。()

三、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小强看小林在(),小林看小强在()。

A、北偏东50°B、东偏北50°C、西偏南40°2、5×(8+4)=()

A、25×8×25×4B、25×8+25×4C、25×4×8D、25×8+43、0.08小数点向右移动()是8。

A、一位B、二位C、三位4、4角6分+7元4分=()

A7元8角6分B7.50元C12元

5、下面各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是()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法,后算()

A.2、4、6B.2、5、5

四、计算:(共40分)C.2、2、5D.3、4、71、口算:(每题1分,共8分)

36÷9+15=38+0×14=18+0÷3=25×3×2=

0.9-0.25=9.9-0.01=4-2.3=3.2-1.7=

2、竖式计算(带※的验算):(每题2分,验算2分。共8分)

8.42+9.48=80-52.l=※7.35—1.41=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4分,共24分)

400+612÷12×498+165+302587-27-17

388×12599×99+993000÷125÷8

五、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0分)

1、星期天,5名同学去参观科技馆。每张门票12元。坐车共用了20元平均每人花了

多少钱?

2、一本相册32页,每页可以放6张照片;我家大约有900张照片,5本相册够用吗?

3、小泉买词典用去23元5角,比买文具盒多用去8角3分。他一共用去多少元?(用

小数计算)

4、一个粮店运输队用卡车为四川灾区运送粮食,每辆卡车装125包,每包50千克。8

辆卡车一次可以运多少千克粮食?

人教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究 第8篇

一、依托典型示例,突出典型词义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儿童学习词汇时,一般是从其搭配示例中提取出词义。 因为词义较为抽象难懂, 而示例是具体的事物, 易于理解。 例如,“ tall”的搭配示例多为“ man”和“ building”,其提取出的词义为“ 细长竖直的事物”。另一方面,PEP教材中的常用词都是多义词, 各义项都以典型义为中心,因此词汇教学应突出典型义。 典型义是学生最早接触、最为常用的义项。 教师在教授词汇时,可总结词语的典型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典型词义。 例如,“ fat”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Let’s talk”板块中的搭配示例是“ bear”和“ pig”。 教师可列举其他典型示例,如“ man”和“ body”,都是球状的动物或身体部位。 熊、猪、胖子都是圆滚滚的,较为直观生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 fat”的典型词义:( 人或动物) 肥胖的。再如“, heavy”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Recycle 1 中的搭配示例分别为“ schoolbag”和“ bag”。 其他典型示例,如“ man”和“ book”,都是三维固体;其典型词义是:( 人或物体) 沉重的。 同理,“ dark”在五年级上册Recycle 2 中的典型示例有 “ wood”、“ house”、“ hallway”、“ stairs” 及 “ room”。 其他典型示例如“ street”和“ forest”,均为处所词; 其典型词义是:( 处所) 黑暗的。

二、通过隐喻视角,阐释引申义项

词义讲解应突出典型义,因为典型义是最常用的义项,一般关涉具体事物。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也会接触到多义词的其他义项。 这些义项通常被称为引申义,与典型义相比更为抽象,常与人的心理认知关联在一起。 引申义与典型义有何关联? 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些引申义呢?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词汇的引申义一般通过隐喻与典型义联系起来。 换言之,引申义与典型义之间具有相似性。 教师在讲解词义时,可引导学生寻找引申义与典型义之间的相似性,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引申义项。 例如,六年级上册Recycle 1 中“ the sweetest boy”的“ sweetest”不是表示男孩的味道或气味,而是表示男孩的可爱。 可爱的性格与甜美的味道之间具有相似性,都是令人愉悦的。“ ( 味道) 甜美的”是“ sweet”的典型义,描述事物的味觉特征。 而“ ( 个性) 可爱的”是“ sweet”的引申义,描述人的性格特点。 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推测“ sweet”的其他引申义。 如,“ sweet words”表示“ 甜蜜的”“, sweet success”表示“ 令人满意的”。 类似地, 五年级下册Unit 2 中“ a long time”和“ the days are long”也是“ long”的隐喻性用法。“ long”的典型义是“ ( 物体水平维度) 长的”, 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Let’s talk”板块中的“ a long nose”。此处,其引申义都是表示时间长的。 时间长与水平维度长具有相似性,前者更为抽象,词语发生了从空间到时间的引申。 再如“, big”、“ small”及“ large”的典型义都是表示物体的体积或面积,而它们的引申义都表示规模程度,更为抽象。 五年级下册Recycle 1中“ Listen and number”板块中“ a big dinner”与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Story time”板块中“ a big trip”都形容事物的规模。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Story time”板块中,祖姆说“ Three large portions and one small one.”指的是炸鱼和薯条快餐的份额。

三、根据认知参照点,解析词义内涵

认知语法的研究表明,人们认知事物是以认知参照点为基准的。 因此,教师也可从认知参照点的角度讲解词义。 PEP教材中的认知参照点分为四种类型,即人体、比较物、绝对零点以及社会文化规约。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大多都是从自身出发进行判定的。例如,教师在讲解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Let’s sing”板块中“ Monkey is short. Giraffe is tall.”时,可能会遇到学生这样的疑问 “ 多矮的东西可以说是‘ short’?”“ 多高的东西可以说是‘ tall’?”老师可根据认知参考点阐释词义,“ tall”与“ short”都是以人体高度为认知参考点。 比人高的动物或物体是“ tall”,而低于人的动物或物体是“ short”。

第二类认知参照点是比较物,主要出现在对仗或比较结构中。 例如,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Look and write”板块中“ They are too small.”是以手为参照物做出的判定。 与手相比, 手套比较小, 所以是“ small”。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Let’s talk” 板块中“ You’re shorter than me.” 和“ You’re 4 cm taller than me.”都是比较级结构,突出了参照点为“ me”。 比较物一般都是显而易见的,有时隐含在语境中,读者必须推理才能理解。 例如,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Story time” 板块中 “ very thin and so short” 是以football player为参照点的。 根据语境知识,足球运动员一般是高大强壮的,祖姆认为兔子“ very thin and so short”。 这是以足球运动员的标准进行的判断。

第三类认知参照点是绝对零点,how引导的疑问句和含有计量短语的句子都以绝对零点为参照点。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Story time”板块中“ How tall are you?和“ I’m 180cm tall.” 都以数量轴上的零点为基准。

最后一类认知参照点是社会文化规约,即词义根据社会文化习惯而定。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Let’s learn”板块中温度词“ cold”、“ hot”、“ cool”以及“ warm”的词义范围是基于中国社会文化对温度的划分。 哈尔滨5℃是“ cold”,香港30℃是“ hot”,拉萨15℃是“ cool”,北京20℃是“ warm”。 中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农耕文化非常依赖温度的变化,因而对温度有着细致的划分。 而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季节性变化不大,以畜牧业为主,对温度的感知切分与我们迥异[2]。 因此,在讲解这类词义时,教师要注意中英社会文化的比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词语。

四、按照标记理论,讲授反义词用法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Story time”板块中出现了“ How tall are you?”“ I’m 180cm tall.”“ How heavy are you?” 这样的表达形式。 “ Tall”-“ short” 和“ heavy”-“ light”都是反义词,但how引导的疑问句和含有计量短语的句子中使用的都是反义词中的一个,即“ tall”和“ heavy”。 很少有“ How short are you?”“ I’m…cm short.“” How light are you?”这样的语言表达。 类似例子在教材中屡见不鲜,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 How big are your feet?”“ How long are your legs?”“ How large is your room?” 及“ My bed is… cm long.” 学生可能对这种不对称现象存有疑问。

教师可从不对称理论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帮助学生理解使用反义词。 反义词中一方具有积极意义,如“ tall”、“ big”及“ long”。 汉语中也存在类似的语言表达。 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喜欢高一些、大一些、长一些的东西。 而另一个词则是具有消极意义,不是人们喜欢的,如“ short”和“ small”。 人们一般不喜欢矮一些、小一些、短一些的东西。 所以,在英语和汉语中,问到人的身高时,都会说“ How tall are you?”“ 你有多高? ”这样的表达。 只有在特殊语境中,才会有“ Howshort are you?“” 你有多矮? ”的说法。 回答的时候也是如此,人们一般会说“ I’m…cm tall”“ 我身高…厘米”。 其他的反义词使用也是如此,人们的心理情感倾向导致了反义词使用的不对称性。

五、依据语义场概念,加强词汇搭配

词汇不是孤立地出现在句子中,有些词在意义上相互关联,经常结伴出现在语篇中。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些词形成了词义网络,即语义场。 例如,PEP教材中, 温度词 “ cold” 常与“ snowy”、“ windy”、“ outside”、“ north”、“ winter”、“ skating”、“ snowman”、“ hot drinks”、“ warm clothes” 及“ put on”等词和短语共现。 它们在意义上互相关联,“ snowy”和“ windy”是相关的天气原因,“ outside”和“ north”表示相关的地点,“ winter” 表示相关的季节,“ skating”和“ snowman”表示相关的活动,“ hot drinks”、“ warm clothes”及“ put on”表示御寒的手段。 这些词和短语构成了一个“ cold”语义场,它们经常相互搭配,共现在语篇中,在记忆储存时也是关联起来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利用图片或音频的形式将它们整体展现出来,解释并强化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 这样学生在记忆或使用其中一个词语时,就会联想激活其他词语。 例如,教师在讲解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Let’s chant”板块中“ warm”一词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 举出相关词汇:“ sunny”、“ spring”及“ feel nice”。 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这些词语,将它们关联组合成一个整体。

六、借鉴儿童习得,科学讲解词汇

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发现,儿童习得词汇的顺序存在较强的规律性, 即词汇习得有早晚先后之别。 这个规律与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有关[3]。 教师应借鉴儿童词汇习得的顺序,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注意词汇教学的科学性。 以维度词的教学为例,三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维度的划分比较简单粗糙,只分为“ big”和“ little”,不区分某一维度的尺寸。 因此,教师应突出这两个词的区分和使用。 大象是“ big”,蚂蚁是“ little”。 四年级的教学则可引入一维事物的描述,如“ long”、“ tall” 及“ short”。 细长的物体( 如“ green beans”) 是“ long”,高大的物体( 如“ giraffe”) 是“ tall”,短小或低矮的物体( 如“ duck”) 是“ short”。 五年级时,学生可以用英语描述二维和三维物体, 如“ large classroom”和“ small village”。 六年级的教学可以扩展到有方向的维度词, 如 “ deep water” 和“ high mountain”。 教师应注意词汇习得难度,循序渐进地进行词汇讲解。

另一方面,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表明,英语学习可能对其汉语习得产生影响。 教师应调整英语教学策略,避免其对汉语习得的负面影响。 我们在秦皇岛市10 所公立小学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调研时,验证了英语学习对其汉语习得的影响。 学生在汉语感官形容词的语义使用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偏离现象。 有的将重叠式形容词用作定语或谓语时,表示加重或强调, 偏离了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如“ 王乐的胳膊好长好长。 “” 校园是一本厚厚的相册。 ”10~12 岁的学生( 平均有5 年以上英语学习史) 还常发生感官形容词重叠式与原式使用混淆的错误。 如“ ( 桌上有一大一小两本书) 我爱这本大大的! ”学生对形容词重叠式的使用受到英语形容词比较级的影响,语法意义较单一。 因此,教师在讲解英语词汇时,应注意英语教学对学生汉语习得的影响,采取科学的策略进行词汇教学。

摘要: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最新成果,从原型理论、认知语法、认知隐喻、标记性、语义场以及儿童习得规律六个方面探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并验证了小学生英语学习对其汉语习得的影响。本文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具体建议,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遵循儿童的心理认知规律。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感官形容词

参考文献

[1]邓奇,杨忠.英汉感官形容词语义认知与语义功能研究—以“Cold”与“冷”为例[J].外语学刊,2014(1).

[2]邓奇,杨忠.英汉感官形容词的语义对比研究—功能认知视角[J].外国问题研究,2013(4).

浅谈人教版小学体育教学 第9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人教版;教学目标

新课标的体育教育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全面贯彻了教育的基本方针和以素质教育为本的教学目标。人教版的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健康第一”,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让强健的体魄伴随学生一生。另外,人教版的体育教学还强调以人文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发扬创造精神。

一、人教版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

注重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以较为简单的各种运动手段进行身体的锻炼,达到增强体能的目的。同时,小学生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健康知识,掌握一些简单的运动技能。

小学体育的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爱上锻炼,以锻炼身体为快乐,并形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让锻炼伴随着学生一路成长。

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局限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还在于使学生在锻炼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乐于助人,愉快地和其他人合作,感受锻炼身体的快乐。同时,新课标体育的教学还在于使学生能够形成一种积极进取,力争上游,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精神。

二、小学体育教育的内容和要点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充满着天真和灵气,他们聪明、好动,对运动充满了好奇,善于模仿别人的动作。但是,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还是以感性为主,对于运动的学习充满了模仿性和从众性,他们的集体观念不是很强,自我约束的能力和集体责任感还处在形成的时期,相对薄弱。人教版小学体育教学根据以上学生的行为特点分析,并总结目前国际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总体上将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社会适应以及心理健康。

1.运动参与

小学体育主要的内容就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来,以积极的态度和友善的行为参与到小学体育的课程中。这种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能够快乐地参与体育活动,对体育学习表露出浓厚的兴趣,认真地在体育课堂上学习。

2.运动技能

小学阶段的体育锻炼并没有初中高中那么复杂,主要是一些较为简单的体育运动,人教版体育教材提出,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应该有所侧重,适当的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但是总体而言,小学阶段的体育运动较为简单。另外,人教版教材加入了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舞蹈,让运动和艺术形成完美地结合,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人教版小学体育的革新之处

人教版的小学体育教材体现了全新的教学观、教材观和教育观,其教学的内容具备很强的可实施性。同时,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不难发现,人教版的体育教学也给了教师很大的自主性,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多种多样,教学内容新颖、有趣、开放。人教版小学体育教材保留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经典,又汲取了现代先进体育教学的精华,理性地处理了经典和发展的关系,对原有的体育教学进行了批判性质的改革与创新,教材基础性强、具有明显的发展观的特点。具体到实践教学,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革新對小学体育教育的促进最为明显:

1.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以运动技术作为硬性标准

自从根据人教版教材进行体育教学,笔者发现,教学的目标不再是硬性的要求学生达到某个运动技术目标,而是为学生未来一段时间的运动打基础。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某个阶段的身体锻炼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基础。此外,人教版体育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多种形式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乐于接受。

2.注重实践教学,提倡“健康第一”

人教版教材根据小学生好动和善于模仿的天性,注重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在各种实际的运动中学习动作,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同时,人教版体育教育提倡“健康第一”,改变了原来以运动技能为目标的体育教育。

3.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

人教版中的教学内容和传统体育教育相比,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即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儿童化,符合儿童运动的特点。同时,体育教学的内容都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游戏的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人教版的小学体育教材对传统的体育教育进行了继承性的改革和创新,汲取了传统体育教育的精华,改善了传统体育教育的不足,使小学的体育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更利于学生养成乐于运动的习惯,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强健的体魄。

参考文献:

[1]岑延远.学生竞争心理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J].心理研究,2009(1):80-85.

[2]林小群.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结构模型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3):44-46.

[3]王健.中澳初中体育课程方案比较[J].体育与科学,2010(7):55-57.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下期) 第10篇

1、通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会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

3、学会充填效果的设置,知道文本框的作用,掌握文本框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

教学难点:

充填效果的设置和文本框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教师展示[吸烟有害健康]范文)在这篇文章中,如果插入一个禁烟的标志,文章一定会更加生动、更加具有说服力。虽然我们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了画图,但是你知道吗,在word中也能画图,而且它的画图能力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画图,它提供了大量的自选图形。

二、显示[绘图]工具栏

如果你的word还没有显示[绘图]工具栏,就单击[试图],选择[工具栏],单击[绘图],使[绘图]前面打√。

教师简要介绍[绘图]工具栏。

三、插入自选图形。

(1)、画一支香烟。

单击[自选图形],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基本形状]中的圆柱形,在文档区单击并拖动鼠标,一个圆形柱就出来了。

(2)、将鼠标指针移到黄色的控制点上,点住拖住,改变圆柱底面的形状。

(3)、单击旋转按钮,圆柱的周围出现四个绿色的控制点。点住控制点拖动,将圆柱旋转到需要的角度。再次单击旋转按钮,取消旋转方式。

(4)、单击复制按钮,再次单击粘贴按钮,复制一个圆柱。

(5)、将复制出的圆柱缩短,做成香烟过滤嘴。单击“填充色”按钮右边的下拉式按钮,为过滤嘴选择土黄色,并将它移到另一个圆柱的头上。

四、画禁止符。

(1)、单击[自选图形],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基本形状]中的禁止符。在文档区画一个禁止符,并将禁止符移到香烟上。

(2)、单击填充色右边的下拉式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填充效果]。在颜色栏中选择[单色],并将颜色改为红色,再选择一种底纹式样,单击[确定]按钮。

(3)学生练习设置填充效果中的其它设置。

五、加文字。

为了使文字的位置调整起来更方便,我们用文本框来加文字。

(1)、单击文本框按钮,然后在禁烟标志的下方拖出一个文本框,输入禁止吸烟。设置好文字的字体和大小,移动文本框到合适的位置。

(2)、在文本框的边线上单击以选中文本框,单击线条颜色按钮右边的下拉式按钮,选择[无线条色]。

六、学生练习。

动动脑筋,你还能用自选图形画出什么图形来?(两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

试着画画书本第19页的两幅画(一人一幅)

七、总结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下期) 第11篇

时光飞逝,一学期又过去了。回顾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把语文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当中,力求学生能快乐地学习,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真正做到学有所得。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扎实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在识字方面,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活学生思维,“玩” 出价值。在写字方面,我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对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课标》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读字”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让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运用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闪耀明星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我反对无目的多读,强调有层次的读书:初读,将课文读正确,整体感知全文;再读,将课文读流利,理解课文中词句;研读,将课文读出感情,谈独特的理解与感受;练读,将课文读入心,积累语言文字。在不同层次的读中,教师同样鼓励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挑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画出来,说一说自己这样画的理由,放胆做画学语文;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师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评议,演演评评学语文等等。这些颇有趣味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还能促进学生乐学、爱学语文。

二、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它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语文教学不能把目光盯在课内。而应十分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新知,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结合课文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课文内容的资料,资料收集后,采用课前分组交流阅读,或课后出刊集体阅读的形式,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外知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在于积累,剪报作为积累知识的一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鼓励学生多阅读,为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和必背古诗。

三、注重习惯培养,努力提高语文素养

在学生习惯的培养方面,我注意让儿童在规范中学语文,打下学好语文的基础。这并不与在“玩"”中学习语文相矛盾,习惯能影响人的一生,“个性”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中张扬才不会使学生走上发展的歧途。所以,教学决不能从统得过死转向放任自流,一定要严把“度”这一关。在听、说、读、写几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如:个别同学站起回答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有意见可以举手提出;朗读或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语文学习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有规范,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下期) 第12篇

悦来中心完小

邝劲柏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现对本教材内容作以下理解: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习习近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解决问题和方法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堂、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⑤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四、学生情况分析

我任教的五(84)班本学期共有

位学生。我接任这个班级已有一个学期,本学期是第二学期,在上学期的共同努力下,我班数学在全年级来比较,虽有些进步,但与优秀班级仍然有一定差距,并且与学区兄弟学校相比较而言,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学生方面,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计算方面,好多学生整数乘除就没有学好,计算错误率高,以至全班平均分不高,优生不多,差生不少。学生的作业习惯不好,上学期开学初有10来位学生作业经常没有按时做,到期末还有几位习惯不好,要班主任齐抓共管,按时完成还成问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利用第三节课的时间,重点辅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同时抓好优生,使本班更多学生争取考到90分以上。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多利用多媒体小平台,创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的教学情境。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3)要求学生能预习教材,上课能更好接受新知。

(4)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习,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学习。

(5)加强课堂练习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6)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7)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8)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9)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10)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利用学校星卡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每周学习表现良好学生”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六、教学课时安排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1、轴对称…………………………………………………………………1课时

2、旋转……………………………………………………………………1课时

3、欣赏设计 ………………………………………………………………1课时

4、设计镶嵌图案…………………………………………………………1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 ……………………………………………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 1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4、约分…………………………………………………………………… 4课时

5、通分…………………………………………………………………… 4课时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 4课时

七、具体教学进度表 单 元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重点:

1、探索图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时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质;

2、探索

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

1、能在方格纸上画

2、画轴对旋转,探索图形的特称图形

一 1

征和性质,能在方格

3、旋转的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特征

90度。

4、把一个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出一个图形的图形旋转90度

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轴对称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

4、通过观察、想象、形旋转90度。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1、因数和

1、使学生掌握因数、重:

1、掌握二 2 倍数

倍数、质数、合数等

因数、倍数、2、2,3,概念,知道有关概念5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合数等

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概念的联系和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区别;

3、质数和索掌握2,3,5的倍数

2、掌握2,3,合数 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

3、通过列举、归纳、征; 观察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

4、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1、长方体

1、通过观察和操作,重:

1、掌握和正方体的认识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掌握正方难:质数和奇数的区别。

2、长方体开图。和正方体三 至 的表面积 积(包括容积)的意8

3、长方体义及度量单位,会进和正方体的体积

行单位之间的换算,2、通过实例,了解体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所

感受1dm3、1cm3以及学知识解决一

4、整理和1L、1mL的实际意义。些简单的实际复习

3、结合具体情境,探问题。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

1、表面积概念的建立,以及根据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给出的长方体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系和抽象概的长、宽、高想象每一个面

括以及动手的能力。的长方体的长

和宽,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确定所求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

2、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1、分数的意义

2、真分8 四 至 数和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1、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重: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理解单位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1”的含义。分数的基础性质,能

4、约分 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

5、通分 和通分,能比分数的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7、整理和复习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掌

1、同分母

握分数加、减法的计分数加、算方法,并能正确进减法

行计算。五 至

2、异分母

2、明确分数加、减混的方法;

分数加、合运算的顺序,能正减法

确地惊醒分数加减混

3、分数

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加、减混

单的问题。

合运算

3、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有关的分数加、减法。

1、使学生认识众数、重:

1、认识理解众数的含义和功16 六 至

1、众数

能,能找出一组数的2、复式折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线统计图

数。

式折线统计

2、会制作复数的作用;

众数,了解众的通分。减混合运算中难:分数加、加、减法计算重:掌握分数

大小。

3、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互化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图;

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并 能正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难:能针对不同问题,正确选择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

3、能读懂复式折线统来表示 计图所表示的内容。

重: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

1、使学生通过观察、测、实验、推

猜测、试验、推理等

理的思维过

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

程,归纳出解

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

决问题的最优

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七 18 找次品

有效性。

生养成勤于思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

考,勇于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的精神。

应用,尝试用数学的难:脱离实物、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

借助纸笔帮助

中的简单问题。

分析“找次品”的问题。

上一篇:学校决算分析报告下一篇:书法协会2009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