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概念范文

2024-07-09

财务概念范文(精选9篇)

财务概念 第1篇

财务能力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财务效益状况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数*100%

2、总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营业利润/总资产平均数*100%

3、主营业务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反映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营业收入包括专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但外部财务分析者不能轻易取得其他业务收入的信息,所以,在计算营业利润率时一般用主营业务收入代替营业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4、盈利现金保障倍数

盈利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表明当期每一元的净利人经营活动所提供的现金数,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盈利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5、股本收益率

股本收益率=净利润/股本平均数*100%

(二)营运能力分析------资产质量状况

1、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总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又称总资产周转次数。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平均余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指标越大,反映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精英的效率越高,资产的有效使用程度越高,销售能力越强;反之,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精英的效率低,造成资金的浪费,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2、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外收入与流动平均余额的比率,又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年初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果。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意味着企业用同样多的流动资产可以取得更多的营业收入,或取得同样多的营业收入所占用的流动资产会减少,表明流动资产的营业能力越强。流动资产周转率的高低与营业周期有关。

3、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年初存货+年末存货)/

存货周转率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占用资金可周转的次数,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周转速度快,存活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反之,存货周转速度慢,存货存储过多,占用资金多,有积压现象。

4、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反映应收帐款的周转速度,也就是内应收帐空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它说明应收帐款流动的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帐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应收帐款平均余=(年初应收帐款+年末应收帐款)/2

(三)发展能力分析

1、主营业务增长率

主营业务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2、资本扩张率

资本扩张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在当年的变动水平,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情况,是企业发展强盛的标志,也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展示了企业的发展潜力。资本扩张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扩张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

3、累计保留盈余率

累计保留盈余率=(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平均股东权益*100%

4、三年主营业务平均增长率

三年主营业务平均增长率=[(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三年前主营业务收入额)1/3-1]*100%

5、主营业务鲜明率

主营业务鲜明率=(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四)偿债能力分析-------偿债风险状况

1、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

由于一个企业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其盈利及其增长能力,所以企业的利润增长是反映企业增长能力的重要方面。由于利润可表现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因此,相应的利润增长率也可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在实际当中,通常使用的是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利润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利润*100%

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指标可以较好的考察企业的成长性。

2、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率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是以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相比。即: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流动负债总额。

现金流动负债比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

4、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存货

5、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是产权比率的延伸,是更为谨慎、保守的反映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收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

财务概念 第2篇

财务信息局限原因:1综合与抽象2货币计量不可量化3历史成本4职业判断政策选择

资产负债表格式:账户式、报告式

勾稽关系:会计报表间及内在存在可检查验证的逻辑对应关系,不相等或不对应,说明有问题

企业流动性:企业资源满足短期现金需要的能力,日常开支、短期债务。对企业的6个主体重要 XX(流动 速动 现金 现流)比率=XX资产(流速 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票据+存货+预付账款(省)+待摊费用(省)

相同:相应比值反映流动性与短期偿债能力,反映XX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比绝对数字营运资金科学,可量化,可在不同企业见比较。

区别:1流动比率缺点:1静态比率分析动态过程,因素考虑不全2不同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存在很大差异、期限不同2速动比率缺点:静止,对下一期流性、短偿反映不完善4现金流,半动态,不全面

影响企业资产结构的因素:经营行业、规模、环境、经济周期

资产周转率(次)=计算期资产周转率(次)/计算期资产平均占用额

资产周转期(天)=计算期天数/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XX(存货:产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周转率=YY(主营业务、生产、原材料)成本/XX平均余额 周转周期=360/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期末)/2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

含义:从购入存货到售出并收取现金这段时间

流动、固定、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固定、总资产均余额

营业收入分析:1收入来源结构分析,饼状图2持续性分析,趋势分析+董事局报告+其他因素分析 盈利能力: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股东报酬率、债券安全度与其相关。

影响因素:销售能力、成本费用管理水平、资产管理水平、风险管理水平

X投资报酬率=报酬、利润/平均X投资

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资产=净利润/资产

净值报酬率=净利润/权益每股盈余=净利润/股数市盈率=股价/每股盈余=1/期望报酬率

发展能力实质:概念:企业成长性,通过自身经营活动,不断积累扩大的发展潜能。

是提高盈利能力的前提,实现价值最大值的基本保证。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

目的:1动态预测未来获利能力2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

杜邦分析:

1股东权益报酬率2总资产报酬率3主营业务净利率4总资产周转率5平均权益乘数6收入与费用 股东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平均权益乘数;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净利率=净利润/主营收入;总资产周转率=主营收入/总资产;平均权益乘数=资产/权益=1+债/益 沃尔评分法综合性体现:是一种数据的再统计,七项初统计数据的准确情况下,再统计也是准确的概念: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的方法。

企业财务安全概念研究 第3篇

一、安全、风险、困境、危机和失败在性质上存在包含性

安全是一种状态, 狭义安全是没有风险的安全状态;风险是内、外在不确定性因素对主体不构成威胁时的一种相对安全状态;困境是一种不安全状态;危机是一种严重不安全状态;而失败则是安全被彻底破坏的状态。因此, 安全作为一个总概念, 是一个广义概念, 而作为一种安危形态, 是一个狭义概念。要安全, 必须同时具有风险意识、困境意识、危机意识和失败意识, 所以风险、困境, 危机和失败可以纳入安全进行管理, 安全包含了风险、困境、危机和失败。

二、安全、风险、困境、危机和失败在程度上存在差异性

虽然风险、困境、危机和失败可以纳入安全范畴, 但是这几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 在程度上存在差异性。安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包含了狭义安全、风险、困境、危机和失败等一系列概念, 这些概念都是广义概念下的不同形态, 在安全和损失程度上具有不同表现, 具体描述如下:

狭义安全是没有风险的安全状态, 处于安全的第一个状态;风险是一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可界定为一种不直接对安全构成威胁的潜在力量。本文把风险状态放在了警度的安全范畴。有风险并不可怕, 只要不演化为直接威胁, 就是安全的;

困境是当风险由潜在的隐患发展成显性的状态时, 就不再称为风险而是一种困境状态;

危机, 当不利风险发展到对主体活动即将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时, 就称之为危机。危机是一种危险的时机, 是一种安全即将被彻底打破的紧急状态;

失败, 当危机已发展成难以挽回的破坏性事故时, 就称为失败。失败是安全的彻底破坏, 是不安全的最高状态。

可见, 安全、风险、困境、危机和失败在安全程度上是逐渐递减的, 在损失程度上是逐渐递增的。

三、企业财务安全概念界定

通过以上几个概念的界定, 即可对财务安全概念进行界定。企业财务安全是指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 企业不会因为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财务风险或财务困境的影响, 引发严重的财务危机, 造成企业的财务失败, 从而保持一种可持续的财务状态。

要研究财务安全, 必须研究其与一系列相关概念的关系, 这些相关概念是:财务风险、财务困境、财务危机和财务失败。

第一, 狭义财务安全概念。财务安全是指没有财务风险的安全状态。其表达式为:FS=f (p·c) (p→0, c→0)

FS代表财务安全, P代表财务风险、财务困境、财务危机和财务失败发生的概率, C代表财务风险、财务困境、财务危机和财务失败发生后的损失程度。p→0表明财务风险、财务困境、财务危机和财务失败发生的概率趋近于0, 当FS同时满足p→0和c→0, 则表明财务是安全的, 否则就不安全。

第二, 财务风险。根据对以上风险的界定, 可知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 其可能给投资人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 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这就是说, 特定投资的风险大小是客观的, 是否去冒风险以及冒多大风险, 是可以选择的, 是主观决定的。一般来说, 投资人对意外损失的关切, 比对意外收益要强烈得多。从财务的角度来说, 风险主要指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

所以, 财务风险应该是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 由于内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给企业财务带来危机, 造成企业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其表达式为:FR=f (p·c) (p>0, c>0)

FR代表财务风险, P代表财务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代表财务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 (p>0, c>0) 表明出现财务困境、财务危机或财务失败发生的概率已经大于0, 损失已经大于0, 这说明企业财务面临风险, 但这种风险是潜在的, 此时的状态还处于财务安全状态。

第三, 财务困境。财务困境是当财务风险发展成由潜在的隐患发展成显性的状态时, 就不再称为财务风险而叫财务困境。其表达式为:FD=f (p·c) (p>0, c>0)

FD代表财务困境, P代表财务困境事件发生的概率, C代表财务困境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 (p>0, c>0) 表明企业存在财务困境和损失的可能性都已经大于0, 它与财务风险表现在程度上的不同, 风险已由潜在状态发展为显性状态, 这说明企业财务面临困境, 财务困境对企业的财务安全已经形成了压力, 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损失已经大于财务风险状态时的损失, 此时的状态为财务不安全状态。

第四, 财务危机。财务危机是指由严重财务困境引发的紧急状态。其表达式为:FC=f (p·c) (p→1, c>0)

FC代表财务危机。P代表财务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C代表财务危机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 P→1, 显示危机事件发生概率正在趋近于1, 表明财务危机事件即将爆发。C>0, 表明损失已经形成, 且比以前状态逐渐增大。此状态为企业财务高度不安全状态。

第五, 财务失败。当财务危机已发展成难以挽回的破坏性事故时, 就称为财务失败。其表达式:FF=f (p·c) (p﹦1, c>0)

FF代表财务失败。P代表财务失败事件发生的概率, 而C代表财务失败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 P=1, 显示财务失败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1, 这表明财务失败已经形成。C>0, 表明损失已经形成, 且损失已达最大值。

财务失败是财务危机失去控制, 导致财务系统被破坏, 是财务安全的彻底破坏, 是不安全的最高状态。由于财务失败已经造成重大损失, 所以, 企业财务处于失败态时, 应该进行修复管理, 以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不至于因财务失败而导致整个企业经营上的失败。

以上分析可以表示如图1。通过图表可以看出, 狭义财务安全、财务困境、财务危机和财务失败, 都是财务安全的一种状态, 不同的阶段, 所表现的状态不同, 不同状态下的损失程度不同。从狭义财务安全到财务失败, 损失程度逐渐增加 (注:图中以斜线表示, 并不表示财务安全状态与损失程度成线性关系, 只是代表损失程度逐渐增加) 。

所以要研究企业的财务安全, 就应该研究财务安全的所有状态, 及其不同状态下的损失程度和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以及在不同状态下, 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可以避免走到下一个状态, 怎么样才能使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的概念框架 第4篇

【摘要】 提出了财务管理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应具备的特征,分析了关于财务管理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几种认识,并认为应以本金作为财务管理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论述了比较科学的概念框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财务管理;逻辑起点;概念框架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起点

(一)财务本质起点论

财务本质起点论在我国存在了很长时间,它从财务本质为起点,逐渐阐述财务的概念、财务管理的对象、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的任务、财务管理的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这种观点源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财务理论初建时期,解决了什么是财务(管理)等纯理论问题,不能解决为什么要进行财务管理这一与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以本质作为起点,会阻碍财务应用理论的发展。

(二)目标起点论

只有确立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该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出发点(王化成),财务管理目标是在考虑风险和报酬两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种观点能够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也存在一些问题:(1)财务目标的定位受财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能作为财务理论研究的原始出发点;(2)如果以财务目标作为研究起点,则很难安排财务假设在财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三)假设起点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并进一步指出: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财务假设的内容有:(1)理财主体假设,理财主体应具备以下特点: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营权和财权;理财主体一定是法律实体,但法律实体并不一定是理财主体。(2)持续经营假设:理财分期假设。(3)有效市场假设:市场公平假设。(4)本金增值假设:风险与收益相关假设。(5)理性理财假设:资金再投资假设。

(四)环境起点论

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之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考察20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理财环境对财务假设、财务目标、方法、内容具有决定性作用,财务环境是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环境作为起点也有很多弊端:(1)环境是外因,故财务管理的环境只是构建财务理论体系框架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影响因素,而不能作为研究起点;(2)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如果以它为起点,则很难建立成型的财务理论体系。

(五)产权结构起点论

对经济运行起约束作用的产权是经济制度的基石,财务管理必然受到产权结构的制约。不同的产权结构将会形成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研究财务管理应从产权结构着手。该观点强调产权结构对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产权结构是经济制度安排的结果,财务关系能够更好地反映产权结构,产权结构的调整也可以通过财务关系的调整来实现。若以产权结构作为理论研究起点,就否认了可能通过实施财务管理活动调整产权结构的事实,否认人们对财务关系能动的改造作用;并可能导致重财务关系轻财务活动的局面;此外,“产权结构”本身不是一个财务范畴。

(六)本金起点论

著名财务管理学家郭复初教授认为: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和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殖性等特点。并进一步指出:经济组织的本金,按其构成可以分为实收资本、内部积累和负债等几大组成部分。本金是财务研究的基本对象,是财务理论的基本细胞;以本金作为研究起点,符合逻辑起点的标准,但是本金与资金、资本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以本金作为财务管理的起点是最合理的。

二、财务管理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

我国著名财务管理学家王庆成教授认为,财务管理概念框架中的基本概念是资金运动,它的基本规律是资金运动规律,它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资金运动规律性的运用。

我国著名财务管理学家郭复初教授等认为,财务管理体系由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财务规范理论和财务行为理论三部分构成。

我国著名财务管理学家王化成教授赞同环境起点论,并在环境起点论的指导下提出财务管理的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财务的目标,然后在目标的指导下构建财务管理的基本业务理论和特殊业务理论。

以上著名财务管理学家对财务管理概念框架的看法都有其可取和独到之处,根据上述各种观点,结合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财务管理环境的现状和发展,本文比较赞同王化成教授的概念框架。

三、结论

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对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规律性进行理性思维和高度抽象的结果。财务管理概念框架是人们基于对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对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和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功能在于界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覆盖内容与容量,揭示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层次关系,梳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脉络,指导和推动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

构建财务管理概念框架首先要解决如何确定逻辑起点问题。逻辑起点是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和概念框架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和概念框架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的理论范畴,不仅是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逻辑起点对概念框架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逻辑起点会形成不同的概念框架,构建财务管理概念框架必须首先正确确定逻辑起点。通过第二部分的论述我们了解到现在的逻辑起点论有很多种,每一种起点论都有自己的主张见解和弊端,在构建财务管理的概念框架时必须确定一个合理和具有前瞻性的起点,否则构建的概念框架就是一个虚构不适用的摆设。

目前学术界对财务管理逻辑起点的认识各不相同,每种观点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比较赞同本金起点论,虽然本金与资金、资本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本金是财务研究的基本对象,是财务理论的基本细胞,以本金作为研究起点,符合逻辑起点的标准,如果只是由于本金与资金、资本的关系不清楚就否定该逻辑起点论的科学性,则显失公允或过于武断。

逻辑起点确定后才能构建合理的概念框架,同逻辑起点一样,概念框架也没有定论,不同学者对概念框架或理论体系有不同的理解,但概念框架的核心基本是一致的。在分析完上述概念框架后,赞同王化成教授构造概念框架的结构思路,坚持认为财务管理的起点应是财务管理本金而非财务管理环境,即以本金作为财务管理的逻辑起点,以财务管理假设为前提,以目标为导向。

参考文献

[1]王振玉.试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3)

[2]李相国,卢春泉.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会计研究.2000

[3]王化成.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新思考.电子财会.2006

[4]祝涛.财务管理理论研究逻辑起点问题探讨.会计之友.2006(8)

[5]郭复初.《财务通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6]Benton E.Gup, Principle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财务预测的概念和意义 第5篇

财务预测的概念和意义

预测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它是根据所研究现象的过去信息,结合该现象的一些影响因素,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现象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所谓财务预测,就是财务工作者根据企业过去一段时期财务活动的资料,结合企业现在面临和即将面临的各种变化因素,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结合主观判断,来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

进行预测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财务管理的事先性,即帮助财务人员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对未来的无知降到最低限度,使财务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周围环境和经济条件保持一致,并对财务计划的实施效果做到心中有数。

《财务管理学》重要概念内涵辩析 第6篇

筹资渠道与筹贷方式

筹资渠道是指筹措资金来源的方向与通道,体现着资金的源泉和流量。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有七种,包括国家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民间资金、企业自留资金和外商资金。筹资方式是指企业筹措资金所采取的具体形式,体现着资金的属性,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一般也有七种: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发行融资券和租赁筹资。企业的筹资方式与筹资渠道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的筹资方式可能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筹资渠道,但是同一渠道的资金往往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取得,而同一筹资方式又往往适用于不同的筹资渠道。因此,企业筹集资金时,必须实现两者的合理配合。

资金成本与资金时间价值

一般认为,资金时间价值这个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资金参与任何交易活动都是有代价的。因此,资金时间价值着重反映资金随着其运动时间的不断延续而不断增值的性质。具体地说,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的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资金使用者那里获得的报酬。至于资金成本则是指资金的使用人由于使用他人的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它们都是以利息、股利等来作为其表现形式,是资金运动分别在其所有者及使用者的体现。但两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资金时间价值表现为资金所有者的利息收入,而资金成本是资金使用人的筹资费用;第二,资金的时间价值一般表现为时间的函数,而资金成本则表现为资金占用额的函数;第三,资金成本的基础是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成本既时间价值,又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又包括投资风险价值。

权益资金成本与债务资金成本

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不外乎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债务资金成本一般指长期借款和长期债券的成本。债务资金成本的最基本内容是利息费用,具有如下特点:(1)资金成本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利息;(2)在长期债务生效期内,—般利息率固定不变,而且利息应按期支付;(3)利息费用是税前的扣除项目;(4)债务本金应按期偿还。权益资金成本是指企业的所有者投入企业资金的成本,指企业的优先股、普通股以及留存利润等的资金成本。权益成本包括两部分:一是投资者的预期报酬率,二是筹资费用。权益资金的成本计算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是由于投资报酬不是事先规定的(优先股除外),它完全由企业的经济效益所决定。另外,与债务利息不同,权益资金报酬,也就是股利,它是以税后利润支付的。因此不会减少企业的所得税上缴。通常在各种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成本要高于债务资金成本。

财务结构与资金结构

财务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产是如何筹资取得的,也就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对应项目,系指资产负债表右边的全部项目是如何构成的,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等等。与企业财务结构密切相关的是资金结构,它是指企业长久性筹资的各有关项目,主要有普通股权益、优先股股本、长期借款和长期债券等筹资项目,但不包括短期筹资项目,即资产负债表贷方除去短期负债以外的全部项目构成及比例关系。可见,资金结构是公司财务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

现代租赁已成为解决企业资金来源的一种筹资方式。企业资产的租赁有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经营租赁是指以提供设备等资产的短期使用权为特征的租赁形式,而融资租赁是以融资为目的,从而最终获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一种租赁形式。二者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租赁程序不同。经营租赁出租的设备由租赁公司根据市场需要选定,然后再寻找承租企业,而融资租赁出租的设备由承租企业提出要求购买或由承租企业直接从制造商或销售商那里选定。(2)租赁期限不同。经营租赁期较短,短于资产有效使用期,而融资租赁的租赁期较长,接近于资产的有效使用期。(3)设备维修、保养的责任方不同:经营租赁由租赁公司负责,而融资租赁有承租方负责,

(4)租赁期满后设备处置方法不同:经营租赁期满后,承租资产由租赁公司收回,而融资租赁期满后,企业可以很少的“名义货价”(相当于设备残值的市场售价)留购。(5)租赁的实质不同。经营租赁实质上并没有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而融资租赁的实质是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承租人。

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

企业对外投资根据其预期回收期的长短,可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一般预期在年内收回本金和盈利的为短期对外

投资,预期本金的收回或获益期在一年以上的投资为长期对外投资。区分长期或短期投资,并不完全取决于有价证券期限的长短,也非投资的形式或内容,因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投资形式或内容可能是相同的,如债务性证券、权益性证券及两者兼有的混合性证券等。对企业来讲,区分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的关键还是从企业本身所确定的投资目的来加以判断。一般讲,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为了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和促使企业资金的增值。但具体讲,长期和短期投资目的是有区别的。短期投资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取高于日常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收入,提高企业短期闲置资金的利用率,在对外投资的同时,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故要求其投资的回收期短,并且变现能力强。而长期投资的目的并非满足于获取短期的利息收入,它的目的还在于实现其长远的战略规划,例如扩大综合经营规模、进一步发展企业经营业务、扩大市场占有率等,从而最终为企业取得长期、稳定增长的获利资源。

现金流量与利润

利润是在权责发生制下计算的收入和成本之差,用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长期投资决策中则不能以按这种方法计算的收入和支出作为评价项目经济效益高低的基础,而应以按收付实现制计算的的现金流人作为项目的收入,以现金流出作为项目的支出,以净现金流量作为项目的净收益,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购置固定资产付出大量现金时不计入成本;(2)将固定资产的价值以折旧或折耗的形式逐期计入成本时,却又不需要付出现金;(3)计算利润时不考虑垫支的流动资产的数量和回收的时间;(4)只要销售行为已经确定,就计算为当期的销售收入,尽管其中有一部分并未于当期收到现金。可见,利润的计算,并不考虑资金收付的时间,它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科学的投资决策必须认真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就要求在决策时耍弄清每笔预期收入款项和支出款项的具体时间,因为不同时间的资金具有不同的价值。这样,在衡量方案优劣时,应根据各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按照资金成本,结合资金的时间价值来确定。因此,在投资决策中不能利用利润来衡量项目的优劣,而必须采用现金流量。

盈余公积金与资本公积金

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都属于所有者权益,但差别甚运。资本公积金是从企业非经营收益中增加资本净值的某些积累资金,主要包括接受捐赠财产、资本折算差额、资本溢价收入、财产重估增值等,资本公积金来源于非利润因素,主要用于转增资本金,一般不得用于弥补亏损,更不能用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而盈余公积金是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均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金,也可用于分配股利。但企业用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金后,法定盈余公积金的余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解散清算与破产清算

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思考 第7篇

参考文献:

[1]李心合?关于制定中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12)?

中国财务会计概念的建设 第8篇

一直以来我国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处于落后的状态。我国关于会计准则的广泛介绍和普遍争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尤其是近十多年来,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的公布和实施, 使我国的会计标准在会计要素定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告体系等重大方面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一致或协调。尽管如此, 我们认为就目前我国已经发布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 还不能承担起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功能责任, 而且也不符合国际上一般将概念框架单独制定公布的通行做法。因此我们要想提出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需要全国的会计理论工作者一同努力才能实现的。

二、我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

综观财务会计的发展历史, 世界各国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制定会计规范。但令人深感困惑的是, 在美国这样一个会计准则十分完善的国家, 仍然发生了安然、世界通讯、南方保健等公司的巨额会计造假案。如果追寻会计造假案中蕴含的会计信息系统自身的缺陷, 并不是会计准则, 而是支撑会计准则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不完善。其不完善性主要表现在对新出现的会计对象的前瞻性的缺乏和对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实践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 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完整、不相关甚至不真实。因此, 建立并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是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双重发展的客观需要。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 我国会计界便开始着手研究建立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有些学者认为, 虽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很重要,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会计实务是不成熟和多层次的, 因此构建概念框架的时机还未到。需要说明的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不是凭空捏造和人为设定的, 而是为了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在总结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财务会计自身发展的需要。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基本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有助于保持会计准则的一致性, 减少和避免不同会计准则之间的冲突, 使准则在对会计实务进行规范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指导。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导致企业外部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对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产生了需要, 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会计政策的选择性, 要求会计人员在生产会计信息时进行相应的职业判断, 为了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约束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决策有用性, 制定会计准则对产生会计信息的财务会计予以规范显得十分必要。为了给会计准则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并保证不同会计准则之间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客观上需要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因此在我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就成为必然。

三、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设想

1. 中国的会计改革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创造了条件

美国倾向于将会计视为一个与商业惯例、商业判断等紧密联系的独立学科, FASB从1973年6月成立伊始, 就致力于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经过大量努力并经先后7个 (实际有效的为6个)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告和多个财务会计准则的积累, 直到1982年才初步完成了会计内部基本因素的分级和相互联系的表达形式。我们进一步分析美国在准则制定方面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初步完成于20世纪7O年代并不是偶然的, 因为只有在那时美国才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以FASB为代表的权威会计组织的明确目标和不懈努力;以佩顿和利特尔顿等为代表的美国会计理论学派的杰出研究成果;多个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经历和经验。综观我国的会计发展状况, 在充分估计会计改革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1)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即基本准则, 与国务院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各个具体会计准则中的一些概念解释存在着矛盾; (2) 《企业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 (3) 多个具体准则在出台后很快就进行修订, 反映出它们的质量不够理想; (4) 公允价值的兴废折射出对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上的非谨慎态度。这些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直接相关的问题, 同时也是规范财务会计实务中最核心的实务问题, 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最基本的界定, 也就很难保证先后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做到首尾一贯, 前后一致。

2. 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必须解决的问题

尽管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存在某些缺陷, 但是迄今为止, 其他国家和国际会计组织尚未建立起比它质量更高的概念框架。因此, 如何对待FASB的概念框架, 也就成为其他国家建立概念框架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认为, 这一观点因强调概念框架对会计环境和目标的依存关系而显得非常重要, 其实质乃是会计国际化背景下的国家特征。换言之, 由于FASB概念框架本身具有不可否认的科学性, 这种科学性体现了财务会计系统的内在联系, 其建立方法也符合概念框架的特点, 其影响早已跨越了国界。因此, 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需要、也不可能回避FASB概念框架的影响。问题的另一面是, FASB的概念框架由于本质上是以美国会计环境为背景而建立的, 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环境来说, 它在会计目标过多地倾向于投资者以及过多地依据规范研究方法和权威规定等方面的确存在缺陷。

摘要: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公布以后,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就成为财务会计理论的核心内容。而我国在1992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 (在2006年又颁布了新的准则) 由于存在会计科目表达抽象,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模糊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 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无法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因此, 有必要对基本概念进行研究, 以统一概念、协调矛盾和指导方向。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目标,会计要素

参考文献

[1]曹伟:《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2006.3

[2]蔡贺玲温皓亮:《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2006.3

[3]朱元午申香华:《对构建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几个问题的思辨》2004.12

[4]李孝林:《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几个问题》2005.5

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第9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F2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210-02

1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趋同现状评述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评估现行准则、制定未来准则的理论基础,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它可用于指导首尾一致的会计准则的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趋同是会计准则趋同的前提和基础,早有学者提出“随着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化的发展和全球趋同趋势的呈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明显表现出协调的趋向。”

隨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概念框架也在逐渐发展变化。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主要根据本国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策略和计划,正在考虑或已启动甚至完成了本国概念框架的修订工作。同时,由于企业经济业务本身的发展对会计准则发展的要求需要突破现有的概念框架,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局部修订了现有的概念框架。从目前来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发展表现出相似的领域和很多相同的内容,世界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概念框架大体是相似的(当然各个国家的概念框架也稍有特色)。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发布早,辐射力强,影响范围广泛而深远。1970 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的第4号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编报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直接影响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特鲁伯罗德报告》和英国的《公司报告》中对财务报表目标的探索,也对 FASB 和 CICA 等会计职业组织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在主要内容、基本立场、甚至若干重要表述方面,沿袭了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英国的《财务报表原则公告》也在很多方面采纳了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观点,并且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存在很多相同之处。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国家发布的概念公告也大体一致。随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 IASB 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方面相互借鉴、逐步趋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

2 建立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趋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2.1 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现状分析

FASB前任主席唐纳德(Donald J. Kirk)认为:“有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的制定就有了方向。如果缺乏则势必招致外界集团的批评,如指责会计准则的发展是毫无目标与宗旨的”。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会计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一套基本理论体系来指导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我国会计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由1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构成的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属于最高层次,对各项具体会计准则起着统驭作用。

笔者认为,虽然我国新基本准则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准则制定过程中,有着相似的作用,但新基本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形式、内在逻辑关系等方面毕竟不同,不能充当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角色,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仍未建立。而且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涌现出大量经济业务创新,需要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相应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套前后一致的真正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创新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提供理论指导,以满足会计核算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 WTO,积极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制定了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而对于我国,无论是为了改善国内投资环境还是减少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成本,研究和建立一个既反映我国国庆又反映国际化进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都是非常必要的。

2.2 建立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趋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既要体现中国特色又要兼顾国际趋同。

我们主张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分为宏观理论层次和微观理论层次两大部分。即从“宏观理论层次”和“微观理论层次”两个层次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从宏观层次上来讲,概念框架应该着重从逻辑上指明完善的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应该是什么”,而不在于说明己制定的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但是,会计准则因不得违背现行法律及各种环境因素而难以完善,只能满足现阶段要求。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们也随之改变。因此,我们有必要创设一种相对超越现阶段环境因素的宏观理论层次,它可能与现行准则或实务不一致,但它可以成为评估现行准则与实务和指导未来准则与实务的基础与指南。而在微观理论层次,为了更好的指导现阶段我国会计改革,有必要建立一个现阶段旨在准则、环境相互影响的角度,概括某国某一特定阶段上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应遵循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概念框架的宏观理论层次相对稳定,是会计准则能够进行国际趋同的基础;概念框架的微观理论层次也许常变,是会计准则具有中国特色的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宏观理论层次。

在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逻辑演绎法。宏观理论层次是一种理想的理论结构,是概念之间逻辑结构的一致的、完美的演绎,各个概念的含义及其关系前后一贯、逻辑一致。严格遵守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也体现了与国际趋势一致。

(2)微观理论层次。

微观理论层次是在宏观理论层次的指引下,详细阐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具体内容。如何体现中国特色问题应该在应用理论层次阐明,明确会计环境之于会计的重要性,明确我国的国情和市场发展前景;明确会计假设的内容;明确作为会计口标的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关系;详细阐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容及其层次图;明确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技术等等。

3 建立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趋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真正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没有建立,创设一种理想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我国当前会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并顺应国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趋同之势、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我们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大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力度,进行观念创新;加强概念框架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制定详细的时间表为构建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趋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提供时间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比较与综评[J].会计研究,2004,(6).

[2]曲晓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协调及其启示[J].中国会计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7).

上一篇:怎么学小学语文最有效方法是什么下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算理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