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应用家长须知

2024-06-21

留置针应用家长须知(精选10篇)

留置针应用家长须知 第1篇

留置针输液家长须知

1、使用留置针能减少病儿静脉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轻 痛苦。

2、留置针穿刺部位应保持清洁、干燥。留置时间一般为72 96小时。

3、请保持留置针固定不移位,不输液时,最好用干净的手 帕固定留置针,以避免移动、滑脱出血。要保持固定物的清洁 干燥。勿让小儿玩弄输液皮管,严防拉出,拉出后皮管不能重 新插入输液袋。

4、在留置针留置期间,家长应尽量避免小儿剧烈活动。

5、如留置针不小心被拉出,请按压穿刺针的上方井立即与 护士联系。

6、不随意调节输液速度(根据小儿的年龄、疾病的种类及 治疗的需要,护士会调节好速度)。如您认为过快或过慢可与 护士联系。输液瓶的高度也影响输液速度,所以也不要擅自调 高调低。

7、上厕所时,应保持输液瓶一定的高度(没有回血),输 液皮管勿折,尤其滴管以上保持直立。以上内容已告知。

留置针应用家长须知 第2篇

不同年龄的病人其皮肤、血管的状况不同。

儿童:皮肤细嫩,血管壁的弹性好,可穿刺点少。

老人:皮肤干燥,无弹性,血管壁的脆性大,弹性差。

二、穿刺点的选择

选择前臂外侧静脉,头静脉是最佳选择。(因头静脉是人体外周静脉中唯一一条特殊静脉。特殊静脉:静脉的内膜层有一层环形的和纵形的平滑肌。提示:静脉壁的弹性好。)尽量不要在关节部位进行穿刺。尽量不要在不完整的皮肤上进行穿刺。

三、正确的消毒方法

国外:先用酒精清洁皮肤,再用碘伏消毒。碘伏的持续消毒作用可达5—6小时。

国内:先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碘酒的持续消毒作用仅8分钟左右。碘酒未干,达不到彻底消毒的作用。切记:一定等碘酒干了以后再脱碘。

四、头皮留置针的操作规程

步骤:1.洗手;2.戴口罩;3.物品准备:头皮留置针、透明敷料、余同静脉输液;4.查对;5.配药;6.向病人解释;7.三查七对;8.排气;9.选择血管;10.碘酒消毒,直径约为8cm;11.选择针的型号:儿童输液、输血,24g、22g;成人输液22g、20g;成人输血20g、18g;12.头皮针连接输液器后,头皮针插入肝素锁,肝素锁连接头皮留置针;13.排气,准备透明敷料;14.扎止血带; 15.酒精脱碘;16.松动外套管;17.进针点的选择:在消毒范围内中上2/3处、血管的上方进针; 18.进针角度:15—30度;19.进针速度:慢。因针尖是经过电子打磨的,进针过快易刺破血管壁;20.注意观察有无回血,见回血后即降低角度(约5—15度)再进针0.2cm,以确保软管在血管内;21.松开两翼且固定两翼(食指与中指)。注意不要跨越无菌区;22.拔出针芯0. 5—1cm后,将软管全部送人血管;23.松止血带;24.打开调速器;25.将针芯全部拔出(确认穿刺成功后拔针芯);26.用透明敷料固定。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注意直的一端与血管平行,另一端偏向血管的外侧。(避免接口压迫血管阻碍血液回流);27.调节输液速度;28.填写输液卡;29.整理床单位。

五、封管

先将头皮针拔出剩针尖,推注2—5ml,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针尖,确保正压封管。

封管液的种类及用量

1.生理盐水:5—10ml,每8小时一次。

2.稀释的肝素液:2—5ml,其抗凝作用达12小时以上。

封管液的配制

每毫升生理盐水中含肝素10—100单位。(1支肝素可加入125—1250ml生理盐水)再次输液时常规消毒肝素锁后,将头皮针插入即可输液。

六、护理

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为病人着想,努力提高护理质量。

2.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3.正确封管。注意将封管液充满管腔,以防发生堵管现象或血栓性静脉炎。

4.严格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征象。

5.intima可保留3--5天,最好不要超过一周。

6.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透明敷料应3~7天更换一次,夏天可两天更换一次。敷料不粘或污染应及时更换。

7.加强病人的宣教,做好解释工作。

8.按医嘱规定记录:穿刺日期、时间、部位、导管的型号、操作者姓名等,记录每天导管留置情况,有无红色肿或病人主诉。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第3篇

目前, 我院使用的是丫型留置针, 常用型号分别是:16 G (绿色) 、18 G (红色) 、20 G (蓝色) 、22 G (黄色) , 其中, 成人多用16—20 G, 小儿多用22 G, 它们的流量分别是95 mL/min、50 mL/min、33 mL/min、19 mL/min。

1 穿刺部位

1.1 静脉选择

根据患者不同年龄, 不同病情选择不同部位血管。一般情况下, 应选择柔软而富有弹性、粗、直、血流丰富, 远离静脉瓣, 并避开关节、神经、韧带及受伤感染的静脉穿刺。常用的部位有手背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足踝部大隐静脉、足背静脉, 其中, 婴幼儿留置头皮静脉多选额中静脉和颞浅静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需要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 长期静脉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药物者, 全身浮肿、静脉穿刺困难者, 首选颈外静脉进行留置穿刺;下肢静脉因静脉瓣较多, 血流缓慢, 药液及血液滞留于下肢时间长, 易发生静脉炎和堵管现象, 如非必要, 尽量不选择下肢静脉;因手术留在下肢的静脉留置针, 需在24 h后更换到上肢。

1.2 穿刺部位处理:

选择好静脉, 手指探明静脉走向及深浅, 距离穿刺点10-15 cm扎止血带, 使肢体远端静脉充盈度达最佳状态是穿刺成功的关键。对于静脉充盈度差, 甚至塌陷的病人, 可给以热敷。室内温度较低时, 在穿刺前可用2%普普卡因涂擦穿刺部位, 使局部血管扩张充盈。有研究表明, 采用2%山莨菪碱湿热敷能有效扩张局部皮肤浅表血管, 提高静脉穿刺留置针的成功率。颈部静脉穿刺应协助患者去枕仰卧, 头偏向对侧, 使患者头低肩高, 颈部平直,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选择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充盈的颈外静脉上1/3处为进针点。

2 穿刺方法

皮肤消毒范围8-10 cm, 操作者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皮下血管内, 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0.2 cm, 左手退针芯少许, 右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 要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 松开止血带, 3 m透明敷贴固定, 调节输液滴速, 注明穿刺时间。穿刺时除观察是否有回血外, 还要注意体会针头刺入血管的空旷感来判断是否进入血管, 不要盲目进针或退针。

3 封管方法

正确的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 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用后的肝素稀释液 (肝素12500 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作为封管液, 采用正压封管, 即将封管液3-5 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头内缓慢推注2-3 mL, 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 使封管液充满留置针, 留置针压力与血管内压力趋于平衡, 以防回血, 每12 h封管1次, 封管注射器1人1具, 对不宜使用肝素的患者, 可使用生理盐水5-10 mL封管, 每8 h一次。

4 留置时间

留置时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美国输液护理协会规定为3天, 目前我国尚无统一规定, 但据国内有关文献报道, 只要未发生置管并发症, 留置7天以内为相对安全和最佳时间。留置时间过长, 可使患者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高;留置时间过短, 则增加患者的费用及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在我院, 在无静脉炎发生时, 5天作为常规留置, 应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如甘露醇、脂肪乳等应缩短留置时间, 一般不超过3天。

5并发症

5.1静脉炎

与穿刺技术、消毒方法、药物刺激性有关, 常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热、痛、静脉呈条索状, 严重者针眼处呈脓性分泌物。在临床中, 护士应严格无菌操作, 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 把握好留置时间, 一旦发现穿刺部位有静脉炎的症状, 应立即拔针, 局部消毒, 用50%硫酸镁湿敷24-36小时, 或局部涂抗生素软膏。

5.2液体外渗

引起此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包括血管选择不当、固定不牢、外套管未完全进入血管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 患者躁动等。普通的无刺激药物渗漏可热敷或抬高患肢;化学药物渗漏可抬高患肢, 局部冷敷, 必要时行普通卡因局部封闭;高渗性药物渗漏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

5.3导管堵塞

可因穿刺部位选择不当, 患者不配合, 封管液注入不足或封管方法不够准确, 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不妥等原因造成。护士应按要求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输液种类选择合适的静脉, 进针封管。

5.4皮下血肿

常因护士穿刺及置管不熟练, 技巧掌握不好, 操之过急, 动作不稳, 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致皮下血肿。护士应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使用留置针前检查针的质量, 如针头有无倒钩, 套管有无断裂、开叉、毛边等现象, 有效避免皮下血肿的发生。

5.5静脉血栓

当套管内有血凝块阻塞时, 不可用注射器将血凝块推入血管, 以免发生栓塞, 可用注射器回抽出小血栓或局部注入肝素生理盐水 (1:625) 2-5mL封管30min, 以刺激血管内皮, 释放纤维溶解酶原活化素促进纤维溶解, 如仍不通畅则考虑拔管, 通畅后再接输液器输液。

综上所述, 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一种主要工具, 护理人员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 充分发挥留置针的优势, 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蒋莉.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护理进展[J].家庭护士.2008.6 (qc) :2479-2480

[2]贾爱增, 乔娜, 陈素英.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 (3C) :790-791

[3]徐竹梅, 辛向华, 袁辉.小儿静脉留置针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 (13) :73

[4]彭芳容.密闭式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护理[J].当代护士.2008 (2) :64-65

[5]李顺爱.静脉留置针50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 (26) :6416

留置针应用家长须知 第4篇

【关键词】正压无针连接式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015(2011)02-0083-01

静脉留置针具有留置时间长、减轻患者反复被穿刺的痛苦和减少护理工作量的优点,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但是普通静脉留置针存在容易出现堵管和发生静脉炎,并且操作复杂容易导致护士被针刺伤等缺点,新型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通过双重的正压保证和无针连接,避免了以上缺点,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科对两种留置针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9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16例患者,男性64例,女性52例,年龄28~74岁,随机分为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组(观察组)69例和普通静脉留置针组(对照组)47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所用药物,住院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留置针均为上海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

2 操作方法

两组均采用留置针常规的穿刺方法,选择相对粗直、弹性好的静脉血管,避开关节韧带和受伤、有感染区域的静脉血管。局部用朗索复合碘消毒液螺旋式消毒后3-5min干燥后即可穿刺,用透明敷料无张力覆盖固定。两种留置针操作的不同之处 ⑴留置针与输液器的连接方法。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穿刺前先将留置针与螺口输液器连接进行排气,而普通静脉留置针要将针头插入肝素帽内进行排气[1]。⑵ 固定的方法。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与螺口输液器连接紧密,不要分别固定,而普通静脉留置针的针头和输液器需要分别固定。

3 观察指标

包括外渗、堵管、针刺伤、外周静脉炎等共4项。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两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外渗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回血堵管、针刺伤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有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减少回血堵管、静脉炎和护士被针刺伤的危险。两组患者4项观察指标具体情况,见表1。

6 讨论

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回血堵管的常见原因包括静脉内高渗营养液、局部血栓形成及封管方法不当和患者不适当的活动等因素有关[2,3]。每次输液结束正确地冲管和封管十分重要,普通留置针封管手法较为复杂,效果欠佳,而正压无针式留置针的正压接头在于输液器旋离时,在导管尖端会自动往外喷射一段液柱,防止回血,用其单手夹夹闭时,也不会夹到延长管,可以确保正压封管的效果。采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还可以减少护士针刺伤的危险,其正压接头端口采用旋口设计和无针连接,大大降低了护士操作的职业风险,尽可能地避免针刺伤[4]。

参考文献

[1] 黄玉荣,刘群,高文娟,等. 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0,25(6):46-47

[2] 齐华,肖艳秋,徐洋,等.安全型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0,34(3):228

[3] 黄香茗.42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问题分析和护理对策[J].安徽医药, 2003,7(6):482-484

[4] 梁淑芬,李柳英.新型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7B):43-45

留置针应用家长须知 第5篇

林彩红 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5272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抗高压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静脉留置针分别在CT增强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做CT增强检查的患者6000例,按照随机标准及检查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采用抗高压静脉留置针。分别对两组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造影剂渗漏、软管的断裂以及患者的疼痛反应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使用抗高压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造影剂的渗漏率、软管的断裂以及患者的疼痛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CT增强检查中使用抗高压静脉留置针比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发生造影剂外渗更少见、发生留置针软管断裂的风险更小、患者的疼痛感更低,使用更安全可靠。

【关键词】抗高压静脉留置针;普通静脉留置针;CT增强检查;造影剂渗漏;软管断裂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CT检查以其简便、迅速、安全、密度分辨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检查是临床上疾病诊

[1,2]断与鉴别诊断中常用的一项重要技术,随着CT扫描速度的提高,对造影剂注射速度提[3]出更高的要求。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需要使用高压注射器通过静脉穿刺留置针大剂量高压力高流速注射造影剂,因此,对静脉留置针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本文对近一年在我科进行CT增强检查的600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探讨抗高压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CT增强检查6000例。其中男3216例,女2784例;年龄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41.36±3.25)。两组均因做CT增强检查需要静脉留置针穿刺,其中观察组使用抗高压静脉留置针患者300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患者300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充分做好检查前各项评估及健康宣教后,观察组采用20-22G抗高压静脉留置针穿刺试通畅后,用3M透明辅料固定后用抗高压延长管连接高压注射泵,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根据疾病的需要、患者的疾病及检查部位设计造影剂注射用量(1.5~2.0ml/kg)、注射速率2.7~5.0 ml/s及注射压力限值(300-500psi),注射时间21-40s等注射造影剂,待检查完毕,保留静脉留置针20分针,观察病情确保病人无不适后拔掉。对照组采用20-22G普通静脉留置针,其它方法与步骤均与观察组相同。

1.3 评价方法 研究两组患者拔针时是否出现留置针软管断裂,一旦发现软管断裂及时按不

[4]良事件程序逐级上报,并展开原因分析并且设计整改方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造影剂渗漏率及疼痛反应率。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两组患者对比的差异使用卡方检验检测。比较后均有统计学意义,均出现 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均一次性完成增强检查,问卷调查患者疼痛反应18例,无一例出现软管断裂,发生造影剂渗漏5例。对照组患者也均一次性完成增强检查,问卷调查患者疼痛反应35例,出项3例患者拔针时软管断裂,其中1例软管前端残留体内查找,2例拔出留置针软管时发现软管有裂缝;发生造影剂渗漏9例。具体见表1。

表1 抗高压静脉留置针组和普通静脉留置针组的比较指标 % 组别

抗高压静脉留置针组 普通静脉留置针组

软管断裂率

0 0.1

造影剂渗漏率

0.17 0.3

疼痛反应率

0.6 1.17 讨 论

3.1 抗高压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使用中可以避免因高压导致留置针软管断裂的发生。

[5]增强CT成像检查技术对于很多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CT增强检查发展过程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是一项标志性的技术,抗高压留置针的钢制针芯直径小,外套管柔软、壁薄、管腔大,可以保证造影剂高流速、高流率、高压力进入血管内,提高了造影[6]剂注射的成功率。又加上具有抗高压作用,避免了增强检查中注射速率快,注射压力高所带来的负荷,从本文调查组与对照组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增强检查中软管断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在CT增强检查中使用抗高压留置针可以有效规避留置针软管断裂的风险。3.2 在CT增强检查中使用抗高压留置针可以减少造影剂渗漏的发生。有相关文献报道,在造影剂渗漏发生的原因中,穿刺针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抗高压静脉留置针选择材质优良,外套软管长而且柔软,管径粗,弹性好,可随血管弯曲,且无害及低刺激性,最主要具有耐高压作用,可以抵抗高压注射造影剂带来的压力,防止外套软管管壁的裂开及断裂,降低造影剂快速注射对血管前部内膜的压力,减少对血管的刺激,降低造影剂的渗漏,及局部肿胀。而普通静脉留置针不具备抗高压作用,当高压注射造影剂时流速快压力大容易造成药物外渗,局部肿胀疼痛,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及诊断,另外造影剂渗到局部组织除肿胀疼痛外,严

[7]重时会造成局部坏死,肾脏功能严重受损。

3.3 从问卷调查中发现观察组CT增强检查患者疼痛反应率较对照组低。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抗高压静脉留置针组高压注射造影剂时病人的疼痛反应率低于普通静脉留置针组,原因可能是抗高压静脉留置针材质较好,具有耐高压等优点,使用抗高压静脉留置针注射造影剂时,抗高压静脉留置针管壁的抗高压性可以减少造影剂对血管前部内膜产生的压力,降低血管前部内膜组织的损伤。因此使用抗高压静脉留置针高压注射造影剂时比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注射造影剂时更顺畅,产生阻力更小,减少血管内膜的压力,使患者的疼痛感明显降低。

综上所诉,抗高压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可以明显减少软管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CT增强检查中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

静脉留置针在ICU的应用 第6篇

杨兴菊

伊书峰

莱芜市人民医院

(山东

莱芜 271100)

静脉安全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在国内特别是近年来应用日趋广泛,并且在临床应用范围及护理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我院作为二级甲等医院,ICU病房中收治的患者有各个年龄段的,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占了一定的比例,这类患者一般应用阿托品后都比较烦躁,与传统的输液方法头皮针相比,静脉安全留置针具有卓越的软化功能,在血管中呈漂浮状态,不易穿破血管壁,从而保护了血管,价格适中,患者家属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安全留置针对护士也有保护作用。临床应用范围: 1.1静脉输液输血:它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病人的长期输液及输液困难病人的多次输液要求,能满足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快速补液的要求。可随时给给药,为病人提供方便,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对于危重病人的紧急抢救具有重要意义。

1.2 静脉取血 :可使用静脉留置针取静脉血标本(前提是需停止此处静脉输液10分钟以上,以防对检测结果有影响),能够方便多次取血液标本,减少静脉抽血对血管的损伤,减轻病人精神的痛苦。

2用品准备:

2.1应用材料:我科目前采用的是美国BD公司生产静脉安全留置针,按静脉留置针内径自粗向细可分为16、18、20、22、24五个型号,根据病人年龄、静脉输液量、血管情况来综合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型号,如婴幼儿多选用24号;20、22号适用于成人常规输液使用;

16、18号可供成人大量快速输血输液用。

2.2用品准备:静脉安全留置针、无菌敷料贴、两条胶布备用、其余用物同传统静脉输液法。3 操作方法:

3.1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针对小儿患者注意语言技巧,采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鼓励性语言,使患者觉得自己很勇敢、坚强,乐意合作,提高穿刺成功率。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向家属解释静脉输液的必要性及静脉穿刺过程中需要的配合,减少患者因躁动不安而引起穿刺失败对家属的刺激。在给老人进行注射时,语言要诚恳,对患者富有高度的责任感,言语举止大方,认真准确回答各种问题,既要主动服务又热情服务,用科学合理的安慰语言进行药物注射的指导,让老人消除因注射带来的恐惧心理,取得合作。

3.2静脉选择:静脉选择直接影响到穿刺的成功率。小儿一般多选用头皮静脉,比较合作者可选用四肢血管;成人一般选用较粗、直、富有弹性且容易固定的手背及前臂静脉。3.3穿刺方法:选择好血管,放小垫枕与止血带于穿刺肢体下方,常规消毒皮肤,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操作者右手持静脉安全留置针,左手绷紧皮肤,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穿刺针再沿血管方向进针约0.5~1.0cm,以确保外套管也进到静脉内,然后右手固定针芯,左手将外套管沿血管走行送入静脉,拔出针芯,固定针翼于皮肤上,针眼处用无菌敷料贴覆盖,再用胶布将静脉留置针软管固定于穿刺部位一侧,以免留置针脱落。

3.4封管方法:可用250/ml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3~5ml,缓慢推注肝素帽内边推边退针正压封管,以免管内有空隙形成负压造成空气栓塞。

3.5静脉安全留置针的保留时间: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3~5天,最好不超1周,也有专家认为,只要无不良反应就可继续应用。4 护理

4.1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前检查安全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如有破损及过期应禁用。4.2固定要牢固,避免过松过紧,注意保护有安全留置针的肢体,在不进行输液时,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4.3注意观察局部反应

要经常巡视病房,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等,并询问病人有无疼痛及不适,如有异常,应及时拔除导管进行局部对症处理,减轻病人痛苦,如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4.4 根据药液的性质合理调节输液速度。

4.5 给患儿选择头皮静脉时剃毛范围要大于无菌敷料贴的面积,以防固定不牢或粘连头发而造成患儿痛苦。

4.6使用静安全脉留置针应做好严格消毒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隔日用碘酊消毒一次,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一次,以防感染。

4.7应用安全留置针可同时输注几组不同的液体,应严格交接班,调节滴速,加强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8静脉安全留置针具有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静脉留置针越来越被患者所认可,应用越来越广泛。参考文献: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第7篇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操作注意要点

1.1合理选择血管

选较粗、直、富有弹性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

1.2 操作要熟练

(1)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碘酒、酒精),范围(8cm×8cm以上)。(2)使用前应松动外套管(转动针芯,以便送套管和拔针芯时顺利进行)。(3)留置针进针的角度以15°~30°角为宜,进针的速度宜慢,应直接刺入血管。(4)注意送管的时机、手法:进针后注意观看回血腔,见有回血时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1~2mm,右手固定针芯将针尾稍抬起,此时是送管的最佳时机,切忌见回血后立即送管,左手拇指与食指持外套管柄将套管缓慢送入静脉,送管时在皮肤外只留3~4mm长,这样既不容易折转,也不易使软管脱出。(5)退针芯的方法。套管送入血管后,松开止血带,退出针芯,放开调节器,观察液体滴注良好,针头部位不肿,用专用胶贴固定,调好滴数。

1.3 封管液的选择肝素为一种酸性粘多糖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采用肝素溶液封管在体内体外均具有强抗凝作用。临床上常用小剂量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满意静脉留置用肝素封管液对于出凝血机制正常病人是安全的。饶庆华等采用生理盐水封管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理盐水封管后9~30h的输液针头无血栓形成证明生理盐水可用于一般病种病人的封管但对于特殊病种如病情危重、心力衰竭、酸中毒者由于病人发生了区域性循环障碍血液粘稠度增加使用肝素比生理盐水封管效果好。另外用生理盐水封管免去了加药程序减少感染操作简单、方便、有效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病人的出血倾向扩大了血液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范围。

1.4 封管的方法

每8h封管1次。输液完毕,消毒肝素帽,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3~5mm,缓慢推注封管,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快推注完后再拔针,使血管内压力和留置针内压力趋于平衡,使封管液充满留置针内,可防止回血现象发生,起到抗凝作用,避免了堵管发生。封管时若封管针头全部刺入肝素帽内,封管液推注完后再退出针头,会使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倒流入封管内,导致凝血堵塞。另外受重力作用,四肢下垂时,远端静脉血流缓慢,血液滞流甚至倒流,也可导致套管尖端血凝而堵塞,影响留置针的留置天数。

1.5 留置时间 留置时间的研究用适量的液体注入留置针中是防止套内凝血的必要措施之一但用多少剂量的冲洗液效果最佳国内报道不一。有学者在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效果研究中发现采用3ml肝素溶液封管留置的天数明显多于2ml肝素溶液封管留置的天数由于2ml肝素溶液含肝素量相对较少因此易发生堵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在我国尚无统一标准,BD公司推荐为3~5d,最有效的期限为3d。另有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研究发现,留置2d与7d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只要注重护理避免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d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为了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成化学性静脉炎和小的血凝块进入血管造成堵塞留置的天数最好不超过7d。

2护理

2.1 健康教育: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性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 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儿科静脉留置针应用体会 第8篇

1 临床资料

选自2010年1-12月全年我院儿科住院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1852例, 年龄5分钟-14岁, 平均2.35岁;我院留置针全部病例均使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 无菌敷贴是广州科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疗粘贴手术巾, 规格为7cm×11 cm。

2 穿刺前准备工作

2.1 用物准备

消毒用物 (为使头皮静脉清晰可见, 一般采用酒精消毒) , 剃毛刀一支, 干棉签头部一根, 2~5 ml注射器 (抽吸2 ml生理盐水) 连接24 G留置针 (同时备透明胶贴膜) , 医用输液贴3~4条, 短布胶布1~2条, 长布胶布 (可绕头围一周) 1条 (为了防止粘患儿的头发两端留余10 cm将中间的大部分对折粘在一起即可) 。

2.2 护士的准备

护士要有沉着、冷静, 要充满信心,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水平, 也受心理、不良情绪、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必要时可请家长避开。

2.3 患儿的准备

查找患儿血管, 必要时 (头皮针) 备皮 (以穿刺点为圆心, 半径5 cm剔去头发) , 充分暴露血管。患儿取平卧位, 嘱家长压住患儿膝关节, 按压头部、肩和四肢不让其身体扭动, 使其相对固定。

2.4 光线的准备

光线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光线太强或太暗都不利于穿刺。明亮的光线是最理想的光线。

3 操作程序

3.1 选择合适的静脉

一般首选小儿头皮静脉, 因其血管丰富, 浅显, 血管呈网状分布, 血液可通过侧枝回流, 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手背和上臂静脉粗大, 回流丰富, 穿刺成功几率大, 但不宜护理, 可以作为备用选择。腋窝深部静脉不易直视, 腹部和背部静脉不易固定, 故一般不选用。

3.2 进针方法

根据患儿血管位置, 操作护士应注意评估, 决定进针方向。头部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额浅静脉一般为5°~15°方向、耳后静脉为15°~30°方向;手背和上臂一般为30°~60°方向。

3.3 进针要领

操作护士要轻、稳、慢、准, 不要轻易下针, 也不要将针刺入皮肤后再寻找血管, 这样会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3]。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 向前向下由浅到深缓缓进针刺入, 见回血即可固定 (如为留置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 左手拇指和示指按住Y接口处, 右手捏住针翼将针芯退出2~5 mm, 再连针带管将套管完全送入血管, 将针芯全部退出) 。当患儿哭闹时, 因静脉回流压力升高, 头皮静脉血管会有一次短暂充盈过程, 这时应巧妙地抓住时机, 顺利完成穿刺。穿刺时切忌过速, 否则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对于血管细小、不充盈而无回血者, 可回抽注射器针栓或者轻微反折一下连接针头的输液器, 观察有无回血。

3.4 穿刺中注意事项

(1) 应区分动、静脉血管, 尽量避免穿刺动脉血管, 选择血管时可用手指指腹用力触摸血管, 移开手指后血管看上去仍发青蓝且较直的为静脉, 可选用。 (2) 对于不太清晰或者不清晰的血管用指尖横向触摸, 可触及"沟痕"感, 以体会血管走向、深浅、粗细、活动度, 然后穿刺。 (3) 对于头皮针或留置针直接连接输液器穿刺时, 穿刺前将输液调节器向上移至滴壶下 (这一做法适用所有的输液者) , 因调节器离滴壶越近, 输液管内的压力越小, 回血率越高;对于调节器夹闭不全, 针头处偶有滴液时, 可在进针前挤压滴壶下的输液管, 这样可有效避免针头滴液, 确保顺利回血。

4 固定针头技巧

穿刺成功后, 及时固定针头是非常重要的。左手示指和中指固定针柄, 右手取一布胶布固定在针柄前2/3处 (这样不会引起针头上翘而挑破血管) , 如针柄悬空可先在针柄下放一干棉签头部 (也是为了防止针头上翘) , 再用带有吸收垫的输液贴盖住针眼, 且不要压在第一条胶布上 (以免给拔针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第三条胶布 (布胶布, 不粘手, 便于操作) 以V型固定于针柄两侧 (不易造成液体不滴等现象) , 第四条输液贴双折头皮塑料管固定于针柄左或右侧 (注意头皮针绕圈范围要适宜, 过大易在输液过程中被牵拉或碰掉, 过小易折, 造成阻塞) , 第五条输液贴把输液器固定在耳廓上, 必要时将长胶布或绷带或长条纱布绕头一周, 以增加其牢固性。使用留置针时, 由于进入血管的是软管, 固定相对容易些, 为有效防止小儿抓脱和夜晚睡觉时摩擦所致的贴膜松脱, 留置针松动移位等现象, 有条件的可使用网帽起有效的固定作用。

5 体会

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是儿科护理中的一项重大进步, 儿科患者不能配合、易烦躁且易渗针及脱落, 不能保持固定姿势保证头皮针头输液的通畅进行、大多数患儿病情需缓慢输液延长了输液时间、多次反复给药、病情需要同时多种药物输入, 而静脉留置针却能满足以上特点, 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 对血管刺激性小, 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保护患者的血管, 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保证药物的准确及时的给予, 减少了护理工作程序, 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护理人员不但要有饱满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而且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 善于总结工作方法;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及自身修养,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提高护理质量, 而且还可以改善护患关系。

摘要:目的 总结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2月共1852例住院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和应用后的心得进行总结。结果 应用该方法后效果较佳, 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方便了儿童的治疗。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是儿科护理中的一项重大进步, 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 而且还可以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应用

参考文献

[1]贾艳红.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的并发症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05, (5) :80.

[2]贾长荣, 晁永梅.临床应用留置针的体会[J].实用中国医药杂志, 2005, (5) :54.

留置针的应用与管理 第9篇

【关键词】留置针 应用 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67-02

一留置针的优越性

1.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

2.维持血管通路,利用紧急抢救。

3.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4.有利于保护患者血管。

5.降低因患者体位改变

但留置针应用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

二留置针常见并发症,不良反应及护理

1. 穿刺部位感染:在进行静脉穿刺时,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病人抵抗力极度低下,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因此在穿刺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消毒严格,消毒面积应大于敷贴的面积,严禁喷洒消毒,同时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 皮下血肿:由于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等,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在操作前应认真选好血管,避免关节和静脉窦部位,穿刺时做到轻,巧,稳,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3. 液体渗漏:由于血管选择不当,进针置管深度较短,固定不牢,患者躁动,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或与血管的粗细不匹配,均可造成,轻者肿胀,疼痛,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基本功训练,合理选择血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4. 静脉炎: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 索般硬,滚,滑,无弹性,并可伴有发热。因此在输液时,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应慢,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血管。

5. 静脉血栓形成:多见血流缓慢的静脉内,长期卧床的患者也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因此,静脉置管时应选用四肢浅静脉,尽量避免下肢,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度,以加快血液回流。此外,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抗化学性, 机械性损伤能力下降,故留置针时应尽量选择直接大于3毫米 的血管。

三使用留置针的管理

1.输液期间经常巡视液体流速,可及时发现静脉留置针是否脱出折曲,输液是否通畅。

2.如在注射部位发现红,肿,热,痛等异常,应及时处理。如排除由于药液引起的刺痛,应及时拔管。

3.输液后给予封管,封管液目前多以肝素稀释液及生理盐水两种,常规以成人肝素液10-100U/ml,儿童肝素液1-10U/ml,用3ml稀释液以脉冲式进行并边推边退的方法拔出针头,如患者凝血机制有障碍或其他原因不易使用肝素稀释液封管时,可用5ml生理盐水进行封管。

4.透明敷贴根据情况进行更换,更换时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应以碘伏或碘酒及酒精消毒。

5.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以3-4天为宜,如因病情需要留置时间延长,应经常检查注射部位,以及时发现并发症。

6.给病员置好留置针要标明注射时间及置管者姓名。

7.留置针拔出后按压时间应大于5分钟,抗凝治疗的病员按压时间大于10分钟,高血压或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按压时间适当延长。

8.选择合适的血管,留置针管径应是血管管径的1/2.

9. 严格掌握留置针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证:(1) 短期的静脉输液治疗,输液量较多的患者。

(2)老人,儿童,躁动不安的患者。

(3) 输全血或血制品的患者。

(4)每天需要多次推注無刺激性药物的患者。

(5)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

(6)需要采血做糖耐量试验的患者。

禁忌症:(1) 静脉推注或滴注刺激性药物。

(2)发疱性药物。

(3)肠外营养液。

(4)PH值低于5或高于9的药液。

(5) 渗透压高于600mOsm/L的液体。

10.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留置期间穿刺侧手臂可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用力过度,以防回血堵塞: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洗澡时,留置针可用保鲜膜包裹保护,穿刺部位如有水渗入,及时告诉护士更换敷贴并消毒。

四留置针使用的注意事项 :

1.留置针使用长短与封管技术息息相关,因此要正确封管。

2. 使用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规程;留置期间保持留置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3.敷贴尽量每日更换,揭开敷贴时注意自下而上,固定好针头。

4. 留置期间,应合理安排输入药液的顺序,刺激较大的排在中间,且宜相互间隔,避免长时间对血管刺激引起液体外渗。

5. 护士应加强巡视,观察液体是否通畅,输液管等各处连接有无松动。如局部出现渗漏,红肿,可应用硫酸镁湿热敷,

五临床使用留置针中存在的不足。

1.血管选择不当,选择的血管与留置针粗细不称。

2..选择消毒液不当,消毒面积不够,消毒方法不妥。

3. 封管方法不对,未做到脉冲式封管。

4. 留置针使用未注明日期时间及操作员姓名。

5. 对病人健康教育不够,患者对置管后自我护理不够了解。

6. 未严格进行交接班。

7. 貼敷贴时,消毒液未充分待干,未做到无张力性貼敷贴法,导致留置针留置时间短。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新进展 第10篇

刘艳荣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吉林 长春 130021 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套管针)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从20世纪90年代初,此项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也日渐增多。应用套管针可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延长静脉穿刺间隔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使输液更加方便,保证静脉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1]。国内护理学者对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材料

均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套管针,分为普通式和头皮式两种。它的管壁特别光滑,与人体亲和性好,在血温下其柔软度会增大,从而减轻了对血管内膜的机械性刺激,不易产生静脉炎。根据要穿刺血管的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穿刺技术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粗直、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为宜。选择好血管后扎止血带,用碘酒严格消毒皮肤,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拿套管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见针尾部有回血时,沿血管前行约0.1~0.2cm,使套管前端进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入外套管,取出针芯,利用无菌皮肤保护膜固定穿刺点周围皮肤,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

由于急性创伤、失血、疼痛、环境温度低或某些个体自身末梢循环不好等因素,造成外周静脉充盈不佳,在行套管针穿刺时,止血带具有一定的影响[2]。使用放松止血带片刻再系止血带的方法,可以使扩张的血管在短时间内自然充盈,变充盈不佳血管为穿刺时局部恢复正常充盈,大大提高一针见血率。方法是:系紧止血带后,用手轻轻摩擦皮肤约1min,松开止血带片刻,再系止血带。按常规消毒皮肤,持套管针进行血管穿刺。烧伤病人穿刺点应距离创面3~5cm,且套管针留置时间不超过5d,可防止置管感染所致的败血症。

刘梅娟[3]报道可以选择皮下代偿扩张微小静脉留置套管针。四肢皮下代偿扩张微小静脉穿刺时选用普通式或头皮式套管针,腹壁、髂嵴、腋窝旁、膝部、关节部位穿刺时选用普通式套管针。四肢皮下代偿扩张微小静脉血量少,充盈不佳,扎止血带后要轻拍或以指压血管片刻使之充盈,勿松止血带,迅速消毒,穿刺针头与皮肤成5~10°角进针,见回血后停止进针或稍进0.1cm,一手固定针芯,另一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头皮式套管针则见回血后先退出针芯,打开调节器,输液通畅后再将外套管缓缓送入血管内。四肢以外的血管如腹壁、髂嵴、腋窝旁等皮下代偿扩张的微小静脉,因不能用止血带,要用手指压迫静脉上方,使静脉充盈,以利穿刺。用股静脉留置套管针时难度较大,周文[4]提供一种巧妙方法,即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并略外展、外旋,局部严格消毒,在腰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股动脉内侧0.5cm处,用16G粗针刺一小口,直达皮下,右手持接有20GA的Vialon管内针的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在此小口处与皮肤成30~45°角指向脐部刺入。在进针过程中保持注射器内轻度持续负压。见针内有暗红色血液通畅地流出时,右手固定针头不动,左手将外套管向前进约2mm,再将针干压低至约15°角,捻转外套管向前进入股静脉。

并发症及预防

3.1 皮下血肿: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3.2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3.3 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组。

3.4 静脉炎: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其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

3.5 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道,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封管方法及封管液的应用

4.1 封管方法

4.1.1 输液器内等渗液封管法: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研究认为,边推边退的封管方法仍存在弊病。由于肝素帽致密度极强,退针时容易将针头一下退出留置针外,退针的均匀速度很难掌握,容易造成负压封管。而只将针头斜面进入留置针内均匀推注封管,则不会引起负压封管,可使留置时间延长[5]。张静华等将刺入肝素帽的钢针向外拔出2/3,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钢针尾部,示指固定肝素帽准备拔针,左手拇指和示指将输液器滴管上端管腔反折,同时左手中指与大鱼际肌捏住茂菲氏滴管用力挤压3~5s,将茂菲氏滴管及其下端部分腔内的液体持续压至血管内。与此同时,右手拇指和中指将针逐渐拔离肝帽,封管结束[6]。采用此法减少了封管程序,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4.1.2 正压封管法:封管液推注速度宜慢,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冲击力。魏菊英和朱玲观察120例新生儿进行4种封管方法,结果显示:将套管针头斜面进入套管针内均匀推注3ml肝素钠封管的方法留置天数明显高于其他方法。

4.1.3 其他:应用无针密闭输液可来福接头CL G200型输液时,由于接头自身能产生正压,避免血液反流造成留置针堵塞,可完全取消封管的过程。

4.2 封管液的选择

肝素为一种酸性粘多糖,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采用肝素溶液封管,在体内体外均具有强抗凝作用。临床上常用小剂量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满意,静脉留置用肝素封管液对于出凝血机制正常病人是安全的。饶庆华等采用生理盐水封管,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理盐水封管后9~30h的输液针头无血栓形成,证明生理盐水可用于一般病种病人的封管,但对于特殊病种,如病情危重、心力衰竭、酸中毒者,由于病人发生了区域性循环障碍,血液粘稠度增加,使用肝素比生理盐水封管效果好。另外用生理盐水封管,免去了加药程序,减少感染,操作简单、方便、有效,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病人的出血倾向,扩大了血液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范围。

留置时间的研究

用适量的液体注入留置针中是防止套内凝血的必要措施之一,但用多少剂量的冲洗液效果最佳,国内报道不一。有学者在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效果研究中发现,采用3ml肝素溶液封管留置的天数明显多于2ml肝素溶液封管留置的天数,由于2ml肝素溶液含肝素量相对较少,因此易发生堵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在我国尚无统一标准,BD公司推荐为3~5d,最有效的期限为3d。另有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研究发现,留置2d与7d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只要注重护理,避免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d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为了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成化学性静脉炎和小的血凝块进入血管造成堵塞,留置的天数最好不超过7d。孙克莎等通过对套管针的使用观察表明,套管针留置时间还受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粘稠度异常的病人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少于血液粘稠度正常者。

护理

6.1 健康教育: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6.2 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性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6.3 置管期间护理: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1次,并盖以透明贴膜。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如为动脉留置针,更应加强监测,防止意外发生。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结果表明,静脉留置针能满足不同年龄及长期输液,或多次化疗外周各部位常用浅静脉严重破坏穿刺极度困难病人的多次输液,重复穿刺率低于头皮针输液。抢救病人时,可同时输入或静脉推注多组滴速不同的药物。临床也可使用静脉留置针间断、多次留取血标本,如血气分析,生长激素、血生化、心肌酶检查。血标本随时可取,无并发症,对血标本检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采血时在较细、弯曲的静脉处用留置针,可能会因外力强行采血而引起溶血,应当尽量避免。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脉损伤和降低血管感染率,便于病人的活动及搬运。同时减少穿刺次数,节省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便于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护理同行们对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多方探索,技术日臻完善,了解并正确应用静脉留置针,可以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减少病人痛苦及费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下一篇:只想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