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包装及使用说明书

2024-08-03

丙酮包装及使用说明书(精选6篇)

丙酮包装及使用说明书 第1篇

产品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

丙酮

1、用途使用说明:能与水、乙醇、多元醇、酯、醚、酮、烃、卤代烃等极性和非极性溶剂相混溶,是一种典型的溶剂。除棕榈油等少数油类外,几乎所有的油脂都能溶解。并能溶解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酚醛、聚酯等多种树脂。对环氧树脂溶解能力较差,对聚乙烯、呋喃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等树脂不易溶解。虫胶、橡胶、沥青、石蜡等则难以溶解。

丙酮为代表性的低沸点、快干性溶剂。溶解能力强,又溶于水,除用作涂料、清漆、硝基喷漆等溶剂外,尚用作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照相胶片等制造时的溶剂和脱漆剂。丙酮能萃取各种维生素与激素及石油脱蜡。丙酮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乙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双酚A/异丙叉丙酮、甲基异丁基甲酮、己二醇、氯仿、碘仿、环氧树脂、维生素C等。

2、包装说明:为一级易燃液体。危规号:61080.对日光、酸碱不稳定。沸点低,挥发性大,应置阴凉处密封贮存,严禁火源。对金属无腐蚀性,可用铁、软钢、铜或铝制容器贮存。

3、毒性及急救措施:微毒。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丙酮包装及使用说明书 第2篇

西安维安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包装标识、标签和使用说明书编制、使用规程

1.目的:

为了规范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及产品的使用安全,根据《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局令第10号)编制此规程。2.范围:

产品生产工序、成品包装工序。3.职责:

生产部负责产品包装标识、标签的编制;技术部负责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编制。质保部负责产品包装标识、标签和使用说明书的校对印刷、发放、使用和销毁。4.内容:

4.1产品包装标识:是指在包装上标有的反应产品技术特征的文字说明及图形、符号。

4.1.1 一次性化学传感器测试卡的包装标识主要是指印刷在包装盒上的产品名称、产品注册号、执行标准号、包装规格、存放要求、产品结构示意图及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如:“1*20” 中“1”表示1个包装盒,“20”表示此包装盒内装有20片卡片。

4.1.2 产品包装标识是印刷在包装盒上的,使用时必须是经过检验的合格成品方可装入包装盒内。未经检验的成品或者不合格品原则不得装入包装盒内,若需要用包装盒装不合格品,在包装盒上标明“不合格品”。4.1.3 包装盒必须按照生产计划单领取、使用。

4.2 产品标签:是指在医疗器械或者包装上附有的,用于识别产品特征的文字说明及图形、符号。

4.2.1 一次性化学传感器测试卡标签是指贴在卡片上的标明卡片批号的小标签及贴在包装盒上的标明产品名称的标签、合格证。

4.2.2 标明卡片批号的小标签在卡片生产过程中即可贴到卡片上;标明产品名称的标签和合格证必须在成品经过检验合格后装入包装盒后封盒时按要求贴在包装盒上。(产品名称标签贴在包装盒封口面的左上方,合格证标签贴在包装盒封口处中央。)

4.2.3 合格证必须是在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装入包装盒后才能使用。XAWO-SOP-017

西安维安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

4.3 产品使用说明书是指由生产企业制作并随产品提供给用户的,能够涵盖该产品有效基本信息并用以指导正确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的技术文件。

4.3.1 一次性化学传感器测试卡是和“WHP-1A干式电解质分析仪”配套使用,公司在编制仪器的说明书时已将测试卡片的使用方法编入。使用用户只需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书方法、步骤进行卡片操作即可使用测试卡片。所以,测试卡片无需单独的使用说明书。

试叙种子标签规范及包装说明 第3篇

1 种子标签在种子质量判定上的重要意义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是种子标签标注内容、制作和监督的重要依据。标签标注必须同时符合真实、合法、规范的原则, 即标注内容要与销售种子质量相符, 符合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的规定, 规定标注内容必须完整规范体现。在激烈的种子产销竞争中, 生产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倾力推出纯度、发芽率标注值高于国标、水分标注值低于国标的精品种子, 以优质优价抢占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 明示的质量信息是生产商对种子质量的承诺, 生产商要对种子质量负责。《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规定:质量检测值任一项达不到相应标注值的判为劣种子。也就是说, 实测值即使达到国标, 只要不达标注值就判其为劣种子。这种强制的规定有利于抑制企业盲目攀比, 恶性竞争, 把企业竞争引导在靠诚信、靠管理、靠质量的内在实力上来, 有利于种业优质服务农业的良性发展。

标签通则规定:对种子质量判别实行标签质量与实物质量分别判定, 一票否决。依据规定, 种子标签, 如作物名称、品种名称, 产地与种子标签标注内容不符的, 就可直接判定该批种子为假种子。种子标签标注值中有任一项不达国家标准值的, 就可直接判定该批种子为劣种子。这种判定是不需考虑种子实物质量能否达标, 在未检测实物质量情况下的直接给予判定。也就是说, 只有标签质量和实物质量同时符合要求, 才能认定该批种子质量合格。

2 种子标签质量现状

目前, 种子市场标签标注总体上是逐步趋于规范, 尤其是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种子标签质量稳步提高, 令人欣慰。近年来专项抽查结果显示, 瓜菜种子标签标注质量存在问题较多, 不容乐观。

2.1 标注内容明显违反有关标准规定。

如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标注值低于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将菠菜标注为叶菜、蔬菜, 菜豆标注为豆类等作物的名称标注错误;品种名称不是审定通过名称或对品种名称加以夸大修饰。

2.2 应当在包装外标注的内容未标或标注在内。

如经营许可证号、生产年月、净含量、作物名称、生产商地址、生产商联系方式、质量指标值、警示标志等信息未标注或标注在包装内。

2.3 标注内容不规范。

如生产年月和净含量未按规定格式标注, 压印不清晰;质量指标中净度、水分、纯度无小数位数或发芽率带有小数位数;品种名称不醒目, 易混淆;存在标识涂改现象;引用无效标准。

2.4 故意隐瞒品种缺点, 夸大宣传。

有的标签夸大品种优点, 回避品种缺陷, 故意误导购种者。甚至出现诸如“购种后15日内质量复检, 逾期视为合格, 本公司不再担责”的“霸王条款”, 严重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3 规范标签标注的措施

3.1 加大培训宣传力度。

在日常的质量监管工作中, 应积极主动地宣传种子标签真实制度, 宣贯标签的标注内容、制作要求、判定规则及种子质量标准等知识, 使生产商掌握标签制作规范, 及时更新标签, 使经营者和使用者有鉴别能力, 从标签直观上拒绝假劣种子, 宣传、教育、处罚多管齐下, 促进种子标签全面规范。

3.2 引导企业规范标注。

种子标签标注内容是种子使用者选择新品种的主要依据, 而种子使用者知识水平和识别能力层次不齐, 因此, 种子外挂标签必须标注产品名称;与种子质量指标和质量责任有关的信息, 包括作物名称、种子类别、品种名称、质量指标、净含量、生产年月、分装日期、产地、杂草种子、生产商、分装单位、进口商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各种许可证明编号, 如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及种子生产许可证编号、转基因种子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涉及安全的药剂处理种子、转基因种子的有关说明, 另外加注种子批号、品种说明等内容。建议在种子包装醒目位置印制该品种典型特征的成品果穗, 并以温馨提示的形式介绍有关内容。这样, 既增强了生产商质量意识, 又警示了用种者, 是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提示。

3.3 积极修订有关技术规范, 配合出台种子标签样本参考。

丙酮包装及使用说明书 第4篇

1 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使用现状

1.1 无中文标签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 进口食品要具备中文标签, 并且要符合我国法律相关规定。电子商务时代, 海外代购风行一时, 与此同时大量的无标签、不合格食品流入国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初期, 无法获得食品预包装的中文标签, 加上国人对于进口产品的错误认识, 将带有中文的产品视为伪食口产品, 而恰恰相反, 无中文标签的食品才是渠道不正规甚至是不合格的产品。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一错误认识, 甚至存在不贴中文标签的现象。另外,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进一步完善, 自2015年7月起, 所有进口食品均需贴有中文标识, 海关将加大对这一过程的监督。尤其是针对进口数量庞大的医疗用品及婴幼儿产品, 不仅要具有中文标识, 还要遵守特殊的膳食标准。

1.2 进口产品预包装中文标签不规范

部分进口食品还是贴有中文标签, 但在规范性上存在欠缺。在众多进口食品标签的设计上, 违背了中国食品安全法, 在宣传语言上、成分的宣传上存在不全面、甚至是虚假信息的成分。

首先, 在宣传用语上, 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规明确规定, 用于婴儿、孕妇等特殊食品不具备疾病治疗功能, 因此不能涉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内容, 并且要对食品配方中各元素的含量进行详细指出。关于食品添加剂的部分, 具有添加剂的产品要明确说明。但数据显示, 大量的进口食品对于可加入适量添加剂的产品并未详细标明含量和影响。这与其生产过程有直接关系, 缺乏对生产过程的监管, 国人盲目的认为进口产品质量好, 一些企业家的利益心是导致中文标签不规范的系列原因, 而这些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的进口食品质量堪忧。

其次, 营养成分表标注不规范。食品的营养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而我国食品法规定, 除了特定的具有豁免权的产品外, 其他食品预包装必须带有营养成分标签, 并且要真实反应食品的营养成分。在进口食品中不规范的营养标签大量存在, 并且主要集中在一些不易发现的细节上, 比如格式不正确、单位存在分歧或者营养成分的形式不规范等。如果某食品是以“份”来进行营养标注, 则标签上要表明具体的食品的量, 但多数进口食品标签缺少这一项。这样与国内食品相比, 就很难判断出所需营养成分含量。很多进口食品标签还存在排列顺序不对的问题, 对营养成分的“0”界限值的关注明显不足, 影响了产品的真实性。

2 进口食品预包装标签使用问题解决对策

2.1 加强进口食品标签的监督检验

进口食品多为奶粉等婴幼儿食品, 涉及民众安全。要确保进口食品的安全, 首先要对其生产环节进行探究, 制定并完善食品安全法, 要求进口食品厂商必须按照标准进行生产, 在标签的使用上, 明确表明食品营养成分的名称、含量等基本信息。并且确保标识顺序, 注意标识细节, 监督部门要行使自己的权利杜宇标签存在不合理的产品可拒绝进口。另外, 还要对食品标签的重要性, 尤其是中文标签的重要性进行宣传, 改变以往国人对于国外产品的认识, 注重标签的规范性。

2.2 发挥行业协会督促作用

行业协会对于进口食品标签规范性的认识要深刻, 并在培训中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了解预包装食品的中文标签该如何表达、组织进行进口食品标签的监测和排查, 及时发现已经进口但不合格的产品并进行处理。行业监督作用是食品安全得到保证的基础。职业化的管理才能体现出管理的针对性和直接性。通过协会的作用还可以确保检验人员素质的提高, 切实的改变进口食品包装标签上的问题。

2.3 强化国有产品的包装标签设计

要确保食品安全, 核心问题是解决民众的购物理念问题。对生产商而言, 应强化产品包装设计。在国内很多食品的成分标识存在虚假成分, 并且成本高。通过强化我国产品的包装标签, 提高国内产品的质量, 减少不必要的进口。在对进口产品的监督上, 政府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消费者要具有一定的辨别意识, 要购买具有明确中文标签的进口产品。对产品的细节上多个方面, 使进口产品的标签设计逐渐趋于合理。

3 总结

食品安全涉及民众的安全, 必须要加强监督力度。尤其是对进口产品, 由于缺少中文标签或者标识不规范, 都将影响消费者对于进口食品质量上的判断, 食品安全堪忧。在我国大量的进口食品中, 食品标签中存在的问题是主要问题, 要求监管人员根据我国相关食品法, 严格对其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黄丹.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 2015, (19) .

丙酮蒸气爆炸特性及抑爆试验研究 第5篇

目前,可燃气体抑爆技术已从被动泄压抑爆转向以水雾、水幕、惰性粉尘、NaCl等的主动抑爆、阻爆技术,但是对可燃液体蒸气的抑爆过程和抑爆机理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还很不完善,使得这些主动安全防治技术的科学性、有效性、经济性受到影响。笔者对典型可燃液体丙酮蒸气爆炸特性进行测试,并研究二氧化碳和氮气对丙酮蒸气的抑爆性能,以期对可燃液体工业安全生产及储存运输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丰富和完善可燃液体蒸气爆炸理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丙酮蒸气爆炸极限的测定

文献中丙酮的爆炸极限为2.5%~13.0%。笔者根据GB/T 12474-2008《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测量丙酮蒸气的爆炸极限,试验所测爆炸极限值为2.4%~12.8%,与文献值基本吻合,试验值可信。

2 惰性气体抑制丙酮蒸气爆炸试验

2.1 二氧化碳抑制丙酮蒸气爆炸试验

根据国家标准试验方法,先向爆炸管道中通入丙酮蒸气,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抑爆,得到不发生反应时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不同体积分数的丙酮蒸气得到不同的二氧化碳抑爆体积分数,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数据画出二氧化碳抑爆三角形,如图1所示。

表1 二氧化碳抑爆试验数据

图1 二氧化碳抑爆三角形

由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抑爆△ABC的3个顶点分别是(2.4,20.5)、(6.0,12.4)、(12.8,18.3)。△ABC内为可爆区域,即三角形内任何一点都会发生爆炸。点A、B为空气环境中丙酮蒸气的爆炸下、上限值;随着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的冷却稀释作用,下限点上升,由于氧气量减少,上限点下降;最后上下限重合于C点,临界氧体积分数为12.4%,临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35%。当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超过临界体积分数时,混合气体退出爆炸范围,即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大于35%时无论怎样改变丙酮蒸气和氧气的比例,混合气体都不具有可爆性。

2.2 氮气抑制丙酮蒸气爆炸试验

同样,根据国家标准试验方法,通入不同体积的丙酮蒸气,得到氮气抑制丙酮蒸气爆炸的各气体体积分数,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氮气抑爆试验数据

根据表2数据绘制氮气抑爆三角形,如图2所示。

图2 氮气抑爆三角形

由图2可直观地看出:此抑爆三角形的形状与二氧化碳抑爆三角形的形状相似,并且三条边的整体趋势也类似。三角形的3个顶点为(2.4,20.5)、(6.0,9.2)、(12.8,18.3),临界氧体积分数为9.2%,对应的临界氮气体积分数为50%。

3 试验结果分析

将试验所得二氧化碳、氮气抑爆三角形放在同一坐标系,比较两种惰性气体对丙酮蒸气抑爆性能(见图3)。

图3 二氧化碳与氮气抑爆三角形比较

由图3可以看出,△ABC与△DEF的三条边的整体趋势相似,但是△ABC的面积比△DEF要小,且C点比F点偏高,即对于丙酮蒸气,二氧化碳的抑爆性能明显比氮气要好。如果达到相同的抑爆效果,二氧化碳的用量要比氮气少。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丙酮蒸气与氧气反应方程式,如式(1)所示。

在反应中,增加二氧化碳量等于增加了生成物的量,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爆炸反应;而充入氮气不能达到这种效果。

(2)从三体理论来说,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气体,就是在爆炸反应中加入第三体。第三体参与反应中三元碰撞,使可燃物组分不易与氧碰撞,减少可燃物质分子和氧分子作用的机会,阻止反应的进行。查阅相关资料可知,二氧化碳分子直径为5.1×10-10m,氮气分子直径为3.1×10-10m。两者相比,二氧化碳分子直径较大,表面积大,更容易与活化基团碰撞,使活化分子失去能量,从而降低反应活化中心体积分数,抑制爆炸的传播。

(3)从链式反应理论来说,反应过程中C3H6O分裂成,等活化基团,加入阻化剂分裂成阻化基团,两者相撞,使活化基团失去活性,链式反应中止。二氧化碳的分子键能为531.4kJ/mol,氮气的分子键能为945.8kJ/mol。两者相比,二氧化碳断裂所需要吸收的能量较少,更容易形成阻化基团。

6 结论

(1)常温常压下,对于丙酮蒸气,试验得到采用二氧化碳抑爆时,临界氧体积分数为12.4%,临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35%;采用氮气抑爆时,临界氧体积分数为9.2%,临界氮气体积分数为50%。

(2)二氧化碳和氮气对丙酮蒸气爆炸都有抑制作用,相比较而言,二氧化碳的抑爆性能优于氮气。

丙酮包装及使用说明书 第6篇

丙酮易燃,具有刺激性和微毒性。它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4.6℃和56.5℃,闪点为-20℃,引燃温度为465℃,爆炸极限为2.5%~13.0%。丙酮在常温时易挥发,遇火则呈有光辉的火焰而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丙酮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着火回燃。在密封容器中,遇高热会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不仅如此,丙酮对人眼、鼻、喉有刺激性,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时,人会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等症状,而严重者会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等症状。

丙酮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可分为五大类[1,2,3]:①低沸点有机溶剂,主要用于生产醋酸纤维素、照相胶片、薄膜塑料、橡胶、制革、油脂以及涂料喷漆等工业品;②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双酚A、丙酮氰醇/甲基丙烯酸甲酯(ACH/MMA)、己二醇、异丙叉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甲酮、丙炔酮、乙酰氯、乙酐、氯仿、碘仿、麻醉剂索佛那、维生素C和丙烯拟除虫菊酯等;③钢瓶贮存乙炔的稳定剂;④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和液相色谱洗脱剂;⑤稀释剂、电子产品去油的洗涤剂、各种维生素、激素及石油脱蜡的萃取剂等。

2 丙酮的生产发展概况

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发酵法、丙烯直接氧化法、异丙醇法、异丙苯法。世界上90%以上的丙酮采用异丙苯法生产,该法生产成本低,为当今生产丙酮最经济的方法,每生产1 t苯酚,联产约0.62 t丙酮[4,5]。异丙苯法技术合成路线包括异丙苯合成、异丙苯氧化、过氧化异丙苯提浓、分解和中和、产品精制、副产回收等工序[2,5]。

1996年,世界丙酮的总生产能力为396.5万t,2010年增加到670.6万t,产能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洲三个地区[4,6,7]。据SRIC估算,2009年丙酮的消费量574.9万t中,丙酮氰醇/甲基丙烯酸甲酯(ACH/MMA)占25%、直接用作溶剂占29%、双酚A占26%、醇醛化学品占9%、其他占11%[7]。2012年,3月丙酮价格达到峰值1150~1250美元/吨,7月降到740~800美元/吨[3]。

目前,我国丙酮的产量一直以来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而每年都得大量进口。1995~2009年,我国丙酮产量由8.73万t增长到43.8万t[7]。1996年我国大陆丙酮的进口量为10.14万t,2001年为14.41万t,2005年为33.74万t,2010年增加到75.22万t[1,6]。

3 国内事故案例分析

1994~2013年国内事故案例统计分析表明[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丙酮的相关事故包括中毒、泄漏、火灾爆炸三大类。

3.1 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以表1中案例2为例[23]:2006年4月11日,无锡市某树脂厂双酚A车间一名19岁男性技校实习生,在距离地面约15 m高的缩合反应釜视窗处俯身观察釜内物料时,5 cm厚的视窗玻璃突然爆裂,釜中高温高压液体物料(苯酚60%、丙酮40%)直接喷溅到其头面部及胸部,倒地抽搐不止而亡。

(1)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事故属重大伤亡事故,死亡1人;

(2)危险有害因素: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强度不够(210101)、易燃液体(2203);

(3)事故直接原因:视窗玻璃强度不够,因疲劳而爆裂导致物料喷溅到实习生身上;

(4)事故间接原因:维修检验时,视窗玻璃未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

(5)事故教训及建议:这是一起因设备疲劳物料泄漏而导致的急性化学源性(苯酚、丙酮)猝死事故。此类事故发生时,应该迅速对受污染的部位进行清除,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术等紧急处理,在送医院途中坚持抢救并做好记录,到院后与医师密切协作,提高抢救成功率。

3.2 泄露事故案例分析

以表2中案例1为例[14]:2002年8月2日凌晨,一辆从宁波开往温州装载丙酮的槽车,途经104国道利庄路段时,由于雨天路滑翻入路边水沟里,装有7 t丙酮的槽车开始泄漏。300 m左右的水沟里混溶了大量丙酮,丙酮泄漏地点附近500多名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威胁,前后近200辆车受阻3个多小时。

(1)事故类型:根据事故发生机理分类,该事故属于交通事故,无伤亡;

(2)危险有害因素: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恶劣气候与环境(3201)、体力负荷超限(110101)、易燃液体(2203);

(3)事故直接原因:雨天路滑、疲劳驾驶导致槽车翻入水沟,丙酮继而泄漏;

(4)事故间接原因:劳动组织不合理,危险化学品运输人员没有综合考虑天气和路况合理安排行车时段;

(5)事故教训及建议:这是一起典型的危险化学品(丙酮)运输泄漏事故。发生此类事故时,处置程序一般为:询问险情、划出警戒区(中毒警戒区或爆炸危险警戒区)、消除点火源并控制泄漏源扩大、在安全防护下搜救遇险人员、通知警戒区内居民转移、利用吊车排险。

3.3 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以表3中静电火灾案例6为例[26]:2011年11月21日,重庆福安药业环废中心溶剂回收工段进行丙酮回收时突然发生爆炸,回收塔精馏釜中的丙酮母液四处流淌,形成流淌火焰。待处理丙酮母液贮罐受到高温火焰熏烤发生爆炸,引起堆积在旁的废液桶不间断的燃烧爆炸。单层回收工段厂房部分钢结构屋顶被大火烧塌陷。

(1)事故类型:根据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分类,该事故属于特大火灾,直接损失超过100万元;

(2)危险有害因素: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易燃液体(2203),电伤害(210303),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其他缺陷(210199);

(3)事故直接原因:进料时丙酮液冲击碰撞釜壁及蒸气加热盘管,静电积聚后放电,丙酮精馏釜爆炸后火焰四处流淌,附近丙酮贮罐和废液桶遇高热相继燃爆;

(4)事故间接原因:①回收塔进料口位置设计过高导致丙酮液容易静电积聚;②现场事故隐患监察不到位;

(5)事故教训及建议:这是一起由设备设计缺陷导致静电火灾的安全责任事故。事故造成一人烧伤经济损失总计308.19万元。整改措施,即精馏釜进料管延伸至距釜底200 mm处,并按相关标准完善管线及设备的静电跨接;修订溶剂回收岗位操作法和回收塔釜清洗操作规程,补充氮气置换、氧含量检测及异常现象处置等规程;认真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4 结论

(1)目前,90%以上的丙酮采用异丙苯法生产,丙酮市场相对稳定,我国丙酮产业由快速拓展转变为的稳步增长。

(2)丙酮中毒事故多由检修不当、设备疲劳导致物料喷溅引起。丙酮具有微毒性,但混合其他毒性稍强的危险化学品会导致人员死亡。

(3)丙酮运输泄漏事故多由运输槽车翻车、撞车引起。此类事故如果处理不当,发生火灾爆炸造成大面积毁灭性的破坏,严重损害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

(4)丙酮火灾爆炸事故多由泄露、通风不良形成丙酮富集区,作业中的静电火花、电火花和撞击火花最终导致事故发生。消除或隔离点火源如静电火花等是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第一要素。

上一篇:作文素材:道德的名言警句下一篇:理财类产品销售标准流程及营销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