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手机现象越来越

2024-07-06

校园手机现象越来越(精选13篇)

校园手机现象越来越 第1篇

中学校园手机现象分析

魏万兴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已经逐渐从一种奢侈品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通的通讯工具,手机的消费群越来越广,校园也正在成为手机消费的巨大城市,中学生中的“手机一族”也越来越多。对此我们对校园手机问题作了如下分析。

一、校园使用手机的现象及调查分析。

在能不能用手机这个问题上,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成年人手机已经普及了,孩子们用手机是一种趋势,孩子有了手机,就相当于家长放出去的风筝,给孩子身上绑了一根线,可以控制孩子的行踪,如果给孩子买张电话卡,给家长打电话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孩子手里,有时孩子回家晚了,家长不放心,又无法取得联系,只能干着急。而孩子多数贪玩,玩起来就忘了给家长打电话,因此,有些家长宁肯自己生活上节俭一些,也要给孩子花这个钱,而在学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娱乐玩耍的,都普通存在上课期间发短消息的情况,手机在学校真实的使用状况可见一斑。

二、校园使用手机的危害分析。

第一、它滋长了学生间盲目追求时尚的虚荣心理,造成学生间的攀比。第二、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往往会被各种不良手机信息所迷惑。第三、加重家长经济负担,第四、手机用多了,会产生手机依赖症,具体表现在手机没带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无法正常学习。

第五、中学生玩手机还会中毒;

第六、产生不安全因素。

第七、可能会诱使学生犯罪。

三、应对校园手机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1、校园禁机令。

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暴露了学生规则意识,缺乏学校德育的老问题,学校一纸禁令虽然只能在表面上解决问题,但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更好的处理办法前,还 1

是十分需要这一纸禁令的,毕竟学校老师面对的还是一群没有多少自制度力的学生。

2、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提升学生思想素质。

如果要彻底解决手机问题,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要整体提升学校德育水平,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公德意识和自律意识,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不然,科技越发展,科技数码产品应越多越新颖。

总之,这是一个十分棘手而又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要学会自律,学校要加强引导,而家长们也要极力配合,我想只要三方合力,手机不再成为学校大害,也不会影响课堂学习状况,而是成为学生辅助学习方便生活的好工具。

校园手机现象越来越 第2篇

大竹县竹阳镇大众街小学 何云森

曾经,当手机在大学、中学校园风靡流行,手机的副面作用不断困扰着学校、家长时,小学校园在这方面还是一片净土。然而,近几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手机风”也悄然刮进了小学校里,小学生持手机的比例迅速上升,这其中留守儿童持手机的比例不断增大,我校是地处县城一所较为薄弱的小学,学校共有1200名学生,学生大多来自城郊农民家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留守儿童达总人数的50%。学校对四至六年级600多名学生做了一个“关于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常带手机进校园的小学生就占了16%,其中留守儿童占有量为12%,玩过手机的占80%。

近年来,随着3G无线网络的普及,传统的手机市场占有率越来越来小,手经已经进入智能时代,市场上几百元的智能手机比比皆是,小学生持有智能手机的比例也不断上升,在对经常持有手机的学生中进行调查,智能手机占30%,目前看这个比例不算大,但是根据手机发展的趋势,预计在一年之内,这个比例至少会增加30%以上,两年之内智能时代会完全取代传统手机。智能手机完全改变了传统手机枯燥的操作方式,它除了具备普通手机的基本功能外,连接互联网的能力、开放、易操作的操作系统、更多的软件支持等功能,让智能手机宛然成为一部小型的电脑,基本具备电脑的功能。然而,在手机功能

不断增强时,手机的副面作用凸显出来,如果对学生使用手机不加以正确引导、不加强监管,手机将毒害这些稚嫩的少年,“手机瘾”少年将层出不穷,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地方都将变成他们的“手机网吧”,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加以引导,手机的毒害远比网吧的毒害要严重得多。

以上这些,给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是否允许手机进入校园这个话题,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在社会还是校园都引起过急烈的讨论,很多学校都相继出台过禁止手机进入校园,这些政策出台的效果并不理想,事实证明禁止学生带手机无疑是“因噎废食”,是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做为教育者,面对新技术,唯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科技进步成果,合理地利用手机的这些功能,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的帮助,让父母常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多了一位“老师”,让“留守不再孤独”。它的意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能够减少在外务工人的对子女的牵挂和顾虑,促进社会和谐;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工的出现及其队伍的壮大,是农村生产力解放的一大成就,也是发展生产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近年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一直他们心中的痛、也是国家、每个教育人心中的痛,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是最需要监护、最需要父母,然而这个时候他们却是最孤独的,监护人补位不足、重养轻教,在信息暴炸时代,媒体充当了留守儿童的精神抚育者,成为“代理父母”,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日益深

入,由于留守儿童生活接触人群有限,身心尚未成熟,他们身边的监护人大多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对新兴媒体知之甚少,根本无法培养孩子过滤信息的能力这样使得留守儿童在与手机等媒体接触时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从而难以正确对待和有效使用媒体,手机黄祸、网络游戏、网络谣言„„无孔不入地浸蚀着这些稚嫩的孩子,科技迅猛发展本应成为孩子成长、学习助推器,可就是由是留守儿童的特殊的生活环境,却成了他们成长中迈不去的一个坎,成了在外务工人员最大的一个担忧。

2、有效、合理使用手机,可以开拓留守儿童的眼界和知识面,提升信息技术技能。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的发展,手机越来趋于电脑化,相对普通电脑,手机有他独特的优势:方便、易操作性等。可以利用手机这些特点,在任何时候传授信息技术知识,如手机动漫制作、电子贺卡、绘画、益智游戏、email等。可以这样说,未来两年内,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上的知识,在手机基本能够完成。

如何让手机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助推器,关键一点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师资保证。

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对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启发和学习热情的直接影响。教师要有较强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在网络时代如何认识自我、认识人类,学会如何控制自我,避免产生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教师还应有一双慧眼,能在信息万千的网络世界区分真理和谬误;还能体验到真情和关爱;他更应有坚定的立场,能抵制各种不良的、垃圾信

息干扰。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获取知识的欲望。要想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氛围,首先要求教师搞好课堂设计,尽量反一些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动态。教师自己也必须在教学之余不断地学习,一定要学会利用各种信息源从中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地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和强化信息意识,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为教学服务,才能努力创设培养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组织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地感知,认识学习对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其次可以以手机等新媒体为载体,着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信息伦理道德,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较高信息伦理道德的人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善于区分信息的优、劣、好、坏,并有区别,有选择的加以对待。对信息的所有权、知识版权、公共信息资源的安全有正确、积极的态度,遵循信息传播者的道德行为规范,尊重他人的劳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合作。敢于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落后与丑恶现象与行为,并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是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应具备的信息伦理道德,也是学生信息素养重要的因素。面对如潮涌般的信息,教师要特别注重信息管理。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辟信息的“绿色”通道,让学生形成健康向

上的信息伦理,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谁能利好信息谁就会站在制高点,信息能让人成功出能使人走入歧途。当然,在网络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开放的今天,网络谣言也成为国家一个不安全的因素。为什么网络谣言在中国散漫的速度很快,归根到底是当前国人信息素养不是很高。因此,对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刻不容缓。

校园手机现象越来越 第3篇

手机新应用

住在成都的张伯在公交车上往往会成为“焦点”人物。原因无他, 和其他人直接投币或者刷公交卡坐公交车不同, 张伯上车用手机刷卡。有时候上车的时候, 张伯正打着电话, 但把手机凑近刷卡机, 还是“滴”的一声, 一点影响都没有。

张伯只是成都市首批200名体验手机新应用的市民之一。据悉, 成都公交公司正和中国电信展开合作, 对具备刷卡功能的手机进行测试, 未来该项服务将在全市铺开。

实际上, 除了成都外, 还有不少城市也在进行试验“刷公交卡”手机的应用。

早在2009年4月, 中国联通上海公司、上海公共交通一卡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发出了“公交刷卡手机”, 利用手机的无线通讯功能, 该手机甚至可以实现实时查询公交卡余额、公交卡交易记录, 以及公交卡空中充值等多项功能。

而中国移动公司上海分公司的相关人士也在今年年初表示, 只要上海移动用户到指定营业厅中将普通SIM卡更换为RFID-SIM卡, 并开通相关功能, 就可以刷卡乘坐地铁和部分公交线路了。

苏州、南京、福州等地也随后推广相关应用。记者近日也了解到, 深圳市即将启动移动电子商务之“手机深圳通”业务的试用。

对于这些刷卡手机来说, 只要是原来公交卡所具备的功能, 包括小额度支付等, 刷卡手机都具备, 大大方便了市民。

秘密

手机可以充当公交卡使用, 原理其实并不复杂。秘密其实不在手机, 而在手机的手机卡上。

据悉, 跟一般手机不同, “刷卡”手机使用的是一种新型的手机卡。卡上分了不同的扇区, 每一个扇区可存放不同的内容。比如, 手机功能放其中一个扇区, 公交卡功能放一个扇区。不同扇区功能不会互相影响, 简单的说, 实际上在手机中存在两个账户, 一个是天翼手机话费账户, 一个是公交账户。但从业务角度来讲, 等于是公交卡和手机卡合二为一。同一张卡, 拥有不同的功能。

校园“手机控”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第4篇

一、调查显示近六成学生有手机

手机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的沟通工具,越来越智能化的手机也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本次调查的我校六年级300名学生中,96.5%的家庭为学生配备了电脑,58.5%的学生有手机,近七成的学生接触过iPad之类的平板电脑,八成的学生每天都会上网。

二、美好的初衷:方便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90%的家长为孩子配备手机,为的是方便联系孩子,尤其是工作繁忙、家离学校较远的家庭。不但可以随时联系孩子,还可以及时地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等信息。

60%的家长为孩子配备手机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开通网络的手机,可以随时“百度”到自己想查的资料,希望手机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帮手。

三、校园“手机控”现象的思考

1.小学生本能的好奇心理造成的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步进入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变化特别激烈,“长大”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并逐渐地开始否定家长,否定家长的观点,否定家长的做法,希望能够独立。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交流,转而喜欢和同龄人交流,他们还对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而手机、网络恰恰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尤其是不擅长面对面交流的孩子。网络给了他们需要的空间,让他们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满足感。

2.小学生缺乏自制力造成的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是有限的,日复一日枯燥的学习让他们产生了厌倦心理,而丰富奇特的网络世界会带给他们全新的感受。试想,学习和一款多功能手机哪个更能吸引学生?显然是后者,事实上很多大学生甚至工作人士都对手机的各种功能产生各种依赖,对于小学生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如果有一个手机在他身上放着,他也许会上课的时候拿出来偷偷看看自己的菜有没有被人偷,也许会在本该休息的时间拿出手机偷偷玩游戏,也许会在课间选择不出去活动而是选择一起讨论大家手机上添了什么新歌。

3.畸形的攀比心理造成的

很多学生要求家长配备手机是出于方便学习和联系的理由,但实际更多的还是因为攀比心理在作怪。看到别的同学有了自己没有好像就落后了,甚至还有一些家长也有这样的攀比心理,觉得别人的父母能给予孩子的自己也能。这样的攀比心理实际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4.学习受挫自信不足造成的

对于一部分学习能力不如同学的孩子,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在家经常受到家长的责怪,长此以往造成自信缺失、交往受挫,而手机和网络这让他和这些挫败隔绝开来。

心理学家肯纳斯·乔恩把“控”手机的青少年称为“活在气泡里的世代”。他认为,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这一层气泡隔绝了“自我”和外界的关联,让人变得更加孤独,甚至对生活失去兴趣,懒散、消沉。

五、孩子“手机控”应当予以“控制”

无可否认,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媒体、一种载体、一个虚拟世界。不管用什么方式上网,互联网是属于全人类的,同样也是属于少年儿童的。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有使用媒介的权利,有闲暇和休息的权利。上网是儿童青少年的权利,老师、家长,甚至全社会要做的是怎样帮助孩子正确利用互联网,而不是拒绝甚至放弃。

1.让孩子充分认识沉迷手机的危害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有自己认可的行为,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产生改变的愿望,这是戒除任何成瘾行为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对于沉迷手机的孩子,需要让他认识到“控”的危害。家长和学校要通过身边的事例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平和的沟通交流,努力让孩子达成共识,不要情绪过激,也不可危言耸听,否则会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而造成反效果。

2.对孩子使用手机给予科学的引导

作为学校,不能硬性禁止,况且禁止也没有适用的法规。学校应该从理解学生、体谅家长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手机、合理文明地使用手机。

比如,规定什么时候可以使用,什么时候不该使用,或者可以考虑,当学生进入学校后,学校能否暂时帮助管理手机,学生放学后再归还。虽然这样麻烦一点,但学校管理手机对学生却是有利的,尤其是可以避免上课时玩游戏等。

作为家长,更应该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告诉孩子购买手机的目的是为了有利学习方便联系,而不是影响学习导致成瘾,让孩子了解手机辐射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发育和成长,告诉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影响视力等等。要适当规定孩子什么时候使用手机,使用哪些功能,限制手机流量等等,不能因为过分疼爱而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3.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人往往越是空虚枯燥的时候,对一种事物的依赖性就越大。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比如阅读、运动等。家长要舍得抽出时间,利用周末带孩子走到户外去,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让孩子充分地感受亲情,接触世界。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可以和同龄人互动的团体活动,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慢慢地,孩子自然会对手机的依赖有所降低。

4.利用同伴的力量分散注意力

家长要留意孩子的交友情况,不要认为孩子和朋友交往会影响学习而限制孩子交友,应当鼓励孩子和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少用手机短信和QQ,当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时,手机就不那么重要了。

家长还可以请孩子和朋友相互监督、提醒,在孩子违规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提醒,甚至可以联合好友的家长,共同参与到戒除手机成瘾的“活动”中来。

学校和家长要对校园“手机控”现象能够有清醒的认识,理性地对待,正确地引导;老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努力让网络真正成为孩子开阔视野、学习知识的好帮手。

我们的校园越来越美 第5篇

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走向食堂。偶一回头,只见教学楼像一颗钻石嵌在身后的夜空。它身边的几颗明星更映得它流光溢彩。

饭后匆匆的脚步将我推进这颗钻内。身边的桂花树披着晨露暗吐芬芳,耳畔偶有几声鸟鸣清脆,想着此时状元桥下的鱼儿定已经开始追逐嬉戏,因为桥上学生的步子叫醒了它们。一念之间,便已过了楼梯,走廊,站在教室门前。伸手一推门,光便顺着门缝打在我身上,我也看见了教室里的情景:

一个同学坐在椅子上,背微偻,桌上是社会书。她的一只手抵在书页上,另一只手握着一支笔,不时划着什么。她的头低垂,将目光倾洒在那白纸黑字彩图上,唇瓣微启,诵读着记下的笔记。一缕发丝滑落脸颊,轻晃着,想引她注意,但她的整个身心都已扑在那本书里,无暇去理。

那一瞬,我原本些许浮躁的心忽然安静了。轻手轻脚地走到自己的位子,伸手,拿书,翻开,忽的想起昨天还有一道不懂的题目,便拿起作业,草稿纸,笔去向另一个同学请教。他细细将自己的思路列在纸上,一点点讲给我听,他的声音伴随着笔与纸接触的“沙沙”声,像奏鸣曲钻入我耳内。我的眼神跟着他的笔尖游走。曲终,我尴尬的抬起头,低声说:“听不懂。”同学也不急,换了一种方法耐心地再讲一遍。忽然间好感动,同学那毫无保留的教学润物细无声。

窗外,朝霞那绚丽的色彩缓缓渲染过天际,霞光的中央是太阳,它将光芒铺洒在教学楼上,指引着校门口学子的方向。照的教学楼像一颗钻石嵌在身后的霞光。它身边的那个太阳更映得它流光溢彩。

我们的校园越来越美 第6篇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像湖边一丝丝的风,随柳条儿飘荡。周围是那么宁静,薄薄的晨雾中,整个校园的黎明是那么的温馨而幽美。

新的学期里我们学校有了新变化,变得诗情画意,别有一番新意,不信,就让我一一向你们介绍吧!在教学楼的一楼,再也不是那贴在大黑板的可怜巴巴的照片,而是一个个闪闪发亮的名字,是一颗颗小“星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获奖同学的名字。有“学习标兵”,“进步之星”,“文明之星”,“美术之星”,还有各类值日生的名单。再看看,那一根根毫无装饰的柱子,也变得神气起来,因为挂在它们身上的是一首首优美、琅琅上口的古诗词。瞧,走进校园,映入眼帘是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画,这些画寄托了同学们的畅想与理想。这就是美丽的七彩长廊。还有那红领巾广播站,它每天都给同学们不同的惊喜,有让同学一展歌喉的小百灵歌唱、英语加油站、作文朗诵。差点忘了,以前那严肃而平凡的铃声,也变成富有诗意而美妙的音乐声。学校还经常举行比赛,这可使同学们对学习更有兴趣,长江后浪推前浪。目标愈高,志向就愈可贵。

自力更生浇开幸福花,艰苦奋斗结下丰收果。因为我们的学校正在不懈地努力,所以我们的校园会越来越美好。

国产手机阵营盈利现象解读 第7篇

以后的国产手机阵营可以用惨淡经营来概括,在库存、技术和帝国反击战的阴云之下,“造出来就赚钱”的爆炸性成长期过后的阵痛让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主流国产品牌陷入了亏损的泥潭,在不断的洗牌和淘汰式竞争的压迫下,顽强生存下来的国产品牌终于在财年的第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令人愉快的答卷。包括波导、夏新、TCL等企业一举扭亏,加上一直逆市飘红的联想、中兴和3G新军华为,国产阵营中有七家企业实现了盈利。

这对于长期低迷的国产手机阵营显然是好消息,媒体和业界认为国产阵营的扭亏主要是得益于海量库存的消化、出口的放量增长和产品品质与服务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观察家也纷纷提出国产阵营的反击战已经拉开的序幕。第一季度的盈利对于国产阵营而言是成功的敦克尔克还是诺曼第?在笔者看来,国产阵营远没有做好全面反攻的准备,只是得到了全面反击的战略机遇!

海量库存的消化实际上是在现金流和渠道成本上给国产阵营松了绑,然而,指望20的产品成为市场上扭亏的工具显然是不现实的。因而,与其说库存是促进盈利的因素,不如说库存是松绑的开始。从产品品质和服务的角度,已经大大改进的国产阵营并没有真正实现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的转向,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因素的象征作用大于实际效能。除此之外,出口应该是扭亏的第一功臣。因此,国产手机的盈利风潮背后是一个市场转向和战场转移的结果,而不是来自国内市场的全面反击。

看上去很美:3G蛋糕与世界工厂

深一层次看,这一波次的盈利是三个转变带来的综合效应:首先是国产品牌从“以产定销”模式向“以销定产”模式的转换;其次是全球市场范围内的成本优势与新市场的开发;再次则是与国际运营商的紧密合作带来的3G“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市场效应。在这三个转变中,以销定产模式的成熟正是国产阵营在资金、技术和渠道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趋于理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最优解决方案的战略转向的集中体现。盲目的规模风潮带来的资源不合理利用使得国产品牌能够集中优势兵力,成就相对优势,

另一方面,国产品牌在出口问题上的重视实际上将中国手机产业的产能真正朝着“世界工厂”的方向转移,国产品牌特有的成本优势以及饱和式营销战略正在国际市场上重复着-的强大优势;更为重要的是,代工生产实际上也帮助国产品牌消化了剩余的产能,与国际运营商巨头的紧密合作和大量定制订单也使得3G这个在中国迟迟难产的产业梦想提前在国际市场商实现,也为中国手机制造商的3G制造技术水平提供了与国际品牌同步的练兵场。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品牌在3G产品上已经丧失了垄断式的技术优势。

世界工厂和3G蛋糕,国际市场对于国产品牌而言的确看上去很美!然而,国产品牌在真正的瓶颈问题――技术和行业标准――上仍在苦苦挣扎。如果不在技术创新和行业标准上得到核心话语权,在世界范围内的成本优势带来的出口强劲增长态势将难以持续。此外,3G这块蛋糕短期之内在中国市场做大的可能性并不大,被媒体和业界热炒的中国3G必然还要在2.5G的拉锯中拖延一段时间。因此,3G蛋糕不在中国。

国产品牌的现状和前景看上去很美,然而,这段复兴之路走起来却并不轻松。

极限漂移:为少数人喝彩

正如中国的其他电子消费品行业一样,从规模和成本控制到核心技术创新的漂移是“世界制造车间”到“世界工厂”的必经之路;另一个不断被验证的真理则是,“世界工厂”的阵营和竞争一定是少数人的游戏!从资本实力、技术能力、渠道能力与产业视野的角度来看,波导、夏新、TCL、联想、中兴、华为这些国产阵营的中坚力量正在成为组建“世界工厂”的少数人。

笔者认为,出口的大规模增加说明了国产阵营已经突破了国内市场界限,加入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竞争,国际品牌贯有的全球区域市场销售力与产能平衡优势已经被打破了。也就是说,从产业视野的角度,国产阵营已经与国际品牌在同一量级的市场空间中展开直接竞争。另一方面,真正以核心技术和行业标准为目标的“产业漂移”才刚刚开始,自主创新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是深层次核心竞争力的最终保障。联想与华为的研发战略以及国产巨头参与的3G标准制定正是体现了这一产业转向的最新动态和行业效应。能逆市而上、不断创新的品牌才是值得尊重的。因此,笔者认为,业界与其为20第一财季的盈利喝彩,不如为这些正在实现“产业漂移”的少数人喝彩!

从一定程度上讲,全球视野的变局的确让国产阵营看到了曙光,然而真正以市场和技术视野为基础的“极限产业漂移”才刚刚开始!

智能手机越来越小? 第8篇

摩托罗拉V3厚度13.9mm、iPhone 3G厚度12.3、NECL1厚度11.9mm、诺基亚6500 Classic厚度9.5mm、三星U108的厚度为5.9mm——相当于三枚硬币叠起来的厚度……“手拿大哥大,满街找电话。”上个世纪对笨重移动通讯的调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才真正意义深刻,数字的递减也不只是提醒我们手机是可以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小卡片,比体积更重要的是:这个“卡片”很Smart。

翻盖的、折叠的、滑板的,听歌的、看电视的、打游戏的,芯片、存储卡、摄像头,手机怎么了?世界怎么了?一端是连接手机芯片、半导体、操作系统、浏览器的手机上下游的产业链,另一端,在数据存储和服务器领域热度不减的云计算又飘向了智能手机。

小手机拥有了大智慧。

手机芯片厂商不断挑战着摩尔定律。最近,来自英国的Imagination Technologles公司推出了一种命名为PowerVR SGX543MP的手机芯片,其中包括采用双核心设计的SGXMP2和16核心设计的SGXMP16。这个最强的16核处理器很有可能嵌入苹果第三代iPhone手机。

今年2月,NE C电子完成了用于便携式多媒体播放机及OneSeg电视等移动影音设备系统芯片“EMMA Mobile 1”的开发,。并开始发售样品。这是将英国微处理器厂商ARM公司的高性能CPU核“ARM1176JZF-STM”、对视频及音频等数字信号进行解码的高性能DSP核、图像显示功能等播放多媒体数据所必需的功能集成在一颗芯片上。

集成芯片让智能手机更加“smart”,而浏览器和软件服务化则让智能手机跨越本地计算能力的边界,有了进一步“瘦身”的空间。

2009年3月26日,老牌浏览器厂商挪威Opera软件公司与美国网络定位服务提供商Skyhook无线通信公司合作。使用Opera浏览器的手机用户可以通过向任何网站发送其地理位置轻松获取周边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无论是本地搜索、在线社交、拍照、本地广告发布还是周边信息查询。

“知晓自己身处何方对于浏览互联网的任何人而言,都是有意义的,”Opera软件公司全球消费产品资深副总裁Tatsuki Tomita表示,“Opera将内置Skyhook定位技术并根据W3C定位标准开放相应的应用接口(API),这样我们就能确保每个出门的Opera用户都能享受同样精彩、高质量、基于定位的浏览体验。”

Opera软件公司也将在2009美国无线通信展上正式发布最新的OperaMobile 9.7移动浏览器。这款移动浏览器将使用Opera最新的Presto 2.2高速渲染引擎,并集合了Opera Turbo极速浏览技术,全面支持包括Ajax和Flash在内的各种动态网络技术,非常适用于Facebook、Youtube等流行的互动网站。

在小手机上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桌面,就连PC巨头戴尔也宣称要推出自己的手机,而移动性成为微软“软件加服务”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柱。为了增强在移动服务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挑战苹果的MobileM e和App Store,微软计划推出三项手机互联网相关的云计算服务:SkyBox、SkyLine和SkyMarket。有分析认为,虽然离通过功能较弱的终端指挥后台计算单元实现一系列复杂运算的远景还有不小的距离,但毕竟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谁敢保证该服务不会在日后有所扩展呢?

大学上课玩手机现象之我见 第9篇

向四周环望,很多同学都低着头。他们在干吗呢?定睛细看,他们手里都拿着个手机,而手指在键盘上跳跃着,飞舞着。哦!他们在玩手机。可这是课堂啊,老师在讲课啊!难道他们都是天才,不用学?还是怎么了?他们怎么会在课堂上玩手机呢?

看了网上一些新闻和调查才知道这种现象在当今大学已是一种普遍现象,甚至连很多老师都默许了它。是什么让每节课都有很多同学在玩手机?又是什么让它普遍化。这些让我不得不去思考。

首先从我们的自身去看,首先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经过了十年的“灌输性”教育,并且老师强压着我们学习;而进入大学,没有了以前盯着我们学习的老师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松的学习环境,是上完课就走的老师,很多人适应不了大学老师对着PPT讲课,跟不上老师,于是就想反正听不懂,还不如玩会手机。也有些人觉得这是非专业课,无所谓,60分及格过了就行。再有就是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会遇到专业与工作方向不对口的尴尬,导致很多大学生对上课听课长生怀疑。最后就是有些学生对该门课感到乏味,他就会向手机寻求乐趣。

但是这种现象产生及普遍化,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原因。

课堂上有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的老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老师也难辞其咎。很多老师上课就照着PPT上一路念下来,一堂课基本上听不到几句“多余的话”。这样的课又让我们如何接受。在有老师们对这种现象的默许或者无作为,使得这种病态弥漫在课堂上。

我们苦读十年寒窗,终于敲开了大学这所高校的大门,我们终于来到了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步入了这通往知识海洋的殿堂,开始我们学习的又一征程。可是课堂上玩手机使得我们许多人走到了旅程的岔路口,甚至走进死胡同里去了。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努力就这样化为乌有,我们不能就这样堕入深渊。

对于这一现象,我希望我们大学生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我们已经是个成人,不再是孩子了,我们应该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做到上课认证听讲,积极思考。然后明确自己的目标,让自己朝着目标迈进,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而我们的老师,我希望可以不要仅仅照本宣科,还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来传授我们学生。更要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予以纠正。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调查问1 第10篇

一、当代学生佩带手机的现象已经不稀奇了,对于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1、赞同2.不赞同3.其他看法

二、请问你有佩带手机吗?

1.有2.没有3偶尔带4.其他

三,你有带来过学校吗?

1.经常 2.偶尔 3.不带

四,上课时你有关手机的习惯吗?

1.有2.偶尔3.没有

五,你的手机是在多少价位之间?

1.1000以下2.2000—3000元3.高于3000元和低于2000元

六,你的手机是如何获得的?

1.父母 2.自己打工挣的钱 3.别人送的 4.从生活费中省下

七,你的手机主要拿来干什么?

1.打电话2.玩游戏3.学习4.听歌看电影 六,你所在的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佩带手机持何种看法?

1.赞同2.反对3.无所谓

八,请在你所同意的看法前打勾

1.带手机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

2.带手机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分心,导致成绩下降

3.手机能够使家长迅速的了解孩子的情况

4.手机容易使学生之中形成攀比风气

校园手机现象越来越 第11篇

随着企业WAP在全球掀起的移动互联网浪潮方兴未艾时,另一场移动互联网的革命之火却挑起了更大的关注度。厦门博看文思指出,这场“革命”是以智能手机及智能手机中的APP应用为代表的,相较于WAP站点的不温不火,手机APP拥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以APPLE的App Store 为例,苹果公司于2008年推出AppStore,最初其中只有不 到500个APP应用,但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500000,累计下载次数更是高达15,000,000,000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几何形式增长着。

2011年苹果在全球引起的浪潮更进一步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APP应用,企业移动营销对于企业的作用也进一步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以各种形式开展手机APP营销。企业WAP受到APP应用的极大挑战。技术的变革正在带来应用模式、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

高职生手机依赖现象浅析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生;手机依赖;成因与对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在功能上不断完善,从而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如手机音乐、视频通话及手机上网等,这些功能使得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这也给人们尤其是我们高职生带来一个明显问题:手机依赖。手机依赖现象在高校中较为普遍,多数高职生在平时生活中会无意识地收到手机不同程度的诱惑,并且约1/3的高职生学习收到影响。手机依赖不仅严重影响了学习,而且对身心健康人际交往能力也产生了威胁。因此在了解了我院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后,对原因进行探究,从而寻找有助于解决手机依赖的对策。

一、手机依赖现象

在使用时间方面,我校半成以上的同学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五个小时左右。无聊时将手机作为消遣的学生占了近四成,而总是将手机作为消遣工具的有15%,90%以上的同学基本上24小时开机。在使用量上存在差异,大一新生和五年高职生的使用量普遍偏大。

在使用手机功能方面,大學生比较喜欢的是发短信,打电话和上网,当然也有学习辅助、拍照和其他游戏娱乐。自有了手机上网功能,同学们最喜欢的就是看网页、聊天、看小说、购物和打游戏。

在手机消费方面,基本人手一部手机,并且70%的学生月小芬在50元以上,当然依赖性越强,消费就越高。

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出门必带物件之一。大多数同学在没带手机时会感到不安,课堂上、吃饭时、睡觉前,甚至上厕所也是机不离手,显然,高职生手机依赖的情况已很严重。

二、手机依赖原因

1、客观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手机的价格越来越低,同学们消费得起,并且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就是大学相对来说是一个很宽松的环境,没有师长的管束,也有很多课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给他们提供了土壤。

2、情感需要

多数大学生一般是到外地求学,远离亲人和朋友,进入了一个新的陌生群体,他们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是的他们急需他人的关爱和帮助,而手机作为载体,就成了很好的沟通桥梁和消遣工具。

3、大学生自身因素

有研究者认为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尤其是一部分五年高职的同学,入校成绩本就不好,日常行为散漫,文化修养、个人素质也有限,也没有具体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很易对手机产生依赖。还有性格内向,有孤独感的同学更是高发人群。

三、解决手机依赖对策

首先学校加强对“手机依赖症”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同学们切身感知它的危害性。其次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校园氛围。第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要及时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帮助建立积极心态,还要在生活学习上付出更多的人文关怀。最后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消除手机依赖,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扩大交往圈子,从而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丰富。

总之大学生手机依赖已经成了一个很泛滥的现象,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努力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让我们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才。(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2009,(3):99-101.

[2]李想.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帮控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5):85-84.

[3]张畅.从手机依赖现象高谈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青年与社会,2013,(1):110-111.

解读手机屏幕的“黑边现象” 第13篇

为了营造“屏幕好大”的视觉效果,尽可能缩减手机边框的宽度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然而,智能手机的“边框”并不局限于机身框架的侧边,它与LCD之间的“黑边”也要计算在内。正是因为这道“黑边”的存在,让很多购买白色或其他浅色外观手机的用户揪心不已:熄屏时屏幕显得好大(图1),但唤醒屏幕就会看到这道明显的“黑色边框”(图2),实在大煞风景。

“黑边”也是有宽有窄

请放心,智能手机屏幕有“黑边”是正常现象,只是浅色外观的手机会显得更为醒目而已,如果你真的在意这个大煞风景的存在,可以考虑选择黑色或深色系的手机版本(看不出来),寻求一个心理安慰。好消息是,已经有厂商认识到“黑边”的讨厌之处,并在产品的设计上尽可能压缩了黑边的“生存土壤”,比如魅族MX4就是将黑边控制得最好的手机之一(图3)。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智能手机之外,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器等电子产品所配备的LCD都会存在黑边,只是根据品类的不同黑边宽度和可见性也会略有区别。那么,LCD外围的“黑边”到底是啥?为什么不能将其取消呢?

为什么屏幕会有“黑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LCD液晶面板(屏幕)的构成。简单来说,LCD可以被划分成VA区域(Visual Area,可视区域)、AA区域(Active Area,有效区域)和BM区域(Black Matrix)。其中,VA可视区域即LCD面板上所有可见的部分,AA有效区域则是可以编程控制显示的部分,VA>AA。而BM区域位于VA的最外围,也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屏幕黑边部分了。

BM区的首要作用就是防止漏光。当LCD通电之后,因内部背光板发光我们才得以看到清晰的画面,此时BM起到的效果就是防止光线从LCD边缘漏出来(图4)。如果BM区过窄,轻则在纯黑画面时屏幕边缘会有漏光现象,重则会出现明显的光晕。

问题来了,像三星Note等高端机型采用的AMOLED屏幕都是自发光(不会漏光),为什么也会存在黑边呢(图5)?

“黑边”存在即合理

实际上,BM区除了遮光这个辅助作用外,它其实需要包裹LCD中的诸多“线”。LCD通过给液晶颗粒通电实现内容显示,那么它必然需要有支持通电的“线”,而这些“线”都需要在LCD外汇总(图7)。为了让这些“线”整齐不乱,所以都会收纳到LCD的边缘,然后通过周围的IC控制LCD明灭以及什么时间点显示什么颜色。对于我们常理解的像素通道,也是需要IC通过一些机制“传导”给每个像素点,通道数值越大需要的“传导”通道也越多越宽。

此外,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电容屏的表面,容易发现一些规则的方格,这些可以理解为定位辅助线,类似经纬度,用来对触控给出准确反馈,这些也需要一定的机制“传导”给IC。而随着科技进步,很多企业的LCD和触控部分逐渐融合,那么两套“线”就可以融二为一,方格状的“定位辅助线”也就越来越难看到。

基于上述必要的功能,LCD四周那些黑边(BM区)现阶段还是有必要存在的。只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线”的收纳水平越来越高,加上“线”加工工艺的提升让“线”也越来越窄,这圈黑边一定会越来越窄。

理性看待屏幕黑边

既然黑边有它的合理和必要性,那我们也就不必纠结于它的存在了,毕竟它要比漏光“可爱”多了。黑边之所以让少数玩家厌恶,则是源于少数厂商的“不厚道”:没有将黑边计算到边框的实际宽度上,从而导致“屏占比”和实际可视面积与宣传明显不符。如果没有这种潜在的顾虑,我们又何必揪住黑边的尾巴不放呢?

扩展阅读

上一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主持词下一篇:初三下学期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