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国民劣根性

2024-05-27

鲁迅小说中国民劣根性(精选4篇)

鲁迅小说中国民劣根性 第1篇

鲁迅谈国民劣根性

【摘要】: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愚民政策,产生了奴隶主义思想,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不断欺凌,给社会带来了民族失败主义的低落情绪,长期的闭关锁国,落后的小农经济,使国民慢慢变得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狭隘、自私。鲁迅正是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在批判的同时又总是深沉的思考着民族的处境与命运,为中国文化转型寻找出路。

【关键词】:

鲁迅

国民劣根性

杂文

鲁迅小说

正文: 在《阿Q正传》 《祝福》 《药》 《故乡》 《狂人日记》等小说中,鲁迅先生以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且介亭杂文》 《坟》等杂文中,对中国世故也做了详细的探究。鲁迅先生在世时,曾有人称之为“世故老人”,其中贬义,不言而喻。以“世故”形容人品,多指狐疑、圆滑之人,但先生自己并不特别忌讳此词,从“旧营垒”中走出来的鲁迅,读过太多的古书,也亲历太多的变故,以至于心中装了不少的“世故”。对先生而言,“世故”是读史阅世所得,正因为有了这些,他才能把中国人看的如此的透彻,以其犀利的笔触,极其深刻的剖析了国民灵魂上的不健全“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瞒与骗”“要面子”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懦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仿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两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即在此一举,应该一任其至,不足忧悲伤似的。自然,此上也无可为,因为我们借死人获得最上的光荣了。” 《坟.论睁了眼看》

“中国人要‘面子’,是好的,可惜的是这‘面子’是‘圆机活法’,善于变化,于是就和‘不要脸’混起来了。” 《且介亭杂文.说“面子”》

瞒和骗是为了要面子,要面子是不肯承认自己无能的表现,为了掩饰不能直接粉饰历史,忘了痛楚,中国人不善于痛并思痛,只求一时的优胜感,即使是失败的,也要编排出什么来去给自己找信心。例如阿Q先生发明的精神胜利法,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以获得极微小、表面精神满足的努力一步步趋于虚幻怪诞(更像是‘家畜式’的‘趋利避害’的方式)。他首先是采用‘怒目主义’,继而以语言取胜的方式变成一种自言自语以求安慰(“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而后,在恶劣环境一步步的逼迫中,他只能以纯意识方式进行自我欺骗,以求得安慰。但是我们中国人谁没有点阿Q相,你能说没在穷困潦倒的晚上,独自发出“我儿子将来比你阔的多”阿Q式的慨叹?

忍辱健忘

“记性不佳,是有益于己而有害于子孙的。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曾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的再犯前人的错误。被虐待的儿媳做了婆婆,仍然虐待儿媳;嫌恶学生的官吏,每是先前痛骂官吏的学生;现在压迫子女的,有时也就是十年前的家庭革命者。这也许与年龄和地位都有关系罢,但记性不佳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坟.娜拉走后怎样》

中国人近来遭受的灾难实在是太深重了,没有忘却的生理机能是活不下去的。但是有关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能忘,不能没有仇,没有恨,一味的乐观,宽容不是对置自己于死地的敌人来的。一个没有记性、没有血性的民族早晚要被开除地球户籍的。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

《鲁迅全集.卷一.坟.娜拉走后怎样》

“„„当时大概有若干人痛惜,若干人快意,若干人没有什么意见,若干人当做酒后茶余的谈资的罢。接着便将被人们忘却。”

《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中国的高压实在是太厉害了,时间一长,人们的血性早已被榨干,人们只能用忘却暂时麻木自己,喘口气,祥林嫂有三个字永远说不完:“说不清„„”我们悠着听吧!

麻木冷漠

“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到给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救急扶伤的,一不小心,向来就很容易被人所诬陷,而还有一种坏经验的结果的歌诀,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于是人们就只要事不关己,还是远远地站开干净。我想,人们在社会里,当初是并不这样彼此冷漠不关的,但因财狼当道,事实上因此出过许多牺牲,后来就自然而然的都走到这条路上去了。所以,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若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出手来辅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这边是牺牲所换来的坏处。”

《南腔北调集.经验》

看来这种冷漠由来已久,时至今日,依然如故。这的却是“牺牲换来的”。有人摔伤,你要扶她一把,他会反咬一口,说是你把他绊倒的,这也是社会上舆论最激烈的“扶不扶”问题,想那些碰瓷的人自身耍流氓,以至于把社会风气带坏,实质上也是法律的的不公正。法律的腐败,是社会信任荡然无存,前些日子爆出来的上海法官集体嫖娼事件震惊了多少人,法官本应是社会底线的把持着,最公正,最严明,如今却也被金钱利益所攻陷,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哪里还有人性可言?

自欺欺人

“其实,中国人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止在有些人安于‘自欺’,并由此想‘欺人’。” 《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

“爱国人士又说,中国人是爱和平的。但我殊不解既爱和平,何以国内连年打仗?或者这话应该修正:中国人对外国人是爱和平的。我们仔细查察自己,不再说诳的时候应该到来了,一到不再自欺欺人的时候,也就是看到了希望萌芽的时候,我不以为自承无力,是比自称爱和平更其耻辱。”

《华盖集.补白》

鲁迅先生对国人自欺欺人的论述很多。自欺欺人是整个人类的大毛病,无人无事无处不在欺诈。阿Q以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欺骗,维护期表面乃至虚假精神满足。其实国人的多种劣根性度都与“自欺欺人”交叉。我们真的是巧舌如簧,信口雌黄,出口成章。随便到那个景点,都可以杜撰一篇神话。国人是创造这种明见故事的圣手,能让你的耳朵听出老茧来。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汉光武中兴皇帝,有一次打了败仗,遭到敌军围追堵截,儿长途跋涉战马又饥又渴,硬是走不动了,刘秀心中暗想:若是有一眼井水倒下来,让我的马喝个够该多好。说时迟那时快,路边真的有一眼水晶倒了下来,清水漫到井口,那马低头便饮,立刻恢复了元气。刘秀快马加鞭,冲出来重围,身后敌兵望尘莫及。这样的“扳倒井”,凡是贵人怕都会遇到类似的好事。如果只把井扳倒也就好了,不幸的是自欺欺人的事情太多了。

贪生怕死

“我们总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的,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我们自己斗争。最普通的是斗鸡,斗蟋蟀,南方有斗黄头鸡的,斗画眉鸟的,北方有斗鹌鹑,一群闲人们围着呆看,还因此赌输赢。古时候有斗鱼,现在变把戏的会使跳蚤打架。看今年的《东方杂志》,才知道金华又有斗牛,不过和西班牙却两样的,西班牙式人和牛斗,我们是使牛和牛斗。”

“任他们斗争着,自己不与斗,只是看。”

《伪自由书.观斗》

“军阀们只管自己斗争着,人民不与闻,只是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我们的金科玉律,不涉及个人利益,只需坐山观虎斗,待鹬蚌相争,白收渔人之利即可。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斗着狠着呢!直往死处打,务必斩尽杀绝而后快。

“造化赋予我们的腰和脖子,本是可以弯曲的,弯腰曲背,在中国是一种常态,逆来尚须顺受,顺来自然更当顺受了。所以我们是最能研究人体,顺其自然而用之的人民,脖子最细,发明了砍头;膝关节能弯,发明了下跪;臀部多肉,又不致命,就发明了打屁股。”

《洋服的没落》

对于异国的统治,逆来顺受。遇到强者,不敢反抗。一旦得势,凶残横恣。一到全败,甘做奴隶。这就是国民的特性。根就是贪生怕死的。

中国人总“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很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

《集外集拾遗.老调子已经唱完》

中国人最怕死,足以证明最自私。

攀亲认祖

“中国人是尊家族,尚血统的,但一面有喜欢和不相干的人们去攀亲,我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从小以来,什么‘乾隆是从我们汉人的陈家悄悄的抱去的’呀,‘我们元朝是征服了欧洲的’呀之类,早听得耳朵里起茧了,不料到得现在,纸烟铺子的选举中国政界伟人投票,还是列成吉思汗为其中之一人;开发民智的报章,还在讲满洲的乾隆皇帝是陈阁老的儿子。

《花边文学.中秋二愿》

“我回忆自己的得到一点知识,真是苦的可怜。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天辟地’之后,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知道今年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澣罗思’,侵入匈奥,还是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的,倒是俄人被努力的组个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使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

如果说乾隆被抱,是我们占了一回光,这回认成吉做可汗,可是拉和尚做祖父,有奶就是娘,正是我们民族的惯性。

羊相与兽相

“但是在黄金世界还未到来之前,人们恐怕总不免同时含有这两种性质,只看发现时候的情形怎样,就显出勇敢和卑怯的大区别来。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求完结的。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什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讲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是就如羊!”

《华盖集.忽然想到》

“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一面‘意图’挣脱以致实行挣脱的,即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了镣铐罢,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兼职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于这生活。《漫与》

想做奴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中国人想做中国的奴隶往往不可得,总当外国的奴隶。以前总觉得中国人文化素质低,不懂得享用民主,更习惯被管着,我们的奴性怎会严重到如此地步?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统治者太狠心了,杀人太多了,太可怕了,这个原因占百分之九十。中国人的忍耐性超凡脱俗,什么样的悲苦也能咽得下去,久而久之,自会心平气和。中国的统治者已经彻底将人们驯服。“.„„这兽性的不见于中国人的脸上,是本来没有呢,还是现在已经消除。如果是后来消除的,那么,是渐渐净尽儿只剩下人性的呢,还是不过渐渐成了驯顺。野牛成为家牛,狼成为狗,野性是消失了,但只足使牧人喜欢,于本身并无好处。人不过是人,不再夹杂着别的东西,当然再好没有了。倘不得已,我以为还不如代谢兽性,如果合于下列的算式倒是不很有趣的:人+家畜性=“某一种人” 《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

当然,甘当奴隶也有平民自身的原因:就是因为太自私。不想当下等奴隶,怕吃亏,想做一个优秀的奴隶,希望给一个号的统治者当一个上等奴隶。于是,走后门,送大礼,千方百计,巴结一个当奴隶的资格。

【参考文献】:

《鲁迅谈中国世故》 金宏达辑注 文化出版社出版

《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 谭德晶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鲁迅论国民的劣根性》 卢叶著 新浪博客

《坟》 《且介亭杂文》 《华盖集》 《南腔北调集》 《伪自由书》 鲁迅著

鲁迅小说中国民劣根性 第2篇

一、看客形象的写作缘起:“幻灯片事件”

鲁迅的成长经历了少年时的家庭变故, 那就是祖父入狱, 父亲病故, 家道中落, 自己“走异路, 逃异地”, 饱尝了世人的冷眼和鄙视。有论者称, 这种冷眼和鄙视应该是鲁迅日后写到看客的潜在的心理原因。这种判断也许是对的。而毫无疑问, 鲁迅日本留学时所谓的“幻灯片事件”, 是他把“看客性”作为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的直接的诱因。在散文《藤野先生》中, 他回忆了这一事件:霉菌学课上, “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却看到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 被日本军捕获, 要枪毙了”, 而“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而且“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酒醉似的喝彩”。身在其中的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 以致在《呐喊·自序》中, 他说, “从那一回以后, 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二、看客形象的文本形态和心理揭示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讲, “我的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意思是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看客就是这样一个病态的群体, 他们在小说中大多没有具体的姓名, 也很难分辨出他们的面容。他们扎堆、凑热闹, 或是喜形于色, 或是无动于衷。他们冷漠、麻木, 大多只是积极的围观, 鲜有平息事态的援手。但有事没事总是要看, “看”是他们一种基本的生活形态。

一是看杀头这样的大事。小说《药》中描述革命者夏瑜牺牲时的示众场面, “那三三两两的人, 也忽然合作一堆, 潮一般向前赶……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一堆人紧赶着伸长了脖子聚精会神的看, 生怕错过“鉴赏”这杀人的“盛举”。他们不管也不问被杀头的是谁, 他们只是“看”。甚或, 拿了人血馒头去赚钱、治病。

二是看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看自已身边遭了难的、不如自己的人。如《祝福》, 祥林嫂的孩子阿毛被狼吃了后, 鲁镇的老女人还特意寻来, 要听那段悲惨故事, “直到她说到呜咽, 她们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 叹息一番, 满足的去了, 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他们“赏玩”祥林嫂的痛苦, 仅仅是为了找点乐子, 给乏味的生活添些佐料, 给卑微的人生添些优越。而对待祥林嫂, 则是鄙夷和厌弃。“她 (祥林嫂) 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 早已成为渣滓, 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 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 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麻木的鲁镇人放任了祥林嫂的最终走向末路, 他们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我的节烈观》) 。

三是无事的看, 不为看什么的看。如《示众》, 马路上站着一个警察和一个被示众的男人。随即, “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 继而被围成了有四五层的“圆阵”。你挤我钻, 看犯人又互相看, 而最终觉得没什么好看, 一堆人又转而去看不远处一个跌倒了的车夫, “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 车夫已经完全爬起, 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周围有五六个人笑嘻嘻地看他们。”到最后则是看狗肚皮, “马路上就很清闲, 有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胖大汉就在槐阴下看那很快地一起一落的狗肚皮。”真是百无聊赖。

三、看客现象的社会原因和文化批判

鲁迅在其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说的, “群众, ——尤其是中国的, ——永远是戏剧的看客。”永远的看客, 有其存在的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有网文称:“细谈看客缘由, 乃专制压迫之胆怯, 人本教育之匮乏。”梁启超《呵旁观者文》也讲, “‘济人利物非吾事, 自有周公孔圣人。’‘各人自扫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此数语者, 旁观派之经典也, 口号也……是即无血性三字, 为吾全国人所专有物也。”可见, 无血性、缺乏责任意识和明哲保身, 是看客生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种责任意识的缺失, 和中国社会文化不无相关。汉语里有一个词叫“麻木不仁”。对于看客来讲, 反过来说也成立。那就是看客们因为“不仁”, 所以“麻木”。“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仁者“爱人”, 就是推己及人, 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但这种仁是根据亲疏关系由近及远依次衰减的。所以, 如果非亲非故, 也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只是旁观而已。这就是看客, 中国式看客。

摘要:童年时的家庭变故和日本留学时的“幻灯片事件”, 使鲁迅开始关注“看客”这一病态的社会群体。他们把杀头当戏看, 把同类的不幸当做娱乐自我的材料。他们麻木冷漠, 他们百无聊赖, 所以“看”是他们一种基本的生活形态。看客是一种世界普遍的现象, 而鲁迅笔下的看客则是具有中国背景、中国特色的社会存在。

鲁迅小说中国民劣根性 第3篇

关于中国小说史的研究, 鲁迅曾先后著有《小说史大略》、《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三部论著, 它们的内容大体相同, 有一定的承继关系, 体现了鲁迅中国小说发展史观念的变化和发展,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它们并不是完美无缺甚至可以说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比如, 它们都存在对小说门类划分标准不统一的弊病, 特别是关于“人情小说”与“世情小说”的命名与分类上就有很多分歧和矛盾的地方。

1920年鲁迅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时写了《小说史大略》, 共17篇, 从目录可以看出他对明清两代的小说都划有“人情小说”一类, 并在“明之人情小说”这一篇中探讨了其滋长的原因及其命名的缘由:“明人小说之涉及历史者, 若非神怪, 即为英贤, 而又多偏于武勇, 故一方复有述才士之书, 以补其阙……唯文翰之士, 既无惊人勋业, 比拟武人, 则所述自不得不以文雅风流功名遇合为主体, 以是描写亦渐入于人情。此在唐亦属传奇, 宋则隶于小说, 又以事迹多始乖而终合, 故明人称为佳话, 今名之曰:‘人情小说’”[1]。由此可以看出它多是写爱情题材的一类小说, 但同样是写爱情题材的“狭邪小说”在清代又被单独划为一类, 它虽写的是才子和倡优、妓女的爱情, 但也应属于“人情小说”之内。到1924年的《中国小说史略》, 在《小说史大略》的基础了做了大量的调整和补充, 在“明之人情小说”上篇中对“人情小说”重新作了界说:“当神魔小说盛行时, 记人事者亦突起, 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之‘银子儿’, 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 间杂因果报应, 而不甚言灵怪, 又缘描摹世态, 见其炎凉, 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诸‘世情书’中, 《金瓶梅》最有名。”[2]p186由此可以看出, 人情小说是相对于神魔小说而言的, 是“记人事”而非“言灵怪”的, 但这里他在人情小说的名目下同时提到“世情书”, 即世情小说,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情小说与世情小说的界限。同时在第三部论著《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这种情况也有出现, 在“明小说之两大主潮”这一讲中说:“明之中叶, 即嘉靖前后, 小说出现的很多, 其中有两大主潮: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3]p337直接用世情小说来代替人情小说, 但在清代又用了“人情派”一词, 而且在清代人情小说中又把曾被排除在外的“狭邪小说”重新归入人情小说的名下。不难看出他在“人情小说”与“世情小说”之间的游移, 综观这三部论著, 还会发现鲁迅在划分人情小说与其他类别的小说时所采用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小说史略》中, 他把元明清时期的小说分为讲史、神魔小说、人情小说、狭邪小说、狭义小说、讽刺小说、谴责小说、以小说见才学者等八种类型, 其中, 讲史、神魔小说、人情小说、狭邪小说、狭义小说是根据题材划分的, 讽刺小说、谴责小说是根据作品风格或作者态度划分的, 以小说见才学者主要是针对作者的创作目的而言的。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将清小说划分为四派:拟古派、讽刺派、人情派和狭义派, 前二者是根据艺术手法, 后两者是题材内容划分的, 标准不一。也正因为这样, 人们对人情小说与世情小说的范围界定各不相同, 有的认为世情小说就是人情小说, 指出“鲁迅虽于‘人情小说’之下言《金瓶梅》为‘世情书’, 但‘世情书’乃前人成说, 所以, 鲁迅意中如今人习称之‘世情小说’, 实是‘人情小说’的同义语。”[6]p24有的认为人情小说是世情小说的一个分支, “总的看来, 《金瓶梅》之后的世情小说, 可谓一源而三流, 即在《金瓶梅》的影响之下, 出现了艳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人情小说三个之流。”[7]p1088也有与之正好相反的观念, 将人情小说分为世情书、艳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这样混乱的局面不得不使我们重新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地用“大于”、“小于”或“等于”来概括, 要仔细分析才能定论。针对上述种种问题, 有必要对人情小说与世情小说的关系作进一步地探讨。

鲁迅在使用人情小说与世情小说时的游移状态,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并没有明确分辨两者之间的区别, 而更多的是注意到了它们的共同点, 即都包括在“记人事者”的范围之内, 是相对于神魔小说而言的。“所谓‘记人事’, 既非指神化了的历史人物和惊人的勋业, 亦非指人化了的神魔鬼怪和荒诞的经历, 而是指作家取材于日常生活, 以现实生活众所熟悉的人物、事件, 作为小说的内容”[8]p9。

首先, 小说的主人公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物。作者将目光从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神魔鬼怪转向普通的市井俗人, 由神人、超人变为有血有肉, 性格鲜明的凡人。例如, 张竹坡曾在《读法》第三十二条对《金瓶梅》的人物做过一个总论, 他说:“西门庆是混账恶人, 吴月娘是奸险好人, 玉楼是乖人, 金莲不是人, 瓶儿是痴人, 春梅是狂人, 敬济是浮浪小人, 娇儿是死人, 雪娥是蠢人, 宋惠莲是不识高低的人, 如意儿是顶缺之人。”[9]p432对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做了精辟的概括, 确实, 《金瓶梅》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共同表现了对人的命运、人的生存的关注, 这是其他小说所不能与其相提并论的。

其次, 所反映的是日常生活的繁杂琐事。相对于讲述军国大事、历史演进的讲史, 刀光剑影的英雄传奇, 描写狱案的公案小说, 它们写的是普通的社会现象, 琐碎的家事。清人刘廷玑曾指出:“若深切人情事务, 无如《金瓶梅》, 真称奇书。……其中家常日用, 应酬世务, 奸诈贪狡, 诸恶皆作, 果报昭然, 而文心细如牛毛茧丝。”[10]《金瓶梅》被认为是“寄意于时俗”的小说, 鲁迅称其“著此一家, 骂尽诸色”, 由一个家庭写及一县, 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形。

此外,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渗透, 相互衬托。“世情小说应该是指那些以描写普通男女的生活琐事、饮食大欲、恋爱婚姻、家庭人伦关系、家庭或家族兴衰历史、社会各阶层众生相等为主, 来反映社会现实 (所谓‘世相’) 的小说。很明显, 《金瓶梅》、《姑妄言》、《红楼梦》都属于世情小说这个系列。”[4]p2-3另一位研究者对人情小说的内涵也做过说明:“所谓人情小说, 按照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的定义, 是指以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 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中长篇小说。”[5]p3由此可以看出, 两者虽然有很多的不同, 但它们之间也有联系, 即人情小说通过家庭生活、恋爱婚姻题材可以间接地反映出世态的内容, 针砭时弊, 揭露社会的众生相;而世情小说中在描摹世态的过程中也会刻画出人物的七情六欲、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以及人物感情的起伏变化。由于人情小说与世情小说反映生活的广泛性, 使得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渗透, 更好地为自身要反映的主题服务。尽管如此, 但两者之间的界限还是很清楚的。

人情小说与世情小说虽有交叉融合的地方, 同时也不能忽略它们之间的区别, 就像两个相交的圆, 有叠合的部分, 也有对方无法掩盖的部分, 即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在“记人事”的范围笼罩下, 世情小说与人情小说的共同点是不容忽视的, 但具体而言, 两者之间也有明显的不同。其一, 所反映的题材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人情小说偏重于描写家庭生活, 着重描写家庭内部的矛盾与纷争, 以及恋爱婚姻问题;世情小说则重在反映社会生活, “摹写世态, 见其炎凉”, 向楷在《世情小说史》中分析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关于“世情书”定义的不足后指出:“最早接触到世情小说精神实质的是上述那段话中‘描摹世态, 见其炎凉’二语”。[3]p3人物命运的盛衰之变以及人情冷暖的与时变迁成为表现的主要内容。虽然家庭生活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而且大多描写家庭生活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生活, 尤其是像《金瓶梅》、《红楼梦》这样的优秀作品, 但有些人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范围都局限在家庭生活中, 很少直接反映社会生活, 有些人情小说并没有世情的内容, 即使有所反映也只是起一个衬托的作用。而世情小说中反映世情的方式有很多, 可以通过揭露政治的黑暗, 科举对人的戕害, 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摧残与压制等等来实现, 不一定非要通过家庭婚姻来反映世情, 它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其二, 所反映之“情”的内涵不同。由于受题材范围的限制, 人情小说之“情”与世情小说之“情”的具体内涵也是有差别的, 前者侧重于男女恋情, 后者偏重于炎凉世情。人情小说中所表现的感情或是始乖而终合的纯净爱情, 如以恋爱为题材, 歌颂进步爱情观的才子佳人小说, 如《玉娇梨》、《平山冷燕》;或是侠骨柔情, 如把恋爱婚姻与英雄传奇和狭义小说融合的儿女英雄传;写才子与倡优、妓女恋爱的狭邪小说, 如《品花宝鉴》、《花月痕》、《青楼梦》;或是风流放纵的淫欲, 即写肉欲色情的猥亵小说, 如《肉蒲团》、《灯草和尚》等等。而世情小说多关注世态人情, 炎凉冷暖, 反映的是一些社会问题, 比如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对文人学士的戕害, 如针砭时弊, 婉而多讽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揭露奸商、贪官污吏的丑恶与腐败, 揭发伏藏, 显其弊恶, 笔无藏锋的谴责小说, 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人物命运的变化及其中折射出的趋炎附势等等, 使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三, 作品的总体风格不同。人情小说的风格多偏于柔和, 而世情小说的风格更辛辣, 批判性也更强。

任何作品类型的划分都是相对的、假定性的概念, 因划分标准的不同而迥异, 何况“人情小说是一个纵跨两个朝代的大流派。作为一个大流派, 人情小说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有着许多连贯的历史阶段, 各阶段必然会有不同的特点。从‘世情书’到‘佳话’, 从《红楼梦》到《青楼梦》, 既有流派特点的承继关系, 又有着内容形式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不同风格。”[8]p13在发展衍变的过程中也会有小说文体之间交叉的现象, 这里分析的只是一个大体的概况, 对人情小说与世情小说的关系进行总体的分析, 以期对它们有更明晰的界定和认识。

摘要: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卓有成就, 但在小说门类的划分上却出现过多重标准的现象, 特别是对人情小说与世情小说的命名与使用上处于游离状态, 在他的不同的小说史著中有不同的说明, 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人情小说与世情小说虽有交叉融合的地方, 同时也不能忽略它们之间的区别, 就像两个相交的圆, 有叠合的部分, 也有对方无法掩盖的部分, 即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不能相提并论。

关键词:人情小说,世情小说,辩说

参考文献

[1]鲁迅:《小说史大略》,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鲁讯全集》第九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3]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鲁讯全集》第九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4]向楷:《世情小说史》,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版。

[5]何斯人:《人情空间---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沈阳出版社1997年版.

[6]杜贵晨:《〈金瓶梅〉为“家庭小说”简论---一个关于明清小说分类的个案分析》, 《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7]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 (明代卷)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

[8]方正耀:《明清小说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9]朱一玄主编:《<金瓶梅>资料汇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浅析鲁迅小说《风波》 第4篇

关键词:思想内涵,人物形象,社会风俗

一、深刻的思想内涵

小说以张勋短暂的十一天复辟为背景, 描绘了这场闹剧在江南水乡鲁镇掀起的一场轩然大波。农民七斤因没有辫子惊恐万分, 乡绅赵七爷伺机报复恐吓, 更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如履薄冰。风波过去, 一切又恢复了旧态, 整个水乡依然那样愚昧落后, 古老的传统生活方式仍旧继续着, 没有任何改变。

虽然小说以“风平浪静”结尾, 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来平息。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即在于揭示了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承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并没有唤醒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这场革命虽然割去了人们头上的辫子, 但并没有铲除沉淀在人们头脑里的“甘心为奴”的国民劣根性。小说饱含着鲁迅先生对这种几乎停滞的社会现状的焦虑不安和对社会变革的深切期待。秉承一贯的创作宗旨, 小说以“揭疤”为手段, 来达到“疗救”精神上的“病苦”的目的。

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1、七斤

小说的主人公七斤是鲁镇一位“出场人物”。他比一般农民“神通广大”, 因为他不但“不捏锄柄了”, 而且“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 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 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娄。”这些街头巷尾、乌七八糟的“新闻”, 很使七斤在鲁镇得到崇拜和尊敬。他的辫子在进城时被革命党强行剪掉。这并非出于自愿的后果, 是使七斤在张勋复辟事件中, 成了打击和清算的对象。小说用一种类似意识流的手法, 生动地刻画了七斤当时恐惧、混乱、焦虑的心理状态, 反映了七斤对时事的变化缺步清醒的认识和客观分析。他麻木、愚钝, 只能束手无策地坐以待毙。十几天以后, 七斤从城里回来, “看见他的女人非常高兴, ”因为皇帝不做龙庭了。他又得到村里人的尊敬。七斤是鲁迅先生塑造的农民系列形象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胆小怕事, 安分守己, 麻木愚昧, 缺乏斗争精神。“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鲁迅先生希望能以此唤起民众的民主和自强意识。

2、赵七爷

他是邻村茂源酒店的老板。在他的身上体现者多重性格特征。赵七爷浅薄的才学在目不识丁的七斤们看来却不可一世。而他也竟能无耻地扯张虎皮作大旗, 威吓群众。他那“两手捏起空拳, 仿佛握着无形的蛇矛”架势, 那声色俱厉的对七斤的喝问, 无一不说明了他的不学无术和装腔作势。其次, 赵七爷有着强烈的“报复癖”。七斤因一次醉酒, 骂赵七爷是“贱胎”, 这个小小的芥蒂使他耿耿于怀。这次趁七斤没有辫子, 挟私报复, 用南辕北辙、张冠李戴的“古典”宣判了七斤的“死刑”, 可见其内心深处的狭隘、阴暗和狠毒。另外, 他还善于韬晦, 见风使舵。他的辫子如同风向标一般, 能够根据时事的变化, 时而盘起, 时而放下。这充分说明像他这样的封建余孽, 是多么的狡猾和顽固。小说以此人深刻地说明了中国农村社会虽然经历了辛亥革命这样社会体制的变化, 但旧的封建阶级关系依然存在, 一旦有风吹草动, 他们就会跳出来, 兴风作浪, 猖獗天下, 鱼肉百姓。

3、九斤老太

九斤老太是小说中另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她那句“一代不如一代”的口头禅, 可谓家喻户晓。在九斤老太七十九年的人生旅途中, 正经历着中国由一个主权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演变的过程中。世道越来越艰难和黑暗, 她凭直觉感受到“现在的时世不对了”, 所以她看不惯一切。这句口头禅折射着一部充满血泪的社会破败史和人生苦难史, 同时也是她怀旧复古的心理反映, 只不过她弄错了论据。在她看来, 儿孙们的体重“一代不如一代”, 豆子比“从前的硬”, 天气比从前热, 补碗的钉也是从前的便宜, 总之, 今不如昔。九斤老太顽固、守旧、莫名其妙地自大, 然而她依热康健, 游走与人间。这个人物形象象征着当时的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根深蒂固。

三、《风波) 具有象征性的景物描写和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社会风俗描写

小说以一段黄昏时的景物描写作为开头。“通黄的光线”, “干巴巴”的乌桕树, “哼着飞舞”着的花脚蚊子——这些描写无不给人一种燥热、窒息、烦闷的感觉, 不但预示着一场急风暴雨的来临, 而且也暗示着一场风波正在酝酿之中, 更象征着当时黑暗压抑的社会环境:这个小镇虽经历了辛亥革命, 但仍然闭塞、保守, 种种陋习依然保持着, 封建余孽更是猖狂强大。另外, 小说还将景物描写与情节的推动结合在一起。小说的第二部分写道:“太阳收起了他最末的光线了, 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黑夜即将到来, 冷气扑面, 暗示赵七爷这个“冷面杀手”就要出场了, 风波即将掀起。

这篇小说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浓郁的社会风俗画。乌桕树、乌黑的蒸干菜、松花黄的米饭以及咸亨酒店, 这些事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 一看便知是绍兴一带的“特产”, 这也正是鲁迅一系列小说里多次反复再现的典型场景。此外, 小说中反映了当地风俗习惯:女人生了孩子, 喜欢用秤称了体重, 用斤数给孩子起小名;夏天吃饭不点灯……这些描写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增加了小说的艺术含量。

《风波》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 描绘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落后的现状和农民愚昧麻木的心理状态, 提出了唤醒民众精神的重要性, 强化了批判和启蒙的双重意义, 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和无穷的回味。

参考文献

[1]史志谨:《鲁迅小说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8。

上一篇:画堂春,画堂春卢祖皋,画堂春的意思,画堂春赏析下一篇: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在航空维修中的应用